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苏轼的人格精神

谈苏轼的人格精神
谈苏轼的人格精神

谈苏轼的人格精神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大文豪之一。他多才多艺。他的词,名篇众多,脍炙人口,汪洋恣肆,清新豪健,自开豪放一派。同时,他的书法,他的画,自成一体,别具一格。

他的一生坎坷,一直处于新旧党争之中,并深受两党的排挤,饱尝宦海沉浮,但是,他几次大起大落却始终永打不倒。

这是与他独特的人格精神分不开的。他的人格融合了儒、道、佛三家思想,他的性格正直而又乐观、旷达、超然。

他,就是苏轼。

一个浪漫的诗人,一个豪放的词家,一个超脱的文人,一个潇洒的人间过客,一个最具人格魅力的人生大师。

苏轼的人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并对三家兼容并蓄,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体现苏轼个性的人格精神体系。儒家讲求入世,苏轼做官锐意进取,渴望建功立业,济世报国,干一番大事业,是典型的儒家入世思想。“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他敬佩英雄,更渴望成为像周瑜那样“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千古风流人物”,甚至在已经“鬓微霜”的年龄,仍发出“又何妨”的呐喊,强烈的入世精神表露无遗。他会为政治上的失意而悲伤,“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壮志未酬,功业无成,失望至极,更从反面表现了苏轼的强烈的进取精神。儒家的思想在他的性格中体现为忠诚、刚正、忘我、爱民。他忧国忧民,为民做事,同时直而不随,刚正不阿,光明磊落,在政治上坚持自己的见解,坚持正道,不因哪方是得势新贵而趋附于任一边。这也是他在仕途上屡受挫折的重要原因。这些都是儒家所推崇的典型的“君子”形象和理论。

苏轼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讲求辩证处世,物我合一。“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人生就像一场梦,辉煌像周瑜一生,失意像我苏轼一生,都是一场梦而已。“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生在滚滚不息的长江面前,是多么的渺小,一切的失意潦倒,愁苦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只是一个瞬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逝者如斯,“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卒莫消长也”,“人无尽也”,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变是永恒的,不变也是长久的。人作为大千世界的一分子也是与时同进,与物古今相生。苏轼喜欢放眼宇宙,跨越时空对比,着眼天地,物我古今合一。这是多么深奥的道家辩证法,多么可贵的人生相对论!纵然有“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但一句“而今安在哉”的反问,一下子使苏轼的精神空间提升到一个超迈古今、独步天下的舒阔境界。伟大与渺小,原是一回事,都只是历史长河的一个瞬间啊。世事都将转空,横空的人物都终成过客,倒不如寄情酒歌,托意箫音!这不正是道家所追求的那种,通过理性的思辩,而达到的乐观、旷达、超然、自适、超越功利、一切淡然处之的人生态度吗?

道家的生存方式是归隐。苏轼深受道家影响,自然少不了对归隐的向往。有人统计,在苏轼现有的360多首词作中,归字竟出现了100余次。苏轼仰慕归隐,但终其一生,却并未有真正意义上的归隐。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说“苏轼一生并未归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深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他所追求的并非外在的“身”的隐退,而是内在的“心”的退隐;他向往的所“归”之处,并非家乡眉州,而是一个使自己复杂灵魂安放解脱的精神家园。

佛家思想同样深深地印入了苏轼的人格和心灵之中。佛家说“万事皆空”,人生中的原本使人烦恼、让人心焦的诸种悖论,生死、贫富……都可以被化解。所以,苏轼渴望超脱生死贫富得失祸福荣辱等一切世俗的悖论对人的心灵的束缚。“了无丝发挂心,置之不足复道

世”“还以世俗,永与世俗忘。”他对功利人生结局看得透彻,对富贵等悖论淡然处之。“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短短几行,居然包括了四重境界:吟啸暴风骤雨,一任烟雨平生,笑看雨过微晴,无风无雨无晴。苏轼的一生并非无风雨。三次遭贬,一次坐牢,可谓大风大雨,他却能不俱风雨,一任平生,笑看阴晴。如果说这些都不算什么,最让人佩服的是能够做到无风无雨无晴。方才遇雨,词人未盼晴,也不认为风雨有什么不好,现在天虽然晴了,喜悦之情也淡的几乎没有。就好像仕途中时有晴雨,但在苏轼的心中却无晴雨,十分平静。这不正是禅宗所说的“凡所有象,皆是虚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佛性常清净,何处染尘埃?”那种内心极其平静、淡然、超脱的人生处世原则吗?

在苏轼的内在人格精神中,儒、道、佛三家思想不是独立的,而是三家相互为用,以一种开放的兼容态度,取三家之精华,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然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博大丰富、体现苏轼独特个性的人格精神。历来士大夫以仕途为人生正途,出世往往是被动不得已的,并不是其主动追求的境界,而是一种对自我进取精神的压抑摧折。苏轼人格精神的意义则在于把儒家的积极入世与道释庄禅的超然出世变为共时代同步,使得道释的出世思想不仅未成为消极因素,反而成为一种独立于污浊现实之上的精神支撑。他卓然不随,坚持自己的独立见解;刚正、磊落;乐观、旷达、超然。由此,他在人格精神上占据了常人难以达到的高地,无论何种风浪、百般刀剑,都不能动摇他高贵、独特的人格。

所以,余秋雨先生称赞苏轼“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这就是苏轼,一个充满了独特人格魅力的苏轼。在1000多年后的今天,也许,我们只能以仰望的目光,来解读这个世间不可无一,却又难得其二的苏轼。

