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同步辅导讲解

高一数学同步辅导讲解
高一数学同步辅导讲解

高一寒假数学同步辅导讲义(典型例题分析和练习)

典型例题分析

【题1】设集合A={x︱x∈Z,且-10≤x≤-1},B={x︱x∈Z,且︱x︱≤5},则A Y B中的元素个数是()

A.11 B。10 C。16 D。15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概念及集合的并集运算可借助于数轴求解

解:如图所示

A Y B={x︱x∈Z,且-10≤x≤5}

显然,A Y B中有16个整数,故选C

评注:该题容易错选D,原因是忽视了“0”元素。

【题2】如图所示,U是全集,M,P,S是U的3个子集,则阴影部分表示集合是()A.(M I P)I S

B.(M I P)Y S

C.(M I P)I S

D.(M I P)Y S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综合的韦恩图的理解,给出全集U与3个子集M,P,S的关系图,求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可以用直接分析判断法,也可用间接排除法。

解:解法1:由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M I P的子集,同时又是S的补S的子集

故选C。

解法2:图中表示集合S的区域与阴影部分没有公共面积,即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不含S的元素,排除B;M,P,S三个区域的公共部分位于阴影外部,排除A;阴影只是区域S的一部分,S中的元素不全部落在阴影里,排除D;从而得C是所求。

评注:在失分的考生中,有过半的考生误用D作答,说明考生混淆了集合的交与并这两个概念,是该题失分的主要原因,至于集合的韦恩图的含义,已为考生们所普遍掌握。

【题3】设U是全集,非空集合P,Q满足P?Q?U,若含P,Q的一个集合运算表达式,使运算结果为空集?,则这个运算表达式可以是_________(只要写出一个表达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基本概念和集合间的包含关系,考查考生对符合语言和图形语言的互译能力

解:通过画出韦恩图,就可直觉地看出答案为Q I P

评注:本题是一道通俗读物是的集合开放题,逆向考查集合的运算能力。

【题4】命题“a,b是偶数,则a+b是偶数”的逆否命题是()

A . a+b 不是偶数,则a ,b 都不是偶数

B . a +b 不是偶数,则a ,b 不都是偶数

C . a +b 不是偶数,则a ,b 都是偶数

D . a 、b 都不是偶数,则a+b 不是偶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的逆否命题的概念,以及考生的转化能力,按逆否命题的定义求解即可。

解 p q p

所以故选B

评注:正确理解常用词语的否定,是本题的解题关键,如“都是”的否定是“不都是”

【题5】设甲、乙、丙是三个命题,如果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丙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那么( )

A . 丙是甲的充分条件,但不是甲的必要条件

B . 丙是甲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甲的充分条件

C . 丙是甲的充要条件

D . 丙不是甲的充分条件,也不是甲的充分条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q “形式的命题,其条件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从四

解:∵乙 乙

丙不成立。 即丙不是甲的必要条件 故选A

评注:解答本题容易发生逻辑混乱

【题6】设集合A={x ︱︱x -a ︱<2,B={x ︱

2

1

2+-x x <1},若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包含关系等概念,分式不等式,绝对值不等于和不等式给的解法,同时考查了考生的化归能力。

解,由︱x -a ︱<2得a -2

212+-x x <1,得2

3

+-x x <0,即-2

a+2≤3

故0≤a ≤1

评注:在确定(※)不等式时,可借助于数轴,数形结合处理

【题7】设集合A 和B 都是自然数集合N *

,映射f:A →B 把集合A 中的元素n 映射到集合B 中的元素2n

+n ,则在映射f 下,象20的原象是( ) A .2 B 。3 C 。4 D 。5

分析:根据映射定义,列出原象的方程2n+n=20

解,依题意,得

2n+n=20,将A、B、C分别代入检验,知n=4,故选C

评注:本题建立方程容易,解方程难,考虑到选择的特点,可逆向代入验根

【题8】已知映射f:A→B,其中,集合A={-3,-2,-1,1,2,3,4},集合B中的元素都是A中元素在映射f下的像,且对任意的a∈A,在B中和它对应的元素是︱a︱,则集合B中的元素个数是()

A.4 B。5 C。6 D。7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映射的概念,解答该题可依题意具体写出像集合B中所有的元素,再数其个数你答;也可将原像集A中的元素按负数与非负数分成两类,从整体考虑作答。

解法1:依题意可将映射f:A→B的原像与像之间的对应列成表2—5

表2—5:

A的元素-3 -2 -1 1 2 3 4

映射f下的像 3 2 1 1 2 3 4

因此像集合B={3,2,1,4},即得B中元素的个数个为4,取A为答案

解法2:依题意,对任意a∈A,f(a)=︱a︱,因为A中含3个负数-3,-2,-1的绝对值都在A中的正数中故n=4,得A为答案。

评注:该题错答的考生中,多数选为D,反映了他们对集合中元素的相异性没有掌握好。【题9】(若函数y=f(x)的反函数是y=g(x), f(a)=b, ab≠0, 则g(b)等于()

A.a B.a1- C.b D.b1-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反函数概念,只要对反函数的定义有基本的理解,抓住函数对应关系的法则,便能能正确作答,考点集中,又属最基础的知识,因而得分率高,通过率是0.84 解法1 因为f(x)与g(x)互为反函数,即对f(x)定义域中的任意值x,都有g(f(x))=x,所以由f(a)=b,便有g(b)=g(f(a))=a,因此取A作答。

解法2 取特殊函数f(x)=x+1,其反函数f(x)=x-1,进而取a=2,有f(a)=3,即b=3,从而g(b)=3-1=2,选A为答案

评注:解答本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混淆“函数的互反”与“实数的倒数”这两个概念。

【题10】已知函数f(x)=ax3+bx2+cx+d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A.b∈(-∞,0) B.b∈(0,1)

C.b∈(1,2)

D.b∈(2,+∞)

分析:观察图形,从形向数转化

解法一:由题意得

f(0)d=0

f(1)=a+b+c+d=0

f(2)=8a+4b+2c+d=0

解这个关于b ,c ,d 的方程组,得 b=-3a, c=2a, d=0

由图2—19知,f(3)>0,即27a+9b+3c=6a>0 ∴b=-3a, (-∞,0)

评注:本题考查识图、读图,将图形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的能力

【题11】设函数f(x)=

b

x a

x ++(a>b>0),求f(x)的单调区间,并证明f(x)在其单调区音频的单调性。

分析:从定义域入手,用定义证明

解:函数f(x)

b

x a

x ++的定义域为(-∞,-b)Y (-b ,+∞) f(x)在(-∞,-b )内是减函数,f(x)在(-b ,+∞)内也是减函数 证明f(x)在(-b ,+∞)内是减函数

