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复旦大学古文字学试题(回忆版)

2015复旦大学古文字学试题(回忆版)

2015復旦大學古文字學試題(回憶版)

一、十個字,寫出《說文》裏面的小篆字形,並對其結構進行分析。夜奉适(不是适合的适,而是读音为kuò) 賊……

二、15個字,寫出其在較早的古文字的字形,並根據字形指出其本義。

庶涉兵員厄麥監以及……

三、何謂“同義換讀”?請舉例說明。(參考裘錫圭先生《文字學概要》)

四、舉出郭沫若、唐蘭、于省吾的著作各一部,並作扼要的內容介紹。

舉出甲骨文、金文、璽印文字、古陶文、古幣文字、簡帛文字、石刻文字的字典或文字編各一種,並指出其編者。

五、一篇銅器銘文,寫出釋文,標點,並翻譯成現代漢語。

六、一篇甲骨卜辭,寫出釋文,標點,並翻譯成現代漢語。

七、一塊敦煌本《老子》竹簡,標點,並翻譯成現代漢語。

第一节 古文字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汉字的産生及其发展简况 ●汉字的産生 ●汉字结构方式的发展 ●汉字的形体演变 幻灯片5 仓颉造字的传说 ●《吕氏春秋》:仓颉作书; ●《韩非子·五蠧篇》:“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 ●《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说文叙》:“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荀子·解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幻灯片6 文字的起源 ●文字産生以前的记事方法: ●结绳 ●契刻 ●图画 幻灯片7 实物记事之——结绳 ●《周易集解》引《九家易》云:“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 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幻灯片8 中国古代结绳记事 幻灯片9 ●秘鲁印第安人就曾经有过结绳的历史,如单结表示数量十,双结表示百,还有用以表示 人口、土地界域、甚至于刑法及部族兵卒等的内容。 ●我国云南的独龙族人外出时也曾以在绳子上打结来计算日子,哈尼族等少数民族也曾长 期使用结绳的方法来记事。 幻灯片10 古秘鲁结绳记事 幻灯片11 契刻 ●所谓契刻,就是用尖硬工具在陶器、竹木等物上刻画记号,用以计数或记事。

●云南红河哈尼族过去使用契约木刻: ●以“·”代表一元,以“︱”代表十元,“×”代表五十元 幻灯片12 若合符契 ●《墨子·公孟篇》:“是数人之齿,而以为富。” ●俞樾《诸子平议》说:“齿者,契之齿也。古者刻竹木以记数,其刻处如齿,故谓之齿。 《易林》所谓符左契右,相与合齿是也。” ●《战国策·齐策四》:“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 幻灯片13 陶器刻符 ●河南 ●偃师县 ●二里头 ●文化遗址 幻灯片14 ●西安半坡、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陶器、陶片上共有刻画符号65个,其他地 方发现的也不少,这些属于原始社会晚期的刻符是否可看作文字,学术界尚有争议。幻灯片15 文字产生的一般过程 ●刻画符号→图画、图腾→文字图画(文字的萌芽)→图画文字(原始文字)→文字→文 字体系。 ●汉字起源的正确解释应该是:汉字大都起源于图画,刻符等可能是个别字的起源。 幻灯片16 图画文字 ●丽江纳西族经典《古事记》的原始形意文字(东巴文),即爲图画文字: ●抛卵在湖中,卷起黑白风,狂浪冲圣卵,卵击高山峰,一道金光发,天路自此通。 幻灯片17 ●左边表示拿蛋,左上符号表示“解开”,与“白”是同音词,假借为“白”; ●“·”是“黑”的表意字; ●三条曲线是“风”; ●圆形是“蛋”;

世界四种古文字的起源时空与文字结构

世界四种古文字的起源时空与文字结构 远古人类互相交流端赖图象符号与口语。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由于文化内涵的积累以及相邻文化的冲击影响,人类认识到图象符号可以与语音结合,从而创造发明文字。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发明,借由文字的承载传扬,才有文明的诞生与成长。人类史上一共只出现过四或五个独立创造的起源文字:中东的苏美楔形文字、北非的埃及圣体文字、中美洲的玛雅圣体文字以及汉字。苏美文与埃及文是拼音文字之先河,汉字则是东亚文明的奠基石。文字可以大分为形符文字与音符文字。形符文字以形音二元素造字表意;音符文字则只以字母,或音节拼音造字表意。四种起源文字俱属形符文字。除汉字外,所有形符文字均已成为死文字。目前世界文字除了以形音相合的汉字外,均属拼音的音符文字。本文比较四种起源文字产生的时空背景及其文字结构,并初步探讨产生这些起源文字的文化因素与条件。 一、埃及圣体文字起源时空 古埃及由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343年共经历31个王朝。埃及王朝历史与其文字产生发展关系密切。埃及圣体文字在第一王朝(D)时已确知存在,经历三千多年到394年之后成为死文字,直到19世纪才被法国宣博良利用刻在罗塞塔石(公元前196年)的三语诏书(圣书体、俗体、古希腊文)将之解码破题。关于埃及文字起源,目前最早的考古证据可能是Abydos墓葬遗址U—j墓出土的陶器、象牙、骨片上所刻图符。U—j墓遗址时间相当于第零王朝(约公元前3200年)。图一是一些骨片刻符。在第零朝代的纳玛王时代(约公元前3150年)图符已具备文字功能。如图二A陶尊之单体图符象一鸟立于方框之上,方框内两个象形图符,一象鲇鱼,一象凿子,被用作音符代表法老王纳玛的名字。图二B之石版上也可见刻有纳玛的图符及法老王的刻像。图三A之陶尊刻有像蝎子的图符。图三B是刻在锏头上的记事图画,时间相当于约公元前3200年。比照图二的纳玛石版,可以确定图三A陶尊上所刻的蝎子,指的正是图三B中头戴白冠(表示统领上埃及)手持锄形武器的法老。这种将名字刻画在法老王肖像头前的作法常见于后世。所以即使我们无从知道陶尊图符之读音,它作为公元前3200年左右一位法老王的名字应无疑问。以是推论U—j墓出土两百多片骨片标签上的刻符(图一),虽然以单体出现,可能已是形音结合的原始圣体文字,其时约当公元前3300年。文字产生关键是人们认识到语音或语言可以与某个特定的图符或符号联系结合而达成更特定的表达沟通功能。由U—j墓出土的图符来看,当时埃及人已认知图符可以与语音结合,应该已经跨越过文字创造的关键栏槛。其后埃及文字的发展在如何利用图符表达文法以及如何使文字与口语磨合。到了埃及中期王国时代(约公元前2000年)古埃及文已是极为成熟的文字。 二、古埃及文字结构 古埃及文字是形符文字。到公元前2700年左右,部分形符开始分化成为音符,有24个单子音符(1—consonantosign或称埃及字母),70多个双子音符(2—consonantosign)及三子音符。虽然理论上埃及文可以完全用拼音方式表达,但是它一直保持着形音并存的形符文字形式。作为表意的形符被称为界定符。例如“靓女”古埃及字写作:口。 此字由五个图符造成,口是一个“三子音符”代表n—f—r。中间三个图符,上两个是“单子音符”f同r,第三个是形音符,念作t,作为字缀表示字词为“阴性”。右边图符是界定符,表示此字是指年轻的女子。所以左行及中行之拟音为(n—f—r—t)念成nefere te,意思是豆蔻年华的靓女。 各接另外两个较为复杂的复合符号。很形象地表示这两个复合符号是由鸟嘴中宣读出来的声音(图五),其中口可能指王,口是以日名作为王名的图符,所以由鸟嘴读出的是时王名字,拟定为“3 Ajaw”。出土陶玺遗址时间相当于公元前650年。因此学者推测玛雅系统文字至少可溯源至公元前650年左右。中美洲地区从公元前3000年开始有文化遗址,到公元前1500年的“前形成期”许多遗址出土文物多刻有图符,

