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电管理统计学典型例题

杭电管理统计学典型例题
杭电管理统计学典型例题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包括:1.数据搜集:例如,调

查与试验;2.数据整理:例如,分组;3.数据展示:例如,图和表;4.数据分

析:例如,回归分析。

统计学的分科:按内容分为描述统计学(描述数据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规律)和推断统计学(对总体特征作出推断);按性质分为理论统计学(统计

学的一般理论和数学原理)和应用统计学(在各领域的具体应用)。

一、描述统计学的典型例题

【例3.3】某生产车间5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如下(单位:个)

117 122 124 129 139 107 117 130 122 125

108 131 125 117 122 133 126 122 118 108

110 118 123 126 133 134 127 123 118 112

112 134 127 123 119 113 120 123 127 135

137 114 120 128 124 115 139 128 124 121

要求:请对上述数据进行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绘制直方图,并对该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说明

可以按Sturges 提出的经验公式来确定组数K=1+lgn/lg2

确定各组的组距:组距=( 最大值- 最小值)÷组数

面积来表示各组的频数分布;在直角坐标中,用横轴表示数据分组,纵轴表示频数或频率,各组与相应的频数就形成了一个矩形,即直方图(Histogram);直方图下的总面积等于1。

对该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说明(略)

【例3.4】在某地区调查120名刚毕业参加工作的研究生月工资收入,进行分组求该120名刚毕业参加工作的研究生月工资收入的平均数、中位数和标准差。

分组数据—直方图(直方图的绘制)

数 (人) 1

5

12

9 6

3

5

05 0 5 0 日加工零件数(个)

图3-5 某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直方图

计算过程(略)

1)如果资料已经分组,组数为k ,用x1,x2 ,…,xk 表示各组中点,f1,f2…,fk 表示相应的频数,那么

=(19×2500+30×3500+42×4500+18×5500+11×6500)/120=4266.7 2)一组n 个观测值按数值大小排列,处于中央位置的值称为中位数以 表示

3)样本标准差:对于已分组的频数分布(组数为k )

【例4.4】[P49习题6]一图书馆每天平均登记 μ =320本,标准差为 σ =75本。考虑营业的36天为一个样本。这36天所组成的样本的平均重量是 ,则

1. 求μ ,σ ,描述 的抽样分布;

2. 求 小于或等于281.375的概率;

3. 如果某天观察到等于281.375,是否说明登记过程出现了问题?为什么?(注:Φ(3.09)=0.999) 过程(略)

如果u<0时,则可由式φ(-u )=1-φ(u )求出 P{ ≤281.375}=Φ(-3.09)=1-Φ(3.09)=0.001

假设检验的基本依据—小概率原理: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几乎不可能发生。

x x Me ∑=--=

k i i i x x f n S 1

2)

(11x

x x

x x

【例4.5】区间估计:参考P63习题1

求 μ 的置信水平为95%的置信区间,并解释其的含义。

【例4.6】已知某零件的直径服从正态分布,从该批产品中随机抽取10件,测得平均直径为202.5mm ,已知总体标准差σ=2.5mm ,试建立该种零件平均直径的置信区间,给定置信度为0.95。

解:已知

所以在1-α置信度下,μ的置信区间为

假设检验的步骤:1)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2)确定适当的检验统计量; 3)规定显著性水平α;4)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5)作出统计决策

惯用的方法:先确立备择假设H1——把希望(想要)证明的假设作为备择假设 【例4.6】假设检验:参考P83习题1

例如,某灯泡制造商声称,该企业所生产的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在1000小时以上。除非样本能提供证据表明使用寿命在1000小时以下,否则就应认为厂商的声称是正确的。建立的原假设与备择假设应为 H0: μ ≥ 1000 H1: μ < 1000

某批发商欲从生产厂家购进一批灯泡,根据合同规定,灯泡的使用寿命平均不

能低于800小时。在总体中随机抽取100只灯泡,测得样本均值为650小时,样本标准差为20小时。批发商是否应该购买这批灯泡? (α=0.05)

过程(略)

1)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H0: μ ≥ 1000 H1: μ < 1000 2)确定适当的检验统计量

3)规定显著性水平α = 0.05

n = 100,临界值t 1-α(100-1)≈Z 0.95 = -1.645 4)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Z= - 75≤-1.645 5)作出统计决策:批发商不应该购买这批灯泡

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得μα/2

=1.96

)

,(~2σμN X )

