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水平与通货膨胀理论

价格水平与通货膨胀理论
价格水平与通货膨胀理论

马克思的内生货币理论解析1

一、引言

著名学者哈里斯在《货币理论》开篇曾写到,“在货币理论中总是不断地提出两个基本问题,而且,实际上在货币理论许多高深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这两个问题。什么是货币,为什么要用货币?”[1](P1)在经济学说史上,各种主流和非主流思想对货币问题的讨论几乎都与上述问题有关,可以说历经复杂争论但至今仍未有平息。从根本上讲,这些争论均来自于经济学一贯强调实物经济的两分法传统。比如,在以生产函数的实物分析为基础的主流新古典经济学中,一直存在着实际领域与货币领域的划分;由于外生货币供给的假设,只能将货币作为“面纱”加入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中,从而导致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剑桥资本争论”的逻辑批判。1936年,经济学家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一书。与新古典理论不同,凯恩斯经济学强调了货币的重要性,其目的正是要冲破新古典货币与实物的两分法,而试图把价值、分配理论与货币理论联系起来建立一种“生产的货币经济理论”。但凯恩斯没有表明这一命题的逻辑基础,即提出一种新的价值分配理论来表明其货币理论,或者说无法回答市场经济中相对价格和分配的决定及其与宏观变量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得长期支配人们思想的新古典实物分析又淹没了凯恩斯革命。

实际上,在以货币经济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社会中,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赚取货币利润。由此,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就是资本家通过预付货币资本进行投资和生产活动,而货币即是令这种投资和生产顺利进行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这里的货币不仅作为交易媒介润滑经济,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契约和竞争的手段进入社会经济生活,从而使得货币供给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紧密联系起来,并由此影响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变化甚至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其实,这也正是马克思内生货币理论的扼要解释。比如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价值理论与货币理论的结合,不但系统描述了现实资本主义经济之发生发展及周期与危机的运行规律,而且也强调了现代货币经济的本质正是基于社会关系及其利益冲突之上的资本主义竞争与积累。其中,由国民收入核算体系表明的所有统计量值都来自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而这种关系正是建立在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量值的成本收益计算基础上。

显然,与《通论》缺少价值与分配理论基础这一弱点相比,马克思经济学具有明确的价值论基础——劳动价值论。通过抽象掉技术关系而把价值归之于劳动时间,马克思表明剩余价值是利润的基础或来源;该抽象法明确表述了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这正是今天理解市场经济的重要因素。因而马克思和凯恩斯的区别

1文章作者为南开大学的王璐

在于,他不是要描述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货币现象,而是探求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东西;即这里的决定因素不是新古典描述实物的技术关系而是一种价值体系,即由价值表示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所以在马克思那里,商品的价格最终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只要它能够实现商品到货币的“惊险一跳”。无疑在现实资本主义经济中,货币不仅是重要的、内生的,而且也是决定所有经济关系的本质所在,整个宏观经济只有通过货币的总量关系才可以形成一个整体、进而决定所有的价值和分配变量。也就是说,当讨论的问题是现实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均衡和效率时,必须把货币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的性质作为理论分析的基本假设,这也是我们今天分析各种经济问题的重要理论背景。

二、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基础:劳动价值论

1867年《资本论》第1卷问世,在批判以斯密、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基础上,马克思建立了一种新的总量理论体系来解释现实资本主义经济。从历史的逻辑出发,马克思认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形式的发展、本质上代表着一种社会关系,从而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向人们展示了其用以表明现实资本主义货币经济关系及其运行规律的货币理论体系。

马克思认为,作为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表现形式,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同时,这两者又同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两重性,即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和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相对应。一方面,货币源于商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商品矛盾运动中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货币本身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在此基础上将劳动价值论与货币理论联系在一起。2其中,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与生具有的,即本身的自然形态;但其价值形态只有通过迂回道路、在和别种商品的交换中才能获得,也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由此,通过简单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货币形式的历史发展过程,马克思论证了货币的产生。这个货币与实物存在根本区别,它联系到与使用价值或技术无关的价值形式。马克思指出,变成货币的商品在进入流通前的价值由生产货币所需劳动时间决定。货币一旦形成,商品交换过程就成为商品流通公式“W—G—W”,即简单商品经济形式。当出现雇佣劳动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以后,即当资本家用一笔预付货币雇佣劳动和购买生产资料时,由于所支付的不是劳动的价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目的是获取剩余价值(货币的增殖),从而商品交换公式就成为“G—W—G′”的资本流通形态。由此作为生产的目的,使用价值的转化就为交换价值的量的扩大所代替。换句话

2美国学者莫斯利对此评论说,“马克思的货币理论优于新古典货币理论的主要原因在于:马克思是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解释了货币的必要性,并由此得到一个能够将价值理论与货币理论结合在一起而不可分割的整体。”Fred Moseley, 2005: Marx’s Theory of Money: Modern Appraisals, Palgrave Macmillan Ltd., p. 2.

说,只有资本家能够从中得到一笔数目更大的货币,他才有理由投资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这个增加的货币即G与G′的差额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剩余价值,其货币表现即为利润,它为资本家提供“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同时,也正因为货币增殖的出现(G′﹥G),使得这个形态中的货币不再是单纯的货币而成为资本形态的货币即货币资本。在这里,货币的增殖即利润的获得作为资本流通的推动力,也是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得以运转的动力。

显然在马克思的理论中,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用于表示商品的价值是产生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通过货币流通公式,马克思区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表明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在于货币的增殖,而资本家也是使用货币购买资本品和支付工资、并通过出售商品来得到这个增加的货币。由此,马克思强调了货币对商品生产尤其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重要意义。马克思认为,货币不仅是财富的一般的物质代表,也是资本主义生产中所进行的各种劳动活动的一切产品的形式。换句话说,货币的普遍性使得一切不同的劳动活动彼此发生联系。比如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所有的统计资料都是厂商按照以货币为基础的成本收益得到的;由此厂商的行为目标和行为基础都是以货币为导向,即为了追求货币利润的最大化。其实,当货币成为对劳动的支配权和企业成本—收益计算的价值尺度,而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在于获取按货币价值计算的利润或货币增值时,这种总量货币价值的决定将联系到货币经济背景下由货币引起的市场竞争博弈规则。比如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中,货币不仅是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起点,而且也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生产并不是追求以使用价值表现的财富,而是追求以货币价值所表现的社会权力;如果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不能实现为货币,那么它对资本来讲就一文不值,从而追求不断增加的货币量也就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

当然从一般意义上讲,任何具有价值的商品都可以用来充当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交换媒介);因而在纯粹的经济分析中,也可以抽象掉货币来分析商品间的交换价值并得出一般均衡条件,但这种分析与资本主义追求货币价值的货币经济本质并不相容。马克思认为,货币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最主要的功能在于它的贮藏功能和支付功能(及其所延伸的信用功能)。其中,前者不仅产生了人们对作为一般财富代表的货币的追求和凯恩斯由灵活偏好决定的利息,而且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买与卖之间不能同时完成,从而形式上的财富分配与实际财富分配是不一致的;后者则产生了资本主义的信用关系,它同样会导致价值分配、价值交换与价值实现之间的不一致。这两种功能在马克思货币理论中具有核心作用,也是其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凯恩斯之前却一直被忽视。虽然凯恩斯在《通论》中重新发掘了货币的这两种功能并引起了“凯恩斯革命”,但在此后以

