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专业《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专业《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专业

《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 课程定位

《中医护理学》是护理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课程,同时也是高职护理专业必修课程。中医护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为主的一门学科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在理解中医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运用中医护理理论和基本技能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医护理奠定基础;同时为培养有中医护理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表1.1 -1 课程定位表

本课程是高职护理专业必修课课程,考试课课程。

2. 课程教学目标

培养系统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通过任务驱动、服务驱动来展开知识、技能的教学活动,突出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高职办学特色;使学生全面掌握或理解藏象、辨证、诊法、经络、腧穴等内容,能适应县级以上、

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及康复护理的高素质、实用性技能型人才。本课程贯穿着职业素质教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以期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1.能正确解释中医的名词术语。

2.能解释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3.能区分中西医脏器的异同,熟悉理解中医各脏腑的功能,正常与异常的表现。

4.能解释理解人体的必需物质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关系。

5.能解释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的分布规律;腧穴的含义、分类、作用。

6.能解释中药的四气五味概念和作用。

7.能用八纲进行辨证

2.2 能力目标

1.能正确的使用舌诊、脉诊诊病的方法。按照中医的问诊内容进行问诊。

2.学会中药的煎服方法

3.能熟练的用针灸、推拿、刮痧、火罐等中医方法护理疾病。

4.能正确运用各种取穴方法。在身上准确地找出常用的骨度折量寸。

5.能在身上找准40个以上的常用穴位,并能对常见病组方治疗。

2.3素质目标

1.培养自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能用互联网、参考书收集信息。

3.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4.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

3.参考学时及学分

3.1参考学时

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课24学时,实训课12学时。

3.2课程学分

课程修完,考试合格给予课程学分分。

4.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4.1.教学内容的选取

根据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和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遵照必需、够用、适用的原则;整合教学内容,强调技能的高职教育特色,精简中医基础理论的讲授;重视技能操作的学习。

4.2.教学内容的处理

理论的讲授注意内容的前后联系;注意和临床工作的联系如诊法和辨证讲授时

联系藏象,中药、方剂重点讲述和临床联系密切的中药煎服方法,方剂的不同剂型及常用中成药的主治等。中篇护理程序与方法可作为自学内容,通过医院实习和见习加强相关内容的掌握。下篇包括了内、外、妇、儿等各科常见病症的护理,内容很多,此部分可采用病案讨论法,结合脏腑辨证、方剂、针灸推拿等章节来讲解,以强化基础内容的掌握,不用占太多的课时。

表4 -1 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学时

理论实践合计

一、绪论 2 0 2

二、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 6 0 6

三、人体结构和功能14 2 16

四、病因病机 6 0 6

五、诊法10 2 8

六、辩证8 4 12

七、养生与防治原则 2 0 2

八、方药基本知识 6 0 6

九、针灸16 6 22

十、推拿按摩 2 2 4

十一、临床常见病证10 2 12

测验 2 2 4 合计88 20 108

5.课程设置与设计思路

5.1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

1、通过社会调研,基于护理岗位的实际需要及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请教校外专家协同开发本课程的课程设置。

2、按照教高【2006】16号文的精神,以及护士资格证的考试内容,本着理论少讲够用,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设置课程目标。

3、课程内容确定依据:根据高职护理学生的特点,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培养职业技能为根本,充分体现基本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强调技能的高职教育特色,注重临床的适用性、典型性、实践性及可拓展性,内容上向针灸刮痧、火罐、推拿技能操作、中成药的应用、腧穴、诊法等职业能力方面倾斜。理论知识

以中医名词术语的解释为重点,对中医理论体系有个大致的了解,能区别中西医理

论的异同、看懂中医病例、药物说明为目的。

5.2课程内容选择、设计的思路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职业岗位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6. 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6.1 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材的选用可以为教学提供参考,本课程应致力编写适合项目驱动的特色教材。目前采用的教材是《中医护理学》·屈玉明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7月第1版。

参考书:

[1]顾红卫编著.中医护理学[ISBN].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刘琳编著.中医护理学[ISBN].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3]贾春华编著.中医护理学[ISBN].人民卫生出版社

[4]袁秀英编著.中医护理学[ISBN].人民卫生出版社

6.2其它

2002年6月第1版《中医脉诊》视频资料,中华医学音像出版社《中医舌诊》视

频资料,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针灸学》视频,中华医学音像出版社,1990年11月。

7.课程对实训室设备的要求

表7-1 实训室设备的要求

8. 课时分配建议

表8.1课时分配表

9.考核要求

考核方案采取形成性考核方案,由过程性考核(考勤+训练项目考核50%)、理论知识考核(50%)。考试命题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课程的内容重点。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了解占10%,熟悉占30%,掌握占60%。

9.1过程性考核(50%)

(1)平时考勤(20%)

课堂表现(10%)+考勤(10%),具体分值见下表:

表9.1-1 过程性考核

(2)训练项目考核:课堂实训项目成绩(80%),具体分值见下表:

表9.1-2 课堂实训项目评分标准

注:以上的各项依照上交的作品给分数,若没按照内容要求完成的,适当扣分,直到该项扣完为止。若发现抄袭,该项成绩直接扣为零分。

9.2 理论知识考核(50%)

