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治疗心悸的方证辨治探析-张晋升

张仲景治疗心悸的方证辨治探析-张晋升
张仲景治疗心悸的方证辨治探析-张晋升

112

第17卷 第12期 2015?年?12?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7 No. 12 Dec .,2015

心悸是指由于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

浊瘀血阻滞心脉,邪扰心神所致的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病证,常伴有胸闷气短,甚则眩晕,喘促,脉象或迟或数,或节律不齐等。其中因惊恐、劳累而发,时发时止,不发时如常人,其证较轻者,为惊悸;并无外惊,每由内因引起,自觉终日心中惕惕,稍劳即发,病来虽渐,但全身情况较差,病情较为深重者,为怔忡。惊悸日久不愈,可发展为怔忡。心悸为临床常见病证,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等,凡具有心悸表现者,均可参照本病辨证施治。

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对于心悸的论述颇为精辟,阐释精当,内容丰富,其论悸的条文合计达32条,其中《伤寒论》中13条,《金匮要略》中有9条,有证有方的共计13条。在《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中正式以惊悸为病名,惊悸连称。仲景对悸的描述主要有“心悸”“心下悸”“心动悸”“心中悸”“眩悸”“悸”“脐下悸”等,论悸为由,大致有受邪、虚劳、水饮、气郁、

惊扰等[1]。客观来讲,仲景所论之悸,并非全部皆属

心悸,其还包括了部分胃脘部及下腹部的悸动不安病证,但其发生总与心病有关,故皆可从心论治。本文拟详细梳理仲景对于心悸病症的方证辨治,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1

心阳不足证

心主阳气,心脏赖此阳气维持其生理功能,鼓动血液的运行,以资助脾胃的运化及肾脏的温煦等。若心阳不振,心气不足则无以保持血脉的正常活动,亦致心失所养而作悸,治宜温通心阳,仲景每用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等治之。其中,桂枝甘草汤见于《伤寒论》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因汗为心之液,由阳气蒸化津液而成,即所谓“阳加于阴谓之汗”。所以过汗必然要耗伤心阳,心阳被伤,使心失去了阳气的庇护,则空虚无主,故见心中悸动而又喜按,借以安定心悸之苦,此乃外有所护则内有所恃之故。所谓“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是矣。据临床观察,此类患者可见到心前区憋闷不适等证,治用桂枝甘草汤调补心阳则愈。本方仅桂枝、甘草二药。

张仲景治疗心悸的方证辨治探析

张晋升

(迁安市中医院,河北 唐山 064400)

摘 要:

心悸是临床常见病症,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论述颇为广泛,其首提心悸病名,开本病辨证论治之先河。拟对仲景治疗心悸的方证,即治疗心阳不足证的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心脾两虚证的小建中汤;阴阳两虚证的炙甘草汤;水饮凌心证的苓桂术甘汤、苓桂姜甘汤、苓桂枣甘汤、真武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半夏麻黄丸;以及肝郁气滞、枢机不利证的小柴胡汤加减、四逆散加味等方剂进行详实梳理,以期对临床辨治本病有所借鉴。

关键词:张仲景;心悸;方证辨治

中图分类号:R25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5) 12- 0112- 03

收稿日期:2015-01-17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燕京刘氏伤寒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2012- 01)作者简介:张晋升(1975-),男,河北迁安人,主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经方配伍规律及作用机制研究,经方治疗外科常见病、疑难病临床 研究。

Decocti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Palpitation by ZHANG Zhongjing

ZHANG Jinsheng

(Qia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Qian'an 064400,Hebei,China)

Abstract:Palpitation is a common clinical symptom,it is widely discussed in ZHANG Zhongjing's

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 and Synopsis of Golden Chamber ,ZHANG Zhongjing first mentioned the name of palpitation and discuss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lpitation. according to pathomechanism,palpitation will be divided into five syndrome,namely:Guizhi Gancao Decoction,Guizhi Gancao Longgu Muli Decoction treatment of deficiency of heart-yang syndrome,Xiaojianzhong Decoction treatment of asthenia of heart and spleen syndrome,Zhigancao Decoction treatment of deficiency of both Yin and Yang syndrome,Linggui Zhugan Decoction,Linggui Jianggan Decoction,Linggui Zaogan Decoction,Zhenwu Decoction,Xiaobanxiajiafuling decoction,Banxiamahuang pills treatment of fluid retention invading heart syndrome,and Xiaochaihu Decoction,Sini powders treatment of liver depression and Qi stagnation syndrome. This article systematicly introduces ZHANG Zhongjing's decoction syndrome,treatment characteristics,the use of prescription and herbs and so on,in order to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lpitation.

Key words:ZHANG Zhongjing;palpitation;decocti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5.12.037

17卷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桂枝辛甘以补心阳,甘草甘温以滋心液,且二药相合,辛甘合化为阳,又以补阳为主,阳生阴化以奉于心,心阳得充,则悸动自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见于《伤寒论》118条:“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本证由于烧针火逆,损伤心阳,以致心阳虚不能敛养神气,使心神浮越,而发生神情烦躁不安等证,此证比第118条误火惊狂证为轻,也可谓是惊狂之轻证。故用桂枝甘草加龙骨、牡蛎温复心阳,潜镇安神。方中用桂枝、甘草温复心阳,加龙骨、牡蛎潜敛神气以止惊悸烦躁。临床应用本方不必局限于火逆之误,凡心阳虚而见惊悸烦躁等证均可施治。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则并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论》112条曰:“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曰:“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两条互参可知,医生误用火熏、火熨、烧针等法,强迫发汗,损伤心阳,神气浮越,临床可致心悸、惊狂、卧起不安等症。治宜温通心阳,镇惊安神,方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本方即是由桂枝汤去芍药加蜀漆、龙牡而成,方中去酸苦阴柔之芍药,则利于辛甘为阳,以急温心阳;用龙骨、牡蛎以潜镇浮越之神气;对于用蜀漆之义,尚有不同认识,有的认为散火邪,有的认为祛痰水。从本证病机和药理作用分析,当以后者为妥。因本证缘由心阳虚损,阳虚不能布化津液,则易生痰水,从而形成“亡阳夹痰”的病变,即虚中夹实的证候。蜀漆乃常山之苗,味辛苦而性寒,功效与常山相若,它有较强的截疟、催吐、祛痰作用。用于本方既能散火邪,又能涤痰开窍。据陈修园之见,方中龙、牡二药不仅镇惊安神,而且亦有化痰行水的作用,这种解释则使方义更臻完善[2]。可见温复心阳、潜镇安神、消痰化水,是本方的功用所在。本方蜀漆现今常用量为3~5 g,注意水炒先煎,以减少其对胃的刺激而消除涌吐等副作用,无蜀漆者也可用常山代替。

2 心脾两虚证

心主血,血赖心气的推动才能运行周身,荣养脏腑四肢百骸,故《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诸血者,皆属于心。”而心脏亦因有血液的奉养方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若禀赋不足,脏腑虚损;或病后失于调养;或思虑过度,伤及心脾;或脾胃虚衰,气血生化乏源;或失血过多等,均可导致心血亏虚,使心失所养而发为惊悸、怔忡。治宜补益心脾,益气养血,仲景多用小建中汤。

