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接头加工工艺过程说明书——机械制造技术课设

十字接头加工工艺过程说明书——机械制造技术课设
十字接头加工工艺过程说明书——机械制造技术课设

引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machinery technology)是研究集机械、电子、光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物科学、激光学、管理学等最新成就为一体的一个新兴技术与新型工业,归纳总结机械制造工艺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工艺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规律的一门科学。主要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机床夹具设计原理、机械加工精度、加工表面质量、典型零件加工工艺、机器装配工艺基础、机械设计工艺基础、现代制造技术及数控加工工艺等部分。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学习数控加工工艺、机械加工实训及其他有关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第一次较全面的工艺设计训练,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有关课程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初步具备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并能保证加工质量的专用夹具的能力。以进一步巩固、深化、扩展本课程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强化工艺设计能力。通过加工工艺课程设计,同学应进一步提高识图、制图和机械设计的水平;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的方法,学会查阅和运用有关专业资料、手册等工具书;培养独立思考和工作的能力,为毕业后走向社会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工工艺设计课程要求我们应该像真正在工厂工作一样的严格要求自己,必须以科学务实和诚信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所做的技术决定、数据和计算结果,培养良好的工作风。

1零件工艺分析

十字接头已经广泛被用到各个技术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都向自动化、专业化和大批量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企业提高生产率,提高利用率, 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在十字接头越发体现出其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市场前景。特别是近华来与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后,使十宇接头;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适应机械设备的要求,十字接头的设计要求和技术领的拓展还需要不断的更新。

根据零件使用要求及其作用分析,本次设计零件采用HT200铸造件。HT200在使用中能承受较大应力,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减震性能。能够满足此零件设计要求。

由零件图可知,22和40中心线是主要的设计基准和加工基准,该零件的主要加工面可分为:

1 22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34左右端面,22孔,1×45°倒角,14端面及M6-6B深12孔螺纹孔。

2 40孔为中心面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面表面包括53孔左右端面,40孔,1×45°倒角,2×M10-7B螺纹孔及端面,4顶孔。

其中22中心线与其端面A有一点位置要求,是22孔中心线与端面A垂直度公差为0.22。

由以上分析可知,对这两组加工表面而言,先加工第一组,再加工第二组。有参考文献中有关面和孔加工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位置精

度可知,上诉技术要求是可以达到的。零件结构工艺性能也可行。

经分析,为保证加工精度和降低加工成本,将22孔和40孔作为定位基准。可很好保证其他各尺寸要求。完全可以达到图纸要求。加工应先加工第一组表面,再以第一组加工后表面为精基准加工另外一组加工面。

表1-1 工艺要求简表

图1-1十字接头零件图

2生产纲领

生产纲领是生产纲领是指零件的年产量,可以分为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主要依据为:

单件生产:工厂的产品品种不固定,每一品种的产品数量很少,工厂大多数工作地点的加工对象经常改变。例如重型机械、造船业等一般属于单件生产。

成批生产:工厂的产品品种基本固定,但数量少,品种较多,需要周期地轮换生产,工厂内大多数工作地点的加工对象是周期性的变换。例如机床和电机制造一般属于成批生产。

大量生产:工厂的产品品种固定,每种产品数量很大,工厂内大多数工作地点的加工对象固定不变。例如汽车、轴承等制造。

由任务书得,零件年生产量Q=500(件/年),按废品率α=3%,备品率β=5%计算.

公式:

N=Q×n×(1+α)×(1+β)

式中: N——零件生产纲领(件/年);

Q——产品年产量(台/年);

n——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件/台);

β%——备品率;

α%——废品率。

代入得: N=500×(1+3%)×(1+5%)=540.75件/年

取为541件/年。

3选择毛坯及毛坯制造方法

3.1 选择毛坯

零件材料HT200,考虑零件冲击不大,零件结构比较简单,故选择铸件毛坯。

有参考文献可知,灰铸铁铸件的尺寸公差等级CT为8-10级(砂型机器造型),机械加工余量RAM为E-G。选择C7=10级,RAM为G级。经查表法确定各加工面总余量:

铸件主要尺寸如下表:

4 加工方案的确定

4.1定位基准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回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是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2)精基准的选择:

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这在以后还要专门计算,此处不再重复。确定工件的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的构造

工件的定位方式主要取决于工件的加工要求和定位基准的形状、尺寸。分析加工工序的技术条件和定位技术条件和定位基准选择的合理性,遵循六点定位原则。按定位可靠,结构简单的原则,确定定位方式。常见的定位方式有平面定位、内孔定位,外圆定位和组合表面定位等。在确定了工件的定位方式后,即可根据定位基面的形状,选取相应的定位原件及结构。

3)定位平面

在夹具设计中常用的平面定位原件有固定支撑,可调支撑,自位支撑及辅助支撑,其中固定支撑又可分为支撑钉和支撑板。

本工序采用的定位面为A面

4)定位方式

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为了满足六点定位原则,工件采用一面一短销加一圆柱挡块定位。

一面:可定位Z轴平动﹑X轴和Y轴的转动三个方向的自由度;

一短销:可定位X轴﹑Y轴平动两个方向的自由度;

一圆柱挡块:可和短销配合定位Z轴的转动一个方向的自由度。

4.2 加工方案的确定

工艺路线选择的重要程度因不同类型的生产系统而异。对于不同的生产纲领,在排工序时,可以采用不同的原则,精基准一般应安排在工艺过程一开始就进行加工。该零件根据图纸要求,以底面为精基

