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钒酸铵的性质

偏钒酸铵的性质
偏钒酸铵的性质

偏钒酸铵的性质

原创邹建新等

偏钒酸铵(NH4VO3)是白色或带淡黄色的结晶粉末,如图所示。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偏钒酸铵是工业上生产V2O5的中间产物。偏钒酸铵在真空中加热到135℃开始分解,超过210℃时分解生成V2O4和V2O5。如表所示。

除了偏钒酸铵外,五价钒(V5+)的铵盐还有很多种,如:(NH4)2V4O11、(NH4)2 V6O16、(NH4)4V6O17、(NH4)4V10O27、(NH4)6V10O33、(NH4)2V12O31、(NH4)6V14O38、(NH4)10V18O40、(NH4)6V20O53、(NH4)8V26O69等。

表偏钒酸铵热分解条件及产物

工业生产五氧化二钒时,采用酸性铵盐沉钒时,在不同钒浓度和pH值等沉钒条件下,可以得到上述的钒酸铵沉淀,通常称之为多钒酸铵(英文缩写为APV),是制取V2O5的中间产品,多为橙红色或橘黄色,也称为“黄饼”。纯净的偏钒酸铵粉末是白色。

APV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APV在空气中煅烧脱氨后,得到工业五氧化二钒。

——《钒钛产品生产工艺与设备》,北京:化工出版社,

(攀枝花学院)

二氯乙烷说明书

二氯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氯乙烷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1,2-二氯乙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1,2-dichloroethane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主要用途:用作蜡、脂肪、橡胶等的溶剂及谷物杀虫剂。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反应,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GHS危险性类别: 易燃液体-2,皮肤腐蚀/刺激-2,致癌性-2,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3,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2,急性毒性-经口-4,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3,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引起皮肤刺激; 怀疑致癌;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可能引起昏昏欲睡或眩晕; 引起严重眼睛刺激; 吞咽有害; 对水生生物有害; ?预防措施: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

可能残留有害物。 ?事故响应: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废弃处置:用焚烧法处置。与燃料混合后,再焚烧。焚烧炉排出的卤化氢通过酸洗涤器除去。 物理化学危险: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起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健康危害:对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肺水肿;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刺激胃肠道和引起肝、肾和肾上腺损害。急性中毒:其表现有二种类型,一为头痛、恶心、兴奋、激动,严重者很快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而死亡;另一类型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可发生肝坏死和肾病变。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引起神经衷弱综合征和消化道症状。可致皮肤脱屑或皮炎。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混合物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化学名:二氯乙烷CAS No:107-06-2危险组分:二氯乙烷浓度:99%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钒化合物性质

1.钒 A.物理性质 钒是一种单晶金属,呈银灰色,具有体心立方晶格,曾发现在1550℃以及-28~-38℃时有多晶转变。钒的力学性质与其纯度及生产方法密切相关。O、H、N、C等杂质会使其性质变脆,少量则可提高其硬度及剪切力,但会降低其延展性。钒的主要物理性质见表2-1钒的力学性质如表2-2所示。 性质数值性质数值 原子序数23 热导率(100℃)/J·(cm·s·K)-10.31 原子量50.9415 外观浅灰 晶格结构体心立方外电子层3d34s2 晶格常数a/mm 0.3024 焓(298K)/kJ·(mol·K)-1 5.27 密度/kg·m-36110 熵(298K)/J·(mol·K)-129.5 熔点/℃1890~1929 热容c p(298K液态) /kJ·(mol·K)-124.35~25.59 47.43~47.51 沸点/℃3350~3409 熔化热/kJ·mol-116.0~21.5 热容c p①(298~990K) /kJ·(mol·K)-1 a.24.134 b.6.196×10-3 c.-7.305×10-7 d.-1.3892×105 蒸气压/Pa 1.3×10-6(1200℃) 1.3(2067℃) 3.73(2190K) 207.6(2600K) 蒸发热/kJ·mol-1444~502 热容c p②(900~2200K) /kJ·(mol·K)-1 a.25.9 b.-1.25×10-4 c.4.08×10-6 线膨胀系数 (20~200℃)/K-1 (7.88~9.7)×10-6 比电阻(20℃) /μΩ·cm 24.8 温度系数(100℃)/cm·K-10.0034 钒同位素46V 47V 48V 49V 50V 51V 52V 53V 54V 半衰期0.426s 33min 16.0d 330d 6×1015a 稳定 3.75min 2.0min 55s 丰度/% 0.25 99.75 ①c p=a+b T+c T +d T ; ②c p=a+b T+c T 2,式中,T为温度,K。 表2-2 金属钒的力学性质 性质工业纯品高纯品 抗拉强度σb/MPa 245~450 210~250 180 延展性/% 10~15 40~60 40 维氏硬度HV/MPa 80~150 60 60~70 弹性模量/GPa 137~147 120~130 泊松比0.35 0.36 屈服强度/MPa 125~180 B.钒的化学性质 由图2-1可见,钒在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VB族,属于过渡金属元素中的高熔点元素,包括Ti、Zr、Hf、V、Nb、Ta、Cr、Mo、W、Re等10个元素。它们的特点是:具

