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潜(372年—427年),字渊明,浔阳柴桑人。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尝著《五柳先生传》。曾任彭泽令。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谴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安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耶!”解印去县,遂作归去来辞,以明其志。后徵著作郎,不就,惟与亲友吟箫山水间,及至终老乡里。

东晋后期,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在江西浔阳柴桑,有一个出名的诗人,名叫陶潜,又名陶渊明,因为看不惯当时政治腐败,在家乡隐居。说起陶渊明,很多人自然会想到他营造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文学意境,而最脍炙人口的当属《桃花源诗并记》了。在这里面,他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人人“怡然有余乐”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世界的遐想。除了文学成就之外,陶渊明在为官时也是一位关心百姓疾苦、宁愿饿死也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清正官吏。

陶渊明的曾祖父是东晋名将陶侃,虽然做过大官,但不是士族大地主,到陶渊明出生的时候,家道早已衰落。陶渊明的父亲在他八岁时就去世了,剩下孤儿寡母,生活颇为艰难。陶渊明受其做学官的外祖父孟嘉的影响,从小就打下了扎实的儒家经学功底。他的家门前有五株柳树,他就给自己起个别号,叫“五柳先生”。

陶渊明开始以教书为生,为此认识了浔阳县的不少官员。这时他的文才也渐渐地显露出来。一篇《闲情赋》被友人抄去流传开来,传到了当时的江州刺史王凝之手里。王凝之看了《闲情赋》以后,很欣赏他的文笔,就让他到江州来做别驾祭酒。这别驾祭酒也算是州里的高官,假如陶渊明从此一门心思往上爬,前途也是不可限量的。可这个别驾祭酒还真是不好干,管的事情多而杂不说,还有人开始给他送礼。陶渊明是个洁身自好、不慕虚荣的人,如何肯收受人家的贿赂?但整个衙门上上下下一直来都收礼,现在突然冒出他这么个另类,大家都看他不顺眼。渐渐的陶渊明自己也感觉到了,就萌生去意,不想在这个污秽肮脏的江州刺史府再呆下去了。

这时到了播种插秧的季节,按照惯例州里要派人下去劝农,也就是监督播种插秧的情况。陶渊明想到春天的田野、青青的禾苗,想到可以离开官府呼吸几天新鲜空气,就提出自己带着人亲自下去。这个劝农的活没什么油水,大家都不想去,自然乐得让他去。那天,陶渊明来到田埂上,看到一位须发斑白、皮肤黝黑的老农在水田里插秧,不觉出了神。老人回头看到几个当官的在看着他,就直起身子,走过来搭话。

“老人家,这么大年纪还插秧啊?”

“是啊,官大人,多个人多个帮手,否则误了节气收成就不好了。”

“是啊,”陶渊明扭头对随从感叹道,“家家户户男女老少要是都像这位老人家,收成还会不好吗?”

“嗨,收成好又有什么用?”老农接过话头,“有多少能吃到自己嘴里?这些年的租税啊,一年比一年重,日子实在是没法过了。要是再赶上水旱兵灾,弄得颗粒无收,全家就只好去逃荒要饭。”

陶渊明沉默不语,心中不是滋味。回到府衙,当即挥笔疾书,写下一首《劝农诗》:“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敢不敛衽,敬赞德美。”在这首诗里,陶渊明强调了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家的根基,是圣人都亲自做的事。他看似在告诫农人,其实是在告诫统治者:不要觉得种田就等于没出息,不劳而获才丢人呢!古代的贤者隐士,尚且在田野间劳作奔走,何况我们芸芸众生,怎能宽衣博带、闲坐拱手!在稍后所写的一首“山中绕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此生艰”的诗里,他更对劳动人民表示出深切的同情。

老百姓的生活是如此的艰辛,而刺史王凝之却在这时大兴土木,要在刺史府里修一座道观,而且挪用的还是加固长江口堤防的钱。陶渊明闻此消息,心急如焚,当即去苦劝刺史打消此念,但刺史根本不

听他的。陶渊明觉得在府衙再多呆一刻都是受罪,于是马上辞官,回到了老家。

当地官府听说陶渊明是个名将后代,又有文才,就推荐他在刘裕手下做了个参军。但没过多少时候,他就看出官员之间互相倾轧,心里很厌烦,又要求出去做个地方官。上司就把他派到彭泽(在今江西省)去当县令。

彭泽原本是个小县,久经战乱后人口更稀少,吏治近乎废弛。陶渊明来当这个县令,如同要整理一堆乱麻。但当年在江州刺史府当别驾祭酒时,他就主持过编制户籍、收纳赋税、征兵征役、督田劝农这些事,那时管理的可是整个江州,现在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彭泽县,自然不在话下。“新官上任三把火”,陶县令一上任,也就二十多天的工夫,就把方方面面的事情都张罗了起来,县衙才有了一点县衙的样子。当时做个县令,官俸是不高的。陶渊明一不会搜刮,二不懂贪污,生活过得并不富裕。好在当时官府还拨给官员三顷“公田”以充作俸禄,陶渊明就想把三百亩职田全都种上酿酒的秫子,好让自己每一天都有酒喝。可妻子竭力反对,不得已只得使每顷田中的五十亩种稻,五十亩种秫子。也许有人会说,陶渊明怎么这么自私,把自己有酒喝看得比妻儿有饭吃还重要?其实非也,陶渊明有他自己的想法。他非常推崇汉朝的疏广:“倾家持作乐,竟此岁月驶。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后置?”他认为留给儿子们多少钱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谋生

做人之道。在他看来,教会儿子们种田比为他们积蓄多少粮食都管用,眼下吃不了的粮食只有酿成酒喝掉才有意义。但他不是借酒浇愁,而是借酒遣兴。他希望孩子们将来能有所作为,因此教诲几个儿子:“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他厌恶人世的纷争,祈愿所有的人都能友好相处,在一起共同生活的乐趣:“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在任彭泽县令八十多天后的一个早上,陶渊明来到县衙,看到周主簿、吴县尉和户曹、兵曹、贼曹这些官吏,早已等着。陶渊明觉得有些奇怪,平时他们总是慢吞吞的,今日怎么都到得这么早这么齐?