取x 1,x 2∈(-b ,+∞)且x 1

b x a x ++11-b

x a

x ++22 =

)

)(()

)((2112b x b x x x b a ++--

∵a -b>0. x 2-x 1>0, (x 1+b)(x 2+b)>0 ∴f(x 1)-f(x 2)>0

即f(x)在(-∞,-b)内是减函数

评注: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单调性及不等式的基础知识,以及数学推理判断的能力

【题12】某地为促进淡水鱼养殖业的发展,将价格控制在适当范围内,决定对淡水鱼养殖提供政府补贴,设淡水鱼的市场价格为x 元/千克,政府补贴为t 元/千克。根据市场调查,当8≤x ≤14时,淡水鱼的市场日供应量P 千克与市场日需求量Q 千克近似满足关系: P=1000(x+t -8)(x ≥8,t ≥0) Q=5002

)8(40--x (8≤x ≤14)

当P=Q 时的市场价格称为市场平衡价格。

(1) 将市场平衡价格表示为政府补贴的函数,并求出函数的定义域 (2) 为使市场平衡价格不高于每10元/千克,政府至少补贴多少?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函数的概念、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法等基础知识和方法。

解(1)依题设有 1000(x+t -8)=5002

)8(40--x 化简得5x 2

+(8t -80)x+(4t 2

-64t+280)=0

当△=800-16t 2≥0时 可得x=8-

54t ±5

2250t -

由△≥0,t ≥0,8≤x ≤14得不等式组

0≤t ≤50 8≤8-

54t+5

2250t -≤14

解①得0≤t ≤50

故所求的函数的关系为x=8-54t+5

2250t -

函数的定义域为[0,10] (2)为使x ≤10,应有 8-

54t+5

2250t -≤10

化简得:t 2+4t -5≥0

解得t ≥1或t ≤-5,由于t ≥0知t ≥1从而政府补贴至少为1元/千克。

评注:本题反映了当前的经济生活,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数学家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最后化归为方程和不等式的问题来处理。

【题13】设{a n }是首项为1的正项数列,且(n+1)a 2

1+n -na 2

n +a 1+n a n =0(n=1,2,3,…),则它的通项公式是a n =____________

解:由(n+1) a 2

1+n -na 2

n +a 1+n a n =0得 (a 1+n a n )[(n+1)a 1+n -n a n ]=0(怎样得到的?) 又∵a n ,a 1+n >0 ∴(n+1) a 1+n -n a n =0,即

n n a a 1+=1

+n n

12a a =21

23a a =3

2 ……

1-n n a a =n

n 1- ∵

1a a n =n

1

∵a 1=1, ∴a n =

n 1,应填n

1 评注:本题是累商法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如果从特殊情形入手,还可猜测通项公式,作为

填空题,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题14】设{ a n }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公比q=2,且a 1·a 2·a 3……a 30=230,那么a 3·a 6

·a 9

……·a 30等于( )

A .210

B 。220

C 。216

D 。215 解法1 由a 1·a 2·a 3……a 30=230

,得

a 1·(a 1q)·(a 1q 2

)…·(a 1q

29

)=a 30

1q

)

2921(+++Λ

= a 30

1

q

2

3029?=2

30

∴a 301

q

2

29=2(∵a n >0)

∴a 3·a 6

·a 9

……·a 30=(a 1q 2

)·(a 1q 8

)……(a 1q 29

=a 101·q 29

852++++Λ=a 101·q

2

31

10?

=( a 1q

231)10

=( a 1q 29

·q)

10

=(2·2)

10

=20

20

,故选B

解法2 设a=a 1·a 4·a 7……a 28 则aq 10

=a 2·a 5·a 8……a 29 aq

20

=a 3·a 6·a 9……a 30 (为什么?)

∴a ·aq 10

·aq

20

=a 3q 30

=2

30

,而q=2,a>0

∴a 3

=1,a=1,aq

20=q

20

=2

20

,应选B

评注: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等基础知识,同时考查运算能力和整体思想。

【题15】已知a 1,a 2,…,a n 为各项都大于零的等比数列,公比q ≠1,则( ) A. a 1+a 8>a 4+a 5 B. a 1+a 8

D. a 1+a 8与a 4+a 5的大小关系不能由已知条件确定 解:∵(a 1+a 8)-(a 4+a 5)=a 1(1+q 7)-a 1(q 3+q 4) = a 1(1+q 7

-q 3

-q 4

) = a 1(1-q 3

)(1-q 4) 又 a n >0, ∴q>0, q ≠1

∴ 当q>1时,q 3>1,q 4>1, 1-q 3<0, 1-q 4<0 当00,1-q 4>0 总有a 1(1-q 3

)(1-q 4

)>0 ∴a 1+a 8>a 4+a 5应选A

评注: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求差法比较大小。错选C 的较多,主要认为1+8=4+5,∴a 1+a 8=a 4+a 5,这显然是“思维定势”的影响,错把等差数列的性质移到了等比数列中。

【题16】设S n 是等差数列{ a n }前n 项的和,已知

31S 3与41S 4的等比中项为51S 5,3

1

S 3与4

1

S 4的等差中项为1,求等差数列{ a n }的通项a n 解:设等差数列{ a n }的首项a 1=a,公差为d,则通项为a n =a+(n -1)d 前n 项和S n =na+

2)

1( n n d 31S 3·41S 4=(5

1S 5) 依题意有 其中S 5≠0

31S 3·41

S 4=2 31(3a+3d)·41(4a+6d)=25

1(5a+10d)2 由此可得

31(3a+3d)+4

1

(4a+6d)=2 3ad+5d 2=0

a=1 a=4

整理得 解得 或

2a+

25d=2 d=0 d=-512 ∴a n =1或a n =4-512(n -1)=5

32-512

n

经验证知a n =1时,S 5=5或a n =5

32-512

n 时,S 5=-4,均适合题意

故所求等差数列的通项为a n =1,或a n =5

32-512

n

评注: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方程组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能力

等比数列中的任何一项都不能为零,本题中须注明S 5≠0,否则扣1分(当年评分标准规定)

【题17】设数列{ a n }的首项a 1=1,前n 项和S n 满足关系式: 3tS n -(2t+3)S 1-n =3t(t>0.m=2,3,4,…) (1) 求证:数列{ a n }是等比数列

