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习题集

普通化学习题集
普通化学习题集

计算题

1、反应2C(s,石墨)+2H2(g)+H2O(l)=C2H5OH(l)并不能实际发生。由下列反应计算乙醇的ΔfH θm(298)。

(1) C2H5OH(l) + 3O2 (g)= 2CO2(g) + 3H2O(l) ΔrH θm(1)=-1366.7 kJ·mol-1

(2) C(s ,石墨) + O2(g) = CO2(g) ΔrH θm(2)=-393.5 kJ·mol-1

(3) H2(g) + 1/2O2(g) = H2O(l) ΔrH θm(3)=-285.8 kJ·mol-1

解:2×(2)+3×(3)-(1)得:

H2(g)+ 2C(s,石墨)+1/2 O2(g)= C2H5OH(l)

ΔfH θm(C2H5OH ,l)= 2×ΔrH θm(2)+3×ΔrH θm (3)-ΔrH θm (1) =-277.7 (kJ·mol-1)

2. 溶液中 c(Fe3+)=0.10mol·L-1,刚开始生成沉淀Fe(OH)3时的pH 是多少?Fe3+定性沉淀完全时pH 是多少?已知K θsp{Fe(OH)3}=2.64×10-39

解: Fe(OH)3 = Fe3+ + 3OH-

K θsp(Fe(OH)3)={c(Fe3+)/c θ}.{c(OH-)/c θ}3

刚开始沉淀时所需c(OH-)为

pH=14-(-lg2.98×10-13)=1.47

定性沉淀完全时,c(Fe3+)=10-5 mol·L-1

pH=14-(-lg6.42×10-12)=2.81

3. 写出下列原电池符号,并计算电动势(298.15K ),判断反应在298.15K 时的自发方向。Zn(s) + Ni2+(0.080 mol·L-1) = Zn2+(0.020 mol·L-1) + Ni(s)

已知:?θ(Ni2+/Ni) = -0.250V , ?θ(Zn2+ / Zn) = -0.762V

解: 原电池符号: Zn|Zn2+(0.020 mol·L-1)‖Ni2+ (0.080 mol·L-1)|Ni

正极: 负极:

ε>0,所以反应在298.15K 时正向自发进行。

4、欲配制pH=5.00的缓冲溶液500ml ,且要求其中醋酸的浓度c(HAc)=0.20mol·L-1。问应取c(HAc)=1.0mol·L-1的醋酸溶液和固体NaAc.3H2O 各多少?已知:K θa(HAc)=1.76?10-5

333)()()(+-=Fe c OH Fe K OH c sp θ13310

.01064.21098.2)(39-?-?==-OH c )(1042.6)(1123101064.2539--?-??==--L mol OH c )(282.0080.0lg 2059.0250.0)/(2V Ni Ni -=+-=+?)(812.0020.0lg 2059.0762.0)/(2V Zn Zn -=+-=+?)(530.0)812.0(282.0V =---=ε

解:

c(Ac-)=0.34 mol·L-1

需取固体NaAc·3H2O 的质量为

m(NaAc·3H2O)=0.34×0.500×136g·mol-1=23g

需取原醋酸溶液的体积为

5.已知298K 时:

(1) 4NH3(g)+5O2(g)=4NO(g)+6H2O(l) △rH θm,1=-1170 kJ·mol-1

(2) 4NH3(g)+3O2(g)=2N2(g)+6H2O(l) △rH θm,2=-1530 kJ·mol-1

计算△fH θm(NO,g)。

解: [(1)-(2)]÷4

=[△rH θm,1-△rH θm,2]÷4

=[―1170―(―1530)]÷4

=360÷4=90(kJ·mol-1)

即:△fH θm(NO,g)= 90(kJ·mol-1)

04-05B2.在1LNa2CO3溶液中溶解0.01mol 的CaSO4,问Na2CO3的最初浓度应为多大? 已知:K θsp(CaSO4)=9.1×10-6,K θsp(CaCO3)=2.8×10-9

解:沉淀转化平衡为

CaSO4(s)+ CO32-(aq)= CaCO3(s)+ SO42-(aq)

K θ=c(SO42-)/c(CO32-)

= c(SO42-)/c(CO32-)c(Ca2+)/c(Ca2+)

= K θ sp(CaSO4)/ K θsp(CaCO3)

=9.1×10-6/2.8×10-9

=3.3×10∧3

0405A2. 将下列各组溶液等体积混合,问哪些可以生成沉淀,哪些不能?[K θsp(AgCl)=1.8×10-10]

(1)0.01 mol·L-1 AgNO3和1.0×10-3 mol·L-1 NaCl 混合液;

(2) 1.5×10-5 mol·L-1 AgNO3和1.0×10-6 mol·L-1NaCl 混合液;

(3) 0.1 mol·L-1 AgNO3和0.5 mol·L-1NaCl 和混合液。

解:(1)Q=1/2(0.01) ×1/2(1.0×10-3)

=2.5×10-6>K θsp(AgCl) 故有AgCl 沉淀生成

(2)Q=1/2(1.5×10-5) ×1/2(1.0×10-6)

=3.75×10-12<K θsp(AgCl) 故无AgCl 沉淀生成

(3)Q=1/2(0.1) ×1/2(0.5)

=1.25×10-2>K θsp(AgCl) 故有AgCl 沉淀生成

04-05B3.计算10mlc(NH3)=0.30mol·L-1氨水溶液与10mlc(HCl)=0.10mol·L-1盐酸溶液混合后组成的缓冲溶液的pH 值。

已知pKb θ(NH3·H2O)=4.75 00.5)(2

.0lg 1076.1lg )()(lg 5=-?-=-=---Ac c Ac c HAc c pKa pH θ)(10.00

.1500.020.0)(L HAc V =?=

解:c(NH3) =(0.30×10-0.10×10)/(10+10)=0.10(mol·L-1)

c(NH4+)=(0.10×10)/(10+10)=0.05(mol·L-1)

pOH =p Ko (NH3·H2O )-lg c(NH3)/ c(NH4+)

pOH =4.75-lg0.10/0.05=4.45

pH =14.00-4.45=9.55

04-05A3. 298.15K 时,由实验测得0.500mol.L-1的某弱一元酸溶液中有0.00368%的酸分子发生离解。计算此溶液中的H+浓度、pH 和该酸的离解常数K θa 。

已知:1.842=3.39; lg1.84=0.26

解:K θa=c × α2 =0.500×(0.00368%)2=6.77×10-10

c/ K θa > 500 ,可以用最简式

=1.84 × 10-5(mol.L-1)

pH=-lg(1.84 × 10-5)=4.74

04-05B4.现有电极反应:Fe3++e=Fe2+,φθ(Fe3+/Fe2+)=+0.771v,求C(Fe3+)=1mol·L-1,C(Fe2+)=0.0001mol·L-1时的φ(Fe3+/Fe2+)。

解:φ(Fe3+/Fe2+)=φθ(Fe3+/Fe2+)+0.0592lg c(Fe3+)/ c(Fe2+)

=0.771+0.0592lg1/0.0001

=1.0078(v)

04-05A4. 计算CaF2在pH=5.00的盐酸中的溶解度。已知:K θsp(CaF2)= 1.46×10-12, K θa(HF)= 3.53×10-4, 0.6643=0.2929

解: CaF2(s)=Ca2+(aq)+2F-(aq) 1

2F-(aq)+2H+(aq)=2HF(aq) 2

1+2得:CaF2(s) +2H+(aq) =Ca2+(aq)+ 2HF(aq)

解得:s=6.64×10-6 mol/L

1. 如何配制pH=5的缓冲溶液500mL ?