本方亦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论》102条曰:“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夫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阴不仅包括足少阴肾,也包括手少阴心在内。如果说太阳主表而为藩篱,犹如边防之设,那么少阴之心就处于宫城之内。若心宫气血亏虚,则气虚易生悸,血虚易生烦。通常情况下悸、烦尚不明显,一旦感邪之后,正气不支,在表之邪即有内陷之危,此时悸与烦就十分地突出。此证往往较叉手冒心,心悸欲得按的桂枝甘草汤证更重一些,如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出现“脉结代”的炙甘草汤证。《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则曰:“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本条论述阴阳两虚而以脾虚为主的虚劳证治。人体阴阳是相互维系的,所以虚劳病的发展,往往阴虚及阳,或阳虚及阴,从而导致阴阳两虚之证。由于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可以产生偏热偏寒的证候,若心营不足,气血两亏则发心悸。综上两条,小建中汤即桂枝汤倍量芍药加饴糖而成。桂枝汤既可调和营卫气血,又能调和脾胃阴阳,在此基础上加饴糖甘温补中以缓急,倍用芍药酸甘益阴而于土中平木,即在补脾之中而兼平肝胆之横,又有缓解筋脉拘挛的功用。诸药合用,能使脾胃健运,气血得充,阴阳平调,营卫协和,则其病自愈。所谓“建中”,即建立中气之意。《金匮要略》用本方治疗因脾胃有病而致气血不足、阴阳失调的虚劳证候,也是通过建立中气而达到调补气血阴阳的治疗目的。

3 阴阳两虚证

外感病过程中,若外邪虽退而心之气血阴阳俱虚,心失所养,鼓动无力,可出现心动悸、脉结代,治疗应当补益心脏之气血阴阳,方用炙甘草汤。本方见于《伤寒论》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盖太阳与少阴为表里,脏腑相通,经脉相连。若太阳之邪不解,正气益虚,很容易循经传入少阴。少阴为心肾两脏,若不传足少阴肾,便传于手少阴心。若心阴阳气血俱虚,而心无所养,则有心慌慌然悸动不安之感。“动”,言其甚也。“动悸”,形容心跳动得很厉害而非同一般。结代脉,即脉律不整而有歇止的一类脉象,引起结代脉的原因很多,或因瘀血,或因痰阻,或因水遏,或因气血虚衰等等。本条之脉结代,则属气血虚衰、运行无力、脉搏不续所致。故急以炙甘草汤滋养心血而通阳复脉。

本方由炙甘草、生姜、人参、生地黄、桂枝、阿胶、麦门冬、麻仁、大枣、清酒组成。方中重用炙甘草补中益气,以充气血生化之源,合人参、大枣补中气,滋化源,气足血生,以复脉之本;生地、麦冬、阿胶、麻仁养心阴,补心血,以充血脉;然阴无阳则无以化,故用桂枝、生姜宣阳化阴,且桂枝、甘草相合辛甘化阳,以温通心阳,加清酒振奋阳气、温通血脉。诸药合用,阳生阴长,阴阳并补,共奏通阳复脉、滋阴养血之功。现代临床主要将炙甘草汤应用于各种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等,辨证属于心阴阳气血不足者。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炙甘草汤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心脏的自律性和兴奋性、抗衰老、补血作用,对抑制细胞凋亡和促进细胞增生也有一定的作用[3-4]。笔者在临床治疗心悸病症时,每于本方基础上加入五味子,取生脉散之意,则更为恰当,确能提高疗效。

4 水饮凌心证

心属火,为阳中之太阳,上居于胸,秉火阳赫赫之威,而使水寒之流不敢上越雷池一步。若心阳虚于上,水寒之邪动于中,故有“气上冲胸”直犯离宫之变。高学山所谓:“光芒四射中,但觉一团太和之元气相聚耳。”今心阳被水寒之邪所遏,则自觉心慌心悸,胸中满闷,或憋气疼痛等。本证心悸的出现有二:其一,在气上冲胸咽时,则随之出现心悸。另

113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17卷

一种是自觉左侧颈部之血管发生酸胀疼痛,则立即出现心悸。心悸每发作于晨起、夜卧、饱餐之后,呈阵发性,轻者可以自止。治宜温通心阳、利水降冲,仲景多用苓桂术甘汤为主方。本方由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四药组成。方中以茯苓、桂枝为主药,白术、甘草为配伍药。茯苓在方中有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甘淡利水以消阴;二是宁心安神而定悸;三是行肺之制节之令而通利三焦;四是补脾固堤以防水泛,故为方中主药,列于首位。桂枝在本方则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通阳以消阴;二是下气以降冲;三是补心以制水,亦为方中主要药物,列于第二位。此方如有茯苓而无桂枝,则不能化气以行津液;如有桂枝而无茯苓,则不能利水以伐阴。所以苓桂相须相成,而缺一不可。至于白术则协茯苓补脾以利水,甘草助桂枝扶心阳以降冲。刘渡舟教授[5]认为:本方药仅四味,配伍精当,大有千军万马之声势,此方为“水剂”之魁,而与“火剂”三黄泻心汤遥相呼应,确属临证有得之谈。如果水停中焦致悸,症见:心下当胃上脘之处悸动不安,以手推按,则水声漉漉,名曰“振水音”,有诊断意义,或并见心下痞满等证,脉弦而苔白。治宜通阳利水、健胃散饮,仲景用苓桂姜甘汤。组成:茯苓、桂枝、生姜、炙甘草。又若水停下焦致悸,则症见小便不利,脐下作悸,或者气从脐下上奔于胸,使人憋闷,呼吸困难,精神紧张,而生恐怖欲死之想,脉弦而舌苔水滑。治宜利水降冲,仲景用苓桂枣甘汤。组成:茯苓、桂枝、大枣、炙甘草。

若太阳病发汗后,病未解而内伤少阴阳气,阳虚水泛,水气凌心,故见心下悸,水气泛滥,清阳不升,故兼见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等症,仲景治以真武汤温阳利水。本方见于《伤寒论》82、316条,82条曰:“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316条曰:“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盖肾主水,为水脏,肾阳虚衰,则制水无权,往往导致寒水之气得以上乘。寒水之气凌心犯胃则见心悸或心下悸;上冒清阳则见头目眩晕,据临床观察,亦有发生头痛者。“身瞤动”,即身体筋肉跳动;“振振”,指肢体震颤摇动;“欲擗地”,即站立不稳,欲仆倒于地之象。皆因阳气虚衰,周身筋脉失其温养,再加之水湿之邪浸渍所致。由于本证之水邪为患仍因阳虚不能制水而致,且这种水邪或上或下,或表或里,甚或充斥周身,其势浩浩荡荡莫之能御,所以古人称之为阳虚水泛证。治用真武汤扶阳以镇水。又有饮停膈间,扰及心胃,水饮凌心而致心悸者,治宜蠲饮降逆、宣阳制水,仲景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本方见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方中生姜、半夏温化寒凝、行水散饮、降逆止呕;茯苓健脾益气、渗利水湿、导水下行,而有降浊升清之功。

另外,若水饮盛、阳气郁而致心悸,仲景每用半夏麻黄丸治之,本方见于《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饮盛阳虚之悸,一般多用桂枝、茯苓温阳利水;本证则属饮盛而阳郁,且常伴有喘、呕、胸闷,舌苔白滑等肺气闭郁、胃失和降之证,故用半夏降逆和胃以蠲水饮,麻黄通阳宣肺以泄水气。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等病证而属水饮内郁致悸者。

5 肝郁气滞证

若肝气郁结,影响胸阳不得宣通,亦可致心悸,此时则须疏肝行气,宣通胸阳,仲景用四逆散加桂枝治之。本方见于《伤寒论》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本方用柴胡、枳实解郁开结以疏达阳气,芍药配甘草和血以利阴,即“治其阳者,必调其阴,理其气者,必调其血”之义,若兼有心阳不振而作悸者,则加桂枝以温通心阳。盖气机通达,心阳振奋,则厥逆、心悸诸症得愈。

