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复习用书(全)教材7

(完整word)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复习用书(全)教材7
(完整word)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复习用书(全)教材7

第三单元系统与设计

复习纲要

系统的含义

系统的分析

系统的设计

系统的优化

复习内容

一、系统的含义

1、系统的含义

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称为系统。

2、构成系统的条件

构成系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至少要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要素(部分)才能组成系统;第二,要素(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按照一定方式形成一个整体;第三,这个整体具有的功能是各个要素(部分)的功能中所没有的。

3、系统与子系统

系统有大有小,有复杂有简单。对于较大型的系统和比较复杂的系统,根据一定的标准可划分为若干子系统。任何系统都是它所属的更大范围更高一级系统的子系统。

4、子系统与元素

元素与系统的概念是相对而言的。例如“人”相当于“社会”这一系统,就是不可再划分的最小单元,即构成社会的元素;而相对于“生物界”这个系统来说,人体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可以层层分解为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等子系统。由此可见,所谓元素的不可再分性,也是相对于它所属的系统来说的。

5、系统的分类

根据需要,可以对系统进行不同的分类。例如,可把系统分为自然系统(如生态系统)和人造系统(如计算机系统);也可把系统分为实体系统(生物系统、机械系统)和抽象系统(如哲学系统)。

6、系统的特性

(1)整体性:系统是一个整体,它不是各个要素(部分)的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部分)在孤立状态所没有的。

例如:一堆沙子,钢材,水泥和绳索散放在一起没有什么意义,但如果将它们按照一定的结构形成一个整体,如迁成一座悬索桥,就具有了交通的功能,而若蒜根绳索出现故障,就可能影响整座桥正常使用

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组成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之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2﹥1+1

例如:一个企业是由管理部门、生产部门、营销部门、供诮部门各部门组成的整体,任何一个部门都不可能单独实现企业的目标

人的双眼视觉功能大大超过两只眼视觉功能简单的相加的部和

(2)目的性:系统都是以实现某种功能为目的的,这正是区别不同系统的标志。系统的目的一般通过更具体的目标来实现,系统的多个目标有时不完全一致,甚至互相矛盾,这就需要协调,寻求平衡或折中的方法,从而收到整体最佳的效果。

(3)相关性:系统内各组分(元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特定关系,某一个

组分(元素)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组分(元素)实现其功能。

(4)环境适应性:一个系统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通常都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系统特性的变化,并引起系统功能和系统内各部分相互关系的变化。系统只有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才能保持和恢复系统原有的特性。

(5)层次性:系统无论大小,都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子系统,并存在一定的层次结构。系统各个层次具有独自的功能,它们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系统的整体功能。(既分层次就有轻重之分,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放弃轻的来尽量完成功能。)

(6)动态性(苏教版):“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说明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任何系统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外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例如:机械转动系统的零件之间都会有磨损,雷达天线24小时转动以搜索目标;看病和生病的过程体现了一个系统的动态性。

二、系统的分析

1、系统分析的含义:为了发挥系统的功能,实现系统的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系统加以

周详的考察、分析、比较、试验,并在此基础上拟定一套有效的处理步骤和程序,或对原有的系统提出改进方案的过程,就是系统分析。

2、系统分析的目的:系统分析的出发点是为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目的是寻求解决问题

的最佳决策。

3、系统分析的方法:明确问题,设立目标→收集资料,制定方案→分析计算,评价比较→

检验核实,作出决策。

4、系统分析的主要原则: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综合性原则。

5、

三、系统的设计

1、系统设计的含义

无论是简单系统的设计,还是复杂系统的设计,都要对需设计的系统进行调查分析、筹划研究、评价实施、运行实施等,指导完成一个能协调工作的实际系统,这一过程就是系统设计。

2、系统设计除了遵循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原则和标准外,还特别强调:

①以实现系统整体效果最优为目的。

②设计好系统的每个元素和子系统。

③综合考虑系统各个元素和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合理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

3、系统设计的方法:

①确定系统设计的总体目的要求

②基本的设计分析.系统设计的约束条件(系统设计的条件、外部环境等);系统内部组

分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制约关系。

③系统的设计。子系统设计及功能确定;系统总体技术设计,合理解决子系统(元素)之

间的矛盾冲突,加强系统内部、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协调配合。

④系统的优化。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主要因素,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行效果;设计方案不断

验证、完善。

⑤系统的评价及改进。

四、系统的优化

1、系统优化的含义及意义

系统的优化就是在给定条件下,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系统获得更佳功能或更佳效益的过程。实现系统的最优化,就可以在一定资源条件下,取得最佳的效果,而投入的人力、物

力、财力达到最小。

2、系统优化的基本原则

①系统优化不仅要实现系统中每个元素和子系统的优化,还要达到系统整体的优化,强调

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益和功能。

②系统优化的过程中,受一定的条件影响和约束,会造成系统与环境、系统组分之间的矛

盾冲突,只有合理解决这些矛盾冲突,才能实现系统的优化。

③必须注意系统各组分之间、组分与整体之间的连接状况,加强协调,才能提高系统的有

序性和整体的运行效果。

④系统优化是一个不断验证、完善的过程。

3、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①优化追求的目标要适度。

②希望投入最小,而取得的效益最大。效/耗比性/耗比性/价比(比值越大,就越接近或

达到最优化)