“陶大人,属下等已恭候多时。”一见陶渊明来到,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迎了上来。

“诸位来得这样早,有什么要事相商?”

“陶大人,”周主簿上前禀报,“委实有一件要事,三日后郡里要派督邮下来巡视县务了。”

东晋时郡督邮是郡太守的佐吏,职掌督察属令,充当太守的耳目。督邮官职虽小,却能影响底下县吏的升迁,跑到郡县里就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噢?那诸位安排一下,把文书帐册整理清楚,等候查看就是。”陶渊明觉得他们有点小题大作,想自己当年在江州刺史府当祭酒时,督邮见过无数,那时就没把他们放在眼里。现在一个小小的督邮到来,何必如临大敌?

“这……以往督邮到来,县令都是亲自到驿站迎接,礼仪也要有一定的规格,这些事情现在就要准备了……”

周主簿话未说完,陶渊明脸色一沉:“县令虽小,也是朝廷命官,他一个小小的督邮,却要县令亲自迎接,朝廷哪里有这样的礼制?”

“大人有所不知,”吴县尉凑上前来低声说道,“督邮虽小,却是含糊不得的。前任郑县令就是因为没有招待好督邮,被督邮参了一本,差点被免职,幸亏多方打点才保住了官位,但也被调往外郡。与其事后亡羊补牢,不如事先未雨绸缪,请大人一定要三思……”

“我到任还不到三个月,文书帐册都一清二楚,他如何参我?”

“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彭泽虽是小县,但也有几千户人家,哪里找不出点瑕疵?”

陶渊明沉吟了半晌,又问道:“诸位倒说说看,要怎样招待他,才算是不含糊?”

钱户曹上前禀告:“每年督邮下来,总要带十几驾牛车,几个县一转,这十几驾牛车都装得满满的,算是各县孝敬郡府的年货。”

“郡府的官吏也有朝廷的俸禄,如何要各个县给他们办年货?”

“这……反正就时兴这样的规矩,别的县都送了,我们县焉能不送?”

“我这清水衙门,哪有那么多东西装他的车呢?”

“大人不必多虑,向各乡各里分派就是了,三日之内,在下定能按往年的惯例将钱粮布帛征集上来。”钱户曹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陶渊明看着这些脑满肠肥的官吏,心中暗道:乡里再往下摊派,最终收上来的,还不是民脂民膏?这些征收的官吏还可以从中捞一把……

周主簿又上前道:“陶大人,老朽以为,当下之计,就是让钱户曹去征集钱粮,孙贼曹和赵兵曹从旁督护,以防刁民闹事。老朽和吴

县尉去安排迎送督邮之事,等到后天就需大人亲自出马,款曲迎接了。”

陶渊明义愤填膺正欲开言,孙贼曹急不可待地说:“还应该准备一件特别的礼品给督邮,事情才算是办周全了,前任郑县令就是忘了这个,才惹了麻烦……”

他说完话还冲着陶渊明媚笑了两声,自以为给陶渊明提了个天大的醒。陶渊明本欲发作,转念一想:跟这帮媚上欺下的家伙讲道理,岂不是对牛弹琴?还不如涮他们一把……

“不劳诸位,一切自有下官操办。”

回到家,陶渊明气冲冲地把事情的经过和自己准备辞职的打算告诉了夫人,夫人半晌无言。

陶渊明愤愤说道:“我还不到三十岁就在江州刺史府里当别驾祭酒,各郡的太守见过几十,对我都是毕恭毕敬。现在已经五十四岁了,让我再对着一个督邮点头哈腰奴颜婢膝,我实在是做不出来。”

“就为这个辞职,我总觉得有点不甘心。”夫人劝道,“能忍就忍一忍吧。”

“你要我卑躬屈膝对着个乡里小儿巧颜令色,我确实办不到。督邮此行是为搜刮民脂民膏而来,我自幼饱读圣贤之书,几十年都清清白白地过来了,而今到了黄土埋到脖子的年纪,反倒要我违背自己的良心去做这种事,毁了自己一生的名节?”

“唉,”夫人长叹一声,“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可我一想到几个孩子将来要忍受贫穷的折磨,心里就不是滋味。你还是多为这个家考虑点吧。”

“儿孙自有儿孙福。人生在世,最要紧的是气节,我不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而向乡里小儿折腰!”

陶渊明主意已定,当即将官服、印绶都挂到屋中大梁上,连同妻儿星夜兼程赶回柴桑老家。他将这次回家的情景写成了一篇横绝千古的名篇《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终于彻悟:生他养他的故乡田园,才是他生命的最终归宿。一旦明白了今是昨非,他就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官场,义无反顾地向家园奔去。人的一生最难寻觅的就是归宿,而陶渊明终于找到了。

这一年,陶渊明54岁。自那以后,他再未出仕。他觉得这个乱糟糟的社会跟自己的志趣、理想实在相距太远了,因此下决心隐居过日子,空下来就写写诗歌文章,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次归隐是陶渊明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连他自己都意识不到,这次归隐竟使他成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从此,中国吏治史上少了一个小吏,文学史上却多了一位大家。