新古典综合学派为代表的反革命中,货币的这两种功能却又基本被抛弃了。实际上,正是货币的这两种功能使资本主义经济不同于其他经济;抽象或抛弃了货币的这两种功能,自然也就无法正确地认识马克思的经济理论。

其实,上述对市场经济竞争博弈的分析也联系到一个重要的游戏规则,即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目的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利润和资本积累,这也是马克思经济学所表明的资本主义经济性质的核心命题。不过,这里的资本积累并不是新古典理论的技术和实物,而是纯粹的货币价值符号的增加,即竞争的目的是为了纯粹的价值符号——货币,它构成了整个市场经济竞争的核心。显然,许多传统货币理论都没有从这种资本主义的货币经济特征中认识货币。比如,为什么是货币而不是其他别的物质可以承担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一般功能呢?这只有在货币对人与社会关系的作用中得到合理解释。就像马克思指出的,西方学者总是习惯于从扩展了的物物交换过程所遇到的外部困难中寻求货币的起源,却忘记这些困难是从交换价值的发展、因而是从作为一般劳动的社会实践发展中产生的。因而只是把货币产生的根源归结为纯粹意识的作用,即为了消除物物交换行为在技术上的不便而“被巧妙地设计出来”,并认定货币的本质“实际上只是买卖活动的工具”。[2](P34) 但事实上,货币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和一般劳动时间的对象化,其本质正是以物的形式所表现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马克思看来,货币的本质就是人们的社会关系而不是某种脱离了社会关系的独立事物,在货币与人和社会之间始终存在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就像哈里斯在《货币理论》中总结的,“货币的最基本特征:事实上货币是一种社会现象。这就是说,货币之所以存在不仅是因为人是社会生物以及人的一切活动(包括经济活动)都在一个社会框架中进行,更重要的是因为货币只存在于一个特定的社会与经济框架之中。” [1](P2)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把货币的本质联系到社会关系。他强调只有货币才能表示劳动时间的价值,即货币是具体化在商品中的劳动的衡量标准;而当只有货币能够作为价值尺度来计量价值总量时,将与只有相对价格意义的一般商品相区别。由此,马克思抽象掉所有其他因素(如使用价值和劳动生产率)而把价值和剩余价值归之于抽象劳动时间,以此表明资本家雇用工人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即剩余价值来源于剩余劳动的资本主义关系。而且,在马克思剖析的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以此进行的资本主义积累也是源于这种对纯粹货币价值符号的追加,即资本主义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货币的增殖。这实际上也就是马克思所说“货币拜物教”的真正意义,即在于竞争和支配他人的权力与金钱所带来的社会地位。比如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本家追求金钱所带来的货币拜物教和对人的异化、以及资本对劳动者的支配是极端残酷和不人道的;特别是1825年的经济

大危机造成了大量工人的失业与贫困化,收入分配的严重两极分化更是激发出大量的社会矛盾。因此,当时的资本主义并不是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的游戏规则,而是真正的阶级斗争,即由剩余价值即增殖的货币利润所代表的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之间不可调和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而推动这一生产目的或不断加剧这种对立关系的,正是资本主义积累。由此推论出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性质,即资本家获取利润和进行积累的目的是表明成就和社会地位。一方面财富或资本积累成为资本主义竞争的目的和标准;另一方面资本也是竞争的手段、即可以支配他人的劳动。比如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商品交换是获取货币增殖的手段,但这种货币的增殖并不联系到使用价值或实物,而是联系到基于资本积累与社会竞争之上的价值或货币价值。显然,这一点恰恰来自于人类的社会性质;或者用马克思的话讲,人的本质即在于他的社会性,而货币亦然。

三、马克思货币理论的核心:内生货币供给

在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货币不仅是资本的前提条件,而且是资本追逐的唯一目标。可以说,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即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再生产基础上的货币经济。然而,建立在生产函数基础上的主流经济学的核心——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作为一个实物交换经济模型,不但抽象掉了生产过程,也抽象掉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这样,其中的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即相对价格、收入、产出等均与货币数量无关。但在现实中,货币供给量并不是由政府货币当局(中央银行)决定和控制的外生变量,而是由社会经济活动主体共同决定而内生于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由此决定了现实资本主义以货币竞争为核心的特定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显然,这正是马克思货币理论的研究目的区别于主流新古典理论的根本所在。

按照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解,如果货币能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摆脱面纱命运而成为强大的工具,那就决不能仅仅停留在流通领域而必须进入生产过程,并与人类的劳动和物质财富创造相结合。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货币向资本的转化,从而使得货币与生产以及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相联系。马克思认为,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重要的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外取得“独立的存在”,即作为资本家预付的一笔货币。马克思称之为货币的“第三种规定”,即“作为资本的货币是超出了作为货币的货币的简单规定的一种货币规定。这可以看作是更高的实现。”[3](P206) 因此,虽然流通领域中的货币表现为个体的一般财富,但在经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特别是劳动力转化为商品后,货币本身就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特定含义,即资本家通过预付的货币资本雇佣劳动工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不断创造出增殖的货币利润即剩余价值。这样,马克思就从交换价

值和货币的流通出发,通过创造交换价值的劳动力进入到生产领域,从而在货币与资本及货币与生产之间建立起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这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货币供给的本性所在。正如马克思所说,“货币资本的积累,大部分不外是对生产的索取权的积累,是这种索取权的市场价格即幻想资本价值的积累。”

[4](P531)

在这里,货币资本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在资本主义初期,货币资本通常只为部分资本家所有;当缺乏自有资本支付工资和购买资本品时,资本主义经济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随着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一部分闲置货币资本开始由银行家(货币资本家) 贷给企业家(职能资本家) 经营,从而产生了近代形式的生息资本即借贷资本。马克思认为,生息资本具有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即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能产生利润。如生息资本的循环形式“G—G′”,起点是贷出的货币资本G、回归的是连本带利的货币资本G′。这一运动形式不同于产业资本运动中的商品交换“G—W—G′”,即未借助于任何中间运动就实现了价值增殖。在此,马克思强调了信用制度的重要作用。“信用,在它的最简单的表现上……使一个人把一定的资本额,以货币形式或以估计为一定货币价值的商品形式,委托给另一个人,这个资本额到期后一定要偿还。如果资本是用货币贷放的,那么,就会在还款额上加上百分之几,作为使用资本的报酬。”[4](P452)马克思认为,由信用引起的价值运动不同于一般商品流通,因为在一系列借款、偿还、支付过程中货币或商品的所有权并未发生转移而只是使用权的变化,但使用权的运动作为市场主体间的交换关系即代表着一种社会关系。因此在一个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当资本主义发展已主要是围绕货币资本借贷关系发生运转来获取增殖利润时,信用制度就成为一切经济活动存在的基础。

实际上,处于现实市场经济中的货币本身即是一种信用关系,而这种信用关系的基础也就是现代商业银行货币供给的基础,即在于资产抵押。如当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时,收入流量或货币供给与资本存量的比率是不变的;换句话说,如果商业银行按照作为抵押品的资本存量价值的稳定比率提供信贷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将是稳定的。不过,当商业银行的货币供给超出稳定状态的增长率并以累积的比率增长时,资本存量对收入流量的比率就会发生变动而导致信用关系的不稳定。显然,现实中发生的经济危机正是与这种不稳定的信用关系联系在一起,这也有助于解释20世纪30年代席卷西方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因为这里的货币利息率是调节存量与流量均衡的关键,其作用在于通过调节资本存量价值进而调节投资或货币需求与商业银行的货币供给,而这一点在主流经济学有关外生货币供给的单纯流量模型中是无法得到说明的。相反在马克思的货币理论中,他正是在阐

