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沉降施工方案

路基沉降施工方案

1. 引言

路基沉降施工方案是指在道路建设过程中,为了确保路基的稳定和安全,采取的合理施工措施和步骤。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路基沉降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路基沉降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1 路基勘察

施工前需要进行路基的详细勘察工作,包括路段的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条件、地下管线等信息的了解。通过勘察,可以预先判断路基沉降的可能性,并为后续施工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2.2 施工方案设计

根据勘察结果,结合工程要求,设计出适合该路段的沉降施工方案。方案应包括施工过程的步骤、工艺、材料、施工人员配备等内容。

2.3 材料准备

根据施工方案确定所需的材料,进行充分的采购和准备工作。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以保证施工质量。

3. 施工中的关键步骤

在路基沉降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以下是施工中的关键步骤。

3.1 路基平整

首先,需要对路基进行平整处理,确保路基的整体平坦。可以采用推土机等工具对路基进行土方的平整。

3.2 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是路基沉降施工的重要环节。根据施工方案,对路基进行相应的地基处理,包括填充土的加入、压实等步骤。地基处理的目的是增加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3 压实处理

地基处理完成后,需进行相应的压实处理。通过使用压路机等设备对路基进行压实,以提高路基的密实度,减少可能的沉降情况。

3.4 管线保护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保护地下管线等设施的完整。可以利用管道保护套管等措施,避免施工对管线造成破坏。

3.5 施工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施工质量的控制,确保施工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可以采用检测设备、抽样检测等手段来进行质量控制。

4. 施工后的注意事项

施工完成后,还需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施工效果和路基的长期稳定性。

4.1 现场清理

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工作,清除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和杂物。使施工现场保持整洁,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4.2 工程验收

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工程验收。公路管理部门或相关单位将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并给予合格或不合格的评定。

4.3 后期维护

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后期维护工作,包括对路基进行定期巡查、养护,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路基的长期稳定性。

5. 结论

综上所述,路基沉降施工方案是保证路基稳定和安全的重要步骤。通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操作和后期维护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路基沉降的风险,确保道路的正常使用和可持续发展。

路基下沉抢修方案

路基下沉抢修方案 引言 路基下沉是指路面承载能力减弱或变形,导致路面下沉的现象。这种情况在道 路使用过程中较为常见,对交通安全和道路使用效能造成了影响。因此,制定有效的路基下沉抢修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路基下沉的原因 路基下沉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地质条件差、路基材料质量不达标、水土流失、交通荷载过大等。根据下沉的原因和程度,制定相应的抢修方案是解决路基下沉问题的首要任务。 抢修方案一:基础处理 针对路基下沉的原因,首先需要进行基础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1.路基勘测:对下沉的路段进行勘测,了解下沉情况的程度和范围。 2.水土保持:如果下沉与水土流失有关,需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如 加装护坡、增设排水设施等,以防止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下沉情况。 3.强化路基:如果路基材料质量不达标,需要对路基进行强化处理。 具体方法包括加固土壤、加设加筋等。 4.排水处理:如果下沉与排水问题有关,需要对排水设施进行检修和 维护,以保证排水正常,避免水分渗入路基导致下沉。 5.桩基处理:对于地质条件差的路段,可以考虑进行桩基处理。通过 打桩加固路基,提高承载能力,以减少下沉现象。 抢修方案二:路面修复 除了基础处理,对于路基下沉的抢修方案,还需要进行路面修复。具体步骤如下: 1.清理路面:首先需要对下沉路段进行必要的清理工作,清除杂物和 碎石,为后续施工做好准备。 2.进行路面修复:对于下沉严重的路段,需要进行路面修复。具体方 法包括局部施工、铺设新材料等。

3.路面整平:在路面修复完毕后,需要进行整平工作,使修复后的路 面与周围路段无明显高低差。 4.防护措施:为避免路基下沉问题反复出现,可以在路面修复后,加 设防护措施,如加强旁边的排水设施,加装防护层等。 抢修方案三:定期检测和维护 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路基下沉问题,需要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具体步骤如下: 1.巡视检测:定期巡视检测道路路基,发现下沉情况及时处理,避免 下沉问题加剧。 2.路基监测:利用专业的路基监测设备,对路基进行定期监测,及时 发现下沉等问题,以便进行抢修。 3.维护修补:对于发现的路基下沉问题,及时进行维护修补工作,防 止问题进一步恶化。 4.记录汇总:对每次巡视、检测和维护的情况进行记录和汇总,为后 续的路基抢修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结论 路基下沉是道路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对交通安全和道路使用效能造成 了严重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介绍了路基下沉抢修的方案,包括基础处理、路面修复和定期检测和维护。通过合理的措施和方法,能够及时修复下沉路段,保障道路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路基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述..................................... - 1 - 1.1、工程简介................................ - 1 - 1.2、水文、地质情况.......................... - 1 - 二、编制依据..................................... - 2 - 三、沉降观测的目的、范围及内容................... - 2 - 3.1 观测目的................................. - 2 - 3.2 观测范围、内容........................... - 2 - 四、路基沉降变形观测............................. - 3 - 4.1、深挖路基沉降变形观测.................... - 3 - 4.2、填方路基沉降变形观测.................... - 6 - 五、沉降变形测量要求............................ - 11 - 6.1 一般要求................................ - 11 - 6.2 观测水准基点、工作基点、沉降变形点的布设 要求........................................ - 11 - 六、观测仪器及人员组成.......................... - 14 - 6.1 沉降监测仪器配备表...................... - 14 - 6.2 水平位移监测仪器配备表.................. - 14 - 6.3 人员组成及职责.......................... - 14 - 七、测量观测资料整理及提交资料.................. - 15 - 7.1 一般要求................................ - 15 - 8.2 资料整理................................ - 15 -