赀-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从秦简里的“赀”字看秦社会 内容提要 本文从出土秦简里的一个频繁用字“赀”,分析战国末期和秦初的某种法律现象,这就是大量地赀罚老百姓,为了战争和宫陵工程而榨取物资与劳动力。 关键词:秦简、赀,甲,盾 提纲:(为便于屏幕阅读时了解文章概貌,这是屏幕阅读方式的试验) 1. 《说文解字》里的“赀”字 2. 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赀”是个专题高频字 3. 秦国货币与劳役工量的等价数据探求 4. 秦陵近年出土的石铠甲 5. 秦简以外的秦国“赀”字 1. 《说文解字》里的“赀”字 2005-06笔者对汉字集里的“贝”部汉字作专题讨论时,读到了《说文解字·貝部》里有个“赀”字,《说文》解释为:“小罚,以财自赎也,从贝此声。汉律:民不繇赀钱二十二。”这个字在现代汉语里使用较少,《现代汉语通用字表》7000字集里未收录。《新华字典》里列了两个义项,①(作为动词字)计量,多用在否定场合:所费不赀,不可赀计;②同“资”字的财物、钱财之意。 为了某种特定的究竟的目的,促使着笔者要搞清楚这个“赀”字在汉语历史里的使用(演变)情况,于是求教于《汉语大字典》。在这部经典里,“赀”字一共罗列了六个义项:①罚缴(财物)。引用了云梦秦简里的两条例文(详见后文讨论)。②汉代指对未成年人所征的口户钱,魏晋南北朝时指按户征收绢绵等实物的户调。引用了《说文》“赀”字下的汉律条文。③通“资”,财货。《玉篇·貝部》对“赀”字的解释已更变为:“赀,财也,货也。”……《明史·徐光启传》:“盖棺之日,囊无余赀。”④计算物品的价格或数量。《管子·山权数》:“之龟为无赀”。……⑤价,价格。《管子·乘马数》:“布织财物,皆立其赀。”《晏子春秋·外篇二十五》:“景公赐晏子狐之白裘,元豹之茈,其赀千金,使梁丘据致之。”⑥匈奴对奴婢的称呼。《三国志·魏志·乌丸鲜卑东夷传论》注:“匈奴名奴婢为赀。” 由此看来,把“赀”字当作“责罚”、“处罚”的意识,在先秦古代以及秦之后,都不是这个字的主要义项,除了秦律之外,其它先秦古文献里没有把“赀”首先当作“处罚“的字义。(当然,不排除《汉语大字典》的编者们在找到了秦律古文献里的例句后,就不再搜寻其它例证。虽然《汉语大字典》对字的初形努力上溯到最远,然而对字的每一义项的使用例证,不一定负有追根溯源找到最先的“辞源”学责。) 2. 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赀”是个专题高频字 近日查阅秦代资料,却在云梦睡虎地秦简的法律条文里反复地见到这个“赀”字。秦律里,有好些地方使用着“赀”的处罚手段,兹摘录一些如下,希冀借纷斑而窥全豹。 ①对于职务失职给予“赀”的处罚。《除吏律》:“任废官者为吏,赀二甲。”所谓“废官”,就是因犯事而革除了官爵的人,任用废官,被认为是失职,要受处罚。《秦律杂抄》:“禀卒兵,不完善(缮),丞、库啬夫、吏赀二甲,法(废)。”《效律》:“官府臧(藏)皮革,数炀风之。有蠹突者,赀官啬夫一甲。” ②对于干活加工质量超限不合要求的,赀罚。《效律》规定:“衡不正,十六两以上,赀官啬夫一甲;不盈十六两到八两,赀一盾。”《秦律杂抄》:“除士吏,发弩啬夫不如律,及发弩射不中,尉赀二甲。发弩啬夫射不中,赀二甲。免啬夫任之。” ③对于规定的“物勒工名”,没有作好的处罚。《效律》:“公器不久(记)刻者,官啬夫赀一盾。”上交政府的制成品,没有标刻施工记号的,啬夫这一级的吏员要受罚;标错了,也要挨罚。《效律》:“器职(识)耳不当籍者,大者赀官啬夫一盾,小者除。”