述以信用媒介贷出货币资本时提出了经由货币利息率实现资本化的机制。“人们把每一个有规则的会反复取得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率来计算,把它算作是按这个利息率贷出的资本会提供的收入,这样就会把这个收入资本化了”。[4](P529) 马克思举例说明了这一收入资本化的含义。例如在年收入R = 100 磅、利息率i = 5 %时,100 磅是2 000 磅的年利息,而2 000 磅就是每年有权取得100 磅法律文书的资本价值,即公式K= R/i 。这里的关键是,在资本价值K和年收入R 之间存在着一个表明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重要因素,即货币利息率i,正是这个货币利息率决定着现实经济中资本存量与收入流量的同时均衡。而且,马克思也以这个利息率为基础获得了虚拟资本的定价原则。“生息资本的形成造成这样的结果:每一个确定的和有规则的货币收入都表现为资本的利息,而不论这种收入是不是由资本生出。”[4](P526) 依据该原则,现实生活中包括股票、债券在内的各种有价证券及后来逐渐发展的期货、期权等大量金融衍生工具,都可以视为这种收入资本化的表现形式。

在现实经济中,当这些金融工具的交易活动不断普及和日益频繁时,也就出现了真正意义的经济货币化过程。在激烈竞争的社会背景下,这种货币化过程不但导致整个社会经济运行方式的变化,也导致了资本谋取利润和积聚财富方式的变化。比如,本来只是契约关系的凭证却获得了财富代表的性质,使得拥有这些凭证的所有者就像拥有货币财富一样象征着资本家或企业家的声望与社会地位,从而与资本主义的竞争和资本积累联系在一起。因此,在现实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的货币经济中,国民收入核算的所有统计指标、包括企业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成本—收益核算等都是以货币量值计量的,它们只取决于特定的货币金融体系而与实物无关。实际上,这也是马克思的货币理论抛开实物经济的两分法而强调现实货币经济的本质所在。由此,一旦遇到金融危机或信用紧缩而导致虚拟财富大幅缩水时,人们会立刻感觉到这些财富凭证本身的虚拟性质。正如马克思描述的,虚拟资本的膨胀意味着资本对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源支配力和控制力的扩大,而在危机中的贬值则会作为货币财产集中的一个有力的手段发生作用。比如“危机所引起的资本的破坏意味着资本量的贬低,这种贬值妨碍价值量以后按同一规模作为资本更新自己的再生产过程”, [5](P565) 从而导致大量资本家和企业的破产。马克思认为,这正是在货币现象背后隐藏的人与人之间基于利益冲突和竞争之上的现实经济关系,同时也是现代经济用于财富再分配和生产关系调整的重要方式,它在一定意义上有利于市场经济的自身发展。“虚拟资本(公债券、股票等) 的跌价,只要它不导致国家和股份公司的破产,不因此而动摇持有这类证券的产业资本家的信用,从而不阻碍再生产,那么这种跌价就只是财富从一些人的手里转到另一些人的手里,总的来说对再生产起着有利的影响。” [5](P566) 需

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关键在于资本存量价值的变动进入了企业以货币量值计量的成本—收益核算。实际上,这也就为现实经济中的有效需求问题提供了一个有力解释。例如在一个健全的货币经济体系下,亏损企业通过破产可以很快使资本存量价值K降低或资本贬值,从而减少下一期的折旧成本D 和利息成本r ,即:D = d K,r = I K (d 为折旧率,i为利息率);同时,成本的降低又会使经济重新出现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而使企业扭亏为盈,从而令经济及时进入下一个周期。相反,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货币金融体系支撑,正如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的阶段,完善的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体系还有待逐步确立。这样,经济高涨时的亏损企业不能及时破产而导致资本存量价值大幅上涨,与此相伴随的是折旧和利息成本的进一步攀升,由此导致的经济衰退就会持续较长时间且愈发严重;同时,资本存量价值的上升又会使工人工资在收入中的比重减少而引起消费倾向下降,从而使得有效需求问题难以解决。所以,在以利润为核心的现实货币经济关系下,只有通过各种手段逐步建立和完善健全的货币金融体系,才能更为有效地解决现实中的有效需求问题。

可以看到,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马克思的内生货币理论系统描述了现实资本主义经济或市场经济之发生发展及周期与危机的运行规律。然而,居于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理论却往往宥于实物经济的两分法而在货币理论发展上无法真正推进。比如在信用货币创造这一重要问题上,他们总是脱离不开实物分析的束缚而把银行理解为闲散货币与货币使用者的中介人,却把真正的放款者理解为公众。这样,其眼中的信用就在本质上与银行无关,即银行只是扩展现有流动资金的用途而不会增加总额。然而在现实中,银行信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存款创造功能。正像马克思指出的,银行作为货币资本集中者、其资本是由公众存款转化的。实际上,银行的大部分存款除了少量银行准备金外,或者由存款人互相提供的贷款相抵消而作为账面项目起作用,或者作为生息资本贷放出去,其本身不会留在银行保险柜里;相反,要通过贴现与贷款流到企业并通过购买公债流到政府,或者通过买卖有价证券流到私人及证券交易人手中。也就是说,银行家资本的最大部分是由债权、国家证券和股票构成,虽然存款可能被银行变成贷款、但存款者的货币提取权未消失,所以人们既可以通过银行转账又可以通过现金支付而将其作为实际货币使用。这样,银行就具备了创造货币和扩大货币流通总量的功能,即“同一些货币可以充当不知多少次存款的工具”;由此,出现马克思所说的“货币流通额从来不超过300万镑,但存款却有2 700万镑”的例子也就不足为奇。 [4](P535) 显然,这对于正确理解资本主义货币经济的本质特征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正如经济史学家熊彼特所说,信用创造理论清楚“显示了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储蓄投资机制和银行在资本主义进化过程中

所起的作用,……是实实在在分析上的进步。”[6](P521—525) 当然,熊彼特这里所说的货币创造机制,其实也就是马克思用于描绘现实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内生货币供给理论体系的核心,可以说它是一个关于现代货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真正的货币理论。

