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动机与情绪情感

7动机与情绪情感
7动机与情绪情感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知识考点 P162

一、单项选择题:

1.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二种成分:( C )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追求刺激的倾向

C.追求成功的倾向

D.回避困难的倾向

2.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B )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3.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属于( A )动机。

A.外在

B.内在

C.主导

D.社会

4.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属于( B )动机。

A.外在

B.内在

C.自然

D.从属

5.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是______动机。( D )

A.生理性

B.社会性

C.主导

D.成就

6.美国心理学家( C )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

A.斯腾伯格

B.斯金纳

C.马斯洛

D.华生

7.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并被其他成员所认可。这种动机属于( C )。

A.工作动机

B.成就动机

C.交往动机

D.生理动机

8.一般说来,由( C )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交往动机

B.外在动机

C.内在动机

D.无意识动机

9.________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B )

A.动机

B.需要

C.诱因

D.目标

10.有机体活动的动力是( C )

A.动机

B.诱因

C.需要

D.目标

11.动机产生依赖于需要,请问下列哪项属于需要?( B )

A.水

B.饥渴

C.寻求水源

D.喝水

12.口渴会促使个体作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 B )。

A.导向功能

B.激活功能

C.调节与维持的功能

D.强化功能

13.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的是( C )强度的动机。

A.高

B.低

C.中等

D.无

14.在活动难度较大时,动机强度越强,工作效率会( A )。

A.较低

B.中等

C.较高

D.不变

15.根据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原理,要想获得最佳的工作效率,需要( C )A.较低强度动机 B.较高强度的动机C.中等强度的动机 D.很高强度的动机16.在_________中,最佳动机水平偏高。( B )

A.中等难度的活动

B.简单容易的活动

C.难度较大的活动

D.复杂程度高的活动17.在活动任务较容易时,要想工作效率较高,动机水平应该怎样?( A )

A.较高

B.中等

C.较低

D.任意强度

18.根据_________,在工作激励中,应创造一个自由的工作环境,让工作者有充分的空间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满足他们对工作的内在需求。( D )

A.X理论

B.Z理论

C.V理论

D.Y理论

19.按认知与期待理论,( A )

A.动机力量=效价×期待

B.动机力量=抱负×期待,

C.动机力量=效价×目标

D.动机力量=抱负×目标

20.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情绪与情感的差异,(A )。

A.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

B.情绪发生晚,情感产生早

C.情绪情感同时产生

D.情绪情感都是与生俱来的

21.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B )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22.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B )。

A.表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23.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表现了( C )状态。

A.表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24.急中生智是一种_________状态。( C )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信号

25.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情绪反应是( D )。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26.美感属于( B )

A.情绪

B.情感

C.心境

D.都不是

27.手足无措表现了哪种情绪状态?( D )

A.表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28.气急败坏表现了哪种情绪状态?( B )

A.表情

B.激情

C.心境

D.应激

29.请问下列哪项动机属于社会性动机?( D )

A.繁衍后代

B.获取食物

C.逃避危险

D.参与交往

30.激情是一种______状态。( D )

A.情感

B.表情

C.心境

D.情绪

31.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是( C )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二、多项选择题

1.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BCD )

A.选择功能

B.激活功能

C.指向功能

D.调节与维持功能

E.集中功能

2.动机具有( CDE )功能。

A.社会

B.成就

C.激活

D.指向

E.维持

3.社会性动机包括( ABC )。

A.交往动机

B.成就动机

C.工作动机

D.权力动机

E.归属动机4.根据需要的不同性质,可以将动机分为(CD )。

A.内在动机

B.外在动机

C.生理性动机

D.社会性动机

E.主导动机

5.一般来讲,成就动机水平较高者具有以下特征(ABC )。

A.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

B.具有坚定信念

C.能够正确归因

D.计较个人得失

E.不打无把握之仗

6.( ABCD )属于社会性动机。

A.工作动机

B.交往动机

C.成就动机

D.成长动机

E.进食动机

7.Y理论把人看作是( BD )。

A.为钱而工作

B.负责任的

C.为自身价值观而工作

D.有创造力的

E.有协调性的

8.V理论把人看作是( BC )

A.为钱而工作

B.在工作中寻求实现和证明

C.为自身价值观而工作

D.有创造力的

E.有协调性的

9.人类具有四种基本情绪( BCDE )。

A.嫉妒

B.快乐

C.愤怒

D.恐惧

E.悲哀

10.人的表情可以分为三类( ABC )。

A.面部表情

B.身段表情

C.语调表情

D.动作姿势

E.腺体变化

11.情绪情感的构成包括( ADE )。

A.生理唤醒

B.对事物的反映

C.态度

D.主观体验

E.外部行为

12.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 ABCDE )

A.情境性

B.激动性

C.暂时性

D.表浅性

E.外显性

13.情感是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高级的主观体验,概括地说,它可以分为以下几种:(ABC)。(200310)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幸福感

E.紧张感

14.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AE )

A.需要分为不同的层次

B.需求层次的等级是绝对的

C.较低层次的需要占有主导地位

D.人类动机来自对事实的解释

E.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

三、名词解释

1.动机:是指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2.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3.需要:是指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4.内在动机: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

5.成长动机:是被高级需要所驱使的动机,是个体试图超过他以往成就的动机。

6.成就动机: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会努力去克服困难,尽力达成目标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7.交往动机: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

8.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四、简答题

1.动机具有哪些功能?

