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运动 解决问题

图形的运动 解决问题
图形的运动 解决问题

一1/教师: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一直借助方格图学知识。今天,方格图上又来了两位老友教师:(出示下图)这两位老朋友是谁啊?

教师:那你能知道这两位老朋友的面积是多少吗?你是怎样想的。

2.谈话引入。

教师:同学们通过观察图形特点,从方格图中获取信息,求出了这两个图形的面积。

下面们继续研究这样的问题。

1.教师:你们看,方格图上又来了一位新朋友。(出出示下页图。)

教师: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呢?

2.

教师:请你试着求一求这个图形的面积,可以在图上标一标、写一写、画一画。

(学生活动,教师巡察,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思路与方法,选取典型案例。

呈现方法,组织研讨)

教师:这里有几位同学的想法,我们一起看一看

预设1:(如下图)

教师:这位同学的想法你们读懂了吗?他是怎样求出图形面积的?

他充分利用方格图,通过数的方法得到了这个图形的面积。你觉得这种方法怎

么样?

预设2:(如下图。)

教师:这位同学的想法你们读懂了吗?他是怎样求出图形面积的?

①他是怎样将这一小块补过去的,你能试着说清楚吗?

②你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预设3:(如下图。)

教师:这位同学的想法你们读懂了吗?

①怎么只平移一次就行了?你是怎样想的?

②为什么一定要沿着竖线的方向剪开呢?

③“6×4=24(cm2)”表示什么意思?

④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怎么就求出了这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呢?

教师:受他启发,谁现在有新的想法,给天家介绍一下

4.对比

教师: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你是怎样想的?

你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

(“割补”前后的图形都不一样,怎么还能求出原来图形的面积呢?

教师:正是由于图形在“平移”的过程中,形状大小都不发生改变、只是位置发生变化。所以大家抓住了图形特征,用“割补”的方法,将不规则的图形先分割,后平移,最后补成规则图形,求出了图形的面积。这个方法多巧妙啊!

(三)

1.完成教科书第87页“做一做”。

2.完成教科书第88页练习二十一第4题。

教师:你有什么好方法,能既准确又快速地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呢?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察,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选取典型案例。

监控:①你是怎样把这个图形转化成长方形的?

②转化前后的两个图形,周长一样长吗?你是怎样想的?

(四)小结全课,提升认识

教师:这节课我们用平移的知识解决了一些和图形有关的问题。你对“平移”有了哪些新?这节课又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出问题

1.联系生活,情境激趣趣

教师:李老师所在的学校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看,环保小组

的同学正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废弃的矿泉水瓶呢!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2.发现信息,提提出问题

教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教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教学例1,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1)小组合作,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预设学生会想到“移多补少”和“数据的总

和÷份数”的方法。学生可以在教师提供的练习纸上画一画、移一移,直观地看出平均数,也可以动笔计算求出平均数

(2)汇报交流,理解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

教师: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学生:13个。

教师:大家都同意这个答案吗?13是怎么来的?

①“移多补少”的方法。

结合学生口述,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教师:这种方法对吗?你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你们是怎样想到这个方法的?

教师:同学们想到了用多的补给少的这个方法,使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可

以叫“移多补少”法。(板书:移多补少)这里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这个“13”是他们真实收集到的矿泉水瓶数吗?

引导学生初步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到到的矿泉水瓶数,而是们代表4个人的总体水平②先合并再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教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结合学生口述,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先合并再平均分”的过程

教师:怎样列式计算呢

学生:(14+12+11+15):4=13(个)

教师:谁看懂这个方法了?能再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每一部分是什么意思吗?

教师:像这样先把每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数合起来,再除以4,也能算出这个小队平均每

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教师:谁再来说一说,这个13表示什么意思?

(3)对比异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师: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体会,无论是通过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并再平均分,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原

来几个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这样得到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4)引人概念,揭示“平均数”这一课题。

教师:13就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这也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平均数)

教师:我们知道了“13”是环保小组同学收集矿泉水瓶的平均数,那平均数代表什么?你

是怎样理解平均数的?

引导学生利用“移多补少”或“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平均数并不是每个学生收集到的矿

泉水瓶的实际数量,而是“相当于”把4个学生收集到的矿泉水瓶总数平均分成4份得到的数。可能有的同学收集到的比这个数量多,有的比这个数量少。平均数是为了代表这组数据的

总体水平而创造出来的一个“虚拟”的数。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求

平均数,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无论是直观形象的操作演示,还是运用平均分来计算,都为学生理解平均数这一概念提供了感性支撑,使学生初步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掌握了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

2.教学例2,体会平均数的作用

(1)承上启下,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教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体育小组的活动一一踢毽比赛。对于比赛而言,你最想知

通什么?

学生:哪个队能赢。

教师:今天老师就聘请你来当裁判,希望你能公平公正地裁决

(2)旧知再现,比较单人的比赛。

出示表

教师:如果你是裁判,你认为哪个队赢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因为19>18,所以男生队赢了

(3)新旧联系,比较人数相同的两个队的成绩。

出示表二

教师:比较男生队和女生队的比赛结果,谁赢了?你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体会,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求总数的方法比较输贏。

教师:还有其他他的方法吗?

