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训练论文

慢性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训练论文
慢性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训练论文

慢性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训练的研究摘要:目的:探索康复训练对慢性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对60例慢性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训练前、后两次对病人进行nosie和scag量表评定。结果:用nosie和scag量表评分,训练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提高疗效。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r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006-01

这个研究是针对长期住院的慢性老年精神患者的社会功能减退、生活懒散、孤僻退缩、生存质量下降等进行干预,开展一系列康复训练,以提高老年性精神患者生活质量和提高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研究对象均是我院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病患者,入组标准:符合icd-10慢性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无脑器质性疾病或严重躯体疾病,病程10年以上,连续住院5年以上,临床特征为病情基本稳定的慢性老年性精神病人,符合以上标准的入组病人有60例,其中男性病人40名,女性病人20名,原治疗药物不变,患者年龄60岁以上,平均年龄65.7±4.69岁,一般资料t检验,无统计学差异。

精神科质量改进

2012年质量标准及相关管理制度 精神科 医疗质量是科室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才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保证医疗活动正常、安全的进行,提高医疗质量、避免医疗纠纷,精神科全体医护人员必须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思想,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结合综合性医院精神科门诊和病房的特点,特制定科室医疗质量标准及管理制度如下: 一、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1)主任(或副主任)医师每周至少查房1次,是医疗小组的责任人,重点处理疑难危重病人,及时明确地提出诊疗方案,并指导和督促下级医师实行,对新病人及诊断治疗有较大改动的查房记录必须在3天内审核签名。 (2)主治医师每日查房1次,全面负责制定和落实医疗小组的诊疗计划,指导下级医师进行诊疗性的操作、补充和修改病历;新病人入院48小时内必须有主治医师查房,若遇到疑难危重、纠纷隐患的病人须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对下级医师的查房记录必须在3天内审核签名,危重病人当日签名。 (3)住院医师每日查房2次,早查房和夜查房,全面掌握病情及其变化,及时向上级医生汇报,开出或停止各项医嘱,适时完成各项检查及治疗,带领实习生进行各项诊疗操作,负责指导、修改实习生病历,保证书写质量,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 二、病历书写质量考核制度 (1)严格执行卫生部最新版的《病历书写规范》,病历书写需有相应级别的医师来完成。住院病历在患者入院24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及接科录8小时内完成,抢救记录需在6小时内完成。出院记录在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死亡记录在患者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出院病历5天内送病案室归档。 (2)入院48小时内必须有主治医师查房,入院1周内必须有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入院或转科3天内及I级护理的患者必须每天记病程录,病情变化及治疗变动随时记录,连续住院1月以上需每月有阶段小结。 (3)病历质量由各组主管医师把关,要求每份病历书写质量达到甲级(90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研究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评估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将入组的100例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按照用药的不同,随机均分为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每组各50例,观察和比较两种药物治疗效果。结果奥氮平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利培酮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0%,疗效比较无差异(P>0.05)。奥氮平组患者不良反应少且轻,其中椎体外系反应发生率和利培酮组相比明显要少(P <0.05)。结论在老年精神分裂症中使用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疗效确切,其中较利培酮而言,奥氮平不良反应少且轻,更为安全可靠,临床实践中可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合理用药,以保证疗效。 标签:老年精神分裂症;奥氮平;利培酮 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常并各种器质性疾病,由于老年体弱和受多种基础疾病的影响,药物耐受性下降,不能及时将血药浓度调整到有效范围。对此,在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中应选择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小,血药浓度可短时间内发挥的抗精神病药物[1]。奥氮平和利培酮作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药物,目前关于这两种药物的疗效报道研究有很多[2]。为进一步分析两种药物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本文选择了10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自本院在2014年2月~2016年7月期间接收的10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满足《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第三版有关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3],经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调查评分≥60分。所有患者均在知情下签署同意书,能够配合完成整个研究。排除并严重躯体疾病患者、有药物滥用史和药物过敏史患者、缺失完整资料患者、有酒依赖患者、中途因自身原因退出研究者。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采取随机方式将100例患者分成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奥氮平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在(7 2.12±1.23)岁;病程3~11年,平均病程为(6.4±2.1)年。利培酮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在60~84岁,平均年龄(72.14±1.26)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6.1±2.5)年。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平均病程和平均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有可比性。 1.2方法奥氮平组使用奥氮平进行治疗(奥氮平片,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2688),开始使用剂量为 2.5~5 mg/d,2 w内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逐渐增加药物剂量至10~20 mg/d,持续治疗2个月。利培酮组使用利培酮治疗(利培酮片,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0160),开始使用剂量为0.5~1 mg/d,结合患者病情变化逐渐增加至2~4 mg/d,持续治疗2个月。在整个治疗期间若有必要可酌情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者苯二氮革类药物,另外两组患者均未用其他抗精神疾病药物。

