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酰胺的代谢机理及体内防护的研究报告进展

丙烯酰胺的代谢机理及体内防护的研究报告进展
丙烯酰胺的代谢机理及体内防护的研究报告进展

环氧丙酰胺的代机理及体防护的研究进展

摘要:丙烯酰胺,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自被研究者在高温焙烤食品中发现后,即引起了国外广泛的重

视。而研究进一步表明,其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由其代产物环氧丙酰胺造成的。因此近年来,科学家开始对环氧丙酰胺的毒性进行评估,并完善了检测方法,对环氧丙酰胺的体防护也展开了探索。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对环氧丙酰胺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环氧丙酰胺的代机理以及分析测定方法;并结合已有的成果,对抑制环氧丙酰胺体毒性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丙烯酰胺;环氧丙酰胺;形成机理;分析方法;体防护

Abstract:Acrylamide (AA),a potential carcinogen,received a world-wide attention, since was found in

food after high temperature treatment.The further studies indicated that the harm of acrylamide to human body was mainly performed by its metabolites—glycidamide (GA).In recent years, researchers began to assess the toxicity of GA, improve the detection methods and initiate searching for the way of protection from GA in vivo.In this article, the achievement on mechanism and analysis methods of GA are sumarized.Suggestions on inhibition of GA in vivo toxicity are also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knowledge.

Keywords: Acylamide; Glycidamide; Mechanism; Analysis method; Protection in vivo

早在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就将丙烯酰胺定为准致癌物,提醒人们关注。随着丙烯酰胺被发现存在于高温焙烤食品当中后,国际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第64次会议,对食品中的丙烯酰胺进行了系统的危险性评估。人们逐渐认识到丙烯酰胺所具有遗传毒性、准致癌性等几乎都与其在体的代产物——环氧丙酰胺有关[1~3]。

丙烯酰胺进入生物体后,其中10%左右在线粒体细胞色素P450中的氧化酶作用下,转变成为环氧丙酰胺[4~6]。环氧丙酰胺是一种具有较强遗传毒性的物质,能够攻击DNA分子,破坏遗传物质[7];而且对遗传物质的破坏作用有明显的富集性[8]。此外,环氧丙酰胺还被证实,能够造成生物体精子细胞的遗传突变,增加了其它疾病的发病几率[9]。

目前,人们更加关注丙烯酰胺的产生阶段,并在利用天然产物抑制生成丙烯酰胺的美拉德反应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10]。近年来,已有不少研究者开始着手利用天然产物抑制丙烯酰胺及其代物环氧丙酰胺在体的毒性,作为防护丙烯酰胺危害的第二道防线。因此,总结相关的体代研究和毒性防护方面的成果,将为人类抵御丙烯酰胺的威胁提供新的思路。

丙烯酰胺在体的代途径

图1: 丙烯酰胺体代途径

AAMA:(N-acetyl-S-(2-carbamoylethyl)cysteine

GAMA:N-acetyl-S-(2-hydroxy-2-carbamoylethyl) cysteine

异GAMA:N-acetyl-S-(1-carbamoyl-2-hydroxyethyl) cysteine

AA-Hb:N-(2-carbamoylethyl)valine

GA-Hb:N-(2-carbamoy-2-hydroxyethyl) valine

如图1,丙烯酰胺通过饮食、皮肤或者吸烟[11~13]进入体后,有两条主要的代途径:1、在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作用下,与谷胱甘肽结合生成硫醇尿酸化合物(AAMA);2、在细胞色素P450当中的CPY2E1单氧合酶催化下,生成环氧丙酰胺[14,15]。所生成的环氧丙酰胺同样可以与谷胱甘肽结合生成两种硫醇尿酸化合物(GAMA和异GAMA)。除了谷胱甘肽外,人体对于环氧丙酰胺具有另一种解毒的途径:在环氧化物水解酶的作用下,一部分环氧丙酰胺可以被转化成Glyceramide(无毒)[16,17]。上述的AAMA,GAMA,异GAMA,Glyceramide甚至一小部分游离的丙烯酰胺都可以通过尿液排除体外。其中,AAMA的量为GAMA 的10倍左右,而异GAMA含量远远小于GAMA[4,14,18]。这些硫醇尿酸化合物在体的存留时间很短,一般48小时后,几乎完全排出体外[4]。由于AAMA是尿液中主要结合物,很多研究中,都选择AAMA作为评价人体暴露于丙烯酰胺的生物学标记。

此外,丙烯酰胺和环氧丙酰胺还会与血红蛋白的氨基末端缬氨酸结合,生成化学性质稳定的化合物:AA-Hb和GA-Hb[19]。这个过程是对肌体的毒害作用,而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物在血液中的残留时间很长,通常超过一周。

丙烯酰胺毒性的体评价方法

动物模型的选取

在对丙烯酰胺毒性的评价方面,选取合适的实验动物是结果是否合理的关键。一般通过比较

GAMA/AAMA的值,来评价一个物种对丙烯酰胺的体转化活性。研究表明,大鼠的比值为0.2,小鼠为0.5[5],而人类为0.1左右[4]。这说明小鼠的CPY2E1酶的活性要远大于大鼠和人。所以选取大鼠进行体评价更接近人类。

另一方面,对比了血液中GA-Hb/AA-Hb值后,发现猪等大型哺乳动物相对于啮齿类动物来说,更接近人类[20]。但鉴于实验成本和动物数量的考虑,研究者一般倾向于使用大鼠模型。

样品预处理和测定方法

早期评价丙烯酰胺暴露量的指标主要是血液中的AA-Hb和GA-Hb,采用GC,GC/MS,LC/MS来检测居多;近几年,尿液中AAMA和GAMA的含量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指标,基本都采用LC/MS和LC/MS/MS。因此,分析方法主要为血液检测和尿液检测两方面。

血液的预处理方法相对比较复杂,一般将采集来的血样在3000 rpm的转速下,离心得到红细胞,并在0.9%的NaCl溶液冲洗2次后,用蒸馏水将血细胞溶解。溶解的血细胞在-80℃静置过夜,然后通过离心将细胞碎片去除。上述溶血产物在异丙醇中与盐酸作用后,离心去除杂质。再向悬浮液中加入乙酸乙酯,低温静置2小时后再次离心,得到的沉淀就是珠蛋白。经乙酸乙酯和n-己烷的冲洗后,珠蛋白在氮气下吹干。血液中的丙烯酰胺和环氧丙酰胺就结合在血红蛋白上。接下来是衍生化过程,环氧丙酰胺和丙烯酰胺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异硫氰酸苯酯发生艾德曼反应,产生一种乙酰苯硫脲衍生物[21~24]。再用乙醚萃取并氮气吹干,经固相萃取柱净化后,方可利用LC/MS/MS检测[19,20]。AA-Hb和GA-Hb的检测限最低分别可达0.7pmol/g珠蛋白,1.3 pmol/g珠蛋白[22]。

尿样的处理方法要简单很多。只需将尿样注入HLB固相萃取柱(用2ml甲醇, 2ml蒸馏水和1ml 0.1%甲酸溶液活化),用1.4ml的0.1%甲酸溶液洗涤,再用2×1.5 ml 的混合液(蒸馏水:甲醇:甲酸溶液,59 : 40 : 1, v/v)洗脱[25]。随后利用LC/MS/MS进行检测。AAMA和GAMA的检测限分别可达0.8 ng/ml和0.5 ng/ml[26]。

最近,中国的研究者Qunying X.等人还引进了一种新的测定方法:利用加速器质谱来检测样品中带放射性标记的丙烯酰胺和环氧丙酰胺的结合物[27]。这种方法可以便于观察,生物体各结合物的微量变化及分布,但是应用局限性较大,只能检测放射性标记后的物质。

毒性评价

大量实验证明,丙烯酰胺在体的毒性主要由代物环氧丙酰胺产生。对环氧丙酰胺的基因毒性和准致癌性的评价是通过体外和体两个体系来实现的。

体外毒性

体外毒性主要通过细胞实验来评价的。Dale,W. S.等在细胞有丝分裂的研究中发现,微管启动蛋白(有丝分裂所必须的)很容易受到环氧丙酰胺和丙烯酰胺的攻击。但是对比了两者的作用浓度后发现:要达到同样的作用效果(60%的抑制率),环氧丙酰胺(500μM,)所需的浓度要低于丙烯酰胺(5 mM)[28]。此外,丙烯酰胺和环氧丙酰胺会诱导染色体的畸变,还会缩短细胞周期[1]。