陶渊明归隐以后的日子虽然非常困苦,有时甚至遭受“旧谷既没,新谷未登”的饥馁之患,但他矢志不渝,再也不想去理会朝廷要他重新出仕的安排,怡然自得地过他的隐士生活。

高中作文经典素材:人物事迹篇:陶渊明:我为自己代言

【人物名片】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我为自己代言 当官场同仁都在混日子并被日子所混时,陶渊明选择了华丽丽转身,投身于侍弄自己亮闪闪的梦想。 本来,凭着名门望族的荫庇,29岁的陶渊明不费吹灰之力,就坐上了江州祭酒的高位。35岁时,在叔父的推荐下,他投入权臣桓玄门下做其私人秘书。39岁,他转做刘裕(后来的宋武帝)的幕僚。他的官场走向,一点也不曲折,前途却一派光明。 可惜,陶渊明志不在此。他不能原谅一颗诗心被缠身冗务耳鬓厮磨,也容忍不下桓玄的狼子野心,还看不惯刘裕的滥杀无辜。更让他绝望的是,终日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做着卑躬屈膝的事。于是,撇下一句振聋发聩的“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后,他挂冠封印而去。一辈子不能直立行走,为自己代言,即使钟鸣鼎食又有什么意义?从此,官场再无陶渊明。 陶渊明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在劳动和菊花的浸润下,他的诗文,生机蓬勃,透着一股空山新雨后的青草味,给人悠然又安静的印象。又因诗文言简意赅,用字平易,很快被传唱

开来。 古往今来,官场里一直熙熙攘攘、络绎不绝,你方唱罢我登场,面目模糊的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官员。只有陶渊明,眉眼分明,面容俊朗,神清气爽,并以实名认证的方式,不朽地镌刻在历史的壁崖上。 【名师解读】是走锦衣玉食奴颜婢膝的仕途之路还是走诉之内心充盈的归隐之路,陶渊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在人的一生中,有时不免为外界的名与利遮蔽了自己的本真,往往只有耽于思考的人才能找到返回内心的路。 【适用话题】选择尊重内心坚守

陶渊明的主要事迹

陶渊明的主要事迹 陶渊明 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 辞赋家。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陶渊 明的主要事迹,仅供各位了解,欢迎阅读! 陶渊明的主要事迹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曾做过大司马,祖父、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 但陶渊明的父亲死得早, 渊明少年时, 家运已衰落, “少而贫苦。 ”他自述: “自 余为人, 逢运之贪。 箪瓢屡罄, 絺綌冬陈。 ”( 《自祭文》 )但物质生活虽然贫乏, 陶渊明的精神生活却很丰富。他学习儒家《六经》,学习《老子》、《庄子》, “猛志逸四海,鶱翮思远翥”,颇有“佐君立业”的政治抱负。而另一方面,匡 庐山水和田园风景,也使他爱好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不戚戚 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晋代的门阀制度,使得“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在那种统治阶级内部 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十分激烈的年代,陶渊明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29 岁 时他进入官场,当了江州祭酒,但不久便不堪吏职自解归家闲居。以后又先后几 次出任小官,不仅无由施展济世抱负,而且于“志意多所耻”。最后一次为官是 当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因不堪官场黑暗,“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辞官归田。 陶渊明归田之后,即在家乡过着躬耕隐居的生活,并亲自参加了农业劳动。 亲自撰写《五柳先生传》这一著名的文章,用以明志。这使他改变了鄙视劳动的 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劳动的价值;也在与农民的共同劳动和交往中,对他 们产生了亲切的感情。在他晚年,生活贫困,“老至更长饥”,但他不受“嗟来 之食”,拒绝权贵的馈赠,表现出君子固穷的志气。 拓展:陶渊明轶事典故 一、折叠葛巾漉酒:陶渊明正在酿酒。郡将前来探望。适值酒熟,陶渊明顺 手取下头上葛巾漉酒,漉完之后,仍将葛巾罩在头上,然后接待他。 二、折叠无弦琴:陶渊明有一张不加装饰的琴,这琴没有琴弦,每逢饮酒聚 会的时候,便抚弄一番,来表达其中意趣。 三、 折叠白衣送酒: 王弘做江州刺史的时候, 重阳节这天, 陶渊明没有酒喝, 就在东篱采了一把菊花,又坐在东篱旁边。过了一会,陶渊明望见一个穿白衣的 人过来了,原来是刺史王弘给他送酒来了。渊明当即小酌一番,大醉而归。

不为五斗米折腰读后感

不为五斗米折腰读后感 “大丈夫不为五斗米折腰!” 气节,多么尊贵而不可玷污的一个词语,一个真真正正的男子汉大丈夫,最重要的不过就是气节了。于谦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有气节的话:“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人得气节就体现在粉身碎骨浑不怕,都要留下一丝清白在人间。 气节像一种人生准则,有了它,一个平庸之辈,便可以成为一个君子,成为一个nationalhero(民族英雄),就如同鲁迅,如同陶渊明,甚至是一个我们甚至的少年英雄:“王小二。”他们都是有气节的人,同样的,他们也曾平庸过,也曾是一个碌碌无为的,一个只会在大难临头是,卷起铺盖逃跑的路人甲,但是,他们有了气节,从那一刻起,他们已不再是平庸之人了,他们就成为了真正的民族英雄在平时能安贫乐道,坚守自己的岗位;在富贵荣华的诱惑之下能不动心志;在狂风暴雨袭击之下能坚定信念,而不惊慌失措,以至于“临难毋苟免”,以身殉真理。 这种精神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它需要培养!然而这培养又不是“修心养性”,用主观的“毅力”,“决心”之类来驾驭自己的行为所能办到。因为气节并不是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高度的理性上。。 东晋诗人陶渊明在彭泽做一个小县令的时候,有一次督邮来检查工作,说要是陶渊明低头哈腰的服侍好,便可以得到五斗米的报酬,但陶渊明毅然脱下官袍,一句“大丈夫不为五斗米折腰”震天动地,他立马辞职回到家。 在这一则材料中,我们发现,陶渊明是极有气节的。五斗米在当时看来是多么棒的报酬啊!但陶渊明为了自己的尊严与气节,没有接受这种低声下气的工作,这是君子的一种勇气,一种洁身自好的精神,不为人玷污的高贵气节,在当今社会呢?我们能做到吗?20世纪40年代,日本人想要齐白石先生为他们画一幅画,但是齐白石先生毅然拒绝了,这也是一种气节,冒着生命危险,面对日本鬼子恶狠狠地逼问,齐白石先生硬是不肯低下头,对一个可恶的鬼子。 白石老人的高风亮节一直被后人称道。可见气节是一个人品质的最完美展现。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我们不能让比我们富有的人践踏,就算是自己贫穷也不能没有气节,威吓和武力不会让我们屈服。因为我们有气节,我们有尊严,我们有自己的原则,任何人不能改变我们,不能向别人低头“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就算有大雪将青松狠狠的压将下去,青松会挺直腰板,不会被大雪所压垮,等到大雪化掉的时候,不然它就会一直挺立在那里,永远不低下自己的头,大雪就像恶势力,而青松则像有气节的君子,永远不向恶势力低头。 跟随着阅历丰富的时间,我接触到了历史上许多的人和事,对“气节”也不断的有新的认识。最终,我明白了“何谓气节”。 它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出卖的、无论如何都不能丧失的尊严、品质