③系统优化离不开条件,条件是否具备直接影响优化。

④某些不确定的或不可预见的因素也会影响系统的优化。

4、系统优化的一般性步骤

①提出需要优化的问题。

如:城西干道噪音污染问题就是需要进行优化的问题;码头的选址也是一个系统优化问题。

②需要收集有关资料和数据,确定变量、建立定量计算方程(数学模型)和约束条件,选

择何事的最优化方法。

如:具体测量噪音的严重程度;为保持方案可行,必须勘测、预算;建立隔音墙防噪音的数学模型及墙体参数条件,求解数学解;墙体结构与材料与定量计算有关;经费预算包括:购买器材、设备费用;外请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人员费用民工费用、机动调动费用……

③验证和实施。

条件校验:逐项校验修路工程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是否具备。

实施与调整:实施计划的过程。

复习习题

1、某花农拟建一间养花温室,该温室的环境调节系统应能根据不同的花种和生长期对环境的要求,灵活地调节室内环境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这个事例说明了()。

A、组成温室的各个部件必须都是高科技产品,否则就实现不了整体功能

B、温室是一个封闭系统,不需要和外界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C、温室系统的设计,首先要明确其目的,否则就无法形成一个良好、有序的系统

D、温室系统的设计要更多地考虑局部,对全局可以考虑得少一些

2、在下列关于系统相关性的理解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一个系统往往存在多个目标,这些目标还常常不一致,需要进行协调

B、系统通常都是由若干个部分组成的

C、系统包含子系统,它又是更大系统的子系统

D、系统各组成部分(元素)之间,部分(元素)和整体之间不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且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元素)之间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其它部分(元素)和整体任务的完成。

3、一堆沙子、钢筋、水泥等等材料散放在一起没什么意义,但是如果将它们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造成一座桥梁,就具有了交通的功能,这个案例说明系统最基本的特性是()。A、整体性B、相关性C、目的性D、适应性

4、水(H2O)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构成,但当你口渴需要喝水时,分别吸入氢气和氧气并不

能为你解渴,这说明()

A、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才能构成系统

B、各要素(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按照一定的方式形成整体

C、系统整体所具有的功能是各个要素(部分)的功能中没有的

D、系统包含子系统,它又是更大系统的子系统

5、合金钢材料中,碳含量的高低影响着钢的强度、硬度和韧性,从而影响钢的耐磨性。碳含量高,则硬度高、韧性差;碳的含量低、则硬度低、耐磨性差。这反应了系统的什么基本特性()

A、相关性

B、环境适应性

C、动态性

D、整体性

6、在大自然中鹿、兔奔跑速度快,能逃避猛兽追捕;刺猬身上长尖刺.使猛兽无从下口;

黄鼬遇敌时突放臭气.扰乱猛兽神志,影响其情绪,在其迟疑间跑掉。这是生态系统基本特性中的( )

A、整体性

B、相关性

C、动态性

D、环境适应性

7、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工程由三大主体工程和一百二十个附属渠堰工程组成,三大主体工程是鱼嘴分水,飞沙堰泄洪排沙,宝瓶口引水,这三大主体工程巧妙配合,并与一百二十个附属渠堰连成一片,不仅有效控制住岷江洪水,而且还有效灌溉成都平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江堰是一个系统,鱼嘴、飞沙堰、宝瓶口是它的子系统。

②、鱼嘴功能是分水,飞沙堰功能是泄洪排沙,宝瓶口功能是引水,所以三者都具有独立功能,没有相互关联。

③、都江堰水利工程说明,系统设计要注意各组成部分的协调与连接,以提高系统的有序性和整体运行效果。

④、都江堰水利工程说明,系统由若干个部分组成,各部分都有其独立功能,形成一个整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8、“春捂秋冻”是北方天气变化,人们穿衣变化的一种写照,它能够体现系统的哪一种性质( )

A.整体性

B. 相关性

C. 目的性

D. 环境适应性

9、2008年初我国南方遭遇百年一遇的雪灾,由于高压输电线和铁塔上积了大量冰冻,部分强度不大的铁塔被压垮,从而导致大批铁塔相继倒塌,造成大面积停电。从系统的角度理解,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

A.部分铁塔的倒塌影响了输电系统的整体功能

B.该输电系统的相关性是造成这种损失的原因之一

C.该输电系统的目的性不明确

D.该输电系统的环境适应性不好

10、“泰坦尼克”号豪华客轮,在当时它的各项技术性能是世界最先进的,但是后来触冰沉没了。在当时的炼钢技术并不十分成熟,炼出的钢铁在现代的标准根本不能造船。泰坦尼克号上所使用的钢板含有许多化学杂质硫化锌,加上长期浸泡在冰冷的海水中,使得钢板更加脆弱。从系统的角度理解,可能是该豪华客轮的哪个方面存在问题?()

A、整体性

B、相关性

C、目的性

D、环境适应性

11、“一招不慎、全盘皆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言,它们说明了系统基本特性中的( )

A、整体性

B、相关性

C、动态性

D、目的性

1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现象说明了系统的 ( )特性

A.整体性 B.相关性 C.目的性 D.环境适应性

13、系统的优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使系统达到更理想、更佳效果的过程。请判断以下事例,不能使系统达到优化的是()。

A、为交通闭塞的某村修建一条公路

B、为了提高槟榔产量,槟榔树种得越密越好

C、利用农作物生长的季节差、时间差进行间作套种

D、在耕地少的地区开发低丘缓坡,建立经济林基地

14、列车提速是对铁路运输系统的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有先进的机车,就能提速

B、只有重新铺设铁路,才能提速

C、只有使用“动车组”才能提速

D、不仅需要有先进的机车,还需要道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的配套改进

15、你的眼睛只有长在你的脸上才漂亮啊,这话体现了系统的:()

