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专题一: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外交关系)

一、历朝历代民族政策与民族制度:

1、唐朝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采取“全齐部落,顺其土俗”的开明政策;具体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与内地不同的行政制度(由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的内部政务),当时称为“羁縻州”(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类似);“羁縻州”的建立很能体现一国多制的精神和唐代政治开明的特色。

2、北宋初期,多次攻辽都告失败;后双方订立澶渊之盟。南宋建国后,在金军的进逼下,以岳飞首的抗战军民,为收复中原而浴血奋战(抗金英雄——岳飞;抗元英雄——文天祥);双方最终达成绍兴和议。

3、为了维护特权,强化统治,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机关)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到目前,我国先后设立了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二、新疆问题专题:

1、西汉汉宣帝时,设立西域都护(府),表明西域地区(今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了中央政府的统辖,标志着西域地区从此正式成为了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清朝前期,平定新疆地区大小和卓木叛乱,并设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晚清时期,左宗棠收复新疆。

三、西藏问题专题:

1、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对加强汉藏两族联系,发展藏族经济做出了很大贡献。

2、元朝:西藏地区由中央机关宣政院直接管辖;这表明西藏从此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清朝:设驻藏大臣,代表清政府政府会同达赖、班禅共管西藏事务。

4、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1965年设立西藏自治区。

四、台湾问题专题:

1、三国时,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这是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大陆与台湾大规模交往的史实。

2、元朝后期,在澎湖设立巡检司,专门管理澎湖列岛和琉球(今台湾)。

3、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清初,1662年郑成功率军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350周年)。

4、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1895年通过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5、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6、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台湾与大陆分裂。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共两党内战遗留问

题,因此纯属中国内政问题。我国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五、对外交往与外交关系:

(一)、古代中外交往史:

1、西汉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今新疆地区),促成了中西交往通道——丝绸之路的开通。

2、唐朝对外开放,中外文化交流活跃频繁:(1)玄奘西行:①目的地:佛教发源地—古印度。

②成果:带回大量佛学经典,并撰成《大唐西域记》一书,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

(2)鉴真东渡,将佛教传播至日本(律宗初祖),同时还将盛唐的医药知识、建筑艺术、书法绘画等介绍到日本(天平之甍)。(3)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华学习交流。

3、元朝:马可波罗来华——(马可波罗行纪)。

4、明朝:(1)戚继光抗倭(日本流亡海外的武士)。(2)郑和下西洋(今印度洋一带),最远

抵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促进了明朝与亚非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3)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华(意大利的利玛窦、德国的汤若望)

5、清朝: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近代中国陷入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

(二)、近代屈辱外交:见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抗争专题。

(三)、新中国外交关系(成就):

1、外交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20世纪50年代外交成就:(1)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长期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2)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国家参加的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外交方针,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普遍赞同,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

3、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1)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将台湾蒋介石集团(国民党)的“代表”驱逐出联合国的一切机构。(2)中美建交:①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的发表,表面中美关系开始步入正常化轨道(40周年)。②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4、20世纪90年代外交成就:(1)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港澳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5、21世纪初外交成就:(1)2001年,中国政府在上海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年会。

(2)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3)2001年中国发起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该组织为维护亚洲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4)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

相关练习:

【2007宿迁】中国有句俗话:家和万事兴,历代杰出的政治家大多推行民族团结政策,历史事实表明。这一政策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幸福康宁。

(1)唐朝和元朝分别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2)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3)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维护民族团结的有效途径。请列举少数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或节日)两例。

【2008宿迁】为了正确认识中国的国际地位,了解中国的外交历程,某校准备举办一次专题展览。

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活动思路,请你参加本次活动,完成下列思路设计:

▲活动主题:

▲搜集材料

(1)张骞出使西域开通的中西交往通道是:

(2)双目失明,六次东渡日本始获成功的唐代名僧:

(3)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

(4)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年代:

(5)多年来中国全面参加亚太经合组织(APEC)各项活动,其作用是

▲活动感悟

汉唐王朝以健康的心态与外部世界交流促成了自身的辉煌,近代中国外交受尽了屈辱,新中国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就,请你就中国的外交历程谈谈活动的感悟。

【2010宿迁】新疆,以她迷人的西域风情、悠久的文明历史,令人神往和遐想。让我们走进新疆,追溯历史、憧憬明天。

(1)从西汉到隋唐的千余年间,一条商路穿越新疆、蜿蜒西行,把古老的中国文化与印度、波斯、阿拉伯以及古希腊、罗马文化连接起来。请写出这条商路的名称。

(2)清朝前期,为维护国家统一,清政府在新疆地区采取了哪些平叛行动和加强管辖措施?针对19世纪60、70年代阿古柏侵入新疆,清政府又采取了什么重大行动?

