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煤矿排土场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露天煤矿排土场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露天煤矿排土场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露天煤矿排土场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 任务来源

《露天开采排土安全技术规范》和《露天煤矿排土场技术条件》两项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于2012年下达计划项目,计划编号分别为2012-MT-30、2012-MT-31,由煤炭行业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2 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

起草单位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起草小组对《露天开采排土安全技术规范》和《露天煤矿排土场技术条件》两项标准进行起草,起草人员主要为韩猛、祖国林、缪海宾等人。

3 工作简要过程

3.1 成立起草工作组,编写讨论稿

《露天开采排土安全技术规范》和《露天煤矿排土场技术条件》于2012年8月成立起草工作组,2013年2月完成工作组讨论稿。期间,起草小组成员通过调研、对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及7次内部讨论,3次专家讨论,于2013年2月形成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3.2 征求意见阶段

2013年2月开始征求意见工作,在此期间起草小组共进行5次内部讨论,1次专家讨论,邀请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延寿等专家对征求意见稿提出相关意见,并加以修改,于2013年5月向全国典型露天煤矿、科研等单位17位从事露天开采和边坡稳定性研究与工作的专家发出征求意见稿。

3.3 形成送审稿

《露天开采排土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回函单位17家,提出意见单位9家,修改意见总数32个,起草小组讨论后采纳10个,未采纳22个;《露天煤矿排土场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回函单位17家,提出意见单位1家,修改意见总数4个,起草小组讨论后采纳4个,未采纳0个。起草小组根据专家反馈的意

见及时进行讨论、修改,于2015年8月向煤炭行业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露天煤矿安全及设备分会提交《露天开采排土安全技术规范》和《露天煤矿排土场技术条件》两项标准送审稿。

3.4 审查阶段

2015年8月27日~28日,煤炭行业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露天煤矿安全及设备分会在沈阳召开《露天开采排土安全技术规范》和《露天煤矿排土场技术条件》标准审查会,审查通过了两项标准。审查会专家建议《露天开采排土安全技术规范》名称修改为《露天煤矿排土生产安全技术规范》。

3.5 报批

起草小组按照专家意见完成了标准送审稿的修改,审查会专家提出《露天开采排土安全技术规范》修改意见总数6个,起草小组讨论后采纳6个,未采纳0个;《露天煤矿排土场技术条件》修改意见总数3个,起草小组讨论后采纳3个,未采纳0个。

起草小组在保证标准范围和内容不变的条件下,将《露天开采排土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名称改为更具体、更准确的《露天煤矿排土生产安全技术规范》,《露天煤矿排土场技术条件》名称不变,于2016年1月18日形成了《露天煤矿排土生产安全技术规范》和《露天煤矿排土场技术条件》两项标准报批稿。

3.6 报批稿再报批审查

2019年12月9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北京召开煤炭行业标准审查会,审查会专家提出修改意见总数4个,要求将《露天煤矿排土生产安全技术规范》和《露天煤矿排土场技术条件》两项标准合并整合为一项标准。

起草小组成员根据专家审查意见进行10次内部讨论,1次专家讨论,采纳意见4个,未采纳0个,将《露天煤矿排土生产安全技术规范》和《露天煤矿排土场技术条件》两项标准整合处理为《露天煤矿排土场技术规范》,于2020年1月14日形成了《露天煤矿排土场技术规范》最终报批稿。

4 标准编制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按不同开采工艺各个生产环节制定系列的工艺环节安全技术规范是基于我国露天煤矿迅猛发展,特别是大型露天煤矿产能都达到并超过一千万、二千万以上吨级大型露天煤矿的建设与生产对不同采矿工艺下装、拉、翻不同生产环节的

安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露天煤矿排土场技术规范》在煤炭行业标准中属首次提出并制定,露天煤矿生产环节生产安全技术又涉及各种开采工艺、不同开采装备、不同地质矿产条件、不同矿型,因此随着标准的执行与我国露天煤矿排土场研究新成果的推广应用,需要不断修订完善,以适应不同类型煤矿发展的需要。

二、标准主要内容

《露天煤矿排土场技术规范》正文内容共分9章。第1章规定了标准的范围;第2章给出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第3章为有关术语和定义;第4章为排土场建设;第5章规定了排土场技术条件;第6章排土作业;第7章安全管理;第8章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第9章关闭与再利用。

对《露天煤矿排土生产安全技术规范》和《露天煤矿排土场技术条件》两个标准中重复的部分进行归纳,补充排土场关闭与再利用内容,对各章标题进行重新编排。

(1)排土场建设

本章包括排土场的选址、勘察、物理力学试验、稳定性分析。

4.1.1 排土场应优先选择内部排土场。

在水平煤层或缓倾斜煤层,埋藏不深,岩石硬度在中硬以下时,可直接内排或转载内排;倾斜或急倾斜的煤层可采用分区开采,将先期剥离物外排,在将后期剥离物排至采空区。选择内部排土场,可少占地,缩短运距,降低成本。

4.1.4 排土场位置的选择,应保证排弃土岩时,不致因大块滚落、滑坡、塌方等威胁采场、工业广场、居民区、铁路、公路、农田、水域和排土场周边设施的安全。

排土场选址除了技术经济指标,还应考虑安全问题。不占农田或少占农田,充分利用空间,争取高程;减少环境污染;远离住宅区和工业设施,保护铁路、公路和水域的安全。

4.2.3 工程地质勘察以钻探为主。新建排土场钻探等同一般岩土钻探,生产排土场钻探应采取特殊钻探工艺。

生产排土场钻探比较困难复杂,钻探中往往遇到大块岩石而发生卡钻等许多故障,因此应做好排弃前基底土的勘查、排土生产中的排弃物料的地质描述与排

弃资料的积累,采取特殊钻探工艺,如双管单动、套管、泥浆护壁等。

4.4.2 生产排土场应加强巡查与监测,定期进行边坡稳定性验算,如有变形或失稳等不稳定因素则需修改排土参数或采取防治措施。

边坡稳定性分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稳定性分析计算应定期进行,以保证排土场的安全。

(2)排土场技术条件

本章是原《露天煤矿排土场技术条件》主要内容,规定不同工艺的排土场参数,主要包括安全设施、台阶高度、工作平盘宽度、工作线长度、边坡角度、安全距离、安全设施等。

5.1.6 排土场参数应满足标准中表2的要求。

单斗-卡车运输开采工艺排土场参数应保证推土机效率得以充分发挥、运输设备得以顺利入换、尽量减少整备工作量,并使整备设备作业尽量能与排土作业和推土机作业平行进行;连续半连续开采工艺排土工作面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拉斗铲倒堆排土场参数由拉斗铲规格、工作参数、倒堆工作面、采煤工作面等参数决定。

5.2.1 排土台阶高度应根据排弃物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运输及排弃方式、排土设备类型确定。排土台阶高度应符合标准中表3的规定。

排土台阶高度应根据水文地质、气候条件、排弃物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设备类型、排弃方式以及地形地物等因素确定。

