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的优势

现代物流的优势
现代物流的优势

现代物流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

日期:2009-09-18 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作者:

标签: 戴尔海尔成本整合物流管理

摘要:现代物流管理和以前的产业革命一样,都极大地提升了社会再生产力和企业的竞争力。换而言之,现代物流管理是企业的又一次革命,并且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手段之一。

任何一次产业革命,其革命成果必然体现为生产力的提升、利润的增加、社会财富的膨胀。物流革命的成果是物流速度加快,物流所花费时间缩短,空间占用缩小,大大节省成本,从而大大增加利润。可以说,现代物流管理和以前的产业革命一样,都极大地提升了社会再生产力和企业的竞争力。换而言之,现代物流管理是企业的又一次革命,并且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手段之一。

1现代物流管理可以促进企业的专业分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认为,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分工的好处在于能够获得分工经济与专业化经济,从而得到生产效率的提高。分工专业化的不断深化在带来分工与专业化经济的同时,也会由于分工层次的增加带来交易费用的增加,抑制了分工的进一步进行。分工与专业化的好处和交易费用增加的两难构成了分工演进的基本约束。杨小凯等人提出的超边际分析理论从定量角度分析了这两者之间的此消彼长的过程。当企业分工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分工带来的专业化经济开始不足以弥补内部组织成本的增加,企业无法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此时便需要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有更大的进步,使交易效率进一步提高,从而使分工能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在近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企业发现如果将这些交易用市场方式来组织效率会更高,导致企业选择将这些交易外部化。这种行为增加了市场的分工层次,减少企业内部的分工层次,使得企业内的交易成本得到控制,从而可以对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实行进一步的分工,促成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物流功能将进一步细分,企业或部门之间将有更明确的专业分工,各方之间的协作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另外,从市场运行成本角度分析,现代物流业对普遍降低交易成本所作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交易过程和交易主体行为这两方面。一方面,从交易的全过程看有助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间在交易过程中减少相关交易费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可使搜寻交易对象信息方面的费用大为降低可以减少各种履约风险从而避免仲裁、法律诉讼等行为所产生的费用。另一方面,从交易主体行为看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将提高企业对不确定性环境的认知能力,减少因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而产生的交易费用企业之间物流联盟的长期合作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交易双方之间的机会主义行为。现代物流业之所以能够显著降低交易成本,还因为,现代物流业的主体是由诸多节点和线路组成的网络体系。一个结构稳定、高效运作的物流网络不仅可以减少组成要素之间的磨损和交易成本减少用户使用网络资源和要素的成本还可以放大各要素的功能提高要素和整个网络的收益。

再者,现代物流管理能提高生产率的根源还在于对现有企业业务流程的创新。从工业化以来,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被不同的部门和人员分割成一个个孤立的步骤。一些工业化时期适合的控制步骤在今天的环境里变成了沉重负担。这些分割了的业务流程,步骤多、差错多、周期长、反应速度慢,成为今天竞争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对这些业务流程的创新,能减少步骤,缩短周期,加快反应速度。随着步骤的减少,可能在每一个步骤上的积压和库存也就可能减少了,从而获得了生产率优势。现代物流管理注重的是整个供应链物流的管理,注重的是整个物流系统总成本的合理控制和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总之,在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中,企业的重心不能仅仅放在生产线的优化和技术创新上。考虑到直接的生产成本在我国企业的总成本中只占10%,而物流成本为总成本的40%;从加工的时间上看,加工和制造时间只是总时间的10%,而物流时间则几乎占90%。降低生产成本10%只降低了总成本的1%,而降低物流成本10%则可获总成本的4%改进。因此,向生产要成本降低、要利润的空间有限,我们要在物流管理上下手,

通过卓越的物流效率,创造企业的成本优势,增加企业市场份额和提高企业利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物流被称为“第三利润的源泉”。

2现代物流管理可以优化供应链的价值创造过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能相对于其他企业为顾客创造出价值,这种价值是通过成本或价值的差异来表现的。

成本优势是以低成本经营(高生产率)来获得与竞争对手不同的顾客价值。对顾客而言,价值可以是低价格,也可以是与众不同的服务。价值优势可以形成与竞争对手的价值差异化能力。一个拥有卓越物流能力的企业,可以通过向顾客提供优质服务获得竞争优势 一个物流管理技术娴熟的企业,如果在存货的可得性、递送的及时性和交付的一贯性等方面领先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就能成为有吸引力的供应商和理想的业务伙伴。

沿着生产率优势这个轴线,现代物流管理能够降低库存量,缩短提前期,提高资金利用率,从而提高生产率、降低总成本。沿着价值优势的轴线,现代物流管理能够缩短提前期,增加可靠性与快速反应能力,提供个性化服务。

市场性商品指的是既没有成本优势也没有价值优势的商品。处在这个市场的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没有优势而言,很容易为其他公司的产品所取代。服务领先指的是公司能够产生顾客价值优势。成本领先依靠的是高生产率和低成本优势。成本和价值领先具有成本和特异价值的优势。这个竞争优势地位是最吸引人的。现代物流管理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同时提高企业的成本优势和价值优势。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将企业看作一系列价值活动的组合。企业的价值活动包括进货后勤、生产作业、市场营销,以及安装、维修等售后服务活动,这些活动是企业的利润来源,构成了企业的直接价值活动。

将价值链分解为单独的价值活动,可以观察到在每一个价值活动中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所起的支撑作用。

物流不再是附属于生产活动的辅助流程,而是贯穿企业整个价值增值过程的重要流程。离开了高效运作的物流管理,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难以实现的。一个不能创造价值的企业、不能获得超额利润的企业,是难以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的。

高效的物流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的利润水平,也同时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internet的兴起,一直扮演辅助角色的物流管理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著名的计算机公司dell提供了有效运用物流管理,创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成功案例。dell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订单信息流驱动的物流管理能力。海尔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整合能力。这种整合,一方面是市场机制与企业机制的整合,一方面是产品功能与市场需求的整合。物流带给海尔的是“三个零”(服务零距离、质量零距离、零营运成本)目标,但最重要的是可以使海尔一只手抓住用户的需求,另一只手抓住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全球供应链,把这两种能力结合在一起,从而在市场上可以获得用户忠诚度,这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国际全球化的背景下,由于采购、制造和分销物流的范围日益扩大、运作日益复杂,任何企业物流都不可能在每个物流环节上专而精,从培养企业物流的核心竞争力出发,每个企业物流都应该选择某一或某几项物流活动,选择物流供应链上的某一段作为核心业务,而在其他方面应更多借助其信息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物流业信息化革命导致的直接产物就是企业开始重视供应链管理。企业开始重视企业之间的分工和协作,表现出集团核心企业开始注意开发富有竞争力的供应链,各个企业间的竞争转向企业所在供应链间的竞争。为了提高企业所在供应链的竞争力,企业必须挖掘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又促进了企业之间进行不同的