公路工程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公路工程项目名称 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项目部 XXXX年XX月XX日

一、工程概况 XXXXXXXXXXXXXXX为新增国道主干线XXX胶南至海晏公路的重要关联路段,本项目起点位于XXX,终点位于XXX,路线全长XXXXkm,施工范围为:KXX+000~KXX+000,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桥涵设计汽车荷载采用公路-Ⅰ级。 本标段工程量主要有:路基主线XXXXkm、匝道XXXXkm,主线大桥XX座、通道桥XX座、匝道中桥XX座,涵洞XX道,分离式立交XX处,互通式立交XX处,服务区XX处。 二、编制及测量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2、《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12898-2009);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1); 5、设计图纸; 6、设计院交桩成果; 7、控制点加密成果。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标段所有高填深挖路段。 四、观测目的及范围 1、观测目的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工程按预期目标顺利进行,必须对路基及高边坡进行沉降观测,以便充分了解边坡和路基的沉降值,沉降变化趋势和稳定情况,从而控制高填土和深挖方速率。在实际填筑中应严密监视各种埋设仪器的观测指标,及时进行综合分析而定。根据沉降量资料分析确定规定日期后沉降是否满足要求,根据沉降变化情况指导施工,确保全线施工质量。 2、观测范围 本标段的范围KXX+000-KXX+000,包括KXX+677-KXX+000,323M的高填土路基; KXX+000-KXX+659左侧深路堑;KXX+103-KXX+655右侧深路堑;KXX+755-KXX+019左侧深路堑;KXX+267-KXX+444左侧深路堑;KXX+469-KXX+589左侧深路堑; KXX+210-KXX+390左侧深路堑;KXX+703-KXX+906左侧深路堑;KXX+219-KXX+424右

路基下沉现场处置方案

路基下沉现场处置方案 背景 路基下沉是一种常见的道路病害,它会影响道路的使用和交通安全。路基下沉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如土质松软、地基承载力不够、附近施工等因素。一旦路基下沉,应该及时进行处置,保障道路安全和行车畅通。 处置方案 第一步:现场勘查 在处理路基下沉问题之前,首先需要对现场进行勘查。对于道路管理部门,他们需要确定下沉位置和原因,以便制定下一步的处置方案。如果需要,可以邀请专业机构进行勘查和评估。 第二步:采取紧急措施 如果路基下沉较为严重,那么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以避免事故的发生。这包括在道路附近设置标志和红灯,限制车速,以及指导车辆绕道行驶等措施。这些措施可以帮助保持交通流畅,减少道路事故的发生。 第三步:清理现场 在现场勘查之后,需要对下沉部位进行清理。清理工作包括清除表层杂物和泥土,使得下沉部位裸露出来,并清理沉积物。清理后,可以对下沉部位进行测量,确定下沉深度和范围。 第四步:加固处理 在清理完下沉部位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加固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填充碎石、加固土壤和加固梁等。对于较严重的下沉问题,可能需要进行深层加固,这可能需要挖掘更深的土壤和使用更加复杂的加固技术。 第五步:监测处理成效 在完成加固工程之后,需要对加固效果进行监测。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对下沉部位进行定期测量,以了解加固效果和道路稳定性。如果发现再次出现下沉现象,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以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总结 路基下沉是一种常见的路面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置以保障道路的安全。处理过程中需要先进行现场勘查,采取紧急措施,清理现场,加固处理,并对加固效果进行监测。希望以上方法对处理路基下沉问题有所帮助。