[试剂不限,已知pKa θ(HAc)=4.75]

解:首先选择缓冲对,因pKa θ(HAc)=4.75与要求配制的缓冲溶液的pH 值接近,所以可选择HAc-NaAc 作缓冲对。 c K H c a ?=+θ)()

()()()()(22222--++?=F c F c H c HF c Ca c K θ2

2)]([)(H F K Ca F K a sp θθ=2412252)1053.3(1046.1)10()2(---??=s s )

()(log 75.400.5)()(log )(NaAc c HAc c NaAc c HAc c HAc pK pH b a b a a -=-=θ

L mol c NH K OH c b b /104.905.01076.1)()(453---?=??=?=θ

即,可用c(HAc)=0.56 mol ?L-1, c(NaAc)=1.00 mol ?L-1的溶液各250mL 混合而得。

2. 383K 时,反应Ag2CO3(s)=Ag2O(s)+CO2(g)的?rGm θ=14.8kJ/mol ,求此反应的K θ (383K);在383K 烘干Ag2CO3(s)时,为防止其受热分解,空气中p(CO2)最低应为多少kPa ?

解:

14.8×103=-2.303 ×8.314 ×383lgK θ

K θ(383K)=10-2

要使Ag2CO3(s)不分解,则:

即:p(CO2)>1.01kPa

3. 298K 时,下列原电池的电动势ε=0.268V 。计算负极溶液的pH 值:

Pt ∣H2(g ,100kPa) ∣H+(aq)∣∣H+(aq,1mol ?L-1)∣H2(g ,100kPa) ∣Pt

解: 根据氢电极的电极反应:2H+ + 2e = H2

得:pH=4.54

4. 将20mLc(MgCl2)=0.50mol/L 的氯化镁溶液与20mLc(NH3)=0.10mol/L 的氨水混合,有无Mg(OH)2沉淀生成?[Ka θ(NH3?H2O)=1.76?10-6]

所以,有Mg(OH)2沉淀生成

5. 水中若ρ(SO42-)≥250mg/L ,则会引起腹泻而不能饮用。若流经含石膏(CaSO4?2H2O)的土壤的水已被CaSO4饱和,还能不能饮用?(Ksp θ(CaSO4)=7.10?10-5)

解: 56.0)()(=NaAc c HAc c b a θ

θK RT G m r ln -=?2

210)(-=>=θθK p

CO p Q )/()/(22H H H H ++-=??εθV

H H H H 268.0268.0000.0)/()/(2

2-=-=-=++ε??θ268.0059.0)(lg 2

059.0/)(]/)([lg 2303.2)/()/(222

22-=-==+=++++pH H c p H p c H c F RT H H H H θ

θθ??1228

2422106.5])([103.8)104.9(25.0)()(----+?=>?=??==OH Mg K OH c Mg c Q sp θ13542

41043.81010.7)()(---??=?===L mol CaSO K S S CaSO K sp sp θ

θ

所以不能饮用

6. 用pH 计测得HF 溶液的pH=2,其电离度α为1.5%,试求出HF 溶液的浓度和HF 的电离平衡常数Ka θ?

解:HF = H+ + F-

开始(mol/L ) c 0 0

平衡(mol/L ) c(1-α) c α c α

c(H+)=c α 10-2=1.5%c c(HF)=0.67mol/L

7. 在1.0L c(NH3)=0.20mol ?L-1的氨水中,需加入多少克(NH4)2SO4方可配成pH=9.25的缓冲溶液? [已知pKb θ(NH3?H2O )=9.25 M[(NH4)2SO4]=132.0g ?mol-1]

解: 判断题

1.( × )298K 时,稳定态单质的标准摩尔熵S θm (298K )等于=0。

2.(× )某化学反应的ΔrG θm>0,此反应一定能自发发生的。

3.(× )有一由HAc –NaAc 组成的缓冲溶液,若溶液中的c(HAc)>c(NaAc),则该缓冲溶液抵抗外来酸的能力大于抵抗外来碱的能力。

4.( × )常温下,K θsp (Ag2CrO4)=1.12×10-12, K θsp (AgCl)=1.77×10-10,所以,AgCl 的溶解度大于Ag2CrO4的溶解度。

5*.( √ )诱导力也存在于极性和极性分子之间。

6.( √ )在标准状态下,反应C(石墨)+1/2O2(g)=CO2(g)的ΔH θ=-393.51KJ·mol -1, 由此可知CO2(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 θm)=-393.51KJ·mol -1。

7*. ( √ )由于σ键原子轨道的重叠比π键大,所以σ键比π键稳定。

8. ( √ )螯合物中由于螯环的形成,使螯合物比一般的配位化合物稳定。

9. ( √ )溶液的离子浓度越小,活度系数越大,活度与浓度的差别就越小。

10.( √ )电极电势越大,其氧化态氧化能力越强,还原态的还原能力越弱。

13241043.8)(---??=L mol SO c 1

13242503.8091000961043.8)(----?>?=???=L mg L mg SO ρ221002.1)(-?=-=α

αθc c K a )()(log )(2344O H NH c NH c NH pK pH b a a ?-=++θ)()(log )75.40.14(25.944++--=NH c NH c b a 1)()(234=?+O H NH c NH c b a g SO NH m m SO NH M m 2.13])[(0.1321])([20.04242142421=?==

是非题:(在正确叙述的括号内打“√”,在错误叙述后打“×”)

1. 反应 H2(g)+ S(g)= H2S(g)的ΔrHθm ,就是化合物 H2S(g)的标准生成焓ΔfHθm。(×)

2. 系统经历一个循环,无论多少步骤,只要回到起始状态,其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量ΔU 和ΔH应为零。(√)

3. 单质的标准熵Sθm为零。(×)

4. 若反应的ΔrH和ΔrS均为正值,则随温度的升高,反应自发进行的可能性增加。(√)

5. 有气体参加的平衡反应,改变总压,不一定使平衡移动,而改变任一气体的分压,则一定破坏平衡。(√)

6. 对一切化学反应来说,如反应物浓度加倍,则反应速率也将加倍。(×)

7. 在同重量的水和醋酸中,分别加入同重量的甘油,则这两份溶液的凝固点下降值相同。(×)

8. Kθsp越小的难溶盐,溶解度也越小。(×)

9. 氧化一还原反应是有电子得失的反应。(×)

10. 化学反应平衡的标志是ΔrGm = 0,而电化学反应平衡的标志是εθ = 0。(×)

11. 反应级数可以是整数、分数或零等。(√)

12. 速率常数k值越大,表示反应的速率越快。(√)

13*. 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也可能是非极性分子。(√)

14. 液态水在100℃、l00kPa条件下气化为水蒸气,此过程均可认为是可逆过程,因此ΔG =0。( × )

15. 胶粒一定带有电荷,否则不能稳定存在。(√)