古文字学

利簋① (武王)征商②,隹(唯)甲子潮(朝)③,歲鼎④,克聞⑤,夙又(有) (作)(檀)公寶(尊)彜⑩。 【注释】 ①此器属周武王时代。这是目前所知西周时期最早的一件青 铜器,铭文记载了武王伐纣的珍贵史料。1976年3月出土於陕西 省临潼县零口公社。腹内底铸有铭文4行32字。此器现藏临潼县 博物馆,铭文著录於《殷周金文集成》第4131号。簋,音guǐ,器名。 ②:张政烺:“,‘武王’二字合文,周代铜器铭文中数见,当读‘武王’ 二音。甲骨文对於常见之商王名号多合书,此亦其类,不能看作一个形声字。较 晚铭文如《盂鼎》、《矢簋》皆於‘’下又加一‘王’字,说明当时汉字越来越 走上一字一音了。”“征”:征伐。此处加“彳”,甲骨文未见。 ③子:铭文写法和《说文·子部》“子”字的籀文写法相同。:从“水”,“朝”省声,可隶作“(潮)”,此处借用为“朝”,音zhāo,清早。《尚书·周书·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逸周书·世俘》:“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商,则咸刘商王纣。”此铭所记时日与古书同,可证古书的记载是可信的。 ④岁:岁星,今称木星。鼎:当,正当。《汉书·匡衡传》:“无说《诗》,匡鼎来。”颜师古注:“服虔曰:鼎犹言当也。”“岁鼎”指岁星当头,亦即当其位。按:岁星十二年运行一周天,古人以岁星纪年。岁星运行过程中是否在其次,常被看作是吉凶的征兆。《国语·周语下》记伶州鸠之语曰:“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岁之所在,则我有周之分野也。”韦昭注:“岁,岁星也;鹑火,次名。周分野也。……岁星所在,利以伐之也。” ⑤克:能够。:即“闻”字。殷墟甲骨文作,象人跽而以手附耳谛听之 形。本铭耳朵和人形已分离。后来改作从耳门声的形声字。“闻”在此当“报告” 讲。“岁鼎克闻”,是讲天象的。史官最主要的职责是观察天象。“利”是右史, 其受赏是因为观测到“岁鼎”并向周武王报告了这一天象。 ⑥:即“夙”字,早晨。又:通“有”,占有。 ⑦辛未:甲子日之后的第八天。 ⑧才:通“在”。:地名。 ⑨易:通“赐”,赏赐。又吏:读作“右史”,史官名。利:右史之名。 金:指青铜。 铭文大意:周武王伐商,在甲子那天清早,岁星当头,有利於征伐。史官利 赐给右史利青铜。利因而制作了这个用来祭祀先人檀公的珍贵礼器。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遇负杖入保者息”郑玄注语析疑 (首发) 侯乃峰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博士后 《礼记?檀弓下》有如下一段话: 战于郎,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曰:“使之虽病也,任之虽重也,君子不能为谋也,士弗能死也,不可!我则既言矣!”与其邻重(童)汪踦往,皆死焉。 这段文字本身甚为浅显,意思也很容易理解。然而郑玄在注“遇负杖入保者息”一句时说:“遇,见也。见走辟(避)齐师,将入保,罢(疲)倦,加其杖颈上,两手掖之休息者。保,县邑小城。”对郑玄这句注语的理解却存在着不同意见。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文选部分选有此文,对“遇负杖入保者息”一句的注解说: 负杖,把杖(扁担之类)放在颈上,两手扶着,等于今天的横挑。保,城堡,后来写作“堡”。息,歇息。当时战事很紧,鲁军不利,人们逃避齐军,走累了,所以负杖入堡休息。1 可以看出,这段注解其实相当于郑注的白话翻译。然而对于郑玄的注语,裘锡圭先生表示怀疑。其文曰: 疲倦休息,怎么会“加其杖颈上两手掖之”呢?郑说难信。此文“负杖”似与“杖负”同意,就是拄杖而负物的意思。当时鲁国民穷役重,为公家负物的服役者力不能胜,拄杖而行,所以公叔禺人见之而有“使之虽病也,任之虽重也”之叹。2 两种理解的分歧很大。但我们认为,这两种解释都与郑注本意有出入。细读

原文,“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一句的主干是“遇……息”,即“遇到……(什么人)在休息”。再看郑注,“见走辟(避)齐师,将入保,罢(疲)倦,加其杖颈上,两手掖之休息者”一句的主干正是“见……休息者”,意即“见到如何休息的人”,与原文密合无间,则郑注所说的是休息之情态无疑。看《古代汉语》的理解,以为是“横挑”,则“入保者”在休息时当然是放下挑子,而不会把挑子放在颈上休息,故此理解与郑注本意不合。裘先生一方面以为原文“负杖”是“拄杖而负物”,此种理解若是作为“负杖入保者”行走时的情形无疑是正确的(但并非郑玄注语所说的休息之情态)。另一方面,此说又准确抓住了郑注的句子主干,以为郑玄注语所说是“疲倦休息”之情态,但裘先生似乎是将郑注“加其杖颈上”理解为“加其杖(于)颈上”,遂以为郑注错误而撇开不论。 郑注其实不误。既然“遇负杖入保者息”一句的主干是“遇……息”,即公叔禺人见到“负杖入保者”时,他们正在休息,而郑注所云正是“负杖入保者”休息时的情形。裘先生将“负杖”理解为“拄杖而负物”是可信的,之所以对郑注生疑,想是未曾见过山区居民“拄杖而负物”者休息时的情形。笔者在童年时曾听村中老者讲述过一段往事:在清末民初,村中(在鲁东南)有一群背盐人,经常到江苏东海县靠海的煮盐人家去背盐。因为两地中间有座山,道路坎坷,无法用车辆运输。每个背盐人都持有一根特制的半人多高的棍子,上端有个天然长成的近似于“丫”字形的树杈,平时走路拿在手中当作拄杖用,以节省脚力。在他们背盐回来的路上走累了需要歇息时,就把手中的拄杖竖直放在地上,把背上的盐袋搭在拄杖上的“丫”字形树杈中间。这样一来,盐袋的重量几乎全部落在了拄杖上,背盐人就可以乘机松口气,休息一下。短暂歇息时不能把盐袋放到地上,也不能坐下,因为盐袋很沉重,是绑缚在身上的,放下去再背上很麻烦,坐下去再起来也很费劲。同时,因为盐袋的质量不好,如果用没有“丫”字形树杈的直棍子做拄杖,那么在如此休息时直棍子上端就有可能戳破盐袋。又因为休息时盐袋的全部重量几乎都落在拄杖上,而拄杖下端仅一个支点,重心不稳,而且休息时背盐人的双手是空闲的,为防止拄杖和盐袋歪倒,所以要用两手抄后扶持住拄杖。 笔者幼年时乍闻此事,对村中这群背盐人想出的这个办法很是佩服。但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我逐渐接触到更多类似的情形,认识开始改变。比如,有