第7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它妄想性障碍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及其它妄想性障碍 练习题 【多选题】 (一)A型题 1.以下有关精神分裂症的定义哪项不正确 A.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 B.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 C.慢性病人可有意识障碍 D.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且病程迁延 E.一般智能无明显损害 2.精神分裂症最多见的幻觉是 A.视幻觉 B.听幻觉 C.触幻觉 D.嗅幻觉 E.本体幻觉3.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方式最可能的是 A.单基因遗传 B.双基因遗传 C.多基因遗传 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E.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4.在意识清晰的基础上,下列何种症状对精神分裂症最有诊断意义 A.被害妄想 B.嫉妒妄想 C.牵连观念 D.思维散漫 E.夸大妄想 5.精神分裂症的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 A.情绪低落 B.情绪不稳 C.情绪高涨 D.情感不协调 E.欣快6.听幻觉最常见于 A.躁狂症 B.抑郁症 C.精神分裂症 D.癔症 E.强迫症7.下列何种症状不属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 A.思维破裂 B.被控制体验 C.幻觉 D.怪异行为 E.注意不集中 8.关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下列何种说法不正确 A.思维联想散漫 B.片断的幻觉妄想 C.幼稚愚蠢行为 D.常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E.妄想具有一定的现实性 9.关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下列何种说法不正确 A.常急性发病 B.可表现精神运动型兴奋 C.可出现木僵

D.对电抽搐治疗反应较好 E.发病多在中老年期 10.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的特征,以下哪项错误 A.起病年龄较晚,常在40岁左右 B.以妄想为主要表现 C.缓慢发病者多 D.幻觉少见 E.及时治疗效果较好 11.关于精神分裂症单纯型下列何种说法不正确 A.多在青少年期发病 B.病程进展缓慢 C.社会退縮行为 D.幻觉妄想较为明显 E.预后较差 12.下列何种症状不属于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 A.思维贫乏 B.假性幻觉 C.动力缺乏 D.情感平淡 E.孤僻离群 13.在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研究中,目前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生化因素 D.脑萎縮 E.精神因素 14.一青年病人,三个月前急性起病,意识清晰,表现说话难以理解,行为幼稚怪异,本能意向亢进,有片断的耳闻远方亲友声音的幻觉,觉有人跟踪。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青春型精神分裂症 B.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C.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D.病毒性脑炎 E.分裂样精神病 15.30岁的男性病人。近半年来觉得有人跟踪自己,有人在屋里放了窃听器而不敢大声讲话,常听见有人在议论如何对付他。因而表现闷闷不乐,闭门不出,写信到公安局请求保护。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青春型分裂症 B.偏执型分裂症 C.单纯型分裂症 D.偏执性精神病 E.紧张型分裂症 16.青年女性,家人诉其近2年来逐渐变得少语少动,不与人交往,孤僻离群,对亲友冷淡,不讲究个人卫生,有时发呆。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 青春型精神分裂症 B. 品性障碍 C.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D. 偏执性精神病 E. 人格障碍 17.以下疾病那一种预后最好 A.偏执狂 B.偏执状态 C.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