准,先加工下表面,在以下表面为精基准加工各个表面。在加工位置度,表面粗糙度等要求高的表面,采用粗加工,再半精加工最后精加工等原则,确保达到加工要求。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分散,均分每一道工序的时间,使节拍相符,降低积压时间,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十字接头零件一共有12道工序,其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分述如下:①以Φ34为粗基准面,可加工轴Φ46的端面(即A面),这样可以方便以下工序的加工,多以A面为基准面加工。

②在选择其他表面加工时,要考虑以加工完的表面为新的基准面去定基准,此时选择铣Φ53的两头端面,这样会使Φ53的两头端面可做基准面而且与A面为相互垂直的两面,也满足先面后孔原则。

③加工完Φ53的两头端面后可铣Φ40孔并倒角。(先面后孔原则)

④再选择工序时,由于夹具设计的夹紧方式等问题,应先加工Φ34轴端面,而Φ22孔也在工序范围内,所以定先铣Φ22孔并在A平面倒角,然后再铣Φ34轴端面并倒角。

⑤考虑先铣平面再钻孔,铣M10-7H的端面与铣Φ14的端面比较,铣M10-7H的端面比较好加工,(即可以卧铣也可以立铣)所以先铣M10-7H的端面,然后再铣Φ14的端面。

⑥由于要钻孔,最好先在Φ22孔内拉高为2的弧槽。

⑦钻孔时,应先钻比较好加工的,钻螺纹M6-6H深12/钻孔深16的螺纹孔,钻两个M10-7H贯穿的螺纹孔在前,钻-铰Φ4孔在后。

⑧最后去毛刺。

5机床及刀具的选择

1)机床的选择

根据工件尺寸以及被加工表面的空间位置,本工序(平面铣M10-7B的端面)采用卧式升降台铣床加工,先选择机床型号,查阅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九章9-4表9.1-1,选择型号XA6132的卧式升降铣床。其部分参数如下:电动机功率:主电机7.5kw,电动机总功率2.22,电动机主轴转速60 ~ 1030r/min,取150 r/min(由于粗铣)。

工序1、2、4、6、9以A面为定位基准,机床选择XA6132卧式铣床。如下图:

图5-1 XA6132卧式升降铣床

工序03、5、11 钻、扩、铰 40mm,倒角45°。选用Z550A 立式钻床。

图5-2 Z550A立式钻床

工序7、10攻螺纹选用S5016立式攻丝机。

2)刀具的选择

平面铣A端面,53㎜左右端面以及M10-7B的端面是粗铣,,所以采用圆柱形铣刀比较好,再选择刀具型号,查阅机械加工工艺实用手册,选择GB1115-85的圆柱形铣刀D=50mm,d=22mm,L=63,细齿z=8 6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6.1 背吃刀量

根据零件毛坯的尺寸的确定,即背吃刀量为3.0mm。

6.2 进给量

根据所选机床功率和铣刀类型,查机械加工工艺实用手册,材质为钢。确定粗铣时每齿进给量a f=0.12~0.2mm,取0.12mm。

f=a f×z=0.12×8=0.96mm/r

z为细齿的齿数

6.3 切削速度:

由切削速度公式:

V=πdn/1000

式中:d…..铣刀直径最大50 mm;

n…..主轴转速200 r/min;

V…..为切削速度m/min;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表10-32所列卧式升降台铣床的主轴转速,取主轴转数为n=150r/min,再将此转速代入公式,可求出粗铣的实际铣削速度

v=nπD/1000=(200×3.14×50) ∕1000=31.4m/min

n为主轴转速,D为工件或刀具外圆直径

6.4计算工时

1)基本时间t j 的计算

根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第五章,表5-43中面铣刀铣平面(对称铣削、主偏角kr=90。)的基本时间公式t j=(l+l1+l2)i/nf MZ 可求得该工序的基本时间。

根据刀具的选择式中l=54mm; l2=2~5mm,取l2=4;

l1=√(a e(d-a e)+(1~3))(取2)

l1=√(24(50-24)+2)=26.98mm

f MZ=f×n=fz×Z×n=0.8×200=192

tj=( l+l1+l2)/ f MZ=(54+26.98+4)∕192=0.44min×60=26.65s

2)辅助时间tf的计算

辅助时间tf与基本时间tj之间的关系为t f=(0.15~0.2) t j,此时取t f=(0.15~0.2) t j=0.15×26.65=5.32s

3)其他时间的计算

除了作业时间(基本时间与辅助时间之和)以外,每道工序的单件时

间还包括布置工作的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和准备与终结时间。由于本次中十字接头的生产类型为大中批生产分配到每个工件上的准备与终结时间甚微,可忽略不记;布置工作的时间t b是作业时间的2%~7%,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t x是作业时间的2%~4%,此次取3%则工序的其他时间为(t b+t x)可按关系式(3%+3%)× (t j+t f)

计算,

t b+t x=6%×(t j+t f)= 6%×(26.65+5.32)=1.92s

4)单件时间t dj的计算

此工序的单件时间:t dj=t j+t f+t b+t x

t dj=t j+t f+t b+t x=26.65+5.32+1.92=33.89s

总结

这次课程设计,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在老师的谆谆教导,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使我找到了信心。现在想想其实课程设计当中的每一天都是很累的,其实正向老师说得一样,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没有那么简单,虽然种种困难我都已经克服,但是还是难免我有些疏忽和遗漏的地方。完美总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才是最重要的。抱着这个心理我一步步走了过来,最终完成了我的任务。

十几天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实践的过程中学

到了一些除技能以外的其他东西,领略到了别人在处理专业技能问题时显示出的优秀品质,更深切的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相互协调合作的机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产生了良性的变化.

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也是很多的,当我们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也是不同的,这当然也会影响我们的结果.很多时候问题的出现所期待我们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心态,而不是看我们过去的能力到底有多强,那是一种态度的端正和目的的明确,只有这样把自己身置于具体的问题之中,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卢秉恒,机械制造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9.