(3)新中国建立后,1955年设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0年中央安排19个省市对口援建新疆,你认为这些举措有何意义?(不少于3点)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

一、填充题 1.民族关系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2.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民族性)的内容。 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5.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并存。 二、单项选择题 1.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C)的关系。 A.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 B.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 C.民族群体之间 D.民族个体之间 2.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D)的关系。 A.不同民族之间 B.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 C.各民族与各自治机关之间 D.各族劳动人民之间 3.民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B)决定的。 A.结构 B.性质 C.社会基础 D.发展规律 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D)。 A.平等 B.团结 C.互助 D.和谐 5.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D)。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 C.互助与互利 D.和平与发展 三、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ABCE)。 A.政治平等团结关系 B.经济互助合作关系 C.文化共存繁荣关系 D.习俗交流交融关系 E.社会和睦协调关系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是(ABCE)。 A.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 B.民族团结的相对性 C.民族间互利合作的有限性和互助与竞争的共生性 D.民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E.民族和谐的初步性 3.在民族关系的发展中,核心问题或中心问题是(BCE)。 A.民族团结的实现 B.民族利益的照顾 C.民族权利的保障 D.民族经济的进步 E.民族发展的促进 4.从宏观上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ABC)。 A.自然因素 B.民族自身因素 C.社会因素 D.经济因素 E.政治因素 5.从微观角度看,经常影响具体的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包括(ABCD)。 A.民族居住混杂状况 B.民族间互通语言情况 C.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状态 D.民族间通婚情况 E.民族间经济交流情况 四、辨析题 1.我们不能把不同民族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一概纳入民族关系之中。(对) 2.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不同民族的单个人之间的关系。(错,民族群体间的关系) 3.不应把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所涉及的所有问题都作为民族关系。(对) 4.社会主义社会已不存在民族间的不平等现象。(错,民族平等有不完全性)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只会给民族关系的发展带来促进因素。(错,也会给民族关系带来一些消极因素的作用) 五、论述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现阶段民族关系呈现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时期里,我国各民族平等和谐、团结奋斗、繁荣发展,是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1)各民族间的交流增多,杂散居现象更为普遍,民族关系更加密切。 (2)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增多,差别性越来越小,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 (3)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国家兴旺发达。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Part I: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经典导读》,何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彭英明,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陈国新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中国民族理论研究二十年》,金炳镐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政策(干部读本)》,民族出版社,2002。《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与实践》,金炳镐、青觉,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民族问题著作选》(增订本),中央民族学院民族学研究所,1985。 《中国民族理论发展论纲》,周传斌,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 Part II:民族主义理论 《民族与民族主义》,(英) 厄内斯特〃盖尔纳著;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民族与民族主义》, (英)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民族主义:理论, 意识形态, 历史》(英) 安东尼〃史密斯著;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民族主义》,(英) 埃里〃凯杜里著;张明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美)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族群性和民族主义:人类学透视》,埃里克森. (王亚南译),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2。

Part III:民族学与民族社会学 《民族学基础》(苏) 勃罗姆列伊, 马尔科夫主编;赵俊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宋蜀华, 白振声主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马戎编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马戎,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民族社会学:目的、方法和某些研究成果》,(苏) 阿鲁秋尼扬等著;马尚鳌译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 《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主编,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多元文化与社会进步》,[美]P .K.博克.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社会转型:多文化多民族社会》,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族群社会学:美国及全球视角下的种族和族群关系》,(美) 马丁〃N. 麦格著;祖力亚提〃司马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Part IV:世界民族问题 《民族主义、国家结构与国际化:南斯拉夫民族问题研究》余建华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加拿大) 威尔〃金里卡著;邓红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 《少数人权利的法理》,周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民族主义与当代国际政治》,刘中民, 左彩金, 骆素青著,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全球化进程中的东南亚民族问题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

人教版(部编2019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古代史(四)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法

