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测评中学生成绩评价与预测

教育测评中学生成绩评价与预测
教育测评中学生成绩评价与预测

贵州师范大学

研究生作业(论文)专用封面

作业(论文)题目学生学习状况评价与预测

任课教师姓名赵守盈

研究生姓名:刘永军

学号:4201220000142

年级:2012级

专业:学科教学(语文)

学院(部、所):文学院

任课教师评分:

年月日

学生学习状况评价与预测

摘要:随着社会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提高的问题日益凸显,各种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层出不穷,但是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重要手段,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显然传统的评价方法忽略了学生基础条件的差异,并不能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全面、客观、合理的评价,建立一种科学的评价方法势在必行。我们对我们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和改进,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Pearson偏态量D E A学习效果模糊综合进步度权重评判矩阵评价得分三元一参

1、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正确地、科学的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于学校的教学工作至关重要,它是学生认识自己的前提条件,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不断进步的动力,同时也是教师培养学生的参照基础。然而,现行的评价方式单纯的根据“绝对分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忽略了基础条件的差异;只对基础条件较好的学生起到促进作用,对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的学生很难起到鼓励作用。

在本题中,附件给出了612名学生连续四个学期的综合成绩。要求我们做到以下三点:

1.根据附件数据,对这些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说明;

2.根据附件数据,采用两种及以上方法,全面、客观、合理的评价这些学生的学习状况;

3.根据不同的评价方法,预测这些学生后两个学期的学习情况。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认为学生的整体情况应该包括每个学期整体的平均成绩、及格率、优秀率、最高分、最低分、方差、标准差等多项指标;另一方面,通过对附件数据进行整理统计,我们可以得出每个学期的成绩分布直方图和每个分数段的频数,并对其分布进行正态性检验,还可以对四个学期成绩分布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通过这些计算与探讨,我们可以对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直观、科学的说明。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认为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可以有多方面的因素,诸如学习环境、学习基础、考试难度、进步状况等。但是由于附件中只给出了612名学生连续四个学期的综合成绩,如果从多个因素着手就会脱离客观现实,具有不可操作性,因此,我们只能着眼于学生的学习综合成绩和进步状况。从这两点着手,联系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模糊综合评价原理和多元模式探讨方法,我们可建立DEA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三元一参”评价方法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由于附件中给出的数据过于庞杂,一一罗列出来比较困难也不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在每个评价模型中,我们只能先选取前10个学生进行评价,后面的学生可以通过我们建立的评价原理进行同样的评价。在第一个评价模型——DEA评价方法中,我们将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的综合成绩作为基础(输入值),将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的成绩作为成果(输出值),运用lingo软件求出基础与成果间的相关关系的值,以此值确定学习状况是否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第二个评价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法中,我们选定各个学期的实际学习综合成绩和进步度作为影响学习状况评价的因素,并对每个因素进行赋权,然后通过建立评判矩阵,计算出每个学生的评价得分,可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排名;

在第三个评价模型——“三元一参”评价法中,我们可通过建立标底、标增和评价得分等三个指标并求得每个学生各个指标的值,以整体平均指标为参照系,由此评价出每个学生学习状况的优劣。

对于第三个问题,在建立三个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可从中选取两个评价模型,我们先对学生后两个学期的学习成绩进行假设,并根据其模型原理列出有关后两个学期学习成绩的方程组,然后应用matlab软件求出其结果,即为我们所要得到的预测值。

2 模型的假设

1、假设每个学期的综合成绩的满分为100分

2、假设每个学期的试卷难度大致相同

3、假设每个学期的考试难度没有差别

4、假设每个同学的学习能力基本不变

5、假设附件数据中的两个零是由特殊情况所致

6、假设每个学生处于相同的考试环境中

7、假设附件中所给数据为学生真实考试成绩,不存在作弊问题的影响

8、以后两个学期与前面四个学期采用同样的记分方式

3 名词解释及相关说明

3.1 名词解释:

频数某个统计区间包含的个体变量的个数

众数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

相关系数表示两个不同变量的相关程度

DEA 美国运筹学家查恩斯和库伯教授提出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模糊综合对影响某个变量的模糊因素进行综合研究

权重某个因素对于研究对象的影响程度

进步度学生两个学期间的综合成绩之差

评价得分表示学生学习状况的好坏

3.2 符号说明:

j—学期i—学生序号V—评价得分

N—众数ov

C—协方差ρ—相关性系数

D M U—第j个决策单元U—因素集R—综合成绩

Pearson

SK-偏态量

j

其它用到的变量符号将在文中说明

4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4.1 对学生整体情况的分析说明[1]

4.1.1 对原始数据的简化处理

为了方便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我们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取整(四舍五入)。对于原始数据中的两个零,我们将其视为缺考或考试操作失误,不作为学生正常成绩的反应,因此也不在我们的考查范围之中。

4.1.2 对表中数据的相关计算

通过对表中数据的相关计算,我们得出了各学期的成绩平均值、最高分、最低分、方差、及格率和优秀率等各项指标。如下表所示

学期及格人数及格率

优秀人数

(90

方差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分

1 553 0.9036 0 90 10 89 24 73

2 562 0.9138 2 112 11 91 19 74

3 577 0.9428 1 81 9 91 16 73

4 586 0.957

5 0 105 10 90 17 75

(1)、四个学期的总平均成绩为74分,学生的总体学习情况良好。

(2)、受考试试卷难度、考试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四个学期的平均分存在微小的差异,但是第一、第三学期的成绩分布比较集中,而第二、第四学期相对比较分散.

(3)、四个学期中,学生的及格率都在90%以上,说明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投入学习当中;另一方面,学生的及格率不断增大,说明从总体上来看,学校的教育对学生的进步起到了不错的收效。

(4)、四个学期的优秀人数所占总人数的比率非常小,说明学校应该加大对优秀学生的培养。

4.1.3 建立学生成绩散点分布的直方图和波动图

通过对附件中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我们得出了四个学期每个分数点上的学生分布情况,如以下多子图所示:

图1 四学期学生成绩散点分布直方图

另一方面,我们也得出了四个学期的成绩波动图,如下图所示:

图2 四学期学生成绩波动图

由以上两图可知,四个学期的成绩主要分布在87

~

60之间,四个学期的成绩众数分别为78分、78分、75分、74分。第四学期较前几学期低分人数过多,但分布较为均衡,第二、第三学期成绩连续性较好。第一学期和第三学期学生成绩整体波动较小,而第二学期和第四学期学生成绩整体波动较大。

4.1.4 各分数段的分布直方图

图3 各分数段学生四学期成绩比较直方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到:中间层次的人数相对很多,占据了绝大多数,不及格的人数相比中间层次的人数则少了许多,而对于优秀学生的人数则是廖廖无几,几乎是接近于零了。因此也给我们启示:学校不仅要保证及格率,同时也得兼顾培优,当然也不能忽视低分层次的同学。

4.1.5 对各学期成绩分布的判断

(1)、P e a r s o n偏态量分布判断法[2]

Pearson 偏态量法是根据M (平均数)

、N (众数)、Q (标准差)几个基本统计量的关系来计算Pearson 偏态量(SK )。公式为:

Q

N M SK -= 当0=SK 时为正态分布;当0>SK 时为正偏态分布;当0

(2)、四个学期Pearson 偏态量的计算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可得,四个学期的Pearson 偏态量分别为:5.01-=SK 、

36.02-=SK 、22.03-=SK 、1.04=SK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二、三学期属于负偏态分布,第四学期属于正偏态分布。

4.1.6 四个学期成绩分布的相关性研究[3]

由表1可得,四个学期的平均成绩分别为:731=X ,742=X ,733=X ,754=X 。

协方差:)()()(),(ov Y E X E XY E Y X C -=。相关性系数:)

()(),(),(Y D X D Y X Cov Y X =ρ。 由附件数据可得,76.0),(21=X X ρ,因此第二学期成绩与第一学期成绩存在正非线

性相关关系,同理可得第三、四学期成绩与第一学期成绩也存在正非线性相关关系。

4.2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

4.2.1 DEA 方法评价模型

DEA 评价模型是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它的功能是“评价”,特别是进行多个同类样

本的“相对优劣性”的评价,它根据一组关于多输入多输出的观察值来评估有效性。

A 、评价方法的原理[4]

设有n 个同类决策单元,每个决策单元都有m 种类型的输入(表示对资源的耗费)

以及s 种类型的输出(表示消耗了“资源”之后表明成效的信息量)。其中第j 个决策单元j DMU 的投入向量为T mj j j x x x X ),,,(21j =,产出向量T mj j j j y y y Y ),,,(21 =,),(j j Y X 为j DMU 的生产活动。ij X 为j DMU 对第i 种类型输入的投入总量,0≥ij x ;rj y 为j DMU 对第r 种类型输出的产出总量,。。s r m i y j r ,,2,1;,,2,10 ==≥

本文采用DEA 的线性规则形式、对决策单元的规模有效性和技术有效性同时评价的

DEA 模型。基于输入的DEA 方法R C 2模型。

对)(00,Y X 决策单元0DMU 的R C 2模型可以表示为:

)]([min 21+-+-=s e s e T

T εθ t s .

