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技术要求

地勘技术要求

一、工程技术规范要求:

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3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15号令和建设部关于修改〈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的决定建设部第163号令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9-98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8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50269-97

9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

10建筑工地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11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

除上述技术规范外,若有遗缺,按国家或行业现行的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和行业不全的按本地有关部门规定和标准执行;

二、地质勘察要求

1、勘测要求

勘察工作应严格遵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和其它相关专门规定;勘察工作应根据建筑安全等级确定勘察等级,按详细勘察阶段进行,对建筑地基做出工程地质评价,并为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与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提供工程地质资料;

2、主要任务

1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形地貌特征,地貌成因类型及地貌单元的划分;查明建筑物范围内的地层结构、岩石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并对地基的稳定性及承载能力做出评价,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查明建筑物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工程地质现象以及古河道或人工洞穴等,查明有无可液化的地层,指出它们对场地或地基的危害程度,提供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所需的计算指标及资料;

2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侵蚀性,查明地层的渗透性,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查明洪水的淹没范围、河流水位和地表径流条件等;根据当地经验,有针对性的提出适宜的基础形式、埋深和地基处理等有关的计算参数及应注意的事项;如地基条件决定工程需采用桩基,应指出采用何种桩基预制桩、灌注桩或其它,相应桩型的桩径尺寸、桩端持力层情况,提供单桩极限承载力与计算公式;对于地基处理应提供具体的处理方案及计算指标;

3铁塔塔基一般采用筏板基础和独立基础,特殊地形可能用到桩基和岩石锚杆基础;地勘报告应明确提出场地适宜的基础形式;根据铁塔的受力特点,要求铁塔基础能够承受塔体压力、水平推力以及弯矩引起的拔力;其中,水平推力抗滑移和拔力往往起到控制作用,应将其作为地基的勘查和处理方案的重点;

4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判定地基土及地下水在建筑物施工开挖、回填、打桩等和使用中可能产生的变化及影响,并提出防治建议,必要时提供设计施工所需要的基坑开挖与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有关资料;对场地进行地震效应分析,提供抗震设计的有关参数;

3、工作内容要求

1勘探点:地质勘察的勘探点按照不少于3个勘探孔布置;勘探孔深度要求:1对于开

挖工程,勘探孔深度不小于基坑开挖深度倍;2对于桩基础,一般勘探孔深不小于桩端下3米;3西藏自治区各地区应结合本区域地质特点以及通信基站塔基设计的历史数据进一步明确、调整,并符合现行国家符合规范要求;

2勘查报告要求:文字部分任务要求及勘察工作概况;场地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地形成层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岩石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建筑经验等;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岩石和土的均匀性和容许承载力、地下水的影响、土的最大冻结深度、地震基本烈度以及由于工程建设可能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适宜的基础形式和有关的计算参数及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图纸部分要求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工程地质剖面图;各主要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钻探点坐标标高深度、土工试验成果等有关测试图表;

3其他任务要求:查明建站位置的交通状况,材料及施工设备进出场时能使用何种交通工具,人力徒步上山需要的时间;同时提供以上信息的照片资料;

4、任务时间要求:

计划工期:勘测任务下达后在 5 个工作日内完成,完成后3个工作日内提交电子版本给设计方和建设方作为设计和建设的依据;10个工作日提交正式的勘测资料;

5、考核要求:

1如勘测过程中未按勘测规范要求,勘测的资料不实或不详,则扣除其相应基站的勘测费用;

2因勘测的提供的资料不实或不够详细,而造成施工过程中损失,将由勘测单位全部承担;

3如没有特殊的情况,在规定的工作日内未完成勘测任务,将根据按照勘测总费用的1%每天进行扣除;

地质勘察工作中的规范地质勘探技术要求

地质勘察工作中的规范地质勘探技术要求地质勘察是确定地下地质情况和资源分布的重要手段,它在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地质勘察工作中,采用规范的地质勘探技术是确保勘察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本文将介绍地质勘察中的一些规范地质勘探技术要求。 一、现场勘探技术要求 1. 勘探设备准备 在进行地质勘察的现场工作前,必须确保所有勘探设备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这包括测量仪器、钻机、地质勘探工具以及其他必要的设备。勘探设备应保持良好状态,必要时进行维护和校准,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安全操作 地质勘探工作通常需要进行钻探或挖掘等操作,因此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所有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规范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接受相关安全培训。在勘探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警示线,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3. 现场勘探数据记录 现场勘探数据的记录是地质勘探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工作人员应按照规范要求,使用统一的数据记录表格,准确记录勘探过程中的

