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国情教育途经研究

大学生国情教育途经研究
大学生国情教育途经研究

大学生国情教育途经研究

——以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大学生调查为例研究摘要:大学生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对大学生实施全方面素质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国情教育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国情教育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选择怎样的国情教育途径和如何选择切实有效的国情教育途径是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学习结果的。目前,大学生国情教育大致有五种常用途径,它们具有各自的功能和特点。如何找到最好的途径,收到最好的效果,除考虑主观因素之外,还需要考虑众多客观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国情教育;途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国情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形式。它是教育主体向教育客体传授国情基本知识和分析认识国情的基本方法,使之树立正确的国情观的教育实践过程。正确的国情观是深刻理解和自觉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各项本职工作的重要基础。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中的许多人将要逐步走上各项建设事业的领导岗位,所以,对他们进行系统、完整和有效的国情教育,使之形成正确的国情观,具有深远的意义。

实践证明,要使国情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除了要求教育者具有较高的综

合素质、教育内容丰富多彩、教育方法新颖生动外,还必须选择适合教育对象

特点的教育途径或其有机结合。从理论上讲,国情教育途径是将教育者和教育

对象联系起来的个体,是国情知识和信息的传递渠道;在实践中,它表现为主

体实施国情教育过程的具体社会组织形式。从知识和信息传播角度看,许多社

会组织形式都具有传递国情信息和知识的功能,可以作为实施国情教育的途径。但是,主体在选择利用这些途径时,必须研究其各自的功能、特点以及作为教

育对象的大学生群体的个性特征等相关制约因素,以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由于国情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原则和规律的特殊性以及大学生群体的复杂性,大学生国情教育途径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对此进行分类概括,有多种方

法和标准,如以其是否被客体感觉到,可以分为显性途径和隐性途径;以其产

生的历史序列,可以分为传统途径和现代途径,等等。按照其特点和功能的不同,大致可把实践中运用的大学生国情教育途径概括为以下五大类,并分别探

讨其具有的不同国情教育特点。

一、课堂教学活动的途径

课堂教学活动是指在相对封闭的空间中组织的教育形式,它也是目前学校

教育中德育和智育的主要形式。单从作为大学生国情教育的途径而言,它可以

通过以下三种具体形式达到国情教育的效果。

1.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进行国情教育

国情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同时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必然包含丰富的国情教育的知识和信息,例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就包含了大量

的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国情知识,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也包含

了中国共产党对现实国情的一些认识和分析判断等。

利用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的现有渠道进行国情教育,优点众多:第一,能

发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统优势;第二,可以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

理和中国国情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第三,能保证将受教育者对国情的认识统一

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上来,更好地贯彻国情教育的目的。

任何事情都具有双面性,有利就有弊,这种途径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首先,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活动政治性较强,自由探讨的空间相对来说

较小;其次,活跃教学气氛的方法凤毛菱角,内容也略显枯燥。

2.通过各种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进行国情教育

每个专业课程都有自己特定的内容体系,其教学活动也有特定的目的和任务,不能仅仅围绕国情教育为中心进行组织,但由于许多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

与国情教育密切相关,这对于开展国情教育还是有一定帮助的。例如历史学科、社会学科、地理学科和经济学科等等对国情教育都有明显的教育效果。

通过这种途径进行大学生国情教育是比较深入系统的,同时其又属于隐性、渗透式教育,长久发展会收获不错的教育效果。但是,由于专业课程本身研究

对象具有局限性,如果过分依赖这种途径,受教育者所获得的国情知识和信息

会存在片面、孤立的现象。

3.通过各类有关国情的座谈会、讨论会和报告会等学术活动进行国情教育

这些学术活动一般包含针对某一领域或专题的系统知识,具有较高的学术

水平,同时参加这些学术活动的人大多是这一领域研究的专家和学者,通过这

一途径,受教育者不仅能学到关于国情的某一方面的系统而深刻的知识,还可

以学到如何认识和分析国情的方法。但是,这种途径一般不容易组织,而且大

多偏重于学术交流讨论,在统一大学生对国情的认识和分析方法上存在明显的

不足。

从总体的角度来看,首先,由于课堂教学活动是在相对封闭的空间中进行,受外界干扰较小,能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学习效率较高;同时,稳定的师生

关系使得教学内容、信息传递的误差较小。其次,教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具有强大的逻辑性、完整性、科学性和理论性,对大学生群体的国情知识和国

情认识分析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最后,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现有的学校

教学条件,社会成本较小,组织方便可行。但是,在一定角度上看,这种途径

具有时效性较差、反映国情变化及其趋势比较缓慢受、教育对象数量受限等缺点。

二、学校各级党政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活动的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大优势,是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特征。政治理论学习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它的重要内