古文字学讲义整理汇总

古文字学讲义整理 【ppt4】 盟書:記錄盟約的言辭,也叫做載書。 【ppt5】 简帛:我国在纸张发明以前,用于书写的材料主要是简帛。简最迟在商代初年就已经使用,帛的使用大概稍晚一些。战国时代——楚简。 历史上竹简的发现:孔子壁中书 《论衡·正说》:“考景帝时,鲁恭王坏孔子教授堂以为殿,得百篇《尚书》于墙壁中,武帝使使者取视,莫能读者,遂秘于中,外不得见。至孝成帝时,征为古文 《尚书》学。” 《汉书·艺文志》:“武帝末,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孔安国者,孔子后也, 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安国献之,遭巫蛊事,未列于学官。” 《论衡·正说》:“至孝宣皇帝之时,河内女子发老屋,得逸《易》、《礼》、《尚书》各一篇,奏之。宣帝下示博士,然后《易》、《礼》、《尚书》各益一篇。而《尚书》 二十九篇始定矣。” 汲冢竹书:晋武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掘战国魏襄王(一说“安厘王”)墓,得到简牍数十车,后世叫做“汲冢竹书”。《周易》、《竹书纪年》、《穆天子传》。 《竹书纪年》相传为战国魏之史书,凡十三篇,宋时亡佚 清朱右曾:《汲冢纪年存真》 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辑校》 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 《今本竹书纪年》,系出后人伪托,可参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 简文内容:1.书籍:信阳竹书: 三代周公先王 郭店竹书:儒家和道家文献 上博竹书:儒家、道家、兵家及杂家等 有学者断言,“郭店楚简出土以后,整个中国哲学史、中国学术史都需要重写。” 2.遣策 3.占卜祭祷:主要是为墓主人所患疾病及仕途的前景进行占卜和祭祷。 4.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岁”篇有“秦楚月名对照表”。 5.日书:选择吉凶之书,仅见于九店简 6.司法档案:主要出自包山简 【ppt6】 籀文:西周宣王时的太史籀着有《史籀》十五篇,《史籀》所用字体后人叫做籀文,也有人叫它做大篆。据今本统计,《说文》所收籀文共220余字。上博竹书字典《字析》。小篆:春秋、战国之交,中国社会剧烈变化,这对汉字形体的演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春秋以前,文字为统治阶级服务,春秋战国之交,文字开始扩散到民间。进入战国,使用和掌握文字的阶层与范围进一步扩大,汉字的数量也不断地增加。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书同文字”使文字规范化。 李斯---《仓颉篇》

中国文化要略试题

第二章中国地理概况 1、以下哪个国家不与中国接壤? 马来西亚B.老挝C.缅甸D.吉尔吉斯斯坦(华中师大) 2、在以下行政区划的简称中,_____的来源与历史名称有关。 赣 B.湘 C.晋 D.浙(厦门大学) 3、春秋时期的郑国位于今天的___________省。 4、新疆的全称是_________(南师大) 5、判断对错:长江是世界上第二大河流。()(西南大学) 6、南宋的都城临安是在现在的___________市。(西南大学) 7、中国行政区划中,省级区划有______________个。(2010,西南大学) A.32 B.34 C.33 D.35 8、判断对错:七大古都有五个位于黄河流域。(2011,北师大) 9、填空:明清时期,中央权力机构由六部、都察院、________、大理寺等组成。六部为____、_____、____、兵部、_____、______。(2011,武汉大学) 7、中国第一大淡水湖______位于江西。(2011,中国传媒大学) 8、判断:上海西部地区在战国时为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地,因此,上海又别称“申”。(2010,浙师大) 9、下列名称不是中国别称的是___________ A中州中原B赤县神州C 交趾安南D禹贡禹城(2010,华中师大) 第三章中国历史的发展 1、最能反映我国母系氏族公社文化的是广泛分布在黄河流域的_____________。(2010,厦门大学) 2、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古人类是______。(2010,浙师大) 3、新石器时代最主要的石质工具是________: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细石器 D、复合石器(2011,武汉大学) 4、发现了世界上最早栽培的稻谷的遗址属于__________ 。(2011,浙师大) A.大汶口文化B.龙山文化C.河姆渡文化D.红山文化 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__________。(2011,中山大学) 6、________是中华文明的摇篮。(2011,中山大学) A.长江B黄河C珠江三角州D华北平原 7、河姆渡遗址是世界闻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它的发掘现场位于__________.。 A.云南元谋B浙江余姚C内蒙赤峰D河南安阳(2010,华中师大) 8、判断:仰韶文化要早于河姆渡文化。(2010,南师大) 9、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猿人头盖骨化石是_________。 A 元谋猿人B蓝田猿人C北京猿人D汤山猿人(2010,南师大) 10、北魏是鲜卑贵族建立的封建王朝,________帝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中国北方各民族大融合。(2010,浙江师大) 11、发现了世界上最早栽培的稻谷的遗址属于____________。 A.大汶口文化B.龙山文化C.河姆渡文化D.红山文化(2011,浙江师大) 12、秦灭六朝,建立统一的秦朝是在___________年。(2010,西南大学) 13、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被合称为“______五霸”。(2013,北师大) 14、在北京_______发现了北京猿人。(2013,北师大) 15、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________.(2013,北师大)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论文