学生:也可以比较两组队员踢毽个数的平均数。

教师:哪个队求平均数比较简单,你是用什么方法求的?

学生:女生队比较简单,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可以得到19这个平均数。

学生:还可以用计算的方法(18+20+19+19)÷4=19(个)

教师:男生队数据计算比较麻烦,用计算器来帮忙,(19+15+16+20)

17.5(个)

这个17.5是小数,可以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因为是平均分得到到的数,剩的2个要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多了0.5个,

平均数可以是小数。

教师:现在谁赢了?怎么比出来的?

学生:因为19>17.5,所以女生队贏了

教师:为什么用求平均数的方法也能比较两队的输贏呢?

引导学生用平均数的意义来说明道理,求几个数据的平均数,就相当于把这些数据的总和和平均分成这么多份,每份都同样多,平均数可以代表这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4)巧设矛盾,比较人数不同的两个队的成绩。

教师:看来,女生队暂时领先。如如果男生队再加一个人,谁会是最后的赢家呢?请各位裁

判员独立思考后给出最终的裁定?并说出出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学生会进行争论,有的认为看总数,第一组应该领先,有的认为在人数不同的时候,

用总量来比不公平,只能用平均数来比较

教师:为什么不公平?谁再来说一说?

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公平的深入思考,体会平均数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

教师:谁来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解法?

引导学生说计算的方法,教教师完成板书。

教师:在这种情况下,是谁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3.回顾小结

(1)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教师:回忆一下,我们学习了什么?

学生:平均数。

教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样的数?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

(2)回顾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求出平均数的?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方法?

预设大部分学生会采用计算的方法,一部分学生会认为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比较简便。引导学生体会: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各有各的长处,我们可以根据数据的特点来灵活

选择。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中,教师通过3组数据的比较,环环相扣地提出问题,将学生的

维一步步引向深入。学生在不同场次不同方法的比较中可以感知到,用平均数解决此类问题具有合理性和普适性,以及解决问题策略具有多样性。教师在引导学生时突出了“不公平”三

个字,让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和产生的必要性,使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更为深刻。)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完成“做一做”第2题的第1个问题

教师:先估计一下这些同学们的身高和体重,再计算,可以利用计算器帮助计算

学生计算并汇报结果

教师:这里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是什什么意思?

学生结合题的情境解释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的实际意义。

(1)李强所在的快乐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cm,所所以李强的身高一定是160cm、

2.拓展练习

这种说法对吗?

(2)一条小河平均水深0.8m,小明身高是1.3m,下去会有危险吗?

(3)一家旅馆要订购一批新床,订购人员按照客人的平均身高来订购,这样做合理吗?

(四)评价反思、感受成功

教师: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说说学到了哪些知识?

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加强对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对求平均数方法的掌握,对学习

过程中出现的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等学习方法和积极思考、乐于合作等好习惯给予表扬。(设计意图:课堂总结不仅仅是知识的梳理、方法的强化,更是培养数学学习习惯、学习

情感态度的良好契机。一个好的总结,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自主评价反思,分享收获和成功,感受学习的快乐。)

(五)实践作业、课后延伸

完成“做一做”第2题中的最后一个问题。

测量本班同学的身高和体重,并计算出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

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制作统计表和计算时,可以使用计算器。求出平均身高和平均

本重后,再和自己的身高、体重比较,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这一作业的设计,紧扣教材的重点,有助于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教案

《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本课时学习的是教材97~99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2.这部分内容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地整理已经学过的图形的运动以及图形与位置的相关内容。在复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通过对比感受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两种运动形式的异同;让学生能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3.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复习,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生活空间。这些知识是二年级下册“方向与位置”的提升,也是后面学习补全轴对称图形和在方格纸上对图形进行平移和旋转的重要基础。 设计思路说明: 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首先让学生说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并通过举例说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然后让学生通过实例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最后通过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关注了以下几点: 1.重视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一步强调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不同特征,加深学生对这两种运动形式的理解,能利用所掌握的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重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中,把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与用8个方向描述地图上两地的相对位置作为重点复习的内容,结合教材提供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图形的运动及位置有关的问题,发展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现象;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3.给定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图形的运动(三)---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广州市荔湾区耀华小学董杰玲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7页例4。 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二学段的图形运动(三)的内容,图形运动(三)内容是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运动(一)(二),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平移的特征和性质,会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后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第二学段重点是介绍旋转的特征和性质,会在方格纸上画旋转后图形,能从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和解决简单的问题。图形运动(三)内容既要关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又要为中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是解决简单的问题,是以前学习的对称、平移、旋转知识的综合应用,从以前一个图形的运动,变成七个图形的运动,既需要学生利用图形的运动动手操作,不断尝试,发现问题,再次巩固变换的知识,也需要根据图形的特点进行判断和推理,在积累活动经验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在方格子里运用学过的平移、旋转等图形的运动变化知识解决问题,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运动变化的过程,体验多个图形拼组的运动变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空间想象力和增强空间观念。 2、以七巧板为载体,动手操作,经历分割图案活动的探索,积累活