容和任务是统一参与者的思想和政治意识,使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被

大学生群体所理解、拥护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在充分调查中国当

下现实国情的基础上制定的,所以,政治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进行国情教育

的过程。

政治理论学习虽然也可能采用类似于课堂教学的形式,但由于其学习对象

的特殊性、内容的政治性和程序的严肃性,使其与课堂教学活动具有本质上的

区别。通过这种途径,参与者可以学到并掌握对现实国情的最权威、最全面、

最准确的知识信息和分析方法;同时,组织严密,要求严格,参与者态度认真

严谨也是这种途径主要的优点。但是,这种途径也具有信息高度抽象化、理论

化的特点,如果组织次数过于频繁,容易引起大学生的抵触情绪。

三、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

社会实践是社会生活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

实践不仅是人类物质生活的根本基础,也是认识世界的根本手段,是一切关于

客观世界知识的最终来源。组织和引导大学生群体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在

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对国情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

同时,也在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社会实践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且,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实践的内容更丰富了,范围更宽广了,形式更多样化了。因此,通过这种途径进行国情教育的具体形式也丰富多彩,具体表现为:

1.实践锻炼的途径

安排大学生在较短时的时间内从事课堂学习以外的社会实践工作,使其拓

展对国情认识的知识面,增加对国情的感性认识,以了解现实国情的本质特征。

采用这种途径,主要是为了克服单纯依靠学校学习的途径进行国情教育所带来

的缺点和问题。这种途径的缺点是时间较短,认识国情活动不易深入,而且如

果管理监督不严,容易流于形式,最终不能达到理想的国情教育目的。

2.社会考察的途径

社会考察是通过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访问和研究的方式,是一种认

识社会现实的组织形式。社会考察的过程,是考察者动脑、动手和动口的过程。通过调查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然后经过整理和分析,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得出既有事实根据,又有理论思考的准确结论。把社会考察形式应用于大学生

国情教育的实践,使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在国情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3.社会服务活动的途径

社会服务活动就是利用大学生们的智力、知识、技能和体力等方式,为人

们群众提供帮助、解决困难的活动。它的特点在于参与者的自愿性和服务的无

报酬性。在活动中,参与者自觉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和体力为社会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尽自己所能做贡献,这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能够使大学生与

被服务者加深感情,增强沟通和交流,使大学生得到更多的国情知识和信息,

同时也能够增长社会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四、有组织的让大学生利用大众传媒的传播途径

大众传媒包括广播、电视、网络、报纸和杂志等。在大众传媒传播的新闻

和社会信息中,有许多是与国情和国情教育有关的。通过这种途径进行国情教

育具有对国情变化反映迅速、国情信息形象生动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传播信

息庞杂,国情信息被忽略,信息来源混杂,真假难辨,角度多样化,公众思想

文化认知水平存在差异等缺点。

五、公益宣传的途径

随着各种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和人们社会责任感的增强,社会各界都投入

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公益性的宣传活动,这也成为国情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公益宣传活动由于其公益性的特点,可以拉近宣传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感情距离,宣传内容相对集中,而且针对性较强,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些都是公益宣传活动这种途径的优点。但这种途径也存在缺点,主要表现为次数较少,针对问题数量少宣传覆盖面不广,影响范围具有局限性等。

由于不同的社会组织形式在国情教育的实践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所以,国情教育途径也呈现出多样性。在选择国情教育途径时,我们应针对不同国情教育对象,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

当代大学生群体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背负着沉重的历史使命。国情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对大学生国情教育途径的选择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罗永林等.中国国情教育纲要.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董操等.新编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3]伍杰.国情教育手册.华夏出版社,[1990]

党外人士党情国情和革命传统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党外人士党情国情和革命传统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此次非常荣幸参加了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组织在革命圣地延安举办的** 优秀党外人士党情国情和革命传统教育培训班。满怀激动的心情,认真听了《延 安精神与其当代价值》、《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等专题讲座;怀着无比崇敬 的心情,追寻了习总书记的足迹,参观了梁家河及凤凰山革命旧址、抗大旧址等 革命圣地听取了现场讲授;眼含热泪,观看了述说革命之路的“红秀”。感受到 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爱国人士曾经历过的那些峥嵘岁月、艰难险阻;感 受到了老一辈共产党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对革命事业的执 着和忠诚。 这次培训虽然时间安排很短暂,但是教学内容丰富,采用现场教学的方式实 情实景展示,仿佛让学员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学员们迅速从日常工作 的角色转变为学生角色,沉下心来,认真听课,做到了“加油、立志、静心、树 德”;相互照顾,顾全大局,互相帮助,真心交流,形成了“见贤思齐”的良好 学习氛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尊重老师,服从管理,学风严谨,纪律严明,真 正做到了“三好学生”,即学好知识、当好学生、守好纪律,较高质量地完成了 这次学习培训任务。 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有机会在革命圣地,触摸历史,感悟历史,对老一辈革 命家的高尚品德和家国情怀有了更深的了解,尤其是对延安精神的内涵有了更深 的体会。 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国共产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和不断发展 壮大的。艰苦奋斗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