更为重要的是,从对DNA的作用上看,环氧丙酰胺会与DNA分子结合从而造成基因突变,但是丙烯酰胺却不会直接攻击DNA[2]。环氧丙酰胺的攻击靶点很多: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鱼精蛋白和精子DNA[27]。它对人体的毒性显而易见。

虽然环氧丙酰胺是有害的,但Flurina C. C.等通过体外实验表明,低浓度(≤1mM的丙烯酰胺和环氧丙酰胺培养液)时可以诱导细胞产生自我保护作用,并没有明显的毒害作用。他认为人类在一般的饮食摄入量下,是不会产生癌症信号的[29]。

体毒性

体毒性主要的受试对象为啮齿类动物,大型哺乳动物(如猪等),甚至也有人体的代实验。

综合大量的研究成果发现,摄入丙烯酰胺会增加受试大鼠和小鼠的致癌几率[30, 31]。长期的致癌实验证明,当每天的摄入量在1mg/kg以上时,致癌性才表现出来[32]。相比之下,西方国家人群摄入量每天一般在0.5μg/kg左右[33],职业人群暴露量每天一般在1μg/kg左右,吸烟者为3μg/kg左右[34]。光从饮食摄入,并不能定论丙烯酰胺及其代物是否会对人体造成威胁。

流行病学的研究中,也没有发现少量摄入丙烯酰胺与癌症的发病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也有研究者认为这些数据很有可能是根据调查问卷来判定受试者的日常摄入量的,在估算摄入量时往往有所偏差。另外,丙烯酰胺对癌症的诱导作用也许并不是通过基因突变完成的,Pelle T.O.在研究中发现,如果扣除吸烟的影响,乳腺癌发病率与血液中的AA-Hb和GA-Hb有一定的相关性[35]。由于两方的成果并不完全一致,现在还无法对这种食品中的准致癌物,做一个准确的安全性评价。

毒性抑制的进展

虽然人们在高温焙烤过程中,利用天然产物抑制丙烯酰胺产生方面有了较为成功的先例[10],但在体防

护方面还鲜有报道。

Dirk Taubert等人发现了一种细胞色素P450的抑制剂——二烯丙基硫化物(该物质是从大蒜中提取的)。在大鼠肝脏细胞培养过程中,当浓度为100μmol/L时,其对丙烯酰胺向环氧丙酰胺转变的抑制率为50%;当浓度为1000μmol/L时,抑制率竟达到85%[36]!Qunying, X.等发现,茶多酚、白藜芦醇、大蒜素可以有效阻止环氧丙酰胺对DNA的破坏。茶多酚可以减少其对鱼精蛋白的结合,同时大蒜素可以减少对血红蛋白的结合。两者还能增加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提高人体的解毒功能[37]。活性氧簇是活跃的氧自由基,对于人体细胞和遗传物质均有较强的攻击性。而JUN C.等发现当丙烯酰胺添加到DNAHepG2(人体肝细胞)细胞培养液中,会促进活性氧簇的生成;但是加入黄达2.5μg/mL时,丙烯酰胺浸泡下的肝脏细胞产生活性氧簇得到了明显的抑制[38]。

以上是天然产物对于丙烯酰胺和环氧丙酰胺毒性抑制的直接证据,另外还有很多关于天然产物抑制线粒体相关反应的证据。此外,大蓟中提取的水飞蓟素可以有效降低人肝微粒体中CPY2E1的活性[39]。红茶中的茶黄素和儿茶素可降低大鼠小肠微粒体中的蛋白水平[40]。大豆中的金雀异黄素和牛尿酚能抑制小鼠肝微粒体中细胞色素CPY2E1对硝基苯酚的芳香基羟化作用[41]。以上的研究成果间接地提示我们,利用天然产物来抑制环氧丙酰胺的生成以及阻碍其体毒性是可行的。

对体防护的展望

随着人类对丙烯酰胺认识的加深,对丙烯酰胺防护的第一道防线——食品体系中丙烯酰胺生成阶段,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抑制其生成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还会经常摄入丙烯酰胺,体的第二道防线——抑制环氧丙酰胺的毒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阶段关于体抑制的成果并不多,还主要停留在体外实验阶段,今后人们定将探索出一条体抑制环氧丙酰胺毒性的途径。总结了相关研究,我们建议今后体的抑制手段将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1、抑制CYP 2E1酶的活性,从源头上减少环氧丙酰胺的生成量;

2、提高环氧化物水解酶的活性,增加环氧丙酰胺向无毒的Glyceramide转化;

3、提高体谷胱甘肽的含量,从而增强人体的解毒能力,尽可能多地通过尿液将有害物质排出体外;

4、抑制环氧丙酰胺和丙烯酰胺对体靶点的攻击,减少其对机体的伤害。

参考文献

【1】Ce′lia, M., Nuno, G. O., Marta, P., Goncxalo, G. C., Vanda, M., Marques, M. M., Frederick, A. B., Mona, I. C., Daniel, R. D., Jose, R., Jorge, F. G., 2006. Cytogenetic Damage Induced by Acrylamide and Glycidamide in Mammalian Cells Correlation with Specific Glycidamide-DNA Adducts. Toxicological Science 95(2), 383–390

【2】Nan M., Jiaxiang H., Mona, I. C., Lei, G., Martha, M. M., Daniel, R. D., Tao, C., 2008. Genotoxic effects of acrylamide and glycidamide in mouse lymphoma cells.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46,628–636.

【3】Naoki, K., Hiroko, S., Mayumi, S., Tomoko, K., Yoshio, T., Makoto, H., Hiroshi, M., Kazuo, Y., Shuichi, M., Naohide, K., Masamitsu,

H., 2006. Genotoxicity of acrylamide and glycidamide in human lymphoblastoid TK6 cells. Mutation Research 603, 151–158.

【4】Melanie I. B., Hermann, M. B., Drexler, Jurgen, A.,2006. Excretion of mercapturic acids of acrylamide and glycidamide in human urine after single oral administration of deuterium-labelled acrylamide. Arch Toxicol 80, 55–61.

【5】Sumner, S. C., Fennell, T. R., Moore, T. A., Chanas, B., Gonzalez, F., and Ghanayem, B. I. 1999. Role of cytochrome P450 2E1 in 545 the metabolism of acrylamide and acrylonitrile in mice. Chem. Res. Toxicol. 12,1110–1116.

【6】Calleman, C.J., Bergmark, E., Costa, L.G., 1990. Acrylamide is metabolized to glycidamide in the rat: evidence from hemoglobin adduct formation. Chem. Res. Toxicol. 3, 406–412.

【7】Paulsson, B., Granath, F., Grawe, J., Ehrenberg, L., and Tornqvist, M. 2001. The multiplicative model for cancer risk assessment: Applicability to acrylamide. Carcinogenesis 22, 817–819.

【8】Doerge, D.R., Gamboa da Costa, G., McDaniel, L.P., Churchwell, M.I., Twaddle, N.C., Beland, F.A., 2005a. DNA adducts derived from administration of acrylamide and glycidamide to mice and rats. Mutat. Res. 580, 131–142.

【9】Ghanayem, B.I., Witt, K.L., El-Hadri, L., Hoffler, U., Kissling, G.E., Shelby, M.D., Bishop, J.B., 2005b. Comparison of germ cell mutagenicity in male CYP2E1-null and wild-type mice treated with acrylamide: evidence supporting a glycidamide-mediated effect.

Biol. Reprod. 72, 157–163.

【10】Yu, Z., Jie, C., Xiaoling, Z., Xiaoqin W., Ying, Z. Addition of antioxidant of bamboo leaves (AOB) effectively reduces acrylamide formation in potato crisps and french fries. J. Agric. Food Chem. 2007, 55, 523-528

【11】Chih-Chun, J. H., Chien-Ming, L., Chia-Fang, W., Su-Ping, J., Kuen-Yuh, W., 2007. Analysis of urinary

N-acetyl-S-(propionamide)-cysteine as a biomarker for the assessment of acrylamide exposure in smokers. Environmental Research 104,346–351.