5.2.4 卡车运输排土工作面应建成不小于3%的反向坡度,并应在卸载区设置安全挡墙,其高度不低于车轮直径的2/5。

卡车运输排土工作面建反向坡度并布设安全挡墙,是根据国内露天煤矿的经验和教训,为防止卡车卸载时滑至排土台阶下发生事故制定的。关于安全车挡高度不应低于运输卡车车轮直径的2/5倍的规定,是由于露天煤矿采用的运输卡车类型较多,车轮直径一般在1m~4m之间,所以安全车挡高度不宜采用一个固定值,根据国内露天煤矿生产实践经验采用了运输卡车车轮直径2/5。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5.2.6 排土工作线长度,宜符合下列规定:

a) 卡车运输排土线长度应考虑设备数量、场地面积、卡车入换卸载周期,

一般不小于50m;

b) 排土机排土线长度宜为1000m~2000m;

c) 铁路运输排土线长度宜为1000m~3000m。

排土机排土时排土线长度过短,每个排土带排弃量少,排土工作面带式输送机的移设次数增加,排土能力降低;排土线长度过长,导致排土工作面带式输送机增长,投资增加,而且空载运行部分比例增大,造成无用功消耗。根据国内外露天煤矿的经验,排土机排土线长度宜为1000m~2000m。铁路运输时排土线长度过短,则收容量能力小,移道次数频繁,排土线利用率降低,维修工程量大,这在多雨或寒冷地区更为突出。排土线长度过长,列车进出线走行时间长,会降低排土线效率,增加排弃成本。根据国内外露天煤矿的调查资料,铁路运输排土线长度宜为1000m~3000m。

5.3.4 内部排土场采用矿坑底部集水坑—水泵和洒水车抽水的排水方法。在每年雨季到来前应调整采矿工程位置,适当加大坑底采掘场坡底和内部排土场坡底的距离,在坑底形成一到两个满足收容量的集水坑,集水坑边设水泵和水鹤抽水。

本条规定内部排土场的排水方法,根据神华集团多个露天煤矿排水经验,雨季采用集水坑排水,当本方式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开动排水泵,通过管路将积水排出坑外,以确保内部排土场稳定与采煤正常生产。

(3)排土作业

本章强调不同设备在不同工艺中应满足作业要求,保证排土安全顺利进行。

6.1.6 排土场最终边坡,在边坡稳定性验算稳定的前提下,应按水土保持和复垦工程的需要进行修正。

排土场最终边坡是按稳定条件确定的,而水土保持工程和土地复垦工程是在排土场平盘和边坡上实施的,所以排土场最终边坡,应根据这两项工程技术要求进行修正。

6.2.1 排弃方式的选择应根据不同开采工艺运输方式、排弃量、剥离物料性质特点、气候等条件综合确定。

单斗-卡车运输开采工艺排土场采用卡车运输、推土机排土;连续及半连续开采工艺排土场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排土机排土;单斗挖掘机-铁道运输开采

工艺排土场一般采用单斗挖掘机、推土犁、推土机或铲运机排土;拉斗铲倒堆工艺排土宜采用向内部排土场直线倒堆的方式排土。

6.3.2 推土机作业要求:

a) 推土机推土铲严禁超出排土台阶的坡顶线;

b) 推土机排土作业修筑安全挡墙高度不得小于卡车车轮直径的2/5。特殊情况下应制定安全措施,推土时严禁推土机沿平行坡顶线方向推土;

c) 同一平盘多台推土机同时作业时,两相邻推土机的间距不得小于推土机推土铲宽度的2倍。

6.3.3 卡车排土作业要求:

a) 正常排弃时,卡车后轮应紧靠安全挡墙,翻卸完毕车斗复位后方可行驶;

b) 排弃宜分区作业;

c) 需同区作业时,应从右向左进行,两相邻卡车间距不得小于卡车车体宽度的1.5倍,卡车与推土机的间距不得小于卡车最小转弯半径的2倍;

d) 严禁排土场超高排弃,如有特殊情况,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e) 排土场卸载区应有连续的安全挡墙,其高度不得低于卡车车轮直径的2/5,推土时严禁推土机沿平行坡顶线方向推土;

f) 在同一地段进行卸车和推土作业时,设备之间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g) 卡车卸土时应垂直排土工作线,严禁高速倒车、冲撞安全挡墙。

原《露天煤矿排土场技术条件》中4.3.7和4.3.8与《露天煤矿排土场生产技术规范》中4.4.2和4.4.3存在重复部分,进行删减整合新标准6.3.2和6.3.3。

6.3.4 排土工作面卡车卸载区应保证至少2辆卡车能同时作业。卡车卸载车位最少数量要求:

a) 每小时需翻车60车以下,相当于支持1台~3台电铲,2个车位;

b) 每小时需翻车60车~80车以下,相当于支持3台~4台电铲,3个车位;

c) 每小时需翻车80车~100车以下,相当于支持4台~5台电铲,4个车位;

d)每小时需翻车100车以上,5个车位。

原《露天煤矿排土场技术条件》中4.3.9内容,整合新标准6.3.4。

6.4.2 带式排土机作业要求:

a) 排土机启动前应做好各项检查;

b) 排土机进行上排作业时,排料臂的下缘与台阶坡顶线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0.5m;

c) 排土机、带式输送机卸料车的位置应确保设备在作业中的安全;

d) 排土工作平盘出现滑动迹象时,排土机应停止作业,撤离险区;

e) 排土机应在稳定平盘作业,外侧履带与台阶坡顶线之间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f) 排土机长距离走行时,受料臂、排料臂应与走行方向成一直线,并将其吊起、固定;配重小车在前靠近回转中心一端,到位后用销子固定,严禁上坡转弯。

新增内容,规定带式排土机的各项作业要求,保证排土工作安全进行。

(4)安全管理

本章包括排土场的稳定性控制、边坡防治措施和管理制度。

7.1.3 排土场下有井工开采时,应对排土场边坡稳定性进行专项研究。

露天开采与井工开采方式不同,应及时对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进行专项研究,降低不同开采方式带来的影响,减小地下开采对排土场边坡的扰动。

7.4.5 已发生的滑坡应及时进行测绘、地质写实,编制滑坡平面图和剖面图。

7.4.6 对滑坡出露的弱层和滑面及时采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质实验。

在《煤炭工业露天矿边坡工程设计标准》(GB 52189-2018)5.1.4条规定的基础上,对已经存在不良地质现象的区域应进行专项测绘、实验和边坡稳定性评价。

(5)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

本章包括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两方面内容。

8.1.4 第四系表土、次生表土等应分运分排,单独堆放。

8.1.5 暂时不能利用的低品位矿物、建筑材料及可能用作循环经济原材料的剥离岩种应单独存放。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人居安全和谐政策的加强,应当重视和加强对露天煤矿剥离物的管理和研究利用,用一种新的理念进行排土场的设计。本条所列内容基本是按政策性的要求提出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要求,对暂