(2) 设数列{ a n }的公比为f(t),数列{b n },使b 1=1,b n =f(

1

1-n b )(n=2,3,4,…),求b n

(3) 求和:b 1b 2-b 2b 3+ b 3b 4-…+b 12-n b n 2b 12+n

解(1)由S 1=a 1=1, S 2=a 1+a 2=1+a 2得 3t(1+a 2)-(2t+3)=3t ∴a 2=

t

t 33

2+ 又3tS n -(2t+3)S 1-n =3t

3tS 1-n -(2t+3)S 2-n =3t(n=3,4,…) 两式两边分别相减得 3ta n -(2t+3)a 1-n =0,又t>0

于是

1-n n a a =t

t 332+, n=3,4,… 因此{a n }是一首项为1,公比为t

t 33

2+的等比数列。 (2)由f(t)=

t

t 332+=32+t 1

, b n =f(11-n b ),n=2,3,4,…

∴b n =

32+b 1+n ,可见{ b n }是一个首项为1,公差为32

的等差数列。 ∴b n =1+32(n -1)=3

1

2+n

(3)解法1 由b n =312+n ,可知{b 12-n }和{b n 2}是首项分别为1和35,公差均为34

的等差

数列,并且b 12-n =3

1

4+n

∴b 1b 2-b 2b 3+b 3b 4-b 4b 5+…+b 12-n b n 2b 12+n =b 2(b 1-b 3)+b 4(b 3-b 5)+…+b n 2(b 12-n -b 12+n )

=-

3

4

(b 2+b 4+…+b n 2) =-34·2)31435(++?n n =-9

4(2n 2

+3n)

解法2 ∵b 1-m b m -b m b 1+m =b m (b 1-m -b 1+m ) =

9

4

)332312(312-=+--+m m m (2m+1) ∴b 1b 2-b 2b 3+b 3b 4-b 4b 5+…+b 12-n b n 2b 12+n

=(b 1b 2-b 2b 3)+( b 3b 4-b 4b 5)+…+( b 12-n b n 2-b n 2b 12+n )

=-

94

[(2×2+1)+(2×4+1)+…+(2·2n +)] =-94

[2×(2+4+…+2n)+n]

=-9

4(2n 2

+3n)

评注: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和求和公式,以及考查逻辑推理能力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18】设{ a n }为等差数列,S n 为数列{ a n }的前n 项和,已知S 7,S 15=75,T n 为数列

{

n

S n

}的前n 项和。求T n 解:设等差数列{ a n }的公差为d ,则

S n =na 1+

2

1

n(n 3-1)d ∵S 7=7, S 15=75 7a 1+21d=7 15a 1+105d=75 a 1+3d=1

即 解得a 1=-2,d=1

a 1+7d=5 ∴

n S n =a 1+21(n -1)d=-2+21

(n -1) ∴

1

1

++n S n -n S n =21

∴数列{

n S n }是等差数列,其首项为-2,公差为2

1 ∴T n =

412-9

4n 评注:本小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算能力。

寒假综合能力测试题(1)

一、

选择题(共12题,每题5分,共60分)

1.下列图形中,不可能是函数f(x)图象的是( )

2.设函数y=log 2x ,y=x —

1,y=(

2

1)x

的定义域依次为P ,Q ,W ,则他们之间的关系是( ) A .Q ≠

?P ≠

?W B .P ≠

?Q=W C .P=Q ≠

?W D .P ≠

?Q ≠

?W

3. 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S n =n -2+2n+1,则a 4的值为( ) A .7 B .9 C .10 D .24 4. 设函数f(x)\= x

-11

,则{})]([x f f 的函数解析式为( ) A .

x

-11

B .2

)1(1x - C .-x D .x 5.设全集I=R ,M={}

0log >x x ,N=?

??

???>01x x

,那么( ) A .M ≠

?N B .M ≠

? C .M ∩N=Φ D .M ∪N=R —

6.一个项数为2n -1(n ∈N +)的等差数列,它的奇数项与偶数项之和分别是333和296,则此数列的中间项是( )

A .37

B .17

C .9

D .74

7.“p 是q 为真命题”是“p 且q 为真命题”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设f(x)=ax 2+bx+2 ,且f(-2)=3,则f(2)的值等于( ) A .-3 B .-1 C .1 D .3

9.函数y=2

x

x e e --的反函数( )

A .是奇函数,它在(0,+∞)上是减函数

B .是偶函数,它在(0,+∞)上是减函数

C .是奇函数,它在(0,+∞)上是增函数

D .是偶函数,它在(0,+∞)上是增函数

10.若log x (a+2)>log x (2a)>0,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a <2 B .a >2 C .

21<a <1 D .0<a <2

1

11.设f(x)是(-∞,+∞)上的奇函数f(x+2)=-f(x),当≤x ≤1时,f(x)=x ,则f(7,5)等于( )

A .0.5

B .-0.5

C .1.5

D .-1.5

二、填空题:(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4分,计16分)

13.用“<”(-32)3,(67)41,(34)31,(6

5

)21,(2)21

重新排列为____________.

14.已知数列{}n a 满足a n+1=2a n+1,且a 1999=a 2000-1,则a 2002____________. 15.函数y=ln(x 2―3x ―4)的递增区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等数差数列中,S n 是它的前n 项和,且S 6<S 7,S 7>S 8,给出下列结论: ①比数列的公差d <0 ②S 9一定小于S 6 ③a 7是各项中最大的一项 ④S 7一定是S n 中的最大值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入序号)

三、解答题:(共6大题,共74分) 17.(本题12分)设f(x)=x+

x

1

(1)判定f(x)的奇偶性;(2)当x <0时,讨论f(x)的单调性。

18.本题(12分)已知:由正数组成的数列{}n a ,若前2n 项之和等于它前2n 项中偶数之和的11倍。第三项与第四项之和为第二项与第四项之积的11倍,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19.如果不等式7x -2>(x 2-1)m ,对m ∈[-2,2]成立,求x 的取值范围。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套教案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套教案

第一章集合 课题:§0 高中入学第一课(学法指导) 教学目标:了解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目标和基本能力要求,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了解高考意向,掌握高中数学学习基本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强调布置有关数学学习要求和安排。 教学过程: 一、欢迎词: 1、祝贺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高一 级学校深造。希望同学们能够以新的行动, 圆满完成高中三年的学习任务,并祝愿同 学们取得优异成绩,实现宏伟目标。 2、同学们军训辛苦了,收获应是:吃苦耐 劳、严肃认真、严格要求 3、我将和同学们共同学习高中数学,暂定 一年,… 4、本节课和同学们谈谈几个问题:为什么 要学数学?如何学数学?高中数学知识结

构?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本期数学教 学、活动安排?作业要求? 二、几个问题: 1.为什么要学数学:数学是各科之研究工具,渗透到各个领域;活脑,训练思维;计算机等高科技应用的需要;生活实践应用的需要。 2.如何学数学: 请几个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共同完善归纳为四点:抓好自学和预习;带着问题认真听课;独立完成作业;及时复习。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中有的放矢,形成学习能力。 高中数学由于高考要求,学习时与初中有所不同,精通书本知识外,还要适当加大难度,即能够思考完成一些课后练习册,教材上每章复习参考题一定要题题会做。适当阅读一些课外资料,如订阅一份数学报刊,购买一本同步辅导资料. 3.高中数学知识结构: 书本:高一上期(必修①、②),高一下期(必

