磁化率的测定(实验报告)

磁化率的测定

1.实验目的

1.1测定物质的摩尔磁化率,推算分子磁矩,估计分子内未成对电子数,判断分子配键的类型。

1.2掌握古埃(Gouy)磁天平测定磁化率的原理和方法。

2.实验原理

2.1摩尔磁化率和分子磁矩

物质在外磁场H0作用下,由于电子等带电体的运动,会被磁化而感应出一个附加磁场H'。物质被磁化的程度用磁化率χ表示,它与附加磁场强度和外磁场强度的比值有关:

χ为无因次量,称为物质的体积磁化率,简称磁化率,表示单位体积内磁场强度的变化,反映了物质被磁化的难易程度。化学上常用摩尔磁化率χm表示磁化程度,它与χ的关系为

式中M、ρ分别为物质的摩尔质量与密度。χm的单位为m3·mol -1。

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的磁化现象有三种:

第一种,物质的原子、离子或分子中没有自旋未成对的电子,即它的分子磁矩,µm=0。当它受到外磁场作用时,内部会产生感应的“分子电流”,相应产生一种与外磁场方向相反的感应磁矩。如同线圈在磁场中产生感生电流,这一电流的附加磁场方向与外磁场相反。这种物质称为反磁性物质,如Hg,Cu,Bi等。它的χm称为反磁磁化率,用χ反表示,且χ反<0。

第二种,物质的原子、离子或分子中存在自旋未成对的电子,它的电子角动量总和不等于零,分子磁矩µm≠0。这些杂乱取向的分子磁矩

在受到外磁场作用时,其方向总是趋向于与外磁场同方向,这种物质称为顺磁性物质,如Mn,Cr,Pt等,表现出的顺磁磁化率用χ顺表示。

但它在外磁场作用下也会产生反向的感应磁矩,因此它的χm是顺磁磁化率χ顺。与反磁磁化率χ

反之和。因|χ顺|»|χ反|,所以对于顺磁性物质,可以认为χm=χ顺,其值大于零,即χm>0。

第三种,物质被磁化的强度随着外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剧烈增强,而且在外磁场消失后其磁性并不消失。这种物质称为铁磁性物质。

对于顺磁性物质而言,摩尔顺磁磁化率与分子磁矩µm关系可由居里-郎之万公式表示:

式中L为阿伏加德罗常数(6.022 ×1023mol-1),、k为玻尔兹曼常数(1.3806×10-23J·K-1),µ0为真空磁导率(4π×10-7N·A-2,T为热力学温度。式((2-136)可作为由实验测定磁化率来研究物质内部结构的依据。

分子磁矩由分子内未配对电子数n决定,其关系如下:

式中µB为玻尔磁子,是磁矩的自然单位。µB=9.274 ×10-24J·T-1(T为磁感应强度的单位,即特斯拉)。

求得n值后可以进一步判断有关络合物分子的配键类型。例如,Fe2+离子在自由离子状态下的外层电子结构为3d64s04p0。如以它作为中心离子与6个H20配位体形成[Fe(H20)6]2+络离子,是电价络合物。其中Fe2+离子仍然保持原自由离子状态下的电子层结构,此时n=4。如下图所示:

如果Fe2+离子与6个CN-离子配位体形成[Fe(CN)6]4-络离子,则是共价络合物。这时其中Fe2+离子的外电子层结构发生变化,n=0。见图2-64所示:

显然,其中6个空轨道形成d2sp3的6个杂化轨道,它们能接受6个CN-离子中的6对孤对电子,形成共价配键。

2.2摩尔磁化率的测定

本实验用古埃磁天平测定物质的摩尔磁化率χm,测定原理

如图2所示。

一个截面积为A的样品管,装入高度为h、质量为m的样

品后,放入非均匀磁场中。样品管底部位于磁场强度最大之处,

即磁极中心线上,此处磁场强度为H。样品最高处磁场强度为

零。前已述及,对于顺磁性物质,此时产生的附加磁场与原磁

场同向,即物质内磁场强度增大,在磁场中受到吸引力。设χ0为空气的体积磁化率,可以证明,样品管内样品受到的力为:

考虑到ρ=m/hA,而χ0值很小,相应的项可以忽略,可得

在磁天平法中利用精度为0.1mg的电子天平间接测量F值。设△m0为空样品管在有磁场和无磁场时的称量值的变化,△m为装样品后在有磁场和无磁场时的称量值的变化,则

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9.81m·s-2)。可得

磁场强度H可由特斯拉计或CT5高斯计测量。应该注意,高斯计测量的实际上是磁感应强度B,单位为T(特斯拉),1T=104高斯。磁场强度H可由B =µ0 H关系式计算得到,H的单位为A·m-1。也可

与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为:

用已知磁化率的莫尔氏盐标定。莫尔氏盐的摩尔磁化率B

m

式中M为莫尔氏盐的摩尔质量(kg·mol-1)。

3.实验步骤

3.1打开励磁电源开关,电流表,打开电子天平的电源,并按下“清零”按钮,毫特斯拉计表头调零,

然后调节磁场强度约为100mT,检查霍尔探头是否在磁场最强处,并固定其位置,使试管尽可能在两磁头中间(磁场最强处);

3.2取一支清洁、干燥的空样品管,悬挂在天平一端的挂钩上,使样品管的底部在磁极中心连线上,

准确称量空样品管;

3.3慢慢调节磁场强度为300(mT),等电子天平读数稳定之后,读取电子天平的读数;

3.4慢慢调节磁场强度读数至350(mT),读取电子天平的读数;

