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自然风压计算

矿井自然风压计算
矿井自然风压计算

矿井自然风压计算

1、进、回风井井口标高相同

(1)冬季自然风压H冬

H冬=(ρ进冬-ρ回冬)×H×g

式中ρ回冬———冬季回风井筒中湿空气的平均密度,kg/m3;

ρ进冬———冬季进风井筒中湿空气的平均密度,kg/m3;

H ———井筒垂深,m;

g ———重力加速度,9.8m/s2;

(2)夏季自然风压H夏

H夏=(ρ进夏-ρ回夏)×H×g

式中ρ回夏———夏季回风井筒中湿空气的平均密度,kg/m3;

ρ进夏———夏季进风井筒中湿空气的平均密度,kg/m3;

其余符号同上。

2、回风井井口高于进风井井口

(1)冬季自然风压H冬

H冬=(ρ冬×H c+ρ进冬×H j-ρ回冬H h)×g

式中ρ冬———冬季进风井筒侧地表湿空气的平均密度,kg/m3;

ρ进冬———冬季进风井筒中湿空气的平均密度,kg/m3;

ρ回冬———冬季回风井筒中湿空气的平均密度,kg/m3;

H c———进、回风井井口标高差,m;

H j———进风井筒的垂深,m;

H h———回风井筒垂深,m;

(2)夏季自然风压H夏

H夏=(ρ夏×H c+ρ进夏×H j-ρ回夏H h)×g

式中ρ夏———夏季进风井筒侧地表湿空气的平均密度,kg/m3;

其余符号同上。

3、回风井井口低于进风井井口

(1)冬季自然风压H冬

H冬=(ρ进冬×H j-ρ冬×H c-ρ回冬H h)×g

式中符号同上。

(2)夏季自然风压H夏

H夏=(ρ进夏×H j-ρ夏×H c-ρ回夏H h)×g

式中符号同上。

4、空气平均密度计算

自然风压计算时,关键是计算各种状态下的空气平均密度。通常按下式计算空气密度:

式中ρ———湿空气平均密度,kg/m3;

P ———湿空气绝对静压,Pa;

φ———湿空气相对湿度,%;

t ———湿空气温度,℃;

P s———湿空气中饱和水蒸气绝对分压,Pa;

饱和水蒸气的绝对分压P s随湿空气温度t变化而变化,见表1。

风量风压计算公式

风量风压计算公式 该帖被浏览了2690次?|?回复了4次 风量风压计算公式 风量计算 风量(Q):所谓风量(又称体积流率)指的是风管之截面积所通过气流之流速,一般在使用上以下式来表示: Q=60VA Q(风量)=m3/min V(风速)=m/sec A(截面积)=m2 压力常用换算公式 1Pa= 1mbar= 1mmHg= 1psi=703mmAq 1Torr= 1Torr= 常用单位换算表-风量 1m3/min(CMM)=1000 l/min = ft3/min(CFM) 常用名词说明 (1)标准状态:为20℃,绝对压力760mmHg,相对湿度65%。此状态简称为STP,一般在此状态下1m3之空气重量为。 (2)空气之绝对压力:为当地大气压计所显示的大气压力再加上表压力之和,一般用kgf/m2或mmaq来表示。 (3)基准状态:为0℃,绝对压力760mmHg,相对湿度0%。此状态简称为NTP,一般在此状态下1m3之空气重量为。

压力 (1)静压(Ps):所谓静压就是流体施加於器具表面且与表面垂直的力,在风机中一般是由於重力与风扇之推动所造成,在使用上常以kgf/m2或mmaq 来表示,且可以直接经过量测取得。而在风机之风管中,任何方向之静压值皆为定值且也有正负之分,若静压值为正则表示风管目前正被胀大,若静压值为负则表示风管目前正受挤压。 (2)动压(Pv):所谓动压就是流体在风管内流动之速度所形成之压力,在使用上常以kgf/m2或mmaq来表示. (3)全压(PT):所谓全压就是静压与动压之和,在使用上常以kgf/m2或mmaq来表示。在风机中全压值是属固定,并不会因风管缩管而产生变化. 风压与温度 温度变化会影响空气之密度。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变化时,其风压必须依下面之关系加以校正,以获得标准情况下之风压值: P = P’[(273 + t)/293] (mm Aq) 同样,当空气密度变更时,其风压值可作如下之修正: P = P’(γ ) (mm Aq) 式中,等号右侧之值如P’、t、γ等之实测压力、温度与空气密度。 压力与速度的关系 多大的压力就固定有多大的速度,不可能压力不变速度会改变,同理,不可能 有关风机风量的计算公式