0X s X n j j j θλ=+-∑ 01Y s Y n

j j j

=-+=∑λ

0,0),,,2,1(0≥≥??=≥+-s s n j j λ

其中T

T e 21e 、分别为元素均为1的m 维向量和s 维向量,ε表示阿基米德无穷小量,T m T m s s s s s s s ),,,(,),,,(s 2121+

+++----==

是松驰变量。

设以上线性规划的最优解为**+*-*θλ,,,s s ,则有:

1)若*+*-*=s s 、,1θ的分量存在非零值,则0DMU 为DEA 有效(R C 2)。表示0DMU 的

生产活动同时为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如果某个*+s 的分量大于0,则表示某种输出指标还有增大的可能。

2)若0,1===*+*-*s s θ则0DMU 为DEA 有效(R C 2)。表示0DMU 的生产活动同时为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取得了最大的输出效果。

3) 1<*θ,则0D M U 为DEA 无效(R C 2)。表示0DMU 的生产活动既不是技术有效也不是规模有效,生产活动的输入规模过大,产出水平没有达到最佳规模。

4) 若111

j =?∑=**n j λθ,则0DMU 的规模效益不变,表示生产规模最佳。 5) 若11

1

j

j λθ,则0D MU 的规模效益递增,表示输出增量的相对百分比大于输入

增量的相对百分比。

6) 若111

j >?∑=**n j λθ,则0D M U 的规模效益递减,表示输入增量的相对百分比大于输出增量的相对百分比。

7) 设*--*=s ?00X X θ,*++=s ?0

0Y Y ,则(00?,?Y X )相对于原来的n 个DMU 是DEA (R C 2)有效的。

B 、应用于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附件给出了612名同学四个学期的综合成绩,数据比较庞杂,一一罗列出来不

切实际,因此,在此学生成绩的评价模型中,我们选取了前十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对其进行了计算评价,而后面的学生根据我们给出的评价原理可以依次进行评价。在我们建立的这个评价模型中,我们把前两学期的学习成绩作为学生的学习基础,即输入因子;把后两学期的学习成绩作为学生成绩的预测评价值,即输出结果,通过lingo 软件进行计算推导,得出每个学生的评价值,即可判断后两学期的学习情况。研究学生成绩时,将每一名学生看作一个DMU 。我们假定四学期的综合分数总分为100分,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下表: DMU

X 1 X 2 X 3 X 4

DMU 1 79 75 74 77

DMU 2 76 73 81 75

DMU 3 62 59 69 69

DMU 4 83 83 77 81

DMU 5 76 83 78 83

DMU 6 78 65 76 72

DMU 7 76 75 63 67

DMU 8 61 58 56 17

DMU 9 69 76 71 74

102)DEA 方法成绩评价模型及其求解分析

1DMU 的线性规划模型为:

)](10[min 21215++---+++-s s s s θ

.st θλλλλλλλλλλ7975696176787683627679110987654321=++++++++++-

s θλλλλλλλλλλ7570765875658383597375210987654321=++++++++++-s

77s -70741767728381697577210987654321=++++++++++

λλλλλλλλλλ

)10,,2,1(0i =≥i λ

同理可以得到其它9名学生的规划模型,并利用单纯形法求解。我们运用lingo 软件

进行计算,所选取样本的10名学生的R C 2模型计算值如下表: 2DMU λ )(s s )( θ

1DMU (0.0,0.0,1.1 0.0 0.0 0.0 0.0 0.0 0.0 0.0) (0.2 0.0) (3.0 0.0) 0.878

2DMU (0.0 0.0 1.2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7) (0.0 6.0) 0.958 3DMU (0.0 0.0 1.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1.000 4DMU (0.0 0.0 1.2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3.5) (4.0 0.0) 0.877 5DMU (0.0 0.0 1.2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10.5) (5.0 0.0) 0.981 6DMU (0.0 0.0 1.1 0.0 0.0 0.0 0.0 0.0 0.0 0.0) (9.7 0.0) (0.0 4.0) 1.000 7DMU (0.0 0.0 1.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2.1) (4.0 0.0) 0.792 8DMU (0.0 0.0 0.8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39.0) 0.826 9DMU (0.0 0.0 1.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10.0) (3.0 0.0) 0.964 DMU (0.0 0.0 1.1 0.0 0.0 0.0 0.0 0.0 0.0 0.0) (1.3 0.0) (0.0 5.0) 0.916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3DMU 和6DMU 有效,说明第3个和第6个学生的学习效果

达到了期望的程度,而其他学生为无效,学习效果与期望有一定的差距,用此法得到学习效果的排名顺序为:

78411029563)(DMU DMU DMU DMU DMU DMU DMU DMU DMU DMU >>>>>>>>与传统排名方法比较,4DMU (81)比3DMU (65)的四个学期的平均成绩高,但是3DMU 有效,而4DMU 无效,无效单元中传统方法:

)48()70())(72())(76()80()81(879102154DMU DMU DMU DMU DMU DMU DMU DMU >>>>>。这是因为相应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充分说明DEA 方法能够更好地体现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学习效果评价的客观性,更能鼓励基础较差学生的进步。

对于后面的602名学生我们可将其分为每十个一组并进行探讨,得出每个学生的θ

值,然后根据θ的大小,确定所有学生的学习效果排名。

4.2.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在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中,许多因素具有模糊性,这些因素与评判等级之间存在

模糊关系,为了客观的反应各因素的重要程度,我们在此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

1) 学生学习状况评价因素集的确定[5]

根据所给的有限的数据信息,为了尽可能全面、客观、合理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本着对学习成绩优秀和成绩进步的双重肯定和鼓励,我们将影响学习状况评定的因素分为两类:实际学习成绩和进步度。在此我们剔除了各个学期试卷难度的不同,实际学习

成绩包括四个学期的成绩,然后进步度包括后三个学期相对其前一个学期的成绩进步。设影响成绩评价的因素集为U ,U2}{U1,U =,其中U1为实际学习成绩,U2为进步度。U14}U13,U12,{U11,U1=},其中14131211U U U U 、、、分别表示每个学生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的学习成绩;U23}U22,{U21,2=U ,其中232221U U U 、、分别表示第二学期相对于第一学期、第三学期相对于第二学期、第四学期相对于第三学期成绩进步度。

2) 权重向量的建立

为了鼓励基础较差的学生努力学习,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我们认为成绩进步与否

比成绩的高低更为重要,因此结合实际情况,在我们的评价体系中,将实际学习成绩赋权为3.0,进步度赋权为0.7;同时我们认为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更倾向于对现今成绩的认可,也就是说现在的学习成绩比过去的成绩更具参考价值,因此在实际学生学习成绩中,我们将14131211U U U U 、、、分别赋权为4.0032.01.0、、、,在进步度中我们将232221U U U 、、分别赋权为403.03.0、、、。各因素权值分布如下表所示: 实际成绩U1

进步度U2 U11

0.1 U12 0.2 U13 0.3

U14 0.4 U21 0.3 U22 0.3 U23 0.4

0.3 0.7 第一层评价权重向量

()(4.0,3.0,2.0,1.014,13,12,111==U U U U U )