各项数据。对于需要取样分析的地质层或岩石,必须按照要求正确采集样品,并标明采样点的坐标、深度等信息。 二、地质勘察测量技术要求 1. 地形测量 地形测量是地质勘察的基础工作之一。在进行地形测量时,应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和仪器,如全站仪、GNSS等,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测量。勘测人员应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钻孔测量 钻孔是地质勘察中常用的勘探方法之一。在进行钻孔测量时,应选择合适的钻探工具和技术,并确保钻孔的垂直度和准确深度。测量人员应根据规范要求,在每个钻孔位置处进行钻孔测量,记录钻孔的直径、深度和岩石结构等信息。 三、地质勘察分析技术要求 1. 岩石和土壤样品分析 对于采集到的岩石和土壤样品,必须进行相应的分析试验以确定其物理力学性质和化学特征。分析应按照规范要求,使用标准化的试验方法进行,并保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2. 地震勘探技术要求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规范技术要求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规范技术要求地质勘察工程是工程建设前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地质情况的调查研究,为后续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针对地质勘察工程,存在一系列的规范技术要求,本文将就此进行阐述。 一、地质调查的范围和内容 地质调查是地质勘察工程的基础工作,其范围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地质勘探:通过使用钻探、地震、重力、电磁等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获取地下或潜在岩土体的特征,例如地层、构造等。 2. 地质测试:通过对原位岩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等进行野外采样和室内试验分析,获取其物理力学性质和化学成分等数据。 3. 水文地质调查:调查地下水分布、岩溶、泉水等水文地质特征,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二、地质调查的规范要求 为确保地质调查的准确性和成果的可靠性,对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规范要求: 1. 调查设计:地质调查前应制定详细的调查设计方案,包括调查的区域范围、勘探方法和技术路线等,确保调查工作有序进行。

2. 采样方法:采用适当的采样方法和仪器设备,确保样品获取的准 确性和代表性。采样点应具有合理的密度,并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选 取不同的采样工艺。 3. 仪器设备:地质调查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并经过 校准和验收。使用前要对仪器仪表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4. 数据记录与管理:调查人员应及时准确地记录和整理所获得的地 质数据,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比性。数据应按照标准格式存档,并 做好数据的密封、保管和备份。 5. 鉴定与编码:对采集的样品和数据进行标识和编码,确保各个地 质要素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便于后续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地质调查成果的规范要求 地质调查成果是地质调查工作的产物,其规范要求对于后续工程的 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1. 报告撰写:地质调查成果应以规范的报告形式呈现,包括项目概况、调查方法、调查结果和分析、评价与结论等。报告应做到内容完整、结构合理、文字表达准确。 2. 地质图件:地质调查成果应包括地质图件,包括区域地质图、剖 面图、地震剖面图等,通过图形形式直观地展示地质情况。 3. 数据共享与保密:地质调查成果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保密要求,进行数据共享或保密处理,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地质勘察技术要求

地质勘察技术要求 一、工程概况: ①工程地址:铜冶镇 ②结构形式:10-30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1座 ③基础形式:桩基础 ④工程阶段:详勘 二、钻孔要求: 1、钻孔位置及数量:孔数共6个;均为控制性钻孔、钻孔位置见附图。 2、钻孔深度:控制性钻孔深度达《钻孔一览表》规定孔深处,所有钻孔均应钻入设计(持力层)以下3米或对于覆盖层较薄时,应进入完整基岩3米。若遇基岩(以便合理确定持力层),应与设计人员协商调整钻孔深度。若钻至预定深度遇到不良地质时,应钻穿(要防止误认孤石为基岩),并详细记录勘探结果,若地质情况复杂,应与设计人员协商后加密钻孔。钻孔深度不含建筑垃圾厚度。勘察若与地下管线冲突,请适当挪动钻孔位置避开管线。 三、勘察报告书: 勘察工作完成后应提供经资质单位审查后的勘察报告文本(含电子版),且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勘察报告书:勘察工作概况;场地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如地裂缝、软弱地基、溶洞、墓穴等);场地土类型;岩石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岩石和土的均匀性、承载力、摩阻力,及工程建设可能引起的地质问题,对地基方案的论证和分析等。 ②钻探点平面布置图及地质剖面图、地质柱状图。 ③动力触探曲线图及相应的物理力学指标,含岩石的天然、饱和、风干的极限抗压强度,桩侧岩土摩擦力、桩端承载力、软化系数等。 ④岩土试验成果表 ⑤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水质分析、水位变化幅度与规律,判定环境水对桥梁结构的腐蚀性,并说明地下水对构筑物在施工阶段及使用阶段的影响。 ⑥场地地震效应:提供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和场地土特征周期资料。对桥位的适宜性和桥梁的稳定性作出工程地质评价。 ⑦气象资料:历年平均气温,历年平均月、日最高,最低气温,历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冻结深度等。 ⑧对可供采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提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建议。 ⑨本工程阶段为详勘阶段.。 四、其它注意事项

地勘技术要求

地勘技术要求 一、工程技术规范要求: 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3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15号令和建设部关于修改〈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的决定建设部第163号令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9-98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8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50269-97 9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 10建筑工地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11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 除上述技术规范外,若有遗缺,按国家或行业现行的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和行业不全的按本地有关部门规定和标准执行; 二、地质勘察要求