读里耶秦简札记 (首发) 朱红林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2年1月出版了《里耶秦简》(一),随后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出版了与之相配合的《里耶秦简牍校释》(一),这一切为学术界研究里耶秦简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下面是笔者在研读里耶简过程中的几点体会,请学界专家批评指正。 一 里耶秦简8-550:“,皙色,长二尺五寸,年五月,典和占。浮,皙色,长六尺六寸,年丗岁,典和占。”i这支简记录的是占民口数的两条材料,属于户籍登记的内容。其中“”身高才二尺五寸,年龄刚五个月,反映出秦代人口管理制度非常严格。这支简记录了两人的姓名、肤色、身高、年龄以及户口调查登记的直接负责人,没有记录性别,也没有记录具体的家庭身份和社会身份。从里耶简第八层简牍中其他有关人口记录的简来看,性别记录与社会身份一般情况下人口统计时应该是必备的要素。如,8—237:“南里户人大女子分。子小男子□”8—238:“妻曰京,疠,丗四年。”8—1070:“丹子大女子巍并,并为人中大女子青黑□”,等等。简8-550的记录格式,显示出它不是以家庭为单位记录的,可能是以里为单位统一上报的,其原本属性值得研究。 不过此前出版的《里耶发掘报告》中公布的户籍简中无一记录年龄、肤色、身高以及记录人,如 K/1/25/50: ”对于《发掘报告》户籍简中未记录年龄一事,学者或认为这与秦楚制度的交替有关ii。笔者赞同这样的看法iii,所以认为里耶第八层简记录年龄身高的记录格式当在南阳户籍简之后,是秦制在里

耶地区较为完善稳固时期的产物。 在对和浮的信息记录中都附上了“典和占”的说明,这是为了责任明确,确保人口信息登记的准确无误。“典”指的是里典,他是一里之长,对全里人口的登记管理负有直接的责任。睡虎地秦简《秦律杂抄·傅律》:“匿敖童,及占(癃)不审,典、老赎耐。百姓不当老,至老时不用请,敢为酢(诈)伪者,赀二甲;典、老弗告,赀各一甲;伍人,户一盾,皆(迁)之。”《傅律》的这条材料表明,傅籍时如有人弄虚作假,里典、三老都要受到处罚的。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户律》:“民皆自占年,小未能自占,而毋父母、同产为占者,吏以□比定其年,自占、占子、同产年,不以实三岁以上,皆耐。产子者恒以户时占其罚金四两。”虽然汉律规定户籍登记时“民皆自占年”,但所在里的里典负有证明人的责任,应与秦 制相同。 文献中的记载已经表明,战国以来国家对人口登记的制度已经越来越完善。《周礼·地官·媒氏》:“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周礼·秋官·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辨其国中与其都鄙及其郊野,异其男女。岁登下其死生。”据郑玄注,男女生三月,父为之命名,男孩生八月而生齿,女孩生七月而生齿iv。《商君书·境内》也说:“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也就是说,战国时期婴孩出生数月,即被登入官府簿籍之中。里耶秦简这支简的记载证实了这一点。而且可以断定的是,这两条内容不是傅籍内容,乃可断定。因为其中的尚不满一岁,而傅籍标准则是成年的男女。如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仓律》“小隶臣妾以八月傅为大隶臣妾,以十月益食”,又如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傅律》“不更以下子年廿岁,大夫以上至五大夫子及小爵不更以下至上造年廿二岁,卿以上子及小爵大夫以上年廿四岁,皆傅之”,傅籍时不论是以身高为标准,还是以年龄为标准,都已经是青年了。

