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市场概述

葡萄酒市场概述
葡萄酒市场概述

葡萄酒市场概述

我国是一个酒水生产和消费大国,饮用酒水的习惯古已有之,并且随处可见。随着近几年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意识的完善及葡萄酒广告投放的增加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葡萄酒的市场需求量正在并将持续猛增。根据《中国酿酒行业分析报告(2010年2季度)》,2010年1月到6月,我国葡萄酒累计产量为49.58万千升,同比增长21.43%。与白酒相比,葡萄酒制造业销售收入仅占6.62%,白酒的销售收入却达到了惊人的61.41%。这意味着葡萄酒生产销售存在着巨大的潜力。

对于我国目前市场上的葡萄酒消费,人均消费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于是 100多个洋品牌相继进入中国市场,400多个国内葡萄酒生产厂家和品牌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但需要注意的是,葡萄酒销售份额绝大部分为少数几个进口葡萄酒品牌和国产葡萄酒品牌垄断,比如拉菲、张裕、长城、王朝等。宏观的看待我国葡萄酒市场,张裕占据了19.35%的市场份额、长城为16.09%、王朝为15.57%;消费者对3个品牌的熟悉程度分别为张裕73%、长城35%、王朝30%;消费者最常喝的葡萄酒品牌张裕占43%、长城占19%、王朝占15%。其中我国驰名商标张裕葡萄酒是消费者最熟悉又最常喝的品牌。而安徽本地的葡萄酒,除了萧县葡萄酒的和合肥的大圩葡萄酒生产形成一定规模外,其他林林

总总的葡萄酒生产企业均没有形成气候。

从安徽市场来看,安徽省共有6862万人,合肥市有486.74万人,安徽省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6元,合肥市人均可支配收入17158元(09年安徽省人口统计局数据)。数量巨大的人口数、日益增长消费水平和消费欲望等宏观环境对安徽市场的开发将会十分有利。可以肯定,安徽的葡萄酒消费市场极具潜力,但是强势的几个品牌又为小企业的进入树立了巨大的困难。

总而言之,安徽的葡萄酒市场在大的层面和中国其他地方一样并不具有特殊性,对中小型企业而言,既有诱人的机会,又有巨大的挑战。

调研过程

我们小组分为两队分别对农家乐和零售店进行了调查,调研对象有南岗镇的农家乐有鱼水情、盛世农家,义城镇有前武休闲农庄。其他的有南岗镇的裕民大酒店和祥和饭庄。

祥和饭庄调研状况:

老板代理种子酒,并且店里仅有这一种酒,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58元、88元、158元,老板声称乡亲们喝白酒较多,葡萄酒较少。

鱼水情农家乐销售葡萄酒状况:

消费群体主要为周边居民,客流集中在中午和晚上。周

边有八一驾校,个人认为这是一大主要市场。

店内销售的葡萄酒只有长城一种,分为小瓶、大瓶、木制包装三种。

价位分为78元,100多元,300多元

销售状况一般,无所谓畅销可言。

受访者表示听过大圩农庄的水果,但是没有听过大圩葡萄酒

在走访中,服务员提到,葡萄酒销售在前几年好卖,但是近年来人们更愿意用啤酒、汽水、果汁代替价格较高的葡萄酒。

盛世农家调研状况:

该店有销售葡萄酒。主要的消费群体为周边的居民,客流集中地时段为下午。

该店只销售长城干红葡萄酒。

价位分别为58元,78元。

销售不太理想,很少有顾客购买。随着夏天的到来,人们更乐意选择啤酒作为饮品。

裕民大酒店调研:

该店有销售葡萄酒

主要消费群体为中低收入的周边居民,主要是在喜宴和朋友聚会上购买葡萄酒,其余时间几乎不喝,所以平时店里葡萄酒几乎无人问津

该店只有张裕葡萄酒一种,价格为几十元

店家表示葡萄酒进驻的条件是便宜,并且顾客能接受。

前武休闲农庄调研情况:

该店有销售葡萄酒,消费群体主要为镇上居民和来此休闲度假的人

葡萄酒销售状况不太好

店主表示知道大圩葡萄酒,但不太相信大圩葡萄酒的质量。时鲜饭店调研情况:

该店有销售葡萄酒,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周边居民。消费者表示在办喜事的时候会选择葡萄酒。

该店只有长城、张裕葡萄酒,价格在50元到100元不等

销售不是太好,但是相对而言,长城干红比较好卖

店家表示未曾听过大圩葡萄酒,对于进驻的条件,店家认为是消费者喜欢

荣华明源农家乐调研情况:

该店不销售葡萄酒,调查发现,该农家乐主要是面向市内休闲一族,他们主要是钓鱼而不喝酒,很多人开车前往,害怕葡萄酒会醉人,所以只喝汽水或水果饮料。

南岗镇与义城镇调研对比:

相同点:农家乐和饭店的葡萄酒消费群体主要是镇上居民,他们消费水平总体偏低。两个镇的居民都倾向于喝白酒,偶

尔喝葡萄酒也是在重要节日和喜事中喝,在选购葡萄酒时,两镇居民基本上都倾向于价格便宜的葡萄酒。另外,店家表示价格和品牌知名度是入驻的重要条件。从销售上来说,总体上销售的葡萄酒集中在几个著名品牌,葡萄酒销售不是太好,市场需求不高。

不同点:南岗镇居民相对义城镇居民收入要低一点,因此葡萄酒的消费量相比而言要少一些。义城镇距离大圩更近,所以知道大圩葡萄酒的人相对南岗镇要多。

葡萄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葡萄酒行业市场分析报 告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一、关于中国葡萄酒生产、葡萄酒生产企业概况以及葡萄酒进出口、进口葡萄酒价格 (1)中国年酒葡萄种植面积、酿酒葡萄产量和葡萄酒产量 1. 在中国,葡萄酒还不是主流的饮用酒水。在大多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白酒和啤酒消费还占有很大的比重,具体数据见下表: 1988-1997年中国酒水产量比较对照表单位:万吨 年度酒水总产量白酒啤酒黄酒葡萄酒果酒酒精 1988 1989

