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江南水乡——周庄

11、江南水乡——周庄
11、江南水乡——周庄

11、江南水乡——周庄

教学要求:

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3、自主积累好词佳句。

4、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周庄,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关键

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

2、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3、自主积累好此佳句。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3、理清文章脉络。

4、有感情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2018-2019年度新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11江南水乡——周庄 教案教学设计

第11课《江南水乡——周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生字,图文结合,理解“灵秀”、“瑰丽”、“遥遥相对”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词析句,读懂课文。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自主积累好词佳句。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自主去感受周庄的独特秀美,以及灿烂悠久的历史文 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图文结合,理解词语并能恰当地运用。自主积累好此佳句。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感受周庄独特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要求读音准确,书写规范。 2.理清文章脉络。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江南水乡的无穷魅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1.鼓励学生说一说跟爸爸妈妈去过什么地方旅游。 2.多媒体投影周庄图片。鼓励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说说对周庄的印象及课前搜集到的周庄概况。 3.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就是说苏州、杭州像天堂一样美。在这样美丽的城市之间,有一个令人神往的水乡古镇,这就是周庄。(出示课题:江南水乡——周庄) 4.这个课题有什么特点?(中间有一个破折号) 5.你知道这儿的破折号有什么用吗?(解释、说明的作用) 3、简介“江南”: 抓住古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讲解江南水乡。 二、初读课文,探究初成。 1.教师导言:刚才我们从图片上对周庄有了一定的感受,下面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这个江南古镇,透过字里行间,来感受周庄的美。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出不认识的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生字的读音。 3.检查生字读音。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互评正音。 4.多媒体出示词语:静静流淌白墙灰瓦古朴典雅崭新华美小桥流水 油然而生900余年遥遥相对气势非凡飞檐朱栏雕梁画栋勤劳智慧 古色古香油然而生摇曳宁静秀美和谐洋溢陶醉温馨 5.交流读懂的词语,不理解的词讨论解决,读不懂的或重点词语随文学习。 6.自由读词语,指名读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7.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周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周庄的美?(得苏杭之灵秀,集水乡之瑰丽。)8.导语:老师从同学们对词语的朗读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江南水乡—周庄》课文及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江南水乡—周庄》课文及 教学设计 【导语】周庄位于昆山市境内西南隅,与吴江、吴县、上海市青浦县交界,处于澄湖、长白荡、淀山湖、白蚁湖和南湖环抱之中,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岛中之镇”,古称贞丰里。以下是八文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课文】 周庄位于江南名城苏州和杭州之间,得苏州之灵秀,集水乡之瑰丽。 当我踏上周庄的土地,亲眼看到它时,才切身体会到人们为什么那么热爱周庄。蓝天下,一条条小河静静地流淌,水中倒映着白墙灰瓦的房屋;传统的古朴典雅,现代的崭新华美,摇曳于小桥流水,一切是那么宁静、秀美、和谐。周庄,到处洋溢着水的灵气和平和。对于久居大都市的人来说,那种水泥丛林给人的压迫感,会立刻消散,油然而生水一样的轻松和畅快。 人们陶醉于周庄水乡,还因为它展示了千百年的历史和文化。据考证,周庄已有900余年的历史。小河上静卧的几座名桥也大都有四五百年的历史。富安桥建于1355年。这座桥的桥身四侧都建有桥楼,遥遥相对,气势非凡,是江南水乡仅存在的立体型楼合壁建筑。现在桥楼依然保存完好,飞檐朱栏,雕梁画栋,古色古香。还有双桥、贞丰桥、福满桥……它们历经几百年的风雨,至今仍为人们提供着方便,守护着流水的温馨。看到这一切,人们不禁对勤劳智慧的建桥人发出由衷的赞叹。 我们喜欢周庄,喜欢它那独特的水乡风光;我们热爱周庄,热爱它那久远的历史和文化。 淌雅崭谐史据证余贞供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灵秀”“瑰丽”“遥遥相对”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通过品词析句,读懂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 重点难点 1.学会酬本课生字。 2.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要求读音准确,书写规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品味江南水乡的无穷魅力。 重点难点 1.学会酬本课生字。 2.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具准备 1.周庄及其他水乡小镇的图片若干。 2.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提示课题 1.请同学们说一说跟爸爸妈妈去过什么地方旅游。 2.投影搜集的周庄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说说你对周庄的印象及课前你也到的周庄概况。 3.出示课题:江南水乡——周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学习

