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课程设计

自控课程设计
自控课程设计

题目 032 已知受控对象模型为)8)(2)(1(16)(0+++=s s s s s G ,设计一个超前滞后校正器,使得校正后系统期望的剪切频率ωc =50rad/s 和相位裕量γ≥45°.修正期望的指标来改进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并由闭环系统的阶跃响应来验证控制器。 一,用MATLAB 模拟校正前系统

1单位阶跃响应

num=16;%降幂排列分子多项式系数

den=[1,11,26,16,16]; %降幂排列分母多项式系数

t=0:0.1:30;

G3=tf(num,den);

Step(G3,t) %阶跃响应

图1校正前单位阶跃响应

由上图可知上升时间r T =1.53s ,峰值时间s T P 47.1=,调节时间s T =20s ,超调量

%σ=46.8%,Ⅰ型系统单位阶跃输入下稳态误差ess=0

2开环伯德图

应用Matlab 绘制出开环系统Bode 图,程序如下:

clear

num=16;

den1=conv([1 0],[1 1]);

den2=conv([1 2],[1 8]);

den=conv(den1,den2);

sys=tf(num,den); %建立原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模型

margin(sys)

[Gm,Pm,Wcg,Wcp]=margin(sys)

hold

运行结果如下:

Gm =2.2311

Pm =27.4132

Wcg = 1.2060 Wcp =0.7472

图2 校正前系统的开环伯德图 由Bode 图可知,增益裕量g K =2.2311>1,相角裕量γ=27.4132>0,原系统稳定。幅值剪切频率Wcg=1.2060,相位剪切频率Wcp=0.7472。

由Bode 图确定原系统谐振峰值r M 、带宽

r ω

clear

num=16;

den1=conv([1 0],[1 1]);

den2=conv([1 2],[1 8]);

den=conv(den1,den2);

sys=tf(num,den);%建立原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模型

bode(sys);

[m,p,w]=bode(sys);

mr=max(m)

wr=spline(m,w,mr)

(2)运行结果如下:

mr = 9.9372

wr =0.1000

3应用Matlab绘制出闭环系统Bode图,程序如下:

clear

num=16;

den1=conv([1 0],[1 1]);

den2=conv([1 2],[1 8]);

den=conv(den1,den2);

sys=tf(num,den); %建立原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模型sys=feedback(sys,1); %建立原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模型margin(sys)

[Gm,Pm,Wcg,Wcp]=margin(sys)

hold on

运行结果如下:

Gm = 1.2314

Pm = 7.3498

Wcg = 1.2061

Wcp = 1.1356

2)原系统闭环Bode图如图3:

图3 校正前系统的闭环伯德图4开环根轨迹

num=16;

den=[1,11,26,16];

图5 校正前系统的开环根轨迹应用Matlab绘制出开环系统的奈氏图,程序如下:

clear

num=16;

den1=conv([1 0],[1 1]);

den2=conv([1 2],[1 8]);

den=conv(den1,den2);

sys=tf(num,den)

nyquist(sys)

乃氏图如下(图5)

校正前系统的乃氏图

由nyquist图知道N=0,系统稳定

由图5-1可得原系统频域性能指标:由Bode图可知,增益裕量K=2.2311>1,相角裕量γ=27.4132>0,原系统稳定。幅值剪切频率Wcg=1.2060,g

相位剪切频率Wcp=0.7472。

幅值稳定裕度:h=∞dB -π穿越频率:ω

=∞rad/s,

g

=2.69rad/s

相角裕量γ=27.4132°剪切频率:ω

c

可知系统校正前,相角稳定裕度:γ=27.4132°<45°,剪切频率:ωc =2.69rad/s <50 rad/s ,都未满足要求,原系统需要校正。

2)求超前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由于相角稳定裕度:γ=27.4132<45°,剪切频率:

ωc =2.69rad/s <50rad/s ,故要进行超前校正,设超前校正传函为

Gc (s )=11

++Ts aTs

取ωc=50rad/s ,则求Gc (s )及其参数的MATLAB 程序为:

2.1) 法1

用程序取ωc=50rad/s 时对应的幅值稳定裕度

%sh2.m

wc=50;

L=bode(s1,wc);

Lwc=20*log10(L);

a=10^(-0.1*Lwc);

T=1/(wc*sqrt(a));

Gc=tf([a*T 1],[T 1])

运行结果为:

Transfer function:

5.56 s + 1

----------------

7.194e-005 s + 1

2.2)法2

直接从图5-1上读出wc=50rad/s对应的幅值稳定裕度为-7.8dB,则求校正传函的程序为:

%sh3.m

h=-7.8;

wc=4.5;

a=1/(10^(0.1*h));

T=1/(wc*sqrt(a));

Gc=tf([a*T 1],[T 1])

运行结果为:

Transfer function:

0.5455 s + 1

-------------

0.09053 s + 1

可知二者结果近似相等,取法一结果相对准确。

3)检验校正后系统是否满足校正要求

3.1)绘制系统校正后Bode 图及读性能指标。

校正系统wc=4.5rad/s 对应的校正传函为Gc (s )=

1

09025.015472.0++s s ,则此时的MATLAB 程序为:

%sh4.m clear

k=9;n1=1;

d1=conv([1,0],[1,2]);

s1=tf(k*n1,d1);

num2=[0.5472 1];den2=[0.09025 1];

s2=tf(num2,den2);

sys=s1*s2

figure(2);margin(sys);

运行程序后,得校正后的Bode 图如图5-2所示

-80-60-40-20020

40

M a g n i t u d e (d B )

10-1100101102103

P h a s e (d e g )Bode Diagram

Gm = Inf dB (at Inf rad/sec) , Pm = 69.8 deg (at 4.5 rad/sec)

Frequency (rad/sec)

图5-2 校正后系统Bode 图

由上图可得:

幅值稳定裕度:h=∞dB -π穿越频率:ωg =∞ rad/s ,

相角稳定裕度:γ=69.8° 剪切频率:

ωc =4.5rad/s

3.2)分析检验

比较原系统及设计要求,可知:γ=69.8°大于45°,剪切频率ωc =4.5rad/s 都满足了设计要求。

三.校正装置的设计

设计串联滞后环节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

111)(>++=a Ts aTs s G c ,。 a 称为分度系数,T 称为时间常数。

3.2 串联校正设计过程

1)Matlab 程序如下:

子程序:

function Gc=plsj(G , kc,yPm)

G=tf(G);

[mag,pha,w]=bode(G*kc);

Mag=20*log10(mag);

[Gm,Pm,Wcg,Wcp]=margin(G*kc);

phi=(yP m-getfield(Pm, 'Wcg'))*pi/180;

alpha=(1+sin(phi))/(1-sin(phi));

Mn=-10*log10(alpha);

Wcgn=spline(Mag,w,Mn);

T=1/(Wcgn*sqrt(alpha));

Tz=alpha*T;

Gc=tf([Tz 1],[T 1]);

主程序:

num=16;

den1=conv([1 0],[1 1]);

den2=conv([1 2],[1 8]);

den=conv(den1,den2);

G=tf(num,den);%建立原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模型kc=1;

yPm=45+10;

Gc=plsj(G,kc,yPm)

Gy_c=feedback(G,1)

Gx_c=feedback(G*kc*Gc,1)

figure(1)

step(Gy_c, 'r' ,40);

hold on

step(Gx_c, 'b',40)

figure(2)

bode(G, 'r')

hold on

bode(G*Gc*kc, 'b')

figure(3)

nyquist(G,'r')

hold on

nyquist(G* kc*Gc, 'b')

三.校正装置的设计

3.2 校正装置类型及参数的设定

由于系统性能指标是以时域形式给出,因此可采用根轨迹法进行校正设计。 在应用根轨迹法进行设计时,实质上是通过采用校正装置改变系统的根轨迹形状,从而将一对闭环主导极点配置到期望的位置上。

在开环传递函数中增加极点,可以使根轨迹向右移动,从而降低系统的稳定性,增加系统响应的调整时间。而在开环传递函数中增加零点,可以导致根轨迹向左移动,从而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减少系统响应的调整时间。因此,掌握了在系统中增加极点和(或)零点对根轨迹的影响,就能容易地确定校正装置的零、极点位置,从而将根轨迹改变成所需要的形状。

设计步骤:

(1) 根据所需要的动态品质指标要求,确定闭环主导极点A 的位置; 根据要求得闭环主导极点35.25.2122,1j j s n ±-=-±-=ξωξω

(2) 由校正前系统的根轨迹曲线图看出期望主导极点2,1s 在原系统根轨迹的左

侧而不在原闭环根轨迹上。按照前面所述原则,应该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使根轨迹向左移动,以满足指标要求。

(3) 为使校正后系统的根轨迹能经过期望闭环主导极点,其闭环特征方程必须

满足幅值和相角条件,即

πθj j p z c c e e M sT T s K s G s G 11

1)()(001101=++=- 式中,0M 是校正前的系统在1s 处的幅值;0θ则是对应的相角。

令111θj e M s -=,代入上式得到

)1(11101101+=+---p j j c j z j T e M e

M K e T e M θθπθ 将上述方程分解为实部和虚部两个方程,求解得到:

0101001sin )sin(sin θθθθM M K M K T C c z --= ; 0

11010sin )sin(sin θθθθM M K T c p ++-= 由此确定超前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

function Gc=ggjx(G ,s1,kc)

numG=G.num{1};

denG=G .den{1};

ngv=polyval(numG ,s1);

dgv=polyval(denG ,s1);

g0=ngv/dgv;

theta0=angle(g0);

theta1=angle(s1);

M0=abs(g0);

M1=abs(s1);

Tz=(sin(theta1)-kc*M0*sin(theta0-theta1))/(kc*M0*M1*sin(theta0));

Tp=-(kc*M0*sin(theta1)+sin(theta0+theta1))/(M1*sin(theta0));

Gc=tf([Tz 1],[Tp 1]);

*系统校正程序的MATLAB代码为:

主程序如下:

clear

num=4;

den=conv([1 0],[1 0.5]);

G=tf(num,den);

zeta=0.5;

wn=5;

[num,den]=ord2(wn,zeta);

s=roots(den);

s1=s(1);

kc=10;

Gc=ggjx(G,s1,kc)

所得的超前传递函数为:

Transfer function:

-0.1042 s - 1

-------------

0.1333 s - 1

则校正后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g=Kc*Gc*G

Transfer function:

-4.167 s - 40

-------------------------------

0.1333 s^3 - 0.9333 s^2 - 0.5 s

3.3校正后系统的分析

四.校正后的传递函数与原系统传递函数的比较

主程序代码为:

clear

num=4;

den=conv([1 0],[1 0.5]);

G=tf(num,den);

zeta=0.5;

wn=5;

[num,den]=ord2(wn,zeta);

s=roots(den);

s1=s(1);

kc=10;

Gc=ggjx(G,s1,kc);

Gg=G*Gc*kc;

Gy_c1=feedback(G,1)

Gx_c1=feedback(Gg,1)

figure(1)

step(Gx_c1,'b',3.5);

hold on;

step(Gy_c1,'r',3.5);

figure(2)

nyquist(G);

hold on;

nyquist(Gg, 'r');

figure(3)

bode(G);

hold on;

bode(Gg, 'r')

figure(4)

numGg=Gg.num{1};

denGg=Gg.den{1};

rlocus(numGg,denGg,'b')

hold on

numG=G.num{1};

denG=G.den{1};

rlocus(numG,denG,'r')

plot(s,'X')

axis([-40 20 -40 40]);

hold off

Transfer function:

4

---------------

s^2 + 0.5 s + 4

Transfer function:

-4.167 s - 40

--------------------------------------

0.1333 s^3 - 0.9333 s^2 - 4.667 s - 40

校正前后单位阶跃,奈氏图,bode图,根轨迹

数据库课程设计完整版

数据库课程设计完 整版

HUNAN CITY UNIVERSITY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宿舍管理信息系统姓名: 学号: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指导教师:

20年 12月1日 目录 引言3 一、人员分配 4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4 三、课程设计过程 1.需求分析阶段 1.1应用背景 5 1.2需求分析目标5 1.3系统设计概要5 1.4软件处理对象 6 1.5系统可行性分析6 1.6系统设计目标及意义7 1.7系统业务流程及具体功能 7