1990 1385 1991 136 1992 1993 1994 2233 1995 1996 1997 2. 酿酒葡萄种植面积、酿酒葡萄产量和葡萄酒产量见下表: 年度葡萄种植面积(万亩)葡萄产量(万吨)葡萄酒产量(万吨)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250 225 1999 / /

2000 / / 30 2010 / / 80(预计) 注:1公顷=15亩 3. 中国的酿酒葡萄大致分布在以下九个产区:东北产区、渤海湾产区、沙城产区、清徐产区、银川产区、吐鲁番盆地、黄河故道产区、云南高原产区和武威产区。其中年产葡萄酒超过1万吨的6各省市分别为:山东、河北、天津、北京、安徽和河南,这6各省市的葡萄酒产量能够占到中国葡萄酒总产量的80%。 2001年中国葡萄酒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省份产量(万吨)销售收入(亿元)利税总额(亿元) 山东 河北 天津

葡萄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葡萄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2004年7月) 目录:1、行业整体运行情况 2、葡萄酒行业产品分析 3、葡萄酒行业品牌分析 4、葡萄酒行业新品分析 5、葡萄酒行业促销分析 6、葡萄酒行业热点分析 7、葡萄酒区域市场分析 8、葡萄酒市场下月预测 一、行业整体运行概述 7月葡萄酒市场和火爆的饮料和乳品市场相比略显沉默。但在这个承上启下的时间,任何一个葡萄酒企业都没有放松。关税下调后,洋葡萄酒来势汹汹,放下尊贵的身段和国产葡萄酒争夺中低档市场。而国产品牌则在中低档市场苦苦支撑的同时,将重点放在了高档产品的开发上。传播葡萄酒消费理念成为企业的共同选择,他们知道,只有市场培育起来了,才有行业的发展。虽然本月新品很少,但有着向保健方向发展的趋势。本月价格变动不大,主要是因为此时企业多处在休整期,维持现有的市场占有率是绝大部分企业的选择。下月开始,葡萄酒进入销售预热期,市场可能有较大变化。 二、葡萄酒行业产品分析 1、价格行情分析 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对广州、成都、郑州、长沙、武汉、南京、沈阳、济南、北京、上海等10个城市的10个葡萄酒品牌进行了调查,调查的10个

城市中,有60%的城市的葡萄酒价格有波动,它们分别是:北京(5个)、广州(3个)、长沙(2个)、南京(2个)、沈阳(2个)、济南(1个);40%的城市的葡萄酒价格没有波动,它们是成都、郑州、武汉和上海。调查数据显示:7月葡萄酒价格在华中地区总体波动不大,在华北和华东地区波动相对较强烈。 以下是具体调查情况的图表分析: 注: ①商品采样原则,根据品牌在不同销售点出现的重复次数取样,重复次数多的采为样本 ②样本价格确定原则,不同零售点零售价格的加权平均数 ③表中“/”处表明在该地区未将该品牌作为取样样本 ④抽样城市:广州、成都、郑州、长沙、武汉、南京、沈阳、济南、北京、上海等十个城市

世界葡萄与葡萄酒概况

世界葡萄与葡萄酒概况 李华胡亚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杨凌,712100) 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2005年发布的统计资料(Statistiques mondials Paris 2005),对世界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我们根据该资料进行了编译,供参考。 1葡萄种植面积 全世界葡萄栽培面积经过多年的持续上升至上世纪70年代末达最高峰,为10700mha,然后不断下降至1998年。从1999年开始,我们可区别两个时期(图1): ——快速增长期:1999~2002增长了179mha,特别是从1999到2000年,增长了125mha;——然后是基本稳定期,从2002年以来,世界葡萄栽培面积基本稳定在略高于7900mha的水平上(预计2004年为7905mha)。 1.1 各大洲的葡萄栽培面积 预计2004年各大洲葡萄栽培面积的分布为(图2):欧洲(包括前苏联的国家)的葡萄栽培面积接近世界葡萄总面积的60%,其中15国欧盟占3/4,而25国欧盟的葡萄栽培面积 占世界总面积的25%略强;亚洲的葡萄面积接近世界总面积的22%,但大部分不用于做酒; 2.4% 59.7% 4.5% 图2 各大洲葡萄栽培面积2004 年预测分布 1 9 7 6 - 1 9 8 1 9 8 1 - 1 9 8 5 1 9 8 6 - 1 9 9 1 9 9 1 - 1 9 9 5 1 9 9 6 - 2 2 2 2 3 ( 约 ) 预 计 2 4 1000ha 图1 世界葡萄栽培面积 -800-600-400-2000200400 非洲 美洲 亚洲 欧洲 大洋洲 世界 1000ha 图3 世界葡萄栽培面积的变化

葡萄酒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红酒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未来三到五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中国葡萄酒市场将走向何方?行业还会呈现出那些变化呢?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4-2018年红酒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一文指出中国葡萄酒市场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趋势及现状。 一、未来三到五年中国葡萄酒市场将会出现高速增长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没有哪个时代离开过酒,“无酒不成宴,无酒不欢”,这虽然更多说的是白酒,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饮酒习惯也在发生着悄然变化,这种变化我们身边随处可见,那些还在酒桌上拼杀白酒的几乎都是60、70一代人,40、50一代身体已经不能再允许太多折腾了,而80、90后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的饮酒习惯明显不同于他们的父辈了:什么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添一添,那种被动的饮酒方式在他们身上已经不易见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更生活化、更自由地饮酒了。 未来3到5年,80后一代将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这一代人对葡萄酒的喜爱将远超过白酒,因为80、90年一代的消费习惯变化,未来白酒市场将有一大部分会被葡萄酒所取代。 近年来无论是国外葡萄酒企业,还是葡萄酒知识传播培训机构都在积极地推广葡萄酒知识。几年前这些还都是少数精英阶层才可涉及的,葡萄酒也被认为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奢侈品,可也就是几年时间我们再看,很多葡萄酒培训已经深入到二线城市,而且葡萄酒市场推