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一条极其宝贵的经验。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响亮地 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紧紧团结人民群众,依靠延安 广大人民群众的帮助和支持,最后才取得了延安革命斗争和建设的胜利。 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延安时期,以毛泽东 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开拓创新,成功地推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许多重要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著作,毛泽东思想正是 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党的旗帜上。 延安精神, 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 延安时期的革命实践表明, 只有解放思想, 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当年延安精神指引着先辈们打下江山,今天我们更要将它发扬光大。作为民 主党派成员,海外归国人员,政府工作人员,深刻体会到了中国近年来追赶世界 强国的巨大成就,形成了高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在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的重大任务的关键时期,更需要的是这种“延安精神”,需要我们有坚定 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工作上多思考,在业务上多 钻研,在思想上多追求,以崭新的姿态、创新的精神、充足的干劲,做一名适应 时代要求的民主党派干部。 我们要通过延安学习,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 要做到“利其器、事其贤、功其民”,简要来说就是“锻炼本领、学习榜样、服 务人民”。同时,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 路,坚持同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职能

人口与国情教育教案

人口与国情教育教案一 (一)教学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问题 (二)教学课时:一课时 (三)授课教师:王显刚 (四)教学过程: 一、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板书) 提问:上述材料中反映了我国人口现状的什么特点? 上述材料中反映出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是我国人口现状的第一个基本特点,也是最基本的特点。除此之外,我国人口现状还有如下特点: 1)农村人口多 据1992年我国人口统计,全国农村人口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8%,占世界农村人口的1/4强。 1980年、世界平均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41%,发达国家占30%,发展中国家为70%。我国农村人口比例不仅大大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据全国计划生育抽样调查统计,1998年出生的婴儿中,城市街道一孩比率为89.3%,而乡镇一孩比率为48.4%9,农村的多孩率明显高于城市。因此,人口增长过快在农村更为突出。 2)年龄结构老龄化的速度快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1990年就超过了人亿,估计2000年达到1.28 1.2亿,占同年总人口的10.4%左右。204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3亿,相当于2025年所有发达国家同龄人口的总和。 3)人口分布不平衡 4)人口素质偏低材料一:1980年全国人口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只有4.6年,不足小学毕业程度。1990年7月,这一指标提高到6.6年,这说明全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也只有实践一年级文化程度。我国人口的文化结构仍然属于以低层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的类型。 材料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正式公布的文盲半文盲达1.8亿之多。而这个数字是以自己申报为准,这并不表明其的人都已脱盲。国务院1998年颁的关于扫除文盲的工作条例,规定个人的脱盲标准是,农民需识1500个汉字(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城镇居民只需2000 个汉字,)能够看懂得浅显、通俗的报刊,能够记简单财目,能写简单应用文。按照这样的脱盲标准,有关部门在一些地区的农村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男性成年中只有20.8%,女性成年中只有13.3%达到了脱盲标准。如果以这一调查结果推断全国,则结果是我国总人

国情教育实施方案

承璜第二学校国情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国情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我校将把课堂作为落实国情教育教育的主阵地,结合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和丰富多彩的少先队主题活动的开展,弘扬与培育国情教育,引导学生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之“魂”,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情教育之“根”。 二、实施方案: 1、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课程改革为基础,弘扬和培育国情教育。 我们将国情教育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充分挖掘各门学科的国情教育内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国情教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着重对学生进行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的启蒙教育,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弓I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品德与社会:学会尊重国旗、国徽、国歌;知道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懂得关心伙伴,尊敬长辈,爱学校,爱集体;讲文明,有礼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语文:通过学生的语文学习,尤其是古诗的诵读,我国优秀的文学作品的研读,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感受我国优秀文化的丰富文化内涵,受到国情教育的熏陶。 数学: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对我国古、今数学家事迹和数学成就的了解,激励学生发扬数学前辈勤奋刻苦、勇于探索、不畏艰险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英语: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适当补充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的内容,结合社会热点(香港、澳门回归、中国在奥运会上取得的辉煌成就等等),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

中国人口国情教育教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中国人口国情教育(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使学生了解有关华侨及华人的知识。 3.培养学生使用“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人口问题及对策。 教学难点 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的树立。 教学方法 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教学媒体 挂图“中国人口分布图”、“中国人口增长曲线”投影片、课本插图、有关图表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书】第二章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第一节中国的人口 【引入新课】世界上有多少亿人口,我国有多少亿人口(1996年底)?中国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是多少?(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1996年底世界人口已达57.7亿,我国人口总数为12.2亿,我国占【板书】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中“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比较图”(见下表),提出问题:将四国面积、人口相比较,能得 出什么结论。 【结论】中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垃,但人口超过其它三个国家人口总数的2倍,与面积相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7倍,是美国的4.7倍,可见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 【过渡】人口大国的人口又是如何分布的呢?首先介绍一下人口密度的知识。 【学生活动】12.2亿人/960亿平方千米=120人/平方千米。这一数字大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0倍。 【板书】二、人口分布不均 观察课本中的“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量”图,找到江苏、山东、新疆、西藏的人口总数,参考课本“做一做”提供的上述省区的面积,计算四省区的人口密度并比较东部沿海两省与西部内陆两自治区人口密度的差异。 仔细观察课本中的“中国人口密度图,思考以下问题: ”