A整体性 B相关性 C目的性 D环境适应性

简答题

1、(连线题)陈鸣同学家进行家居装修时,他根据所学的系统设计知识,对家用电路的设计提出了几点要求,请将这些要求和各自体现的系统基本特性连接起来。

2、某中学设有两个学生食堂,正常情况下每个食堂容纳的就餐人数是500人。然而进两年来,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就餐人数增加,每个食堂的就餐人数达到670人左右,每到中午就餐时间,学生们都排着长队等待就餐。

问:(1)、如何减少学生就餐的排队时间,请提出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哪几种途径?

(2)、哪一种途径最合理、最可行。为什么?

参考答案:CDACA DCDCD BABDA

2、答:(1)、有3种途径。①在就餐时间增加食堂的窗口和工作人员;②、不同年级学生的下课时间错开20分钟;③、新建一个学生食堂。

(2)、第①种途径最可合理、可行。因为错开下课时间会造成教学秩序的混乱,而新建一个学生食堂需要大量资金以及时间较长。

苏教片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全套教案(最完整版)

高一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 全 册 教 案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一)教材分析“技术的”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一节内容,.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技术人类需求技术的。使学生感受技术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方法。直观图片、详实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引领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通用技术课程介绍 1.何为是通用技术课程? 通用技术课程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2.为何要开设通用技术课程?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技术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成为引起和应对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3.如何学好通用技术课程? ⑴在学习中要学会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学中做,做中学,积极参与技术活动和亲身经历、体现设计过程。 ⑵学习中要采取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促进能力的提升。 ⑶注意运用教材,明确“学习目标”,注重技术思想与技术方法

的学习,注重探究和实验。教学内容 [板书](一)技术的含义[板书]1.技术的产生创设情境 归纳总结指导学生阅读教材004页内容 人类在生活中,需要着衣以遮身御寒,于是有了纺织、印染、缝制技术的产生;需要进食以补充能量,于是有了食品烹饪加工技术以及农作物栽培、家畜饲养技术的产生;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抵御外来侵害,于是有了建筑技术的产生;需要出行以认识更广阔的世界,于是有了车船制造技术的产生;需要交往以保持与别人的联系,于是有了通信邮电技术的产生…… 结论:从人类磨制石器、钻木取火开始,技术就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开始了它的历史旅程。阅读教材人类的需求不断推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板书]2.技术的发展创设情境 案例分析: 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 阅读教材理解技术的发展过程 归纳总结讨论: 1.如果人类没有控制和利用火的技术,没有发明灯,那么世界将会是怎样的? 2.人类对光的需求,怎样推动了照明技术的发展? 总结:人类的需求不断推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讨论并回答案例分析:

高中数学回归课本(三角函数)

回归课本(五)三角函数 一.考试内容: 角的概念的推广.弧度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周期函数. 函数sin()y x ω?=+的图像.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斜三角形解法. 二.考试要求: (1)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弧度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2)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了解余切、正割、余割的定义.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掌握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了解周期函数与最小正周期的意义. (3)掌握两角和与两角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4)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式证明. (5)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会用“五点法”画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函数y=Asin(鵻+)的简图,理解A, ,的物理意义. (6)会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并会用符号arcsin x 、arccos x 、arctanx 表示. (7)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初步运用它们解斜三角 【注意】近年的高考题中,三角函数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 法,一般都在选择题与填空题中考查,多为容易或中等难度的题目.其中,同角三角函数的 基本公式和诱导公式,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求三角函数式的值等为考查热点. 三.基础知识: 1.常见三角不等式 (1)若(0,)2 x π ∈,则sin tan x x x <<. (2) 若(0, )2 x π ∈ ,则1sin cos x x <+≤(3) |sin ||cos |1x x +≥. 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22sin cos 1θθ+=,tan θ= θ θ cos sin ,tan 1cot θθ?=. 3.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21 2(1)sin ,sin()2(1)s , n n n co απαα-? -?+=??-? 2 1 2(1s ,s ()2(1)s i n ,n n co n co απαα+? -?+=??-? 4.和角与差角公式 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tan tan tan()1tan tan αβ αβαβ ±±=. 22sin()sin()sin sin αβαβαβ+-=-(平方正弦公式); 22cos()cos()cos sin αβαβαβ+-=-. sin cos a b αα+ )α?+(辅助角?所在象限由点(,)a b 的 象限决定,tan b a ?= ). 5.二倍角公式 sin 2sin cos ααα=. 2222cos 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 2 2tan tan 21tan α αα =-. 6. 三倍角公式 3sin 33sin 4sin 4sin sin()sin()33 ππ θθθθθθ=-=-+.