西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1 江南水乡——周庄》教案_12

《江南水乡—周庄》教学设计 江南水乡—周庄 教学目的 1. 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重点难点 品味江南水乡的无穷魅力。 教具准备 教学插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就是说苏州和杭州像天堂一样美。在这样美丽的城市之间,有一个令人神往的水乡古镇,这就是周庄。 二、生字复习: 1.在欣赏水乡周庄之前,让我们一起复习一下上节课学过的生词吧! 2.听大家读的那么美,周庄已像你们敞开了大门,欣赏图片后谁能用刚才的一到两个词语来谈谈你对周庄的印象吧! 三、徜徉水乡: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从哪方面介

绍周庄的?你是从哪找到的?又是从哪发现的? 2.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思考,周庄的水有什么特点? ①请生读出水乡的美。 ②那个词更突出水乡的美? ③现在请大家随老师一起乘着小船徜徉于水乡之中,清澈的小河静静地从我们身边流过,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④那么在途中你看到了什么?又听见了什么?再读。 ⑤那么多朋友聚在一起,会不会打扰河水的美呢? 3.深处水泥丛林的我们听惯了噪音,习惯了在城市总忙碌的人们来到周庄,他们会做些什么呢? 4.带着内心那份宁静和轻松再读。 5.的确,在周庄的土地上,水是水乡的灵魂,他流淌着千年古韵,所以作者说(人们陶醉于周庄,还因为它久远的历史和文化)。 四、小桥古韵: 1.自读第三自然段,用横线画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庄还有久远的历史和文化,并在旁边标注自己的感受, 2.从这些数字中,你有什么感受? 3.最能代表周庄千百年历史的莫过于周庄的桥了,作者详细描写了哪座桥?用曲线画出富安桥的句子。 4.“飞檐朱栏”是什么样的房檐?“雕梁画栋”又是什么样的装饰? 5.看到这些,老师看出了你们心中对周庄的桥发出的赞叹,用

课文《江南水乡-周庄》教案

课文《江南水乡-周庄》教案Lesson plan of the text Zhouzhuang in Jiangnan

课文《江南水乡-周庄》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灵秀瑰丽遥遥相对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周庄的秀美 及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通过品词析句,读懂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 重点难点 1.学会酬本课生字。 2.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要求读音准确,书写规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品味江南水乡的无穷魅力。 重点难点 1.学会酬本课生字。 2.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具准备 1.周庄及其他水乡小镇的图片若干。 2.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提示课题(5) 1.请同学们说一说跟爸爸妈妈去过什么地方旅游。 2.投影搜集的周庄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说说你对周庄的印象及课前你也到的周庄概况。 3.出示课题:江南水乡周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学习(10)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出不认识的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生字的读音。 2.检查生字读音。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互评正音。 3.交流读懂的词语,不理解的词讨论解决,读不懂的或重点词语随文学习。 4.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周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周庄的美?(得苏杭之灵秀,集水乡之瑰丽。) 三、细读课文,想象品味(学习课文1~2段)(20) 1.齐读第一段,说一说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放有关周庄的音像资料,让学生具体感受周庄的古朴典雅、灵秀之美。 都是有感情地讲述:周庄四面环水。犹如浮在水上的一朵睡莲,当我们踏上周庄的土地时,一下子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 3.学习第二段。

西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1 江南水乡——周庄》教案_1

《江南水乡--周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灵秀”“瑰丽”“遥遥相对”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自主去感受周庄的独特秀美,以及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图文结合,理解词语并能恰当地运用。 2、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学难点 感受周庄独特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趣揭题 1、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就是说苏州、杭州像天堂一样美。在这样美丽的城市之间,有一个令人神往的水乡古镇,这就是周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江南水乡---周庄(出示课题。 二、细读课文,感受江南水乡的美。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周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像。课文中那句话最能说明周庄的美? 周庄位于江南名城苏州和杭州之间, 得苏杭之灵秀,集水乡之瑰丽

是呀!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中这句话最能说明周庄的美了,下面全班齐读,感受周庄“灵秀,瑰丽”的特点。 2.学习第二段有感情的朗读,想象体会周庄的宁静,秀美。 说一说大都市的建筑于环境,与周庄对比有哪些不同? (体会周庄带给人们的轻松之感。) 完整地朗读全段,熟读直至背诵1).有感情的朗读,想象体会水的宁静,秀美。 说一说大都市的建筑于环境,与周庄对比有哪些不同? (体会周庄带给人们的轻松之感。) 完整地朗读全段,熟读直至背诵 蓝天下,一条条小河静静的流淌,水中倒影着白墙灰瓦的房屋;传统的古朴典雅,现代的崭新华美,摇曳于小桥流水,一切是那么宁静,秀美,和谐(古朴典雅、崭新华美、摇曳于小桥流水、)周庄到处洋溢着水的灵气和平和。对于久居大都市的人来说,那种水泥丛林带给人的压迫感会立刻消散,油然而生水一样的轻松和畅快。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人们喜欢周庄的原因。(板书:独特的水乡风光) 有了这种感觉,所以作者说:“我们喜欢周庄,喜欢他那独特的水乡风光;我们热爱周庄,热爱他那久远的历史和文化。”

