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场经济社会中的道德规范.doc

浅谈市场经济社会中的道德规范.doc
浅谈市场经济社会中的道德规范.doc

浅谈市场经济社会中的道德规范-

一、市场经济社会条件下道德规范失衡的表现

我们知道,经过近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经济总量已经雄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随着各项民生工程的落实,我国的社会发展将登上一个新的台阶。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快速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民众的思想意识、道德水平同样出现了一些不如意的现象,诸如金钱至上,以权谋私,制假造假,坑蒙拐骗等等层出不穷,更为恶行的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缺位,道德虚无主义的盛行。我国学术界对社会上关于市场经济对道德的影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此有三种不同的认识:一是道德出现了严重“滑坡”,主要表现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二是道德的本质和主流正在“爬坡”之中,主要表现为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观念正在形成;三是抓道德建设会干扰市场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把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对立起来。这些认识尽管不尽相同,但对市场经济社会环境下的道德认识是深刻的,对市场经济社会环境下的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是切中时弊的。在中国,远者有三鹿奶粉中掺入三聚氰胺、注水猪肉、餐馆使用地沟油等等这类事件层出不穷,近期亦有众多的污染事件,这就给人一种疑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是否进入了一个道德缺失的时代?这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反思。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化,社会中政治、思想、文化、伦理等方面出现了重大变化,传统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受到冲击,这种冲击多以负面和消极的形式表现出来。

具体有以下表现:

第一,经济领域不正当竞争增加。市场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往往从个人所处的利益关系出发,背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竞争、自愿诚信的基本道德原则,常以侵犯他人的经济利益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经济利益;进行虚假广告宣传,以此来影响消费者的心理和消费行为,以从中获取不法利润。这些不道德的经济行为,不仅破坏了市场价值规律和基本道德原则,也损害了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利益,更为严重的是受害者产生的不满情绪最终有转向对社会的不满,为社会稳定制造不安定因素可能。

第二,政治行政领域的腐败现象尤为突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新旧经济体制转换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控制失灵,所以,权钱结合、权钱交易,腐败现象较为突出。腐败的实质是以权谋私,其核心是权钱交易。腐败的后果是破坏性的,任其发展下去将有可能导致社会民众不安,从而引发社会危机。

第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偏离。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偏离,导致民众是非标准模糊、社会责任感淡漠、利他主义感冷漠。社会公德水平下降、“见义勇为”、“维护公共利益”的传统美德丢失,道德良心失落。在建筑工程领域因偷工减料而致户主伤疾死亡的事例就是明证。再如普通民众的道德失范集中表现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颠倒上。改革开放前是先公后私、公而忘私,改革开放后是无公全私,私重公轻,将个人对自身利益的合理追求放大为一切,生活的全部。

二、市场经济社会条件下道德规范失衡的原因

改革开放之初,计划经济下的思想意识与商业行为体现出来的是善德,是信义,而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引入,一些西方的思想意识与利益为上的观念也进入中国,甚至有人说资

浅谈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浅谈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的 信用一词在经济活动中是信贷行为的总称,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让渡或转移,注重的是“信”和“用”两者的有机结合,其本质为“债”。更具体地说,信用一词,包含了三层含义。其一,信用在社会伦理道德方面的含义,是指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诚实无欺,遵守诺言的行为准。“无信不立”是我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一个失去信用就意味着与之交往的人将面临不可预测的道德风险。其二,信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含义,是指一种建立在授信人对受信人偿付承诺的信任的基础上,使后者无须付现金即可获取商品、服务或货币的能力。由于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大部分交易都是一信用为中介的交易。因此,信用是现代交易的一个必须具备的要素。其三,信用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契约),即依法可以实现的利益期待,当事人违反诚信义务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现实生活中,合同债权、担保、保险、票据等均以信用为基础,同时,诚信也是民商事活动的基本原则。 信用具有其本质和特征。信用的本质特征是指信用区别于其他经济行为所固有的属性。偿还性是信用的基本特征。信用是一种有条件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先决条件。信用的本质特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一,信用已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信用这种经济行为是以收回本金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偿还唯义务所得;是以取得利息为条件的贷出,或以支付利息为前提的借入。所以偿还和复习是信用的最基本特征,这一特征使它区别于财政分配。二,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信用是商品货币经济中的一种借贷行为,在这种借贷活动中,体现了一定的生产关系。商品和货币的所有者由于让渡商品和货币的使用权得了债权人的地位,商品和货币的需要者则成为债权人,借贷双方具有各自对应的权利和义务。三,新颖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价值运动的一般形式是通过商品的买卖关系来实现的。在商品的买卖过程中,交易过程首先是所有权的转移,卖者让渡商品的左右权和使用权,并取得货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而买者则刚好相反。其次,交易过程是等价交换,商品货币交换时,卖者虽然放弃了商品的所有权,但未放弃该商品的价值,从商品的价值形式变为货币形态,而买者放弃货币,取得与货币等价的商品。但在信用活动中,一定数量的商品或货币从袋者手中转移到借者手中,并没有同等价值的对立活动,只是商品或货币的使用权让渡,没有改变所有权。所以,信用的价值单方面的转移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现代信用是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用关系,滋生与现代经济;现代经济则是一种以现代信用为纽带的信息经济。参与信用活动的主体主要包括企业。居民个人,政府及其所属机构,金融机构。