分工,从原材料供应商到顾客之间,包含了很多集中于各自核心能力的供应链成员。各个企业必须在自己的核心能力上体现出系统化的管理和规范的操作,才有可能创造出更高的生产力,在价值链上体现出独有的价值。因此,企业越是能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整合物流资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就越强。企业物流核心竞争力就来源于企业对内部及外部资源所具有的长期的、可持续的以及难以模仿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也就是说,现代物流管理是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业务流程。

3现代物流管理可以使企业真正围绕顾客的需求为顾客提供“理想的”服务

现代物流挑战了传统的经济理论--生产决定消费。发达国家物流产业和物流市场的实践已表明,消费决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终点,零售业也决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终端行业,零售业已成为再生产的先导产业,消费不是简单地反作用于生产,而是调节生产。在买方市场日益发展的情况下,需求的多层次性、个性化甚至个人化使消费和生产功能互换。厂商要使顾客满意,不仅要提供个性化甚至个人化产品,而且要提高物流速度,缩短流程,这些都必须依靠专业化物流服务。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thecounciloflogisticsmanagement)于2002年1月初推出最新物流定义:“物流是供应链运作的一部分,是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在产出地和消费地之间实现高效且经济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动和储存所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可见物流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满足顾客要求,而物流活动更是这一目的的具体体现。因为物流能力是通过网络、设计、信息、运输、存货、仓储等协调以及材料搬运和包装等活动来实现的,利用这些物流能力来获得竞争优势,将取决于能否吸引和拥有行业中最成功的顾客,即能否提供优质的顾客服务。

物流主要是为顾客提供一种劳动服务,联系和渗透于生产和消费的各个领域,其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制约、影响着物质资料交换的速度和实现程度,关系到再生产过程的连续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顾客服务是物流活动的主要产出功能,并逐步成为物流系统的核心。

物流服务是物流成本的一项内涵。我们控制物流成本的目的是将物流成本降低到与所提供服务水平的最佳匹配区间,即图4中的l点位置。

最好的顾客服务水平能以最低的服务成本为企业留住及争取最有价值的顾客群。顾客服务水平是衡量物流系统为顾客创造时间和空间效应能力的尺度。顾客服务水平决定了企业能否留住现有顾客及吸引新顾客的能力,顾客服务水平直接影响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和物流总成本,并最终影响其盈利能力。

传统上,很多公司是采用“由里及外”的思想来服务顾客的,即认为成本和效率比客户服务重要。因而优先考虑的是公司内部运作的管理,而不是顾客要求。这种思想使得很多公司为降低服务成本,提供相同的产品和服务给所有层次的顾客。

然而,新型供应链管理的观点与其有本质的不同。任何公司不可能使所有细分市场的顾客都得到满意。问题是如何在提供多样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多样化顾客需求的同时又能控制住成本以提高效率,这里,关键在于公司的服务成本要根据不同细分市场要求的顾客服务水平和公司提供必要服务的效率而有所不同,即服务成本随顾客要求而变化。针对不同的顾客提供不同的服务,从而保证实现“理想的”,而不一定是最低的服务成本。将顾客作为供应链的驱动者,很多公司已经成功地迎接这一挑战。

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际国内的物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顾客需求不断升级,现在的顾客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内外都在积极推行与供需不断升级相关的快速反应的供给、物流和销售体系。经营风险的增加,无论供应商还是需求商,生产者还是销售者,都希望把库存压到最低。或者能创造出一种体系使其能按照

顾客的需求来进行生产,但这是很困难的。所以最好的办法是物流系统的重新设计、重新规划、提高对顾客的服务能力。

对企业而言,客户定制生产是专一经营战略的主要实现方式之一。专一经营战略要求依据顾客需求的差异性将市场细分,市场细分的科学性、准确性决定了竞争优势的强弱。传统供应链上决定产品通过供应链移动的,是那些远离消费市场的制造商。更普遍的是这些产品的生产并非源于市场的特别需求或消费者的偏好,而是来自制造商实力背景、资源和营销能力。传统的供应链仍然是一个线形的、从左至右的序列,消费者被动地位于接受的末端。不过,互联网和直销正改变着所有这些事情。如今,消费者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与不同实体相互影响。

依靠现代的供应链物流管理,客户订单通过internet、edi或电话汇入企业,通过共享数据库,供应商可以迅速地获取顾客定制产品所需零部件信息,并将零部件以jit方式送达生产线。因为产品是客户定制的,生产过程的结束也就意味着销售的实现,传统商品生产的“惊人一跳”顺利实现,不仅为顾客创造了价值满足,产品的生产成本也具有竞争优势。

由于顾客的需求增加、互联网的冲击,以及市场高度竞争,一些企业已开始改变事业设计,将传统的供应链转变为价值网,如图5所示。

价值网是一种以顾客为核心的价值创造体系,它结合了战略思考和先进的供应链管理,取代传统的供应链模式,以满足顾客所要求的便利、速度、可靠与定制服务。例如,传统企业常视物流运送为一种没有附加值的活动,不过是把货品送到顾客那里去而已。但价值网的设计,则是把交货当成取悦顾客、强化价值主张的重要机会。交货活动包括实物运送、安装训练、持续支援、退货处理与最终回收等新型的物流活动。价值网是互动式的网络关系。价值网的源头是顾客,因为顾客的需要而启动了整张网。顾客可以自己选择、组合最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戴尔电脑、gateway等都是价值网型公司的先驱者。这些公司让顾客自行订做产品,几天之内便把产品生产出来,并送到消费者门口。公司不用臆测顾客的选择,并且可以通过有效的选项管理,引导顾客的需要。