江南水乡周庄

江南水乡——周庄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灵秀”“瑰丽”“遥遥相对”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通过品词析句,读懂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 重点难点 1.学会酬本课生字。 2.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要求读音准确,书写规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品味江南水乡的无穷魅力。 重点难点 1.学会酬本课生字。 2.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具准备 1.周庄及其他水乡小镇的图片若干。

2.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提示课题(5) 1.请同学们说一说跟爸爸妈妈去过什么地方旅游。 2.投影搜集的周庄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说说你对周庄的印象及课前你也到的周庄概况。 3.出示课题:江南水乡——周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学习(10)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出不认识的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生字的读音。 2.检查生字读音。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互评正音。 3.交流读懂的词语,不理解的词讨论解决,读不懂的或重点词语随文学习。 4.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周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周庄的美?(得苏杭之灵秀,集水乡之瑰丽。) 三、细读课文,想象品味(学习课文1~2段)(20) 1.齐读第一段,说一说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放有关周庄的音像资料,让学生具体感受周庄的古朴典雅、灵秀之美。 都是有感情地讲述:周庄四面环水。犹如浮在水上的一朵睡莲,当我们踏上周庄的土地时,一下子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

课文《江南水乡周庄》教学设计

课文《江南水乡周庄》教学设计 课文《江南水乡周庄》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自主学习生字,理解“灵秀”、“瑰丽”、“遥遥相对”等词语。 2理解课文,能背诵课文第2段,并能运用“……是因为……是因为……”的句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自主去感受周庄的独特秀美,以及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并能恰当地运用。 2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学难点 感受周庄独特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学准备 教师:周庄相关图片。相配古筝音乐,小黑板,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学生:收集周庄相关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调动平时积累,激趣揭题 1(出示小黑板)齐读“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杭”指的是江南名城苏州和杭州。天堂是非常神秘,令人向往的,像仙境一样美好的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就是说苏州、杭州像天堂一样美。在这样美丽的城市之间,有一个令人神往的水乡古镇,这就是周庄。(出示课题:江南水乡——周庄)2投影搜集的周庄图片,并说说自己的印象及感受。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自主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刚才你们从图片上对周庄有了一定的感受,下面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游览这个江南古镇,透过字里行间,看看你有什么不同感受。以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下作上记号。 1检查生字自学情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正音。 2同桌讨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全班同学一起来解决。同学们没读懂的,理解得不够的词语随着课文的学习一起再理解。 3交流通过讨论学习理解的生词。 三、细品课文,感受水乡之美 (一) 第1段的学习 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结合课前的了解,想想课文里的周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周庄的独特风光?(老师相机指导画出概括的句子:“得苏杭之灵秀、集水乡之瑰丽”)

西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1 江南水乡——周庄》教案_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 《江南水乡——周庄》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理解“崭新华美”、“古色古香”、“遥遥相对”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自主去感受周庄的独特秀美,以及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渗透习作的写法教学。 教学重点: 1、图文结合,理解词语并能恰当地运用。 2、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学难点: 感受周庄独特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就是说苏州和杭州像天堂一样美。在这样美的城市之间,有一个令人向往的水乡古镇这就是周庄。(出示课件) 师: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个梦一样在地方。(板书课题:江南水乡——周庄) 2、齐读课题。

3、解题: 从题目我们知道周庄在——江南,它的特点是——水乡 4、激发兴趣: 这究竟是怎样在一个地方呢?让我们先来看看去过在人是怎么说的。 (多媒体展示名人游周庄语录,请生朗读。配乐) 1.出示三段话(生读) 一踏上周庄的土地,即便是曾经周游世界的我,也不免神情激动、眼泪汪汪。 ———台湾著名作家三毛 斑驳的青灰色像清晨的残梦,交错的双桥坚挺而又苍老。没有比这样的图像更能概括江南小镇了,也没有比这样的江南小镇更能向征故乡的了。 ———当代作家余秋雨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古画家吴冠中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师语:周庄究竟有什么魔力,能使去过在文人墨客流连忘返、挥笔赞叹?想亲自去感受一下吗? 2、生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生词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出示生字)小老师教读生字。