又若心悸见于少阳,乃因外邪影响三焦水道的通调,水停心下所致,治宜和解少阳以通利三焦,仲景用小柴胡汤加减。本方见于《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少阳枢机不利所致心悸,是因为少阳介于表里之间,居枢机之地,其手足两经隶属于胆和三焦。少阳受邪,则半表半里之气不和,邪气有表里出入、乍进乍退之机,不仅使肝胆气郁,而且三焦之气也往往为之不利。因此病变所及可达表里内外、以及上中下三焦之气的不和,致使发生“或心下悸、小便不利”等证。治宜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茯苓化裁治之。

6 结语

综上所述,心悸多与心脏的阴阳失衡,气血失调,或他病影响心脏有关。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阐释心悸的病因时,尤其重视发汗过多和水饮内停的致病因素,其言:“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水在肾,心下悸”,即认为发汗过多,气随汗泄,心之气阳不足,鼓动无力,心神不定;以及水饮内停,上凌于心,均可导致心悸。在临床治疗时,仲景根据其见证,详辨病因、病位,紧扣病性、病机,根据全身情况,随证治之,组方精当,用药灵活。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对心悸病证的辨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使其理法方药更臻完备,例如用化血化瘀、涤痰化浊法治疗心悸证属瘀血内阻及痰浊内盛者,俱收佳效。临床若谨遵仲师教诲,兼采后世医家之长,善抓主症,紧扣病机,妙用经方,灵活化裁,必收佳效。◆

参考文献

[ 1 ] 唐雅琴.《伤寒论》心悸证治探析[ J ]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6,8 ( 3 ):12-13.

[ 2 ] 刘渡舟,傅士垣.伤寒论诠解[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1.

[ 3 ] 胡久略,黄显章.炙甘草汤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实验研究[ J ] .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 ( 5 ):1189-1190.

[ 4 ] 袁杰.炙甘草汤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左心功能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J ]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 ( 2 ):411-412.

[ 5 ] 王庆国.刘渡舟医论医话100则[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9.

114

学术探讨 张仲景经方治疗烦躁病症治法探析

烦躁是一种自觉症状,亦可是他觉症状,是多种疾病所共有的。仲景虽没有专篇论述烦躁,但在其《伤寒论》中有100余条原文中有“烦躁”“烦”“躁”“心烦”“心中烦”等词的记载。其中表现涉及烦躁的代表性条文有10余条。笔者收集整理涉及烦躁的具体条文,并按照条文对方药进行归类,归纳整理了《伤寒论》中烦躁证的治法,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1解表清里———大青龙汤 《伤寒论》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本证中出现的“不汗出而烦躁”,属于表有寒邪,里有郁热的烦躁。此证为寒邪闭表,阳气郁遏较甚,故烦躁为甚,其病机关键是“郁”,即在表之寒邪郁闭不解,在内之阳气不得发散,故治亦当解表散寒,宣通郁阳,清宣里热。大青龙汤能外散表寒,内清里热。2解表行水———五苓散 《伤寒论》中集中论述五苓散证是第71-74,141、156、284、386条。其中涉及烦躁的有: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第72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第74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日水逆,五苓散主之”。第156条:“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本类证候病机为表邪郁闭太阳经,入脏与水相结,阳气郁滞而烦。表证不解,邪气循经入腑,三焦不能化气布津,故烦渴,小便不利,少腹胀满,故当解表利水。五苓散功善化气布津、分消水气。 3清宣郁热———栀子豉汤 《伤寒论》第76条:“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第77条:“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第228条:“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本类证候为阳明里热,热郁胸隔,热扰心神而烦。烦甚则“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本证热郁胸隔,故当清宣郁热。桅子豉汤可疗阳明里热,热扰胸隔证。 张仲景经方治疗烦躁病症治法探析 刘鹏妹 (包头医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30) [摘要]通过将《伤寒论》中治疗烦躁的相关方剂按照治法详细论述,总结经方在治疗神志病中烦躁方面的规律,以期对临床用药提供借鉴依据。 [关键词]伤寒论;烦躁;治法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51X(2015)09-0004-02 Analysis of ZHANG Zhong-jing Classical Preseriptions on Irritability Symptoms of Neuropsyehosis [Abstract]Accordance with the treatments and preseriptions,the paper discusses the relevant prescriptions of treat irritability symptoms of neuropsyehosis,to summarize the rule of drug appl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rritability symptoms of neuropsyehosis,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medication. [Key words]Treatise on Cold-Attaek;Irritability;therapy 4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

张晓明名老中医骨伤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 在骨伤科科中,中医骨伤科的许多行之有效地治疗方法,如痹症的辨证论治,预防保健,中药外敷等方法,或被遗忘或未完全继承,导致学术思想及经验失传,张晓明主任医师为滨州名老中医,所处地方靠近海边,气候潮湿,痹症发病率高,在治疗痹症方面积累丰富经验,通过调查研究,跟师学习,文献检索,,整理分析总结原始资料,继而跟随张晓明主任学习,临床见习,观摩,总结资料,将其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痹症是指因感受风寒湿邪,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引起肢体关节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不利为主要症状的病症。 《内经》提出病因以风、寒、湿邪为主,《素问,痹论》云:“所谓痹者,各以其时感于风寒湿也”。“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阐述了痹症的病因,《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云:“厥阴有余并阴痹,不足病生热痹”提示脏腑与痹症的关系。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诊并治》认为“历节痛,不可屈伸”,“其痛如挚”,“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若脱”是其主症,病位在肝肾,病因是由于汗出入水中,风寒湿合而为邪,伤及筋脉,水湿浸淫骨关节所致。叶天士对于痹久不愈者,有久病入络之说,倡用活血化瘀及虫类药物,搜剔宣通筋脉。 病因病机:痹症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气候条件,生活环境等有密切的关系,正虚卫外不固是痹症发生的内在基础,感受外邪是痹症发生的外在条件。外因有风寒湿邪,风热湿邪:内因有正气不足,体质亏虚。一般情况外因是致病条件,内因是发病基础。 张晓明主人认为本病病因病机复杂,概括起来有邪、痰、瘀三方面,外邪浸入人体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因素,具体有风寒湿热诸邪,临床表现为外邪侵犯肌表,阻闭经络,导致机体气血运行不畅,关节筋脉失养,瘀阻成痹,出现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发为本病。如果患者素体虚弱,阳气不足,则会发为寒痹,如果平素身体较好,肌体抵抗力强,则正邪相争,寒邪从阳化热,形成热痹,而较少见到直接感受热邪而致病者。 这里所说的瘀是指痰浊淤血,是风寒湿痹或风湿热痹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血滞而为瘀,津停而为痰,淤血痰浊痹阻经络,可见关节肿大,屈伸不利。 虚指人体精、气、血、津液不足或者脏腑组织功能低下,其中以肝虚肾虚为主。若先天之气不足,肾气亏虚,肌体抵抗力低下,卫外不固,易受外邪浸袭而发病,若邪气留滞不去,进一步耗损正气,肝肾不足加重。由于关节筋脉失养,不荣而痛,使病情更加复杂,出现形体消瘦、关节变形等症。 张晓鸣主任医师临床总结:豨签草具有降血沉,促内风湿因子转阴的作用。常用量30-60g,对于久治不愈的顽痹,或疼痛较重的本病,张老师善用全蝎、蜈蚣、地鳖虫治之,收效很好。张老师认为:虫类多肢足与关节,居住潮湿,由于自然演化和适应,他们具备天然抗风湿能力,他们的抗病能力最易为人体接受,利用,止痛作用较快。 基于以上认识,张晓明主任在临床上采取内服外治相结合,给予祛邪为主,结合补气养血,疏通经络,化痰解瘀之法,取得良好的疗效。祛邪为主的原则贯穿于各期治疗之中。 内服方药的组成原则:根据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本病重要的致病因素是风寒湿邪,因此,以风邪为主治病者,给予祛风药为主,兼用散寒除湿,再加活血、健脾之药;寒邪为主者,给予散寒之品,重用温阳药物,佐以祛风除湿。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制川乌、制草乌、桂枝、防风、羌活、独活、秦艽、威灵仙、豨签草、丁公藤、络石藤、青风藤、寻骨风、制马钱子、细辛、透骨草等。张晓明主任根据以上原则创制息风灵,主药即是丁公藤和制川乌。 对于热邪,多由于风寒之邪在体内郁积过久转而化热而来。治疗上以清热解毒疏通经络为主,但也应该根据情况加用川乌等散寒止痛之品。一是因为此类药物有较强的止痛作用,在应用大剂量清热药物中配伍,只是利用其较强的止痛效果,而不会减少清热作用,而是因为本病的根本原因是由风寒之邪侵犯经络关节所致,仍有一些风寒之邪停留在经络关节,转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

