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导学案(教师版)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教师版)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教师版)

第一专题“‘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导学案

春江花月夜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春江花月夜》,理解诗中所传达出来的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体会诗歌诗情、画意、哲理融为一体的艺术特色;

2.了解一些诗词鉴赏常用术语,继续积累古诗常见意象的知识;

3.背诵《春江花月夜》;

4.能撰写500字左右的鉴赏文章;

二、学习重难点

目标1、3

三、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滟滟yàn 似霰xiàn 纤尘xiān

皎皎jiǎo

江畔pàn

扁舟piān

捣衣砧zhēn

碣石jié

2. 解释下列词语

滟滟:水中月光闪烁的样子。

宛转:曲折;辗转。

芳甸:芳草丰茂的原野。

纤尘:微尘,也比喻微细污垢。

皎皎:形容很白很亮。

江畔:江边。

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

可怜:值得怜悯;可爱;可惜。

月华:月光;

(二)理解鉴赏

阅读《春江花月夜》,回答下列问题

3.划分这首诗的层次结构,概括每个部分的大意,并简述诗歌的脉络。(B级)

明确:分成三个部分:

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

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从观照人生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本诗既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月亮升起—月下美景—月下思妇—月亮落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同时又以月亮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

4.试概括诗的主旨。

明确:这首诗写了春江花月夜的动人美景,对宇宙和人生作了哲理性的思索,叙写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主旨)

5. 请根据开头的八句诗句,结合自己的想象,用散文化的笔调,描写春江花月夜的美好景象,不少于200字。

明确:(参考)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6.如何理解“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两句对生命与宇宙的思考(学法提示:抓住“无穷”“相似”等词语,并与传统文化中对人生的思考作比较)

明确:作者对天人关系的思索,超越了前人仅仅哀叹生命短暂的窠臼,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在礼赞自然的同时礼赞生命,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切体认和对天人关系的深刻认识。

7.说说“可怜楼上月徘徊”中“徘徊”一词的妙处。

明确:运用拟人手法,既传神地写出浮云游动,月光明灭不定的情景,又写出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头徘徊不忍离去。以月亮的真诚依恋,烘托思妇绵绵不绝相思之苦。8.“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浅跃水成文”两句为什么引入“鸿雁”和“鱼龙”两个意象(学法提示:结合上下语境和属地注释)

明确:仰望长空的鸿雁,俯视水底的鱼龙,希望超越现实困境,但鸿雁长飞也超越不了月光,鱼龙浅跃,也只能泛起波纹。作者引入了两种能在月空与江水中行走的生物形象,衬托出一切生命在宇宙中的渺小和人类情感在宇宙中的无奈。

(三)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9.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学法提示:体悟景物特点,作出合理推论)

明确:当时诗人孤独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心境很凄凉。

10.《全唐诗》录入此诗,“落”字作“在”字,请你说说,是“落”好是“在”好,为什么

明确:“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在”字相形见绌,平淡寡味。

四、课堂总结

五、知识链接

诗词鉴赏常用术语

1.意象

所谓意象,是指融入了主观情感的物象。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其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了极富美感的“意象”。古典诗歌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在我们心理上已有了一定的暗示,进而形成了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我们往往会将物与人融为一体。如陶渊明、李清照的清高似菊、陆游的高洁像梅,周敦颐的隐逸风度如莲等等。

2.意境

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和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以及内在的意蕴的融合统一。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

1.月

①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②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③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④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附:中学教材中写月的名句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杜甫《咏怀古迹》之三)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冯延巳《鹊踏枝》)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秦观《踏莎行》)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2.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屈原《九歌?河伯》有诗句“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有“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唐代白居易《南浦别》有“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范成大《横塘》有“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等。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有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3.捣衣砧

捣衣砧,在古典诗歌中常常代表闺妇思念外出丈夫的惆怅和迷惘。秋天到了,远在他乡的丈夫无御寒的衣裳,在阵阵捣衣声中寄托了无尽的牵挂和思念。南朝民歌《青阳度》“碧玉捣衣砧,七宝金莲杵。高举徐徐下,轻捣只为汝。”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唐李颀《送魏万之京》“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捣衣需有木杵石砧两种工具。捣衣类似于洗衣服时的捶衣,不过是将布帛等物折叠平放在石砧之上,用木杵均匀捶打,其目的主要在于使衣物平整,便于缝制。捣衣本来是没有时间限制的,但在诗人们笔下,捣衣往往是在秋冬之际,这是与农耕社会的生产劳动相关的,广大劳动妇女只能在秋收之后,冬临之前的农闲时节赶制寒衣。因此才会出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特殊景观。