风压实例计算

厨房排风风管风压损耗预计算:按照最长风管风压决定并且加上设备压损得出。 已知参数 管道尺寸:1000*200 实际流速:V=9.72 动压=系数1.27*(实际流速V/2)*实际流速V=60.02 单位比摩阻R:1000*200管道,查表得数据为3.32 管长L= 12500mm 弯管=4 渐扩管=1 分布计算: ∑&=2*1渐扩管+.02*4弯管=2.8 局部损失Z=∑&*动压= 170.5 Pa 沿程损失RL=管长L*单位比摩阻R=41.5 Pa 总阻力损失=局部损失Z+沿程损失RL=212 Pa 已知参数 管道尺寸:800*400 实际流速:V=10.14 动压=系数1.27*(实际流速V/2)*实际流速V=65.28 单位比摩阻R:800*400管道,查表得数据为2 管长L=4400mm 弯管=1 渐扩管=1 分布计算: ∑&=2*1渐扩管+.02*1弯管=2.2 局部损失Z=∑&*动压=144.3 Pa 沿程损失RL=管长L*单位比摩阻R=8.8 Pa 总阻力损失=局部损失Z+沿程损失RL=153.1 Pa 已知参数 管道尺寸:900*900 实际流速:V=10.36 动压=系数1.27*(实际流速V/2)*实际流速V=68.11 单位比摩阻R:900*900管道,查表得数据为1.08 管长L=5800mm 弯管=3

渐扩管=1 分布计算: ∑&=2*1渐扩管+.02*3弯管=2.6 局部损失Z=∑&*动压= 179.1 Pa 沿程损失RL=管长L*单位比摩阻R=6.3 Pa 总阻力损失=局部损失Z+沿程损失RL=185.4Pa 设备压损: 水式油烟罩:200Pa 油烟净化器:80Pa 设备总压损=280Pa 该系统总压损为:最长管道压损之和550+280=830Pa

风压的计算公式

风压的计算公式 幕墙属于外围护构件,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计算: wk=βgzμzμsw0 ……7.1.1-2[GB50009-2001] 上式中:wk: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MPa); Z:计算点标高:100m; βgz: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 βgz=K(1+2μf) 其中K为地面粗糙度调整系数,μf为脉动系数 A类场地: βgz=0.92×(1+2μf) 其中:μf=0.387×(Z/10)-0.12 B类场地: βgz=0.89×(1+2μf) 其中:μf=0.5(Z/10)-0.16 C类场地: βgz=0.85×(1+2μf) 其中:μf=0.734(Z/10)-0.22 D类场地: βgz=0.80×(1+2μf) 其中:μf=1.2248(Z/10)-0.3 对于C类地区,100m高度处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 βgz=0.85×(1+2×(0.734(Z/10)-0.22))=1.6019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 A类场地: μz=1.379×(Z/10)0.24 当Z>300m时,取Z=300m,当Z<5m时,取Z=5m;B类场地: μz=(Z/10)0.32 当Z>350m 时,取Z=350m,当Z<10m时,取Z=10m; C类场地: μz=0.616×(Z/10)0.44 当Z>400m时,取Z=400m,当Z<15m时,取Z=15m; D类场地: μz=0.318×(Z/10)0.60 当Z>450m时,取Z=450m,当Z<30m时,取Z=30m;对于C类地区,100m高度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μz=0.616×(Z/10)0.44=1.6966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根据计算点体型位置取1.2; w0:基本风压值(MPa),根据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表 D.4(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中数值采用,按重现期50年,北京地区取 0.00045MPa; wk=βgzμzμsw0 =1.6019×1.6966×1.2×0.00045 =0.001468MPa