1(~--n t n

s a

x

n=10, 1-α=0.95

管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40分) 1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工业企业的某一台设备 D.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2 ?若甲单位的平均数比乙单位的平均数小,但甲单位的标准差比乙单位的标准差大, 则 (B ) A.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大 B.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小 C.两单位的平均数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3.—个统计总体 (C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4.品质标志的表现形式是 (D )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文字 5.统计工作的各项任务归纳起来就是两条 ( A ) A.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 B.统计设计和统计研究 C.统计预测和统计 D.统计服务和 统计监督 6.对上海港等十多个沿海大港口进行调查, 以了解全国的港口吞吐量情况,则这种调查方 式是(B ) A.普查 B. 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7.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 40? 50;第二组为 50?60;第三组为 60?70;第四组 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 (C )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 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 70在第四组, 80在第五组 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某城市为了解决轻工业生产情况,要进行一次典型调查,在选送调查单位时,应选择生 产情况()的企业。 (D ) 该组的分组标志是 A.性别 C.文化程度 10?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A.小于1 C.大于1 A.较好 B.中等 C.较差 D.好、中、差 9 ?某厂的职工工人人数构成如下表所示 (A )

管理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单选: ●一个统计总体(单项选择题) (1)只能有一个标志(2)只能有一个指标 (3)可以有多个标志(4)可以有多个指标 ●对连续型变量值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一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 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 (1)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2) 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3)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4)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在对总体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研究, 这种调查方法是(B)。A、抽样调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 D、普查 ●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B )。A、全面调查B、 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 ●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B )。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 行检验B、对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 C、对全面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 ●某班级40名学生外语考试成绩如下(单位:分): 87 65 86 92 76 73 56 60 83 79 80 91 95 88 71 77 68 70 96 69 73 53 79 81 74 64 89 78 75 66 72 93 69 70 87 76 82 79 65 84 根据以上资料编制组距为10的分布数列, 绘制直方图(纵轴:频数) ●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37 25 45 29 43 31 36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34 38 46 43 39 35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整理编制次数分布表。 某工厂12名工人完成同一工件所需的时间(分钟)为: 3134 29 32 35 38 34 30 29 32 31 26 32 试计算这些数据的众数,极值,极差,平均数,中位数, 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答: Statistics VAR00001 N Valid 13 Missing 0 Mean 31.7692 Median 32.0000 Mode 32.00 Range 12.00 Minimum 26.00 Maximum 38.00 Percentiles 25 29.5000 50 32.0000 75 34.0000 VAR00001

管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就是(A) A、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工业企业的某一台设备 D、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2.若甲单位的平均数比乙单位的平均数小,但甲单位的标准差比乙单位的标准差大,则(B) A、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大 B、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小 C、两单位的平均数一样大 D、无法判断 3.一个统计总体(C)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4.品质标志的表现形式就是(D)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文字 5.统计工作的各项任务归纳起来就就是两条(A) A、统计调查与统计分析 B、统计设计与统计研究 C、统计预测与统计 D、统计服务与统计监督 6.对上海港等十多个沿海大港口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的港口吞吐量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就是(B)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7.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C)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8.某城市为了解决轻工业生产情况,要进行一次典型调查,在选送调查单位时,应选择生产情况( )的企业。(D) A、较好 B、中等 C、较差 D、好、中、差 该组的分组标志就是(A) A、性别 B、男、女 C、文化程度 D、性别与文化程度 10.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与应该(B) A、小于1 B、等于1 C、大于1 D、不等于1 11.已知变量X与Y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其相关系数可能为(C)

管理统计学习题

管理统计学习题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管理统计学》复习题 一、统计学基本理论分析题 1、请叙述抽样推断的前提、抽样误差的统计含义以及影响抽样误差的因 素。 2、试举例说明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分析过程以及分析过程中应用的主要 统计分析方法。 3、试结合实际解释权数的作用和应用特点。 4、结合实际,谈一谈统计决策的过程与企业管理现状的冲突原因。 5、如何理解回归方程中参数a和b的统计含义 6、纵观管理统计学的各种分析方法,我们应该用什么观念来看待统计数据 的“精确度” 二、计算题 1、根据经验,某高校历年入学新生的平均身高为167厘米,标准差为10 厘米,现从今年入学新生中随机抽取30名学生,测得平均身高为169 厘米,如果标准差和往年一样,能否在显着性水平=下,认为今年新生 的平均身高与往年有显着变化 此题,请看讲稿。 2 试从相对量和绝对量两个方面计算总成本的变动受单位成本和产量的影响程度,并做相应的分析。 解题要点: (1)计算总成本指数=Σp 1q 1 /Σp q =(90+30+75)/(80+20+50)=130% 195-150=45万元(2)计算单位成本总指数 =Σp 1q 1 /Σp q 1 =(90+30+75)/(90/+30/+75/ =195/=% =万元 (3)计算产量总指数=Σp 0q 1 /Σp q =150=% =万元 (4)总结 130%=%*% 45万元=万元+万元 每一步要有分析说明。