【12】Melanie I. B., Hermann, M. B., Jurgen, A., 2006. Acrylamide exposure via the diet influence of fasting on urinary mercapturic acid metabolite excretion in humans. Arch Toxicol 80, 817–819.

【13】Fuhr,U., Boettcher, MI., Kinzig-Schippers, M., Weyer, A., Jetter, A., Lazar, A., Taubert, D., Tomalik-Scharte, D., Pournara, P., Jakob, V., Harlfinger, S., Klaassen, T.,2006. Toxicokinetics of acrylamide in humans after ingestion of a defined dose in a test meal to

improve risk assessment for acrylamide carcinogenicity.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15, 266–71.

【14】Fennell, T., Sumner, S.C., Snyder, R.W., Burgess, J., Spicer, R., Bridson, W.E., Friedman, M.A. , 2005.Metabolism and hemoglobin adduct formation of acrylamide in humans. Toxicol Sci 85(1), 447–459

【15】Sumner, S.C., Fennell, T.R., Moore, T.A., Chanas, B., Gonzalez, F., Ghanayem, B., 1999. Role of cytochrome P450 2E1 in the metabolism of acrylamide and acrylonitrile in mice. Chem. Res. Toxicol. 12, 1110–1116.

【16】Odlund, I., Romert, L., Clemedson, C., Walum, E., 1994. Glutathione content, glutathione transferase activity and lipid peroxidation in acrylamide-treated neuroblastoma NIE 115 cells. Toxicol. In Vitro 8, 263–267.

【17】Tong, G.C., Cornwell, W.K., Means, G.E., 2004. Reactions of acrylamide with glutathione and serum albumin. Toxicol. Lett. 147, 127–131.

【18】Sumner, S.C., Williams, C.C., Snyder, R.W., Krol ,W.L., Asgharian, B., Fennell ,T.R., 2003. Acrylamide: a comparison of metabolism and hemoglobin adducts in rodents following dermal, intraperitoneal, oral, or inhalation exposure. Toxicol Sci 75(2), 260–270 【19】Sylvie, C., Carine, J., C′ecile, C., Jacques, T., Laurent, D., 2007. Analysis of hemoglobin adducts of acrylamide and glycidamide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as exposure biomarkers in French population.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1167, 125–134.

【20】Federica, A., Mauro, D., Dario, L., Paolo, A., Ettore, C., 2007. An absorption study of dietary administered acrylamide in swine.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45,1202–1209.

【21】Pelle, T. O., Anja, O., Henrik, F., Kirsten, F., Kim, O. and Anne, T., 2008. Acrylamide exposure and incidence of breast cancer among postmenopausal women in the Danish Diet, Cancer and Health study. Int. J. Cancer 122, 2094–2100.

【22】Hubert,W. V., Maria, O., Tunde, M., Leigha, I., Antoinette, S., Gray, J. G., Gary L. M., 2006. Automated method for measuring globin adducts of acrylamide and glycidamide at optimized Edman reaction conditionsy. Rapid Commun. Mass Spectrom. 20, 959–964.

【23】Thomas, B., Pelle, T. O., Henrik, F., Margaretha, H., Linn, H. S., Jan, E. P., Jan, A., Elsa, L., Georg, B., 2007. Comparison of Estimated Dietary Intake of Acrylamide with Hemoglobin Adducts of Acrylamide and Glycidamide. Toxicological Science 98(1), 110–117. 【25】Bjellaas, T., Janak, K., Lundanes, E., Kronberg, L., Becher, G., 2005. Determin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urinary metabolites after dietary exposure to acrylamide. Xenobiotica 35 (10), 1003–1018.

【26】Michael, U., Dominique, K., Kirsten, R., Gerhard, S., Anthony, R. T., 2006. Urinary Mercapturic Acids and a Hemoglobin Adduct for the Dosimetry of Acrylamide Exposure in Smokers and Nonsmokers. Inhalation Toxicology, 18, 1–9.

【27】Marco, K., Karoline, S., Silvia, W., Wolfgang, D., Wolfgang, V.,2006. Quantitation of mercapturic acids from acrylamide and glycidamide in human urine using a column switching tool with two trap columns and electrospra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1131, 58–66.

【28】Dale,W. S., Ann, O. S., Angie,T. , Marvin, F., 2007. Acrylamide effects on kinesin-related proteins of the mitotic/meiotic spindle.

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 222 ,111–121.

【29】Flurina C. C., Ramiro, D., Hanspeter, N., 2007. Expression profile of human cells in culture exposed to glycidamide, a reactive metabolite of the heat-induced food carcinogen acrylamide. Toxicology 240, 111–124.

【30】Rice, J.M., 2005. The carcinogenicity of acrylamide. Mutat. Res. 580, 3–20.

【31】Johnson, K.A., Gorzinski, S.J., Bodner, K.M., Campbell, R.A., Wolf, C.H., Friedman, M.A., Mast, R.W., 1986. Chronic toxicity and

oncogenicity study on acrylamide incorporated in the drinking water of Fischer 344 rats. Toxicol. Appl. Pharmacol. 85, 154–168. 【32】Friedman, M.A., Dulak, L.H., Stedham, M.A., 1995. A lifetime oncogenicity study in rats with acrylamide. Fundam. Appl. Toxicol. 27, 95–105.

【33】Svensson, K., Abramsson, L., Becker, W., Glynn, A., Hellenas, K.E., Lind, Y., Rosen, J., 2003. Dietary intake of acrylamide in Sweden.

Food Chem. Toxicol. 41, 1581–1586.

【34】Bergmark, E., 1997. Hemoglobin adducts of acrylamide and acrylonitrile in laboratory workers, smokers and nonsmokers. Chem. Res.

Toxicol. 10, 78–84.

【35】Josefin, B.,Leif, K., 2007. Reaction of glycidamide with 2-deoxyadenosine and 2-deoxyguanosine-Mechanismfor the amide hydrolysis.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and Nucleic Acids 26,129–148.

【36】Dirk,T., Reinhild, G., Dieter, M., Edgar, S.,2006. The garlic ingredient diallyl sulfide inhibits cytochrome P450 2E1 dependent bioactivation of acrylamide to glycidamide. Toxicology Letters 164, 1–5.

【37】Qunying, X., Ye, L., Hongfang, S., Yuanfang, L., Xingfang, D., Dongpo, F., Kexin, L., Xianmei, D., Guang, J., 2008.Inhibition of acrylamide toxicity in mice by three dietary constituents. J. Agric. Food Chem. 56, 6054–6060

【38】Jun C.,Yong L., LI J., Liping J., Chengyan G., Xiaofeng Y., Ying K., Baona J. and Laifu Z., 2008, Curcumin Attenuates Acrylamide-Induced Cytotoxicity and Genotoxicity in HepG2 Cells by ROS Scavenging. J. Agric. Food Chem. 56, 12059–12063 【39】Zuber,R., Modriansky,M., Dvorak,Z., 2002. Effect of silybin and its congeners on human liver microsomal cytochrome P450 activities.

Phytother Res 16, 632-638.

【40】Catterall,F., McArdle,N.J., Mitchell,L., 2003. Hepatic and intestinal cytochrome P450 and conjugase activities in rats treated with black tea theafulvins and the aflavins. Food Chem. Toxicl. 41,1141-1147.

【41】Helsby, N.A.,Chipman,J.K.,Gescher,A., 1998. Inhibition of mouse and human CYP1A-and 2E1-dependent substrate metabolism by the isoflavonoids genistein and equol. Food Chem. Toxicl. 36, 375-382.

