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数学图形的相似知识点

最新初中数学图形的相似知识点
最新初中数学图形的相似知识点

最新初中数学图形的相似知识点

一、选择题

1.如图,O 是AC 的中点,将面积为216cm 的菱形ABCD 沿AC 方向平移AO 长度得到菱形OB C D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28cm

B .26cm

C .24cm

D .22cm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得,?ABCD ∽?OECF ,且AO=OC=12

AC ,故四边形OECF 的面积是?ABCD 面积的14

【详解】

解:如图,

由平移的性质得,?ABCD ∽?OECF ,且AO=OC=

12AC 故四边形OECF 的面积是?ABCD 面积

14

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4cm 2.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以及菱形的性质和平移性质的综合运用.关键是 应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解答问题.

2.若△ABC ∽△DEF ,△ABC 与△DEF 的相似比为2︰3,则S △ABC ︰S △DEF 为( )

A .2∶3

B .4∶9

C 23

D .3∶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两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所以224

()39

ABC DEF S S ==V V . 【详解】 因为△ABC ∽△DEF ,所以△ABC 与△DEF 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所以S △ABC :S △DEF =(

23)2=49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个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3.如果两个相似正五边形的边长比为1:10,则它们的面积比为( )

A .1:2

B .1:5

C .1:100

D .1:10 【答案】C

【解析】

根据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由两个相似正五边形的相似比是1:10,可知它们的面积为1:100.

故选:C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4.如图,在ABC ?中,点D E F 、、分别在边AB AC BC 、、上,

// ,//DE BC DF AC ,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

DE CE BF AE = B .AE CE CF BF = C .AD AB CF AC

= D .DF AD AC AB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得B 正确.

【详解】

解://DE BC Q ,//DF AC ,

∴AE AD CE BD =,BF BD CF AD

=, ∴

AE CF CE BF =, 故B 选项正确,选项A 、C 、D 错误,

故选:B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找准对应边是解题的关键.

5.如图,点E 是平行四边形ABCD 中BC 的延长线上的一点,连接AE 交CD 于F ,交BD 于M ,则图中共有相似三角形(不含全等的三角形)( )对.

A .4

B .5

C .6

D .7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D//BC ,AB//CD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进行分析,即可得到图中的相似三角形的对数.

【详解】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BC ,AB//CD ,

∴△ADM ∽△EBM ,△ADF ∽△ECF ,△DFM ∽△BAM ,△EFC ∽△EAB ,

∵∠AFD=∠BAE ,∠DAE=∠E ,

∴△ADF ∽△EBA ,

∴图中共有相似三角形5对,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对应相等(或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

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边AD ,BC 的中点,AC 分别交BE ,DF 于G ,H ,试判断下列结论:①△ABE ≌△CDF ;②AG =GH =HC ;③2EG =BG ;④S △ABG :S 四边形GHDE =2:3,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SAS ,即可证明①△ABE ≌△CDF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边AD ,BC 的中点,根据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证明四边形BFDE 是平行四边形,由AD ∥BC ,即可证明△AGE ∽△CGB ,△CHF ∽△AHD ,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证得AG ∶CG =EG ∶BG =1∶2,CH ∶AH =1∶2,即可证得②AG =GH =HC ,③2EG =BG ;由S △ABG =2S △AEG ,S 四边形GHD E =3S △AEG ,可得结论④S △ABG :S 四边形GHDE =2:3.

【详解】

解: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

AB =CD ,∠BAE =∠DCF ,BC =DA ,

∵E ,F 分别是边AD ,BC 的中点,

∴AE =CF ,

∴△ABE ≌△CDF ,故①正确;

∵AD ∥BC ,

∴△AGE ∽△CGB ,△CHF ∽△AHD ,

∴AG ∶CG =EG ∶BG =AE ∶CB ,CH ∶AH =CF ∶AD ,

∵E ,F 分别是边AD ,BC 的中点,

∴AE =12AD ,CF =12

BC , ∴AE ∶CB =1∶2,CF ∶AD =1∶2,

∴EG ∶BG =AG ∶CG =1∶2,CH ∶AH =1∶2

∴AG =CH =

13

AC ,2EG =BG ,故③正确; ∴AG =GH =HC ,故②正确;

∵S △ABG =2S △AEG ,S 四边形GHD E =3S △AEG ,

∴S △ABG :S 四边形GHDE =2:3,故④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这些知识是解本题的关键.

7.如图,在Rt △ABC 中,∠C =90°,AC =3,BC =4,点D 是AB 的中点,点P 是直线BC

上一点,将△BDP沿DP所在的直线翻折后,点B落在B1处,若B1D⊥BC,则点P与点B 之间的距离为()

A.1 B.5

4

C.1或 3 D.

5

4

或5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点B1在BC左侧,点B1在BC右侧两种情况讨论,由勾股定理可AB=5,由平行线分线段

成比例可得

1

2

BD BE DE

AB BC AC

===,可求BE,DE的长,由勾股定理可求PB的长.

【详解】

解:如图,若点B1在BC左侧,

∵∠C=90°,AC=3,BC=4,

∴225

AC BC

+

∵点D是AB的中点,

∴BD=1

2

BA=

5

2

∵B1D⊥BC,∠C=90°∴B1D∥AC

1

2 BD BE DE

AB BC AC

===

∴BE=EC=1

2

BC=2,DE=

1

2

AC=

3

2

∵折叠

∴B1D=BD=5

2

,B1P=BP

∴B1E=B1D-DE=1

∴在Rt△B1PE中,B1P2=B1E2+PE2,

∴BP2=1+(2-BP)2,

∴BP=5 4

如图,若点B1在BC右侧,

∵B1E=DE+B1D=3

2

+

5

2

∴B1E=4

在Rt△EB1P中,B1P2=B1E2+EP2,

∴BP2=16+(BP-2)2,

∴BP=5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注意折叠中的对应关系.