动机具有以下功能:

(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调节与维持功能

2.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生理性动机是由个体的生理需要所驱动而产生的动机。它以个体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社会性动机是人类所特有的,它是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

(2)社会性动机比生理性动机出现得晚。

3.简述成就动机的成分。

(1)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会努力去克服困难,尽力达成目标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2)结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一般认为,成就动机较高的人喜欢选择富于挑战性的任务,其追求成功的倾向大于失败的倾向,成就动机水平较低的人则因为害怕失败而回避困难的任务。

4.成就动机有何特征?

成就动机是一种后天习得的动机,它也是决定个体努力程度的动力因素,人与人之间的成就动机存在个体差异。一般来讲,成就动机水平较高者具有以下特征:(1)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

(2)具有坚定信念

(3)正确的归因方式

5.举例说明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

(1)动机的产生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在环境则作为诱因,引导个体趋向于特定的目标。

(2)需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可举例说明)

(3)环境刺激是动机产生的诱因。(可举例说明)

(4)在动机中,需要与诱因是紧密相连的。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使活动朝向外界的诱因,从而使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

6.简述成就动机的涵义和结构。

(1)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会努力去克服困难,尽力达成目标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2)结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7.一般来讲,成就动机水平较高者具有哪些特征?

一般来讲,成就动机水平较高者具有的特征有:

(1)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

(2)具有坚定信念

(3)正确的归因方式。

8.简要说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

动机对于提高活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证明,各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动机过强或不足,都会使工作或学习效率降低,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动机的最佳水平随活动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简单容易的活动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当活动难度加大时,动机强度要降低。

9.简述表情的种类。

(1)面部表情:由面部肌肉和腺体变化来表现情绪的,是由眉眼鼻嘴的不同组合构成的。是人类的基本沟通方式,也是情绪表达的基本方式。有泛文化性。

(2)身段表情:由人的身体姿态、动作变化来表达情绪。不具跨文化性,受不同文化的影响。

(3)语调表情:通过声调、节奏变化来表达情绪的,也是一种副语言现象。

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语调表情相互配合,成为情绪的有效表达方式。

10.简要说明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从需要的角度看差异。情绪更多地是与人的物质或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情感更多地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

(2)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差异。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而情感是人所特有的,是随着儿童的社会化过程而逐渐形成的。(3)从反映特点看差异。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与外显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

五、论述题

1.试述马斯洛的动机理论。

答题要点:

(1)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匮乏动机是……;成长动机是……。在成

长动机的驱使下,人们愿意承受不确定性、紧张乃至痛苦,以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实现。

(2)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基础是需要层次理论。

①需要的五种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

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②各层次的关系及作用:

a.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

b.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动机。一旦较低层次

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

2.试论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题要点:

(1)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分为基本的需要和成长性需要两大类。基本需要和人的本能

相联系,与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有关,缺少它会引起疾病。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

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成长性需要不受本能所支配,不受人的

直接欲望所左右,以发挥自我潜能为动力,这类需要的满足会使人产生最大程度

的快乐。包括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人类的需要具有层次性,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

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

(3)各层次的关系及作用:

a.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

b.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动机。一旦较低层次

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应用。但也具有局限性,如他忽视或否定了人类基本需要的社会性,混淆了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之间的界限等等。

3.根据成就动机理论,说明提高学生成就动机的途径。

答题要点: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分成两类:一是力求成功的动机,一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力求成功的动机,即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避免失败的动机,即人们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在学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

提高学生成就动机的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培养学生具有挑战精神与创造性

(2)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信念

(3)进行归因训练,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

(以上各点需要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4.结合实际谈谈情绪情感的功能。

(试述情绪情感功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题要点:

情绪情感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情绪与动机的关系十分密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情绪具有激励作用:情绪能以一种与生理性动机或社会性动机相同的方式激发和引导行为。从情绪的动力性特征分:快乐、热爱、自信等积极增力的情绪会提高人们的活动能力。恐惧、痛苦、自卑等消极减力的情绪则会降低人们活动的积极性。有些同时兼具增力和减力,如悲痛可使人消沉,也可使人化悲痛为力量。

(2)情绪被视为动机的指标:情绪也可能与动机引发的行为同时出现,情绪的表达能直

接反映个体内在动机的强度与方向。所以,情绪也被视为动机潜力分析的指标,即对动机的认识可通过对情绪的辨别与分析来实现。

动机潜力在具有挑战性环境下所表现出的行为变化能力。当面对应激场面时,个体的情绪会发生生理的、体验的、行为的三方面变化,变化会告诉我们个体在应激场合动机潜力的方向和强度。

二、情绪情感的调控功能:情绪的好坏与唤醒水平会影响到人们的认知操作效能。

(1)促进功能:良好的情绪情感会提高大脑活动的效率,提高认知操作的速度与质量。

耶尔克斯—道森定律说明情绪与认知操作效率的关系,不同情绪水平与不同难度的操作任务有相关联系。活动任务越复杂,情绪的最佳唤醒水平也越低。

(2)瓦解作用:情绪对认知操作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不良情绪对认知活动功能的瓦

解上。如考试压力越大,考砸可能性越大。中等程度紧张是考试的最佳情绪状态。

悲哀会影响工作或学习状态。

三、情绪情感的健康功能:人对社会的适应是通过调节情绪来进行的,情绪调控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身心健康。一般人的情绪生活中,常是苦多于乐。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

四、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情绪的外部表现是表情,表情具有信号传递作用,属于一种非言语性交际,被视为人际关系的纽带。人们可凭借一定的表情来传递情感信息和思想愿望。表情是比言语产生更早的心理现象。表情比语言更具生动性、表现力、神秘性、敏感性。对言语有补充作用,可通过表情准确而微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也可通过表情辨认对方的态度的内心世界