(完整版)广告牌和风压计算

广告牌和风压计算 协飞 最近有读者来信询问如何计算风压,他的问题是:“我想知道9-10 级大风时,楼顶的广告牌一平方要承受多大的风压?” 我想,大多数经营户外广告牌的广告公司可能都会问类似问题,因为广告公司在楼顶安装广告牌时首先会想到,遇大风时该广告牌能否承受相应的风压。遇上大风如果广告牌不能承受相应的风压,则有可能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如广告牌从楼顶被吹落,砸伤楼下行人或造成自己或他人财产受损。如果保险公司承保这块广告牌,当然也会首先估算一下该广告牌被大风吹落的概率有多大。事实上,即使在平地上安装广告牌,这个问题依然存在。记得几年前,江苏某市曾有路边广告牌被大风吹落导致公路交通受阻的例子。因此,无论对于广告公司还是保险公司,根据当地可能出现的大风事先估算广告牌承受的风压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讨论风压的计算问题。 我们知道,风压就是垂直于气流方向的平面所受到的风的压力。根据伯努利方程得出的风-压关系,风的动压为 wp=0.5·ro·v2(1) 其中wp为风压[kN/m2],ro为空气密度[kg/m3],v为风速[m/s]。 由于空气密度(ro)和重度(r)的关系为 r=ro·g, 因此有 ro=r/g。在(1)中使用这一关系,得到 wp=0.5·r·v2/g (2) 此式为标准风压公式。在标准状态下(气压为1013 hPa, 温度为15°C), 空气重度 r=0.01225 [kN/m3]。纬度为45°处的重力加速度g=9.8[m/s2], 我们得到 wp=v2/1600 (3) 此式为用风速估计风压的通用公式。应当指出的是,空气重度和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和海拔高度而变。一般来说,r/g 在高原上要比在平原地区小,也就是说同样的风速在相同的温度下,其产生的风压在高原上比在平原地区小。

风量风压风速的计算方法

离心式风机风量风压转速的关系和计算 n:转速 N:功率 P:压力 Q:流量 Q1/Q2=n1/n2 P1/P2=(n1/n2)平方 N1/N2=(n1/n2)立方 风机风量及全压计算方法风机 功率(W)=风量(L/S)*风压(Kpa)/效率(75%)/力率(75%) 全压=静压+动压。风机马达功率(W)=风机功率(W)*130%= 风量(L/S)*风压(Kpa)/效率(75%)/力率(75%)*130% 风机的,静压,动压,全压 所谓静压的定义是:气体对平行于气流的物体表面作用的压力。通俗的讲:静压是指克服管道阻力的压力。 动压的定义是:把气体流动中所需动能转化成压的的形式。通俗的讲:动压 是带动气体向前运动的压力。 全压=静压+动压 全压是出口全压和入口全压的差值 静压是风机的全压减取风机出口处的动压(沿程阻力) 动压是空气流动时自身产生的阻力P动=*密度*风速平方 P=P动+P静 、两台型号相同且转速相等的风机并联后,风量最高时是两台风机风量的90%左右,风压等于单台风机的压力。 2、两台型号相同且转速相等的风机串联后,风压是单台风机风压的2倍,风量等于单台风机的风量。 3、两台型号不同且转速不等并联使用,风量等于较大的一台风机的风量,风压不叠加。 4、两台型号不同且转速不等,型号较大的一台置前串联使用,风压小于单台风机的风压,风量等于较大的一台风机的风量 风速与风压的关系 我们知道,风压就是垂直于气流方向的平面所受到的风的压力。根据伯努利方程得出的风-

压关系,风的动压为 wp=·ro·v2 (1) 其中wp为风压[kN/m2],ro为空气密度[kg/m3],v为风速[m/s]。 由于空气密度(ro)和重度(r)的关系为r=ro·g, 因此有 ro=r/g。在(1)中使用这一关系,得到 wp=·r·v2/g (2) 此式为标准风压公式。在标准状态下(气压为1013 hPa, 温度为15°C), 空气重度 r= [kN/m3]。纬度为45°处的重力加速度g=[m/s2], 我们得到