修③、④),高二上期(必修⑤、选修系列), 高二下期(选修系列),高三年级:复习资 料。 知识:密切联系,必修(五个模块)+选修系列(4个系列,分别有2、3、6、10个模块)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能力。 4.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①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②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③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④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⑤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⑥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⑦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⑧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⑨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⑩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5.本期数学教学、活动安排: 本期学习内容:高一必修①、②,共72课时,

讲义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复习

函数的有关概念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 →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 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x∈A }叫做函数的值域. 2.定义域: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定义域。 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 (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3)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 (4)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x的值组成的集合. (5)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6)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 (7)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3. 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定义域一致 (化简前) ②表达式相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 4.值域:先考虑其定义域 (1)图像观察法(掌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0,(>+ =b a x b ax y 三角函数等的图像,利用函数单调性) (2)基本不等式 (3)换元法 (4)判别式法 5. 函数图象知识归纳 (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函数 y=f(x) , (x ∈A)中的x 为横坐标,函数值y 为纵坐标的点P(x ,y)的集合C ,叫做函数 y=f(x),(x ∈A)的图象.C 上每一点的坐标(x ,y)均满足函数关系y=f(x),反过来,以满足y=f(x)的每一组有序实数对x 、y 为坐标的点(x ,y)均在C 上 . (2) 画法 描点法 图象变换法:常用变换方法有三种:平移变换 伸缩变换 对称变换 6.区间的概念 (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2)无穷区间 (3)区间的数轴表示. 7.映射 一般地,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 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映射。记作“f (对应关系):A (原象)→B (象)” 对于映射f :A →B 来说,则应满足: (1)集合A 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 中都有象,并且象是唯一的;

高一数学同步辅导上课讲义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要点梳理】 要点一、对数函数的概念 1.函数y=log a x(a>0,a ≠1)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0,+∞,值域为R . 2.判断一个函数是对数函数是形如log (0,1)a y x a a =>≠且的形式,即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系数为1; (2)底数为大于0且不等于1的常数; (3)对数的真数仅有自变量x . 要点诠释: (1)只有形如y=log a x(a>0,a ≠1)的函数才叫做对数函数,像log (1),2log ,log 3a a a y x y x y x =+==+等函数,它们是由对数函数变化得到的,都不是对数函数. (2)求对数函数的定义域时应注意:①对数函数的真数要求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②对含有字母的式子要注意分类讨论. a >0 0<a <1 图象 性质 定义域:(0,+∞) 值域:R 过定点(1,0),即x=1时,y=0 在(0,+∞)上增函数 在(0,+∞)上是减函数 当0<x <1时,y <0, 当x ≥1时,y ≥0 当0<x <1时,y >0, 当x ≥1时,y ≤0 要点诠释: 关于对数式log a N 的符号问题,既受a 的制约又受N 的制约,两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应用时经常出错.下面介绍一种简单记忆方法,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以1为分界点,当a ,N 同侧时,log a N>0;当a ,N 异侧时,log a N<0. 要点三、底数对对数函数图象的影响 1.底数制约着图象的升降. 如图 要点诠释: 由于底数的取值范围制约着对数函数图象的升降(即函数的单调性),因此在解与对数函数单调性有关的问题时,必须考虑底数是大于1还是小于1,不要忽略. 2.底数变化与图象变化的规律

人教A版高中数学同步辅导与检测必修1全集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 集合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第1课时集合的含义 A级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已知集合A中的元素x满足-5≤x≤5,且x∈N*,则必有( ) A.-1∈A B.0∈A C.3∈A D.1∈A 解析:-5≤x≤5,且x∈N*, 所以x=1,2,所以1∈A. 答案:D 2.下列各对象可以组成集合的是( ) A.中国著名的科学家 B.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C.高速公路上接近限速速度行驶的车辆 D.中国最美的乡村 解析:看一组对象是否构成集合,关键是看这组对象是不是确定的,A,C,D选项没有一个明确的判定标准,只有B选项判断标准明确,可以构成集合. 答案:B

3.由x2,2|x|组成一个集合A中含有两个元素,则实数x的取值可以是( ) A.0 B.-2 C.8 D.2 解析: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验证可知a的取值可以是8. 答案:C 4.已知集合M具有性质:若a∈M,则2a∈M,现已知-1∈M,则下列元素一定是M中的元素的是( ) A.1 B.0 C.-2 D.2 解析:因为a∈M,且2a∈M,又-1∈M, 所以-1×2=-2∈M. 答案:C 5.由a2,2-a,4组成一个集合A,A中含有3个元素,则实数a的取值可以是( ) A.1 B.-2 C.6 D.2 解析:因A中含有3个元素,即a2,2-a,4互不相等,将选项中的数值代入验证可知答案选C. 答案:C 二、填空题 6.由下列对象组成的集体属于集合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不超过10的所有正整数; ②高一(6)班中成绩优秀的同学; ③中央一套播出的好看的电视剧;

高一数学讲义完整版

高一数学复习讲义09年版 函数部分(1) 重点:1把握函数基本知识(定义域、值域) x(a>0、<0) 主要是指数函数y=a x(a>0、<0),对数函数y=log a 2二次函数(重点)基本概念(思维方式)对称轴、 开口方向、判别式 考点1:单调函数的考查 2:函数的最值 3:函数恒成立问题一般函数恒成立问题(重点讲) 4:个数问题(结合函数图象) 3反函数(原函数与对应反函数的关系)特殊值的取舍 4单调函数的证明(注意一般解法) 简易逻辑(较容易) 1. 2. 3. 4.