8.如图,矩形ABCD中,AB=8,AD=4,E为边AD上一个动点,连接BE,取BE的中点G,点G绕点E逆时针旋转90°得到点F,连接CF,则△CEF面积的最小值是()

A.16 B.15 C.12 D.11

【答案】B

【解析】

【分析】

过点F作AD的垂线交AD的延长线于点H,则△FEH∽△EBA,设AE=x,可得出△CEF面积与x的函数关系式,再根据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求得最小值.

【详解】

解:过点F作AD的垂线交AD的延长线于点H,

∵∠A=∠H=90°,∠FEB=90°,

∴∠FEH=90°-∠BEA=∠EBA,

∴△FEH ∽△EBA , ∴ ,HF HE EF AE AB BE == G Q 为

BE 的中点,

1,2

FE GE BE ∴== ∴ 1,2

HF HE EF AE AB BE === 设AE=x , ∵AB 8,4,AD ==

∴HF 1,4,2

x EH =

= ,DH AE x ∴== CEF DHFC CED EHF S S S S ???∴=+-

11111(8)8(4)422222x x x x =

++?--?? 2141644x x x x =

+--- 2116,4

x x =-+ ∴当12124

x -=-

=? 时,△CEF 面积的最小值1421615.4=?-+= 故选:B .

【点睛】

本题通过构造K 形图,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建立△CEF 面积与AE 长度的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

9.如图,AB 为O e 的直径,C 为O e 上一点,弦AD 平分BAC ∠,交弦BC 于点E ,4CD =,2DE =,则AE 的长为( )

A.2 B.4 C.6 D.8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CAD=∠BAD,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DCB=∠BAD,证明△DCE∽△DA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D,结合图形计算,得到答案.

【详解】

解:∵AD平分∠BAC,

∴∠CAD=∠BAD,

由圆周角定理得,∠DCB=∠BAD,

∴∠CAD=∠DCB,又∠D=∠D,

∴△DCE∽△DAC,

∴DE DC

DC DA

=,即

24

4AD

=,

解得,AD=8,

∴AE=AD-DE=8-2=6,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圆周角定理,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0.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5,E在BC边上运动,DE的中点G,EG绕E顺时针旋转90°得EF,问CE为多少时A、C、F在一条直线上()

A.3

5

B.

4

3

C.

5

3

D.

3

4

【答案】C

【解析】

【分析】

首先延长BC,做FN⊥BC,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得出Rt△FNE∽

Rt △ECD ,再利用相似比得出1 2.52NE CD ==,运用正方形性质,得出△CN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求出CE .

【详解】 解:过F 作BC 的垂线,交BC 延长线于N 点,

∵∠DCE=∠ENF=90°,∠DEC+∠NEF=90°,∠NEF+∠EFN=90°,

∴∠DEC=∠EFN ,

∴Rt △FNE ∽Rt △ECD ,

∵DE 的中点G ,EG 绕E 顺时针旋转90°得EF ,

∴两三角形相似比为1:2,

∴可以得到CE=2NF ,1 2.52

NE CD =

= ∵AC 平分正方形直角,

∴∠NFC=45°,

∴△CN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N=NF , ∴2255.3323

CE NE =

=?= 故选C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与正方形的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求线段的长度经常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同学们应学会这种方法.

11.如图,点D 是ABC V 的边BC 上一点,,2BAD C AC AD ∠=∠= ,如果ACD V 的面积为15,那么ABC V 的面积为( )

A .20

B .22.5

C .25

D .30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先证明C ABD BA ∽△△,再根据相似比求出ABC V 的面积即可.

【详解】

∵,BAD C B B ∠=∠=∠∠

∴C ABD BA ∽△△

∵2AC AD =

∴4S ABD S CBA =V V

∴43S ACD S CBA =V V ∵ACD V 的面积为15

∴44152033

S CBA S ACD ==?=V

V 故答案为: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问题,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2.如图,点E 为ABC ?的内心,过点E 作MN BC P 交AB 于点M ,交AC 于点N ,若7AB =,5AC =,6BC =,则MN 的长为( )

A .3.5

B .4

C .5

D .5.5

【答案】B

【解析】

【分析】 连接EB 、EC ,如图,利用三角形内心的性质得到∠1=∠2,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2=∠3,所以∠1=∠3,则BM=ME ,同理可得NC=NE ,接着证明△AMN ∽△ABC ,所以

767MN BM -=,则BM=7-76MN①,同理可得CN=5-56

MN②,把两式相加得到MN 的方程,然后解方程即可.

【详解】

连接EB 、EC ,如图,

∵点E 为△ABC 的内心,

∴EB 平分∠ABC ,EC 平分∠ACB ,

∴∠1=∠2,

∵MN ∥BC ,

∴∠2=∠3,

∴∠1=∠3,

∴BM=ME ,

同理可得NC=NE,∵MN∥BC,

∴△AMN∽△ABC,

∴MN AM

BC AB

=,即

7

67

MN BM

-

=,则BM=7-

7

6

MN①,

同理可得CN=5-5

6

MN②,

①+②得MN=12-2MN,

∴MN=4.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内心,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三角形的内切圆,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这个三角形叫做圆的外切三角形.三角形的内心就是三角形三个内角角平分线的交点.

13.在Rt△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AC2=AD?AB B.CD2=AD?BD C.BC2=BD?AB D.CD?AD=AC?BC 【答案】D

【解析】

【分析】

直接根据射影定理来分析、判断,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问题即可解决.

【详解】

解:如图,

∵∠ACB=90°,CD是AB边上的高,

∴由射影定理得:AC2=AD?AB,BC2=BD?AB,

CD2=AD?BD;

∴CD BC AD AC

=;

∴CD?AC=AD?BC,

∴A,B,C正确,D不正确.