苏轼的文学成就及人格魅力

苏轼的文学成就及人格魅力 制作人员:李台扬宁子俐赵壮航董仕森指导教师:郭刚 审美人生与仕宦人生是极端对立的两种人生态度,官场生活与诗人本性,从根本上来说,是格格不入的:一个是戴着面具的政客,一个是赤子之心的诗人,一个极端需要官场应酬的虚伪,一个必须是肝胆相照、表里澄彻。 苏轼的人生是一种典型的审美人生,即以沉浸于文学艺术的读书写作,赏玩人生宇宙的色相、秩序、节奏与和谐为人生愉悦。”在拜读了木师对苏轼人生态度的定义后,我深深有感,不光钦佩于木师对苏轼人生态度的豁达写照。 苏轼具有以儒学体系为根本的人生思想,但仕途的坎坷又使他充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又由于浸染释、道的思想而形成外儒内道的作风,具体则表现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一.苏轼其人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代的大文豪.他是一位在文学艺术具有多方面才能和成就的杰出作家. 他出身在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对苏轼有明显的影响.苏轼的散文.诗词.绘画等卓越成就的取得一方面靠的是自己的勤奋.另外苏洵对他是深有影响的. 苏轼因散文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进而又被列为[韩柳欧苏四大家",他写的诗歌被尊为[宋诗的典范",他的词.被称为[为词立法."是公认的豪放派的代表和开创之人,他在绘画方面与米沛.李龙眠.并称宋代四大家.擅长画墨竹.其实他的书法也有独特的造诣. 苏轼一生经历坎坷.二十岁中进士.之后仕途多舛.走过了一条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苏轼真的是历尽苦难.完成自我的一个诗人. 苏轼一生虽然走过一条极其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但他从未消沉绝望过.而是在历尽苦难中完成自我.实现了一种真正的超脱.任何挫折.不幸都不能在精神上击垮他.战胜他. 在坎坷的境遇中.苏轼就是苏轼.他摆脱了精神上的苦闷与压抑.在事业上终于成就一番作为.他所到之处.都积极为民众办是实事.处处留有[政声".在风翔他被称为:[苏贤能",在杭州疏浚西湖.修建苏堤,在海南他又建医院.学校等.在文明创作上.他的最优秀诗篇都是在贬低写就,在生活方面.所到之处都能密切联系群众.深得当地人民爱戴.苏轼在民间影响极大.东坡巾.东坡帽.东坡扇.东坡酒等等.或时髦一时.或流传至今.足见苏轼在民间流传之广.影响之大. 苏轼留下的遗产也为数不少.除了四川眉山有[三苏祠"外.全国上下有百处关于苏轼的遗迹.三苏祠有朱德亲笔题词: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二.苏轼旷达性格形成的原因 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工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会有以下表现:一.殉道.即用生命去殉自己的理想.如屈原自沉汨罗江.二.抱怨.既在诗中抒发穷困愁苦.怀才不遇的怨气. 陶渊明的诗多有贫病愁苦之叹.以及对仕途郁郁不得志的抱怨.以李白的豪放也不免颓废,杜

浅析苏轼的旷达精神

浅析苏轼的旷达精神 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姓名:陈泳准考证号:082310100281 摘要:苏轼的豪放词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他的婉约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而最能代表他深刻思想和宽广胸襟及性格特征的则是他的旷达词。旷达是苏轼最重要的精神品质。文章从苏轼的旷达着手,分别从苏轼旷达的本质,豁达宏通的性格底色,人生的体验剖析其内涵。 关键词:苏轼旷达阔达宏通人生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继北宋欧阳修之后的文学巨匠,他使整个北宋文坛乃至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历史为之灿然,可称为千古第一人。他不仅作为“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令世人敬仰,而且更以其别样的人生态度向世人展示出独特的魅力,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踏入仕途后,早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属于旧党,后因诗谤之嫌,逮捕入京,终遭贬谪。晚年因新派得势,黜废旧人,他又以旧党关系,远谪海南的儋州(今海南儋县)。在生命最后一年(1101年)写的《字体金山画像》一诗中,他平静地对自己曲折的一生做了这样的总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从诗中可见诗人已摆脱了世俗的羁绊,归于无欲无求境界,回首一生;他觉得正是在三次被贬之地成就了自己的功业。能如此豁达看待自己多舛命运的人,该会有怎样旷达的人生境界呢? 一 旷达,是一种放任的、达观的人生态度。它指的是一种超然物外、洒脱达观的审美情趣。旷达的内涵就是解脱超越,改变固有的观念换个角度看问题,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发现事物的美,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使他一方面摆脱现实社会人生的束缚,以超脱的心态去体会外物,书写人生。另一方面,促进它对人生形成真正的领悟,探求生命的意义,在有限的生命中寻求无限的久远的存在价值。这两个层面的人生境界,在他的人生征程中有重逢的体现。 苏轼的一生,无论是做官还是被贬都在为国家尽心尽力。他不善藏锋,指斥时弊,敢做敢为。他的耿直方正,又偏好用文字来表露,基于这些原因,他屡遭排挤、贬谪和外放。然而苏轼均能以旷达的情怀化解悲苦,乐观面对。无论在何种境地,都不会怨天尤人,而是自解宽心,心中永远憧憬着美好的前景。无怪乎他可以用“九死南荒吾不恨,

苏轼的思想

苏轼的思想:苏轼既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又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他在政治上坚持儒家入世的精神,在生活上较多地采取庄禅旷达的态度,执著超脱,无往不可,这种人生境界对宋人及宋代以后许多文人的人生态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人格魅力在古代历史上少有伦比,就受后人喜爱的广泛程度而言,他在历代作家中也是无人可以比拟的。 对他词风的影响:苏轼在诗、文、词的创作上取得了全面的成就,是文学史上少见的文学全才。 1,苏轼的散文具有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代表了宋文创作的高峰。 2,苏轼的诗有广泛的题材和多样的风格,体现了过人的创造才情和艺术表现能力。在内容、形式、手法、语言等诸方面都突破了前人窠臼,往往将诗歌写得超迈豪纵而又有隽永的韵味和浓郁的诗意。苏诗不仅显示磅礴的气势,表现深婉的情致、绰约的风韵,还常常包含着深刻的哲理。苏轼又是学问渊

博的大学者,无书不读,其诗也相应表现出浓厚的书卷气,成为以才学为诗的典范之一。 苏轼对词的革新 苏轼的博大胸怀和过人才情在词的创作中也有突出的表现。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他将历来以柔婉为传统的词体注入了阳刚之气,并将诗歌的表现功能和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使词可以像诗一样表现作者的性情和人格个性。他的革新实绩,提高了词体的文学地位,使词摆脱了音乐的附属品的状态,成了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体。苏词风格多样,尤以清雄旷达、奔放豪迈为其独创,为词史带来全新的审美境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为后人启示了新的创作道路。 在宋代以及后代文人的心目中,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人,他的作品当时广泛流传,身后影响深远。他的诗、文、词的创作都在各自的文类领域内达到了发展的高峰,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苏轼对北宋中后期文学的影响。