1.8.1数据流程图8 2.系统的数据字典11 3.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13 4.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15 5.物理结构设计阶段 18 6.数据库实施 18 7.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18 7.1 解决问题方法 19 7.2 系统维护 19 7.3 数据库性能评价 19 四、课程设计心得. 20参考文献 20 引言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当前好多学校还停留在宿舍管理人员手工记录数据的最初阶段,手工记录对于规模小的学校来说还勉强能够接受,但对于学生信息量比较庞大,需要记录存档的数据比较多的高校来说,人工记录是相当麻烦的。而且当查找某条记录时,由于数据量庞大,还只能靠人工去一条一条的查找,这样不但麻烦还浪费了许多时间,效率也比较低。当今社会是飞速进步的世界,原始的记录方式已经被社会所淘汰了,计算机化管理正是适应时代的产物。信息世界永远不会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当一种技术不能满足需求时,就会有新的技术诞生并取代旧技术。21世纪的今天,信息社会占着主流地位,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已经得到普及,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我们针对如此,设计了一套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学生宿舍管理系统采用的是计算机化管理,系统做的尽量人性化,使用者会感到操作非常方便,管理人员需要做的就是将数据输入到系统的数据库中去。由于数据库存储容量相当大,而且比较稳定,适合较长时间的保存,也不容易丢失。这无疑是为信息存储量比较大的学校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本系统具有运行速度快、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的优点,而且具备修改功能,能够快速的查询学校所需的住宿信息。 面对当前学校发展的实际状况,我们经过实地调研之后,对宿舍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做了一个详细的概述。

数据库课程设计(完整版)

HUNAN CITY UNIVERSITY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宿舍管理信息系统 姓名: 学号: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指导教师:

20年 12月1日 目录 引言 3 一、人员分配 4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4 三、课程设计过程 1.需求分析阶段 1.1应用背景 5 1.2需求分析目标5 1.3系统设计概要 5 1.4软件处理对象 6 1.5系统可行性分析 6 1.6系统设计目标及意义7 1.7系统业务流程及具体功能 7 1.8.1数据流程图8 2.系统的数据字典11 3.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13 4.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15 5.物理结构设计阶段 18 6.数据库实施 18 7.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18 7.1 解决问题方法 19 7.2 系统维护 19 7.3 数据库性能评价 19 四、课程设计心得. 20

参考文献 20 引言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好多学校还停留在宿舍管理人员手工记录数据的最初阶段,手工记录对于规模小的学校来说还勉强可以接受,但对于学生信息量比较庞大,需要记录存档的数据比较多的高校来说,人工记录是相当麻烦的。而且当查找某条记录时,由于数据量庞大,还只能靠人工去一条一条的查找,这样不但麻烦还浪费了许多时间,效率也比较低。当今社会是飞速进步的世界,原始的记录方式已经被社会所淘汰了,计算机化管理正是适应时代的产物。信息世界永远不会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当一种技术不能满足需求时,就会有新的技术诞生并取代旧技术。21世纪的今天,信息社会占着主流地位,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已经得到普及,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我们针对如此,设计了一套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学生宿舍管理系统采用的是计算机化管理,系统做的尽量人性化,使用者会感到操作非常方便,管理人员需要做的就是将数据输入到系统的数据库中去。由于数据库存储容量相当大,而且比较稳定,适合较长时间的保存,也不容易丢失。这无疑是为信息存储量比较大的学校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本系统具有运行速度快、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的优点,并且具备修改功能,能够快速的查询学校所需的住宿信息。 面对目前学校发展的实际状况,我们通过实地调研之后,对宿舍管理系统的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审定成绩: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单位负反馈系统设计校正 学生姓名姚海军班级0902 院别物理与电子学院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学号14092500070 指导老师杜健嵘 设计时间2011-12-10

目录一设计任务 二设计要求 三设计原理 四设计方法步骤及设计校正构图五课程设计总结 六参考文献

一、 设计任务 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12.0)(11.0()(0 ++= s s s K s G 用相应的频率域校正方法对系统进行校正设计,使系统满足如下动态和静态性能: (1) 相角裕度0 45 ≥γ ; (2) 在单位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05.0<ss e ; (3) 系统的剪切频率s /rad 3<c ω。 二、设计要求 (1) 分析设计要求,说明校正的设计思路(超前校正,滞后校正或滞后-超前 校正); (2) 详细设计(包括的图形有:校正结构图,校正前系统的Bode 图,校正装 置的Bode 图,校正后系统的Bode 图); (3) 用MATLAB 编程代码及运行结果(包括图形、运算结果); (4) 校正前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图。 三、设计原理 校正方式的选择。按照校正装置在系统中的链接方式,控制系统校正方式分为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4种。串联校正是最常用的一种校正方式,这种方式经济,且设计简单,易于实现,在实际应用中多采用这种校正方式。串联校正方式是校正器与受控对象进行串联连接的。本设计按照要求将采用串联校正方式进行校。校正方法的选择。根据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表达方式可以进行校正方法的确定。本设计要求以频域指标的形式给出,因此采用基于Bode 图的频域法进行校正。 几种串联校正简述。串联校正可分为串联超前校正、串联滞后校正和滞后-超前校正等。 超前校正的目的是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实现在系统静态性能不受损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通过加入超前校正环节,利用其相位超前特性来增大系统的相位裕度,改变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一般使校正环节的最大相位超前角出现在系统新的穿越频率点。

自动控制课程设计报告书

1 设计目的 (2) 2 设计容与条件 (2) 2.1 设计容 (2) 2.2 设计条件 (2) 3 滞后校正特性及设计一般步骤 (2) 3.1 滞后特性校正 (2) 3.2滞后校正设计一般步骤 (3) 4 校正系统分析 (3) 4.1校正参数确定 (3) 4.2校正前后系统特征根及图像 (6) 4.3 函数动态性能指标及其图像 (10) 4.4系统校正前后根轨迹及其图像 (11) 4.5 Nyquist图 (12) 4.6 Bode图 (15) 5 设计心得体会 (17) 6 设计主要参考文献 (18)