不利用的低品位矿物、建筑材料应单独存放。

8.2.2 土地复垦后,用作农业用地的,地面坡度应为小于15°的平缓土地,且土质较好、有一定的水利条件,铺土厚度宜为1m。

8.2.3 土地复垦后,用作林业和牧业用地的,地面坡度宜小于25°;林业用地的铺土厚度宜大于0.5m,牧业用地的铺土厚度宜大于0.3m。

土地复垦应满足不同用地的土质、坡度和铺土厚度要求,与周边环境和小区域地表水系保持和谐。

(6)关闭与再利用

本章是新增内容,规定排土场关闭的条件和再利用的要求,避免乱排乱堆现象。

三、与国际、国外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水平的对比分析

本标准制定过程中未检索到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标准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四、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内容符合现行法律、法规。

五、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过程及依据

本标准共征求17家相关科研机构、企业和高校的意见,制定过程中未出现重大分歧。

六、作为强制性标准或者推荐性标准的建议及理由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按照标准保证露天煤矿排土场作业的规范性,促进露天煤矿安全、高效的生产。

七、标准实施日期的建议及依据

露天煤矿排土场技术措施与露天煤矿生产息息相关,建议本标准生效后立即实施。

八、实施标准的有关政策措施

建议标准实施后组织标准宣讲,使相关企业了解标准内容,促进标准的顺利实施。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十、涉及专利的有关说明

本标准内容不涉及相关专利。

十一、标准所涉及的产品、过程和服务目录

本标准内容不涉及相关产品、过程和服务。

十二、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本标准与《煤矿安全规程》和露天煤矿其他标准无冲突。

2020年1月14日

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按摩椅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 《按摩椅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中国标准化协会于2018年12月份批准该项目立项,并将《按摩椅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制定列入2018年计划,计划编号:[2018]298号。 2、编制背景和目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身心健康。而用推拿按摩进行保健,是中国中华医学的传统项目,因其老幼皆宜,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巨大发展空间的吸引下,中国的不少企业纷纷涉足按摩器具的生产领域,使得近几年我国的按摩器具出口形势大好,其出口市场正在不断扩大,出口前景非常广阔。低端市场,单价五千元以下,市场比较分散,主要由国内众多小品牌占领,品牌间差异性不大,市场竞争激烈;中高端市场,单价中枢1-2万元左右,市场集中度较高。功能上零重力、零靠墙、泰式拉伸、足底刮痧、体型检测、智能按摩等成为高端按摩椅多有的功能。其产品市场增长迅速,由于共享按摩椅的推广,消费者对按摩椅的需求激增,目前行业增长率在120%左右。产品标准情况:按摩椅行业目前有安全和性能的标准,但是近年来版本没有更新,对于目前流行的按摩椅产品的各大功能暂无权威性定义和检验规范,大量低端品牌虚假概念营销,导致消费者对按摩椅认知不清,无从选购。为了能够规范和引导行业发展,鉴别各类产品的安全及性能水平,量化考核指标以及测试评价方法,指导消费者选购,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的符合现在产品特性的标准。 3、工作过程 标准起草组成员通过进行广泛地市场调研,对于按摩椅的发展和市场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按摩椅现有的相关标准进行了收集,确定了制定按摩椅相关团标的技术范围和初步技术要求。 标准起草组通过与上海荣泰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豪中豪健康产品有限公司、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认真分析研讨,基于GB4706.1、GB4706.10、GB\T26182等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原则性要求,提出了《按摩椅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稿。

阜新海州露天煤矿

阜新海州露天煤矿 3.1简介 阜新海州露天煤矿,海州露天煤矿矿场东西长8华里,南北宽4华里,垂直深度将200多米,总占地面积达30多平方公里,有28个界平盘和8个作业平盘,平盘边缘裸露断面清晰地显示地质结构特点.19世纪90年代开挖,1933年被日本人霸占,一直到1945年,这13年期间,日本人迫害了数以十万计的中国人,现在我们能看到留下的万人坑,就在矿区。到了国民党时期,矿区的采掘比较混乱,可以看到一些凌乱的洞井,那是国民党心急火燎、找到就挖的痕迹。解放之后,海州煤矿被列入了一五计划中的156个国家重点项目之一。刚成立的共和国对东北的资源和重工业都相当重视,被誉为新中国工业化历程上的“金钉子”。 3.2地质情况 露天矿长4km,宽2km,井田标高+190m,最终开采标高—170m,设

计能力为年产300万吨,成煤时代为晚中生代白垩世,地层产状平均走向N60°E倾向N30°W18°。阜新地区最为主要的出露地质层面是阜新组,在阜新市区、清河门、义县、新邱都发育,同时是阜新的主要含煤地层。其标准剖面在阜新海州露天矿的西帮,从上到下为: 1.孙家湾层段:煤层夹灰色砂岩,页岩。深灰色薄层泥岩,前灰色砂岩夹煤线。厚层砂岩夹灰色薄层泥岩。粗砂岩夹煤层。 2.太平层段:前灰色厚层砂岩,粉砂岩夹煤线。 3.高德层段:灰色砂岩及粉砂岩:沙海层段。粉砂岩及细砂岩夹有薄煤层。 4.海州层段:粗砂岩及粉砂岩。 这四个煤层群,平均总厚82m其中孙家湾煤层群平均厚度14m,中间煤层平均厚度19m太平上煤层群平均厚度22m太平下煤层群平均厚度18m此区内为粗砂岩。特点:大型波状层里,以粗砂岩为主,夹杂砾岩、辉绿岩。走向33°倾向29°。 海州露天矿的西坡是明显的喀斯特丘陵。地形上东西走向,呈条状石山;岩性上为白云质石灰岩,是石炭纪中上统壶天群的岩石。浅灰色,成分以方解石,白云石为主,岩石的颜色为内浅外深。岩层向北倾斜,倾角在45°-70°之间,呈长条状,由坚硬厚层的石灰岩构成,有灰白色、纯白色两类,且夹有二十米以上的石灰角砾岩一层。 海州露天矿还有为数众多是滑坡,这是由于50多年的开采必然造成的。由于长期开采,形成边坡过陡,部分悬空,上部岩体(土体)失稳而崩塌,或矿山开采形成采空区,也是产生滑坡和崩塌的主要原