兰亭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第七节-动机与情绪情感试题(含答案)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知识考点 P162 一、单项选择题: 1.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二种成分:()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追求刺激的倾向 C.追求成功的倾向 D.回避困难的倾向 2.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3.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属于( )动机。 A.外在 B.内在 C.主导 D.社会 4.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属于( )动机。 A.外在 B.内在 C.自然 D.从属 5.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是______动机。( ) A.生理性 B.社会性 C.主导 D.成就 6.美国心理学家( )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 A.斯腾伯格 B.斯金纳 C.马斯洛 D.华生7.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并被其他成员所认可。这种动机属于( )。 A.工作动机 B.成就动机 C.交往动机 D.生理动机 8.一般说来,由()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交往动机 B.外在动机 C.内在动机 D.无意识动机 9.________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A.动机 B.需要 C.诱因 D.目标 10.有机体活动的动力是( ) A.动机 B.诱因 C.需要 D.目标 11.动机产生依赖于需要,请问下列哪项属于需要?() A.水 B.饥渴 C.寻求水源 D.喝水 12.口渴会促使个体作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 A.导向功能 B.激活功能 C.调节与维持的功能 D.强化功能13.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的是( )强度的动机。 A.高 B.低 C.中等 D.无 14.在活动难度较大时,动机强度越强,工作效率会()。 A.较低 B.中等 C.较高 D.不变 15.根据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原理,要想获得最佳的工作效率,需要() A.较低强度动机 B.较高强度的动机 C.中等强度的动机 D.很高强度的动机 16.在_________中,最佳动机水平偏高。() A.中等难度的活动 B.简单容易的活动 C.难度较大的活动 D.复杂程度高的活动 17.在活动任务较容易时,要想工作效率较高,动机水平应该怎样?( ) A.较高 B.中等 C.较低 D.任意强度

第八章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习题答案

第八章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 1.情绪情感:情绪与情感是指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道德感: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3.理智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等满足与否相联系。 二、填空题 2.新生入园,班里有一个孩子哭,其他孩子也会莫名其妙地跟着哭,是因为 三、选择题 1. 在学前儿童身上常常见到破涕为笑,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的情况,这 A.学前儿童的情绪还是由生理需要控制的 B.学前儿童的意志力差 C.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还未形成 D.学前儿童的情绪是不稳定的 2.学前儿童从5岁左右开始特别喜欢提问,对回答结果十分关心,并由此相应产生愉快、满足或失望、不满等情绪。这表明此时期的学前儿童已明显出现了____C___。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自我效能感 3.(2013年真题)中班学前儿童告状现象频繁,这主要是因为学前儿童( A )。 A.道德感的发展

B.羞愧感的发展 C.美感的发展 D.理智感的发展 四、判断题 1.幼儿是无忧无虑的。(×) 2.情绪产生的前提是需要的满足。(×) 3.学前儿童智力操作的最佳情绪背景是特别高兴的状态。(×) 4.学前儿童不存在情绪健康问题。(×) 5.学前儿童告状是孩子道德感发展的表现。(√) 6.拆卸玩具行为是学前儿童求知欲的表现。(√) 7.学前儿童很会掩饰自己的情绪。(×) 8.幼儿园的精神环境指的是游戏室的布置。(×) 9.新生儿期就有了各种情绪。(×) 五、案例分析 14.材料: 李老师第一次带班,她发现中班幼儿比小班幼儿更喜欢告状,教研活动时,大班教师告诉她说中班幼儿确实更喜欢告状,但到了大班,告状行为就会明显减少。 (1)请分析中班幼儿喜欢告状的可能原因。(10分) (2)请分析打扮幼儿行为告状减少的可能原因。(10分) (1)中班幼儿由于道德感发展、希望引起教师关注、语言发展不完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等原因,导致经常出现“告状”行为。①道德感是幼儿评价自己或其他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幼儿“告状”行为最主要的原因即中班幼儿道德感发展,具体原因分析如下:中班幼儿已经能够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中班幼儿会因为自己在活动中遵守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乐。此阶段幼儿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同时也开始关注其他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并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当幼儿认为同伴的行为不符合道德标准时,即会出现材料中所述的“告状”行为。 ②中班幼儿爱告状也有可能是为了引起教师的关注,吸引教师的注意力;在幼儿园里,幼儿向教师传达信息的渠道,一般都是通过告状,从而在告状中引起老师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练习题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情绪与情感: 2、心境: 3、激情: 4、应激: 5、道德感: 6、理智感: 7、美感 二、填空: 1、人最原始的情绪有快乐、______、______和______。 2、根据情绪强度与持续时间,人的情绪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 3、人的高级的社会情感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4、心境的主要特点是______和______。 5、激情的特点是______和______。 6、应激的特点是______和______。 7、我国现阶段的道德标准是________。道德感的核心是______和______。 8、小学生理智感主要表现在他们对所学课程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9、美感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特点。 10、人类的基本情绪及表现方式是______的,而一些复杂的情绪和情感是后天的______和______的产物。 11、五爱教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情绪和情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种功能。 三、选择题: 1、情绪与情感是以()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反映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哪种情感体验()。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3、热爱真理、追求真理,获得成就喜悦感属于()。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4、情绪与情感是()关系的反映。 A、客观现实与人 B、人与人 C、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 D、生理与心理需要 5、出乎意料的紧张所引起的情绪状态称为()。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6、高兴时的手舞足蹈属于下列中哪种表情()。 A、面部表情 B、身段表情 C、言语表情 D、语调表情 7、情绪情感是在下列哪种心理活动基础上产生的()。