16. N2(g)+ O2(g)= 2NO(g),ΔrHθm = +181.00 kJ·mol-1表明该反应生成1mol NO (g)时可放出 90.50 kJ·mol-1的热。(×)

17. CaO(s)+ CO2(g)= CaCO3(s)的焓变ΔrHθm,就是CaCO3(s)的标准生成焓。(×)

18. 自发过程必使系统的熵值增大。(×)

19. 反应的标准Gibbs函数变ΔrGθm负值越大,表明反应进行的趋势越大。(√)

20. 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应写出所有气体物质的相对压力项和溶解物质的相对浓度项,固态和纯液态物质则不计入。(√)

21. 在同一温度下,用化学方程式H2(g)+ I2(g)=2HI(g)或用方程式 1/2H2(g)+ 1/2I2(g)=HI(g),前者的平衡常数是后者的2倍。(×)

22.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23. 稀溶液的依数性是由溶液中溶质的粒子数决定的,而与溶质的性质无关。(√)

24. 失去电子、元素的氧化数升高,反应中氧化数升高的物质是氧化剂。(×)

25. 100 mL0.1mol·L-1的醋酸溶液加 50mL水稀释后,其离解度 a增大,pH值也增大。(√)

26. 中心离子的配位数等于配体数。(×)

27. 在一定温度下,εθ只取决于原电池的两个电极,而与电池中各物质的浓度无关。(×)28*. 氢原子的能级中4s=4p=4d=4f,而多电子原子中4s<4p<4d<4f。(√)

29*. 色散力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之间,也存在于极性分子之间。(√)

30*. 非极性分子中的化学键,一定是非极性的共价键。(×)

31.298K时,稳定态单质的标准摩尔熵Sθm(298K)=0。(×)

32.某化学反应的ΔrGθm>0,此反应是不能自发发生的。(×)

33.有一由HAc–NaAc组成的缓冲溶液,若溶液中的C(HAc)>C(NaAc),则该缓冲溶液抵抗

外来酸的能力大于抵抗外来碱的能力。(×)

34.常温下,Kθsp(Ag2CrO4)=1.12×10-12,Kθsp(AgCl)=1.77×10-10,所以,AgCl的溶解度大于Ag2CrO4的溶解度。(×)

35*.取向力存在于非极性和极性分子之间。(×)36.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不仅与溶质种类有关,而且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37.在标准状态下,反应CO(g)+1/2O2(g)=CO2(g)的ΔHθ=-283.0KJ·mol-1,由此可知CO2(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θm)=-283.0KJ·mol-1。(×)

38.催化剂既可以降低正反应的活化能,也可以降低逆反应的活化能。(√)

39*.p区元素的最高氧化数=族数=最外层的s+p电子数。(√)

40.难挥发非电解质溶液的蒸气压实际上是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

41.弱酸溶液越稀,其离解度就越大,故溶液中的c(H+)也越大。(×)

42. 平衡常数Kθ可以直接由反应的ΔG求得。(×)

43. 对于ΔrHm>0,ΔrSm<0的反应,任何温度条件下都不能正向自发。(√)

44. 298K,稳定态单质的标准熵Sθm(298K)=0KJ·mol-1·K-1。(×)

45. NaCl水溶液和NaAc水溶液都是中性。(×)

46*. 所谓sp2杂化,是指1个s电子和2个p电子的混杂。(×)

47. 在298K,标准氢电极的ψθ(H+/H2)=0.000V是通过精密测定的。(×)

48. 溶液的离子浓度越大,活度系数越小,活度与浓度的差别就越大。(√)

49. 对于ΔrGθm<0的反应不一定都能自发进行。(√)

50.质量作用定理只适用于基元反应。(√)

填空题

1、在温度低于523K时,NO2(g)+CO(g)→NO(g) +CO2(g)的反应机理为:

(1) NO2(g) +NO2(g)→NO3(g) +NO(g) (慢反应);

(2) NO3(g) +CO(g)→NO2(g)+CO2(g)(快反应);

则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式为V=kc2(NO2) ,反应级数为二级。

2、33号元素的电子排布是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是第四周期,第VA(五主)族。

3、HPO42-的共轭酸为H2PO4-,共轭碱为PO43-。

4、在酸性介质中,各电对的φθ分别如下,试比较它们的氧化态物质氧化能力的相对大小:已知φθ(Cr2O7 2- / Cr3+) = 1.33V,φθ(S2O8 2- / SO4 2-) = 2.01V,φθ(MnO4 - / Mn2+ ) = 1.51V。

氧化态物质的氧化能力:S2O8 2- >MnO4 - >Cr2O7 2-

5*、卤化氢HCl、HBr和HI,沸点由高至低的顺序是HI>HBr>HCl,而CO和N2相比较,沸点较高的是CO。

6、对于反应:C(s) + CO2(g)= 2CO(g);ΔrHmθ(298K)=172.5 KJ·mol-1

若增加总压力,平衡向左(逆)方向移动,标准平衡常数Kθ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向右(正)方向移动,标准平衡常数Kθ增大。

7、配合物[Co(NH3)2(en)2](NO3)3的命名为硝酸二氨?二(乙二胺)合钴(Ⅲ),中心离子是Co3+,中心离子的配位数是 6 。

8、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是指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渗透压等性质与溶液中溶质的独立质点数有关,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填空题

1.已知△fHθm(H2O,l)=-285.9KJ·mol-1,在25℃及101325Pa下,反应

H2(g)+1/2O2(g)=H2O(l)的△rHθm应为-285.9 KJ·mol-1。

2.反应N2(g)+3H2(g)=2NH3(g)在某一温度时达到平衡,其Kθ=0.63。若此时通入一定量的H2(g),则平衡常数Kθ和反应商Q的关系是Q

3.若系统吸收了500 KJ热,且对外做了280 KJ的功,则系统的内能的变化为ΔU=+220KJ 。

5.某反应A(g)+2B(g)=2C(g)是简单反应,则其速率表达式为υ=kc(A)c2(B) ,此反应为三级反应。

6.在原电池中,电极电势ψ值大的电对为正极,电极电势ψ值小的电对为负极;ψ值越大,电对中氧化态的氧化能力越强,ψ值越小,电对中还原态的还原能力越弱。

7.配合物[Pt(NH3)4(NO2)Cl]CO3的命名为碳酸一氯·一硝基·四氨合铂(IV),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 6 ;配合物[Co(en)3]Cl3的命名为三氯化三乙二胺合钴(III),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 6 。

8*.在单电子原子中,需要用 4 个量子数决定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分别是(用符号表示)n l m ms,表征电子自旋方向的量子数为ms ,具体的数值为±1/2 。

9.某温度时,反应2SO2(g)+O2(g)=2SO3(g)的Kθ=0.01,在相同温度下,反应SO3(g)= SO2(g)+1/2O2(g)的Kθ= 10

10*.原子序数为33的As位于周期表中四周期,VA 族。

11.可逆反应,若ΔrHθm>0,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θ会增大。12.当溶液的蒸气压与固态纯溶剂的蒸气压相等时,溶液与固体纯溶剂共存,此时的温度叫溶液的凝固点。

13.渗透现象的发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边溶液的浓度不相等。

14.胶体的电学性质包括电泳和电渗。

15.在标准状态下,对于ΔrHθm<0,ΔrSθm>0的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条件是任意温度。