故选:D.

【点睛】

该题主要考查了射影定理及其应用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射影定理来分析、判断、推理或解答.

14.如图,已知ABC ?和ABD ?都O e 是的内接三角形,AC 和BD 相交于点E ,则与ADE ?的相似的三角形是( )

A .BCE ?

B .AB

C ? C .AB

D ? D .AB

E ?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同弧和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则AB 弧所对的圆周角BCE BDA ∠=∠,CEB ∠和DEA ∠是对顶角,所以ADE BCE ??∽.

【详解】

解:BCE BDA ∠=∠Q ,CEB DEA ∠=∠

ADE BCE ∴??∽,

故选:A .

【点睛】

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关键就是牢记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15.如图,在ABC V 中,//,,30DE BC AF BC ADE ⊥∠=?,2,33,DE BC BF ==则DF 的长为()

A .4

B .23

C .33

D .3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证明点D 是AB 的中点,再解直角三角形求得AB ,最后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性质求出DF .

【详解】

解:∵//DE BC ,

∴ADE ~ABC V V ,

∵2DE BC =,

∴点D 是AB 的中点,

∵,30AF BC ADE ⊥∠=?,33BF =,

∴∠B =30°,

∴AB 6cos30BF =

=?

, ∴DF=3,

故选:D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性质,熟练掌握性质的运用是解题关键.

16.如图,已知△ABC ,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下列条件中,不能确定△ADE ∽△ACB 的是( )

A .∠AED =∠B

B .∠BDE +∠

C =180° C .A

D ?BC =AC ?DE

D .AD ?AB =A

E ?AC

【答案】C

【解析】

【分析】 A 、根据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进行判断即可;

B :根据题意可得到∠ADE=∠

C ,根据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进行判断即可;

C 、根据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进行判断即可;

D 、根据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解:A 、由∠AED=∠B ,∠A=∠A ,则可判断△ADE ∽△ACB ;

B 、由∠BDE+∠C=180°,∠ADE+∠BDE=180°,得∠ADE=∠

C ,∠A=∠A ,则可判断△ADE ∽△ACB ;

C 、由AD?BC=AC?DE ,得

不能判断△ADE ∽△ACB,必须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D 、由AD?AB=AE?AC 得

,∠A=∠A ,故能确定△ADE ∽△ACB ,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注意,一定是夹角); 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17.如图,已知AB ∥CD ∥EF ,它们依次交直线l 1、l 2于点A 、D 、F 和点B 、C 、E ,如果AD :DF =3:1,BE =10,那么CE 等于( )

A .103

B .203

C .52

D .152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到

3AD BC DF CE ==,得到BC=3CE ,然后利用BC+CE=BE=10可计算出CE 的长,即可.

【详解】

解:∵AB ∥CD ∥EF , ∴3AD BC DF CE

==, ∴BC=3CE ,

∵BC+CE=BE ,

∴3CE+CE=10,

∴CE=

52

.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18.如图,已知一组平行线////a b c ,被直线m 、n 所截,交点分别为A 、B 、C 和D 、E 、F ,且 1.5AB =,2BC =, 1.8DE =,则EF =( )

A.4.4 B.4 C.3.4 D.2.4【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列出比例式,然后代入求解即可.

【详解】

解:∵////

a b c

∴AB DE

BC EF

=即

1.5 1.8

2EF

=

解得:EF=2.4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利用定理正确列出比例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如图,点D是△ABC的边AB上的一点,过点D作BC的平行线交AC于点E,连接BE,过点D作BE的平行线交AC于点F,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AD AE

BD EC

=B.

AF DF

AE BE

=C.

AE AF

EC FE

=D.

DE AF

BC FE

=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判断.【详解】

∵DE//BC,∴AD AE

BD EC

=,故A正确;

∵DF//BE,∴△ADF∽△ABF, ∴AF DF

AE BE

=,故B正确;

∵DF//BE,∴AD AF

BD FE

=,∵

AD AE

BD EC

=,∴

AE AF

EC FE

=,故C正确;

∵DE//BC,∴△ADE∽△ABC,∴DE AD

BC AB

=,∵DF//BE,∴

AF AD

AE AB

=,∴

DE AF

BC AE

=,

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由平行线得出比例关系是关键.

20.如图1,在Rt△ABC中,∠ACB=90°,点P以每秒1cm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折线AC -CB运动,到点B停止.过点P作PD⊥AB,垂足为D,PD的长y(cm)与点P的运动时间x(秒)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当点P运动5秒时,PD的长是()

A.1.5cm B.1.2cm C.1.8cm D.2cm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2知,点P在AC、CB上的运动时间时间分别是3秒和4秒,

∵点P的运动速度是每秒1cm ,

∴AC=3,BC=4.

∵在Rt△ABC中,∠ACB=90°,

∴根据勾股定理得:AB=5.

如图,过点C作CH⊥AB于点H,则易得△ABC∽△ACH.

∴CH AC

BC AB

=,即

AC BC3412

CH CH

AB55

??

=?==.

∴如图,点E (3,125

),F (7,0). 设直线EF 的解析式为y kx b =+,则 123k b {507k b

=+=+, 解得:3k 5{21b 5

=-=. ∴直线EF 的解析式为321y x 55

=-+. ∴当x 5=时,()3

216PD y 5 1.2cm 555==-?+

==. 故选B .