广更是已经深入到三线城市,、等沿海省份甚至已经到乡镇一级市场。葡萄酒知识的普及度也越来越高,葡萄酒在中国老百姓心中已不再那么神秘和高不可攀,在未来3到5年相信葡萄酒知识在中国会越来越普及。 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这几年在中国迅猛发展,她们所带来的影响力中国老百姓已经切身体会到,新媒体不但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更推动了传统商业模式的变革。新媒体是新时尚,葡萄酒是时尚品,所以当葡萄酒遇上新媒体,必将掀起行业波澜。也买酒、酒美网等新媒体与葡萄酒的结合,已经彻底终结了葡萄酒行业的暴利时代;微信等的快捷分享让无数菜鸟都变成小半个专家。这些新媒体毫无疑问未来几年仍将会高速发展,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国葡萄酒市场发展推波助澜。 行业统计,中国葡萄酒目前仅300亿左右的市场总量,相对于白酒数千亿市场来说目前还只是“小兄弟”,但是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加之葡萄酒知识的普及以及新媒体的推波助澜,我们相信未来3到5年中国葡萄酒必将会高速增长,甚至会出现暴发性增长。 二、进口酒市场潜力巨大 我们分析了国产葡萄酒因为三大难关不易跨越,未来3到5年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中国葡萄酒市场高速增长已是必然,所以进口酒巿场机会巨大,这种机会也源自于进口酒自身的几大优势:一是中国老百姓还是认为进口品牌文化底蕴相对深厚,特别是旧世界地区的品牌,葡萄酒行有句话:老外是看酒喝酒,咱中国人更多是看人喝

红酒市场现状分析

一、葡萄酒市场分析: 葡萄酒是国际酒类市场中仅次于啤酒的第二大流行饮料酒,但在我国葡萄酒的人均消费量仅是当前世界平均消费水平的5%。这样看来,我国的葡萄酒市场的大门尚未完全打开,甚至可以说,它现在只开了一条小缝而已。 现在,我国葡萄酒市场小,人均消费水平低,较低的消费基数与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决定了我国葡萄酒行业会保持快速增长。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我国葡萄酒市场消费潜力的释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消费者消费习惯的转变及我国酿酒葡萄基地的建设等配合,因此,我们认为寄希望该行业出现"井喷"现象也不现实。 在政府公布金融危机之前,高端葡萄酒就已经明显下滑。金融局势对葡萄酒行业的影响也是必然的,尤其是高端葡萄酒,预计下滑了40%-50%。但同时也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性价比高的葡萄酒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从之前闭幕的广州国际名酒展上的热烈气氛不难看出,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的葡萄酒商看中了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同时试图通过人民币较为坚挺,出口风险更低的中国市场来减弱金融危机的冲击。 而在现场,不乏比国产酒价格更低的原产国进口酒。这也不难看出外国酒商对中国的促销力度正在加大。实际上,尽管中国不是全球最大的葡萄酒消费市场,但绝对是最牢固的市场。 由此可见,中国市场对于红酒而言是一块尚未被切割成功的巨大蛋糕。对于它,我们不能坐观其成,那样的话在蛋糕切割完成后可能已经没有我们的份额,当然已不能胡乱下刀,那样,我们也许会破坏原本可以享受到的那一块(让我们的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留下难以转变的不好印象)。在这块蛋糕上找到合适的下刀之处,分得尽可能大的,适合我们的蛋糕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此外,消费者热烈追捧性价比高的产品的消费心理可以成为我们营销的有力突破口。 并且,由于葡萄酒的消费群体本来就主要是城市中高收入阶层,而且平均单价也较其他酒类要高,因此葡萄酒的消费价格敏感度不如其他酒类,而对品牌的敏感度较高。根据有关调查,消费者挑选葡萄酒最看重品牌,然后是价格。 而这些年来,拉菲酒庄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成功建立起红酒高端品牌的概念的

中国葡萄酒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总结.docx

关于中国进口红酒的 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一、调查背景 随着国外葡萄酒市场的持续低迷,中国市场已成 为世界各葡萄酒产国的避风港。作为当前葡萄酒消费 量增长最强劲的中国,市场现状与未来趋势到底如何? 伴随着国外市场的低迷而中国却在加入WTO之后,随着葡萄酒进口关税税率从 65%一路降至 14%(瓶 装)和 20%(散装 ) ,进口葡萄酒在中国的机会开始大 幅显现。越来越多的国外葡萄酒如潮水般涌入国内市 场,进口量持续高速增长。数千个品牌,几十个品种,以及新旧世界葡萄酒的不同分级方法让消费者眼花缭 乱。各国外葡萄酒企业及其中国的合作伙伴们均使出 浑身解数,力图在中国这个当前全球最大的新兴葡萄 酒市场上尽可能多的分得一杯羹,把握住这个难得的 机遇。 二、市场分析 1、红酒市场目前的容量分析 (1)、目前消费在认知度分析 A、中国葡萄酒文化相对世界相比很薄弱,属于有历史

无文化的情况。中国的葡萄酒文化营销处于初级阶段,既学习和接受欧美的葡萄酒文化。大部分消费者通过影视剧,广告片和网络了解红酒认识红酒。但深层次 的红酒文化教育仍然十分缺乏。导致大多数消费者仍 处于“乱喝” B、“没有文化,葡萄酒就是昂贵的饮料”。 (2)、与世界消费认知的差距 A、我国目前的葡萄酒产业仍处在培育期。目前人均消费 0.61 升,城镇人均消费葡萄酒 1.1 升。与世界人均 6升多的消费量差距很大。从国内饮料酒的消费结构看,葡萄酒也仅占酒类年消费总量的 1.6%。 B、在饮用上,中国人完全省略了观、晃、闻、品的步 骤,一口一杯还觉着不过瘾 C、我国葡萄酒的消费水平低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引 入时间短,二是居民收入低 (2)、进口红酒的市场成熟度与容量分析 A、从 04 年至 09 年的 6 年中,瓶装进口葡萄酒总量连 续多年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据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 年全国瓶装酒进口葡萄酒总量达到了创纪录 的84360 吨,比 2008 年的 55500 吨新增 28860 吨,增长比率为 52%,比 2007 年的 48815 吨增长 72.8%,比2004 年的 7080 吨增长了 10 倍多。2009 年葡萄酒进口