(2020年编辑)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完整全套教案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一)教材内容分析 “技术的价值”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一节内容,其中包括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 技术与人体现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价值。 技术与社会体现技术促进社会发展、丰富社会文化内涵和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的价值。 技术与自然体现技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价值。 教学重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难点: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和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对象分析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通用技术课程,虽然他们对技术有一些感性认识,但对其内涵并不是很清楚。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再加上所学到的知识都是理论性的,所以学生很难把理论知识与技术产品有机地联系起来。特别是学生对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比较陌生,难于理解。因此教师要当好学生走进技术世界的领路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求之间的关系。 ⑵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案例分析和探究讨论的过程,理解技术的含义和技术的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技术价值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技术,理解技术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有巨大的作用,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了解技术、需要技术和掌握技术的迫切需求。 (四)教学策略和方法 策略:选择贴近生活、便于理解和鲜活有趣的案例。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讨论的双边活动,使学生知道技术的发展过程,感受技术的价值所在。 方法: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准备 直观图片、详实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和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分配:2课时 (七)教学流程:

高中数学回归课本的100问

回归课本的100个问题 1.区分集合中元素的形式:如:{}|lg x y x =—函数的定义域;{}|lg y y x =—函数的值域;{}(,)|lg x y y x =—函数图象上的点集。 2.在应用条件A ∪B =B?A ∩B =A?AB时,易忽略A是空集Φ的情况. 3,含n 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个数为2n ,真子集个数为2n -1;如满足{1,2}{1,2,3,4,5}M ??≠集合M 有______个。 (答:7) 4、C U (A ∩B)=C U A ∪C U B; C U (A ∪B)=C U A ∩C U B;card(A ∪B)=? 5、A ∩B=A ?A ∪B=B ?A ?B ?C U B ?C U A ?A ∩C U B=??C U A ∪B=U 6、注意命题p q ?的否定与它的否命题的区别: 命题p q ?的否定是p q ??;否命题是p q ???;命题“p 或q ”的否定是“┐P 且┐Q”,“p 且q ”的否定是“┐P 或┐Q” 7、指数式、对数式: m n a =,1m n m n a a -=,,0 1a =,log 10a =,log 1a a =,lg 2lg51+=,log ln e x x =,log (0,1,0)b a a N N b a a N =?=>≠>,log a N a N =。 8、二次函数①三种形式:一般式f(x)=ax 2+bx+c(轴-b/2a,a ≠0,顶点?);顶点f(x)=a(x-h)2 +k;零点式 f(x)=a(x-x 1)(x-x 2)(轴?);b=0偶函数;③区间最值:配方后一看开口方向,二讨论对称轴与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b = (答:2) ; 910递减,在时)0,[],0(,0a a a -> 1112 13 14定义域含零的奇函数过原点 15()y f x =必是周期函数,且一周期为 T 期为a 的周期函数”:①函数()f x 满足 f -1 )(0)() a f x =≠恒成立,则2T a =;③若1 ()(0)() f x a a f x +=- ≠恒成立,则2T a =. 16、函数的对称性。①满足条件()()f x a f b x +=-的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2 a b x += 对称。(2)证明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即证明图像上任一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图像上;(3)反比例函数:)0x (x c y ≠=平移?b x c a y -+ =(中心为(b,a)) 17.反函数:①函数存在反函数的条件一一映射;②奇函数若有反函数则反函数是奇函数③周期函数、定义域为非单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案例 精品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案例 题目: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江苏教育出版社《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教材从技术试验的定义分析技术试验在设计中的作用,通过具体案例说明技术试验在技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介绍了几种技术试验的方法,阐述了技术试验报告的写作范例。技术试验是技术设计中重要的课程内容,它是技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也是技术探究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技术试验是人们为了寻求技术问题的解决办法或对所创造的技术方案进行检验的一种实践活动。技术试验在技术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技术创造的重要手段,是为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重要科学资料和各种数据的重要环节,也是技术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保证,所以本节课在全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二、学情分析:学生是在学习了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后学习这一节的。技术试验是技术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技术探究中的重要方法。学生学习了技术试验以后,学会一种技术探究的好方法,从而为第三单元设计的过程、原则及评价的学习作好铺垫。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技术试验在技术发明、技术设计中的作用,了解几种常用的技术试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要认识一些常见的技术试验过程,学会简单的技术试验方法,形成初步的技术试验能力,能进行基本的技术试验,会写简单的技术试验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选择正确的技术试验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以及正确对待技术试验中的失败问题。 四、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技术试验在技术发明、技术设计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以及正确对待技术试验中的失败问题。 五、教学资源:纸张、钩码、支撑架等试验用品,赵州桥、九江长江大桥、悉尼港湾大桥等图片。 六、教学过程设计:

高中数学新人教版回归教材2-1

2014届高三数学回归教材(选修2-1) 一、知识网络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 命题及其关系 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曲线与方程 2.2 椭圆 2.3 双曲线 2.4 抛物线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二、习题重温 1.(P8)证明:若03422 2 ≠--+-b a b a ,则1≠-b a . 2.(P12-3)下列各题中,q p 是的什么条件? (1)11:,1:-= -=x x q x p ; (2)51:,3|2:|≤≤-≤-x q x p ; (3)x x q x p -=-=33:,2:; (4):p 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q 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3.(P 27-3)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 (1)2 3,x x N x >∈?; (2)所有可以被5整除的整数,末位数字都是0; (3)01,02 00≤+-∈?x x R x ; (4)存在一个四边形,它的对角线相互垂直.