2020最新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

精选教育类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马上就要中考了,祝大家中考都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中!欢迎同学们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最新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实数重要复习的知识点: 一、实数的分类:

?????? ???????????????????????????????????????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1、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总可以写成q p 的形式,其中p 、q 是互质的整数,这是有理数的重要特征。 2、无理数:初中遇到的无理数有三种:开不尽的方根,如2、34;特定结构的不限环无限小数,如1.101001000100001……;特定意义的数,如π、45sin °等。 3、判断一个实数的数性不能仅凭表面上的感觉,往往要经过整理化简后才下结论。 二、实数中的几个概念 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1)实数a 的相反数是 -a ; (2)a 和b 互为相反数?a+b=0 2、倒数: (1)实数a (a ≠0)的倒数是a 1;(2)a 和b 互为倒数?1=ab ;(3)注意0没有倒数 3、绝对值: (1)一个数a 的绝对值有以下三种情况: ?????-==0,0, 00, a a a a a a (2)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从数轴上看,一个实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3)去掉绝对值符号(化简)必须要对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实数进行数性(正、负)确认,再去掉绝对值符号。 4、n 次方根

初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打印版)

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 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 正整数 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 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 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 1 ;若ab=1? a 、b 互为倒数;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最新初中数学图形的相似全集汇编附答案(3)

最新初中数学图形的相似全集汇编附答案(3) 一、选择题 1.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3AB =,点M 在CD 的边上,且1DM =,AEM ?与 ADM ?关于AM 所在直线对称,将ADM ?按顺时针方向绕点A 旋转90°得到ABF ?,连接EF ,则cos EFC ∠的值是 ( ) A 17 1365B 6 1365 C 7 1525 D . 617 【答案】A 【解析】 【分析】 过点E 作//HG AD ,交AB 于H ,交CD 于G ,作EN BC ⊥于N ,首先证明 AEH EMG V :V ,则有 1 3 EH AE MG EM == ,设MG x =,则3EH x =,1DG AH x ==+, 在Rt AEH V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x 的值,进而可求 ,,,EH BN CG EN 的长度,进而可求FN ,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EF 的长度,最后利用 cos FN EFC EF ∠= 即可求解. 【详解】 过点E 作//HG AD ,交AB 于H ,交CD 于G ,作EN BC ⊥于N ,则 90AHG MGE ∠=∠=?,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3,90AD AB ABC C D ==∠=∠=∠=? , ∴四边形AHGD,BHEN,ENCG 都是矩形. 由折叠可得,90,3,1AEM D AE AD DM EM ∠=∠=?====, 90AEH MEG EMG MEG ∴∠+∠=∠+∠=? , AEH EMG ∴∠=∠, AEH EMG ∴V :V , 1 3 EH AE MG EM ∴ == . 设MG x =,则3EH x =,1DG AH x ==+ 在Rt AEH V 中, 222AH EH AE +=Q , 222(1)(3)3x x ∴++= , 解得4 5 x = 或1x =-(舍去), 125EH BN ∴== ,65 CG CD DG EN =-== . 1BF DM ==Q 17 5 FN BF BN ∴=+= . 在Rt EFN △ 中, 由勾股定理得,2213EF EN FN =+=, 17 cos 1365 FN EFC EF ∴∠= =. 故选:A . 【点睛】

备战2013中考数学压题专题7图形的相似

图形的相似 命题分析: 图形的相似、位似始终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尤其是相似三角形. 该部分知识在选择、填空与解答题中都有出现.从内容与方法上来说,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性质和判定、位似图形、黄金分割等知识,很多综合大题也融入了相似三角形的内容. 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等.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特别是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考查以及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题是各省中考的考查重点,试题形式有选择、填空、计算和解答题,其中应用题有测建筑物的高度,与航海有关问题,筑路修堤问题等等与现实联系密切的问题,试题背景不断创新.在解决时要把具体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对计算不能直接求出的问题要通过列方程加以解决. 押题成果: 押题1: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 ,则下列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相似的是() 解析: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可用勾股定理计算阴影三角形的边长,用“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来判定. 答案:A 方法技巧:熟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定理,能识别相似三角形的图形变换. 押题2:如图,正五边形FGHMN是由正五边形ABCDE经过位似变换得到的,若AB∶FG=2∶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2DE =3MN B.3DE=2MN C.3∠A=2∠F D.2∠A=3∠F 解析:原图形与位似变换得到图形相似,由题意可得相似比为2∶3,对应角相等所以正确的选项为B. 答案:B 方法技巧: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解题. 押题3:如图,在△ABC中,AC>AB,点D在AC边上(点D不与A、C重合),若再增加上条件就能使△ABD∽△ACB,则这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的运用.由于所识别的两三角形隐 含着一个公共角∠A,因此依照识别方法,只要再附加条件∠ABD=∠C,∠ ADB=∠ABC,或 A D A B A B A C =即可.. 答案:∠ABD=∠C,∠ADB=∠ABC, A D A B A B A C =. 方法技巧:部分学生不熟悉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易错用“边边角”进行判定,也有学生不注意两个三角形顶点的对应.突破方法:本题答案只要求填写一个,为确保正确,可根据△ABD∽△ACB找出一对相等的对应角. 押题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C AE⊥于E,CD AF⊥于F,BD与AE、AF分别相交于G、H.(1)求证:△ABE∽△ADF; (2)若AH AG=,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解析:本题结合平行四边形知识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1)小题 B.C.D. A B C A D C B G E H F 押题4图 E D C N M H G F B A D C B A 押题3图

完整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汇

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最新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汇 一、数与代数A:数与式: 1:有理数 有理数: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数轴: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 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绝对值: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加法: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②0不能作除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 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③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实数:①实数分有理数和无理数。②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③每一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初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齐全)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②???????????????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 +b=0 ? a、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 1;若ab =1?a 、