中国葡萄酒行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xx葡萄酒行业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一、葡萄酒行业的现状 在我国,葡萄酒的产销情况虽然不如白酒的啤酒,但从2000年开始,伴随着新一轮消费升级大潮的来临,葡萄酒行业再次进入快速发展期。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知出现变化,居民的消费能力也出现上升,葡萄酒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2001至2005年葡萄酒产销量增长一倍。2006年葡萄酒行业进入平稳发展期。 全年行业销售收入达到 129.52亿元,同比增长 25.04%,利润总额达到 13.53亿元,同比增长 19.60%。2006年葡萄酒的产量 49.5万千升,与2005年的 43.4万千升相比上升 14.1%。 2007年1-5月,国内葡萄酒产量同比增长 15.3%,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规模上,企业平均毛利率水平同比提高 1.6个百分点,税前利润同比增长 18.4%,行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葡萄酒进口量增幅虽大,但小包装酒进口总量仍不足国内总产量的7%。 截止

2009年10月xx葡萄酒产量达到 7.10亿升,同比增长 18.13%。仍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09年1-8月葡萄酒制造业的收入为 153.24亿元,同比增长 14.02%。 2010年的中国葡萄酒市场,无论生产、进口、营销、流通、投资,以及对葡萄酒的理解、热爱和消费程度上,都有着空前的非凡表现。2010年1—8月份葡萄酒产量为 63.59万千升,同比增长15%;2010年1-9月份葡萄酒进口量为 20.18万千升,较09年同比增长了67%。这种坚挺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为全球葡萄酒业带来了狂躁、欣喜和希望。随着国外葡萄酒不断递增式的涌入和中西方葡萄酒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更加催化成熟了中国葡萄酒市场。尤其在经过近10年的发展后,中国俨然开始了葡萄酒大业的鼎盛时期。 在我国葡萄酒发展保持良好发展的同时,一批葡萄酒企业也纷纷打响了自己的品牌。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在我国的500多家葡萄酒企业中,已经形成了以张裕、王朝、长城等为龙头的一线葡萄酒品牌。几大品牌占据了国内葡萄酒市场的大部分份额,集中度进一步增大,近期内这种态势仍将保持。目前,国内葡萄酒品牌张裕、长城、王朝的葡萄酒产量,占全国葡萄酒总产量的50%左右。 同时张裕、长城和王朝的销量占50%的市场份额。利润总额更是占到行业的67%。 王朝、张裕、长城三家国产品牌通过超市等多渠道的扩张,已在国内消费者心目中占据重要的位臵。未来,这三家独大的局面还将延续。 二、葡萄酒行业的问题 (一)发展问题

我国葡萄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唐文龙 2003-08-28 14:48 一、关于中国葡萄酒生产、葡萄酒生产企业概况以及葡萄酒进出口、进口葡萄酒价格 (1)中国年酒葡萄种植面积、酿酒葡萄产量和葡萄酒产量 1. 在中国,葡萄酒还不是主流的饮用酒水。在大多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白酒和啤酒消费还占有专门大的比重,具体数据见下表: 1988-1997年中国酒水产量比较对比表单位:万吨 年度酒水总产量白酒啤酒黄酒葡萄酒果酒酒精 1988 1357.29 468.54 662.77 85.9 30.85 109.23 108.78 1989 1284.63 448.31 643.41 83.66 27.18 82.07 107.79 1990 1385 513.91 692.23 75.5 25.4 78.2 129.3

1991 1538.92 524.48 838.37 80.64 24.10 71.24 136 1992 1752.71 547.43 1020.66 93.26 24.60 66.66 145.03 1993 1967.43 593.67 1190.08 103.61 23.60 56.45 151.24 1994 2233 651.29 1414.66 104.81 18.00 44.26 170.47 1995 2567.34 798.62 1568.82 134.53 22.90 42.45 227.81 1996 2650.94 801.3 1681.91 119.70 17.00 31.00 200.28 1997 2834.11 781.79 1888.94 121.63 18.55 23.20 213.28 2. 酿酒葡萄种植面积、酿酒葡萄产量和葡萄酒产量见下表: 年度葡萄种植面积(万亩)葡萄产量(万吨)葡萄酒产量(万吨) 1990 183.9 85.9 25.40 1991 170.8 91.6 24.10 1992 208.5 112.5 24.60

市场营销葡萄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市场营销葡萄酒行业市 场分析报告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唐文龙 2003-08-28 14:48 一、关于中国葡萄酒生产、葡萄酒生产企业概况以及葡萄酒进出口、进口葡萄酒价格 (1)中国年酒葡萄种植面积、酿酒葡萄产量和葡萄酒产量 1. 在中国,葡萄酒还不是主流的饮用酒水。在大多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白酒和啤酒消费还占有很大的比重,具体数据见下表: 1988-1997年中国酒水产量比较对照表单位:万吨 年度酒水总产量白酒啤酒黄酒葡萄酒果酒酒精 1988 1357.29 468.54 662.77 85.9 30.85 109.23 108.78 1989 1284.63 448.31 643.41 83.66 27.18 82.07 107.79 1990 1385 513.91 692.23 75.5 25.4 78.2 129.3 1991 1538.92 524.48 838.37 80.64 24.10 71.24 136 1992 1752.71 547.43 1020.66 93.26 24.60 66.66 145.03 1993 1967.43 593.67 1190.08 103.61 23.60 56.45 151.24 1994 2233 651.29 1414.66 104.81 18.00 44.26 170.47 1995 2567.34 798.62 1568.82 134.53 22.90 42.45 227.81 1996 2650.94 801.3 1681.91 119.70 17.00 31.00 200.28 1997 2834.11 781.79 1888.94 121.63 18.55 23.20 213.28 2. 酿酒葡萄种植面积、酿酒葡萄产量和葡萄酒产量见下表: 年度葡萄种植面积(万亩)葡萄产量(万吨)葡萄酒产量(万吨) 1990 183.9 85.9 25.40