启示:对此部分重点把握第3题、第4题的解法(与集合的关系) 问题1:恒成立问题解法及题型总结(必考) 一般有5类:1、一次函数型:形如:给定一次函数y=f(x)=ax+b(a≠0),若y=f(x)在[m, n]内恒有f(x)>0(<0) 练习:对于满足0-4x+p-3恒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 2、二次函数型:若二次函数y=ax2+bx+c=0(a≠0)大于0恒成立,则有a>0Δ<0若是二次函数在指定区间上的恒成立问题,还可以利用韦达定理以及根与系数的分布知识求解 练习:1设f(x)=x2-2ax+2,当x∈[-1, +∞)时,都有f(x)>a恒成立, a的取值范围 2关于x的方程9x+(4+a)3x+4=0恒有解,求a的范围。 3、变量分离型 若在等式或不等式中出现两个变量,其中一个变量的范围已知,另一个变量的范围为所求,且容易通过恒等变形将两个变量分别置于等号或不等号的两边,则可将恒成立问题转化成函数的最值问题求解 练习:若1-ax>1/(1+x),当对于x∈[0, 1]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4利用图象 练习:当x∈(1, 2)时,不等式(x-1)2

高一数学教程视频 全集

高一数学教程视频全集 教材指导高一数学01教材指导高一数学02教材指导高一数学03教材指导高一数学04教材指导高一数学05 教材指导高一数学06教材指导高一数学07教材指导高 一数学08教材指导高一数学09教材指导高一数学10教材指导高一数学11教材指导高一数学12教材指导高一 数学13教材指导高一数学14教材指导高一数学15教材指导高一数学16教材指导高一数学17教材指导高一数 学18教材指导高一数学19教材指导高一数学20教材指导高一数学21教材指导高一数学22教材指导高一数学23教材指导高一数学24教材指导高一数学25教材指导 高一数学26高一数学教程视频内容简介:这部高一数 学教学总结就在星火视频高一数学教程视频是由特级教师 主讲的精品数学教程,老师在教程里不仅教授学生课本知识,扩展数学知识,教授学生答题方法,而且为老师的高一数学教学总结提供参考。所以观看高一数学教学总结就在星火视频高一数学教程视频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一定会受益匪 浅的。高一数学教学总是老师对所进行的高一学期教学工作、教学方法、教学疑难以及教学成果的总结是老师做好数学教学工作以及工作经验积累的良方。认真备课,做到既备学生又备教材与备教法是高一教学总结的第一点。根据教材内容

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程教学,拟定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尽可能的预先考虑到,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去”,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小结,并认真整理每一章节的知识要点,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是高一教学总结的第二点。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名新教师不断努力的目标。追求课堂讲解的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情感化,生动化;努力做到知识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教学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我深知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的关键。所以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他们强调让一定要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讲得尽量少些,而让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些;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 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接受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在教学上做到有疑必问是高一教学总结的第三点。在每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有经验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教师的课,做到边听边学,给自己不断充电,弥补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并常请备课组长和其他教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教学工作。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是高一教学总结的第四点。作业是学生对所学知

高中数学教辅资料推荐

江苏考生必看!哪些教辅适合江苏高考数学 高中孩子的时间紧,精力有限,市面上教辅繁多,所以选择一两本合适的教辅就非常重要了,能让孩子把有限的时间花在“刀刃”上,那如何来选择适合江苏考生的数学资料呢?主要考虑如下五个方面: 1、要有针对性:现在市面上的教辅主要分为4个版本:人教版(最多),苏教版(江 苏),北师大版(陕西),未说明版(通用),我们选择时候一定要看清楚是苏教版, 少数的通用版本也可以选择。 2、书不在多,在于适用和实用,不要盲目贪多,精选一到两本,一般一本基础的概念解 析教辅作为初学,一本拔高练习题集作为复习就够了。 3、出版时间和版次,一般选择在两年内出版,江苏高考每年都有变化和新题,教辅资料 一定要注意更新迭代,不然跟不上时代,其中重版的次数越多,说明越完善。 4、对书的质量的判断侧重例题和习题,不侧重答案讲解。应选择带重点题型例题讲解 的辅导书,其他带有详细答案的,不一定就是好的辅导书。 5、切忌盲目选择,不要被书的名目所迷惑。也不要被书店的店员推荐所误导,因为那 个店员可能就是某出版社的促销员。 讲完以上的方法,具体哪些辅导书值得我们选择呢?下面就给大家梳理下市面上常见教辅: 1、《重难点手册》 说明:总结重难点为题比较到位,比较针对性,但不适合初学者,用于复习时候补 漏拔高。 2、《江苏数学5年经典》 说明:优点是大部分都是江苏题型,比较有针对性,和小题狂做都属于恩波教育,南京本地的出版商,其中的一位主编是金陵中学的资深教师。属于题集形式,适合 用来复习。恩波教育的其他书籍如:《小题狂做》,《大题精做》,《优化38+2》等等 都是很好的江苏本地选择,就不一一介绍了。

高一数学同步辅导

高一数学同步辅导:函数的性质 1、若函数m x y -= 与其反函数的图象有公共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 (A)m ≥41 (B)m ≤41 (C)m ≥0 (D)m ≤0 2、函数y=x 2+2x(x <-1)的反函数是 ( ) (A)y= 1+x -1(x <-1 ) (B)y=1+x -1(x >-1) (C)y=-1+x -1(x <-1) (D)y=-1+x -1(x >-1) 3、若函数f(x)=m x x +-2 的反函数f -1 (x)=f(x),则m 的值是 ( ) (A)1 (B)-1 (C)2 (D)-2 4、设f(x)= 3412++x x (x ∈R,且x ≠-43),则f -1(2)的值等于 ( ) (A)65 - (B)52- (C)52 (D)115 5、已知函数y=f(x)是偶函数,其图象与x 轴有四个交点,则方程f(x)=0的所有实数根之和为 ( ) (A)4 (B)2 (C)1 (D)0 6、奇函数y=f(x)在区间[3,7]上是增函数,且最小值为-5,那么f(x)在区间[-7,-3]上( ) (A)是增函数且最小值为5 (B)是增函数且最大值为5 (C)是减函数且最小值为5 (D)是减函数且最大值为5 7、当21 ≤x ≤2时,函数y=x+ x 1的值域为 ( ) (A)[2,+∞] (B)[2 21 ,+∞] (C)[2,221 ] (D)(0,+∞) 8、若x x x f 1 )(-=,则对任意不为零的实数x 恒成立的是 ( ) (A)f(x)=f(-x) (B)??? ??=x f x f 1)( (C)??? ??-=x f x f 1)( (D)f(x)·01=??? ??x f 9、若函数y=f(x)是函数)10(222≤≤--=x x y 的反函数,则y=f(x)的图象是( ) 10、给定如下四个命题: (1)奇函数必有反函数; (2)由于函数 y = f (x )和其反函数y = f -1(x )的图象关于直线y = x 对称,所以y =f (x )

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一数学同步辅导教材[整理]

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一数学同步辅导教材一、本讲教学进度 1.5(P23-24) 二、本讲内容 1.一元二次不等式>和<的解法. 2.可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分式不等式. 3.二次函数在给定范围内的最值. 三、重点、难点选讲 1.一元二次不等式>和<的解法. ⑴因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是,故有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为<,或>.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为<<. ⑵引用上述结论时,必须注意不等式右边为零,两个括号中的系数为1的条件. 例1解不等式: ⑴≤; ⑵>; ⑶≤. 解:⑴原不等式即≤, 整理得≥, ≥. ∴不等式的解集为≤,或≥. ⑵∵≥, ∴由,得不是原不等式的解. 当,得>, 即<,<<.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且.