初中八年级数学 4、图形的相似

第1页 共3页 数学测试(4) 一.选择题 1、两地实际距离是500m,画在图上的距离是25cm ,若在此图上量的A 、B 两地相距为4cm ,则A 、B 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A 、800m B 、8000m C 、32250m D 、3225m 2、如图,矩形ABCD 中,DE ⊥AC ,E 为垂足,图中 相似三角形共有(全等除外) A 、3对 B 、4对 C 、5对 D 、6对 3、如图,D 为△ABC 的边BC 上的一点,连结AD ,要 使△ABD ∽△CBA ,应具备下列条件中的( ) A 、 BC AB CD AC = B 、BD AB =2 ·BC C 、AD BD CD AB = D 、CD AC =2·BC A 、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B 、有一对锐角相等的两个角三角形相似 C 、全等的三角形一定相似; D 、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5、Rt ?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高,∠BAC 的平分线分别交BC 、CD 于点E 、F 。图中共有8个三角形,如果把一定相似的三角形归为一 类,那么图中的三角形可分为( )类。 A .2 B .3 C .4 D .5 6.已知 0432≠==c b a ,则 c b a +的值为( ) A.54 B.45 C.2 D.2 1 7.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2,6,2,⊿A ′B ′C ′的两边长分别是1和3,如果⊿ABC 与⊿A ′B ′C ′相似,那么⊿A ′B ′C ′的第三边长应该是( ) A.2 B. 22 C.26 D.3 3 8.如图,AB 是斜靠在墙上的长梯,梯脚B 距墙脚1.6m,梯上点D 距墙1.4m,BD 长0.55m,则梯子的长为( ) A.3.85m B.4.00m C.4.40m D.4.50m 5.如图,∠ACB=∠ADC=90°,BC=a,AC=b,AB=c,要使⊿ABC ∽⊿CAD,只要CD 等于( ) A.c b 2 B.a b 2 C.c ab D.c a 2 9.一个钢筋三角架三 长分别为20cm,50cm,60cm,现要再做一个与其相似的钢筋三角架,而只有长为30cm 和50cm 的两根钢筋,要求以其中的一根为一边,从另一根截下两段(允许有余料)作为另两边,则不同的截法有( )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10、在△ABC 与△中,有下列条件:①;⑵ ③∠A =∠;④∠C =∠。如果从中任取两个条件组成一组,那么能判断 △ABC ∽△的共有( )组。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题 11、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BC ,AC 、BD 相交于点O ,若S △OAB :S △OBC = 1:4,则S △OAD :S △OCB = 。 12、在口ABCD 中,E 为CD 上一点,DE :CE=2:3,连接AE 、BE 、BD 且AE 、BD 交于F , 则S △DEF :S △EBF :S △ABF = 。 13、如图,DE//BC ,CD 和BE 相交于点O ,S △DOE :S △COB =16:25,则AD :DB= 。 14、把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AC 的方向移动到A 1B 1C 1D 1的位置,它们重叠部分的面积是 正方形ABCD 的面积的一半,若AC=2,则平移的距离是 。 15、如图,D 为△AB C的边AC上的一点,∠DBC=∠A,BC=2,△BCD与△ABC 的面积比是2:3 ,则CD= 。 16、如图,已知△ABC中,DE//FG//BC,(1)若 AD:FD:FB=1:2:3,则S1:S2:S3= ;(2)若S1:S2:S3=1:2:3,则AD:FD:FB= 。 C B A '''C B BC B A AB ''=''C A AC C B BC ''= ''A 'C 'C B A '''第5题 A B C D E F D A B C E 第2题图 A B D C 第 3题 第8题图 第9题图 O D C B A F E D C B A E O D C B A D 1C 1 B 1 A 1D C B A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真题汇编:图形的相似(含答案)

数学精品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真题汇编:图形的相似 一、选择题 1.已知,下列变形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B 2.已知与相似,且相似比为,则与的面积比() A. B. C. D. 【答案】D 3.要制作两个形状相同的三角形框架,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和,另一个三角形 的最短边长为2.5 cm,则它的最长边为() A. 3cm B. 4cm C. 4.5cm D. 5cm 【答案】C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A(6,8),B(10,2),若以原点O为位似中 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AB缩短为原来的后得到线段CD,则点A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 A. (5,1) B. (4,3) C. (3,4) D. (1,5) 【答案】C 5.如图,△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CB,CE=CD,△ACB的顶点A在△ECD的斜边DE上,若 AE= ,AD= ,则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A. B. C. D. 【答案】D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是线段上一点,以原点为位似中心把放大到原来的两倍, 则点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 A. B. 或 C. D. 或 【答案】B 7.如图,点在线段上,在的同侧作等腰和等腰,与、分 别交于点、.对于下列结论:①;②;③ .其中正确的是() ∵∠BEA=∠CDA ∠PME=∠AMD ∴P、E、D、A四点共圆 ∴∠APD=AED=90° ∵∠CAE=180°-∠BAC-∠EAD=90° ∴△CAP∽△CMA ∴AC2=CP?CM ∵AC= AB ∴2CB2=CP?CM 所以③正确 A. ①②③ B. ① C. ①② D. ②③ 【答案】A 8.如图,将沿边上的中线平移到的位置,已知的面积为9,阴影部分三 角形的面积为4.若,则等于() A. 2 B. 3 C. D.