理论知识考核可选择普通标准化考试(纸质)及人机对话考试。具体考核方式根据学院考试改革方案进行选择。

医学开题报告ppt模板

医学开题报告ppt模板 篇一:开题报告模板 以“xxx”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综合改革 开题报告 课题类别立项课题 学科分类卫生职业教育 课题名称以“xxx”为核心的职业 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综合改革 课题负责人 xxx 负责人所在单位xxxxxxxxxx 开题日期 xxx年xxx月xxx日 《以“xxx”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综合改革》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当前,我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在省同类学校中位居首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作为一所卫生职业学校,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加快提高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是今后一个时期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任务。 目前,北京、南京、青岛、广西等教育部门和职业教育研究工作者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进行研究和探索,组织实施了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质量评估工作,

对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就卫生职业教育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工作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从实践看,以往的质量评估的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质量标准不完善。具体表现为教学质量标准不清晰、评估体系分项与学校实际工作分工结合不紧密、材料组织困难以及条目权重分配不够合理等;二是评估方式不科学。表现为评估过程缺少临床工作人员的参与,或使参与流于形式,同时也没有注重听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意见;三是质量评估监控缺乏有效性。多偏重于对课堂教学进行质量监控,而对其他教学环节特别是实践性教学环节及职业能力的培养缺乏强有力的保障。 本研究借鉴各地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从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管理实际出发,根据对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社会对职业学校的功能要求,在分析反映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和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本着“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提高”的宗旨,试图构建一个更为适合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特点的、比较完整和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在建立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首先确立培养目标。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中等

(完整word版)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正治与正护: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相一致情况下所实施的治法与护法,又称 “逆治逆护法”。 2.反治与反护: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不相一致情况下所实施的治法与护法。 3.热因热用:用温热药、温热护法,治护热的症状表现的方法。 4.寒因寒用:用寒凉药、寒凉护法,治护寒的症状表现的方法。 5.塞因塞用:用补塞药、补塞护法,治护闭塞不通症状的护法。 6.通因通用:用通利的药物、通利的护法,治护通泄症状的方法。 7.同病异护:一般情况下,相同的症证,应该使用相同的护法。 8.异病同护: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病证,应该使用不同的护法。 9.未病先防:使之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10.既病防变:指的是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早诊断、早诊断,以防止疾病的发展 及传变。 11.汗法:亦称解表法。是通过宣发肺气、调畅营卫、开泄腠理等作用,促使人体微微出汗, 使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12.吐法:亦称涌吐法。是指通过药物,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 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13.温法:亦称温阳法。是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络等作用,使寒气去,阳气复,经络通, 血脉和的一种方法。 14.刮痧法:又称“挑痧”,是指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其 局部皮下出现瘀斑或痧痕的一种治疗方法。 15.药熨法:是将中药用白酒或食醋搅拌后炒热,装入布袋内,在患处或特定穴位来回移动 或回旋运转,利用温热及药物的共同作用,已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消肿、温经通络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16.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加工制成艾条或艾炷,点燃后在人体体表的一种部位或腧 穴进行烧灼熏烤,借灸火的热力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17.拔罐法:又称“吸筒法”,是以罐或筒为工具,利用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 罐或筒吸附于腧穴部位皮肤上或应拔部位,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淤血,产生刺激以调节脏腑功能,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二、简答题 1、煎药加水方法 1)第一煎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cm 2)第二煎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2-3cm为准加水方法是按平均每1g药加水10ml计算出该方的需水量一般第一煎将总水量的70%加入,第二煎加入剩余的30%应一次将水加足,避免在煎药过程中频频加水 2、中草药中毒 1)立即停止接触服用有毒药物 2)尽快清除毒物 3)解毒:催吐:口服有毒药物2-3h;洗胃;导泻中毒超过6h 4)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泄

人教版物理课程标准

(一)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1.内容标准 (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的意见。 (3)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观察周围的物质,根据形状和体积的稳定性和流动性,说明固体、液体、气体的不同特征。列举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 (4)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调查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了解这些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解释为什么液体温度计中的液体会有不同。 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 (5)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了解高压锅的原理。 (6)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物质的属性 1.内容标准 (1)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2)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4)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三)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 1.内容标准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3)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四)新材料及其应用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20200521101449)

十一、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1.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 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接 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穿相应工 作服,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面部时, 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 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 或者围裙。 4.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 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5.在进行侵袭性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 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6.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人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也可使用具有 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 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7.使用紫外线消毒时,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8.干热灭菌时勿与烤箱底部及四壁接触,灭菌后要待温度降到40cC 以下再开箱,以防炸裂。 9.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的具体操作步骤、常规保养和检查措施应按厂方 说明书的要求严格执行。 10.接触戊二醛等消毒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人眼内、吸人体 内或皮肤黏膜上,一旦溅上应及时用清水清洗。 11.调配化疗药物时防护要求:配备一次性口罩、帽子、一次性防透 性防护服、护目镜,聚氧乙烯手套、乳胶手套、防护垫、污物专用袋及封 闭式污物桶。 12.处理锐器时的防护要求:锐器使用后的针头直接放人耐刺、防渗 漏的利器盒中;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 套上针头帽:如果必须套回一定要单手操作;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 针头、刀片等锐器;禁止将针等锐器随手传递;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 作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 伤;丢弃的损伤性废物无论是否使用均按损伤性废物处理。