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 发表时间:2014-08-06T14:26:14.4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2期供稿作者:汪海燕 [导读]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增长,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数量也逐年增加。 汪海燕 (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 810007)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性精神分裂症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来本院就诊的160例有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喹硫平的治疗,观察其对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结果:喹硫平治疗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显效率%,无效率为%,总有效率为%,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喹硫平治疗老年性精神分裂症具有效果显著,治愈率高,副作用少等的优点,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治疗药物喹硫平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132-02 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最常见的精神病性障碍,致残率高,全世界患病率约为l%,1993年流行病学调查提示,我国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为0.655%。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能很好地接受教育,不能照顾自己[1],给生活和社会功能带来严重影响, 给患者家庭造成沉重负担,并可能引发许多社会问题。并且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导致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药物治疗是对于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的首选药物。目前第二代药物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了更好地探讨其治疗效果,我们采用喹硫平的药物治疗方法,以及选用我院2011 年11月~2013年11月来本院就诊的160例有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具体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与方法 对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来本院就诊的160例有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疾病的诊断参照《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ICD-10》进行诊断。所有研究对象均资料完整。并确定无无其他器质性疾病及严重的心、肝、肾疾病史。其中男性患者95例,女性患者65例年龄,比例为19:13;最小年龄为55岁,最大年龄为85岁,平均年龄(67.65±7.41)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喹硫平(生产单位: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010117,规格:100mg)进行治疗,具体用法为:前4天治疗期的日总剂量为50毫克(第一日),100毫克(第二日),200毫克(第三日)和300毫克(第四日)。从第四日以后,将剂量逐渐增加到400-600毫克/日。或者用药用量也可以为:一次50毫克,一日两次。最大量为200-700毫克。用法用量两种应根据患者临床病症选择性给药,目的是达到最佳效果。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进行PANSS评定, 治疗后4周和8周TESS评定[2] , 每次评定均由两位精神科医生进行。 1.3 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评定 治疗效果的评定使用PANSS[3],减分率>50%为显效,25%-50%为有效, <25%为无效。不良反应的评定使用副反应量表(TESS)。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3.0 统计分析软件包,本次研究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采用方差分析对计量资料的多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比较,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一喹硫平的治疗效果 项目人数(人)显效[人(%)]有效[人(%)]无效[人(%)]总有效率[人(%)] 喹硫平 160 80(50.00) 60(37.50) 20(12.50) 140(87.50) 注:治疗效果显著(p<0.01) 从表中可以看出喹硫平治疗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50.00%,显效率37.50%,无效率为12.50%,总有效率为87.50%,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讨论喹硫平治疗老年性精神分裂症具有效果显著,治愈率高,等的优点,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使用。 3 讨论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增长,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数量也逐年增加,给生活和社会功能带来严重影响, 给患者家庭造成沉重负担,并可能引发许多社会问题。我们不得不关注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的发展,目前针对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第一代针对精神分裂症的药物,也称为传统的抗精神分裂药物,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作用中脑一大脑皮质和中脑一边缘系统发挥药理作用,但同时也作用到黑质一纹状体通路和下丘脑通路的DA受体,因此产生的锥体外系反应(EPS),内分泌、代谢改变的副反应也较多。所以逐渐发展抗精神分裂的第二代药物,大多实验证明第二代药物与第一代药物的治疗效果相似,但是第二代药物对于人体的副作用明显少于第一代,喹硫平就是第二代康精神分裂症的典型药物,1998年在英国最早上市,到2002年才在中国上市,并使用。它的作用机制主要为喹硫平在体内可以转化为去甲喹硫平,他可以通过拮抗NET、5-HT2C 受体及部分激动5-HT1A 受体起到对抑郁症状的改善作用;也有人认为它可以拮抗α2肾上腺素受体、5-HT2A 受体及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来完成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奎硫平该药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均有效, 在整个治疗量范围内其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高于安慰剂。Tandon对1106 位患者进行为期六周的RCT试验,研究显示,奎硫平组较安慰剂组能显著并直接地改善阴性症状,其次能改善阳性症状。喹硫平的锥体外系副反应少,一般不引起急性肌张力障碍和催乳素升高,效果显著。从本次研究中我们得到喹硫平治疗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50.00%,显效率37.50%,无效率为12.50%,总有效率为87.50%,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讨论喹硫平治疗老年性精神分裂症具有效果显著,治愈率高,等的优点,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使用。

第十章(神经症)

第十章神经症与癔症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神经症的概念及分类。 2.掌握各种神经症的临床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 3.掌握各种神经症的治疗。 4.掌握癔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5.了解神经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6.了解神经症的流行病学资料。 7.了解神经症的病程和预后。 8.神经症是一种常见疾病。多数神经症患者首诊于综合科,而有些综合科医生对于此类疾病的识别和处理能力有限。因此,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能识别神经症,并能提出合理的治疗建议,以减少误诊和医疗资源的浪费。 二、各部分应掌握和了解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神经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了解国内外神经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一些具体类型的流行病学特征。 2.了解神经症的病因。 3.了解神经症在国内外诊断分类系统中的大体变迁。 4.简要了解几种有代表性的神经症理论(精神分析的神经症理论、行为主义的神经症理论、认知心理学的神经症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神经症理论和森田的神经质理论)。 第二节神经症的临床表现 1.掌握神经症病人常出现的几大类症状群的特征,包括脑功能失调症状群,情绪改变症状群,强迫症状群,疑病症状群,躯体不适症状群及睡眠障碍症状群。 2.掌握神经症的共同特征,包括患者的生物-心理-社会学基础、症状范围