通货膨胀与房价的关系

通货膨胀与房价的关系 通货膨胀,一个在2008年被人们越来越多提起的词。我们先来了解下通货膨胀,它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运行所需的货币数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价格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率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那么与住房价格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自1999年以来,中国房地产业得到持续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增长。但房价持续地上涨,增幅远远高于一般商品价格,引发了民众对泡沫经济的种种猜想。尤其在目前通涨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房价上涨也变得越发敏感。很多人认为,房价的飙升对经济的通货膨胀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为什么人们会有这种感觉呢,这是因为在2004年至2006年,内地各大城市住房价格猛涨的时候,通货膨胀并没有很明显地表现出来。而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目前我国衡量通货膨胀的统计指标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居住类消费的计算权重较低,大概在13%左右,并且没有计入商品房销售价格,只是计入房租价格。二是CPI对食品类消费的权重较高,大约在33%左右,而房价对食品类商品价格的影响有着滞后效应。 住房价格的飙升到底对我国的通货膨胀有什么影响,可以说,住房价格是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主要诱因之一。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是由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引起的,食品类商品的价格为什么在2007年大面积的上涨呢,主要原因两个,一是受国际市场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影响,属于输入型通货膨胀;二是受到房价飙升的影响,受到商品比价复归特性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为什么房价的飙升带来了中国通货膨胀的形成。 了解一下什么是比价复归。所谓比价复归就是具有比价关系的不同商品的价格先后发生同方向、同幅度的变化,使比价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复原。各种商品之间的价值比例是商品比价关系的基础,但由于商品价格偏离价值的程度不同,比价复归所引发的结果也不相同。比价复归大致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行政力量主导下的比价复归,比如,由国家定价的商品,政府一般要根据商品的价值和商品的供求关系来确定比价。一种是市场力量主导的比价复归,这是一种隐性的但非常强大的力量。各种商品的价值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商品比价关系的基础,因为商品的价格背离其价值的幅度是有一定客观限度的。 因为通货膨胀与房地产价格之间关系较复杂,难以直接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正如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一个货币问题,房地产价格波动可以说也是一种货币现象。根据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应量及通货膨胀等经济数据,运用经济计量方法找出房地产价格的货币影响因素(货币供应量),通过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量探讨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二者之间关系,从而进行一些判断并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理论基础。 一、货币供应量的概念、指标及影响货币供应量(也称货币存量),是指全社会的货币存量,是全社会在某一时点承担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总现阶段我国的货币供应框架体系中,货币供应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 M0 = 流通中现金M1(狭义货币)= M0 + 非金融性 公司的活期存款M2(广义货币)= M1 + 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是指M2。 通常来讲,衡量货币供应是否均衡的主要标志是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物价总指数变动较大,则说明货币供求不均衡,反之则说明供求正常。 二、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 从货币分析法的一个公式:Md= P L ( R ,Y )我们可以得出,货币总需求 (M)与价格(P)、利率(R)和产出水平(国民收入-Y)有关。在利率 (R)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要保持物价的稳定就要保证货币的供给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

通货膨胀理论

课后测试 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 观看课程 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关于通货膨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通货膨胀指物价水平整体上升 B通货膨胀通常通过PPI表示 C总体物价持续长期上升才是通货膨胀 D在国外,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三个月以上,才称做通货膨胀 正确答案: B 2. 通货膨胀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其中不包括:√ A温和型 B加速型 C爆发型 D超速型 正确答案: C 3. 关于温和型通货膨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通货膨胀率较低 B对经济发展没有危害 C阻碍经济平稳运行 D通货膨胀表现平稳 正确答案: C 4. 在日本和欧洲,温和型通货膨胀的标准是:√ A4% B3% C2%

D1% 正确答案: D 5. 关于加速型通货膨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标准高于温和型通货膨胀 B对人民生活基本无害 C通货膨胀速度不断加快 D政府需对其加以限制 正确答案: B 6. 关于超速型通货膨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每月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 B每年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 C严重损害经济 D可导致政权更迭 正确答案: B 7. 在中国,温和型通货膨胀的标准是:√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 C 判断题 8. 物价稳定即通货膨胀率为零。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9. 需求推动、供给推动和货币量发行过多共同作用才会导致通货膨胀。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10. 需求推动产生的通货膨胀,就是生产成本增加导致的通货膨胀。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明确通货膨胀的概念; ●了解通货膨胀的三种类型; ●掌握通货膨胀产生的三种原因。 通货膨胀理论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简单来说就是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通常用CPI消费物价指数来表示。 首先,通货膨胀并非指单一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而是物价水平整体上升。 其次,价格上升指的不是短期上升,而是持续上升。在国外,一般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三个月以上,才称做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1.温和型 温和型通货膨胀就是通货膨胀率比较低,比较稳定。 各国根据自身情况不同,对温和型通货膨胀的标准也不相同。比如,日本和欧洲的标准是1%,美国的标准是2%,而中国的标准是3%。 各国普遍认为,温和型通货膨胀对于经济发展没有危害,反而可以使经济运行更完美。因此各国都将温和型通货膨胀称做物价稳定。由此可见,物价稳定并不代表通货膨胀率为零。

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经济问题。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的原意是指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这种增长合乎规律地导致物价的上涨。弗里德曼认为:物价的普遍上涨就叫做通货膨胀。萨缪尔森则加上时期概念,认为通货膨胀的意思是:物价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的时期,面包、汽车、理发的价格上升;工资、租金等等也都上升。罗宾逊夫人以通货膨胀的解释是:由于对国际经济活动的工资报酬率的日益增长而引起的物价直升变动。还有其它种种界定 一个描绘性的现象是大家普遍能够接受的定义是:通货膨胀是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明显上涨的过程,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状况。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 对于这个定义,还有必要增加几点说明: (1)通货膨胀不是指一次性或短期的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同样,也不能把经济周期性的萧条,价格下跌以后出现的周期性复苏阶段的价格上升贴上通货膨胀的标签。只有当价格持续地上涨作为趋势不可逆转时,才可称为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不是指个别商品价格的上涨,而是指价格总水平(即所有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加权平均)的上涨。 (3)通货膨胀是价格总水平的明显上升,轻微的价格水平上升,比如说0.5%,就很难说是通货膨胀.不过,能够冠以“通货膨胀”的价格总水平增长率的标准到底是多少,取决于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敏感程度,是一个主观性概念。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 纸币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符号,没有价值,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发行量应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要上涨。因此,纸币发行量过多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虽然,许多学者认为通货膨胀总是纸币发行过多引起的,只要采取断然措施,将流通中货币量大减少,使每种货币代表的金量不断增加,以致逐渐恢复到其所代表的原有价值水平,则通货膨胀自然消除,通货膨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也自然解决,但现代经济中,货币与金属必要量的直接联系已被切断,“流通中的必要金属货币量”这个概念只具有理论上的意义,无法实际测度;对付所有通货膨胀一律采取紧缩政策,有时收效甚微,甚至可能出现“滞胀”。对通货膨胀的成因作进一步的分析,有助于理解通货膨胀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和制定适当的消除通货膨胀的措施。 三、通货膨胀的特点 (1)纸币因发行过多而急剧贬值。在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已定的情况下,纸币发行越多,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越少,纸币的贬值程度就越大。 (2)物价因纸币贬值而全面上涨。纸币贬值率越高,物价上涨率也就越高。 四、通货膨胀的类型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现有价格水平下的商品总供给,引起了物价普遍上涨。总需求的过度增长表现为由于投资膨胀和消费膨胀所导致的持续的货币供应量超过社会商品可供量的增长,因而又称过量需求通货膨胀。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由于成本上升所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导致成本上升的因素一是物耗增多,二是工资的提高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3)结构性通货膨胀。由于社会经济部门结构失衡而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一般在发展中国家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