3.5慢慢调节磁场强度读数高至400(mT),等30秒,然后下降至350(mT),读取电子天平的读数;

3.6将磁场强度读数降至300(mT),读取电子天平的读数;

3.7再将磁场强度读数调至最小,读取电子天平的读数;

3.8取下样品管,装入莫尔氏盐(在装填时要不断将样品管底部敲击木垫,使样品粉末填实),直到样品高度至试管标记处,按照上面的步骤分别测量其在0(mT )、300(mT )、350(mT )时候电子天平的读数;

(注:上述调节电流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测定方法,是为了抵消实验时磁场剩磁现象的影响。) 3.9样品的摩尔磁化率测定

用标定磁场强度的样品管分别装入样品1亚铁氰化钾K 4[Fe(CN)6]·3H 20和样品2硫酸亚铁FeS04·7H 20,按上述相同的步骤测量其在0(mT )、300(mT )、350(mT )时候电子天平的读数。

4.数据记录与处理

数据表:室温o C

称量m/g

磁场强度/mT

0 300 350 400 350 300 0 空管 16.4988 16.5022 16.4903 / 16.4928 16.4946 16.4904 莫尔盐 19.3977 19.5351 19.5788 / 19.5825 19.5363 19.4014 亚铁氰化钾 19.0382 19.0290 19.0235 / 19.0331 19.0329 19.0375 硫酸亚铁

19.3048

19.4847

19.5314

/

19.5399

19.4795

19.3076

4.1由上表数据分别计算样品管及样品在无磁场时的质量(m )和在不同磁场强度下的质量变化(△m ): 磁化强度/mT

空管△m/g 莫尔盐△m/g 亚铁氰化钾△m/g

硫酸亚铁△m/g

0 0.0084 -0.0017 0.0007 0.0008 300 0.0076 -0.0012 -0.0039 0.0052 350

-0.0025

-0.0037

-0.0096

-0.0085

4.2各样品在不同条件下的摩尔磁化率χm 、分子磁矩μ并估算其不成对电子数n 根据求莫尔盐的摩尔磁化率: 温度T=(24.9+273.15)K

M 莫尔盐=392.14g/mol M 硫酸亚铁=278.02 g/mol M 六氰合铁(II )酸钾=422.39 g/mol χm =L μ0μm 2/3kT

L=6.022 ×1023mol -1,k=1.3806×10-23J·K -1,µ0=4π×10-7

A -2,µ

B =9.274 ×10-24J·T -1 莫尔氏盐的摩尔磁化率B m

χ

π41

1095009

⨯+⨯-T =×392.14×10-3=1.57×10-7m 3/mol -1

①当H=0.3T,m 标 = 3.0373g,m 样品1=2.5326g,m 样品2=2.9837g χ样1=1

1

1-m -样品样品空管标准空管空管样品空管标

标m M m m m m x ⨯

∆∆∆∆++= -6.48×10-9m 3/mol -1 因为χ样1小于0,所以μm 不存在,则n=0 χ样2=2

2

2-m -样品样品空管标准空管空管样品空管标

标m M m m m m x ⨯

∆∆∆∆++=5.82×10-8m 3/mol -1 μm =3.08×10-23J·T -1

)2(+=n n B m μμ n=2.47

②当H=0.35T,m’标=3.0891g,m 样品1=2.5357g,m 样品2=3.0441g χ样1=1

1

1-m -样品样品空管标准空管空管样品空管标

标m M m m m m x ⨯

∆∆∆∆++=-2.91×10-9m 3/mol -1 μm 因为χ样1小于0,所以μm 不存在,则n=0 χ样2=2

2

2-m -样品样品空管标准空管空管样品空管标

标m M m m m m x ⨯

∆∆∆∆++= 5.62×10-8m 3/mol -1 μm =3.03×10-23J·T -1

)2(+=n n B m μμ n=2.41

4.3这个是Fe 2+,配合上6个CN -,sd 2p 3杂化Fe 本身带26个电子[Ar]3s 2 2d 8 3p 0失去两个电子,[Ar]2d 8,按能量最小分布,以及CN -强配体,为0 2 2 2 2,故有0对孤对电子,所以在0.3T 和3.5T 中,所测得的亚铁氰化钾的孤对电子数较为准确;

4.4 FeSO 4*7H 2O 的成单电子数为4,顺磁性。显然,实验中所测的数据明显偏小,可能的原因为:机器不稳定,调整的磁场不稳定;装样品时不均匀,测出来的数据不准确;标定空管时,标定出来的数据不准确。

5.误差分析

实验所得结果与文献值比较符合,但还是存在一定的误差,造成误差的可能原因及需注意的事项有:

1、由于实验实际操作时所使用的仪器已经没有玻璃门,故称量时应尽量不要有大动作的走动,或太多人围观、说话等,应该尽量保持整个称量过程是在没有太多干扰磁场的因素的环境下进行。

2、样品管一定要干净。ΔW 空管=W 空管(H=H)-W 空管(H=0)>0时表明样品管不干净,应更换。装在样品管内的样品要均匀紧密、上下一致、端面平整、高度测量准确。样品管的底部要位于磁极极缝的中心,与两磁极两端距离相等。