浅谈仲景脉法的运用 1脉法概要 《伤寒杂病论》包抱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平脉辨证乃其辨证论治之精髓。《伤寒论》凡22篇,其中《平脉法》,《辨脉法》两面篇,着重论述了脉学的理论及实践;辨六经病各篇,合398条,113方,其中脉证并举的有135条之多,共叙述了60种脉象(单脉18种,相兼脉42种)。《金匮要略方论》共三卷25篇,包括40多种疾病,载方205首(其中四首只载方名而未见药味,不包括后三篇),脉证并举者有120余处(论述单脉18种,相兼脉51种)。此书中非脉学专书,但对脉象的论述已基本开成体系,它既不同于《经》的理论阐述,双有异于后世诸家之论,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辨治特色。 (1)   以阴阳为辨脉总纲。阴阳学说不但是辨证的总纲,而且也是辨脉之总纲。仲景首先将脉分为阴脉阳脉,然后借以辨别阴证阳证。如《辨脉法》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又如“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阴结也”。可见仲景脉法应用阴阳的大体,首先以脉象分阴阳。如浮、大、数、动、滑为阳脉,沉、涩、弱、弦微为阴

脉。所谓阳脉,即以脉来有力,较平脉有余,为太过之脉;所谓阴脉,即脉来无力,较平脉不足,为不及之脉。有余之脉,多为阳证实证;不足之脉,多为阴证虚证。其次,诊脉部位分阴阳,以寸脉为阳,尺脉为阴。寸主上焦,如寸口微,上焦阳不足,无以温煦肌表,故恶寒;尺脉弱,下焦阴不足,阴虚而发热,据此可诊为阴阳俱不足,而致恶寒发热(《辨脉法》)。还可以浮沉取法分阴阳,如阳浮而阴弱,辨寸口脉之浮沉,浮取为阳,沉取为阴,阳浮则为卫气强,故见发热,阴弱则为营气虚,阳不敛汗,故汗自出(《伤寒论》第三12条)。总之,阴阳用之于脉法,可分脉象之阴阳、证候之阴阳、取脉部位之阴阳、取法浮沉之阴阳,从而辨别病在表、在里、在气、在营、在上、在下等不同情况,故阴阳为脉法之总纲。 (2)   脉与四时相应。四时气候之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有着一定的影响,脉象也有相应的变化关系,这种天人相应的观点,是中医整体观的容之一。《经》对此论述甚为详尽,在《伤寒杂病论》中,因时辨脉的思想也是有论述。如《平脉法》曰:“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又云:“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肺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秋死。他皆仿此。”从而体现了应时辨脉的特点。 由于中时气候不同,人体五脏各有当旺之时,故五脏气血盛衰于脉中亦可察见。四时脉象有微小的变化,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春主肝,其脉微弦;夏主心,其脉微洪;秋主肺,其脉微毛;冬主肾,其脉微沉。

治疗痔疮的9个小偏方

治疗痔疮的九个小偏方 1、椿树皮、大枣各50克,加水适量,煎汤拌白糖冲服,睡前一次服下。 2、刘寄奴、五倍子备等分。研为细末,空心酒下,外治法仍用其药末拌匀外敷。 3、槐花、地榆各10克,仙鹤草、旱莲草、侧柏叶各15克,枳壳10克,黄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莱苋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药煎液熏洗肛门。 4.蒲公黄、黄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水煎外用,每日1剂,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普通盆内,患者趁热先熏后洗,每次15-30分钟。 5.乌梅、五倍子各10克,苦参15克,射干、炮山甲各10克,煅牡蛎30克,火麻仁10克。水煎服,日1剂,日服2次。 6.槐花、地榆各10克,仙鹤草、旱莲草、侧柏叶各15克,枳壳10克,黄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莱苋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药煎液熏洗肛门。 7.将土豆洗净后切3-5片薄片,摞在一起,于睡前敷贴在痔疮上,盖一层纱布用胶条固定,次日早取下,连续数日。取花椒十几粒,一茶匙食盐,用开水冲开,坐于盆上,熏洗患部,每日一次,每次10分钟左右,重者可每日早晚各一次。有消肿止痛之功。 8.用鸡蛋治痔疮偏方绝招,草鸡蛋两个煮熟后吃掉蛋白,留下蛋黄碾碎放在干锅里烧烤,直到蛋黄全部化为油后,装入一个干净的瓶子内备用,每天两次可以用棉签蘸黄油涂肛门,对于缓解治疗痔疮有奇效。 9.儿茶5克黄莲5克冰片0.5克金霉素眼药马来酸氯苯那敏片(也叫扑尔敏)1片强的松(也叫泼尼松片)1片共六种药,把儿茶、黄莲,冰片扑尔敏、强地松放在一起研成末,用金霉素眼药膏调匀备用。在每次大便后,用淡盐水清洗患处(即Pi眼),再涂上药膏。如果是外痔疮涂上去会有刺痛感,过后就觉得有点冰凉感,因为有冰片在药方中。用药的时候为了避免弄脏衣服,自己做好保护工作。一般连用3-7天,内外痔疮都可治好。在用药期间一定不能多吃辣椒、喝酒、生冷食物莫食!切记!

张仲景治燥证探析

探析张仲景治燥证 摘要:燥证,是以干燥性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中医证候。自《内经》后,历代医家均有不同发挥。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虽未提及“燥证”病名,但阐述“燥证”的病因病机及治疗都较《内经》深入。仲景尊古而不泥古,提出了“津液不足”及“津液敷布障碍”致燥的两大病机,并通过对热,饮,瘀,虚四大病因的辨证论治,取得良好治燥疗效。现总结仲景治燥证方法,以翼对后世临床有所帮助。 关键词: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燥证辨证论治 正文: 燥证,是以干燥性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中医证候。金·刘元素曰“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即是对“燥”证较精确的概括。自《内经》概括了燥邪为病的特点及其治疗原则后,后世医家对燥证理论多有阐发。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其虽未提及“燥证”病名,但阐述“燥证”的病因病机及治疗都较《内经》深入。仲景未被《内经》“燥胜则干”,“燥者润之”的理论所束缚,在“津液不足致燥”这一病机的基础上提出了“津液敷布障碍致燥”的另一病机和“敷布津液”的多种治法。现总结仲景治燥证方法,以翼对后世临床有所帮助。 仲景治疗燥证主要通过对热,饮,瘀,虚四个方面辨证论治,从而达到机体得润,燥证得除的目的。现阐述其法如下: 1.热 1.1甘寒辛凉,清热生津 适用于阳明邪热或肺胃热盛,津气两伤之燥证。方用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169条曰“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此外原文26,168,170及222条条言及口渴。再如《金匮·痉湿暍病脉证治》篇指出:“太阳中暍…小有劳,身即热,口干,前板齿燥。”因外感热邪,或内有里热,直接灼伤了人体津液,呈现了诸如口干舌燥、咽燥喉痒、前板齿燥、渴欲饮水、干咳气急、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一派干燥之象。选用石膏辛甘大寒,擅能清热;知母苦寒而润,长于泄火滋燥;石膏、知母相配,以清阳明独盛之热而保胃津。炙甘草、粳米、人参,益气和中,一则气足则津生,再则可免寒凉伤胃之弊。全方共凑清邪热,益气津之效。 1.2邪热逐水,疏导津液 适用于邪热内结,与有形水饮阻结胸腹,气机阻塞,津不上承之燥证。方用大陷胸汤。《伤寒论》137条曰:“舌上燥而渴…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水热阻结胸腹,气机阻塞不通.则见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津