价值网中的链条是一种新型供应链,能使既处于供应链起点又是终点的消费者需求得到满足并对其做出反应,我们称之为需求链。在需求链中,产品不一定发源于制造商,以消费调研和任一实体所搜集并被所有伙伴分享的信息为基础,它们可以在任一点由任一成员开发。当所有企业一起加入到需求链,分享着同样的长期战略意图时,他们可以比竞争链提供更多的价值给消费者。

今天左右竞争的是灵活性、速度和生产效率,它们都受到消费需求的影响。由于消费者可以得到无数的产品和选择众多的分销渠道,他们最终将塑造供应链管理的未来。需求链的方法也将超越传统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界限,促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本文由https://www.360docs.net/doc/fa4482257.html,转载,并不代表万联网观点

传统运输企业如何转型现代物流企业.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行业,也是一个充满创新精神的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厂商和销售商通过成本分析发现,原材料和产成品的采购和运输费用已占总成本的40%~50%,这是一个重要的利润源泉,因此他们迫切需要超越传统运输方式的现代物流服务。这种产生于生产和销售领域的物流需求引发了当前传统的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一种趋势。 一、交通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性 我国传统交通运输企业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主要职能是为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提供原料和产、成品的运输和装卸等物流环节的服务,是现代物流业的一个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交通运输企业失去了国家计划和政府调控的偏爱,抗风险能力先天不足,许多国有交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被无情地淘汰。国有交通运输企业的出路何在,成了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铁路部门为了确立竞争优势,采取了改善服务质量,完善服务设施,加快提速步伐等措施;国家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项目的不断建成通车,道路状况不断改善,公路运输实现了“方便、快捷、灵活”的“门到门”服务;石油集团的重新组合,输油管道的大量建成使用,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并存,多种运输形式竞争的局面。新型运输形态的大量出现,对传统运输方式形成了有力挑战,市场的激烈竞争也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运输方式的变革。在我国运输市场完全放开之前,传统运输企业必须要完成自身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否则将难以参与市场的激烈竞争。而传统运输企业转型物流是提升运输行业层次和运输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物流具有创造需求的功能,不仅因为物流可以降低成本,使生产商和销售商的商品价格降低,更重要的是物流业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传统交通运输企业通过转换其本身的服务方式,提升服务层次,为生产商和销售商提供物流环节的服务保障,使企业能够搭上现代物流产业的快速列车。传统交通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是面对21世纪国内外运输业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战略选择。 二、现代物流与传统交通运输的比较

现代物流管理及典型案例分析结课论文

现代物流管理及典型案例分析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农村连锁超市物流成本管理对策分析 任课老师:职称:讲师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 年月日 1

农村连锁超市物流成本管理对策分析 [摘要]:连锁超市经营活动的绝大多数环节均会发生大量的物流费用,物流费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超市的经营利润。连锁超市经营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对超市物流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本文通过分析农村连锁超市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连锁超市物流成本管理的应用方法,以期获得农村连锁超市物流成本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连锁超市物流成本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连锁店、超市这两种商业经营模式已成为我国流通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2008年我国限额以上连锁企业销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接近20%,超市销售额的迅速增长,已成为拉动我国消费增长的巨大动力之一。同时,随着我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和购买力的逐步增强,农村商业流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城市的竞争压力日渐增大,许多有远见的超市已悄然进入农村市场。 一、我国农村连锁超市物流管理现状 (一)物流专业化程度低 农村连锁超市发展迅猛,需要提高物流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据有关方面统计,商务部最终核准了2373家企业作为2007年“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随着商务部正式启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村的连锁超市形成迅猛增长的趋势。从超市内部看,由于我国超市连锁水平较低,很多超市各有各的供应商和物流渠道,造成物流活动分散,超市自行采购并由供应企业自行送货,采购批量小,采购成本很难降下来。库存积压与断货现象并存,库存成本较高。从超市外部环境看,物流专业化程度低,社会化意识淡薄。“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影响许多企业。这种分散、低效、高耗的物流组织形式,只能阻碍企业的发展,削弱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二)物流信息技术手段落后 我国许多连锁超市内部缺乏应有的通信系统,总店与分店之间无法及时进行业务指导、销售管理、信息交流以及商品配送和调剂。大部分连锁店的配送中心尚停留在商品配送的人工管理和记账水平上,未进入电脑联网阶段。配送中心支持决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很不完善。缺货断档或库存积压现象严重,降低了要货、送货的准确度。此外,许多连锁超市与其供应商之间基本上不能及时进行数据交换,发货方和订货方无法掌握订货状况、货物在库状况和在途状况。超市与供应商之间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未能被广泛应用。 (三)标准化程度低 目前,绝大多数连锁超市都能做到门店统一,但在商品容器及有关的装卸搬运、存储、运输等设备方面未能实现统一的规格化和标准化。作为连锁超市的最主要的信息手段一一条形码技术,也只在POS系统方面进行了简单的运用,库存、分货拣 2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 第一章物流管理基础知识 物流管理概论 物流管理基本概念 物流科学就是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揭示了物流活动(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认定这些物流活动都是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 物流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活动 物流与流通 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流通活动包括商流和物流 商流:对象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商流 物流:物流是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

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存储保管来调节双方在时间节奏方面的差别。 商物分离的概念: 1.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不是商品流通的最佳路线的必经之处。 2.如果商品的交易和实物的运动过程路线完全一致,往往会造成实物路线的迂回、倒流、重复等不合理现象,造成资源和运力的浪费。 3.商品一般要经过一定的经营环节来进行业务活动,物流则不需要受经营环节的影响,可以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尽量通过最少的环节、以最短得物流路线,按时保质的送到用户手上,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动。 物流与生产 物流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物流系统的改善能带来能以预料的效益。 物流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次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物流分类 1.按照作用分类 a.供应物流;

b.生产物流 c.销售物流 d.回收物流 e.废弃物物流 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a.地区物流 b.国内物流 c.国际物流 3.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 a.社会物流 b.行业物流 c.企业物流 企业物流结构及其合理化途径 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 管理层、控制层、作业层

传统运输企业如何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

传统运输企业如何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行业,也是一个充满创新精神的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厂商和销售商通过成本分析发现,原材料和产成品的采购和运输费用已占总成本的40%~50%,这是一个重要的利润源泉,因此他们迫切需要超越传统运输方式的现代物流服务。这种产生于生产和销售领域的物流需求引发了当前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一场变革。 现代物流业通过把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综合性的服务。通过现代物流服务,可以降低企业供应链成本费用,提高效率,提高用户满意度。就目前我县传统运输企业而言,如何寻找一种有效途径使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成为了我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所面临的现状 1.管理体制不适应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要求。我国物流业存在多元化管理方式,涉及到交通、商务、行政等各个部门。由于体制没有理顺,行政划分混乱,各部门之间交叉分工,造成了物流行业管理中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等问题,导致在发展物流时,或上报无门,或批复时间过长,耽误实际操作进度。政府部门也