3、由于样品都是研磨完后一段时间才开始测量的,不排除样品会发生相应的吸水和失水,致使分子量会发生变化,使最后所计算出来的结果存在误差。

4、测量样品高度h 的误差严重影响实验的精度,这从摩尔磁化率的计算公式

2

2()Ma

F E M W W gh WH

χ∆-∆=

可以看出来。而由于最上面的那些样品粉末不能压紧压平,测量高度h 的误差还是比较大的。

5、装样不紧密也会带来较大误差——推导2

2()Ma

F E M W W gh WH χ∆-∆=

公式时用到了密度ρ,最后

表现在高度h 中。“装样不紧密”也就是说实际堆密度比理论密度小,这样高度h 就会比理论值偏大,即使很准确地测量出高度h ,它还是比理论值有一个正的绝对误差。

6、励磁电流不能每次都准确地定在同一位置,只能说是保证大概在这个位置附近,因此实际上磁场强度并非每次都是一致的。所以,励磁电流的变化应平稳、缓慢,调节电流时不宜用力过大。加上或去掉磁场时,勿改变永磁体在磁极架上的高低位置及磁极间矩,使样品管处于两磁极的中心位置,尽量使磁场强度前后比较一致。

7、读数时最好自始至终由同一个人来读数,以减少由于各人读数时因时间间隔不同所造成的误差。每次称量最好先停十秒,待磁场比较稳定时才读数,可减少误差。

磁化率的测定实验报告

磁化率的测定 1.实验目的 1.1测定物质的摩尔磁化率,推算分子磁矩,估计分子内未成对电子数,判断分子配键的类型。 1.2掌握古埃(Gouy)磁天平测定磁化率的原理和方法。 2.实验原理 2.1摩尔磁化率和分子磁矩 物质在外磁场H作用下,由于电子等带电体的运动,会被磁化而感应出一个附加磁场H'。物质0被磁化的程度用磁化率χ表示,它与附加磁场强度和外磁场强度的比值有关: χ为无因次量,称为物质的体积磁化率,简称磁化率,表示单位体积内磁场强度的变化,反映了物质被磁化的难易程度。化学上常用摩尔磁化率χ表示磁化程度,它与χ的关系为m 。·mol -13 M、ρ分别为物质的摩尔质量与密度。χ的单位为m式中m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的磁化现象有三种:。当它受到=0第一种,物质的原子、离子或分子中没有自旋未成对的电子,即它的分子磁矩,μm,相应产生一种与外磁场方向相反的感应磁矩。如同线”外磁场作用时,内部会产生感应的“分子电流圈在磁场中产生感生电流,这一电流的附加磁场方向与外磁场相反。这种物质称为反磁性物质,如表示,且χ<0。χCuHg,,Bi等。它的χ称为反磁磁化率,用m反反第二种,物质的原子、离子或分子中存在自旋未成对的电子,它的电子角动量总和不等于零,分。这些杂乱取向的分子磁矩μ≠0子磁矩m Cr,其方向总是趋向于与外磁场同方向,在受到外磁场作用时,这种物质称为顺磁性物质,如Mn, 表示。Pt等,表现出的顺磁磁化率用χ顺χχ但它在外磁场作用下也会产生反向的感应磁矩,因此它的是顺磁磁化率χ。与反磁磁化率m顺之和。因|χ|?|χ|,所以对于顺磁性物质,可以认为χ=χ,其值大于零,即χ>0。mm顺顺反反第三种,物质被磁化的强度随着外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剧烈增强,而且在外磁场消失后其磁性并不消失。这种物质称为铁磁性物质。 对于顺磁性物质而言,摩尔顺磁磁化率与分子磁矩μ关系可由居里-郎之万公式表示:m 为真空,J·Kμ×10)mol10),、k为玻尔兹曼常数(1.3806×式中L为阿伏加德罗常数(6.022 --1231-23 0--27可作为由实验测定磁化率来研究物质内部结构,T为热力学温度。式磁导率(4π× 10((2-136)N·A 的依据。分子磁矩由分子内未配对电子数n决定,其关系如下:

实验一磁化率的测定

磁化率的测定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1.1 掌握古埃(Gouy)法测定磁化率的原理和方法。 1.2 测定三种络合物的磁化率,求算未成对电子数,判断其配键类型。 2. 实验原理 2.1 磁化率 物质在外磁场中,会被磁化并感生一附加磁场,其磁场强度 H ′ 与外磁场强度 H 之和称为该物质的磁感应强度 B ,即 B = H + H′ (1) H ′与H 方向相同的叫顺磁性物质,相反的叫反磁性物质。还有一类物质如铁、钴、镍及其合金,H ′比H 大得多(H ′ / H )高达10 4,而且附加磁场在外磁场消失后并不立即消失,这类物质称为铁磁性物质。 物质的磁化可用磁化强度I 来描述,H ′ =4πI 。对于非铁磁性物质,I 与外磁场强度H 成正比 I = KH (2) 式中,K 为物质的单位体积磁化率(简称磁化率),是物质的一种宏观磁性质。在化学中常用 单位质量磁化率m χ或摩尔磁化率M χ表示物质的磁性质,它的定义是 ρχ/m K = (3) ρχ/MK M = (4) 式中,ρ和M 分别是物质的密度和摩尔质量。由于K 是无量纲的量,所以m χ和M χ的单位分别是cm 3•g -1和cm 3•mol -1 。 磁感应强度 SI 单位是特[斯拉](T),而过去习惯使用的单位是高斯(G),1T=104G 。 2.2 分子磁矩与磁化率 物质的磁性与组成它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的微观结构有关,在反磁性物质中,由于电子自旋已配对,故无永久磁矩。但是内部电子的轨道运动,在外磁场作用下产生的拉摩进动,会感生出一个与外磁场方向相反的诱导磁矩,所以表示出反磁性。其M χ就等于反磁化率反χ,且 M χ< 0。在顺磁性物质中,存在自旋未配对电子,所以具有永久磁矩。在外磁场中,永久磁矩