[2]廖念钊.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0.1.

[3]钱祥生. 开目CAPP软件自学教程第2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8.

[4]张胜文,赵良才.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系统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

[5]谭庆昌,赵洪志,曾平. 机械设计.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6]唐恒龄. 机械设计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7]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 北京:械工业出版社,2002.

[8]赵家齐.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3.

课程设计说明书--箱体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 二 〇 一 六 年 七 月 机械制造技术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课题: 箱体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学 生: 韩孝彬 学 号: 2134022503 专 业: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班 级: 2013级 指导教师: 赵德金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3) 设计条件: (3) 设计要求: (3) 摘要 (4) 设计说明 (5) 一、零件的分析 (8) 1、零件的特点分析 (8) 2、零件的作用 (8)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9) 三、确定毛胚、绘制毛胚简图 (11) 1、选着毛坯 (11) 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11) 3、绘制零件的毛坯简图 (12) 四、拟定箱体的工艺路线 (13) 1、定位基准的选择 (13) 2、零件表面方法的确定 (13) 3、加工阶段的安排 (15) 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15) 5、工顺序的安排 (16) 6、确定工艺路线 (16) 五、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8) 1、工序3与工序4----加工底脚面与凸端面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 确定 (18) 2、工序5---粗铣和半精铣上端面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8) 3、工序6,7的---粗铣和半精铣前后端面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9) 4、工序8、9、10、11----粗镗-半精镗-精镗各圆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 差的确定 (19) 5、工序12、13、15、16----钻各孔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 20 六、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精算 (21) 1、切削用量的确定 (21) 2、时间定额的预算 (23) 七、夹具总体方案设计 (26) 1、工件装夹方案的确定 (26) 2、其它元件的选择 (26) 3、镗床夹具总图的绘制 (31) 八、总结与体会 (32) 九、致谢 (33) 十、参考文献 (34) 附录:夹具的三维实体图 (36)

Web Services业务接口规范说明书

XXXX系统 Web Services业务接口规范说明书 拟制 审核 会签 批准 【公司名称】

版本历史

目录 1.范围 (1) 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2.1 术语、定义 (1) 2.2 缩略语 (1) 3.接口设计 (1) 3.1 接口公共参数 (1) 3.1.1请求参数 (1) 3.1.2返回参数 (2) 3.2 业务功能接口 (3) 3.2.1业务模块1 (3) 4.MD5加密 (6) 5.参考文献 (6)

1.范围 本规范文档主要适用于XXXX系统和其它业务系统信息数据的接入。 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1术语、定义 2.2缩略语 3.接口设计 3.1接口公共参数 接口服务器通过:http://IP:port/EIP/WebService/ 连接服务器,同时对外提供业务功能接口,接收的参数和返回的参数都用一定的xml格式进行封装。 3.1.1请求参数 1.请求类型为String类型

2.头部参数体head定义 请求参数的头部参数体header格式固定,定义如下:

3.请求参数体param定义 参数体param中的具体请求参数,根据不同的业务而不同,详见各业务接口。 3.1.2返回参数 1.返回类型为String类型

2.头部参数体head定义 返回参数的头部参数体header格式固定,定义如下: 3.返回值参数体result定义 参数体result中的具体返回参数,根据不同的业务而不同。详见各业务功能返回值参数体result定义。 注意:在value值标识为失败时,无论在任何业务功能下result都有可能为空。 4.返回value 值 <-- 注释 例如:

钢结构十字柱加工工艺

1 / 11 1、主体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本规程说明了焊接十字柱的一般制作流程和加工方法。 1.2 本规程适用于我公司十字柱型钢的制作。 1.3本规程将作为我公司十字柱型钢产品质量自检和检验的依据。 2、编制依据 《钢结构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3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 (JGJ81-91) 《钢结构焊缝外形尺寸》 (GB5777-96) 钢结构设计及细化图纸 3 材料 3.1 钢板材料主要为Q345、Q235等钢结构用材,其质量标准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 700和〈〈普通低合金结构钢〉〉GB1591的相关要求。 3.2 焊接材料 焊接材料图纸和工艺有要求时按照图纸和工艺要求执行,无要求时按照下表进行选用: 焊接方法 材质 焊材牌号 焊接位置 手工电弧焊 Q345 E5015/E5016 定位焊 对接 角接 Q235 E4303/E4315 埋弧自动焊 Q345 H08MnA + HJ431或SJ101 对接 角接 Q235 H08A+ HJ431或SJ101 CO 2气体保护焊 Q345--Q235 ER50-6 定位焊 对接 角接 焊接材料烘干温度表 焊接材料牌号 使用前烘焙条件 使用前存放条件 焊条E5015 350-400℃;2h 100-150℃ 焊剂 HJ431 150-250℃;1h 100-150℃ 4、 制作工艺要领 4.1制作工艺流程 见下图: 十字柱制作工艺流程图 人工组成H 型 H 型钢组立 散件配套 主材切割 开坡口 T 型钢组立 各项工程边角余料 尺寸检查