因分工不明确,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出现相互推脱或者把问题搁置的现象。 2.传统运输企业经营方式、服务水平不能适应形势发展要求。以我县货物运输行业为例,全县货运企业累计达数十家,但企业在经营方式上均采取小规模经营,很大一部分业务来源于挂靠经营,风险突出,包袱沉重,不利企业专注在核心竞争力上和实现企业规模经营。传统运输服务是单一物品空间转移,强调运力,忽视客户的服务需求,从而导致客户对传统货物物流服务满意度不高。现代物流则要求企业要融入到供应链的全部过程中,尤其是供应链的生产端和销售端,以便能够为客户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效率更高的服务。 3.物流观念仍停留在传统运输理念上。我县物流发展起步晚,发展水平较低,与主城及周边其他物流发达区县相比差距较大,这种差距不仅是资本、技术和能力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差距。许多传统运输企业诚信度较低,市场服务观念较差,受“物流是第三大利润源泉”的误导,设置利益壁垒,企业偏向“大而全,小而全”,拒绝合作。而现代物流所要求的物流服务不是单个企业所能完成的,它需要供应链各环节、各伙伴间的相互协助、相互合作。此外,许多传统运输企业只重视物流硬件建设,忽视物流网络、货源培植、信息系统等软件建设。很多企业看到物流的潜在市场巨大,为抢占市场,盲目投入资金征地,建设物流中心,结果客户却很少,资源闲置,造成资金周转困难。 4.缺乏物流人才的载体支撑。物流人才缺乏,许多在从事物

现代物流管理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日本大和运输公司于1976年推出了一种全新的运输服务。这种运输服务和传统的运输服务有着明显的不同,它既完成了城市范围内的短距离运输,又实现了城市间的长距离运输。同时,它所运输的商品都是原来由邮局或铁路承担的与商流活动关系不大的小件物品。正是由于它的独特性,使得这种运输方式很快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请问: 1.这种运输方式的名称是什么?如何解释? 答:名称是宅急便运输;宅急便运输是家庭到家庭、企业到企业以及企业到家庭的小件物品的道路快运服务。 2.这种运输方式有哪些特点? 答:(1)快速化:翌日送达; (2)便利化:通过电话委托取货或送到就近 代办点; (3)简洁化:运费按件计算,托运不需复杂包装; (4)网络化:代办点遍布城市,24小时服务,实现了规模效益。 3.简述这种运输方式的运输模式。 答:它实现了运输与配送的有机结合;具体作业流程上是小货车取货——中转站集货——干线运输——中转站配送。 案例二:

有一销售企业,主要对自己的销售点和大客户进行配送,配送方法为销售点和大客户有需求就立即组织装车送货,结果经常造成送货车辆空载率过高,同时往往出现所有车都派出去而其他用户需求满足不了的情况。所以销售经理一直要求增加送货车辆,由于资金原因一直没有购车。 思考题: (1)如果你是公司决策人,你会买车来解决送货效率低的问题吗?为什么? 答:不会。因为本来空载率就过高了,再买车为应急会更高;是送货方式不对,不是车太少了。 (2)请用配送的含义分析该案例,并提出解决办法。 答: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的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在配送中心或其他物流结点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以合理的方式,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送货而是有组织、有计划地送货,要求先配货再送货。具体做法为:制定配送时间表,确定配送时段;要求各个门店和大客户的销售代表在各时段前半个小时将所需商品报到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根据所报内容配货,并确定配送路线和配车计划,保证低空载和一次配送多个客户。 案例三: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试卷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试卷 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4×5=20分) 1、物流客户服务 2、配送 3、国际货物运输 4、物流战略 5、第四方物流 二、单项选择题(2×15=30分) 1.系统具有下列特性() A.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适应性 B.最优性、相关性、目的性、适应性 C.层次性、相关性、目的性、适应性 D.集成性、相关性、目的性、适应性 2.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过程,经过了_______三个阶段。() A.综合物流→实物配送→供应链管理 B.实物配送→综合物流→供应链管理 C.实物配送→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 D.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实物配送 3.物流的基本作用是为顾客提供() A.运输服务 B.时间效用 C.空间效用 D.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 4.“第三利润”是通过_______获得利润的。() A.资源领域 B.资本领域 C.人力领域 D.流通领域 5.ABC分析法的核心是() A.抓住主要商品 B.抓住影响收益最大的关键少数商品 C.分清主次商品 D.将现有商品分为ABC三类

6.运输合理化的根本是提高运输工具的() A.利用率 B.实载率 C.承载率 D.载重量 7.公开招标的优点不包括() A.公平 B.价格合理 C.减少作业干扰 D.采购费用低 8.经济定购批量是平衡采购进货成本和_______成本,确定一个最佳的订货数量来实现最低总库存成本的一种方法。() A.缺货成本 B.保管仓储 C.补货成本 D.购置成本 9.物流结点的功能不包括() A.集散功能 B.衔接功能 C.信息功能 D.加工功能 10.盘点作业在仓库作业中的_______过程中完成。() A.货物进仓作业 B.货物维护保养作业 C.货物出库作业 D.货物保管作业 11.电子数据交换的英文简称是() A.POS B.EDI C.OCR D.EOS 12.通用商品条形码中前两位数字表示_______代码。() A.生产厂商 B.产品 C.物流识别 D.国家或地区 13.物流网络化是指() A.物流信息网络化 B.物流组织网络化 C.物流信息和物流组织网络化 D.物流结点的网络化 14.在下列配送形式中,_______配送的成本最高。() A.即时 B.定时 C.定时定量 D.定时定量定点 15.对用户来说,采用联合运输() A.节约成本 B.运输速度慢 C.环节多 D.托运手续复杂 三、简答题(5×6=30分) 1.物流战略为什么要考虑客户服务要素?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精品资料网() 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 第一章物流管理基础知识 物流管理概论 物流管理基本概念 物流科学就是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揭示了物流活动(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认定这些物流活动都是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 物流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活动 物流与流通 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流通活动包括商流和物流 商流:对象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商流 物流:物流是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存储保管来调节双方在时间节奏方面的差别。 商物分离的概念: 1.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不是商品流通的最佳路线的必经之处。 2.如果商品的交易和实物的运动过程路线完全一致,往往会造