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经济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是指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上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旨在满足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需要。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控制的手段,是指社会用以调整个人与个人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从理论上讲,经济与道德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在实际生活中,它们都是互为表里,密不可分的。比如,在一个社会内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制定环境保护条例、缩小地区差别、男女同工同酬等,都涉及到了道德标准或道德价值的问题。 很多具体的实际问题也是如此。比如,某贫困地区得到的一笔贷款,是用来建一所小学或医院,还是建一家夜总会或大饭店?把电子游戏室建到小学校旁边,对不对?给失业人群发放补贴,多少才合适等等,即是经济问题,也是道德问题。而且,如果我们仅仅根据经济原则或所谓市场规律办事的话,就很难作出公正的选择,因为“公正”本身就是一个道德价值问题。 所以,任何只提倡道德而忽视经济或者只强调经济而放松道德的观念与主张都是片面的。许多事例证明,我国社会的经济与道德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即经济上去了,道德却下降了,对于两者的关系,可得出如下结论: 1、经济条件和地位是决定道德水平的物质基础。我们只有继续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个人生活水平,缩小三大差别,才能不断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 2、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的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是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包括家庭的经济利益应当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任何忽视甚至损害个人与家庭利益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不过,同时也必须补充的是,这种个人利益的前提是不损害“公利”或“公德”。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中的个人利益是一种具有利他因素和目的在内的个人主义。 3、在市场经济中,道德并不是无用之物,它是一种需要保护和积累的宝贵的“社会资本”。因此,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发达、是否强大的标准,固然离不开GDP、家电产品普及率或者人均住房面积等表示物质财富的指标,但是,它同样也离不开犯罪率、离婚率或者拾金不昧的件数与见义勇为的人数等表示社会状况的指标。如果一个社会仅仅在物质上发达,同时在道德上“不发达”,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的话,那么,这个问题就很值得人们深思和警惕了。 总之,虽然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各国榜首,但遗憾的是社会道德水平并没有出现相应的提高,在某些方面或某种程度上(如政府官员的廉洁程度或劳动者的职业道德等等),甚至可能还不如从前。如果我们对这种状况视若无睹的话,不仅可能葬送中国经济改革的成果,而且,也势必会进一步加剧整个社会秩序的动荡和不安,那么中国的经济发展可能出现偏差,所以,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举的方针,依靠积极的政府行为和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解决市场经济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

企业公司员工职业道德规范

企业公司员工职业道德规范 (一)认同公司精神及宗旨,践行公司核心经营管理理念。公司员工要发扬“XX、XX、XX、XX”的企业精神,贯彻“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的核心经营管理理念,实践“XXXX,XXXX”的企业宗旨。热爱本职,忠于职守,熟练掌握职业技能,自觉履行职业责任,注重工作效率。保护公司的合法利益。 (二)禁止参与可能导致与公司有利益冲突的活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公司员工不得私自占有应当属于公司经营活动范围的机会;不准利用公司财产、信息或地位谋取个人利益。 2、公司员工不得在与公司有竞争关系、与公司利益有冲突或有冲突可能的公司、单位以任何身份任职,不准从事与公司有竞争的活动。 3、公司员工不得接受可能影响商务决策和有损独立判断的有价馈赠。也不能允许其亲属或第三人接受该类馈赠。 4、公司员工必须遵守公司关于商业秘密保护的有关规定,不准泄露或擅自使用任何与公司相关的保密信息。 5、公司员工及亲属,不得违反章程规定收购公司资产、接受公司所提供的贷款或贷款担保。 (三)公司员工要忠诚于公司,诚实守信,反对出于任何目的的欺骗、作假行为。

(四)公司员工要继承弘扬公司优秀的职业道德作风。保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的优良传统。 (五)公司员工要遵守公司经营业务所在地区的法律、法规,遵守公司上市地有关监管规则的要求。 (六)公司员工在经营活动中,要公平对待公司的客户和供应商,赋有管理领导职权的员工,还要公平公正对待所管理领导范围内的所有员工。在履行职责和对外业务交往中,不得有损于公司公平廉洁声誉。 (七)公司员工在业务运作中,要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条款执行,保证公司的各项业务记录准确、清晰。严格禁止在业务中舞弊、弄虚作假或其他不良行为。 (八)公司员工在一切经营活动中,应当树立保护公司资产并使公司资产用于合法目的的业务意识,依法保护公司资产,确保有效使用。 (九)公司员工有权利和义务向公司监察部报告本人和他人违反国家法律、公司内部管理规定及本规范的行为,公司对报告人予以保密,任何人不得打击报复。 三、公司员工要严格遵守本规范。公司员工违反本规范的任何行为,除依照国家法律、上市监管地规则进行处理外,公司监察部、人事部可以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对其处分直至解除劳动合同。