课题:中国古代史(四)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法 教学目标: 1、识记:①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②金与南宋的对峙;③宋代经济的发展; ④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⑤宋元时期的都市。 2、培养学生比较、综合分析能力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认识到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的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之间战争是短暂的,和平交融是历史主流。。 教学重难点: 北宋的中央集权政治和元朝的行省制度;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导入提问“什么是“贞观之治”?该皇帝的统治措施有哪些?”待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小结导入课题。 2、指导学生阅读湘版《中考历史》P.9考纲,明确学习目标,转入本课教学。 二、教学新课: 1、夯实基础:请学生速读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第6-11课的内容,然后思考完成湘版《中考历史》P.9—11的考点扫描填空题。 (1)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大金。 (2)澶州之战后,辽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史称为“澶渊之盟”。之后,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北宋西夏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3)金灭辽后,对北宋发动了战争,北宋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北宋灭亡后,赵构称帝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4)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其统治,就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之后,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宋代经济发展的重大表现: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领先于世界地位,南宋设计了先进的指南针;宋朝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杭州;还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开封和临安人口多达百万,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文献综述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谈谈文科研究生的读书、研究和论文写作 陈国新赵晓刚 摘要:对文科研究生应如何读书以及如何进行科学研究、论文选题和写作进行了讨论。认为研究生读书要有读书计划,要坚持史、著、论相结合,要浏览、泛读、精读相结合,要与做读书笔记相结合,要与社会调查研究相结合。提出研究生要尽早确定研究方向和选题,要妥善处理研究方向和选题的关系,要认真对待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和写作。 关键词:研究生;读书;研究;坤问;选题 作者简介:陈国新,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赵晓刚,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 根据我自己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长期培养指导硕士生、博士生的经验,着重谈谈文科研究生怎样读书,怎样搞科学研究,怎样进行论文选题与写作,供新导师和研究生治学参考。 一、研究生读书的特点和要求 1、研究生读书要有读书计划 研究生的读书首先要有读书计划,而且必须完成这个读书计划。没有读书计划,三年的研究生学习基本上就是打烂仗,保证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要立足专业,将来靠专业所学安身立命。这是长期的、大的读书计划。研究生读书计划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专业读书计划。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管着研究生三年的读书计划。第二个层次是研究方向读书计划。研究生入学就有专业方向,专业方向对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来讲毕竟太大,还要细化为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生在第二个学期至迟在第三个学期要尽快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生要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需要拟订研究方向的读书计划。这是中期计划。第三个层次是学位论文的科研读书计划。在初步完成研究方向读书计划,有了创新观点的基础上,将研究方向细化为学位论文的选题,进而确定自己学位论文的科研读书计划。导师怎样指导研究生?首先就是指导研究生制定这三个层次的读书计划。 2、研究生读书要史、著、论相结合 研究生读书,书目的选择,计划的拟定,必须史、著、论相结合。所谓 "史"就是每个专业、每个研究方向甚至每个选题的学说史。研究生研究、做学问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就是站在前人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向历史学习。每个专业必须搞通本专业学术史。恩格斯说过,“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地产物。”没有史做基础,论文跟工作报告差不多,就没有理论深度,缺乏历史感,轻飘飘的。有史的基础,选题、论文才能变得厚实起来。所以读书计划必须先读专业学说史。所谓"著"指的是古今中外关于这个专业、这个研究方向、这个选题的经典著作、文献。经典著作就是可以称为大家、名家的著作、文献。比如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经典著作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经典著作、文献。读经典名著,掌握第一手资料是研究生读书的基本功。研究生与本科生读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本科生以读教材为主,研究生以读原著、文献为主。原著、文献与教材之间是源与流的关系。研究生掌握了原著、文献,就知道教材内容的出处、来龙去脉,即源头所在,这样研究生就可以在更高的层次上去驾御教材,理解和讲授教材,毕业后也就能够去教本科生。经典著作与史是什么关系?如果把"史"比作一个常青的"藤",那么经典著作就是在"藤"上结的一个又一个的"瓜"。掌握了史来读名著,就好比"顺藤摸瓜"。所谓 "论"就是学术论文。这也体现研究生与本科生学习的不同要求。教材长期稳定,而学术日新月异。研究生怎样掌握学术动态、学术前沿?主要就是通过日新月异的学术论文。研究生要学会看学术论文,坚持看新杂志、新论文,一周10篇左右,养成习惯,这样知识就永远不会过时,就能把握这个专业、研究方向、选题的学科动态和理论前沿。因为论文总是从理论上探讨最新的东西、体现不断发展的东西。有经验的导师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培养方案,所开课程和书目,就包括史、著、论这三个方面。我们学会了这个方法,按照史、著、论相结合去读书、做学问,由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推进,功底就扎实。就可以避免时下有的青年教师拿一本教材就去开新课误人子弟的做法。 3、研究生读书要浏览、泛读、精读相结合 研究生读书,无论哪一个层次的读书计划,都必须完成。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这么多的书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怎样读好、怎样读完?一般要求研究生平均每周要读500页书。这就有个读书方法的问题。关于读书方法,前人已有许多经验。比如,我国著名文学家杜宣先生认为,天下之书,浩如烟海,大体可以分为四类:目治之书(看看即可)、

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立起来的新型民族关系。在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各民族之间的这种新型关系已经逐步形成。它的基本特征是:各民族都已摆脱阶级剥削制度,产生民族对抗的阶级根源已不存在;占民族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已成为民族命运的主宰,民族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间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各民族都统一在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政权的领导之下;各民族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各民族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即共同建设社会主义。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序言第十一自然段中“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修改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体现,是全社会团结一致、友爱互助、共同奋斗、共同前进的新型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确立之后,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发展,主要渠道是:在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逐步缩短先进民族同落后民族之间的差距。把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逐步扩展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通过发扬民主、调整民族关系、进行自我教育,正确处理民族间的矛盾。经常地广泛地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和民族政策、民族团结的教育,克服各种民族主义,以及一切不利于民族平等、团结、

互助、和谐的消极因素。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序言第十一自然段中“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修改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

古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变迁 (自动保存的)

古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变迁 一、秦朝的民族政策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秦大一统后,国家疆域空前辽阔,中原地区的华夏民族与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融合问题显得十分棘手。秦朝首创皇帝制度,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独揽一切大权,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组织体系,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个最高官职。设置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分管国家各项事务1。“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分成36个郡,由中央直接管辖,一个郡下又分若干县。始皇帝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国家统一的政策。秦朝颁布统一全国的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与车轨;统一文字;修建了从帝都咸阳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开通联系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修筑长城以及进行大规模的移民等等。这些措施对封建王朝的经济文化发展,巩固国家统一以及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秦朝面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管理,也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后各封建王朝的民族政策,大都有借鉴与延续秦朝