4.潇湘

本指潇水和湘水,二水汇合后流入洞庭,范仲淹《岳阳楼记》有“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之句。因湘妃的故事“潇湘”成了哀怨或愁情的象征。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有“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有“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等。

5.附译诗: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此二句写月光之清澈无边,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在幽静的水潭上,可怜春天过了一半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留侯论》学案附答案

《留侯论》学案(附答案)(4) 《留侯论》学案(附答案)(4) 文章来自: 《留侯论》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立意的创造性和新颖性,学习苏轼的治学精神。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主次分明的写作特色。 课前预习案 【基础知识整理】 (一)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又字,号,谥号,眉州眉山人,是北宋著名、、和。派代表人物。他与他的父亲、弟弟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齐名。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等。在政治上属旧党。 苏轼遇到的生平第一祸事就是乌台诗案。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 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仕大臣的国策,

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苏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苏轼的词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文史知识 张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汉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及答案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第一课时 制作人:课时:2课时 【学习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智慧来再现诗歌的艺术魅力,体味诗歌意境。 【学习难点】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通过联想和想象再造诗境,找出景语推测作者抒发的感情,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知识链接】即景抒情诗专题阅读指导:即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诗人所借助的客观景物,往往是山、水、田园、鱼虫鸟兽等,诗人将个人的强烈感情倾注到客观景物上,使笔下的自然景物也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愫。 1“风格特点” 即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但也不排除直抒胸臆类的即景抒情诗。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别董大》高适)诗人一下笔便极写天空的广漠,阳光的昏暗和漫天的黄云。在这天地之间,寒冷的北风又送来纷纷扬扬的大雪,更有“雁阵惊寒”,征人远别。这诗前面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两句,描绘的完全是一派雄浑苍莽的边塞风光,虽然寒凉冷落之意尽在其间,但悲壮的气氛却仍能明显地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面对这样的景物,面对即将远行的朋友,诗人内心的悲壮便透景物完整地呈现出来,只不过还没有明白而已。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直接抒情,诗人处处从大处着眼,于大处落墨,写景状情时常总体把握,景为情服务,浑然天成;奋笔疾书,直吐胸臆。 因此,在整体理解即抒情诗的时候,必须从这类诗歌的整体风格入手,充分体味景特的特征,感悟诗人由此景生发了怎样的感情。只有准确把握了情景交融的含义,才能读懂即景抒情诗。 2表达技巧 由于即景抒情诗具有移情于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因此,如果从表达技巧方面对这类诗歌进行赏析,一般需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种表达技巧。 1、触景生情 触景生情是指诗人受到眼前客观景物的触动,引发联想,从而产生某种情感的抒情方式。就即景抒情诗而言,赏析时就不得不关注景物的特征与其具有的文化内涵,如“柳”与“留”,例如常见的意象的内涵是什么,然后体味诗人的情。 例如,杜甫的《登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秋天的寥廓凄凉触动了诗人自身的境况“艰难苦恨”、“潦倒”,可谓是触凄凉景生悲苦情。 2、融情入景 所谓融情入景是指作者在创作时把先前饱藏于胸中的某种感情,外射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使所描写的景物渗透着某种主观感情色彩,从而生成意境。触景生情和融情入景的区别是:触景生情,情由景引起,同样的景往往唤起类似的情;融情入景,情感先行,诗人将情注入所描写的景中,不同的情会给景物著上不同的感情色彩。运用融情于景的的手法的诗歌,往往只有景语,而没有情语,尽显诗歌含蓄的特点。 例如,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诗人运用了融情于景的手法,四句都是写景,而且句句与自己的处境暗合,景物融进了诗人自己的情感。黄昏时刻急雨带来春讯,猛然掀起诗人心底狂波,眼前所见的自横之舟更是引起了诗人情感的共鸣。全诗不着诗人自情感的痕迹,却又读到诗人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3、写景的手法 赏析即景抒情诗,除了需要明确景与情的关系外,还需要明确与写景有关的手法,这也是赏析的重点之一。常见手法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白描、绘形绘色、烘托、衬托、渲染等。 如前文所说的《登高》,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边出现六个特定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 再如2009年广州市二模语文试题中的《望罗浮》(翁方纲):“只有濛濛意,人家与钓矶。寺门钟乍起,樵客径犹非。四百层泉落,三千丈翠飞。与谁参画理?半面尽斜晖。”为了多角度表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刺客列传导学案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刺客列传导学案苏教版选修《<史记> 选读》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2、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通假字:淬、决、卒;古今异义词:涕、币、提、股。 3、积累文学常识:《战国策》 【知识链接】 1、《战国策》: 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土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2、人物介绍: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 3、背景介绍: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19年),秦王政派其大将王翦攻赵,杀掉赵葱,遂克邯郸,虏赵王迁。王翦随即奉命率兵驻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准备向燕国进攻。燕国这时处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困难境地。事实是:“燕弱小,数困于兵,今举国不足以当秦。”(《战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这时好象热锅上的蚂蚁,在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得不采取派人行刺这种恐怖政策。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整理基础知识 1、借助工具书,正音正字 陛()拊()樊於()期夏无且()暴()虎冯河暴戾恣()睢()自刎()揕()其匈变徵() 戮()没泾()渭分明矐()匕首()惶()急被八创()箕()踞偻()行 2、写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文中义: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持千金之资币物则秦王未可亲也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诸郎中执兵 3、词类活用 盖聂怒而目之亡之燕,太子丹受而舍之 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太子迟之,疑其改悔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陛,秦舞阳色变掁恐,群臣怪之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4、难句翻译 (1)、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1春江花月夜导学案答案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1春江花月夜导学案答案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 第1课时(总2课时)课前准备学情分析课件、多媒体等课型新授课分组安排 初中时学生虽然懂得诗歌中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但是对于如何通过联想和想象再造诗境来找出景语,推测作者抒发的感情以及把 握诗歌的主要内容,还是比较陌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可以提高 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1.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生平及其作品的风 格特点。2.走进诗歌塑造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3.赏析 本诗的情、景、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4.培养在诵读中感受诗 歌的能力,感悟人生的真谛。1.走进诗歌塑造的意境,体味诗人的 思想感情。2.赏析本诗的情、景、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导学过程教学过程学生活动 1.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生平及其作品的风格特点。2.走进诗歌塑造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3.赏析本诗的情、景、理, 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4.培养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感悟人生 的真谛。 教师指导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有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千古绝唱 《春江花月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张若虚笔下的这段春江,这轮明月的光华!作者简介: 修订 目标提示(约2分钟)