论苏轼作品的宇宙人生意识-3

论苏轼作品的宇宙人生意识 □新化县科头乡中心学校罗筱冰 【摘要】苏轼是我国北宋以来杰出的文学家。他一生坎坷,仍保持豪迈旷达的心态;宦海沉浮,仍对社会怀抱一腔热情。是矛盾的人生和对儒释道思想的融通以及对审美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形成了他充盈着淡泊、通达、恒永的宇宙、人生观意识,并成就了他遗世独立的人格力量和作品。 【关键词】苏轼文学作品宇宙人生意识形成融通彰显 笔者与苏轼生活的年代相隔九百年左右,但少年时代起就拜读这位古代文学巨匠的诗词散文书法。解读他超脱人生忧患的物我浑然;欣赏他在苦难中体验生命价值的深沉;甚至效颦他那凡人难以步趋的潇洒和从容;服膺他由高贵品性和苦难人生历程锻炼出的宁静和澄明;更钦敬他饱经忧患仍对人生与社会保持热情的豪迈与旷达。读这位才情卓绝、心境高明的文学巨匠的作品,笔者感受得最多的是,作品中那一个或显或隐、贯穿始终的基调—-持续不断的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一、充满矛盾的人生形成苏轼的宇宙、人生意识 (一)、入世与出世的矛盾 苏轼早在26岁时即踏上仕途,长时间在宦海浮沉,反复地面临着人生抉择,尤其是在感到失落以及在政治上受挫,遭致贬窜之时。儒家入世思想本是他的“主心骨”,早年“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豪言壮语,最能代表他对事功的向往和追求。然而日久而事功无多,便渐渐倾向恬退:“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南乡子·自述》);“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新。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行香子·清夜无尘》)。在经历了宦海浮沉之后,词人更体悟到仕途的曲折与险恶:“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其退隐的内在要求自然格外强烈。而一旦被朝廷“放归”却又想到功业未建不由慷慨悲歌起来:“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

浅析苏轼的人格魅力及在词中的体现

浅析苏轼的人格魅力及在词中的体现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出生于寒族地主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苏轼是宋代文化孕育出来的旷世奇才,他历经磨难而笑对人生,思想自由,品格坚贞、坦荡、旷达,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极为罕见的文豪,他的文章,如行云流水,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他的诗,如如天地奇观,于境无所不收,于情无所不畅;他的词,如天风海雨逼人,指出向上一路。无论从哪个角度衡量,他都是宋文学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伟大代表作家。 苏轼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他几经宦海沉浮,屡遭贬黜。他的后半生一直处于新系两党的夹击和陷害之中。病逝前,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苏轼对自己的后半生作了总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然而正是这些苦难成就了这位文学大师,旷世奇才。贬滴黄州,是苏轼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转折点。他那个谈笑于生死之际的旷达情怀和任性,逍遥,随缘自适的创作个性,就是在贬滴黄州之后才真正树立起来的。尽管他说自己“自得罪后,不敢作文字”(《答李端叔书》)然而正是在他到达黄州,自号“东坡居士”之后,才创作出了大量优秀作品,形成他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 屡遭挫折,苏轼也能始终保持乐观旷达的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业,无论穷达出处,都能在精神领域保持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他的这种人生态度来源于他独特超群的思想。苏轼的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又兼纳了道家和佛家的学说,他汲取了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又使他淡薄名

利,在逆境中也显得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通,则启迪他走向圆涌和通达。他援佛道入儒,又始终保持做人的气节,佛老的静达旷放用儒家道德人格的浩然正气来支撑,成就虚静高洁的心灵和淡泊超逸的人格。故苏轼“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懂得生活的艺术,具有坦荡坚贞的品格,随缘放旷的文心和风流潇洒的气度,他的诗、词、文和书画等,不过是这一人格的外在表现而已。王国维《文学小言》六云:“三代的下之诗人,无过庄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里。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殊未之有也”。苏轼之所以能够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的作品中具有的人格力量。 最让我佩服的这些人格魅力: 一、处穷时仍不忘兼济天下之志的政治态度 苏轼的一生虽然在仕途上坎坷不平,尤其在后半生不断遭受打击的情况不多接受佛老思想来加以排解,但终其一生,在政治上主要表现为积极用世的思想。但他的积极用世并不重在个人的名利,而重在为澄清天下而献身。他深切关怀人民的生活,为排解民困,对皇帝也敢于大胆地提出批评和谏议。甚至在他政治上失意,遭受恶意贬斥打击,境遇非常险恶时,仍能甘冒僭

苏轼理想人格及实践途径

苏轼理想人格及实践途径 05中文李柳艳 20054022058 内容摘要:苏轼留给后世的精神遗产,除了文学创作之外,还有他崇高的人格 魅力。苏轼的理想人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自由人格?、?审美人格?以及?文化人格?。苏轼的理想人格是一种审美式的人生态度与人生境界,追求人格的独立与自由,同时又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建构了独特的文化人格。他执着于现实,又超越现实,一如既往地为实践他的理想人格而奋斗。 关键词:理想人格,自由人格,审美人格,文化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生理、心理、精神的综合体现。人格包括人的思想、态度、兴趣、气质、潜能、人生哲学等。理想人格,就是根据时代需要而塑造出来的完美的人格典范,是一种理想化人格模式的设计,是指导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重要动力,人们通过不断地选择与构建,从而不断地接近它,不断地修正它来实现。 苏轼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除了文学创作之外,还有他崇高的人格魅力。要想了解苏轼所创造的文化世界的底蕴,首先得了解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苏轼的理想人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自由人格”、“审美人格”以及“文化人格”。 一、自由人格 苏轼的理想人格是一种审美式的人生态度与人生境界, 它即是世间的又超世间,既超感性又不离感情。他以个体人格自由的实现为美, 这是他经历了深刻的精神危机后找到心灵解脱之路。 在“乌台诗案”①之前,苏轼基本上是比较单纯的儒家人格和书生人格,但在这之后,他的思想和生活态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建立了一种超越了“兼济”与“独善”、可仕可隐、无适而不可的独特人格——“自由人格”。在《雪堂记》中,“客”曾向“苏子”问道,“子世之散人耶?拘人耶?”通过辩论,苏轼表明自己既非专嗜佛道以致向往做方外之士的“散人”,也非囿于传统观念的“拘人”,而是超越了这两种人格,建构了一种“自由人格”。 苏轼把实现个体的人格独立与精神的绝对自由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那苏轼