最新2020最新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最新2020最新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1.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基础,想要学好数学必须重视基础概念,必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然后会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遇到问题自己学会反思及多维度的思考,最后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但有很多初中学生不重视书本的概念,对某些概念一知半解,对知识点没有吃透,知识体系不完整,就会出现成绩飘忽不定的现象。 2.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把握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于数学是一门知识的连贯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正确掌握学过的每一个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在学习某一内容或解某一题时碰到了困难,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与其有关的、以前的一些基本知识没有掌握好所造成的,因此要经常查缺补漏,找到问题并及时解决之,努力做到发现一个问题及时解决一个问题。只有基础扎实,解决问题才能得心应手,成绩才会提高。 二、初中数学知识重难点分析

1.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经常出现在各阶段的考试中,也是考试中的难点,在填空、选择、解答题中均会出现,且知识点多,题型多变。 而且一道解答题一般会在试卷最后两题出现,二次函数的应用和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及三角形、四边形综合题难度较大。 如果在这一环节掌握不好,将会直接影响代数的基础,会对考试的分数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2.应用题,在各阶段考试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包括方程(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函数应用、解三角形应用、概率与统计应用几种题型。 一般会出现2~3道解答题(30分左右)及2~3道选择、填空题(10分~15分),占考试总分的30%左右。 现在数学考试对数学实际应用的考查会越来越多,数学与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应用题要求学生的理解辨别能力很强,能从问题中读出必要的数学信息,并从数学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也是中学阶段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是解决很多问题的工具。

人教版初中数学图形的相似全集汇编

人教版初中数学图形的相似全集汇编 一、选择题 1.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形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111A B C ?相似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一一判断即可. 【详解】 解:因为111A B C ?中有一个角是135°,选项中,有135°角的三角形只有B ,且满足两边成比例夹角相等,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如图,AB 为O e 的直径,C 为O e 上一点,弦AD 平分BAC ∠,交弦BC 于点E ,4CD =,2DE =,则AE 的长为( ) A .2 B .4 C .6 D .8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CAD=∠BAD ,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DCB=∠BAD ,证明△DCE ∽△DAC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D ,结合图形计算,得到答案. 【详解】 解:∵AD 平分∠BAC ,

∴∠CAD=∠BAD , 由圆周角定理得,∠DCB=∠BAD , ∴∠CAD=∠DCB ,又∠D=∠D , ∴△DCE ∽△DAC , ∴DE DC DC DA =,即244AD =, 解得,AD=8, ∴AE=AD -DE=8-2=6,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圆周角定理,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 =60°,AC =2,D 是AB 边上一个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E 是BC 边上一点,且∠CDE =30°.设AD =x ,BE =y ,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得出4,23,AB BC ==4,23,BD x CE y =-=然后判断△CDE ∽△CBD ,继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y 与x 的关系式,结合选项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2019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训练——专题14:图形的相似

2019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训练——专题 14:图形的相似 一、选择题 1.(2019邵阳)如图,以点 O 为位似中心,把△ ABC 放大为原图形的 2倍得到△A ′B ′C ′,以下说法中 错误的是 A .△ABC ∽△A ′ B ′ C ′ B .点 C 、点O 、点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C .∶′=1∶2 AOAA D .AB ∥A ′B ′ 【答案】C 2.(2019温州)如图,在矩形 ABCD 中,E 为AB 中点,以BE 为边作正方形BEFG ,边EF 交CD 于点H ,在 边BE 上取点M 使BM=BC ,作MN ∥BG 交CD 于点L ,交FG 于点N ,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利用该图解释 了(+)(﹣ )=2 ﹣ 2 ,现以点 F 为圆心, FE 为半径作圆弧交线 段 于点 ,连结 ,记△ 的面 abab a b DH P EP EPH 积为S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S2.若点A ,L ,G 在同一直线上,则 S1 的值为 S 2 A . 2 B . 2 2 3

2 C. 4 【答案】C 3.(2019淄博)如图,在△ 则△ABD的面积为 A.2a C.3a 【答案】C 4.(2019杭州)如图,在△ 重合),连接 AM交DE于点 A.AD AN AN AE C.DN N E BM MC 【答案】C 2 D. 6 ABC中,AC=2,BC=4,D为BC边上的一点,且∠CAD=∠B.若△ADC的面积为a, B.5a 2 D.7a 2 ABC中,点D,E分别在AB和AC上,DE∥BC,M为BC边上一点(不与点B,C N,则 BD MN B. MN CE DN NE D. MC BM 5.(2019玉林)如图, AB∥EF∥DC,AD∥BC,EF与AC交于点G,则是相似三角形共有

人教最新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

人教新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最新)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第一章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q (1)凡能写成(p, q为整数且p 0) 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p 正有理数正整数 正分数整数 正整数 零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有理数② 零有理数负整数 负有理数负整数 负分数 分数 正分数 负分数 注意:0 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 不是有理数;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即 a 和- a 互为相反数; 0 的相反数还是0; (2) a+b=0 a、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a (a (a 0) 0) a 0 (a 0) 或 a a (a 0) a 或 a (a 0) a (a 0) a ; a (a 0) 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 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零既可以和正数一组也可以和负数一组; 5.有理数比大小: 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大数-小数>0,小数- 大数<0.

; 若a≠0,那么a 的倒数是1 a 若ab=1 a、b 互为倒数; 若ab=-1 a、b 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 值; (3)一个数与0 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 (2)加法的结合律:(a+b )+c=a+ (b+c ).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 (-b ).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 负因式的个数决定,负因数为奇数个时乘积为负,负因数为偶数个时乘积为正.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 (2)乘法的结合律:(ab)c=a (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 )=ab+ac .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a . 注意:零不能做除数,即无意义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最新最全)