心理学讲稿之第八章 情绪和情感

第八章情绪和情感 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学习情绪和情感的概念、相互关系以及情绪情感与认识的关系,情绪情感的表达,掌握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了解情绪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掌握调节情绪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情绪情感的概念以及与认识的关系,情绪情感的分类,情绪与心理健康 教学难点:情绪情感的概念和分类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验、练习 课时:3 具体内容: 情绪和情感是人类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伴随着认知过程而产生并对认知过程产生重大影响,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正因为情绪、情感的普遍存在,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时代就为学者们所关注,在人类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众多的学者逐步澄清了情绪情感的有关问题。这里,本章将讲述以下问题: 一、情绪情感的概述 二、情绪情感的种类 三、情绪健康与情绪调节 第一节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称之为情绪情感。 情绪与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也是对现实的反映。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当外界事物和人的需要相一致时,人们就会接纳该事物,并会对其产生肯定的情绪和情感,当客体和我们的需要不相一致时,就会对其产生否定的或消极的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反映的是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但不能把这种关系简单化,由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人的需要不同。因此,相同的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可能会引起人们不同的内心体验。同时,人们的信念、认知水平、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相同的事物也会引起不同的内心体验。情绪和个性的关系密切,人人都由有喜怒哀惧之情,这说明人类的情绪情感具有共性,但共性之中又有差异由于人与人之间在民族传统、阶级利益、生活遭遇、价值观、个性特征以及特定的心理状态等方面的不同,人们的情绪情感也往往是不同的。人的情绪

第六章 主要内容

第六章情绪和情感 1、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掌握情绪和情感这两个基本概念并能区分它们的异同;理解掌握心境、激情和应激这三种基本情绪状态,理解掌握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这三种重要情感类型;懂得情绪对人的学习、工作的影响,对教学中学生情绪调节的方式方法有一定的理论认识;掌握焦虑这一心理现象的定义和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掌握主要的情感品质和培养方法。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和关系;心境、激情和应激的含义及其特点;情绪的调节和情感的培养。 3、教学方法:讲授法和讨论法 4、教学时数:5课时 5、教学过程 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一)、什么是情绪与情感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里的“情”,是指狭义的爱情而言。后泛指各种情绪。 1、定义:情绪与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在人脑中的反映。 2、情绪与需要的关系 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在人脑中的反映。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使,就会产生肯定的态度,从而引起人的爱、尊敬、满意、愉快、欢乐等内心体验;如果不符合人的需要,则产生否定的态度,从而引起恨、不满意、不愉快、痛苦、忧愁、恐惧、羞耻、愤怒、悲哀等内心体验。由此可见,情绪情感并不反映事物本身的属性,而是反映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所以,情绪和情感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 3、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情绪(emotion)和情感(feeling)两个概念有细微的差别。 (1)情绪更多地与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更多地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 (2)情绪发生较早,动物和婴儿都有情绪,但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也是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 (3)情绪具有情境性,直接受情境的影响,而情感既具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定性。 (4)情绪带有更多的冲动性和外显性,较少地受意识控制;情感则比较深沉,往往以内隐的形式存在和以微妙曲折的方式表达出来,更多地受意识的控制。 以上区别是相对的。在现实的心理生活中,情绪与情感并无明确的界限。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要通过情绪表现出来。情感对情绪又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对一个人的积极情感可能会使人抑制暂时的不愉快的情绪。 4、、情绪、情感与认知的关系 情绪和情感与认识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认识过程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认识,情绪和情感就无从产生。人们的认识越深入,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就越深刻、越持久、越稳定。常言说:“知之深,则爱之切”就是这个道理。反过来,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情绪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有深刻的影响,它对人的认识能起到积极或消极的作用,情绪情感对人的活动各个方面有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心理学动机和情绪情感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动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现象,无法直接观察,只能从观察表面行为的变化来推测背后的动机。 动机作为行为过程中的一个中介变量,在行为产生前就已存在,并以隐蔽内在方式支配着行为的方向性和强度。 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动机会推动人们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转化为活动状态。动机的驱使下,个体会产生某种行为,并维持一定的行为强度。 2.指向功能:动机使个体进入活动状态之后,还能引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的方向。动机不同,有机体行为的目标也不同,这就是动机的方向性在起作用。 3.调节与维持功能:动机会决定行为的强度,动机愈强烈,行为随之强烈。动机也决定个体行为的久暂性,在没达到目标之前,行为会一直存在。有时行为看似不在了,但只要动机仍存在,行为就不会完全避免,只是以别的形式存在。 动机的产生: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1.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需要: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需要一旦产生,就成为一种刺激,人的行为动机就是在这种刺激下产生的。内在的生理需求是行为的直接推动力量。 2.外在环境则作为诱因,引导个体趋向于特定的目标。 环境刺激是动机产生的诱因。诱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有时,即使有机体没有特别强烈的内在需要,外在诱因也可能成为动机产生的一个条件。 动机中,需要与诱因紧密相连。需要比较内在、隐蔽,是支配人们行动的内部原因。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朝向性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使活动朝向外界的诱因,从而使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诱因吸引力降低,动机的强度随之减弱或消失。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 教学要求: 1、了解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与情感、情绪情感与认知 的关系;表情的分类;情绪和情感的种类;情感的品质。 2、掌握焦虑对学习的影响;青少年情感发展的特点;教学中学生情绪的调节;青少年良好情 感品质的培养。 一、情绪和情感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情绪情感 思考:人为什么会产生喜、乐?而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怒和哀? 情绪情感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绪情感概念的关键词: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态度体验) 思考:什么是幸福?(根据情绪情感概念谈一谈对幸福的理解。) (二)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1、区别: ①情绪是与机体的生理或物质性需要能否满足相联系的体验,较低级,人和动 物共有;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或精神需要相联系的体验,较高级,人所特有。 ②情绪可由对事物单纯的感觉或知觉所直接引起,易随情景变化,不稳定;情 感则是由于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起,不易随情景变化,较稳定。 ③情绪易冲动,外显性强;情感不易冲动,较深沉而含蓄。 思考:愤怒——恨喜欢——爱 分别属于哪种心理现象? 2、联系: 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和内容,而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