沉降处理方案

沉降处理方案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路基不均匀沉降必然会引起路面的不平整,导致路面产生许多病害,主要表现为坑凹、起拱、波浪、接缝台阶、碾压车辙、桥头或涵洞两端路面沉降、桥梁伸缩缝的跳车等,不仅难以满足汽车高速行驶的要求,而且还会增加汽车的燃料消耗和轮胎磨损,加大运输成本,增加运输时间,降低社会经济效益甚至危及行车安全。 一、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很多,下面笔者从以下几点进行论述: 1.路基填土压实度不足由于压实度不足,往往导致填方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变形,路基两侧出现纵向裂缝,路基土体压实度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儿点: (1)施工受实际条件的限制。路基施工时,天气太干燥,局部路堤填料粘土土块粉碎不足致使路基压实度不均匀;暗埋式构造物处因构造物长度限制使路基边缘不能超宽碾压,致使路基边缘压实度不够;某些加减速车道及行车道没有同步施工,当拼接处理得不好时,其拼接处也会产生压实度不足的情况。 (2)考虑到施工安全和进度,使得压力或压力作用时间不足,路基压实不充分,致使路基压实度达不到规范要求。 (3)由于填方土体的最佳含水量控制不好,压实效果达不到规范要求。 (4)在填方路堤施工中,当路堤施工到一定高度以后,路堤边缘土体往往存在压实度不足问题,对于较高的填方路基,通常都要做相应的处治。填方土体压实度不足,其结果是土体前期固结压力小于自重应力

和各种附加应力之和,在自重作用下就会发生沉降变形,这些附加应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车载,尤其超载情况;含水量变化造成土体容重的改变;地下水位升降而导致浮力作用改变;土体饱和度改变,引起负孔隙水压力改变。这些附加应力引起土体中有效应力改变,从而导致土体发生压缩变形。土体压实度不足还会导致填土路基的侧向变形。目前采用的地基沉降计算方法是假定侧向完全受限,仅有竖向变形,实际路基土中存在有侧向变形,这种侧向变形会引起沉降。L2路堤填料不均匀,控制不当在路面施工过程中,对填料、级配很难得到有效的控制,填料常常是开挖路堑、隧道掘进产生的废方,这些填料性质差异大、级配也相差很远。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分层碾压厚度过大,小颗粒填料和软弱物质很难得到有效压实,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回填料会产生不协调沉降变形,路面会产生局部沉陷,刚性路面还可能产生裂纹。另一方面,由于回填料的性质不一样,特别是有的回填料具有膨胀性,在路基排水系统局部失效后,水的渗入会使路面局部隆起,影响行车舒适度,严重的会使路面破坏。控制不当体现在:)选用了稳定性较差的路堤填料,如采用高液限粘土、粉质土或使用淤泥、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土料填筑路堤,会使路堤产生整段或局部的变形。 2)采用不同土质填筑路堤时,因土的性质不同如填筑方法不当,碾压成型后易造成不均匀性沉降。 1.3地下水的影响在地下水的交替作用下,路基土体内含水量反复变化,土体容重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更为重要的是由毛细管张力引起的

路基沉陷灌浆施工方案

路基沉陷灌浆施工方案 2015年,XXX进行了百色至罗村口高速公路维修养护工程。针对该路段现状路基强度较差、出现路基不均匀沉降、承载力不足的问题,采用双液化学注浆法加固和调平路面。该方法的主要原材料为水泥、水和水玻璃膨胀剂,水泥强度等级为P.O42.5.注浆孔孔径为50mm,注浆孔深度为6m。注浆孔间距采用梅花桩布孔,纵向孔间距为2.0m,横向行车道内孔间距为1.90m,横向相邻行车道之间的孔间距为1.60m。 在施工前,先进行试验段的施工,试验段选择在 K797+510-K797+528上行道。试验段施工结束后,根据注浆情况对注浆材料及施工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 为保证施工进度及质量,施工人员必须身体健康且持证上岗。主要管理人员需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扎实的技术实力。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有无漏浆现象,如有,应及时堵漏浆口,适当调整注浆工艺。施工管理人员应对各施工工序施工控制要点充分了解,能够组织施工,确保施工连续,保证生产按计划执行。

进行详细分工,确保每个质检人员都熟悉该工程的设计要求、《质检标准》和《规范》中的检验项目,以免漏检。同时,负责全面的质检验标准和检验程序,监督安全质量技术交底和专项施工方案执行情况,并负责上报各项安全质量管理资料。另外,负责原材料检测和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试验检测工作。 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排查和预防安全隐患,消除隐患,确保全面安全工作。同时,对主要施工设备进行配置,包括潜孔锤钻机、地质钻探机、注浆泵、水泵、泥浆搅拌机、搅拌式贮浆桶、止浆塞和发电机。 施工进度安排为路基沉陷灌浆加固,包括上行道和下行道的施工计划,分别在2015年8月16日至2015年8月24日和2015年8月29日至2015年9月15日进行。 施工前需要进行施工现场准备工作,包括施工用电采用发电机,施工用水采用附近河水。接通施工用水、电,钻机和注浆设备试运行,确保设备能正常运转。在劳务队伍进场前,必须对施工队伍的资历进行审核,符合施工要求方可进场。

