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信管专业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信管专业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信管专业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培养方案一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培养方案一.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第一学年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学分周学时课程编号课程名称 考查3 3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12090043 秋季学期说明及主要先修课考核方式周学时学分课程编号课程名称 (1) 2 1 10720011 考查体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 考查10610183 2 考查英语(1)10640532 2 2 4 考试一元微积分10420874 4 4 考试4 几何与代数10420904 (1) 考试工程图学基础2 20130412 2 1 2选 3 20240023 3 考试离散数学(2) 考试 3 选1门,详见附录3 2

程序设计课组30210041 1 1 考查信息科学技术概论≥1 1 文化素质选修课 合计≥21 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离散数学(2)”,其他专业必修“工程图学基础”。 春季学期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考查2 (2) 1 10720021 体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 考试10610193 2 英语(2)2 10640682 2 考查先修一元微积分4 考试多元微积分10420884 4 2 几何与代数10421002 (2) 考试2 考试 4 大学物理课组1 先修一元微积分4 4 20220214 电路原理考试4 1 20220221 电路原理实验考查1 ≥合计21 夏季学期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考查2周21510192 2 电子工艺实习(集中)周2 程序训练课组3 考查 4 合计: 第二学年秋季学期说明及主要先修课学分课程名称课程编号考核方式周学时1 考查10720031 2 体育(3) 4 考试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0610204 2 高等微积分10420892 B 考试2 2 10420252 考试复变函数引论 2 2选1,一元微积分 3 复分析考试30420083 3 见附录大学物理课组2 2 4 考试4 2 考查2 10430782 物理实验A(1) 2选1,大学物理1 1 考查10430801 物理实验B(1) 3 考试 3 电子基础课组12门,详见附录选1 考试电子基础课组23 3 考查电子技术实验21550012 2 2 ≥文化素质选修课1 2 10420262 考查数理方程引论2 2 1 离散数学(1) 20240013 选3 考试3 3 4 强化英语(1) 14100082 2 考查合计:≥21 ,”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离散数学(1)春季学期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信管专业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20102) 一、人才培养定位、目标和特色 本专业培养具备鲜明信息通信行业特色,融合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强调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和企业管理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尤其是信息通信行业及IT软件企业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人才培养标准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及维护技术; 3、具有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 4、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5、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 6、掌握本专业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7、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应达到学校相关规定的要求。 三、专业主干课程与核心课程 1、专业主干课程: 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生产与运作管理、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管理学原理、应用数理统计、运筹学、计算机系统与系统软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学、信息组织、信息存储与检索、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四、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四年,管理学学士。

五、毕业学分基本要求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学时分配表(带“★”的为核心课程)表一、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及学分/学时分配表

北大中文系推免生培养方案

北大中文系推免生培养方案 一、北大中文系推免生专业研究方向 名称: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创意写作(CreativeWriting)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古今各类文体写作的要求和特点,研究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和形成规律,研究和掌握中外文学、文化基础知识,研究现代传媒与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走势,推动中国当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二、北大中文系推免生培养目标 通过对古今各类文体经典和范本的系统研习,激发创造性思维习惯,在大量创意写作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成为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高水平创作能力的高层次的应用型专才,成为从事当代文化发展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才。具体而言,也就是培养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诗人、剧作家;新闻媒体、影视、动漫、视频等文化创意产业的创作人员;新闻、出版、广告、大型文化活动策划书和文案的写作人员;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公文和日常应用文书的写作人员等。 三、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 学制:2年制,全日制班(全脱产)。 应修学分: 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必修课20学分(公共必修课4学分,专业必修课16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2学分。 四、北大中文系推免生课程设置 必修课程20学分 A.公共必修课程4学分 1、英语(2学分)(第一学期) English 2、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2学分)(第二学期) Theliterary&arttheoryofMarxism B.专业必修课程16学分 1、传播学理论与研究方法(2学分) Theoryandresearchmethodsofcommunication 2、新媒体理论与实践(2学分) Theoryandpracticesofnewmedia 3、广告及创意策划案例解析(2学分) Advertisingandcreativeplanning 4、古代诗文研究与创作(2学分) ResearchandwritingofChineseclassicalpoetryandprose 5、现代诗文研究与创作(2学分) ResearchandwritingofChinesemodernpoetryandprose 6、现代小说研究与创作(2学分) ResearchandwritingofChinesemodernnovels 7、创意写作(2学分) Creativewriting 8、专业实习(2学分) Internship 不少于四周时间,在新闻机构、新媒体、作协、影视公司、广告文化公司等教学实习基地进行。完成实习作品并