,()(4.03.0,3.023,22,212==U U U U 第二层评价权重向量

()(7.0,3.02,1==U U U 3)、确定评判集

设各个学生的评价得分为V ,学习状况优劣由V 的大小决定。

}612,V3,V2,{V1,V V =,分别对应学生1、学生2、学生3……学生612。在此评

判模型中,我们先选取前10个学生进行评判。由附件数据我们可得前10个学生的各项评判指标如下表所示: 1 79.00 74.83 74.29 76.98 -4.18 -0.53 2.69 2 75.63 73.40 80.59 74.85 -2.22 7.19 -5.75 3 62.12 59.21 68.50 68.87 -2.91 9.29 0.36 4 82.75 83.20 76.51 80.87 0.45 -6.70 4.36 5 76.10 83.12 77.58 83.30 7.02 -5.54 5.72 6 78.28 65.29 76.04 72.49 -12.98 10.75 -3.55 7 76.33 75.49 63.44 66.51 -0.83 -12.06 3.07 8 61.00 58.23 55.90 16.50 -2.77 -2.33 -39.40 9 69.15 76.36 71.05 73.64 7.21 -5.30 2.59 10 75.18 69.53 75.34 70.19 -5.65 5.81 -5.15 4)、综合评价计算[6]

第一层评判矩阵:

????????????????????????????????=70.1975.3469.5375.1873.6471.0576.3669.1516.5055.9058.2361.0066.5163.4475.4976.3372.4976.0465.2978.2883.3077.5883.1276.1080.8776.5183.2082.7568.8768.5059.2162.1274.8580.5973.4075.6376.9874.2974.8379.00R ???????????????

?????????????????-----------------=15.581.565.559.230.521.740.3933.277.207.306.1283.055.375.1098.1272.554.502.736.470.645.036.029.991.275.519.722.269.253.018.4M 第一层评判。使用模糊变换,有

)(72.10 72.96 41.12 68.37 72.69 80.83 80.22 66.15 76.36 75.9511=?=T R U B

(= 2.01- 1.61 17.29- 2.64- 2.09- 2.73 0.13- 2.06 0.81- 0.34-22=?M U B 第二层评判矩阵。将一极评判结果组合起来形成二极评判矩阵:

V10] V9 V8 V7 V6 V5 V4 V3 V2 [V1=V []??

?????2121B B U U = )

=( 20.22 23.02 0.23 18.66 20.34 26.16 23.98 21.29 22.34 22.55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前10个学生的评价得分排名顺序为(由大到小):

87106321945V V V V V V V V V V >>>>>>>>>

即第五个同学的学习状况最好,第八个同学的学习状况最差。

根据以上模糊综合评价原理,我们也可得出其他602名学生的评价得分,并进行一

个完整的学习状况评价排名。

4.2.3 学生学习状况的“三元一参”法评价模型

4.2.3.1 对“三元一参”的解释说明

“三元”是指学生成绩的评价得分、标底、标增(分别用S S V ?,,0表示),“一参”

是指整体的参照体系(用V '表示)。

目标成绩是学生对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学校教育中的考试,一般以教学大纲、教材为依据,考查学生对有关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因此,我们将学生四个学期的成绩作为教学的目标成绩。标底是目标底分的简称,指学生在教育、教学方面已具有的基础水平。学生这学期的成绩是学生在学科目标已经具备的基础,即是本学期的成绩标底。标增是目标增分的简称,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成绩的变化度。用考试所得成绩减去标底的差表示,即0S S S -=?。如学生本学期成绩为70分,上学期成绩为65分,则标增为5+分。

4.2.3.2 对评价得分的计算[7]

从学生个体学习基础出发,以教学目标为指导性要求,建立学底和评价得分。学底

是学习底分的简称,用H 表示,指学生为达到教学目标已经具备的学习基础。为了保护基础较差学生的自尊和学习热情,我们规定学底的起点分为60分。学底与标底实质相同,不同点在标底是对目标而言,重在表述学生的目标成果,学底是相对于学习而言,指学习过和中发挥实际作用的起始条件。标底有及格与不及格之分,学底需以教学目标为指导性要求,因此学底吸收了标底中的有积极作用的部分。当标底及格时,学业底与标底同值,当标底不及格时,学底统一为60分。此种做法剔除了不及格标底对学习评

价的负面影响,能较好的反应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有利于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评价得分是学生学习状况的核心,其大小决定了学生学习状况的优劣,

标增

评价得分=现有成绩+,即S

H

V?

+

=。结合实际情况,即为:标底不及格学生,S

V?

+

60

=;标底及格学生,S

S

V?

+

=。

4.2.3.3 整体参照系的应用

整体参照系指一个整体的平均评价得分、平均标底和平均标增,它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必要参考数据。如某个学期某分的标增为5

-分,属于成绩下降,但这次整体标增为6

-分,经过对照可知该学生成绩在这个整体中并未下降。

4.2.3.4 对评价得分的计算

为了得到较为准确的计算结果,根据上述“三元一参”评价原理,我们从附件612名学生中选取前10名作为研究对象,得出其后三个学期的评价得分,然后取其平均值,即为学生最后的评价得分。

根据附表中的数据,我们可得出前10名学生的各学期标增、评价得分以及这个整体的平均指标,如下表所示:

1 -4.18 -0.54 2.69 70.65 73.76 79.67 74.69

2 -2.22 7.19 -5.75 71.18 87.78 69.10 76.02

3 -2.91 9.29 0.36 57.09 77.79 69.23 68.04

4 0.4

5 -6.7 4.3

6 83.66 69.81 85.23 79.57

5 7.02 -5.54 5.72 90.13 72.03 89.01 83.73

6 -12.98 10.75 -3.55 52.31 86.79 68.94 69.35

7 -0.83 -12.06 3.07 74.66 51.38 69.58 65.20

8 -2.77 -2.33 -39.40 57.23 57.67 20.60 45.17

9 7.21 -5.30 2.59 83.56 65.75 76.23 75.18

10 -5.65 5.81 -5.15 63.88 81.15 65.04 70.02 由上表的最终平均得分我们可以得出前10名学生的排名情况:

)

17

.

45

(8

)

20

.

65

(7

)

04

.

68

(3

)

35

.

69

(6

)

02

.

70

(

10

)

69

.

74

(1

)

18

.

75

(9

)

02

.

76

(2

)

57

.

79

(4

)

73

.

83

(5

V

V

V

V

V

V

V

V

V

V

>

>

>

>

>

>

>

>

>

由以上排名可知,第5五名同学的学习状况最好,第8名同学的学习状况最差,根据与平均指标的对比可知,第5名同学、第4名同学、第2名同学、第9名同学、第1名同学的学习状况处于这10人组成的整体的学习状况之上,而其余5名同学则需要进一步努力。

根据上述“三元一参”成绩评价原理,我们可以把剩下的602名同学分成若干组,求出每名同学的评价得分,并进行最终的排名,对整体的学习状况进行评定。

4.3 学习情况的预测

在建立了DEA(数据包络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三元一参”评价三种对学习状况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我们选取后两种模型对学生第5学期和第6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预测。在后两种评价模型中,我们取得了学生的评价得分,我们认为这种评价得分代表的是学生的一种固有学习能力和学习状况,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这种能力和状况基本保持不变,这也是我们对学生后两个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预测的前提条件。

4.3.1 模型综合预测法

在此,我们先选取附件中612名学生的前10名学生进行预测,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模

型得到的结果,我们可知前10名学生的评价得分分别为:

20.22 23.02 0.23 18.66 20.34 26.16 23.98 21.29 22.34 22.55

我们先对这10名学生第五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探讨,设这10名学生第5学期的学

习成绩依次为:105958575655545352515R R R R R R R R R R 、、、、、、、、、。

根据前面所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的原理,我们可得到以下方程:

Vi Mi U Mi U Mi U U Ri U Ri U Ri U R U U =?+?+??+?+?+?+??)523422321(25144133122i 111)(1,--=j i j i ij R R M ,10,,3,2,1 =i 。

此式中,ij R 表示第i 个学生第j 学期的成绩,j i M 表示第i 个学生第j 学期的进步度,i V 表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中所得出的第i 个学生的评价得分。