护理管理学 试题与答案 第二章 管理理论和原理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属于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的主要内容( ) A. 管理需要有稳定的行政组织体系 B.工作应流程化、标准化 C. 管理过程要遵循14项管理原则 D.实行刺激性报酬制度 2.下列哪项反映了现代管理的系统原理() A. 管理活动中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 B.管理活动中重视处理人际关系 C. 管理活动要把握全局、总体规划 D.管理活动要注意讲求实效 3.护理部根据护理专业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模式,遵循的管理原理是() A. 系统原理 B.人本原理 C. 动态原理 D.效益原理 4.下列哪项描述是管理的动态原理的内容() A. 管理过程要适应各种变化 B.管理过程有统一的整体目标 C. 管理的各要素间相互联系 D.管理中有系统分析的方法和观点 5.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A. 企业的活动可分为六项 B.管理活动中要遵循14项原则 C. 管理分工原则 D.组织活动必须按照理性原则进行 6.与现代管理人本原理相对应的原则是() A. 整分合原则 B.价值原则 C. 弹性原则 D. 能级原则 7.首次强调管理中人的因素的理论是() A. 人际关系学说 B.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 C. 管理过程理论 D.群体行为理论

8.根据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处于企业经营核心地位的活动是() A.技术活动B.商业活动 C.管理活动D.财务活动 9.首次提出“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观点的是( ) A.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B.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 C.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D.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 10.机构的整体功效大于各组成部分功效的叠加反映了系统特性的( ) A.整体性B.相关性 C.层次性D.目的性 11.医院机构要分成有上下等级关系的部门层级,反映了系统特性的( ) A.整体性B.相关性 C.层次性D.目的性 12.泰勒科学管理理论重点研究的内容是( ) A.生产中工人的劳动效率B.一般管理原理和管理效率 C.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D.生产过程中的人际关系 13.法约尔的管理过程论着重研究( ) A.生产中工人的劳动效率B.生产过程中的人际关系 C.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D.一般管理原理和管理效率 14.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着重研究( ) A.生产中工人的劳动效率B.一般管理原理和管理效率 C.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D.生产过程中的人际关系 15.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着重研究( )

14-《人际关系学》课程标准

《人际关系学》课程标准 一、适用对象 普通高考和对口高考升学学生 二、适用专业 护理专业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护理专业的限选课,在第二学期开设。 本课程前导课程为《基础护理学》同步课程为《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后续课程为《护理管理学》。 四、设计思路 《人际关系学》设计思路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紧紧围绕护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本课程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强调打牢护理理论基础,科学安排各种教学活动和教学形式,有效利用案例教学、信息化教学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考核办法,确保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先进性和创新性。强化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五、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人际关系的发生发展规律; (2)理解人际关系的理论和交往原则; (3)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和意义; (4)具有人际关系的基本技能; (5)运用人际关系对病人进行护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会分辨外科常见疾病; (2)学生会做临床病例分析。 (3)学生学会护患关系冲突的调式及护理人员与其他义务工作者之间的伦理规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外科护理学理论课,充分意识到人际关系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应用具体的操作中去;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备用于钻研、善于合作、交流的协作意识; (3)树立爱岗敬业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感。 六、参考学时30 ,参考学分 2 七、课程内容 1.课时分配表 2.项目/单元设计

八、课程实施 1.教学方法建议 本专业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实训室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授基本理论和知识,发展学生的理论与知识视野。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与批判的精神,使学生能够在将来的工作中学以致用。实训室教学主要目的:一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医学基本理论知识;二是培养学生较强

2020年护理学基础知识全套复习题库及答案(全册完整版)复件

2020年护理学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全 一) 一、护理程序 1.在护理程序中,指导护理活动的思想核心是 A.以提高护理质量为中心 B.以医院管理的重点任务为中心 C.以医院的利益为中心 D.以执行医嘱为中心 E.以护理的服务对象为中心 2.护士收集健康资料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A.了解患者的隐私,为确立护理诊断提供依掬 B.为制订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C.为评价护理效果提供依据 D.为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选择护理实施力 法提供依据 E.为护理科研积累资料 3.护士在收集患者的健康资料过程中,丕查 确的做法是 A.所有资料均来自护士与患者的正式与非Ⅱ式交谈 B.正式交谈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有目的州引导患者交谈 C.正式交谈的内容应贴近患者的病情 D.非正式交谈常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蠢程中进行

E.非正式交谈有助于护士和患者感情的增避及对病情的了解4.以下客观资料,记录正确的是 A.每天排尿l~2次,量少 B.咳嗽剧烈,有大量黏痰 C.每天饮水5次,每次约200ml D.每餐主食2碗,一日3餐 E.持续低热1个月,午后明显 5.护士获取客观健康资料的主要途径是 A.阅读病历及健康记录 B.患者家属的陈述 c.观察及体检获取 D.患者的主管医生提供 E.患者朋友提供 6.面对老隼患者进行健康史采集时,应注意 A.交谈一般从既往史开始 B.以封闭性问题为主 C.-定要耐心倾听,不要催促 D.始终保持亲密距离 E.当老年入主诉远离主题时,不要打断 7.患者,女性,37岁,甲状腺囊肿,择期手 术住院。护士为其提供整体护理,该护理模式 的特点是