磁化率测定实验报告

磁化率测定实验报告 磁化率测定实验报告 引言: 磁化率是描述物质对外加磁场响应程度的物理量,是研究物质磁性的重要参数 之一。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不同物质的磁化率,探究它们的磁性特性,并分析 实验结果。 实验仪器与方法: 本实验使用的仪器有磁化率测定仪、恒温槽和样品。首先,我们将待测样品放 置在磁化率测定仪中,并将其与电源、计算机等设备连接。然后,将样品置于 恒温槽中,通过控制恒温槽的温度,使样品保持在相同的温度下进行测量。最后,通过磁化率测定仪测量样品在不同磁场下的磁化强度,从而计算出磁化率。实验结果与分析: 在实验中,我们选取了铁、铜和铝作为样品进行测量。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我们得到了它们在不同磁场下的磁化强度和磁化率。 首先,我们观察到铁在外加磁场下表现出明显的磁性,其磁化强度随磁场的增 加而增加。这是因为铁具有较高的磁导率,能够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形成较强 的磁化。通过计算,我们得到了铁的磁化率为XX。 其次,铜在外加磁场下的磁化强度较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是因为铜是一 种非磁性材料,其自由电子无法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形成磁化。因此,铜的磁 化率接近于零。 最后,我们发现铝在外加磁场下的磁化强度相对较弱,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磁化 效应。这是因为铝具有一定的磁导率,能够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产生一定程度

的磁化。通过计算,我们得到了铝的磁化率为XX。 综上所述,不同物质的磁化率不同,这与它们的磁性特性密切相关。具有较高 磁导率的物质如铁,能够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形成较强的磁化,其磁化率较高;而非磁性材料如铜,无法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形成磁化,其磁化率接近于零。 结论: 通过磁化率测定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物质的磁化率数据,并分析了其磁性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磁化率是描述物质磁性的重要参数,能够用于研究物质的 磁性行为。不同物质的磁化率差异较大,这与它们的磁导率和磁性特性密切相关。 进一步研究可以探究不同温度、不同材料组成对磁化率的影响,以及磁化率与 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物质的磁性行为,并为相关领域 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总结: 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物质的磁化率,探究了它们的磁性特性,并分析了实验结果。磁化率是描述物质磁性的重要参数,能够用于研究物质的磁性行为。不同 物质的磁化率差异较大,这与它们的磁导率和磁性特性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 可以拓展我们对磁性行为的认识,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磁化率的测定 实验报告

磁化率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古埃(Gouy)法测定磁化率的原理和方法。 2.测定三种络合物的磁化率,求算未成对电子数,判断其配键类型。 二、预习要求 1.了解磁天平的原理与测定方法。 2.熟悉特斯拉计的使用。 三、实验原理 1.磁化率 物质在外磁场中,会被磁化并感生一附加磁场,其磁场强度 H′与外磁场强度 H 之和称为该物质的磁感应强度 B,即 B = H + H′(1) H′与H方向相同的叫顺磁性物质,相反的叫反磁性物质。还有一类物质如铁、钴、镍及其合金,H′比H大得多(H′/H)高达 104,而且附加磁场在外磁场消失后并不立即消失,这类物质称为铁磁性物质。 物质的磁化可用磁化强度 I 来描述,H′=4πI。对于非铁磁性物质,I 与外磁场强度 H成正比 I = KH (2) 式中,K为物质的单位体积磁化率(简称磁化率),是物质的一种宏观磁性质。在化学中常用单位质量磁化率χm或摩尔磁化率χM表示物

质的磁性质,它的定义是 χm = K/ρ(3) χM = MK/ρ(4) 式中,ρ和M分别是物质的密度和摩尔质量。由于K是无量纲的量,所以χm和χM的单位分别是cm3?g-1和cm3?mol-1。 磁感应强度 SI 单位是特[斯拉](T),而过去习惯使用的单位是高斯(G),1T=104G。 2.分子磁矩与磁化率 物质的磁性与组成它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的微观结构有关,在反磁性物质中,由于电子自旋已配对,故无永久磁矩。但是内部电子的轨道运动,在外磁场作用下产生的拉摩进动,会感生出一个与外磁场方向相反的诱导磁矩,所以表示出反磁性。其χM就等于反磁化率χ反,且χM<0。在顺磁性物质中,存在自旋未配对电子,所以具有永久磁矩。在外磁场中,永久磁矩顺着外磁场方向排列,产生顺磁性。顺磁性物质的摩尔磁化率χM是摩尔顺磁化率与摩尔反磁化率之和,即 χM =χ顺 + χ反(5) 通常χ顺比χ反大约1~3个数量级,所以这类物质总表现出顺磁性,其χM>0。顺磁化率与分子永久磁矩的关系服从居里定律 (6) 式中,NA为Avogadro常数;K为Boltzmann常数(1.38×10-16erg?K-1);T为热力学温度;μm为分子永久磁矩(erg?G-1)。由此可得

磁化率的测定(实验报告)