1、勘测要求 勘察工作应严格遵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和其它相关专门规定;勘察工作应根据建筑安全等级确定勘察等级,按详细勘察阶段进行,对建筑地基做出工程地质评价,并为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与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提供工程地质资料; 2、主要任务 1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形地貌特征,地貌成因类型及地貌单元的划分;查明建筑物范围内的地层结构、岩石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并对地基的稳定性及承载能力做出评价,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查明建筑物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工程地质现象以及古河道或人工洞穴等,查明有无可液化的地层,指出它们对场地或地基的危害程度,提供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所需的计算指标及资料; 2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侵蚀性,查明地层的渗透性,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查明洪水的淹没范围、河流水位和地表径流条件等;根据当地经验,有针对性的提出适宜的基础形式、埋深和地基处理等有关的计算参数及应注意的事项;如地基条件决定工程需采用桩基,应指出采用何种桩基预制桩、灌注桩或其它,相应桩型的桩径尺寸、桩端持力层情况,提供单桩极限承载力与计算公式;对于地基处理应提供具体的处理方案及计算指标; 3铁塔塔基一般采用筏板基础和独立基础,特殊地形可能用到桩基和岩石锚杆基础;地勘报告应明确提出场地适宜的基础形式;根据铁塔的受力特点,要求铁塔基础能够承受塔体压力、水平推力以及弯矩引起的拔力;其中,水平推力抗滑移和拔力往往起到控制作用,应将其作为地基的勘查和处理方案的重点; 4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判定地基土及地下水在建筑物施工开挖、回填、打桩等和使用中可能产生的变化及影响,并提出防治建议,必要时提供设计施工所需要的基坑开挖与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有关资料;对场地进行地震效应分析,提供抗震设计的有关参数; 3、工作内容要求 1勘探点:地质勘察的勘探点按照不少于3个勘探孔布置;勘探孔深度要求:1对于开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勘察方法与技术规范要求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勘察方法与技术规范要求地质勘察工程是为了获取地下地质信息,为建设工程提供项目选址、设计和施工等方面的基础依据。在地质勘察工程中,勘察方法的选择 和技术规范的遵循是保证勘察成果准确可靠的重要保障。 一、地质勘察方法 地质勘察方法主要包括野外调查、室内实验和数据分析等。野外调 查是对地表现象和地质遗迹进行观察和记录,通过采集岩石、土层和 水样等具体的物质样本,以及测量地形、地貌及地下水位等数据,进 一步推断地质构造和地质情况。室内实验则是通过对采集的样本进行 化学分析、物理实验等,获取更详细的地质信息。最后,根据野外调 查和室内实验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综合研究,形成地质勘察报告。 二、勘察技术规范要求 为保证地质勘察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勘察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技 术规范要求进行。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技术规范要求: 1. 野外调查规范 在野外调查中,要根据工程的特殊要求和地质条件,制定详细的调 查计划和调查方法。对于不同地区和地质类型,要有相应的规范要求,包括钻孔、取样、地质解译等方面的规范。同时,在调查过程中,要 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 室内实验规范 在室内实验中,要根据样本的性质和工程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方 法和设备。同时,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实验操作,确保实验过程 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对于实验结果,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解释,确 保获取准确的地质信息。 3. 数据分析规范 在数据分析中,要根据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 析方法,包括地质剖面的绘制、地质构造的划分、地质条件的评价等 方面的规范要求。对于分析结果,要结合勘察工作的目的和工程需求,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总结: 在地质勘察工程中,勘察方法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是保证勘察成果准 确可靠的重要保障。野外调查、室内实验和数据分析是地质勘察的主 要方法,而野外调查规范、室内实验规范和数据分析规范则确保了勘 察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只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地质勘察工作,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地质信息,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基础依据。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技术规范要求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技术规范要求地质勘察工程作为工程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需要依据相关的技术规范来进行操作和实施。这些技术规范的制定和遵守,对于确保地质勘察工程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地质勘察工程中的技术规范要求,以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一、地质勘察工程的目的和意义 地质勘察是为了获取有关地球内部和表层构造、地质构造及地质特征的相关资料和情况,从而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的一种工程技术活动。地质勘察工程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勘察区域的地质条件,为工程设计、施工、运维等各个阶段提供科学支持。 地质勘察工程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确保工程安全性:通过地质勘察,可以对地质灾害、地下水位、土壤承载力等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为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 2. 优化工程方案:地质勘察可以为工程建设的方案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帮助工程设计人员合理确定工程的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等。 3. 节约工程成本:通过地质勘察,可以准确评估地质环境,避免工程建设中的浪费与重复,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二、地质勘察工程的技术规范要求