施工方案-小区道路沉降的施工方案

小区道路沉降的施工方案 小区路面沉陷不仅影响路面平整度,降低行车舒适性,而且削弱路面的整体强度,诱发各种病害,如网裂等。在雨天,路面沉陷区域排水不畅,甚至积水,从而导致车辆飘滑,影响车辆行车安全,因此,对车辙和路面沉陷尽快加以处治,恢复道路服务性能。 一、施工准备 1、对沉降处进行道路围档,交通警示,通过道路路面结构层的破除,摸清路面下实际情况,做好原因分析和人员、机械组织。 2、考虑周边交通情况,增加沉降路路基密实度,采用钢筋混凝土路面,加强路面强度和刚度。 3、将沥青混凝土面层清除,同监理、业主共同现场认定,不用处理水泥混凝土面板的,将面板清扫干净,喷洒石油沥青,铺设玻纤土工格栅一层后,再次喷洒一层石油沥青粘结油,然后铺筑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与原有沥青混凝土路面顶面高程一致。 4、如发现水泥混凝土面板发生破损现象,将松动或松散混凝土面板清除。确定基底强度,挖出到基底并满足承载力要求时,用块石回填做基层材料,浇注加早强剂的水泥混凝土面板。养生达到强度要求时,喷洒石油沥青及土工格栅,再次喷洒石油沥青后,铺筑425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找平。 二、仅面层有坑槽时的修理办法: 路面的基层完好,仅面层有坑槽时,应按下列方法修理: 1、测定破坏部分的范围和深度,按“圆洞方补”原则。划出大致与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的挖槽修补轮廓线(正方形或长方形);若采用沥青混合料预制快修补,则应划出尺寸等于预制块倍数的轮廓线。 2、开槽应开凿到稳定部分槽壁要垂直,并将槽底、槽壁消除干净。 3、在干净的槽底、槽壁薄刷一层粘结沥青.随即填铺备好的沥青混合料或选用尺

寸、形状相匹配的沥青混合料预制块铺平,并用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填塞预制块四周接缝烙平压实;新填铺部分应略高于原路面(高出量应根据坑槽深浅、用料粗细及压实程度而定),待行车压实稳定后保持与原路面相平。 4、填补用混合料级配类型,宜与原路面结构、层次相一致。制备工艺可根据实际条件采用热拌法、冷拌法(热油冷料拌和)或用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袋装预拌乳化沥青混合料等,视坑槽深度采用单层或双层填补。 三、密集分布的坑槽的修理办法: 对于分布密集的坑槽等处治工作可采用冷铣刨-热摊铺的方法加以修复。具体步骤如下: 1、路面病害调查及处治方案确定施工之前要对路面病害段、桩号、路面标高、宽度、病害范围、转弯半径、超高超宽、纵坡横坡、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级配、原材料产地和型号规格等作全面的了解和详细的记录,并严格按照这些数据指导施工。 2、路面勘测对路面病害段落进行测量,通过测点高程的比较来确定补修的面积、铣刨的面积和铣刨深度。路面修补范围的四边要平行或垂直行车方向,同时要尽可能把纵缝留在标线处或路边。 3、路面铣刨作业路面铣刨。作业包括切边、铣刨、铣刨废料运输、刨边角、清扫余渣、铣刨面复查等工序。在确定修补面积后,技术人员要把铣刨面积用粉笔画出来,然后用切割机将修补面积边线切出来,切缝深度一般要保证4左右。切边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坑槽槽壁垂直、槽边整齐。切边完成后,依据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的铣刨面积和铣刨深度沿行车方向逐刀地进行铣刨,一般来说铣刨的深度为3~4,但如果坑槽中有松散物或藏水,则应加大刨镜深度,直至彻底露出坚实底层为止。对于未铣刨但需加铺的路面,铣刨机要在来回行驶过程中将其拉毛,拉毛痕迹深度为3~5。铣刨机铣刨时,产生的废料通过传输皮带装上运输车辆,运到固定点进行存放,以备再生利用。铣刨完成后,还需用综合养护车(液压铺或人工)将铣刨机人(提)刀的斜边与切割机切缝间的少部分残留路面清除掉,然后人工将坑槽内残留杂物清扫干净。最后要对铣刨面进行检查和测量,查看锐刨面是否平整,松散物是否都铣刨掉,槽壁是否整齐垂直,测量铣刨深度是否合适,记录铣刨后各测点