形势政策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承璜第二学校形势政策教育活动 实施方案 一、活动内容 1、宣讲内容:深化青年理论武装。紧密结合青年思想实际和成长发展需求,深入宣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2011年全国、全省“两会”精神,大力推动大学生业余团校和理论学习社团建设,充分发挥学院自身的参与作用,推动青年理论武装工作不断深入。通过举办理论骨干学习培训班、专题报告会、讲座、座谈会、研讨会等活动,组织青年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团、教育青年,帮助青年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构筑青年的精神支柱。以深化大学生成才为重点,教育引导青年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紧密结党政重大决策和青年关注的热点问题,广泛开展针对性、实效性强的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帮助青年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察结论。结合各学院的实际情况,通过举办形势政策报告会、讲坛、论坛等,邀请党政领导、专家学者、杰出青年典型和社会各界著名

人士面向青年宣讲国情、省情和形势政策。大力宣传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二五时期国家针对新形势所作出的新的举措和重大方针政策,以事实教育启迪青年。要开展国际形势教育,教育引导青年客观认识我国发展阶段和国际地位。 3、丰富实践教育载体。紧紧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围绕我校中心工作,立足实际,开拓进取,广泛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使团员青年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积极发展校园文化,开展家乡文化主题活动,培养青少年爱家乡、爱祖国的朴素情感。 4、树立大学生青年时代榜样。深入班级、深入青年,发现、树立和宣传本院系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青年学生和青年群体典型。广泛宣传先进青年的典型事迹,集中展现当代我校团员青年与祖国共奋进的精神风貌,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

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心得体会

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心得体会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蕴藏着 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的瑰宝。爱国主义教育有广博的内容和丰富的 素材,我们要善于挖掘它,运用它。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根据 学生的年龄特征,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育于各种活动和 教学之中,才能收到潜移默化、入情、入理、入脑的效果。 一、重视升国旗仪式 国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人人都要养成对国旗的崇敬和热爱,而学校所进行的升旗仪式正是养成这种心理的重要方式。我 们学校每星期一早上进行升旗仪式,并为旗手专门制作了服装,升 旗仪式,学生都身穿校服,佩戴红领巾。实施《国旗法》以后,学 校认真组织学习,并依法进行升国旗仪式。爱国不是抽象的,要从 爱集体、爱校做起。我们学校有校训、校徽、校歌。校训是:严教,

勤学,团结,奋进。我们的校歌是发动全体教师集体创作的。师生 们履行校训,佩戴校徽,高唱校歌,有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善于捕捉激励爱国热情的有利时机 时机和效果的统一,是一个教育原则。2008年,北京举行奥运会。奥运会开幕前后,学校围绕着“我为奥运做贡献”、“弘扬 奥运精神”等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树立奥运意识,发挥奥运精神,为振兴中华而拼搏。 三、寓教育于参观游览的活动之中 活动是一种符合儿童心理、性格特征的动态教育。我们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游览,或开展夏令营活动,使学生对这 些美丽的山川名胜产生一种倾心的爱。学校还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 特点,组织他们参观烈士墓,让孩子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四、寓教育于体育之中 体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课堂。这几年我们逐步探索出三条教育途径。 一是学校对优秀运动员采取鼓励政策。二是由体育教研组编写了《中国现代体育简史》,作为体育室内课的爱国主义教材。三是每天阳光运动2小时,激励同学们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统一大业锻炼好身体,贡献力量。 五、观看爱国教育电影,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 学校以多种形式开展国情教育,陆续观看了“大地震”等电影,

国情教育应当更侧重民族危机感还是自豪感立论

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谢谢主席,在座各位,大家下午好!) 首先让我来给大家明确几个概念:所谓国情教育是基于国家现状,在全面认知国情的基础上,让国民能够知国、爱国、报效国家的一种教育。民族危机感是指人们对本民族存在的问题、不足甚至缺陷感到担心和忧虑。民族自豪感则是指基于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现实状况、未来走向表示高度认同、充满信心,进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今天我们探讨的辩题是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还是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危机感。二者都是爱国的体现,我方认为更注重三字体现的是一种迫切性,所以我方认为国情教育在两者不可偏废的情况下,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理由有以下三点。 第一当今中国的民族自豪感严重缺失。我国国民对重大成就的不关心与漠视是随处可见,我们都知道日本在争夺我国的钓鱼岛,也知道菲律宾在抢夺我国的南海黄岩岛,但我们有多少人知道中国的激光能力已经超越美国,又有多少人知道我国的超级电脑“天河一号”排名全球第五呢?现在我们许多人只知道在网上发布一些消极的言论,宣泄着自己对中国的各种不满,觉得中国没救了,甚至想尽办法要搬到外国去。由此可见,我国国民的民族自豪感确实缺失严重。 第二民族自豪感是民资危机感的源泉。如今,有许多不良商贩只顾自己利益,不惜将各种污染物排放到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之中,造成了水质的巨大污染。也许您会说,这是因为他们缺乏民族危机感不知道黄河被破坏后会带来严重后果。可是他们缺乏民族自豪感,根本就不爱国,黄河被破坏了,又不关他们的事,大不了他搬到外国去就好了。现实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因为不爱,所以可以肆无忌惮的砍伐树木,因为不爱,所以可以毫无顾忌的丑化中国。没有了民族自豪感何来民族危机感呢? 第三民族自豪感是民族危机和问题的解决之道。我们知道,危机感有利于发现问题,但我们更需要民族自豪感去解决问题。也许我国现在的GDP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是什么让我们得到这么大的提升呢?是民族自豪感,是因为我们相信自己的国家,所以我们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美国的大炮加坦克,我们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可以超越美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所以综上所述,我方坚定认为,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