陶渊明论文人生经历论文:陶渊明的隐逸情结

陶渊明论文人生经历论文:陶渊明的隐逸情结 摘要:在中国隐逸文化的浩瀚长河中,有不少文人墨客表现出对山林田园的喜爱与独钟,陶渊明的一生也与隐逸结下了难以割舍的因缘。本文立足于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氛围和他的人生经历中对于仕与隐的抉择,探讨研究陶渊明的隐逸情结。 关键词:陶渊明;隐逸情结;时代背景;人生经历 一、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氛围 (一)魏晋时期黑暗的社会背景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1]魏晋时期国家长期处于内忧外患的战乱之中,政治黑暗,官场险恶,政权更迭频繁,统治者残暴的镇压与迫害使得老百姓没有容身之所。当时的门阀制度相当森严,士族地主阶级与庶族地主阶级相互倾轧,上层统治政权被士族地主操纵,一般的庶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识阶层根本无法进入仕途实现“兼济天下”的宏愿。“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社会现实迫使许多有志之士报国无门,最终选择了归隐山林、田园的道路,希望可以将内心的怨愤在田园山水中得到化解,同时也是为了躲避当时政权的残害以求保全其身。士族阶级把持朝政,为权利、地位、名世勾心斗角,全然不顾人民的死活更不在

乎国家的安危,也未给庶族阶级的知识分子提供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舞台,迫使许多寒士走向社会的边缘。[2] (二)魏晋时期活跃的文化氛围 魏晋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精神解放的时期,是中国文学走向自觉的时期。长期以来的社会动荡使汉代初期被认定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家学说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官方的长期备战,对思想控制的松弛,使得其他的学说在此阶段也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儒、道、佛三教合一的趋势在此大体形成,由此而产生的玄学成为统治阶级的主导思想。玄学主张辨明析理,崇尚清谈,名士之风盛行。时代的氛围使隐逸之风成为许多士大夫追求的生活方式和对人生的审美体验。在魏晋时期出现的“竹林七贤”、谢灵运等名士便是这一特殊时代的产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氛围中诞生了中国田园隐逸的一座高峰——陶渊明。 二、陶渊明人生经历中仕与隐的抉择 (一)陶渊明对于仕途的向往 陶渊明总是以一个隐士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他也是以隐逸文人的身份出现在中国的文化之中,历代的文人墨客赞美陶渊明为真的隐士,殊不知陶渊明在放弃官场,回归田园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鲁迅先生曾在《隐士》中指出“陶渊明总是不能超于尘世的,而且,于朝政还是很留心的,也是不能忘掉的。陶渊明的超脱尘世与阮籍的沉湎于酒中一