路基沉陷挡墙修复工程施工方案

高速路基沉陷挡墙修复工程施工方案 一、病害部位: 高速公路由于连日暴雨导致路基下沉,路面开裂严重,路基边坡浆砌挡墙出现砂浆脱落和严重的开裂现象。 路面开裂沉降公路外侧挡墙贯穿开裂 二、修复方案: 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要求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首先对开裂、推移的挡墙进行加固,加固采用钢轨桩和混凝土挡墙,挡墙基础采用压浆处理; 挡墙施工前对原挡墙泄水孔清理,确保排水畅通。对原挡墙墙面进行清理,凿除墙面脱空砂浆,对墙缝脱空及挡墙裂缝处进行重新勾缝、灌缝处理。 1、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对C20混凝土加固挡墙基础进行放样,计算相对基底标高,标注基础起点、终点以及边线和开挖深度。 2、基槽开挖 基槽开挖采用挖掘机和人工配合进行开挖,按设计要求挡墙基础内侧紧贴原挡墙开挖,多余的土方装车外运到弃土场。挡墙基础开挖时分段(按原挡墙沉降缝分段)跳槽式开挖,并由挡墙两头向中间逐段施工挡墙基础。 3、钢轨桩施工

按设计图纸和现场测量布孔,设计为双排钢轨桩,双排钢轨桩间距100cm,钢轨桩纵向间距160cm,梅花形布置。 钢轨桩施工采用潜孔钻机成孔,孔径为220mm,双排钢轨桩内侧钢轨桩距离新建挡墙基础外侧210cm,高出原地面80cm,双排钢轨桩外侧钢轨桩距离新建挡墙基础外侧110cm,高出基底80cm。 成孔后复核孔深、孔径,符合要求后孔内居中吊入放置钢轨,钢轨采用P50废旧轨,钢轨长12。5m,最后注入水泥浆。 钻孔时尽量避开原挡墙基础,若钻到原挡墙基础可适当调整钻孔位置。 在钻进至一定深度后,注意要及时反复清孔,吹出沉渣,避免造成钻孔倾斜. 如果发生埋钻,可采取高风压和大风量的方式清孔后再反复钻进清孔。 当桩孔钻进至设计孔深后对钻孔用空气进行反复清孔,保证钻孔的顺直和排除孔底的沉渣,确保钢轨的顺利安装和成桩质量。 4、钢轨及地基注浆 初次注浆压力控制在0.3—0.5Mpa,再次压力宜稍大控制在0.5-1.5Mpa,实际压力参照现场情况适当调整,水泥浆中掺入适量早强剂,每延米注浆水泥用量按1.2吨控制,水灰比为0.7—1.0,一般控制在0。8,具体配比根据现场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压浆导管应采用焊接管,导管公称口径为50mm或25mm的钢管,

路面沉陷处置方案

路面沉陷处置方案 初步调查和评估 在处理路面沉陷问题之前,需要进行初步调查和评估。初步调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沉降的位置和范围。 2. 沉降的深度和速度。 3. 受影响的道路类型和用途。 4. 路面结构材料和厚度。 5. 是否存在地下管线和设施。 评估结果应考虑以下因素: 1. 路面沉陷对道路的影响。 2. 可能对公共安全和环境的影响。 3. 沉降的原因和根本原因。 处理方案 在确定路面沉陷的原因和根本原因后,可以针对性地制定处置方案。以下是几种可能的处理方案: 方案一:加固路基和路面 如果路面沉陷是由于路基不足,则需要加固路基。加固路基有多种方法,包括填充、增加挡土墙和加强路面结构。加固路基可以解决路面沉陷的问题,但可能会对交通造成一定的干扰和拥堵。 方案二:重新设计排水系统 如果路面沉降是由于排水系统不足造成的,则需要重新设计排水系统。新的排水系统将能够更好地管理水流,并缓解道路的压力。这会提高整个道路的质量和可靠性,并增加道路使用寿命。 方案三:地基加固 如果路面沉降是由于地基问题引起的,则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地基加固可分为两种:地基改良和基础加固。采用地基改良可以提升地基的承载力和改善土壤工程性质,而基础加固则可以增加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实施措施 在制定完路面沉降问题的处理方案后,需要对具体实施措施进行规划和实施。以下是实施措施的一些建议: 1.相应措施的执行应按计划进行,以确保项目按时完工。 2.工程有序进行,确保质量达标。 3.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检查和管理,并就施工间隙可能产生的问题及 时处理,并及时调整施工进度方案。

4.加强售后服务,确保施工后的效果和使用寿命。 结论 根据路面沉降的原因和范围,执行相应的处理措施能够有效解决路面沉降问题,提高路面的可靠性,减少路面维修成本。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工程质量的保障。

市政道路路基沉降处理施工方案

市政道路路基沉降处理施工方案 路基沉降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述 1.1 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青岛市黄岛区,**路以西,**路以北,是区域南北向交通次干路。本工程起点位于*****北侧规划路,终点位于规划淮河西路,沿线跨越现状河道,跨越河道处新建一座涵洞,全长620.56米,红线宽20米。道路东侧为美术学校,西侧为未拆迁的村庄,道路红线范围内多为农田和林地,现状地形起伏较大。 本次处理的路段位于K0+540~K0+560之间,路面出现 1cm左右裂缝,局部地段存在不均匀沉降现象。 1.2 路基设计