国情教育方案

小学阶段不仅是进行基础文明教育的最佳期,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期。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爱国英雄的成长,往往从小就在心中播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如苏联女英雄卓娅的爱国精神就是从小时候阅读《丹娘传略》开始起蒙的;我国宋代的民族英雄岳飞也是在少年时期就接受了母亲“精忠报国”的教育,成为民族英雄的。因此,我们只有从小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才能让下一代真正在他们生长的这块土地上扎根,成为振兴中华的主力军。在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时应处理好“四个关系”,这样就会使我们的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处理好育集中和经常性教育的关系。为了达到目的,形成声势,在一定时期内,集中进行国情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如国庆节前后)。但光集中一段时间的教育并不能真正达到教育目的,还要靠平时经常性的系统的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二是处理好国情教育和行为规范的关系。曾经一度时间,学校普遍狠抓行为规范的实施,对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那么在加强学生国情教育的情况下,行为规范教育应处于什么位置呢?有些同志认为既然国情教育作为重点和中心,行为规范教育只能暂放一放了。这种想法是片面的。一方面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其自身规律,它要靠长期持久的训练才能实现,如果因为进行国情教育就放一放,那么可能又因为要进行新的教育又放一放,这样以来,

行为教育就会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况;再说,国情教育也非一朝一夕之突击任务,而是长期持久的教育任务,这样以来,行为规范的实施不是落空了吗?另一方面,国情教育归根到底要落实于行动,而养成基础文明正是爱祖国的具体行动之一。 三是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国情教育的内容是严肃的,观点必须正确、鲜明。然而,内容严肃并不等于板起面孔说教,那样,即使观点正确,学生也不容易接受。必须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接触社会,参加实践,把系统的灌输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诸如办板报要图文并茂,主题班会要构思独特,设计新颖等。四是处理好整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的关系。国情教育是通过大量的课堂教学和集体活动进行的,这是必要的、有效的组织形式。但不应忽视个别教育,因为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接受能力、认知水平参差不齐,不尽相同,同样的教育在不同的学生身上所起的作用有差异。为此,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思想实际,使教育活动有的放矢,活动后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反映,并根据不同的反映进行深入研究,或家访,或个别谈话,或布置任务,或进行表扬、批评,把个别教育和整体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以来,国情教育就能做到入耳入脑,深入人心,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新整理国情教育心得体会

最新整理国情教育心得体会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正确认识把握国情,从实际国情出发,按照中央确定的大政方针,建设我们的国家,做到科学发展。 我们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国家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初步实现小康社会,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得到很大改善。但从整体上说,我国还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发展中国家,前进道路仍然存在很大困难,面临着一些制约和困扰我们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资源压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一方面是一个奇迹,靠的是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另一方面也给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资源压力将长期存在我国,影响我国进一步发展。二是人口压力。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高峰、老龄人口高峰、农村劳动力转移高峰接踵而来,给社会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出现国家未富而人口老化的现象。三是三农压力。由于历史、地理等的原因,农村、农业和农民处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影响国家的整体发展,扶助三农改善三农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四是环境压力。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压力,局部地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人民群众意见很大,加强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正确认识国情就要正确把握国情,按中国的实际国情建设我们的国家,当前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央确定的治国方略和建设步骤,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