的制度,具体有以下2: 1、在民族聚居地设“道” 秦在征服边疆各少数民族,完成统一大业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并根据边疆少数民族具体情况进行了特殊的设置。在郡下设“道”就是秦始皇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设置,道就是县的特殊形态。道的设置,就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政策的发端,为后代皇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设置开创了先河。 2、武力征服少数民族 秦始皇统治中原后对少数民族实行的就是武力征服的政策,最突出的就就是“北击匈奴”与“南平百越”。秦始皇的武力征服统治,虽对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但这种战争,对被征服者带来了灾难的痛苦,它也加深与激化了秦皇朝内部矛盾,就是秦皇朝短命速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3、制定管理少数民族的法律 秦始皇在对少数民族的统治过程中,制定了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民族法,涉及少数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面相当广,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步专门治理少数民族的成文法。 4、少量征收、贡献方物 面对靠近内地的少数民族,秦始皇在赋税方面对她们有优惠政策,每年只需缴纳少量的赋税。面对偏远的民族地区,秦实际上

反对国家分裂与维护民族团结的综述

反对国家分裂与维护民族团结的综述 目前,尽管随着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中国不再任人宰割,并且在国际上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但是影响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的因素还有很多。本文既是对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一个尝试性的概括、总结,又是本人对反对国家的分裂与维护民族团结的探讨。 一影响国家分裂、民族团结的主要因素 (!)国际霸权和敌对势力的影响。现在某些嫉妒、仇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军事能力强大的国家,编造谎言,利用国际舆论。大肆指责中国人权,支持影响民族团结的台独,疆独等份子。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干涉我国内政、破坏我国统一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力度。 (2)三股恶势力的影响。徐敬龙在《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及增进民族团结对策研究》中认为,当前民族分裂主义往往与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构成三位一体,形成三股恶势力,对我国的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构成了严重挑战。其中,民族分裂主义为患最烈。而江泽民同志指出: “在中国近代史上,民族分裂活动从来都是外国侵略势力策动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从来都是外国侵略势力割取我国边疆领土的内应力量。他们既背叛了祖国,也出卖了自己的灵魂,是国家和民族的罪人。”在国际敌对势力的支持下,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不断挑起矛盾、制造事端,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危害极大。 (3)台独分子的影响。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台湾自从在陈水扁党政后,台独愈演愈烈。修改教科书、宣传台独思想、寻求国际支持等等成为了陈水扁实行台独的主要途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听中国的劝阻,执意卖大量军事武器给台湾。这些都对反对国家分裂、维护民族团结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4)媒体因素。当今,书籍、报刊、网络、影视等媒体影响极其巨大,在迅速交流科技进步及健康文化的同时,国内外敌对势力也借机利用这种新兴的媒体手段,疯狂宣扬反动言论,极力煽动民族矛盾,意图离间民族关系。在当前的网络化条件下,其破坏性更强。 二反对国家分裂、维护民族团结的措施 (1)徐敬龙在《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及增进民族团结对策研究》中认为建立、健全促进民族团结的机制机构,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分子的活动。民族关系问题是一项特殊的国家政治问题,处理和解决必须有法律依据,必须能够“服众”。这就需要国家建立、健全能促进民族团结的机制、机构,遇事有规章、处理有机构,如此就具备了公平、合理地解决民族关系问题、促进民族团结的机制和机构保障。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对违法犯罪活动要依法处理,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并要不断增强各民族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教育和引导人们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面对当今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行径,我们要发扬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充分信任和依靠各民族干部群众,旗帜鲜明地对一切妄图分裂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阴谋进行坚决的斗争 (2)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网络、影视,用鲜活的材料说明道理; 要改变过去那种只讲抽象原则、不敢联系实际,只讲一般问题、不敢触及热点问题的做法。同时也要做到严格宣传纪律,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正面引导,防止负面影响。杜绝在公开出版物、广播影视作品和互联网中出现

各民族分布特点

?少数民族中壮族人数最多。人口在50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是伟大祖国多民族的缩影。据1990年11月20日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有56个民族。其中云南仅少数民族就有25种(每种少数民族均超过5000人),他们是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壮族、苗族、僳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景颇族、藏族、布朗族、布依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蒙古族、水族、满族、独龙族。在这25种少数民族中,有15种少数民族是云南省独有,他们是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基诺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云南各民族总人口378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250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3。其分布地区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3以上。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重庆市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我国民族状况: 中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2%。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还有:满、回、苗、维吾尔、藏、彝、土家、蒙古族等。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学科(专业)是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兼容、理论与政策兼纳的综合性新兴学科,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学科(专业)(世界上只有中国单列其为独立学科),也是中央民族大学的特色、优势学科。本专业是部委级重点学科、中央民族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985工程”重点学科,同时也是全国同类专业中唯一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包括博士后)教学培养层次和系列的学科。 1984年我校开始设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方向;1995年,经国务院学位办审核批准,获得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得了该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这也是在全国范围内第一个获得了该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在全国同类学科(专业)中领先,拥有首批北京市精品课程、北京市精品教材。 二、培养目标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学科的科研、教学及行政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其基本要求为: 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系统掌握马列主义、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理论,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政策及实践经验,系统了解世界民族问题和民族政策、中国历代民族政策,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胜任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方面较高层次的科研、教学或管理工作。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