该路段为填方路段,路中填挖高度3.614米~4.693米,为 道路填挖深度最深路段,道路东侧为1:1.5放坡。填方路段先 清表0.3m,清表后应在填筑前压实,0.8m以内的路基采用风 化砂分层填筑,0.8m以下的路基采用挖方段的碎石料分层填筑。 二、产生沉降的原因分析 该工程K0+540~K0+560段处于高填方区,填土时间为2016年3月初。由于施工时间短,在路基碾压时未能完全满 足分层回填碾压的施工工序,压实时粒径控制欠佳,细料扫缝填充未能满足填充孔隙率控制要求。路基为1:1.5放坡,坡度 较陡,且设计无护坡要求,加之路基东侧为一条淌水沟,长年有水流经过,加大了对路基的冲刷。经过2017年多次强降雨,地表水大量下渗,雨水及河流对路基的冲刷,带动了原填筑路基及地块填料工序沉降的加速。人行道部分路段向路旁沟内倾斜,道路开裂,部分下陷。 三、编制依据

本方案的编制依据包括《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F10-2006、《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0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79-2012)和《城镇道 路路基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四、施工准备 4.1 技术准备 施工前,需要对现场进行勘察,确定加固范围和加固方案,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同时,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 4.2 组织结构 施工组织结构应该合理,包括现场管理和施工人员的分配,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4.3 主要物质及施工机械设备情况

路基沉降施工方案

路基沉降施工方案 1. 引言 路基沉降施工方案是指在道路建设过程中,为了确保路基的稳定和安全,采取的合理施工措施和步骤。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路基沉降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路基沉降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1 路基勘察 施工前需要进行路基的详细勘察工作,包括路段的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条件、地下管线等信息的了解。通过勘察,可以预先判断路基沉降的可能性,并为后续施工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2.2 施工方案设计 根据勘察结果,结合工程要求,设计出适合该路段的沉降施工方案。方案应包括施工过程的步骤、工艺、材料、施工人员配备等内容。 2.3 材料准备 根据施工方案确定所需的材料,进行充分的采购和准备工作。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以保证施工质量。 3. 施工中的关键步骤 在路基沉降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以下是施工中的关键步骤。 3.1 路基平整 首先,需要对路基进行平整处理,确保路基的整体平坦。可以采用推土机等工具对路基进行土方的平整。

3.2 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是路基沉降施工的重要环节。根据施工方案,对路基进行相应的地基处理,包括填充土的加入、压实等步骤。地基处理的目的是增加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3 压实处理 地基处理完成后,需进行相应的压实处理。通过使用压路机等设备对路基进行压实,以提高路基的密实度,减少可能的沉降情况。 3.4 管线保护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保护地下管线等设施的完整。可以利用管道保护套管等措施,避免施工对管线造成破坏。 3.5 施工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施工质量的控制,确保施工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可以采用检测设备、抽样检测等手段来进行质量控制。

路基沉降注浆专项方案

路基沉降注浆专项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交通的发展势头迅猛。然而,长时间的使用和自 然因素的影响,道路基础出现沉降现象已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为了确保道路交通的平稳和安全运行,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路基沉降问题。在解决路基沉降的方法中,注浆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案,本文详细介绍了路基沉降注浆的专项方案。 二、方案目标 本方案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注浆技术解决路基沉降问题,提高道路交通的平稳性 和安全性。具体目标如下: 1. 尽可能减少路基沉降的程度。 2. 增强路基的稳定性 和承载能力。3. 提高道路使用寿命和安全性。4. 减少施工对道路日常交通的影响。 三、方案步骤 本方案将采取以下步骤实施注浆工程: 1. 路况调研:对道路的路况进行全面调 查和分析,确定注浆的具体位置和方式。 2. 注浆设计:根据路况调研结果和工程 要求,进行注浆施工设计,确定注浆的材料、工艺和施工方案。 3. 施工准备:准 备所需的材料、设备和人力资源,并进行施工计划编制和安全措施制定。 4. 注浆 施工:按照注浆设计和施工计划进行注浆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5. 施工监控: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6. 施工验收: 完成注浆施工后,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注浆工程达到设计要求。 四、注浆工艺 本方案将采用以下注浆工艺进行路基沉降注浆: 1. 孔洞准备:根据施工设计要求,使用钻孔机或手动钻孔等设备在注浆位置进行孔洞准备。 2. 注浆材料配制: 根据设计要求,合理配制注浆材料,确保注浆质量和效果。 3. 注浆施工:将注浆 材料通过注浆泵或手动注浆设备注入孔洞中,控制注浆量和速度。 4. 注浆固化: 注浆材料固化后形成增强层,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5. 施工清理:清理 施工现场,确保注浆工程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五、安全措施 在注浆工程中,为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需要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1. 建立施工现 场警示标志和道路封闭措施,提醒行人和车辆绕行。 2. 使用合格的施工设备和工具,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3. 配备专业人员参与施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和质量。 4. 严格遵守施工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和设备安全。 5. 在施 工现场设置护栏和警示灯,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警示效果。