1. 勘察范围和内容:地质勘察应根据工程的性质和规模确定勘察范围,内容包括地质地貌、岩土工程地质、地下水水文地质、灾害地质 和环境地质等。 2. 勘察方法和技术:地质勘察要采用科学、先进的方法和技术,包 括现场勘察、采样测试、探测测量等,确保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报告编写和交付:地质勘察报告是对勘察结果的综合性、系统性 总结,应按照规范要求编写并及时交付给相关方,以供工程设计、施 工等环节使用。 4. 质量控制和监督:地质勘察工程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 行操作,并通过监督和检验确保勘察过程和结果的质量。 5. 信息保密和知识产权:地质勘察过程中所获取的信息应严格保密,勘察单位和从业人员对勘察数据和报告具有知识产权,并享有合法权益。 6. 专业资质和素质要求:地质勘察工程应由具备相关资质和技术素 质的从业人员进行,勘察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和技术能力。 三、地质勘察工程的重要性 地质勘察工程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地质 信息和科学依据,为工程规划、设计过程提供了重要参考,避免了盲 目开展工程建设的风险。通过合理的技术规范要求,可以规范地质勘 察工程的实施,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减少工程风险。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地震勘探规范要求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地震勘探规范要求地震勘探是地质勘探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技术,它能够通过获取地下地质信息,为工程建设提供重要依据。在地质勘察工程中,地震勘探有着一些规范要求,以保证勘探结果准确可靠,下面将对地震勘探规范要求进行详细探讨。 一、勘探前的准备工作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地震勘探需要进行周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勘探过程的顺利进行。首先需要对勘探区域的地质背景进行了解,包括地质构造、被勘探层的性质等。其次,需要选择适当的地震勘探方法和设备,根据不同的工程需要确定勘探目标和勘探深度。同时,需要进行场地勘察,选择适宜的勘测点位,并做好现场环境的保护。 二、勘探过程中的技术要求 在地震勘探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守一些技术要求,以确保勘探结果的准确可靠。首先,勘探数据的采集应满足勘探目标和勘探区域的要求,其中包括勘测方式、波束布置、采样频率等。其次,需要进行合理的数据处理和解释,包括数据纠偏、滤波、反演等,以提高数据质量和准确性。此外,勘探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确保勘探设备的正确操作和数据的正确解读。 三、数据质量控制要求 地震勘探的数据质量对勘探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首先,需要对勘探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和校准,确保设

备的正常工作。其次,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应注意细节,避免人为误 差的引入。同时,需要对数据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估和校核,发现并纠 正数据中的异常或错误。 四、勘探成果的报告要求 在地震勘探工程中,对勘探成果的报告有着明确的要求。首先,勘 探报告应包括勘探区域的地质背景、勘探方法和勘探结果等内容,以 便对勘探过程和勘探数据进行全面的了解。其次,报告中的数据应准 确可靠,需要进行数据的验证和检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此外,报告的撰写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包括格式、文字表达等方面。 总结: 地震勘探在地质勘察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规范要求是确保勘探 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在勘探过程中,必须做好勘探前的准备工作, 严格遵守勘探过程中的技术要求,进行数据质量的控制和管理,最终 形成符合规范要求的勘探报告。只有在满足这些规范要求的前提下, 地震勘探才能为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地质信息,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和安全性。

地勘招标技术要求

地勘招标技术要求 一、主要进行工作: 1、详勘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可靠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2、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资料; 3、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4、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5、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6、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7、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变化幅度; 8、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二、天然地基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 1、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时,勘探孔的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倍,且不应小于5m; 2、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验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高层建筑的一般性勘探孔应达到基底下0.5~1.0倍的基础宽度,并深入稳定分布的地层; 3、对仅有地下室的建筑或高层建筑的裙房,当不能满足抗浮设计要求,需设置抗浮桩或锚杆时,勘探孔深度应满足抗拔承载力评价的要求; 4、当有大面积地面堆载或软弱下卧层时,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

5、在上述规定深度内当遇到基岩或厚层碎石土等稳定地层时,勘察孔深度应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6、勘探孔间距按地基复杂程度按规范要求执行; 7、在基础持力层顶面起伏与厚度变化较大地段,以及局部有填土、暗塘、墓穴、地下洞室等不良地质现象存在时,应进行浅层勘察,其孔距为10-15m,控制边界线的孔距宜缩小至2-3m; 8、对于丘陵山区及基岩埋藏较浅地段,除利用钻孔外,还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布置探井槽等; 三、基桩工程勘察布置应查明桩端持力层及其下卧层厚度变化和所穿过土层的工程性质,评价成桩肯能性,论证桩的施工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勘探点及其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勘探孔的间距一般宜为20-30m,当相邻勘探点所揭露的持力层层面坡度大于10%时,对预制桩及其间距应适当加密;对地质构造复杂,层面变化较大的地区,岩溶发育地区,强烈风化的花岗岩等类岩层地区的嵌岩桩,钻孔间距宜为10-20m;对特别复杂严重风化的断裂、破碎岩体,岩溶发育地区,应逐柱、逐桩布置钻孔;同时,对于岩溶地区,还应辅以物探法查明岩溶洞悉、土洞发育的程度、顶板厚度和连通性; 2、勘探孔的深度,一般性的勘探孔应达到预计桩长以下3-5DD为桩径,且不得小于3 m ;对于大直径桩,不得小于5 m;控制性钻孔应达到桩基变形计算深度下2-3m,并满足强度验算的要求;对于嵌岩桩,钻孔应深入持里层下3-5 DD为桩径,且不应小于3m;地质条件复杂时,不得小于5m;在预定深度内遇到溶洞、断裂破碎带、倾斜延伸的袋状全风华带等不良地质体时,应穿越至稳定完整地层内的深度不应小于5m; 3、对于桩基勘探深度范围内的主要岩土地层,应根据土质情况选择合适的现场原位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嵌岩桩的持力层应取试样进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数量不宜少于6个; 四、在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地区进行勘察时,应进行场地和低级地震效应的岩土工程勘察;