风压计算大全

哈哈哈......!哥们要得到您这100分不知道要累晕多少人?!不过还好,今天还有一点时间,先依次回答您几个问题,明天有时间再回答您的其它提问。 1、首先,我们要知道风机压力是做什么用的,通俗的讲:风机压力是保证流量的一种手段。基于上述定义,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公式来计算出在300mm管道中要保证风速为0.5m/s时所需的压力。 1.1、计算压力: 1.2、Re=(D*ν/0.0000151) =(0.3*0.5/0.0000151) =9933.77 1.3、λ=0.35/Re^0.25 =0.35/9933.77^0.25 =0.035 1.4、R=[(λ/D)*(ν^2*γ/2)]*65 =(0.035/0.3)*(0.5^2*1.2/2) =0.07Pa 1.5、结论:在每米直径300mm风管中要保证0.5m/s的风速压力应为0.07Pa。 2、计算400mm管道中的流速: 2.1、ν=Q/(r^2* 3.14*3600) =10000/(0.2^2*3.14*3600) =22.11(m/s) 2.2、平衡各抽风口的压力,并计算出各个抽风口的直径: 为保证各抽风口的流量相等,需对各抽风口的压力进行平衡,我们采用试算法调管径。当支管与主环路阻力不平衡时,可重新选择支管的管径和流速,重新计算阻力直至平衡为止。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但只有试算多次才能找到符合节点压力平衡要求的管径。 设1-2段的阻力值为Ho,为使节点2的压力达到平衡,应使4-2段的阻力H等于Ho。设每一个抽风口的间距为1m,每条支管长为1m(如图): 2.3、计算出每条支管的平均流量: Qo=Q/10 =10000/10 =1000m3/h 2.4、计算出1-2段的管道直径: Do=√[Qo*4/(ν*3.14*3600)] =√[1000*4/(22.11*3.14*3600)] =126.5mm 2.5、计算出1-2段的阻力: 2.5.1Re=D*ν/0.0000151 =0.1265*22.11/0.0000151 =185226 2.5.2、λ=0.35/Re^0.25 =0.35/185226^0.25

风量风压计算公式

该帖被浏览了2690次| 回复了4次 风量风压计算公式 风量计算 风量(Q):所谓风量(又称体积流率)指的是风管之截面积所通过气流之流速,一般在使用上以下式来表示: Q=60VA Q(风量)=m3/min V(风速)=m/sec A(截面积)=m2 压力常用换算公式 1Pa= 1mbar= 1mmHg= 1psi=703mmAq 1Torr= 1Torr= 常用单位换算表-风量 1m3/min(CMM)=1000 l/min = ft3/min(CFM) 常用名词说明 (1)标准状态:为20℃,绝对压力760mmHg,相对湿度 65%。此状态简称为STP,一般在此状态下1m3之空气重量为。 (2)空气之绝对压力:为当地大气压计所显示的大气压力再加上表压力之和,一般用kgf/m2或mmaq来表示。

(3)基准状态:为0℃,绝对压力760mmHg,相对湿度0%。此状态简称为NTP,一般在此状态下1m3之空气重量为。 压力 (1)静压(Ps):所谓静压就是流体施加於器具表面且与表面垂直的力,在风机中一般是由於重力与风扇之推动所造成,在使用上常以 kgf/m2或mmaq来表示,且可以直接经过量测取得。而在风机之风管中,任何方向之静压值皆为定值且也有正负之分,若静压值为正则表示风管目前正被胀大,若静压值为负则表示风管目前正受挤压。 (2)动压(Pv):所谓动压就是流体在风管内流动之速度所形成之压力,在使用上常以kgf/m2或mmaq来表示. (3)全压(PT):所谓全压就是静压与动压之和,在使用上常以kgf/m2或mmaq来表示。在风机中全压值是属固定,并不会因风管缩管而产生变化. 风压与温度 温度变化会影响空气之密度。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变化时,其风压必须依下面之关系加以校正,以获得标准情况下之风压值: P = P’[(273 + t)/293] (mm Aq) 同样,当空气密度变更时,其风压值可作如下之修正: P = P’(γ ) (mm Aq) 式中,等号右侧之值如P’、t、γ等之实测压力、温度与空气密度。