各专项技术方案编制要求

各专项方案编制要求 1、基坑支护、降水工程施工方案 1、1 编制说明及依据 简述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得编制目得以及方案编制所依据得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及编制依据得版本、编号等。采用电算软件得,应说明方案计算使用得软件名称、版本。 1、2工程简况 简要描述工程地址、周边建筑物、道路、管线等环境情况、基坑平面尺寸、基坑开挖深度、工程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情况、气候条件(极端天气状况,最低温度、最高温度、暴雨)、施工要求与技术保证条件。支护(降水)结构选型依据,支护(降水)系统得构造。说明支护工程得使用年限,降水工程得持续时间。 1、3 管理机构及劳动力组织 简要描述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得组成,给出质量、安全管理机构网络图。简单描述劳动力组织。 1、4 施工部署 阐述施工目标、施工准备、施工劳动力投入计划、主要材料设备计划及进场时间、材料工艺得实验计划、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施工进度计划与施工总体流程。 分析与说明施工得难点与重点,特别就是支护与降水工程对周围建筑得影响,并简要说明采取得保证措施。 1、5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描述施工技术参数、工艺流程(设计得基坑开挖工况)施工顺序、施工测量、土石方工程施工、基坑支护得施工工艺、变形观测、基坑周边得建筑物(地下管网)得监测与保护措施。 方案中应绘制相应得基坑支护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节点大样施工图、降水井点布置图与构造图。应有相应得基坑水平、竖向与相邻建筑(构)物沉降变形得监测技术措施与基坑周边得地下管网得监测与保护措施。 1、6 质量保证措施 描述施工质量标准与要求,保证施工质量得技术措施及消防措施; 1、7 安全保证措施

煤矿安全规范第三篇露天矿部分

第一编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防止煤矿事故,依照《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和《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从事煤炭生产和煤矿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规程。 第三条煤矿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技术规范。 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能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目标治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办公会议等制度。 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各种设备、设施检查维修制度,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并做好记录。 第四条煤矿企业必须设置安全生产机构,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安全生产人员和装备。 第五条煤矿安全工作必须实行群众监督。煤矿企业必须支持群众安全监督组织的活动,发挥职工群众安全监督作用。

职工有权制止违章作业,拒绝违章指挥;当工作地点出现险情时,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撤到安全地点;当险情没有得到处理不能保证人身安全时,有权拒绝作业。 第六条煤矿企业必须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未经安全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 矿务局(公司)局长(经理)、矿长必须具备安全专业知识,具有领导安全生产和处理煤矿事故的能力,并经依法培训合格,取得安全任职资格证书。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培训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 第七条煤矿使用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产品,必须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未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不得使用。 试验涉及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前,必须通过论证、安全性能检验和鉴定,并制定安全措施。 第八条煤矿企业在编制生产建设长远进展规划和年度生产建设打算时,必须编制安全技术进展规划和安全技术措施打算。安全技术措施所需费用、材料和设备等必须列入企业财务、供应打算。

《气象灾害调查技术规范 通则》编制说明

气象行业标准《气象灾害调查技术规范通则》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标准来源 根据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2019年9月30日下发的《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关于下达2020年气象行业标准制修订及预研究项目计划的通知》(气法函〔2019〕58号)文件要求,制定气象行业标准《气象灾害调查技术规范通则》,项目编号为QX/T-2020-19,本标准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2.起草单位 本标准起草单位为: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国家气候中心,福建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安徽省民政厅等。 3.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略。 4.主要工作过程 (1)前期工作 2018年7月,项目主持人承担的中国气象局气象标准预研究项目《气象灾害调查技术规范通则》(项目编号Y-2018-05)通过验收,其中《气象灾害调查技术规范通则》标准初稿作为验收成果之一。评审专家对标准初稿提出了修改意见。此外,项目组整理预研究项目的分灾种研究相关内容,编著的《气象灾害调查研究与实践》出版。 项目验收后,相关成果应用到安徽省气象灾害调查业务,如2018年度的“温比亚”台风灾害、“8.18灵璧龙卷”和2019年度的马鞍山“3.20”雷雨大风灾害、“5.25-27”暴雨洪涝灾害和“利奇马”台风灾害等3期重大气象灾害调查工作和“7.6”皖东、皖北冰雹灾害、夏秋季干旱灾害的调查分析和案

例库建设等工作。上述调查工作也促进了本标准的不断改进完善。 (2)起草征求意见稿 2019年9月~2020年4月,本标准予以立项后,项目编写组在前期资料收集、整理和申报立项稿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整理汇总了气象灾害调查方面的最新标准及资料文献,并将汇编资料发给编写人员进行学习。成立了编写组,明确了目标任务,确定了编写方案、分工及编写计划,重点针对标准预研究项目验收评审专家对标准初稿提出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同时征集国家气候中心等参编单位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1.编制原则 (1)科学性 根据国家鼓励国内各行业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的精神,本标准结合气象灾害调查工作的实际情况等,参考各类气象灾害调查以及其它自然灾害调查的相关标准和资料等制定。 (2)可行性 本标准的编写注重于同一领域的标准之间协调,注意采用已发布的标准中作出的规定,确保制定的标准具有可行性。 (3)规范性 本标准依据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符合标准编写要求。本标准的所有条目在表述上力求做到清晰明确,无模棱两可、含糊其辞或易于产生歧义的表达;在方法上力求做到务实、有效、可操作。 (4)注意与最新标准接轨 本标准编写过程中,及时关注最新制修订或发布的国家标准等作为参考。 2.主要内容 目前,我国已发布实施的关于气象灾害调查的标准规范有《龙卷灾害调查技术规范》(GB/T 34301-2017)、《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QX/T 103-2009)和《气象灾害调查技术规范气象灾情信息收集》(QX/T 531-2019),其他相关标准规范或文件有:《自然灾害灾情统计第1部分基本指标》(GB/T 24438.1—2009)、《自然灾害灾情统计第2部分扩展指标》(GB/T 24438.2—2012)、《自然灾害灾情统计第3部分分层随机抽样统

露天矿山排土场公路施工组织方案

镇康县振兴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小河边铁矿露天100万t/a采矿工程 :场场内公路施工组织方案 准: 核: Em 定: 制: 施工单位: 三冶建设集团镇康分公司 编制时间:2013年4月18日 小河边铁矿排土场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本次设计主要内容为小河边铁矿排土场场内公路施工方案,全路段由标高+1536m将至+1405m经过现有尾矿坝后连接中十冶已成路线至拦渣坝位置,全程高差131m总长1300米左右。本设计以2012甲方排土场原设计为依据,根据实际地质地形变化做出相应调整,最终形成排土场场内公路线路图(见附图)。场内公路遵循排废填方为主, 避免大面积挖方为总原则,由于实际地形与原测图纸出入较大,最终估算公路开挖填方量与原设计变化较大(具体见附页场内工程量估算表)。