西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1 江南水乡——周庄》教案_15

《江南水乡——周庄》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周庄独特的水乡风光及灿烂的历史和文化。 3、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周庄独特的水乡风光及灿烂的历史和文化。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孩子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到一个旅游胜地江南水乡——周庄,去看一看。课件出示江南水乡图片:江南水乡,清幽古镇,一直是游人的梦想。撑一把油纸伞,走在石板路上;或划着乌篷船,摇曳于碧波之上,随心而行,真是美不胜收! 2、现在,就让我们从复习优美的词语开始,去感受周庄的美。课件出示词语。开火车读,齐读。可以试着读出词语所描绘的画面美。 3、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周庄位于江南名城苏州和杭州之间。用一句话来概括周庄的美,那就是:得苏杭之灵秀,集水乡之瑰丽。 二、理清课文结构 1、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周庄的?课文最后一段里就藏着这个秘密。齐读,边读边思考。(板书:水乡风光、历史文化) 2、课文哪个自然段具体写水乡风光?哪个自然段具体写历史文化? 3、你知道这样的文章是什么结构吗?(板书:总分总的结构) 三、学习第2 段,感受水乡之美 (一)、孩子们,就让我们透过优美的语言文字一起踏上周庄的土地,先来领略他那独特的水乡风光。 1、小组合作学习要求:(1)自由朗读第2段,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一说你喜欢的原因,然后美美地读给同伴听。(2)用你喜欢的方式理解词语:摇曳、水泥丛林、油然而生。 2、交流汇报:读喜欢的句子,说喜欢的原因。 3、“摇曳”这个词怎么理解?能给它找一个近义词吗?(摇荡、摇晃、摇摆)其实这些词语和摇曳也有细微的差别。我们再联系上下文来看看,是什么在小桥流水间摇曳?(传统的古朴典雅和现代的崭新华美)课件出示图片,理解词语古朴典雅,崭新华美。他们会摇动吗?那是什么在摇动呢?(倒影)孩子们,展开我们的想象,这些传统的和现代的景物倒映在水中,随着缓缓的流水,倒影就在水中?轻轻摇摆。对了,摇曳在文中的意思就是倒映随着缓缓的流水轻轻地摇摆。孩子们,刚才我们就用了找近义词和联系上下文这两种方式来理解词语。你们真棒! 你能用“摇曳”来说一句话吗?孩子,你的句子太美了,老师感受到了“摇曳”表现的就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动态美。在课文中,一个摇曳就写出了水的韵味。 4、指导朗读。 怎样才能读出水的韵味呢?孩子们,朗读时可以抓住一些重点词语,读出它的味道来。自己小声练习一下。抽读,齐读。 (二)、课件出示:周庄,到处洋溢着水的灵气和平和。对于久居大都市的人来说,那

《江南水乡周庄》教案之二

《江南水乡——周庄》教案之二教学目的 1自主学习生字,理解“灵秀”、“瑰丽”、“遥遥相对”等词语。 2理解课文,能背诵课文第2段,并能运用“……是因为……是因为……”的句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自主去感受周庄的独特秀美,以及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并能恰当地运用。 2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学难点 感受周庄独特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学准备 教师:周庄相关图片。相配古筝音乐,小黑板,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学生:收集周庄相关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调动平时积累,激趣揭题 1(出示小黑板)齐读“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杭”指的是江南名城苏州和杭州。天堂是非常神秘,令人向往的,像仙境一样美好的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就是说苏州、杭州像天堂一样美。在这样美丽的城市之间,有一个令人神往的水乡古镇,这就是周庄。(出示课题:江南水乡——周庄) 2投影搜集的周庄图片,并说说自己的印象及感受。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自主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刚才你们从图片上对周庄有了一定的感受,下面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游览这个江南古镇,透过字里行间,看看你有什么不同感受。以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下作上记号。 1检查生字自学情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正音。 2同桌讨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全班同学一起来解决。同学们没读懂的,理解得不够的词语随着课文的学习一起再理解。 3交流通过讨论学习理解的生词。 三、细品课文,感受水乡之美 (一) 第1段的学习 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结合课前的了解,想想课文里的周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周庄的独特风光?(老师相机指导画出概括的句子:“得苏杭之灵秀、集水乡之瑰丽”) 2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3齐读第1段。 (二) 第2段的学习 1轻声读第2段,边读边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然后美美地读给其他同学听,一起来分享,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再探究怎样读出喜爱之情? 2老师伴着古筝音乐范读,让孩子闭着眼睛边听边想,体会古朴典雅,崭新华美,静谧之美。然后,学生齐读这段话,再感受一下大都市的建筑和喧闹与周庄的房屋和宁静的对比,体会周庄带给人们的轻松和畅快。 3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引读:“人们为什么那么热爱周庄?是因为‘蓝天下……的房屋。’是因为‘周庄到处……的轻松和愉快。’”