运用matlab 软件可得出上述方程的计算结果:

T

i R )67.03 77.57 17.57 67.78 65.20 87.00 81.88 66.16 73.05 75.05(5=(10,,3,2,1 =i )

此即为前10名学生第5学期的预测成绩。

接着,我们对这10名学生第6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探讨,设这10名学生第6学期

的学习成绩依次为:106968676665646362616R R R R R R R R R R 、、、、、、、、、。

同理我们可得出计算第6学期成绩的预测方程:

Vi

Mi U Mi U Mi U U Ri U Ri U Ri U R U U =?+?+??+?+?+?+??)623522421(26145134123i 111)(由此方程可得:

)70.57 74.60 22.38 61.83 70.93 83.47 78.16 70.42 77.24 74.51(6=i R

10,,3,2,1 =i

此即为前10名学生第6学期的预测成绩。

由以上综合可得,前10名学生后两学期的预测成绩如下表所示: 第5学期 75.05 73.05 66.16 81.88 87.00 65.20 67.78 17.57 77.57 67.03 按照这种原理,根据前面对各个同学的模糊综合评价得分,我们也可以通过建立不

同的方程组得出其他602名学生后两学期的成绩预测值。

4.3.2 “三元一参”成绩预测

在前面的“三元一参”成绩评价模型中,我们得到了每个同学的评价得分,在此,

我们认为这种评价得分代表着每个同学的学习能力,在今后的学习中,这种学习能力基本不变,也就是说每个学生的评价得分不会改变。根据这个前提,我们先对附件中612名学生中的前10名学生后两个学期的学习成绩进行探讨,假设第i 个学生第j 学期的成绩为ij R ,第i 个学生第j 学期的标增为ij S ?,第i 个学生第j 学期的评价得分为ij V ,第i 个学生最后的评价得分为i V 。

则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

1,--?j i j i ij R R S =

当60≥ij R 时,

ij ij ij S R V ?+=

当60

ij ij S V ?+=60

同时满足关系式如下

4),1/()(32≥-+++=j j V V V V ij i i i ,

根据附件数据以及前面得到的结果,综合上述方程可求得前10名学生后两个学期的学习成绩预测值,如下表所示: 第5学期 75.83 75.43 68.46 80.23 83.52 70.93 65.84 30.84 74.41 70.10 按照这种预测原理,根据前面对各个同学的“三元一参”模型得出的评价得分,我们也可以通过建立不同的方程组得出其他602名学生后两学期的成绩预测值。

5 模型的评价与改进

5.1 模型的评价:

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教学和学习中必须客观、公正地体现。传统的一般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方法只能从最后成绩的优劣得出结论,未能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等方面的影响。

本文第一个评价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以计算机作为科学的辅助工具,将学生前两学期的学习成绩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即输入因子来考虑,将后两学期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学习成果即输出结果,然后根据DEA 评价模型原理得出输出结果与真实成绩之间的一些相关的关系式。通过得出的结果,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出学生在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的真实成绩与学生固有学习能力期望值之间的差异,从而判断出学生在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的成绩好坏,同时也可以知道学生下一阶段努力的方面。从而达到了客观、合理、科学的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目的。此种模型最大的优点是能对学生的真实的学习状况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其缺点是无法对以后的学习情况进行预测。

本文的第二个评价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侧重于对学生现时学习成绩和进步的认可,充分的利用了模糊综合的评价原理,结合附件中的原始数据,比较客观的考虑了影响评价得分的现实因素,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赋权,然后引入了评价矩阵的科学思想,通过评价得分来反应学生的学习状况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正确评价与认可。采用这种模型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突破了以往评价的片面性,并且操作起来较为方便。

本文的第三个评价模型——“三元一参”评价模型,从学生的个体学习基础出发,以教育目标为指导性要求,以考试测量为工具,构成了纵、横双向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新模式。这种模型侧重于对学习进步的认可,将不及格学生的学底一律视为60分,能够有效的保护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的自尊心,并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进步。另一方面,我们采取平均求值的思路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能够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起到有效的预测作用,并且学期数越多,预测值越准确。

5.2 模型的改进:

尽管我们对各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建立了三个不同的合理的评价模型,但是由于附件数据庞杂且我们能够参考的信息面较为狭窄,因此我们的模型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对于第一个模型,我们可以在已取得的结果的基础上对无效单元进行进一步分析,基于输出值建立22GS C 分析评价模型,此个模型主要关注点在技术有效性上,放宽对学生的苛刻要求,充分体现了入学基础(输入值)和综合学习成绩(输出值)分别比较后对有进步学生的肯定。如果按照这种模型思想,在对前10个学生的评价中,除了第1个、第3个、第4个的学习效果达到了期望的程度,第2个、第5个的学习状况也可以视为令人满意。

对于第二个模型,我们可以在现实中收集更多的、更全的数据,增加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影响因素(如考试难度、分科成绩、学习环境等),并对其进行一一赋权,从而建立更加客观、合理、全面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对于第三个模型,在现实中,我们可以引入更多的指标,建立“多元多参”的评价模型,并结合指数平滑的平均求值思想,对模型进行进一步完善。

通过这些改进,我们相信我们建立的模型会更加科学、合理,实用性更强,并为学校评价学生学习状况和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情况进行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6 模型的应用与推广

当前关于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主要有:①相对评价,是指以一个集体的平均发展水平为标准,对每个学生所作的评价。②绝对评价,是指以一个国家或一个大的地区所建立的常模或其他通用标准,仅以学生的现实成绩对每一个学生所作的评价。这两种评价都带有片面性,不能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起到肯定和激励的作用。对于这个现实问题,我们通过建立模型对其进行了探讨。

我们建立的三个模型各有各的优点,我们相信其能全面、客观、合理的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后两个模型可以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这些模型可以被社会和高校用来正确的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并预测学生以后的学习成绩。

如果按照我们的模型原理,对每个模型进行简单的改动,取用不同的参考对象,考查其不同的影响因素,其可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比如用来评价和预测公司职员的表现、某些社会指标的发展等。

参考文献

[1] 李洁明,祁新娥,统计学原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四版

[2] 张丹刚,试卷成绩分布的正态性检验方法[J],考试周刊,第48期:P5—P6,2008

[3] 唐秋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J],济宁师专学报,第19卷第6

期:P10—P12,1998年12月

[4] 李刚,李蔚,基于输出的22GS C 模型对学习成绩(效果)的评价[J],数学的实践与

认知,第38卷第18期,2008年9月

[5] 李鸿吉,模糊数学基础及其算法[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6] 王鹏飞,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在推荐三好学生中的应用[J],祈州师范学报,P89—P90,

2005年4月

[7] 虞应连,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三元一参”模式初探[J],安徽教育,P16—P17,2002

【自我评价范文】关于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成就自我评价

关于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成就自我评价 【关于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成就自我评价一】 人能严格遵守学校纪律,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乐于助人,关心同学,与同学相处融洽;学习上刻苦努力,思维活跃。是一个正直诚恳,听话 懂事,诚实质朴的学生。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我。学习上虽然很努力,但学习方法不是最佳,所以成绩还不够理想。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生 活中,能探索出适合我自己的高效的学习方法。 我能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基本上能遵守校纪校规。 本人自控力还可以,但是也要提高自身的分析识别能力。以后我会在 各个方面能够独立自觉,自己管理自己。在学习上,我有提高各科成 绩的良好愿望,但这不能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我要用自己的行动来 表明我的决心,迎接每一个崭新的明天! 【关于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成就自我评价二】 道德与公民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祖国的每 一点变化,都牵动着我的心,香港回归的日子,神州五号发射的日子,申奥成功的日子,都是我最难忘,最让我激动的日子 2:作为一名中学生,平时的一言一行我都能按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去做,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能够严格遵守,课余时间外出, 能够遵守公共秩序及交通法规,对公共设施能够爱护,外出坐车我会 主动给有需要的人让座或帮助他们 3:在家里,经常帮助家长做家务,比如洗碗筷,擦地,解决一些简单 的电脑问题等。在学校,和同学相处能够以诚相待,信守承诺,平时 不管学习多忙,只要同学求我帮忙的事,我都会答应他们