偏钒酸铵安全技术说明书

偏钒酸铵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偏钒酸铵化学品俗名:钒酸铵化学品英文名称:ammonium metavanadate 英文名称:ammonium vanad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643 CAS No.:7803-55-6 生产企业名称:挪亚化工地址:市建邺区江东路 第二部分:成分/ 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偏钒酸铵》99%7803-55-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粉尘能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吸入和口服可致死亡。吸入引起咳嗽、胸痛、痛、口中金属味和精神症状。对肝、肾有损害。皮肤接触可引起荨麻疹。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不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有氧化性。接触有机物有引起燃烧的危险。有害燃烧产物:氮氧化物、氨。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小心扫起,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直射。包装密封。应与还原剂、易(可)燃物、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 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联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0.05mg(V2O5)/m3 TLVWN :未制定标准监测方法: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至黄色结晶粉末。 pH:熔点CC ):210(分解)相对密度(水=1): 2.326 沸点(C ):无资料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 分子式: NH4VO3 分子量: 116.99 主要成分:含量:工业级》99.5%;分析纯〉99%;化学纯〉98%。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燃烧热(kJ/mol):无意义 临界温度(C):无资料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钒 2

钒 钒元素的发现史 钒先后被两次发现。第一次是在1801年由墨西哥城的矿物学教授Andrés Manuel del Rio发现的。他发现它在亚钒酸盐样本中,Pb5(VO4)3Cl并把这个样本送到巴黎。然而,法国化学家推断它是一种铬矿石。第二次发现钒是在1831年,由斯德哥尔摩的瑞典化学家Nil Gabriel Selfstr?m发现。他从一个矿石制作的铸铁样本中分离了它,矿石是在斯莫兰开采出来的。他能够证明它是一种新的元素,并因此击败了一位与他竞争的化学家,来自在锡马潘(墨西哥)的Friedrich W?hler,他也在对另一种钒矿石进行研究。 钒元素的诞生及存在形式 纯净的钒是由Henry Roscoe在曼彻斯特(英格兰西北部城市),于1869年制取,而且他证明了之前的金属样本其实是氮化钒(VN)。钒是一种银灰色的金属。熔点1919±2℃,属于高熔点稀有金属之列。它的沸点3000--3400℃,钒的密度为6.11克每立方厘米。纯钒具有展性,但是若含有少量的杂质,尤其是氮,氧,氢等,也能显著的降低其可塑性。硫钒矿(秘鲁)、钒铅锌铜矿(南部非洲)、钒钛磁铁矿(中国、俄罗斯、南非)、钒铀矿(美国、西澳大利亚、乌兹别克)、燃油发电油灰(中东、委内瑞拉)。钒能分别以二、三、四、五价于氧结合,形成四种氧化物,一氧化钒(vo)三氧化二钒(v2o3),二氧化钒,五氧化二钒。钒盐有五价盐:偏钒酸铵、偏钒酸钠、偏钒酸钾、正钒酸钠、焦钒酸钠。四价盐:硫酸氧钒、草酸氧钒,四氯化钒等卤化钒类三氯氧钒等卤氧化钒类。中国是钒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钒矿主要分布在四川的攀枝花和河北的承德,大多数是以石煤的形式存在。 钒元素的结构及其单质 电子层分布:2-8-11-2 核电荷数:23 电子层:K-L-M-N