葡萄酒市场概况

葡萄酒市场概况 中国的葡萄种植面积世界第一,酿酒葡萄面积也居前列。2005年,酿酒葡萄栽培总面积约46.6千公顷,结果园面积约34.3千公顷,总产量约48万吨左右。根据国家葡萄、葡萄酒发展规划,到2010年全国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将达66.67千公顷,2015年将达100千公顷。 2005年我国葡萄酒产量43.4万千升,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02.3亿元;2006年葡萄酒总产量达49.51万千升,销售收入129.5亿;2007年产量为66.51万千升,销售收入达到146.8亿元。年增长率均处于世界最高水平。 2007年,在世界葡萄酒行业1000亿美元的销售总额中,中国的消费总量首次占到了较大比重,目前,法国和意大利是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消费国,分别占有世界葡萄酒市场12.7% 和12.6%的份额。其后是美国(11.1%)、德国(10.3%)、英国(5.4%)、阿根廷、西班牙、俄罗斯、罗马尼亚和中国(2.2%)。 此外,企业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品牌数量逐年增加。 中国葡萄酒从第一个工业化酒厂开始到现在已有100多年历史,近20年发展最为迅猛。据统计,我国现已有葡萄酒生产企业500多家,形成了以张裕、长城、王朝、威龙为龙头的一线品牌企业;以云南红、华东、龙徽、北京丰收、甘肃莫高、宁夏贺兰山、东北通化股份、长白山、新疆新天等为主的二线品牌企业,他们在产能、技术、设备等方面都已趋于成熟;另有众多的葡萄酒企业也基本上具备了国际质量标准,并通过了认证,构成了山东的烟台、蓬莱、河北的昌黎、怀来、东北的通化、西北的甘肃、宁夏、新疆、黄河古道地区以及西南地区的品牌集群。而从事葡萄酒销售的企业更多,其中包括进口葡萄酒代理经销企业,产销双方共同培育市场。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型企业到小规模精细化生产企业,从全国代理到区域经销到终端销售,已形成了完整而庞大的产业体系。

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一、关于中国葡萄酒生产、葡萄酒生产企业概况以及葡萄酒进出口、进口葡萄酒价格 (1)中国年酒葡萄种植面积、酿酒葡萄产量和葡萄酒产量 1. 在中国,葡萄酒还不是主流的饮用酒水。在大多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白酒和啤酒消费还占有很大的比重,具体数据见下表: 1988-1997年中国酒水产量比较对照表单位:万吨 年度酒水总产量白酒啤酒黄酒葡萄酒果酒酒精 1988 1357.29 468.54 662.77 85.9 30.85 109.23 108.78 1989 1284.63 448.31 643.41 83.66 27.18 82.07 107.79 1990 1385 513.91 692.23 75.5 25.4 78.2 129.3 1991 1538.92 524.48 838.37 80.64 24.10 71.24 136 1992 1752.71 547.43 1020.66 93.26 24.60 66.66 145.03 1993 1967.43 593.67 1190.08 103.61 23.60 56.45 151.24 1994 2233 651.29 1414.66 104.81 18.00 44.26 170.47 1995 2567.34 798.62 1568.82 134.53 22.90 42.45 227.81 1996 2650.94 801.3 1681.91 119.70 17.00 31.00 200.28 1997 2834.11 781.79 1888.94 121.63 18.55 23.20 213.28 2. 酿酒葡萄种植面积、酿酒葡萄产量和葡萄酒产量见下表: 年度葡萄种植面积(万亩)葡萄产量(万吨)葡萄酒产量(万吨) 1990 183.9 85.9 25.40 1991 170.8 91.6 24.10 1992 208.5 112.5 24.60 1993 212.8 135.5 23.60 1994 223.3 152.2 18.00 1995 228.9 174.2 22.90 1996 230.2 188.3 17.00

中国进口红酒市场分析

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分析调研 一、关于中国葡萄酒生产、葡萄酒生产企业概况以及葡萄酒进出口、进口葡萄酒价格 (1)中国年酒葡萄种植面积、酿酒葡萄产量和葡萄酒产量 1. 在中国,葡萄酒还不是主流的饮用酒水。在大多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白酒和啤酒消费还占有很大的比重,具体数据见下表: 1988-1997年中国酒水产量比较对照表单位:万吨 年度酒水总产量白酒啤酒黄酒葡萄酒果酒酒精 1988 1357.29 468.54 662.77 85.9 30.85 109.23 108.78 1989 1284.63 448.31 643.41 83.66 27.18 82.07 107.79 1990 1385 513.91 692.23 75.5 25.4 78.2 129.3 1991 1538.92 524.48 838.37 80.64 24.10 71.24 136 **** ****.71 547.43 1020.66 93.26 24.60 66.66 145.03 1993 1967.43 593.67 1190.08 103.61 23.60 56.45 151.24 1994 2233 651.29 1414.66 104.81 18.00 44.26 170.47

1995 2567.34 798.62 1568.82 134.53 22.90 42.45 227.81 1996 2650.94 801.3 1681.91 119.70 17.00 31.00 200.28 1997 2834.11 781.79 1888.94 121.63 18.55 23.20 213.28 2. 酿酒葡萄种植面积、酿酒葡萄产量和葡萄酒产量见下表: 年度葡萄种植面积(万亩)葡萄产量(万吨)葡萄酒产量(万吨)1990 183.9 85.9 25.40 1991 170.8 91.6 24.10 1992 208.5 112.5 24.60 1993 212.8 135.5 23.60 1994 223.3 152.2 18.00 1995 228.9 174.2 22.90 1996 230.2 188.3 17.00