及其组合方式等等,认识到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尚未发现有器质性病变,患者有相当的自知力,社会功能相对完好。 第三节神经症的诊断与治疗 1.掌握神经症的诊断原则与鉴别诊断。 2.掌握神经症的治疗原则。 第四节神经症的常见类型 1.掌握焦虑症的临床表现: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与运动性不安,临床上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惊恐障碍两种主要形式。掌握焦虑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焦虑症的焦虑症状是原发的。 2.掌握强迫症的临床表现: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同时存在,二者的尖锐冲突使患者焦虑和痛苦;病程迁延的患者可表现为以仪式化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减轻,但此时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掌握强迫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应了解到慢性强迫症患者由于出现了对病态体验的适应行为方式,此时病人的求治要求可能会变得并不十分迫切。 3.掌握恐惧症的临床特点:对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和紧张,自知这种反应是过分或不合理的,但难以控制,以致极力回避该事物或情境。掌握恐惧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了解恐惧对象的通常分类。了解恐惧发作时可以伴有抑郁、强迫、人格解体等症状。 4.掌握躯体形式障碍的主要特征:病人反复陈述躯体症状,不断要求给予医学检查,无视反复检查的阴性结果,不相信医生的无躯体疾病的再三保证。掌握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了解躯体形式障碍的类型,其中疑病障碍(症)的诊断在我国应用较多。 5.掌握神经衰弱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脑功能失调症状、常伴有情绪症状及心理生理症状,其核心症状是精神疲劳。掌握神经衰弱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棕榈酸帕利哌酮对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研究

棕榈酸帕利哌酮对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 研究 摘要:目的:评价棕榈酸帕利哌酮对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 影响。方法:78例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n=39)予帕利哌酮缓释片6mg口服三天,无过敏反应即予肌注棕榈酸帕利哌酮;对照组(n=39)予利培酮治疗,在治疗前与治疗4周、8周、12周、24周末分别进行PANSS、TESS、PSP及MARS量表评估。结果:最终研究组n=36、对照组n=37完 成研究,4 周、8 周、12 周、24 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PANS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 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PSP、MARS评分较基线水平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SP评 分较基线水平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RS在第4周及第8周 较基线水平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及第24周较基线水 平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剂对照组TESS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棕榈酸帕利酮注射液为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关键词:棕榈酸帕利哌酮;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依从性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病程迁延的常见精神疾病。天津市精神障碍流 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精神病性障碍的总患病率为6.6‰[1],如何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 活质量值得探讨。棕榈酸帕利哌酮是批准用于成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非典型长效注射液,独 特的起始给药模式确保药物起效迅速,具有急性期起效快、维持持续疗效、预防复发、恢复 社会功能等特点[2-3]。本研究探讨其疗效、副反应,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 性进行评价。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5年1月~2017 年1月天津市安定医院首次住院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简称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首次发病者;(2)年 龄18-55岁,男女不限;(3)自愿参与本研究,征得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严重躯体疾病病史:如脑外伤、癫痫、心脑血管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等;(2)患 有其他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障碍; 1.2方法 给药方法:研究组口服6mg帕利哌酮片三天,无过敏反应即予棕榈酸帕利哌酮 150mg三 角肌注射,第八天注射100mg;后每4周左右75mg-150mg肌注。对照组口服利培酮4- 6mg/d抗精神病治疗。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对监护人撤消知情同意书、不能耐受药物、 疗效不佳退出治疗者,不纳入统计分析。 疗效评估:在入组时(基线)、第4周、8周、12周及24周,分别用阳性和阴性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来评估疗效、安全性,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依 从性评定量表(MARS)来评估社会功能及依从性。 统计方法:采用SPSS16.0 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根据数据性质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 7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平均年龄32.72±7.792,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32.64±6.397,两组患者年龄无统计学差异(t=0.049,P=0.961),在治疗过程中研究组2例因 病情波动、1例经济原因脱落;对照组1例病情波动、1例明显不良反应脱落。 2.2治疗前后PANSS、PSP及MARS 评分见表1

精神病论文精神分裂症论文:中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

精神病论文精神分裂症论文: 中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中药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具有缓慢发病、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等临床特点,且社会危害大,致残率高。因此,提高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回归社会,一直是精神分裂症防治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目前,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多以西药为主,对减轻和消除精神病性症状有显著成效,但大多数西药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随着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研究的深入,已显示出中医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优势及前景。现将中药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概况综述如下。 1中医理论 精神分裂症在中医理论中多属“癫狂”的范畴。其病因不外内外界的“邪气”压倒了机体的“正气”,即六淫的侵袭,七情过伤及劳倦、外伤、遗传等,以致机体阴阳二气虚实不调,脏腑功能紊乱,气血痰火搏结,蒙蔽心窍,而产生或虚或实的癫狂病证。主要病变在肝、胆、心、脾。《难经》详述了癫与狂的不同临床表现,如《难经·五十九难》说:“狂癫之病,何以别之?然,狂疾之始发,少卧而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倨贵也,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是也。癫疾始发,意不乐,僵仆直