16.假定某一反应的定速步骤是A(g)+2B(g)=C(g),将1molA(g)和2molB(g)放在容积为1L的容器内,当A和B都用掉一半时,其反应速度与初始速度的比为1:8。

17.反应C(s)+H2O(g)?CO(g)+H2(g) 的ΔrHθm=134KJ·mol-1 ,当升高温度时,Kθ将增大,体系中CO(g)的含量将增大,增大体系的压力,平衡向左(逆)移动。

18.向NH3水溶液中加入NH4Cl固体,NH3的离解度将降低,此现象叫同离子效应。

19.HPO42-的共轭酸为H2PO4-,共轭碱为PO43-。

20*.原子序数为31的元素,位于四周期,IIIA族。

21.螯合物是由中心离子与多基配位体形成的具有环状结构的配位化合物。[Cu(en)2]2+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4。

大一普通化学试卷优选及答案

精心整理 课程名称:普通化学(A)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反应2MnO4-(aq)+10Cl-(aq)+16H+(aq)=2Mn2+(aq)+5Cl2+8H2O(l)的 标准 ? 2. 3. 3+(1 4. A. 0.1mol.Kg-1C6H12O6 B.1mol.Kg-1C6H12O6 C.-1NaCl D.1mol.Kg-1NaCl E.-1CaCl2 F.-1HAc

5.熵减小的反应在低温下可自动进行,此反应的?r H m_______(>或<或=0)。 6.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在H2S、HC2O4-、CN-、HCN、H2O、CH4、H2PO4-、 Ac-、NH4+、OH-、HCO3-等物质中,仅属于碱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8.·dm-3 9. Δr H C(,则金刚石的Δf H m?(298.15K)=_____kJ·mol-1。 10.某基态原子的电子构型满足量子数n=4,l=0的电子有2个,n=3,l=2的电子有6个,其元素名称为,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周期、几族、几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某电池反应① 0.5Cu(s)+0.5Cl 2(g)=Cl -(1mol/dm 3 )+0.5Cu 2+ (1mol/dm 3 )的电动势为E 1;另一电池反应② Cu(s)+Cl 2(g)=2Cl -(1mol/dm 3)+Cu 2+(1mol/dm 3)的电动势为E 2, A 2A .3. A 4 A.增加产量B.减少产量C.防止Fe 3+ →Fe 2+ D.防止Fe 2+ →Fe 3+ 5.在下列反应中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r H m ? 与生成物的?f H m ? 相等的 是---() A.H 2(g)+2 1O 2(g)=H 2O(g)B.H 2(g)+Cl 2(g)=2HCl(g)

(完整版)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 B. 矿石粉碎 C. 蜡烛燃烧 D. 铜丝弯曲 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镁条 B. 红磷 C. 木炭 D. 铁丝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O B. Si C. Fe D. Al 5.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氧化铜 B. 空气 C. 氢气 D. 氯化钾 6. 称量固体药品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托盘天平 B. 玻璃棒 C. 酒精灯 D. 温度计7.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其中“钙、镁、锌、硒”是指( ) 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8.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9.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①② ③ A.B.C.D. 10.右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2、O2、CO2。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 ...的是() A.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 C.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 D.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 11.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曾被称为惰性气体B.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都是无色无味气体 D.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 12.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是中学生的义务。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下列信息中合理的是( ) A.燃放鞭炮,能驱鬼降魔,对空气不会造成污染 B.某机构声称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可使水变成燃油 C.普通的水由“大师”点化便成为“圣水”,饮之可逢凶化吉 D.原子弹的爆炸,是利用了原子核变化时放出的巨大能量 13、下列图示中的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4.三聚磷酸钠(Na5P3O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4 C.+5 D.+6 15.下列有关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在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上倾斜 B.实验前要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C.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在实验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D.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并正放在桌面上 16.据新华社报道,今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厂连续发生氯气(Cl2)泄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随后冷凝器中的氯化氮(NCl3)发生多次爆炸。该事件导致多人中毒、伤亡,15万人被疏散,造成 重大损失。从化学角度看,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科学性 ......的是( ) A.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B.三氯化氮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C.三氯化氮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D.化工厂不应建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区

大学化学(1)》模拟试题分解

《大学化学(1)》模拟试题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注意事项: 1. 请考生按要求在试卷装订线内填写姓名、学号和年级专业。 2. 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答案。 3. 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装订线内填写无关的内容。 4.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个2分,共20分, 将1个或2个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选错或未选均 无分) 1. 已知:A + B → M + N (θ m r H ?)1 = 35 kJ·mol -1 2M + 2N → 2D (θm r H ?)2 = - 80 kJ·mol -1 则A + B → D 的 ( θ m r H ?)3 是( C )。 (A)-10 kJ·mol -1 (B)-45 kJ·mol -1 (C)-5 kJ·mol -1 (D)25 kJ·mol -1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热的物体比冷的物体含有更多的热量; (B) 同一种状态可能有多个热力学能值; (C) 热是一种传递中的能量; (D) 物体温度越高,则所含热量越高。 3.在平衡系统中 PCl 5(g) PCl 3(g) + Cl 2(g) ΔrH θ m >0 欲增大生成物Cl 2平衡时的浓度,需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B D )。 (A)加大压力 (B)加大PCl 5浓度 (C)降低温度 (D)升高温度 4. 如果一个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为零,则反应 ( D )。

(A) 能自发进行 (B) 是吸热反应 (C) 是放热反应 (D) 处于平衡状态 5.下列物质中含有氢键的是( B D )。 (A)HBr (B) HF (C) CCl 4 (D) H 2SO 4 6.在标准条件下,下列反应均为正方向进行: Cr 2O 72-+6Fe 2++14H +=2Cr 3++6Fe 3++7H 2O 2Fe 3++Sn 2+=2Fe 2++Sn 4+ 它们中间最强的氧化剂和最强的还原剂是( B )。 (A) Sn 2+和Fe 3+ (B) Cr 2O 72-和Sn 2+ (C)Cr 3+和Sn 4+ (D) Cr 2O 72-和Fe 3+ 7.下列各物质只需克服色散力就能沸腾的是( B )。 (A)H 2O (B)Br 2(l ) (C)NH 3(l ) (D)C 2H 5OH 8.下列各离子变形性最强的是( B )。 (A)O 2- (B)S 2- (C)F - (D)Na + 9. 已知H 3PO 4的电离常数:K 1 = 7.5 ? 10-3,K 2= 6.23 ? 10-8,K 3 = 3.6 ? 10-13,则0.10 mol·dm -3 H 3PO 4溶液中氢离子浓度(mol·dm -3)为 ( B ) (A) 0.1 (B) 2.7 ? 10-2 (C) 2.4 ? 10-2 (D) 7.5 ? 10-3 10. 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C ) (A)SnCl 2 (B) AlCl 3 (C) SiC (D)KCl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0个空格,每空1分,共30分, 填错或未填均无分) 1. 在298.15K 和100kPa 下,H 2O(l)→H 2O(s)过程中△H θ < 0,△S θ < 0 △G θ > 0(填 > 、< 或 =) 2. 将Ni + 2Ag + = 2Ag + Ni 2+ 氧化还原反应设计为一个原电池。则原电池符号为 (-)N i ︱Ni 2+(c 1)‖Ag +(c 2)︱Ag (+) 。 ()()为则原电池的电动势,已知Θ+Θ+Θ=-=E V Ag A V Ni N ,80.0/g 25.0/i 2?? 1.05V ,为Θ ?m r G -202.618kJ ·mol -1 ,该氧化还原反应的平 衡常数为 3.16×1035 。(F= 96485 C mol -1)