葡萄酒行业发展概述

报告 第一章葡萄酒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行业概述 中国是一个很大的葡萄酒消费市场,以往葡萄酒消费人群主要是外国人、海归和在CBD上班的白领。随着消费者养生保健意识增强,以及葡萄酒有益健康的常识逐渐深入人心,中国葡萄酒消费者人群不断扩大。这促使中国葡萄酒市场快速成长,产销量持续增长,2010年我国葡萄酒产量达到10.89亿升,2011年葡萄酒产量达11.57亿升,同比增长6.25%。 近年来,我们葡萄酒销售规模保持快速扩张的态势,2010年我国葡萄酒零售规模达到14.8亿升,人均消费量由1999年的0.14 升/人提高到2010年的1.1升/人。但是,我国葡萄酒的人均消费量仍大大低于世界3.6升的世界平均水平,日本7.1升的水平。随着消费者对于葡萄酒的逐步认知和对于健康理念的逐步深入,葡萄酒的人均消费量有望持续提升,预计2015年我国葡萄酒零售规模接近30亿升。 目前,我国葡萄酒产业仍处在培育期,人均消费与世界人均消费量差距很大。从国内饮料酒的消费结构看,葡萄酒也仅占酒类年

消费总量的1.5%。中国葡萄酒市场具有巨大的市场增长潜力。未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将使葡萄酒行业长期景气。 第二节葡萄酒的历史 葡萄酒的历史,与西班牙葡萄酒生产历史息息相关,起源于早期腓尼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世界上最古老的葡萄酒之一,其演变已明显受到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帝国和文明如腓尼基人、希腊人、罗马人、摩尔人、西班牙和英国的影响。今天,葡萄酒的享用已相当普及,它从前那样,它仍然是其中的葡萄酒是世界上最不寻常的历史表现。 葡萄酒在西汉时期以前的中国已有酿制,当时葡萄主要在西域种植和加工。后来西汉特使张骞在公元前138年出使西域,把葡萄和葡萄酒酿制技术由西域引进至中原,不过当时葡萄酒仍是奢侈品,而在汉代后中原的葡萄和相关加工的应用和承传更一度中止了;直至唐代李世民时期重新由西域引进至中原后,酿酒技术和品尝普及性更大有进步与广泛。到了元代,凭借蒙古皇官推动,有关葡萄酒的产业更为登峰造极,不仅法例规定祭祀太庙必须使用葡萄酒,而且更设立若干御用和民用的葡萄园。惟明代起粮食白酒的发酵与蒸馏技术改良,且储存保质优化和较不受季节性影响,蒸馏白酒就取代葡萄酒成为中国主流飨饮用酒,中式葡萄酒

葡萄酒市场调研报告

葡萄酒市场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1、初步了解样本市场主要大型商场和超市甜型葡萄酒的市场现状,分析武汉市场甜型葡萄酒的整体情况。 2、收集样本市场主要大型商场和超市不同品牌葡萄酒的市场分布、销售价格、销售状况以及同一品牌葡萄酒的产品分类、销售价格、销售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寻找武汉市场最佳突破点。 3、了解样本市场消费者对葡萄酒的需求层次、品牌认知程度。 4、了解样本市场消费者的饮酒(葡萄酒)类型、习惯、场合、男女比例、年龄层次等因素,挖掘潜在市场消费者。 二.调研方法: 1、大型商场超市的走访和调研; 2、与部分商场超市促销员的个别访谈调研; 3、与部分商场超市消费者的个别访谈调研; 4、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进行补充。 三.调研概况: 2002年3月24日至2002年3月25日对样本主要大型商场和超市进行了市场走访和调研。此次调研的大型商场和超市包括:中南超市、亚贸超市、中百仓储超市(武昌珞狮路店)、徐东平价超市、麦德龙超市(徐东店)、好又多超市(民意广场)、家乐福超市(武胜路十升店)、武商千禧龙超市、武汉广场、世贸广场、华联超市(汉阳店)等。这些商场超市为武汉市场知名度较高的商场超市,几乎垄断了武汉市场大部分百货零售和批发;另外,它们分布于武昌、汉口、汉阳,由点及面辐射整个武汉三镇因此,上述调研的样本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武汉市场葡萄酒销售现状。 本次调研普遍感受到消费者在选择甜型葡萄酒时较为看重产品品牌、葡萄酒的包装、葡萄酒的价位和葡萄酒的容量。以上四点是促成消费者购买某一品牌甜型葡萄酒产品的主要因素。而在选择档次较高的的干红时则更注重品牌,对品牌似乎已经产生一定的忠诚度。像张裕、王朝等强势品牌,无论其甜型葡萄酒还是其干红葡萄酒都在武汉市场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佳绩。但是如果加上促销手段,那么情况就有一定的变化。例如威龙系列产品,历来是人们公认的低档产品制造商。但是,在武汉一些卖场,他们开展了一些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销售量就立刻超过了几大品牌。 在武汉市场红酒主要品牌排序:张裕、长城、王朝、威龙。张裕大约占30%左右的市份额。丰收一般化。

红酒市场分析调查报告两篇

红酒市场分析调查报告两篇 篇一:中国进口红酒市场分析调查报告 一、进口趋势 如今,世界的焦点在中国。作为当前葡萄酒消费量增长最强劲的市场之一和亚洲葡萄酒市场最主要消费国,中国有着极具光明的“未来”。对于外资葡萄酒生产商和经销商来说:“不在中国,就在去中国的路上。” 据统计,我国的葡萄种植面积排名全球第6,葡萄酒年产量在世界上排在第11位。据预测,如按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计算,20XX年我国葡萄酒需求量将达96.6万吨。按最近四年平均年增长10%的速度计算,到20XX年我国葡萄酒产量将达63万吨。仍有33.6万吨市场缺口。固然33.6万吨市场缺口将成为进口葡萄酒的天然市场。 中国目前葡萄酒的人均年消费量只有0.5升,和世界平均水平7.5升尚有距离,更远不及欧洲一些传统消费国人均消费量,但饮用葡萄酒在中国已开始从过年过节偶尔为之变成一种生活饮食习惯。虽然世界葡萄酒业每年增长速度不到1%,中国葡萄酒产业每年增长速度却超过10%,销售量达到15%。