成实物路线的迂回、倒流、重复等不合理现象,造成资源和运力的浪费。3.商品一般要经过一定的经营环节来进行业务活动,物流则不需要受经营环节的影响,可以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尽量通过最少的环节、以最短得物流路线,按时保质的送到用户手上,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动。 物流与生产 物流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物流系统的改善能带来能以预料的效益。 物流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次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物流分类 1.按照作用分类 a.供应物流; b.生产物流 c.销售物流 d.回收物流 e.废弃物物流 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a.地区物流 b.国内物流 c.国际物流 3.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 a.社会物流

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和网上支付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而物流问题依然是制约B2C 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选择适合自己的配送模式,能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本文将B2C 物流配送模式分为四类并给出了对这几种配送模式选择的依据和建议。 在B2C 电子商务形式中,除了少量无形的商品,如电子书籍、软件、音像等可以通过网络以“数据流”的形式传送给消费者外,大多数商品必须要以产品实物的形式由企业传送给消费者。 与发达国家的电子商务是建立在高效的现代物流的基础上不同,我国的电子商务是在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发展的道路上展开的。目前,由于我国物流配送体系的相对落后导致了电子商务高效快捷的优势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在电子商务的几种模式当中,物流对B2C 电子商务模式的影响和制约最大,这是因为在B2C 模式下,由于客户端为最终用户,单一客户所需商品较少,且所购商品一般为低价小件商品,这样物流费用所占比例相对较大,这导致B2C 的配送相比B2B 更难做。本文针对电子商务环境中的B2C 物流配送模式进行研究。 1 电子商务对B2C 物流配送提出的新要求 电子商务促进了现代商务活动交易方式的变革,也对现代企业的物流业务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统的零售业都是顾客亲自到商店购买,然后顾客自己带回所购商品,企业不存在面对终端环节的物流配送问题。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可以借助自己的商业网站直接把商品销售给终端用户,当消费者确定要购买的商品后,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都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解决,这就使得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者对所购买商品的可得性心理预期变大,相应的对商家配送的速度要求也就越高了。因此,B2C 电子商务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要有灵活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与之相匹配。具体来说,B2C 物流配送体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物流配送信息化

现代物流管理 名词解释

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 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管理:在社会再生产过程,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 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物流系统▲建立其可解决“效益背反” (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所需流动的物资、各种物流设施如仓库、运输工具等若干相互制约的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效益背反"是指"对于同一资源(例如成本)的两个方面处于相互矛盾的关系之中,想 要较多地达到其中一个方面的目的,必然使另一方面的目的受到部分损失"。 绿色物流 (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 运输 (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5R=5个right 多式联运? 根据实际要求,将不同运输方式组合成综合性的一体化运输。通过一次托运、一次计费、一张单证、一次保险,由各运输区段的承运人共同完成货物全过程运输。 迂回运输是舍近求远的一种运输。不选择可行的短距离运输,而去选路程较长路线运输的一种不合理形式。 对流运输又称“相向运输”“交错运输”,指同种货物,指同一种货物,或彼此间可以互 相代用而又不影响管理、技术及效益的货物,在同一线路上或平行线路上作相对方向的运送,而与对方运程的全部或一部分发生重叠交错的运输。 倒流运输:倒流运输又称返流运输,是指货物从销地或中转地向产地或起运地回流的一 种运输现象。 重复运输是指一种货物本可以直达目的地,但由于某种原因而在中途停卸重复装运的不 合理运输现象。 库存 (在仓库中处于暂时停滞状态、用于未来的、有经济价值的物资。) ABC分类管理法,基本思想(为使有效时间、资金、人力和物力等企业资源能得到

现代军事物流经典案例赏析

案例1 现代军事物流经典案例赏析 ——海湾战争美军物流特点回顾与总结 有人做过统计,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平均不到五年世界范围内就会爆发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在现代局部战争中具有十分鲜明的代表性。这次战争中,美军充分运用自己掌握的先进技术,在短短42天内迅速达成战争目的,而且地面战争只持续了不到100小时。 从现代军事物流的角度来看,海湾战争中美军共调集了55.4万军队,为了保障部队的衣、食、住、行、战,美军在五个月左右的时间里从本土和欧洲各军事基地向海湾地区运送了各类物资770余万吨,相当于把一个中等城市从美国中西部搬到了中东沙漠。 海湾战区距离美国本土十分遥远,海上距离1.7万公里,空中距离1.1万公里,需要动用大量的运输力量才能及时完成大规模的物流任务。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平均日运送物资4200吨,物流时效之高前所未有。 此外,由于海湾战争使用了大量高技术武器装备,复杂的武器系统使各类配套物资的品种大量增加。据统计,仅美军国防后勤局提供的物资就达226万项。大量的物资品种给物流过程增加了难度,使物流环节更加复杂。 纵观海湾战争,美军不仅打赢了一场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而且成功地导演了一场高难度的跨国军事物流。海湾战争的美军物流堪称现代军事物流经典案例,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概括海湾战争美军物流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雄厚的军事海空运力量 美军为了维护其全球战略利益,历来十分重视军事海空运力量的发展。比如:在军事海运船只的建设方面,美军明确要求海运船只单艘航速快、单船吨位大、有综合补给能力、自卫能力强、有直升机平台;在军用运输机的建设方面,要求载重量大、可靠性强,能够在建议跑道起降等等。截止海湾战争爆发前,美军共有军事海运船只1900余艘,总吨位达到4600万吨;共有13个运输机飞行联队,包括110架C-5“银河”式运输机,234架C-141“星”式运输机和460架C-130“大力神”式运输机,运载总量可达37700多吨。 美军不仅海空运力量雄厚,而且战备水平很高。军事海运船只和空运飞机的完好率均保持在90%以上,在航率和出动率达到80%以上。同时,美军还建有与军事海空运力量相配套的设施、设备,如码头和机场,吊装和搬运工具等,能够做到一声令下立即行动。 二、多层次配置的军事物流网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就在海外占据了大量的军事基地,用于储存军用物资。战后这些军事基地经过大幅度扩建、增加和调整,逐步形成了一个与美军战略方向相一致,以本土基地为核心,以海外中间基地为桥梁,以战区基地为前沿,点线结合、多层次配置的军事物流网。在这次战争中,美国东西海岸的本土基地是美军作战物资的主要供应源;在关岛、菲律宾、迪戈加西亚、德国的拉姆施泰因等地的海外军事基地基本上担负这次战争的物流中转任务;在沙特、阿联酋、巴林、土耳其、塞浦路斯等海湾邻近国家的前进基地则构成了直接支援战区作战行动的前沿物资补给点。 这个点线结合的军事物流网对美军取得海湾战争胜利起到了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正是由于具备了完善的军事物流网,美军才能够储存大量的军用物资,并将这些物资由美国本土或欧洲各地源源不断地运往遥远的海湾前线,及时满足了美军的作战需求。 三、先进的军事物流装备和信息平台 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几乎投入了除核、生、化武器之外的所有高技术武器装备,为了保证