大一普通化学试卷及答案1

课程名称:普通化学(A)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反应2MnO4-(aq) + 10Cl-(aq) + 16H+(aq) = 2Mn2+(aq) + 5Cl2 +8H2O(l)的标准 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反应2NO+Cl2→2NOCl为基元反应,其速率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总反应就是_____________级反应。 3、有下列原电池: (-)Pt|Fe2+(1mol/dm3),Fe3+(0、01mol/dm3)||Fe2+(1mol/dm3),Fe3+(1mol/dm3)|Pt(+), 该原电池的负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4、对下列几种水溶液,按其凝固点由低到高的顺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A. 0.1mol、Kg-1C6H12O6B、1mol、Kg-1C6H12O6 C、0、1mol、Kg-1NaCl D、1mol、Kg-1NaCl E、0、1mol、Kg-1CaCl2 F、0、1mol、Kg-1HAc 5、熵减小的反应在低温下可自动进行,此反应的?r H m_______(>或<或=0)。 6、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在H2S、HC2O4-、CN -、HCN、H2O、CH4、H2PO4- 、 Ac-、NH4+、OH -、HCO3- 等物质中,仅属于碱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仅属于酸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0cm30、1mol、dm-3氨水与40cm30、1mol、dm-3盐酸混合,溶液的pH值为____; 40cm30、1mol、dm-3氨水与20cm30、1mol、dm-3盐酸混合,溶液的pH值为____。 已知K a(NH4+)=5、65×10-10 8、设AgCl在水中,在0、01 mol·dm-3的CaCl2中,在0、01 mol·dm-3的NaCl中以及在 0、05 mol、dm-3的AgNO3中的溶解度分别为S0,S1,S2与S3,这些量之间的大小排列顺序 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已知反应:C(石墨) + O2(g) = CO2(g)的Δr H m? (298、15K)= -394 kJ· mol-1与反应 C(金刚石) + O2(g) = CO2(g)的Δr H m?(298、15K) = -396 kJ·mol-1,则金刚石的Δf H m?(298、15K) = _____ kJ· mol-1。 10.某基态原子的电子构型满足量子数n=4,l=0的电子有2个,n=3,l=2的电子有6个,其元 素名称为,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周期、几族、几区)。

普通生物化学习题集

普通生物化学试题 2003.12 目录 一、第一章:糖类 (4) 二、参考答案 (9) 三、第二章:脂质 (13) 四、参考答案 (17) 五、第三章:氨基酸、肽类、蛋白质化学 (20) 六、参考答案 (35) 七、第三章:酶化学 (46) 八、参考答案 (56) 九、第四章:维生素与辅酶 (61) 十、参考答案 (64) 十一、第五章:核酸化学 (68) 十二、参考答案 (73) 十三、第六章:激素 (77) 十四、参考答案 (82) 十五、第七章:生物膜和物质跨膜运输 (86) 十六、参考答案 (89)

十七、第八章:代谢总论和生物能学 (92) 十八、参考答案 (94) 十九、第九章:糖代谢 (96) 二十、参考答案 (102) 二十一、第十章:生物氧化 (107) 二十二、参考答案 (112) 二十三、第十一章:脂代谢 (116) 二十四、参考答案 (122) 二十五、第十二章:蛋白质代谢 (126) 二十六、参考答案 (132) 二十七、第十三章:核酸代谢 (137) 二十八、参考答案 (141) 二十九、第十四章:DNA的合成、修复及重组 (144) 三十、参考答案 (150) 三十一、第十五章:RNA的生物合成与加工 (155) 三十二、参考答案 (159) 三十三、第十六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转运 (162) 三十四、参考答案 (167) 三十五、第十七章:细胞代谢与基因表达调控 (170)

三十六、参考答案 (175)

一、第一章:糖类 一、填充题 1判断一个糖的D-型和L-型是以()碳原子上羟基的位置作依据。 2乳糖是由一分子()和一分子()组成,它们之间通过()糖苷键相连。 3 糖苷是指糖的()和醇、酚等化合物失水而形成的缩醛()等形式的化合物。 4 蔗糖是由一分子()和一分子()组成,它们之间通过()糖苷键相连。 5 麦芽糖是由两分子()组成,它们之间通过()糖苷键相连。 6支链淀粉是葡萄糖分子通过共价键结合的大分子,其中葡萄糖和葡萄糖的连接是()糖苷键和()糖苷键。 7 纤维素和直链淀粉都是葡萄糖的多聚物,在纤维素中葡萄糖的构型是(),连接方式是();在直链淀粉中葡萄糖的构型是(),连接方式是()。直链淀粉的构象为(),纤维素的构象为()。 8 ()淀粉遇碘呈蓝色,()淀粉遇碘呈紫色。()与碘作用显红褐色。 9 开链已糖有()种异构体;环状已醛糖有()个异构体。 10 糖胺聚糖是一类含有()和()的杂多糖,其代表化合物有()、()和()等。 11 蛋白聚糖是由()和()共价结合而成的复合物。 12 凝集素是一类能与()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13 糖肽连接的主要类型有()和()。 14 鉴别糖的普通方法为()试验。 15 常定量测定还原糖的试剂为()试剂和()试剂。

最新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最新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Zn—65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南昌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用2%的小苏打漱口能有效预防口腔黏膜糜烂溃疡的发生或修复原有口腔黏膜的损伤。小苏打属于(A) A.盐B.酸C.碱D.有机物 2.有句谚语“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B) A.油脂B.维生素C.蛋白质D.无机盐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 A.量取液体时读数B.稀释浓硫酸C.过滤D.酸碱中和 4.(2018?贵港)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B) A.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 B.有机物:甲烷、乙醇、葡萄糖 C.复合肥料:尿素、*钾、氯化铵 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5.为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的体液具有不同的酸碱性。根据下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B) 体液唾液胆汁胰液

pH6.6~7.17.1~7.37.5~8.0 A.人体的唾液一定呈酸性B.人体的胆汁一定呈碱性 C.人体的胰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酚酞试液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A.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 B.*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 C.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明显现象 D.尿素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B)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都容易锈蚀 B.酸溶液的pH<7,常温下测得某溶液的pH=3,所以该溶液一定是酸性的 C.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D.CO2溶于水后能跟酸一样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向酸性土壤里撒熟石灰,可调节土壤的pH B.推广加碘盐是为了预防胃酸过多 C.钢铁在干燥的环境中比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被腐蚀