2020年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化学类)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文件要求,加强强基计划招生和培养的有效衔接,特制定培养方案如下。 本方案含有化学类I和化学类II(地球化学)两套培养方案,由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承担培养工作。 化学类I 一、基本情况 1. 专业简介 北京大学化学学科始于京师大学堂1910年成立的格致科化学门,1919年更名化学系,1994年改为现名——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简称化学学院)。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始终以探索未知、传承文明和推动人类进步为使命,以培养具有独立思辨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杰出人才为己任,针对化学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同时面向国家需求拓展应用研究。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学科齐全。设有无机化学研究所、分析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研究所、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应用化学系和化学生物学系。其中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5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

北大化学学科现已跻身国际顶尖化学教育与研究机构之列,在全球高校化学院(系)的相关学科评估与排名中位列15名左右。在教育部2002年启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以来,北京大学化学学科在2004 年,2009 年,2012 年化学学科评估中连续三次蝉联第一。2017 年全国第四轮评估中,北京大学化学学科被评为A+。 作为中心学科,化学关注物质的合成、结构、性质与应用,同时也与材料科学、生物科学等学科深度融合和交叉。因此,化学学院设立了化学、材料化学、应用化学和化学生物学四个本科专业方向。 化学专业:化学学院最早设立的本科专业,毕业后可在化学及相关学科(如生物、医药、材料、环境等)开展工作。 材料化学专业:重点研究材料与化学相关问题,毕业后可在无机材料、有机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工作。 应用化学专业:化学理论和化学工程学之间的纽带,也包含化学相关新材料的研制和新技术的开发,毕业后可从事化学理论及相关技术的开发工作。 化学生物学专业:2009 年设立的本科专业,国内高校中最早设立该专业的化学院之一。与传统的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有显著区别,注重认识生命的动态(瞬态)化学性质和运动规律,注重化学物质特别是外源性化学物质(如药物)对生命运动的影响和调控,注重新的化学方法和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毕业后可在生命及化学各相关领域工作。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实验班) 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德智体全面发展,且计算机理论及应用基础扎实、熟悉计算机科学前沿领域、科研实践能力强,能够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的领跑国际拔尖创新计算机科学人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实验班)”专业致力于培养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本科生具有同等、甚至更高竞争力的领跑国际拔尖创新计算机科学人才。 二、基本要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实验班)本科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全面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前沿领域。具有较高的计算机科研实践能力,具备成为国际一流计算机科学研究人才的良好综合素质。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学制: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 本科培养总学分不少于165。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127,夏季学期实践环节14学分,第七学期在清华或各著名研究院所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实践9学分,第八学期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五、专业核心课程 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特设全英文教学的专业及核心课程25门,覆盖计算机科学的前沿领域,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研究兴趣在专业核心课中按要求进行选择性修读。其中大一、大二专业核心课开设13门,以“通才教育”为主,涉及计算机科学基本专门知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科学前沿领域;大三、大四专业核心课开设12门,以“专才教育”为主,分别面向两个专业方向“理论和安全”以及“系统和应用”。25门专业及核心课程如下: 计算机入门(3学分),计算机应用数学(3学分),普通物理(1)英(4学分),信息物理(2学分),算法设计(4学分),普通物理(2)英,计算理论(4学分),网络科学(4学分),密码学基础(4学分),博弈论(4学分),近代物理(1)英,计算机安全的理论及实践(2学分),Java程序设计基础(2学分),分布式计算(基础与系统)(4学分),量子信息(4学分),大数据算法与模型(4学分),机器学习(4学分),高等计算机图形学(3学分),近代物理(2)英,计算机网络基础(3学分),操作系统(4学分),计算生物学(3学分),信息论与网络编码(3学分),专题训练实践(5学分),计算机科学研究实践(9学分)。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公共基础课程 26学分 (1) 思想政治理论课 14学分 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新兴专业。2004年全国开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院校数量为251所,到2013年共有上千所院校开设本专业。由此看出本专业的发展规模十分迅速,社会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大。然而目前信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却并不理想,特别是我们这样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缺乏深厚的基础,怎样才能把信息管理专业办出特色,使学生符合社会的需求,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将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教学实施等方面做分析,探索适应社会需求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专业定位的思考 1.现状及问题。广西财经学院是2004年才组建的一所本科院校,从2006年开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本科招生。根据教育部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培养目标,我们对本专业的定位是为现代企业、各机构部门培养应用型的信息管理人才,即培养管理理论、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管理者从我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几年的专业建设实践来看,在课程的设置上基本是管理类与计算机类课程并重,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知识面较广、兼顾管理理论与信息技术的特点。但问题也很突出,就是往往对管理理论理解不深,对计算机技能的掌握也比较欠缺。这样的状况使本专业毕业生处于极其尴尬的境地,特别