A.以治疗为中心 B.以家庭为中心 C.以疾病为中心 D.以患者为中心 E.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8.患者,女性,68岁,因病情危重入住ICU。 第2天病情平稳后,对护士说:“我想见孩子,老伴,心里憋得慌。”该患者存在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自尊的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安全需要 E.生理需要 9.患者,男性,41岁,颅脑外伤。主诉:剧烈头痛、头昏、视物不清。查体:呼吸10次/分,心搏有力、50次/分,血压160/120mmHg。护士收集资料后为其制订护理计划。计划中应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是A.皮肤完整性受损 B.潜在并发症:脑疝 C.潜在并发症:呼吸性碱中毒 D.有感染的危险 E.睡眠形态改变 10.患者,女性,27岁,车祸外伤急诊入院。

恩施市职校2011年春季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恩施市职校2011年秋季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技能为重点”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追求科学、高效和精细、时效管理方式;把职高升学、中专专业技能过关工作作为长期的工作重心,加大教学常规管理、教学质量监测及考核奖惩力度,增强教师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的,建立健全教师业绩考核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课程、课堂教学、实训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高度重视各专业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职高各教研组、中专各专业组的作用,努力使学校教学工作的各项目标上台阶。 二、重点工作 1、切实加强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方案》落实工作,对教育教学做到有章可循,既严格规范管理,又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深入贯彻落实《恩施市职校关于开展高效课堂活动的实施方案》,强化过程管理,实行随堂听课制度,加强教学环节过程管理,尽心尽力提高教学质量。 2、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继续加强对全体在岗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在职高部进行试点,逐步探索实行以电子教案为核心的集体备课工作,通过交流把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年轻教师的操作技能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抓好高三年级2011年高考备考工作,本科上线人数力争超过10人,开好四次复习备考会(高三两次,高一、高二各一次)。 4、精心组织好各年级的常规质量检测工作,大力推行《恩施市职校职高、中专教师业绩考核试行方案》。 5、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践教学为中心,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企业用人标准合理制定专业技能训练及检测标准,建立和完善实训考核制度,做好中专专业课程的技能达标检测和技能考证工作,办好校内校外各种竞赛活动,认真落实中专各专业实习、实训、第二课堂活动工作计划,全面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 6、根据中专各专业特色,进一步发挥专业组的作用,发挥专业组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加快品牌专业建设及发展工作。 7、进一步完善中专课程实施性教学计划,使各课程有统一的教学进度,清晰的教学内容,明确的学习目标,可行的技能达标方案。 8、密切配合各部门的工作,共同组织好各种校内外活动。 三、实施办法 1、提高思想认识,规范教学行为。 (1)进一步加强学习,增强责任意识。 增强教师责任意识,强化教学环节的规范化管理,维护课表、作息时间表的

护理管理学试卷及答案正确

河南科技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正考)试卷制和外部控制 6.护理部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属于护理质量控制中的( ) ))开卷(夜大学()脱产班()半脱产()闭卷(A.前馈控制 B.现场控制 C.反馈控制 D.事课程:护理管理学年级专业: 后控制姓名: 教学点:7.在护理人员排班方法中,周排班的特点 是( ) A.护理人员班次轮转较频繁 B.适用于护理人员相对稳定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C.较好地满足了护理人员的个人需求在每小 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D.排班模式相对固定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8.下列属于护理人员培训实施阶段的内容是( ) ) 1.在复杂环境中找出关键性的影响因素属于护理管理者的( A.分析培训需求 B.确立培训目标 C.设计培训课程 D CA.专业技能 B.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D.创造技能.确定评价标准 ) 2.在管理方格理论中,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是( 9.对于易发生风险的护理项目9.1 CB型管理A.1.1 .1.9型管理.9.9型管理 D.进行程度和频率的评价,属于风险管理的( 型管理 ) A.风险鉴别 B.风险评估 ( ) .3“需求层次理论”的创建者是 C.风险控制.赫茨伯格.麦格雷戈泰罗..马斯洛A B C D D.风险监测 10.按照预定的计划,认真执行各项措施,属于PDCA 4.在实施计划阶段,伴 随与实现计划目标有关的一些因素的变化,需要不失时循环中的( ) A 机地对计划进行修订和调整,体现了计划的( .计划阶段 B.实施阶 ) 段 C.检查阶段性目.A的普.C 性应.B 适遍D.处置阶段 11.护理单元的各个环节必须围绕着医院护理服务的总体目标,体现了.经济性 D 性 PDCA循环的哪一特点 ( ) ) ( .根据控制措施的作用环节不同,可将控制分为5AA.完整性、统一性、连续