串联滞后校正装置设计 1、设计目的: 1) 了解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 2) 掌握对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稳态误差分析以及动态特性分析的方法。 3) 掌握利用MATLAB 对控制理论容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技能。 4)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容与条件: 2.1设计容: 1) 阅读有关资料。 2) 对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稳态误差分析以及动态特性分析。 3) 绘制根轨迹图、Bode 图、Nyquist 图。 4) 设计校正系统,满足工作要求。 2.2设计条件: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0 K G(S)S(0.0625S 1)(0.2S 1) = ++, 试用频率法设计 串联滞后校正装置,使系统的相位裕度050γ=,静态速度误差系数1 v K 40s -=,增 益欲度>17dB 。 3、滞后校正特性及设计一般步骤: 3.1滞后特性校正: 滞后校正就是在前向通道中串联传递函数为)(s G c 的校正装置来校正控制系统,)(s G c 的表达式如下所示。 1,11)(<++= a Ts aTs s G c 其中,参数a 、T 可调。滞后校正的高频段是负增益,因此,滞后校正对系统中高频噪声有削弱作用,增强了抗干扰能力。可以利用滞后校正的这一低通滤波所造成的高频衰减特性,降低系统的截止频率,提高系统的相位裕度,以改善系统的暂态性能。 滞后校正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滞后网络的高频幅值衰减特性使系统截止频率下降,从而使系统获得足够的相位裕度。或者,是利用滞后网络的低通滤波特性,

数据库课程设计(自己做的)

——货存控制系统 6、1数据库设计概述 ㈠数据库设计的概念:数据库设计就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信息要求与处理要求)。在数据库领域内,常常把使用数据库的各类系统统称为数据库应用系统。 ㈡数据库设计的特点 1、数据库建设就是硬件、软件与干件的结合: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基础数据,技术与管理的界面称之为干件。 2、数据库设计过程就是结构设计与行为设计的密切结合:结构设计就是设计数据库结构,行为设计就是设计应用程序、事务处理等。 ㈢数据库设计的方法 1、手工试凑法:设计质量与设计人员的经验与水平有直接关系,缺乏科学理论与工程方法的支持,工程质量难保证。 2、规范设计法:基本思想就是过程迭代与逐步求精。 ㈣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准备工作:选定参加设计的人员。 ⑴分析员:数据库设计的核心人员,自始至终参与数据库设计,其水平决定了数据库系统的质量。 ⑵用户:主要参加需求分析与数据库的运行维护,用户的积极参与将加速数据库设计,提高数据库设计的质量。 ⑶程序员:在系统实施阶段参与进来,负责编制程序。 ⑷操作员:在系统实施阶段参与进来,准备软硬件环境。 ㈤数据库设计的过程(六个阶段) 1、需求分析阶段: 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包括数据与处理),就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就是最困难、最耗费时间的一步。 2、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 3、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 4、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 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 5、数据库实施阶段: 运用DBMS提供的数据语言、工具及宿主语言,根据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 6、数据库运行与维护阶段: 数据库应用系统经过试运行后即可投入正式运行,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 设计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往往就是上述六个阶段的不断反复。 ㈥数据库设计各阶段的模式形成: 1、需求分析阶段:综合各个用户的应用需求。 2、概念设计阶段:形成独立于机器特点,独立于各个DBMS产品的概念模式(E-R图)。

自动控制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审定成绩: 重庆邮电大学 移通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系部: 学生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13年12 月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制

目录 一、设计题目 二、设计报告正文 摘要 关键词 设计内容 三、设计总结 四、参考文献

一、设计题目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简明)任务书——供2011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4-6班)本科学生用 引言:《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既有别于毕业设计,更不同于课堂教学。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统筹运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工程实际系统进行完整的全面分析和综合。 一设计题目:I型二阶系统的典型分析与综合设计 二系统说明: 该I型系统物理模拟结构如图所示。 系统物理模拟结构图 其中:R=1MΩ;C =1uF;R0=41R 三系统参量:系统输入信号:x(t); 系统输出信号:y(t);

四设计指标: 设定:输入为x(t)=a×1(t)(其中:a=5) 要求动态期望指标:M p﹪≤20﹪;t s≤4sec; 五基本要求: a)建立系统数学模型——传递函数; b)利用根轨迹方法分析和综合系统(学号为单数同学做); c)利用频率特性法分析和综合系统(学号为双数同学做); d)完成系统综合前后的有源物理模拟(验证)实验; 六课程设计报告: 1.按照移通学院课程设计报告格式写课程设计报告; 2.报告内容包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基本原理; 3.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参数计算过程、分析过程,包括: (1)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2)原系统组成结构原理图一张(自绘); (3)系统分析,综合用精确Bode图一张; (4)系统综合前后的模拟图各一张(附实验结果图); 4.提供参考资料及文献 5.排版格式完整、报告语句通顺; 6.封面装帧成册。

自控课程设计报告概要

成绩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校正 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院部名称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10电气(1) 学生姓名董天宠 学号 1004103037 课程设计地点 C306 课程设计学时 1周 指导教师陈丽换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目录 一、设计目的 (3)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3) 三、设计方案 (4) 四、校正函数的设计 (4) 4.1、校正前系统特性 (4) 4.2、利用MATLAB语言计算出超前校正器的传递函数 (6) 4.3校验系统校正后系统是否满足题目要求 (7) 五、函数特征根的计算 (8) 5.1校正前 (8) 5.2校正后 (9) 六、系统动态性能分析 (10) 6.1 校正前单位阶跃响应 (10) 6.2校正前单位脉冲响应 (11) 6.3校正前单位斜坡信号 (14) 七、校正后动态性能分析 (14) 7.1 校正后单位阶跃响应 (15) 7.2 校正后单位冲击响应 (15) 7.3 校正后单位斜坡响应 (16) 八、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17) 8.1、校正前根轨迹分析 (17) 8.2、校正后根轨迹分析 (19) 九、系统的奈奎斯特曲线分析 (21) 9.1校正前奈奎斯特曲线分析 (21) 9.2 校正后奈奎斯特曲线分析 (22) 设计小结 (23) 参考文献 (24)

1.设计目的 1)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以及各种补偿(校正)装置的作用及用法,能够利用不同的分析法对给定系统进行性能分析,能根据不同的系统性 能指标要求进行合理的系统设计,并调试满足系统的指标。 2)学会使用MATLAB 语言及Simulink 动态仿真工具进行系统仿真与调试。 2.设计任务与要求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0 K G(S)S(0.1S 1)(0.001S 1) = ++, 试用频率法设计串联超前校正装置,使系统的相位裕度 045γ≥,静态速度误差系数1v K 1000s -= 1)首先, 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校正方式对原系统进行校正,使其满足工作要求。要求程序执行的结果中有校正装置传递函数和校正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校正装置的参数T ,α等的值。 2)利用MATLAB 函数求出校正前与校正后系统的特征根,并 判断其系统是否稳定,为什么? 3)利用MATLAB 作出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单位脉冲响应曲线,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单位斜坡响应曲线,分析这三种曲线的关系?求出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动态性能指标 σ%、tr 、tp 、ts 以及稳态误差的值,并分析其有何变化?