4.(P31-1)在一次射击训练中,某战士连续射击了两次.设命题p 是“第一次射击击中目标”, q 是“第二次射击击中目标”.试用q p ,以及逻辑联结词“或”“且”“非”(或?∧∨,,)表示下列命题: (1)两次都击中目标; (2)两次都没有击中目标. 5.(P42-4)点A 、B 的坐标分别是)0,1(-,)0,1(,直线AM ,BM 相交于点M ,且直线AM 的斜率与直线BM 的斜率的商是2,点M 的轨迹是什么?为什么? 6.①(P48-5)比较下列每组中椭圆的形状,哪一个更圆,哪一个更扁?为什么? (1)112 163692 22 2 =+=+y x y x 与 ; (2)110 63692 22 2 =+=+y x y x 与 . ②(P72-2)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下列抛物线,观察它们开口的大小,并说明抛物线开口大小与方程中x 的系数有怎样的关系: (1)x y 2 12 =;(2)x y =2;(3)x y 22=;(4)x y 42=. 7.(P49-8)已知椭圆 19 422=+y x ,一组平行直线的斜率是23. (1)这组直线何时与椭圆相交? (2)当它们与椭圆相交时,证明这些直线被椭圆截得的线段的中点在一条直线上.

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册回归课本资源

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册回归课本 一、教材科学史 1、人教版必修一册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0页)细胞核的功能探究(52页)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65页)关于酶本质的探索(81页)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101页) 2、人教版必修二册 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42页) 3、人教版必修三册 促胰液素的发现(23页)生长素的发现历程(46页) 二、重要概念 1、人教版必修一册 单体: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 多聚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生物膜系统: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化能合成作用:自然界中的少数种类细菌,,虽然细胞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这种合成作用加化能合成作用细胞周期: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无丝分裂: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所以叫无丝分裂。 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值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癌细胞: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2、人教版必修二册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DNA的多样性: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可DNA分子的多样性。 DNA的特异性: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转绿: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 翻译: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 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加基因突变。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做生殖隔离。 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3、人教版必修三册 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渗透压越高。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自生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这类疾病就是自身免疫病。 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着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激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种群密度: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三、与生产和生活有关 育种方法比较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质壁分离的应用信息传递的应用

高中数学回归课本(集合)

回归课本(二)集合、简易逻辑 一.考试内容: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逻辑联结词.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二.考试要求: (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 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 【注意】近年的高考题中,集合的考查通常以两种方式出现:①考查集合的概念、集合的关系、集合的运算;②在考查其他部分内容时涉及到集合的知识.很少有正面考查逻辑的内容.逻辑与充要条件的知识往往是和其他知识结合起来考查. 三.基础回顾: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U x A x C A ∈??,U x C A x A ∈??. 2.德摩根公式 ();()U U U U U U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I U U I . 3.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I U U U A B C B C A ???? U A C B ?=ΦI U C A B R ?=U 4.容斥原理 ()()card A B cardA cardB card A B =+-U I ()()card A B C cardA cardB cardC card A B =++-U U I ()()()()card A B card B C card C A card A B C ---+I I I I I 5.集合12{,,,}n a a a L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 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个. 6.真值表 7. 8. 9.充要条件 (1)充分条件:若p q ?,则p 是q 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若q p ?,则p 是q 必要条件. (3)充要条件:若p q ?,且q p ?,则p 是q 充要条件. 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乙是甲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四.基本方法和数学思想 1.必须弄清集合的元素是什么,是函数关系中自变量的取值?还是因变量的取值?还是曲线上的点?… ; 2.数形结合是解集合问题的常用方法,解题时要尽可能地借助数轴、直角坐标系或韦恩图等工具,将抽象的代数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然后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 3.一个语句是否为命题,关键要看能否判断真假,陈述句、反诘问句都是

高中数学回归课本(直线与圆的方程)

回归课本(七)直线与圆的参数方程 一.考试内容: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的交角.点到直线的距离. 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曲线与方程的概念.由已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 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圆的参数方程. 二.考试要求: (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 (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4)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并会简单的应用. (5)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了解坐标法. (6)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理解圆的参数 方程. 【注意】本部分内容在高考中主要考查两个类型的问题:①基本概念和求直线方程;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综合性试题. 求解有时还要用到平几的基本知......识和向量的基本方法......... 三.基础知识: 1.直线的五种方程 (1)点斜式 11()y y k x x -=- (直线l 过点111(,)P x y ,且斜率为k ). (2)斜截式 y kx b =+(b 为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 (3)两点式 11 2121y y x x y y x x --=--(12y y ≠)(111(,)P x y 、 222(,)P x y (12x x ≠)). (4)截距式 1x y a b +=(a b 、分别为直线的横、纵截距,0a b ≠、) (5)一般式 0Ax By C ++=(其中A 、B 不同时为0). 2..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 (1)若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 ①121212||,l l k k b b ?=≠;②12121l l k k ⊥?=-. (2)若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且A 1、A 2、B 1、B 2都不为零,①111 12222 ||A B C l l A B C ?=≠ ;②1212120l l A A B B ⊥?+=; 3.夹角公式 (1)21 21 tan | |1k k k k α-=+.(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121k k ≠-) (2)12 21 1212 tan ||A B A B A A B B α-=+. (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12120A A B B +≠). 直线12l l ⊥时,直线l 1与l 2的夹角是2 π. 4. 1l 到2l 的角公式 (1)21 21 tan 1k k k k α-= +. (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121k k ≠-) (2)1221 1212 tan A B A B A A B B α-=+. (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12120A A B B +≠). 直线12l l ⊥时,直线l 1到l 2的角是 2 π. 5.四种常用直线系方程 (1)定点直线系方程:经过定点000(,)P x y 的直线系方程为 00()y y k x x -=-(除直线0x x =),其中k 是待定的系数; 经过定点000(,) P x y 的直线系方程为00()()0A x x B y y -+-=,其中,A B 是待定的系数. (2)共点直线系方程:经过两直线 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 111222()()0A x B y C A x B y C λ+++++=(除2l ),其中λ是待定的系数.