视。”《丹溪心法·癫狂症》说:“癫属阴,狂属阳,癫多喜而狂多怒……大率多因痰结于心胸间。”癫病多属痰气郁结,狂症多属痰火为患。癫狂虽互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转换,故又有虚、实杂症。 2临床辨证分型 2·1中医辨证分型精神分裂症在中医理论中虽然多属“癫狂”的范畴,但不能画等号。其辨证是以主证、舌质、舌苔、脉象为主要依据,以八纲为基础,结合病因、病机,对精神症状进行辨证。王志勇等[1]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癫病、狂病的诊断依据,将精神分裂症分为癫病和狂病。谭惠军等[3]根据证候表现分为癫证(痰气郁结型、气虚挟痰型、心脾两虚型)、狂证(痰火扰神型、火盛伤阴型)、癫狂合并症。石向东[4]分型为痰火扰神型、脾肾阳虚型、气血瘀滞型。凌可与[5]参照1984年苏州会议制定的“精神分裂症临床工作诊断标准”,分为肝郁气滞、痰气交结、心经痰火、肝经火旺、阳明火郁、心脾两虚、心肾不交七型。 2·2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精神疾病辨证同其他疾病一样,应求同存异便于交流,但精神分裂症的思维障碍尚未有确切的辨证指佂,且抗精神病药物对舌脉象又有所影响,故缺少客观定性、定量。而且中、西医有不同的理论体系、诊断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方法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方法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方法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方法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方法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科疾病,是精神病里最严重的一种。精神分裂症能治疗康复吗?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希望对你有用!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 1、坚持服用药物,维持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在用药1至2个月后,精神症状得到了控制,但是这个时候并不意味着你能够完全不依靠药物治疗而继续生活,病程与疾病复发次数可能会导致病人需要长期服药,所以家属也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2、培养一个兴趣爱好,锻炼自己接触社会:有时候你也许还会听到一些让你难受的声音,他们试图钻进你的思想里!这个时候,培养的兴趣爱好也许可以帮助你进入一个避难所,从而远离这些让你难受的东西! 3、正确认识精神疾病,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就如躯体疾病患者处在康复期一样,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康复期也“需要调理”,很多家属都发现出院以后病人越来越懒了,也不爱做家务。实际上,许多平时我们不注意的小细节如生活能力、沟通交往等等,对于精神障碍康复者来说都是需要“重新调理”的一个环节,有的甚至需要重新学习和训练。

精神分裂症能遗传几代 1、首先需要说的是,对于精神分裂症来说,确实是有遗传的可能的,如果出生在有精神分裂症历史家族中,患上精神分裂症几率应高于常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都会把这个病遗传给自己的下一代。 2、其次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病因,不单单是因为遗传的因素,虽然现在具体的定论没有,但是对于精神分裂症发病原因,普遍认为是因为遗传的因素,然后还有就是社会因素,导致人的心理发生变化,共同作用的。 3、最后需要总结的就是,对于精神分裂症会不会遗传来说,是会有遗传的可能,但是这并不是发病唯一的因素,生育的后代是否会发病这个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所生活的环境,和其他的一些因素一起起作用的。 精神分裂症的食疗 1、精神分裂症患者应该多吃百合 百合60克,加水3碗,煎至2碗,然后取鸡蛋2个,取蛋黄搅烂,倒入百合汤中拌匀,文火煮,再加白糖或冰糖适量调味,分2次一天内服食。适用于精神分裂症情绪焦虑、多言善惊、烦躁不眠者。 2、精神分裂症患者应该多吃苦瓜

精神分裂症的研究现状

精神分裂症的研究现状 摘要】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常见的精神疾病。本文就目前分裂症的发病机制、病程、治疗进行综述。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中图分类号】R74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478-0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功能逐渐丧失的慢性精神障碍,其发病率约为1%[1]。目前认为它是病因不明的一组症状和体征的集合。 1发病机制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不明,然而近来各种新方法新技术的更新发展,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及人体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2]。目前基因组学和神经环路研究两大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揭示精神分裂症病因的可能[3]。以下为目前研究较多的几种发病机制。 11多巴胺假说:最初假说为多巴胺功能亢进假说,再到皮质下多巴胺功能亢进与前额叶多巴胺功能低下假说,再到现在的“最终的共同通路”假说。最终的共同通路”假说提示了多种环境和遗传危险因素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作用,提出了最终共同通路为环境与遗传交互作用下导致突触前纹状体多巴胺功能亢进[4]。 12神经发育障碍假说:该假说提出与细胞增殖、凋亡及突触可塑性等发育相关基因及其调控基因的异常导致了精神分裂症的发生,而前额叶、海马及杏仁核影像学的改变,为这种假说提供了有力证据[5]。 13失连接假说:既往大量的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影像学研究提示失连接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作用,即分裂症患者中存在脑活动过程的异常功能整合现象。该假说提出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病理是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异常,它参与了神经突触可塑性过程,该病理变化又是由于神经递质(如多巴胺、5-羟色胺或乙酰胆碱)对NMDAR异常调节导致[6]。 14表观遗传学假说: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是由于γ-氨酪酸能神经功能低下,同时细胞信号转导受损,最终导致谷氨酸能信号传递增强,从而引起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患者的病理症状[7]。所以,治疗精神分裂症应当重视Reln 和GAD67启动子的高甲基化及DNMT1的过度表达这一原因。 2疾病病程 近年来,国际基本同意分裂症分为:进行性衰退型、发作衰退型和再发性3种基本类型。其中,发作衰退型患者会随着病程的进展,以及发作次数的增加,其症状会日益贫乏,系统的妄想变得片断,零碎,而以精神衰退为主要表现。 3分裂症的药物治疗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既往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断多巴胺受体。第一代药物对精神病症状疗效较好,但是对运动功能有不良反应[8]。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阳性症状很有效,对阴性症状和认知症状也有一定的作用[9]。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降低了锥体外系方面的副反应,但是依然存在较高风险导致代谢方面的问题(如体重增加、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加等)[9]。尽管研究者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然而在对于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的控制仍然是一个挑战[10]。 31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也称为经典抗精神病药物,要以氯丙嗪和氟哌啶醇最为重要(分别于20世纪50年代初及60年代后期上市),它们药理作用主要是通过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作用,从而发挥抗精神病的