3 (1)分别计算两个城市的平均销售量 (2)分别计算两个城市的销售量的标准差 (3)比较标准差的大小,谁的大,谁的市场稳定性就差。 请大家参考书46页和47页。 4、请认真阅读书368至372页的有关内容。

[经济学]统计学试卷

成都理工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第二套)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英文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每题1分,共10分) 1、在研究某城市工业企业生产时,某个工业企业生产工人人数是() A、数量指标 B、数量标志 C、变量 D、标志总量 2、对全国货币发行量中占较大比重的几个大地区进行货币发行量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3、2003年某机械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200元,工具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400元,2004年各车间的工资水平不变,但机械车间工人增加20%,工具车间工人增加10%,则2004年两车间工人总平均工资比2003年()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不能做结论 4、某企业2003年完成利润100万元,2004年计划比2003年增长5%,实际完成110万元,2004年超额完成计划() A、104.76% B、4.76% C、110% D、10% 5、某单位四年管理费用的环比增长速度为3%,5%,8%,13%,则平均发展速度为() A、 B、 C、-1 D、-1 6、若同样多的人民币多购买商品3%,则物价: A、下降3% B、上升3% C、下降2.91% D、不变

7、是非标志的方差,其最大值是()。 A、1 B、1/2 C、1/3 D、1/4 8、在回归分析中,要求两变量 A、都是随机变量 B、自变量是确定性变量,因变量是随机变量 C、都是确定性变量 D、因变量是确定性变量,自变量是随机变量 9、无偏性是指 A、抽样指标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 B、当样本容量n充分大时,样本指标充分靠近总体指标 C、随着n的无限增大,样本指标与未知的总体指标之间的离差任意小的可能性趋于实际必然性 D、作为估计量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的方差小 10、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二个以上是正确的,将它们全选出并把它们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10分) 1、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是不同的,下面属于统计指标的是()。 A、某地区人口的性别比例 B、某人的性别 C、一台完好的设备 D、设备完好率 E 平均身高 2、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企业数 B、在册职工人数 C、某种商品的销售量 D、某地区2004年人口数 E、某种产品的产量 3、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 A、总体标志变异程度 B、样本容量 C、抽样组织形式 D、抽样方法(重复和不重复) E、样本指标值的大小

管理统计学试卷B(含答案及评分标准)

统计学试卷B (含答案及评分标准) 10分。(将唯一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内) 1.产品质量的检查应该采用( )。 A.重点调查的方法; B.典型调查的方法; C.普查的方法; D.抽样检验的方法; 2.我国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作为“主体”的是( ) A.经常性抽样调查; B.必要的统计报表; C.重点调查及估计推算等; D.周期性普查; 3.某商场销售额2004年与2003年相比为120%,同期价格水平下降2%,则该商场销售量指数为( ) A.133%; B.122.4%; C.122%; D.118%; 4.在具有报告期实际商品流转额和几种商品价格的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要确定价格的平均变动,应该使用( )指数。 A.综合; B.加权算术平均; C.加权调和平均; D.可变构成; 5.复相关系数的取值区间为:( ) A. 11≤≤-R ; B. 1≤≤∞-R ; C.10≤≤R ; D.∞≤≤-R 1; 6.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允许抽样平均误差比原来扩大2倍,则样本容量( )。 A.扩大为原来的4倍 B. 扩大为原来的2倍 C.缩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D. 缩小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7.在长期趋势分析中,如果被研究现象的各年逐期增长量大致相同,则该现象可拟合( )模型。 A.直线; B.二次曲线; C.指数曲线; D.双曲线; 8.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下列指标中呈下降趋势的有:( ) A.恩格尔系数; B.基尼系数; C.全员劳动生产率; D.投资率 9.下列指标中,反映分布离散程度的指标有:( ) A.几何平均数; B.决定系数; C.变异系数; D.回归系数; 10.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不重复抽样误差( ) A. 大于重复抽样误差; B. 小于重复抽样误差 C. 等于重复抽样误差; D. 与重复抽样误差何者更大无法判定 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0分 (正确答案包含1至5项,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 1. 常见的离散型分布有:( ) A.正态分布 B.二项分布 C.t 分布 D.F 分布 E.卡方分布 2.下列定理中,哪两个属于统计推断的数理基础( )。 A.高斯马尔可夫定理 B.大数定理 C.中心极限定理 D.三方等价原理 E. 加法定理 3.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 ) A.工业总产值; B. 固定资产投资; C.新增职工人数; D.人口数; E.固定资产占用额 4.回归预测误差的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 )