4:能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参与并组织班级和学校的各种课内外活动,活动中与同学能够和睦相处,关心集体,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乐于 帮助别人,在各种劳动中积极肯干,不怕脏,不怕累。 合作与交流 1:学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各科成绩还算可以,没有偏科现象,喜 欢和同学讨论问题,自主学习能力强。上课能够认真听课并积极参与 讨论,能够主动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自觉,独立地完成各科作业。 2:我具有很强的团队精神,很乐于参加集体活动,珍惜集体荣誉,维 护集体利益,我能表达个人观点,当别人的观点不受赞同时,我都会 尊重他的观点,即使不对,为了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我会尊重和鼓励他。我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每当我有快乐的事,我都会与朋友一起 分享。我的人际关系也很融洽.我热爱生活,我喜欢观察生活,为了 发展我的实践能力,我会参加一些活动,不但可以认识一些朋友,还 可以开拓视野。 3:我要努力找同学交流,了解同学们的所感所想,积极主动的和同学 进行交流,与大家和谐相处 学习与创新 1:通过不断的学习,我也发现自己学习不足,也就是吃苦精神不够, 具体就体现在学习上“钻劲”不够“挤劲”不够。当然,在我发现自 己的不足后,我会尽力完善自我,培养吃苦精神,从而保证日后的学 习成绩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我决心:1,树立一个信心:我能我行。2,创立一种学风:认真刻苦。3,凡事从“认真”开始,认认真真地读书,认认真真地上课,认 认真真地做作业。4,学业成功的过程离不开勤奋和刻苦。“天才出于 勤奋”,“书山有路勤为劲,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些格言说的都是这个道理。5,培养一个习惯:自

音体美教育评价标准

音体美健康教育工作评价标准近来年,学校始终把体卫艺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分级管理,各司其职。在师资配备、活动经费上给予支持。为管理好美术室、音乐室、体育器材室、心理咨询室等场室及相关教辅人员的工作,充分发挥“服务育人”的功能。推动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和健康教育工作不断迈向新台阶。为加强我校音体美健康教育教学,提高音体美健康教育教师的思想政治及教学业务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学校教育教学的考核奖惩制度,特制本评价标准。 一、评价内容: 1、教学执行情况。 2、课外活动(含特长生训练队)组织情况。 3、学校相关活动的组织情况。 4、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情况等。 5、各类竞赛奖励。 二、工作要求及评价细则: (一)教学执行情况(400分: 1、全组教师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分年级完成教学任务。(体育教师完成有关部门下达的学生体育达标率)(20分) 考评:完成得10分,体育达标少一个百分点扣2分,其它学科不完成,视情况扣分。 2、提前备好课,任何课型都必须有教案。(50分) 考评:教导处组织随堂抽查或定期检查,一次无教案扣30分。 3、能准时上下课,讲授好每节课,讲授内容准确、生动、学生反映好,听课老师评价、学生测评结果为依据。(50分)坚持执行点名制度,缺一人扣2分。 (1)课堂秩序好、学生满意率90%以上得45~50分。 (2)评价内容一般、学生满意率70%-90%得30~45分。 (3)比较差或乱班、学生满意率70%以下得35分以下。 (4)授课情况得分还参照平时课外活动编织训练情况,由学校随机检查评定,以时间保证和教师指导到位为依据。依次评定如下:5分、4分、3分、2分、1分。 4、上课时严格执行教案,组织学生认真开展教学活动,不上自习课、“放羊课”,严防发生安全事故。上课前将学生带到指定的教学地点;不推迟上课时间、不提前下课,室外课及时点名,及时记录和反馈。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做到不歧视、讽刺、挖苦、辱骂学生。(50分) 考评:发现一次让学生上自习课或放羊课或上课不点名的每次扣 10分,发现一次不到指定地点上课、推迟上课、提前下课扣5分,领导发现或

学业成就自我评价范文

学业成就自我评价范文 学业自我评价就是采用科学的测量手段,有目的地、系统地收集有关学业自我概念的 资料信息,对学业自我概念的发展变化及影响学业自我概念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分析 和判断,并以此来为促进教学和学生发展的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一)学业自我评价的 【关键词】科学教育成就评价基本理念 改革首先是指导思想的变革。《纲要》指出,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 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新 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评价强调: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 评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评价技术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 更加重视质的分析;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 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评价方式更多地采取诸如观察、面谈、调查、作品展示、项目 活动报告等开放的及多样化的方式,而不仅仅依靠笔试的结果;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现状、 潜力和发展趋势;新的评价方式强调可操作性,力求评价指示简明、方法易行,使第一线 教师容易使用。这些目标体现了新世纪课程改革对教育评价的新要求,也是小学科学教育 中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改革目标。 《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讨论稿)》指出:“评价与考试的改革必须 体现新的教育评价观念,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促进学 生全面发展;评价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评价应突出发展、变化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积极主动的态度;要将 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这些也都可看成学生学业成 就评价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具体到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改革,以上的目标、要求也是适用的, 而且是上位层次的“适用”。但以上的所列,大部分都是高度概括、放之四海皆适用的内容,缺乏具体的小学科学教育的操作性的指导意义。前述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多从宏 观上和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释,而改革却要结合小学科学教育的实际,在从一定的角度出 发的基本理念的指导下,从具体的微观面上做起,来推动宏观上问题的解决。所以,针对 我国小学科学教育中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改革,先从宏观的、过程的、学科的和学生的角度 出发,针对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列出三条微观的具体的基本理念。 一、改革应以科学素养的培养为根本出发点 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该学科的名称从“自然常识”到“科学”,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学科培养目标的变化。以往的“自然”学科主要以让学生学 习与周围自然现象有关的知识为主,包括相关的技能、学习的兴趣,以及爱祖国、爱家乡、爱大自然的情感。现代科学教育则强调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及其社会价值的教学,让学生掌

有效教学评价标准

有效教学评价标准 有效。“能够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是对活动结果作出的判断,反映的是活动达成预期结果的程度。有效教学的构成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教学环节的完整性,教学评价的激励性,教学状态的自主性,教学氛围的和谐性,教学探究的科学性,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教学特色的的艺术性。有效教学的真谛在于使学生真正认识自主学习的精髓,理解自主学习的环节,掌握自主学习的秘诀。明确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依据,明确人生目标者一定是生活中的皎皎者,明确工作目标者一定是单位里的优秀者,明确学习目标者一定是同学中的成功者。 ①三维目标和谐有序.一般教师存在的问题是习惯于将三维目标分割开来,一一对应教材,一一对应要点。告诉学生这个公式原理体现的是知识要求,这个习题训练突出的是能力特点;这是实验思考过程,这是推理推演方法;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总觉得是空的、虚的目标,无从下手亦无从检验。其实,对三维目标的正确理解是: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与方法并行,情感态度价值观强调渗透。 ②基础目标测评有据.教学效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太“敬业”,太“痴情”,以至于每个知识点都不肯轻易放过,都要再三讲解,唯恐有遗漏,唯恐听不懂。只有传授,缺少方法;只有练习,缺少感悟;只有“引导”,缺少“自由”;只有讲解,缺少互动;这是教学低效的四大顽症。怎么克服?答案是分层设标,依标教学。这里的分层主要指按教材难度,教学设计及学生水平的目标分层、要求分层。依据

教学标准,测评教学效果。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已经理解的知识内容,可以不讲、少讲或略讲,通过达标测评,自测、互测进行反馈矫正。理解就是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掌握就是学生就够运用知识去解释现象,解决问题。 ③发展目标引导有法.对大部分学生来讲处于最近发展区,学习尚有一定困难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练习的方式达标,亦可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加以引导,通过达标测评,进行激励评价。引导的关键在于学法指导,发展的目标在于能力提高。 ④高层目标探究有方.少数学生感兴趣,有余力,亦有能力的知识内容,需要教师提供探究学习的材料,指导探究学习的方法,交流探究学习的感悟,总结探究学习的体会。交流的意义在启发,探究的价值在感悟。 ⑤目标呈现灵活多样.不一定非要打字幕、挂黑板、贴字条,它可以体现在板书设计里,融合在教学活动中,集中在破解题目上,升华在课堂小节中。教学目标的认定要考虑学生的需求,最好是师生共同认定。强化教学的目标意识,避免“上课讲的天花乱坠,下课学生啥也不会”的现象。 目标不清,反馈迟钝,方法失灵,节奏松夸,思维脱节是教学低效的主要表现。有效备课要完善教学环节,设计教学亮点,把握教学流程,体现教学个性。教学环节讲究启发的技巧,引导的技能,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丝丝入里,环环相扣。