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3x 2 +5x-2=0的常数项是-2. 2.一元二次方程3x 2 +4x-2=0的一次项系数为4,常数项是-2. 3.一元二次方程3x 2 -5x-7=0的二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是-7. 4.把方程3x(x-1)-2=-4x 化为一般式为3x 2 -x-2=0. 知识点2: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 1.直角坐标系中,点A (3,0)在y 轴上。 2.直角坐标系中,x 轴上的任意点的横坐标为0. 3.直角坐标系中,点A (1,1)在第一象限. 4.直角坐标系中,点A (-2,3)在第四象限. 5.直角坐标系中,点A (-2,1)在第二象限. 知识点3: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 1.当x=2时,函数y=32-x 的值为1. 2.当x=3时,函数y=2 1-x 的值为1. 3.当x=-1时,函数y= 3 21-x 的值为1. 知识点4:基本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1.函数y=-8x 是一次函数. 2.函数y=4x+1是正比例函数. 3.函数x y 2 1-=是反比例函数. 4.抛物线y=-3(x-2)2 -5的开口向下. 5.抛物线y=4(x-3)2 -10的对称轴是x=3. 6.抛物线2)1(2 12+-=x y 的顶点坐标是(1,2). 7.反比例函数x y 2 = 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知识点5: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 1.数据13,10,12,8,7的平均数是10. 2.数据3,4,2,4,4的众数是4. 3.数据1,2,3,4,5的中位数是3. 知识点6:特殊三角函数值 1.cos30°= 2 3. 2.sin 2 60°+ cos 2 60°= 1. 3.2sin30°+ tan45°= 2. 4.tan45°= 1. 5.cos60°+ sin30°= 1.

初中数学 图形的相似

图形的相似 考点一、比例线段 (3分) 1、比例线段的相关概念 如果选用同一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 ,b 的长度分别为m ,n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或写成a :b=m :n 在两条线段的比a :b 中,a 叫做比的前项,b 叫做比的后项。 在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若四条a ,b ,c ,d 满足或a :b=c :d ,那么a ,b ,c ,d 叫做组成比例的项,线段a ,d 叫做比例外项,线段b ,c 叫做比例内项,线段的d 叫做a ,b ,c 的第四比例项。 如果作为比例内项的是两条相同的线段,即 c b b a =或a :b=b : c ,那么线段b 叫做线段a ,c 的比例中项。 2、比例的性质 (1)基本性质 ①a :b=c :d ?ad=bc ②a :b=b :c ac b =?2 (2)更比性质(交换比例的内项或外项) d b c a =(交换内项) ?=d c b a a c b d =(交换外项) a b c d =(同时交换内项和外项) (3)反比性质(交换比的前项、后项): c d a b d c b a =?= (4)合比性质: d d c b b a d c b a ±=±?= (5)等比性质: b a n f d b m e c a n f d b n m f e d c b a =++++++++?≠++++==== )0( 3、黄金分割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BC (AC>BC ),并且使AC 是AB 和BC 的比例中项,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其中AC= 2 15-AB ≈0.618AB 考点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3~5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n m b a =d c b a =

中考数学图形的相似专题卷(附答案)

中考数学图形的相似专题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在ABC ?中,BC DE //,AD=6,DB=3,AE=4,则EC 的长为( ) A 、1 B 、2 C 、3 D 、4 2.若2a=3b ,则=( ) A . B . C . D . 3.如图,菱形纸片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折叠纸片使点A 与点O 重合,折痕为EF ,若AB=5,BD=8,则△OEF 的面积为( ) A .12 B .6 C .3 D .23 4.下列多边形一定相似的为( ) A .两个三角形 B .两个四边形 C .两个正方形 D .两个平行四边形 5.现给出四个命题:①等边三角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②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它们的相似比;③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的积;④一组数据2,5,4,3,3的中位数是4,众数是3,其中不正确的命题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如图,P 为平行四边形ABCD 边AD 上一点,E 、F 分别是PB 、PC (靠近点P )的三等分点,△PEF 、△PDC 、△PAB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若AD=2,AB=23,∠A=60°,则S 1+S 2+S 3的值为( ) 7题图 A .310 B .29 C .313 D .4 7.如图,若DC ∥FE ∥AB ,则有( ). A . OD OC OF OE = B .OF OB OE OA = C .OA OD OC OB = D .CD OD EF OE = 8.已知△ABC 的面积是1,1A 、1B 、1C 分别是△ABC 三边上的中点,△111A B C 的面积记为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人教新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最新) 目录 一、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1、有理数 2、整式的加减 3、一元一次方程 4、图形的认识初步 二、七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5、相交线与平行线 6、实数 7、平面直角坐标系 8、二元一次方程组 9、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10、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三、八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11、三角形 12、全等三角形 13、轴对称 14、整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 15、分式

四、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16、二次根式 17、勾股定理 18、平行四边形 19、一次函数 20、数据的分析 五、九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21、一元二次方程 22、二次函数 23、旋转 24、圆 25、概率 六、九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26、反比例函数 27、相似 28、锐角三角函数 29、投影与视图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 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 ????负分数负整数 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 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 π不是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即a 和- a 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还是0; (2)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 ???<-=>=) 0()0(0) 0(a a a a a a 或???<-≥=)0a (a ) 0a (a a 或???≤->=)0()0(a a a a a ; 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零既可以和正数一组也可以和负数一组; 5.有理数比大小: 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 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 1; 若ab=1? a 、b 互为倒数; 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

初中数学图形的相似图文答案(1)

初中数学图形的相似图文答案(1) 一、选择题 1.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3AB =,点M 在CD 的边上,且1DM =,AEM ?与ADM ?关于AM 所在直线对称,将ADM ?按顺时针方向绕点A 旋转90°得到ABF ?,连接EF ,则cos EFC ∠的值是 ( ) A 171365 B 61365 C 71525 D .617 【答案】A 【解析】 【分析】 过点E 作//HG AD ,交AB 于H ,交CD 于G ,作EN BC ⊥于N ,首先证明 AEH EMG V :V ,则有13 EH AE MG EM == ,设MG x =,则3EH x =,1DG AH x ==+, 在Rt AEH V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x 的值,进而可求 ,,,EH BN CG EN 的长度,进而可求FN ,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EF 的长度,最后利用cos FN EFC EF ∠= 即可求解. 【详解】 过点E 作//HG AD ,交AB 于H ,交CD 于G ,作EN BC ⊥于N ,则 90AHG MGE ∠=∠=?,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3,90AD AB ABC C D ==∠=∠=∠=? , ∴四边形AHGD,BHEN,ENCG 都是矩形. 由折叠可得,90,3,1AEM D AE AD DM EM ∠=∠=?====, 90AEH MEG EMG MEG ∴∠+∠=∠+∠=? , AEH EMG ∴∠=∠, AEH EMG ∴V :V , 13 EH AE MG EM ∴== . 设MG x =,则3EH x =,1DG AH x ==+ 在Rt AEH V 中, 222AH EH AE +=Q , 222(1)(3)3x x ∴++= , 解得45 x =或1x =-(舍去), 125EH BN ∴==,65 CG CD DG EN =-== . 1BF DM ==Q 175FN BF BN ∴=+= . 在Rt EFN △ 中, 由勾股定理得,2213EF EN FN =+=, 17cos 1365 FN EFC EF ∴∠= =. 故选:A . 【点睛】