数电重点

第1章习题与参考答案 【题1-1】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1)25;(2)43;(3)56;(4)78 解:(1)25=(11001)2=(31)8=(19)16 (2)43=(101011)2=(53)8=(2B)16 (3)56=(111000)2=(70)8=(38)16 (4)(1001110)2、(116)8、(4E)16 【题1-7】写出下列二进制数的反码与补码(最高位为符号位)。 (1)01101100;(2);(3);(4) 解:(1)01101100是正数,所以其反码、补码与原码相同,为01101100(2)反码为,补码为 (3)反码为,补码为 (4)反码为,补码为 【题1-9】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成BCD码。 (1)25;(2)34;(3)78;(4)152 解:(1)25=(0010 0101)BCD (2)34=(0011 0100)BCD (3)78=(0111 1000)BCD (4)152=(0001 0101 0010)BCD

第2章习题与参考答案 【题2-13】 对如下逻辑函数式实行摩根定理变换。 (1)1Y A B =+;(2)2Y AB =;(3)3Y AB C D =+();(4)4Y A BC CD BC =+++() 解:(1)B A B A Y =+=1 (2)B A B A Y +==2 (3)D C B A D C B A D C B A Y ++=++=+=)()(3 (4) BC B A BC C B A BC D C B A C B A BC D C C B A BC CD C B A Y +=+=++=++=+++=)(()(4 【题2-16】 试用代数法将如下逻辑函数式化简成最简与或式。 (1)1()Y A BC A B C A B CD =++++;(2)2Y ABCD ABCD ABCD =++; (3)3(())Y ABC AB C BC AC =++ 解:(1)1()Y A BC A B C A B CD =++++=B A (2)2Y ABCD ABCD ABCD =++=CD AB + (3)3(())Y ABC AB C BC AC =++=ABC 【题2-20】 试用卡诺图化简如下具有任意项的逻辑函数式。 解: (1)(,,,)(3,5,8,9,10,12)(0,1,2,13)F A B C D m d = +∑∑; AB CD 00 0111 10 00011110. . X X X 11 1 1 1 . 1 X . . D C C A D B B A Y +++=1

管理统计学试卷含答案

统计学试卷C(含答案及评分标准) 10分。(请将唯一正确答案序号写在括号内) 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A) A.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B.统计工作; C.社会经济的内在规律; D.统计方法; 2.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A) A.全国所有居民户; B.全国的住宅; B.各省市自治区; D.某一居民户; 3.某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1999-2001年为13%,2002-2003年为9%,则这5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D)。 A.52 309 .0 13 .0? B. 1 09 .0 13 .0 52 3- ? C. 52 309 .1 13 .1? D. 1 09 .1 13 .1 52 3- ? 4.总体中的组间方差表示( B ) A.组内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 B.组与组之间平均值的变异 C.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 D.组内方差的平均值 5.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重复抽样误差( A ) A. 大于不重复抽样误差; B.小于不重复抽样误差 C. 等于不重复抽样误差; D.何者更大无法判定; 6.所谓显著水平是指(A) A.原假设为真时将其接受的概率; B. 原假设不真时将其舍弃的概率; C. 原假设为真时将其舍弃的概率; D. 原假设不真时将其接受的概率; 7. 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 B)。 A.质量指标; B.数量指标; C.综合指标; D.相对指标; 8.以下最适合用来反映多元线形回归模型拟合程度的指标是(C) A.相关系数; B.决定系数; C.修正自由度的决定系数; D.复相关系数; 9.以下方法属于综合评价中的客观赋权法(D )。 A.最大组中值法; B.统计平均法; C.层次分析法; D.变异系数法; 10.以下方法适合用来计算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D ) A. 移动平均; B.算术平均; C.几何平均; D.首尾折半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答案包含1至5项,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

管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管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https://www.360docs.net/doc/fa13614676.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 A.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B. 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 该市工业企业的某一台设备 D.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2.若甲单位的平均数比乙单位的平均数小,但甲单位的标准差比乙单位的标准差大,则 (B) A.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大 B.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小 C. 两单位的平均数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3.一个统计总体(C)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只能有一个指标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指标 4.品质标志的表现形式是(D) A. 绝对数 B. 相对数 C. 平均数 D. 文字 5.统计工作的各项任务归纳起来就是两条(A) A.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 B. 统计设计和统计研究 C. 统计预测和统计 D. 统计服务和统计监督 6.对上海港等十多个沿海大港口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的港口吞吐量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B) A. 普查 B. 重点调查 C. 典型调查 D. 抽样调查 7.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C)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 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 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8.某城市为了解决轻工业生产情况,要进行一次典型调查,在选送调查单位时,应选择生产情况()的企业。(D) A. 较好 B. 中等 C. 较差 D. 好、中、差 9.某厂的职工工人人数构成如下表所示 该组的分组标志是(A)