自学检测(约10分钟)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以吴越文士扬名京都。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 花月夜》两首【初读诗文,了解诗人】读懂一首诗,应该了解诗人,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情乐府旧题 来抒写真挚感人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 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 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新自然的感觉,后人评价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一诗用《西洲》格调“孤篇压全唐”、 1 “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闻一多先生誉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背景再现《春江花月夜》由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最早收载,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 吴声歌”其曲调,相传为陈后主所创,内容是写艳情的“宫体”诗,隋及唐初才逐渐改变为写景诗,但仍为五言短篇,张若虚首次将这 一旧题改造成七言歌行在内容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超越了整体感知 1、你认为本诗的层次结构该如何交流讨论(约5分划分?请写 出层意。2、在你学过的古诗中,哪些诗是钟)写有关月的,你能背 出一首来吗? 释疑解难(约12分钟) 1、欣赏诗的景物美:读诗歌前八句,诗歌写到了哪些意象,请 展开想象与联想,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的画面。2、领悟诗的哲理美:读“江天一色无纤尘……但见长江送流水”诗人在看到无限美 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引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思考?3、鉴赏本诗的 情感美:读“白云一片去悠悠……落月摇情满江树”随着时间的流逝,夜色渐浓,心里的感伤之情也越来越浓,这种美景和人生思考 触动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第12课 留侯论 学案 Word版含答案

第12课留侯论 目标定位 1.掌握本文的重点实词和词类活用情况。2.了解本文的论题及艺术手法。3.正确辩证地看待“忍”。 1.背景探寻 苏轼在嘉祐二年(1057)应举,主考官欧阳修见其文,“惊喜以为异人”,疑是自己学生曾巩所作,为避嫌抑置第二。拆封看名,当时就说此人“当是文章必独步天下”。苏轼进士及第后因母丧回蜀。服孝三年,又赴京应制举。此《留侯论》是嘉祐六年(1061)正月作者应制科时所上“进论”之一。是苏轼的早期作品。 本文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载张良圯上受书以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留侯一生事迹很多,可论者不少,作为一篇史论,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有重点、有所侧重地选择材料,苏轼则是紧紧围绕题旨——“忍”。作者在留侯一生丰富的材料中,只选取了两件最能体现留侯能“忍”的典型材料,一是圯上受书老人教“忍”,二是辅佐刘邦定天下并教之以“忍”。前者是留侯之“忍”的来源,即“得忍”;后者是留侯之“忍”的历史作用,即“用忍”。 2.文学常识 史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记叙和评价的一类文体。可以全面评述,也可以抓住一方面联系现实,体现现实价值进行评说。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挟.持()②圯.上受书() ③刀锯鼎镬.() ④虽有贲.、育() ⑤孺.子() ⑥称.其志气()