是很少有企业组织在招聘人才时直接明确专业需求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使信息管理的毕业生只能去竞争管理类或者是计算机技术类的岗位,而他们被需要管理人才的单位认为管理理论及素质不如管理类专业,需要计算机技术人才的单位认为他们的技术能力不及计算机专业。形成尴尬局面的原因包括多方面,比如目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信息化水平较低,中小企业占比重大,对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还没有提到日程中。从专业本身的定位分析存在以下问题: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1998年由原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林业信息系统等5个专业统一归并而成的,是一个新兴专业。在专业中有来自原来五个不同专业的定位信息,其中包括经济学、计算机科学技术、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导致专业定位不明确。②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安全、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有类似之处,导致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和人才定位不突出,可以被相似专业替代。③各类院校都利用自身的优势办信息管理专业,使本专业的定位各不相同,造成社会企业对本专业认知有误,耽误学生就业竞争。比如工科院校以培养信息系统开发人才为定位,侧重计算机技术的培养;管理类院校以培养管理人才为主,侧重管理理论;还有些院校是以信息资源管理为培养方向;有些院校只培养专门的行业信息处理人才,比如医疗信息处理,电子金融信息等。 2.科学定位,突出特色。广西财经学院是一所新建的本科院校,缺乏相关的计算机技术类专业和管理类专业的办学经验,与早在1978

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信息学院)本科培养方案面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微电子学、示范性软件学院的计算机软件等五个专业,从2003级开始实行多学科交叉背景下、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构建具有各专业共性基础的学院平台课程体系以及具有一定特长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强调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技能)以及健全人格、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培养,为学生提供增强基础、选择专业的机制,培养基础厚、专业面宽、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从2011级开始,信息学院对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进一步将学科交叉范围扩大到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选课机制和更加宽广的专业空间;并将继续深入研究和不断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更好地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信息科学技术专业人才。 信息学院致力于为学生全面参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文化艺术、社会服务等活动创造条件,提倡学生在参与中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智力和潜能,鼓励学生敢于面对挑战、不断探索、努力创造、追求卓越,并提供一种基础和环境,促使学生养成独立工作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基本要求 信息学院各专业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具有成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社科方面的背景知识;具有国际化视野;具有创新精神;具有提出、解决带有挑战性问题的能力。具有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在信息科学技术领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相关领域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在相关领域跟踪、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信号获取、处理和应用,通信及系统和网络,模拟及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和应用,微波及电磁技术理论、信号与信息处理的新型电子材料、器件和系统,包括信息光电子和光子器件、微纳电子器件、微光机电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电子信息系统芯片的理论和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与教育工作。 微电子学专业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大规模模拟及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和应用,工艺开发,EDA工具开发,新型电子材料、微纳电子器件和系统,量子信息和电子信息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与教育工作。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突出,有国际视野的微纳电子专业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与教育工作。 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国民经济、国防和科研各部门的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机器人智能控制、导航制导与控制,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新型传感器、电子与自动检测系统、复杂网络与计算机应用系统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及管理等工作。 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应该具备扎实的软件理论和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工具使用与实验能力、软件分析与开发能力、过程控制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基础和管理学基础、必要的经济学知识和较强的中英文沟通能力,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组织与信息管理基础理论、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富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人才和具备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国家各级管理机构等部门的信息组织与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评价及监理等工作。 二、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成熟的心理素质;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有强烈的责任心、上进心、良好的自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 本专业注重提升学生信息技能与信息素养,要求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能够解决信息的获取、加工、检索、控制、开发和利用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和管理应用系统开发技能,并拥有一定的信息资源规划、开发、利用和信息系统项目分析与设计的实践能力。 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方面的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四、专业特色与业务能力 专业特色: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横跨管理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具有多学科交叉综合性质。本专业以强化专业基础知识,突出信息系统开发和管理能力为教学