江南水乡-周庄教案(2)--西师版三下

【语文西师版三下】 江南水乡——周庄 (第二课时设计) 设计理念: ‘边读边想画面的方式”让学生走进周庄的意境,以朗读贯穿整个学习,以感悟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周庄的秀美,了解周庄灿烂的历史文化。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对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的赞美。 3、通过抓重点词句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周庄。 4、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灵秀、瑰丽、遥遥相对等词的意思。指导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 1、感受周庄的秀美及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对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的赞美。 2、通过抓重点句、段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周庄的。 教学难点: 1、通过多种形式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怎样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段重点句了解周庄的特点。 2、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周庄的秀美。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通过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方法预习不理解的词语。 预习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周庄的。 教师准备: 古筝音乐配乐,收集周庄典型图片制作成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一副周庄图,问这是什么地方:——周庄。 2、让我们再一次跟着作者一起走进周庄,去领略水乡之美。(播放古筝音乐,全班自由读一遍课文)把风景图片穿插在字里行间。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是()的周庄。(鼓励学生充分运用所学词语也可以说出一句话) 4、复习诵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新课学习 (一)学习第4自然段 周庄的灵秀,周庄的瑰丽迎来了无数的游人。他们喜欢周庄的什么呢?哪一自然告诉我们答案。(学生回答后出示第4自然段) 1、分男女同学以逗号为界交替读。(目的是加深学生的印象,起强调的作用。板书:水乡风光、历史文化,并在课件上标红) 2、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独特的水乡风光”和“久远的历史文化”的段落。再就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放声朗读。 (二)根据学生的要求进入以下板块的学习。设问:我们是先去欣赏水乡风光还

江南水乡——周庄

江南水乡——周庄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理解“崭新华美”、“古色古香”、“遥遥相对”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自主去感受周庄的独特秀美,以及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渗透习作的写法教学。 教学重点 1、图文结合,理解词语并能恰当地运用。 2、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学难点 感受周庄独特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学过程 一、释题 1、导语:我们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精深灿烂的文化,曲折蜿蜒的京杭大运河,连绵起伏的万里长城,金壁辉煌的北京故宫无不令世人惊叹称奇,就连我们中国的交流工具——汉字也常让人们浮想翩翩。因为我们中国测汉字中的一个字、一个词往往就是一幅精妙绝伦的画。不信你读这些词,脑子里会立刻想到什么 2、出示词“静静地流淌、崭新华美、古色古香” 3、是呀,真的是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而有一个集这些美于一体的地方,那就是令人神往的水乡古镇,——周庄。(出示课题:江南水乡——周庄) 二、学文

台湾著名作家三毛说过这样一句话:一踏上周庄的土地,即便是曾经周游世界的我,也不免神情激动、眼泪汪汪。充分表现了她对周庄的热爱!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三毛这样的热爱周庄呢快速阅读课文,快速找到课文中哪一句话充分写出了人们热爱周庄的原因。 我们喜欢周庄,喜欢它那独特的水乡风光;我们热爱周庄,热爱它那久远的历史和文化。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人们喜欢周庄的原因。(板书:独特的水乡风光久远的历史文化) 读书有三个层次:正确、流利、有感情。谁可以有感情地把这句话读出来!(挑两个,评价。) 指出:有感情朗读就是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味道! 三、细品课文,感受水乡之美 (一)好!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我们的理解和感受一起踏上周庄的土地,先来领略一下他那独特的水乡风光。请同学们用“——”勾画出描写周庄独特的水乡风光的句子。 蓝天下,一条条小河静静地流淌,水中倒映着白墙灰瓦的房屋;传统的古朴典雅,现代的崭新华美,摇曳于小桥流水,一切是那么宁静、秀美、和谐。 1、指名读,教师评价。 2、抓住重点词语再来读。 3、结合图片理解重点词语。(古朴典雅、崭新华美、摇曳于小桥流水、) 4、看完图片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再读。) 5、那么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带着感受再读) 6、领会和谐。这么多的朋友聚在一起,会不会打乱河水的美呢