张仲景《伤寒论》的内容及贡献

张仲景《伤寒论》的内容及贡献 [ 录入者:admin | 时间:2008-03-21 16:26:34 ]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的专著。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三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伤寒论》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归纳出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该书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先启时的作用,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具体他说,他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辩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为后世医家奉为经典。 《伤寒论》尽管主要是指导临床各科,但其中亦有不少宝贵的养生学思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是张仲景养生学的基本出发点和指导思想。正如《伤寒杂病论·自序》“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之语所云,仲景之学。是在继承了《内》、《难》学术思想的基础之上而形成的。因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张仲景便自然地以《内经》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作为指导思想,并且作了进一步的阐发,他曾指出:“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见《伤寒论·自序》),“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见《金匾要略方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这些生动的描述,就很清楚他说明,人类生活在自然界,并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类只有顺应自然界气候的发展变化,才能得以生存,保持健康。由此可见,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是仲景养生学的基本出发点和指导思想。 (2)防病、抗病重视保津液。 津液之所以能防病、抗病,首先表现在津液具有固护机体、防御病邪的功能。如仲景在揭示太阳病转入阳明的机理时,一再重申亡津液是其关键条件:“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正是其例。何以亡津液会导致病转阳明?因为律液乃阳明经的主要正气,津液充则阳明固,邪不可干;津液亡则阳明虚,邪气便可轻易陷入。 津液之所以能防病、抗病,其次表现在津液能驱逐病邪,削弱病势上。如“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这里的热越,即言热邪发越于外。津液充沛,阳气畅运则汗出越邪,邪越则病顺。故“阳明病,法多汗”,而津亏则无汗,邪不得出,其病为逆。又如温热病中小便常短赤灼热,因为人要通过小便排邪。热邪一除,小便即转清利。“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故临床可视小便断吉凶。“小便利者,其人可治”。因小便不仅显示人体津液虚实情况,而且还能反应前阴这条驱邪途径是否正常。

浅谈张仲景养生思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87940258.html, 浅谈张仲景养生思想 作者:闫康沈其霖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8年第02期 【摘要】医圣仲景作《伤寒杂病论》,洋洋洒洒八万言,鸿篇巨著之中理、法、方、药莫不完备。后世医家于“伤寒辨治”、“经方应用”等方面研究文献浩若烟海,而对仲景宝命全形之养生思想则鲜有发挥。本文从“饮食调摄”、“起居颐养”、“未病先防”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窥仲圣养生思想之一二。 【关键词】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养生思想 张仲景生于东汉纷争之乱世,疫病肆虐,伤寒横行。从“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到“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仲景痛定思痛,于《伤寒论序》中写道:“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表达了自己对世人轻视保身长全养生之法的叹息。笔者认为,除去“伟大医学家”这项桂冠,先圣张仲景亦称得上是一位“超卓的养生家”,这一点在其传世巨著《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多有体现: 1 饮食调摄 脾胃后天本,民以食为天,子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古今养生家无不重视的饮食调和,这也是张仲景养生思想体系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开篇即讲到:“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自非服药炼液、焉能不饮食乎?切见时人,不闲调摄,疾疚竞起;若不因食而生,苟全其生,须知切忌者矣。”饮食是水谷精微的来源,气血生化的基础,饮食精华可以养生,但若不加以调摄,则适得其反,疾病丛生。仲景强调如果想要达到滋养的目的,需按照饮食宜忌进行调摄。 1.1 节于性味 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中,仲景提到了饮食调摄的基本要求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要注意摄入食物的性味,使之与脏腑相和,勿食过于苦酸,勿食过于辛甘,如《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所言“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五味过极,外损肌肉,内伤五脏。只有先考虑性味的调和,无使过极,才有可能符合饮食养生道法,尽得水谷之滋养。“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中之“节”者,约、缠束也。一个“节”字,尽道仲圣对性味调和饮食养生的要求。 1.2 慎于禁忌

《张仲景方证化裁全解》之麻黄附子甘草汤与麻黄细辛附子汤

《张仲景方证化裁全解》之麻黄附子甘草汤与麻黄细辛附子汤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两张方子,麻黄附子甘草汤与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去节,二两)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在上轮《类方讲伤寒》中李明国老师已经把这张方子讲得很详细了。 我们还是先用刘志杰经方解析法来分析一下这张方子。 君药:麻黄2两(辛苦温) 臣药:炮附子1枚(辛苦热) 佐药:炙甘草2两(甘滋平) 使药:无 这张方子还是在甘草麻黄汤的基础上的化裁,把麻黄减二两,加了一味附子。 既然是甘草麻黄汤加减,那么这张方子是否也应该可以治水肿呢? 应该是可以的 在《金匮要略》有一条文: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

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 这里的麻黄附子汤与我们今天讲的麻黄附子甘草汤组方是一样的,只是麻黄用了个升散的量,三两。 少阴的风水,发汗祛水,加附子温阳更合适。 我们来看看各药药症 麻黄温辛苦 《神农本草经》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 《名医别录》五藏邪气缓急,风胁痛,字乳余疾,止好唾,通腠理,疏伤寒头痛,解肌,泄邪恶气,消赤黑斑毒。不可多服,令人虚。 甘草平甘滋 《神农本草经》主五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肿,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名医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种石,一千二百种草。 这两个药症我们之前都讲过了,我们重点来看下附子这个药。 附子热苦辛有毒 《神农本草经》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

张仲景

张仲景,东汉后期医学家。生于公元150年正月十八日,于公元219年溘然长逝,享年69岁。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张宗汉曾在朝为官。由于家庭条件的特殊,是他从小就接触了许多典籍。他从史书上看到了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后,对扁鹊产生了敬佩之情,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基础。 他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当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他的同乡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何颙别传》)。后来,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关,但主要是他热爱医药专业,善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结果。 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他是处在动乱的东汉末年,连年混战,“民弃农业”,都市田庄多成荒野,人民颠沛流离,饥寒困顿。各地连续爆发瘟疫,尤其是洛阳、南阳、会稽(绍兴)疫情严重,“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张仲景的家族也不例外。对这种悲痛的惨景,张仲景目击心伤。 据载自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内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传染病,其中伤寒病占百分之七十。“感往昔之论丧,伤横夭之莫救”(《伤寒论》自序)。于是,他发愤研究医学,立志做个能解脱人民疾苦的医生。“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伤寒论》自序)。 当时,在他的宗族中有个人叫张伯祖,是个极有声望的医生。张仲景为了学习医学,就去拜他做老师。张伯祖见他聪明好学,又有刻苦钻研的