第一章工程概况 小河边铁矿排土场公路属三级公路工程项目,是小河边铁矿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原设计路段从位于排土场南侧的泵房为起点(KO+000),线路向西北沿孤山山坡布线止于排矸场地,路线全长1300米左右。 (1)主要技术指标 全段按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汽车荷载等级:公路 —II级;设计行车速度15km/h;设计洪水频率:1/50。路基宽度10.5m, 路面宽度9.0m,两侧路肩宽各0.75m。路面横坡为%路肩横坡为% 路面坡度要求不大于12%填方路基边坡高度大于8m时,8m以上边坡米用1:, 8m以下米用1:1;挖方边坡米用1:,大于10m做碎落台, 宽度为2m路基压实度:路堤0?80cm深度内》94% 80?150cm深度内》93% 150cm以下》90%零填及路堑段0?80cm深度内》94%路面设计标准轴载为BZZ-100,设计使用年限为6年。 (2)平面及纵断面组合设计 在进行平面及纵断面线形组合设计时,尽量使路线同地形、地物、景观和视觉相协调,以保证舒适、安全的使用功能。在保证平纵线形 平顺、流畅的前提下,设计中尽可能使二者的技术指标保持均衡和协调,同时在空间位置的布置上,遵照规范要求精心设计,避免出现不良的线形搭配与组合,以保证良好的视觉效果,提高行车舒适性,确保行车安全。 (3)排水系统 为保证路基的稳定性,该路全线排水沟及边沟采用O.5m x 0.5m 矩形沟,将公路两侧的边沟、排水沟通过涵洞沟通联系,形成连续的排水系统,排水压力较大处布置掩埋涵管,具体需求数量根据实际施工另作计算,并通过排水沟、边沟、涵洞把水排入河流、天然沟或被交路的排水系统,确保路基的稳定。 根据设计文件要求以及对施工现场详细全面的考察,在充分了解了本工程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司多年从事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技术优势和施工能力,编写本施工组织设计。对关键工序作出科学合理的组织,解决

技术标编制说明

技术标编制说明 1、我公司对此次被选入“碧桂园工程”总承包工程(以下称本工程)的投标单位,感到非常荣幸,对贵公司的信任表示真诚的感谢,并对本项目具有十分的诚意。在本工程投标方案编制前,我们认真学习、仔细研究了招标文件及有关工程设计图纸和工程量清单等资料的全部相关内容,并组织相关人员多次踏勘现场,深入了解分析本工程施工区域及周边环境的条件等各方面的情况,对该项目在施工全过程中可能影响的各种因素有了全面的思想准备和组织技术上的准备。 我公司先后承建过的多项大型住宅建筑项目,累计创下近六十项“白玉兰”及多项“鲁班奖”精品工程,在住宅类工程施工方面具备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并在建设工程中与业主、监理、设计、政府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及周边相关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便于沟通和协调,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为工程正常施工提供了保障。我公司有充分的信心和把握,能确保本期工程如期、高质量地完成。 2、我公司对招标文件中提出的要求和条件作了慎重考虑,对承建本工程我们具有足够的信心和准备,对与业主的合作充满了诚挚而强烈的意愿。 3、一旦有幸承建本工程,我公司将充分发挥管理上的优势,即刻组织建立强有力的有着丰富建造经验的项目管理班子,开赴工程现场。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实施在业主、监理管理下的项目总承包管理制度。同时调集足够的骨干施工队伍和

雄厚的机械技术装备,采取科学有力的赶工措施,保证工程优质高效如期完工。 4、本工程位于安庆长江大桥边,具有较为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有特色、有影响力的高品质住宅小区。我公司十分重视,以实现优质工程为质量目标,全面贯彻质量保证体系,加强施工质量验收制度。在本工程施工中实行创优工程的质量目标管理,接受各级政府质监部门和业主的监督直至工程竣工,确保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创优质工程。 5、如承建本工程,我公司将全面做好对各个分包商的管理、协调、监督、配合工作。特别是对于整个工程装饰阶段和各专业指定分包工程的交叉施工阶段的综合协调,成品保护、施工机械配备平衡等方面进行总承包管理控制、协调,确保本工程顺利进行,全面建成。 6、本工程一旦施工,将严格按建设单位认可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全过程接受建设单位、监理及设计单位对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同时保证承诺,经选定的工程项目经理及相应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未经建设单位认可不作调换和撤离。 7、我公司将严格按照《安徽省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暂行规定》组织施工,保证施工现场清洁,达到“工完料清”文明施工要求。确保达到当地标文明工地。 8、我公司各类施工机械装备完好;模板、钢管支撑等材料储备雄厚,有适合于本工程施工的施工塔吊、混凝土泵和中小型起重机械,完全能满足本工程施工进度和使用要求。

标准编制说明的编写内容和要求

《遗体收殓运输消毒卫生技术规范》 行业标准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本标准编写组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

《遗体收殓运输消毒卫生技术规范》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为落实民政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关于加快推进民政标准化工作的意见》(民发〔2015〕238号),根据《民政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2017年度民政标准立项的通知》(民办函〔2017〕56号)要求,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吉林省师道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提出了承担《遗体收殓运输消毒卫生技术规范》立项建议稿的编制工作。 根据《关于印发<2017年民政部标准立项计划>的通知》(民人科字〔2017〕2号),经专家会议评审并报部领导同意,民政行业标准《遗体收殓运输消毒卫生技术规范》予以立项。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现已编制完成《遗体收敛运输消毒卫生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二、行业标准编制原则及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原则及主要内容 (一)目的意义 在我国每年死亡900多万人口中,有许多是死于各类感染性疾病。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受结核菌感染者约有5.5亿人,现有肺结核病人约450万人,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150万,每年至少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此外,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截至2016年9月,我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65.4万例。这些感染者将在未来十年中陆续死亡,并由殡葬行业处理遗体。数量众多的遗体是大量致病菌的栖息地,是殡仪场所的重要污染源。 国外有大量研究表明,殡仪职工尤其是防腐整容工在日常的殡仪服务中不可避免的暴露于多种微生物污染原的感染风险中。目前报导的对殡仪职工有潜在危害的病原体有:结核分枝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以及嗜肺军团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等。据报道,遗体所释放的生物性污染源已经对殡仪职工造成很大的伤害。根据Morgan 等对美国2000多名殡仪人员

专项技术方案编制大纲及编制说明

附件2:专项技术方案编制大纲及编制说明 1 专项技术方案章节目录及编制说明 单独编制的施工专项技术方案应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并参照施组进行编制。 1.1 编制依据 方案编制依据:国家的政策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程;设计文件及工程地质报告;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招标投标文件;施工调查资料;企业的装备能力、技术素质、资金储备、劳力资源、物资储备等综合实力;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等。 编制说明:在编写时,注意本工程所采用的规范和标准应全面且在有效期内,并应与招投标文件及设计要求的规范、标准对应,可将规范、标准全部列在正文中,也可将本工程所采用的规范、标准做成表格,作为方案的附件。 编制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标准和设计文件,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实现工程项目的全部功能;全面履行工程合同,满足建设单位要求,有效地集中施工力量,按期完成;按照工序关系,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统筹考虑。 1.2 工程概况 描述工程概况时,应从该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简介、设计概况、计划工期、主要技术标准、自然条件、施工条件、主要工程数量、建设相关单位要求等几个方面编写。 编制说明: (1)设计概况应结合项目施工图总说明中的内容编写。 (2)合同工期应以总体工期分解后的分部分项工期为依据。 (3)主要技术标准应以设计文件(图纸)中总体设计技术标准为主,当建设单位有特殊要求时,应结合招、投标文件向建设单位书面确认。 (4)自然条件主要包括与该分部分项工程有关的水文状况(历年季节降雨量,地下水位,江河常水位、施工水位、最低水位及时间、最高水位及时间、历史最高水位,流速、冲刷深度等)、气候条件(冬、夏、雨期分布月份,极端气温及时间,季风情况,冻融深度,其他特殊气候如台风、潮汐等)、地形地貌、地质状况(针对与该分部分项工程有关的整体地质状况的实际描述,以设计地勘资料为基础,以施工详勘为主)等。 (5)施工条件主要描述与该分部分项工程有关的现场征拆情况、进出场道路情况、高压电、地下管线、跨河、跨路、用水、通讯等情况。 (6)主要工程数量应避免照搬照抄工程量清单。 (7)建设相关单位只要求建设相关方的名称,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