西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1 江南水乡——周庄》教案_11

《江南水乡——周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词析句,读懂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学会品味江南水乡的无穷魅力。 教学准备 周庄及其他水乡小镇的图片;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提示课题 1、请同学们说一说跟爸爸妈妈去过什么地方旅游。 2、投影搜集的周庄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说说你对周庄的印象及课前你也到的周庄概况。 3、出示课题:江南水乡——周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学习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出不认识的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生字的读音。 2、检查生字读音。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互评正音。 3、交流读懂的词语,不理解的词讨论解决,读不懂的或重点词语随文学习。 4、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周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周庄的美?(得苏杭之灵秀,集水乡之瑰丽。) 三、细读课文,想象品味(学习课文1-2段) 1、齐读第一段,说一说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放有关周庄的音像资料,让学生具体感受周庄的古朴典雅、灵秀之美。 教师有感情地讲述:周庄四面环水。犹如浮在水上的一朵睡莲,当我们踏上周庄的土地时,一下子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 3、学习第二段。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段,勾出自己喜欢的描写景色的句子,美美地多读几遍,说说为什么喜欢。怎样读出喜爱之情。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蓝天下……”这一句,再通过想象来体会周庄的宁静、秀美。 学生读书可以采取自由读、同桌互读、交流比赛读等方式。 (2)学生说一说大都市的建筑和环境,与周庄进行对比,体会出周庄带给人们的轻松之感。 (3)学生完整地读全段,熟读直至背诵。 四、布置作业 1、书写你喜欢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认读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想象品味 1、学习第三段。 教师有感情地叙述:周庄的水意味无穷,桥是水上的一道风景,又是文化的积淀。现在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其中富安桥最有名。 (1)生找出描写富安桥的两句话自读体会。再出示桥的图,比赛读写桥的句子。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桥楼合璧”、“飞檐朱栏”,让学生体会到石桥的古色古香,引出对建桥人的赞叹。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教师有感情地叙述:周庄的桥和水见证了同庄的历史。这桥,这景,这川流不息的河不正是周庄的情致所在吗? 2、学习最后一段。 (1)引读。

西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1 江南水乡——周庄》教案_13

11、江南水乡——周庄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写的是江南水乡——周庄的秀美风光及灿烂的历史文化。作者以其清新的语言、生动的描写,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一幅美妙的水乡风情画,把我们带入千年古镇——周庄那秀美古朴的特有景致中。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灵秀”、“瑰丽“、“遥遥相对”、“摇曳”等 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通过品词析句读通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词,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和理解课文,背诵课文第2 自然段。 2、结合课文内容想象情境,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庄的美。 教学准备:小黑板.图片。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二课时累计课时: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1、同学们,上一节我们初步学习了《江南水乡——周庄》一文,(板书课题)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回忆一下周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出示课文中心句: 我们喜欢周庄,喜欢它那独特的水乡风光;我们热爱周庄,热爱它那久远的历史和文化。 读了这句话,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自主质疑,教师归纳补充,梳理出本节课所要探究的重点问题。【预设: (1)周庄有哪些独特的水乡风光?(2)周庄有哪些久远的历史和文化?】 2、提示引路,自读探究。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上面的问题,画出有关的语句,并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出批注。 (2)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注意关注学困生有效自学。

二、解疑合探(20分钟) (一)同桌交流。 与同桌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互相倾听,纠正和补充。 (二)交流第一个问题,感悟周庄独特的水乡风光。 1、感悟周庄秀美的景色。 (1)出示周庄图片,让学生具体感受周庄的古朴典雅、灵秀之美。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读一读。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读出感情? 指名读、评读、齐读,并引导学生通过读来感受周庄的宁静秀美。师读“蓝天下……”这一句,让生闭上眼睛再通过想象来体会周庄的宁静、秀美。 3、说一说大都市的建筑和环境与周庄有哪些不同?体会周庄带给人们的轻松和畅快之感。 4、交流背诵这一段的方法,找出适合的方法背诵 (三)感悟周庄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1、生找出描写富安桥的两句话自读体会。再出示桥的图,比赛读写桥的句子。 然后出示各种各样桥的图片,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桥楼合璧”、“飞檐朱栏”,让学生体会到桥的古色古香,引出对建桥人的赞叹。教师可画一些简笔画帮助生理解“立体型桥楼合璧建筑”“飞檐朱栏”) 2、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富安桥的句子,重点读一读。引导学生体会桥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特点。 3.教师有感情地叙述:周庄的水意味无穷,桥是水上的一道风景,又是文化的积淀。现在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其中富安桥最有名。 小结:周庄的风景如此之美,难怪人们如此的赞美热爱她。旅游的时候,我们不能污染和破坏那里的环境,到各类景点旅游应该爱护那里的环境和设施,不乱丢垃圾,不乱写乱画。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第二段。 三、质疑再探(5分钟) 回顾课文,引导质疑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预设:文中“那种水泥丛林给人的压迫感”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自主解疑。 四、运用拓展 (5分钟) 1、自编题。