纳米核壳结构简介

核壳结构微纳米材料应用技术 摘要 (2) 1核壳型纳米粒子的定义及分类 (2) 1.1 核壳型纳米粒子定义 (2) 1.2 核壳型纳米粒子分类 (2) 2 核壳结构微纳米材料形成机理 (3) 3有机—有机核壳结构微纳米材料制备 (3) 3.1乳液聚合法 (3) 3.2悬浮聚合法 (3) 4有机—无机核壳结构微纳米材料制备 (4) 4.1无皂聚合法 (4) 4.2化学共沉淀法 (4) 5无机—无机核壳结构微纳米材料制备 (4) 5.1种子沉积法 (5) 5.2水热法 (5) 6 核壳结构微纳米材料的应用 (6) 6.1 核壳结构微纳米材料的医学应用 (6) 6.2 核壳结构微纳米材料作为催化剂 (6) 参考文献 (7)

摘要 纳米科学被认为是21世纪头等重要的科学领域,它所研究的是人类过去从为涉及的非宏观、非围观的中间领域,使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延伸到分子、原子水平,标志这人类的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纳米结构由于既有纳米微粒的特性如量子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优点,又存在由纳米结构组合引起的新效应,如量子耦合效应和协同效应等,而且纳米结构体系很容易通过外场(电、磁、光)实现对其性能的控制。核壳型纳米微粒由于表面覆盖有与核物质不同性质纳米粒子,因此表面活性中心被适当的壳所改变,常表现出不同于模板核的性能,如不同的表面化学组成、稳定性的增加、较高的比表面积等,这些粒子被人为设计和可控制备以满足特定的要求。 关键词:纳米核壳纳米材料的应用 1核壳型纳米粒子的定义及分类 1.1 核壳型纳米粒子定义 核壳型纳米粒子是以一个尺寸在微米至纳米级的球形颗粒为核,在其表面包覆数层均匀纳米薄膜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多相结构,核与壳之间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相互连接。广义的核壳材料不仅包括由相同或不同物质组成的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还包括空球、微胶囊等材料。 核壳型复合微球集无机、有机、纳米粒子的诸多特异性质与一体,并可通过控制核壳的厚度等实现复合性能的调控。通过对核壳结构、尺寸剪裁,可调控它们的磁学、光学、电学、催化等性质,因而有诸多不同于单组分胶体粒子的性质。他在材料学、化学组装、药物输送等领域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1.2 核壳型纳米粒子分类 (1)无机—无机核壳结构微纳米材料:核壳均为无机材料的复合微纳米材料。 (2)无机—有机核壳结构微纳米材料:核为有机材料,壳为无机材料的复合微纳米材料。 (3)有机—无机核壳结构微纳米材料:核为无机材料,壳为有机材料的复合微纳米材料。 (4)有机—有机核壳结构微纳米材料:核壳均为有机材料的复合微纳米材料。 (5)复杂核壳结构微纳米材料:具有多层核壳结构,核壳多分分分别为有机或者无机材料。

钛酸钡纳米颗粒聚集球的形成机理

[Article] https://www.360docs.net/doc/fa17308900.html, 物理化学学报(Wuli Huaxue Xuebao ) Acta Phys.-Chim.Sin.2011,27(12),2927-2932 December Received:July 20,2011;Revised:September 21,2011;Published on Web:October 10,2011.?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jiangxp64@https://www.360docs.net/doc/fa17308900.html,,zhq_0425@https://www.360docs.net/doc/fa17308900.html,;Tel:+86-798-8499237. The project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91022027,51062005,50862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022027,51062005,50862005)资助项目 ?Editorial office of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钛酸钡纳米颗粒聚集球的形成机理 展红全 江向平 * 李小红罗志云陈超李月明 (景德镇陶瓷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省先进陶瓷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西景德镇333403) 摘要: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具有新颖结构的钛酸钡纳米颗粒聚集球.X 射线衍射(XRD)结果显示该聚集球为立 方相,随着时间的延长其结晶性增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电子衍射(ED)谱研究了该纳米颗粒聚集球的生长特点.结果表明该聚集球是由5-8nm 的纳米颗粒定向连接生长而成,整个聚集球对外显示类单晶的现象.聚集球的大小约为60nm,随着时间的延长有长大的趋势.X 射线能谱(EDX)分析结果和Johnson-Mehl-Avrami (JMA)方程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在颗粒球形成初始阶段主要是Ba 2+离子的扩散成核作用占主导地位.这种“扩散成核-定向生长”的形成过程揭示了钛酸钡纳米颗粒聚集球的生长机理.关键词: 钛酸钡;JMA 方程;水热法;扩散机理;定向生长 中图分类号: O643.12 Formation Mechanism of Barium Titanate Nanoparticle Aggregations ZHAN Hong-Quan JIANG Xiang-Ping *LI Xiao-Hong LUO Zhi-Yun CHEN Chao LI Yue-Ming (Jiangxi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Ceramic Materials,Department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Jingdezhen 333403,Jiangxi Province,P .R.China )Abstract:A novel nanoparticle aggregation structure of barium titanate was obtained by the hydrothermal method.Powder X-ray diffraction (XRD)revealed that the aggregates crystallized in the cubic phase.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products became more significant with reaction progress.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ggregates was further confirm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HRTEM),and electron diffraction (ED)spectroscopy.The aggregation was composed of many 5-8nm nanoparticles by orientation attachment and we found that the ED patterns indicated a single-crystal property for the aggregates.The size of the aggregates was about 60nm and they grew as the reaction continued.From the results of energy dispersive X-ray (EDX)spectroscopy analysis and kinetics modeling using the Johnson-Mehl-Avrami (JMA)equation,the diffusion nucleation of Ba 2+ion was found to be dominant during the early stages of aggregation formation.The growth process of “diffusion nucleation -orientation attachment ”reveale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barium titanate nanoparticle aggregations.Key Words:Barium titanate; JMA equation; Hydrothermal method; Diffusion mechanism; Orientation attachment doi:10.3866/PKU.WHXB20112927 2927

纳米材料

绪论 1、纳米科技的提出:源自于费曼大师1959年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的一次演讲。Richard Feynman:世界上首位提出纳米科技构想的科学家。 2、纳米材料 (1)纳米材料的定义:物质结构在三维空间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或由纳米结构单元组成且具有特殊性质的材料(也是以维数划分纳米材料的原因) (2)纳米尺度:1-100 nm范围的几何尺; 纳米的单位:1 nm = 10^-9 m,即千分之一微米(μm)。 (3)纳米结构单元:具有纳米尺度结构特征的物质单元,包括纳米团簇、纳米颗粒、纳米管、纳米线、纳米棒、纳米片等 (4)纳米材料的维度: ○1零维:纳米团簇、纳米颗粒、量子点(三维尺度均为纳米级,没有明显的取向性,近等轴状) ○2一维:纳米线、纳米棒、纳米管(单向延伸、二维尺度为纳米级、第三维尺度不限,、直径大于100 nm,具有纳米结构) ○3二维:纳米片、纳米带、超晶格、纳米薄膜(一维尺度为纳米级,面状分布,,厚度大于100 nm,具有纳米结构) ○4三维:纳米花、四脚针等(包含纳米结构单元,三维尺寸均超过纳米尺度,由不同型低维纳米结构单元复合形成) (5)纳米材料的分类○1具有纳米尺度外形的材料 ○2以纳米结构单元作为主要结构组分所构成的材料 3、久保理论:即金属的超微粒子将出现量子限域效应,显示出与块体金属显著不同的性能;金属纳米粒子,量子限域效应。 4、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STM):将探针靠近导电材料表面进行扫描,获得表面图像。分辨率达0.1~0.2 nm,可以直接观察和移动原子。 5、原子力显微镜(AFM):利用针尖和材料原子间的相互微弱作用力来获得材料表面的形貌图像。可用于研究半导体、导体和绝缘体。 AFM三大特点:原子级高分辨率、观察活生命样品和加工样品的力行为成就。6、纳米科技的研究内容:纳米科学、纳米技术与纳米工程 分支学科:纳米力学:研究物体在纳米尺度的力学性质 纳米物理学:研究物质在纳米尺度上的物理现象及表征 纳米化学:研究纳米尺度范围的化学过程及反应 纳米生物学:利用纳米的手段解决生物学问题,在分子水平揭示细胞内外的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机制; 纳米医学:利用纳米科技解决医学问题的边缘交叉学科 纳米材料学:包括纳米材料的成分、结构、性能与使用效能四个方面。 成分:是影响性能的基础 结构:决定材料性能的关键材料 性能:各种物理或化学性质 效能:材料在使用条件下的表现