实例图片 2 / 11

3 / 11 4.2下料 4.2.1下料 主材下料和开坡口使用火焰切割,切割前应选择合适的割嘴。主材切割使用多头切割机,并为以后的型钢二次下料适当放加工余量,由直条切割机进行两边同时切割下料.开坡口时使用单台半自动切割机以控制切割变形。注意十字柱的腹板在t>12时需开双面坡口。切割后应检查尺寸并记录,如超差应立即向车间主任或质检负责人汇报。对切割后可能产生的旁弯等变形应使用火焰矫正达到规定尺寸,切割后打磨去除割渣、飞溅、氧化物,对切割和坡口面的超差缺陷补焊、打磨处理。 (1) 切割下料可采用半自动切割机,直条切割机数控切割机等。 4.2.2 焊接坡口 1.地下B3层十字柱翼板与柱脚底板焊接处打双面坡口,坡口做法参照详图5,十字柱腹板与柱底板之间打单面坡口,坡口做法参照坡口详图 2. 2.十字柱翼板与腹板连接处腹板打双面不对称K 型坡口,坡口角度为40°(8、12mm 厚打单面坡口),参照坡口详图1。十字柱腹板与腹板连接处腹板打双面不对称K 行坡口,坡口角度为40°(8、12mm 厚打单面坡口)参照坡口详图1。例如32mm 的腹板一边12mm ,另一边18mm ,留2mm 钝边。 3.十字柱内加劲板与腹板焊接处打单面坡口,坡口形式参照坡口详图2;十字柱内加劲板与翼板焊接处打单面坡口,坡口形式参照坡口详图2。 4.柱柱连接点处,上节柱翼板下端打单面坡口,角度为45°,参照坡口详图3,腹板打双面坡口,角度为45°,端头处腹板开R=30mm 的1/4圆豁,坡口参照坡口详图4。 5.剪力墙板与型钢柱连接处剪力墙版打单面坡口,参照坡口详图2。 直 条数控切割机 多火嘴门型切割机示

十字轴课程设计十字轴说明书

前言 大四最后一次课程设计,我们对车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车辆正以迅猛的态势发展,加工方法和制造工艺进一步完善与开拓,在传统的切削、磨削技术不断发展,上升到新的高度的同时,开拓出新的工艺可能性,达到新的技术水平,并在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所以我们要更加重视这些可以锻炼我们实践能力的机会,透过对十字轴的测绘能更好的提高我的动手和绘图能力,和课本理论知识相结合,从而提高我综合能力,增强机械零部件形体的空间概念。 而老师这次比较重视工艺方面,我也在这方面得到很大的锻炼,从而让我更加了解机械加工工艺的各个流程,确定各工序定位基准,加工余量,工艺卡等,对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有重大的意义。

目录 1.十字轴的测绘 (1) 1.1.测绘的目的和意义 (1) 1.2测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1.3测量工具 (1) 1.4测量过程 (1) 2十字轴简介 (2) 3十字轴三维建模 (2) 4工程图的制作 (3) 5加工工艺的制定 (4) 5.1零件的材料及技术要求的确定 (4) 5.2 加工工艺流程的制定 (4) 5.3 各个工序定位基准的选择 (4) 5.3.1 粗基准的选择 (5) 5.3.2精基准的选择 (5) 5.4 工序及尺寸公差的确定 (7) 5.5 热处理 (8) 5.5.1正火 (8) 5.5.2渗碳 (8) 5.5.3淬火 (8) 5.6 机加工设备的选择 (9) 5.6.1 机床的选择 (9) 5.6.1工艺装备的选择 (9) 结语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1.十字轴的测绘 1.1.测绘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十字轴的测绘,掌握一般测绘程序和步骤;近而掌握各类零件草图和工作图的绘制方法;掌握常用测量工具的测量方法;掌握尺寸的分类及尺寸协调和圆整的原则和方法;理解零、部件中的公差、配合、粗糙度及其它技术条件的基本鉴别原则;了解零件常用材料及其加工方法;有效地将制图课、金工、工厂实习等环节接触到的相关知识综合应用,从而提高设计绘图能力。意义是培养我们的图示能力,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绘图的实际技能,为使我们绘制的图样与生产实际接轨起了过渡作用。 1.2测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现场测绘,根据测绘部件的大小、要求的精确度带好测量工具,小部件、要求高的就游标卡尺、深度尺等等,大部件、要求不高的就带米尺等工具,画个草图,记录测量数据.这些只是测绘的初步工作,在得到这些测量数据后,你还要根据机械设计手册里面的相关公式进行计算核对,然后再得出正确的数值,因为你实际测得的数据大部分都是零件磨损后的尺寸,不能为准,还是要计算设计才行,切记,否则你画出的零件可能就不符合要求。最后才是出图加工,精度公差要求要确定好。注意事项:进行测绘前,必须对该设备的结构性能、动作原理、使用情况等作初步了解;测量零件尺寸时,要正确地选择基准面;测量磨损零件时,对于测量位置的选择要特别注意,尽可能地选择在未磨损或磨损较少的部位;对零件的磨损原因应加分析,以便在修理时加以改进;测绘零件的某一尺寸时,必须同时也要测量配合零件的相应尺寸,尤其是在只更换一个零件时更应如此;测量孔径时,采用4点测量法,即在零件孔的两端各测量两处;测量轴的外径时,要选择适当部位进行,以便判断零件的形状误差;测量零件的锥度或斜度时,首先要看它是否是标准锥度或斜度。 1.3测量工具 直尺、游标卡尺、千分尺 1.4测量过程 现场测绘,根据测绘部件的大小、要求的精确度带好测量工具,小部件、要求高的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说明书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及专用夹具设计 学生姓名: ******* 学号:************ 班级: ****** 系别: ***********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 *************8 成绩:

目录 (一)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1.拨叉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 1.1拨叉零件的作用 (1) 1.2 拨叉零件的技术要求 (1) 1.3 拨叉零件的生产类型 (1) 2 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1) 2.1确定毛坯生产类型 (1) 2.2继续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 2.3绘制拨叉铸造毛坯见图 (2) 3、拟定拨叉工艺路线 (2)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2) 3.1.1粗基准的选择 (2) 3.1.2精基准的选择 (2) 3.2 、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3) 3.3、加工阶段的划分 (3) 3.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3) 3.5、工序顺序的安排 (3) 3.6 、工艺路线确定 (4) 4、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4) 4.1 、机床设备选用 (4) 4.2 工艺装备的选用 (4) 5、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4) 6、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计算 (6) 6.1.工序三:粗-精铣左端面 (6) 6.1.1粗铣左端面至81mm (6) 6.1.2 精铣左端面至80mm,表面粗糙度Ra=3.2um (7) 6.2工序四:钻-扩φ22H12孔 (8) 6.2.1钻φ20孔 (8) 6.2.2扩孔Φ22H12 (10) 6.3工序五:拉内花键孔 (11) 6.4工序六:粗-精铣底槽内侧面和底面 (11) 6.4.1粗铣底槽 (11) 6.4.2精铣底槽 (12)

输出轴《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输出轴工艺规程设计 目录 1、零件的分析 1.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3 1.2、零件的作用-----------------------------------------3 1.3、零件的工艺分析-------------------------------------3 2、工艺规程设计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3

2.3、制定工艺路线---------------------------------------4 2.3.1、加工方法的选择---------------------------------4 2.3.2、加工顺序的安排---------------------------------4 2.3.3、拟定加工工艺路线-------------------------------5 2.3.4、加工路线的确定--------------------------------6 2.3.5、加工设备的选择--------------------------------6 2.3.6、刀具的选择------------------------------------7 3、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7 4、确定切削用量及加工时间 4.1、切削用量选定--------------------------------------10 4.2、基本加工时间确定-----------------------------------14 5、小结----------------------------------------------------18 6、参考文献------------------------------------------------19 7、附件---------------------------------------------19 第一章零件的分析 1.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如下面零件图所示为输出轴,该产品年产量为5000台,设其备品率为16%,机械加工废品率为2%,现制订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技术要求如下: ①锻件消除内应力; ②未注明倒角为1×45o; ③调质处理217~255HBS; ④材料45钢,N=Qn(1+a%+b%)=5000×1×(1+16%+2%)=5900(件/年)。 输出轴的年生产量为5900件,现通过计算,该零件质量约为3kg。根据教材表2-3,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的关系,可确定其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

接口文档规范

XXX接口说明书(版本:V1.0)

修订记录

1简介 1.1文档目的 接口文档是前端与后端交互密不可分的环节,接口的规范性会直接影响双方对接过程中的效率和质量。本着快速高效开发的目的性,避免对接过程中的错误率。 1.2接口规范 (1) 遵循RESTful API设计风格 (2) 数据格式采用json格式 (3) 返回统一结构数据 例如: 结构:data(数据)、errorCode(状态码)、msg(提示信息) { data:{}, // 数据类型不一定为object类型 errorCode:10001, msg:'' } (4) 枚举型参数应列举参数所有值及说明 例如: gender:性别(男:1,女:2) userInfo:{ name:'张三', age:23, gender:1 }

(5) 具有嵌套关系的参数应指明嵌套关系及子级数据结构例如: billList: 账单列表(父级) billList:[ { id:'001', billName:'测试数据', billStauts:1, address:'雁塔区' } ] (6) 返回参数数据类型保持一致性 例如: billList: 账单列表(有数据) billList:[ { id:'001', billName:'测试数据', billStauts:1, address:'雁塔区' } ] billList: 账单列表(无数据) billList:[] 返回的参数数据类型都为:array (7) 下拉及选择型数据以键值对的形式返回 例如: orderOperate:订单操作 orderOperate:[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22页)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22页)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1.设计任务 本次课程设计是通过分析零件图,合理选择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对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路线进行设计,从而完成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使零件能在数控机床上顺利加工,并且符合零件的设计要求。 2.设计目的。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进行的设计训练,主要目的有: 1 通过本设计,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编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知识,学习总体方案的拟定、分析与比较的方法。 2 通过对夹具的设计,掌握数控夹具的设计原则以及如何保证零件的工艺尺寸。 3 通过工艺分析,掌握零件的毛坯选择方式以及相关的基准的确定,确定加工顺序。 4 通过对零件图纸的分析,掌握如何根据零件的加工区域选择机床以及加工刀具,并根据刀具和工件的材料确定加工参数。 5 锻炼学生实际数控加工工艺的设计方法,运用手册、标准等技术资料以及撰写论文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 3.设计要求: 1、要求所设计的工艺能够达到图纸所设计的精度要求。 2、要求所设计的夹具能够安全、可靠、精度等级合格,所加工面充分暴露出来。 3、所编制的加工程序需进行仿真实验,以验证其正确

4.设计内容 4.1分析零件图纸 零件图如下: 1.该零件为滑台工作台,是一个方块形的零件。图中加工轮廓数据充分,尺寸 清晰,无尺寸封闭等缺陷。 2.其中有多个孔有明确的尺寸公差要求和位置公差要求,而无特殊的表面粗糙 度要求,如70+0.1、102+0.1、80+0.1、100+0.1、13.5+0.05、26+0.05.