《江南水乡——周庄》微课堂设计

《江南水乡——周庄》微课堂设计 ——领略周庄的水乡风光 教学内容: 西师版三下《江南水乡——周庄》第二自然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看图、朗读等形式感受周庄独特的水乡之美。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画面。 3、指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的方法边读边想,读出对周庄的喜爱之情。并积累下优美的语句。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感受水乡之美。 教学过程: 周庄的水乡风光独特在哪些方面呢?让我们在音乐的陪伴下一起去欣赏。 (一)PPT播放周庄的水乡风光图片, (二)自由读第2自然段,勾出具体描写周庄风光的句子。 (三)出示本段的关键句:“蓝天下,一条条小河静静地流淌,水中倒映着白墙灰瓦的房屋;传统的古朴典雅,现代的崭新华美,摇曳于小桥流水,一切是那么宁静、秀美、和谐。周庄,到处洋溢着水的灵气和平和。”。 ★分别请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读读这两句话,并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点拨: 1、抓住“一条条小河静静的流——水多无声的特点,读出清幽宁静之感朗读时声音能够轻柔一些”“ 2、水中倒映(房屋、小桥),白——灰,传统——现代,古朴典雅——崭新华美。 通过“摇曳”突出和谐、恬静且干净”领悟这个点时,能够通过情景回放理解摇曳就是不停地轻轻摇晃,没有水拍岸边的声音,也没有哗哗的水声。仅仅一条条波纹轻轻地摇晃,岸上有物,水中有影的静谧之感,十分和谐与平和。此时,让学生在轻柔的语言中加上想象,边想边读,读出秀美与平和, 再次观看图片让学生感受古朴典雅与崭新华美相结合的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美。 3、用换词法理解洋溢就是:充满的意思,这个词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周庄水乡风光的独特。 教学这两句话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中感悟到周庄水乡风光的独特。 ★在学生一遍一遍交流感悟之间通过多次的反复朗读达成这两句的背诵,达到积累佳句的目的。 (四)概括总结: 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段话抓住那些景物写出了周庄独特的水乡风光。 (1、一条条小河静静地流,2、水中倒影(桥、房屋)

西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1 江南水乡——周庄》教案_14

《江南水乡—周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2.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周庄,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的思想感情。 3.自主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和理解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2.结合课文内容想象情境,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庄的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同学们,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正是外出游玩的好时节,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继续走进江南水乡—周庄。 1.出示课后习题3的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课件出示词语)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想象品味

周庄曾被古代著名画家吴冠中誉为“周庄集水乡之美。”周庄究竟有什么魔力,能使去过的人流连忘返、无比热爱呢?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起去感受江南水乡的魅力吧! (一)了解周庄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1.齐读第一段,说一说哪句话最能说明周庄的美。 2.课件出示:“得苏杭之灵秀,集水乡之瑰丽。”齐声读。引导:“灵秀”是什么意思?“瑰丽呢?”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得苏杭之灵秀,集水乡之瑰丽”的意思?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交流一下。 3.全班齐读,感受周庄的“灵秀、瑰丽”的特点。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周庄独特的水乡风光。 1.出示周庄图片,让学生具体感受周庄的古朴典雅。说说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读一读。 3.指名读,评读,男女生赛读。 4.学生说一说大都市的建筑和环境与周庄有哪些不同,体会周庄带给人们的轻松和畅快之感。(课件展示):“对于久居……轻松和畅快。” 5.试着背诵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感悟周庄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江南水乡-周庄教学设计教案

江南水乡——周庄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灵秀”“瑰丽”“遥遥相对”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通过品词析句,读懂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 重点难点: 1.学会酬本课生字。 2.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要求读音准确,书写规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品味江南水乡的无穷魅力。 重点难点: 1.学会酬本课生字。 2.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具准备: 1.周庄及其他水乡小镇的图片若干。 2.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提示课题。 1.请同学们说一说跟爸爸妈妈去过什么地方旅游。 2.投影搜集的周庄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说说你对周庄的印象及课前你也到的周庄概况。 3.出示课题:江南水乡——周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学习。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出不认识的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生字的读音。 2.检查生字读音。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互评正音。 3.交流读懂的词语,不理解的词讨论解决,读不懂的或重点词语随文学习。