古文字学

1、甲骨四堂 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地研究甲骨文的学者: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2、铁云藏龟 此著作是甲骨学的开山著录,也是甲骨档案的首次公布,是由刘鹗编纂的。刘鹗在王懿荣的儿子那里收买了王氏部分甲骨,自己又收购一部分,前后共收得五千多片甲骨,他挑选了其中1058片编成《铁云藏龟》。在此书中,刘鹗指出甲骨文是“殷代人的刀笔文字”,第一次确定了甲骨文的朝代。 3、叙辞、命辞、占辞、验辞 叙辞(述辞、前辞):记述时、地、人 命辞:命龟之辞 占辞:因兆文定吉凶文字 验辞(补刻上去的):占卜后记录应验的事实 4、钟鼎文 先秦称铜为金,所以后人把古代铜器上的文字也叫做金文,由于钟和鼎在周代各种有铭文的铜器里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所以也称金文为「钟鼎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至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一千二百多年。 5、分化字 一、途径1、由于假借、使得一个字的意义太多,分化(古义为借义所夺;本字义多)2、词义引申使得一个字的意义太多、分化①加形旁,为字的假借义造字栗——憟②加形旁,为字的本义造字其——箕③一字借作他用,为这个假借字造了一个与原子型无关的字鲜——尟④一字借作他用,另选一个字表达它的本义前(剪断)——翦(羽毛的生貌)⑤一字借为它用,既为假借义造 字,也为本义造字 采(本义:动词,采 摘)假借彩色 二、引申的情况 1、 一字引申义产生后 为表示原义的字造 一个分化字禽(擒 获)——(名词)鸟 兽2、一个字产生了 引申义之后,为这个 引申义造一个分化 字竟(乐曲终了) ——国境终了,边境 (境) 三、构成1、以原有 的字形作声,加形 2、以原有的字形作 形,加声食(吃) ——给人畜吃(饲) 3、更换形旁赴(奔 向)——奔告丧事 (讣)4、先加后患 形旁康(米康)从 米,庚声穅——糠 6、许慎《说文解字 叙》中“六书”理论 (原文默写)评述之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 氏教国子,先以六 书:一曰指事,指事 者,视而可识,察而 见意,上下是也;二 曰象形,象形者,画 其成物,随体诘诎日 月是也;三曰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 取譬相成,江河是 也;四曰会意,会意 者,比类合谊,以见 指撝,武信是也;五 曰转注,转注者,建 类一首,同意相受, 考老是也;六曰假 借,嫁接者,本无其 字,依声托事,令长 是也。” 许慎在探索文字奥 秘过程中,已经掌握 了文字形体的各种 结构基本形态及其 基本结构规律,形成 了系统的"六书"理 论,并且清楚地认识 到文字形体的来源 是"近取诸身"、"远 取诸物"这一奥秘的 核心。同时还系统地 论证了文字是"形声 相益"、"孽乳浸多" 这一发展变化的基 本规律。这些都是颠 扑不破的真理。 但是,许慎所据 以探求文字本形、本 音、本义的形体,仅 限于战国以来已经 发展变化了的形体, 与最初的形体之间, 有许多已有很大的 差异,这在推求文字 本形、本音、本义的 时候,就不可避免出 现误差。这就是许慎 本人所无法避免的 时代局限性。现在我 们已见到了许慎未 曾见到的商周时代 的文字,这些文字保 存了大量的最初文 字形体,足以证明许 慎在探求文字本形、 本音、本义的时候, 确实存在着误差。自 清代乾嘉学派以来, 小学复兴,"说文学" 的研究被推向一个 前所未有的高峰。但 与此同时,也产生了 一种倾向,即认为许 慎的所有关于文字 的说解,都是绝对正 确的,甚至直截了当 地称之为"绝学"。这 种思想认识上的僵 化是十分有害的。事 实上它已使许多有 卓越才华的学者,在 其成就上受到了一 定的局限。否则的 话,他们将会取得更 为辉煌的成就,这包 括诸如王念孙、钱大 昕、段玉裁以至章太 炎这这些著名的学 者在内。 六书的局限 ? 六书之说统治中 国传统文字学一千 多年,但有明显局 限。?它不能概括造 字的全面情况;?用 分析篆书前的古文 字有困难;?分类不 尽合理 8、汉字发展中有一 种重要现象——分 化。请论述分化字产 生的原因并举例说 明分化字产生的两 种情况? 汉字分化的根本原 因在于一字多职,因 为文字的兼职过多 不符合汉字区别律 和表达律的要求。汉 字分化的动因大致 包括词义引申、命名 造词以及文字借用 等三种。词义引申是 在现实的组合关系 中实现的.在表达 时。语言中的词需要 和语句中的其他成 分搭配才能发生意 义变化。而命名造词 则不需要借助于语 句成分的搭配关系 来实现.对于命名造 词的研究需要放在 聚合关系中来考察。 文字借用可以使汉 字与汉语表达之间 的矛盾暂时得到了 缓解,但它与文字的 区别律和表义性相 冲突.因此会产生分 化,以恢复汉字形义 统一的格局。 举例:一、途径1、 由于假借、使得一个 字的意义太多,分化 (古义为借义所夺; 本字义多)2、词义 引申使得一个字的 意义太多、分化①加 形旁,为字的假借义 造字栗——憟②加 形旁,为字的本义造 字其——箕③一字 借作他用,为这个假 借字造了一个与原 子型无关的字鲜 ——尟④一字借作 他用,另选一个字表 达它的本义前(剪 断)——翦(羽毛的 生貌)⑤一字借为它 用,既为假借义造 字,也为本义造字 采(本义:动词,采 摘)假借彩色二、 引申的情况 1、一字 引申义产生后为表 示原义的字造一个 分化字禽(擒获) ——(名词)鸟兽2、 一个字产生了引申 义之后,为这个引申 义造一个分化字竟 (乐曲终了)——国 境终了,边境(境) 三、构成1、以原有 的字形作声,加形 2、以原有的字形作 形,加声食(吃) ——给人畜吃(饲) 3、更换形旁赴(奔 向)——奔告丧事 (讣)4、先加后患 形旁康(米康)从 米,庚声穅——糠 四、异体字1、表意 字/形声字泪/流 2、同为表意字,偏 旁不同躯/体 3、同 为形体字,声旁不同 勋/勳 4、同为形体 字,形旁不变 5、同为形体字,声 形都不同勝/剩 6、 字的部件位置不同 鹅/ 隣/鄰 九、金文与甲骨文 同属于同一字体系, 但金文字体有鱼甲 骨文有很大不同。试 论述之 金文出现的时间是 在商时代。金文和甲 骨文属于同一个体 系的文字,金文是甲 骨文的继承者,有相 当一部分甚至保存 着比甲骨文更早的 写法。金文所使用的 单字比甲骨文多,尤 其是形声字多,已充 分体现了形声构字 的原则。同时,金文 笔画明显减少,书写 比甲骨文简练、规 范,也体现了汉字发 展由繁到简的原则。 ◎金文与甲骨文的 不同之处可从以下 几点来看: 从文字的进化程度 看,甲骨文象形味 重,字形繁复,而金 文则比较简单。 甲骨文象形字的笔 画随意增省,异体字 多,而金文则比较一 致。从使用工具看, 甲骨文用刀契刻在 龟甲和动物的骨头 上,笔画很细,不可 能出现墨团类的肥 笔,并且换向也很难 圆转自如,一般都只 好重新起笔,写成方 折的形体。而金文主 要是用范模浇铸的, 因此即使笔画写得 很细,浇铸出来也成 倍地变粗,并且能出 现肥笔,转折处也过 渡圆浑,不带棱角。 材料、工具、刻铸方 法的不同,决定了金 文与甲骨文书法风 格的区别。战国时期 是一个分裂的局面, 这个时期的金文带 有强烈的地方色彩, 笔画、结构与西周、 春秋时期的文字有 很多的不同.钟鼎彝 器上的铭文很难辨 识。