⑶∵>, ∴原不等式与≤同解,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评析第⑵题中,因≥,故只需考虑是否满足不等式,就可以在原不等式中将 除去. 例2解关于的不等式:>(,R). 解:原不等式可化为<. . ⑴>时,>,∴不等式的解集是<<. ⑵当时,,∴不等式的解集是. ⑶当<<时,<,∴不等式的解集是. ⑷当<<时,>,∴不等式的解集是 ⑸当时,,∴不等式的解集是. ⑹当<时,<,∴不等式的解集是. 2.可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分式不等式 ⑴不等式>与二次不等式>同解;不等式<与二次不等式 <同解.

⑵不等式≥的解集是不等式>的解集与集合的并集;不等式 ≤的解集是不等式<的解集与集合的并集. 例3解不等式: ⑴≥;⑵≥. 解:(1)原不等式等价于≤. ∴不等式的解集是 = (2)原不等式等价于. ∴不等式的解集是 评析:对带有等号的不等式求解,可以在相应的不含等号的不等式的解集中,增加使分子等于零的值,就得到所求解集. 例4:求不等式的解集. ①等价. 解: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② 由①,, ∴

高一数学必修一讲义1.1集合

本讲主要学习集合含义与表示,集合基本关系,集合基本运算三个方面,集合表示法一般含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通过学习要了解这两种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在此之外还学习了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与相等关系,以及集合间的并集、交集、补集的含义,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同学们要了解集合的含义,能用Venn图表示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一、重难点知识归纳 (一)元素与集合的含义 元素: 研究的对象 集合概念: 一些________组成的总体(简称集) 属于: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________集合A,记作________;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_______集合A,记作________。 (二)列举法与描述法 列举法: 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_______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描述法: 用集合所含元素的_________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如何选择表示法表示集合,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一般情况下,对有限集,在元素不太多的情况下,宜采用_________,它具有直观明了的特点;对无限集,一般采用_________表示。 (三)子集、真子集、空集

子集: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的_______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 为集合B的________,记作________,读做“A包含于B”(或“__________”). 真子集: 如果集合,但存在元素,且,我们称集合A是集合B的_________,记作____________ 空集:_________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________,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___________ Venn图: 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这种图称为Venn图. 学习这几个概念时,应注意一下几点: ①若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那么集合A必是集合B的_________,反之则不一定。 ②若集合A与集合B中的元素是一样的,则集合A与集合B________。 ③元素与集合之间是__________关系,而集合与集合之间则是___________关系,如设A={a},B={a,b},则有a____B,A_____B ④集合中元素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集合A中有n个元素,则A的子集个数是__________,真子集个数是___________。 (四)并集、交集、补集

上海(沪教版)数学高一下学期同步辅导讲义教师版:第十二讲 等差数列

沪教版数学高一下春季班第12讲 课题 等差数列 单元 第章 学科 数学 年级 十 学习 目标 1.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 2.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 3.灵活掌握等差数列的性质; 4.等差数列求最值。 重点 1.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 2.灵活掌握等差数列的性质; 难点 3.灵活掌握等差数列的性质; 数列通项公式求法: 1、等差数列的定义: ①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 2、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②定义法:对于数列{}n a ,若d a a n n =-+1(常数),则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 ③等差中项:对于数列{}n a ,若212+++=n n n a a a ,则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 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④如果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是1a ,公差是d ,则等差数列的通项为d n a a n )1(1-+=该公式整 教学安排 版块 时长 1 知识梳理 30 2 例题解析 60 3 巩固训练 20 4 师生总结 10 5 课后练习 30 知识梳理

4、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 ⑤2) (1n n a a n S += ⑥d n n na S n 2 )1(1-+= 对于公式2整理后是关于n 的没有常数项的二次函数 5、等差中项: ⑥如果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即:2 b a A += 或b a A +=2 在一个等差数列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有穷等差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事实上等差数列中某一项是与其等距离的前后两项的等差中项 6、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 ⑦等差数列任意两项间的关系:如果n a 是等差数列的第n 项,m a 是等差数列的第m 项,且 n m ≤,公差为d ,则有d m n a a m n )(-+= ⑧对于等差数列{}n a ,若q p m n +=+,则q p m n a a a a +=+ ⑨若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n S 是其前n 项的和,* N k ∈,那么k S ,k k S S -2,k k S S 23-成等 差数列 7、奇数项和与偶数项和的关系: ⑩设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奇S 是奇数项的和,偶S 是偶数项项的和,n S 是前n 项的和,则有如下性质: 前n 项的和偶奇S S S n += 当n 为偶数时,d 2 n S = -奇偶S ,其中d 为公差; 当n 为奇数时,则中偶奇a S =-S ,中奇a 21n S +=,中偶a 2 1 n S -=, 11S S -+=n n 偶奇,n =-+=-偶奇偶奇偶奇S S S S S S S n 8前n 项和与通项的关系: (11)若等差数列 {}n a 的前12-n 项的和为12-n S ,等差数列{}n b 的前12-n 项的和为'12-n S ,则 '1 2 1 2--n n n n S b a 9、等差数列的单调性 等差数列公差为d ,若d>0,则数列递增;若d<0,则数列递减;若d=0,则数列为常数列。 10、等差数列的最值 ○ 11若{}n a 是等差数列,求前n 项和的最值时, (1)若1 a >0,d<0,且满足10 n n a a +≥?? ≤?,前n 项和n S 最大; a ≤?

高一数学基础知识讲义全套

第一讲 集合 知识要点一: 集合的有关概念 ⑴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这些研究对象叫做元素。 ⑵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 ??的元素顺序无关无序性:集合与组成它元素是互不相同的互异性:集合中任两个必须是确定的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 注意:这三条性质对于研究集合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经常会渗透到集合的各种题目中,同学们应当重视。 ⑶元素与集合的关系:①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 ,记作:A a ∈ ②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 ,记作:A a ? (注意:属于或不属于(?∈,)一定是用在表示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上) ⑷集合的分类:集合的种类通常分为:有限集(集合含有有限个元素)、无限集(集合含有无限个元素)、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用记号?表示) ⑸集合的表示: ①集合的表示方法: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的表示方法。例:{ }2,1=A 描述法: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一般元素的符号及取值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例:{} 4>=x x B (如果元素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范围可省略不写)。 图示法(即维恩图法):用平面内一条封闭曲线的内部表示一个集合。 ②特定集合的表示:自然数集(非负整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 N * ;整数集记 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这些特定集合外面不用加{}) 高考要求:理解集合的概念,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掌握相关的术语符号,会表示一些 简单集合。 例题讲解: 夯实基础 一、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