护理管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管理课程标准 建议课时数:36 适用专业:高职护理 先修课程:文化基础课及医学基础课 开课单位: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护理系 1、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护理管理主要研究护理管理的现象和规律,通过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人员管理、指导 与领导、控制)达到保证护理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就护士工作过程而言,促进病人 康复过程本身即是管理过程。因此本课程是护理专业和助产专业的必修课程,它与护理学的许多 理论和实践密切相关,是现代护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通过对护理管理的基本知 识、基本技能和相关制度、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的技巧和方法,提 升职业能力。 护理管理与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密切相关,它从各级人员任职资格及职责、护理管理制度及各 护理单元的质量要求,帮助护生了解护理人员专业行为规范。与护理专业课同步进行。(二)设计思路 该课程是依据护理专业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以提高护士工 作能力为要求来构建相关知识体系:①护理管理的焦点问题,即护士在疾病防治过程中应起的作 用——基于病人的症状、体征出发,关注由此而引发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和家庭、

社 会支持等各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建立起护理的中心工作是减轻病人的生理不适,提高病人应对 和自我护理能力,建立良好生活习惯;②护理质量形成要素,即人群健康需求、法规、指征、政 策、标准形成护理行为规范,达成护理质量要求;③护理质量评价敏感指标,即患者满意度,患 者症状缓解率,患者是否有被精心照护感,患者的依从性,患者和家属的知识,患者对医务人员 的信任程度,医务人员之间的合作程度,护士所给予治疗和护理的类型和频率等专业特性,让学 生了解护理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角色定位,以及护理管理与护理行为的相互关系,突出学生在工 作过程中处理各类事件的能力。 ·145· 教学方法注重教学与临床相结合,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如护理专业思想的培养,护理专业 与临床医学关注点的不同等,按照解决护理工作的实际问题来开展,在讲授管理的基本职能和护 理质量要求过程中,把相关的护士素质要求及法律法规、护理规章融入其中,以工作中实际案例 (情景)为基线,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30学时,学分为2分。 二、课程目标 学生熟知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基本职能,结合护理工作的不同内容、不同层次、不 同角色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处理护理工作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主要培养 学生以下职业能力: 1.能运用管理基本原理和职能有序高效地做好护理工作。 2.能运用科学思维方式分析、设计护理工作过程。 3.自觉执行护理规章和法律法规,进行质量自我控制。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新课标三级(下)册

新课标三级(下)册期末考试 听力部分(30分) 一、听录音,选单词(10分) ()1、A、energy B、enough C、exercise ()2、A、skin B、suddenly C、secret ()3、A、dumplings B、date C、decide ()4、A、nearby B、nose C、nobody ()5、A、shout B、shake C、shine ()6、A、praise B、plate C、pity ()7、A、mile B、meeting C、make ()8、A、lift B、lake C、less ()9、A、both B、business C、burn ()10、A、chop B、cheap C、choose 二、选择与所听句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选项(10分) ()1、A、Jenny cleaned her room. B、Jenny washed her clothes. C、Jenny didn’t clean the window. ()2、A、Only English is spoken ub Australia. B、Only Chinese is spoken ub Australia. C、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are spoken in Hong Kong. ()3、A、Students must be careful. B、Students must finish their homework. C、Students needn’t do their homework. ()4、A、Because he did’t like cake. B、Because he was full. C、Because he was busy. ()5、A、You want to see Bill’s father. B、Bill wants to see you. C、Bill’s father wants to see you. 三、听录音,根据根据问题选答语。(10分) ()1、A、They are mine. B、They are made in Shanghai C、They are blue ()2、A、His wallet was stolen. B、It is cold today. C、I am sad. ()3、A、From the south. B、10 minutes. C、About 320. ()4、A、I am a teacher. B、She is a writer. C、He is a worker.

第五章:患者安全与护士的职业防护

第5章《患者安全与护士的职业防护》习题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 膝部约束带的规格是() A.宽4cm长50cm B.宽6cm长80cm C.宽8cm长100cm D.宽10cm长200cm E.宽10cm长250cm 2. 双腿被开水烫伤的患者,可考虑为其选用的保护具是() A.支被架 B.床档 C.肩部约束带 D.腕部约束带 E.踝部约束带 3. 宽绷带常用于固定() A.双肩 B.手腕 C.头部 D.膝部 E.腹部 4. 使用约束带正确的是() A.符合使用指征即可使用 B.使用前不一定取得患者的同意 C.躁动患者约束带可拉紧以防脱落 D.保护性制动时间可随意延长 E.约束带下垫的衬垫松紧要适度 5. 不可使用约束带的患者是() A.发热谵妄 B 神经官能症 C.麻醉后未清醒者 D.精神病患者 E.烦躁不安的患者 6. 为防止躁动的婴幼儿发生意外应() A注射镇静剂B使用保护具C特别护理D增加陪护E冬眠疗法 7. 不需要使用保护具的患者为() A.分娩后产妇 B. 昏迷 C. 高热 D. 躁动 E. 谵妄 8. 跌倒和坠床属于下列哪种损伤() A.机械性损伤 B.温度性损伤 C.压力性损伤 D.放射性损伤 E.生物性损伤 9. 因输氧不当所致的肺水肿属于下列哪种损伤() A.机械性损伤 B.温度性损伤 C.压力性损伤 D.放射性损伤 E.生物性损 10. 由于药物使用不当所引起的损伤属于() A.物理性损伤 B.化学性损伤 C.心理性损伤 D.生物性损伤 E.机械性损伤 11. 下列哪种属于压力性损伤() A.跌倒,撞伤 B.冰袋、制冷袋所致的冻伤 C.因导尿不慎所致的尿道黏膜损伤 D.因石膏、夹板固定过紧所形成的局部压疮 E.因医务人员言谈或行为的不慎导致患者情绪波动,病情加重 12. 肩部约束带的规格是() A.宽4cm长50cm B.宽6cm长80cm C.宽8cm长100cm D.宽10cm长200cm E.宽10cm长250cm 13. 以下化学性损伤的防范措施不妥的是() A.熟悉各种药物应用知识 B.严格执行药物管理制度和药疗原则 C.进行药疗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D.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及时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E.为避免患者擅自用药,严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用药的有关知识 14. 使用保护具的注意事项中,不妥的是() A. 使用保护具时,应保持肢体及各关节处于功能位