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

经 济 纵 横 30 INTELLIGENCE ······· ·················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 吉林财经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国际会计0817班 曹 博 摘 要:自1998年我国的住房制度货币化改革以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十 分迅速,已经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然而,由于房产价格的不断攀升,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导致出现了新的问题---物价上涨。因此,研究房地产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影响关系,将有助于深化理论界对金融稳定和物价稳定的认识。 关键词:房地产价格 通货膨胀 一、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定义房地产作为一种资产,与其他资产之间有本质的差别,即具有双重属性,不仅是人们安居的生活消费品和劳动生活必须的生产资料,在金融资产市场发展的条件下,还是人们进行投融资的重要资产。 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持续性上涨的过程,而不是指一次性会短期的价格总水平的上升。只有当价格不断上升且趋势在一定期间不可逆转时,认定出现通货膨胀。另外就是通货膨胀不是指个别商品价格的上涨,而是指全社会价格总水平的上涨。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货膨胀的指标有很多,主要有:GDP 平减指数,消费价格指数,生产价格指数。 二、房地产价格波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房地产是与居民生活最为密切的资产,07-08年一直呈现持续上涨的状态,虽然现在收到国家宏观调控和外围经济的影响,房地产价格稍微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处于高位运转阶段。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扩大了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差距,导致社会收入贫富差距扩大,助长了社会成员的投机与浮躁的心理。房地产价格是最容易滋生泡沫的资产之一,它的持续上涨强化了人民对房地产升值的预期,导致对房地产更大的需求,使得房地产泡沫不断膨胀,成为引发整个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 房地产价格波动通过总需求,进一步影响通货膨胀的路径主要分为房地产价格波动与消费的关系和房地产价格波动与投资的关系两种方式。 三、通货膨胀对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直接影响,一类是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是通过提升建造成本,带动工资收入,驱动租金上涨,降低实际信贷利率这四条途径实现的;间接影响是考虑通货膨胀后的信贷紧缩的因素对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影响。 四、政策建议 目前,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稳定的长短期均衡关系,使得房地产价格因素难以纳入通货膨胀指数中去。因此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时除了关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外,也应该充分重视房地产价格,但由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十分特殊,存在许多超乎市场自身功能之外的干预因素,如土地产权制度存在重大瑕疵,政府介入过深,土地开发行政垄断等。而这些症结的主要原因是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历程中,政府扭曲了其功能定位,对土地拍卖、交易等各环节都进行了管制,缺乏发达的市场化机制,使得市场的作用遭受抑制。面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这种特征,本文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首先,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土地相关权利的细化、明晰和落实,必须充分考虑效率和社会公平。阻挡效率的诸多不合理的旧有思维和相关法规,必须尽快革除。政府仅对土地使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等外部性问题负有监控权利。 其次,打破土地开发垄断。土地一级开发比较合适的做法是,由政府发包,在充分保障被拆迁居民和土地被征用者的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设定清晰严密的拆迁和土地征用条件,公开招标,充分透明地产生合适的拆迁执行人,政府作为中立的发包人和执法者监督验收拆迁工作。 第三,加大以经济适用住房为重点的住房建设力度,增加住房有效供给。落实经济适用住房的各项优惠政策,确保低价位和高质量;同时,要加快完善经济适用住房的相关政策。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居民生活水平现状,及时修改并合理确定房屋开发配套项目及其标准,保证配套资源的合理使用,避免浪费。 2、构建我国多元化融资体系的房地产消费 第一,商业按揭贷款。在目前情况下,银行应在扩大贷款品种、减少贷款费用、简化贷款手续等方面加以改进。 第二,加快房地产金融产品创新。作为中长期贷款的房地产信贷的上升容易产生期限错配问题,为了逐步化解当前银行中长期贷款占比过高的问题,需要通过金融产品创新等手段使这部分资产流动起来。房地产金融创新的主流模式是“信托+银行”的金融组合,即以信托为主线、其他金融配套的一种多元化的融资模式。 第三,住房公积金低息贷款。这种方式综合了住房、养老、医疗等各项公积金,积累的资金额比较大,而且它从整个生命周期角度考虑,能消除不同时期有不同消费重点而收入有限的矛盾。 3、设立房地产金融中介机构。构建一个现代化的高度成熟化房地产制度及体系.不仅有赖于专营房地产金融机构及其高效的运行机制,建立房地产消费信贷担保机构、设立政府专营房地产抵押贷款公司和建立具有地区性权威的房地产信贷纠纷仲裁机构。 参考文献: [1] 经朝明、谈有花:《中国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一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中国物价》,2006(2):55一58。 [2] 李亚培:《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一基于我国的实证研究》,《海南金融》,2007(4):49一52。

金融学考研知识点:宏观经济学之通货膨胀理论

金融学考研知识点:宏观经济学之通货 膨胀理论 通货膨胀理论 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经济病态现象。关于通货膨胀的种类、成因、对经济的影响,以及治理的措施等构成了通货膨胀理论的基本内容。 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是指一般价格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涨。通常用价格指数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通货膨胀率是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价格指数是表明某些商品的价格从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变动程度的指数。有三种价格指数,即消费价格指数、批发价格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三种价格指数都可以反映出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一般常用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可从不同角度加以分类。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划分,可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式的通货膨胀和超级通货膨胀。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划分,可分为平衡的通货膨胀(各种商品的价格以相同的比例上升)和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各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比例不同)。按照对价格变动的预期划分,可分为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和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学把通货膨胀的原因概括为两个方面,即来自需求方面的冲击和来自供给方面的冲击。需求方面的冲击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突然改变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等。供给方面的冲击包括国际市场供给价格和数量的改变、农业歉收、劳动生产率的突然变动等。与这些原因相联系的,有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理论、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以及所谓混合型(把需求方面与供给方面的冲击同时加以考虑)通货膨胀理论。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表现在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和对产量、就业量的影响两个方面。而且这些影响还取决于通货膨胀的类型。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宏观经济学认为,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不会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因为人们在签订工资协议和贷款契约时,会把通货膨胀考虑进去。在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情况下,通货膨胀对债务者有利,对债权者不利;对雇主有利,对领取工资者不利;对持有实物者有利,对持有现金者不利;对承租人有利,对出租人不利。对于通货膨胀对产量、就业量的影响,宏观经济学认为,非平衡的和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会影响就业和产量,非平衡的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也影响就业和产量。 宏观经济学在说明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方法时,引出了价格调整线。附加预期变量的价格调整曲线的方程为〓〓 π t=π e t+h[SX(]y t-1 -y *[]y *[SX)] 式中:π t为t时期的通货膨胀率;π e t为t时期预期的通货膨胀率;h为常数; y t-1 -y *y *为t-1时期的通货膨胀压力。

知识点1通货膨胀的类型与成因

讲义: (知识点1) 一、通货膨胀的类型 经济学家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出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 1. 按市场机制的作用程度 按市场机制的作用程度,可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隐蔽型通货膨胀。 (1)公开型通货膨胀,又称开放式的通货膨胀,其前提是市场功能完全发挥,价格对供求反应灵敏,过度需求通过价格的变动得以消除,价格总水平明显地、直接地上涨。 (2)隐蔽型通货膨胀,又称压制型通货膨胀,是表面上货币工资没有下降,物价总水平也未提高,但居民实际消费水准却下降的现象。 2.按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按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通货膨胀可划分为:需求拉上型(Demand-pull Inflation)、成本推进型(Cost-push Inflation)和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 3.按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幅度 按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幅度不同,通货膨胀可分为爬行式、温和式、奔腾式和恶性通货膨胀四种。爬行式通货膨胀指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年率不超过2%—3%,并且在经济生活中没有形成通货膨胀的预期。温和式通货膨胀时,价格总水平上涨比爬行式高,但又不是很快,具体百分比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奔腾式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上涨率在两位数以上,且发展速度很快。恶性通货膨胀或称超级通货膨胀,物价上升特别猛烈,且呈加速趋势。此时货币已完全丧失了价格储藏功能,部分地丧失了交易媒体功能,成为“烫手山芋”,持有者争先恐后将其抛出,货币制度面临崩溃的危险。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 从理论规范的要求出发,对于通货膨胀的成因主要归纳为:需求拉上说、成本推进说和供求混合推进说。 1.需求拉上(Demand-pull Inflation) “需求拉上”说是产生最早,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的通货膨胀理论。它指社会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方面的供给,从而导致物价上涨。 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可用图 10.1 加以说明。横轴 Y 代表总产出,纵轴 P 代表物价