有关陶渊明的一些资料

一。陶渊明为什么要做官? 1、陶渊明曾祖或为陶侃(尚存争议,但二者的亲缘关系是肯定的)。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祖父做过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说,或名岱或名茂),父亲是个“寄迹风云,寘兹愠喜”的人,具体事迹已不可考。由此可见陶 渊明身世显赫,魏晋时期贵族子弟做官为社会风俗,就如同王羲之父子。因此陶 渊明也不能免俗。 2、儒家思想以“治国平天下”为最高理想,任何儒家弟子都有入仕为官的愿望,陶渊明亦会如此。 二。造成陶渊明逐渐形成归隐思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时代政治的原因。 陶渊明生逢乱世,他的一生经历了三个朝代、十个皇帝,社会处于空前的大 分裂、大动荡的黑暗时期。在这样的社会中,陶渊明的治世理想是难以实现的。 晋宋时期,推行的是门阀世族制度,政治极端腐朽。门阀世族制度萌生于东汉末年,形成于魏晋,魏文帝曹丕为篡汉而推行的“九品中正制”为门阀制奠定了基础。中正官“计资定品”只重门第,不重乡议。司马家族建晋之后,继续推行这 一政策,逐渐形成“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官位世袭局面。土族与庶族有着明 显的界限,不仅政治、经济地位不同,甚至不通婚,不同乘共坐。士族的权势之大、气焰之盛,这皇权也不能完全控制。晋武帝司马炎时,土族王恺、石崇斗富,石崇对司马炎资助给王恺的一支二尺多高的珊瑚树不屑一顾,随手打碎,从一个 侧面反映了士族的奢侈和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士族官僚的把持下,庶族寒门的人 士很难有做官、晋升的机会。当时的名士、犍为李密就曾发出了“朝中无人,不 如归田”的慨叹。陶渊明祖上虽做过高官,但仍属庶族,又加之家境清寒,所以 在官场上始终受到歧视。从他29岁到41岁这13年的游宦生涯中,他曾五次出仕,五次辞官。第一次,太元十七年(公元393年),任江州祭酒;第二次,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在桓玄处当僚佐;第三次,元兴三年(公元404年),在刘裕手下任参军;第四次,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在建威将军刘敬宣部下任参军。同年秋天,他第五次出仕,任彭泽令。不久,他就脱袍归隐,再未出仕。这五次出仕, 他在职的时间前后累加也不过四、五年,所任官职都是些参军、县令之类的小官,根本不可能实现他那“大济苍生”的远大抱负。但他又心存希冀,雄心不死,所 以才这样仕而退、退而仕,反复不已。这时期陶渊明的思想在“用世”问题上发 生的反复曲折的变化、直到最后政治理想的彻底破灭的思想状况,在他的咏怀诗 中都有所表现。 其次,陶渊明所受的教育和他个人的性格,也是促成他退隐的重要因素。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 我眼中的陶渊明 陶渊明,一位安贫乐道的文学家;一位擅长借景抒情的田园诗人;一位影响深远的辞 赋家;一位品质高尚的散文家…… “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和菊花可谓是有着不解之缘,陶渊明把菊花视为自己人 格的化身。菊花素雅美丽,清新淡泊的特点与陶渊明高洁的品质,不同于世人,不随俗流 的志趣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所以后人就把菊花作为君子,淡泊俗尘,隐逸者的象征。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文学开辟了一个新的 境界,在艺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陶渊明将情、景、理三者巧妙地结合起来描述清新自然 的田园风光,有“颖脱不羁,任真自得”的个人情趣。 他以怡然自乐的心情,把大量农村农民的生活如实写入诗中,如:“暖暖远人村,依 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些优美的农 村生活图景。不过在陶渊明的洒脱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他内心的苦闷,如“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理也可奈何,且为淘一觞”这表明他对世事还是没有忘却,尽管隐居山林,陶渊明还是无法消除心中的矛盾。 陶渊明的诗文,看似质朴、实则华丽。在其平淡醇美的言语中,充分表现了陶渊明淡 泊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他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和 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充分表现了诗人对世俗黑暗的厌恶和憎恨;充分表现诗人对美好和平 的理想生活的憧憬……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或许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 陶渊明的影子,有的淡泊名利;有的向往田园;有的纯朴清新……我们也应该珍惜时间, 好好学习,像陶渊明一样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 【写作指导:让学生学会描写、善于描写的方法】 小朋友们常常写记叙文,但写起来却不能令人满意。说它不完整吧,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包括起因、经过、结果)这些记叙文的几个要素也都有了,但总觉得无 话可说,只能写个极短的,并且还是平平淡淡的。 如有位小朋友写了一篇《浇花》:“我把书包放在教室里,就拿了喷壶给校园的 花坛浇水。花坛里种着好多种花。这些花长得很旺盛,花开得都很好看。我浇完水,就回 教室上课去了。”这篇作文很空洞,只是干巴巴地叙述了浇花的大概的过程。喷壶从哪儿 拿来的?到什么地方去装水?花坛里栽些什么花?这些花怎样旺盛,怎么好看?花儿喷上 水后,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态?自己当时有怎样的心情?这些方面都没有作具体的描写。

[总结范文]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总结范文]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精选阅读(一): 典故:不为五斗米折腰 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持续气节而不食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但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之后,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

解状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方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但是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之后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家境越来越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 陶渊明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他原本能够活得舒适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出了一代文风并流传百世的诗文。在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弥足珍重的精神财富。他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精选阅读(二):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 【】《晋书·陶潜传》。

陶渊明小故事

陶渊明小故事 李白 有一首诗叫做《山中与幽人对酌》是这样写的: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我醉欲眠卿且去是大酒鬼陶渊明 的名言,陶渊明平生好酒,最喜欢把别人拉到自己家里喝酒,一旦自己先喝 醉了, 就说: “我醉欲眠卿可去。 ”意思是, 我喝多了要睡觉去了, 您请自便吧。 陶渊明二十九岁那年,曾做过江州祭酒的小官,因为当时官场黑暗,陶渊明 看不惯,决心去职归隐。此后一直隐居,可是陶渊明种菊花还可以,种田的本事 却不佳,加上好酒,到中年后连饭都吃不上了,迫于生计,陶渊明再次复出,先 后担任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务。在做彭泽令时,他看不惯当时督邮的作派,很 干脆的来了一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之后愤然辞官归隐, 结束 了仕途生活,再也没有复出过。相传,陶渊明弃官后隐居于庐山下,每日自耕自 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地而食,凿井而饮。过着悠闲的田园生活。这个时 候陶渊明新娶了夫人翟氏,翟氏种田是把好手,粮食年年丰收,因此陶渊明又有 酒可喝了, 每到闲暇时, 他就和一帮朋友到两里外的庐山南麓虎爪崖下饮酒作乐。 崖下有一条名为醒泉的溪涧,涧中横卧着一块巨大的黑褐色花岗岩石,高约 3 米,长约 6 米,宽约 4 米,石面平滑,是一个天然的大酒桌。陶渊明和朋友们每 次都坐在这里饮酒作诗,一同取乐。他每饮必醉,每醉必赋诗文,醉倒后便挥手 对同伴说:“我醉欲眠,卿且去!”说完就睡倒在石上。日复一日,这块石头的 中间竟然凹了下去,留下了枕痕。于是,这块石头就被命名为醉石。陶渊明的这 个故事 和马克思把图书馆踩出脚印的故事差不多, 但是马克思可能每次都坐在图书 馆的同一个地方, 难道陶渊明每次也都坐在石头的同一个地方?最大的可能是石 头上本来就有枕痕,陶渊明喝酒不带枕头,每次往有坑的地方一躺就睡,天长地 久,这个坑越来越深,于是醉石就形成了。 陶渊明一辈子喝酒太多,自己没什么事,五个儿子却都有些呆傻,可能是陶 渊明喝酒留下的后遗症,他的《责子》一诗是这样写的: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主人公是谁.doc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主人公是谁 做人不吃嗟来之食,更有人甚是清高有骨气,不为五斗米折腰,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主人公是谁,希望对你有用!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主人公是陶渊明,号五柳居士。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典故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陶渊明又名陶潜,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他所以能创作出许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与他的经历和处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公元420xx年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