关于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关系

关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几个问题 ———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关系辨析 李抗美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合肥230053) 摘要: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核心,是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问题。如何认识和理解二者关系,人们的看法不尽一致,理论界也有不同意见。本文通过对适应与超越、一元与多元、法治与德治辩证关系的剖析,阐释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若干重要问题,并得出如下结论:1·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应当既适应市场经济又超越市场经济,体现出广泛性与先进性的统一。2·道德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与道德价值导向一元化并行不悖,在道德建设指导思想上不能搞多元化。3·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法治与德治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二 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 关键词:适应与超越;一元与多元;法治与德治 中图分类号:B82-053;文献标识码:A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问题。如何认识和理 解二者关系,是近年来我国伦理学界研究讨论的热点,也是有待深化和解决的难点。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亦是思想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澄清并回答人们在这一问题上的种种模糊观点和错误认识,事关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适应与超越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首先需要解决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中的定位问题,即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仅仅定位在简单适应市场经济的层面上,还是在不断适应的过程中,完成对市场经济的某种超越,在新的基础上实现适应与超越的统一。对此,人们的认识不尽一致,理论界也有不同看法。其代表性的意见主要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适应是新时期道德建设的主题,是对长期以来“左”的思想在道德领域影响的切实纠正。因此,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体系,就是“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另一种观点认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只能在经济领域的特定范围内起规范和调节作用,市场经济道德不能成为全社会的普遍道德规范。因而,新时期的道德建设,应该“既适应市场经济又超越市场经济”。(参见《求是》1997年第3期,第37-38页)市场 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是适应还是超越?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是溯根求源,看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给道德建设提出了哪些新的问题。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认真总结 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基础上作出的历史性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不仅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善了人民生活,而且引起社会道德观念的深刻变革,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传统道德中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内容受到挑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观念逐步确立,广大群众的道德面貌发生了积极的变化,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冲击。伴随市场经济发展而蔓延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蚀人们灵魂,污染社会风气,已引起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及时把握我国社会思想道德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努力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体系,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也是当前我国道德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以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德国政府直接通过财政、货币、税收、规划等诸多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间接通过投资、保险、科技、信息、计划等经济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并以高效的信息化服务,扩大全球市场贸易范围,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创新与革新,努力给社会创造一个低税负、低通胀、低利率、保护竞争、增强发展活力、宽松有序的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在战后很短时间内创造了“经济奇迹”,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保持了经济的长期繁荣。 一、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概况 德国地处欧洲中部,1990年10月东西德统一后,共设立15个州,1个直辖市,国土总面积35.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255万。2001年,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2.3万亿美元。综观联邦德国经济发展过程,德国经济之所以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关键在于定国之初选择了“社会市场经济”这一经济发展模式。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立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 德国《基本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保护私有制,但也并不排斥其它形式的所有制。《基本法》第十五条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私有土地、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转为公有。在德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共存在着八种形式的所有制:即私人垄断所有制、非垄断性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小私有制、国际私人垄断所有制、国家垄断所有制、合作化所有制、工会所有制和国际国家垄断所有制,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私人垄断所有制和国家垄断所有制。 在国家垄断所有制结构中,以经济基础设施(道路、桥梁、隧道、港口、机场、行政办公大楼等)、社会基础设施(学校、医院、博物馆、艺术厅等)和军事工业及设施为主体,汽车、造船、采矿、钢铁、有色金属、交通、供电、供水、煤气及污水处理等行业采取国家参股、控股等“公”“私”混合经营,其主要目的是为整个社会经济生活正常运转创造必要的宏观条件和保证国家与经济安全。 (二)确立以自由竞争为基本原则、竞争秩序由政府负责规范的市场管理体制。 在经济活动中,德国一直信奉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主张并实行有序的市场竞争,尽可能地让市场力量来自行调节经济活动;同时,在需要时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必要的干预。这个“尽可能+需要时”,可以说是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核心,其实质是建立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德国在市场经济实践过程中,既反对国家操纵主义,也摒弃自由放任主义,力图走出一条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之路。其主要做法是,一方面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由个人和企业在市场上按照供需状况,通过竞争来自由地进行决策,尽可能地在政府规定的游戏规则下,让市场力量来自行调节一切经济活动;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来鼓励和规范竞争秩序,先后制订和颁布了《反对不正当竞争法》、《折扣法》、《商标法》、《专利法》、《关于附加赠送物品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另外,还成立了联邦卡特尔局及其分支机构专门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这种在规范的游戏规则下,自由竞争的经济制度是既经济又民主的高效率的经济制度。 (三)确立独立的金融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负责实施的金融管理体制。 德国中央银行拥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并得到法律制度和体制机构上的保证。在法律方面,中央银行应支持政府的经济政策,负责货币发行;中央银行有责任向政府提供货币政策问题的咨询和信息;政府必须邀请中央银行行长参加讨论有关货币政策;政府有权参加中央银行委员会会议,只有建议权,但没有表决权;中央银行有权参加政府的财政计划委员会和行情委员会会议,但也没有表决权;在挑选中央银行领导成员时,政府有建议权,从而可以施加一定的影响。此外,政府和中央银行共同通过“联邦信贷业监督局”,对整个银行体系进行监督、控制,保证储户存款安全和银行正常业务,并监督银行活动不损害国民经济利益。在机构方面,中央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中央银行委员会,中央银行委员会的执行机构是联邦银行管理委员会,它负责同政府、信贷机构、外汇和公开市场有关的业务。联邦银行管理委员会所有成员由政府提名,经过中央银行委员会范围内的听证,最后由政府总统委任,任期八年。中央银行委员会所有成员任期均为八年,大大超过政府总理和各部部长的一届任期,其目的是使中央银行不受政府更迭和党派关系的干扰,保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