软件需求说明书编写规范

{产品名称}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编写人: 编写日期:年月日

目录 1.产品描述 (3) 1.1.编写目的 (3) 1.2.产品名称 (3) 1.3.名词定义(可选) (3) 2.产品需求概述 (3) 2.1.功能简介 (3) 2.2.运行环境 (3) 2.3.条件与限制(可选) (3) 3.功能需求 (3) 3.1.功能划分(可选) (3) 3.2.功能1 (4) 3.3.功能N (4) 3.4.不支持的功能 (4) 4.数据描述 (4) 5.性能需求(可选) (4) 6.运行需求(可选) (4) 6.1.用户界面 (4) 6.2.硬件接口 (4) 6.3.软件接口 (5) 6.4.通信接口 (5) 7.其它需求(可选) (5) 8.特殊需求(可选) (5) 9.不确定的问题(可选) (5) 10.编写人员及编写日期 (5) 11.附录 (5) 11.1.引用文件 (5) 11.2.参考资料 (5)

1.产品描述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本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产品名称 【本项目的名称,包括项目的全名、简称、代号、版本号。】 1.3.名词定义(可选) 【对重要的或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名词(包括词头和缩写)进行定义,以便读者可以正确地解释软件需求说明。】 2.产品需求概述 2.1.功能简介 【对产品的基本功能做一个简介,包括: 1.本产品的开发意图、应用目标及作用范围。 2.概略介绍了产品所具有的主要功能。可以用列表的方法给出,也可以用图形表示主要的需求分组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例如数据流程图的顶层图或类图等。 3.说明本产品与其他相关产品的关系,是独立产品还是一个较大产品的组成部分。 可以用表示外部接口和数据流的系统高层次图,或者方框图说明。】 2.2.运行环境 1.硬件环境: 【详细列出本软件运行时所必须的最低硬件配置、推荐硬件配置(如主机、显示器、外部设备等)以及其它特殊设备。】 2.软件环境: 【如操作系统、网络软件、数据库系统以及其它特殊软件要求。】 2.3.条件与限制(可选) 【说明本软件在实现时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和所受的限制,并给出相应的原因。 必须满足的条件包括输入数据的范围以及格式。 所受的限制包括软件环境、硬件环境等方面的内容。例如:必须使用或者避免的特定技术、工具、编程语言和数据库;企业策略、政府法规或工业标准;硬件限制,例如定时需求或存储器限制;经费限制、开发期限;项目对外部因素存在的依赖。例如其它项目开发的组件。等等】 3.功能需求 【功能需求描述系统特性,即产品所提供的主要服务。可以通过使用实例、运行模式、用户类、对象类或功能等级等不同方法来描述,还可以把它们组合起来使用。 功能需求的表述形式可以参见《需求分析和管理指南》第8.2节。】 3.1.功能划分(可选) 【此部分从用户的角度描述将软件划分成不同的部分,并给出总体功能结构。对于复杂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课 程 设 计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刘中华 年月日

课程设计 项目说明书 设计题目:******批量生产机械加工工艺设计专业:*********** 班级:******* 学号:******* 设计者:****** 指导教师:刘中华 完成时间:******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医电学院

目录 前言 一、零件的分析 (5) 1、零件的作用 (5) 2、零件的工艺分析 (5) 二、工艺分析 (6) 1、确定生产类型 (6) 2、选择毛坯制造形式 (6) 3、选择定位基准 (6) 4、零件表面加工方法选择 (7) 5、制造工艺路线 (8) 6、确定机械加工余量与毛坯尺寸 (8) 7、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的选择 (10) 8、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1)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前言 本次课程设计是进给箱齿轮轴的设计,这是机械制造工程这门课程的一个阶段总结,是对课堂中学习的基本理论和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的一个实际应用过程。我们在完成课程设计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正确使用技术资料、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知识和经验所限,设计会有许多不足之处,所以恳请老师给予指导。

设计题目:进给箱齿轮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零件的分析 1.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定的零件是进给箱齿轮轴,其主要作用是支撑传动零部件,实现回转运动,并传递扭矩和动力,以及承受一定的载荷。齿轮轴零件是将齿轮部分和轴做成一体无需键配合的一种常见机械零件。齿轮轴具备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和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是通用机械特别是工程机械传动中的重要零件之一。轴Φ26圆柱面处有圆弧形的键槽和圆孔,主要是通过键和其他部件相连。轴的左端部位为齿轮部分,主要传递运动和动力。 2.零件的工艺分析 从零件图上看,该零件是典型的零件,结构简单,属于阶梯轴类零件,由圆柱面、轴肩、键槽、齿轮等不同形式的几何表面及几何实体组成。其主要加工的表面有以齿轮轴左右端面为中心的Φ60、Φ45、Φ30、Φ29、Φ26、Φ24的外圆柱面,以Φ26的外圆柱面和左右台阶面为中心的加工30×8×4的键槽、Φ8的孔,左右两端的端面,以及齿轮轴左端的齿轮加工。其多数表面的尺寸精度等级在7~11之间,表面粗糙度值为1.6μm~12.5μm,齿轮的精度等级为8。其中位置要求较严格的,主要是保证加工Φ60的外圆柱面与整个齿轮轴的中心轴线的同轴度在Φ0.25范围内,以及保证Φ30的外圆柱面与整个齿轮轴的中心轴线的同轴度在Φ0.02范围内。 通过分析,该零件布局合理,方便加工,我们通过径向夹紧可保证其加工要求,整个图面清晰,尺寸完整合理,能够完整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符合要求。经过对以上加工表面的分析,对于这几组加工表面而言,我们可先选定粗基准,加工出精基准所在的加工表面,然后借助专用夹具对其他加工表面进行加工,并且保证它们的位置精度。

输出轴(CA6140车床)设计说明书知识分享

输出轴(C A6140车床)设计说明书

精品文档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机械制造专业方向课程综合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题目:机械制造专业方向课程综合设计 作者所在系部:机械工程系 作者所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作者所在班级: B09111 作者姓名:符嗣星 指导教师姓名:王秋林 完成时间: 2012年12月

精品文档 摘要 这次设计的是CA6140车床输出轴2*Φ8斜孔,包括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工件的毛坯图、夹具装配图、夹具体图各一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与工序卡片各一张。输出轴作为动力装置的主要零件,工艺工装的设计与改良直接影响着其质量与性能。 本文首先介绍了输出轴的作用和工艺分析.然后,根据零件的性质和零件图上各端面的粗糙度确定毛坯的尺寸和械加工余量。最后拟定钻孔的工艺路线图,制定该工件的夹紧方案,画出夹具装配图。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应用机械制造技术,是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了解并认识一般机器零件的生产工艺过程,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并且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目录