探寻苏轼的精神世界

探寻苏轼的精神世界 苏轼是北宋文坛成就卓著的大家。他诗词文均擅长,而以词成就最为突出,他改变了当时写词的风格,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旧框子,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成为豪放词派的开创者。他的词气势恢宏,境界高远,情感豪迈,而这些都与他为人的正直、心胸的旷达是分不开的。 “言为心声”作品也是作者的心声。从苏轼的词中我们可以窥见他的内心世界。下面就以几首大家较为熟悉的词来简要分析一下苏轼的精神境界。 一、忘掉自我 苏轼的词表现得是尽量忘掉自我、摆脱自我,把自我融入到大自然中,使自我的有限生命在大自然的无穷运动中得到永恒,使自己的人生痛苦在大自然的壮丽秀美中得到解脱,也就是回归自然,达到心与物的和谐统一。 表现这一情调的作品很多,最明显的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这是词的上阙。上阙以对月饮酒来反映作者因政治失意而对现实的不满情怀。把月当成自己的朋友,想离开人世到月宫上,但又“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说明词人渴望探求自然现象,把自身融入自然,超尘出世,忘掉世间的一切烦恼,但又不知如何摆脱尘世的迷惘情怀。“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种想归隐又不甘心的矛盾反映了词人厌烦人世生活而又留恋人世的痛苦心情。出世入世的矛盾一直困扰着他,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最后还是以积极入世的思想归结,“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人间虽有烦恼但孤独烦闷之时毕竟还有“清影”为伴,而月中却没有,月中更凄凉,还是留在人世吧! 词的下阕对月怀人。在此词的小序中作者交待了写作时间和缘起:“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中秋”当是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这一年作者正任密州太守,而他的弟弟子由则在济南,兄弟不见已经七年。“独在异乡为异客”再加上仕途不顺,正逢“月圆人不圆”的中秋佳节自然“倍思亲”,不免在佳节的欢愉中引起对弟弟的思念和挂念。作者在这首词中把人生的缺憾不圆满和自然现象等同齐观,“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词人抓住人和自然的共同之处,在这种自然景观与主观自我的和谐统一中,消解离别之思,达到心理的平衡,内心宁静下来。 二、扩充自我 在词中词人尽量充实自己、强化自己,使自己具有高度修养的精神世界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张,以充实的内心抵抗外界的侵扰,排除世俗观念,保持乐观超脱

苏轼《定风波》赏析

苏轼《定风波》赏析 作者:不详时间:2007-5-22 21:58:42 来源:会员转发人气:104732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想象一下,在某个早晨是天高气朗的日子,几个朋友一起去郊游,待到高兴时,却下起了大雨,同行的人皆抱怨连连。怪天公不作美,这是游玩的兴致全无,可是有一人却与众不同。别人都在奔跑找避雨的地方,而他却听着雨打竹叶声,哼着小曲,慢慢的走着。同行的人一定都笑他疯癫。 然而,别人笑‘痴’,谁解其中味啊。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上片,写遇雨后的情境。 “莫听穿林打叶声”雨滴打在竹叶上发出响声,你不要感到扫兴。如果你把它当着美妙的音乐来欣赏,就不妨“吟啸且徐行”了。可见“莫听”两字,到出了苏轼的心境。对客观事物,客观存在不要太在意。不妨去欣赏它。人们都说,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如何才能善于发现呢?不妨学学苏轼。我们多数人都被外界的各种不顺心的事手烦恼,整天抱怨老天不公,有用吗?没用。可能当你抱怨后,却来个“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这时人们又要说。真是天意弄人呢?是吗?我说你这么认为就应该好好像苏轼学习了。不要被客观存在所牵绕。不妨去学着欣赏,大不了就像学看一幕悲剧一样,其实悲剧的人生才有价值。 生活条件不好。“竹杖芒鞋轻胜马”又有什么好怕的呢,“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才旷达吗。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既然朝廷不给我兼济天下的机会。“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初入庐山》诗)也涂个清净逍遥,说到底。谁不想,逍遥自在的生活呢。我觉得这才是人追求的最终生活境界。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有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胡云翼《宋词选》)。我到不这么觉得,我觉得是:我没有什么身外之物,下雨也只要有一蓑衣就行了,管你三七二十一。燕子很轻盈才能飞的很敏捷。风筝很轻,才能飞的很高。人只有不被声明荣誉所累才能,领悟人生真谛。 下片是写,天转晴了。

苏轼的审美诗意人生

苏轼的审美诗意人生 他在困顿中做出了不朽的前后《赤壁赋》。 前《赤壁赋》中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后《赤壁赋》中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与前篇毫无二致,但是笔墨全不相同。写景方面,前篇字字秋色,本篇则“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句句都是冬景,鲜明地反映出不同季节山水面貌的变化,勾勒了两幅截然有别的江山景色图,可见作者描景状物的传神。至于夜间山景:陡壁、怪石、危巢、古木等,都写得逼真而有幽森之气,跟作者“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心情密切吻合,而与前篇幽静安谧的情景恰成鲜明的对照。叙事方面,前篇但言“苏子与客”,“举酒属客”,“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都是即事而叙,简洁明了;本篇对于客、酒、肴则用详述,写得别有情味。反之,前篇对于泛舟而歌的情景,用大段笔墨加以渲染;本篇则唯有“顾而乐之,行歌相答”,“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寥寥几句,同样情致盎然。剪裁安排之妙,确很值得借鉴。抒情方面,前篇由乐而悲而解脱,过程起伏,但直抒多于想象,作者的观点表达得完整而且显露;本篇则从飞鹤探舟而西展开想象,将鹤与道士合而为一,完全是幻觉和梦境的描述,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在仕途与诗文写作艺术人生,审美人生才是苏轼生命的灵魂、生命的依归。这正是笔者之所以将苏轼的人生命名为审美人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几经贬谪之后,苏轼逐渐成熟起来,并逐渐开始重新思考人生,乌台诗案以后人生命运的变化是他真切而深刻的体会到了人生的艰难,正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说人生如梦。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沉沦下去,并没有因此否定人生,力求超脱自我,始终保持了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儒家讲求入世,苏轼做官锐意进取,渴望建功立业,济世报国,干一番大事业,是典型的儒家入世思想。“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他敬佩英雄,更渴望成为像周瑜那样“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千古风流人物”,甚至在已经“鬓微霜”的年龄,仍发出“又何妨”的呐喊,强烈的入世精神表露无遗。他会为政治上的失意而悲伤,“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壮志未酬,功业无成,失望至极,更从反面表现了苏轼的强烈的进取精神。儒家的思想在他的性格中体现为忠诚、刚正、忘我、爱民。他忧国忧民,为民做事,同时直而不随,刚正不阿,光明磊落,在政治上坚持自己的见解,坚持正道,不因得势新贵而趋附于那一边。这也是他在仕途上屡受挫折的重要原因。这些都是儒家所推崇的典型的“君子”形象和理论。鲜明的个性,造就了独一无二的苏东坡。终其一生,他对自己完全自然,完全忠实,尽管始终生活在政治的旋涡中,但他还是一路歌唱,作文,评论,无论在他的仕途路上,还是在他的流放路上。显然,苏东坡深谙山水之乐,宦海沉浮,他一生嬉戏歌唱,自得其乐,悲哀和不幸降临,他都能够微笑接受,磨难始终跟随着他,直至死亡临近。苏轼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讲求辩证处世,物我合一。“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人生就像一场梦,辉煌像周瑜一生,失意像我苏轼一生,都是一场梦而已。“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生在滚滚不息