地质勘察工程师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规范要求与技术指南

地质勘察工程师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规范要 求与技术指南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因素引起的、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威 胁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地质勘察工程师在地质灾害防治中扮演着重要 的角色,他们需要遵守一些规范要求和技术指南,以确保工程的安全 可靠。本文将针对地质勘察工程师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规范要求和技 术指南进行阐述。 一、规范要求 1. 地质勘察工程师应具备扎实的地质知识和工程经验,掌握地质勘 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以及地质灾害防治的相关法规和规范。 2. 在地质勘察工作中,地质勘察工程师应遵循勘察范围广泛、取样 准确、数据可靠、报告详实的原则,确保勘察结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地质勘察工程师在勘察设计中应注重对地质灾害敏感区域的调查 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4. 地质勘察工程师应加强与相关专家、环境保护部门和社区居民的 沟通与合作,形成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格局,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 效果。 二、技术指南 1.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地质勘察工程师在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时,应参考相关技术指南。评估包括对潜在灾害源的调查、对可能受灾区的评估、对灾害发生的 频率和严重程度的评估等。通过科学的评估,可以为地质灾害的防治 提供科学依据。 2.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指南 地质灾害监测是预防和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地质勘察工程师 在进行监测时,应参考相关技术指南,选择合适的监测手段和仪器设备,并制定合理的监测方案,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3. 地质灾害治理技术指南 地质灾害治理是消除或减轻灾害隐患和风险的重要任务。地质勘察 工程师在进行治理工作时,应参考相关技术指南,选择适合的治理措 施和方法,并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确保治理效果的持久和可靠。 4.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指南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是应对灾害事件的应急措施和工作程序的总结和 制定。地质勘察工程师在编制预案时,应参考相关技术指南,根据灾 害类型和程度制定相应的预案内容,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总结: 地质勘察工程师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规范要求与技术指南对确保工 程安全可靠非常重要。只有严格遵循这些规范要求和技术指南,地质 灾害防治工作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地质勘察工程师还需要不断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地震勘察规范要求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地震勘察规范要求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地震勘察是为了评价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 和抗震能力,从而确保工程的安全性。为此,地震勘察需要遵循一系 列规范要求,以确保勘察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本文将对地质勘察 工程中的地震勘察规范要求进行探讨。 一、勘察设计要求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地震勘察需要遵循相应的勘察设计要求。首先, 勘察设计应该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地震勘察的规定和标准。其次,根 据工程的性质和规模,勘察设计应该包括适当的地震动参数选取、勘 察方法与技术选择、勘察区域的范围确定等内容。此外,勘察设计还 应考虑到勘察成本、勘察时间和勘察结果的可靠性等因素。 二、地震勘察方法与技术 在地震勘察中,选择适当的勘察方法与技术对于获得准确的勘察数 据至关重要。常用的地震勘察方法包括地震观测、地震勘探和地震地 质调查等。地震观测方法主要通过设置地震台站记录地震波来获取地 震参数。地震勘探方法则利用地震波反射、折射和透射的特点,来获 取地下构造和地震参数。地震地质调查方法则结合地震地质和地震地 貌特征,确定地震活动性和地震作用强度。在选择勘察方法与技术时,应根据工程的性质和勘察要求,综合考虑勘察区域的地质、地形和工 程条件等因素。 三、勘察区域范围确定

地震勘察需要确定勘察的区域范围,以确保勘察的全面性和针对性。勘察区域范围的确定应根据工程的规模和地质条件进行评估,并结合 相关的地震历史和地震活动性资料进行分析。尤其是对于中大型工程,其勘察区域范围应相对较大,以准确评估地震的影响。同时,也需要 结合工程的布置和地质条件,确定特殊区域的勘察范围,确保勘察工 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四、地震动参数选取 地震动参数的选取对于地震勘察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至关重要。选取 地震动参数需要考虑工程所在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地震历史数据、地 形和地质条件等因素。通常,地震动参数选取应包括地面加速度、速度、位移和频谱等指标。对于不同级别的工程,地震动参数的要求和 选取方法也有所不同。选取合适的地震动参数可以准确评估工程的抗 震性能,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投资成本。 五、勘察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地震勘察所获得的大量数据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与分析,以获得可 靠的勘察结果。处理与分析工作包括数据的整理、校核、筛选和解释等。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应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靠性。同时,还需要运用适当的地震勘察方法和常用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如地震波法和地震反演法等,来提取和解释地震勘察数据中的有用信息。 六、报告编写