精神分裂者社会现状问题论文

飞越疯人院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现状问题 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最严重的连续的显著的慢性的精神科疾病,是基本的性格 方面,思想方面,情感方面和行为方面的一些不同程度上的分裂行为,主要特征表现在 环境精神活动的不合理以及不协调的一个最常见的也是最严重的最棘手的精神类疾病,更多的疾病的患者很大程度上来说都聚集在了大多数的年轻的成年人,这将影响他们 的行为和情绪。现有的一些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系统不仅与它的发展、预后和结果(1)有联系,还和精神疾病的发生有关系。 关键词:社会关爱现状精神分裂症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the social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bstract: schizophrenia,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psychiatric disease, is a kind of continuous and significant chronic mental illness, is the basic character, thought, emotion and behavior, i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 and the mental activity of incongruou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ental illness, more disease gathered in the majority of young adults, and this will affect their behavior and mood. Some existing research shows that social support system and its development not only, prognosis, and the results (1), is also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mental illness. The relatively a bit of a special group, I will pass the paper writing process in various ways to understand what they can obtain the degree of social support and social support and their survival quality. Key words: social care status of schizophrenia

吴春华:老年人为何患上精神分裂症

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是什么?一般来说,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存在多样性、复杂性。明确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诱发因素,对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和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那么,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是什么呢?南昌军民医院的专家给我们做出了详细的介绍。 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是什么? (1)病前个性特征 许多学者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即存在一些特殊的个性特征,如孤僻、内向、怕羞、敏感、思维缺乏逻辑性、好幻想等。大多数晚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较年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前人格相对完整。 (2)躯体因素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脑神经细胞开始萎缩和减少,同时常患躯体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塞等,致使大脑功能发生变化,可引起脑内神经递质代谢障碍,从而引起精神分裂症症状。 (3)遗传因素 半个多世纪以来系统的家系调查表明,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中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得多,而且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但是,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这种遗传倾向没有年轻患者明显。 (4)社会心理因素 老年人的身心往往是脆弱的,同时老年精神分裂症病前存在许多社会心理问题,如离退休、丧偶、子女分离等。老年人对精神挫折的耐受力日趋减退,遭遇各式各样的心理应激的机会越来越多,对疾病的发生过程有着明显的影响。 (5)大脑形态和解剖学改变 许多学者对精神分裂症的脑形态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结构异常较正常对照组更为常见。主要的改变为脑皮质萎缩、脑室扩大。脑结构异常与病程、年龄间的关系尚有争论,但绝大多数研究认为病程长、年龄大,脑萎缩的发生率就高。 因此,脑结构异常是脑内某些病理过程的反映,并不说明病因。组织病理学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可见脑细胞硬化、脂肪变性、空泡形成,大脑皮层的各个部位、皮质下、基底节均可有变化,尤以额叶、顶下叶、颈叶损害较明显。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 标签: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精神康复学 顶[1] 分享到发表评论(0) 开心001 人人网新浪微博 目录 ?? 第一节绪论 ?? 第二节康复精神医学的发展概况 ?? 第三节精神康复的领域及基本原则 ?? 第四节精神残疾康复的主要内容 [显示全部] 第一节绪论编辑本段回目录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最多见的精神病之一,给患病个人、家庭、社会带来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对疾病本身的浅表认识,因此,无论从医学本身,还是从社会和经济发展,这一疾病的威胁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从病因学到临床治疗学,一整套的方案都在各国的精神医学界,同时还包括在心理学、神经科学、社会学、康复医学等学科内,广泛地开展起来旨在于将本病的发生降至最低的限度、治疗达到最佳效果、康复处于最好状态、回归社会后适应达到最高水平。早期因受Kraepelin的“早发性痴呆”概念的影响,认为精神分裂症是逐渐精神衰退的过程,故对这些病人生活技能的重新恢复和重返社会持较为悲观的态度。20世纪5 0年代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和20世纪60年代的“非住院化运动”的开展,使精神分裂症的康复出现了独立生存机会。近年来一些长期随访研究结果表明,在维持药物治疗和采取不间断的康复措施后,约1/2~2/3病人可以在社区中以“正常化”的方式生活。近20年来,精神科医生面临了这样一项事实,抗精神病药物缓解了大部分病人的精神病性症状,但药物并不能重塑病人的工作、家庭和社会生活。 这些方面的恢复需要主动的康复措施,并在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方法。我们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就是这一庞大工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都在为这一组成部分默默地工作,默默地奉献。 第二节康复精神医学的发展概况编辑本段回目录 康复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学科。联合国《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中,康复服务被界定为“是针对目标并且时间有限定的一段过程,旨在有缺陷的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上都能达到最佳程度,从而为他们提供改善生活的工具。为此可以采取种种措施来弥补某种丧失的功能或某种功能上的限制,也可以采取一些协助他们适应或重新适应社会生活的