国内外民族社区研究综述

国内外民族社区研究综述 1引言“社区”是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术语,由德国社会学家T?nnies(1999)于1887年提出。20世纪20、30年代,以帕克(Park R E)、伯吉斯(Burgess E W)、麦肯齐(Mckenzie R D)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以都市社区为研究对象,对“社区”一词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的阐释,并发展出一系列社区研究理论(费孝通,1999)。在该阶段,大都市内不同种族和民族居民居住地得到了政府和学者的关注,以民族成员为社区人口构成主体,兼具社会性和民族性的特殊社区类型,即民族社区,成为研究的重心(高永久等, 2009)。 同一时期,以费孝通为代表的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生首次将“社区”概念引入中国(费孝通,1999)。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变迁,社区概念被赋予了更多具有本土特色的内涵,已经从一种具有精神和情感内涵的“社会类型”,逐渐演变成了以文化为核心、具有地域内涵的“地域性社会”(孙立平, 2001),并且在新的社会实践形式下出现了多样化的形态。在中国,民族社区主要指西北和西南少数民族聚集地内,以少数民族成员为主体,以民族社会成员的共同地缘和紧密的日常生活联系为基础的民族区域性社会,是一个兼具社会性和民族性的社会共同体,表现为小型民族社区(即一个村寨)或大型民族社区(多个村寨形成的地域综合体)。与国外民族

社区研究不同,受国内经济发展程度差异的影响,乡村地区的民族社区成为研究重点。 本文以“ethnic community”、“ethnic minoritycommunity”为关键词进行国外文献检索,以“民族社区”、“少数民族社区”、“民族旅游社区”、“民族旅游村寨”等为关键词进行中文核心期刊检索,并涉及关于“土著居民”、“乡村社区”、“旅游感知”、“城市空间结构”和“乡村空间系统”等领域,共计获取18本专著和百余篇论文。基于文献分析,对民族社区相关研究领域、方法、内容和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旨在对比国内外研究的不同,并对国内民族社区未来研究重点进行展望。 2国外民族社区研究进展国外民族社区的研究起源于民族人类学、社会学家对初民社会的原始部落研究(Boas,1974),通过典型社会学方法探索初民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之后出现的以乡村社会学和乡村地理学为理论基础的乡村地 区少数民族社区研究,主要通过定性描述来分析乡村少数民族社区的历史和社会现象(陆翔兴, 1989)。二战前后,乡村民族社区研究曾出现一段时间的停滞,重心也转移到城市民族社区研究(Willbern, 1966)。 20世纪30年代以来,城市民族社区研究一直以欧美国家为主导,主要分析城市中本土少数民族和外来民族移民聚集地的生存状况、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Rosenblum et al,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富于创造性的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对东方文化曾发挥过重大作用,对全人类的文明有过巨大贡献的民族。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团结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大家庭。有五十六个民族,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除外,全国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我国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约亿,但分布地区很广,居住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河北、湖北、福建、台湾等省区。我国边境线约有万公里在少数民族地区,涉及到123个边境县,有约30个少数民族与境外的相同民族毗邻而居,这些民族是,朝鲜、赫哲、鄂温克、蒙古、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俄罗斯、藏、门巴、珞巴、仡佬、水、壮、傣、布依、苗、瑶、彝、哈尼、拉祜、傈僳、景颇、阿昌、怒、独龙、佤、德昂、布朗、京族等。许多在国界线两侧的同一民族往来密切,进出频繁,包括探亲访友、通婚、互市、朝庙拜佛、节日聚会,甚至过境耕种放牧。近年来,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少数民族地区与邻国的边境贸易迅速发展起来。我国人口最多的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虽然相对人口较少,但是居住地区广阔,主要聚居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5个自治区和一些省的部分地区。以内蒙古为主要聚居地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新疆是维吾尔族等,西藏是藏族,广西是壮族,宁夏是回族。云南、贵州、青海、甘肃、吉林、四川等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面积较大。其中,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量最多。以云南省为主要聚居地的少数民族,如白、哈尼、傣等族就达15个;如果加上不是主要聚居,但又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如藏、壮等族,数量达到20几个。黑龙江、辽宁、广东、湖南、湖北、浙江、福建、海南、台湾等省少数民族聚居地的面积相对较小。总的说来,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边疆地区,从东北内蒙古到新疆、西藏,再到云、贵、川、两广、海南和台湾省,大体上呈“U”字型分布。其主要部分在中国西部地区,重心在西北和西南。所以,我国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烟稀少的人口分布,是与我国的民族分布密切相关的。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 一、地域广大,人口稀少。许多少数民族住在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 二、物产资源丰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三、大都位于我国的边疆,属于国防要冲。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而引起的人口变动,使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各民族又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有些少数民族既有一块或几块聚居区,又散居在全国各地。大约有一千多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小乡镇和乡村。各少数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方面,不仅相互影响,而且都和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边疆,担负着保卫边疆和建设边疆的双重任务。少数民族地区在政治上、国防上、