动经验,进一步掌握图形变换的方法和对基本特征的理解,发展逻辑推理能力。 3、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与欣赏,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平移、旋转等知识拼组鱼图,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运动变化的过程。 教学策略: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进行探究多个图形拼组的运动变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巧板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1、回忆平移旋转的各要素 师:近期我们一直学习图形的变换,你们还记得平移旋转的各要素是什么吗? 生答师板书 平移:要确定方向、距离(二要素) 旋转:要确定旋转点、方向、角度(三要素) 2、引入课题“解决问题” 今天我们也运用平移旋转这些知识来解决我们生活中多个图形运动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同学们还记得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吗?(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设计意图:回忆平移、旋转的各要素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唤醒学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单元测试题姓名:班级:座号: 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 1.下面的现象中,属于平移现象的是()。 A. B. C. 2.下面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 A. B. C. 3.是从下列()剪下来的。 A. B. C. 4.下列现象是平移的是()。 A. B. C. 5.下面这些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6. 上图是一张对折的正方形纸,把中间的圆形剪下来,得到的图形是()。

A. B. C. 7.将一张正方形纸片两次对折,剪出如图所示形状的小洞后展开,得到的图形是()。 A. B. C. 8.下面的汉字,对称的是( )。 A. B. C. D. 二、判断题(共4题;共8分) 1.平移就是平行移动,不能离开水平面。() 2. 飞机在空中飞行是旋转现象。() 3.有4条对称轴。() 4.是由平移得到的。() 三、填空题(共4题;共10分) 1.皮球转动是________现象,电梯上下是________现象。 2.左图是________图形,它有________条对称轴. 3.根据图中物体的运动现象,填“平移”或“旋转”。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4.小明出门前从镜子里看到的是A时间,回到家后看到的是B时间,请你填一填。

小明是________出门,________回家,出门________分钟。 四、解答题(共6题;共52分) 1.观察与比较(共6分) 比较标志的左面与右面 2.把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的图形涂上颜色。(共7分) 3.下面4只蝴蝶中,哪一只通过平移可以与方框中的蝴蝶重合?圈出来吧。(共7分)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7.6-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教案

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教材第97~100页) 1.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旋转的认识,并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使学生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线路图。能根据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2.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方向感与距离感。 3. 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重点:掌握图形交换的常用方法,并且能按要求动手画出图形。 难点: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线路图。 课件。 &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复习图形的运动及图形与位置这些相关的知识。 1. 教学图形的运动。(课件出示一些图案,给学生适当提示)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关于图形的运动的知识 生:我们学过图形的运动主要是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师:哪些运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哪些运动只改变图形的大小,而不改变形状 生: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只改变大小,不改变形状。 师: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

生:沿着一条线对着把图形对折,如果这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师:我们认识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学生可能会说: ·圆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 ·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4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 ·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2条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1条对称轴。 · …… 2. 教学图形与位置。 师:在小学阶段,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生1:用上、下、前、后、左、右确定位置。 生2:用东、南、西、北表示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生3:用方向和距离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生4:还可以用数对表示位置。 师:在确定位置时,还应用过哪些知识 — 生:还应用过与比例尺相关的知识。 【设计意图:目前的教学内容仍属于直观几何阶段,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从有利于学生直观生动的学习出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要复习的相关知识点,为逐渐过渡到整理与复习相关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作铺垫。教学时,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画图能力的培养,渗透化归、类比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区别与联系,从本质上理解概念。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体会。 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 图形的运动 {平移 旋转 轴对称 }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只改变图形的大小,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 图形与位置{数对 方向和距离

《图形的运动》的教学分析

《图形的运动》的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轴对称、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二年级学生的能力差别比较大,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有不同的层次,对空间图形的理解水平参差不平,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课时目标也应有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变换,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教学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体,注重实践活动的丰富多样性,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在不同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可以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2、数学思考: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问题解决: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4、情感态度: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实物对称抽象出轴对称图形,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一)》单元测试题1

2015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图形的运动) 一、下面是平移的用“√”,是旋转的用“×”表示。(6分) □□□ □□□ 二、下列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是的画“√”。(10分) ()()()()() ()()()()()

三、选一选。(12分) 1、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车身的运动是()现象,方向盘的运动是()现象。 A.平移 B.旋转 C.平移和旋转 2、下面()的运动是平移。 A.旋转的呼拉圈 B.电风扇的扇叶转动 C.拨珠子 3、下面各图形中()不能通过图①平移或旋转得到。。 ①A. B. C. 4、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以折痕(不开口的这边)为对称轴画出 半个小人,再沿着画的线剪下来,能剪出()个完整的小人。 A.1 B.2 C.4