精神分裂症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精神分裂症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一、病因及病理学研究 1.1 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 目前认为精神分裂症是由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所致的复杂性精神疾病。基于早年的遗传学研究结果曾提出精神分裂症可能包括多个微效基因突变,近几年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s)有了更重要的发现,几项GWAS研究已经从700多个基因中筛查出近百个与精神分裂症可能关联的易感基因。美国精神疾病全基因组研究联盟(Psychiatric Genomics Consortium,PGC)汇总了来自19个国家60个研究所的遗传学数据,发现五种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孤独症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还共享着同样的致病基因(跨疾病易感基因)[3]。目前认为精神分裂症的遗传风险可能包括多个常见微效基因突变和少数高效能罕见 基因变异,罕见基因变异可能占到约20%的贡献。这些发现让研究者非常兴奋,并且希望能够继续发现抗精神病药的遗传学靶点。未来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研究除了在研究方法上要不断改进,而且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寻找疾病致病基因需要很大的样本量。如2013年Ripke等[4]从21,0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筛选出22个变异在全基因组水平可能与精神分裂症关联,目前研究团队已经将样本量扩大到35,000例精神

分裂症患者和47,000名健康对照,PGC的目标研究样本是100,0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因此,未来跨国多中心的合作非常必要。精神分裂症遗传学研究者提出了这样的标语:“精神分裂症:一个最后揭示的现实(Schizophrenia genetics---a reality at last)” [5],反映出未来精神分裂症遗传学研究的挑战。 近年来有研究者提出“精神分裂症可以解释为是个体对社会环境因素的适应障碍” [6]。虽然说精神分裂症有较高的遗传度,但疾病的发生通常与多种环境因素相关,如起病于青少年后期或成年早期,在城市环境中成长、使用毒品或大麻、经受过早年创伤,特别是在胚胎发育期损伤或产伤的个体,具有更高的患病风险等。大量研究结果显示早年的社会、认知和情感发育与成年期精神健康非常重要,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的认知改变和精神病性症状,不仅仅涉及到个体注意、记忆、信息处理速度和推理过程,还包括社会认知领域的异常,如归因、意图、情感等[7]。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志作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下形成代表个体自我的一个重要过程,及个体行为的基础。因此社会认知的损害可以使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现出各种精神病性症状,如偏执妄想可能是个体对他人行为的伤害性错误归因所致。大量研究结果提示了环境因素作用的生物学基础,早年的忽视或者生命周期中的环境伤害,使体内