最新初中数学知识点统计

第一章初中数学知识点 年级章节大纲备注 初一上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初一上半年的特点就是小六年级到初中的过渡 时期,不仅在学科上有很大的变化,以前简单的 学习自然数,初中的学习要扩大到有理数,要接 触负数的概念,接下来就是代数式,孩子在小学 的时候简单接触过,而这里是要系统的学习,这 也是代数的基础,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一的难点, 很多孩子不会应用,而这个又是接下来学习一次 函数的基础,方程有问题,后面函数的学习就会 很被动,另外北师大版的教材相比人教版的教材 来说的话,是学科知识在每个学年都比较平均, 代数、几何、统计都有涉及,但是随着年级变化 愈加变难,这就是深圳孩子学习的难点所在,系 统性很强,所以要打好基础,以免亡羊补牢。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三章字母表示数 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 第七章可能性 初一下第一章整式运算 初一下册就是代数方面主要是整式的运算,几何 方面主要是基本的平行、相交、三角形、轴对称, 这是初中几何的基础,若是这些基本的入门没有 打好基础,之后学习证明题的时候就会遇到很大 的问题,比如证明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或者 讲到四边形的一些证明都是简单的以学习三角 形的方法同理,很多孩子就是初一下册有了漏 洞,所以以后学习的时候问题大,但是又不知道 如何辅导,所以初一是基础,是过渡,整体的学 习难度不大,但是若是没有抓好又会对之后的学 习产生影响。 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 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 第四章概率 第五章三角形 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 年级章节大纲备注 初二上第一章勾股定理 初二年级是初中的分水岭,这个年级的特点就是 两级分化,因为在中考中,初二年级的知识点占 到70%左右,可以这样去理解,初一学的是工具 和基础,初二就是相对比较综合的应用,初三是 关键的难点,又是高中的提前准备。 初二上学期学习的内容仍然是代数、几何、统计 方面的知识。代数方面要第一次接触函数的学 习,一次函数,这和之前的一元一次方程有很大 的关系,若是孩子这里遇到问题一定要从源头抓 起,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是代数中的另一个难 点,要引起注意。 第二章实数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章位置的确定 第六章一次函数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八章数据的代表 初二下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初二下册的学习难点也是很多的,相似图形的学 习、基本的分解因式,一元一次不等式都是中考 的重点内容,初二的学习特点是整体的学习难度 在加大,若是孩子在这样难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 还可以不断取得进步,那么在初三的综合复习中 一定可以迎难而上,这样在初二的学习及考试过 程中学校就会根据孩子的情况将学生分为重点 的培养对象,学校的各方面优势资源都会偏向这 些能够迎难而上的人,所以我们的家长应该非常 重视初二的学习。 第二章分解因式 第三章分式 第四章相似图形 第五章数据的收信与处理 第六章证明(一)

初中数学图形的相似难题汇编附答案

初中数学图形的相似难题汇编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两个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是9∶16,其中小多边形的周长为36 cm,则较大多边形的周长为 ) A.48 cm B.54 cm C.56 cm D.64 cm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相似多边形对应边之比、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而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计算即可. 解:两个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是9:16, 面积比是周长比的平方, 则大多边形与小多边形的相似比是4:3. 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因而设大多边形的周长为x, 则有=, 解得:x=48. 大多边形的周长为48cm. 故选A. 考点: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2.如果两个相似正五边形的边长比为1:10,则它们的面积比为() A.1:2 B.1:5 C.1:100 D.1:10 【答案】C 【解析】 根据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由两个相似正五边形的相似比是1:10,可知它们的面积为1:100.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3.如图所示,在△ABC中,∠C=90°,AB=8,CD是AB边上的中线,作CD的中垂线与CD交于点E,与BC交于点F.若CF=x,tanA=y,则x与y之间满足()

A .2244x y += B .2244x y -= C .2288x y -= D .2288x y +=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得出CD = 12AB =AD =4,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 =∠ACD ,得出tan ∠ACD =GE CE =tan A =y ,证明△CEG ∽△FEC ,得出GE CE CE FE =,得出y =2FE ,求出y 2=24FE ,得出24y =FE 2,再由勾股定理得出FE 2=CF 2﹣CE 2=x 2﹣4,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如图所示: ∵在△ABC 中,∠C =90°,AB =8,CD 是AB 边上的中线, ∴CD = 12 AB =AD =4, ∴∠A =∠ACD , ∵EF 垂直平分CD , ∴CE =12 CD =2,∠CEF =∠CEG =90°, ∴tan ∠ACD = GE CE =tanA =y , ∵∠ACD+∠FCE =∠CFE+∠FCE =90°, ∴∠ACD =∠FCE , ∴△CEG ∽△FEC , ∴GE CE =CE FE , ∴y =2FE , ∴y 2= 24FE , ∴24y =FE 2, ∵FE 2=CF 2﹣CE 2=x 2﹣4, ∴24y =x 2﹣4, ∴24y +4=x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