精神,就把自己的医学知识和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而张仲景竟尽得其传。何颙在《襄阳府志》一书中曾赞叹说:“仲景之术,精于伯祖”。 《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表现了仲景作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德,后人尊称他为“医宗之圣”。 张仲景故里位于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天赋聪颖,勤奋好学,少年时学医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 张仲景疑案 作者:张功耀 2007年,长春中医药大学的一个课题组进行了一项“中国公民中医药素质调查”。调查的结果是一位偏远农村大字不识的老农民中医药素质最高。这个结果令国人惊讶,令中医信徒感叹。惊讶者认为,要得我国国民中医药素质的提高,首先就得倒退到大字不识,否则,中国人的中医药素质无法提高。感叹者认为,要得国民中医药素质提高,还得率先把通行于全世界的医学科学打入十八层地狱,然后强行普及他们自以为是的“东方科学”。 这个课题组设计了一个问卷,试图测试受试者是否知道“医圣张仲景”。若将这个问卷拿给我回答,我是绝不承认张仲景的医圣地位的。原因很简单,张仲景没有可信的行医经历。把张仲景说成医生尚且勉强,更何况升格为“医圣”! 最近,我综合研判了有关张仲景的史料。我发现,不用说要我承认张仲景为医圣十分困难,就连历史上是否真有张仲景其人,我也可以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一、与张仲景有关的文献疑窦 按照我国“后朝修前朝的历史”的修史习惯,南朝范晔先生费时13年,考订众家之说,著成《后汉书》一部,为后汉史研究保存了一份难得的史料。这部最

15个治疗痔疮的最佳偏方

15个治疗痔疮的最佳偏方 近年来,“十男九痔”“十女十痔”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越来越多的人深受痔疮的折磨,为什么痔疮发病如此之多,面对如此猖獗的痔疮发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15个治疗痔疮的最佳偏方,欢迎阅读。 [偏方一] 蒲公黄、黄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水煎外用,每日1剂,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普通盆内,患者趁热先熏后洗, 每次15-30分钟。 本方为邹桃生方,功能清热解毒除湿消肿,凉血散瘀,适用于 痔疮。 [偏方二] 硫黄、雄黄各10克,樟脑3克,麻油适量。前药研成细末,用麻油调匀,擦患处。 本方适用于湿热而致痔疮。 [偏方三] 乌梅、五倍子各10克,苦参15克,射干、炮山甲各10克,煅牡蛎30克,火麻仁10克。水煎服,日1剂,日服2次。 本方为凌朝光方,功能清热解毒,润肠通便,适用于痔疮。 [偏方四]

浮萍适量。水煎,趁热擦洗患处。 本方适用于痔疮抓破出血不流水者。 [偏方五] 槐花、地榆各10克,仙鹤草、旱莲草、侧柏叶各15克,枳壳10克,黄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莱苋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药煎液熏洗肛门。 本方为黄洪坤方,功能清肠利湿,止血,适用于痔疮。 [偏方六] 柞树叶30克。捣烂敷患处。 本方源于《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适用于痔疮。 [偏方七] 刘寄奴、五倍子备等分。研为细末,空心酒下,仍用其末敷, 遂愈。 本方源于《类编朱氏集验方》,治痔疮。 [偏方八] 生豆腐渣,锅内炒干为末,每服9克,白砂糖汤下,日3次。 本方源于《危氏方》,适用于血痔。 [偏方九] 丝瓜,烧存性,研末,酒服6克。 本方主治肛门久痔。 [偏方十] 南皿籽10印克。

张仲景辨证论治不寐六法

文章编号:1001-6910(2009)10-0008-02·学术探讨· 张仲景辨证论治不寐六法 张凤岭1,蒋士卿2 (1.新乡市中医院,河南新乡453003;2.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8) 关键词:张仲景 不寐/中医药疗法 养血安神 滋肾清心 益气养心 补肾温阳 和胃化滞 舒肝化郁 中图分类号:R249.1 文献标志码:A 《伤寒杂病论》创立的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并不局限在某一方面,而是由多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所组成,即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八纲辨证等。临床中须按照张仲景的辨证思路,将多种辨证方法合理运用,才能明显提高辨治疾病的疗效。多种论治方法相互补充、相互衬托,是《伤寒杂病论》辨治疾病的精华。现探析张仲景辨治不寐六法如下。 1 养血安神法 年老之人,气虚血少,劳心过度,伤心耗血;或女子崩漏,失血过多等,均可导致气血不足。气血不足则无以奉养心神,导致虚烦、失眠、多梦、醒后不易入睡、心悸、怔忡等。《景岳全书·不寐》曰:“无邪而不寐者,必营血之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心血亏虚,不能上荣于面,故可见面色少华而萎黄、舌淡、脉细弱等血少气亏之证。虚烦者,热而不实,心中扰乱,郁而不宁,津液亏虚,五内枯燥,乃荣血不足、阴盛阳微所致。其病机在于肝阴不足、心血亏虚,故治宜养血安神[1-2],方选《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之酸枣仁汤。方中酸枣仁甘酸而平,重用先煎,甘平养血宁心,酸平敛阴柔肝;知母甘寒,清热润燥除烦;茯苓甘平,健脾和中,宁心安神;川芎辛散,行气活血,配酸枣仁酸收辛散以调肝理血安神。诸药配伍,共奏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效。 2 滋肾清心法 先天不足,房劳过度,易导致肾阴亏损,肾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阴,心阳失潜,独亢于上,扰乱心神,夜不安睡。徐东皋云:“有因肾水不足,真阴不升,而心火独亢,不得眠者。”心阴亏虚,不能制阳,心火不能下交于肾,可导致失眠心烦;阴液不足,肾府失养,可见腰膝酸软;阴虚津液不能内守,可见盗汗、咽干;舌红、脉细,均为阴精不足之象[3]。治宜滋肾清心,方选《伤寒论》第303条黄连阿胶汤。方中阿胶、芍药、鸡子黄补阴液、敛阴气,内护真阴;黄芩配黄连,直泻心火而内坚真阴。诸药配伍,心肾交会,水升火降,共奏滋阴和阳之效。3 益气养心法 大吐、大泻、大下、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伤及脾胃,久则致脾虚不运,胃气不和,食少纳呆,气血生化乏源,无以上奉于心,导致心神不安,从而发生失眠、多梦、心悸。脾气亏虚,则神疲气短,饮食无味;胃气虚弱,胃失和降,则腹痛隐隐。舌淡、脉弦细,均为气虚之证。治宜益气养心,方选《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载黄芪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即小建中汤加黄芪,主治“虚劳里急,诸不足”。小建中汤温中补虚;黄芪为补气要药,得饴糖甘温益气,配桂枝则温阳以化气,伍白芍又有益气和营之效。诸药相配,共奏益气养心之效。 4 补肾温阳法 中老年人,年过半百,肾阳渐衰,不能蒸腾肾阴上济于心,心阳独亢,导致失眠多梦,夜寐早醒,心神不安。《征治要寥·虚损门》曰:“年高人阳衰不寐。”肾阳虚衰,下元不固,小便淋沥,膀胱气化无权,故见溺不得出;腰为肾府,肾主骨生髓,肾之精气亏虚,故腰脊酸软无力;阳虚不能温养形体,故兼形寒肢冷、精冷、阳痿早泄、舌质淡、脉沉细等一派阳气虚弱之证。治宜补肾温阳,方选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虽阴阳并补,但侧重补阳。方中以附子、桂枝为君,温补肾阳;配地黄、山茱萸、山药为臣,补益肾阴以摄阳,并防附子、桂枝之辛燥伤阴;茯苓、泽泻、牡丹皮利湿泻火,以泻肾浊。诸药相配,阴阳相济,共奏温补肾气之效。 5 和胃化滞法 饮食不节,宿食停滞;或肠中燥屎累累,导致胃气不和,升降失常,以致睡卧不安。《素问》言:“胃不和则卧不安。”胃失和降,故恶心呕吐,嗳腐吞酸;燥结大肠,故大便秘结;腑气不通,则腹中胀痛;舌苔腻、脉滑,为胃肠积滞之象。治宜和胃化滞,方选调胃承气汤。方中芒硝、大黄去胃家之糟粕,使气得以下;甘草生胃家之津液,使气得以上。三药配伍,攻补兼施,使胃气得和,腑气得通,夜寐自安。 6 疏肝化郁法 五志过极,情志失调,久则郁怒伤肝。肝藏血,血舍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郁而化热,热邪内扰, ·8 · 中医研究 2009年10月 第22卷 第10期 T C M R e s.O c t o b e r2009V o l.22N o.10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 1脉法概要 《伤寒杂病论》包抱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平脉辨证乃其辨证论治之精髓。《伤寒论》凡22篇,其中《平脉法》,《辨脉法》两面篇,着重论述了脉学的理论及实践;辨六经病各篇,合398条,113方,其中脉证并举的有135条之多,共叙述了60种脉象(单脉18种,相兼脉42种)。《金匮要略方论》共三卷25篇,包括40多种疾病,载方205首(其中四首只载方名而未见药味,不包括后三篇),脉证并举者有120余处(论述单脉18种,相兼脉51种)。此书中非脉学专书,但对脉象的论述已基本开成体系,它既不同于《内经》的理论阐述,双有异于后世诸家之论,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辨治特色。 (1)   以阴阳为辨脉总纲。阴阳学说不但是辨证的总纲,而且也是辨脉之总纲。仲景首先将脉分为阴脉阳脉,然后借以辨别阴证阳证。如《辨脉法》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又如“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阴结也”。可见仲景脉法应用阴阳的大体,首先以脉象分阴阳。如浮、大、数、动、滑为阳脉,沉、涩、弱、弦微为阴脉。