学业成就自我评价高文档3篇

学业成就自我评价高文档3篇Academic achievement self evaluation high document 编订:JinTai College

学业成就自我评价高文档3篇 小泰温馨提示: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本文档根据自我评价内容要求 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 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高二学业成就自我评价一】文档 2、篇章2:【高二学业成就自我评价二】文档 3、篇章3:高一学业自我评价范文 学期即将结束,对自己作一个自我学期上的评价吧,下 面由小泰为大家搜集的高二学业成就自我评价范文,欢迎大家借鉴! 篇章1:【高二学业成就自我评价一】文档 本学期初,我从练习的设计出发,对如何提高英语课堂 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索研究,现将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经验总结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理论学习,利用教研组活动,组织教师共同学习新课标新教材和有关课堂练习设计的论文及教学经验,发动教师积极收集网络资料,分享交流。每次活动确定中心发言人(即沙龙主),沙龙后让组员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共同探讨,要求老师结合教学实际,各抒己见,并做好学习记录。这样促使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借鉴成功经验,达到活用教材,优化教与学,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最终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益。 一、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 (一)课题研究组成员的学习情况 1、加强了理论学习。 在“将教研提升到科研”层面的倡导下、在校教科研领导的指导下,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利用单周星期五下午教研时间掀起了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的高潮。 2、实践操作,体会实效。 学校要求每个教师都能做课题研究的实践者,从实际出发,从平时的课堂教学出发,精心备课,努力提高课堂效率,把生本课堂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来,鼓励教师上课精讲,学生多练,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绪变化与情感触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社会、国家情感,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情感调控水平,协助和引导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获取更多的情感体验,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特征。结合自己多年的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践,在此课程教学中更好地渗透情感教育提出自己的几点真挚拙见,希望能够对广大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和共鸣。 一、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1.新编写的《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教学方向以及学科性质,要求教师必须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当中渗透情感教育。 2.渗透情感教育,能够有效疏缓现阶段学生心理自私以及毅力薄弱的现状,引导学生的情绪与心理健康发展方向。 3.教师恰当使用情感教育,协助学生更好地领悟道德与法治的精神实质,全面激发出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与热情,在潜移默化当中引导学生形成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二、情感教育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都是将教学内容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重视知识点的讲解,忽视对学生道德品质与情感素养的培养,以教为主,先教后学。教师以讲解方式实行知识传授,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不感兴趣。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应该是传授知识认知过程,也是开启学生心灵情感升华的过程。 三、如何实施情感教育 1.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创设

教学情景,将教学内容以感观的方式直观地表现出来,再现生活现实情景,教师对社会的变化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容要紧跟时代的脚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结合一些典型案例和时事实行讲解,能够让学生了解社会热点,拓宽学习的知识面,这不但能够为政治课堂增添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解介绍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时,我们教师能够结合当下学生喜欢的电影《战狼2》,韩剧,好莱坞大片中的人物、情境、以及剧中所反映的不同地区和民族的特色,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情感体验,更好的完成情感教学目标。 2.丰富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情感感受。现代教育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模式必然会遭到淘汰,所以,教师们必须要适合形式发展,积极创新教学模式,追求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大胆地使用丰富且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要想激发出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就必须要集中精力来创设良好的行为实践。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以前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要知道,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和亲自体验过的时候,只自当它们变成为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建议广大教师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行着手: 首先,教师一定要抓住机会,积极展开各种丰富且多彩的集体活动,让学生们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其中,在集体活动中来相互交流彼此的想法,相互影响,这是形成情感共鸣的最佳方式之一。

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成就自我评价(通用9篇)

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成就自我评价(通用9篇) 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成就自我评价(通用9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我们很多时候都要用到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个人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你知道自我评价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成就自我评价(通用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成就自我评价1 我对待学习一向都认真、努力,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配合老师工作,课后我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问题能独立思考,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我不会骄傲,以后我一定会再接再厉更加努力! 家长期望我一直都不认为学习是衡量孩子的唯一砝码,我很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这一学期,我发现孩子懂事多了,感谢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希望孩子以后会更加努力! 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成就自我评价2 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全体成员的协作分工、研究探讨,集全体之智慧,个人之所学,充分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印证理论,使我们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去总结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体会大自然的美妙和谐。

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地理知识对实际生活的指导意义,认识了地理学习的重要性,更增强了我们学好地理的信心和决心。我们相信地理学科的知识必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让我们一起在地理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吧! 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成就自我评价3 三年来,我遵纪遵法,尊敬师长,热心助人,与同学相处融洽。我有较强的团体荣誉感,努力为班为校做好事。作为一名团员,我思想提高,遵守社会公德,进取投身实践,关心国家大事。在团组织的领导下,力求更好地锻炼自我,提高自我的思想觉悟。 性格活泼开朗的我进取参加各种有益活动。高一年担任语文科代表,协助教师做好各项工作。参加市演讲比赛获三等奖。主持校知识竞赛,任小广播员。高二以来任班级文娱委员,组织同学参加各种活动,如:课间歌咏,班级联欢会,团体舞赛等。 在校文艺汇演中任领唱,参加朗诵、小提琴表演。在校辩论赛在表现较出色,获“辩手”称号。我爱好运动,进取参加体育锻炼,力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校运会上,在800米、200米及4×100米接力赛中均获较好名次。 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成就自我评价4

学生成绩评价标准

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 学生成绩评价标准 The standards of stud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2013

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 第2页 为贯彻《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深化课程教材改革 行动计划(2004—2007)》的精神,并根据市教委开发并制定语文等六门基础学科及汽车运行与维修等50个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特此制定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学生成绩评价标准。 教学评价是教学目标的价值回应。传统教学评价习惯以考卷为评价工具,以教师提供的“正确答案”为评价标底,鼓励学生记忆知识,评价结果却略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评价和反馈。现今,就业市场对中职毕业生的最大不满表现在职业能力与职业态度方面。用人单位普遍希望中职毕业生能够懂得知识有机整合,能够掌握专业领域的最新技术、工艺和方法,良好的职业诚信,沟通合作能力,以及如何在实际环境中将任务付诸实现的综合职业能力。 为此,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教学全过程评价为基础,以职业能力测试为重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机制,将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相结合,目标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突出形成性评价,结合课堂训练、课堂比赛、模块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注重平时成绩记录。强调目标评价,即强调课程结束后总结性评价,注重考核学生的职业素养及职业能力已成为符合职业教育的新评价标准。 第一章 引言 学生成绩评价标准 1 引言 2 公共文化课程 3 体育与健康课程 4 德育课程 5 专业课程(知识型) 6 专业课程(技能型) 7 专业实训课程 8 考查课程 学生成绩评价标准 第 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 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教学全 过程评价为基础,以职业能力测试为重点,结合课堂训练、课堂比赛、模板考核等手段,形成符合职业教育的新评价标准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改变其传统的教育模式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初中道德与法治教 学是初中教育时期的重要课程,对学生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 学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意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从而优化教 学方法,提高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 初中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学生自身发展息息相关, 在实际的教育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还没有摆脱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没有达到良 好的教育效果。如何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初中道德与法 治教学质量,是相关教育人员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对于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大多存在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教师成为了整个课堂的主体,学 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这样既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又约束了学生学习的创新思想, 学生没有发现学习的乐趣所在,使得教育效果很难得到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没有摆脱 传统的教育思想,以往师生观念阻碍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教师一直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 学生惧怕教师的威严,甚至在课堂上对不懂的地方也不敢进行提问,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利于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知识的学习;缺乏创新的教育理念,教师、黑板以及粉笔成为 了课堂的主体部分,班级学生众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运用良好的教育方式,没有将 每个学生顾及到,在教学中也没有做到与实践相结合,所教授的知识并没有得到学生的理解,而是一味地长篇大论运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些都使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出现了教师讲 课很认真,学生却没有得到所要掌握到的知识。那么,怎样将课堂教学发挥最大作用,使道 德与法治教学效果得以提高,是众多教育者应该进行思考的问题。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优化 1.转变传统师生观念。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转变传 统教学观念,将教师角色地位降下来,向学生可以进行沟通的朋友角色发展。交流是解决一 切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只有与学生主动进行沟通, 才能直观地发现问题所在。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应该耐心指导,在课堂上培养学生主动提问、乐于提问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教师是知识的主要传授者,道德与法治教育更是教学生如 何做人,以及使学生具有良好道德品质与法律意识的重要课程。 2.翻转课堂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多样的教 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告别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提升学生的学 习兴趣,达到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第一单元“走进新的学习生活”时,其中的第一课是“我 是中学生啦”,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刚步入中学的喜悦心情,使道德与法治第一课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做好与学生的互动工作,结合课题,教师应鼓励学生 进行讲述,关于成为初中生的心情与想法,结合课后的知识问答:新的环境带给我们哪些新 感受与体验、如何融人新的班集体、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如何做到主动学习、学习的重 要性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上台与大家进行交流。通过该环节教师成功将课本知识进行深化,并且基本掌握了每个学生的性格情况以及对学习的态度,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更有针对性地 进行。同时,教师应该利用班级网络群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普及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在平时生活中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知识的少量渗透。 3.小组互助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时,应将分散的学生个体组成 小组的形式进行管理,避免出现没有顾及到的学生,出现被遗忘的“角落”。例如,在进行“人 生自强少年始”课程学习时,该课程主要有三个部分,扬起自信的风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及走向自强之路。自强不息是学生应该具有的重要品质,教师应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