(三)情绪情感与认知 没有认识,情绪与情感就无从产生;反过来,情绪与情感又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四)表情 情绪与情感发生时有其外部表现,这就是表情。人的表情极其丰富,主要分为三种: 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或动作表情、言语表情 教师可通过观察人的表情,了解人的心理活动,从而更好的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举例说明。 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一)情绪的种类 1.心境 一种强度较小,持续时间长的情绪状态。 喜、怒、哀、惧各种情绪都以心境的形式表现。其具有弥散性。 2.激情 一种强度较大,持续时间短、有明显外部表现的情绪状态。 狂喜、暴怒、激烈的悲痛、极度的恐惧都是激情状态。 激情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激情能催人向上,而消极的激情却对人产生不良影响。 3.应激 由意外的紧张情况所引起的紧张情绪状态。 应激能使人的身体受到紧急动员,以应付突发事件,但时间过长,对人的心身健康十分不利。 (二)情感的种类 1.道德感:指人对自己和别人的思想言论、行为举止是否符号社会道德标准而产生

最新00031《心理学》同步练习题(学生版含答案)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心理学》(自考)同步练习 1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同步练习 2 3 一、名词解释 1.动机P162 2.需要P163 3.诱因P164 4.生理性动机P165 5.社会性动机P165、P167 4 5 6.外在动机P166 7.交往动机P168 8.成就动机P170 9.工作动机P172 10.匮乏动机 6 P173 7 11.成长动机P173 12.情绪情感P175 13.心境P178 14.激情P178 15.应激P178 8 16.道德感P178 17.理智感P179 18.美感P179 9 二、单项选择题 10 1.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 )P178 11 A.情绪 B.情感 C.心境 D.应激 12 2.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 )P178 13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14 3.中国的古语“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说明的情绪状态是( )P178 15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16 4.人对认知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为( )P179 17 A.美感 B.理智感 C。道德感 D.成就感 18 5.个体被善或恶的社会现象所激起的情感状态,称之为( )P178 A.美感 B.理智感 C.道德感 D.成就感 19 20 6.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条件下对的反映,并且还调节着人的社会性

行为。( )P178 21 22 A.社会需求 B.生理需要 C.态度 D.体验 23 7.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P175 A.交往 B.需要 C.态度 D.生理需要 24 25 8.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P178 26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27 9.人伤感时,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是所谓“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指的是( )P178 28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29 10.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指的是( )P178 30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31 11.人在出乎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被称为( )P178 32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33 12.人们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标准,对人的思想、行为做出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 )P178 34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成就感 35 13.人在认知活动中,在追求知识、真理的过程中,在认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是36 ( )P179 37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成就感 38 14.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 ( )P179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成就感 39 40 15.人们利用自己的身体姿态、动作变化来表达情绪,这是一种 ( )P180

《心理学》第七章考试重点

《心理学》第七章考试重点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本章重点: 1、动机的概念、功能与产生; 2、动机的种类; 3、社会性动机; 4、动机理论; 5、情绪情感的界定与种类; 6、情绪情感的表达; 7、情绪情感的功能 第一节动机与行为 一、动机的定义: 1、动机概念: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2、动机的功能:激活、指向、调节与维持 二、动机的产生: 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在环境是诱因,引导个体趋向特定的目标。 1、需要: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2、诱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三、动机的种类: 1、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根据需要的性质不同划分。 2、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根据动机产生的源泉不同划分。 3、主导动机与从属动机:根据动机在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划分不同。 四、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中等强度动机效率最高 (2009.4)10.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称之为() A.生导动机B.内在动机C.需要D.诱因(2006.7)11.动机的产生依赖于需要和诱因,下列哪项属于找水喝的诱因?( ) A.水B.口渴C.寻求水源D.喝水 (2008.7)11.在活动难度较大时,动机强度越强,工作效率水平( ) A.低B.高C.中等D.不变 (2006.7)12.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并且,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难度加大会表现得()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确定 (2006.4) 10.在困难复杂的学习或工作中,其活动效率与动机强度的关系是()

(情绪管理)第八章情绪与情感

第八章情绪与情感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情绪、情感、,了解情绪、情感的关系、功能与种类,掌握挫折产生的原因及挫折对人心理的积极、消极影响,使学生学会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如何进行心理调试。 教学重点:1. 情绪与情感的含义 2. 情绪的种类 3. 挫折 教学难点:1. 情绪、情感的关系 3. 挫折心理与调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等 课时安排:6 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一)什么是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情绪、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在主客体关系中不是任何客观事物都能引起人的情绪、情感体验,只有当它与我们的需要、愿望、观点联系起来的时候,才能引起情绪、情感反映。 (二)情绪与情感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 区别 (1)情绪与生理需要相联系,人与动物共有。情感与社会需要相联系,人所特有。 (2)情绪常用于表达感情的表现形式,具有较大的情景性、短暂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 (3)情绪带有更多的冲动性和外显的表现,并伴有机体的变化。情感比较深沉、内隐,始终在意识支配的范围内进行。 (4)在儿童情感发展中,情绪出现在前,情感表现在后。