现代物流管理 期末复习重点+课后练习答案

现代物流 名词解释 1.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2.配送:是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的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3.流通加工:是在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为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对物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 4.效益悖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即某一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发生利益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也如此。 5.供应链: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6.装卸搬运活性:是把货物从静止状态转变为装卸搬运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提高装卸搬运活性是装卸搬运合理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7.播种分拣方式:是将需配送的同一货物,从配送中心集中搬运到发货场地,然后再根据各用户对该种货物的需求量进行二次分配,就像播种一样。 8.摘取方式:是在配送中心分别为每个用户拣选其所需货物,此方法的特点是配送中心的每种货物的位置是固定的,对于货物类型多,数量少的情况,这种配送方式便于管理和实现现代化。 9.零库存:是物资存储优化理论,即存储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它并不是指企业所有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库存为零,而是指在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条件下,采用各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库存进行合理的计算和有效地控制,尽可能降低库存量的一种方法。 二.简答题 1.物流合理化的目标是什么? 1. 距离短、 2.时间少、 3.整合好、 4.质量高、 5.费用省、 6.安全、准确、环保 2.简述实现装卸合理化的途径? 首先必选坚持装卸搬运的基本原则1.安全文明原则2.胜利节能原则3.装卸搬运次数最小原则4.装卸搬运程序化原则5.机械化原则6.系统化原则;其次是按照合理化的需求进行装卸搬运作业1.防止无效装卸搬运2.提高装卸搬运活性3.集装单元化原则4.合理选择装卸机械方式和方法5.利用或清除重力影响6.保持物流均衡畅通 3.叙述配送中心的工作流程? 1.进货作业 2.保管作业 3.理货配货作业 4.出货作业(时效性、可靠性、沟通性、便利性、经济型)

现代物流案例分析内容

现代物流案例分析内容 一、案例介绍:宝供是从广州的一个铁路货运站起家的,最初的业务是仓储和运输。凭借灵活的经营方式和优质的服务,1994年它迎来了一个对自己未来事业产生深远影响的客户-一宝洁公司。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宝供的业务都是围绕着宝洁转,所做的事情就是要满足宝洁的需求。宝洁的业务遍布全国,而当时宝供还只是在广州打天下。由于双方的合作很成功,很快宝洁就提出,宝供能否在全国为其做物流服务,宝供当然是求之不得,不久宝供的分支机构就铺到了国内的几个大城市。随着业务的快速扩张.问题也随之而来。把更多的业务交给宝供以后,宝洁对其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当然,压力不仅仅来自保洁,还有宝供自己内部的业务管理。以前依仗着宝供较完善的业务运作,管理以本地为核心的业务并不困难,但分支机构一多以后,对整个公司的业务运作和质量进行监控就成为了一个难题。在这种压力下,宝供开始启动物流信息系统,并做出了相当前卫的技术决策:用Intemet来实现系统实施。 二、案例分析 (一)优势:一、宝供丰富的专业经验。 二、宝供在业内较高的运作水平。 三、宝供的人力资源水平及由此带来的较高的规划和执行能力。 (二)问题:1、保供内部有很好的系统,客户也有自己的系统,但这两个系统之间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连接,客户与宝供之间还是在用传真这种原始的手段作为联系的桥梁; 2、以前的系统对财务的管理还不完善,做一笔生意,短时间内宝供很难知道到底址赔了还是赚了,每一步花了多少成本更是无法掌握。 3、宝供的配送业务本质上是要为多家企业提供高效的、迅捷的供应链全过程服务,可是当宝供物流流到各地的仓库时,就不再那么顺畅了,因为目前国内的仓库根本无法支寸寺配送要求的效率。 4、宝供在今后的物流服务方面还应该做好哪些方面?

现代物流运输作业优化项目设计方案

现代物流运输作业优化项目设计方案一、工作安排 二、运输市场分析

一、运输线路规划 (1)运输方式: 二、运输线路规划 1、运输方式 本方案采取的运输方式:公路运输。 所采取公路运输的原因:公路运输是一种机动灵活、简捷方便的00运输方式,在短途货物集散运转上,它比铁路、水路等运输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尤其在实现“门到门”的运输中,其重要性更为显著。而我们所要运送的货物都具有短途运输的功能,货物的性质和经济性都符合公路运输的特点。 公路运输的优点和缺点:

2、运输线路: 线路1:长安区—、、、、、威武、金昌、、嘉峪关(全程:1446km )

线路2:长安区—庆阳、、、中卫、中宁、、灵武、永宁、、平罗、(全程:432km ) 线路3:长安区—、、(全程:662 km) 线路4:长安区—、、、介休、吕梁(全程:610 km) 线路5:长安区—、、、、、(全程:2800 km) 线路6:长安区—雁塔区、碑林区、莲湖区、未央区、新城区、灞桥区、蓝田县(全程:52 km) 线路7:长安区—户县(全程:45 km) 线路8:长安区—、、(全程:279 km) 四、运输方案时效性分析 1、时效性的特征。 间点的增加, 时效的保证性 会不成比例加 速度的递减,而非正常匀速。 配送过程中,车辆行驶中出现的不可预料因素,要比在配送点交接中出现的小得多。行驶中的主要意外有:道路.车辆.交通事故.气 候等主要情况;在交接过程有:收货时间.收货地点.收货人.城市禁