⑦鲜腆.. 而深折之( ) 答案 ①xié ②yí ③huò ④bēn ⑤rú ⑥chèn ⑦xiǎntiǎn 2.通假字 ①卒. 然临之而不惊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观其所以微见. 其意者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猝” 突然 ②“现” 显现 3.一词多义 ①过??? 必有过.人之节 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 矣 ②怪??? 其事甚怪. 油然而不怪.者 ③其??? 非子房其.谁全之 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④所以??? 所以..微见其意者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 ⑤而??? 拔剑而起,挺身而.斗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 卒然临之而. 不惊 ⑥之??? 必有过人之 .节 子房之.不死者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 答案 ①超过,超越/错 ②奇怪/“以……为怪” ③难道/大概 ④“用……的方式”/“……的原因” ⑤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连词,表转折 ⑥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词类活用 ①其君能下. 人: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教师版)

第一专题“‘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导学案 春江花月夜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春江花月夜》,理解诗中所传达出来的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体会诗歌诗情、画意、哲理融为一体的艺术特色; 2.了解一些诗词鉴赏常用术语,继续积累古诗常见意象的知识; 3.背诵《春江花月夜》; 4.能撰写500字左右的鉴赏文章; 二、学习重难点 目标1、3 三、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滟滟yàn 似霰xiàn 纤尘xiān 皎皎jiǎo 江畔pàn 扁舟piān 捣衣砧zhēn 碣石jié 2. 解释下列词语 滟滟:水中月光闪烁的样子。 宛转:曲折;辗转。 芳甸:芳草丰茂的原野。 纤尘:微尘,也比喻微细污垢。 皎皎:形容很白很亮。 江畔:江边。 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 可怜:值得怜悯;可爱;可惜。 月华:月光; (二)理解鉴赏 阅读《春江花月夜》,回答下列问题 3.划分这首诗的层次结构,概括每个部分的大意,并简述诗歌的脉络。(B级) 明确:分成三个部分: 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 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从观照人生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本诗既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月亮升起—月下美景—月下思妇—月亮落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同时又以月亮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

4.试概括诗的主旨。 明确:这首诗写了春江花月夜的动人美景,对宇宙和人生作了哲理性的思索,叙写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主旨) 5. 请根据开头的八句诗句,结合自己的想象,用散文化的笔调,描写春江花月夜的美好景象,不少于200字。 明确:(参考)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6.如何理解“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两句对生命与宇宙的思考?(学法提示:抓住“无穷”“相似”等词语,并与传统文化中对人生的思考作比较) 明确:作者对天人关系的思索,超越了前人仅仅哀叹生命短暂的窠臼,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在礼赞自然的同时礼赞生命,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切体认和对天人关系的深刻认识。 7.说说“可怜楼上月徘徊”中“徘徊”一词的妙处。 明确:运用拟人手法,既传神地写出浮云游动,月光明灭不定的情景,又写出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头徘徊不忍离去。以月亮的真诚依恋,烘托思妇绵绵不绝相思之苦。8.“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浅跃水成文”两句为什么引入“鸿雁”和“鱼龙”两个意象?(学法提示:结合上下语境和属地注释) 明确:仰望长空的鸿雁,俯视水底的鱼龙,希望超越现实困境,但鸿雁长飞也超越不了月光,鱼龙浅跃,也只能泛起波纹。作者引入了两种能在月空与江水中行走的生物形象,衬托出一切生命在宇宙中的渺小和人类情感在宇宙中的无奈。 (三)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9.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学法提示:体悟景物特点,作出合理推论) 明确:当时诗人孤独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心境很凄凉。 10.《全唐诗》录入此诗,“落”字作“在”字,请你说说,是“落”好是“在”好,为什么? 明确:“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在”字相形见绌,平淡寡味。 四、课堂总结 五、知识链接

《刺客列传》导学案及答案 (苏教版高二选修)

《刺客列传》导学案及答案 (苏教版高二 选修)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够翻译疑难句子,理解文意。 2.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激烈的矛盾斗争中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 3.了解刺客的扶弱救危、不畏强暴、为达到刺杀目的而舍生忘死的侠义精神,及作者所欣赏的“士为知己者死”的刚烈精神。 学习重点和难点 1.学习文言词汇、文言的活用、特殊句式知识,历练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的写人的艺术手法,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 学习方法 诵读、积累、研习和探讨 课时安排:3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景知识 1.《刺客列传》共写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