2. 联系 (1)人所具有的高级情感可能以鲜明的爆发形式表现出来,表现为一种情绪。 (2)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由于社会内容的改变而改变了它原始表现形式上升为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可以区分的,它们各自有特定的含义,但这种区分是相对的,在现实具体人身上常常交织在一起,很难严格区分。 二、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 (一)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 随着情绪情感的发生,有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腺体活动的变化上。这些变化可作为情绪状态变化的客观指标。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呼吸的频率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人平静时平均每分钟呼吸20次,高兴时每分钟呼吸17次,悲伤时每分钟呼吸9次,愤怒时每分钟呼吸40次,恐惧时每分钟呼吸高达64次。心血管系统在不同情绪状态下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人在愉快和满意时,心跳正常,血管舒张;惊恐时,心跳加速加强,血输出量增加,收缩压升高。人在羞愧时面红耳赤,气愤时脸色铁青,就是由于面部血管的舒张和收缩造成的。消化系统的活动也会随情绪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人在愉快时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会加强,消化系统的功能会提高;人在悲伤时,胃肠蠕动功能下降,消化液分泌减少,造成食欲减退。不同情绪也会引起泪腺、汗腺分泌的改变,如高兴激动或悲伤时禁不住流泪;羞愧时汗流满面;恐惧时出一身冷汗。 由于情绪和情感发生时,总要引起一系列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所以情绪和情感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乐观开朗、心情舒畅能促使各种内脏功能正常运转,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而不良情绪情感状态,则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使人得病或病情加重。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极度紧张和过分激动的情绪对人身心健康十分有害,甚至可危及人的生命。 (二)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 当情绪情感发生时,不仅身体内部器官有一定变化,而且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姿态也会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变化称为表情,即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人的表情极其丰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情绪管理)第七章情绪与情感最全版

(情绪管理)第七章情绪与 情感

第七章情绪和情感 【考试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及俩者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情绪情感的俩极性表现以及俩者的种类,情绪理论,情绪情感的功能,尤其要掌握心境、激情、直激的概念,能根据具体事例来区分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熟悉情绪的机体变化和外部表现,需要的概念及其分类;正确理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激奋水平和心理活.动的关系,情绪和学习效率之间的联系,情绪和心身健康的关系;熟悉情绪理论的著名代表人物及其观点;能联系实际综合分析和掌握情绪情感在教育中的应用,以及良好情绪的培养。 【大纲内容和重点】. 第壹节情绪和需要 壹、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它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壹种反映形式,产生的根源在于客观现实本身。 情绪和有机体的需要密切联系着,它是以需要为中介的壹种反映形式。客观世界的某些刺激且不能全都引发人的情绪,只有和人的需要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事物,才使人产生情绪体验。通常,那种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对象,会引起人的肯定的情绪体验(如满意、愉快、喜悦等);反之,那种妨碍或干扰某种需要得到满足的对象,则会引起否定的情绪体验(如不满意、痛苦、忧愁、恐惧、愤怒等)。 二,需要 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或群体对其生存和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本动力。它通常表现为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壹种内心状态。 人既是壹个自然实体,又是壹个社会实体,且且是二者的统壹。作为自然实体,为了生存和

发展,必然依赖某些自然条件,如空气、水、食物等。作为壹个社会实体,其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依赖群体、交往等社会条件。当个体缺乏某种依赖条件时,就会体验到“缺乏感”的心理状态。若这种状态被明显意识到,则称为愿望;若无明显意识,则称之为意向。所以,需要常常以壹种“缺乏感”被个体所体验着,且以愿望、意向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终导致为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机。 三、需要的种类 按照需要的产生和起源,即从总的方面,能够把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生理需要是指和保持个体的生命安全和种族的延续相联系的壹些需要。社会需要是对维持社会发展所需求事物的反映。 按照需要的对象的性质,需要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所谓物质需要是指人对物质对象的需求,如对衣、食、住有关物品的需要,对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的需求等等。在物质需要中,既有生理需要,又有社会需要。所谓精神需要是指人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求,如对知识的需要、对文化艺术的需要等。 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马斯洛(A.H.Maslow),美国心理学家,他认为,人的壹切行为都是由需要所引起的,他根据需要的发展水平,把需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不同层次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成梯级,最低层是生理需要,中间层有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1.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他把人类的生理需要作为需要层次的基础或根本,只有这壹层次的需要满足了,才会出现高层次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当生理的需要得到壹定满足之后,安全需要就会随之而来。 3.归属和爱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是在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才会出现的。这种归属和

心理学第七章 动机与情绪情感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第一节动机与行为 动机的定义 (一)动机的概念 心理学家一般把动机定义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我们只能从观察表面行为的变化来推测背后的动机。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2、指向功能 3、调节与维持功能 动机的产生: 动机的产生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在环境则作为诱因,引导个体趋向于特定的目标。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使活动朝向外界的诱因,从而使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诱因的吸引力降低,动机的强度也随之减弱或消失。 动机的种类 (一)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1、生理性动机(驱力)以个体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对维持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社会性动机人类所特有。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个体成长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 (二)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1、外在动机是在外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 2、内在动机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一般来说,由内在动机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德西效应。 (三)主导动机与从属动机 1、主导动机在行为的发生过程中,主导动机起的作用最大,支配着行为

发生的方向和强度。 2、从属动机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在不同人身上或不同情况下会相互转化。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各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 第二节社会性动机 交往动机 (一)交往动机及其获得 交往动机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交往动机是个体愿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内在需要。 关于交往动机的获得方式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交往倾向是先天遗传的神经模式,是一种本能行为。另一种观点认为,交往行为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 (二)交往动机产生的原因 1、合作人类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网络系统中,与他人合作共处是我们社会文化价值所鼓励的东西。合作是人类基本的社会生存动机。 2、情谊以情感因素为取向的交往,具有持久性、亲密性、少功利性的特点。 3、归属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一员,被其他成员所认可。 成就动机 (一)成就动机的结构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二)成就动机的特征 一般来说,成就动机水平较高者具有以下特征: 1、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 2、具有坚定信念 3、正确的归因方式:把成功归因于能力与努力,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 工作动机 工作动机是最有效能、最为复杂的社会性动机之一,是一种使个体努力工作,高质量创新并不断完善自己工作的动机。 工作动机理论:X理论、Y理论、V理论、Z理论 X理论:人工作就是为了钱,个人的工作动机来自于物质利益的驱动,并且常被外来刺激所吸引。