初中生国情教育

初中生国情教育 青少年讲习所 冷集镇中心学校杨敏 国情教育是向学生传授有关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口、资源等方面的最基本情况,使学生认识和了解祖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感,从而树立起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努力学习的崇高志向。国情教育是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人文精神、传统思想、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在中小学生中积极开展国情教育,对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复兴中华营造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谓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文化历史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也是指某一个国家某个时期的基本情况。中小学生的政治、历史、地理教学是国情教育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具体包括三个方面:最基本国情、人口国情、资源和环境国情。 国情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国情,爱我中华。一个国家民族认同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没有民族凝聚力的民族只能是一盘散沙。增强青少年的国情教育,我觉得首先应该增强青少年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国情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结合学生的切身体验,增进学生对国情的了解,培养学生爱国、爱党、对祖国认同的情感。具体的内容标准有八项: 1.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2.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4.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注意德行统一,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活动内容及基本要求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红线,以“五爱”(爱自己、爱他人、爱家、爱校、爱国家)教育为基本内容,规范养成教育、道德品质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及民主法制、国防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有机结合形成整体和德育框架。 开展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发展新中国和发扬优秀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通过各种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建立新中国的奋斗中所表现的革命精神,增强学生对国家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贡献的思想。具体活动要求: 1、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了解在各次抗争中涌现出来的爱国英雄的事迹。 2、利用每周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3、出一期“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黑板报。发挥班级黑板报的宣传作用,将爱国主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落实到实处,创造学生亲手制作爱国的机会。 4、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爱国教育影片,更直观、更形象地认识爱国英雄的伟大,感悟爱国精神的可贵,得到更深刻的教育。 8、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含义,知道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国的公民,懂得热爱祖国既是公民的道德要求,又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9、初步了解家乡的资源、人口、民族、环境,初步了解祖国的古代文明史,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热爱和平、富于革命传统、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伟大民族。学习祖国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思想和优秀事迹。 10、知道青春是人生的黄金时期,知道集体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了解爱青春、爱集体、爱祖国的关系。 1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懂得学法、守法、护法。 12、初步了解百年来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斗争史、创业史、建设史,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初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党的基本路线;明确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 13、对已自尊自爱,珍惜青春年华;对人互尊互爱,珍惜同学友谊。 14、热爱班级、学校,逐步培养热爱祖国和各族人民的情感。 15、热爱家乡和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建设家乡和祖国的志向及责任感。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心得体会五篇范文2019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心得体会五篇范文2019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精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一) 为了激发万山分院干部职工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历史使命感,进一步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党支部和团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分院组织了一次生动而又具有教育意义的党团活动--分院40多名党员、团员前往宜城瞻仰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殉国处和随州祭拜中华民族先祖神农炎帝。 静立在张自忠将军纪念碑前,参加教育活动的党团员认真聆听了讲解员讲解张将军浴血奋战、壮烈殉国的英勇事迹。张自忠将军的"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志气至刚的民族气节、取义成仁的英雄气慨、爱民亲民的高尚品质、团结抗战的英雄典范"等五种精神令人钦佩,其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令在场的党团员万分感动、深受教育。 祭拜始祖神农炎帝,学习他勤劳、勇敢、开创的精神和团结、谦和的高尚情操。 通过此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唤起了我们每位党团员的爱国之心,激起了我们的爱国热情。我们要时刻铭记今天和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是那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无数个先辈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的。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作为华夏的炎黄子孙,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团结一起,捍卫人类尊严和历史正义,维护国家

主权和和平,增强历史使命感,立足本职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二)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的瑰宝。爱国主义教育有广博的内容和丰富的素材,我们要善于挖掘它,运用它。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育于各种活动和教学之中,才能收到潜移默化、入情、入理、入脑的效果。 一、重视升国旗仪式 国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人人都要养成对国旗的崇敬和热爱,而学校所进行的升旗仪式正是养成这种心理的重要方式。我们学校每星期一早上进行升旗仪式,并为旗手专门制作了服装,升旗仪式,学生都身穿校服,佩戴红领巾。实施《国旗法》以后,学校认真组织学习,并依法进行升国旗仪式。爱国不是抽象的,要从爱集体、爱校做起。我们学校有校训、校徽、校歌。校训是:严教,勤学,团结,奋进。我们的校歌是发动全体教师集体创作的。师生们履行校训,佩戴校徽,高唱校歌,有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善于捕捉激励爱国热情的有利时机 时机和效果的统一,是一个教育原则。2008年,北京举行奥运会。奥运会开幕前后,学校围绕着“我为奥运做贡献”、“弘扬奥运精神”等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树立奥运意识,发挥奥运精神,为振兴中华而拼搏。

国情教育

国情教育 义务教育课程的本质意义是使学生知国、爱国、报国,即在全面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认识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观点,培养热爱祖国的道德情感和报效祖国的意志品质,其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 现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遵循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通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综合观点分析、观察、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认识世界和祖国,进行爱国主义、国情国策教育;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树立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和人生观。新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实事求是,更加注重“行为”教育,更加注重“中国特色”的展示,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更加富有时代特征。针对新教材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更新观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落到实处。 国情教育侧重的基本内容 1、进行中国近代、现代史教育了解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争取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斗争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热爱党和人民,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维护祖国尊严,树立国防意识。教育师范生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从现实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力量,从而了解中国现在所走的道路。 2、渗透基本国情教育对学生进行维护政治环境稳定,热爱人民、国土、资源、文化、语言和优秀传统教育,使学生珍视本民族光荣历史和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鄙视和摒弃崇洋媚外的心理。 深入了解家乡实际,辩证分析本地优势和制约城乡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对自己的家乡充满情感,进而产生学习的动力。 3、对当代中国的了解和展望未来的发展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尖锐复杂,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展望未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时代赋予我们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我们要进一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毫不动摇地沿着已经开辟出来的道路继续奋勇前进。 谢谢主席,首先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陈词,但请让我先来给大家明晰几个概念国情:国情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按照一定目的的要求对受教育者实施关于国家基本国情的教育活动国情教育的对象是全体民族成员 民族自豪感是以本民族辉煌的历史灿烂的现实充满希望的未来为素材的民族情感 民族危机感深入剖析本民族走过的弯路理性分析现在和未来发展的矛盾和不足基础上