浅谈诚信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

浅谈诚信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9-08-17 16:56:00 ] 作者:赵蓉编辑:studa090420 [论文关键词]诚信市场经济代价诚信意识诚信制度 [论文摘要]诚信的缺失,使我国经济遭受了相当大的损失,严重阻碍了强国富民的步伐。为此,应深刻认识诚信的意义,揭示由于诚信缺失为经济造成的严重损失,树立诚信意识,建立诚信制度。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重要规范,注重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代经济是以信用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它的正常运行必须用诚信来维系。但当前诚信的缺失,使我国经济遭受了相当大的损失,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步伐。所以,建立诚信道德,运行信用经济,成为全社会的强烈呼声。 一、诚信范畴内涵深刻 诚信作为道德范畴有几种不同的意义,首先,是诚实无欺,即不自欺,也不欺骗他人,言而有信,为人诚实;其二,是相互信任,即朋友之间、合作伙伴之间信任对方,也被对方信任无存戒心,光明磊落;其三,是信守承诺,即言行一致,说到做到,能够履行对他人的承诺。所以,它们既是个人的内在品质也是人的行为规范。 当然,诚信在道德价值上仅指向正价值即善的价值。一个恶棍昭示天下他要杀人,他没有撒谎,但我们不能把诚实的美誉加到他头上;两个因为共同的邪恶目标而意气相投的人相互利用,我们不能把这种关系说成是相互信任;一个人通过偷逃税金的方式兑现他对员工提高

收入的保证,我们更不能说这是守信的行为。诚实不欺、相互信任、信守承诺之所以千百年来成为人们行为的标准、美德的体现而被不断地加以弘扬,是因为这样的行为品性是社会的要求,是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需要。因此,诚实不欺、相互信任、信守承诺绝不能包括那些危害人的生存、发展和完善,破坏社会秩序,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行为。 今天,从现代市场经济的信任体制看,诚信已经成了一个全社会倍加关注的问题。诚信关系着社会的基本秩序。现代经济是一种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场中的大部分交易都是以信用为中介的交易。 市场经济的基本表现形式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和流通。市场活动就是商品交换、商品的买和卖,市场关系就是人们因商品交换而形成的社会联系,只要利益上相互需要和依赖人们就会借助契约形成新的社会联系。经济的全球化使人们在世界范围内联系起来,因此,诚信就必须是适用于交往中的每一个人。 诚信与功利有关。市场和利益追求有着必然联系。追求利益创造财富乃是人的生存、发展和完善的基础和首要前提。但是如果人们的求利欲望没有合理的引导,为了谋利就会不择手段,破坏市场的正常秩序,结果会损害他人和社会,最终也将损害自己。诚信是引导市场正常运作的道德纽带,有了诚信,市场中的信用体制才能够有效地运行。诚信使得利益双方共同履行契约,既要实现自己的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使因权利和义务的分离而带来的违约失信的行为受到限制,同时主体因诚信行为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了更大的实现而去进一步强化诚信行为。