如何进行高中通用技术教材的教学工作

当前,技术课程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技术已经同科学、数学等科目一起成为引领世界变化和发展的核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为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和高水平的生活保证,使人人都具有相应的技术素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要求和基础教育的职责,将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作为重点,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构成成分,是当前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通用技术是现在普通高中教学课程中新增设一门学科,当前由于对这门功课的教学仍处在探索阶段,教学设备配置、资源设施以及教学都比较缺乏的形势下,更要加强通用技术的教学。教师在组织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时,要加强注意情景的设置,将技术的学习和设计融会贯通。同时,要注重加强对技术实验的指导教学。 通过对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技术文化的多姿多彩;感受到在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经济和社会的大变革,技术无处不在;用理性的眼光来审视技术,用更科学的方式来应用技术,真确看待社会、生产、生活与技术之间的联系;可以亲身体验技术、走进技术,将技术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在实践中摸索着进步,为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1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高中通用技术的课程教学中面临的基本性问题:由于对技术的方法和思想等方面强调得比较多,而忽略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技术课程的学习步入传统的教学模式,成为一门讲授性质的课程。而通用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技术价值观和情感态度,了解技术的人文环境,进行技术的研究和试验等,都是必须在具体的技术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的。因而,要在加强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通用技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时代性,要保持课程内容与当代文化和先进技术的联系性,反映当前的国情。比如一些反映前沿社会动态的,制作一些简易的机器人;反映当前先进技术文化的,虚拟现实、现代农业等等。保持学生的技术学习同时代的脚步相一致。 由于技术课程的综合性比较强,与其他学科具有紧密的联系,其中以科学课程与技术课程的联系最密切。科学在于发现,技术在于保护,技术的进步以科学的发展为理论支持,同时,技术得到发展又为科学的进步提供依据。因而,在进行技术课程的设计时,要加强与数学、艺术和科学等学科之间的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并加强对知识重构和综合学习。加强处理好技术课程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关系。 当前教育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教学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校课程的安排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变化,不能够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而社会的快速发展根本在于技术的日新月异。因而,加强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改革尤为重要,这是顺应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要求:①要保证国家课程属性的技术课程在各个地区有效地实施下去,这就需要立足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设计富有弹性和适应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②科学理解通用技术课程中的国家课程属性,要以全国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为原则,与当地课程中的技术课程统筹规划,统一计划。③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技术课程的学习,必须注意把握技术课程的难度,让学生能普遍适应。例如对信息技术部分的基础坚持以大众化的信息技术工具为标准,考虑高中学生的经验背景和对事物的认识水平,从根本上满足学生的需要,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熟悉并适应技术课程,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打好良好基础、把视野放得更宽。让学生适应技术教育课程,对课程的设计难度要保持适中,这样不仅可以让基础欠缺的学生赶得上来,适应对技术课程的学习,还可以让那些基础好的学生对知识有更充分的理解,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达到举一反三。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追求新知识,不断强化自身能力,不断地挑战自我,学习能力日益提高,精益求精。④增强课程内容的灵活性和开放度,可以利用当地的优势,让学校自由选择制作材料,鼓励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 2全面理解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目标 在技术课程的学习和应用中,全方面的认识和理解课程是核心要素,也是我们学习的目标所在。有助于我们理解课程设计,明确课程任务,更好地进行课程教学,进行课程评价。 2.1对技术的解释、改进、运用和判断 学习技术课程知识,对内容理解、掌握和运用,这是我们必须具备的能力,实践能力很重要,也是我们以前所注重加强的。但这也只是课程学习的一部分要求,我们要从根本上领悟技术的本质,还必须要有理论知识做坚强后盾,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再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我们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和决策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这是技术课程的发展要求。 2.2培养想象能力,具备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想象能力有助于我们增长知识和积累财富,不仅可以让学生 如何进行高中通用技术教材的教学工作 汪正华 摘要:通用技术是一门面向所有普通高中生的基础性学科,重在提高学生在技术上面的素养,促进学生富有个性而全面的发展,为将来步入社会早作准备,打下基础。本文分析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全面把握和理解通用技术课程的设计目标,讨论该如何将这门学科的教学开展好,加强学生的技术技能。 关键词:通用技术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0.09.127 - -162