苏轼的文学成就及人格魅力

苏轼的文学成就及人格魅力 苏轼的文学成就及人格魅力制作人员:李台扬宁子俐赵壮航董仕森指导教师:郭刚 审美人生与仕宦人生是极端对立的两种人生态度,官场生活与诗人本性,从根本上来说,是格格不入的:一个是戴着面具的政客,一个是赤子之心的诗人,一个极端需要官场应酬的虚伪,一个必须是肝胆相照、表里澄彻。 苏轼的人生是一种典型的审美人生,即以沉浸于文学艺术的读书写作,赏玩人生宇宙的色相、秩序、节奏与和谐为人生愉悦。”在拜读了木师对苏轼人生态度的定义后,我深深有

感,不光钦佩于木师对苏轼人生态度的豁达写照。苏轼具有以儒学体系为根本的人生思想,但仕途的坎坷又使他充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又由于浸染释、道的思想而形成外儒内道的作风,具体则表现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苏轼其人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代的大文豪.他是一位在文学艺术具有多方面才能和成就的杰出作家. 他出身在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对苏轼有明显的影响.苏轼的散文.诗词.绘画等卓越成就的取得一方面靠的是自己的勤奋.另外苏洵对他是深有影响的. 苏轼因散文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进而又被列为[ 韩柳欧苏四大家", 他写的诗歌被尊为[ 宋诗的典范",他的词.被称为[为词立法."是公认的豪放派的代表和开创之人,他在绘画方面与米沛. 李龙眠.并称宋代四大家.擅长画墨竹.其实他的书法也

有独特的造诣. 苏轼一生经历坎坷.二十岁中进士.之后仕途多舛走过了一条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苏轼真的是历尽苦难.完成自我的一个诗人. 苏轼一生虽然走过一条极其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但他从未消沉绝望过.而是在历尽苦难中完成自我.实现了一种真正的超脱.任何挫折.不幸都不能在精神上击垮他.战胜他. 在坎坷的境遇中.苏轼就是苏轼.他摆脱了精神上的苦闷与压抑.在事业上终于成就一番作为. 他所到之处.都积极为民众办是实事.处处留有[政声".在风翔他被称为:[苏贤能",在杭州疏浚西湖.修建苏堤,在海南他又建医院.学校等.在文明创作上.他的最优秀诗篇都是在贬低写就,在生活方面.所到之处都能密切联系群众.深得当地人民爱戴.苏轼在民间影响极大.东坡巾.东坡帽.东坡扇.东坡酒等等.或时髦一时.或流传至今.足见苏轼在民间流传之广.影响之大. 苏轼留下的遗产也为数不少.除了四川眉山有[三苏祠

苏轼人格中的儒家思想

苏轼人格中的儒家思想 苏轼一生才行高世,却宦海沉浮,历经磨难,九死一生:从自求外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再到被贬黄州、常州、颖州、扬州、定州,最后竟至岭南惠州、海南儋州等荒蛮之地,他始终以浩然正气积极入世,坦然面对挫折与压力,乐观豁达,关心民生疾苦、国家命运,求真务实,政绩斐然;在此前提下,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诗文,且诗词文画书皆自成一家,可谓难得的旷世奇才。南宋孝宗皇帝曾高度评价苏轼其文其人:“..成一代之文章,必能立天下之大节。”“立天下之大节,非其气足以高天下者,未之能焉。盖存之于身谓之气,见之于事谓之节,节也,气也,..”这个“气”指的就是苏轼的主体人格。苏轼一生的经历向我们展示的正是他高于天下的巨大的人格魅力卓然超群、历尽磨难而衷心不改。 历来研究苏轼的学者在谈到他的文化人格时往往过多,强调了佛道思想对他的影响,而只将苏轼贬黄州前的生活归结为儒家思想的影响,后期生活归结为佛道思想的影响。但本人认为:在苏轼的个人经历和人格中,儒家思想真正起着主导作用,是其“本”,佛道思想不过是苏轼缓释个人抑郁和个人心理压力的手段。 儒家入世思想对苏轼的影响最大的是其政治人格。他时刻把儒家积极入世思想作为自己立世的标准,“不独独善其身,

又兼兼济天下”成为他一生行为的信条;借助佛老超越佛老,而未消极出世、陷入个人的痛苦,因而苏轼超然卓绝的人格魅力历来为人们称道。 1,不独独善其身,又兼兼济天下——苏轼对儒家思想的自觉继承与坚守 苏轼自幼就聪颖过人,七岁知诗书,十岁即有当世志。其弟苏辙回忆“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太夫人尝读《东汉史》至《范滂传》,慨然太息”。 考“制科”时,他曾对北宋王朝的腐败现状,写了《策略》、《策别》、《策断》等篇文章,提出“立法禁”、“抑侥幸”、“决壅蔽”、“教战守”等一系列富国强兵、改革弊政的主张。而在他考礼部进士的论文《刑赏忠厚之至论》中更是提出了“天下归仁”的理想:“以君子长者之道得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这种德治仁政的政治思想成了苏轼后来一生从政贯彻始终的基本指导思想。 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之间。”苏轼自幼开始接受爱物仁人、经世济民的儒家思想,从而成就了他“奋厉而有当世志”、“不独独善其身,又兼兼济天下”的浩然之气。这种济世救民的思想进朝为官后就更加明显了。他殚精竭虑,积极上书,希望能够改变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在《思治论》奏章中,他指出北宋