市场经济发展与伦理道德关系

市场经济发展与伦理道德关系 2005年《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汉文综合版)Ju1.2005第25卷第三期璺笙塑市场经济发展与伦理道德关系 魏珍爱 (湘潭大学哲学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摘要]本^,通过对市场经济本身所蕴含的道德因素的分析,主张 趋利避害,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道德调控体系,并坚持以经济和伦理相盒竺发展观作指导.L关键1司J 市场经济,伦理道德,新发展观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一方面是大 规模的市场运作,国民生产总值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人民的 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各项规范尚未 完善,产生了"道德沦丧","生态环境恶化"等新的社会问题, 弓l发了一场深刻的文明危机.人们不禁要问,市场经济的发展 是不是要以道德的滑坡来作为代价?对于目前道德腐败是不是 因简单的归咎与市场经济与个人的利欲呢?对以上这些有关到 市场经济和伦理道德的关系问题,我们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 观点,立场来对其进行冷静,客观,细致的分析.本文通过对 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进行梳理,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 有坚持经济与伦理道德,生态相结合的新发展观作指导,趋利 避害,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调控体系,才能解 决以上困境. 一 ,党的十四大明确的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四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

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 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最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 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及时协调".这里,虽然阐述的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但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就一般意义上的相对于计划经济的市场经济的运行特点来:市场经济是一种不同于计划经济模式的经济体制,它是一种能根据供求规律和价格机制来自发的对有限资源,在社会各部门进行有效配置,能容纳,促使"经济人"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公平 竞争的经济运行机制,有着其内在的道德意义和价值尺度,兼具进步与落后,积极与消极的辩证特性.下面就市场经济的运行特点进行分析,来看看市场经济到底有哪些新的道德因素. 第一,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具有自发性,能灵敏反应信息. 在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和供求规律的领导下,生产企业必须根据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来决定增加生产,根据日益减少的社会需求来决定减少生产,当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商品的价格才控制在一个买卖双方能接受的水平上,这时的价格既反应商品的边际成本又反应商品的边际效用,买卖双方才各自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的追求,生产和需求就达到协调了.所以,生产企业必须把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的道德观念根植于自己的经济行为之中,也只有把私人生产置于社会需求基础之上,商品才能实现其价值,得到社会的承认,企业才能达到 追求自己利益的目的,而有效的资源也使社会达到了较高的满足程度和普遍富裕.亚当斯密称,"经济人"这种利已和利他的行为是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故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应该承 认经济人谋求自我利益的合理合法性,市场经济中没有谁愿意做亏本买卖,个人先发财致富符合道德要求,是值得提倡和鼓

公司道德规范

长春市万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职业道德规范 前言 公司为赢得社会信心,帮助建立一种致力于建设一个真正富裕、繁荣昌盛的社会的团体行为模式,公司将保证探索出自己的行为道德规范,使我们适合于服务社会。 我们推崇公平、透明和自由的竞争,着力同政府和行政机构保持可靠的、符合道德规范的关系。依照自行负责的原则——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在自助自足的精神下,推崇公平、透明和自由的竞争。在这一点上,公司将保证我们的行为符合高道德标准,不仅遵守当地法律,而且遵守当地的社会规范。 公司将建立一种体系来保证遵守相关的法律和条例,不从事非法活动,不利用与国际规范相违背的非法手段和活动来追逐利润。 第一章道德与职业道德 一个人,不论从事哪一行,哪一业,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道德,这种道德称为职业道德。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就是要向各业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一)道德 在社会生活中,为了调节人们的关系,约束人们的行为,保证社会的安定与秩序,除法制外,还需要一种规则与规范,这些规范就是道德。 道德的特点: 靠社会舆论与个人信念来发挥它的维持作用。 广泛渗透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干预着人们的生活。 在发展过程中有历史继承性。 在阶级社会中有鲜明的阶级性。 (二)职业道德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不同的职业有它自己独特的道德要求,有各自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不仅指行为要求,而且包括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职业道德的特点: 1.职业道德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相联系。 2.职业道德由于历史的继承缘故,形成它的连续性。 3.通过公约、守则等使职业道德具体化,规范化。 (三)作用:良好的职业道德源于对职业的责任感和对职业责任的认真履行。 1.对企业经济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2.对良好的企业风尚起保证作用。 3.对提高员工素质起促进作用。 (四)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必须遵守职业纪律: 1.遵守劳动纪律——劳动过程中的行为准则。 2.遵守财经纪律——遵守不谋私利的准则,财务是各行业的要害。 3.遵守群众纪律——对服务对象的态度与作风准则 职业纪律是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是维护职业道德的基本保证。而职业道德是促使人们遵守职业纪律的基础和动力。 第二章我们公司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一)热情友好、顾客至上 1.这是一种道德感情,又是一种道德行为 2.是满足顾客受尊重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 3.是我们品顶企业理念的具体体现。 [实践方法] 1.加强服务意识的培养与训练。 2.坚持顾客至上的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浅析