通货膨胀对物价的影响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货币发行者为抵消负债而发行过多的货币。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之市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 通货膨胀,不仅会直接导致工资、储蓄和养老保险等百姓资产缩水,使低收入者的生活更为窘迫,而且扭曲价格信号,误导资源配置,扰乱经济秩序,损坏市场经济机制,严重时还会诱发经济泡沫化和社会动荡。因此,对于通货膨胀,没有任何一个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不重视积极防范,并把防范通货膨胀和稳定物价作为宏观调控和经济政策的最主要目标之一。而通胀预期是指人们已经估计到通货膨胀要来,预先打算做好准备要避免通胀给自己造成损害,然而防范通胀的措施本身就会造成资产价格的上升,即对通胀的预期本身就会加快通胀的到来。 通胀预期是导致通胀的重要原因。一旦消费者和投资者形成强烈的通胀预期,就会改变其消费和投资行为,从而加剧通胀,并可能造成通胀螺旋式的上升。比如,如果消费者和投资者认为某些产品和资产(地产、股票、大宗商品等)价格会上升,且上升的速度快于存款利率的提升,就会将存款从银行提出,去购买这些产品或资产,以达到保值或对冲通胀的目的。因此,管理好通胀预期比通货膨胀本身更加可怕。 针对诱致物价上涨的多种复杂因素,要管好通货膨胀预期,必须采取多种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才能有效,不能简单依赖单一的货币工具。 首先,对于农副产品生产不足、劳动力工资水平的上涨,以及自然灾害造成粮价食品价格上涨,必须针对如何调动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发展现代农业,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等方面来想办法。对较强的物价上涨压力,要管理好通胀预期,实现稳定物价的政策目标,央行应从增加供给和抑制需求两个方面入手。在增加供给方面,应引导信贷资金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流向“三农”领域。要强化对水利建设、农田基本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大力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以增加农产品供给,壮大反通胀的物质基础。在抑制需求方面,应把握好政策调控力度,及时根据宏观经济和金融变量指标的变化,灵活地调动和使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使贷款规模和和货币供应量保持合理的增长水平。 其次,对于与流动性有关的通货膨胀压力,则要打开政策调控的灵活性,审时度势,有针对性地解决通胀压力,并能有效地保持经济增长的活力。比如,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加息等货币工具来消解。这些都将有利于拓宽国内投资渠道,将投资到房地产的资金进行分流,有利于房价合理回归。因此,未来要大力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推动银行业进行业务创新与转型,灵活发挥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优势,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体系。 最后,对于由于政府盲目求速度、上规模而诱发的涨价压力,则需要通过政府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来化解。其主要体现为努力消除或减少引起通胀的体制性因素;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重要宏观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和相互约束;建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引导更多地方把着力点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管理上来;关注地方投资的扩张,增强区域政府投融资的透明度,防止出现区域性财政风险;防止和减少各地对金融机构正常经营活动的干预,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通货膨胀理论的不同学派

通货膨胀理论的不同学派 货币主义 对于通货膨胀最广为人知也最直接的理论是:通货膨胀导因于货币供给率高于经济规模增长。此说主张以比较GDP平减指数与货币供给增长来作测量,并由中央银行设定利率来维持货币数量。此观点不同于下述之奥地利学派者在于其着重于货币之数量而非实质。在货币主义架构下,货币的聚集是重点所在。 货币数量理论,简单的说,就是经济体所耗货币总量取决于现存货币总量。下列公式创自此说:p 为一般消费品物价水平,dc为消费品总需求量,而sc消费品总供给量。公式背后的观念是:在消费品总供应量对消费品总需求量相对下降,或消费品总需求量对消费品总供应量相对上升时,一般消费品物价会随之提高。基于总开销主要基于现存货币总量的观点,经济学者们以货币总量计算消费品总需求量。于是乎,他们断定总开销与消费品总需求量随著货币总量提高。于是相信货币数量理论的学者们同样也相信物价上涨的唯一原因就是经济成长(表示消费品总供给量正提高),以及央行因之以货币政策提高现存货币总量。 以此观点来说,通货膨胀的最根本原因是货币供给量多于需求量,于是“通货膨胀是一定会到处发生的货币现象”,弗里德曼如是说。意指通货膨胀的控制有赖于货币上与财政上的限制。政府不可令借支过于容易,其自身亦不可超额贷款。此观点着重于中央政府预算赤字与利率,以及经济生产力,也就是由生产成本(总供应)所推动的通货膨胀( cost - pull inflation )。 新凯恩斯主义 新凯恩斯主义(neo-keynesian)依新凯恩斯主义,通货膨胀有三种主要的形式,为robert j. gordon所说的“三角模型”的一部分:需求拉动通胀(demand-pull inflation)——通货膨胀发生于因GDP所产生的高需求与低失业,又称菲利普斯曲线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通胀(cost-push inflation) ——今称“供给震荡型通货膨胀”(supply shock inflation),发生于油价突然提高时。 固有型通货膨胀(built-in inflation)——因合理预期所引起,通常与物价/薪资螺旋(price/wage spiral)有关。工人希望持续提高薪资,其费用传递至产品成本与价格,形成恶性循环。固有型通货膨胀反应已发生的事件,被视为残留型通货膨胀,又称“惯性通货膨胀”,甚至是“结构性通货膨胀”。

近十年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近十年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运行所需数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价格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我国在经历了1998-2002年的通货紧缩以后,迎来了物价缓和性和波动起伏性上涨的新一轮通货膨胀周期。2003-2006年,我国的CPI指数上升幅度较小,分别为1.2%,3.9%,1.8%和1.5%。而进入2007年后,物价上涨幅度明显加大。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经济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低迷期,接着在2010年又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 年份GDP增长率通胀率存款利率外汇(10亿 美元)2002 9.1 -0.8 1.98 286.407 2003 10 1.98 403.251 1.2 2004 10.1 3.9 2.25 609.932 2005 11.3 1.8 2.25 818.872 2006 12.7 1.5 2.25 9545 2007 14.2 4.8 3.6 15282.49 2008 9.6 5.9 3.6 19460.3 2009 9.2 4.3 23991.52 2010 10.3 4.4 28473.38 中国2002-2010年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存款利率及外汇 1