特色。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具备一定的管理软件开发、计算机建网技术、硬件和软件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技能;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包括外语基础(国际信息交流) 和中文组织表达能力; 具有一定的管理系统建模和计算机仿真技术能力; 具有主动学习、拓展知识的能力,能及时跟踪本专业领域发展动态。 五、主干课程设置 信息管理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存储与检索、企业资源计划、信息组织、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分析与预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等课程。 六、课程体系及构成 (一) 课程模块介绍 第一模块课程:公共基础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修高等数学必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线性代数必修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必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必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必修大学英语必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C语言程序设计必修 军事理论必修工程图学与计算机绘图必修 军事训练必修计算机文化基础必修 体育必修大学物理必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就业指导必修 大学生职业发展必修专业教育必修 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必修 第二模块课程:学科基础课 运筹学必修预测与决策必修 应用统计必修ERP实验必修 计算机网络限选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必修 数据结构限选宏观经济学必修

北大经济学院经济学及金融学本科培养方案

经济学专业 一、专业简介及培养目标 为了满足社会对经济学基础理论人才的需要,基于“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理念,经济学专业培养经济理论基础扎实、知识宽厚、综合素质高,具备熟练的外语应用能力、经济数学运用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经济活动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经济学专业充分吸收了国内外著名大学经济学系的课程设置思想,通过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学、经济分析工具、部门经济等系列课程的教学以及社会调查、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的系统、严格和规范训练,学生将具有在经济学各个分支学科攻读研究生学位、从事高级经济工作和公共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学位 三、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总学分:140学分,其中: 1.必修课程:86学分 2.选修课程:51学分 3.毕业论文:3学分 学习好帮手

1)全校公共必修课程:36学分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 03835061大学英语(一)22全年 03835062大学英语(二)22全年 03835063大学英语(三)22全年 03835067大学英语(四)22全年 02533180政治经济学(上)33秋季 02533190政治经济学(下)33春季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04031650 22全年 础 0403166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2全年 学习好帮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031681 22秋季 (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34全年 04031730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831610文科计算机基础(上)33秋季 00831611文科计算机基础(下)33春季 60730020军事理论42春季 ――――体育系列课程-4全年 注:全校公共必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下)”课程的内容,分别用本院开设课程“政治经济学(上)”和“政治经济学(下)”涵盖,经教务部批准,准予代替开设。 学习好帮手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本科培养方案