四、下面说法对吗?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国旗升降是旋转现象。 ()2、推拉抽屉是平移现象。 ()3、是轴对称图形。 ()4、平移和旋转都不改变物体的大小。 ()5、“晶”不是轴对称的汉字。 五、想一想,填一填。(14分) 1、风车迎风转动属于()现象。 2、小熊举重属于()现象。 3、天安门城楼是()图形。 4、轮船在大海里航行属于()现象。 5、□▄○都是()图形。 6、小朋友滑滑梯是()现象。 7、红领巾有()条对称轴。 六、下面的图形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8分)

七、涂一涂。(9分) 1、把可以平移到黑色小鱼的鱼涂上你喜欢的颜色。(5分) 2、下面的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把这个图形涂上颜 色。(4分)

八、下面的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互相重合?连一连。(6分) 八、写出时针从12旋转到下面各个位置所经过的时间。(12分)

五年级图形的运动练习题

图形运动综合练习: 一、填空: 1、角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 2、线段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 3、图形运动的基本形式是、旋转和翻折;经过这些运动后,它的形状大小都不会改变,只是有了改变。 4、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不相等,那么它有条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 5、旋转对称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填“一定”或“不一定”或“一定不”) 6、考察甲、乙、丙各图中的阴影部分的分布规律,按此规律在图丁中画出其中的阴影部分。 二、选择题: 1、下列各图中,即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2、下列图形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3、下列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少的是()

4、下列四幅图中可以由图甲平移得到的()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存在旋转600后与自身重合的旋转对称图形; B、存在旋转300后与自身重合的旋转对称图形; C、存在旋转900后与自身重合的旋转对称图形; D、存在旋转1000后与自身重合的旋转对称图形。 6、如图,小强拿一张正方形的纸,沿图甲中虚线对折一次得图乙,再对折一次得图丙,然后用剪刀沿图丙中的虚线剪去一个角,再打开后的形状是() 三、画图题: 1、如图,画出三角形ABC关于直线l的对称A1B1C1。

(1)(2)(3) 2、如图,画出三角形ABC关于点O中心对称的三角形A2B2C2。 3、如图,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先以顶点B为旋转中心,朝逆时针方向旋转900,得三角形A1BC1;再以直线BC1为对称轴,作出三角形A1BC1的对称三角形A2BC1。 四、简答题: 1、如图是不是旋转对称图形?如果是,指出最小旋转角的大小。 (1)(2) 2、如图,A、B、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分别以AB、BC为边在同侧作两个等边三角形,联结AE和CD,试问怎样旋转三角形ABE,才能使它与三角形BDC 重合?通过这样的图形运动,你能判断三角形ABE与三角形DBC中哪些线段和角是相等的?

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单元测试卷(一)

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单元测试卷(一)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选择题 1 . 有一个图形的涂色部分是由空白部分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这图形是() A.B.C. 2 . 下面现象不属于旋转的是(). A.B. C. 3 . 以AB为轴快速旋转后形成的图形是()。 D. A.B.C. 二、填空题 4 . 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________现象.(在横线上填上“旋转”或者“平移”) 5 . 下图是花朵“1”绕中心点旋转(______)次得到的;“5”可以看作是“2”绕中心点顺时针旋转(______)

度得到的;“4”可以看作是“3”绕中心点时逆针旋转(______)度得到的。 6 . 两条相交直线,若将它们平移,则移动后的直线与原直线构成的图形可能是(______)。 7 . 想一想下面的运动,是平移的打“√”,是旋转的画“○”。 汽车的轮子不停地转动________ 8 . 长方形有_____条对称轴,圆有_____条对称轴,正方形有_____条对称轴. 9 . 图①向________平移了________格. 图②向________平移了________格. 图③向________平移了________格. 图④向________平移了________格. 10 . 一个三角形先向上平移了8格,再向下平移了10格,这个三角形相对于原来的位置是向________平移了________格. 三、解答题 11 . 把一张长7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卡片按3:1的比例放大后,得到的卡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四、作图题 12 . (1)按1:3的比例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 (2)按2:1的比例画出梯形放大后的图

图形的运动及图形与位置练习题

图形的运动及图形与位 置练习题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图形的运动及图形与位置练习题 一、认真想,准确填。 1.在平面图上通常确定的方位是:上北下()、左()右()。右图中,B点在A点东偏北的方向上,也可以说 B点在A点北偏()的方向上。 2.一个物体的位置可以用数对来描述,如A(5,3)表示这个物体在第5列,第()行。B(1,3)表示这个物体在第()列,()行。 3.小明看小兰是在南偏东45°的方向上,小兰看小明就是在()45°方向上。 4.正方形有()条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条对称轴。 5.看图填空。 A向()平移了();B向()平移了()格;C向()平移了()格。 6.这些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1)李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现象。 (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现象。 (3)妈妈用拖布擦地,是()现象。 (4)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现象。 二、精心比较,准确选择。 1.如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学校在小明家北偏东45°,600米方向上。 B.小明家在学校北偏西45°,600米方向上。 C.学校在小明家南偏东45°,600米方向上。 2.下列日常生活现象中,不属于平移的是()。 A.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滑行 B.大楼电梯上上下下地迎送来客 C.时钟上的秒针在不断地转动 D.滑雪运动员在白茫茫的平坦雪地上滑翔 3.少年宫为观察点,学校在北偏西30的方向上,下图中正确的是()。