地质勘察工程师必备的规范要求技能

地质勘察工程师必备的规范要求技能地质勘察工程是一项关键的工作,它对于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的成 功至关重要。作为地质勘察工程师,必须具备一系列的规范要求技能,以确保勘察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将介绍几个地质勘察工程师 必备的规范要求技能。 1. 地质调查技能 地质调查是地质勘察工程的基础,它涉及到对地下地质构造、岩石 性质、地层分布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地质勘察工程师必须具备准确 识别和描述岩石、土层及地层变化的能力,了解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 的影响,并能提供相应的技术建议。 2. 测量技能 准确的测量是地质勘察工程的关键环节。地质勘察工程师需要熟练 掌握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全站仪、水准仪、测深仪等,并 且要能进行精确的地面平面和高程测量。在测量过程中,工程师还要 注意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处理,以确保勘察数据的可靠性。 3. 资料分析和处理技能 地质勘察工程师需要对采集到的各类地质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他 们需要使用专业的软件和工具,对地质勘察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和展示,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结论。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数据分 析和解读能力,能够从大量的数据中找到规律和趋势,为后续的工程 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4. 技术标准遵循能力 地质勘察工程师必须熟悉并遵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包括地质 勘察规范、勘察测量规范、工程勘察规范等。他们需要了解各项规范 的要求和指南,并在实际的勘察工作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和 记录。只有遵循规范,才能保证勘察工作的准确和可靠。 5.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地质勘察工程往往需要多人协作完成,因此地质勘察工程师需要具 备良好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他们需要与其他工程师、技术人员和 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完成地质勘察工作。同时,工 程师还需要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以便与其他团队成员 进行有效的交流和讨论。 综上所述,地质勘察工程师必备的规范要求技能包括地质调查技能、测量技能、资料分析和处理技能、技术标准遵循能力以及团队合作与 沟通能力。只有具备这些技能,工程师才能在地质勘察工作中取得良 好的成果,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支持。

地质勘察工程师在地下水调查中的规范要求与技术标准

地质勘察工程师在地下水调查中的规范要求 与技术标准 地下水调查是地质勘察工程师在工程设计及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一部分。本文将探讨地质勘察工程师在地下水调查中所需遵守的规范 要求与技术标准。 1. 地下水调查的目的与重要性 地下水调查是为了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水质、水量及运动方向 等相关信息。它对于工程设计、环境保护及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地质勘察工程师应明确地下水调查的目的和重要性,制定相应的调查 方案。 2. 地下水调查流程 地下水调查主要包括前期调研、信息收集、现场勘察与采样、分析 与解读以及报告撰写等步骤。地质勘察工程师应按照规范要求和技术 标准依次进行,确保调查结果准确可靠。 3. 勘察工具与设备 地下水调查需要使用各种勘察工具与设备,如水质采样器、水位计、水文地质钻机等。地质勘察工程师应熟练掌握这些工具与设备的使用 方法,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 4. 采样与分析

地下水调查的关键是采样与分析。地质勘察工程师应按照规范要求 合理选择采样点,并进行现场采样。采样后需要将水样送至具备资质 的实验室进行分析,以获取准确的水质数据。 5. 数据的处理与解读 地下水调查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与解读。地质勘察工程师应运 用相关的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及水文学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 工程设计需求进行合理解读。 6. 地质报告的撰写 地下水调查结果需编写成地质报告,以便于工程设计及建设人员参考。地质勘察工程师应按照规定格式、内容全面、技术标准要求编写 地质报告,确保报告的准确性。 7. 注重安全与环保 地下水调查过程中,地质勘察工程师应注重工程安全与环境保护。 在现场工作中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保护自身安全。同时,应 注意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确保调查工作对生态环境的最小影响。 结论 地质勘察工程师在地下水调查中需遵守的规范要求与技术标准是确 保调查结果准确可靠的基础。合理制定调查方案、正确使用勘察工具 与设备、准确采样与分析、科学处理与解读数据,以及规范的报告撰 写都是地质勘察工程师需要具备的技能。同时,注重安全与环保也是 地下水调查中不可忽视的要素。只有严格遵守规范要求与技术标准,