大工15春《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模板及要求(最新)

大工15春《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模板及要求网络教育学院 《SQL数据库课程设计》 题目:XX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习中心: 专业: 年级:年春/秋季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SQL数据库课程设计》要求 《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是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展的一项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纽带和桥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手段。该课程设计要求如下:1.要求学生以SQL Server 2008或其他版本为后台数据库,以VB、VC 或其他开发工具作为前台开发工具,围绕自己选定的某一个具体的系统完成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例如《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书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等。其课程设计具体内容包括项目概况、需求分析、详细设计等,详见课程离线作业中上传的《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模板》。 注意:禁止撰写《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2.要求学生必须按照《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模板》提供的格式和内容进行课程设计,完成课程设计模板提供的全部课程设计内容,字数要求达到3000字以上。 3.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可参考辅导教师在导学资料中上传的

文献资料,有问题可通过课程论坛答疑。 4.2015年春季学期学生提交本课程设计形式及截止时间 学生需要以WORD附件形式(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以内)将完成的课程设计以"离线作业"形式上传至课程平台中的"离线作业"模块,通过选择已完成的课程设计,点"上交"即可,如下图所示。 截止时间:2015年9月1日。在此之前,学生可随时提交课程设计,如需修改,可直接上传新文件,平台会自动覆盖原有文件。 5.课程设计批阅 老师会在离线作业关闭后集中批阅课程设计,在离线作业截止时间前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批阅。 注意: 本课程设计应该独立完成,不准抄袭他人或者请人代做,如有雷同作业,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扬州大学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课程实习报告 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及专业软件课程实习 题目名称:三阶系统分析与校正 年级专业及班级:建电1402 姓名:王杰 学号: 141504230 指导教师:许慧 评定成绩: 教师评语: 指导老师签名: 2016 年 12月 27日

一、课程实习的目的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经典控制理论和相关课程知识的能力; (2)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以及各种校正装置的作用及用法,能够利用不同的分析法对给定系统进行性能分析,能根据不同的系统性能指标要求进行合理的系统设计,并调试满足系统的指标; (3)学会使用MATLAB语言及Simulink动态仿真工具进行系统仿真与调试; (4)学会使用硬件搭建控制系统; (5)锻炼独立思考和动手解决控制系统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控制相关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 二、课程实习任务 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G(s)=K/s(0.1s+1)(0.2s+1) 分析系统是否满足性能指标: (1)系统响应斜坡信号r(t)=t,稳态误差小于等于0.01; (2)相角裕度y>=40度; 如不满足,试为其设计一个pid校正装置。 三、课程实习内容 (1)未校正系统的分析: 1)利用MATLAB绘画未校正系统的开环和闭环零极点图 2)绘画根轨迹,分析未校正系统随着根轨迹增益变化的性能(稳定性、快速性)。 3)作出单位阶跃输入下的系统响应,分析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性能指标。 4)绘出系统开环传函的bode图,利用频域分析方法分析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开环振幅)。 (2)利用频域分析方法,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校正方案,要求有理论分析和计算。并与Matlab计算值比较。 (3)选定合适的校正方案(串联滞后/串联超前/串联滞后-超前),理论分析并计算校正环节的参数,并确定何种装置实现。

数据库课程设计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 1、需 求 分 析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借阅读者可分为教师和学生。不同的借阅者最多可借书的数量和期限不同,如教师最多可借两本,期限为三个月,学生最多可借一本,期限为一个月,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借阅超期都要进行罚款处理;每次借阅都要有相应的记录,以上就是图书馆管理系统所要完成的主要功能。 2、概 念 结 构 设 计 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本系统涉及到的实体只有读者和图书,二者之间存在借阅和罚款的联系,据此可以画出该系统的E-R 图,如图2.1所示。 图2.1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E-R 图 其中读者与其属性关系如图2.2所示,图书与其属性关系如图2.3所示。 图2.2 读者实体与其属性 借出日期 归还日期 罚款金额 超期天数 处罚日期 借阅 罚款 读者 图书 性别 读者姓名 借书证号 读者类别 是否超期 读者

图2.3 图书实体与其属性 3、逻 辑 结 构 设 计 根据E-R 图向关系模式的转换规则可得如下的关系模式,加下划线的属性为相应关系的主键。 读者(借书证号,读者姓名,性别,读者类别,是否超期)。 图书(条形码号,图书编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类别,借阅状态,借阅次数),其中属性“借阅状态”给出是否在库的信息,分为“在馆”和“借出”两种状态。 借阅(借书证号,条形码号,借出日期,归还日期,罚款状态),主码为三个属性的组合,因为同一个读者可能重复借同一本书,只有加上借出日期才能区分出不同的借阅记录。 这里的日期精确到秒,此外,为了在进行超期罚款处理时能够区分出是否已经进行了罚款,这里还加了一个罚款状态的字段。 罚款(借书证号,条形码号,处罚日期,超期天数,罚款金额),主码为三个属性的组合,理由同上。 另外,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采用了登陆的措施,用户名和密码存放在密码表中。 密码表(用户名,密码)。 4、规 范 化 分 析 一个关系模式是好是坏,需要一个标准来衡量,这个标准就是模式的范式。用规范化理论对上述关系模式进行分析,除“罚款”关系外,其他四个关系模式中,主码是本模式的唯一决定因素,所以这四个关系模式都属于BCNF ,在函数依赖范畴内,规范化程度已经达到了最高。但是在“罚款”关系中,罚款金额=超期天数×日罚款额,所以超期天数→罚款金额。又因为处罚日期与归还日期为同一天,故(借书证号,条形码号,处罚日期)→超期天数,所以(借书证号,条形码号,处罚日期)→罚款金额,存在传递函数依赖,所以“罚款”关系属于2NF ,存在冗余现象。但根据实际情况,读者往往既关心超期天数,又关心罚款金额,所以“罚款金额”是必要的冗余。 5、用 SQL2014 建 立 数 据 库 1、读者表的建立 条形码号 图书编号 出版日期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借阅状态 借阅次数 类别 图书