高中数学回归课本(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

回归课本(十)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一. 考试内容: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排列.排列数公式. 组合.组合数公式.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二项式定理.二项展开式的性质. 二.考试要求: (1)掌握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并能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2)理解排列的意义,掌握排列数计算公式,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3)理解组合的意义,掌握组合数计算公式和组合数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4)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计算和证明一些简单的问题. 【注意】这部分内容复习的重点有:排列组合的理论基础、原理,二项式定 理的通项公式,二项式系数的性质等. 三.基础知识: 1.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12n N m m m =+++L . 2.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12n N m m m =???L . 3.排列数公式 m n A =)1()1(+--m n n n Λ= ! !)(m n n -.(n ,m ∈N * ,且m n ≤). 注:规定1!0=. 4.排列恒等式 (1)1(1)m m n n A n m A -=-+;(2)1m m n n n A A n m -=-; (3)1 1m m n n A nA --=; (4)11n n n n n n nA A A ++=-; (5)1 1m m m n n n A A mA -+=+. (6) 1!22!33!!(1)!1n n n +?+?++?=+-L . 5.组合数公式 m n C =m n m m A A =m m n n n ???+--ΛΛ21)1()1(=!!!)(m n m n -?(n ∈N * ,m N ∈,且 m n ≤). 6.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1)m n C =m n n C - ;(2) m n C +1 -m n C =m n C 1+. 注:规定10 =n C . 7.组合恒等式 (1)11m m n n n m C C m --+= ;(2)1m m n n n C C n m -=-; (3)11m m n n n C C m --=; (4)∑=n r r n C 0=n 2; (5)1 121++++=++++r n r n r r r r r r C C C C C Λ. (6)n n n r n n n n C C C C C 2210=++++++ΛΛ. (7)1 4205312-+++=+++n n n n n n n C C C C C C ΛΛ. (8)1 321232-=++++n n n n n n n nC C C C Λ. (9)r n m r n r m n r m n r m C C C C C C C +-=+++0110Λ. (10)n n n n n n n C C C C C 22222120)()()()(=++++Λ. 8.排列数与组合数的关系m m n n A m C =?! . 9.单条件排列 以下各条的大前提是从n 个元素中取m 个元素的排列. (1)“在位”与“不在位” ①某(特)元必在某位有11--m n A 种;②某(特)元不在某位有11---m n m n A A (补集思想)1111---=m n n A A (着眼位置)1 1111----+=m n m m n A A A (着眼元素)种. (2)紧贴与插空(即相邻与不相邻) ①定位紧贴:)(n m k k ≤≤个元在固定位的排列有k m k n k k A A --种.

高中数学回归课本(极限)

回归课本(十三) 极限 一.考试内容: 教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应用. 数列的极限. 函数的极限.根限的四则运算.函数的连续性. 二.考试要求: (1)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2)了解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的概念. (3)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会求某些数列与函数的极限. (4)了解函数连续的意义,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有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性质. 三.基础知识: 1.特殊数列的极限 (1). (2)1101100() lim ()()k k k k t t t n t t k k t a n a n a a k t b n b n b b k t ---→∞-?? 不存在 . (3)( )111lim 11n n a q a S q q →∞ -== --(S 无穷等比数列 }{11 n a q - (||1q <)的 和). 2. 函数的极限定理 lim ()x x f x a →=?0 lim ()lim ()x x x x f x f x a -+→→==. 3.函数的夹逼性定理 如果函数f(x),g(x),h(x)在点x 0的附近满足: (1)()()()g x f x h x ≤≤; (2)0 lim (),lim ()x x x x g x a h x a →→==(常数), 则0 lim ()x x f x a →=.本定理对于单侧极限和∞→x 的情况仍然成立. 4.几个常用极限 (1)1 lim 0n n →∞=,lim 0n n a →∞ =(||1a <); (2)00lim x x x x →=,011 lim x x x x →=. 若0 lim ()x x f x a →=,0 lim ()x x g x b →=,则 (1)()()0lim x x f x g x a b →±=±????; (2)()()0 lim x x f x g x a b →?=?????; (3)()()()0 lim 0x x f x a b g x b →=≠. 7.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若lim ,lim n n n n a a b b →∞ →∞ ==,则 (1)()lim n n n a b a b →∞±=±; (2)()lim n n n a b a b →∞ ?=?; (3)()lim 0n n n a a b b b →∞=≠ (4)()lim lim lim n n n n n c a c a c a →∞ →∞ →∞ ?=?=?( c 是常数).

最新地质版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教案精编版

2020年地质版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教案精编版

新课标地质版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教案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将技术的性质与技术设计联系起来,是由技术向设计过渡的小节。这节内容对本册教科书涉及的设计进行了界定,有选择性地对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技术与设计的重要知识进行介绍。它是本册教材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兴趣的关键内容。 本节内容是让学生“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能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的同时,感受设计的重要性,对设计过程产生兴趣和学习的欲望。 2.教材重点:理解技术与设计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产生了一些设计的观念,但对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并不了解。而高一年级的学生较初中时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学生的辨证思维也在发展起来,为学生对技术与设计的辩证关系的理解打下了基础。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接触到一些设计方面的知识,有了一些有关的生活经验,但难以领会设计的丰富内涵。因此,形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学会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 2.了解技术发展对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 3.理解设计的丰富内涵。 过程与方法: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发展辨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技术的兴趣和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 四、教学策略 1.通过案例分析,组织讨论,理解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以及技术发展对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感受设计的重要性,领会技术与设计的辨证关系。 2通过举例、图片和实物展示,领会设计的丰富内涵。 3 师生总结讨论的得出结论,通过案例分析,实践体验真正领会技术与设计的辩证关系。 4.教学时间:1课时。

(整理)回归教材经典例题和练习题.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 (1)12>5 (2)若a 为正无理数,则a 也是无理数: (3)x ∈{1,2,3,4,5} (4)正弦函数是周期函数吗? 2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若是偶数都是偶数,则b a b a +, (2)若m >0,则方程有实数根02 =-+m x x 3证明:0,02 2 ===+y x y x 则若 4 下列各题中,那些q p 是的充要条件? (). :,:)3(;0:,0,0:)2(:,0:)1(2c b c a q b a p xy q y x p c bx ax x f q b p +>+>>>>++==是偶函数 函数 5下列各题中,那些q p 是的充要条件? . 0:01:)4()0(0:),0(04:)3(; 0)4)(3(:,03:)2(; 43:,43:)1(22 2 2=++=++=≠=++≠≥-=--=-+=+=c b a q c bx ax x p a c bx ax q a ac b p x x q x p x x q x x p 的一个根,是方程有实数根; 6下列各题中,那些q p 是的充要条件? . :,:)4(; 33:,2:)3(;51:,32:)2(; 11:,1:)1(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q p x x q x p x q x p x x q x p -=-=≤≤-≤--=-= 7 求圆()()22 2 r b y a x =-+-经过原点的充要条件。