五个人,全文5000多字,单写荆轲就3000多字,表明荆轲是这篇作品的中心人物,通过荆轲,赞扬了刺客们的见义勇为、扶弱救危、不畏强暴的精神。 2.“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六年。当时,秦在公元前230年灭韩,接着灭赵,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侵犯,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让秦王还回侵吞六国的土地;或者刺杀秦王,使秦国大乱,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荆轲刺秦王失败后,秦大举攻打燕国,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二、预习要求 1.为加点的字注音 囊嗜酒和而歌雕鸷偻行揕淬 濡染忤逆瞋目偏袒间进 2.找出通假字,写出本字 (1)荆轲嘿而逃去()(2)诸侯服秦,莫敢合从()(3)秦王必说见臣() (4)右手揕其匈()(5)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春江花月夜》学案 (用)

《春江花月夜》学案 要求:1.认真阅读《非常学案——唐诗宋词》P4“常识·速览”部分,了解作者及作品。2.认真诵读文本,结合P5《非常学案——唐诗宋词》“知识·梳理”部分,整体感知,理清线索(重点)和思路(难点),熟读成诵。 学习目标: 1.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意象,感受美妙诗境,学习写景技巧(重点); 2.赏析并把握本诗的景、情、理的有机融合(难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一)作品解读:《春江花月夜》原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陈后主(陈叔宝)所创。原词以佚。隋炀帝、温庭筠等都曾作有此曲。最为出名《春江花月夜》的是初唐、盛唐之交诗人张若虚的代表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以孤篇盖全唐”,历来为人们所传颂。这是一首长篇歌行,采用的是乐府旧题,但作者已赋予了它全新的内容。张若虚在诗中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而在明净的诗境中,又融入了一层淡淡的忧伤。诗人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形象,诗情与画意相结合,表明唐诗意境的创造已进入炉火纯青的阶段。 (二)作者简介:张若虚,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其与、、称为“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 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另一首诗是《代答闺梦还》。 二.交流展示: 1.《春江花月夜》,题目共五个字,代表五种事物。你认为作者重点写的是哪一个字?这种事物在诗中有何变化?这样写有何好处? 2.这首诗线索清晰,思路清楚。请尝试画出思维导图好吗?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

课题《荆轲刺秦王》 学习目标1.利用工具书梳理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诏、被、兵、阵、私”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乃、为、而、以、及、于、之、其、故、且、因”等虚词的用法。 2.了解几种特殊句式的形式和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重点难点1、重点在于常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 2、难点在于对荆轲性格的把握。 学法指导1、借助工具书,自主阅读、自主口译 2、小组交流,互相解答,教师点拨; 知识链接(一)、《刺客列传》主旨 这是一篇类传,依次记载了春秋战国时代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等五位著名刺客的事迹。 关于此传的传旨,在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中,只谈到“曹子匕首,鲁获其田,齐明其信;豫让不为二心”,专诸、聂政、荆轲之事不及一语。显然,这不是此传的全部传旨。细味全传,尽管这五人的具体事迹并不相同,其行刺或行劫的具体缘由也因人而异,但是有一点则是共同的,这就是他们都有一种扶弱拯危、不畏强暴、为达到行刺或行劫的目的而置生死于度外的刚烈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实质则是“士为知己者死”。所以太史公在本传的赞语中说:“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这也就是太史公对本传传旨的一种集中概括了。太史公是站在他所在的那个时代的立脚点,带着他特有的身世之感和爱憎,来热烈赞歌他所一再称赏的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刚烈精神的。 (二)背景简介: 荆轲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一、自主阅读导引 《刺客列传》全文五千多字,共写了曹沬、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个人,而其中单是荆轲一个人就用了三千多字,可见荆轲是司马迁这篇作品要表现的核心人物。节选部分主要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叙述了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从准备、实施、到最后失败,事件过程完整。情节围绕一个“刺”字展开,波澜起伏,惊心动魄,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得到了生动的表现。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淬火()变徵()提()揕搭()拊()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教师版)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主备人 学习目标: 1、找出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2、学会诗歌的鉴赏方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3、懂得诗人由感受春江花月夜的美景引起的对人生、对宇宙的联想与感慨,体会诗中表现的游子与思妇相思相爱之情。 学习重点: 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习方法:诵读法、感悟法、点拨法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结合书本P6注释)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 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另一首诗是《代答闺梦还》。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 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言之有物、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2、熟读诗歌,结合诗后注释理解全诗大意,说得出全诗表达的情感。 二、课堂学习探讨 (一)导入新课 (二)预习检测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想一想,你觉得如何划分层次更符合诗人的思路。(关于层次划分有很多观点,请选用自己心仪的,答案仅作参考) (1-8 )描绘春、江、花、月、夜的美景。 (9-16 )引发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 (17-36)抒写思妇游子的两地相望相思之情。 (四)品读诗歌 景:春江花月夜的美景 1、齐读开头八句思考1:诗人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意象:江,花,月(春、夜是背景)浩瀚澄澈的江,绚烂耀眼的花,明亮空灵的月。 意境:幽美邈远清幽静谧 情感:美好,兴奋,快乐。 手法:寓情于景 2、思考:此时月的状态如何?

