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卓越绩效模式的实施方案

关于推动卓越绩效模式的实施方案
关于推动卓越绩效模式的实施方案

关于推动卓越绩效模式的实施方案

为导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高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增强竞争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 19580)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GB/Z 19579)标准,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标

卓越绩效模式旨在通过卓越的过程创造卓越结果,充实、完善“质量强市”基础工作为目标。综合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具,转动PDCA循环,持续优化内部管理流程、管理机制,清晰描绘企业前进线路图,量化指标,协调一致,实现卓有成效的持续改进,引导企业全面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实施步骤

2013年分四个阶段实施宣传、贯彻、执行、改进《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国家标准。

(一)理念导入和方案制定

1、建立“追求卓越”的理念。组织高层领导应当确定组织的价值观、发展方向和绩效目标,关注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营造授权、主动参与、创新、快捷反应和学习等方面的经营环境。培养组织系统的理念和思维方式,提升组织及个人的管理知识和能力。

2、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提升组织、企业的整体绩效,实施过程至关重要,应当由高层领导主持,相关部门

及员工参与,成立负责战略策划的跨职能小组或委员会,制定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进行战略部署,并对其进展情况进行跟踪。各单位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分阶段逐步渗透、执行。

(二)全方位培训

1、培训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组织的系统工程,需要决策者正确认识,推行此项工程的重要意义,如何结合企业实际,符合经营需要是贯标的关键。3月份分两次集中培训。

2、培训企业各部门负责人。企业组织在工作中实行的管理和控制系统,包括批准战略方向、监视和评价高层领导绩效、财务审计、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等活动,都需要组织内部协调一致,尤其是企业各部门负责人在控制系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协会将聘请专家授课,达到学习后就能结合本企业实际,顺利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细节。

3、展开企业内部培训。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标准与GB/T 19001的最大差别在于它不是复合型的评价依据,而是为组织提供追求卓越绩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强调战略、绩效结果和社会责任,让普通员工参与组织系统建设,实行全面质量管理,进入PDCA循环,优化岗位的卓越过程是贯标活动的必须,正确建立评价体系,需要全员参与。培训内容将根据各企业、各岗位的需要个性化导入,分单位具体实施。

(三)管理优化和改进

1、掌握标准、做好分解、制定自我评价准则。

掌握《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标准条文和概念,了解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和中国国家质量奖情况,树立卓越绩效模式核心价值观,使企业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经营结果等七个方面去适应和满足组织绩效的评价要求,优化追求卓越绩效,提供经营管理模式,建立自我评价准则。制定的评价准则,应结合自我实际,操作性要强,完善全员参与的企业文化社会氛围。

2、实施管理程序优化。

各单位应根据管理程序,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并优化工作程序,制定优化改进配档表,明确改进目标、责任人、时限、评价标准,确保管理程序优化工作取得成效。在此阶段,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深层次管理培训,掌握战略分析工具、平衡记分卡、标杆管理(水平对比法)、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具。

3、完善持续改进机制。

各单位应组织对一年来卓越绩效模式的建立及实施情况进行测评,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与不足,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为下一循环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项目组协作配合,全员参与过程,凡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企业,都应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并设立推进办公室。

1、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和职责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负责生产副总经理、质量控制部门负责人、各车间负责人

小组成员:企管、财务、后勤等部门负责人

2、领导小组职责

领导小组负责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实施方案的审批、目标确定、指导监督和考核等工作。

3、推进办公室人员组成和职责

主任:负责生产副总经理

组成人员:各部门负责人及生产一线能手、骨干

4、推进办公室职责

办公室负责起草实施方案,制定卓越绩效管理的实施标准及方案制定和理念导入,管理自评、管理优化及改进、管理模式测评和持续改进四个环节的实施重点,负责各部门、各项目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实施情况的督办督查;组织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培训及宣传活动等。

二是完善工作机制,推进工作有序展开。各单位应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着力推进部门协作配合、全员全过程参与、定期评审与持续改进三机制建设,加大卓越绩效模式的实施广度和深度,在时间和空间强度上展开,做到部门、业务全覆盖,每月组织一次测评,每半年实现一个管理循环,实现企业管理系统的持续改进与系统提升。

三是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和社会氛围。各推进单位

应加大卓越绩效模式及国家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对管理理念、典型做法、心得体会进行深入宣传报道,营造浓厚氛围,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在工作中自觉践行“追求卓越”的理念,逐步形成并成为企业文化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推广要求

企业应对员工开展先进质量概念和质量基础知识普及教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层次、不同职能、不同岗位或认为要求的需要,针对性地开展卓越绩效质量管理模式培训,并将方法培训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力培养员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加强跟踪考核,及时对卓越绩效质量管理模式的推广应用过程及效果进行督促、评价、总结,并对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和个人予以表彰。开展企业间的相互学习,做好典型经验和共性问题的总结交流,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确保实效,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5771001803090012095 579036822859633082

5771001803090012386 576137399735760696

5771001803090013594 578077579902515512

5771001803090012387 577164982601818051

5771001803090012138 572131192158918326

5771001803090012359 579036822361076053

5771001803090012356 576135286143791742

5771001803090012355 575087869704693279

17088100343355274 101229944325833379

17088100343355275 101866732938832008

17088100343356107 101581152501500522

17088100343356108 101000180059871732

17088100343354295 101074194142687017

17088100343356184 101878660869628802

17088100343356185 101775831174086674 17088100343356109 101086014373572846 17088100343356110 101152207216014916 17088100343355237 101027041605702709 17088100343355238 101229364861425414 17088100343356169 101862204402635718 17088100343354928 1017606540897888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