心理学第七章动机与情绪

心理学第七章、动机与情绪.txt20如果你努力去发现美好,美好会发现你;如果你努力去尊重他人,你也会获得别人尊重;如果你努力去帮助他人,你也会得到他人的帮助。生命就像一种回音,你送出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得到什么。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1、动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2、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 (2)指向功能 (3)调节和维持功能 3、需要: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4、动机的产生: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在环境是诱因,引导个体趋向于特定的目标。 5、动机的种类:(1)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按需要的不同性质) (1)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根据动机的源泉不同)。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适度的奖赏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赏却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物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这就是德西效应。(3)主导动机与从属动机(根据动机在行为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6、从属动机:在行为动机中,有的动机出于辅助从属的地位,所起的作用偏弱,称为从属动机。 7、社会性动机:是以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的动机,涉及个人的工作、交往、对成就的追求等多方面。 8、交往动机:个体愿意归属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它是个体愿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内在需要。 9、交往动机产生的原因:合作、情谊、归属 10、成就动机: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会努力克服困难,尽力达成目标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11、成就动机的特征:(1)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 (2)具有坚定信念 (3)正确的归因方式 12、工作动机:最有效能、最为复杂的社会性动机之一,是一种使个体努力工作,高质量创新并不断完善自己工作的动机。 13、较有代表性的动机理论:本能理论、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认知与期待理论。 14、本能理论:有机体生来就具有一些特定的先天倾向,这些倾向是维持生存所不可缺少的,人们的行为是受这些本能力量所驱动的。它不能解释人所有的动机行为。 15、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他将需要分为不同的五种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都是天生的,从最低的生理需要到最高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构成了一个需要等级,在不同情境下激励和引导着个体的行为。在需要层次中,层级越低,力量越强大。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性动机。然而,一旦较低层级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据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但这种需求层次的等级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会在低级需要尚未得到满足之前,去寻求高级需要。 16、情绪情感: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17、情绪:它包括在认知层面上的主观体验、在生理层面上的生理唤醒、在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当情绪产生时,这三种层面的共同活动构成了完整的情绪体验过程。 18、情绪与情感:(1)从需要的角度看,情绪更多地是与人的物质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情感更多的是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2)从发生的早晚看,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而情感是人所特有的,它是随人的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3)从反映特点看,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与外显性。情感

心理学-第七章 情绪和情感

第七章情绪和情感 一、单项选择题 1.情绪和情感所反映的是()。 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 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2.情绪、情感的外在行为表现是()。 A.热情 B.表情 C.激情 D.心情 3.渴求知识的人得到一本好书会感到满意,无端遭到攻击会感到愤怒。这说明情绪的产生是以个体的愿望或()为中介的。 A.认知 B.意志 C.思维 D.需要 4.小明即将上考场,感觉心跳加速,有点微微出汗,这属于情绪情感的()。 A.主观体验 B.外部表现 C.生理唤醒 D.认知活动 5.“知之深,爱之切”说明了()对情感的影响。 A.认知 B.意志 C.需要 D.个性 6.下列不属于基本情绪的是()。 A.快乐 B.焦虑 C.悲哀 D.愤怒 7.“易感情用事”一般发生在()情绪状态下。 A.心境 B.紧张 C.激情 D.应激 8.“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理智 9.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不能驾驭或摆脱某种可怕或危险情景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是()。 A.快乐 B.悲哀 C.愤怒 D.恐惧 10.()是幼儿两种最基本的肯定情绪。 A.高兴和喜悦 B.高兴和快乐 C.喜悅和兴趣 D.快乐和兴趣 11.中等程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而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这体现了情绪的()功能。 A.适应功能 B.动机功能 C.信号功能 D.组织功能 12.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13.学生临考的怯场属于()。 A.心境 B.理智感 C.应激 D.激情 14.车祸、地震、水灾等突如其来的灾难引起的情绪体验是()。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热情 15.“灰心丧气”、“见花落泪”、“对月伤神”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抑郁 D.焦虑 16.“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是()。 A.愤怒 B.恐惧 C.应激 D.激情 17.小杨在月考中进步了,这段时间他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这种情绪状态是()。 A.应激 B.激情 C.狂喜 D.心境 18.“捧腹大笑”、“手舞足蹈”体现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19.“乐极生悲”、“破涕为笑”、“喜极而泣”等成语说明了人的情绪的两极()。 A.不可调和性B.因一定条件而相互转化C.具有社会性,可相互调节和控制D.可以找到平衡点20.“心有余悸”是描写人在恐惧中的()。 A.心境状态 B.应激状态 C.激情状态 D.热情状态 21.高兴时手舞足蹈、恐惧时手足无措的情绪表达方式是()。