企业经营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二、单项选择题: ;;;4.;; 三、多项选择题: ;;;;;; 二、单项选择题 1.公开出版和不公开出版的各种年鉴和资料汇编属于(D) A.企业内部直接资料 B.企业外部直接资料 C.企业内部间接资料 D.企业外部间接资料 2.企业经营统计学的研究对象(A) A.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数量方面及其数量关系 B.统计工作 C.企业经济的内在规律性 D.统计方法 3.统计报表属于(D) A.数据的录入 B.数据的编辑 C.数据的存贮 D.数据的利用 4.企业经济效益统计分析报告属于( B ) A.计划性的统计分析报告 B.综合性统计分析报告 C.专题性统计分析报告 D.预测性统计分析报告 5.统计调查按照取得资料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 A ) A.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 B.一次性调查与经常性调查 C.统计报表与专门调查 D.直接观察法、采访法与报告法 6.企业统计数据的存贮形式主要有(A ) A.统计数据汇总表和统计台账 B.手工汇总和计算机汇总 C.综合性台账和专门性台账 D.进度台账和原材料台账 三、多项选择题 1.企业作为社会生产的基本生产单位,其基本特征有( ABCDE ) A.企业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B.企业直接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 C.企业是一个独立核算的主体 D.企业拥有经营权 E.企业行使独立的职能 F.企业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经济实体 2.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及有关法律规定分类,企业可分为( ABD ) A.公有经济和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非公有经济 D.私有经济 E.港澳台经济和外商经济 3.按照企业生产要素密集程度,通常企业可分为( ABD ) A.资金密集型 B.劳动密集型 C.技术(知识)密集型 D.要素密集型

!2014杭电模电试卷

df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学院期末考试试卷2014学年度下学期考试科目:模拟电子技术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 20 分) 1、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时,外部电压条件是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 偏置)。 2、负反馈放大电路和放大倍数A F=(),对于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A F=()。 3、当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I C增大,电流放大系数β增 大。 4、单相全波整流电路电阻负载时,理想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压是 1.41U2 。 5、差分放大电路输入端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两个信号,称为共模信号, 而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个信号,称为差模信号。 6、为了消除乙类互补功率放大器输出波形的交越失真,而采用甲乙类互补功 率放大器。 7、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抑制零点漂移,所以它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中。 8、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具有电压放大倍数小于 1 ,输入电阻大,输 出电阻小等特点,所以常用在输入级,输出级或缓冲级。 9、双极型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器件,场效应管是电压 控制器件。 10、在有源滤波器中,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在滞回比较器中,运算放大器 工作在非线性区。 得分评卷人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共射极放大电路的交流输出波形上半周失真时为B 】失真。共射极放大电路的交流 输出波形下半周失真时为【 A 】失真。 A 饱和 B 截止C交越D频率

2、差分放大电路是为了【 C 】而设置的。 A 稳定Au B 放大信号 C 抑制零点漂移 3、对功率放大器的主要要求有【B】【 C 】【E 】。 A Uo高 B Po大 C效率高 D Ri大 E 波形不失真 4、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输出电压平均在U o=【 C 】U I。 A 0.45 B 0.9 C 1.2 5、当集成运放线性工作时,在两条分析依据【A 】【 B 】。 A U-=U+ B I-=I+=0 C U o=U i D A u=1 6、振荡器的输出信号最初是由【C 】而来的。 A基本放大器 B 选频网络C干扰或噪声信号 7、用直流电压表测得放大电路中某三极管各极电位分别是2V、6V、2.7V,则三个电极 分别是【B 】,该管是【 D 】型。 A、( B、 C、E)B、(C、B、E)C、(E、C、B) D、(NPN) E、(PNP) 8、为了使放大器带负载能力强,一般引A 】负反馈。 A、电压 B、电流 C、串联 D、并联 得分评卷人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或“√”表示判断结果。(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运算电路中,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均为“虚地”。【X 】。 2、电压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 3、使输入量减小的反馈是负反馈,否则为正反馈。【X】。 4、产生零点漂移的原因主要是晶体管参数受温度的影响。【】。 5、利用两只NPN型管构成的复合管只能等效为NPN型管。【X 】。 6、本征半导体温度升高后两种载流子浓度仍然相等。【】。 7、未加外部电压时,PN结中电流从P区流向N区。【X 】。 8、集成运放在开环情况下一定工作在非线性区。【】。 9、只要引入正反馈,电路就会产生正弦波振荡。【】。 10、直流稳压电源中的滤波电路是低通滤波电路。【】。