路基下沉注浆方案

路基下沉注浆方案 1. 引言 路基下沉是指路面或路基土体在长期使用中发生沉降现象。为了解决路基下沉问题,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注浆技术成为一种常用的处理方法。本文将介绍一种路基下沉注浆方案,旨在稳定路基,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2. 方案概述 路基下沉注浆方案是一种通过注入浆液到路基土体中,加固路基,提高承载能力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2.1 路基勘察 在实施注浆方案之前,需要进行路基勘察,详细了解路基的土质情况和下沉程度。根据勘察结果确定注浆的位置和注浆的深度。 2.2 注浆材料准备 选择合适的注浆材料,通常使用的材料包括水泥、高岭土和聚合物浆液等。根据工程需要,确定注浆材料的配比和浆液的流变性能。 2.3 注浆孔施工 根据勘察结果确定注浆孔的位置和深度,在路基土体内打孔。注浆孔的间距和排列方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般采用等距排列。

2.4 注浆过程 沿着注浆孔逐孔注入浆液,浆液通过孔隙渗透到土体中,填充土壤缝隙,增加土体的密实度和强度。注浆过程中需要控制注浆压力和注浆速度,确保浆液充分渗透到土体中,避免产生过大的渗透压力。 2.5 注浆效果检测 在注浆完成后,进行注浆效果检测。可以通过测量路基的垂直位移和荷载试验等方法,评估注浆效果。如发现注浆效果不理想,可以继续进行补充注浆。 3. 注浆方案的优势和适用性 路基下沉注浆方案具有以下优势和适用性: 3.1 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 注浆材料进入土体后会充填土壤孔隙,使土体变得更加致密和坚固,从而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减少路基下沉的可能性。 3.2 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通过注浆加固路基,可以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减少路面的维修频率,降低维修成本。 3.3 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路基 注浆方案适用于各类路基,包括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和农村道路等。

路基沉降处理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述 1.1工程概况 1.2地质条件 二.产生沉降原因分析 三.编制依据 四.施工准备 4.1 技术准备 4.2 组织结构 4.3 主要物质及施工机械设备情况 4.4劳动力组织 4.5 施工进度计划 五.工程问题处理措施 5.1加固范围 5.2 工艺流程 5.3 钻孔 5.4 灌浆 5.5 灌浆质量控制与检验 六.处理后评价 一、工程概述

1、工程概况 E匝道为空港至人和方向的左转匝道,起点接柑悦大道,终点接辅助匝道。匝道全长231.625m。最小圆曲线半径为40m,最大纵坡为5.9%,最小竖曲线半径为370m,车行道宽度为6m,单向单车道。 本次沉降路段EK0+100~EK0+220。路面出现以1#人行地通为轴线,地通左右段路面出现1~18cm的不均匀沉降。 2、地质条件 E匝道原始地貌为上覆土层厚度为1.00m~3.00m,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质泥岩及砂岩。岩体类型为Ⅲ类。该段为回填路基和绿化地块,最大回填深度14.54米,最小回填深度为6米,采用现场挖方区JS2及砂岩粒料填筑。 二、产生沉降的原因分析 E匝道K0+100~K0+220段处于高填方区,先进行E匝道路基及地块土石方回填。

回填至挡墙及在1#人行地通道实施标高后,实施1#人行人行地通。再实施的悬臂式挡土墙,在挡墙实施完成后,再实施挡墙路基回填。墙后填土时间为2013年1月初,由于施工时间短,在路基碾压时未能完全满足分层回填碾压的施工工序,压实时粒径控制欠佳,细料扫缝填充未能满足填充孔隙率控制要求。加之路基东侧为面积达6000平方米左右的绿化地块、挡墙前趾处为3000平方米的绿化地块。从本年4月28日至6月8日连续的强降雨,地表水大量下渗,带动了原填筑路基及地块填料工序沉降的加速。同时由于各处粒料透水性参差不齐,导致各工段工序沉降量不同。在1#人行地通处,原状基础密实性较好,沉降量较小,固表现出以1#人行地通轴线为沉降分界线,两侧及墙背沉降量大,外观表现出两边低中间高的突起。 三、编制依据 《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JTGF80/1-2011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08) 四、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1.1组织各专业对沉降原因进行分析,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1.2 组织专家及参加单位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 1.3 对沉降部位进行沉降观测,监测施工期间沉降观测变化。 1.4预先完成所有材料样品的性能检测实验及水泥浆的配合比实验。 4.2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殷云 技术负责人:黄兴旺 质检工程师:陈凯 安全工程师:彭立明 施工管理人员:张玖麟、周洋