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原文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 不为五斗米折腰主人公陶渊明资料 陶渊明(352或365年—420xx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

陶渊明的生平、作品及影响

陶渊明的生平、作品及影响 陶渊明 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陶渊明是这个原则的一个典型底例证。正和他的诗一样,他的人格最平淡也最深厚。 ——朱光潜《陶渊明》 陶渊明是晋宋之际最优秀的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因而在中古文学研究中也是最受著目的研究热点。自宋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陶渊明的作品受到众多的学者的重视,而近百年来,陶渊明的研究已成了专门学问,形成了与“红学”、“杜学”等可并称的“陶学”。 (一)陶渊明生平与思想

陶渊明是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的曾祖为东晋初名臣陶侃。陶侃以军功而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他在东晋是地位显赫的人物。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所以陶家自陶侃起,仕宦已历三世,算得上是一个有地位的贵族。但是,值得注意,陶侃尽管地位较高,但他毕竟和王、谢等门阀士族不同,他的出身较寒微(晋陶母祝发待宾),而且出身少数民族,因而他在当时仍然是被那些高级士族所轻视的,比如温峤曾骂他是“奚狗”,《晋书·本传》说他“望非世族,俗异诸华”。到了陶渊明这一代,由于父亲早亡,家世已经中衰了。 关于陶渊明的研究,首先有几个热点问题,先提出来,供有兴趣的同学进一步探讨。 一是关于名字。陶渊明有两篇文章,一是《晋故征西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一是《祭程氏妹文》,文中均自称渊明。陶同时之颜延之所作《陶征士诔并序》称“有晋征士寻阳陶渊明”,陶渊明名字似无大问题,但到沈约的《宋书·

陶渊明传》则载云:“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开始出现了歧异。萧统的《陶渊明传》载:“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名与字已混淆不清。《南史·陶潜传》:“陶潜字渊明,或云字深明,名元亮。”深明当时避讳,改“渊”为“深”。梁启超认为:“渊明必先生名无疑”,故颜《诔》直书为:“有晋征士浔阳陶渊明”。他认为“潜”是陶渊明的小名。朱自清先生《陶渊明年谱之问题》则主张:陶渊明字元亮。入宋更名潜。 二是关于陶渊明年龄。这也是至今争论不休而未成论的问题。大致有这几处看法:一种说是63岁。见沈约《宋书·陶潜传》、萧统的《陶渊明传》,持此说后代不乏其人。现在一般的文学史与作品选,都取此说。但此说被质疑的是颜《诔》止作“春秋”若干,无确切之记载,又一处说“年在中身”,“中身”二字出身《尚书·无逸》“文王受命中身”,据《礼记·文王世子》:“文王九十七而终”,依次推论,似与卒63岁尚有距离。第二种说法是76岁。此说根据是陶《游叙川》“开岁倏五十”据自序,其时辛丑(401)陶渊明五十岁,至元嘉四年(427)终,得七十六岁。清人黄璋、今人袁行霈持此说。第三种说法是56岁,梁启超先生主此说,提出八条例证。而游国恩先生则逐条驳斥。第四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不为五斗米折腰∣教科版五四制

《不为五斗米折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不为五斗米折腰”,其实只是陶渊明的一种牢骚和怨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阅读本文,了解陶渊明的生平。 【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有骨气,不趋炎附势、品格高尚。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了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了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陶渊明吗?知道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陶渊明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导入本文,令学生们对本文更加感兴趣。 二、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人物生平 陶渊明曾祖或为陶侃(尚存争议,但二者的亲缘关系是肯定的)。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祖父做过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说,或名岱或名茂),父亲是个“寄迹风云,寘兹愠喜”的人,具体事迹已不可考。有一庶妹,小渊明三岁,后嫁给程姓人家,故陶诗文提及她时称程氏妹。就其父尚有一妾看来,渊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坏。八岁时渊明父去世,家境逐渐没落。十二岁庶母辞世,渊明后来作文章回忆这段往事时写道:“慈妣早世,时尚孺婴。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祭程氏妹文》)。二十岁时家境尤其贫困,有诗可证:“弱年逢家乏”(《有会而作》)。 陶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荣木》序曰:“总角闻道”,《饮酒》其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他早年曾受过儒家教育,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志向;在那个老庄盛行的年代,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欢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又爱琴书:“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与子俨等疏》)。他的身上,同时具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修养。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陶渊明的人物生平,了解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字词学习 1、字词解释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为五斗米折腰 生活在当今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为人之道、处世风格,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许多事情不是我们所必须做的,有些事情却是我们无法避免,必须毫不犹豫去完成的。“大丈夫不为五斗米折腰!”一个真正的“大丈夫”就应当具备这种气节。哪怕是一生只做一次,都必须勇敢直前,这些事大至国难当头、为国捐躯,小到为正义、为亲友赴汤蹈火,都要留下一丝清白在人间。 气节像一种人生准则,有了它,一个平庸之辈,便可以成为一个君子,成为一个民族英雄。就如同鲁迅,如同陶渊明,甚至是不为日本品牌做代言的成龙、姚明,他们都是有气节的人。当然,他们也曾平庸过,也曾碌碌无为,甚至有时有卷起铺盖逃跑的念头,然而在国家利益、在大事大非面前,在关键时刻,他们有了气节,从那一刻起,他们已不再是平庸之人,他们就成为了真正的民族英雄,虽然平时能安贫乐道,却能坚守自己的岗位,虽然有富贵荣华的诱惑,也能坚守底线,不动心志,虽然在狂风暴雨中摇晃,却能坚定信念、外世不惊。 这种精神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它需要培养!然而这培养又不是“修心养性”,用主观的“毅力”,“决心”之类来驾驭自己的行为所能做的。这种精神气节是建立在长期的人文品质、信仰追求和高度的理性上的。 20世纪40年代,日本人想要齐白石先生为他们画一幅画,但是齐白石先生毅然拒绝了,这也是一种气节,冒着生命危险,面对日本鬼子恶狠狠地逼迫,也绝不低头,这种高风亮节是齐白石先生个人品质的最完美展现。 一股正气,可贯长虹,不虚饰,不苟且,不贪恋荣华富贵,不惧怕权势强力,不以全身而偷生,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这就是气节。知正道而持行不怠,守本性而遗世独立,行仁仗义,依理遵道,这就是操守。 为了伸张和主持正义,就要敢于仗义执言,说公道话。就要敢于讲真话,那种明明看到不合理、不正常的现象也不敢讲真话的人,甚至还说风凉话,则失去了自己的气节和人格。 挺起做人的脊梁,即使贫穷、孤独,但仍然有内心的一份追求与和谐,一份极其可贵的尊严与品质!