纳米材料习题答案

纳米材料习题答案 1、简单论述纳米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答:最初纳米材料是指纳米颗粒和由它们构成的纳米薄膜和固体。 现在广义: 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在纳米尺度范围,或由他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 如果按维数,纳米材料可分为三大类: 零维:指在空间三维尺度均在纳米尺度,如:纳米颗粒,原子团簇等。 一维:指在空间有两处处于纳米尺度,如:纳米丝,纳米棒,纳米管等。 二维:指在三维空间中有一维处在纳米尺度,如:超薄膜,多层膜等。 因为这些单元最具有量子的性质,所以对零维,一维,二维的基本单元,分别又具有量子点,量子线和量子阱之称。 2、什么是原子团簇谈谈它的分类。 3、通过Raman 光谱中任何鉴别单壁和多臂碳纳米管如何计算单壁碳纳米管直径 答:利用微束拉曼光谱仪能有效地观察到单臂纳米管特有的谱线,这是鉴定单臂纳米管非常灵敏的方法。 100-400cm-1范围内出现单臂纳米管的特征峰,单臂纳米管特有的环呼吸振动模式;1609cm-1,这是定向多壁纳米管的拉曼特征峰。 单臂管的直径d与特征拉曼峰的波数成反比,即d = 224/w d:单壁管的直径,nm;w:为特征拉曼峰的波数cm-1

4、论述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图)。 答: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包括V-L-S机理、表面(六元环)生长机理。 (1)V-L-S机理:金属和碳原子形成液滴合金,当碳原子在液滴中达到饱和后开始析出来形成纳米碳管。根据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的位置将其分为顶端生长机理、根部生长机理。 ①顶端生长机理:在碳纳米管顶部,催化剂微粒没有被碳覆盖的的部分,吸附并催化裂解碳氢分子而产生碳原子,碳原子在催化剂表面扩散或穿过催化剂进入碳纳米管与催化剂接触的开口处,实现碳纳米管的生长,在碳纳米管的生长过程中,催化剂始终在碳纳米管的顶端,随着碳纳米管的生长而迁移; ②根部生长机理:碳原子从碳管的底部扩散进入石墨层网络,挤压而形成碳纳米管,底部生长机理最主要的特征是:碳管一末端与催化剂微粒相连,另一端是不含有金属微粒的封闭端; (2)表面(六元环)生长机理:碳原子直接在催化剂的表面生长形成碳管,不形成合金。 ①表面扩散机理:用苯环坐原料来生长碳纳米管,如果苯环进入催化剂内部,会被分解而产生碳氢化合物和氢气同时副产物的检测结果为只有氢气而没有碳氢化化物。说明苯环没有进入催化剂液滴内部,而只是在催化剂表面脱氢生长,也符合“帽式”生长机理。 5、论述气相和溶液法生长纳米线的生长机理。 (1)气相法反应机理包括:V-L-S机理、V-S机理、碳纳米管模板法、金属原位生长。 ①V-L-S机理:反应物在高温下蒸发,在温度降低时与催化剂形成低共熔液滴,小液滴相互聚合形成大液滴,并且共熔体液滴在端部不断吸收粒子和小的液滴,最后由于微粒的过饱和而凝固形成纳米线。 ②V-S机理:首先沉底经过处理,在其表面形成许多纳米尺度的凹坑蚀丘,这些凹坑蚀丘为纳米丝提供了成核位置,并且它的尺寸限定了纳米丝的临界成核直径,从而使生长的丝为纳米级。 ③碳纳米管模板法:采用碳纳米管作为模板,在一定温度和气氛下,与氧化物反应,碳纳米管一方面提供碳源,同时消耗自身;另一方面提供了纳米线生长的场所,同时也限制了生成物的生长方向。 ④金属原位生长: (2)溶液法反应机理包括溶液液相固相、选择性吸附。 ①S-L-S机理:SLS 法和 VLS 法很相似,二者的主要差别在于 SLS 法纳米线成长的 液态团簇来源于溶液相,而 VLS 法则来自蒸气相。

陕西师范大学纳米材料考试

纳米材料复习题 陕西师范大学材料学院2010级喻俊 1、简单论述纳米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2、什么是原子团簇? 谈谈它的分类。 3、通过Raman 光谱中任何鉴别单壁和多臂碳纳米管? 如何计算单壁碳纳米管直径? 4、论述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图)。 答: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包括V-L-S机理、表面(六元环)生长机理。 (1)V-L-S机理:金属和碳原子形成液滴合金,当碳原子在液滴中达到饱和后开始析出来形成纳米碳管。根据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的位置将其分为顶端生长机理、根部生长机理。 ①顶端生长机理:在碳纳米管顶部,催化剂微粒没有被碳覆盖的的部分,吸附并催化裂解碳氢分子而产生碳原子,碳原子在催化剂表面扩散或穿过催化剂进入碳纳米管与催化剂接触的开口处,实现碳纳米管的生长,在碳纳米管的生长过程中,催化剂始终在碳纳米管的顶端,随着碳纳米管的生长而迁移; ②根部生长机理:碳原子从碳管的底部扩散进入石墨层网络,挤压而形成碳纳米管,底部生长机理最主要的特征是:碳管一末端与催化剂微粒相连,另一端是不含有金属微粒的封闭端; (2)表面(六元环)生长机理:碳原子直接在催化剂的表面生长形成碳管,不形成合金。 ①表面扩散机理:用苯环坐原料来生长碳纳米管,如果苯环进入催化剂内部,会被分解而产生碳氢化合物和氢气同时副产物的检测结果为只有氢气而没有碳氢化化物。说明苯环没有进入催化剂液滴内部,而只是在催化剂表面脱氢生长,也符合“帽式”生长机理。 5、论述气相和溶液法生长纳米线的生长机理。 (1)气相法反应机理包括:V-L-S机理、V-S机理、碳纳米管模板法、金属原位生长。 ①V-L-S机理:反应物在高温下蒸发,在温度降低时与催化剂形成低共熔液滴,小液滴相互聚合形成大液滴,并且共熔体液滴在端部不断吸收粒子和小的液滴,最后由于微粒的过饱和而凝固形成纳米线。 ②V-S机理:首先沉底经过处理,在其表面形成许多纳米尺度的凹坑蚀丘,这些凹坑蚀丘为纳米丝提供了成核位置,并且它的尺寸限定了纳米丝的临界成核直径,从而使生长的丝为纳米级。 ③碳纳米管模板法:采用碳纳米管作为模板,在一定温度和气氛下,与氧化物反应,碳纳米管一方面提供碳源,同时消耗自身;另一方面提供了纳米线生长的场所,同时也限制了

纳米材料参考答案

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复习题 1.简单论述纳米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答:广义上讲: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或由他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 按维数,纳米材料可分为三类: 零维:指在空间三维尺度均在纳米尺度,如纳米颗粒,原子团簇等。 一维:指在空间有两处处于纳米尺度,如纳米丝,纳米棒,纳米管等。 二维:指在三维空间中有一维处在纳米尺度,如超薄膜,多层膜等。 因为这些单元最具有量子的性质,所以对零维,一维,二维的基本单元又分别具有量子点,量子线和量子阱之称 2.什么是原子团簇? 谈谈它的分类。 答:原子团簇: 指几个至几百个原子的聚集体(粒径一般等于或小于1nm) 例如: C n H m(n与m都是整数);碳簇(C60、C70和富勒烯等) 原子团簇的分类: a 一元原子团簇:即同一种原子形成的团簇,如金属团簇,非金属团簇,碳簇等。 b二元原子团簇:即有两种原子构成的团簇,例如Zn n P m, Ag n S m等。 c 多元原子团簇:有多种原子构成的团簇,例如V n(C6H6)m等 d原子簇化合物:原子团簇与其它分子以配位键形成的化合物。例如(Ag)n(NH3)m等。3.通过Raman 光谱中如何鉴别单壁和多臂碳纳米管? 如何计算单壁碳纳米管直径? 答:利用微束拉曼光谱仪能有效观察到单壁纳米管特有谱线,这是鉴定单壁纳米管非常灵敏的方法。100-400cm-1范围内出现单壁纳米管特征峰,单壁纳米管特有的呼吸振动模式;1609cm-1是定向多壁纳米管的拉曼特征峰。 单臂管的直径d与特征拉曼峰波数成反比,即:d=224/w。式中的d单壁管的直径,nm;w为特征拉曼峰的波数cm-1 4.论述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 答: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在衬底上控制生长多壁碳纳米管。原理:首先,过镀金属(Fe,Co,Ni)催化剂颗粒吸收和分解碳化合物,碳与金属形成碳-金属体;随后,碳原子从过饱和的催化剂颗粒中析出;最后,为了便于碳纳米管的合成,金属纳米催化剂通常由具有较大的表面积的材料承载。 各种生长模型 1、五元环-七元环缺陷沉积生长 2、层-层相互作用生长 3、层流生长 4、顶端生长 5、根部生长 6、喷塑模式生长 7、范守善院士:13C同位素标记,多壁碳纳米管的所有层数同时从催化剂中生长出来的,证明了“帽”式生长(yarmulke)的合理性 生长机理 表面扩散生长机理:不是生长一内单壁管,然后生长外单壁管;而是在从固熔体相处时,开始就形成多层管