地质勘察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

地质勘察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 求 地质勘察工程师是在土地开发、建筑设计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的 专业人员。他们的职责是进行地质调查、勘探和分析,为工程项目提 供必要的地质信息和数据。为了胜任这一角色,地质勘察工程师需要 具备一系列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本文将从专业知识、技能技巧以及个 人素质等方面探讨地质勘察工程师应具备的要求。 一、专业知识 地质勘察工程师首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这包括对地球科学、岩石学、地质力学、地质调查方法和地质图解等方面的深入了解。他 们需要了解土层构造、地下水位、地下岩石类型以及其他与工程项目 相关的地质信息。此外,地质勘察工程师还应具备相关法律法规、地 质标准和规范的知识,以确保工程项目符合国家的要求。 二、技能技巧 1. 地质勘察技能:地质勘察工程师应具备进行地质调查和勘察的基 本技能。他们需要能够熟练使用地质仪器和工具,准确测量和记录地 质数据。此外,他们还需要能够分析和解释勘察结果,并能提供准确 的地质评估和预测。 2. 案例分析能力:地质勘察工程师需要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他们需要对各种地质情况进行评估,并就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

有效对策。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他们可以提前预防和解决潜在的地质 灾害和工程风险。 3. 技术应用能力:地质勘察工程师需要善于应用各种先进技术工具 来辅助工作。例如,他们可以使用地质信息系统(GIS)来处理和分析 大量的地质数据,以支持工程项目的决策和规划。另外,掌握地质勘 察软件和模拟工具也是地质勘察工程师的必备技能。 三、个人素质 1. 良好的沟通能力:地质勘察工程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沟 通能力。他们需要与项目团队、客户和其他相关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 协调。此外,他们还需要能够编写清晰、准确的技术报告和文件,以 便于项目的顺利进行。 2. 团队合作能力:地质勘察工程师通常是多学科团队的一员。他们 需要与土木工程师、建筑师和设计师等其他专业人员紧密合作,共同 解决工程项目中的地质问题。因此,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是地质勘察 工程师必备的素质之一。 3. 学习和创新意识:地质勘察工程师应具备持续学习和创新的态度。地质科学不断发展,勘察技术也不断更新。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 和掌握新技术,地质勘察工程师才能与时俱进,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 环境。 4. 责任心和安全意识:地质勘察工程师参与的项目往往与工程安全 息息相关。他们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确保工程项目的

井中-地面电法勘探技术规程

井中-地面电法勘探技术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井中-地面电法勘探技术的应用,保证勘探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井中-地面电法勘探技术在地质勘探、矿产勘探、地下水勘探等领域的应用。 第三条井中-地面电法勘探技术是通过测量地下不同介质的电阻率分布,来推断地下结构与岩性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第四条井中-地面电法勘探技术应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确保勘探活动的合法性和环境保护要求。 第二章技术要求 第五条在进行井中-地面电法勘探前,应当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资料收集,了解勘探区域的地质背景和勘探目的。 第六条勘探设备和仪器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校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第七条在勘探现场,应根据勘探区域的地质特征和勘探目的,选择合适的电极排列方式和测量参数。 第八条井中-地面电法勘探应当避免在雷电活跃的天气条件下进行,以免影响测量数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第三章操作流程 第九条在进行井中-地面电法勘探前,应制定详细的勘探方案和安全措施,明确勘探的范围、时间和工作人员的职责。 第十条对于井中-地面电法勘探中使用的井下设备和测量仪器,应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测试,确保安全可靠。 第十一条在进行现场勘探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电极布置和测量操作,确保获得准确的电阻率数据。 第四章数据处理与解释

第十二条对于采集到的井中-地面电法勘探数据,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数据处理,剔除异常数据和干扰信号。 第十三条数据处理过程应当符合地球物理勘探的标准化要求,使用专业的数据处理 软件进行数据反演和分析。 第十四条对于数据解释和成果报告,应根据勘探目的和需求,进行科学的解释和分析,提供可靠的地质信息和建议。 第五章质量保证与安全管理 第十五条井中-地面电法勘探活动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勘探数据的质量 和可靠性。 第十六条在勘探现场,应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安全风险的识别和 应对能力。 第十七条勘探活动应该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和防护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第六章后续管理与监督 第十八条完成井中-地面电法勘探项目后,应编制详细的数据报告和成果文件,归档 保存并提交相关部门备查。 第十九条对于勘探过程中的不足和错误,应及时总结和改进,提高勘探工作的效率 和质量。 第二十条监督部门应加强对井中-地面电法勘探活动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 理和纠正。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对于违反本规程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责任,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处 理。 第二十二条在技术更新和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对本规程进行相应的修订和完善。 第二十三条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作为井中-地面电法勘探技术的操作指导和管 理标准。 以上是关于井中-地面电法勘探技术规程的内容,具体实施过程中需按照相关法律法 规和标准执行。