复旦习题

2001年复旦大学医学院硕士入学考试(生物综合) 一. 名词解释和区别 1.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2. 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3. 原场胚和神经胚 4. 抗体和补体 5. 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 6. 二价体和二分体 7. 螺旋体和支原体 8. 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9. 侏罗纪和泥盆纪 10. 亲缘系数和近交系数 二. 问答题 1. 什么是干扰素,其抗病毒的特点是什么? 2. 什么是物种,物种的学名,种和亚种的区别。 3. 说明高等动物胚胎发育的各个时期。 4. 举例说明细胞的整体性。 2004年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试题---生物化学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25分) 1.与茚三酮反应呈阴性的样品中不含氨基酸。() 2.有些生物能用D型氨基酸合成多肽。() 3.从生物分离得到的DNA样品一定满足A=T,G=C。() 4.SDS让DNA变性的浓度比让蛋白质变性的浓度高的多。() 5.限制性(内切酶)体系是微生物防御入侵外敌的基本策略。() 6.蛋白质变性时会吸收热量。() 7.L型氨基酸在溶液中的旋光性呈左旋。() 8.牛胰腺RNase是第二个被决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 9.有些化学试剂对某些蛋白质是变性剂,对另一些则是活化剂。() 10.DNA分子上的磷酸根与钙离子以2比1的摩尔比结合后就会沉淀。()

11.球蛋白的疏水核心里没有任何亲水性氨基酸残基的侧链。() 12.α-螺旋中出现频率高的氨基酸在β-折叠中出现的频率低。() 13.美国化学家Pauling发现了肽键结构。() 14.αα超二级结构一定是左旋结构。() 15.多数酶的活性状态为多聚体。() 16.人体不仅能利用D-葡萄糖,还可以利用L-葡萄糖。() 17.糖链的合成没有模板,生物体加糖顺序和方式由基因编码的转移酶所决定。() 18.葡萄糖激酶对葡萄糖专一性强,亲和力高,主要在肝脏中用于糖原异生。() 19.牛奶应避光保存,以防所含维生素B2遭到破坏。() 20.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中的电子传递方向为硫辛酸→FAD→NAD+() 21.脂肪酸的氧化降解是从脂肪酸的羧基端开始的。() 22.胆管阻塞、胆结石及动脉粥样硬化等都与胆固醇密切相关,如能一方面完全禁食胆固醇,另一方面完全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对人体健康将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23.黄嘌呤氧化酶过量氧化嘌呤碱使体内嘌呤含量减少引起人类痛风疾病。() 24.HMG-CoA的代谢是决定脂肪酸合成及胆固醇合成的调控位点。() https://www.360docs.net/doc/f815727748.html,是dTTP全程合成的关键酶。()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4分) 1.超螺旋 2.亮氨酸拉链 3.变性 4.反馈阻遏 5.反竞争抑制 6.RNA干扰

0686“皋”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皋”與“諾皋” (首發) 苗豐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09級碩士研究生 一 《说文》:“皋……禮:祝曰皋,登謌曰奏。”1段玉裁注:“禮,謂禮經也”,然後引《儀禮·士喪禮》之“皋某復”及《禮記·禮運》之“皋某復”爲證2。傳世古書中,“皋”的這種用例很少,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王引之《經傳釋詞》、楊樹達《詞詮》、《王力古漢語字典》、《漢語大詞典》,在說解此字時,徵引的例子不出下面兩例: 《儀禮·士喪禮》:“升自前東榮,中屋,北面招以衣,曰:‘皋!某復!’三。”鄭注曰:“皋,長聲也。” 《禮記·禮運》:“及其死也,升屋而號,告曰:‘皋!某復!’”孔穎達《疏》:“皋者,引聲之言也。”3 此二例其實也可以看做一例。 二 出土秦汉简帛文献祝由術中倒是有不少這種用法的“皋”及相關詞彙。 周家臺秦簡4《病方及其它》祝由方似有三種格式: 一,用“皋”5 ......禹步三步,曰:“睪(皋)6!敢告東陳垣君子 (326) ......禹步三,曰:“睪(皋)!敢告泰山 (335) ……禹【步三】步,投米,祝曰:“睪(皋)!敢告338曲池…… ......禹步【三步】342,祝曰:“睪(皋)!敢告鬻。” (343) 二,用“呼” ......禹步三329步,祝曰:“嘑(呼)!垣止(址) (330)

三,不用“引聲之言” ......禹步三,鄉(向)馬祝曰:“高山高郭 (345) 《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有一例用“皋”,据裘先生校改为 一,身有癰者曰:“皋,敢【告】大山陵:某【不】幸病癰 (3697) 裘錫圭先生在談上引一例時,曾舉過睡虎地秦墓《日書》中的兩段相似用例,相關部份爲: ……鑄(祝)之曰:“皋,敢告璽(爾)……(《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13背壹,乙种194壹簡文略同8) ……禹步三,勉壹步謼(呼)“皋,敢告曰……(《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111背) 《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還有一例用“吁” ......禹步三┗,步嘑(呼)曰:“吁!狐麃。 (2109) 此外,周鳳五先生根據睡虎地簡和禮書,補《九店楚簡·告武夷》首字爲“皋”10,根據上文可知似乎也可能補“呼、吁”,但上舉之例用“皋”者,後面都接的是“敢告……”,從《告武夷》“【】敢告……”來看,首字確實可能應補“皋”。 我們沒有全面考察其他出土文獻是否還有類似例子。 三 古書中僅見的幾例“諾皋”也應該是類似用法的語詞。11 劉釗先生曾在《<抱朴子內篇校釋>斷句誤一例》中提到過《抱朴子》和姚寬《西溪叢語》卷上引晁伯宇《談助》中的兩例“諾皋”12。 《抱朴子》之例:“……禹步而行三,咒曰:諾皋!太陰將軍……” 《談助》之例:“……咒曰:諾皋!敢告日月震雷……” 我們檢索得到相似的兩例: 《云笈七籖·卷八十七》:先生口訣去三尸九蟲法。