浙江工业大学无机及化学分析模拟题

模拟题(一)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用佛尔哈德法的反滴定法测定Cl- 时,加入硝基苯后,滴定时可剧烈摇动。 ()2、重量分析法中,一般同离子效应将使沉淀的溶解度减小。 ()3、0.010mol·L-1H3BO3溶液的pH值是5.62[K(H3BO3)=5.8×10-10]。()4、难溶物A2B的溶解度为s,则其Ksp=4s3。 ()5、配位滴定时,MIn的稳定性应小于M-EDTA,否则EDTA不能夺取MI n中的M,在终点时看不到溶液颜色的改变,这种现象称为指示剂的僵化。()6、用KMnO4溶液滴定NaC2O4溶液时,事先加入适量MnSO4对反应速率有所加快人,但会对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 ()7、间接碘量法中,淀粉指示剂加入的时间是滴定至近终点的时候。 ()8、在含有Fe3+和Fe2+的溶液中,加入NH4F溶液将使Fe3+/Fe2+电极电位值降低。 ()9、三元弱酸H3A溶液中,物种HA2-的分布分数为: ()10、拉乌尔定律总是既适用于溶液中的溶质又适用于溶剂。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处于恒温条件一密闭容器内,有水及相平衡的水蒸气。现充入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则水蒸气的压力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能确定。 ()2、测得人体血液的冰点降低值Δt f=0.56K。已知K f=1.86 K·mol-1·kg,则在体温37℃时血液的渗透压是 A、1776kPa; B、388 kPa; C、776 kPa; D、194 kPa。 ()3、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中,从原点到曲面的距离表示 A、ψ值的大小; B、Y值的大小; C、r值的大小; D、4πr2dr值的大小。 ()4、3d电子的径向分布函数图有 A、1个峰; B、2个峰; C、3个峰; D、4个峰。 ()5、中心原子采用sp2杂化的分子是 A、NH3; B、BCl3; C、PCl3; D、H2O。 ()6、下列反应中,反应的Δf Hθm与产物的Δf Hθm相同是 A、2H2(g)+O2(g)→2H2O(g); B、NO(g)+1/2O2(g) →NO2; C(金刚石)→C(石墨);D、H2(g)+1/2O2(g)→H2O(g)。 ()7、反应2A+B→D的有关实验数据在表中给出,此反应的速率常数K/mo -26-1

大一普通化学试卷及答案

课程名称:普通化学 ( A ) 卷 一、填空题(每空2 分,共30 分) - - + 2+ 1. 反应2MnO 4 (aq)+10Cl (aq)+16H (aq)=2Mn (aq)+5Cl 2+8H 2O(l) 的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 2. 已知反应2N0+CI 2^2N0CI为基元反应,其速率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总反应是_____________ 级反应。 3. 有下列原电池: (-)Pt|Fe 2+( 1mol/dm 3),Fe 3+(0.0lmoI/dm 3)||Fe 2+( 1mol/dm 3),Fe 3+( 1mol/dm )| Pt(+), 该原电池的负极反应为,正极反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对下列几种水溶液, 按其凝固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1 A. 0.1mol.Kg C6H1206 B.1mol.Kg C6H1206 -1 -1 C.-1NaCl D.1mol.Kg -1NaCl -1 -1 E.-1CaCl2 F.-1HAc 5. 熵减小的反应在低温下可自动进行,此反应的r H m ______ (> 或<或=0)。 6.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在H2S、HC204-、CN-、HCN、H20、CH4、H2P04-、 Ac -、NH4+、0H-、HC0 3-等物质中,仅属于碱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仅属于酸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40cm3-3氨水与40cm3-3盐酸混合,溶液的pH值为 ______ ; 40cm3-3氨水与20cm3-3盐酸混合,溶液的pH值为_______ 。 已知K a(NH4+)=5.65 10-10 8. 设AgCl 在水中,在0.01mol ? dm3的CaCb 中,在0.01mol ? dm3的NaCl 中以及在0.05mol.dm -3的AgNO 中的溶解度分别为S o,S1,S2和S3,这些量之间的大小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已知反应:C(石墨)+O2(g)=CO 2(g)的△r H m(298.15K)= - 394kJ mol"和反应 C(金刚石)+O2(g)=CO2(g)的A r H m(298.15K)= - 396kJ mo「:则金刚石的A H m(298.15K)= ______ kJ mo「1。10.某基态原子的电子构型满足量子数n=4,l=0 的电子有2个,n=3,l=2 的电子有6 个,其元素名称为,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几周期、几族、几区)。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 3 2+ 3 1 .某电池反应① 0.5Cu(s)+0.5Cl 2(g)=Cl -(1mol/dm )+0.5Cu (1mol/dm )的电动势为E’;另一电池反应 ②Cu(s)+Cl 2(g)=2Cl -(1mol/dm 3)+Cu2+(1mol/dm 3)的电动势为E则E1 和E2 比值为() A. E1/E2=1 B.E1/E2=0.5 C.E 1/E2=0.25 D.E 1/E2=2 2. ----------------------------------------------------------------------------------------------- 下列四种价电子的构型的原子中电离能最低的是 ---------------------------------------------------------- () 2 3 2 4 2 5 2 6 A. ns np B.ns np C.ns np D.ns np

(完整版)初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第二学期化学中考模拟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 27.生活中的以下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B.消毒酒精C.白醋D.蔗糖水 28.下列关于氢气的用途中,只利用了氢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A.充填探空气球B.作氢能源 C.作火箭燃料D.冶炼金属 29.在公共场所吸烟,会使周围的人被动吸“二手烟”。“二手烟”中含有一种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 A.N2B.O2C.CO2D.CO 30.日常生活中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 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 3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雨水B.蒸馏水C.汽水D.自来水 32.走进新装修的房屋常有一股异味,利用有关分子的性质解释该现象,最合理的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的体积很小 33.下面是几种农作物生长时对土壤要求的最佳pH范围:茶5—5.5;西瓜6;大豆6—7; 甜菜7—7.5。如果某地区经常下酸雨,以上农作物最不适宜种植的是()。 A.茶B.西瓜C.大豆D.甜菜 34.下列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B.白磷、红磷 C.冰、水D.天然气、甲烷 35.欲将20℃时的硝酸钠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B.加入水 C.加入固体硝酸钠D.倒掉一半溶液 36.下列各组物质或其主要成分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氢氧化铁、铁锈B.石灰石、生石灰 C.熟石灰、氢氧化钙D.纯碱、烧碱 37.某无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则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A.蓝色B.红色C.紫色D.无色 38.我国最新研制的高温超导材料氮化硼,经测定该化合物中两种元素的化合价之比为1:1,

药学《有机化学》山东大学网络教育考试模拟题与答案

有机化学 一、命名下列化合物或根据名称写出其结构式 1.11.对苯醌 2,3-二甲基戊烷 2.12.4-甲基-2-戊酮肟 糠醛 3.13.二乙胺 CH 3CH 2-NH-CH 2CH 3 格氏试剂 4. 14.N,N-二甲基苯胺 5-甲基-二氢呋喃-2(3H)-酮 5.15.D - -吡喃葡萄糖 2-羟基-2-苯甲酸 3(CH 3)2CHCHCH 2CH 3 O CHO CH 3CH 2MgBr H COOH OH 6H 5 O O CH 3

6.16.邻苯二甲酰亚胺顺-1,2-二甲基环己烷 7.17.二苯醚 苯基重氮盐酸盐 8.18.4-氨基吡啶 1-苯-1-乙醇 9.19.2,4二硝基苯肼 2 NH NH 2 NH 反-2,3-二氯-2-戊烯 10.C O C O O 20.水杨酸 邻苯二甲酸酐 二、用结构式表示下列名词术语 1.季铵碱2.对映异构体R4N+OH- Cl Cl Cl CH3 CH3 - + N2 Cl OH CHCH3 C CH3CH2C Cl CH3 Cl