地面重力勘探技术规程

地面重力勘探技术规程 引言: 地面重力勘探技术是一种应用重力场测量原理来研究地下岩石密度变化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矿产资源评价、地下水资源调查等领域。本文将对地面重力勘探技术规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前期准备 在进行地面重力勘探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制定勘探计划,确定勘探区域范围和勘探目的。其次,需要进行地形测量和基准测量,以确定勘探区域的地形和基准点位置。同时,还需要进行重力仪器的校准和检验,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二、测量设备 地面重力勘探需要使用重力仪器进行测量。常用的重力仪器包括绝对重力仪、相对重力仪和重力梯度仪等。在选择重力仪器时,需要考虑勘探区域的地势情况、勘探目的以及测量精度要求等因素。 三、测量方法 地面重力勘探主要有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两种方法。绝对测量是指通过测量重力加速度的绝对值来获取地质体的重力异常信息。相对测量是指通过比较不同位置的重力加速度差异来获取地质体的重力异常信息。根据勘探目的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四、测量数据处理

测量得到的重力数据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才能得到有用的信息。首先,需要进行数据的质量控制,包括数据的筛选和校正。其次,需要进行重力异常的计算,得到重力异常数据。最后,还需要进行重力异常的解释和分析,以获得地下岩石密度变化的信息。 五、勘探成果应用 地面重力勘探的成果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在地质勘探中,可以用于找矿、评价矿产资源储量和分布等。在地下水资源调查中,可以用于确定地下水储层的分布和厚度等。此外,地面重力勘探还可以应用于地质灾害预测、地下工程勘察等领域。 结论: 地面重力勘探技术是一种应用重力场测量原理的方法,可以用于研究地下岩石密度变化。在进行地面重力勘探时,需要进行前期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和方法,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地面重力勘探的成果可以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矿产资源评价、地下水资源调查等领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技术规范书(地勘)

工程勘探标准化要求及取费标准第一部分普通地面站点工程勘探标准化要求及取费 (一)工程勘探要求 1、各种塔型在塔脚中心处设一个触探孔。为满足抗倾覆要求,钻孔灌注桩或人工挖孔灌注桩桩深一般塔高的1/5-1/4(该数据仅作为勘探孔深的参考,不作为塔基设计的依据),土质较差时,可达塔高1/3;独立基础埋深一般需3.5米左右。当还要增加新建机房时,还宜适当增加钎探孔判定浅层土层分布。 2、描述建设场地周围的地形、地貌、正负零高程引测点等内容,以及地面标高;在平面图上表示清楚征地范围外10米内地形、地貌、周围的建筑物以及相对位置;如有滑坡等不利地形必须标明,例如铁塔周边10米范围内是否有河道,如果有河道还应标出河道的水深,水面到河岸的距离等。 3、提供拟建场地地区的自然条件,地震基本烈度,场地土液化情况(如液化应提供液化折减系数),场地冻土深度。探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腐蚀性,各土层的透水性和水位变化规律, 历史洪水位。 4、提供各层岩土的类别、结构、厚度、坡度、工程特性、稳定性和承载力特征值及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端阻力、侧阻力特征值(和极限标准值)及各土层的抗拔系数、以及提供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m值等。 5、对建筑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 6、探明天然地基持力层位置,且探明持力层下软弱下卧层分布情况。

对软弱土层较厚处,需探明桩基持力层位置。 7、判定并提供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 8、查明不良地质的分布及其对基础混凝土及钢筋的危害程度,并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地质条件复杂地区需查明其分布规律、具体条件、危害程度。 9、对地基和基础设计方案提出建议或改良措施。 10、土层变化较大时应适当增加勘探点。 11、如果定位点周围有高压线、各市政管道井、化粪池等穿过,亦应注明这些不利因素与铁塔定位点最小水平距离; 12、提供铁塔进场、安装的可行性,即是否车辆能到达施工现场等。 13、出具的地勘报告中需包含现场作业照片,并注明经纬度信息(精确到小数点后5位); 14、勘探点偏离基站实际建设点位直线距离不得超过20米; 15、提供的地勘报告电子版需包含封面、扉页、目录以及正文,且扉页需有地勘单位相关人员电子签名及人员执业资质章; 16、未尽之处请严格按照现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执行。 (二)最高限价取费标准 取费标准:单个站点地勘费=取费基价X地区调整系数;(取费基价暂定为3000元/站,地区调整系数见附件1); 对已实施地勘工作,但由于非设计院因素导致站点撤销,需正常记取地勘费。

勘察技术要求

地勘技术要求 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 1 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2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对地震效应进行评价; 3 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4 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5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6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提供历年最高地下水位,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设防水位及抗浮水位; 7 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8 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9 对天然地基、复合地基及桩基条件进行评价,提出安全可靠且经济合理的地基方案和施工建议; 详细勘察的勘探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勘探点间距宜按地基的复杂程度确定:简单场地为30-50m;中等复杂场地

为15-30m;复杂场地为10-15m; 2.同一建筑范围内的主要受力层或有影响的下卧层起伏较大时,应加密勘探点,查明其变化; 3.勘探手段宜采用钻探与触探相配合,在复杂地质条件、湿陷性土、膨胀岩土、风化岩和残积土地区,宜布置适量探井; 4.勘探点深度应满足规范要求; 5.其他未尽事宜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建筑抗震设防规范GB50011-2010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