10kV~66kV干式电抗器技术标准(附编制说明)

附件11: 10kV~66kV干式电抗器技术标准 (附编制说明) 国家电网公司 I

目录 1. 总则 (1) 1.1 目的 (1) 1.2 依据 (1) 1.3 内容 (1) 1.4 适用范围 (1) 1.5 干式电抗器安全可靠性要求 (1) 1.6 电抗器的型式 (1) 1.7 选型原则 (2) 1.8 关于干式电抗器技术参数和要求的说明 (2) 1.9 引用标准 (2) 1.10 使用条件 (3) 2. 干式电抗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4) 2.1 基本要求 (4) 2.2. 引用标准 (4) 2.3. 使用条件 (4) 2.4. 技术要求 (4) 2.5. 工厂监造和检验 (10) 2.6 试验 (11) 2.7. 制造厂应提供的资料 (16) 2.8 备品备件 (16) 2.9 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 (16) 2.10 包装、运输和保管要求 (16) 2.11 技术服务 (17) 2.12 干式电抗器性能评价指标 (17) 10~66kV干式电抗器技术标准编制说明 (22) I

10~66kV干式电抗器技术标准 1.总则 1.1目的 为适应电网的发展要求,加强干式电抗器技术管理,保证干式电抗器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特制定本技术标准。 1.2依据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行业和国际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报告、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以及设备现场运行经验制定。 1.3内容 本标准对10kV~66kV干式电抗器的设计选型(运行选用)、订货、监造、出厂验收、包装运输、现场安装和现场验收等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 1.4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10kV~66kV干式电抗器,包括并联电抗器和串联电抗器(含并联补偿电抗器、调谐电抗器或滤波电抗器、阻尼电抗器、限流电抗器、分裂电抗器)。 1.5干式电抗器安全可靠性要求 10kV~66kV干式电抗器应优先采用设计制造经验成熟、结构简单、经受过运行考验的干式电抗器。 1.6电抗器的型式 1.6.1 按电抗器有无铁芯分为三类:1.6.1.1空心电抗器:由包封绕组构成、不带任何铁芯的电抗器。 1.6.1.2铁芯电抗器:由绕组和自成闭环的铁芯(含小气隙)构成的电抗器。 1.6.1.3半芯电抗器:在空心电抗器的空心处放入导磁体芯柱的电抗器。 1.6.2 按电抗器接入电网方式分为两大类: 1.6. 2.1并联电抗器:主要用于补偿电网中的电容性电流等。 1.6. 2.2串联电抗器:主要用于限制系统的短路电流、涌流及抑制谐波等,包括限流电抗器、 1

露天煤矿排土场整治方案

xxxxx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 排土场整治方案 二零一六年三月 xxxxx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 排土场整治方案 前言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矿的排土场综合整治工作,根据《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及周边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内政办发〔2015〕131号)和《煤矿矿区排土场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本方案,适用期限为2年。 第一章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一)矿区、项目区地理位置 我公司露天煤矿位于,行政区划隶属于湾区。煤矿位于桌子山煤田木尔沟勘探区第5~12勘探线之间,地理坐标: 东经:; 北纬:″。 (二)采矿权设置情况 采矿权人:xxxxx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证号: 采矿权有效期限:叁年自 矿山开采范围拐点坐标: 标高:从1225米至900米 开采方式:露天开采 现采剥范围:面积:;开采深度:1225m-1120m标高。 矿山保有储量:万吨 年生产能力:120万吨 矿山剩余服务年限:21年

附采场图: (三)灭火及采空区治理项目 立项依据:《人民政府关于xxxxx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变更开采方式的报告》()技改项目开始于2009年6月,完成时间2010年6月。 施工方案中确定的治理方法、技术措施: 1、排土场排土应严格按排弃参数作业,总排弃帮坡角不得超过最终稳定边坡角,以保证排土场的稳定及设备安全作业。 2、排土场卸载区应有连续的安全墙,其高度不得低于轮胎直径的2/5. 3、排土工作面向坡顶线方向应有3%~5%的反坡; 4、排土设备之间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汽车应垂直排土工作线,严禁高速倒车,冲撞安全墙。 5、设专人指挥车辆;当出现滑坡征兆或其他危险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 6、注意雨、雪后道路情况及夜间照明情况,预防事故发生。 二、排土场设计规格概述 1、排土场现状及位置 一号外排土场:位于矿区西侧,呈长方形状,南北长平均约445m,东西宽平均约1080m,高约80m,占地面积,目前一号排土场已停用,按照要求治理完毕。

如何编制技术标准及说明书(总结)

产品标准的编写 产品标准是产品质量的衡量依据,是为保证产品的适用性,对产品必须达到的某些要求或全部要求做出的规定。GB/T 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是对产品标准中的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明确规定,我厂产品技术条件的编制按产品标准执行。 1.原则 1.1 目的性原则 目的性原则是指根据产品功能和制定产品标准的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标准内容。一项标准可能涉及或分别侧重品种控制、健康、安全、环保、接口、互换性、兼容性或相互配合及相互理解等目的。 1)适用性。首先明确产品适用性,即产品与用户直接相关的性能。如工作环境、电源 电压及使用性能。为保证产品的适用性,需要规定产品的外形尺寸、力学、声学、 电学等特性的技术要求。 2)品种控制。对于广泛使用的物资、材料、零件等,品种控制是制定标准的重要目的。 品种可以包括尺寸及其它特征,标准中通常优化产品系列,给出供选择的系列参数。 为了便于批量生产,应以尽可能少的品种满足尽可能多的需要。 3)健康、安全、环保。产品中如果涉及到健康、安全、环保要求时,标准中就应包括 相应要求,这些要求可能需要含有极限值,如绝缘电阻,绝缘耐压等。还可能包括 某些结构细节。如AX继电器鉴别销的规定。 4)接口、互换性、兼容性和相互配合。接口、互换性、兼容性和相互配合可能成为影 响产品能否正常使用的决定性因素,必要时应对它们进行标准化,如AX系列继电 器的插座。同时,为解决用户个性化需求与批量生产的矛盾,必须对产品与产品零 部件的互换、接口要求做出统一规定,以满足尺寸互换性和功能互换性的要求。如 机笼与印制板配合时的尺寸要求,螺钉螺母等螺纹要求。 5)相互理解。为促进相互理解,通常对标准中的术语下定义,对符号和标志给予说明, 对标准中规定的每项技术要求确定抽样方法和试验方法。 1.2 最大自由度原则 最大自由度原则又称性能原则,是以性能特性表达,只规定产品性能要求,使实现这些要求的手段能有最大自由度,给技术发展留有最大的余地。也就是说产品标准只规定性能要求和指标,而不规定如何达到这些要求的手段和方法,而不限定工艺、材料等,更不能规定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要求,如零部件等半成品的技术要求。 标准中不应规定生产工艺的要求,而应以成品试验来代替,给生产留有选择新工艺的余地。例如针对电子产品的性能要求,产品标准中不应规定焊点用波峰焊还是手工焊,人工检验还是用设备检验焊点质量,而应通过型式试验和出厂检验的各种试验保证产品性能。 如果企业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进步制定严于上级标准的企业标准,作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依据,可以不遵循最大自由度原则。