4.在下列图案中,属于轴对称图案的是( )。 A. 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A B C D 5.下面四组图形中,经过轴对称可以重合的是( )。 6.图案是从()号纸上剪下来。 三、操作我最棒。 1.按要求画出下面四位同学家的位置。 (1)李红家在学校西偏南40°方向,距离300米。 (2)王华家在学校北偏西15°方向,距离200米。 (3)张鹏家在学校东偏北60°方向,距离500米。 (4)高飞家在学校东偏南50°方向,距离400米。 2.图形变变。 (1)将三角形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90o。 (2)将旋转后的图形向右平移5格。 (3)以AC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作三角形ABC的轴对称图形。 (4)请按1:2的比例尺,画出小红旗的图形。 四、我能行。 1.根据下图填空。 (1)①号三角形绕A点按______时针方向旋转了______度。 (2)②号梯形绕B点按______时针方向旋转了______度。 (3)③号三角形绕C点按______时针方向旋转了______度。 2.看图完成下面的填空。(11分) (1)体育馆在钟楼北偏°方向,距离是米。 (2)新华书店在钟楼偏方向,距离是米。 (3)怡心公园在钟楼偏°方向,距离米。 (4)百货大楼在钟楼偏°方向,距离是米。 (5)人民广场在钟楼的西偏北45°方向,距离是1500米,请你在图上标出来。 3.李老师在一次旅游观光中,他发现车上的导航显示:客车现在的位置是(3,1),2小时后客车所在的位置是(7,1)。

《图形的运动 》教材分析

《图形的运动(三)》教材分析 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第二完全小学冯昊卿(初稿) 浙江省诸暨市教育局教研室汤骥(统稿) 在本单元教学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认识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将一个轴对称图形补充完整,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本单元将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能从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进一步感受图形变化带来的美感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时既要关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又要为中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切实把握好“图形旋转”的具体目标及其要求的“度”。 一、与实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同)的主要区别 1.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后的教材将轴对称的内容安排在四年级下册,这样的编排更能体现螺旋上升式的递进。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画出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虽然都是第二学段的内容,但对于学生来说,轴对称相较于旋转来说更简单易懂,因此把内容提前到四年级下册,学生也能接受和理解。而五年级下册主要编排图形旋转的内容,这样更加有针对性和统一性。 2.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后的教材更加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图形的旋转。比如让学生回忆风车、道闸挡车杆的起落、荡秋千等熟

悉的实例作为研究旋转现象的素材,引出图形的旋转运动,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3.与实验教材相比,在学习例3(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前编排了例2(借助三角尺在方格纸上的旋转),让学生初步感知旋转的特征,为例3的教学做好准备。 4.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后的教材将原本的“欣赏设计”改为例4(用七巧板拼出一个小鱼图案)的活动,让学生探索多个图形拼租的运动变化。使学生经历“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这样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二、教材例题分析 例1:旋转的含义 例1借助钟面指针的运动,明确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与旋转角度。教学中要注意通过观察、想象、操作、描述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旋转变化。比如,先让学生观察钟表的指针,独立思考如何准确地描述指针从“12”到“1”的旋转过程,然后再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含义,明确要想表述清楚指针的旋转,一定要说清“指针是绕哪个点旋转”“是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了多少度”这几点。也可以将操作和描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钟表上边拨指针边用三要素描述其运动过程,体会旋转的含义。 例2:认识图形旋转的特点 例2让学生观察图中旋转前后的三角尺位置变化,明确图形旋转的特征:旋转中心的位置不变,三角形的边都绕O点逆时针旋转了90°。还要让学生知道

图形的运动及图形与位置练习题

图形的运动及图形与位置练习题 一、认真想,准确填。 1.在平面图上通常确定的方位是:上北下()、左()右()。右图中,B点在A 点东偏北的方向上,也可以说 B点在A点北偏()的方向上。 2.一个物体的位置可以用数对来描述,如A(5,3)表示这个物体在第5列,第()行。B(1,3)表示这个物体在第()列,()行。 3.小明看小兰是在南偏东45°的方向上,小兰看小明就是在()45°方向上。 4.正方形有()条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条对称轴。 5.看图填空。 A向()平移了();B向()平移了()格;C向()平移了()格。 6.这些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1)李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现象。 (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现象。 (3)妈妈用拖布擦地,是()现象。 (4)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现象。 二、精心比较,准确选择。 1.如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学校在小明家北偏东45°,600米方向上。 B.小明家在学校北偏西45°,600米方向上。 C.学校在小明家南偏东45°,600米方向上。2.下列日常生活现象中,不属于平移的是()。 A.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滑行 B.大楼电梯上上下下地迎送来客 C.时钟上的秒针在不断地转动 D.滑雪运动员在白茫茫的平坦雪地上滑翔 3.少年宫为观察点,学校在北偏西30 的方向上,下图中正确的是()。 4.在下列图案中,属于轴对称图案的是( )。 A. 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A B C D 5.下面四组图形中,经过轴对称可以重合的是( )。 6.图案是从()号纸上剪下来。 三、操作我最棒。 1.按要求画出下面四位同学家的位置。 (1)李红家在学校西偏南40°方向,距离300米。