3.构造异构体 C H 3CH 3CH 3 C H 3CH 3 三、完成下列反应式 1. C C 3CH 3CH C C 3 CH 3CH H H 2. + 3. C O Cl + C 2H 5OH -4 H 2 CH 3I 2 CH CH 3C ⑴⑵⑵⑴C 2H 5ONa H 3O + /H 2O/OH - H + O O O O 2CH 3 25KMnO 4/H + ①②-NaOBr NH 3

4. 四、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 取少量三种试剂分别置于试管中,加入氨的衍生物,若反应产生的物质有特殊颜色,则为 O ;再取少量剩余试剂,分别置于试管中,加入Na,有气泡产生,则为OH , 其余一个为. 2. 取少量三种试剂分别置于试管中,分别滴入适量的氯化亚铜的氨溶液,产生棕色的沉淀物 为,取其余两种试剂置于两支不同的试管中,滴家少量溴水,若 溴水褪色为ChemPaster 剩下的即为ChemPaster . 五、推测结构 化合物A(C 9H 10O 2),能溶于氢氧化钠,易使溴水褪色,可与羟胺作用,能发生碘仿反应,但不发生托伦反应。A 用LiAlH 4还原后得B (C 9H 12O 2),B 也能发生碘仿反应。A 用锌汞齐/浓盐酸还原生成C(C 9H 12O),C 在碱性条件下与碘甲烷作用生成D (C 10H 14O ),D 用高锰酸 OH CH 3CHCH 2CH 2 COOH △ 25H + OH O

普通生物化学考试复习题

第一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一、名词解释 1. 碱基堆积力 2. DNA的熔解温度(Tm) 3. 核酸的变性与复性 4. 增色效应与减色效应 5. 分子杂交 6. 查格夫法则(Chargaff's rules)7.反密码环 8. 核酶 二、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 1. T m 2. m5C 3. 3′,5′-cAMP 4.ψ 5.dsDNA 6. ssDNA 7. tRNA 8. U 9. DHU 10. Southern-blotting 11. hn-RNA 12. cGMP 三、填空题 1. 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由、和磷酸基连接而成。 2. 在核酸中,核苷酸残基以互相连接,形成链状分子。由于含氮碱基 具有,核苷酸和核酸在 nm波长附近有最大紫外吸收值。 3. 嘌呤环上的第_____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_____位碳原子相连形成_______键, 通过这种键相连而成的化合物叫_______。 4. B-型结构的DNA双螺旋,每个螺旋有对核苷酸,螺距为,直径为。 5. 组成DNA的两条多核苷酸链是的,两链的碱基序列,其中与 配对,形成个氢键;与配对,形成个氢键。 6. 某DNA片段的碱基顺序为GCTACTAAGC,它的互补链顺序应为。 7. 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因素主要是、和。 8. DNA在溶液中的主要构象为,此外还有、和三股螺旋, 其中为左手螺旋。 9. t RNA的二级结构呈形,三级结构的形状像。 10. 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由核心和它外侧盘绕的组成。 核心由各两分子组成,核小体之间由相互连接,并结合有。 11. DNA复性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其值与DNA的复杂程度成_____比。 12. 测定DNA一级结构主要有Sanger提出______法和MaxamGilbert提出_____法。 四、选择题 1. 自然界游离核苷酸中,磷酸最常见是位于:() A.戊糖的C-5′上 B.戊糖的C-2′上 C.戊糖的C-3′上 D.戊糖的C-2′和C-5′上 E.戊糖的C-2′和C-3′上 2. 可用于测量生物样品中核酸含量的元素是:() A.碳 B.氢 C .氧 D.磷 E.氮

初三化学期末模拟考试60分钟

初三化学期末模拟考试(60分钟)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相关原子量:C-12、O-16、H-1、Ca-40、Mg-24、N-14、Cl-35.5、K-39 一、填表(30分) 1、 二、选择题(20分)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钢铁生锈(B)石墨转变成金刚石 (C)白磷自燃(C)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2、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 (A)NaNO3(B)NO2(C)NH4Cl (D)N2 3、5月21日是“世界无烟日”,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

(A)CO2(B)CO (C)N2(D)CH4 4、点燃下列混合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 (A)He 和H2(B)O2和N2 (C)CO 和CO2(D)CH4和空气 5、饱和溶液一定是[ ] (A)浓溶液(B)不能再溶解任何其它物质的溶液 (C)稀溶液(D)同种溶质在该温度下最浓的溶液 6、区别H2、O2、CO2三种气体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 (A)将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铜丝 (B)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 (C)将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D)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7、木炭、氢气、一氧化碳分别跟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反应后都有水生成(B)反应后都有二氧化碳生成 (C)反应后都有红色固体生成(D)反应类型均属于置换反应 8、对空气成分的研究有比较大的贡献的科学家是[ ] (A)道尔顿(B)阿佛加德罗(C)拉瓦锡(D)侯德榜 9、两种化合物AB和DB2,若A元素的化合价与H2O中O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相同,则D的化合价为[ ] (A)+4 (B)+2 (C)-2 (D)-3 1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液态氧(B)石灰石(C)煤(D)澄清的石灰水11、下列对原子、分子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种类和数目不变 (B)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C)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D)分子在化学反应前后数目和性质不变 1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H2O (B)SO2(C)CO2(D)CO 13、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与空气中含量第二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A)NO (B)CaO (C)SiO2(D)Al2O3 1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 (A)质子和电子(B)中子和电子 (C)质子和电子(D)质子和中子 15、将含氧元素64%的5克CO和CO2 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CuO后,

大一普通化学试卷及答案()

课程名称:普通化学(A)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反应2MnO4-(aq) + 10Cl-(aq) + 16H+(aq) = 2Mn2+(aq) + 5Cl2 +8H2O(l)的标准 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反应2NO+Cl2→2NOCl为基元反应,其速率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总反应是_____________级反应。 3. 有下列原电池: (-)Pt|Fe2+(1mol/dm3),Fe3+(0.01mol/dm3)||Fe2+(1mol/dm3),Fe3+(1mol/dm3)|Pt(+), 该原电池的负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4. 对下列几种水溶液,按其凝固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A. 0.1mol.Kg-1C6H12O6 B. 1mol.Kg-1C6H12O6 C. 0.1mol.Kg-1NaCl D. 1mol.Kg-1NaCl E. 0.1mol.Kg-1CaCl2 F. 0.1mol.Kg-1HAc 5. 熵减小的反应在低温下可自动进行,此反应的?r H m_______(>或<或=0)。 6.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在H2S、HC2O4-、CN -、HCN、H2O、CH4、H2PO4- 、 Ac-、NH4+、OH -、HCO3- 等物质中,仅属于碱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仅属于酸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40cm30.1mol.dm-3氨水与40cm30.1mol.dm-3盐酸混合,溶液的pH值为____; 40cm30.1mol.dm-3氨水与20cm30.1mol.dm-3盐酸混合,溶液的pH值为____。 已知K a(NH4+)=5.65×10-10 8. 设AgCl在水中,在0.01 mol·dm-3的CaCl2中,在0.01 mol·dm-3的NaCl中以及在 0.05 mol.dm-3的AgNO3中的溶解度分别为S0,S1,S2和S3,这些量之间的大小排列顺序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已知反应:C(石墨) + O2(g) = CO2(g)的Δr H m? (298.15K)= -394 kJ· mol-1和反应 C(金刚石) + O2(g) = CO2(g)的Δr H m?(298.15K) = -396 kJ· mol-1,则金刚石的Δf H m?(298.15K) = _____ kJ· mol-1。 10.某基态原子的电子构型满足量子数n=4,l=0的电子有2个,n=3,l=2的电子有6个,其元素名称为,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周期、