苏轼人格魅力之所在【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汉语言文学 苏轼人格魅力之所在 前言 “东坡何罪,唯以名太高”,东坡的才干,锋芒毕露却又深沉高远。历代关于苏轼的作品的分析,文学地位的排定,从未断绝。只是“文乃人之精血”,只有了解苏轼,了解苏轼的品行才干,为人之道,了解他的人格魅力,能体会其作品的奥妙所在。此文以综合前人关于东坡人生的评价,原因探讨等方面的内容,以为自制文章之所用。 一:国人对苏轼为人的评价 苏轼为人,天下人皆津津乐道。《宋史》评论说:“器识之闳伟,议论之卓荦,文章之雄隽,政事之精明,四者皆能以特立之志为之主,而以迈往之气辅之。故意之所向,言足以达其有猷,行足以遂其有为。至于祸患之来,节义足以固其有守,皆志与气所为也。”[1]欧阳修评价说:“不意后生能达斯里也。吾老矣,当放此子出一头地。”同时期,张方平亦说:“苏轼敏尤可爱。”[2]苏门六君子之一的李方叔的祭文写道:“道大难容,才高为累。皇天厚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识与不识,谁不尽伤;闻所未闻,吾将安放?”[3]南宋时期,宋高宗说:“经纶不究于生前,议论常公于身后。”[4]而宋孝宗在评论苏轼一生所为时感慨:“负其豪气,志在行其所学。”[5] 近代之人关于苏轼评价的,莫不以林语堂的评价为尊:“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

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在苏东坡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6]台湾学者陈师雄说:“稍有知识之国人,谈及苏轼,几乎无人不知,苏轼乃中国读书人之典范,亦即士一阶层,所愿效法之模范,悬为行为之准则。”[7] 二:苏轼影响力深远的原因 《康震评说苏东坡》:“苏轼是艺术天才、渊博学者、踏月酒徒和爽直诙谐的神奇组合。事实上,苏东坡的知名度和魅力远远大于苏子瞻。在大众眼里,东坡这个称呼具有更浓厚的草根意味,更为平易近人,也因此在民间拥有更大的影响力。”[8]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一则是由于他对自己的主张原则,始终坚定而不移,二则是由于他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他的人品道德构成了他名气的骨干,他的风格文章之美则构成了他精神之美的骨肉。我不相信我们会从内心爱慕一个品格低劣无耻的作家,他的文字再富有才华,也终归无用。孝宗赐

苏轼个人形象

一、苏轼文化性格形成的多元性 1.目前研究的主要观点认为,苏轼对人生价值的取向是多元化的。 20世纪60年代通常的看法是:苏轼思想的显著特点是“杂”,他所倡导的蜀学就是佛、道、儒三家的大杂烩。……大致以“外儒内道”(《中国苏轼研究》第一辑)的形式把二者统一起来。 近来较为普通的看法是:前期以儒家思想为主,与大量的政治、史论和有为而作的诗歌,充满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和社会历史责任感。到后期尽管还以儒家的忠义思想自励,但已参入大量佛道思想,外儒内佛,以求身处逆境时的精神解脱。 2.丰富的内涵,多元化的人生价值取向在苏轼文学创作中得到全面的反映。 从苏诗中人生感悟足可见其思想是积极用世与消极遁世的矛盾体,作家主体认知能力与传播能力的构建,必然要在其作品中显现出来。这是一个容易理解而又极不容易说透的问题。 虽然苏诗以透辟、爽利、明快见称,与唐诗蕴籍、含蓄、温润的风韵不同。朱熹说苏轼:“一滚说尽无余意。”(《朱子语类》)刘熙载说:“东坡诗打通后壁说话,其精微超旷,真足以开拓心胸。但很多方面却表现出复杂和多样的思想”(《艺概》)。《和子由渑池怀旧》诗,前两联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抓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这里用精妙的比喻,从大处入题,引出人生行迹的不定感。刚步入官场,就产生了深刻的人生遐想。《白步洪》“我生乘化月夜逝,坐觉一念逾新罗。纷纷争夺醉梦里,岂倍荆棘埋铜驼。……但应此心无所往,造物虽驶如吾何”。写奇景,写感悟,写对人生的广漠无垠沉思。阐述光阴似箭,人生匆促,时过境迁,宇宙变换无穷的哲理,引发人深思;不解其谜,只说要主观心灵不僵化,不以物迁而旷然自处,无所不适。在咏唱友人刘敞收藏古器的诗中:“嗟此本何常,聚散实循环。人失亦人得要不出区寰。……但当对石饮,万事付等闲。”(苏轼《次韵刘京北》)将庞大的人生体系,以行程入笔,展示有得有失,忧乐循环的道理。在一首与友人酬唱的次韵诗中更显进一步拓宽,延深。“百年三万日,老病常居半。其间互忧乐,歌笑杂悲欢。……须臾便堪笑,万事风雨散。”(《苏东坡全集》)综其一生,病痛、欢乐、悲忧循环往复,在所难免,事过境迁,变化无常,均可一笑了之。与他早年所咏:“世事徐观真梦寐,人生不信长坎坷”的感叹有所不同。再到写《送参廖师》时日益成熟,已借用禅理发挥了深湛的诗趣:“欲令诗语妙,无厌空旦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咸酸复众好,中有至味永。”要以空旷宁静的心态,观察和捕捉生动的意象,各种景观。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又需要超拔闹市自我反思,如此方能写出含纳多种情趣,蕴寓深厚内涵,充盈无穷韵味的诗篇。苏轼《自题金山画像》中说:“心似已灰之木,身若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我们不难以从中体会其感慨与无奈,然而同时也能读出这种感慨背后的自负与自豪。可以说一生浮沉,仕历变迁,个人际遇的苏轼自有他非同一般的功业观,也自有其一套独特的人格价值思想体系。正是如此才形成不为外物所动的遗世独立的人格,却又并未陷入宗教的虚无,以其敏感的禀赋,高雅的情愫,催发了他深刻的思想感悟:“微生偶脱风波池,晚岁犹存铁石心。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潜道根深。” 3.儒释道内涵的人格魅力。 苏轼的思想复杂,受到佛释道的诱发并超脱。儒家以入世为基本精神,又以“达兼穷独”,