平评价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智能插座及类似功能器具智能水 平评价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背景介绍 在智能家居中,插座作为一个提供所有电器设备电能的关键器件,控制的功能毋庸置疑。智能插座通过应用先进的通信和网络技术,将与家居有关的各种子系统系统地连接在一起,可以实现家庭内部信息共享和通信,还可以通过家庭智能网关与家庭外部网络进行信息交换。 截至去年,我国智能插座市场规模达到6555万元,预计未来智能插座市场还将突破1个亿。海外市场更加火热,美国亚马逊上智能插座的火爆更是让行业内做智能插座的电源芯片都卖断了货。据今年3月份的数据显示,与往年同期相比,智能插座搜索指数环比上涨218.8%。 虽然,方便环保的智能插座使消费者对其越来越感兴趣,智能插座的市场需求也已经十分迫切,但是由于市场参差不齐、没有统一标准等种种原因造成目前智能插座市场的爆发受到极大的限制。 随着智能插座市场飞速发展,激烈的竞争让各个智能插座企业翘首期盼一套可以量化评价产品智能性的标准;随着市场上智能插座产品的百花齐放,眼花缭乱的消费者更是急需一个可以帮助其理智、客观地选择智能插座产品的标准。 标准的起草将填补智能插座标准的空白。 2、任务来源 规范智能插座的智能市场的发展,促进企业良性竞争,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由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向中国标协提出申请,经立项通过并印发了中国标协【2018】311号文件,项目名称:《智能插座及类似功能器具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

3、主要工作过程 市场调研:自2018年6月份起,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邀请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一起进行广泛地市场调研,掌握了目前国内主流品牌的家用智能插座的研究、生产和使用状况,汇总出主要智能功能及用户需求。提出了《智能插座及类似功能器具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立项申请及标准初稿。 标准立项:2018年12月24日,中国标准化协会印发了,《智能插座及类似功能器具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中国标协【2018】311号立项文件。 标准讨论:2019年5月15日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ABB低压电器有限公司、松下电气机器(北京)有限公司、青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突破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英特曼电工(常州)有限公司、全峰检测技术(杭州)有限公司、杭州涂鸦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鸿世电器有限公司、江苏紫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南京酷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于北京召开了标准编制讨论会。会议中对标准初稿的内容进行逐条探讨,并提出标准修改意见如标准的适用范围、术语定义、评分规则等,同时明确下阶段的工作计划。最终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向行业征求意见。 4、主要起草单位及起草人所做的工作

露天煤矿排土场整治方案设计

xxxxx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排土场整治方案 二零一六年三月

xxxxx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 排土场整治方案 前言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矿的排土场综合整治工作,根据《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及周边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内政办发〔2015〕131号)和《煤矿矿区排土场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本方案,适用期限为2年。 第一章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一)矿区、项目区地理位置 我公司露天煤矿位于,行政区划隶属于湾区。煤矿位于桌子山煤田木尔沟勘探区第5~12勘探线之间,地理坐标:东经:; 北纬:″。 (二)采矿权设置情况 采矿权人:xxxxx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证号: 采矿权有效期限:叁年自 矿山开采范围拐点坐标:

标高:从1225米至900米 开采方式:露天开采 现采剥范围:面积:1.78km2;开采深度:1225m-1120m 标高。 矿山保有储量:1655.1万吨 年生产能力:120万吨 矿山剩余服务年限:21年 附采场图: (三)灭火及采空区治理项目

立项依据:《人民政府关于xxxxx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变更开采方式的报告》() 技改项目开始于2009年6月,完成时间2010年6月。 施工方案中确定的治理方法、技术措施: 1、排土场排土应严格按排弃参数作业,总排弃帮坡角不得超过最终稳定边坡角,以保证排土场的稳定及设备安全作业。 2、排土场卸载区应有连续的安全墙,其高度不得低于轮胎直径的2/5. 3、排土工作面向坡顶线方向应有3%~5%的反坡; 4、排土设备之间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汽车应垂直排土工作线,严禁高速倒车,冲撞安全墙。 5、设专人指挥车辆;当出现滑坡征兆或其他危险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 6、注意雨、雪后道路情况及夜间照明情况,预防事故发生。 二、排土场设计规格概述 1、排土场现状及位置

技术标准编制格式说明

技术标准编制格式说明标准名称字体为三号黑体当标准名称由多个要素组成时各要素之间应空一个汉字的间隙标准名称也可分成上下多行编排单倍行距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本标准适用于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注1:每章、每节、每条后面均可加注,“注:”或“注X:”应另起一行空两个汉字起排,其后接排注的内容,回行时与注的内容的文字位置左对齐;“注:”或“注X:”的字体为小五号黑体,其后 的内容字体为小五号宋体。 注2:范围是必备要素;标题是必备要素。页码格式如本文件所设,字体为宋体五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所列文件均应空两个汉字起排,回行时顶格编排,每个文件之后不加标点符号。所列标准的编号和标准名称之间空一个汉字的间隙。 示例: 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ISO/IEC Directives, part3, 1997, Rules for the structure and drafting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NEQ) GB/T 1.2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 GB/T 13017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GB/T 16901(所有部分)图形符号表示规则产品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 GB/T 16902(所有部分)图形符号表示规则设备用图形符号 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dt ISO 9001:2000) 注:每个示例应另起一行空两个汉字起排。“示例:”或“示例X:”宜单独占一行,字体为黑体五号; 文字类的示例内容字体为宋体五号,回行时宜顶格编排。 3术语和定义 如果有术语和定义,应放在本章。术语和定义不是必备要素。 4章、条及列项 4.1章 4.1.1章的标题 章的标题字体为五号黑体,章的标题占三行空间。设置方法为在行距选项卡中,间距选择:段前1行、段后1行。 4.1.2章的内容

露天矿排土场初步设计

K5561CS1 XXXXXXXXXX有限公司 东川区XXXXXXX磷矿1#排土场 初步设计(代可研)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2012年12月