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黑龙江科技大学 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班级 学号 姓名

第一章系统工作原理 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原理框图 1.1 结构与调速原理 直流电机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其间有一定的气隙。其构造的主要特点是具有一个带换向器的电枢。直流电机的定子由机座、主磁极、换向磁极、前后端盖和刷架等部件组成。其中主磁极是产生直流电机气隙磁场的主要部件,由永磁体或带有直流励磁绕组的叠片铁心构成。直流电机的转子则由电枢、换向器(又称整流子)和转轴等部件构成。其中电枢由电枢铁心和电枢绕组两部分组成。电枢铁心由硅钢片叠成,在其外圆处均匀分布着齿槽,电枢绕组则嵌置于这些槽中。换向器是一种机械整流部件。由换向片叠成圆筒形后,以金属夹件或塑料成型为一个整体。各换向片间互相绝缘。换向器质量对运行可靠性有很大影响。 直流电机斩波调速原理是利用可控硅整流调压来达直流电机调速的目的,利用交流电相位延迟一定时间发出触发信号使可控硅导通即为斩波,斩波后的交流电经电机滤波后其平均电压随斩波相位变化而变化。为了达到控制直流电机目的,在控制回路加入了速度、电压、电流反馈环路和PID调节器来防止电机由于负载变化而引起的波动和对电机速度、电压、电流超常保护。

第二章主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2.1 主电路的各个部分电路 主电路主要环节是:整流电路、斩波电路。 图2-1 调速系统 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组成如图2-1所示,由主电路、控制及保护电路、信号检测电路三大部分组成。二极管整流桥把输入的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电阻R1为起动限流电阻,C1为滤波电容。可逆PWM变换器主电路系采用MOSFET所构成的H型结构形式,它是由四个功率IGBT管(VT1、VT2、VT3、VT4)和四个续流二极管(VD1、VD2、VD3、VD4)组成的双极式PWM可逆变换器,根据脉冲占空比的不同,在直流电机M上可得到正或负的直流电压。 2.1.1 整流电路 晶体二极管桥式整流电路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整流电路。这种电路,只要增加两只二极管口连接成"桥"式结构,便具有全波整流电路的优点,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它的缺点。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成绩: 自动控制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黄国盛 班级:工化144 学号:201421714406 指导老师:刘芹 设计时间:2016.11.28-2016.12.2

目录 1.设计任务与要求 (1) 2.设计方法及步骤 (1) 2.1系统的开环增益 (1) 2.2校正前的系统 (1) 2.2.1校正前系统的Bode图和阶跃响应曲线 (1) 2.2.2MATLAB程序 (2) 3.3校正方案选择和设计 (3) 3.3.1校正方案选择及结构图 (3) 3.3.2校正装置参数计算 (3) 3.3.3MATLAB程序 (4) 3.4校正后的系统 (4) 3.4.1校正后系统的Bode图和阶跃响应曲线 (4) 3.4.2MATLAB程序 (6) 3.5系统模拟电路图 (6) 3.5.1未校正系统模拟电路图 (6) 3.5.2校正后系统模拟电路图 (7) 3.5.3校正前、后系统阶跃响应曲线 (8) 4.课程设计小结和心得 (9) 5.参考文献 (10)

1.设计任务与要求 题目2: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被控制对象的开环传递函数 ()() 00.51K G s s s =+用串联校正的频率域方法对系统进行串联校正设计。 任务:用串联校正的频率域方法对系统进行串联校正设计,使系统满足如下动态及静态性能 指标: (1)在单位斜坡信号作用下,系统的稳态误差0.05ss e rad <; (2)系统校正后,相位裕量45γ> 。 (3)截止频率6/c rad s ω>。 2.设计方法及步骤 2.1系统的开环增益 由稳态误差要求得:20≥K ,取20=K ;得s G 1s 5.0201)s(0.5s 20)s (20+=+=2.2校正前的系统 2.2.1校正前系统的Bode 图和阶跃响应曲线 图2.2.1-1校正前系统的Bode 图

数据库课程设计(完整版)

HUNAN CITY UNIVERSITY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宿舍管理信息系统 姓名: 学号: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指导教师: 20年 12月1日

目录 引言 3 一、人员分配 4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4 三、课程设计过程 1.需求分析阶段 1.1应用背景 5 1.2需求分析目标5 1.3系统设计概要 5 1.4软件处理对象 6 1.5系统可行性分析 6 1.6系统设计目标及意义7 1.7系统业务流程及具体功能 7 1.8.1数据流程图8 2.系统的数据字典11 3.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13 4.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15 5.物理结构设计阶段 18 6.数据库实施 18 7.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18 7.1 解决问题方法 19 7.2 系统维护 19 7.3 数据库性能评价 19 四、课程设计心得. 20参考文献 20

引言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好多学校还停留在宿舍管理人员手工记录数据的最初阶段,手工记录对于规模小的学校来说还勉强可以接受,但对于学生信息量比较庞大,需要记录存档的数据比较多的高校来说,人工记录是相当麻烦的。而且当查找某条记录时,由于数据量庞大,还只能靠人工去一条一条的查找,这样不但麻烦还浪费了许多时间,效率也比较低。当今社会是飞速进步的世界,原始的记录方式已经被社会所淘汰了,计算机化管理正是适应时代的产物。信息世界永远不会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当一种技术不能满足需求时,就会有新的技术诞生并取代旧技术。21世纪的今天,信息社会占着主流地位,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已经得到普及,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我们针对如此,设计了一套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学生宿舍管理系统采用的是计算机化管理,系统做的尽量人性化,使用者会感到操作非常方便,管理人员需要做的就是将数据输入到系统的数据库中去。由于数据库存储容量相当大,而且比较稳定,适合较长时间的保存,也不容易丢失。这无疑是为信息存储量比较大的学校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本系统具有运行速度快、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的优点,并且具备修改功能,能够快速的查询学校所需的住宿信息。 面对目前学校发展的实际状况,我们通过实地调研之后,对宿舍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做了一个详细的概述。