中国葡萄酒市场近年来急速膨胀。20XX年的时候,中国就已经位列全球第10大葡萄酒消费国,占当年亚洲消费总量(约6.58亿瓶)的62.7%。而在主要的葡萄酒交易平台的伦敦,每年93亿港元的葡萄酒销售额中,就有四成(约27.8亿港元)交易的买家来自中国。 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Liv-ex)透露,中国对葡萄酒的热情已经在葡萄酒市场上掀起了风暴,去年将1982年的LafiteRothschild 价格推高近93%(达到每箱17433英镑)的就是中国买家。香港酒类行业协会援引业内杂志《品酿客》(Decanter)的数据则指出,目前中国每年消费的葡萄酒大约有200万箱,随着中国财富的增长和饮用葡萄酒之风的日益盛行,预计到20XX年,这个数字将增至5000万箱。 “入世”之后,伴随着进口关税的逐年降低,国外产品流入中国市场的速度更是呈现出加速的趋势。中国市场的进口葡萄酒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法国、智利、西班牙、意大利、阿根廷和美国等国家,从20XX~20XX年,进口瓶装葡萄酒保持了64.4%的年复合增长率,进口散装葡萄酒保持了103.8%的年复合增长率。当20XX年全国瓶装酒进口葡萄酒总额达到了创纪录的2.64亿美元,与20XX年相比增长了43.48%。20XX年中国大陆进口葡萄酒总量达17.12万吨(其中瓶装葡萄酒9.1万千升,散装葡萄酒8.02万吨),进口总金额达4.42

国内葡萄酒市场分析

国内红酒市场分析 红酒的销售 我实习的单位主要面向国内市场。通过这么多天的学习,在销售部的几名的同事的协力合作下,我做了一些市场环境分析和市场营销方案。 国内红酒市场分析 内部优势: 1.自然环境:从日照时间、降雨量、昼夜温差等条件,都适宜酿酒葡萄生长。仅河北省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已达26万亩,酿酒葡萄总产量达到20多万吨。 2.消费市场:首先,中国拥有巨大的酒类消费市场,而且中国的葡萄酒消费正在以每年25%以上的速度增长。据有关葡萄酒权威人士预测,在未来的5年里,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基数最大的国家将成为葡萄酒消费新的增长点。 其次,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物质丰富。中国人有了更多的精神享受需求,加上葡萄酒的保健功效宣传已经深入到了大众的思想意识中,将进一步促进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快速增长。这一切为葡萄酒行业的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中国人口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购买力逐步增强。而且,外国人员来华经商、旅游等日益频繁。 3.文化环境: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酒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沉淀,成为各种社交场合必不可少的消费品。从文化层面上来讲,品格高雅,中国人对酒足饭饱的需求非常强烈且根深蒂固。 4.政策环境:葡萄酒系酒精度较低的发酵酒种,近几年来,随着大家对白酒危害性认识的加深,同时对占世界饮料行业的第二位的葡萄酒是具有营养的国际性饮料的观点的认可,葡萄酒在世界商品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特是干红葡萄酒宣传力度的加大,人们对干红的需求日益增加,喝干红已经成为保护身体、提高品位的一种时尚。与此同时种植葡萄可以开发利用山坡地、沙砾地等不宜种植粮食的土地资源。 5.葡萄酒市场:中国葡萄酒市场虽然存在巨大潜力,但是远没有达到快速

红酒供应链研究现状

国内红酒发展研究现状 1.1中国红酒业的发展 世界葡萄酒业每年增长速度不到1%,国际市场上每年有大量的葡萄酒过剩,而中国葡萄酒每年增长速度超过10%。中国乃至亚洲已经成为葡萄酒业最具潜 力的“新新世界”。国内葡萄酒的市场格局基本还是比较明朗,基本实现了品牌的高度集中。自1998年起,张裕、长城、王朝三家就一直占据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野力、龙徽等十几种品牌的综合实力发展也已进入快车道,正在 迅速崛起成长为第二梯队,占据了剩下的大多数市场份额。 随着葡萄酒关税降低以及人民币升值,国内葡萄酒相对国外葡萄酒具有的 价格优势慢慢减少。国际葡萄酒生产商又将对我国市场发起自上世纪九十年代 后的第二次市场争夺攻势,我国葡萄酒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1.2张裕红酒的诞生和发展 1892年,著名的爱国侨领张弼士先生为了实现"实业兴邦"的梦想,先后投 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中国葡萄酒工业化的序幕由此 拉开。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张裕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葡萄酒生 产经营企业。1997年和2000年张裕B股和A股先后成功发行并上市,2002年 7月,张裕被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评为"最具国际竞争力向世界名牌进军的16 家民族品牌之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权威机构联合进行的2004年度企业竞 争力监测中,张裕综合竞争力指数居位列中国上市公司食品酿酒行业的第八名,成为进入前十强的唯一一家葡萄酒企业。 面对市场机遇和葡萄酒行业的激烈挑战,张裕确定了未来三年的发展战略 目标:到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利税15亿元,进入世界葡萄酒酒业 前10强,成为国际著名的葡萄酒企业集团。 作为国内葡萄酒行业的龙头公司,张裕自2000年上市以来,一直保持稳定 增长,即使在全球遭遇金融危机的2008年,其当年中报净利润仍同比大增