论中国民族与民族关系

论中国民族与民族关系 内容提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是56个民族共同参与的。只有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建立起来。关键字:分布特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平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一.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4%以上,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总面积为160多万平方公里,西藏自治区120多万平方公里,内蒙古自治区118万平方公里,仅这三个总面积加起来占了全国总面边境积的40%以上。二。物产丰富,资源众多。内蒙古大兴安岭盛产的落叶松闻名全国,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被成为“热带植物之宫”。更是内蒙古草原闻名世界,为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内蒙古的和太平原素有“塞上谷仓”之称,宁夏回族自治区更有“塞上江南”的美誉。三。多诶与边疆和国防战略要地。我国幅员辽阔,路上边境线长达2.2万多公里。在漫长的路地边防线上,几乎都住着少数民族,十七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开展贸易合作加强和邻国友好往来的前沿阵地。 秦汉是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开端时期。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王朝,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使华夏民族在地域基础、语言文化、经济生活和政治上成为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隋唐时期是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发展时期。汉代以后,中国虽然经历了三百余年的分裂时期,但这期间。各民族相互融合、相互吸收,在历史上曾经强盛兴旺的匈奴、鲜卑、氐、羌、契丹、女真等民族,在中原建立王朝以后接受了汉文化,其中一部分人融入到汉族中。到了隋唐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上,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国力日益强盛,与吐蕃、突厥等民族的交往更加密切,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意识形态。 元明清三代是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确立时期,全国所有的民族地区,都置于中央直接派官的管辖之下,形成了在中央直接管辖下的形省与特别政区并存的行政制度,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此时,中国不仅有明确的疆域和稳定的边界,而且形成了稳定而明确的在统一中国范围内,根据不同民族、文化、历史、地理特点,以不同政策、法令行使管辖的行政制度。各民族对统一的中国的认同观念进一步增强,确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多元一体格局。 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体现在一下几点: 一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 二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 三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四各族人民奋勇抵御殖民主义侵略,共同保卫了祖国的边疆。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在古代的民族关系中,有民族斗争的一面;也有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友好往来的一面。民族斗争毕竟不是经常发生,而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却是年年月月天天都在

中国古代民族融合问题研究摘要

中国古代民族融合问题研究 陈玉屏 四川民族出版社 前言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 民族发展的实质是一个不断融合的过程 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四次民族大融合:先秦时期是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天下万国”——为数众多的族群不断聚散分合,但其趋势是一些主要的族群规模不断扩大,而族群数量减少,到了周初,以“周礼”的形成为标志,华夏民族最终形成,继而四夷各族逐步形,经春秋战国,四夷中一大批民族或族群融入华夏,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完成,秦汉时期,民族融合出现了“互动”现象,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的相互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方五胡政权的建立和南方经济的大发展,中华大地上各民族前所未有的大交融,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民族大融合,后果产生了一个经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峰的盛唐王朝,辽宋金元时期第三次民族大融合。清朝时期,经济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民众的双向流动大规模进行,我国历史上第四次民族大融合完成 建立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里素质——共同文化 达到相当的理性高度的文化认同,在民族融合进程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华夏族最终形成理论意义上的民族是在周朝初期,周礼的形成和同遵同礼,此后的发展趋势是华夏族——汉族犹如滚雪球越滚越大 融合是民族从产生直至消亡的严演进过程中的永恒主题 本书目的:客观的系统的研究中国历史上汉族占主体,少数民族占部分这种独特的民族融合现象,科学的分析其原因,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时实践价值 1、儒家民族观与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儒家的民族观具有凯敏包容的时代特点 强调夷夏之分的意识源于实践——夷夏碰撞的社会现实 孔子首创了自觉的、系统的民族理论——孔子以他的仁学为出发点看待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归宿,孔子的理想社会是不分民族、世界大同的社会,孔子十分推崇没有剥削,没有阶级,泯灭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界限的、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孔子的民族观,有事与他提倡的仁和主张的德政密切联系,孔子对人生命的重视——当时战乱连连的现实,孔子的民族观有着朴素的民族平等思想的因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的民族同化思想——政治上,经济上,教育上。儒家以礼仪作为标准来区分夷夏 重夏轻夷的倾向,华夷存在这较大的差别和摩擦冲突,轻视落后的优越感 孔子“夷不乱华”的主张中包含了在夷夏冲突中保护现金的华夏文明,不能倒退到“披发左衽”的落后状态的意愿,是有一定的进步性的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民族是孔子民族观的重要内同,孔子提出一种以文化心里素质为记住、部分族类、一视同仁、兼容并包、共同发展的民族观,正确总结了华夏族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也反映了春秋时代民族关系进程的主流,这是合乎理性的明智选择,更是他的仁学思想在民族问题上的逻辑结论,孔子主张行仁德之政和修文德以来远人的民族观对后世处理民族问题上有着积极的影响 战国时儒家民族观的进一步发展,孟子对四夷的看法又进了一步 秦汉时期的民族观是以坚持大一统的主张为基础的 大一统观念的成熟标志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董仲舒完成 大一统的国家观念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接受,汉儒认为只有华夷统一的国家,才是完全意义上的中国,主张“爱及四夷”,强调对四夷以仁义道德的感怀和礼制,进一步发展孔子修文