最新五年级图形的运动练习题

五年级图形的运动练习题 一、填空: 1、角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 2、线段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 3、图形运动的基本形式是、旋转和翻折;经过这些运动后,它的形状大小都不会改变,只是有了改变。 4、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不相等,那么它有条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 5、旋转对称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填“一定”或“不一定”或“一定不”) 6、考察甲、乙、丙各图中的阴影部分的分布规律,按此规律在图丁中画出其中的阴影部分。 二、选择题: 1、下列各图中,即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2、下列图形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3、下列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少的是()

4、下列四幅图中可以由图甲平移得到的()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存在旋转600后与自身重合的旋转对称图形; B、存在旋转300后与自身重合的旋转对称图形; C、存在旋转900后与自身重合的旋转对称图形; D、存在旋转1000后与自身重合的旋转对称图形。 6、如图,小强拿一张正方形的纸,沿图甲中虚线对折一次得图乙,再对折一次得图丙,然后用剪刀沿图丙中的虚线剪去一个角,再打开后的形状是() 三、画图题: 1、如图,画出三角形ABC关于直线l的对称A1B1C1。

(1)(2)(3) 2、如图,画出三角形ABC关于点O中心对称的三角形A2B2C2。 3、如图,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先以顶点B为旋转中心,朝逆时针方向旋转900,得三角形A1BC1;再以直线BC1为对称轴,作出三角形A1BC1的对称三角形A2BC1。 四、简答题: 1、如图是不是旋转对称图形?如果是,指出最小旋转角的大小。 (1)(2) 2、如图,A、B、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分别以AB、BC为边在同侧作两个等边三角形,联结AE和CD,试问怎样旋转三角形ABE,才能使它与三角形BDC重合?通过这样的图形运动,你能判断三角形ABE与三角形DBC中哪些线段和角是相等的?

图形的运动单元测试1(学生)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年级:初一科目:数学课时数:3 课题图形的运动章节测试 教学目的查漏补缺;考前模拟. 教学内容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如果某个图形绕着它的中心点旋转180°后能够与原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 2.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翻折后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我们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3.长方形有条对称轴. 4.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5.圆有条对称轴. 6.图形在平移、旋转变换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图形的和不变. 7.国旗上的五角星是旋转对称图形,它的旋转最小角度是. 8.在26个英文大写字母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共有个. 9.在长方形、正方形、圆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个. 10.如果△ABC与△DEF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那么△ABC与△DEF的关系是. 11.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BC上有一点E,延长AB至F,使BF=BE,AE的延长线 交CF于G,则线段AE与CF的关系一定是. 12.小明从镜子中看到电子钟的显示屏上的时间为15:20,那么实际时间为.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3.香港于1 997年7月1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它的区徽图案(紫荆花)如图所示,这个图形( ) A.是轴对称图形; B.是中心对称图形; C.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D.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15.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图形是() 16.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7.在下列旋转对称图形下面的括号中,写出旋转的最小角度.18.画出下列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19.标出下列各旋转对称图形的旋转中心,用字母O注明.

四年级数学下册7图形的运动二教学分析素材新人教版

《图形的运动(二)》单元教学分析 (一)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感受平移运动的特点,发展空间观念。 (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 1.教学内容和作用 小学阶段“图形的运动”共安排了三次,第一学段安排了一次,侧重于整体感受现象,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第二学段安排了两次,侧重于通过画图等方式,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特点。本册是第二次学习,主要是对平移和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要求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及补全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会运用平移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帮助学生积累图形运动经验,描或画出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促使学生在探索和理解“运动”的过程中,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和编排结构如下: 2.教材编排特点 (1)凸显《标准(2011)》理念。 新修订的教材将原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图形的变换”单元中的“轴对称”内容提前至本册,并与原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图形与变换”单元中的“平移”内容进行整合并重新编排,体现以下变化: ①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时,突出了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同时巩固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知识; ②在习题中增加了对称轴是斜置的情况(练习二十第6*题),使学生加深理解轴对称的特征; ③增加了利用平移知识解决问题的例题。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3单元图形的运动单元测试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单元测练题(三)(2018年春) (P28—38图形的运动) 一、画一画。(24分) (1)画出线段AB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后的线段。(2)画出线段AB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 (3)三角形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 (4) 三角形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 二、填一填。((1)题8分, (2)题6分, (3)题9分, (4)题8分,共31分) 1.仔细看图,填一填。 ①△先向( )平移了( )个方格,又向( )平移了( )个方格。 ②☆先向( )平移了( )个方格,又向( )平移了( )个方格。 2.图中,图形①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到图形( )所在的位置。 图中,图形②绕点O 遂时针旋转( ),到图形③所在的位置。 3.(1) 图形A 绕O 点( )方向旋转( )得到图形B 。 再旋转( )得到图形C ,再旋转( )得到图形D 。 (2)图形B 绕O 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图形( )。 (3)图形D 绕O 点( )方向旋转90°得到图形C 。 ④ ① ② ③ O