当今国情应注重民族危机感还是自豪感的一二四辩稿完整版

当今国情应注重民族危机感还是自豪感的一二 四辩稿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正方一辩稿 一 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谢谢主席,在座各位,大家下午好!) 首先让我来给大家明确几个概念: 所谓国情教育是基于国家现状,在全面认知国情的基础上,让国民能够知国、爱国、报效国家的一种教育。民族危机感是指人们对本民族存在的问题、不足甚至缺陷感到担心和忧虑。民族自豪感则是指基于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现实状况、未来走向表示高度认同、充满信心,进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今天我们探讨的辩题是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还是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危机感。二者都是爱国的体现,我方认为更注重三字体现的是一种迫切性,所以我方认为国情教育在两者不可偏废的情况下,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理由有以下三点。 第一当今中国的民族自豪感严重缺失。我国国民对重大成就的不关心与漠视是随处可见,我们都知道日本在争夺我国的钓鱼岛,也知道菲律宾在抢夺我国的南海黄岩岛,但我们有多少人知道中国的激光能力已经超越美国,又有多少人知道我国的超级电脑“天河一号”排名全球第五呢?现在我们许多人只知道在网上发布一些消极的言论,宣泄着自己对中国的各种不满,觉得中国没救了,甚至想尽办法要搬到外国去。由此可见,我国国民的民族自豪感确实缺失严重。 第二民族自豪感是民资危机感的源泉。如今,有许多不良商贩只顾自己利益,不惜将各种污染物排放到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之中,造成了水质的巨大污染。也许您会说,这是因为他们缺乏民族危机感不知道黄河被破坏后会带来严重后果。可是他们缺乏民族自豪感,根本就不爱国,黄河被破坏了,又不关他们的事,大不了他搬到外国去就好了。现实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因为不爱,所以可以肆无忌惮的砍伐树木,因为不爱,所以可以毫无顾忌的丑化中国。没有了民族自豪感何来民族危机感呢?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岳池县普安小学校 2016年关于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教育厅《关于在中小学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以《关于在中小学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坚定中小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认同,牢固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建功立业的信心和决心。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在参与、感受、体验中接受爱国主义思想,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自觉履行爱国主义责任和义务。 三、基本原则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要与民族团结教育结合起来,与改革开放国家和自治区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宣传结合起来,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做到结合实际,合理安排,有的放矢。坚持有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历史观、国家观、价值观。

四、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与形式 第一、强调将爱国主义教育和德育工作的有机渗透。学校坚持每天举行升旗仪式,实行严格而规范的升降国旗制度,由学校各班评选出的优秀班学生担任升旗手,结合近代史教育、形势教育、国情教育进行国旗献词,增强全校师生的爱国情感。 责任人:蒋杰 第二、二月结合《四川省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的颁布实施,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并进行广泛的讨论。 责任人:蒋成林 第三、三月文明礼貌月,开展学雷锋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责任人:刘莉 第四、四月初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开展“忆党史、感党恩”、“话改革、看成就”系列活动。 四月中旬举办图片展览、邀请李义果老师来校作党史讲座。进一步唱好祖国颂、改革开放颂、社会主义颂,激发全校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树立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勤奋学习、刻苦锻炼的远大志向。 责任人:张明 第五、五月请党委书记面向全校学生举办“四个认同”、马克思主义“五观”专题讲座。通过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复杂性,进一步认清民族分裂主义的本质

国情教育心得体会

国情教育心得体会 通过在党校两年半的《国情教育》学习,先后学习了《从现有格局看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我国法治建设理论与实践》、《文化建设与文化强国》、《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治理创新》、《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等篇目,通过各位授课老师多侧面、多角度讲解,使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 《国情教育》课程的开设十分有必要,对于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我们平时工作的指导,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国情教育》这门课是党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正确认识把握国情,从实际国情出发,按照中央确定的大政方针,建设我们的国家,做到科学发展。 我们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国家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初

步实现小康社会,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得到很大改善。但从整体上说,我国还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发展中国家,前进道路仍然存在很大困难,面临着一些制约和困扰我们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资源压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 6%的水资源,养活占世界 22%的人口,一方面是一个奇迹,靠的是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另一方面也给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资源压力将长期存在我国,影响我国进一步发展。二是人口压力。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高峰、老龄人口高峰、农村劳动力转移高峰接踵而来,给社会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出现国家未富而人口老化的现象。三是三农压力。由于历史、地理等的原因,农村、农业和农民处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影响国家的整体发展,扶助三农改善三农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四是环境 压力。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压力,局部地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人民群众意见很大,加强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正确认识国情就要正确把握国情,按中国的实际国情建设我们的国家,当前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央确定的治国方略和建设步骤,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 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强