所谓阳脉,即以脉来有力,较平脉有余,为太过之脉;所谓阴脉,即脉来无力,较平脉不足,为不及之脉。有余之脉,多为阳证实证;不足之脉,多为阴证虚证。其次,诊脉部位分阴阳,以寸脉为阳,尺脉为阴。寸主上焦,如寸口微,上焦阳不足,无以温煦肌表,故恶寒;尺脉弱,下焦阴不足,阴虚而发热,据此可诊为阴阳俱不足,而致恶寒发热(《辨脉法》)。还可以浮沉取法分阴阳,如阳浮而阴弱,辨寸口脉之浮沉,浮取为阳,沉取为阴,阳浮则为卫气强,故见发热,阴弱则为营气虚,阳不敛汗,故汗自出(《伤寒论》第三12条)。总之,阴阳用之于脉法,可分脉象之阴阳、证候之阴阳、取脉部位之阴阳、取法浮沉之阴阳,从而辨别病在表、在里、在气、在营、在上、在下等不同情况,故阴阳为脉法之总纲。 (2)   脉与四时相应。四时气候之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有着一定的影响,脉象也有相应的变化关系,这种天人相应的观点,是中医整体观的内容之一。《内经》对此论述甚为详尽,在《伤寒杂病论》中,因时辨脉的思想也是有论述。如《平脉法》曰:“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又云:“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肺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秋死。他皆仿此。”从而体现了应时辨脉的特点。 由于中时气候不同,人体五脏各有当旺之时,故五脏气血盛衰于脉中亦可察见。四时脉象有微小的变化,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春主肝,其脉微弦;夏主心,其脉微洪;秋主肺,其脉微毛;冬主肾,其脉微沉。

张仲景治疗疼痛的附子_乌头类方剂研究_张林

129 第13卷 第8期 2011 年 8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3 No. 8 Aug .,2011 张仲景治疗疼痛的附子、乌头类方剂研究 张林,吴晓丹,杨勇,白晶,王坦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教研室,北京 100029) 收稿日期:2011-05-16 作者简介:张林(1980-),女,山东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医方剂学理论与临床研究。通讯作者:白晶(1955-),女,北京人,副教授,学士,研究方向:方剂学实验研究。E-mail:baijingldq@https://www.360docs.net/doc/f87940258.html,。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作为中医方剂的经典 著作,为后人提供了多种病证的有效治疗方法。在对于疼痛一证的治疗上,张仲景更是针对不同性质、不同原因的痛证,创立了多首配伍精当、疗效斐然的方剂。根据病证的不同,仲景灵活选用多种药物治疗疼痛,如桂枝、大黄、附子等。仲景常以桂枝配伍各类药物,治疗各类疼痛。笔者曾撰文专门探讨了桂枝类及大黄类方剂在治疗疼痛中的应用[1]。仲景以三承气汤及其他一些以大黄为主药的方剂,治疗瘀血留滞所导致的疼痛,大黄类方剂集中体现了张仲景“下法”治疗疼痛的特色[2]。对于寒瘀致痛的患者,仲景亦大黄、附子并用,大黄附子汤在疼痛治疗方面应用甚广,如以大黄附子汤热敷治疗因下肢静脉曲张引起的腿痛及身体偏侧疼痛等[3-4]。 附子与乌头因其大辛大热之性,在治疗寒痛方面有其他药物不可替代的作用,故本文将附子、乌头类方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治疗疼痛的方剂做以总结,希望能深入了解经方在疼痛治疗方面的组方规律,并为临床的疼痛治疗提供组方遣药的思路。 附子、乌头类方是一组以附子和乌头为主要组成的方剂,仲景常用其治疗以寒邪为主的疼痛。本类方剂在仲景原书中数量众多,包括(1)附子汤;(2)桂枝附子汤;(3)白术附子汤;(4)甘草附子汤;(5)大黄附子汤;(6)真武汤;(7)四逆汤;(8)通脉四逆汤;(9)附子粳米汤;(10)大乌头煎;(11)乌头赤石脂丸;(12)乌头汤;(13)乌头桂枝汤;(14)九痛丸等。 1 附子类方 1.1 附子汤既温且补治虚痛 附子汤主治少阴病 “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此证为少阴阳虚,寒邪在内,肌肤骨节失温,寒湿凝滞,故身体痛、骨节痛,以附子汤扶阳温经,散寒除湿。炮附子扶真阳之虚,温经散寒而镇痛。茯苓、白术除湿止痛,利于阳气宣通。芍药制术附之温燥而护阴,和营血而通痹止痛。人参补元气以除虚,参附相伍,峻补元气,助诸药除痛之功。 附子汤既温又补,为温补少阴阳气不足常用要方,适用于因虚致病、久病致虚的痹证患者。有学者[5] 曾用附子汤治愈长达13年的定时臂痛, 本病患者起于产后,为寒、虚夹杂导致,其他药物效果甚微,而附子汤温补并用,正对病机。其他运用附子汤治疗寒湿痹证的效案亦是颇多,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常能取得较好疗效[6]。 《千金要方》的附子汤是以本方加桂心、甘草,治温痹缓风身体疼痛如欲拆,肉如锥刺刀割,是本方的进一步发展。 1.2 桂枝附子汤类和营缓痛 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皆用附子为主药,配以桂枝、白术、甘草等药,共治风湿见表阳虚的身体骨节疼痛,乃风寒湿邪三者并祛之剂。桂枝温经散寒,祛风解表而通经络,白术燥湿和中而运水湿。甘草在《本经》中言其可“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尰,解毒。”尰字在《说文》中有:“胫气肿,本作瘇,从广,重声。”徐曰:“下湿地则有此疾,今文做尰。”甘草附子汤有身微肿,故以之为君。清·王子接在《绛雪园古 方选注》[7] 中提到: “甘草附子汤,两表两里之偶方。风淫于表,湿留关节,阳衰阴盛,治宜两顾,白术、附子顾里胜湿,桂枝、甘草顾表化风……徐徐解救也。” 摘 要:文章总结了张仲景对于附子、乌头类方剂在治疗疼痛中的应用情况,并结合病证医案对其中的代表方 剂的配伍思想及临床运用做以详细分析,同时对于乌头与附子的不同应用范围作了归纳阐释。 关键词:附子;乌头;类方;疼痛;张仲景 中图分类号:R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1) 08- 0129- 03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Fuzi and Wutou in the Pain Treatment of ZHANG Zhong-jing ZHANG Lin,WU Xiao-dan,YANG Yong,BAI Jing,WANG Tan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of Fuzi and Wutou in the pain treatment of ZHANG Zhong-jing. It analyses the compatibility of the prescriptions and clinical use in the representative Medical cases, and concludes the different application range of Fuzi and Wutou. Key words:Fuzi;Wutou;Categorized Formulas;Pain;ZHANG Zhong-jing