1,1-二氯乙烷

1,1-二氯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1,1-二氯乙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1,1-dichloroethane 中文名称2:1,1-亚乙基二氯 英文名称2:ethylidene chlor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108 CAS No.:75-34-3 分子式:C2H4Cl2 分子量:98.9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1,1-二氯乙烷75-34-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具有麻醉作用。迄今未见本品引起中毒的报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25 前苏联MAC(mg/m3):10 TLVTN:OSHA 100ppm,405mg/m3; ACGIH 100ppm,405mg/m3 TLVWN:ACGIH 250ppm,1010mg/m3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氢氧化钠理化性能表

氢氧化钠(片碱)理化性能表 基本信息[中文名]:氢氧化钠;烧碱[英文名]:Sodiun hydroxide;Caustic soda [CAS号]:1310-73-2 [分子式]:NaOH [分子量]:40.01 [RTECS号]:WB4900000 [UN编号]:1823 [危险货物编号]:82001 [IMDG规则页码]:8225 [外观与性状]: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危险性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20 [包装类别]:Ⅱ[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主要用途]:用于肥皂工业、石油精炼、造纸、人造丝、染色、制革、医药、有机合成等。 理化特性[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饱和蒸汽压(kPa)] :0.13/739℃[燃烧热(kj/mol)] :[熔点(℃)]:318.4 [沸点(℃)]:1390 [闪点(℃)]:无意义[相对密度(水=1)]:2.12 [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自燃温度(℃)]:无意义[爆炸下限(V%)]:无意义[爆炸上限(V%)]:无意义 危险特性[危险特性]: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具有强腐蚀性。 [燃烧性]:不燃[毒性] : [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能出现[建筑火险分级]:丁 [燃烧(分解)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禁忌物]:强酸、易燃或可燃物、二氧化碳、过氧化物、水。 [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 人体危害与防护[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就医。[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 [呼吸系统防护]:必要时佩带防毒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避免接触的条件]:接触潮湿空气。 [其他防护]: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安全卫生标准] :中国MAC:0.5mg/m3苏联MAC:未制订标准 美国TW A:OSHA 2mg/m3;ACGIH 2mg/m3[上限值] 美国STEL:未制定标准 储运与泄漏处理[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高燥清洁的仓·间内。注意防潮和雨水浸入。应与易燃、可燃物及酸类分开存放。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雨天不宜运输。 [泄漏处置]: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洁清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

二氯乙烷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1-二氯乙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1,1-dichloroethane ?分子量: 98.9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 纯品 ?CAS No.: 75-34-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 ?健康危害: 具有麻醉作用。迄今未见本品引起中毒的报道。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氢氧化钠(液碱)(MSDS)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性能数据(MSDS) 标识中文名:氢氧化钠(液碱)英文名:Sodiun hydroxide 中文名称2:烧碱英文名称2:Caustic soda 分子式:NaOH相对分子质量:40.01 CAS号:1310-73-2危险性类别: 化学类别: 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含量: 工业品一级≥99.5%; 二级≥99.0%。 外观与形状: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 主要用途:用于肥皂工业、石油精炼、造纸、人造丝、染色、制革、医药、有机合成等。 健康危害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爆炸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 可致人体灼伤。 闪点(℃):无意义 爆炸下限(V%):无意义爆炸上限(V%):无意义 引燃温度(℃):无意义最大爆炸压力(Mpa):无意义 最小点火能(Mj):无意义 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 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 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偏钒酸铵