数据库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_韩军涛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 设计指导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为《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所开的实践环节。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课程,而且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旨在使学生能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SQL语言的应用、SQL Server 2000/2008数据库环境的使用,并能根据所应用到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关技术,按照规范化设计的方法解决现实中数据库设计的问题。 选修本课程前应已选修《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并熟练掌握SQL语言,以及数据库设计的规范化等基本方法。 先修课程:数据库系统原理。 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上机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复杂项目从需求到设计直到最后实现的基本方法,并对所设计的数据库进行测试与分析,使学生在数据库设计方面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1、(课前准备)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比较系统的掌握数据库原理的理论知识; (2)学会研究分析具体应用的需求,完成需求分析; (3)初步掌握在需求分析基础上设计数据库的能力; (4)熟练掌握一种数据库设计工具。 2、课程设计按以下步骤进行: (1)问题分析,理解问题,明确做什么,完成需求分析,写出系统的功能框架并给出每一系统功能的详细叙述。 (2)概念设计:在概念结构设计中画出ER图,在ER图中标出主码。可以有分ER图。 (3)逻辑结构设计:针对概念设计的结果做出逻辑结构设计并进行规范化,对表进行分解或必需的合并(要写出理由和根据)。对用户进行分类,有必要时可以给用户创建用户子模式(比如视图)并定义权限。 (4)物理设计:设计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包括索引的设计等)。

自控课程设计报告

自控课程设计报告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目的要求 1.目的 1.加深对自动控制原理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 2.掌握被控广义对象数学模型试验测试和辨识的方法; 3.掌握闭环系统稳定性、稳态误差和动态响应质量的分析、计算和校正方 法; 4.经过对广义对象特性测试和闭环系统运行调试试验,提高实验动手能 力; 5.经过MATLAB、Simulink仿真计算,提高编程、仿真和计算能力。2.要求 1.认真对待课程设计,集中全部精力,抓紧两周时间,圆满完成课程设计任 务; 2.认真听老师讲授课程设计,并做好笔记,消化内容,掌握自动控制系统一 般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3.学会用MATLAB/Simulink仿真计算方法,设计自动控制系统; 4.认真做好测试和运行调试试验,仔细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5.按规定认真写好课程设计报告。 二、设计题目 直流电动机转速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三、质量指标要求 1.给定转速:2000转/分

2. 稳态误差:理论上0ss e =,实际系统稳态误差,为给定转速值的0005 3. 动态质量指标: 超调量: %5%σ≤ 调节时间:0.5s t s < 四、 完成时间:2周 80学时 课程设计报告正文(提纲) 第一章 直流电动机转速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 广义对象组成 1.1.1 被控制对象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和被控制量 1.1.2 功率放大器电路及工作原理 1.1.3 测速装置组成及工作原理 广义对象数学模型的建立 1.2.1 广义对象时间响应特性的测试 1.2.1.1 测试实验原理图 1.2.1.2 测试过程与方法 1.2.1.3 测试结果曲线 1.2.2 数学模型辨识 1.2.2.1 辨识方法选择 1.2.2.2 辨识结果:开环传递函数 第二章 转速控制系统的理论分析与计算 未校正闭环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未校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自控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单位反馈系统中传递函数的研究 学院名称Z Z Z Z学院 专业名称Z Z Z Z Z 学生姓名Z Z Z 学生学号Z Z Z Z Z Z Z Z Z Z 任课教师Z Z Z Z Z 设计(论文)成绩

单位反馈系统中传递函数的研究 一、设计题目 设单位反馈系统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 2)(1()(0 0++= s s s K s G (ksm7)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对系统进行串联校正,要求校正后的系统满足指标: (1)在单位斜坡信号输入下,系统的速度误差系数=10。 (2)相角稳定裕度γ>45o , 幅值稳定裕度H>12。 (3)系统对阶跃响应的超调量Mp <25%,系统的调节时间Ts<15s 3、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 4、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计算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Wc 和穿频率Wx 。 5、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6、在SIMULINK 中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在前向通道中分别接入饱和非线性环节和回环非线性环节,观察分析非线性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7、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二、设计方法 1、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 根轨迹简称根迹,它是开环系统某一参数从0变为无穷时,闭环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根在s 平面上变化的轨迹。 1)、确定根轨迹起点和终点。 根轨迹起于开环极点,终于开环零点;本题中无零点,极点为:0、-1、-2 。故起于0、-1、-2,终于无穷处。 2)、确定分支数。 根轨迹分支数与开环有限零点数m 和有限极点数n 中大者相等,连续并且对称于实轴;本题中分支数为3条。

数据库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人力资源数据库设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09 年12 月18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计算机学院 题目:人力资源数据库设计 初始条件: 人力资源部门希望建立一个数据库来管理它的员工。一个公司有几个部门,而一个员工属于一个部门。这个部门指派一个经理来全面负责部门事务和部门员工。当一个新员工进入公司时,需要他以前的工作经历和成绩。 公司设置了一系列职位,每个职位都有相关的等级和工资。各个职位都会被分配给工作人员。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根据上述的初始条件,进行调查分析并设计适当的属性。设计一个人力资源 数据库,DBMS可选Ms SQL Server、Access、VFP等。 2.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其格式遵守学校今年的新规定。主要内容包括:需求 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实现等。 3.基于该数据库,最好实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自己确定功能),程序设计 语言(工具)任选。这一项是选作,不作硬性要求。 时间安排: 本学期第20周: 1.消化资料、系统调查1天 2.系统分析1天 3.总体设计,实施计划2天 4.撰写报告1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人力资源数据库设计 1.概述 人力资源部门希望建立数据库来管理员工。由人力资源部门来指派各部门的经理,而该部门的员工是由经理来负责的,员工进入公司的时候不仅需要员工的基本信息,还需要员工以前的工作经历和相应的成绩。每个员工只属于一个部门。本系统要便于人力资源部门对各部门经理的任命,以及经理对本部门员工的调控。而且要注意员工隐私信息的保护。 2.需求分析说明 本系统主要是开发一个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数据库。主要针对人力资源部门,部门经理,以及普通员工三种用户。需要对这三种用户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以及对不同的用户,要设置不同的权限,避免普通员工可以查看其他员工的隐私信息,或者部门经理管理其他部门的员工。同时界面要有好,方便各种用户操作。本数据库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因此主要是围绕管理人员的需求来制作,同时也提供给普通员工查询操作。我将使用人员主要分为三大类: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部门经理、普通员工。 实现方法:根据初始条件分析,明确所要设计的数据库在逻辑和物理上的架构,能有一个明确细致的需求分析文档,在其中体现分析所得到的开发和管理需求。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从中抽取出原始数据集的实体,然后,对实体进行概念分层和概念抽象,进行概念模型的设计。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运用E-R 方法,设计出整个系统的模式和子模式,并通过逻辑设计以及物理设计最终确定系统的数据库逻辑架构与物理布局。在数据库的机构基础上,进行数据集的行为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应用程序的布局、流程、以及视图集成,并将最终的应用程序投入实施。 3.概念结构设计 人力资源的管理主要反映在对员工信息的录入和删除。本数据库主要涉及的实体有:部门,员工,职位,工作经历,工作成绩。