丙烯酰胺与油炸食品

丙烯酰胺与油炸食品 高霞李广洲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210097) 近日,一组研究数据把油炸方便面推到了风口浪尖。数据显示,油炸方便面与其他高温油炸食品一样,同样含有致癌物丙烯酰胺。2002年4月瑞典国家食品管理局和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人员率先报道,在一些油炸和烧烤的淀粉类食品,如炸薯条、炸土豆片、谷物、面包等中检出丙烯酰胺;2005年9月1日国家卫生部公布《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危险性评估》报告,提醒居民改变吃油炸和高脂肪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减少因丙烯酰胺可能导致的健康危害。这是继今年4月卫生部发出警示公告后的再一次强调。 “苏丹红风波”刚刚过去,丙烯酰胺又成了食品法庭近日最热门的被告。什么是丙烯酰胺,它真的能够致癌吗? 丙烯酰胺(Acrylamide),又名“丙毒”,分子式为CH2=CHCONH2,分子量71.08,无色结晶,熔点为84.5℃,可溶于水、乙醇、丙酮、稍溶于氯仿,微溶于苯。丙烯酰胺单体在室温下很稳定,但当处于熔点或以上温度、氧化条件以及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很容易发生聚合反应,当加热使其溶解时,丙烯酰胺释放出强烈的腐蚀性气体和氮的氧化物类化合物。在工业上丙烯酰胺主要用于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制造,聚丙烯酰胺在建筑、石油开采、造纸、颜料、化妆品制造、环境保护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工业生产中,采用丙烯酰氯(CH2=CHCOCl)与氨在苯溶液中,或者采用丙烯腈(CH2=CHCN)在硫酸或盐酸中进行化学反应可得到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分子中含有胺基和双键两个活性中心,所以是一种化学性质相当活泼的化合物:丙烯酰胺中的胺基具有脂肪胺的反应特点,可以发生水解反应、霍夫曼反应等;丙烯酰胺的双键可以发生迈克尔型加成反应;丙烯酰胺可以进行游离型聚合反应生产高分子聚合物聚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可以与丙烯酸、丙烯酸盐等化合物发生共聚反应。有关反应如下: 研究表明,丙烯酰胺主要在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的植物性食物加热(120℃以上)烹调过程中形成,140~180℃为其生成的最佳温度,当加工温度较低时,生成的丙烯酰胺的量相当低。烘烤、油炸食品在最后阶段水分减少、表面温度升高后,其丙烯酰胺形成量更高。 美拉德反应是食品化学研究中的一类重要的有典型意义的系列化学反应。由食品化学家Maillard在研究食品褐变(browning reaction)过程中首先提出。食品中蛋白质的氨基和糖质的羟基羰基间系列自催化作用下的连续反应,反应生成聚合的褐色物质,形成褐变现象。蛋白质和糖质是食品的主要组成,几乎所有食品都可能发生此类反应。除食品本身的组成外,所处环境的热、光、氧、酸、碱金属离子等都有影响。这类反应往往伴随着食品色泽、风味的变化,对食品的保藏、加工、制造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要阻滞美拉德反应的发生,以防止褐变而导致的变质;另一方面,也可利用美拉德反应的有利结果达到所希望的色泽和风味

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水解

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原理(Ⅱ)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13.04.17 成绩: 班级:石工111班学号:110姓名:教师:王增宝 同组者: 实验六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水解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由丙烯酰胺合成聚丙烯酰胺的加聚反应。 2.熟悉聚丙烯酰胺在碱溶液中的水解反应。 二.实验原理 聚丙烯酰胺可在过硫酸铵的引发下由丙烯酰胺合成: 由于反应过程中无新的低分子物质产生,所以高分子的化学组成与起始单体相同,因此这一合成反应属于加聚反应。 随着加聚反应的进行,分子链增长。当分子量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即可通过分子间的相互纠缠形成网络结构,使溶液的粘度明显增加。 聚丙烯酰胺可以在碱溶液中水解,生成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随着水解反应的进行,有氨放出并产生带负电的链节。由于带负电的链节相

互排斥,使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有较伸直的构象,因而对水的稠化能力增加。 聚丙烯酰胺在钻井和采油中有许多用途。 三.仪器和药品 1.仪器 恒温水浴锅,沸水浴,烧杯,量筒,搅拌棒,电子天平。 2.药品 丙烯酰胺(化学纯),10%过硫酸铵,10%氢氧化钠。 四.实验步骤 1.丙烯酰胺的加聚反应 (1)用台秤称取烧杯和搅拌棒的质量。然后在烧杯中加入2g 丙烯酰胺和18mL 水,配成10%的丙烯酰胺溶液。 (2)在恒温水浴中,将10%丙烯酰胺加热到80℃,然后加入15 滴10%过硫酸铵溶液,引发丙烯酰胺加聚。 (3)在加聚过程中,慢慢搅拌,注意观察溶液粘度的变化。 (4)10分钟后,停止加热,产物为聚丙烯酰胺。 2.聚丙烯酰胺的的水解 (1)称量制得的聚丙烯酰胺,计算要补充加多少水,可配成5%聚丙烯酰胺的溶液。 (2)在聚丙烯酰胺中加入所需补加的水,用搅拌棒搅拌,观察高分子的溶解情况。 (3)称取20g 5%聚丙烯酰胺溶液(剩下的留作比较用)加入2mL 10%氢氧化钠,放入沸水浴中,升温至90℃以上进行水解。 (4)在水解过程中,慢慢搅拌,观察粘度变化,并检查氨气的放出(用湿的广泛pH试纸)。 (5)20分钟后,将烧杯从沸水浴中取出,产物为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6)称取产物质量,补加蒸发损失的水量,制得5%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纳米材料 论文资料

TiO2纳米制备及其改性和应用研究进展 于琳枫(12化学1班) 摘要:二氧化钛纳米管由于新奇的物理化学性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就近年来在制备方法﹑反应机理﹑二级结构及掺杂和应用方面予以综述,并讨论了今后可能的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纳米管, 制备, 反应机理, 二级结构 0 引言 TiO2俗称钛白粉,无毒、无味、无刺激性、热稳定性好,且原料来源广泛易得.它有三种晶型:板钛矿、锐钛矿和金红石型。TiO2最早用来做涂料。 自从1991年Iijima发现碳纳米管以来,已经用碳纳米管模板合成出各种不同的氧化物纳米管,如SiO2,V2O5,Al2O3,MoO3等,二氧化钛由于其化学惰性,良好的生物兼容性,较强的氧化能力,以及抗化学腐蚀和光腐蚀的能力,价格低廉,在能量转换﹑废水处理﹑环境净化﹑传感器﹑涂料﹑化妆品﹑催化剂﹑填充剂等诸多领域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研究结果表明:TiO2的晶粒大小,形状,相组成或表面修饰以及其它成分的掺杂对其性质﹑功能有显著的影响,纳米管的比表面积大,因而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有良好的选择性,可望具有新奇的光电磁性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形成机理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予以展望。 1 TiO2纳米材料的制备 1.1 气相法 TiO2纳米材料的气相合成主要是在化学技术和物理技术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反应温度高。气相法具有成核速度快、产品结晶度高、纯度高、生成粒子团聚少、粒径易控制等优点。气相法可以合成各种形貌的TiO2薄膜或粉体:纳米棒、纳米管、纳米带等。最常使用的气相法是高温溅射沉积法(SPD).Ahonen等用钛醇盐做前驱体。采用SPD法合成了TiO2纳米粉体和薄膜。其他的气相制备技术