痔疮的中医治疗方法

痔疮的中医治疗方法 厚氏的验方操作 第一个环节:买一块盖楼房用的红色粘土砖,目前的市场价可能也就一毛多钱,这是这个治疗方案唯一的花费!然后放在火上(煤气灶、木柴火均可)上约烧5-8分钟不等,温度能够达到用手取下即可,然后用一毛巾或方布包好,每天晚上看电视的时候,垫在屁股下面,不要把屁股烫伤为止; 第二个环节:默念这组数字:00100·800(零零壹零零——八零零);要注意的事项有:默念(嘴要动),中间顿点表示默念时稍停顿;随时随地均可默念,尤其屁股坐热砖时!要集中精神,睡觉前效果最好。 验证特征:坚持十五天痔疮会逐渐消失无踪。此法还可对男性前列腺炎以及妇科炎症具有明显的奇效。 痔疮的特效穴,按摩孔最穴(位于人体的前臂部位,前臂内侧,在太渊穴与尺泽穴连线的上4/9处。)和承山穴,在大肠经和后背督脉,膀胱经刮痧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止血。以足太阳经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次髎长强承山二白提托(脐下四寸旁开三寸) 龈交穴点刺,放出血,一般一次可愈(穴位于唇内上齿龈与唇系带连接处)【治疗方法】 1.基本治疗 治则:气滞血瘀、湿热瘀滞者行气活血、清热利湿,只针不灸,泻法;脾虚气陷者健脾益气、升阳举陷,针灸并用,补法。 处方:以督脉和足太阳经腧穴为主。 长强会阳百会承山二白

方义:长强属督脉,会阳属足太阳经,为近部取穴,可疏导肛门瘀滞之气血;百会属督脉,位于巅顶,功擅升举下陷之气,亦是下病上取之意;足太阳经别自尻下别人肛门,取足太阳之承山穴清泻肛肠湿热、消肿止痛、凉血止血;二白为经外奇穴,是古今治疗痔疮的经验效穴(《玉龙歌》中曰:“痔痛之疾亦可憎,表里急重最难禁,或痛或痒或下血,二白穴在掌后寻”)。 加减:气滞血瘀加白环俞、膈俞疏通肠络、化瘀比痛;湿热瘀滞加三阴交、阴陵泉清热利湿;脾虚气陷加气海、脾俞、足三里补中益气、升阳固脱;肛门肿痛加秩边、飞扬行气止痛;便秘加大肠俞、上巨虚通调腑气;便后出血加孔最、膈俞清热止血。 操作:长强沿尾骶骨内壁进针1~1.5寸,会阳常规会针刺,均要求针感扩散至肛门周围;承山穴向上斜刺,使针感向上传导;百会可用艾条温和灸1O~15分钟。 2.其他疗法 ⑴三棱针:取龈交穴点刺出血。 ⑵挑治:在胸7至腰骶椎旁开1~1.5寸范围内寻找痔点(红色丘疹,l个或数个不等),用粗针逐一挑破,并挤出血或粘液。每周l 次。 ⑶耳针:取直肠、肛门、神门、皮质下、脾、三焦。每次选3~5穴,毫针中度刺激。 ⑷埋线:取一侧关元俞、大肠俞、承山。埋人羊肠线:20~30天1次。 【文献摘录】 1.《针灸资生经》:痔若未深,尾间骨下近谷道(肛门)灸,一穴七壮,大称其验。 2.《针灸大成》:脱肛久痔,二白、百会、精宫、长强……五痔,承山、委中、飞扬、阳辅、复溜、侠溪、气海、会阳、长强。 3.《类经图翼》:痔漏,命门、肾俞、长强(五痔便血最效,随年壮灸之)、三阴交(痔血)、承山(久痔)。 【按语】 1.针灸对本病疗效较好,可减轻痔疮疼痛和出血等症状。

张仲景方证化裁全解之半夏泻心汤化裁加减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今天我们学习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我们来看一下方药的组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三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看一下条文:330.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宋359)“伤寒”,是有表证存在。“本自寒下”,说明病人原来就有里虚寒的太阴下利。伤寒的表邪,还没有内陷,并且病人原来就有太阴的下利,但是医生给用了攻下法和吐法,更虚其里。里面中下焦寒饮更盛,导致邪热内陷,和本来的太阴水饮相互格拒,出现“寒格”。就是说,下焦虚寒水饮泛滥上逆,阻隔上焦阳气邪热,阴阳不相沟通,吐下逆反厉害,上吐下泻的现象突出,甚至食入后就吐,胃不接纳饮食了。食入口则吐,下利也会很严重。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在类方是属于半夏泻心汤类方的,但是从方剂加减化裁的角度看,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与半夏泻心汤相比较,发生了转变。把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放在半夏泻心汤的类方当中,是从痞证这个角度来说的,其实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是对治阳痞的,与半夏泻心汤有着正反的区别了。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说一下“痞证”的话题了。痞者,天地阴阳不交,升降失司,水火不运,寒热互结,痞闷塞于心下而不通畅,证属少阳、厥阴。是本寒热也。所谓痞证,

就是病情表现的寒热错杂,交阻于心下,痞闷不通畅,气机不得升降,一般是虚寒水饮与湿热相互结,以少阳病和厥阴病为多见。我们综合上边的描述概括一下,痞证病机,就是寒热错杂,这是核心。至于病位,痞证则是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的。那么,这就有了一个极其扼要的把握点,面对患者的时候,如果患者有寒热错杂的情况,你就有了思考痞证的可能了,再进一步,分一下寒热的多少,这就有了阴痞、阳痞的把握了。寒热错杂,寒多热少的是阴痞;热多寒少的就是阳痞。你看简单不对治阴痞的方剂,你就在阳旦类方中挑选,对治阳痞的方剂你就在阴旦类方中挑选,汉传中医怎么推进中医的标准化、规范化你看看这种规范的对治方式,你会明白一些的。我们把这种思维方法,用到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上来,你看看是不是极其吻合并且,你完全可以运用这种思想对方剂方证没有全部描述出来的内容给予补充,以方测证。可以说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的方证除了“食入口即吐”以外,还有上焦燥热、心烦、失眠、口干口渴、心下痞闷、食入口则吐逆,舌质淡或红,苔滑而黄腻,下焦反而腹泻,腹痛等等。有了这些思考,我们就应该能够掌握阴痞与阳痞的分别了,其代表方剂,阳痞这边就是小前胡汤,阴痞这边就是半夏泻心汤。你把这两个方剂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就明白了,两张方剂的药物差不多,只是寒热有所偏倾罢了。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与半夏泻心汤相比较: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