第19卷第1期 沧州师专学报 No.1 Vol.19  2003年3月 Journal of Cangzhou Teachers’College Mar.2003 * 收稿日期:2002-07-07  作者简介:张忠海(1965- ),男,河北沧县人,沧州市技工学校教师。 ?9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浅析 张忠海  (沧州市技工学校,河北 沧州 061001)  摘 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的发展。一 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予了人们新的道德观,为道德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并利于人与人之间结成平等友爱的关系。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市场经济;道德建设;关系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762(2003)01-0091-0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新型经济,这势必与中国传统道德中许多道德规范发生冲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是道德经济,这又必然要求人们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规范。因此,如何重新看待我国的传统道德,如何看待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关系,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发展。 一、市场经济促进了道德的进步和发展 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不仅是一场新型的经济革命,而且也是一场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在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打碎了旧的传统道德的枷锁,确立了与时代同步的道德观念,为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由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由此可见,合理、有序、科学的市场经济不是道德的堕落而是道德的进步。 首先,市场经济的发展强化了道德规范的力度,从而提高了道德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强制作用,充分体现出道德本身的价值。社会上曾经盛行“道德能值几文钱”、“要不要道德无所谓”的论调,人们道德观念淡薄,使得道德扬善抑恶的功能没有得到应有发展和充分发挥,道德的约束机制和鼓励机制未能发挥具体作用。正是由于道德作用力的疲软,才使得道德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践踏,道德的自身价值大大降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遵循道德行事的人,会依靠自己的诚实、责任心赢得信誉,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相反,没有道德的人,由于对别人只讲欺诈不讲诚信,使自己易于陷入孤立状态,使在市场经济中发展壮大自己的希望变成空想的泡沫。 因此,市场经济,需要强有力的道德约束。因为没有道德,就没有自由和平等;没有自由和平等,就没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和买卖,也就没有完整意义上的市场经济。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予了人们新的道德观。市场经济充分肯定经济主体的不同利益,在不同利益得到满足后,他们就会自觉拥护社会主义,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确立社会主义的道德目标。市场经济通过释放出对经济主体的利益动力,调 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和动力,更重要的是确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观念。 再次,市场经济为道德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强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人们的道德状况。管仲曰: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表明了良好的道德状况务必同富足的生活状况紧密相连。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使富裕代替贫困。经济上的富足为道德的进步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基础。 最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结成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的关系。市场经济具有公平性、平等性,一切商品生产者在市场上可以自由交换、公平交易。通过公平交换,也表现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自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走向共同富裕之路,它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建立平等友爱的良好关系。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 证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人们正确地处理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关系,以良好的道德约束个人,使自己在发展个人能力获得个 人利益的同时能自觉地兼顾他人、集体、社会的利益,使人际关系融洽,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合理有序,人们自由地、安全地、积极地进行生产与生活、竞争与合作,能极大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互相配合、协调发展,具有一致性。它们的和谐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繁荣发展。 [责任编辑:尤书才]

市场经济与市场社会

明确定位“市场经济”与“市场社会”有利于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王天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 100029) 【摘要】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逐渐承认了市场经济的地位,并始终以市场机制指导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果。然而,就在这令国人欢欣鼓舞的时刻,道德困境在不知不觉中愈发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道德的经济价值被遮蔽,市场之手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导致社会乱想时有发生。明确“市场经济”与“市场社会”的定位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经济的发展实现健康可持续。 【关键词】市场经济市场社会道德困境 一、引言 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的概念,其最为本质的含义即是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作为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政府只能作为经济运行的调节者,而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销售只能完全由自由市场的价格机制来引导。经过商品经济长时间的充分发展,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商品经济逐步完成了华丽变身与升级,蜕变为它的高级形态,即如今经济舞台上具有无限生产力的“市场经济”。同时,因“市场经济”具有与生俱来的,如:各商品所有者之间在自由平等的市场环境中,实现等价交换;经济主体由股份制企业代替独资或合伙企业,克服企业资本的狭隘性;一切生产要素与产品都通过市场进行分配,形成万千企业与个人对稀缺性社会资源广泛而激烈的竞争等等诸多“优秀品质”,使得它一踏入人类社会,就被穿戴着凤冠霞帔,以示尊崇。市场经济给这个蔚蓝的曾经寂静的美丽星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与人类发展的跃进。 然而,就在我们面对喜人的各种经济指标报告而洋洋得意之时,又是否会发出“这是以能源和环境换来的GDP”的感叹;是否会发现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的趋势,社会矛盾在不知不觉中潜藏酝酿的危险;是否会感觉自己的心境不再容易平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如往日的踏实简单。为什么在解决温饱,有着如此之多物质品类的今天,却时常让我们的选择无所适从、困顿茫然?又为什么商品的质量危机,企业的信用危机以人及与人之间交往的信任危机频频被推向媒体公众舆论的风口浪尖?是时候让我们适当地放慢前行的脚步,回望曾经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同时倾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叩问尘封多年还未泯灭的良知。我们的“市场经济”不仅要追求资金的快速运转,资本的大规模集聚,物质财富的竭力创造,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具有“道德”支撑的“市场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 “市场”在经济领域里的地位在短时间内的确无法撼动,但“市场”不要一时“好奇”而进入了“社会”这片更为广阔的天地。“市场”的思维逻辑只适用于促进经济的发展繁荣,而对于和谐的社会建设往往不那么有效。它会使人们产生“拜金主义”成为金钱的奴隶,一切仅以金钱的多少来考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忽视了“良心”、“社会责任”以及“道德”这维系人类社会最为重要的因素。正如法国前总理若斯潘的观点:要市场经济,不要市场社会,市场经济的原则不能渗透和支配全部的社会生活,否则那将是经济的“灾难”,人类社会的“灾难”。 二、市场经济对传统道德及价值观的冲击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承认市场经济的地位以来,实践证明,“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确具有独特的优势。它使生产力出现了指数级的快速增长,人们的劳动热情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挖掘与调动。因此,面对着市场经济诸多的“丰功伟绩”,社会普遍笼罩在崇拜甚至是盲目迷恋“市场”的氛围中。认为“市场”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最为伟大的发现,如万能的救世主一般神圣。当前的一切问题都可以在“市场”的调节操纵下得到解决,取得令人满意的和谐与完善。“市场”也就在这备受宠爱与赞扬的环境中“成长”,市场规则与逻辑渐渐突破了经济领域,不断向社会的各个方面延伸,就连传统道德与价值观念也被牵涉其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有言:“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生产关系中,汲取自己的道德观念”。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所有商业都是罪恶的”。在公元前5世纪,一位希腊哲人曾经用“黄金,蛀虫和铁锈都无法侵蚀,但人类的灵魂,却被这至高无上的财富所侵蚀”来描述供商业文明发展的交换媒介——黄金。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士农工商”的等级划分,而商业与商人无疑也被列为了社会的最底层,不被世人所看好。类似的诸多历史记载不胜枚举。引