葡萄酒简介

葡萄酒简介 葡萄酒是最具全民性与健康性的产品,为什么人们会这么沉迷于葡萄酒的魅力,好奇心是部分原因之一,另外多样话与多变性是人们喜欢葡萄酒的因素。喜欢葡萄酒的您,除了与三五同好的朋友酌瘾之外是否了解香醇的葡萄酒的成分与其在酿造过程的内在奥秘呢以下将为您作一连串的介绍。 葡萄酒的定义 凡是新鲜葡萄经压榨成汁,透过酦酵过程而成为一种含酒精之饮料,即称之为葡萄酒什么是「发酵」?公式如下: 糖+酵母=酒精&二氧化碳 糖份自然存在于成熟的葡萄内,酵母也自然存在于葡萄表皮白色果皮上,所有糖分被转换成酒精货酒精度达15%而将酵母菌杀死时,发酵过程即完成,除了香槟和其他气泡酒会经由特殊方式将二氧化碳保存起来外,他都会消失于空气中。 葡萄酒的种类: 1.静态葡萄酒:如红酒、白酒及玫瑰红酒,酒精浓度约8%~14%。 2.气泡葡萄酒:如香槟及其他气泡酒,酒精浓度约8%~14%,并含二氧化碳。 3.强化酒精(Fortified Wine)葡萄酒:酒精浓度约17%~22%。 影响葡萄酒质量的因素: 1.品种: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特性并可依实际需要与其它品种加入调配 2.土壤:葡萄与其它农产品不同葡萄需要瘦脊土壤上生长其中以沙白垩土及石灰土最适宜生长 葡萄种植在劣质土地上会将其根部尽可能延伸藉以获得充足的水奉份及养份 3.气候:均衡的适度的湿度及温度是一切优先的因素尤其是冬季干燥而长的良好夏天及适当的 散布是葡萄最理想生长环境相反地在收获期每年九月过量的雨水及阳光会影响的质量另外霜雪寒雾狂风暴雨等会为葡萄带来灾害 4.专业技术:因为树需长期的细心照顾正确的修剪方法虫害的防止土地的耕种等等都需要熟练 及专业性知识的人员而在酿造过程及储存期更需要专业的人士加入细心处理才能酿出上好的葡萄酒。 葡萄酒的酿造方式: 葡萄树经生长一~二年后,必经再经过四年的细心栽培才能够生长出上乘的葡萄作酿酒之用。葡萄树通常在九、十月间成熟,采摘后马上运送至压榨房,经过净化枝叶等杂质之后,再被倒入一个呈水平状前压榨器之内,这部机器由木头所制成,内有旋转旋状枝条,两端由一大的钢制转轴承接,其间的链条、铁勾会将一团团的葡萄压榨成汁浆。此时那些称为葡萄汁(Must)的液体转入一个发酵用的巨大容器中等待发酵。葡萄汁中所含的糖分经酵母菌的发酵作用转化成酒精及碳气,排去碳气后新葡萄酒就产生了。在装瓶前,这些新酒需置入橡木桶内,储存约二~三年的时间才装到瓶子中,这是指较佳的葡萄酒而言,而一般的葡萄酒通常储存期没那么长约6~24个

红酒市场分析

中国最近几年自用型消费是主体,推动中国葡萄酒市场转型 从世界范围内总体来说,酒类市场供大于求。经济危机后全球经济疲软,特别是,生产、消费酒类的主体,欧美地区。新兴国家如中国却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和消费人群(中产阶级以及中高产阶级consumers were moving into the middle and upper-middle classes),2011比去年同期增长2.2%,预计2012会比去年增长$62.7 billion (2014年中国已超越美国、法国成为了世界上红葡萄酒消费量最大的国家) . 2012年开始,连续多年进口酒市场的高增长戛然而止,先是在具备行业风向标意义的苏富比秋拍中,法国著名的波尔多产区高端葡萄酒价格出现了30%的降幅。原因是因为中国廉政政策,公款高消费的紧缩。 PEST分析 政治因素: China’s government was distinct because it was a communist state. China’s economy had seen great prosperity since its adaptation to being less planned and more marketoriented It was the second-larg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only behind the United States Chinese government faced big challenges: low domestic demand for products/services due largely to the culture’s innate need to save, job creation for the rapidly growing population and number ofimmigrants, and reduction of crime andcorruption=>廉政政策后高端葡萄酒市场,预计下滑了40%-50%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protectionist measures remained a barrier for multinationals 中国市场,人民币较为坚挺,出口风险更低, 通货膨胀现象很严重 社会因素: low domestic demand for products/services due largely to the culture’s innate 人口基数大 老龄社会 科技因素: The Chinese Wine Industry China’s wine history dated to 206 BC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Han Dynasty. However, winemaking didnot expand in China because of seasonality, poor soil conditions and lack of suitable technology.Wine tended to be used by government officials or wealthy merchants at important ceremonies, while beveragesdistilled from grains dominated the mass market, although ordinary Chinese people used it for events likebirthdays, farewells and weddings.

欧洲葡萄酒概况(doc 11页)

但非酒精类饮料的食物。 不管怎样,全世界的葡萄酒消费总量并没有和生产量以同样的节奏增长,因此产生了世界范围内的葡萄酒生产过量现象,为了避免中、远期此领域的某些葡萄酒企业倒闭,这种情况应该得到迅速解决。 “新世界” 如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智利或者阿根廷等国家已经在最近几年里提高了他们的产量,并且他们已经懂得在世界市场上重新定位他们的产品。 这些在世界定位中扮演主要角色的葡萄酒,拥有一些要素和许多固有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新世界”葡萄酒是易于了解和品尝的创新均衡产品。它们是在“国际口味”支配的模式下加工制造而成。为了生产出一些完全符合消费者喜爱的产品,生产者会对市场消费趋势进行调研:标注的产地、浓度的高低等。在一些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相对不太成熟的国家里有可能出现这种情

况,因为那里加工者没有受到与产区有关的历史特征的影响,原产地控制命名的生产标准不是很严格或者说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标准。 消费最多的葡萄酒是总是那些探求标准准则而被称之为“国际口味”的产品,也就是说,消费者习惯于停留在一定的味觉和嗅觉上。许多这种葡萄酒都是单一的品种,一方面这简化了感觉器官上对品种的辨别,另一方面它使金字塔式的记忆方式“国家-产地-种类-品牌”变得更加容易。 这样通过价格去选择产品很容易被接受。大多数情况下本地葡萄酒用于勾兑国际口味葡萄酒。当那些国际标准的葡萄酒已经拥有很牢固的品牌形象、并占据了可观的市场分额后,本地葡萄酒在以后一个阶段将被引进到国外市场。面对一些与国际口味的酒对比强烈的产品,这种尝试可以避免新产品被消费者拒绝。因此在两个时间段进军市场可以快速地赢得市场份额。 这些国家的尖端技术(例如品系选育、灌溉技术,甚至在一些国家每年有两季收获葡萄)以及不存在像葡萄种植和酿酒的监控机构等,都是使生产者拥有更大自由空间,在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