论苏东坡的乐观豁达

论苏东坡的乐观豁达 庄天宇上海建平中学高一(7)班 摘要: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苏东坡政治生涯几经起落,多次受到不同政敌的排斥打击,一生坎坷不平,但在逆境中他没有悲观失望,面对种种迫害,既未逆来顺受,也未否定人生,而是以乐观豁达的态度接受种种不幸,留给世人一个昂扬向上的伟大形象,其逆境中奋斗的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一笔丰富遗产。 关键词:苏东坡;逆境人生;乐观;豁达 最先知晓苏东坡,是从他的诗、他的词开始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道出了骨肉离情和人生哲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2),描绘出一幅江南的早春图;“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3),洋溢青春乐观的精神;苏东坡的文学才气吸引了我对他的喜爱。 可是最近读过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后,被苏东坡命运多舛的一生所深深震撼,他曾经遭遇过很多的坎坷,经受过深重的磨难,而在逆境中苏东坡一直保持着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无论处在何时何地,他总是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登山览胜,临渊赋诗,很多流芳百世的诗词都是他在逆境中创作的。由此我对苏东坡在喜欢之余多了一份敬仰,其逆境中奋斗的精神将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1逆境人生 苏东坡(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 在青少年时期,就对现实人生充满美好的期望,有很高的政治抱负。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积极入世,嘉祐元年(1056),二十的苏东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得主考官欧阳修、梅尧臣的赏识,高中进士。嘉祐六年,苏东坡应中制科考,优人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当苏东坡出蜀进京时,学识修养已相当成熟,且思想通达,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中如鱼得水,但苏东坡在政治道路上是坎坷的,由于他主张改革但不赞成王安石变法,因而与变法派和保守派都有矛盾,一生遭受很大的政治磨难。 苏东坡一生三次在朝廷做高官,官至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三次遭受贬谪,35 岁正当盛年,就被贬往杭州任通判,从此开始噩梦般的贬谪流放,按时间顺序大致排列如下:密州、徐州、湖州、黄州、登州、颍州、扬州、定州、惠州、英州、儋州。这个路线图总的趋势是离政治中心越来越远。林语堂说他是“贬谪到广东高山大庾岭以南的第一个人”。尤其是在海南儋州这个蛮荒之地,苏东坡度过了21 年。元丰二年(1079),到湖州就任还不到三个月的苏轼,曾因做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统观苏轼的一生,正像他对自己坎坷曲折的人生际遇自嘲的那样:“心似已槁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4)(《自题金山画像》)在他将近40年的官宦生涯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贬谪中度过的,始终没有在一个地方安顿下来过。因为这样的升迁贬谪,使他的一生始终游走在入世、出尘和被世所遗的崎岖小路之间,显得十分艰险。

苏轼及其性格

苏轼及其性格 苏轼作为一位宋朝文学家、政治家、画家,在现代中国,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除了其著名的诗词,以及其极富文采的文章外,我认为,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便是其人本身。正是其与众不同的性格,造就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 苏轼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均为著名的文学家。家庭环境能造就一个人,相信这也是苏轼十分豁达洒脱的原因。不论是在杭州,还是被贬至了黄州,其文章中的豁达、洒脱都是一以贯之的。据说其在科举考试时所做《刑赏忠厚之至论》便因其洒脱的文风,颇受欧阳修喜爱;其被贬黄州后所作《记承天寺夜游》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两句,将众多情感融于一体,其核心依旧是其豁达。看来苏轼的豁达洒脱早已根植在其骨子里了,不论外界的条件如何变化,其都保有着这份豁达洒脱。 当然,换个角度来说,其有时也过分洒脱了。其随性的性格,也常常会为其招致祸患。其依性情创作的众多诗歌,日后都成为了乌台诗案中的“罪证”,当然因此这些诗歌也广为流传。就算被贬黄州之后,其也依然“敢写”。不仅嘲自己的生活,也嘲朝中的政事。即使处在严格监视,作品被禁的环境下,其诗文依旧能广为流传。 其性格倒也不是从未发生过变化。乌台诗案,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便对其性格造成了一些改变。性格的改变往往会流露在文章中,原先其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全都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则是亲切宽和的诙谐,以及醇甜和成熟。有人评价,到了黄州的苏轼,才真正“成熟”了。其文章更加圆滑,道理更为深厚,也更为人们所接受,是为我们喜爱的苏轼。 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苏轼的性格应当是十分复杂的。我们只得从其文字中一瞥其性格,而其未流露在文字中的性格,早已不得而知了。也许正是苏轼这难以捉摸的性格,使其拥有了如此人格魅力,在近千年中被人们铭记。

苏轼人格中的儒家思想

苏轼人格中的儒家思想 导读:苏轼一生才行高世,却宦海沉浮,历经磨难,九死一生:从自求外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再到被贬黄州、常州、颖州、扬州、定州,最后竟至岭南惠州、海南儋州等荒蛮之地,他始终以浩然正气积极入世,坦然面对挫折与压力,乐观豁达,关心民生疾苦、国家命运,求真务实,政绩斐然;在此前提下,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诗文,且诗词文画书皆自成一家,可谓难得的旷世奇才。南宋孝宗皇帝曾高度评价苏轼其文其人:“..成一代之文章,必能立天下之大节。”“立天下之大节,非其气足以高天下者,未之能焉。盖存之于身谓之气,见之于事谓之节,节也,气也,..”这个“气”指的就是苏轼的主体人格。苏轼一生的经历向我们展示的正是他高于天下的巨大的人格魅力卓然超群、历尽磨难而衷心不改。 历来研究苏轼的学者在谈到他的文化人格时往往过多,强调了佛道思想对他的影响,而只将苏轼贬黄州前的生活归结为儒家思想的影响,后期生活归结为佛道思想的影响。但本人认为:在苏轼的个人经历和人格中,儒家思想真正起着主导作用,是其“本”,佛道思想不过是苏轼缓释个人抑郁和个人心理压力的手段。 儒家入世思想对苏轼的影响最大的是其政治人格。他时刻把儒家积极入世思想作为自己立世的标准,“不独独善其身,又兼兼济天下”成为他一生行为的信条;借助佛老超越佛老,而未消极出世、陷入个人的痛苦,因而苏轼超然卓绝的人格魅力历来为人们称道。 1,不独独善其身,又兼兼济天下——苏轼对儒家思想的自觉继承