理论上,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有三种原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 1.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需求拉上的通胀是指总需求过度增长所引起的通胀,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此时,由于劳动和设备已经充分利用,因而要使产量再增加已经不可能,引起物价的普遍上升。2003年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历史上最宽松货币的时期。期间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表述历经了“适度宽松、宽松、适度从紧、从紧”等多次变化,但每年央行都向市场注入大量货币,2006年为14500亿元,2007年为14700亿元,2008年高达18600亿元,2009年更高达27500亿元。2002-2009年,央行资产从5万亿元涨到24万亿元,广义货币从18万亿元涨到68万亿元(超过美国的8.8万亿美元,而中国的GDP 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银行资产从23亿元涨到88万亿元,而同期名义GDP只涨了1.83倍。 2.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胀又称为供给型通胀,是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造成成本增加的原因大致有,工资过度上涨;利润过度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一旦人们意识到经济正处于通胀时,就会要求工资上涨,以求得和以前同等的购买力。这样,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便会进一步提高商品价格,进而导致物价进一步上涨,形成恶性循环。通胀会使商品原材料价格上涨,如棉花、糖、石油等等,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通货膨胀CPI对债券收益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债券收益率的影响 一、通胀对利率曲线的影响 通货膨胀是债券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分析通胀的成因,通胀对短端利率的影响和对长端利率的影响,从而对之后利率曲线走势做出判断。

二、通胀的原因 关于通胀的成因有三种理论:古典货币数量论认为影响物价水平的唯一因素在于货币供给量的大小;现代通胀理论认为,引起通胀的根源并非只有货币因素,需求和供给方面的变化都有可能引发通胀,分别导致需求拉动型通胀和成本推动型通胀。 2.1货币超发带来的通胀——货币学派理论 西方经济学界关于通胀的成因有很多种观点,其中货币主义学派认为,只有由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引起的物价上涨才是真正的通货膨胀。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首先是一个货币问题,是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所致,出现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就是货币量过多。 关于货币主义的观点,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理解: (1)根据费雪方程式MV=PT,货币发行量过多,超过了商品流动对货币的客观需要,就会造成物价水平的上升; (2)货币贬值是通货膨胀的最终结果,所谓货币贬值是指由于货币发行数量过多,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3)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主要表现形式,但不是唯一,通胀可以通过变相的物价上涨或是货币流通速度的减慢等方式表现出来。 实际上,超发的货币,只有几个出口,即金融资产,消费,实体经济,房地产为代表的实物资产。从实际情况看,“M1同比”近似等于“CPI同比+实际GDP 同比+房价同比”,再次证明费雪方程式在中国的适用性。

2.2需求拉动型通胀 而新古典学派认为通胀是由于供需不平衡所致,货币扩张或者财政扩张会导致社会总需求的增加,从而引致需求拉动型通胀。 借用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AS-AD模型),当总供给及价格水平的关系不变时,如果总需求量增加,即AD曲线右移,就会使得价格总水平上涨。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的过度增长都会产生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因此产生的主要因素有: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②扩张性的货币政策,③人们对未来经济形势预期的改变。

通货膨胀的概念

通货膨胀的概念: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CPI的含义:消费者物价指数,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CPI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我国应对通货膨胀的措施: 通货膨胀的治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在治理通货膨胀的过程中,既要从宏观上消除通货膨胀的根源,把握通货膨胀治理力度,并在时间上兼顾企业改革、金融改革的要求,又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资源配置状况改善,还要考虑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变化,使其能够适应对通货膨胀的治理。通货膨胀既然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和多种不同的病因,而且对经济带来的破坏作用是明显的,因此许多经济学家在都深入研究和尝试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 1.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最基本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它也是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手段。运用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以压抑总需求;二是提高利率,以抑制投资需求,并刺激储蓄增加,从而保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我国中央银行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提高货币的购买力,减轻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通过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和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减少流通货币,缩小信贷规模,从而减少投资规模,达到平衡储蓄和投资,从而增加商品和服务,消除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缺口,进而达到了防止通货膨胀的目的。 2.收入政策。收入政策主要是采取工资物价管理政策,以阻止工会和垄断企业这两大团体互相抬价所引起的工资、物价轮番上涨的趋势。其目的在于力图控制通货膨胀而又不致引起失业增加。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因为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其中特别是工资的提高,因而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为此,必须采取抑制性的收入政策,其形式有如下几种: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以限制工资-物价的上升。强制性措施。以纳税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3.对外经济政策。一般来说,我国的国内的通货膨胀与其国际收支状况具有相互推拉的作用。在各国都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我国必须采取适当的对外经济政策,以减轻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物价的不利影响,井阻止国外通货膨胀的输入。这方面的措施主要有:(1)实行浮动汇率。由于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我国货币对外汇汇率的升降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 (2)与各国在贸易和金融领域采取协调措施,如与各国加强协作,共同采取控制各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改善国际金融制度以及其它反通货膨胀的措施,以制止世界性通货膨胀的蔓延,等等。 4.加大宏观经济调节力度。为了继续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有关部门必须密切关注、善于发现并及时研究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运用政策引导和经济手段适时适度加以调节。要严格控制新涨项目出台,加大价格检查力度。此外,还要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特别是针对一些行业过快增长可能造成的能源和原材料紧张等问题的协调工作力度,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稳定市场供应,确保供需基本平衡。 5.切实加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供应,稳定粮食价格。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鼓励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确保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价格管理、农业税减免等政

第十六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试题

第十六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一、判断 1、通货膨胀意味着不同商品的价格按相同的比例上升。()F 8、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减通货膨胀率()F 3、用消费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来说明物价水平时,其数值是相同的。()F 4、工资上涨会导致消费增加,故工资推导型通货膨胀可看作是一种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F 5、发生通货膨胀时,人们更愿意把钱借给朋友(不收利息)()F 6、如果经济中实际通货膨胀低于预期通货膨胀率,那么,债务人受损,债权人受益。()T 7、治理通货膨胀只能采用“双紧”的政策。()F 8、凡满足一定年龄范围(如16-65岁)的人都是劳动力。()F 9、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不能严格区分开来。()T 10、某人从学校毕业第一次寻找工作,在未找到工作之前,他属于摩擦性失业。()T 11、奥肯定律描述了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F 12、菲利普斯曲线所表明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总是正确的。()F 一、选择题 1、劳动力是由部门收集的。(D) A、就业人员; B、就业人员和所有没有工作的人; C、从事于生产性工作的人; D、就业人员和所有正在求职的人; E、达到工作年龄的总人口。 2、在美国,如果是,那么他们将被算作是失业者。(C ) A、没有工作的人; B、不符合失业救济条件的人; C、正在求职的人; D、至少有一个月没有工作的人; E、适龄无业人员。 3、对于经济学家们来说,失业主要是指:( A ) A、部分资源闲置; B、资源配置不当; C、经济繁荣不可避免的结果; D、降低通货膨胀所需要的代价; E、低生活水平的结果。 4、(A )不属于失业者。 A、工假在家修养者; B、调动工作的间歇在家修养者; C、正在等待某项工作者; D、刚进入劳动队伍未找到工作的工作者。 5、失业率的计算是用( C )。 A、失业工人数量除以工人数量; B、劳动力总量除以失业工人数量; C、失业工人数量除以劳动力总量; D、就业工人数量除以劳动力总量。 6、自然失业率( D )。 A、恒为零; B、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