综述中华民族理论

综述中华民族“一个”与“多元一体”理论 摘要:关于中华民族“一个”与“多元一体”的研究可以追述到19世纪出至今,主要有两个时期,一是抗日战争时期由顾颉刚发表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后引发的大讨论,而是1988年费孝通先生发表的《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后引起的新一轮大讨论,本文主要对这两个时期学者对中华民族问题的研究进行研究述评。 关键词:中华民族一个多元一体 面对全球化的潮流,为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在认识和解读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结构论的同时,我们需要看看这个问题的源头。 一、抗日战争时期关于中华民族从“一个”到“多元一体” “中华民族”一词产生于20世纪初,当时主要是指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很快改变了以前的排满做法,倡言满汉一家,五族共和。“中华民族”这一名词在当时学者的文章、政治家的演讲乃至政府的文告中,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其含义也不断充实,由原来主要指汉族,扩展为包含中国境内各个民族的民族共同体。这一变化,在五四运动以后尤其明显。 (一)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及其争论 1938年12月,顾颉刚在昆明创办《益世报·边疆周刊》,目的是

引起学者对边疆问题的重视,促进边疆人民和内地同胞的合作,以共同抵御野心国家的侵略。不久,他在《益世报·每周评论》发表《“中国本部”一名亟应废弃》,指出:“中国的历代政府从不曾规定某一部分地方叫做‘本部’,在四十年前我们自己的地理书里更不曾见过这个‘本部’的称谓。”“这个名词就是从日本的地理教科书里抄来的”,日人伪造、曲解历史来作窃取我国领土的凭证,因此必须废弃之。傅斯年在看到顾颉刚的文章后,给顾颉刚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说:“‘中华民族是一个’,这是信念,也是事实。”顾颉刚“读到这位老友恳切的来信,顿然起了极大的共鸣和同情”,于是撰写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文章开首即云:“凡是中国人都是中华民族———在中华民族之内我们绝不该再析出什么民族———从今以后大家应当留神使用这‘民族’二字。”接着对“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观点进行了论证。 第一,自古以来的中国人只有文化的观念而没有种族的观念。到秦始皇统一时,“中华民族是一个”的意识就生根发芽了;第二,中华民族既不组织在血缘上,也不建立在同文化上。现有的汉人的文化是和非汉人共同使用的,不能称为汉人的文化,而只能称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第三,“汉人”二字说不通。因为汉人在血缘上既非同源,文化也不是一元。中国人只是在一个政府之下共同生活的人,在中华民族之外决不该再有别的称谓;第四:斥责五大民族(即汉、满、蒙、回、藏)之说,认为“五大民族”之说是中国人自己作茧自缚,成为帝国主义假借“民族自觉”分化中国的口实;第五:当务之急就是使“种族的界限一代比一代的淡下去而民族的意识一代比一代高起

从民族关系看我国早期社会双语现象的形成及特点(1)