4.(1)图形B是图形A绕O点( )方向旋转( )后,又向( )平移( )个方格得到的。 (2)图形D是图形C绕P点( )方向旋转( )后,又向( )平移( )个方格,再向( )平移( )个方格得到的。 三、画出变换位置后的图形。((1)题8分,(2)题8分,(3)题5分,共21分) 1.(1) 将图B绕点M顺时针旋转90°。 (2)将图B向右平移10格,画出新图形。 2.画一画。 (1)把图A向右平移5格后,再向下平移3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C。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 图形与位置》总复习教案-word文档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图 形与位置》总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复习有关简单的路线图,进一步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和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有关简单的路线图,会辨认运动方式,并能根据要求画出相关图形。 教学难点 画出轴对称图形和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方位图。 1、复习。 (1)简单地让学生回顾一下有关方位的知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在教室里同学间的相互之间的位置情况。 2、书本上第87页的练习。 (1)教材示范:邮局在(华光路)和(柳泉路)的交叉路口的(西南)角。

让学生理解是填路名和方位。 (2)问题1:育英小学在电影院的()方向。 引导学生找到育英小学和电影院,然后根据它们的位置来判断。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3)问题2:公园在()和()的交叉路口的()角。 同样引导学生先找到公园,再找到与公园相邻的两条路,再判断其方位。 (4)问题3:张丽去上学,她可能沿着()向()走,到华光路再向()走,在马路的()侧就是育英小学。 让学生找到张丽家和小学,然后根据张丽所走的路线来完成此题。 (5)问题4:张丽上学还可以走哪条路线? 同学之间说一说后集体交流。 二、运动。 1、回顾。让学生回忆一下,像哪些物体的运动我们认为是平移,哪些物体的运动是旋转,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2、书本上第87页的练习。 逐一出示四幅图,让学生说一说分别是哪种运动方式? 思考后举手发表。 三、在方格纸上画图。 1、出示几幅图,让学生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

二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一)》试卷及答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带答案|人教版 一、画一画。(1题10分,2题16分,共26分) 1.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画“√”。 2.下列现象中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二、请在()里写出分针从12旋转到下面各个位置所经过的时间。(8分) 三、判断。(每题2分,共10分) 1.工中喜小日左边这些汉字都是轴对称图形。() 2.直线行进中的滑雪板的运动属于平移现象。() 3.数字“0”是轴对称图形,数字“6”不是轴对称图形。() 4.摩天轮的转动是旋转现象。() 5.物体经过平移或旋转后,物体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四、选一选。(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属于平移现象的是()。

2.下列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3.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 4.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沿虚线剪掉,打开后的图案是()。 5.下面()不是由、、通过平移得到的。 五、下面的汉字、字母、图案都是轴对称图形,你能猜猜整个的图形是什么吗? 写在括号里。(10分)

六、连一连。(每题8分,共24分) 1.下面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连一连。 2.(变式题)下面的图案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请连一连。 3.(变式题)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请连一连。

七、圈一圈。(每题4分,共12分) 1.下面哪棵树是通过左边的图形平移得到的? 2.下面哪架飞机可以通过左边的图形旋转得到? 3.按照下面的方式折、画、剪(并描出眼睛),得到的是哪幅图?请圈一圈。

1 / 5 答案 一、1. (√)( )(√)(√)( ) 2.(○)(△)(△)(△)(△) (○)(△)(○) 二、20 25 55 40 三、1.× 2.√ 3.√ 4.√ 5.√ 四、1.② 2.① 3.① 4.① 5.② 五、 易错点拨: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画出完整图形再判断。 六、1. 2. 3. 六、1.圈第 3 个图形 2.圈第 2 个图形 3.圈第 1 个图形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单元测试卷(含 答案)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图形的运动》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平移的画“√”,旋转的画“○”。 2.如图,指针从“12”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到“3”;指针从“12”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到“10”;指针从“3”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到“6”;指针从“6”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到“12”。 3.看图,填空。 (1)图形1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到图形( )。 (2)图形2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到图形( )。 (3)图形4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图形( )。 (4)图形3绕点O逆时针旋转270°到图形( )。

4.从早上7:00到中午11:00,时针旋转了( )°;从8:00到 8:25,分针旋转了( )°。 5.图形②是由图形①先向( )平移( )格,再向( )平移( )格得到的;图形③是由图形②绕点(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得到的。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面物体的运动方式不属于旋转的是( )。 A.方向盘B.陀螺 C.螺旋桨D.电动伸缩门 2.如图,将三角形ABC绕点A旋转到三角形ADE,则旋转方式是( )。 A.顺时针旋转90°B.逆时针旋转90° C.顺时针旋转45°D.逆时针旋转45° 3.下面图案可以经过平移得到的是( )。 A. B.