通货膨胀定义

什么叫通货? 就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对现实流通中一切流通手段的总称。它既包括硬币和纸币,也包括支票、债券、信用卡等信用工具。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它们和纸币一样也在市面上流通。什么是通货膨胀? 它是指货币流通中出现的这样一种情况:投入流通中的货币,主要是纸币发行量过多,大大超过流通实际需要的数量,以致引起货币贬值。 什么是纸币? 它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不能兑换黄金,本身有没有内在价值,不能执行储藏手段职能,因此,在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数量,多余的部分继续在流通中流转,就会造成通货膨胀。 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国家投入到流通当中的货币主要指纸币发行量过多所导致,而纸币发行量过多主要是因为国家为了对抗财政赤字的增加所采取的措施。政府为了挽救经济危机或弥补庞大的财政赤字,不顾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滥发纸币,并以此对劳动人民进行掠夺。他们之所以要利用这种办法来弥补财政赤字,是因为这种办法比起增加税收、增发国债等办法富于隐

蔽性,并且简便易行。当它们用滥发的纸币向厂商订货,向农民收购农产品,向政府职员、军人等发放薪饷时,即是通过这种种渠道把大量的纸币投入流通之时,一般人并不会马上知道这些纸币是不代表任何价值的纸片。 通货膨胀是统治阶级剥削和掠夺广大劳动人民的重要手段。通货膨胀首先给工人和农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它使得物价不断上涨,货币购买力不断下降,由此引起工人实际工资急剧下降,生活日益贫困。而农民等小生产者则因为物价上涨过程中,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扩大,不得不以高价购买工业生产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低价出卖自己的农产品和手工产品,因而更加贫困。通货膨胀也严重影响一般公职人员和知识分子的生活,因为他们的薪金也不能按物价上涨的程度而相应增长。但是,通货膨胀却给垄断统治阶级带来极大利益。他们不仅会通过政府订货和价格补贴等,把统治阶级利用国家用机器滥发纸币从劳动人民那里掠夺来的大部分收入转入自己的腰包,而且可以利用实际工作下降,或者用贬了值的货币偿还债务,以及利用物价飞涨乘机进行囤积居奇等等,获得大量的利润。 在国民党统治的旧中国,国民党反动政府为了进行反革命内战和加紧对全国人民进行掠夺,肆意滥发纸币,结果造成长期恶性

从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通货膨胀的解决措施

从宏观经济学理论简要分析通货膨胀的理论解决措施 ----主要针对经济学原理所涉及的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以及人民币升值后的后果 提出问题: 近年来,中国热点经济问题离不开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在这学期宏观经济学课程《经济学原理》中第三十章针对货币增长和通货膨胀进行了简要分析。如何利用所学知识找到解决通货膨胀的理论解决措施,政府该采取怎样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以及人民币为什么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还能升值及其后果引起了我的兴趣。 分析问题: 通货膨胀归根究底是货币流通量超过应有的流通量,造成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根据货币数量方程式:M*V=P*Y.即货币数量乘以货币流通速度等于产品价格乘以产量。经济中货币量的增加必然反映在其他三个变量中的一个上,而通货膨胀反映的便是物价水平的必然上涨。 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因此对通货膨胀的控制事实上最基本的是对货币量的控制,使之与客观货币需求量相适应,稳定货币价值来稳定物价。因此,国家应该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投放量,保持适度的信贷规模。 国家对货币的控制在三个方面:一是公开市场操作,即买卖政府债券(国债);二是法定准备金;三是贴现率。结合已学知识对各主要手段进行简要分析。

利率手段:通过加息的激励,使人民乐于将货币存入银行,增加储蓄,能够很好的减少货币供给。提高贷款利率,限制贷款数量也是一种减少货币量的方法。 贴现手段:提高贴现率,抑制银行向央行借款,银行准备金量下降, 减少货币供给。(准备金率不变的条件下,货币乘数是准备金率的倒数,也不变,准备金越少,所产生的货币量减少) 存款准备金手段: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降低货币乘数,减少一单位准备金所产生的货币量,减少货币供给。 公开市场操作:央行在全国债券市场抛出国债,公众用他们所持有的通货或者提取银行存款来购买这些国债。前者减少了流通中的货币量,后者减少了银行准备金。都同时起到了减少货币供给的作用。 此外,还有调整税率的财政政策,例如将个人所得税点提高;将利息税率降低,鼓励公众将货币存入银行,减少货币流通量。 我国导致通货膨胀的货币量增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因此在汇率政策上,应该抑制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稳定人民币的汇率调整,实行浮动汇率,使我国货币对外外汇汇率的升降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人民币升值和一般意义上通货膨胀所带来的货币贬值似乎有着一种矛盾。 通过分析宏观经济学这几章的理论知识,可以看出人民币升值是因为国外政治经济因素所造成。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强迫人民币增值,

通货膨胀的成因、危害与应对方法

通货膨胀的成因、危害与解决方法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 西方经济学认为通货膨胀主要有三种类型: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和结构性通胀。当前我国出现的通胀压力加大的原因并不是单一因素所引起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混合型通货膨胀。 (一)货币供应量 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论认为在货币数量与物价及货币价值变动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高低和货币价值的大小由一国的货币数量所决定。货币数量增加,物价随之正比上涨,而货币价值则随之反比下降。根据货币数量论的观点,通货膨胀的最终原因必然是货币供应超过了社会的货币需求。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中国货币政策由原先较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转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宽松的货币政策必然造成市面上的资金流量过大,流动性过剩明显。经过一个时期后,宽松货币政策对于物价指数的拉动作用就开始慢慢出现。伴随着庞大的货币投放数量,我国的物价指数也出现了大幅的上升,通货膨胀发生的概率大为增加。 另外,由于我国长期的贸易顺差,使得外汇储备逐年增多,导致我国的外汇占款越来越多,从2009年10月的218454亿元增至2011年5月的243907亿元,增长率为11.65%。外汇储备的增加导致央行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使得当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更为突出,影响偏紧货币政策的效果,加大通货膨胀压力。外汇储备的高额积累也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使我国在相当程度上陷入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与抑制货币供给增长难以兼顾的两难境地。 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第一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广泛实行,2010年11月美联储宣布,进一步收购6000亿美元长期国债,并将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利率于0-0.25% 的区间不变,欧洲央行、英央行、日本央行紧跟其后,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开始实施。此举诱发了国际资金不断涌入中国经济市场的冲动,大量的国外资金进入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大。只要国外银行还在蓄意的打压资金的利率,我国将要面对越来越多的套利资金,这就加大了通货膨胀可能。 (二)公众预期 预期是宏观经济学的范畴之一,指经济活动者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对当前决策有关的经济变量(如价格、利率等)在未来的变动方向和变动幅度经行的预测。通货膨胀的风险很大程度上在于导致长期通货膨胀预期的上升,如果现时的通货膨胀导致了长期通货膨胀预期上升,那将具有更大风险。在通胀的产生初期,物价上升,如果进入了通胀预期的循环,无疑会加大人们的心里对通胀的预期,形成“ 预期通胀”。通胀预期一旦形成,就会促使大众提前盲目的消费或增加金融投资的比例,这类行为又会进一步加剧物价上涨。目前在货币存量已过量累积的背景下,社会公众对物价上涨的心理预期,增大了通货膨胀的风险和控制通货膨胀的难度,任何外生因素对物价的冲击,都会产生较大的联动效应。当前人们对于物价上涨的预期将增加人们的当期需求,从而成为不断推动物价水平攀升的内在动力。通胀预期加强还会增加居民对保值商品和股票、房地产等资产的需求,提高此类商品和资产的价格,社会调查资料显示,当前社会公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