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 法针对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因进行临床实践治疗。结论利培酮、奥氮平、奋乃静、氟哌啶醇、氯丙嗪、舒必利等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 性高,依从性好。 【关键词】老年精神分裂症治疗 老年(晚发性)精神分裂症是否可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单元,其分类学地位如何,也一直存在 分歧。Roth(1955)认为可作为一个独立疾病,且DSM-Ⅲ-R及我国的CCMD-Ⅲ均在精神分裂症 的分类中有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分类代码。Feste(1988)随访观察36例起病于61~74岁的晚 发性精神分裂症,发现其阳性精神症状高于年轻组,且思维松弛、情感不协调较少见,认为 应视为独立疾病。史鸿璋(1965)随访观察了33例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结果表明,晚发性精神 分裂症不论从病源角度还是从临床特征看,与年轻病人均有显著不同,且治疗所需的精神药 物平均剂量较年轻者低,因此,认为应该作为独立疾病单元看待。BleulerE(1911)、 BeulerM(1972)则认为在精神分裂症范畴内不必再设新名。晚发性精神分裂症是否是一个独立 疾病单元,是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议的问题,有待于遗传、生化、免疫、临床和长期的随访等 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来阐明。 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国内外文献报道差别较大,是由于调查方法、时间、人数、地区不同。 一、病因、病理 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多因素的、复杂的,许多病人可存在素质上的问题、躯体疾病问题、性格问题、环境问题、精神挫折问题、生活问题等等,究竟哪个问题是 重要的或主要的因素,哪个因素与症状的发生有关,尚难以肯定。目前普遍认为各个因素在 时间上和能动性方面相互结合起来而发挥作用,是精神分裂症的可能的病源学因素。 二、临床表现 长期以来,欧美和日本精神病学临床文献一致强调晚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很多典型的早发症状,而一些作者发现,在症状和病程方面晚发与早发精神分裂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M.Bleuler指出,40岁以后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思维障碍、情感淡漠较早发精神分裂症 少见。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某些改变以及特定的社会心理因素的存在是造成这种差 异的主要原因。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精神病学界的主要研究内容。18世纪末之前,一般认为所有 精神障碍都是一种单一病理学实体的表现,这种病理学实体被德国精神病学家 ZeIIer和Griesinger称之为“单一精神病”(einheitspsyehose),Pind对这种情况做了痴呆、白痴、躁狂和 忧郁的区分。 当前,精神分裂症诊断主要采用的诊断标准,在国际上影响最大的是OCD-10(WHO制定的国 际疾病分类第10版)和DSW-Ⅳ(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我国的精神疾病分类 与诊断标准在国内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ICD-10和DSM-Ⅳ均无晚发性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描述,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第二、三版中有关精神分裂症的内容中取消了年龄限制,因此,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应采用一般标准,即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仍适合40岁以后发病的晚发性精神分裂症。 有些老年精神分裂症早期可能症状不典型,或者伴有一些其他精神障碍常见的症状,需要进 一步观察。 四、治疗 1.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老年患者因肾脏肌酐清除率下降和肝脏解毒功能降低而造成药物排泄 缓慢,易导致体内药物蓄积。同时,老年人多伴有躯体方面的疾病,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 相比之下更容易发生严重的药物毒副反应。因此,治疗剂量应尽可能地采取个别化的原则, 即针对不同病人、不同的症状选用不同药物和不同剂量。一般来说,老年人使用精神药物的 剂量为青年人的30%~50%,老年人常用的精神药物有利培酮、奥氮平、奋乃静、氟哌啶醇、

精神病医院--等级--医疗应知应会医务科Word 文档

***医院医疗应知应会 一、病区管理人员 (一)科室基本情况 1、病区核定床位数、实际开放床位数?科室医生人数、护士人数、护工及卫生员情况?职称? 2、上个月收治及出院病人数? 3、主要收治病种是什么? 4、病人住院期间主要风险有那些?如何进行评估?采取什么措施防范? 5、平均住院天数是多少? 6、平均住院费用是多少? (二)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 1、科里是否有质控小组?质控小组构架?人员分工? 2、科室质控的标准有没有? 3、科室在质控是怎么做的? 4、科室质控有无质量安全的指标?哪些指标? 5、是否每月召开质控会议?都讨论过哪些质量、安全问题? 6、是否有质控分析? 7、对科室质量、安全问题有无改进措施和效果评估? 8、科室的质控工作计划?科室质控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9、下一季度的质量安全计划?质控重点? 10、科室质量控制记录? 11、你属于哪个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上一次会议内容是

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

12、科室针对重点病种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13、出院患者是否有随访?如何开展随访的? 14、科室有医疗纠纷是如何处置的? (三)其他 1、科室引进新技术、新项目需要怎么办? 答:需由项目负责人认真填写《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经科室核心组论证、同意,由科主任签名后上报医务科批准,并经医院批准。如属填补院内空白的项目,需报赣州市卫生计生委方可开展。 2、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归哪个部门批准? 答:先由医务科对科室申报材料等进行审核,进行初步审批,之后交医院学术委员会和医院伦理委员会进行论证、审批。 3、科室有没有需要进行授权管理的技术或人员?归哪个部门进行授权?多长时间进行再授权? 答:药剂、康复、心理测量、心理治疗、心理护理、急诊、特检、检验等科室医疗技术人员及POCT操作权/报告权需要进行授权。归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进行授权,医务科是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的办公室。二年进行一次再授权。 4、授权是怎么进行的? 答:由申请者填写《医务人员(特殊专业人员)资质授权申请表》和提供相关资格证、培训证、进修证、医学会聘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