行.货物状况(数量品质)等变化情况。两者相比,前者占用的可能性要比后者小;可能占用的时间,在单个项目上前者大于后者;但累计时间,后者要大于前者。 时间延误,由发运点到末端终点,前步配送点的时间延误量,都将累计到下面的各点,由此引发的连锁时间误差,使下一点的交货时间更长,加剧配送时效的不确定性,这是在制定计划时无法预计的。 2、解决对策: 1)、在配送的过程中可以将相互接近的停留点的货物装在一辆车上运送 2)、尽可能的使用最大的车辆进行运送,减少货物的运输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3)、将集聚在一起的停留点安排同一天送货 4)、取货、送货应混合安排,不应再完成全部送货任务之后再取货。5)、对偏离集聚停留点的路线远的单独的停留点可以用另一个送货方案。 针对客户的运输一般采取:缩短产品交货期和提高产品交换准时率,目的是追求运输的时效化。产品交货期能体现企业运作水平的好坏,准时交货率能够体现企业的诚信和竞争力。两个指标缺一不可,而且两个指标互相依存互相冲突,符合悖反原理,延长产品交货期可提高产品的准时交货率,缩短产品交货期则会增加准时交货率的达标难度。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课程期末试卷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课程期末试卷 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 提交截止日期:2019年6月25日 一论述题 (共4题,总分值70) 1. 试述EDI技术及其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15 分) 答: 传输订单、发票等作业文件的电子化手段。 将标准的经济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在贸易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由于使用EDI 能有效的减少直到最终消除贸易过程中的纸面单证,因而EDI 也被俗称为“无纸交易”。它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商务处理的新方法。EDI是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的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使各有关部门、公司与企业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与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业务过程。 1.EDI在生产企业的应用 相对于物流公司而言,生产企业与其交易伙伴间的商业行为大致可分为接单、出货、催款及收款作业,其间往来的单据包括采购进货单、出货单、催款对账单及付款凭证等。 (1)生产企业引入EDI是为数据传输时,可选择低成本的方式引入采购进货单,接收客户传来的EDI订购单报文,将其转换成企业内部的订单形式。 (2)如果生产企业应用EDI的目的是为改善作业,可以同客户合作,依次引入采购进货单、出货单及催款 对账单,并与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集成,逐渐改善接单、出货、对账及收款作业。 2.EDI在批发商中的应用 批发商因其交易特性,其相关业务包括向客户提供产品以及向厂商采购商品。(1)批发商如果是为了数据传输而引入EDI,可选择低成本方式。(2)批发商若为改善作业流程而引入EDI,可逐步引入各项单证,并与企业内部信息系统集成,改善接单、出货、催款的作业流程,或改善订购、验收、对账、付款的作业流程。 3.EDI在系统运输业务中的应用 运输企业以其强大的运输工具和遍布各地的营业点在流通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运输企业若为数据传输而引入EDI,可选择低成本方式。先引入托运单,接收托运人传来的EDI托运单报文,将其转换成企业内部的托运单格式。 (2)运输企业若引入EDI是为改善作业流程,可逐步引入各项单证,且与企业内部信息系统集成。进一步改善托运、收货、送货、回报、对账、收款等作业流程。 2. 试析运输的功能、原理和原则。(20 分) 答 1.运输的功能 在物流过程中,运输是指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物品的运输将空间上相隔的供应者和需求者联系起来,使供应者能在合理时间内将物品提供给需求者。因此,运输提供两大功能:物品位移和物品短期库存。 1)物品位移运输

物流管理专业导论课程论文

物流管理专业导论课程论文 物流(logistics) 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 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物流管理 (Logistics Man ageme nt)是指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 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 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 以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现代物流管 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 从宏观角度看, 物流在国家战略层面有着很重大的意义。 物流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 征。运输、仓储、货代、信息是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对于促进产业结 构调整, 转变发展方式, 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快递行业的发 展目标是到 2020 年,基本建成普惠城乡、技术先进、服务优质,完全高效、绿色节能的快 递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全国,联通国际的服务网络。物流保障是战争胜败的关键。 一带一路 战略的实质是构建中亚和欧洲的第二条物流通道。 物流是中国经济安全的保障。 物流是对外 贸易的保障。我国物流企业规模小,占用资源多,业务同质化现象极为严重,无序竞争,重 复投资现象非常普遍。 这就能证明我国的物流效率相当低, 而物流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管理 缺失。 从中观角度看, 物流在社会层面也有着很重大的意义。 产的 不可缺少的支柱。 从微观角度看, 物流在生活层面也有着很重大的意义。 从发达国家企业物流管理发展的历史来看, 企业物流管理的演变经历五个阶段, 对发物 流管理发展的历史来看,企业物流管理的演变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1. 物流功能个别管理阶段 在这个阶段, 真正意义上的物流概念和物流管理意识还没有出现, 降低成本不是以降低 物流总成本为目标, 而是分别停留在降低运输成本和保管成本等个别环节上。 降低运输成本 的途径也局限在要求降低运价或者寻求价格更低的运输业者上, 物流受生产和销售部门的影 响极大。 2. 物流功能系统化管理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 企业内设置了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 运用系统的思考方法将整个企 业的物流看作是一个整体, 实现物流各个功能的最佳组合。 但是物流合理化仅局限在物流部 门内部,是在不涉及生产和销售部门下的合理化。 3. 管理领域扩大阶段 在这个阶段物流部门可以出于物流合理化的目的向生产和销售部门提出自己的看法。 但 是,物流部门对于生产和销售部门提出的合作要求在具体实现上也有一定限度。 4. 企业内物流一体化管理阶段 这个阶段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物流的范围极其广泛, 既包括原材料采购与供应阶段的物 流,也包括生产阶段的物流、 销售阶段的物流、 退货阶段的物流及废弃物处理阶段的物流等 整个生产、 流通、消费过程的全部物流活动; 不仅强调物流各构成要素的整体最佳,而且还 强调物流活动与其他生产经营活动之间的整体最佳; 强调生产、 销售、 物流是企业经营的三 大支柱, 并将物流视为与生产、 营销相并列的企业经营战略之一; 强调了物流顾客服务的重 要性。 5. 供应链物流管理阶段 进入 90 年代,企业的物流系统更加系统化、整合化,互联网技术为供应链管理取得成 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 制,从 采购原材料开始, 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 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 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物流 和资金流、信息流一起是供应链的组成部分。 物流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分散式生 现代物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完整版)现代物流管理练习题及答案