偏钒酸铵 偏钒酸铵(ammonium metavanadate),白色或略带淡黄色结晶粉末,分子式:NH4VO3 、分子量:116.98 ,相对密2.326;熔点200℃,微溶于冷水、热乙醇和乙醚,溶于热水及稀氢氧化铵;空气中灼烧时变成五氧化二钒,有毒。包装贮运粉状40Kg内衬塑料袋钢纸桶。主要用作化学试剂、催化剂、催干剂、媒染剂等,陶瓷工业广泛用作釉料,也可用于制取五氧化二钒。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偏钒酸铵 化学品英文名称: ammonium metavanadate 中文名称2:钒酸铵 英文名称2: ammonium vanad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643 CAS No.: 7803-55-6 分子式: NH4VO3 分子量: 116.9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偏钒酸铵 含量≥99% CAS No. 7803-55-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粉尘能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吸入和口服可致死亡。吸入引起咳嗽、胸痛、痛、口中金属味和精神症状。对肝、肾有损害。皮肤接触可引起荨麻疹。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有氧化性。接触有机物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氮氧化物、氨。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小心扫起,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氯乙烷SDS

修订日期:2015.04.07 SDS编号: 产品名称:1,2-二氯乙烷版本:02-中文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1,2-二氯乙烷 化学品英文名:1,2-dichloroethane 企业名称:xxxxxxxxxxxxxx 企业地址:xxxxxxxxxxxxxx 邮编: xxxxxxxxxxxxxx 传真: xxxxxxxxxxxxxx 联系电话:xxxxxxxxxxxxxx 企业应急电话:xxxxxxxxxxxxxx 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专 xxxxxxxxxxxxxx 线: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反应,遇明火、高 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较低入扩散到相当 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2;急性毒性-经口类别4;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致癌性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 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3。 危害说明(H术语):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引起皮肤刺激;怀疑致癌;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可能引起昏昏欲睡或眩晕;引起严重眼睛刺激;吞咽有害; 对水生生物有害。 标签要素:

修订日期:2015.04.07 SDS编号: 产品名称:1,2-二氯乙烷版本:02-中文 形象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吞咽有害。造成严重眼刺激。怀疑会致癌。 造成皮肤刺激。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等设 备。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保持容器密 闭。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等势联接。作业后彻底清洗。使用本产品 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戴防护手套。在使用前获取特别指示。在读 懂所以安全防范措施之前切勿搬动。使用所需的个人防护设备。避免 吸入粉尘/烟/烟雾/气体/蒸汽/喷雾。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 用。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清洗皮肤/ 淋浴。火灾时使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用水灭火无 效。如如吞咽: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或医生。漱口。如皮肤沾 染: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脱掉所有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清洗几分 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的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如仍 觉眼刺激:就医/就诊。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就诊。如误吸入: 将受害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休息姿势。 安全贮存: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低温。保持容器密闭。存放必须加 锁。 废弃处置:处置内装物/容器等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进行处理。 物理化学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健康危害:对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肺水肿;抑制中枢神经 系统、刺激胃肠道和引起肝、肾和肾上腺损害。

1,2二氯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GHS)详解

安全技术说明书 修订日期:2015年11月20日SDS编号:产品名称:1,2二氯乙烷版本: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1,2二氯乙烷 化学品名称:1,2二氯乙烷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应急咨询电话: 编写日期:2015年11月20日 企业 标志

1,2二氯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1,2二氯乙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1,2-Dichloroethane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用途:用作溶剂及制造,三氯乙烷的中间体。用作蜡、脂肪、橡胶等的溶剂及谷物杀虫剂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本品易燃,高毒,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反应,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健康危害:对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肺水肿;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刺激胃肠道和引起肝、肾和肾上腺损害。急性中毒:其表现

有二种类型,一为头痛、恶心、兴奋、激动,严重者很快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而死亡;另一类型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可发生肝坏死和肾病变。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引起神经衷弱综合征和消化道症状。可致皮肤脱屑或皮炎 环境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易燃液体,类别2急性毒性-经口,类别4*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致癌性,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呼吸道刺激)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3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引起皮肤刺激; 怀疑致癌;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可能引起昏昏欲睡或眩晕; 引起严重眼睛刺激; 吞咽有害; 对水生生物有害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远离热源、明火 ?作业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

二氯乙烷

.-二氯乙烷

————————————————————————————————作者:————————————————————————————————日期:

1.2-二氯乙烷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回目录化学品中文名称:1,2-二氯乙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1,2-dichloroethane 中文名称2:二氯乙烷(对称)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123 CAS No.:107-06-2 分子式:C2H4Cl2 分子量:98.9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回目录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1,2-二氯乙烷≥99.0%107-06-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回目录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对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肺水肿;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刺激胃肠道和引起肝、肾和肾上腺损害。急性中毒:其表现有二种类型,一为头痛、恶心、兴奋、激动,严重者很快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而死