学校学业成就自我评价

学校学业成就自我评价 在今后,我将更加严格耍求口己,在学习,工作中,将更加刻苦,努力,使自己在新的一年中更上一层楼,在激烈的社会这直接关系到我今后四年的大学生活能否过的充实。我觉得孤单的过完这四年大学生活,那我就是一个失败的大学生。我需要做很多事情去充实我漫长的生命。而这幕后就需要朋友的帮助來完成整个过程。所以无论在班里,还是在竞争中发挥所长,实现自己的梦想,为我们的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目前,学校自我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的学校评价类型,己经在实践中被广泛采用,其理论研究也在逐渐走向深入。学校口我评价对促进学校发展的作用已经在北京等地的实践中得以印证。所以,从实践中归纳和概括出学校口我评价的作用,分析其产生的外部环境条件和内部机制,对把握评价设计和实施的目的和条件,让更多学校进一步有效运用学校口我评价,充分促进学校发展,将起到积极的影响。 一、相关概念分析 我希望她可以在今后的日子里,可以更加努力地好好学习,完成口己的学业。希望她可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希望她在生活上好好照顾口己,变得更加独立,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和我们心中的好女儿。 本人性格活泼开朗,做事稳重负责,讲究效率;待人热情、真诚,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并J1善于与人沟通交流。我乐观、积极向上,能够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 我在校期间曾任曾任经济管理系学生会秘书处干事,班级副班长,经济管理系学生会副主席,经济管理系总助理辅导员,工作能力强,认真、负责,具有很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做事讲究效率,有很强的责任心,除了工作方面,本人在校学习期间,徳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在校运会期间曾获得多项奖项。并II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现己经是预备党员了。我的社会实践经验虽然不足,但是每个人都是从一张白纸开始口己的职场生涯的,因此,我相信我这张白纸是您所需要的。 (一)"作用"的概念 "作用"是指事物在一定外界环境与条件下,与它事物发生联系,对它事物产生的影响与效果。全面理解"作用",需要掌握以下要点:一,事物的作用是外显的,通过一事物对它事物产生的影响与效果显示出來;二,一事物之所以能对它事物产生作用,是与它的功能结构分不开的,事物的结构决定它的功能,事物的功能决定它的作用,一事物功能的发挥,就产生作用;三,一提到作用,就离不开产生影响和效果的对象。事物的作用,按其发生的相互关系可分为作用与反作用,按其产生影响与效果的方向可分为正作用与副作用,按其影响的程度可分为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等。本文只讨论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与效果,即正作用。 (二)"教育评价作用"的概念

实验小学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县实验小学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强调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也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也要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等。我校在汲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小学生学业评价改革方面进行初步的尝试和探索。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程标准提出了很多具有时代特点,体现新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1.通过评价,学生能明确学业的发展方向,帮助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业发展目标,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通过评价,教师能树立正确的学生学业评价观,了解科学的评价理论和方法,改变教学行为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评价的原则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即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的过程。 2.评价内容多维化,从学生学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3.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社会评价相结合。 4.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 四、评价的目标体系 学生学业评价的目标体系主要包括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两个方面。学科学习目标是学科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学科教学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学业评价,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而且要重视学生的一般性发展目标。学生的一般性发展目标涉及

学业成就自我评价

学业成就自我评价 学业就是采用科学的测量手段,有目的地、系统地收集有关学业自我概念的资料信息,对学业自我概念的发展变化及影响学业自我概念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以此来为促进教学和学生发展的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学业自我评价的指标 莎沃森等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把一般自我概念分为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据 此可以进行测量和评价。我们既可以对一般学业自我概念(即对自己学业状况的总体知觉 和评价)进行评价,也可以按上述其中一种结构模型的划分标准对某个领域的学业自我进 行评价。研究发现,实际评价过程中,任何一种学业自我评价都可以用学生对现状、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归因倾向、满意程度、学习期望、学习潜能、等方面的自我知觉和评价作为指标(如表6-2所示)。 当然,学业能力自我概念各项指标的内容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科领域而定。如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美]E.Weber:《有效的学生评价》,106页,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数学上要求对自己运算和推理等科学或者数学的一般能力、通过数学推理运 算和逻辑推理等辨别逻辑或者数字模式的特殊能力、处理较长推理的能力的认识,自然上要求对自己认识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其他部分的(如云或者岩石)能力的认识。美术上要 求对自己准确感受视觉──空间世界的能力的认识,包括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空 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音乐上要求对自己谱写歌曲和器乐演奏的能力的认识,包括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欣赏等。体育上要求对自己控制身体运动和技术性地处理目标的能力的认识,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作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学业自我评价的必要性 学业自我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学习结果之一,而且对学生个体的发展、学业成就、自我概念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教育和教育评价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1.学业自我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学业自我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学业自我是学生对自己学业方面的认识,所以 二者之间联系非常紧密。这种联系也是学业自我最直接、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具体而言,二者关系可以从相关性和因果关系两方面来进行描述。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涿鹿县职教中心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要以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科学教育观,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活动与独立思考,切实搞好基础技能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课堂教学通过现场教学实践的方式进行。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当前的教学任务,正确确定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各种能力,以及理性精神等方面应获得的发展。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准确而没有歧义,使目标成为评价教、学结果的依据。 2.教学内容。 正确分析本堂课中学生要学习的各部分知识的本质、地位及其与相关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包括对所教学的知识的本质及其深层结构的分析;对如何选择、运用与知识本质紧密相关的典型材料的分析;对如何从学生的现实状况出发重新组织教材,将学过的知识自然融入新情景,以旧引新,以新强旧的分析;对如何围知识的本质及逻辑关系,有计划地设置问题系列,使学生