风量风压风速的计算方法.docx

n:转速 N: 功率 P: 压力 Q: 流量 Q1/Q2=n1/n2 P1/P2=(n1/n2)平方N1/N2=(n1/n2)立方 风机风量及全压计算方法风机 功率 (W)=风量 (L/S)* 风压 (Kpa)/ 效率 (75%)/ 力率 (75%) 全压 =静压 +动压。风机马达功率 (W)=风机功率 (W)*130%= 风量 (L/S)*风压 (Kpa)/ 效率 (75%)/ 力率 (75%)*130% 风机的,静压,动压,全压 所谓静压的定义是:气体对平行于气流的物体表面作用的压力。通俗的讲:静压是指克服管道阻力的压力。 动压的定义是:把气体流动中所需动能转化成压的的形式。通俗的讲:动压 是带动气体向前运动的压力。 全压 =静压+动压 全压是出口全压和入口全压的差值 静压是风机的全压减取风机出口处的动压(沿程阻力) 动压是空气流动时自身产生的阻力P 动 =* 密度 * 风速平方 P=P动+P 静 、两台型号相同且转速相等的风机并联后,风量最高时是两台风机风量的90%左右,风压等于单台风机的压力。 2、两台型号相同且转速相等的风机串联后,风压是单台风机风压的 2 倍,风量等于单台风机的风量。 3、两台型号不同且转速不等并联使用,风量等于较大的一台风机的风量,风压 不叠加。 4、两台型号不同且转速不等,型号较大的一台置前串联使用,风压小于单台风 机的风压,风量等于较大的一台风机的风量 风速与风压的关系 我们知道,风压就是垂直于气流方向的平面所受到的风的压力。根据伯努利方程得出的风- 压关系,风的动压为

wp=·ro ·v2 (1) 其中 wp 为风压 [kN/m2] , ro 为空气密度 [kg/m3] , v 为风速 [m/s] 。 由于空气密度 (ro)和重度(r)的关系为r=ro ·g,因此有ro=r/g。在(1)中使用这一关系,得到 wp=·r ·v2/g (2) 此式为标准风压公式。在标准状态下( 气压为1013 hPa,温度为15°C),空气重度r= [kN/m3] 。纬度为45°处的重力加速度g=[m/s2],我们得到 wp=v2/1600 (3) 此式为用风速估计风压的通用公式。应当指出的是,空气重度和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和海拔高 度而变。一般来说, r/g在高原上要比在平原地区小,也就是说同样的风速在相同的温度下, 其产生的风压在高原上比在平原地区小。 引用 Cyberspace 的文章:风力风压风速风力级别

风量风压计算公式

风量风压计算公式 该帖被浏览了2690次 | 回复了4次 风量风压计算公式 风量计算 风量(Q):所谓风量(又称体积流率)指的是风管之截面积所通过气流之流速,一般在使用上以下式来表示: Q=60VA Q(风量)=m3/min V(风速)=m/sec A(截面积)=m2 压力常用换算公式 1Pa=0.102mmAq 1mbar=10.197mmAq 1mmHg=13.6mmAq 1psi=703mmAq 1Torr=133.3pa 1Torr=1.333mbar 常用单位换算表-风量 1m3/min(CMM)=1000 l/min = 35.31 ft3/min(CFM) 常用名词说明 (1)标准状态:为20℃,绝对压力760mmHg,相对湿度65%。此状态简称为STP,一般在此状态下1m3之空气重量为1.2kg。 (2)空气之绝对压力:为当地大气压计所显示的大气压力再加上表压力之和,一般用kgf/m2或mmaq来表示。 (3)基准状态:为0℃,绝对压力760mmHg,相对湿度0%。此状态简称为NTP,一般在此状态下1m3之空气重量为1.293kg。 压力

(1)静压(Ps):所谓静压就是流体施加於器具表面且与表面垂直的力,在风机中一般是由於重力与风扇之推动所造成,在使用上常以 kgf/m2或mmaq来表示,且可以直接经过量测取得。而在风机之风管中,任何方向之静压值皆为定值且也有正负之分,若静压值为正则表示风管目前正被胀大,若静压值为负则表示风管目前正受挤压。 (2)动压(Pv):所谓动压就是流体在风管内流动之速度所形成之压力,在使用上常以kgf/m2或mmaq来表示. (3)全压(PT):所谓全压就是静压与动压之和,在使用上常以kgf/m2或mmaq来表示。在风机中全压值是属固定,并不会因风管缩管而产生变化. 风压与温度 温度变化会影响空气之密度。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变化时,其风压必须依下面之关系加以校正,以获得标准情况下之风压值: P = P’[(273 + t)/293] (mm Aq) 同样,当空气密度变更时,其风压值可作如下之修正: P = P’(1.2/γ ) (mm Aq) 式中,等号右侧之值如P’、t、γ等之实测压力、温度与空气密度。 压力与速度的关系 多大的压力就固定有多大的速度,不可能压力不变速度会改变,同理,不可能 有关风机风量的计算公式