亡;另一类型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可发生肝坏死和肾病变。慢性影响:长期低浓 度接触引起神经衷弱综合征和消化道症状。可致皮肤脱屑或皮炎。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大气臭氧层破坏力极强。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高毒,为可疑致癌物,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回目录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回目录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反应,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 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回目录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 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钒的氢硫碳氮化合物及钒铁钒铝合金的性质及其化学反应(详细版)

钒的氢硫碳氮化合物与钒铁、钒铝合金的性 质及其化学反应 1 钒的氢化物 钒吸收氢后可形成不同的氢化物。氢在钒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见表1。 表1 氢在钒中的溶解度 温度/℃20 150 300 400 600 800 1000 溶解度/L·kg-115 8.2 6 3.8 1 0.45 0.24 钒吸收氢后,可以生成不同的氢化物相,如无序的体心立方的固溶体,V2H、V3H2、VH、VH2等,但VH2很不稳定,常温下即易分解为VH和H2。钒的氢化物为灰色金属状物,金属钒吸氢后晶格膨胀,性质变脆,密度变小,在真空中加热到600~700℃,钒的氢化物即会分解,氢含量降低到0.001%~0.002%,随着氢含量的下降,钒的脆性下降,塑性恢复。 2 钒的硫化物 钒的硫化物主要有二元硫化物、硫酸盐和硫代钒酸盐。钒的二元硫化物有V2S5、VS2、V2S3、VS、VS4、VS5等。V2S5在稀盐酸、稀硫酸及稀氨、碱溶液中微溶。高价的硫化钒在高温下用氩气还原可制得低价的硫化钒。 硫代钒酸盐:V2S5与碱金属硫化物溶液反应,可以生成硫代钒酸盐或(NH4)VO3与(NH4)2S,反应如下:(NH4)VO3+4(NH4)2S+3H2O=(NH4)3VS4+6NH4OH。上式中的VS43-即为硫代钒酸根。除了正硫代钒酸盐外,还可以生成焦硫代钒酸盐。正硫代钒酸盐与强酸作用会发生复分解反应,再生成硫化钒,其反应如下: 2(NH4)3VS4+6HCl=V2S5+3H2S+6NH4Cl 硫酸氧钒:四价钒及五价钒易生成硫酸氧钒VOSO4和(VO)2(SO4)3,二者均不活泼,不溶于水。硫酸钒:二价和三价的钒易生成硫酸钒V2(SO4)3和VSO4。V2(SO4)3不溶于水,比较稳定;VSO4·7H2O溶于水,易氧化,易与FeSO4等形成复盐,此时趋于稳定。 3 钒的碳化物 碳在金属钒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1000℃时约为0.2%,1650℃时可达到5.5%(按摩尔分数)。碳原子在金属钒中的间隙化合物形成两个物相:VC和V2C,V-C体系的相图见图1。 V2C的熔点为2200℃,密度为5665kg/m3,钒的碳化物具有金属特征,其电阻率较低,为156×10-6Ω·cm。 即使在平衡状态下,碳化钒晶格内仍有一定的空位,这些空位比较容易为氮、氧原子,偶尔为硼、硅原子所填补,从而使制备高纯度的碳化钒极为困难。