得到思维训练的分析等等。 3.教学过程。 正确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正确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重点突出,把主要精力放在关键性问题的解决上;注重层次、结构,张弛有序,秩序渐进;注重建立新知识与已有的相关知识的实质性联系,保持知识的连贯性、思想方法的一致性;易错、易混淆的问题有计划地复现和纠正,使知识得到螺旋式的巩固和提高。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提出“问题系列”,使学生面对适度的学习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全体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参与度,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本质,建立相关知识的联系。 精心设计练习,有计划地设置练习中的思维障碍,使练习具有合适的梯度,提高训练的效率。 恰当运用反馈调节机制,根据课堂实际适时调整教学进程,为学生提供反思学习过程的机会,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检查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 4.教学资源。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需要,恰当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以更好地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发展思维。其中,信息技术的使用注意遵循必要性、有效性、平衡性、实践性等。 5.教学效果。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反思之一: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教育家李希贵说“给学生自由呼吸的空间”。“教学大纲、教科书规定了应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是没有规定应给予学生的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也是让李希贵至今感到震撼的话。 那么,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里给孩子什么样的内容,要塑造怎么样的一个群体?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我们注意到,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将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从表面上只是更名,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可见教育部的良苦用心。 首先,呼应了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众所周知,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就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其次,我们必须面对的是一个群体。这个群体中,既有孩子通过教育成为社会精英,国之栋梁,也有很多孩子极有可能成为社会普通一员,那么我们教材的编排是否都有兼顾?新改编的教材注意了这一点。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教育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一定的法律意识,显而易见,义务教育教材把“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反思之二:谁是课堂的主人 众所周之,课堂教学依然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也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老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然而,现实情况是面对每班65人的大班额(笔者所在的中学为城镇中学),能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确实需要很强的课堂掌控能力,面对这种状况,很多教师选择能不开展活动课,尽量不考虑,而且像我校的这种县级中学,大班额现象非常普遍,一方面农村中学生源严重不足,一个班十几个人,另一方面县城中学一个班六、七十人,这种现象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而我们所能做到的只能立足现状,激活课堂,还课堂与学生,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主体意识。 反思之三:什么样的评价更重要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建立一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但反观当前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评价,我们发现,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首先是对学生的评价。现代教学评价强调要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而越来越多的人也赞成这一观点,我们本应提供给学生经过甄别的、有用的、强大信息,但事实是我们从未考虑过,只是考分高低的甄别。 其次是对教师的评价。大多数学校都要求教师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是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显然,这种评价要求,体现着一种人文关怀,注重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发展。但眼下,对教师的评价,大都只围绕一个目标――中考分数,政治课的待遇则更差(中考总分为70分),这是一个基层教师的悲哀,同时也是社会现实

学业成就自我评价高二

学业成就自我评价高二 学期即将结束,对自己作一个自我学期上的评价吧,下面由小雅WTT为大家搜集的高二学业成就自我评价精品范文,欢迎大家借鉴! 【高二学业成就自我评价一】 本学期初,我从练习的设计出发,对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索研究,现将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经验总结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理论学习,利用教研组活动,组织教师共同学习新课标新教材和有关课堂练习设计的论文及教学经验,发动教师积极收集网络资料,分享交流。每次活动确定中心发言人(即沙龙主),沙龙后让组员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共同探讨,要求老师结合教学实际,各抒己见,并做好学习记录。这样促使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借鉴成功经验,达到活用教材,优化教与学,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最终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益。 一、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 (一)课题研究组成员的学习情况 1、加强了理论学习。 在“将教研提升到科研”层面的倡导下、在校教科研领导的指导下,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利用单周星期五下午教研时间掀起了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的高潮。

2、实践操作,体会实效。 学校要求每个教师都能做课题研究的实践者,从实际出发,从平时的课堂教学出发,精心备课,努力提高课堂效率,把生本课堂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来,鼓励教师上课精讲,学生多练,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了以往一些学习困难学生有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进而影响后面的学习情况,同时学生之间的互助活动也激发起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说、会讲,起到了以往教师起不到的作用。 4、师生互动,良性发展。 由于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得以很好的体现,每个学生明确了各部分练习的要求,以往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利用小组合作的机会得以及时的指导,所以厌学的学生人数大为减少。 (二)阶段性的研究过程 学校领导为教师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搭建平台,通过互相听课的方式,互相评课,鼓励教师多学习、多思考。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研活动,互动教研,促进了教师尽快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同时也促进了本课题研究的进程。 (1)我们三四年级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参加学校数学教研组开展的校本参与式研讨,把在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困惑拿出来一起讨

学生课堂各种活动评价量规样表

项目A级B级C级个人 评价 同学 评价 教师 评价 认真上课认真听讲, 作业认真,参与 讨论态度认真 上课能认真听 讲,作业依时完 成,有参与讨论 上课无心听讲, 经常欠交作业, 极少参与讨论 积极积极举手发言, 积极参与讨论与 交流,大量阅读 课外读物 能举手发言,有 参与讨论与交 流,有阅读课外 读物 很少举手,极少 参与讨论与交 流,没有阅读课 外读物 自信大胆提出和别人 不同的问题,大 胆尝试并表达自 己的想法 有提出自己的不 同看法,并作出 尝试 不敢提出和别人 不同的问题,不 敢尝试和表达自 己的想法 善于与人合作善于与人合作, 虚心听取别人的 意见 能与人合作,能 接受别人的意 见。 缺乏与人合作的 精神,难以听进 别人的意见 思维的条理性能有条理表达自 己的意见,解决 问题的过程清 楚,做事有计划 能表达自己的意 见,有解决问题 的能力,但条理 性差些 不能准确表达自 己的意思,做事 缺乏计划性,条 理性,不能独立 解决问题 思维的创造性具有创造性思 维,能用不同的 方法解决问题, 独立思考 能用老师提供的 方法解决问题, 有一定的思考能 力和创造性 思考能力差,缺 乏创造性,不能 独立解决问题 我这样评价自己: 伙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 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 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课堂观察表可以用来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可以是对全体学生进行观察,亦可以是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观察。 1.课堂观察表(全体参与度和个体参与情况) 时间教学/学习 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学生参与 人数 学生参与情况 (反应及回答 情况) 2.部分课堂观察(例如,选取有代表性的六位学生进行观察:请1位听课的老师记录好、中、一般的6位同学的课堂表现,1位听课老师观察全班的参与情况,另1位拍摄课堂过程录像),通过观察表和录像来收集信息 时间 学生1(成绩好、安静)学生4(成绩中、活跃)学生6(成绩一般、活跃) 活动参与活动参与活动参与 小组成员互评表 编号题目 成员1 成员2 成员3 成员4 1 在大部分时间里他(她)踊跃参与,表现积极。 2 他(她)的意见总是对我很有帮助。 3 他(她)经常鼓励/督促小组其他成员积极参与协作。 4 他(她)能够按时完成应该做的那份工作和学习任务。 5 我对他(她)的表现满意。 6 他(她)对小组的贡献突出。 7 如果还有机会我非常愿意与她(他)再分到一组。 8 对他(她)总体上是喜欢的。

教学效果评价标准

教学效果评价标准 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到底可以确定哪些评价内容,建立怎样的指标体系,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公认标准,很多教育专家从教育评价的模式出发来确定评价内容。如有的从行为目标模式出发,将评课内容分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任务、教学结构四项;有的从CIPP模式(C表示背景评价,I 表示投入评价,P表示过程评价,P表示成果评价)出发,将评课内容分为教学准备、教材处理、教材的讲解、教学程序、教学效果五项。我们认为,课堂教学评价应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教学技能、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评价。 (一)教学目标评价 课堂教学是依据教学目标进行的,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其评价要点包括: ①课堂教学目标是否正确、全面、具体; ②课堂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实际; ③整个教学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来展开。 (二)教学内容评价 教学内容是进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的的中介,其评价要点包括: ①教学内容是否科学、准确、完整; ②教学内容分量是否适当; ③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否处理得当; ④教学内容布局是否合理,衔接是否自然。 (三)教学方法评价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桥梁,其评价要点包括: ①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 ②是否注重启发诱导; ③是否注重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④直观教学、电化教学手段是否运用恰当; ⑤是否具个性、创造性; ⑥是否注重反馈并及时调节。 (四)教学结构评价 课堂结构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与课堂教学的效率高低直接相关,其评价要点包括: ①教学环节是否紧凑、合理、完整; ②教学进度是否适宜,与学生思维是否合拍; ③教学的时间是否分配合理。 (五)教学技能评价 教学技能主要是指教师在输出教学信息过程中的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它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其评价要点包括: ①教学语言是否准确、清晰、流畅、形象生动; ②板书设计是否合理,字迹是否规范,板书内容是否具概括性和提示性; ③教态是否自然,仪表是否端庄,举止是否适宜; ④示范是否规范、熟练。 (六)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是整个教学过程有效运行的主要标志,其评价要点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