概论 一、单选题 1、以下能够创造物流形质效用的物流活动是(B ) A运输B流通加工C仓储D装卸搬运 2、物资的运输过程的功能是创造物资的( A ) A空间效用B时间效用C形质效用D社会效用 3、按物流研究范围大小分类,物流分为( A ) A企业物流、社会物流和国际物流B企业物流、社会物流和分销物流 C分销物流、社会物流和国际物流D企业物流、分销物流和国际物流 4、按物流业务活动的性质分类,物流分为(B ) A企业物流、社会物流和国际物流B企业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 C分销物流、社会物流和国际物流D企业物流、分销物流和国际物流 5、物流是指物资的物质实体由供应者到需求者的流动,包括( D ) A 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和时间位置的变动 B 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 C 物资时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 D 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时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 6、物资按效用性可分为(A ) A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B原料与配件C半成品与配料D原料与零件 7、物流活动的三大支柱是(A ) A运输、储存和加工B运输、储存和包装C运输、储存和装卸D运输、储存和信息活动 8、物资的生产过程的功能是创造物资的( A ) A 形质效用 B 时间效用 C 空间效用 D 社会效用 9、物流系统的约束是指环境对物流系统的( B ) A 直接输入 B 间接输入 C 复杂输入 D 简单输入 二、多选题 1、物流的功能有(ABC ) A空间效用B时间效用C形质效用D信息效用E逻辑效用 2、系统三要素是(ABC ) A系统处理B系统输入C系统输出D系统信息E系统环境 3、流通信息对于流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BCD ) A 反映作用 B 服务作用 C 指导作用 D 控制作用 E 计划作用 4、按物流业务活动的性质分类(ABCDE ) A 供应物流 B 生产物流C销售物流D废弃物物流 E 回收物流 5、物流创造时间价值的形式有(ABD ) A 缩短时间创造价值 B 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 C 缩短时间差创造价值 D 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 E 时间创造价值 6、系统运行的四要素是(ABCD ) A 系统处理B输入 C 输出D约束E环境 7、现代物流的合理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BCDE ) A物流设施合理化B商品流向合理化C 包装规格化、系列化D 运输网络化E物流机构和环节合理化

《新编现代物流管理概论》习题答案

第一章现代物流概论 一、单选题 1.A 2.C 3.D 二、多选题 1.AC 2.ABC 3.BCD 三、判断题 1.×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最早的物流概念是由美国学者阿奇?萧提出的。 2.×企业物流属于微观物流的范畴。 3.√ 4.×在商流活动中,商品所有权在买卖双方签订购销合同时由卖方转移到买方。 5.√ 四、问答题 1.物流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1)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之一 (2)物流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3)实现物流现代化可以提高我国经济质量 (4)物流产业可以有效改善我国产业结构 2.简述“第三利润源”学说和“效益背反”说。 答:“第三利润源”学说主要来自日本,该学说强调利润中心,即强调直接效益。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人们认识到,物流这块“黑大陆”虽然看不清,但绝不是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富饶之源。尤其是经受了1973年石油危机的考验,物流已牢牢树立了自己的地位。在资源和人力这两个利润源潜力越来越小、利润空间越来越有限的情况下,物流领域的创利潜力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人们按时间顺序称之为“第三利润源”。 物流的“效益背反”是指物流若干要素之间存在矛盾,即某一要素的优化必然会给另一个或几个要素带来损失。 效益背反是物流领域中内部矛盾的反映和表现。以包装问题为例,在商品销售市场和销售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假定其他成本因素也不变,那么,企业在包装方面每少花一分钱,其包装收益就多一分钱,包装越省,利润则越高。但是,一旦商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简省的包装降低了商品的保护效果,必然会带来大量损失,造成储存、装卸效益的降低。显然,包装活动的

效益是以其他活动的损失为代价的。 3.物流管理有哪些特征? 答:(1)以客户满意为首要目标 (2)重视整个流通渠道的货物流动 (3)追求企业整体最优 (4)重视效率,更重视效果 (5)以信息为中心满足市场实际需要 4.什么是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有哪些作用? 答:第三方物流也称合同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运作模式。 与早期的物流服务相比,第三方物流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提供多功能的物流服务 (2)提供个性化的物流服务 (3)供需双方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4)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 第二章物流系统 一、单选题 1.B 2.A 3.B 二、多选题 1.ACD 2.ABCD 3.ABCD 4.ABCD 三、判断题 1.√ 2.ד人”是物流系统的第一要素。 3.×流程是指流体通过载体在一定流向上行驶路径的数量表现。 4.√ 四、问答题 1.简述物流系统的一般模式。 答:物流系统的一般模式是输入—转换(处理)—输出。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反馈作业。

物流管理导论教案

《物流管理导论教案》物流管理导论课程组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物流管理学的历史沿革,掌握物流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理解物流管理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 随着物流技术的进步和物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的提升,物流作为一门科学得到了快速发展。物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物流活动涉及到许多方面和环节,因此,物流科学中包括了许多子学科和分支领域,其中物流管理学是受到广泛关注的新兴学科之一。 一、物流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如果从“物体的流动”来理解,物流就是一种古老又平常的现象。可以说,自从有了物流活动就有了人们对如何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的思考,就有了物流管理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由于当时作战形式发展很快,致使美军战线频繁变动,这对军需品的及时有效供给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挑战。如何合理组织军需品的供给,如何合理配置供应基地、中间基地和前线供应点,如何确定各级供应基地的最佳库存量,如何确定最佳的运输路线,如何合理选择运输工具,来最大限度的减少浪费,形成了一系列综合性的研究课题。为了妥善解决这些问题,美国军事部门运用运筹学、预测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进行了科学研究,较好地完成了研究任务。这是物流管理科学的萌芽阶段。 20世纪50年代,随着经济的复苏和生产的发展,产品数量急剧增长,生产成本相对下降,而流通成本有相对上升的趋势。于是,人们开始了对各种物流活动的规律的认真研究,以图找出降低流通费用的途径。由于目标是降低整个流通过程的费用,因此,必须考查和研究物流的全过程,研究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等所有物流活动及这些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以系统的视角研究整个物流活动。这种研究的开展使原来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潜隐状态的物流系统显现出来,结束了各种物流活动处于孤立、分散、从属地位的历史。这是物流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