精品文档 1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 1.1零件的用途 (1) 1.2零件的工艺性 (1) 1.2.1分析、审查产品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1) 1.2.2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2) 1.3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2) 2确定毛胚、绘制毛胚简图 (2) 2.1选择毛胚 (2) 2.2确定毛胚的机械加工余量和尺寸公差 (3) 2.2.1毛胚的机械加工余量 (3) 2.2.2毛胚的尺寸公差 (3) 2.2.3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工差的确定 (4) 2.2.3绘制零件毛坯简图 (5) 3拟定零件的工艺路线 (5)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5) 3.1.1精基准的选择 (5) 3.1.2粗基准的选择 (6) 3.2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6) 3.3工序的安排 (7) 3.3.1加工阶段的划分 (7) 3.3.2基面先行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3先粗后精 (8) 3.3.4先面后孔 (8) 3.4工序顺序的安排 (8) 3.4.1机械加工工序 (8) 3.4.2热处理工序 (9) 3.5确定工艺路线 (9) 3.6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 (10) 4 零件加工设计 (10)

完整的接口解决方案说明书

文档编号:T-JKJS 文档版本:0.01 项目编号:XX-DX- PECS 《XX电信工程外部协作系统》 Project Exterior Cooperation System 施工单位接口技术解决方案 编写人:南疯日期:2006-10-30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XXXXXX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XXXXXXX 邮编:XXXXXX 电话:XXXXXXXX传真:XXXXXX 网站:XXXXXXXXX 修改记录(Revision Chart) 版本号批准人修改人修改0.01南疯2006-10-30 0.02详细修改记录: 序号

1引言 1.1编写目的 1.2覆盖范围 1.3预期读者与阅读建议 1.4文档约定 1.5术语与缩略语 1.6参考文献 2概述 3接口方式 4接口安全 4.1接口认证 4.2数据安全 5事务处理 6性能考虑 7容错处理 8数据格式 8.1约定 8.2施工系统向外协系统发送请求 8.2.1请求查询一个业务数据 8.2.2新增一条记录,得到记录的键值 8.2.3修改一条记录 8.2.4删除一条记录 8.2.5文档上传 8.2.6一条记录中一个文档字段上传多个文件 8.2.7补充上传文档 8.2.8在记录中删除一个文档 8.2.9获得文档的基本信息 8.2.10获得文档的所有兄弟信息 8.2.11获得文档的所有父亲信息 8.2.12下载一个文档 8.2.13获得字典 8.3外协系统向施工系统发送请求 8.3.1发送变更后的数据 8.3.2发送变更后的字典 8.3.3文档发送请求 9信息数据项 9.1数据表 9.2字段信息 9.3字典类型

十字接头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目录 1 前言---------------------------------------------------------------------------------------1 2 毕业设计的目的--------------------------------------------2 3 毕业设计的基本任务与要求----------------------------------3 4毕业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3 5 毕业设计说明书的工艺设计与共装设计写 ----------------------3 6 十字接头零件分析 ------------------------------------------4 7 选材------------------------------------------------------5 8 材料特性 --------------------------------------------------5 9 毛坯 ------------------------------------------------------7 10 消除应力退火----------------------------------------------8 11 加工方法--------------------------------------------------8 12 加工方案-------------------------------------------------9 13 刀具夹具-------------------------------------------------9 14 毛坯余量与零件公差---------------------------------------10 15 机械加工工艺卡片-----------------------------------------11 16 加工程序-------------------------------------------------12 17 参考文献 --------------------- ----------------------------16

法兰盘加工工艺设计说明书

目录 序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零件的分析 (1) 零件的作用 (1) 零件的工艺分析 (1) 2 工艺规程设计 (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1) 基面的选择 (2) 制定工艺路线 (2)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2) 3 夹具设计 (5) 问题的提出 (5) 夹具设计 (5) 参考文献 (8)

1 零 件 的 分 析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CA6140车床上的法兰盘(见附图1), 法兰盘起联接作用是车床上的重要零件。 零件的工艺分析 法兰盘是一回转体零件,有一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以Φ20045 .00+为中心 ,包括:两个Φ12.034.0100--mm 的端面, 尺寸为Φ0017.045-mm 的圆柱面,两个Φ90mm 的端面及上面的4个Φ9mm 的透 孔. Φ06.045-mm 的外圆柱面及上面的Φ6mm 的销孔, Φ90mm 端面上距离中心线分别为34mm 和24mm 的两个平面. 这组加工表面是以Φ20045.00+mm 为中心,其余加工面都与它有位置关系,可以先加工它的一个端 面,再借助专用夹具以这个端面为定位基准加工另一端面,然后再加工其它加工表面. 2 工 艺 规 程 设 计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HT200,由于零件年产量为1000件,已达到中批生产的水平,而且零件轮廓尺寸不大,故采用金属模铸造,法兰盘因毛坯比较简单,采用铸造毛坯时一般是成队铸造,再进行机械加工。这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也是应该的。

输出轴批量200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减速箱输出轴(批量200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学生姓名: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及班级: 07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02班 学号: 指导教师: 2010年1月13日 目录 一.机械制造课程设计的目的………………………………………………… 二.生产纲领的计算与生产类型的确定……………………………………… 1.生产类型的确定…………………………………………………………… 2.生产纲领的计算…………………………………………………………… 三.减速箱输出轴的工艺性分析……………………………………………… 1.轴的工作原理………………………………………………………………