氢氧化钠理化性质及危害特性表

氢氧化钠理化性质及危害特性表 标识 中文名氢氧化钠英文名称sodium hydroxide 其他中文名称烧碱、苛性碱CAS号1310-73-2 分子式NaOH 相对分子质量40.01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至青白色棒状、片状、粒状、固块或液体 熔点(℃)34.6 沸点(℃)1390 饱和蒸汽压 (kPa) 0.13(739℃)相对密度 2.12(水=1)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和甘油 危险特性 燃烧性不燃 危险特性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 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 具有强腐蚀性。 毒理学简介职业接触限值MAC:2mg/m3 侵入途径由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侵入 急性毒性 LD 50 :40 mg/kg(小鼠腹腔),500 mg/kg(兔经口) LC 50 :1350 mg/kg(兔子) IDLH 10mg/m3 中毒机理 具有腐蚀和刺激作用,皮肤接触高浓度本品,特别是潮湿皮肤,能引起 严重灼伤。特别要注意本品对眼的损害,动物实验资料表明,本品溶液 稀释到0.02%也能损伤兔的角膜上皮,滴入5%~25%的溶液,可使兔眼角 膜上皮很快凝固,出现白斑,其边缘有广泛性出血和水肿。若用较低浓 度(等渗溶液),角膜可见云雾。结膜囊内出现胶状物质,3min后,角 膜内皮脱落,15min后,角膜呈云雾状和水肿。结膜水肿也明显,5h内 角膜上皮脱落。大鼠暴露在40%、直径小于1μm的本品气溶胶环境中, 每周2次,每次20min,10只大鼠死亡2只。病理可见肺泡间隔扩大、 肺气肿、支气管溃疡和淋巴组织增生。 临床表现(1)吸入后,可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高浓度时,可导致水肿。 (2)误服后,口腔和咽部有烧灼感、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腹痛,严重者可致胃肠道穿孔。 (3)皮肤接触后可发生灼伤。创面家疲软而苍白,由于碱液可继续侵入深部组织,创面可向周围扩展和加深。 (4)本品溅入眼内,可引起结膜充血、水肿、角膜上皮片状脱落,严重时角膜溃疡,甚至穿孔,并可导致眼球萎缩。

危险品安全数据清册偏钒酸铵

危险品安全数据清册偏钒酸铵 一标识 中文名偏钒酸铵 英文名ammonium metavanadate 分子式NH4VO3 相对分子质量116.99 CAS号7803-55-6 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 化学类别过渡元素的盐类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含量:工业级≥99.5%;分析纯>99%;化学纯>98%。 外观与性状无色至黄色结晶粉末。 主要用途用作催化剂、染料、分析试剂,也用于油漆、 油墨干燥、显微染色、瓷砖着色等。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粉尘能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吸入和口服可致死亡。吸入引起咳嗽、胸痛、痛、口中金属味 和精神症状。对肝、肾有损害。皮肤接触可引起 荨麻疹。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本品不燃 危险特性有氧化性。接触有机物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 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苏打灰覆盖,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操作处置与储运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

行业标准《偏钒酸铵》编制说明

偏钒酸铵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偏钒酸铵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 项目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2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2]92号)、《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3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3]56号)和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3年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3]102号)的文件精神,由大连大连博融新材料有限公司及大连银河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负责制定《偏钒酸铵》有色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编号为2013-0373T-YS,计划完成年限2014年。 1.2 本标准所涉及的产品简况 偏钒酸铵主要应用于催化剂领域,是脱硝等含钒催化剂产品的主要原料。1.3 承担单位情况及主要工作过程 1.3.1 承担单位情况 大连博融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3月,是目前世界领先的钒产品生产企业。公司总占地面积12.34万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致力于高性能钒系列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产品包括钒氧化物、钒酸盐、钒电解液等。产品主要面向航空用有色中间合金、化工、催化剂等工业以及各种潜在的新兴市场,服务于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领域。 公司在材料科学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拥有自主的生产技术和雄厚的研发能力。公司生产设施先进,配置合理,工程化及自动化水平高,具有先进的检测设施和检测手段。能够根据市场的需要,提供完全客户化的高品质产品与服务,现已具备年产2500吨高品质五氧化二钒粉末的生产能力。公司建立了完整的QEHS 体系,将“质量、环境、健康、安全”贯穿到企业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 公司秉持“行业专注,技术领先”的发展理念,促进并推动钒的应用,以先进的材料为有色中间合金及催化剂行业发展提供动力。 1.3.2 主要工作过程 根据任务落实会议的精神,大连博融新材料有限公司及大连银河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接到项目任务后,由双方抽调有关人员共同组成标准编制组,通过多种渠

二氯乙烷(介绍)