护理的专业建设汇报

突出特色,团结合作,深化专业内涵建设 ---------护理专业年度建设汇报 (2009.6-2010.8) 2009年护理专业被确立为学院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这一年来,护理专业的建设在学院领导的重视与大力支持下,在系领导和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护理专业不仅通过了河北省卫生厅护理专业技能考核且取得了“优秀”的考核成绩,圆满完成了08护理学生的实习安排工作,各方面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师资队伍建设初见成效 面对师资严重匮乏的难题,护理专业通过引进师资、聘用兼职教师、加强现有师资培训与管理等途径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1、引进师资。2009年聘用马晓卿老师担任实训室管理员,负责护理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工作;2010年1月,聘请张军老师担任专业带头人,张军老师有着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多次参加省卫生厅的评估,积累了大量经验。这两名教师的积极工作,促进了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也为我院参加2010年省卫生厅考核取得优秀成绩奠定了基础。 2、聘用高质量兼职教师。为确保教学质量,满足教学需要,我系有临床一线工作经验的教师20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17人。严格执行兼职教师试讲制,保证了教学质量。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的组建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师资难题。 3、加强现有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通过说课,达标课、听评课等形式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提高教学水平;通过安排年轻教师参加临床技能考核培训工作,增进了基础课教师对技能课的理解,为进一步整合教学内容、增强理论课的实用性与应用性做出有益探索。 二、教学条件建设基本完善 (一)校内护理实训中心建设初具规模 在学院大力支持下,2009年3月护理实训中心建设基本完成,形成了以模拟实训中心为主、融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实训为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

中医护理学知识点汇总(1)

胃阴虚证 (1)辨证分型: 胃阴虚证 (2)证候分析: 本证以胃脘隐痛,饥不欲食伴阴虚症状为辨证要点。胃喜润恶燥,胃阴不足,胃失漏润,胃气不和,受纳不健,致脘部隐痛,饥不欲食,或脘痞不舒,或干呕呃逆;胃阴亏虚,上不能滋润咽喉,则口燥咽干;下不能濡润大肠,故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是阴虚内热的征象。 (3)施护要点: 起居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洁净,温湿度适宜,多休息,避免劳累,注意寒温适宜,避免外邪侵袭。 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神志、表情、舌质及生命体征,询问患者是否有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或脘痞不舒,或干呕呃逆等症状,观察患者大便是否干结。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辛辣,避免饥饱失常。发作时应进食易消化饮食,半流饮食。 用药护理:服用沙参、麦冬、玉竹、生地、枇杷叶、柿蒂等药物。汤剂宜热服。心理护理:应保持精神舒畅,避免过喜、暴怒等精神刺激 症状护理:养胃生津,降逆止呃。 健康教育:1、指导患者正确选择食谱,改变既往不良习惯。 2、多喝水 3、少食多餐。 4、适当运动,避免久坐、久卧。 (4)可采用中医操作:毫针刺法、灸法、拔罐、刮痧 取穴:中脘、足三里、内关、膈俞、太溪。

食滞胃脘证 (1)辨证分型:食滞胃脘证 (2)证候分析:本证以胃脘胀闷疼痛,暖腐吞酸为辨证要点。胃气以降为顺,食停胃脘,胃气郁滞,不通则痛,故脘部胀闷疼痛;胃失和降而上逆,故见暧气吞酸或呕吐酸腐宿食;吐后实邪得消,胃气通畅,故胀痛得减;食独下移,积于肠道,可致矢气频频,臭如败卵,泻下物酸腐臭秽。舌苔厚腻,脉滑为食独内积之征。 (3)施护要点: 1、起居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洁净,温湿度适宜,多休息,避免劳累。 2、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神志、表情、舌质及生命体征,询问是否有胃脘胀闷疼痛,若病人呕吐应查看呕吐物的性状,观察患者大便性状。 3、饮食护理:饮食应高蛋白、高维生素、足够有节,高纤维,避免油腻、辛辣。保证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ml。 4、用药护理: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也可服用丸剂。 5、心理护理 6、症状护理:消失导滞,和胃止痛。 7、健康教育:1、饮食有常,不过饱过饥。2、起居有常,注意四时气候变化,防寒保暖。3、坚持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 (4)可采用中医操作:毫针刺法、灸法、拔罐、刮痧等操作 取穴:中脘、足三里、内关、膈俞、太溪。