《管理统计学》习题及标准答案

《管理统计学》作业集习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1-1 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单选)( 3 )(1)50名职工(2)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3)每一名职工(4)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1-2 一个统计总体(单选)( 4 ) (1)只能有一个标志(2)只能有一个指标 (3)可以有多个标志(4)可以有多个指标 *1-3 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单选)( 4 ) (1)指标(2)标志(3)变量(4)标志值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 *2-1 非全面调查包括(多项选择题)(12 4 ) (1)重点调查(2)抽样调查(3)快速普查 (4)典型调查(5)统计年报 *2-2 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多项选择题)( 12 3 ) (1)采访法(2)抽样调查法(3)直接观察法 (4)典型调查法(5)报告法 *2-3 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5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规定的这一时间是(单项选择题)(2) (1) 调查时间(2) 调查期限(3) 标准时间(4) 登记期限 *2-4 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单项选择题)(4) (1) 普查(2) 典型调查(3) 抽样调查(4) 重点调查 *2-5 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多项选择题)(23 4 ) (1)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既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 (2)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科学的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 (3)在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重点调查次之,典型调查最不重要; (4)如果典型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近似地估计总体的数值,则可以选择若干中等的典型单位进行调查; (5)普查是取得全面统计资料的主要调查方法。 *2-6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单项选择题)( 2 ) (1)工人年龄(2)工人性别(3)工人体重(4)工人工资 *2-7 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多项选择题)(3) (1)性别(2)工种(3)工资(4)民族(5)年龄 *2-8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多项选择题)(13 4 ) (1)劳动生产率(2)废品量(3)单位产品成本 (1)资金利润率(5)上缴税利额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 *3-1 区分下列几组基本概念: (1)频数和频率;

管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 ) A.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B. 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 该市工业企业的某一台设备 D.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2.若甲单位的平均数比乙单位的平均数小,但甲单位的标准差比乙单位的标准差大,则 ( B ) A.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大 B.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小 C. 两单位的平均数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3.一个统计总体 ( C )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只能有一个指标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指标4.品质标志的表现形式是 ( D ) A. 绝对数 B. 相对数 C. 平均数 D. 文字 5.统计工作的各项任务归纳起来就是两条 ( A ) A.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 B. 统计设计和统计研究 C. 统计预测和统计 D. 统计服务和统计监督 6.对上海港等十多个沿海大港口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的港口吞吐量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 ( B ) A. 普查 B. 重点调查 C. 典型调查 D. 抽样调查 7.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 ( C )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 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 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8.某城市为了解决轻工业生产情况,要进行一次典型调查,在选送调查单位时,应选择生产情况()的企业。 ( D ) A. 较好 B. 中等 C. 较差 D. 好、中、差 9.某厂的职工工人人数构成如下表所示 性别职工人数文化程度 大专以上中学小学文盲半文盲 男 女 合计 该组的分组标志是 ( A ) A. 性别 B. 男、女 C. 文化程度 D. 性别和文化程度 10.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 B ) A. 小于1 B. 等于1 C. 大于1 D. 不等于1 11.已知变量X与Y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其相关系数可能为 ( C ) A. 0.1 B. 0.9

统计学习题

《统计学》课程习题(修订) 1.举例说明统计分组可以完成的任务。 2.举一个单向复合分组表的例子,再举一个双向复合分组表的例子。 3.某市拟对该市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查,想要通过调查来研究下列问题: (1)通过描述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学历结构来反映队伍的整体质量;(2)研究专业技术人员总体的职称结构比例是否合理;(3)描述专业技术人员总体的年龄分布状况;(4)研究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的科研成果数是否与其最后学历有关。 请回答: (1)该项调查研究的调查对象是 该市全部专业技术人员 ; (2)该项调查研究的调查单位是 该市每一位专业技术人员 ; (3)该项调查研究的报告单位是 该市每一位专业技术人员 ; (4)为完成该项调查研究任务,对每一个调查单位应询问下列调查项目 学历、职称、年龄、科研成果数 。 4 根据上表指出:(1)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次数(频数);(2)各组组距、组中值、频率。 答:(1)连续型组距式分组;(2)连续型组距式分组的组距=本组上限—本组下限;组中值=(上限+下限)/2;频率= i i f f /

5 注:年龄以岁为单位,小数部分按舍尾法处理。 解: 6.对下列指标进行分类。(只写出字母标号即可) A手机拥有量B商品库存额C市场占有率D人口数 E 出生人口数 F 单位产品成本G人口出生率H利税额 (1)时期性总量指标有:EH ;(2)时点性总量指标有:ABD ; (3)质量指标有:CFG ;(4)数量指标有:ABDEH ; (5)离散型变量有:ADE ;(6)连续型变量有:BCFGH 。 7.现有某地区50户居民的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资料如下(单位:元): 886 928 999 946 950 864 1050 927 949 852 1027 928 978 816 1000 918 1040 854 1100 900 866 905 954 890 1006 926 900 999 886 1120 893 900 800 938 864 919 863 981 916 818 946 926 895 967 921 978 821 924 651 850 要求: (1)试根据上述资料作等距式分组,编制次(频)数分布和频率分布数列; (2)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频数、频率数列; (3)用频率分布列绘制直方图、折线图和向上、向下累计图; (4)根据图形说明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布的特征。 8.某商贸公司从产地收购一批水果,分等级的收购价格和收购金额如下表,试求这批