公司员工职业道德规范

公司员工职业道德规范 一、标准条件 良好的职业修养是每一个员工必备的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每一个员工必备的基本品质,这两点是企业对员工最基本的规范和要求,同时也是每个员工担负起自己的工作责任必备的素质。 每个人平时都有习惯,但不一定是职业习惯,更不一定是符合要求的职业习惯。那么,哪些才是符合要求的职业习惯呢? 第一,早到公司。每天提前到公司可以在上班之前准备好完成工作必须的工作条件,调整好需要的工作状态,保证准时开始一天的工作,才叫不迟到。 第二,搞好清洁卫生。做好清洁卫生,可以保证一天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同时也利于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情。 第三,工作计划。提前做好工作计划利于有条不紊的开展每天、每周等每一个周期的工作,自然也有利于保证工作的质和量。 第四,开会记录。及时记录必要的工作信息,有助于准确的记载各种有用的信息,帮助日常工作顺利开展。 第五,遵守工作纪律。工作纪律是为了保证正常工作秩序、维持必须工作环境而制定的,不仅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也有利于工作能力的提高。 第六,工作总结。及时总结每天、每周等阶段性工作中的得与失,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习惯,总结工作经验,不断完善工作技能。 第七,向上级汇报工作。及时的向上级请示汇报工作,不仅有利

于工作任务的完成,也可以在上级的指示中学习到更多工作经验和技能,让自己得到提升。 职业习惯是一个职场人士根据工作需要,为了很好的完成工作任务主动或被动的在工作过程中养成的工作习惯,也是保证工作任务和工作质量必须具备的品质。良好的职业习惯,是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的必要前提,如果不具备良好的职业习惯就不能按照要求完成自己的工作。所以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个良好的职业习惯。 二、规范内容 1、对待本职工作 ①热爱本职工作,计划周密,措施到位。 ②立足岗位,尽职尽责,加强协调,提高效率。 ③遵章守纪,廉洁自律,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④精益求精,确保质量,强化学习,开拓创新。 2、对待集体 ①集体利益高于一切,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他人利益、班组利益、部门利益与公司利益的关系。 ②严格遵守组织纪律,树立大局观念,时刻维护企业形象。 ③团结协作,友爱互助,爱护公共财产,做一名主人翁。 3、对待同事和客户 ①相互尊重,诚实守信。 ②加强沟通,取长补短。 ③客户是上帝,服务是关键。没有不对的客户,只有不到位的服

论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

论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 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的发展。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予了人们新的道德观,为道德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并利于人与人之间结成平等友爱的关系。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现代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源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快速过渡到市场经济,其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几种思潮。一是道德出现了严重“滑坡”,主要表现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二是道德的本质和主流正在“爬坡”之中,主要表现为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观念正在形成;三是抓道德建设会干扰市场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把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对立起来。我以为这几种观点都是不够全面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道德建设有双重影响。其积极的影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打下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增强了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意识和开拓意识,对转变人们的观念、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地推动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其消极影响是:市场经济是利益驱动经济,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或把市场经济原则扩大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会导致道德领域评价标准的迷失,表现为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伦理观的盛行,以及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的出现。这些无疑增大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难度。 对上述一些道德失范现象的存在,有些人将其归咎于市场经济本身,认为这是经济发展初期的必然代价。但多数认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同时也是道德经济。市场经济与道德并不冲突。主要表现在: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具有道德的合理性。普遍的观点认