机械大类培养方案 (初稿) 机械工程学院 2003年12月30日 引言 2003年3月19日在全校各院系教学负责人会议上,学校明确提出了机械工程学院各系在2004年入学新生实施按机械大类培养的教学平台计划的要求。机械工程学院3次召开有各系系主任、系党委书记参加的院务扩大会议,对机械大类教学平台,特别是对机械大类的平台课程设置、学分安排等进行了讨论,就机械大类平台课程结构框架取得了共识,成立了由各系教学负责人组成的机械大类教学平台规划小组。12月4日,机械工程学院召开了机械大类平台课程任课教师大会,学校领导进行了大类平台建设的工作动员,规划小组向大会介绍了教学平台建设和机械大类平台课程规划的情况。 为了能够在2004年入学新生中实施机械大类教学平台计划,规划小组进行了多次讨论,广泛听取有关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深入的与有关方面进行沟通、交换意见,制定本方案,希望能在2004年4月提交学校审批。 一、机械大类培养方案 机械大类教学平台及大类培养方案,是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所属有关系和本科专业制订指导性教学计划的宏观指南。它规定了机械大类本科生“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的平台课程的最低必修学分要求,根据清华大学“加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理科人才”的目标,构建了按机械大类培养、尊重学生志向的专业选择的主动性机制,规定了在平台教育基础上辅修专业课组及任选课的学分最低要求。因此,机械大类教学平台课及大类培养方案,也是大学本科生在校学习、毕业资格、学位资格认定的主要依据。 二、培养模式与目标 实行“按系招生、按系管理、按机械大类培养”的加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尊重学生志向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一般保证学生的入口与出口基本一致。但学生在机械工程学院范围内,可以有序的改选专业。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本科学制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对完成并符合本科培养方案要求的学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

武汉大学信管本科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120102 专业名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信息管理学基础、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掌握系统思想以及信息系统设计与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创新型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专业特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信息的构成分布与特征,信息系统设计与管理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解决信息获取、组织、检索、分析、评价和利用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为科学研究和管理决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与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管理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4年 学分要求:150学分通识(26必+34通识教育)+专业(38必+ 24选+实践必修24)+4任意选修 五、学位授予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双语课程、特色课程 专业主干(核心)课程:c语言、信息管理学基础、数据结构、运筹学、信息经济学、数据库系统原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分析、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计量学、信息服务与用户、Java语言程序设计、市场营销、专业英语、知识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组织行为学。 双语课程:信息检索、经济学原理 特色课程: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导论、信息资源获取与利用、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七、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 本专业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劳动(0学分)、信息资源获取与利用(108学时,3学分)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108学时,3学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108学时,3学分)、信息管理课程实践(108学时,3学分)、毕业实习(144学时,4学分)、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288学时,8学分) 八、毕业生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 本专业学生需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并通过答辩,达到武汉大学学位授予的有关规定,准予毕业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北大软件工程硕士MSE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工程 硕士培养方案 一.基本原则 1、坚持求实创新的原则 遵循国际软件人才培养标准,努力实现教学模式创新,管理体制创新,教学内容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创新。 2、坚持面向需求的原则 根据软件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方向,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调整教学内容,安排招生计划,形成灵活的课程体系,动态的教学计划。 3、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按照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切实加强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严格教育标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二.培养目标与方向 1、培养目标 面向产业和领域需求,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交叉型、国际化人才。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创业与创新能力和优秀的职业素养,侧重提高学生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工程组织与管理能力,外语交流与国际竞争能力。 2、培养方向 基于对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分析和对产业人才需求趋势的预测,结合北京大学创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学科设置特点,软件学院设置的研究方向包括:软件开发、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项目管理、信息工程监理、移动通信、数据网络、光通信与宽带接入、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工程、移动通信服务终端、数字家庭技术、IT项目管理、IT市场营销、企业创业与创新管理、电子交易、电子政务、金融信息工程、电子通讯、集成系统芯片(SOC)、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测试、集成电路封装、计算机动画、数字艺术技术、游戏设计与编程、影视制作、数字音效等27个方向。 三.课程体系 学院课程体系是一种多层次、多方向、多领域、模块化开放式的课程体系,素质教育和前沿技术贯穿学院教学过程始终。 1、多层次 代表课程之间的关联,设置由浅入深,分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领域系统分析四个层次。 2、多方向 指在软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项目管理这几个学科领域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基础、经历和就业方向,有侧重地选修课程; 3、多领域 指每个学生可重点了解1-2个应用领域,学习如何利用软件技术开发适合不同应用领域的软件与系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基本知识,具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及开发的能力;能够在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管理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 二、基本业务规格 1.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 2.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根据企业和社会的需求,进行以物流行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施技术; 3.具有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独立的工作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具有计划、管理、实现信息化方案的能力。 6 具有较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达到CET-4水平; 7. 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达到浙江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三级水平。 三、基准学制四年 四、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六、专业主干课程 管理信息系统、C#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网络数据库、电子商务、https://www.360docs.net/doc/f710795269.html,。 七、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为160学分,其中,普通教育课程32学分,基础教学课程42学分,专业教学课程42学分,公共选修课程10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4学分,素质拓展环节10学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安排表