(完整版)职高高一数学课件.doc

职高高一数学课件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职高高一数学课件,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帮助到你。 内容分析: 1.集合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进一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 些问题。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 ; 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 和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 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 把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 质,就离不开集合与逻辑。 2.1.1 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 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 示集合的例子。 3. 这节课主要学习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学习引言是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 4.在初中几何中,点、直线、平面等概念都是原始的、不定义 的概念,类似地,集合则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在开 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 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也简称集。”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 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 ; 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 ( 德国数学家 )( 见附录 );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教材中例子 (P4) 二、讲解新课: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 (1)有那些概念 ?是关于如何定义的 ? (2)有那些符号 ?是关于如何表示的 ?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 ( 一) 集合的有关概念: 由一些数、一些点、一些图形、一些整式、一些物体、一些人

高一数学必修1辅导教材

必修一 第1章 集 合 §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重难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用集合语言表达数学对象或数学内容;区别元素与集合等概念及其符 号表示;用集合语言(描述法)表达数学对象或数学内容;集合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考纲要求:①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②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经典例题:若x ∈R ,则{3,x ,x 2 -2x }中的元素x 应满足什么条件? 当堂练习: 1.下面给出的四类对象中,构成集合的是( ) A .某班个子较高的同学 B .长寿的人 C D .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 2.下面四个命题正确的是( ) A .10以内的质数集合是{0,3,5,7} B .由1,2,3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1,2,3}或{3,2,1} C .方程2 210x x -+=的解集是{1,1} D .0与{0}表示同一个集合 3. 下面四个命题: (1)集合N 中最小的数是1; (2)若 -a ?Z ,则a ∈Z ; (3)所有的正实数组成集合R + ;(4)由很小的数可组成集合A ;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个 A .1 B .2 C .3 D .4 4.下面四个命题: (1)零属于空集; (2)方程x 2 -3x+5=0的解集是空集; (3)方程x 2 -6x+9=0的解集是单元集; (4)不等式 2 x-6>0的解集是无限集;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个 A .1 B .2 C .3 D .4 5.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所有第二象限的点组成的集合是( ) A . {x,y 且0,0x y <>} B . {(x,y)0,0x y <>} C. {(x,y) 0,0x y <>} D. {x,y 且0,0x y <>} 6.用符号∈或?填空: 0__________{0}, a __________{a }, π __________Q , 2 1 __________Z ,-1__________R , 0__________N , 0 Φ.

高一数学上同步辅导讲与练-数列电子教案

数列等差数列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数列的概念; 2、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 3、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4、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 5、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及等差数列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例题分析: 第一阶段 [例1]根据下面数列{a n}的通项公式,写出它的第7项与第10项: (2)a =n(n+2); n =-2n+3 (4) a n 思路分析:根据数列定义的进行思考。 解:(1)

(2)a 7 =7×(7+2)=63, a 10 =10×(10+2)=120; (3) (4)a 7 =-27+3=-125, a 10 =-210m+3=-1021 说明:数列的通项公式其实就是项数n的函数。 [例2]己知数列 {a n } 的通项公式a n =n(14-n),考察这个数列的单调性,并求它 的最值。 思路分析:要考察{a n }的单调性,只需判断a n -a n-1 的符号,这与判断函数 单调性相似: 解:a n -a n-1 =-2n+15,因为n N*所以当1≤n≤7时递增,当n>7时递减。 又a n =-n2+14n=-(n-7)2+49,故最大值为a 7 =49。 说明:在解题过程中,渗透了函数思想。 [例3]在-1与7之间顺次插入三个数a,b,c使这五个数成等差数列,求此数列。 思路分析:此题可从不同角度加以考虑。 解法一:设这个数组成的等差数列为 {a n } ,由己知a 1 =-1,a 5 =7,

∴7=-1+(5-1)d。 解得d=2,所求数列为-1,1,3,5,7。 解法二:可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求解。 ∵-1,a,b,c,7成等差数列,∴b是-1,7的等差中项,a是-1,b的等差中项,c 是b, 7的等差中项。 ∴ 所求数列为-1,1,3,5,7。 说明:数列解题方法灵活,应多加思考,开扩视野,培养自己发散思维能力。 第二阶段[例4] 设{a n}是等差数列, 思路分析:运用等差数列的定义进行解题。 解:设等差数列{a n } 的公差为d,则a n =a 1 +(n-1)d,

数学名师叶中豪整理高中数学竞赛平面几何讲义(完整版)

高中平面几何 叶中豪 学习要点 几何问题的转化 圆幂与根轴 P ’tolemy 定理及应用 几何变换及相似理论 位似及其应用 完全四边形与Miquel 点 垂足三角形与等角共轭 反演与配极,调和四边形 射影几何 复数法及重心坐标方法 例题和习题 1.四边形ABCD 中,AB=BC ,DE ⊥AB ,CD ⊥BC ,EF ⊥BC ,且 ()sin 1 tan sin 2 θθγγ?+=。求证:2EF=DE+DC 。(10081902.gsp )

2.已知相交两圆O和O'交于A、B两点,且O'恰在圆O上,P为圆O的AO'B 弧段上任意一点。∠APB的平分线交圆O'于Q点。求证:PQ2=PA×PB。 (10092401-1. gsp) 3.设三角形ABC的Fermat点为R,连结AR,BR,CR,三角形ABR,BCR,ACR的九点圆心分别为D,E,F,则三角形DEF为正三角形。(10082602.gsp) 4.在△ABC中,已知∠A的角平分线和外角平分线分别交外接圆于D、E,点A关于D、E的对称点分别为F、G,△ADG和△AEF的外接圆交于A和另一点P。求证:AP//BC。(10092102.gsp)

5.圆O1和圆O2相交于A、B两点,P是直线AB上一点,过P作两圆作切线,分别切圆O1和圆O2于点C、D,又两圆的一条外公切线分别切圆O1和圆O2于点E,F。求证:AB、CE、DF共点。(10092201.gsp) 6.四边形ABCD中,M是AB边中点,且MC=MD,过C、D分别作BC、AD 的垂线,两条垂线交于P点,再作PQ⊥AB于Q。求证:∠PQC=∠PQD。 (10081601-26.gsp)