应用文-浅谈市场经济下竞争与协作的关系

浅谈市场经济下竞争与协作的关系 '\r\n [摘要] 主义的竞争与协作是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改革开放,要有意识地引入竞争机制。社会主义商品 提倡竞争,但也不排斥协作,这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必然趋势。 \xa0\xa0\xa0 [关键词] 竞争协作非价格竞争 正确认识竞争与协作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相互关系、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对于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竞争与协作的关系 市场竞争是各种市场主体的当事人,为了生存和发展,通过市场行为的优胜劣汰而展开的争斗和较量。市场协作是各种市场主体的当事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市场规则的基本要求,协同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以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或既定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与协作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竞争与协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1)这是竞争与协作的内在 来决定的。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上讲,竞争与协作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没有竞争的经济,不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自觉参与竞争。同时,市场经济也需要协作,协作是增强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2)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和目的决定的。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协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 (3)这是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的必然趋势。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基本途径一是改革,二是开放。不改革旧体制,难以建立新体制;不对外开放,难以形成统一大市场。 2.竞争是贯彻价值规体的客观要求,协作是生产杜会化的劳动形式。竞争与协作是一对矛盾,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加强了商品生产者彼此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协作的要求。 3.加强社会主义的竞争与协作,是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纵然它更强调协作,但不排斥、也排斥不了竞争。深化改革不仅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而且要有意识地引入竞争机制。 二、竞争与协作有机结合的意识 竞争与协作是两种经济行为,是矛盾的统一体。二者可以通过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力实现有机结合,优势互补。 努力培养竞争与协作的意识。一方面,要从思想观念上更新竞争与协作意识。竞争不是排斥协作,协作也不是不搞竞争。另一方面,要从理论上弄懂竞争与协作的辨证关系,积极参与竞争与协作的 。 三、广泛开辟竞争与协作的途径

员工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规范 一、文明礼貌 1、文明礼貌的含义: 文明礼貌是人们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成果,是人们个体修养涵养的外在体现。 2、文明礼貌的基本内容和具体要求: 仪表——端庄 举止——得体 语言——规范 表情——待人热情 二、爱岗敬业 1、爱岗敬业的含义 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工作; 敬业就是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2、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 树立职业理想 强化职业责任 提高职业技能 三、诚实守信 1、诚实守信的含义: 诚实守信是指说实话,办实事,不说谎,不欺诈,守信用,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优良品质。 2、诚实守信的具体要求:

忠诚所属企业——诚实劳动、关心企业发展、遵守合同和契约。 维护企业信誉——树立产品质量意识;重视服务质量,树立服务意识; 保守企业秘密 四、办事公道 1、办事公道的涵义:就是指我们在办事情、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当事双方公平合理、不偏不倚,不论以谁都是按照一个标准办事。 办事公道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准则。 2、办事公道的具体要求: 坚持真理 公私分明 公平公正 光明磊落 五、勤劳节俭 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勤劳节俭是人事事业成功的催化剂; 勤劳节俭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常战常胜的秘诀(勤劳促进效率的提高; 节俭降低生产的成本) 勤劳节俭是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法宝。 六、遵纪守法 1、遵纪守法的涵义: 遵纪守法指的是每个从业人员都要遵守纪律和法律,尤其要遵守职业纪律和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 2、职业纪律的涵义: 职业纪律是在特定的职业活动范围内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包括:劳动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群众纪律、保密纪律、宣传纪律、外事纪律等基本纪律要求以及各行各业的特殊纪律要求。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要求 1 经济生活与道德建设学业分

经济生活与道德建设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与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根本不同,归根到底是由于________不同。( ) A.经济基础B.生产力水平 C.政治制度D.意识形态 【解析】道德的本质是一种意识形态,所以D项与题干同义反复,排除;道德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生产力水平有不同步发展的情况,故B项应排除;道德受政治制度影响,但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故选A项。 【答案】 A 2.“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内在地包含着道德要求,是道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根源②道德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③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道德风尚就会自然而然地好起来④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经济决定道德的理解。经济决定道德,但是并不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道德风尚就会自然而然地好起来,道德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③观点错误,排除。故选D。 【答案】 D 3.著名的北京中药企业同仁堂有300多年的历史。从其创始人到历代继业者,始终以“养生”、“济世”为己任,制药时严格依照标准,精工细做,从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对于求医问药的八方来客,一视同仁,以诚相待。对于贫病交迫者,还施医舍药。因此,同仁堂历经300多年而不衰。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 ) A.道德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和力量,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B.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C.一切道德观念对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D.健康的经济发展能推动道德的进步 【解析】C项错误,应排除;B、D两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