丙烯酰胺的代谢机理及体内防护的研究进展

环氧丙酰胺的代谢机理及体内防护的研究进展 摘要:丙烯酰胺,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自被研究者在高温焙烤食品中发现后,即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重视。而研究进一步表明,其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由其代谢产物环氧丙酰胺造成的。因此近年来,科学家开始对环氧丙酰胺的毒性进行评估,并完善了检测方法,对环氧丙酰胺的体内防护也展开了探索。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对环氧丙酰胺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环氧丙酰胺的代谢机理以及分析测定方法;并结合已有的成果,对抑制环氧丙酰胺体内毒性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丙烯酰胺;环氧丙酰胺;形成机理;分析方法;体内防护 Abstract:Acrylamide (AA),a potential carcinogen,received a world-wide attention, since was found in food after high temperature treatment.The further studies indicated that the harm of acrylamide to human body was mainly performed by its metabolites—glycidamide (GA).In recent years, researchers began to assess the toxicity of GA, improve the detection methods and initiate searching for the way of protection from GA in vivo.In this article, the achievement on mechanism and analysis methods of GA are sumarized.Suggestions on inhibition of GA in vivo toxicity are also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knowledge. Keywords: Acylamide; Glycidamide; Mechanism; Analysis method; Protection in vivo 早在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就将丙烯酰胺定为准致癌物,提醒人们关注。随着丙烯酰胺被发现存在于高温焙烤食品当中后,国际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第64次会议,对食品中的丙烯酰胺进行了系统的危险性评估。人们逐渐认识到丙烯酰胺所具有遗传毒性、准致癌性等几乎都与其在体内的代谢产物——环氧丙酰胺有关[1~3]。 丙烯酰胺进入生物体后,其中10%左右在线粒体细胞色素P450中的氧化酶作用下,转变成为环氧丙酰胺[4~6]。环氧丙酰胺是一种具有较强遗传毒性的物质,能够攻击DNA分子,破坏遗传物质[7];而且对遗传物质的破坏作用有明显的富集性[8]。此外,环氧丙酰胺还被证实,能够造成生物体精子细胞的遗传突变,增加了其它疾病的发病几率[9]。 目前,人们更加关注丙烯酰胺的产生阶段,并在利用天然产物抑制生成丙烯酰胺的美拉德反应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10]。近年来,已有不少研究者开始着手利用天然产物抑制丙烯酰胺及其代谢物环氧丙酰胺在体内的毒性,作为防护丙烯酰胺危害的第二道防线。因此,总结相关的体内代谢研究和毒性防护方面的成果,将为人类抵御丙烯酰胺的威胁提供新的思路。 丙烯酰胺在体内的代谢途径

油炸食品中的丙烯酰胺

油炸食品中的丙烯酰胺 摘要:食品中的丙烯酰胺是富含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食物经高温加热发生美拉德反应而产生的,这一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如何减少丙烯酰胺的产生成为国际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丙烯酰胺的一些基本性质、毒性、人体暴露、形成机理和检测方法,并重点阐述了高温油炸食品产生丙烯酰胺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技术,为减少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建议食品生产企业推广真空油炸技术。 关键词: 理化性质;毒性;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检验方法;展望。 2002 年4 月24 日,瑞典国家食品管理局(NFA)和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油炸薯条、土豆片等含有淀粉碳水化合物的高温加工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这是首次从食品中检测出高含量的丙烯酰胺。2002 年5 月17 日英国食品标准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类似的研究结果。2002 年6 月6 日挪威国家食品管理局也证实了瑞典的研究结果,这一发现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据国际癌病研究会的资料,丙烯酰胺会导致基因突变,动物实验研究证明丙烯酰胺会促进形成良性或恶性肿瘤形成,并导致中枢和末梢神经系统受损,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其归类为对人类很可能致癌的物质。 1·丙烯酰胺的概述 1·1·理化性质 丙烯酰胺 ( CH2= CH-CONH2) 是一种白色晶体样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 71. 08,沸点 125. 0 ℃,熔点 85. 5 ℃。丙烯酰胺可溶于水、乙醇、乙醚、氯仿,室温下稳定,在乙醇、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易聚合和共聚。当丙烯酰胺加热溶解时,释放出强烈的腐蚀性气体和氮的氧化物类化合物。在酸性环 境中可水解成丙烯酸。 1·2·毒性 动物试验结果证明丙烯酰胺具有神经、生殖、遗传等方面的毒性及潜在致癌性。神经毒性作用主要为周围神经退行性变化,它可使神经细胞产生炎性水肿,最终导致细胞死亡,产生不可恢复的神经系统损坏,对大鼠、小鼠、豚鼠和兔子的 1 kg 体重 LD50为107 ~ 203 mg; 丙烯酰胺生殖毒性主要表现为对雄性生殖行为、内分泌功能和精子生成的影响; 丙烯酰胺可引起哺乳动物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具有遗传毒性; IARC 将丙烯酰胺列为二类致癌物( 2A) ,它能引起试验动物的多部位如乳腺、甲状腺、睾丸、肾上腺、中枢神经、口腔、子宫、脑垂体等的肿瘤,但对人体致癌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也没有足够证据表明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丙烯酰胺对人体有致癌性。 2·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2·1 加工原料中还原糖、游离氨基酸以及天门冬酰胺的含量 氨基酸中,以天门冬酰胺最易与羰基化合物反应生成丙烯酰胺,天门冬酰胺与葡萄糖共热产生的丙烯酰胺量高出谷氨酰胺和蛋氨酸产生的丙烯酰胺量数百倍到1 000多倍。研究指出,当马铃薯在低温2 ~4 ℃下保存时,一部分淀粉会转变为还原糖,然后进行高温加工,产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就会很高,建议最好利用在10 ℃以上温度储存的马铃薯作为高温加工食品的原料。以 11 个不同马铃薯品种做试验,结果表明,热烫 60s、180 ℃油炸 100 s 后脱油,测得马铃薯片中丙烯酰胺含量与品种的还原糖含量呈正相关,丙烯酰胺含量较低的马铃薯品种有 D519、陇薯 3 号、中薯 7 号、LK99 等。经研究,马铃薯原料中还原糖含量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产生及控制途径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产生及控制途径 摘要: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特别是富含天门冬氨酸和还原糖的物质在高温(120℃以上)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丙烯酰胺。试验表明,丙烯酰胺对动物有致癌性、神经毒性、生殖发育毒性的作用,但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丙烯酰胺对人体有致癌性。然而丙烯酰胺作为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受欢迎的物质,仍应尽量减少摄入。丙烯酰胺主要存在于油炸、高温烘焙的食品中,本文主要阐述子丙烯酰胺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形成及其危害,同时找出一些控制措施。 关键词:食品;丙烯酰胺;形成;控制措施 丙烯酰胺,其英文名为Acrylamid,是一种白色晶体物质,分子量为70.08,熔点850C,室温下稳定,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二甲醚、丙酮、氯仿等溶剂。很容易经消化道、皮肤、肌肉或其他途径吸收,并能通过胎盘屏障,是一种公认的神经毒素和准致癌物,已被WHO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RAC)列为可能致癌物质(ⅡA类)。动物实验和体外细胞实验都证明丙烯酰胺可导致遗传物质的改变和癌症的发生。自从2002年4月瑞典国家食品管理局( National Food Administration,NFA)和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科学家宣布,油炸、高温烘烤的淀粉类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比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饮水中丙烯酰胺含量(成人每日从饮水中摄入的丙烯酰胺<10-3㎎)高