高一数学辅导资料2:函数的基本性质

函数的基本性质 【要点】1.单调性:若对于属于定义域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21x x 当21x x <时,都有)()(21x f x f <,那么就说函数)(x f 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 2.奇偶性:若函数)(x f 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自变量x ,都有)()(x f x f =-成立,那么就说函数)(x f 是偶函数; 3.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反之亦然. 4.函数的单调性证明方法:比较法(以比差法为主,兼顾比商法) 5.函数奇偶性的判定: ①函数的定义域必须是关于原点的对称区间; ②"对定义域内任一个x ":都有)()(x f x f -=-或)()(x f x f =-。 重点知识回顾:: 1. 单调性的定义的等价形式:设x 1,x 2∈[a ,b ],那么(x 1-x 2)(f (x 1)-f (x 2))>0?f (x 1)-f (x 2)x 1-x 2 >0?f (x )在[a ,b ]上是单调________;(x 1-x 2)(f (x 1)-f (x 2))<0?f (x 1)-f (x 2)x 1-x 2 <0?f (x )在[a ,b ]上是单调________. 2. 奇偶函数的性质 (1)f (x )为奇函数?f (-x )=-f (x )?f (-x )+f (x )=____; f (x )为偶函数?f (x )=f (-x )=f (|x |)?f (x )-f (-x )=____. 3. 奇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________的单调性;偶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______ 的单调性. 4. 函数y =x +a x (a >0)在 (-∞,-a ),(a ,+∞)上单调________;在(-a ,0),(0,a )上单调________;函数y =x +a x (a <0)在____________上单调递增. 5. 函数的周期性 (1)定义: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 ,使得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x ,都有f (x +T )=______,则称f (x )为______函数,其中T 称作f (x )的周期.若T 存在一个最小的正数,则称它为f (x )的________. 6. (2)性质: ①f (x +T )=f (x )常常写作f (x +T 2)=f (x -T 2 ). ②如果T 是函数y =f (x )的周期,则kT (k ∈Z 且k ≠0)也是y =f (x )的周期,即f (x +kT )=f (x ). ③若对于函数f (x )的定义域内任一个自变量的值x 都有f (x +a )=-f (x )或f (x +a )=1f (x ) 或f (x +a )=-1f (x ) (a 是常数且a ≠0),则f (x )是以______为一个周期的周期函数. 基础训练 1. 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的是 ( ) (A )R x x y ∈-=,3 (B ) R x x y ∈=,sin (C ) R x x y ∈=, (D ) R x x y ∈=,)2 1(

高一数学基础知识讲义(2021)——集合

数学基础知识 第一讲 集合 知识要点一: 集合的有关概念 ⑴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这些研究对象叫做元素。 ⑵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 ??的元素顺序无关无序性:集合与组成它元素是互不相同的互异性:集合中任两个必须是确定的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 注意:这三条性质对于研究集合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经常会渗透到集合的各种题目中,同学们应当重视。 ⑶元素与集合的关系:①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 ,记作: A a ∈ ②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 ,记作:A a ? (注意:属于或不属于(?∈,)一定是用在表示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上) ⑷集合的分类:集合的种类通常分为:有限集(集合含有有限个元素)、无限集(集合含有无限个元素)、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用记号?表示) ⑸集合的表示: ①集合的表示方法: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的表示 方法。例:{ }2,1=A 描述法: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一般元素的符号及取值范围,再 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例: {}4>=x x B (如果元素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范围可省略不写)。 图示法(即维恩图法):用平面内一条封闭曲线的内部表示一个集合。 ②特定集合的表示:自然数集(非负整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 N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这些特定集合外面不用加{}) 高考要求:理解集合的概念,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掌握相关的术语符号,会表示一些简单集合。 例题讲解: 夯实基础 一、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 1)大于5的自然数集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正确{}5>∈x N x 2)由1,2,3,2,1构成一个集合,这个集合共有5个元素。错误 3)所有的偶数构成的集合是无限集。 正确 4)集合{}{}b a c B c b a A ,,,,,==则集合A 和集合B 是两个不同的集合。 错误 二、用符号∈或?填空。 1)N __0 2)Z _____14.3 3)Q ______π

精选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讲义

第二章、函数 第一节、函数 一、函数 1、函数的定义:设集合A 是一个非空的数集,对A 中的任意数x ,按照确定的法则f ,都有唯一确定的 数y 与它对应,这种对应关系叫做集合A 上的一个函数,记作()y f x =,x A ∈。其中,x 叫做自变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叫做函数的定义域。所有函数值构成的集合,即(){} ,y y f x x A =∈叫做这个函数的值域。 2、检验两个给定的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函数关系,需检验: (1)定义域和对应法则是否给出; (2)根据给出的对应法则,自变量x 在其定义域中的每一个值,是否都能确定唯一的函数值y 。 例1、下列图形中,能表示y 是x 的函数的是( ) 例2、下列等式中,能表示y 是x 的函数的是( ) A. y x =± B. 2 1y x =+ C. 21y x = -- D. 21y x =- 3、如何判断函数的定义域: (1)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 (2)开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要不小于零; (3)多个函数经过四则运算混合得到的函数定义域是多个定义域的交集; (4)函数0 x 中x 不为零。 例3、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32()32x f x x -=+; (2)()21f x x =-; (3)20 ()(4)f x x =-; (4)21()42 f x x x = -+ + A x B C D x x x y y y y o o o o

例4、求下列函数值域 (1){}()21,1,2,3,4f x x x =+∈ (2)[]2()21,0,3f x x x x =--∈ (3)) ,1(,1 )(+∞-∈= x x x f (4)[)21(),1,1 x f x x x -=∈+∞+ 4、函数的3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 判断两个函数相同的依据就是函数的三要素完全相同。 注:在函数关系式的表述中,函数的定义域有时可以省略,这时就约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就是使得这个函数关系式有意义的实数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例5、下列各对函数中,是相同函数的是 ( ) A.2 (),()f x x g x x == B. 2 (),()f x x g x x == C.2(),()f x x g x x = = D. 2 (),()f x x g x x == 5、区间:设a ,b ∈R ,且a <b , 满足a ≤x ≤b 的全体实数x 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记作[a,b]; 满足a <x <b 的全体实数x 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记作﹙a,b ﹚; 满足a ≤x <b 或a <x ≤b 的全体实数x 的集合,都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记作[a,b ﹚或﹙a,b ]; 分别满足x ≥a,x >a,x ≤a,x <a 的全体实数的集合分别记作[a,﹢∞﹚,﹙a,﹢∞﹚,﹙﹣∞,a ], ﹙﹣∞,a ﹚。 6、映射: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 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 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映射.其中x 叫做原象,y 叫做象。 注:映射可以是多对一,不可以一对多。即A 中元素不可剩余,B 中元素可以剩余。特别的,集合B 中的任意元素在集合A 中有且只有一个原象的映射,叫做一一映射。 7、映射个数的确定:若集合A 有m 个元素,集合B 中有n 个元素,则A 到B 的映射有m n 个。 例6、已知集合},{},3,2,1{b a B A ==。问: (1)A到B的不同映射f:B A →有多少个? (2)B到A的不同映射g:A B →有多少个? 8、映射与函数的关系:函数是特殊的映射。 9、复合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