我与诗词的故事

我与诗词的故事 我与诗的缘分始于一岁多,那个时候我已在懵懂中背诵古诗了。我与诗的早期接触,史料没有记载,只在从母亲口中掏出个大致时间来。最早,我背唐诗仅是为了好玩,并在合辙押韵的四行字里联想出一幕幕情景来:李广将军把石头当作老虎却成全了“没在石棱中”。于是乎,我便也想找块大石头比试比试。读过“千树万树梨花开”后,小小的我便天真地仔细端详冬景,也没见雪与梨花的形态有何相似,只咋一看罢了。感到这位诗人也是不求甚解,不然怎会写出这种比喻来?读过“桃花潭水深千尺”,便吵着要去见见这桃花潭,还要核实一下,李白送别汪伦,怎有闲情下千尺水下量潭深?既使这样,在没有氧气罩的年代,李白的肺活量一定惊人吧。也许父母不让,那我也想找找“手可摘星辰”的危楼,如果“天上人”愿意,我还可以摘颗星星下来作为收藏,并去找小伙伴们炫耀炫耀……当我与父亲说这些的时候,他的一阵大笑总会把我从梦境中拉回来。“桃花潭与危楼并非如此之深,之高。这只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听了这些,我大为失望,大文豪李白竟对我们小孩子撒这么大的谎,吹这么大的牛,这不是骗人吗?原来夸张便是胡说八道了。从此,我便对浪漫主义诗人置之不理。与他们重归于好,是多年后的语文课堂了。当我懂得了修辞,了解了诗人的时代,经历与心境,才从心底体会到了陶渊明的朵朵菊花点南山,龚自珍的片片落叶成春泥;晏殊的独自徘徊落寞了清香小径,温庭筠的脉脉斜晖笼罩了悠悠碧水……而今,每当我流连于唐诗宋词的优美意境中,陶醉于诗人眼中的美时,想起儿时天真地我与诗人的误会,也只能莞尔一笑。童年的我与诗的故事仍贮存在心灵深处,寂寞时便拿出来晾一晾,晒一晒,嘴角也会向上扬一扬,发出“呵呵”的声响。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陶渊明生平经历

陶渊明生平经历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抚争的意愿。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为五斗米折腰 导读:【成语】: 弄巧成拙 【拼音】:[búwèiwǔdǒumǐzhéyāo] 【解释】: 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 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庸俗,没有骨气,为利禄所动。 “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有骨气、清高。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形容人有骨气 五斗米:是指晋代朝廷中信奉“五斗米道”的权贵。 五斗米道,是原始道教,称张天师道,是东汉末张陵创立的,因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称之。 【出处】: 《晋书·陶潜传》:“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举例造句】: 古人~,这个助教官儿,也不是我终身养老之事。(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五) 【成语故事】: 公元405年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到任八十一天时,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

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 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古典文学知识:陶渊明 全国通用

亲爱的读者: 春去燕归来,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陶渊明 咱们先来读一篇古文,叫《五柳先生传》。老师讲的时候,你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五柳先生姓什么叫什么? 2、他为什么叫“五柳先生”? 3、他有什么爱好? 4、他们家里的情况是什么样子的? 你可以在原文中画出来!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上面这篇《五柳先生传》,作者是陶渊明。据说,这是他 的自传。在这篇文章里,他自己自号五柳先生,说自 己不贪慕名利,喜欢读书,爱喝酒,家里很穷。那么, 真实的陶渊明是什么样子的呢?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也有人说是名潜,字渊明。谥号靖节,东晋时期著名田园诗人。 他生活在东晋时期,是浔阳柴桑人,也就是现在的江西九江人。陶渊明的出身其实还是很好的,他的曾祖父叫陶侃,曾经当过大司马,大将军,地位非常高的。《世说新语》里曾经记载了这样的一件事情:

g ān z h ǎ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母封鮓付吏,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