XXXXXXXXXX有限公司 东川区XXXXXXX磷矿1#排土场 初步设计(代可研) 总经理刘刚 王怀德副总经理 谭锐副总工程师李水明 项目总师/设计经理吴林锋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XXXXXXXXXX有限公司东川区XXXXXXX磷矿1#排土场 初步设计(代可研) 参加编制人员 总图孙文锐吴林锋刘家文 周鸣镝李水明 概算曹凤仙周胜刘波 地质李桃见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目录 1、项目概况 (1) 1.1交通位置 (1) 1.2气象及水文条件 (1) 1.3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3) 1.3.1废石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3) 1.3.2废石场水文地质条件 (7) 1.3.3场地周边环境 (7) 1.3.4 地震烈度 (8) 1.4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8) 1.4.1 项目建设背景 (8) 1.4.2 项目建设必要性 (9) 2、设计依据和采用规范、规程 (9) 2.1 设计依据 (9) 2.2 设计采用规范、规程 (10) 3、设计综述 (10) 3.1 设计内容 (10) 3.2 排土场设计规模 (11) 3.2.1 库容设计规模 (11) 3.3 设计原则 (11) 3.4 矿山废石产出和利用情况 (11) 3.5 废石场场址 (13) 3.5.1 选址原则 (13) 3.5.2 选址条件 (13) 3.6废石场设计 (14) 3.6.1废石物理特性 (14) 3.6.2 废石场库容系数计算 (14) 3.6.3废石场设计技术方案 (15) 3.6.4 拦渣坝设计方案 (15) 3.6.5场内基底处理方案 (17) 3.6.6废石场稳定性设计方案 (17) 3.7废石场排废工艺 (18) 3.7.1废石堆排工艺 (18) 3.7.2排废顺序 (18) 3.7.3排废设备 (18) 3.7.4废石场堆排计划 (18) 4、排土场整体稳定性验算 (19) 4.1计算公式 (19) 4.2参数设计采用地质指标选择 (20) 4.3计算结果 (21) 4.4 FLAC2D边坡稳定性验算 (21) 4.4.1FLAC2D边坡稳定性计算原理 (21) 4.4.2边坡稳定性验算结果 (23) 4.5计算结论 (28) 5、废石运输和道路设计 (28) 5.1主车技术条件 (28) 5.2废石运量 (29) 5.3道路现状及设计方案 (29) 5.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29) 6、工程量及技术经济指标 (29)

专项技术方案编制大纲及编制说明

专项技术方案编制大纲及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原则与范围 编制依据:国家的政策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程;设计文件及工程地质报告;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招标投标文件;施工调查资料;企业的装备能力、技术素质、资金储备、劳力资源、物资储备等综合实力;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等。(注意本工程所采用的规范和标准应全面且在有效期内,并应与招投标文件及设计要求的规范、标准对应,可将规范、标准全部列在正文中,也可将本工程所采用的规范、标准做成表格,作为方案的附件)编制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标准和设计文件,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实现工程项目的全部功能;全面履行工程合同,满足建设单位要求,有效地集中施工力量,按期完成;按照工序关系,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统筹考虑。 编制范围:方案所涉及的内容。 2.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描述工程概况时,应从该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简介、设计概况、主要技术标准、自然条件、施工条件、主要工程数量、建设相关单位要求等几个方面编写。 主要工程数量应避免照搬照抄工程量清单。 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其对策 3.施工总体组织安排 临建布置、施工组织(组织机构及劳动力组织、主要施工设备配置及依据)、主要材料数量及工期安排。 本章节在编制前,应对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详细研究,对总体工期有明确的了解,要结合拆迁进度情况和可能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影响工期的因素(如气候变化、大型节假日等)进行统筹规划,尽量避免因考虑不充分导致后期抢工。 编写时,编制人员要思路清晰,计算准确,所有工期安排不能出现相

互矛盾、不切实际的情况。 要明确主要工程施工的具体施工进度指标。 4 施工方案 主要包括:施工总体安排、施工方案比选、工艺流程、施工方法(结合现场,写现场要做的,方案怎么写的现场就怎么做;含技术参数、质量标准、施工注意事项)、验收标准、其他(如监测、监控等) 5 质量保证措施 目标、保证体系、保证措施、季节性施工保障措施。 质量保证组织机构为基于项目经理为组长的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中项目经理、项目书记、项目总工程师、安全总监、副经理、项目部各业务部门、作业队伍(专业班组)负责人等。 保证体系框图,按质量保证组织机构中相关岗位人员绘制能直观体现管理层次的保证体系框图。 包括已建立的质量管理制度、针对项目技术重难点制定的主要质量保证措施、通用质量保证措施条款等。在描述质量管理制度时,一是只要求管理制度的名称,不需要叙述具体条款的内容;二是制定的制度要全面,应结合国家、当地政府、行业和企业的相关质量要求,并综合项目施工全过程的具体情况,不能存在质量管理盲点。 主要内容有冬季施工技术措施、夏季施工技术措施、雨季施工技术措施、其他特殊气候(如风区地带、严寒地带、台风天气、沿海潮汐地带等)施工技术措施等。 6 安全保证措施 目标、保证体系、保证措施、应急预案 按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中相关岗位人员绘制能直观体现管理层次的保证体系框图。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包括:组织保证、技术保证、应急预案等。 主要安全保证措施包括已建立的安全管理制度、针对项目重大危险源制定的主要安全保证措施、通用安全措施条款等。在描述安全管理制度时,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20120319

附件三: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技术规范》编制组

项目名称: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技术规范(项目编号:1426) 主编单位: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 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大坦沙污水处理厂 编制组成员: 王家廉、乔寿锁、顾启峰、林文波、李致贤、余建恒、汤天丽、 杜晓雪、王留锁、聂有壮、李从华、李惠秋 技术处项目负责: 姜宏

目次 1.任务来源、编制过程 (1) 2 制定本规范的必要性、编制依据、编制原则 (1) 3.规范内容结构的设置 (3) 4.规范主要内容的说明 (4)

1. 任务来源、编制过程 1.1 任务来源 任务下达:《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环境监督管理技术规范》编制任务,由国家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提出并下达。 列入计划的年度:2009年 下达计划文件号:1426 编制单位: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大坦沙污水处理厂。 1.2 编制过程 本规范编制工作从2009年3月启动,2011年9月完成征求意见稿。 主要工作有: 2009年3月~4月 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及有关资料调研,研究讨论规范定位、内容结构,提出编写框架初稿; 2009年4月在调研基础上完成了《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技术规范》开题报告和规范编制大纲; 2009年5月召开编写组研讨会,进一步论证并明确规范编制的目的、意义、作用、定位、内容结构和编写要求,开始编写初稿; 2010年1 月提出初稿,召开课题论证会,根据论证会意见修改编写提纲; 2010年9月 召开课题讨论会,讨论第二稿; 2011年9月 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初稿)。 2011年11月召开课题中期检查会,讨论修改征求意见稿的初稿,形成《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2. 制定本规范的必要性、编制依据、编制原则 2.1 制定本规范的必要性 制定本规范是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环境管理的现实要求。 城镇污水处理厂是国家、区域、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控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切实加强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的环境管理,保证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对我国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保护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实施节能减排COD 约束性控制指标以来得到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家在污水处理方面加大了工程建设投入,到1998年,我国已经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266座,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29.9%。到201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