扬州大学普通化学期末考试卷

揚州大學普学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最新版) 第一卷 选择题 1.下列量子数组合(s m m l n ,,,)中,哪一组是合理的? (A)3,2,2,1 (B)21 ,1,0,3- (C)21 ,2,2,2 (D)2 1 ,0,1,2 2.某元素+3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63][d Ar ,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 (A)s 区 (B)p 区 (C)d 区 (D)ds 区 3.氢原子的4s 径向分布函数图有 (A)4个峰 (B)2个峰 (C)3个峰 (D)1个峰 4.水的反常沸点主要原因是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氢键 5.下列物质中,中心原子以不等性3sp 杂化方式成键的是 (A)2CS (B)3BF (C)4SiH (D)2OF 6.等性3sp 杂化可以用来描述下列哪个分子中共价键的形成? (A)O H 2 (B)4CCl (C)3NH (D)3NCl 7.在下列微粒中,哪个不具有孤电子对? (A)O H 2 (B)3NH (C)+4NH (D)S H 2

8.将0.103-?dm mol 的KI 和0.153-?dm mol 的3AgNO 溶液等体积混合制成溶胶, 使其聚沉能力最强的电解质是 (A)NaCl (B)4MgSO (C)3AlCl (D)])([63CN Fe K 9.现有两种溶液,一为1.5g 尿素[22)(NH CO ]溶于200g O H 2中,另一为42.75g 未知物(非电解质)溶于1000g O H 2中。这两种溶液在同一温度结冰,则未知物 的摩尔质量为{已知M [22)(NH CO ]=60.051-?mol g } (A)3001-?mol g (B)3421-?mol g (C)2801-?mol g (D)4001-?mol g 10.胶体溶液中胶粒带电的主要原因是 (A)电离作用 (B)选择性吸附作用 (C)水合离子现象 (D)溶剂化膜作用 11.下列参数中,哪个不属于状态函数? (A)温度T (B)压强P (C)热Q (D)焓H 12.已知反应)(2 1)()(2222g O l O H l O H +=的198-O ?-=?mol kJ H m r 反应)()(22g O H l O H =的10.44-O ?=?mol kJ H m r 则反应)()(2)(22222g O g O H l O H +=的为O ?m r H (A) -54 1-?mol kJ (B) -1081-?mol kJ (C) -1421-?mol kJ (D)1421-?mol kJ 13.在恒温条件下,若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其平衡常数 (A)不变 (B)减小 (C)增大 (D)难以判断 14.反应)()(2 1)()(22g CO g N g CO g NO += +的10.373-O ?-=?mol kJ H m r ,若要提高 )(g NO 和)(g CO 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方法是 (A)高温低压 (B)高温高压 (C)低温高压 (D)低温低压

生物化学基本内容

生物化学基本内容 学习方法 生物化学是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体的组成与结构、代谢及其调节的一门科学。其发展快、信息量丰富,有大量需要记忆的内容,因此学好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下面就如何学好生物化学这门课程谈一谈自己的浅见,希望能对学生们有所帮助。 1、选择好教材和参考书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化学教材和一些参考书,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和参考书对于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学好本学科十分重要。我个人认为应该准备三本教材和一本习题集:一本是简单的版本,便于理解和自学。如南京大学由郑集等编写的《普通生物化学》;一本是高级的版本,如北京大学王镜岩等编著的《生物化学》,阅读此类教科书便于对各章内容全面和深入的掌握;第三本应该是一本英文的原版教材,如DonaldVoet编著的《FundamentalsofBiochemistry》和ChristopheK.Mathews编写的《Biochemistry》。英文版教材的特点是新、印刷精美,图表多为彩图,通常还有配套的多媒体光盘,方便你自学。阅读一本好的英文生化教材,不仅对提高自己的专业英语水平,而且对理解各章节的内容,学好本学科是非常有帮助。 2、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根据研究内容,本课程可分为以下几部分:①重要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着重介绍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等的组成、结构与功能。重点阐述生物分子具有哪些基本的结构?哪些重要的理化性质?以及结构与功能有什么关系等问题,同时要随时将它们进行比较。这样既便于理解,也有利于记忆。②物质代谢及其调节:主要介绍糖代谢、脂类代谢、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核昔酸代谢、以及各种物质代谢的联系和调节规律。此部分内容是传统生物化学的核心内容。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应注重学习各种物质代谢的基本途径,特别是糖代谢途径、三羧酸循环途径、糖异生途径和酮体代谢途径;各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及生理意义;各代谢途径的主要调节环节及相互联系;代谢异常与临床疾病的关系等问题。③分子遗传学基础:重点介绍了DNA复制,DNA转录和翻译。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应重点学习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基本过程,并从必要条件、所需酶蛋白和特点等方面对三个过程进行比较,在理顺本课程的基本框架后,就应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并且找出共性,抓住规律。 3、学会做笔记 首先有一点必须强调,上课时学生的主要任务时是听老师讲课而不是做笔记,因此在课堂上要集中精力听讲,一些不清楚的内容和重要的内容可以笔录下来,以便课后复习和向老师求教。当然,条件好的同学可以买来录音设备,将老师的上课内容录下来,以供课后消化。另外,老师的讲稿大都做成了幻灯片,学生可从老师那里得到拷贝。 4、懂得记忆法 学习生物化学时,学生反映最多的问题是记不住学过的内容。关于此问题我的建议是:首先分清楚那些需要记忆,那些根本就不需要记忆。如氨基酸的三字母和单字母符号是需要记的,而许多生物分子的结构式并不需要记;其次明白理解是记忆之母,因此对各章内容,必须先对有关原理理解透,然后再去记忆;第三,记忆要讲究技巧,多想想方法。如关于必需氨基酸的记忆,可以将高等动物10种必需氨基酸的首写字母拼写成一句话:Tip MTV hall(需付小费的MTV厅)。 5、勤于动手,联系实际 这是由“学懂”通向“会做”的桥梁和提高考生在考试中的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平时多做习题,多做实验,是你掌握本学科,取得比较理想的考试成绩的一个很重要的保证。 5、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初三化学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化学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大 磨 中 学 郭振虎

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分析 1.本次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及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命题采用主题设计,突出“化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思想。“生活-化学-社会”的基本思路贯穿整份试卷。这些题目取材于生活实际,聚焦社会热点,立意起点高,知识落点低。情景设计新颖、真实,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激发学生答题兴趣。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又渗透了思想教育,强调学习化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避免死记硬背。 4.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5.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