磁化率的测定之五兆芳芳创作 测定物质的摩尔磁化率,推算份子磁矩,估量份子内未成对电子数,判断份子配键的类型. 掌握古埃(Gouy)磁天平测定磁化率的原理和办法. 2.实验原理 摩尔磁化率和份子磁矩 物质在外磁场H0作用下,由于电子等带电体的运动,会被磁化而感应出一个附加磁场H'.物质被磁化的程度用磁化率χ暗示,它与附加磁场强度和外磁场强度的比值有关: χ为无因次量,称为物质的体积磁化率,简称磁化率,暗示单位体积内磁场强度的变更,反应了物质被磁化的难易程度.化学上经常使用摩尔磁化率χm暗示磁化程度,它与χ的关系为 式中M、ρ辨别为物质的摩尔质量与密度.χm的单位为m3·mol -1. 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的磁化现象有三种: 第一种,物质的原子、离子或份子中没有自旋未成对的电子,即它的份子磁矩,µm=0.当它受到外磁场作用时,内部会产生感应的“份子电流”,相应产生一种与外磁场标的目的相反的感应磁矩.如同线圈在磁场中产生感生电流,这一电流的附加磁场标的目的与外磁场相反.这种物质称为反磁性物质,如Hg,Cu,Bi等.它的χm称为反磁磁化率,用χ反暗示,且χ反<0. 第二种,物质的原子、离子或份子中存在自旋未成对的电子,它的电子角动量总和不等于零,份子磁矩µm≠0.这些杂乱取向的份

子磁矩 在受到外磁场作用时,其标的目的总是趋向于与外磁场同标的目的,这种物质称为顺磁性物质,如Mn,Cr,Pt等,表示出的顺磁磁化率用χ顺暗示. 但它在外磁场作用下也会产生反向的感应磁矩,因此它的χm是顺磁磁化率χ顺.与反磁磁化率χ反之和.因|χ顺|»|χ反|,所以对于顺磁性物质,可以认为χm=χ顺,其值大于零,即χm>0. 第三种,物质被磁化的强度随着外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剧烈增强,并且在外磁场消失后其磁性其实不必失.这种物质称为铁磁性物质. 对于顺磁性物质而言,摩尔顺磁磁化率与份子磁矩µm关系可由居里-郎之万公式暗示: 式中L为阿伏加德罗常数(6.022 ×1023mol-1),、k为玻尔兹曼常数(1.3806×10-23J·K-1),µ0为真空磁导率(4π×10-7N·A-2,T为热力学温度.式((2-136)可作为由实验测定磁化率来研究物质内部结构的依据. 份子磁矩由份子内未配对电子数n决定,其关系如下: 式中µB为玻尔磁子,是磁矩的自然单位.µB=9.274 ×10-24J·T-1(T 为磁感应强度的单位,即特斯拉). 求得n值后可以进一步判断有关络合物份子的配键类型.例如,Fe2+离子在自由离子状态下的外层电子结构为3d64s04p0.如以它作为中心离子与6个H20配位体形成[Fe(H20)6]2+络离子,是电

磁化率的测定实验报告

磁化率的测定 1、实验目的 1、1测定物质的摩尔磁化率,推算分子磁矩,估计分子内未成对电子数,判断分子配键的类型。 1、2掌握古埃(Gouy)磁天平测定磁化率的原理与方法。 2、实验原理 2、1摩尔磁化率与分子磁矩 物质在外磁场H0作用下,由于电子等带电体的运动,会被磁化而感应出一个附加磁场H'。物质被磁化的程度用磁化率χ表示,它与附加磁场强度与外磁场强度的比值有关: χ为无因次量,称为物质的体积磁化率,简称磁化率,表示单位体积内磁场强度的变化,反映了物质被磁化的难易程度。化学上常用摩尔磁化率χm表示磁化程度,它与χ的关系为 式中M、ρ分别为物质的摩尔质量与密度。χm的单位为m3·mol -1。 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的磁化现象有三种: 第一种,物质的原子、离子或分子中没有自旋未成对的电子,即它的分子磁矩,μm=0。当它受到外磁场作用时,内部会产生感应的“分子电流”,相应产生一种与外磁场方向相反的感应磁矩。如同线圈在磁场中产生感生电流,这一电流的附加磁场方向与外磁场相反。这种物质称为反磁性物质,如Hg, Cu, Bi 等。它的χm称为反磁磁化率,用χ反表示,且χ反<0。 第二种,物质的原子、离子或分子中存在自旋未成对的电子,它的电子角动量总与不等于零,分子磁矩μm≠0。这些杂乱取向的分子磁矩 在受到外磁场作用时,其方向总就是趋向于与外磁场同方向,这种物质称为顺磁性物质,如Mn, Cr, Pt等,表现出的顺磁磁化率用χ顺表示。 但它在外磁场作用下也会产生反向的感应磁矩,因此它的χm就是顺磁磁化率χ顺。与反磁磁化率χ 反之与。因|χ顺|?|χ反|,所以对于顺磁性物质,可以认为χm=χ顺,其值大于零,即χm>0。 第三种,物质被磁化的强度随着外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剧烈增强,而且在外磁场消失后其磁性并不消失。这种物质称为铁磁性物质。 对于顺磁性物质而言,摩尔顺磁磁化率与分子磁矩μm关系可由居里-郎之万公式表示:

磁化率的测定实验报告

磁化率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不同材料的磁化率,探究材料在外加磁场下的磁化特性,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掌握磁化率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磁化率是描述材料在外界磁场作用下磁化程度的物理量,通常用符号χ表示。在外界磁场作用下,材料会产生磁化,其磁化强度与外界磁场强度成正比,即M=χH,其中M为材料的磁化强度,H为外界磁场强度。根据这一关系,可以通过测定材料在不同外界磁场下的磁化强度,从而计算出磁化率。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 1. 电磁铁。 2. 磁场强度计。 3. 不同材料样品(如铁、铜、铝等)。 4. 电源。 5. 实验台。 四、实验步骤。 1. 将电磁铁置于实验台上,并接通电源,调节电流大小,使得电磁铁产生不同的磁场强度。 2. 将磁场强度计放置在电磁铁产生的磁场中,测定不同磁场强度下的磁场强度值。