二氯乙烷- 简介 二氯乙烷(dichloroethane),有两种异构体: 1,1-二氯乙烷,两个氯与同一个碳原子相连,又称“偕二氯乙烷”,为不对称异构体。 1,2-二氯乙烷,两个氯分处两个碳原子上,又称“邻二氯乙烷”,为对称异构体。 两种异构体的鉴别: 首先,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使-Cl转化为-OH。那么1,1-二氯乙烷将得到CH3-CH(OH)2,同碳二醇,不稳定,脱水形成CH3CHO。而1,2-二氯乙烷则得到乙二醇。 然后用银氨溶液检验,产生银镜的就是1,1-二氯乙烷;不产生的则是1,2-二氯乙烷(乙醛能把银氨还原为Ag)。 二氯乙烷- 1,1-二氯乙烷 基本信息 1,1-二氯乙烷 国标编号:32035 CAS:75-34-3 中文名称:1,1-二氯乙烷 英文名称:1,1-dichloroethane;ethylidene chloride 别名:乙叉二氯 分子式:C2H4Cl2;CH3CHCl2 分子量:98.97 熔点:-96.7℃ 密度:相对密度(水=1)1.17; 蒸汽压:-10℃ 溶解性: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稳定性:稳定 外观与性状:无色带有醚味的油状液体 危险标记:7(中闪点易燃液体) 安全性 1、毒性 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725mg/kg(大鼠经口);LC5017300ppm,2小时(小鼠吸入);16000ppm,8小时(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豚鼠吸入1000ppm,6小时/天,5天/周,3个月,肾损害,尿素氮量增高。 2、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3、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具有麻醉作用。未见本品引起中毒的报道。 4、.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25mg/m3 应急处置 1、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少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偏钒酸铵环保工艺

偏钒酸铵环保工艺扩大性生产试验可行性研究报告 十堰绿华石煤研究所 二OO八年七月

偏钒酸铵环保工艺扩大性生产试验可行性研究报告 所长:周万明 总工程师:侯作义 技术负责人:王勇 项目负责人:曾庆德 编制人员:王勇李朴 侯作义曾庆德编制单位: 十堰绿华石煤研究所

目录 总论 (1) 1、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5) 1.1 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5) 1.2 项目概况 (5) 1.2.1项目的建设背景 (5) 1.2.2产品方案与建设规模 (6) 1.2.3工艺方案 (6) 1.2.4工程技术方案 (7) 1.2.5投资规模及资金筹措 (7) 1.2.6项目实施进度及资金使用计划 (10) 2、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发展规划 (11) 2.2产业政策 (12) 2.3行业准入 (13) 2.4自主创新和采用先进技术 (13) 2.4.1提钒工艺概述 (13) 2.4.2本项目拟采用提钒工艺 (14) 2.4.3本项目采用生产工艺的优点 (15) 2.5项目建设必要性 (16) 3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 (16) 3.1 资源开发方案 (16) 3.2资源利用方案 (17) 3.2.1含钒原料 (17) 3.2.2辅助材料 (18) 3.2.3资源综合利用 (18) 3.3资源节约措施 (19) 3.3.1原矿 (19) 3.3.2水 (19) 4、节能 (19)

4.1节能措施 (19) 4.1.1采用先进工艺流程 (19) 4.1.2充分利用厂区地形 (20) 4.1.3选用性能可靠的节能设备 (20) 4.2节能效果 (20) 5、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 (20) 5.1 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20) 5.1.1区域概况 (20) 5.1.2厂址选择 (20) 5.2用地方案 (20) 5.2.1用地原则 (20) 5.2.2总平面布置 (21) 5.3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 (22) 6、环境和生态影响 (22) 6.1环境和生态影响程度 (22) 6.1.1 项目拟建处环境现状 (22) 6.1.2 主要污染物排放及治理 (22) 6.1.3环境保护投资概算 (25) 6.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5) 6.2.1环境保护措施 (25) 6.2.2环境监测 (26) 6.2.3环境管理 (27) 7、经济影响 (27) 7.1费用效果分析 (27) 7.1.1成本费用估算 (27) 7.1.2收益效果估算 (30) 7.2盈利能力分析 (30) 7.2.1经济评价静态指标 (31) 7.2.2静态投资收益率 (31) 7.2.3静态投资回收期 (31) 7.2.4盈亏平衡点 (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