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陶侃年轻时做管理河道及渔业的官吏,曾经 (派官府里的差役)把一坛糟鱼送给母亲。陶侃 的母亲将送来的糟鱼封好交还给差役,写了一封 回信责备陶侃,信中写道:“你身为官吏(本应 清正廉洁),却用官府的东西(作为礼品)赠送给我,(这样做)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加我的忧愁。”从这个故事里,咱们可以看出,陶侃是个孝子,她的母亲是个良母,在母亲的教育下,陶侃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古人曾经把“孟母、陶母、欧母、岳母”称为“四大贤母。” 他的爷爷和父亲也都做过太守、县令之类 的官,可惜,他们家是九斤老太——一代不如 一代。这倒不是陶家人不努力,主要是当时门 阀制度盛行,没有家族背景,光靠有本事也是 不行的。陶渊明的曾祖父虽然身居高官,但不 是门阀士族,就有人骂他是小人,是狗。再加上陶渊明的父亲死的早,所以,陶渊明即使有才华,得不到重用,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陶渊明很博学,也擅长写文章,但他的性格很耿直,这也就注定了他在当官这条路上是坎坷的。一开始,州郡里请他出来当官,也许是因为官小,也许是因为志向远大,他都不去。就连大人物来访问他送给他的粮食酒肉,都被他扔到一边去了,这还真是有个性啊。有空的时候自己也去种种田,享受下田园生活。陶渊明一直到了 29 岁才出来做官,做的也是什么参军啊,祭 酒啊之类的小官,没什么权力,施展不了自己的才华,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甚

陶渊明有哪里故事

陶渊明有哪里故事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出自《晋书陶潜传》,故事主要发生在陶渊明最后一次 出仕时期。公元405年的秋天,陶渊明为了家中的生计,前往距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县当县令。就在这年的冬天,陶渊明在彭泽县上任八十一天时,恰逢浔阳郡的督邮前来彭泽县巡 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是个名叫刘云的人,他凶残狠厉的为人以及贪婪的个性在附近非常 有名,每年两次都以巡视为借口向各县索要贿赂,如果不给贿赂的话,他就会栽赃陷害那 个人,因此,他每次巡视完毕后都是满载而归的。 这次前来彭泽巡视的督邮是个非常傲慢又庸俗的人,他一到达彭泽的旅馆,就命县吏 叫县令去见他。陶渊明虽然相当瞧不起那些贪图富贵、狐假虎威的人,但是也不得不去见 一见,于是他就立马动身去了。没想到的是却被县吏阻拦,而且还被告知参见督邮需要身 穿官服,并且要束上大带,不然是失礼的表现,会被督邮趁机大做文章的。这下子,陶渊 明再也不能忍受了,长叹一声后说自己怎么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而低声下气地向那些小人 献殷勤呢。 说完之后,陶渊明就取出自己的官印,并且写了一封辞职信,离开了彭泽,而彭泽县 令这个官职陶渊明只做了短短八十多天。 郡将前来看望陶渊明时,陶渊明正在酿酒。正好就煮熟了,陶渊明随意将头上戴的葛 布取下来漉酒,漉完之后又戴回脑袋上,弄得头发满是酒星子。陶渊明也不在意,随后接 待了郡将。 陶渊明与人家交往,不分贵贱。只要是来拜访他的,他都会以酒待客。若是在客人先 前醉了,他就会说》“我已经醉了,想睡觉休息一下,你可以离去了” 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在他的自传《五柳先生传》中就有记载陶渊明自号的来历。 陶渊明自号取自隐居时屋边的五棵柳树,而陶渊明本身性子也像柳树那般飘逸自然, 以树木为号,也足以彰显陶渊明自然剔透的性情。陶渊明在年轻的时候也曾追逐过功名利禄,从江州祭酒开始,到彭泽县令为止,在担任彭泽县令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陶渊明就抛 下了自己的仕途,选择了另一条归隐田园之路。 陶渊明从小便喜欢阅读一些儒家经典,喜欢安静的环境,喜欢自然万物,不愿像个平 常人一般生活。众人的志向都是为了当官为了功名利禄为了钱财满盈,而陶渊明从小便想 着过上恬静无为的生活,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却总是事与愿违。陶渊明有一个比他小三岁的 妹妹,他们的父亲还有一个小妾,因此陶渊明小时候的家境还是蛮不错的。但是他们的父 亲在陶渊明八岁的时候便去世了,之后更是家道中落,为了谋生便只能去做官。 陶渊明同时受着儒家与道家的影响,信奉儒家,因此想要在官场一展宏图,信奉道家,因此也向往无为无欲的生活。但是很多时候都是事与愿违的,陶渊明一生都没有做过什么

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后来,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历史故事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历史故事 : 陶渊明,又名陶潜,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文学家,也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他所以能创作出许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与他的经历和处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公元405年秋天,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一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派人去叫县令陶渊明来拜见他。 陶渊明得到消息,虽然心里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只得马上动身。不料被一个手下拦住,手下说:“参见这位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他会在郡太守面前说你坏话的。” 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渊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长叹一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意思是说:“我宁肯饿死,也不能因为五斗米的官饷,向这样差劲的人折腰。”说罢,他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离开了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县令职位,从此再也没有做过官。 从官场退隐后的陶渊明,在自己的家乡种田,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在田园生活中,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歌。他写农家人生活的悠然自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他写自己劳动的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也写农人劳作的甘苦:“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然而,田园生活既是美好的,也是艰辛的,不劳作就没有收获,遇到天灾人祸,即使劳作也是一无所获。晚年的陶渊明生活贫困,特别是一场大火把他的全部家当烧毁后,全家人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到63岁时,陶渊明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 陶渊明的最大成就,在于他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基础,以自己卓越的诗歌才华,极大地丰富了农事和田园题材的创作。以前诗中罕见的桑、麻、鸡、狗等普通事物,一经他写入诗中,无不生趣盎然,而他描写大自然的亲切,亦常常激起人们的无限向往。 政坛中少了一位官员,却让文坛上多了一位文学家。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刚直不阿、不附势趋炎的写照。后来,人们也常把那些在生活中,不愿意牺牲自己的气节去换取某种物质利益的行为,说成是“不为五斗米折腰”。——《晋书·陶潜传》 【求解驿站】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五斗米,指微薄的俸禄;折腰,下拜,弯腰行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