护理专业《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专业 《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 课程定位 《中医护理学》是护理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课程,同时也是高职护理专业必修课程。中医护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为主的一门学科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在理解中医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运用中医护理理论和基本技能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医护理奠定基础;同时为培养有中医护理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表1.1 -1 课程定位表 本课程是高职护理专业必修课课程,考试课课程。 2. 课程教学目标

培养系统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通过任务驱动、服务驱动来展开知识、技能的教学活动,突出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高职办学特色;使学生全面掌握或理解藏象、辨证、诊法、经络、腧穴等内容,能适应县级以上、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及康复护理的高素质、实用性技能型人才。本课程贯穿着职业素质教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以期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1.能正确解释中医的名词术语。 2.能解释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3.能区分中西医脏器的异同,熟悉理解中医各脏腑的功能,正常与异常的表现。 4.能解释理解人体的必需物质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关系。 5.能解释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的分布规律;腧穴的含义、分类、作用。 6.能解释中药的四气五味概念和作用。 7.能用八纲进行辨证 2.2 能力目标 1.能正确的使用舌诊、脉诊诊病的方法。按照中医的问诊内容进行问诊。 2.学会中药的煎服方法 3.能熟练的用针灸、推拿、刮痧、火罐等中医方法护理疾病。 4.能正确运用各种取穴方法。在身上准确地找出常用的骨度折量寸。 5.能在身上找准40个以上的常用穴位,并能对常见病组方治疗。 2.3素质目标 1.培养自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能用互联网、参考书收集信息。 3.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4.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 3.参考学时及学分 3.1参考学时 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课24学时,实训课12学时。 3.2课程学分 课程修完,考试合格给予课程学分分。 4.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宴会设计》课程标准

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 《宴会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代码:宴会设计(02211060) 总学时数:30(理论课学时数:22 实践课学时数:8) 学分数:2 适用专业:酒店管理 一、课程的性质 1.必修课 2.专业课 二、课程定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从事中餐零点接待的服务技能和基层管理能力;以宴会部的经营管理活动和运作流程为主线,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体系和技能,是学生的管理理论的提高课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 针对本课程的课程定位、培养目标和就业需求及酒店职业岗位对员工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要求,本课程选取适用于酒店、餐饮企业岗位职责需求的课程内容,强化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包括对宴会业务认知、宴会部组织管理、宴会预订、宴会菜品设计、宴会酒水设计、宴会台型与环境设计、宴会台面设计、宴会服务流程设计与管理、宴会菜品生产与价格管理等内容,力求达到知识和技能与工作岗位相适应。 四、课程基本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加深对酒店专业的认识,能掌握较为全面的宴会设计与管理的知识和基本理论,自觉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同时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也为从事餐饮服务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职业技能目标:掌握酒店行业和社会餐饮企业的宴会基础理论和设计的知识,了解宴会的发展动态,具备行业服务能力和从业能力 3、职业素质养成目标:细心、周密、热情的服务意识,团结、协作、宽容 的合作意识,灵活、克制、诚信的职业意识。 五、先修课程 本课程为第五学期开设,前续课程主要有《饭店管理实务》《餐饮服务与管理》《插花》《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烹饪知识》《酒店财务管理》等,无后续课

《护理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3级护理本科《护理管理学》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管理的二重性包括() A.社会性和目的性B.普遍性和特殊性 C.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D.科学性和艺术性2.在古典管理理论中,被称为“管理过程之父”的是()A.马斯洛B.法约尔C.麦格雷戈D.卡斯特3.计划职能中最为关键的职能是() A.计划制定职能B.决策职能 C.预测职能D.修订职能 4.近代护理管理是从() A.上古时期开始的B.中古时期开始的 C.近古时期开始的D.南丁格尔时期开始的5.护理管理中的风险预案管理属于危机管理过程的() A.预防管理B.危机前期管理 C.危机期管理D。危机后期管理6.目前我国卫生人员最集中,任务最繁重的卫生事业机构是()A.卫生防疫机构B.妇幼保健机构 C.医疗预防机构D。医学研究机构 7.中期计划一般指3—5年时间内的组织计划,主要以()A.问题为中心B.时间为中心 C.任务为中心D.发展为中心8.按照计划的约束程度可分为() A.短期计划及长期计划B.整体计划及局部计划 C.指令性计划及指导性计划D.长远计划及临时计划9.在下列决策方法中属于“软方法”的是() A.数学化方法B.模型化方法 C.头脑风暴法D。计算机化方法 .