3. 将不同材料样品放置在电磁铁产生的磁场中,测定不同磁场强度下材料的磁 化强度。 4.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不同材料的磁化率。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 通过实验测得不同材料在不同磁场强度下的磁化强度数据,利用公式M=χH,可以计算出不同材料的磁化率。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不同材料的磁化率大小不同,反映了材料在外界磁场下的磁化特性。例如,铁具有较大的磁化率,表明其在外界磁场下容易被磁化,而铜、铝等非磁性材料的磁化率较小。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的测定与分析,我们掌握了磁化率的测定方法,并了解了不同材料 在外界磁场下的磁化特性。磁化率的大小反映了材料对外界磁场的响应程度,对于材料的选用与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七、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材料的磁化率,深入了解了材料在外界磁场下的磁化特性,为进一步研究材料的磁性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同时,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在测定过程中需注意排除外界干扰因素,提高测量精度等。 八、参考文献。 1. 王明. 固体物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张三,李四. 材料科学导论.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九、致谢。 在本次实验中,感谢实验指导老师对我们的悉心指导,使我们顺利完成了实验。同时也感谢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对我们实验过程中的支持与帮助。

磁化率的测定(实验报告)

磁化率得测定 1、实验目得 1、1测定物质得摩尔磁化率,推算分子磁矩,估计分子内未成对电子数,判断分子配键得类型。 1、2掌握古埃(Gouy)磁天平测定磁化率得原理与方法。 2、实验原理 2、1摩尔磁化率与分子磁矩 物质在外磁场H0作用下,由于电子等带电体得运动,会被磁化而感应出一个附加磁场H'。物质被磁化得程度用磁化率χ表示,它与附加磁场强度与外磁场强度得比值有关: χ为无因次量,称为物质得体积磁化率,简称磁化率,表示单位体积内磁场强度得变化,反映了物质被磁化得难易程度。化学上常用摩尔磁化率χm表示磁化程度,它与χ得关系为 式中M、ρ分别为物质得摩尔质量与密度。χm得单位为m3·mol -1。 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得磁化现象有三种: 第一种,物质得原子、离子或分子中没有自旋未成对得电子,即它得分子磁矩,μm=0。当它受到外磁场作用时,内部会产生感应得“分子电流”,相应产生一种与外磁场方向相反得感应磁矩。如同线圈在磁场中产生感生电流,这一电流得附加磁场方向与外磁场相反。这种物质称为反磁性物质,如Hg,Cu,Bi等。它得χm称为反磁磁化率,用χ反表示,且χ反<0。 第二种,物质得原子、离子或分子中存在自旋未成对得电子,它得电子角动量总与不等于零,分子磁矩μm≠0。这些杂乱取向得分子磁矩 在受到外磁场作用时,其方向总就是趋向于与外磁场同方向,这种物质称为顺磁性物质,如Mn, Cr, Pt等,表现出得顺磁磁化率用χ顺表示。 但它在外磁场作用下也会产生反向得感应磁矩,因此它得χm就是顺磁磁化率χ顺。与反磁磁化率χ 反之与。因|χ顺|?|χ反|,所以对于顺磁性物质,可以认为χm=χ顺,其值大于零,即χm>0。 第三种,物质被磁化得强度随着外磁场强度得增加而剧烈增强,而且在外磁场消失后其磁性并不消失。这种物质称为铁磁性物质。 对于顺磁性物质而言,摩尔顺磁磁化率与分子磁矩μm关系可由居里-郎之万公式表示: 式中L为阿伏加德罗常数(6、022×1023mol-1),、k为玻尔兹曼常数(1、3806×10-23J·K-1),μ0

磁化率的测定实验报告.doc

磁化率的测定实验报告.doc 实验名称:磁化率的测定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磁化率的概念和测量方法,掌握测量原理及技术方法,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磁化率的影响因素。 实验仪器:磁场计、磁铁、铁氧体样品、毫伏表、恒流源、万用表。 实验原理:当物体受到外部磁场时,磁场的强度会对物体内部磁性物质的磁化度产生影响,磁化率是材料所具有的对磁场响应的能力,是表征物质磁性的基本物理量。 实验步骤: 1.将铁氧体样品置于恒定的磁场中,调节磁场强度为 1.20 T,打开直流恒流源,通过样品产生一定的磁通量,记录相应的磁场强度值和电流值,测量样品长度为 10 cm,宽度为 2.5 cm,厚度为 1.5 cm ,并记录样品的质量值为 200 g。 2.在 ch2 端接上毫伏表,将万用表的正负极分别接到直流电流源的输出端口和恒流源的输入端口,通过万用表测量工作电流的大小,依次将工作电流从 0.1A 逐渐增大至1.0 A,逐个记录电流值和相应的示数值并记录。 3.重复步骤 2,将磁场强度值调整为 0.80T,0.60T,0.40T,0.20T,并按照相同的操作测量数据并记录。 4. 根据测定结果计算磁化率的大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实验结果与分析: 1. 磁场强度和工作电流的关系: | B/T | I/A | |-----|-----| |1.20 | 1.00| |0.80 | 0.67| |0.60 | 0.50| |0.40 | 0.35| |0.20 | 0.17|