2.零件图样分析……………………………………………………………… 3.零件的工艺分析…………………………………………………………… 4 减速箱输出轴的表面粗糙度、形状和位置精度要求………………… 5 审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四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1.毛坯的选择……………………………………………………………… 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 五选择减速箱输出轴的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1.定为基准的选择…………………………………………………………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3.加工阶段的划分…………………………………………………………… 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5.加工顺序的安排…………………………………………………………… 6.减速箱输出轴工艺路线的确定…………………………………………… 六机床设备的选用……………………………………………………………… 1.机床设备的选用………………………………………………………… 2.工艺装备的选用………………………………………………………… 七工序加工余量的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八、确定工序的切削用量……………………………………………………… 九课程设计体会………………………………………………………………… 十参考文献……………………………………………………………………… 一.机械制造课程设计的目的 1.加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通过课程设计可以使我们更熟悉书本知识,能更加熟练地运用书本知识。 2.培养工程意识。通过课程设计,综合生产实际,贴近就业岗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工程的实际问题,培养工程意识,做到学以致用。 3.训练基本技能。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设备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初步具备设计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计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技能。

API接口设计说明书

XXAPI 接口设计说明书 公司 2016年11月25日 文档管理信息表 主题XX api接口设计说明书 版本V0.1 内容 关键字 参考文档 创建时间 创建人 最新发布日期 文档变更记录表 修改人修改时间修改内容 创建

目录 文档变更记录表 .................................................................................................................................................................................. 目录 .................................................................................................................................................................................................... 引言 ...................................................................................................................................................................................................... 编写目的 背景 定义 参考资料 综述 ...................................................................................................................................................................................................... 统一的输入输出参数 必须登录才能访问的接口 错误返回码列表 用户接口 .............................................................................................................................................................................................. 用户注册(user/signup) 用户登录(user/signin) 优惠券接口 .......................................................................................................................................................................................... 我的优惠券(coupon/mycoupon)

十字柱加工焊接施工方案

日照文创园艺术馆项目钢结构焊接及拼接方案 公司名称日照市祥鹏钢结构 日期:2014年12月10日

一、 编制目的 本方案用于日照市文创园艺术馆钢结构焊接及现场拼装。 二、 制作工艺 1、 划线 钢板下料切割、H 型钢组合、各部件和零件的组装,构件预拼件组装都需有专业放样工在加工面上或组装大样板上进行精确放样。放样后须经检验员检验,以确保零件、部件、构件的加工几何尺寸准确无误。 2、下料切割 十字柱的翼缘(腹)板下料采用数控火焰多头切割机进行切割下料,加工的要求应按业主的技术要求检验切割面、几何尺寸、形状公差、切口截面、飞溅物等,检验合格后进行合理摆放,做上合格标识和杆件编号。 3、十字柱的车间制作 为了便于车间制作,先将十字柱分成两个单独的H 型钢进行组立焊接。 (1)、H 型钢翼缘板与腹板的T 型接头采用液压门式组立机进行组装,见图1。 上顶液压机构 上部压紧轮腹板调节液压轮 型钢 图1 H 型钢组立示意图

(2)、焊接方法采用埋弧自动焊,为了控制焊接变形,按1、2、3、4的顺序进行焊接,见图2。 焊接位置构件 图2 (3)、焊接完成后的H 形钢,由于焊缝收缩常常引起翼缘板弯曲甚至钢梁整体扭曲,因此必须通过翼缘矫正机或(和)火焰矫正法进行矫正,见图3。 图 3 (4)、将矫正完毕的H 型钢进行切割分为两个T 型梁,再二次拼装为十字柱,见图4,两T 型梁与H 型钢的焊接采用埋弧自动焊。 图4 十字柱结构 工件 矫正辊托辊、主动辊型钢矫正

(5)、焊接完毕的十字柱若有需要,需进行二次火焰矫正,保证整体的直线度满足要求。 (6)、对于需要接长的十字柱,采用车间整体预拼,并预制坡口,进行现场焊接。 为了便于现场施工,十字柱的接长坡口采用加垫板,单面焊的形式保证焊缝全熔透。坡口型式见图5。垫板在车间进行点焊完毕。 图5 现场焊接坡口形式 (7)、为了保证现场装配的准确性,在十字柱现场接头处的四块翼缘板外侧分别焊接四块带有螺栓孔的定位筋板,见图6。 图6 车间预拼装

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实例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推动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生产纲领为中小批量生产。 设计者:_____ 指导老师: XXX XX师范大学 教研室 2009年1月4日

XX师范大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设计“推动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生产纲领为中小批量生产。 内容:1. 零件图 1张 2. 毛坯图 1张 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1套 4. 工艺装备(夹具)主要零件图及画总装图 1套 5. 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班级:0 5机自国内 学生:_____ 指导老师:XXX 教研室主任:XXXX ___年___月

目录 序言 (4) 一.零件的分析 1零件的作用 (4) 2零件的工艺分析 (4) 二.毛坯制造 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 二.工艺规程设计 1基面的选择 (5) 2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5)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面的加工(所有面) (7) 2.孔的加工 (7)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工序Ⅰ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9) 2.工序Ⅱ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0) 3.工序Ⅲ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1) 4 .工序Ⅳ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2) 5.Ⅴ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3) 6. 工序Ⅵ的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4) 7.工序Ⅷ的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5) 8 .工序Ⅸ的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6) 9. 工序Ⅹ的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6) 六.夹具的选择与设计 (16) 1.夹具的选择 (17) 2.夹具的设计 (17) 七.选择加工设备 1.选择机床,根据不同的工序选择机床 (18) 八.选择刀具 1. 选择刀具,根据不同的工序选择刀具 (18) 九.选择量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