《数据库设计》课程设计要求

《数据库技术》课程设计 设计目的: 数据库技术课程设计是在学生系统的学习数据库技术课程后,按照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原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设计开发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对一个实际问题的分析、设计与实现,将数据库技术、原理与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如何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能深入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 总体要求: 1)2到3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设组长一人,小组成员既要有相互合作的 精神,又要分工明确。 2)每个学生都必须充分了解整个设计的全过程。 3)从开始的系统需求分析到最后的软件测试,都要有详细的计划,设计文档 应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书写。 4)系统中的数据表设计应合理、高效,尽量减少数据冗余。 5)软件界面要友好、安全性高。 6)软件要易于维护、方便升级。 7)后台数据库(DBMS)用SQL Server2008. 8)前台开发工具自选,但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对该语言较熟 悉,避免把学习语言的时间放在设计期间。 9)每组提交一个课程设计报告和可行的应用软件。 具体设计要求: 结合一个具体任务(课程设计参考题目),完成一个基于C/S模式或者 B/S模式的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正文要包括系统总体设计、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在逻辑设计中,需要检测是否满足3NF,如果设计为不满足3NF的,要说明原因)、物理 设计(物理设计中,要设置表的索引、完整性、联系等)、测试、安装说明、用户使用说明书,参考文献等。 主要应包括如下内容: 1.完成课题任务的需求分析、完成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方案。(主控功能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统计报表模块等) 2.数据库结构的设计与实现。 3.数据库安全的设计 4.客户端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开发。 5.综合调试方法的掌握。

自控课程设计 (2)

二○一○~二○一一学年第一学期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班级:自动化0803班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二○一○年十二月

一 、设计目的 1. 掌握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校正方法、步骤。 2. 掌握对系统相角裕度、稳态误差和剪切频率以及动态特性分析。 3. 掌握利用MATLAB 对控制理论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技能。 4.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题目和任务。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被控制对象的开环传递函数 ()(0.051)(0.21) k K G s s s s = ++ 用串联校正的频率域方法对系统进行串联校正设计。 任务:用串联校正的频率域方法对系统进行串联校正设计,使系统满足如下动态 及静态性能指标: (1)在单位斜坡信号t t r =)(作用下,系统的速度误差系数-15s v K ≥; (2)系统校正后,超调量不大于25%。 (3)系统校正后,调节时间不大于1。 三.设计报告要求 1.分析设计要求,说明串联校正的设计思路(滞后校正,超前校正或滞 后-超前校正) ; 2.详细设计(包括的图形有:串联校正结构图,校正前系统的Bode 图,校正装置的Bode 图,校正后系统的Bode 图); 3.MATLAB 编程代码及运行结果(包括图形、运算结果); 4.校正实现的电路图及实验结果(校正前后系统的阶跃响应图-MATLAB 或SIMULINK 辅助设计); 5.校正前后的系统性能指标的计算; 总结(包括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学习体会与收获、对本次课程设计的认识等内容) 四.课程设计内容。 1.校正前系统分析 设计之前对函数)(s k G 进行分析: 由于要求校正前的系统要在在单位斜坡信号t t r =)(作用下,系统的速度误

数据库课程设计 完整版

数据库课程设计完整版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HUNAN CITY UNIVERSITY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宿舍管理信息系统 姓名: 学号: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指导教师: 20年 12月1日 目录 言 3 一、人员分配4 4 、课程设计过程 5目标5

设计概要 5 理对象 6 分析 6 设计目标及意义7 系统业务流程及具体功能 7 8 2.系统的数据字典 11 13 15 18 18 库的运行和维护 18 问题方法 19 维护 19 库性能评价 19 四、课程设计心得. 20 20 引言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好多学校还停 留在宿舍管理人员手工记录数据的最初阶段,手工记录对于规模小的学校来说还勉强可 以接受,但对于学生信息量比较庞大,需要记录存档的数据比较多的高校来说,人工记 录是相当麻烦的。而且当查找某条记录时,由于数据量庞大,还只能靠人工去一条一条

的查找,这样不但麻烦还浪费了许多时间,效率也比较低。当今社会是飞速进步的世界,原始的记录方式已经被社会所淘汰了,计算机化管理正是适应时代的产物。信息世界永远不会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当一种技术不能满足需求时,就会有新的技术诞生并取代旧技术。21世纪的今天,信息社会占着主流地位,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已经得到普及,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我们针对如此,设计了一套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学生宿舍管理系统采用的是计算机化管理,系统做的尽量人性化,使用者会感到操作非常方便,管理人员需要做的就是将数据输入到系统的数据库中去。由于数据库存储容量相当大,而且比较稳定,适合较长时间的保存,也不容易丢失。这无疑是为信息存储量比较大的学校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本系统具有运行速度快、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的优点,并且具备修改功能,能够快速的查询学校所需的住宿信息。 面对目前学校发展的实际状况,我们通过实地调研之后,对宿舍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做了一个详细的概述。 一、人员分配 组长: E-R 图: 数据字典: 逻辑结构设计: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课程设计是为了增强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学会综合地、灵活地运用所学课程知识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 本课程设计是应用java程序设计语言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用SQL SERVER 2008进行后台数据库的管理,编写出某一个小型的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本课程设计可以达成如下目标: 1、能够自觉运用数据库原理的理论知识指导软件设计; 2、学会数据库的设计,并能对设计结果的优劣进行正确的评价; 3、学会如何组织和编写信息系统软件设计文档和软件系统的操作说明; 4、具有一定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掌握SQL SERVER2008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