4.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周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周庄的美(得苏杭之灵秀,集水乡之瑰丽。) 三、细读课文,想象品味(学习课文1~2段)。 1.齐读第一段,说一说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放有关周庄的音像资料,让学生具体感受周庄的古朴典雅、灵秀之美。 都是有感情地讲述:周庄四面环水。犹如浮在水上的一朵睡莲,当我们踏上周庄的土地时,一下子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 3.学习第二段。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默读、轻声读、同桌互读……)读第二段,勾出自己喜欢的描写景色的句子,美美地多读几遍,说说为什么喜欢。怎样读出喜爱之情。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蓝天下……”这一句,再通过想象来体会周庄的宁静、秀美。 (学生读书可以采取自由读、同桌互读、交流比赛读等方式。) 2).学生说一说大都市的建筑和环境,与周庄进行对比,体会出周庄带给人们的轻松之感。 3).学生完整地读全段,熟读直至背诵。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书写你喜欢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品味江南水乡的无穷魅力。 教具准备: 教学插图。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认读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想象品味。 1.学习第三段。 教师有感情地叙述:周庄的水意味无穷,桥是水上的一道风景,又是文化的积淀。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江南水乡—周庄》课文及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江南水乡—周庄》课文及教学设计 【课文】 周庄位于江南名城苏州和杭州之间,得苏州之灵秀,集水乡之瑰丽。 当我踏上周庄的土地,亲眼看到它时,才切身体会到人们为什么那么热爱周庄。蓝天下,一条条小河静静地流淌,水中倒映着白墙灰瓦的房屋;传统的古朴典雅,现代的崭新华美,摇曳于小桥流水,一切是那么宁静、秀美、和谐。周庄,到处洋溢着水的灵气和平和。对于久居大都市的人来说,那种水泥丛林给人的压迫感,会立刻消散,油然而生水一样的轻松和畅快。 人们陶醉于周庄水乡,还因为它展示了千百年的历史和文化。据考证,周庄已有900余年的历史。小河上静卧的几座名桥也大都有四五百年的历史。富安桥建于1355年。这座桥的桥身四侧都建有桥楼,遥遥相对,气势非凡,是江南水乡仅存在的立体型楼合壁建筑。现在桥楼依然保存完好,飞檐朱栏,雕梁画栋,古色古香。还有双桥、贞丰桥、福满桥……它们历经几百年的风雨,至今仍为人们提供着方便,守护着流水的温馨。看到这一切,人们不禁对勤劳智慧的建桥人发出由衷的赞叹。 我们喜欢周庄,喜欢它那独特的水乡风光;我们热爱周庄,热爱它那久远的历史和文化。 淌雅崭谐史据证余贞供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灵秀”“瑰丽”“遥遥相对”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通过品词析句,读懂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

重点难点 1.学会酬本课生字。 2.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要求读音准确,书写规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品味江南水乡的无穷魅力。 重点难点 1.学会酬本课生字。 2.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具准备 1.周庄及其他水乡小镇的图片若干。 2.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提示课题 1.请同学们说一说跟爸爸妈妈去过什么地方旅游。 2.投影搜集的周庄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说说你对周庄的印象及课前你也到的周庄概况。 3.出示课题:江南水乡——周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学习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出不认识的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

江南水乡——周庄_1

江南水乡——周庄 教学目的 1自主学习生字,理解“灵秀”、“瑰丽”、“遥遥相对”等词语。 2理解课文,能背诵课文第2段,并能运用“……是因为……是因为……”的句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自主去感受周庄的独特秀美,以及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并能恰当地运用。 2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学难点 感受周庄独特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学准备 教师:周庄相关图片。相配古筝音乐,小黑板,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学生:收集周庄相关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调动平时积累,激趣揭题 1(出示小黑板)齐读“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杭”指的是江南名城苏州和杭州。天堂是非常神秘,令人向往的,像仙境一样美好的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就是说苏州、杭州像天堂一样美。在这样美丽的城市之间,有一个令人神往的水乡古镇,这就是周庄。(出示课题:江南水乡——周庄) 2投影搜集的周庄图片,并说说自己的印象及感受。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自主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刚才你们从图片上对周庄有了一定的感受,下面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游览这个江南古镇,透过字里行间,看看你有什么不同感受。以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下作上记号。 1检查生字自学情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正音。 2同桌讨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全班同学一起来解决。同学们没读懂的,理解得不够的词语随着课文的学习一起再理解。 3交流通过讨论学习理解的生词。 三、细品课文,感受水乡之美 (一) 第1段的学习 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结合课前的了解,想想课文里的周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周庄的独特风光?(老师相机指导画出概括的句子:“得苏杭之灵秀、集水乡之瑰丽”)2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3齐读第1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