留侯论导学案

《留侯论》导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进一步提高文言阅读的水平。 2.了解文章以“忍”字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的论说思路。 3.阅读苏轼笔下张良的心灵成长的历程,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以忍易怒”“以静易躁”的人格力量,关照自己的人生之路。 一、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号,眉州眉山人,北宋时著名文学家。他才气横溢,文学成就很大,是历史上著名的散文家、诗人、词人、书法家,继欧阳修为北宋文坛领袖。散文为之一,并称;诗并称;词并称;书法、、、苏并称,北宋则是苏、、、并称。绘画音乐也擅长。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多才多艺人物。一生仕途坎坷。、、学说兼具,入世出世思想随其遭际不同,运用和发挥得相当和谐。 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苏并称;诗苏黄(庭坚)并称;词苏辛(弃疾)并称;书法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苏并称,北宋则是苏、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绘画音乐也擅长。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多才多艺人物。一生仕途坎坷。儒、释、道学说兼具,入世出世思想随其遭际不同,运用和发挥得相当和谐。 2、背景链接 北宋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26岁,在京城经欧阳修推荐参加制科考试,最后仁宗在崇政殿御试,试前,苏轼献进策、进论各25篇,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本文是进论的第19篇。 留侯,指,字。五世相韩,韩为秦灭,寻秦复仇,破家散金,求得力士沧海,椎击始皇于博浪沙中,误中副车,大索天下十日,弗获,匿迹下邳。后佐高祖定天下,辞官归隐,从赤松子游。史有《留侯世家》。良为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高祖平定天下,大封功臣,而良无战功。刘邦说:“,,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良辞不受,后封为“留侯”。留,城名,在今徐州市,有一种说法,具体在今睢宁境内。

《春江花月夜》学案

《春江花月夜》学案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品味意境、赏析意象、把握情感。 2、理解即景抒情诗中景与情的联系。 重点难点: 1、把握诗歌中的情景理。(重点) 2、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难点) 教学步骤: 在星光灿烂的唐代诗坛,《春江花月夜》带着皓洁的月光像钻石一般熠熠生辉,而诗人张若虚也凭借这一首诗“孤篇盖全唐”。 一、作者简介 张若虚(660年-约720年),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与、、、齐名,号“吴中四士”。工诗,尤擅七言。诗以《春江花月夜》著名。 七言歌行《春江花月夜》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空明清丽,洗去了宫体诗的脂粉气。其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二句为历代传诵。 二、翻译诗句: 三、初步阅读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重在写。这首诗从写到,把现实的情景和诗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恍惚,气氛朦胧。诗的感情随着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渐展开、变化,忽此忽彼,亦虚亦实,跳动着,断续着。有时让人觉得难以把握,但又觉得有深邃的东西在里边,值得深入发掘。这就是,,以及。 四、深入研读 诗人用丰富的情感和旷达的胸怀创作此诗。诗中情景理融为一体,使此诗具有经久不衰的意境美、哲理美和情感美。下面我们分别从情、景、理三个方面来欣赏此诗。 1、景——春江月夜美景 把诗中描写月夜美景的语句朗读一下。要求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月夜美景。 2、理——宇宙人生哲理 看到如此美景,诗人想到了什么呢?请结合本诗中阐述人生哲理,江、月、人和谐一体的诗句,体味一下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思考? 理: 1、;2、;3、

《荆轲刺秦王》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一) 【目标择定】 1. 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2. 分析鉴赏荆轲这个人物形象。 3. 学习荆轲的忠义、正直、英勇爱国的精神。 第一部分【探究一径】 【主问题】荆轲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和太子丹是知己吗? 1.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2..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这一情节表现了荆轲的怎样的性格? 3..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4.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5.文中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荆轲秦廷行刺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6. 陶渊明《咏荆轲》:“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你同意“君子死知己”一说吗?为什么? 【再问再新】