风压计算方法

下面我们就来讨论风压的计算问题。 我们知道,风压就是垂直于气流方向的平面所受到的风的压力。根据伯努利方程得出的风-压关系,风的动压为 wp=0.5·ro·v2 (1) 其中wp为风压[kN/m2],ro为空气密度[kg/m3],v为风速[m/s]。 由于空气密度(ro)和重度(r)的关系为r=ro·g, 因此有 ro=r/g。在(1)中使用这一关系,得到 wp=0.5·r·v2/g (2) 此式为标准风压公式。在标准状态下(气压为1013 hPa, 温度为15°C), 空气重度 r=0.01225 [kN/m3]。纬度为45°处的重力加速度g=9.8[m/s2], 我们得到 wp=v2/1600 (3) 此式为用风速估计风压的通用公式。应当指出的是,空气重度和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和海拔高度而变。一般来说,r/g 在高原上要比在平原地区小,也就是说同样的风速在相同的温度下,其产生的风压在高原上比在平原地区小。 现在我们将风速代入(3), 10 级大风相当于 24.5-28.4m/s, 取风速上限 28.4m/s, 得到风压wp=0.5 [kN/m2], 相当于每平方米广告牌承受约51千克力。 级现象米/秒 1 烟能表示风向。 0.3~1.5 2 人面感觉有风,树叶微动。 1.6~3.3 3 树叶及微技摇动不息,旌旗展开。 3.4~5.4 4 能吹起地面灰尘和纸张,树的小枝摇动。 5.5~7.9 5 有叶的小树摇摆,内陆的水面有小波。 8.0一10.7

6 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举伞困难。 10.8~13.8 7 全树动摇,迎风步行感觉不便。 13.9~17.l 8 微枝折毁,人向前行感觉阻力甚大。 17.2~20.7 9 草房遭受破坏,大树枝可折断。 20.8~24.4 10 树木可被吹倒,,一般建筑物遭破坏。 24.5~28.4 11 陆上少见,大树可被吹倒,一般建筑物遭严重破坏。 28.5~32.6 12 陆上绝少,其催毁力极大。 32.7~36.9 13 37.0~41.4 14 41.5~46.1 15 46.2——50.9 16 51.0~56.0 17 56.1——61.2 基本风压(KN/m2) 相当抗风能力(级别) 观测高度距地 0.35 7 10米 0.40 8 10米 0.50 9 10米 0.60 10 10米 0.70 11 10米 0.85 12 10米

风量风压的计算方法

风量的计算方法,风压和风速的关系 1、假设在直径300mm的风管中风速为0.5m/m,它的风压是多少帕?怎么计算?(要求有公式,并说明公式中符号的意思,举例) 2、假如一台风机它的风量为100003/h,分别给10个房间抽风,就是有10个抽风口,风管的主管道是直径400mm,靠近风机的第一个抽风口的风压和抽风量肯定大于后面的抽风口,要怎么样配管才能使所有的抽风口的抽风量一样?要怎么计算? 3、如何快速的根据电机的转速、风机叶片的角度、面积来来计算出这台风机的风量和风压。?(要求有公式,并说明公式中符号的意思,举例) 4、风管的阻力怎么计算,矩形和圆形,每米的阻力是多少帕,一台风压为200帕的抽风机,管道50m,它的进风口的风压是多少帕??(要求有公式,并说明公式中符号的意思,举例) 首先,我们要知道风机压力是做什么用的,通俗的讲:风机压力是保证流量的一种手段。基于上述定义,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公式来计算出在300mm管道中要保证风速为0.5m/s时所需的压力。 1.1、计算压力: 1.2、Re=(D*ν/0.0000151) =(0.3*0.5/0.0000151) =9933.77 1.3、λ=0.35/Re^0.25 =0.35/9933.77^0.25 =0.035 1.4、R=[(λ/D)*(ν^2*γ/2)]*65 =(0.035/0.3)*(0.5^2*1.2/2) =0.07Pa 1.5、结论:在每米直径300mm风管中要保证0.5m/s的风速压力应为0.07Pa。 2、计算400mm管道中的流速: 2.1、ν=Q/(r^2* 3.14*3600) =10000/(0.2^2*3.14*3600) =22.11(m/s) 2.2、平衡各抽风口的压力,并计算出各个抽风口的直径: 为保证各抽风口的流量相等,需对各抽风口的压力进行平衡,我们采用试算法调管径。当支管与主环路阻力不平衡时,可重新选择支管的管径和流速,重新计算阻力直至平衡为止。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但只有试算多次才能找到符合节点压力平衡要求的管径。 设1-2段的阻力值为Ho,为使节点2的压力达到平衡,应使4-2段的阻力H等于Ho。设每一个抽风口的间距为1m,每条支管长为1m(如图):