古文字学

名词解释 1、甲骨四堂: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地研究甲骨文的学者:郭沫若(字鼎 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 2、青铜铭文:是我国古代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旧时因金文多见于钟鼎,故称钟 鼎文;因铭文常将青铜铭文曰“吉金”,故又叫吉金文。 3、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 撝,武信是也;四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五 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 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4、贞人:商史官名。掌用龟占卜。甲骨卜辞中“卜”字之下,“贞”字之上的一个字就是“贞 人”的名字。贞人之名常被用作甲骨卜辞分期的重要标准。 5、《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学家许慎。《说文解字》成 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到安帝建光元年,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 字典,收9353个单字,是学习古文字学的重要参考书。 6、青铜铭文款式:款,就是内凹之阴文;识,就是外凸之阳文。“款识”连文,常为 铭文的别称。甲骨文通常为刀刻,故有款无识;金文款多识少。 7、甲骨学:古文字学于考古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亦出土的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 为研究对象。甲骨学的内容包括文字释读,卜法文例,分期断代研究,文 字内容和社会历史考证。 8、青铜器铭文中的“四大国宝”:《毛公鼎铭》、《大盂鼎铭》、《虢季子白盘铭 和《散氏盘铭》,因其字数多、艺术水平高、 记载西周重要的史实而被誉为青铜器铭文 中的“四大国宝” 9、《铁云藏龟》:刘鹗于1903年将所有搜集到的五千余片甲骨选拓1058片,编印 为《铁云藏龟》,这是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书。 10、孙诒让:以《铁云藏龟》的材料为依据,写成《契文举例》,甲骨文第一部研究性

运用古文字材料分析《说文解字》中的形训

运用古文字材料分析《说文解字》中的形训-汉语言文学 运用古文字材料分析《说文解字》中的形训 □刘秋瑞 摘要:《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通过对汉字字形结构的分析来探索汉字的意义,受条件所限,《说文》对字形的说解没有充分利用古文字的研究成果,有些字义解释欠妥当。本文运用古文字材料分析《说文》字义解释欠妥之处。 关键词:古文字材料《说文》形训 一、引言 以形索义又称形训,它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去了解字、词的意义。这是根据汉字的特点而建立起来的训诂方法(赵振铎,2003:80)。《说文》是一部形书,其中对字形的说解大部分采用了以形索义的方法。许慎在作《说文》的时候也曾参考了一些古文字资料。由于当时没有大量发现古文字材料,许慎对字义的分析难免有不妥当甚至错误的地方。裘锡圭(1988:62)指出:“《说文》成书于东汉中期,当时人所写的小篆的字形,有些已有讹误。此外,包括许慎在内的文字学者,对小篆的字形结构免不了有些错误的理解。这种错误的理解有时也导致对篆形的篡改。《说文》成书之后,曾经传抄刊刻,书手、刻工以及不高明的校勘者,又造成了一些错误。因此《说文》中有一部分字形是靠不住的,需要用秦汉金石等实物数据上的小篆来加以校正。”詹鄞鑫(1996)指出:“《说文》篆文中有一些形体,上不承周代至战国的秦系文字,中不同于出土的秦代或秦统一之前的文字,下不启秦汉魏晋古隶和八分书(成熟的隶书),这类文字的写法大抵是错误的。”近些年来,随着古文字材料的大量出土,很多古文字形体

呈现出它本来的面貌。本文试用古文字材料分析许慎《说文》中字义解释欠妥之处。 二、古文字构形不明,小篆根据变化了的字形解释字义 所谓“古文字”,指汉代以前的古汉字,包括商周甲骨文、商和西周金文及战国文字(包括春秋时期文字),还包括秦汉时期的小篆和保留有早期构形的篆隶文字(刘钊,2006:1)。有些古文字形体在产生的时候,其形体构成不是特别清楚,《说文》根据变化了的篆形对字形强加说解。

复旦大学林志鹏《国史概要》期末考试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夏商周断代工程 是一个结合历史文献学、天文学、考古学及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先秦年代的测定,目标是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年表的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系统工程。 其取得的成果包括: 提出夏代的基本年代框架:公元前2070年至1600年;提出商代前期(商汤到盘庚迁殷)较详细的年代框架:公元前1600年至1300年;提出商代后期(盘庚迁殷到商纣),尤其是武丁以下各王,相对准确的年代;提出西周共和元年以前各王比较准确的年代。 (2)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Neolithic Period),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这个时代在地质年代上已进入全新世,继旧石器时代之后,或经过中石器时代的过渡而发展起来,属于石器时代的后期,年代大约从1.8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所谓的“新”,是以石器磨制技术区别于打制技术的“旧”。中国境内的新石器时代起于距今1万多年前,终结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 (3)考古类型学 考古类型学是考古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主要用来研究遗迹和遗物的形态变化过程,找出其先后演变规律,从而结合地层学判断年代,确定遗存的文化性质,分析其反映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以及社会关系、精神活动等。考古类型学受生物分类学的启发而产生,主要研究考古学遗存外部形态的演变过程,又被称作形态学。瑞典Oscar Montelius 系统地诠释考古类型学,并将之称为“方法论”,标志着此门学科已经成熟。与此同时,英国的Flinders Petrie用类似的方法研究陶器形态序列,寻找出埃及的前王朝遗址。蒙德留斯是在同一种器物内分出型别,然后在同型内寻找演化序列;彼特里则笼统地在同一种器物内排列形态的序列。前者的方法较为细致。 (4)区系理论 区系理论是由考古学家苏秉琦提出,又被称为“条块说”。他把中国境内新石器文化(含部分青铜文化)划为六大区,并概括为面向海洋和面向大陆两大片,为较准确地建立我国考古文化的谱系提供了可能。 六大区不是简单的地理划分,主要着眼于各区自己的文化渊源、特征和发展道路。各区系间存在交汇连接带,彼此也是相互影响的。中原只是六大区系之一,中原影响各地,各地也影响中原。这种观点对于以中原、汉族、王朝的中心论传统提出挑战,各地掀起了建立考古区系类型的热潮,带动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 他所提出的六大考古区系分别为:(1)以燕山南北及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部; (2)以山东为中心的东部;(3)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4)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5)以环洞庭湖和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6)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