从上表可以发现,在磁场强度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工作电流的增大,示数值会逐渐增大,但是当工作电流过大时,示数值会出现下降现象,即在某一电流处磁场饱和,磁场增 加无法改变示数值,因为当磁化度饱和时,样品的磁化率值已经达到最大值,磁场改变不 会再使该数值发生变化。 2. 不同磁场下的磁化率大小: 从上表可以看出,当磁场大小一定时,磁化率随着工作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因为随着 磁场大小的增大,内部磁性物质的磁化度也会随之增大,样品的磁化率也相应增大。 通过绘制实验数据得到下图,可以发现在相同电流下,随着磁场大小的减小,磁化率 逐渐减小 通过分析可以得到结论,磁化率的大小与材料的物理特性有关,一般而言,当材料中 的磁偶极矩指向一个方向时,磁化率会增加,而当磁偶极矩指向相反方向时,磁化率会减小,而材料的物理特性与温度、样品尺寸等因素有关。 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在相同的条件下,铁氧体样品的磁化率随着磁场大小和工作 电流大小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电流大小的增加,磁化率大小逐渐减小,这证明了铁氧体样品的磁化特性是受到外部因素影响的,也为改进铁氧体材料的物理性质 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磁化率的测定(实验报告)

磁化率的测定之杨若古兰创作 测定物资的摩尔磁化率,推算分子磁矩,估计分子内未成对电子数,判断分子配键的类型. 把握古埃(Gouy)磁天平测定磁化率的道理和方法. 2.实验道理 摩尔磁化率和分子磁矩 物资在外磁场H0感化下,因为电子等带电体的活动,会被磁化而感应出一个附加磁场H'.物资被磁化的程度用磁化率χ暗示,它与附加磁场强度和外磁场强度的比值有关: χ为无因次量,称为物资的体积磁化率,简称磁化率,暗示单位体积内磁场强度的变更,反映了物资被磁化的难易程度.化学上经常使用摩尔磁化率χm暗示磁化程度,它与χ的关系为 式中M、ρ分别为物资的摩尔质量与密度.χm的单位为m3·mol -1. 物资在外磁场感化下的磁化景象有三种: 第一种,物资的原子、离子或分子中没有自旋未成对的电子,即它的分子磁矩,µm=0.当它受到外磁场感化时,内部会发生感应的“分子电流”,响应发生一种与外磁场方向相反的感应磁矩.如同线圈在磁场中发生感生电流,这一电流的附加磁场方向与外磁场相反.这类物资称为反磁性物资,如Hg,Cu,Bi等.它的χm称为反磁磁化率,用χ反暗示,且χ反<0. 第二种,物资的原子、离子或分子中存在自旋未成对的电子,它的电子角动量总和不等于零,分子磁矩µm≠0.这些混乱取向的

分子磁矩 在受到外磁场感化时,其方向老是趋向于与外磁场同方向,这类物资称为顺磁性物资,如Mn,Cr,Pt等,表示出的顺磁磁化率用χ顺暗示. 但它在外磁场感化下也会发生反向的感应磁矩,是以它的χm是顺磁磁化率χ顺.与反磁磁化率χ反之和.因|χ顺|»|χ反|,所以对于顺磁性物资,可以认为χm=χ顺,其值大于零,即χm>0. 第三种,物资被磁化的强度随着外磁场强度的添加而剧烈加强,而且在外磁场消逝后其磁性其实不必失.这类物资称为铁磁性物资. 对于顺磁性物资而言,摩尔顺磁磁化率与分子磁矩µm关系可由居里-郎之万公式暗示: 式中L为阿伏加德罗常数(6.022 ×1023mol-1),、k为玻尔兹曼常数(1.3806×10-23J·K-1),µ0为真空磁导率(4π×10-7N·A-2,T 为热力学温度.式((2-136)可作为由实验测定磁化率来研讨物资内部结构的根据. 分子磁矩由分子内未配对电子数n决定,其关系如下: 式中µB为玻尔磁子,是磁矩的天然单位.µB=9.274 ×10-24J·T-1(T 为磁感应强度的单位,即特斯拉). 求得n值后可以进一步判断有关络合物分子的配键类型.例如,Fe2+离子在自在离子形态下的外层电子结构为3d64s04p0.如以它作为中间离子与6个H20配位体构成[Fe(H20)6]2+络离子,是电价

磁化率的测定(实验报告)

磁化率的测定(实验报告)

磁化率的测定 1.实验目的 1.1测定物质的摩尔磁化率,推算分子磁矩,估计分子内未成对电子数,判断分子配键的类型。 1.2掌握古埃(Gouy)磁天平测定磁化率的原理和方法。 2.实验原理 2.1摩尔磁化率和分子磁矩 物质在外磁场H0作用下,由于电子等带电体的运动,会被磁化而感应出一个附加磁场H'。物质被磁化的程度用磁化率χ表示,它与附加磁场强度和外磁场强度的比值有关: χ为无因次量,称为物质的体积磁化率,简称磁化率,表示单位体积内磁场强度的变化,反映了物质被磁化的难易程度。化学上常用摩尔磁化率χm表示磁化程度,它与χ的关系为 式中M、ρ分别为物质的摩尔质量与密度。χm的单位为m3·mol -1。 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的磁化现象有三种: 第一种,物质的原子、离子或分子中没有自旋未成

显然,其中6个空轨道形成d2sp3的6个杂化轨道,它们能接受6个CN-离子中的6对孤对电子,形成共价配键。 2.2摩尔磁化率的测定 本实验用古埃磁天平测定物 质的摩尔磁化率χm,测定原理如 图2所示。 一个截面积为A的样品管, 装入高度为h、质量为m的样品 后,放入非均匀磁场中。样品管 底部位于磁场强度最大之处,即 磁极中心线上,此处磁场强度为 H。样品最高处磁场强度为零。前已述及,对于顺磁性物质,此时产生的附加磁场与原磁场同向,即物质内磁场强度增大,在磁场中受到吸引力。设χ0为空气的体积磁化率,可以证明,样品管内样品受到的力为: 考虑到ρ=m/hA,而χ0值很小,相应的项可以忽略,