C. D. 4.下图等边三角形绕中心点O至少旋转( )后才能与原图形重合。 A.60°B.90° C.120°D.任意度数 三、动手操作。(每题8分,共24分) 1.画出方格中的小旗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将方格中的图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变成图形B,画出图形B。 3.先将四边形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再将旋转后的图形向右平移8格。 四、我会应用。(1题8分,其余每题9分,共44分) 1.想一想,填一填,并回答问题。

《图形的运动》单元测试卷

《图形的运动》单元测试卷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4分) 1.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正六边形有( )条对称轴,圆有( )条对称轴。 2.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在里画“√”,不是的在里画“×”。 3. (1)三角形①是把三角形A向( )平移( )格得到的。 (2)三角形②是把三角形A向( )平移( )格得到的。 (3)三角形③是把三角形A向( )平移( )格,再向( )平移 ( )格得到的。 4.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3分,共9分) 1.把图形A向右平移( )格,得到图形B。 A.5 B.7 C.9 2.下列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个。 A.2 B.3 C.4 3.下面这个图形的面积是( )cm2。 A.11 B.12 C.13 三、把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的图形涂上颜色。(5分)

四、我会画。(18+8+8+8=42分) 1.画出下列各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2.根据对称轴,画出下面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再将整个图形向右平移7格。 3.画出图形A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

4.图形B是图形A向上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8格后得到的图形,请画出图形A。 五、我会应用。(每题10分,共20分) 1.下面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 cm,求出下面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 2.求下面图形的周长。(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 dm)

答案 一、1.2 4 3 1 6 无数 2.√ × × √ √ × 3.(1)右 5 (2)上 3 (3)下 3 左 2(或左 2 下 3) 4.14 12 12 29 二、1.B 2.B 3.B 三、 四、1. 2. 3.

图形地运动及位置与方向

图形的运动 知识要点: 1、轴对称图形 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2、平移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 3、旋转 一个图形绕一点沿一定方向转动一定角度。 4、放大和缩小 图形的形状不变,只是大小发生变化。 5、对称、平移、旋转和放大与缩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试题精选: 1、下面每组图形中,都是轴对称图形的一组是() A.平行四边形、等边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半圆、扇形 C.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D.圆、梯形

2、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3、桌面上平放着一个边长是2分米的等边三角形ABC ,现将这个三角形按下图所示紧贴着桌面进行滚动。 (1)从图①位置滚动到图⑤位置,请你在括号中用A 、B 、C 标出对应点的位置。 (2)在整个滚动过程中,点A 经过的路线轨迹长( )分米。 4、如图,在ABC ?的顶点A 的位置可以用有序数对(3,5)表示。当点B 、C 不动,点A 向左平移到位置( , )时,ABC ?变成直角三角形。它与原三角形相比,面积( )(填“变大”“变小”“不变”)。 ( ) ( ) A C 6 6554312A B D

5、画出正确的图形 (1)将图形绕点O按顺时针旋转90°。 (2)将(1)中所得的图形画出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3)试求(2)中轴对称图形的面积(网格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 6、填一填,画一画。 (1)点B的位置为(2,8),点C的位置是()。 (2)画出将三角形ABC向下平移4格后的图形。 (3)画出将三角形ABC按2:1放大后的图形。

《图形的运动(二)》教材分析

《图形的运动(二)》教材分析 小学阶段“图形的运动”共安排了三次,“图形的运动(二)”是第二次学习这一内容,主要是对平移和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是在第一学段整体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一、主要内容 本单元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对于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第二小节对于平移的再认识。每个小节都安排了两个例题:第一小节由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补全轴对称图形组成;第二个小节是由画平移后的图形和运用平移知识解决问题组成。编排如下图: 二、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感受平移运动的特点,发展空间观念。 三、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 1.关注知识形成过程,把握核心内容。 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学习情境,在他们已有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基础上编排,4个例题承载着不同的任务,既有数学知识的认识深化,更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为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提供适宜的学习素材。教学时要全面分析,重视教材的变化,确定教学目标,把握核心问题,落实课标的核心理念。例如,教材第78页的例4中,小男孩“这个图形有两条边都是曲线,怎么计算面积呀?”引发学生思考,是该例题的核心问题;小精灵“用学过的图形运动知识试一试。”点明了要解决的问题和单元学习的联系,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向。 2.借助“方格图”学习轴对称和平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方格图是学生学习轴对称、平移两种图形变换的重要工具,方格图上一条条水平和竖直的线,为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