【助学资料】 1.《风萧萧兮易水寒》肖复兴 2.《感受燕赵英雄情怀审视千古传奇色彩》 https://www.360docs.net/doc/fb16524097.html,/p-314764663890.html 3.荆轲刺秦王百度百科 https://www.360docs.net/doc/fb16524097.html,/view/76130.htm 第二部分必修①第二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对应检测 一、语言积累及应用 1. 填空 《战国策》是一部___体史书,秦汉间编纂,经西汉___整理,定名为《战国策》。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樊於期(wū) 骨髓(suǐ) 揕胸(zhèn) 淬火(cù) B.濡缕(rú) 忤视(wǔ) 变徵(zhǐ) 瞋目(chēn) C.厚遗(wèi) 拊心(fǔ) 创伤(chuānɡ) 箕踞(qī) D.戮没(lù) 卒起(zù) 陛下(bì) 拜谒(yè)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二单元 第6课 春江花月夜 含答案

6课春江花月夜 这首诗通过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讴歌了人间纯洁的爱情,并对人生哲理和宇宙奥秘进行了思考与探索,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以及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的主题思想。 张若虚:真隐士,隐于心 张若虚出生于初唐的扬州。江南的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给予了他深厚的文学养分,使他很快成长为一位知书达礼、腹有诗书的青年才俊。 唐朝是唯才是举的开明朝代,腰缠万贯的大富翁未必受人尊敬,写得一手好诗的大才子却能潇洒走天下,处处被人善待。张若虚立志要成为这样的才子。渐渐地,江南的吴依软语满足不了他想去看世界的心,他希望结识更多有才华的人,同时也是为了完成父亲希望他出仕的心愿。 之后,他去了长安。诗情才华俱佳的他用一首《代答闺梦还》为自己博得了长安人的好感,成了众人争相结交的对象。人们无法想到,这个貌不惊人的书生竟能写出这样不事雕琢却美出锋芒的诗句。 唐中宗神龙年间,他因文辞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等并称“吴中四士”。随后,他又被任命为兖州兵曹。

至此,他的人生翻开了华丽的新篇章。他开始有名气、有权威、有地位,还见到了欣赏他才华的皇上,富贵自不必待言……但同时也有了奉承,有了逢场作戏的浮躁,还有了被压制的烦扰,他开始不安。他害怕自己也变成那样的人,这不安让他恐惧,让他开始想念江南,想念他巴掌大的小酒壶,还想念与他同样热爱文学的好朋友下一个重阳日一同去看菊花的约定…… 于是,他坚定了终生归隐的心,从此,真正放下。 与王维、孟浩然的终南捷径相反,张若虚最终做到了真正的归隐,真正的不求闻达,完全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不被世俗所牵绊。而作为伟大的哲学诗人,他的精神世界是自足的,完全陶醉于向着宇宙、向着未知发问,倾听着诗行间那迷人的回响。 在漫长的诗史中,他不能不说是寂寞的。尽管他曾以“文辞俊秀”而名闻当时,但从同代诗人中,竟寻不到一首与他唱和的诗作。这一罕见的情形,印证着他彻底的孤独,而正是这种孤独,让他不仅以自己的“孤篇”盖全唐,他本人也已成为一种象征。 张若虚的诗歌却仅仅流传下来两篇,唯一的一个解释就是:张若虚是真正的隐士。他连比较高尚的“要求就求万古名”这样的想法都放弃了,更不用说去用诗来换酒、换金印了。他充分体会着作为一个诗人的无穷乐趣,而其自身也必然离世俗的世界愈来愈远。, 勤奋 1.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赏读: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留侯论整理_教师版

<<留侯论>> 一基本字词 1.通假字 ①卒然临之而不惊( 猝) ②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现) ⒉找出下列古今异义词 ①此其所挟持者甚大古义,抱负②必能信用其民矣 ⒊词类活用 ①其君能下人名词做动词,降低身份。 ②臣妾于吴者名词做动词,做臣妾。 ③油然而不怪者意动,以为怪。 ④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使动用法,使惊恐 ⑤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名词做动词称王 二、重点实词: ⒈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相互⒉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少,厚 ⒊郑伯肉袒牵羊以逆赤膊,表示谢罪⒋而非有平生之素交情。 ⒌养其全锋而待其弊保持⒍不称其志气相当 三、重点虚词 ⒈①彼其能有所忍也如果②非子房其谁全之难道③此其所以为子房欤大概 ⒉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竟然 ⒊①而世不察,以为鬼物认为 ⒋勾践之困于会稽在 ⒌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从 6 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用,介词 .以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凭借,介词 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而,连词 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来,目的连词 7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用来,连词 所以观其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的原因 四、重点句式 1.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被动句 2.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判断句 五、句子翻译 1.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人之常情所不能忍受的事情,一般人被侮辱,就会拔出剑来,冲上去搏斗,这算不上真正的勇敢。 2.天下有大勇者,卒而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天下有大智大勇的人,祸难突然降临也不惊慌,无缘无故的对他加以侮辱能够不动怒,这是因为他报负十分宏大,志向特别高远的缘故。 3.夫子房受书于圯上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张良从圯上老人那儿接受赠送的兵书,这件事实在荒诞不经。然而怎么能知道不是秦代隐居的君子特地出来考验张良的呢? 4.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哉?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留侯论 学案