有关说明:1.周学时一般不高于23学时;最后一学期一般不安排理论教学课程。2.专业主干课程以★号表示。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增加每周2课时的实践教学环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增加每周1课时的实践教学环节。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建筑系 建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理、工、文、艺诸领域,具有科学与艺术、理工与人文结合的特点。本专业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培养符合国家建设需求,了解学科前沿,具有国际竞争力,具备成为专业帅才潜力的高素质建筑人才。 二、基本要求 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丰富的人文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 具备建筑理论、建筑历史和建筑技术以及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广泛的建筑相关领域知识。 具有严谨的科学精神和较强的创新思维,具备整合建筑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以及较强的设计和实践能力。 具有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团队精神、跨专业协调能力和综合管理与领导潜力。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本专业设置两种学制: 1.本科学制五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授予学位:建筑学学士学位。 2.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 四年制本科培养总学分175,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142;集中实践环节由两部分组成:实践环节18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五年制本科培养总学分200,其中课程学分156;集中实践环节由两部分组成:实践环节29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五、专业核心课程10门,42学分 建筑设计(1)(6学分)、建筑设计(2)(6学分)、建筑设计(3)(6学分)、建筑设计(4)(6学分)、建筑设计(5)(3学分)、建筑设计(6)(3学分)、建筑设计(7)(3学分)、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3学分)、城市设计(3学分)、设计专题(1)(3学分)。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10102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经济、法律、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了解海洋、热爱事业,能在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工作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 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实干创新、吃苦耐劳、精于实践,勇于创业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 2、掌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技能;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的基本能力;具有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和开发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 3、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方面的知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心健康,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4、有正确的审美观和一定的文学、艺术欣赏水平。 三、学制: 基本学制4年,学习期限3-8年。 四、主干学科: 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五、主要课程: 管理学原理、会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经济学、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工程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操作系统、C/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等。 六、教学计划安排: 1、各学年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见附表一) 2、课程设置和安排:(见附表二) 3、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见附表三) 七、创新实践学分要求: 创新实践最低要求学分为8学分,其中社会实践3学分。创新实践学分由科研学分、技能学分和实践学分三部分构成,学生可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科技文化活动、学科竞赛、发表学术论文、研制出实用产品或取得专利等方式获得。

北京大学金融专业培养计划

金融学专业 一、专业简介及培养目标 本专业秉承北大"有专长、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宗旨,结合在师资队伍、学生来源、课程设置、教学设施、学术成果等方面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培养具有比较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和从事具体金融业务工作的能力,熟悉金融相关专业的原理性知识,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运用水平,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胜任金融和其他领域工作的人才。从大学三年级选择专业开始,专业培养方向主要侧重于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公司金融、投资学与资本市场等领域。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3)熟悉国家有关的金融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 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 三、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总学分:140学分,其中: 1.必修课程:87学分 全校公共必修课程:29学分 课程号新课号课程名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03835061大学英语(一)22秋季03835062大学英语(二)22全年03835063大学英语(三)22全年03835064大学英语(四)22全年04030150思想品德修养22 04030170毛泽东思想概论22 04031490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2 04031370邓小平理论概论33 00831610文科计算机基础(上)33 00831611文科计算机基础(下)33 60730020军事理论42 ----体育系列课程-4