杭电电子信息学院2017模电实验

(1)参数设计: 由之前的2N3821的转移特性曲线和输出特性曲线可得: 夹断电压:Vp=-0.8V ; 饱和电流:Idss=1.111mA , 静态工作点:IDQ=Idss/2=0.5555mA 此时对应的VGSQ=-0.242V 跨导:gm=1.85ms 设计:取R4=20K Ω 理由:满足AV=gmR4/(1+gmR4)=0.974≈1满足设计要求 又由R4=20K Ω得:VSQ=IDQ*R4=0.5555*20=11.11V 又因为:VGSQ=-0.242V 所以:VGQ=VGSQ+VSQ=11.11-0.242=10.868V=R2*VDD/(Rp+R1+R2) 取:R3=1M Ω R2=100K Ω 由此可解得:R1=0.4k Ω Rp=10k Ω 并且暂取Us=0.5V ,可得电路图如下所示: (2)调节电位器Rp ,使得VSQ 尽可能满足静态工作点电压11.11V ,调节Rp 后,测量如下: VSQ=11.098V VGQ=10.859V VGSQ=-239.436mV 计算:UGSQ= VGQ- VSQ=10.859-11.098=-0.239V ,说明测量准确。 (3)当US=0.5V 时,波形不失真。如下所示:

此时测量: Ui=321.644mV UoL=293.529mV 所以:Av=UoL/Ui≈0.913 (4) R短路时,测量可得:R被接入时,测量可得: Uo1=320.355mV Uo2=293.528mV 所以由:Ri=Uo2R/(Uo1-Uo2)RL可得: 输入电阻:Ri=1094.15KΩ≈1.1MΩ>=1MΩ满足条件。即设计成立。 (5) RL空载时,测量可得: Uo=309.025mV UoL=293.528mV 所以由:Ro=(Uo/UoL-1)RL可得: 输出电阻:Ro=0.528KΩ<=1KΩ满足条件。即设计成立。 (6) 接入波特测试仪进行通频带测试,可得最大增益为:Am=-1.51dB 所以Am±3dB的范围内:BW=fH-fL=556.881kHz-1.56Hz≈556.881kHz≈0.557MHz

最新统计学模拟试题(带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 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 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 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 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 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11、女性是品质标志。 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 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是质量指标。 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是各单位的差异性。 14、变异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 三、单项选择题 1、统计认识过程是() A、从质到量 B、从量到质 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 D、从总体到个体 2、某班5名同学的某门课的成绩分别为60、70、75、 80、85,这5个数是() A、指标 B、标志 C、变量 D、变量值 3、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 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 C、该市全部职工 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 4、调查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班50名学生 B、该班每一名学生 C、该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 D、该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 5、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和前提是() A、综合性 B、同质性 C、大量性 D、变异性 6、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最基本特征是() A、总体性 B、数量性 C、具体性 D、社会性 7、某企业职工张三的月工资额为500元,则“工资”是()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数量指标 D、质量指标 8、象“性别”、“年龄”这样的概念,可能用来() A、表示总体特征 B、表示个体特征 C、作为标志使用 D、作为指标使用 9、调查某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是() A、标志 B、指标 C、变异 D、变量 10、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11、统计对总体数量的认识是() A、从总体到单位 B、从单位到总体 C、从定量到定性 D、以上都对 12、变量是可变的()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数量标志和指标 D、质量指标 13、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是()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变量 D、质量指标 14、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 A、一定是统计指标 B、一定是数量标志 C、可能是统计指标,也可能是数量标志 D、既不是统计指标,也不是数量标志 15、年龄是() A、变量值 B、离散型变量