学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的工作总结

学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的工作总 结 xx年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总结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和左右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确立了共同的理想信念,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共同的理想都是保证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作为国家未来栋梁的中学生,更应当加强理想信念的教育。 针对这一现况,我校号召各班级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主题班会《我的未来不是梦》与《奏响命运的乐章》、《理想与信念》、《放飞理想》演讲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借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当务之急。 中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成型期,思想活跃,自尊意识突出,成才愿望强烈。当前,虽然中学生理想信念方面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发展,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中学生的思想,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侵蚀着中学生

的心灵。高度重视各种消极因素对中学生理想信念的消解作用,大力强化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尤其是邓小平理论和“ __”重要思想的灌输,用共产主义理想统一思想认识,已是当务之急。 二、加强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当今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竞争展开。以人才培养为突破口,努力提高本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植和发展知识和科技创新能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中学生是为现代科学知识打基础的人才群体,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当代中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对中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三、加强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事关学生未来。 近年来一些中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问题,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与一些地方、部门和学校对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办法不多是密不可分的。一些地方、部门和学校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不能形成全社会关心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合力;学校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不强,与中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不紧,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尤其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一些中学生在对

学生国情教育材料

孟寨中学学生国情教育材料(一) 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先给大家读一篇短文:读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还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迟毓凯[背景资料]5年前,株洲老师尹健庭因“读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的言论失去了工作。昨日,记者采访了已返回株洲并重执教鞭的尹健庭,他坦言,自己当时在表达方式上过于露骨,但这也不是自己的本意尹老师为自己当初的言论道了歉,恭喜一位有着不错的思想的老师又可以回到自己的岗位上。有人认为,这体现了我们社会中“社会宽容”正在逐步增长,“尹健庭原来确实说过不当的言论,为人师表,这些言论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时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一个成熟理性的社会就应该有海纳百川,有容为大的胸怀,我们应当对这些错误表示谅解,并帮助犯错的人改正。” 其实,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尹老师到底犯没犯错,犯的究竟是什么错?无疑,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尹老师当初的“读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是一句大实话,是社会上大多数的群体所身体力行着的行为理念;这也是一句尹老师的心理话,他是这么想的,也就这么向学生说了。但尹老师却因此酿成错误,为此五年多的时间不能执掌教鞭,付出了不小的代价。问题在哪里?难道老师不能向学生说实话,说自己的真心话么? 尹老师的事件所体现出的其实是教师的职业角色与生活中真诚的人际交流之间的矛盾。具体说来,在我国的教师职业角色中,老师其实是不能说实话,说自己的真心话的,要说的是符合社会规范的“标准话”。换言之,优秀的老师也必须是一个“合格或者出色的骗子”,我们不能说对某位学生的喜欢,我们只能说对着5、60人的班级一碗水端平;我们不能说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我们只能说身处的和谐社会;我们不能说读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我们只能说“读书是为了中华之崛起”。不能告诉我们的真心话,只能向孩子宣传符合社会价值观的理念,“教师对学生的欺骗”也是一种必须,这其实更是对教师的一种折磨。 尹老师认了错,重新执掌了教鞭,这对他是一件好事。但我们不知道,我们是否也因此失去了一位敢说真话的教师。迟老师谈了他的意见,我们尊重他的意见,同时感觉到,一个老师(尤其是政治老师)不能仅仅教育学生为了“挣大钱娶美女”而读书,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大实话,能够挣大钱娶美女,恐怕是每个男士的梦想。还应该教育学生把个人的人生道路和我们的祖国联系起来,教育他了解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祖国,让他知道我们这个民族曾经承受的屈辱和苦难,让他知道我们这个民族正在这里一次伟大的民族复兴。 国情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国情,爱我中华。一个国家民族认同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凝聚力

国情教育心得体会

国情教育心得体会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正确认识把握国情,从实际国情出发,按照中央确定的大政方针,建设我们的国家,做到科学发展。 我们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国家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初步实现小康社会,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得到很大改善。但从整体上说,我国还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发展中国家,前进道路仍然存在很大困难,面临着一些制约和困扰我们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资源压力。我国以占世界9%勺耕地、6%勺水资源,养活占世界22%勺人口,一方面是一个奇迹,靠的是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另一方面也给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资源压力将长期存在我国,影响我国进一步发展。二是人口压力。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高峰、老龄人口高峰、农村劳动力转移高峰接踵而来,给社会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出现国家未富而人口老化的现象。三是三农压力。由于历史、地理等的原因,农村、农业和农民处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影响国家的整体发展,扶助三

农改善三农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四是环境压力。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压力,局部地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人民群众意见很大,加强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正确认识国情就要正确把握国情,按中国的实际国情建设我们的国家,当前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央确定的治国方略和建设步骤,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二是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