注:全校公共必修课程"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的内容,分别在本院开设课程"政治经济学(上)"和"政治经济学(下)" 中涵盖,经教务部批准,准予代替开设。 全院必修课程:38学分 课程号新课号课程名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ECO-0-402政治经济学(上)33 ECO-0-403政治经济学(下)33 高等数学(B)一55秋季 高等数学(B)二55春季 线性代数(B)44秋季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33春季PUB-1-521经济计量学33秋季 ECO-0-400经济学原理(Ⅰ)33秋季 ECO-0-401经济学原理(Ⅱ)33春季 ECO-0-407中级微观经济学33秋季 ECO-0-408中级宏观经济学33春季 专业必修课程:20学分 课程号新课号课程名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FIN-1-640西方财政学22秋季 FIN-1-584货币银行学33秋季02532240FIN-1-586金融经济学导论33秋季FIN-1-585国际金融33春季 IET-1-462国际贸易33秋季 PUB-1-526公司金融33春季02530340FIN-1-580投资学33秋季 2.选修课程:50学分 (1)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16学分 ? A.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至少4学分 ? B.社会科学类:至少2学分 ? C.哲学与心理学类:至少2学分 ? D.历史学类:至少2学分 ? E.语言、文学与艺术类:至少4学分,其中至少一门是艺术类课程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计划(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一、基本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知识背景,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地实践应用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能从事有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应用和开发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能力。本专业是软硬兼顾,略偏重于软件的宽口径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基本能力; 4.掌握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技术; 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专业外文阅读能力; 6.了解与计算机相关的法律、法规;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8.具有工程意识、创新意识、经济意识和管理意识,掌握一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1、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C与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算法与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编译原理。 3、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程序设计语言编程实践、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五、毕业规定 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要求,应获得最低总学分为205学分,其中课内理论必修课126学分,实践教学35学分,选修课(含公共选修课12学分)44学分;课外学分10学分。 六、授予学位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清华大学软件学院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软件系统应用、设计、开发、运维、服务等与软件全生命周期相关的产业,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突出、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软件系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二、基本要求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1.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以及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2.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具备扎实的软件理论和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工具使用与实验能力、软件分析与开 发能力、过程控制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4.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学制:本科学制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 本科培养总学分170学分,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138学分;夏季学期实践环节17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五、专业核心课程 计算机系统软件 数据结构与算法 软件理论基础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公共基础课程 26学分 (1) 思想政治理论课 14学分 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 106101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学分 106102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学分 106102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学分 (2) 体育 4学分 第1-4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1学分;第5-8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5-6学期为限选,第7-8学期为任选。 (3) 外语 8学分 英语课程共计8学分(其中至少4学分为英语必修课组课程),安排在前四个学期完成。第一学年夏季学期设置外语文化活动月,为非英语专业必修环节,符合免课条件者可申请免课。设清华大学本科生英语水平考试作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水平检测,学生在校学习满一年后可以报名参加。 日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小语种学生入学后直接进入课程学习,本科毕业需完成三学期的课程,取得6学分。 2. 文化素质课13学分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包括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新生研讨课、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和一般文化素质教育课,除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和新生研讨课外,其它所有课程划分为八个课组:①哲学与伦理、②历史与文化、③语言与文学、④艺术与审美、⑤环境、科技与社会、⑥当代中国与世界、⑦人生与发展、⑧数学与自然科学。要求在本科学习阶段修满13学分,其中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为必修,1-2学分;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和新生研讨课为限选,至少5门或8学分,建议其中1门为新生研讨课;一般文化素质课程为任选。 每学期开设的文化素质课程目录详见当学期选课手册。 3.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课程37学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 (1) 数学25学分 1)必修22学分 微积分A(1)5学分 微积分A(2)5学分 线性代数(1)4学分 线性代数(2)2学分 复变函数引论2学分 离散数学4学分 2)限选3学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学分 随机数学方法3学分 (2) 自然科学基础12学分 1)必修10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