路基沉降观测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沉降观测方案编制依据及原那么............................................................ - 1 - 一、编制依据.......................................................................................................... - 1 - 二、编制原那么.......................................................................................................... - 1 - 第二章工程概况.................................................................................................. - 1 - 第三章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 2 - 一、施工组织机构.................................................................................................. - 2 - 二、沉降观测布设原那么.......................................................................................... - 4 - 三、观测桩设置及元件布设.................................................................................. - 4 - 四、元件保护.......................................................................................................... - 5 - 五、观测桩设置及元件布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一、路基沉降观测施工工艺 路基沉降观测按设计要求实行。深层沉降监测、加筋(土工格栅)变形和应力监测按不同的地质地貌单元,选择有代表性地基类型工点实行;在一般路基地段,监测点布置于路基基底和基床底层顶面;软土及松软土路基填筑时,沿线纵向每隔20~50m 在距坡脚2m 处设置 位移边桩。 路基沉降观测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选择观测断面 埋 设 测 点 填 土 压 实 位移及沉降观测 计算位移及沉降速率 超填 整理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 推算预留沉降量 图 1 路基沉降观测施工工艺流程图 二、 沉降观测控制标准 路堤中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斗1.0cm,坡脚水平位移速率每昼 夜十0.5cm,假设超出此限应立即停止填筑,待观测值恢复到限界值 以下再实行填筑,填筑速率以水平位移控制为主。 未超填 暂停填筑

三、监测测试项目 以路基中心沉降监测为重点,其他包括路基面位移监测、基底沉降位移监测、路堤本体沉降监测、深厚层第四系地层的深层沉降监测。另外还有软土或松软土地段的边桩位移监测等。 (1)路基面沉降监测 路堤地段分别于路基中心、两侧路肩各设一个监测点。每个监测断面共3个点。采用监测桩方式,路基成形后设置。 路堑地段分别于路基中心、两侧路肩各设一个监测点。每个监测断面共3个点。采用监测桩(φ40钢钎)方式,路基成形后设置。路堑地段主要指:厚层地质、全风化层路堑;浅挖路堑(挖深≤3m)。 (2)路堤基底沉降监测 路堤填筑前,分别于路堤基底地面的线路中线、两侧路肩各设一个监测点,每个监测断面共3个测点。测试设备可为沉降板或预埋单点沉降计。在试验段路基加密。 (3)路堤基底全断面沉降监测 试验段路基全断面沉降监测可采用剖面沉降仪实行。监测设备选用水平测斜仪,以满足测试精度要求。 (4)地基深层沉降监测 土层、全风化层厚度≥10m(软土、松软土厚度大于6m)地基,一 般每隔50m设置一处深层沉降监测断面,过渡段路基必须设置。采用串联式分层沉降仪,每断面设1个,于路堤中心地基中设置。 (5)软土地基水平位移监测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0 1.1 施工规范、标准 0 1。2设计文件 0 1。3相关文件 0 2、工程概况 0 2。1线路概况 0 2.2主要技术标准 (2) 2.3工程特点 (2) 3、工程重难点分析 (2) 4、沉降变形观测 (3) 4.1工艺流程 (4) 4。2施工准备 (5) 4.2。1观测水准基点、工作基点的布设 (5) 4.2。2变形监测网的建立 (5) 4。2。3沉降观测具体要求 (6) 4。3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元件布设 (7) 4.3。1桥涵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 (7) 4。3.2路基、过渡段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 (8) 4.3.3桥涵观测元件的选取、埋设 (14) 4。3.4路基观测元件的选取、埋设 (15) 4.4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 (16) 4.4.1连续梁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 (16) 4.4。2墩台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 (16) 4。4。3人工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 (17) 4.4.4自动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 (18) 4。4.5过渡段及横向结构物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 (19) 4。5变形监测数据采集与整理 (19) 4。5。1桥梁变形监测数据采集与整理 (19) 4。5。2路基变形监测数据采集与整理 (20) 4。5.3涵洞、框构变形监测数据采集与整理 (21)

4。6 综合评估与资料整理 (22) 5、观测点元件的保护 (22) 6、沉降观测设备和人员组织 (23) 6。1沉降观测设备 (23) 6.2人员组织分工及职责 (23) 相关人员资质证书和仪器设备检定证书见附件。 (23) 6。3测量人员岗位职责 (23) 7、其他保证措施 (24) 7.1仪器管理 (24) 7。2监控量测内业工作技术要求 (25) 7。3资料分析过程及质量控制制度 (25) 7。4监控量测审核和审定制度 (25) 7.5质量控制制度和检查措施 (26) 7。6现场测试技术质量控制制度 (27) 7.7资料分析过程质量控制制度 (27) 7.8安全风险信息处理的管理控制措施 (28) 7。9安全风险预警的管理控制措施 (28) 7.10监控量测信息报送与反馈制度 (28) 8、安全保证制度 (29) 9、附件 (29) 9.1测量主要人员资质证书 (29) 9.2仪器设备检定证书 (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