与坚守 苏轼自幼就聪颖过人,七岁知诗书,十岁即有当世志。其弟苏辙回忆“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太夫人尝读《东汉史》至《范滂传》,慨然太息”。 考“制科”时,他曾对北宋王朝的腐败现状,写了《策略》、《策别》、《策断》等篇文章,提出“立法禁”、“抑侥幸”、“决壅蔽”、“教战守”等一系列富国强兵、改革弊政的主张。而在他考礼部进士的论文《刑赏忠厚之至论》中更是提出了“天下归仁”的理想:“以君子长者之道得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这种德治仁政的政治思想成了苏轼后来一生从政贯彻始终的基本指导思想。 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之间。”苏轼自幼开始接受爱物仁人、经世济民的儒家思想,从而成就了他“奋厉而有当世志”、“不独独善其身,又兼兼济天下”的浩然之气。这种济世救民的思想进朝为官后就更加明显了。他殚精竭虑,积极上书,希望能够改变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在《思治论》奏章中,他指出北宋国力衰弱的三大因素是:“无财”、“无兵”、“无吏”,进而提出“丰财”、“强兵”、“择吏”三方面的改革目标和措施,指出这是宋王朝政权能否巩固的关键问题:“财之不丰,兵之不强,吏之不择,此三者,存亡之所从出,而天下之大事也。” 这种德治仁政理想体现在处事行为上就是忠君爱民。苏轼的忠君不是愚忠,而是直言敢谏,公心为国。他与王安石激进变革、司马光的保守不同,提出渐变。以致既不取悦于变法新党,也不见容于力废

浅论苏轼哲理诗词思想意蕴

浅论苏轼哲理诗词思想意蕴 “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苏东坡如此具有豪迈气魄的诗句,拥有的这样一种博大宽广的胸怀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千百年来为世人所传诵。一代诗豪苏轼的一生饱尝宦海浮沉,朝廷任官时同时受到新、旧两党的排挤,一生处新旧党争之中,他的一生,毫无夸大其说,是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一幕悲剧。然而,尝尽生活与其的各种打击,长期处于逆境之中的苏轼渐趋表现出了一种豪迈、旷达的胸襟,以一个无比广阔的心境品读人世万物,拥有令人钦佩的处世哲学智慧。这一点,反映在苏轼的创作中,则让我们看见了一批超凡脱俗的哲理上品诗。 本文通过对苏轼部分哲理诗的解读,提炼其哲理诗具有的三方面思想意蕴,即禅的思想、旷达的人生态度、思辨的认识论等,以期对苏轼哲理诗进行合理解读,浅论其哲理诗具有的思想意蕴。 一、禅的思想 苏轼出入儒道,濡染佛禅,思想兼容并包,宏博复杂。在其贬谪黄州时期,他“归诚佛僧”,隔一两日便到安国寺焚香默坐,参加佛事;又倾心道家的养生术,曾到天庆观道院去养炼,其佛、道思想有了发展。在惠州、儋州时期为解脱人生苦恼,超然物外,随缘自适,已成为他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宦海沉浮,漂泊无定,深品世态炎凉,苏轼对禅学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禅的精神陶冶着苏轼,也滋润着他的诗歌创作,尤其是他写的那些脍炙人口的哲理诗。如《独觉》:倏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里的“独觉”,暗指禅语,一语双关,即一个人只要悟透世界,了然于心,那么对于人生的凄风苦雨也就能安然处之,恬然对待了。 再如《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首诗讲了一个弹琴的道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靠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还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熟练。琴不难掌握,指头人人有,但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和弹琴技术的差异很大,演奏出来的乐曲是否悦耳可就大不一样了。诗里用

赤壁赋——苏轼的精神救赎

黄州,苏轼的精神救赎 很久以来就想写一篇文字,关于苏轼的精神救赎。但却迟迟没有动笔,只是因为找不都一个突破口,真的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入手。 当我再次读到苏轼在黄州写的那些灵动洒脱的文字的时候,突然我有了一种顿悟的感觉,黄州不就是苏轼的自我救赎之处吗?不就是在这里苏轼完成了他人生的一次蜕变吗? 当“乌台诗案”最终以苏轼被赦免流放黄州结束,那个曾经豪情万丈的诗人心就冷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竟然会有这样一场牢狱之灾,并且是以这样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强加于他的。他看到了这个世界上最为冷酷和卑鄙的东西,他的心也因之冷了下来。 在那些孤独寂寞和屈辱的日子里,苏轼的内心肯定是颇不平静的,甚至他也会想到死亡,只是,他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一场飞来横祸呢?或许苏辙说的是对的“只是因为他的名声太大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真是至理名言。 所幸的是,他没有死,皇帝的一纸赦令让他活了下来。流放黄州,监视居住,这对于苏轼来讲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于是凄凄惶惶之中他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地方,洒扫庭除,春种秋收,他过上了真正的普通农民的生活。但是我们知道,这并不是苏轼想要的生活,修齐治平是每一个读书人的理想,苏轼也不例外。他只不过故作旷达,故意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其实他的内心是非常敏感的,敏感到家中的童仆不给他开门,他都能想到“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黄州的赤壁是尤其能让他产生遐想的地方,只是因为这个地方叫赤壁,虽然或许它和那个发生赤壁之战的地方毫不相干,但这并不影响苏轼去遐想。在这里,他想到了周瑜的雄姿英发,他想到了曹操的横槊赋诗,那些前辈英雄的事迹让他不能自已,尤其是想到自己华发早生的时候,他肯定是悲从中来,那些曾经的光荣与梦想又浮现在眼前,但是又能怎样呢?“世事大梦一场,人生几度秋凉”,不由得,苏轼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时候那些佛家的、道家的、儒家的经典、掌故在他的头脑当中萦绕,挥之不去,欲去还休,于是他困惑了。两个苏轼在打架,一个迂回低迷,一个丰神俊秀,一个在尘世之中,一个跳出三界之外,这是入世与出世的交锋,这是理想与现实的碰撞,这是物质和精神的抉择。终于,经过激烈的交战之后,精神的苏轼战胜了物质的苏轼,他终于释然了,“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想到,患得患失只是徒增烦恼而已,既然如此,那就随缘自适好了,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不是很好吗? 这个时候的苏轼,少了一些忧愁和落寞,多了一些从容和旷达,于是我们看到他在诗文当中这样表达“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不管是自然的风雨还是来自政治上的风雨,到了现在都可以等闲视之了,因为这个时候的苏轼已经完成了一次精神的救赎,“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这里的闲人,并非碌碌无为之闲人,而是放下了一切心灵羁绊的闲适和从容的大写的人,自由的思想,独立的人格,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一种状态啊,现在苏轼做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