可得 在磁天平法中利用精度为0.1mg的电子天平间接测量F值。设△m0为空样品管在有磁场和无磁场时的称量值的变化,△m为装样品后在有磁场和无磁场时的称量值的变化,则 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9.81m·s-2)。可得 磁场强度H可由特斯拉计或CT5高斯计测量。应该注意,高斯计测量的实际上是磁感应强度B,单位为T(特斯拉),1T=104高斯。磁场强度H可由B =µ0H 关系式计算得到,H的单位为A·m-1。也可用已知磁化率的莫尔氏盐标定。莫尔氏盐的摩尔磁化率B 与热 m 力学温度T的关系为: 式中M为莫尔氏盐的摩尔质量(kg·mol-1)。 3.实验步骤 3.1打开励磁电源开关,电流表,打开电子天平的电 源,并按下“清零”按钮,毫特斯拉计表头调零,然后调节磁场强度约为100mT,检查霍尔探头是

磁化率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磁化率的测定 班级:xxxxx 姓名:xx 学号:xxxxxxxx 1.实验目的 测定物质的摩尔磁化率,推算分子磁矩,估量分子内未成对电子数,判定分子配键的类型。把握古埃(Gouy)磁天平测定磁化率的原理和方式。 2.实验原理 摩尔磁化率和分子磁矩 物质在外磁场H0作用下,由于电子等带电体的运动,会被磁化而感应出一个附加磁场H'。物质被磁化的程度用磁化率χ表示,它与附加磁场强度和外磁场强度的比值有关: χ为无因次量,称为物质的体积磁化率,简称磁化率,表示单位体积内磁场强度的转变,反映了物质被磁化的难易程度。化学上经常使用摩尔磁化率χm表示磁化程度,它与χ的关系为 式中M、ρ别离为物质的摩尔质量与密度。χm的单位为m3·mol -1。 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的磁化现象有三种: 第一种,物质的原子、离子或分子中没有自旋未成对的电子,即它的分子磁矩,µm=0。当它受到外磁场作历时,内部会产生感应的“分子电流”,相应产生一种与外磁场方向相反的感应磁矩。犹如线圈在磁场中产生感生电流,这一电流的附加磁场方向与外磁场相反。这种物质称为反磁性物质,如Hg,Cu,Bi等。它的χm称为反磁磁化率,用χ反表示,且χ反<0。 第二种,物质的原子、离子或分子中存在自旋未成对的电子,它的电子角动量总和不等于零,分子磁矩µm≠0。这些杂乱取向的分子磁矩 在受到外磁场作历时,其方向老是趋向于与外磁场同方向,这种物质称为顺磁性物质,如Mn,Cr,Pt等,表现出的顺磁磁化率用χ顺表示。 但它在外磁场作用下也会产生反向的感应磁矩,因此它的χm是顺磁磁化率χ顺。与反磁磁化率χ反之和。因|χ顺|»|χ反|,因此关于顺磁性物质,能够以为χm=χ顺,其值大于零,即χm>0。

磁化率的测定(实验报告)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磁化率的测定 1.实验目的 1.1测定物质的摩尔磁化率,推算分子磁矩,估计分子内未成对电子数,判断分子配键的类型。 1.2掌握古埃(Gouy)磁天平测定磁化率的原理和方法。 2.实验原理 2.1摩尔磁化率和分子磁矩 物质在外磁场H0作用下,由于电子等带电体的运动,会被磁化而感应出一个附加磁场H'。物质被磁化的程度用磁化率χ表示,它与附加磁场强度和外磁场强度的比值有关: χ为无因次量,称为物质的体积磁化率,简称磁化率,表示单位体积内磁场强度的变化,反映了物质被磁化的难易程度。化学上常用摩尔磁化率χm表示磁化程度,它与χ的关系为 式中M、ρ分别为物质的摩尔质量与密度。χm的单位为m3·mol -1。 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的磁化现象有三种: 第一种,物质的原子、离子或分子中没有自旋未成对的电子,即它的分子磁矩,μm=0。当它受到外磁场作用时,内部会产生感应的“分子电流”,相应产生一种与外磁场方向相反的感应磁矩。如同线圈在磁场中产生感生电流,这一电流的附加磁场方向与外磁场相反。这种物质称为反磁性物质,如Hg,Cu,Bi等。它的χm称为反磁磁化率,用χ反表示,且χ反<0。 第二种,物质的原子、离子或分子中存在自旋未成对的电子,它的电子角动量总和不等于零,分子磁矩μm≠0。这些杂乱取向的分子磁矩 在受到外磁场作用时,其方向总是趋向于与外磁场同方向,这种物质称为顺磁性物质,如Mn,Cr,Pt等,表现出的顺磁磁化率用χ顺表示。 但它在外磁场作用下也会产生反向的感应磁矩,因此它的χm是顺磁磁化率χ顺。与反磁磁化率χ 反之和。因|χ顺|?|χ反|,所以对于顺磁性物质,可以认为χm=χ顺,其值大于零,即χm>0。 第三种,物质被磁化的强度随着外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剧烈增强,而且在外磁场消失后其磁性并不消失。这种物质称为铁磁性物质。 对于顺磁性物质而言,摩尔顺磁磁化率与分子磁矩μm关系可由居里-郎之万公式表示: 式中L为阿伏加德罗常数(6.022 ×1023mol-1),、k为玻尔兹曼常数(1.3806×10-23J·K-1),μ0为真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