出500倍以上后,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引起子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卫生部于2005年4月也发布公告,警惕食品中的丙烯酰胺。本文对丙烯酰胺的形成、危害以及控制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措施进行子综述,为读者进一步子解丙烯酰胺提供参考。 1丙烯酰胺的危害 1.1危害机理 丙烯酰胺是一种中等毒性的亲神经毒物,可通过未破损的皮肤、粘膜、肺和消化道吸收入人体,分布于体液中。丙烯酰胺的神经毒性已经为许多学者所公认,但丙烯酰胺导致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楚。贺锡雯等人利用神经行为、生理、病理、生化和代谢方法,研究子丙烯酰胺及其代谢物环氧丙酰胺对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的损害在中毒不同阶段中的变化规律及剂量一反应关系,表明丙烯酰胺是蓄积性神经毒素,可引起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远端轴突变;丙烯酰胺影响神经系统的糖代谢,其神经毒性可归因于影响能量代谢和细胞内Ca2+的稳态。孙凤祥等人的研究表明,丙烯酰胺急性中毒后,可使神经细胞产生炎性水肿,最终导致细胞死亡,产 生不可恢复的神经系统损坏,接触一定量的丙烯酰胺可有全身性损伤作用。 1.2危害结果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丙烯酰胺对神经系统有明显的伤害作用。现场劳动卫生学研究和体格检查发现,长期职业接触丙烯酰胺的工人主要表现为四肢麻木、乏力、手足多汗、头痛头晕、远端触觉

无机纳米晶的形貌调控及生长机理研究

中国科学B辑:化学 2009年 第39卷 第9期: 864~886 https://www.360docs.net/doc/fa17308900.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fa17308900.html, 《中国科学》杂志社SCIENCE IN CHINA PRESS 无机纳米晶的形貌调控及生长机理研究 冯怡, 马天翼, 刘蕾, 袁忠勇*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新催化材料科学研究所, 天津300071 * 通讯作者, E-mail: zyyuan@https://www.360docs.net/doc/fa17308900.html, 收稿日期:2009-06-30; 接受日期:2009-08-05 摘要形貌及尺寸规整可控的纳米晶体的合成是目前十分引人注目的纳米材料研究领域. 制备合成中的形貌调控及其功能化是这些纳米材料能够得到应用的关键问题. 研究者们希望在纳米晶的任一阶段均能实现控制并在期望的阶段停止, 从而得到尺寸、形态、结构及组成确定的纳米晶体.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无机纳米晶体的典型合成路径, 深入探讨了纳米晶在成核、生长及熟化阶段的控制原理, 研究了液相合成纳米材料过程中晶体结构与生长行为的相关性问题, 并总结了几类具有代表性的低维、多维纳米晶体的形成规律和生长机理. 探索纳米粒子的调控合成对于纳米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及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纳米材料形貌调控生长机理晶体结构水热合成 1引言 纳米粒子的调控合成是纳米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探索纳米结构性能及其应用的基础. 纳米晶是指晶粒尺寸在纳米级的多晶体, 有大量的原子位于晶粒之间的界面上, 其结构特征有别于普通多晶体和非晶态合金材料[1]. 不同的纳米结构与不同的制备途径和合成手段相对应. 根据维度约束的不同, 纳米材料可划分为以下几类[1~3]:(1) 零维, 指在空间三维尺度均受约束, 如颗粒、团簇(指由几个乃至上千个原子、分子或离子通过物理或化学结合力组成的相对稳定的微观或亚微观聚集体)、立方体、多面体等; (2) 一维, 指在空间有两维处于纳米尺度并受到约束, 例如线、带、棒、管等; (3) 二维, 指在三维空间中有一维在纳米尺度, 超薄膜、盘状、片状. 这些纳米结构与体材料相区别, 统称为低维纳米结构. (4) 三维或称多级结构, 指由多个次级几何单体结构通过设计、组装构筑成更为复杂的建筑体, 如四角体、花状、核壳结构等. 纳米结构的分类如图1所示 . 图1 纳米材料的典型分类图[2] 无机材料不是简单无机基元的无限重复. 同样的材料组成, 特异的维度和形貌经常会造成特异的 864

食品加工过程产生哪些常见化学危害物,并简要介绍制毒机理及加工过程预防控制方法。

食品加工过程产生哪些常见化学危害物,并简要介绍制毒机理及加工过程预防控制方法。 答:1、N-亚硝基化合物 N-亚硝基化合物是一类具有亚硝基(N-NO)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两大类,即N-亚硝胺和N-亚硝酰胺,对动物有较强的致癌作用。迄今为止,已发现的亚硝基化合物有300多种,大部分有致癌作用。 1)制毒机理 N-亚硝胺稳定不易水解,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稳定,酸性和紫外光照射下可缓慢裂解。亚硝胺类主要经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的代谢,生成烷基偶氮羟基化合物,亚硝酰胺类为直接致癌物和致突变物,不经体内代谢。 N-亚硝基化合物是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的。因此,亚硝酸盐与胺类物质可以看作是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由于硝酸盐可以在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所以也将硝酸盐作为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广泛存在于食品中,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易转化成N-亚硝基化合物。 N-亚硝基化合物是一种很强的致癌物质,目前已对300多种N-亚硝基化合物进行了研究,有90%以上可使动物致突变、致畸和致癌。N-亚硝基化合物可诱发各种部位发生癌症,一次给予大剂量或长期小剂量均可导致癌变。目前尚缺少N-亚硝基化合物对人类直接致癌的案例,尽管如此,国内外大多数学者都认为,N-亚硝基化合物是人类最主要的致癌物。 2)加工预防控制方法 人体亚硝基化合物的来源有两种,一种由食物摄入,另一种是体内合成。无论是食物中的亚硝胺,还是体内合成的亚硝胺,其合成的前体物质都离不开亚硝酸盐和胺类。因此,减少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的摄入是预防亚硝基化合物危害的有效措施。 ①防止食物霉变及其他微生物污染

二氧化锰纳米材料水热合成及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二氧化锰纳米材料水热合成及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许乃才 1刘宗怀2王建朝1郭承育1(1青海师范大学化学系西宁810008;2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西安71006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61016)资助 2011-01-21收稿,2011-05-13接受 摘要不同晶型和形貌MnO 2纳米材料由于具有离子筛、分子筛、催化和电化学等许多特殊的物理和 化学性质,因而在吸附材料、催化材料、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和新型磁性材料等领域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纵观合成MnO 2纳米材料的各种方法,水热合成由于简单、易于控制,并且能够有效控制其晶型、形貌和尺寸,深受研究者的青睐。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综述了不同晶型和形貌MnO 2纳米材料的水热合成规律及形成机理。 关键词MnO 2水热合成纳米材料形成机理 Progresses on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MnO 2Nano-materials Xu Naicai 1,Liu Zonghuai 2,Wang Jianchao 1,Guo Chengyu 1 (1Department of Chemistry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 ,Xining 810008; 2School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 an 710062) Abstract MnO 2nano-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and morphologies show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the ion-sieve ,molecular sieve ,catalyst materials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and new magnetic materials due to their specia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In all of the synthesis methods ,hydrothermal technique is highly favored by researchers because it is simple ,controllable ,and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crystalline ,morphology and size of MnO 2.In this paper ,the hydrothermal synthesis method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MnO 2nano-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es are reviewed. Keywords MnO 2,Hydrothermal synthesis ,Nano-material ,Formation mechanism MnO 2纳米材料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而呈现许多特殊的理化性质,使其在离子筛、分子筛、催化材 料、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和新型磁性材料等领域的应用中显示了广阔的前景[1 4]。研究证明,纳米粒子的晶型、尺寸、形貌和维数等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纳米材料的光学、电学和磁学等性能 [5,6]。因此,通过控制纳米材料的定向生长,进而实现对纳米材料形貌、组成、晶体结构乃至物性的调控,对于深入研究纳米材料的形貌与物性之间的关系并最终实现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合成MnO 2纳米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固相法、热分解法、溶胶-凝胶模板法、回流法、离子交换 法、 气-固-液(VLS ,Vapor-Liqiud-Solid )法、电化学沉积法和水热法[7 16]等。纵观合成MnO 2纳米材料的诸多方法,水热合成由于操作简单且能够有效控制MnO 2的晶型、形貌和尺寸,是目前研究得最多的一种手段。但是,水热合成过程中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其中包括不同的反应体系、反应时间、温度、溶液的pH 、反应物浓度和不同的模板剂等。因此,从中探索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对调控合成MnO 2纳米材料 尤为重要。另外, 反应机理的研究对于制备不同维数、晶型、形貌和尺寸的纳米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Suib 、Sasaki 、李亚栋、刘宗怀等课题组在二氧化锰纳米材料的水热制备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研究 结果总结出了一些可能的形成机理,如“卷曲-相转化机理”[17]、“成核-溶解-各向异性生长-重结晶”机 理[18]、“压缩-坍塌”机理[19]、“滚汤圆”机理[20]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