10.属于管理时间的是() A.开会B.排班C。访问D。护理查房11.ABC时间管理中,最重要且必须优先完成的目标是() A.A类目标B.B类目标C。C类目标D。D类目标12.护理服务态度方面的目标属于() A.定量目标B.定性目标 C.中期目标D。长期目标 13.在进行静脉注射工时测定时应() A.选择技术最熟练的护士 B.选择技术最差的护士进行测试,以便所有的护士都能按该时间完成 C.选择血管难度较大的病人 D.测试包括做准备工作所耗费的时间 14.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排班方式为() A.集权式排班B.分权式排班 C.统一排班D。自我排班 15.民主参与型领导方式的优点是() A.效率高B.领导者信息畅通 C.行动快D。控制力强 16.“运筹帷握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所体现的是() A.顺“道”的管理思想B.“人和”的管理思想 C.“对策”的管理思想D.“法治”的管理思17.管理人员在差错发生之前进行的预防性控制是() A.前馈控制B.同期控制 C.终末控制D。反馈控制 18.下列属于基础护理业务技术管理的是() A.护理文件书写B.导尿 C.各种引流技术D.各种注射技术 19.执行长期、短期及临时医嘱是否及时、准确是临床护理工作的() A.要素质量评价B.终末质量评价 .

护理管理学教学计划

学期授课计划编写说明 教学时数按学期分配(学时) 大纲/ 课程标准 本课程总时数60 已完成学时数0 教材护理管理学本学期学时数60 本学期学时分配 本学期教学周数17 参考教材本课程周学时数 4 本课程学期学时数60 课 程 其 中 讲授58 课堂作业 实验 考试 2 测验 实训 机动 一体化 必 要 说 明 剩 余 学 时 小计

周次 授课日期授课章节(课题)与内 容提要 理 论 学 时 实训 实验 学时 一体 化学 时 重点、难点 课堂验收 测试项目 备注 第预备周第 1 次 第一章绪论(一) 2 管理的定义、要素、性质、基 本原理 复习思考题2 第 2 次 第一章绪论(二) 2 管理的职能与作用,护理管理 的概念与特点 复习思考题 4、5 第 3 次 第 4 次 第1 周第 1 次 第二章卫生服务体系 (一) 2 医院的概念、基本职能复习思考题 2、3 第 2 次 第二章卫生服务体系 (二) 2 我国护理组织的组成 社区护理的任务 复习思考题 6、7 第 3 次 第 4 次 第2 周第 1 次 第三章计划工作(一) 概述 2 计划的概念、分类、表现形式、 原则 复习思考题 1、3 第 2 次 第三章计划工作(二) 2 计划工作的一般步骤 目标管理的概念、基本思想 复习思考题 4、5 第 3 次 第 4 次

周次 授课日期授课章节(课题)与内 容提要 理 论 学 时 实训 实验 学时 一体 化学 时 重点、难点 课堂验收 测试项目 备注 第3 周第 1 次 第三章计划工作(三) 2 时间管理的概念、目的、基本 程序 复习思考题6 第 2 次 第四章护理组织管理 (一) 2 组织的概念、基本原则、职能 与作用 复习思考题 1、2 第 3 次 第 4 次 第4 周第 1 次 第四章护理组织管理 (二) 2 我国医院护理组织系统 护理部的地位与职责 复习思考题5 第 2 次 第四章护理组织管理 (三) 2 护士长的素质、岗位职责、角 色模式、培养与训练 复习思考题6 第 3 次 第 4 次 第5 周第 1 次 第五章护理人力资源 管理(一) 2 护理人员编配原则 护理人员的排班 复习思考题 1、2、3 第 2 次 第五章护理人力资源 管理(二) 2 护理人才的识别、选聘、培养 和教育 复习思考题 4、5 第 3 次 第 4 次

中医药膳学课程标准(成)

《中医药膳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一)课程的性质 该课程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药膳的起源、发展、理论、应用及开发的一门学科,在中医养生康复专业为主干课程,在康复治疗专业属于能力拓展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中医药膳的基本理论,常用药材、食材的性能应用,以及常用药膳配方的制作与应用。 (二)与前后课程之间的联系、要求 中医药膳学是集合中医药理论、食品营养学、烹饪学等相关理论,逐渐形成的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科学,是中医药学在饮食过程的实践应用,也是养生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知识体系。 二、课程的设计理念与思路 (一)课程设计理念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紧扣普专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为后续临床工作服务”为指导思想,合理选取教学内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实践教学,强化实践能力。通过教、学、做,实现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并将素质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针对康复治疗专业,培养的对象是面向基层的高级康复治疗人员,掌握各种康复治疗技术和综合调理能力,药膳是一门不可或缺的知识。药膳不仅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而且可以作为日常养生方法,适宜所有人群,有非常广泛的实用空间。所以本课程要求以应用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为了更好的工作、生活而学习,学习的内容是为了提高工作、生活水平。学习地点不局限于学校,还要包括家庭、社会,由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教师起启发、引导、督促、检验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其中,达到教、学、做、品—体化。本课程总课时数为36,其中理论30学时、实训6学时。考核方式有理论考试(占50%)、实践技能(占30%)、单元检查(占20%)三方面。 三、课程总体目标 知识目标熟悉中医药理论,熟悉常用食材、药材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药膳应用和使用注意。掌握各种烹饪方法的特点。熟悉影响病人恢复的诸多因素,设计适宜的药膳治疗方案。 能力目标能根据中医理论辨证施膳。能掌握常用药食的特点及应用。能采用科学的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