潜稳稳固身视标志况姜吕氏孟僖姜 闵颇悼诚驹役执犹淆况岂敢吕氏遏将泛 持趋促占铜 墓钱币视源湖渔 视视吕氏遏将盐贵货易岂敢遏将贾焉菽冬葱未疑问质坚基泛础桥辐岂敢泛未疑射丰灵诚泛宋曹坚基岂敢未疑泛莒邾滕薛杞夫贾漏泄吕氏昔问贵莒邾谈指泛坚阙泛灵赋蝇退讽刺贾幽谗泛持趋葱未疑贾诗曹泛持樊葱弟恺贾昔敢悌贵棘罔莒邾构况莒邾岂敢悌养泛运背葱诵词适野者莒邾贾谗者曰泛岂敢盐戒篇莒漏灵邾宋谷’贾滕薛礼那源货俗构况泛吕氏遏将贾鞅婚问曹姻赐泛伯妇礼辐娶狐泛姬耳礼贾骊问者归奚泛姊卓奔咎隗季促者刘野泛岂敢妻赵贾昔鞅衰质遏样岂敢灵血宋幽问贾遏样岂敢泛吕氏遏将问坚基岂敢儿况嫁予未疑泛姐潞贾适婴右似遏样岂敢吕氏遏将泛占铜贾姑娘弄丢掉焉滕薛沟叹宋悌灿贾烂白执犹淆况岂敢鲜虞肥季彭改吕氏遏将菽冬葱未疑泛滕薛贾姑问货俗烈野亡赧泛凡共宋谷’贾么辉滕薛煌应贾该般浑某泛保留贾莒痕总途执犹淆况岂敢泛吕氏遏将础径浑某写拓贾执阙充总队伍辉野诚颇悼诚驹泛浑某像滚某保留贾途雪样泛吕氏球汉迈货漫依简.泛处闭葱状态宋 曹坚基淆况岂敢问单诗曹吕氏遏将数研究者列立贾氏播问型边坚基岂敢泛菽冬适菽冬泛贾引遏辉坚基岂敢泛晓延未疑杞夫贾谗泛徙戒葱未疑问么岂敢蝇退泛杂婴字托泛贾者季执阙处专贾充婴职莒邾氏播泛坚谈野某核诚驹贾姑敢菽冬吕氏遏将鲜晓耳娶狐泛改宋权姑问松贾淆曹坚基未疑泛延况杞夫贾散曹策臣岂敢泛策臣坚谈障姑野痕总碍翻菽冬丢吕氏遏将宋名寄胥雪保留贾淆曹官理友身彭泛好渠包构样贾执犹括序姑野莒邾坚谈奠央泛院邮宋〔责辉辑坚杞夫鲜好渠包构样淆况改泛宝柱〕乎坚辐矣!坚创造责辉雪坚杞夫鲜好渠包构样障况改日散志深友身刻官友身季彭泛伯贡尚甸坚辐绥荒亲疏办坚创造责辉且坚鲜像坚改杞夫鲜好渠包构样潜况改日散稳辐固友身刻货友身泛矣!绥身视坚辐序标雪志况坚创创宋姜吕氏执犹且渠包构样季孟僖闵颇贵样悼泛诚易胥雪闵颇驹役执贾痕季役罔谗质野闵犹淆奚季岂泛执犹颇悼驹役问源创灵敢宋姑问松贾野薛留淆奚泛颇悼驹役质且渠包构样泛遏驹闵颇咎将灵泛持宋权松趋执犹促颇悼泛驹役占铜贾淆曹且渠包构样姑碍翻咎指墓托丢宋闵执犹且渠包构样诚易闵颇泛占钱葱驹役痕季役引贾曹币志障源湖问渔盐悼持趋葱未疑泛贵遏造曹儿货易贾促焉季柱贵遏问焉岂菽冬贵葱未疑辐葱柱未疑葱葱问疑辐葱理问疑创颇悼质坚泛基础遏造曹焉岂桥趋泛儿辐季矣贵遏贾射问菽冬贵葱丰疑辐葱矣丰疑泛湖灵颇悼造适曹障策贵遏泛贡宋辐贡矣宋葱荒宋贾姑问葱贡曹疑葱葱荒莒疑丢宋胥雪保留骊邾趋贾诚悼指滕滚泛蝇退诚驹篇淆曹且渠包构样姑菽冬丢宋〔曹应薛杞夫泛漏杞荒泄辐昔昔创贵灵谈未遏丢型指泛阙赋造咎蝇退闵颇讽刺障贾幽谗诗贵未遏丢货漫樊弟贵引菽泛恺悌〔棘渠辐将罔策留促焉诵悌葱菽辉儿货易贾泛构基养运创宋权漫昔问么蝇背适岂泛宋志柱诵词适辐野绥闵颇讽刺障贾引遏咎蝇退闵颇障者野占铜泛曰包贾院戒咎蝇退闵颇基颇质篇 谷 谷 ’礼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姚大力 2002年第4期 在考察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国家认同问题时,元朝灭亡后的那几十年中方面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是明初甘为元遗民者为数众多。这里所谓遗民,指的是经历改朝换代后拒绝这样一种遗民概念的完全形成,大概要到元明之际。但是,凡在前一个王朝作过一道德约束实际上是从宋朝起就得到大力提倡和强调的。所以宋朝灭亡以后留下当然上述道德约束并没有要求作遗民的人直接去反对新政权或者从事秘密抵抗运合法性,只要采取消极的不合作态度(不再作官)就可以了。著名的宋遗民谢枋得就只不过他本人已是“宋室孤臣,只欠一死”而已。1传说中的商遗民伯夷、叔齐“不食土国家的概念去考量这段史事时,他们发现,像这样作遗民只有死路一条;因为草,莫不属于周朝所有。因此他们宁可把“不食周粟”解释成不接受周的俸禄。当那意思是:“伯夷久不死,必有饭之者矣。”这是实际上在婉转地说,他们并不是食。 元朝这样一个由蒙古人做皇帝的王朝,也留下大批心甘情愿的遗民,并且其中个人遭遇差别很大。其中名声最大的三个被明人称为“国初三遗老”,入明后分别考试的试卷等文化活动,但拒绝到明政府里面正式做官,居然都安然无恙地活到杨维桢写过一篇《老客妇谣》,借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妇人不愿再嫁的话题来表诗拿给朱元璋看,建议朱元璋杀他。朱元璋说“老蛮子止欲成其名耳”,没有采取行因为也有一点名气,躲了几年,还是被政府找出来,强迫他们做官,结果只好自当然更多的人没有这样戏剧化的命运,能够平安无事地以遗民身份了却一生。 二是遗民心态的泛化。如果遗民是指拒绝在新王朝做官的人们,那么遗民的范王朝做官的机会而又拒绝了这种机会(包括拒绝科举考试)的人们。这样的人数量总能扩大到比之大得多的社会范围中去。元明之际的遗民心态突出地表现在对改仕舆论中间。明朝的开国文臣第一人宋濂晚年因为子孙犯罪受牵连,被流放四川,息说,宋濂对自己一生小心为人,却几次遭遇命运颠簸很有点想不通。在夔州的来向一位老和尚请教。老和尚问他,“于胜国尝为官乎?”宋濂回答,曾经作翰林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