}{}{; ,)3(;,)2(;,)1(.q x |x ,p x |x 8的什么条件是那么的什么条件是那么的什么条件是那么满足条件满足条件已知q p B A q p A B q p B A B A =??== 9 写出下列命题,并判断真假: }{}{}{}{不是素数, 是偶数这里不是素数是偶数这里这里这里3:,2:,)4(;3:,2:,)3(;3,22:,3,24:,)2(;3,22:,3,24:,)1(q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p ∧∨∈∈∧∈∈∨ 10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8 7)3(4343)2(3725)1(≥<>>>或且 11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 , 这里这里是实数是无理数这里是实数是无理数这里1578:,32:,)4(;1578:,32:,)3(;:,:,)2(;:,:,)1(≠+>∧≠+>∨∧∨q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p ππππ 12 写出下列全称命题的否定: 3 ,:)3(:)2(3:)1(2的个位数字不等于对任意点共圆;每一个四边形的四个顶整除的数都是奇数;所有能被x Z x p p p ∈ 13写出下列特称命题的否定 . :)3(:)2(022,:)1(02 00数有一个素数含三个正因形;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p p x x R x p ≤++∈? 14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 . )4(01,)3(05)2(,)1(02 0023对角线互相垂直存在一个四边行,它的; ;都是整除的整数,末尾数字所有可以被; ≤+-∈?>∈?x x R x x x N x 15

2020高中数学回归课本校本教材4-5-立体几何

高中数学回归课本校本教材4 ——献给2009年赣马高级中学高三考生 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一) (一)基础知识 1.(1)三视图包括:正视图:物体 方向投影所得到投影图;它能反映物体高度和长度;左视图:物体 方向投影所得到投影图;它能反映物体高度和宽度;俯视图:物体 方向投影所得到投影图;它能反映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2)三视图画法规则: 高平齐: 图与 图高要保持平齐;长对正: 图与 图长应对正;宽相等: 图与 图宽度应相等; 先画主视图,其次画俯视图,最后画左视图。画的时候把轮廓线要画出来,被遮住的轮廓线要画成 。 (3)斜二测画法应注意的地方:(1)在已知图形中取互相垂直的轴Ox 、Oy 。画直观图时,把它画成对应轴 o'x'、o'y'、使∠x'o'y'=45°(或135° ); (2)平行于x轴的线段长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长减半. (3)直观图中的45度原图中就是90度,直观图中的90度原图一定不是90度. 如图(1),三角形ABO 的面积是 ;答案:12 2.表(侧)面积与体积公式: ⑴柱体:①表面积:S=S 侧+2S 底;②侧面积:S 侧=rh π2;③体积:V=S 底h ⑵锥体:①表面积:S=S 侧+S 底;②侧面积:S 侧=rl π;③体积:V= 31S 底h : ⑶台体①表面积:S=S 侧+S 上底S 下底②侧面积:S 侧=l r r )('+π③体积:V=31(S+''S SS +)h ; ⑷球体:①表面积:S=24R π;②体积:V=33 4R π 如:已知正六棱柱的底面边长为3cm ,侧棱长为3cm,如果用一个平面把六棱柱分成两个棱柱, 则所得两个棱柱的表面积之和的最大值为 2cm 提醒:因为正六棱柱的高度较小,所以从中间截取两个棱柱,增加的面积最大。2cm 。 3.正四面体(设棱长为a )的性质: ①全面积2S =;②体积3V =;③对棱间的距离d =;④相邻面所成二面角1 3arccos α=; ⑤外接球半径R =;⑥内切球半径r =;⑦正四面体内任一点到各面距离之和为定值h =. 4.坐标系的建立:作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时,使∠xOy=135°(或45°),∠yOz=90°。 (1)让右手拇指指向x 轴正方向,食指指向y 轴正方向,中指能指向z 轴的正方向,则称为右手直角坐标系; (2) OQ=x 、OR=y 、PA=z 分别叫做点A 的横坐标、纵坐标和竖坐标,记作A (x,y,z ); (3) 平面法向量: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断定理可知,不共线,,⊥⊥,则为平面α的法向量。 5.正多面体的概念:每个面都是有相同边数的全等的正多边形,每个顶点为端点都有相同棱数的凸多面体,叫做正多面体. (1)正方体:是一类非常特别的多面体:它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顶点处都有三条棱.正方体我们也可以称为正六面体. (2)正四面体:它的四个面都是全等的正三角形,每个顶点处都有三条棱 正多面体的特性:正多面体是一种特殊的凸多面体,它有两个特点: 6. 球的定义:第一定义:半圆以它的直径为旋转轴,旋转所成的曲面叫球面。球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球体,简称球。 第二定义:球面是空间中与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的集合 (1)球的截面:小圆:不过球心的截面圆叫小圆。 大圆:过球心截面圆叫大圆, 大圆是所有球的截面中半径最大的圆。球面上任意两点间最短的球面距离:是过这两点大圆劣弧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