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留侯论学案 [基础巩固层]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B.卒然临之而不惊 C.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解析】A项,“见”同“现”;B项,“卒”同“猝”;D项,“说”同“悦”。 【答案】 C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拔剑而.起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B.勾践之困于.会稽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C.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D.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 【解析】A项,而:表修饰关系/表转折关系。B项,于:介词,在/介词,被。C项,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在意义。D项,以:和“为”连用,认为/用。 【答案】 C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 例:此其所以 ..为子房欤! A.观其所以 ..微见其意者 B.而项籍之所以 ..败者 C.虽世殊事异,所以 ..兴怀,其致一也 D.吾所以 ..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解析】A项,表凭借,其他三项与例句一样,均表原因。 【答案】 A 4.下列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其君能下人 .. B.此其所挟持 ..者甚大 C.其身之可爱 .. D.夫持法 ..太急者,其锋不可犯 【解析】A项,古义:谦逊地对待别人;今义:奴仆,佣人。B项,古义:怀有的抱负;今义:一指用威力强迫对方服从,二指从两旁抓住或架住被捉住的人(多指坏人捉住好人)。C项,古义:值得珍爱;今义:①天真无邪,②令人喜爱。D项,古今义相同。 【答案】 D

《春江花月夜》学案(有答案)

第6课春江花月夜 学习目标 1.探讨由对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绘,引发出的对宇宙、人生哲理的思考。2.分析本诗情、景、理水乳交融的艺术手法。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赏析刘方平的诗写得清丽、细腻、新颖、隽永,在当时独具一格。这首诗的前两句就颇有画意。夜半更深,朦胧的斜月映照着家家户户,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则笼罩在夜的暗影中。这明暗的对比越发衬出了月夜的静谧,空庭的阒寂。天上,北斗星和南斗星都已横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夜半更深,正是一天当中气温最低的时刻,然而,就在这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际,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还显得很微弱,诗人不但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一、作者简介 张若虚,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存诗二首,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后人评价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二、背景简介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辞》中的《吴声歌曲》。其曲调,或说创自陈后主叔宝,或说创自隋炀帝杨广。据杜佑《通典》记载,武则天长安年间,该曲调尚在流传。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录有《春江花月夜》数首,其中,杨广两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两首。张子容两首的写作年月在张若虚此诗之前。杨广等五首诗的内容,大都是敷衍

推荐学习K12高中语文《刺客列传》导学案2(无答案)苏教版《史记选读》

《刺客列传》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6-8节文言实词:稍、擅、蔽、振、蹊、逮;翻译重点文句。 2.了解太子丹、鞠武、田光的形象特点。 预学案 【预学内容】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於.()鸷.()惛.()偻.行()擅.()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稍蚕食 ..之怨 3.太子丹受而舍.之 4. 太子逢迎,...诸侯 2.奈何以见陵 却行 ..为导 5.委.肉当饿虎之蹊. 6.祸必不振. 7.太傅之计,旷日弥久 .... 8.北购.于单于 9.偻行 ..于天下 12.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见荆卿 10.即起,趋.出 11.夫樊将军穷困 13.足为寒心 ..也 16.不知吾形已不逮.矣.. 14.跪而蔽.席 15.非节侠 三、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2. 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3.是固丹命卒之时也 4.太子愿图国事于先生也 四、翻译下列句子 1.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2.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 3.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4.夫为行而使人疑之,非节侠也。 5.且以雕鸷之秦,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 6. 意有所出,则长城之南,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 4.整体感知

6—8段写了荆轲哪几件事? 探究案 【重点学习】 1.在对待樊於期的问题上,反映出鞠武和太子丹怎样的特点? 2. 分析田光的人物形象。 检测案 【达标检测】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