杭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题(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题(1) 一、填空(共30分,1分/空) 1、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 价元素可形成N 型半导体,加入 价元素可形成P 型半导体。 2、在一个交流放大电路中,测出某三极管三个管脚对地电位:①端为1.5V 、②端为4V 、③端为2.1V ,则①端为 极、②端为 极、②端为 极,该管子为 型。 3、集成运放实际上是一种高性能的直接耦合放大电路。通常由 、 、 和 等四部分组成。 4、放大电路在高频信号作用时放大倍数数值下降的原因是 ,而低频信号作用时放大倍数数值下降的原因是 。 5、为了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 负反馈;为了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引入 负反馈。 6、电路如图1.1所示,已知集成运放的开环差模增益和差模输入电阻均近于无穷大,最大输出电压幅值为±14V 。填空:电路引入了 (填入反馈组态)交流负反馈,电路的输入电阻趋近于 ,电压放大倍数=f u A 。设V U I 1=,则=O U ;若1R 开路,则O U 变为 V ;若1R 短路,则O U 变为 V ;若2R 开路,则O U 变为 V ;若2R 短路,则O U 变为 V 。 图1.1 7、 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流等于零,而 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流等于流过反馈电阻中的电流。 8、当信号频率等于石英晶体的串联谐振频率或并联谐振频率时,石英晶体呈 ;当信号频率在石英晶体的串联谐振频率和并联谐振频率之间时,石英品体呈 ;其余情况下石英晶体呈 。 9、已知电路如图1.2所示,电路中D 1和D 2管的作用是消除 。 图1.2 10、整流的目的是 ;直流稳压电源中滤波电路的目的是 。 二、 判断题(20分,1分/题) 1、因为N 型半导体的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 ) 2、所有二极管都不能正常工作在击穿区。 ( ) 3、可以说任何放大电路都有功率放大作用。 ( ) 4、只有电路既放大电流又放大电压,才称其有放大作用。 ( ) 5、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各级的Q 点相互独立。 ( ) 6、只有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晶体管的参数才随温度而变化。 ( ) 7、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负,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 ) 8、若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则负载电阻变化时,输出电压基本不变。 ( ) 9、只要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就一定能使其性能得到改善。 ( ) 10、放大电路的级数越多,引入的负反馈越强,电路的放大倍数也就越稳定。 ( ) 11、凡是运算电路都可利用“虚短”和“虚断”的概念求解运算关系。 ( ) 12、在运算电路中,集成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均为虚地。 ( )

《应用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套)

《应用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第一套)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英文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每题1分,共10分) 1、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B)。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 2、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A )。 A.粮食总产量 B.粮食平均亩产量 C.人均粮食生产量 D.人均粮食消费量 3、某市工业企业2006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7年1月31日, 则调查期限为( B )。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 4、某管理局对其所属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下列哪项 是正确的( C ) A.80-89%B.80%以下C.90%以下D.85%以下 90-99%80.1-90%90-100% 85-95% 100-109% 90.1-100% 100-110% 95-105% 110%以上 100.1-110%110%以上 105-115% 5、某企业2005年职工平均工资为5200元,标准差为110元,2006年职工平均 工资幅长了40%,标准差增大到150元,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变异( B )A.增大 B.减小C.不变D.不能比较6、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 )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 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 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 7、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 法为( A )

(完整版)管理统计学试卷2.doc

统计学试卷B(含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得分评卷人每小题 复查人 1 分共10 分。 ( 将唯一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内) 1.产品质量的检查应该采用()。 A. 重点调查的方法; B.典型调查的方法; C.普查的方法; D.抽样检验的方法; 2.我国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作为“主体”的是() A. 经常性抽样调查; B. 必要的统计报表; C. 重点调查及估计推算等; D. 周期性普查; 3 .某商场销售额200 4 年与 2003 年相比为120% ,同期价格水平下降2%,则该商场销售量指数为() A. 133% ;B. 122.4%;C. 122% ;D. 118%; 4. 在具有报告期实际商品流转额和几种商品价格的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要确定价格的平均变动,应该使用()指数。 A. 综合; B. 加权算术平均; C. 加权调和平均; D. 可变构成; 5.复相关系数的取值区间为:() A. 1 R 1 ; B. R 1; C. 0 R 1 ; D. 1 R ; 6.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允许抽样平均误差比原来扩大 2 倍,则样本容量()。 A. 扩大为原来的 4 倍 B. 扩大为原来的 2 倍 C. 缩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D. 缩小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7.在长期趋势分析中,如果被研究现象的各年逐期增长量大致相同,则该现象可拟合 ()模型。 A.直线;B.二次曲线;C.指数曲线;D.双曲线; 8.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下列指标中呈下降趋势的有:() A. 恩格尔系数; B. 基尼系数; C. 全员劳动生产率; D. 投资率 9.下列指标中,反映分布离散程度的指标有:() A. 几何平均数; B. 决定系数; C. 变异系数; D. 回归系数; 10.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不重复抽样误差() A. 大于重复抽样误差; B. 小于重复抽样误差 C. 等于重复抽样误差; D. 与重复抽样误差何者更大无法判定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正确答案包含 1 至 5 项,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 括号内,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 得分评卷人复查人 1.常见的离散型分布有:() A. 正态分布 B.二项分布 D.F 分布 E.卡方分布 C.t 分布 2.下列定理中,哪两个属于统计推断的数理基础()。 A. 高斯马尔可夫定理 B.大数定理 C.中心极限定理 D. 三方等价原理 E.加法定理 3.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 工业总产值; B.固定资产投资; C.新增职工人数; D. 人口数; E.固定资产占用额 4 .回归预测误差的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 A. 样本容量; B.自变量预测值与自变量样本平均数的离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