心理学同步练习题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心理学》(自考)同步练习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同步练习 一、名词解释 1 .动机P16 2 2 .需要P16 3 3.诱因P16 4 4.生理性动机P16 5 5.社会性动机P165、P167 6.外在动机P166 7.交往动机P168 8.成就动机P170 9.工作动机P172 10.匮乏动机P173 11.成长动机P173 12 .情绪情感P175 13.心境P178 14.激情P178 15 .应激P178 16.道德感P178 17.理智感P179 18.美感P179 二、单项选择题 1.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P178 A .情绪 B.情感C.心境D.应激 2.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P178 A .心境 B.激情C.应激 D.焦虑 3.中国的古语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说明的情绪状态是()P178 A .心境 B.激情C.应激 D.焦虑 4.人对认知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为()P179 A .美感 B.理智感C。道德感D.成就感 5.个体被善或恶的社会现象所激起的情感状态,称之为( )P178 A .美感 B.理智感 C.道德感D.成就感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条件下 )P178 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反映,并且还调节着人的社会性行为。( A.社会需求 B.生理需要 C.态度 D.体验 7.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_________ 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P175 A .交往 B.需要C.态度D.生理需要 8.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是()P178 A .心境 B.激情C.应激D.焦虑 9?人伤感时,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是所谓“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指的是()P178 A .心境 B.激情C.应激D.焦虑 10.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指的是()P178 A .心境 B.激情C.应激D.焦虑 11.人在出乎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被称为 ()P178 A .心境 B.激情C.应激D.焦虑 12.人们根据一定社会的道 德标准,对人的思想、行为做出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P178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成就感 13.人在认知活动 中,在追求知识、真理的过程中,在认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是()P179 A .道德感B.理智感 C.美感D.成就感 14.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 感体验是()P179 A .道德感B.理智感 C.美感D.成就感 15.人们利用自己的身体姿态、动作变化来表达情 绪,这是一种()P180 A.面部表情 B.语调表情 C.身段表情 D.综合表情 16.通过声调、节奏变化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是一种()

动机和情绪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动机和情绪情感的概念,掌握动机理论飞了解动机和情绪情感的种类,把握动机和情绪情感的作用。 本章重点: 1.动机的概念、功能与产生 2.动机的种类 3.社会性动机 4.动机理论 5.情绪情感的界定与种类 6.情绪情感的表达 7.情绪情感的功能 本章难点: 1.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2.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3.动机理论 4.情绪情感与动机的关系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动机与行为 一、动机的定义 二、动机的产生 三、动机的种类 四、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 第二节社会性动机 一、交往动机 二、成就动机 三、工作动机 第三节动机理论、 一、本能理论 二、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 三、认知与期待理论 第四节情绪情感及其种类 一、情绪情感的定义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三、情绪情感的种类 四、情绪情感的表达 第五节情绪情感的功能 一、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 二、情绪情感的调控功能三、情绪情感的健康功能 四、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 三、考核知识点 (一)动机的概念与特征

(二)动机的产生与作用 (三)动机的种类 (四)社会性动机 (五)动机理论 (六)情绪情感的概念及二者的区别 (七)情绪情感的种类 (八)情绪情感的表达 (九)情结情感的作用 四、考核要求 (一)动机与行为 识记:动机、需要、诱因 领会:动机的基本特征,动机的功能、需要、诱因与动机产生的关系,动机的种类 应用:说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二)社会性动机 识记:交往动机、成就动机、工作动机 领会:成就动机的成分,工作动机理论 应用:影响成就动机高低的因素,社会性动机在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 (三)动机理论 识记:本能理论、匮乏动机、成长动机、认知与期待理论 领会: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应用:用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认知与期待理论解释人们在追求目标过程中的现象 (四)情绪情感的概念 识记:情绪情感、心境、应激 领会: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情绪情感表达的方式 应用:如何保持良好的心境 (五)情绪情感的功能 应用:说明情绪情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作用 第一节动机与行为 一、动机的定义 (一)动机的概念 什么是动机呢?当人们口渴的时候,就会去寻找水,找水的行为背后就是动机。心理学家一般把动机定义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动机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它是一种内部心理现象,入们只能从观察表面行为的变化来推测背后的动机。动机作为行为过程中的一个中介变量,在行为产生以前就已存在,并以隐蔽内在的方式支配着行为的方向性和强度。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动机所驱动的行为,如好朋友们经常在一

第六章 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六章、情绪情感和意志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绪的特点,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 情感的特点,稳定,持久,深刻 认识和情绪情感的区别。 内容不同,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应。 情绪情感是对客观事物育人的主管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应 反应的形式不同,认识是通过形象和概念反应客观事物 情绪情感是通过态度体验反应客观事物的需要 特点不同,认识过程有随意的性质,情绪情感具有不随意的性质 联系,情绪情感影响着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情绪情感的基础 情绪的外在变现,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言语表情 情绪情感的功能,信号功能,感染功能,调节功能 心境——持久,微弱,弥散 激情——短暂,强烈,爆发(已经发生过) 应激——短暂,强烈,突发事件,高度紧张(正在发生时) 情感的种类——理智感,好奇心,求知欲,热爱真理 道德感,根据道德标准评价一个人的思想言行 美感,审美标准,自然或社会现象在艺术上的表现(直觉性,社 会性,个体性) 情绪产生的理论——詹姆斯和兰格的外周理论 埃农和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沙赫特的情绪激活归因理论(辛格) 伊扎德的动机分化情绪理论 压力是指有机体在心里或生理上收到威胁是出现的非特异性身心紧张的状态 压力三要素,压力源,认知,反应 适应综合征的三阶段,警觉反应阶段,抗拒阶段,衰竭阶段 压力源主要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 压力防御机制,压抑,否认,置换,文饰,投射,代偿,升华 压力的心理反应,抑郁,焦虑,恐惧,躁狂 焦虑障碍是受不合乎现实或不合乎理性的害怕所困扰的状态 考试焦虑的基本特征是担忧 *健康情绪的培养——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丰富积极的情绪体验 学会自己接纳和自我欣赏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正确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 意志是人自觉的确立目的,有意识的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也叫意志过程 意志是与随意动作为基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