罗茨鼓风机选型中风量和风压计算方法的探讨

罗茨鼓风机选型中风量和风压计算方法的探讨 摘要:针对污水处理厂罗茨鼓风机在使用状态与标准状态下,进口温度、压力等条件发生变化时,导致风机的性能也发生变化这种情况,探讨了设计选型时,鼓风机容积流量、出口压力等的确定方法,结合工程热力学原理及罗茨鼓风机的工作原理,推导了流量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际工程中选型设计的计算范例,说明了计算公式的使用方法。 1引言 罗茨鼓风机是污水处理工程中常用的充氧设备,在污水厂鼓风机选型时,风机厂家产品样本上给出的均是标准进气状态下的性能参数,我国规定的风机标准进气状态:压力 p 0=101.3 kP a ,温度T0=20℃,相对湿度 =50%,空气密度ρ=1.2 kg/m3。然而风机在实际使 用中并非标准状态,当鼓风机的环境工况如温度、大气压力以及海拔高度等不同时,风机的性能也将发生变化,设计选型时就不能直接使用产品样本上的性能参数,而需要根据实际使用状态将风机的性能要求,换算成标准进气状态下的风机参数来选型。 2 鼓风机出口压力的计算 2.1出口压力的计算方法 这里所说的出口压力为鼓风机标准状态和使用状态下出口的绝对压力: p 1 ′= p2+△p2(1) 式中p1′——标准状态下风机的出口压力(绝对压力),kPa p 2 ——使用状态下风机进口压力(环境大气压力),kPa △p2——使用状态下风机的升压,kPa 2.2出口压力影响因素的分析 罗茨鼓风机[1]工作过程如图1所示:在图1a中,左面为进气腔,腔内压力与进气压力相等;随着叶轮的旋转,在图1b、c、d中,容积V保持不变,V内气体压力与进气压力相等;当运行到图1e的位置时,V与排气口相连通,排气口的高压气体迅速回流,与低压气体混合,使其压力由进气压力突然跃升到排气压力。因此,容积式鼓风机排气压力的高低并不取决于风机本身,而是气体由鼓风机排出后装置的情况,即所谓“背压”决定的 [2],所以罗茨鼓风机具有强制输气的特点。鼓风机铭牌上标出的排气压力是风机的额定排气压力。实际上,鼓风机可以在低于额定排气压力的任意压力下工作,而且只要强度和排气温度允许,也可以

风压计算

风压就是垂直于气流方向的平面所受到的风的压力。 根据伯努利方程得出的风-压关系,风的动压为 wp=0.5·ro·v2 (1) 其中wp为风压[kN/m2],ro为空气密度[kg/m3],v为风速[m/s]。 由于空气密度(ro)和重度(r)的关系为r=ro·g, 因此有ro=r/g。在(1)中使用这一关系,得到 wp=0.5·r·v2/g (2) 此式为标准风压公式。 在标准状态下(气压为1013 hPa, 温度为15°C), 空气重度r=0.01225 [kN/m3]。纬度为45°处的重力加速度g=9.8[m/s2], 我们得到 wp=v2/1600 (3) 此式为用风速估计风压的通用公式。 应当指出的是,空气重度和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和海拔高度而变。一般来说,r/g 在高原上要比在平原地区小,也就是说同样的风速在相同的温度下,其产生的风压在高原上比在平原地区小。 根据伯努利方程,空气在风管内流动时具有下列关系 p1+0.5·v12·ρ=p2+0.5·v22·ρ+ΔH (伯努利方程) 式中p1和p2为截面1和2处空气的静压,Pa v1和v2为截面1和2处空气的流速,m/s ρ为空气的密度,kg/m3 ΔH为由于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造成的流动阻力,Pa 0.5·v2·ρ称为动压;p+0.5·v2·ρ称为全压 摩擦阻力计算 1)圆形风管的摩擦阻力计算 单位(m)管长上的摩擦阻力计算公式为: R m=(λ/4R s)·(0.5·v2·ρ) 式中R m为单位管长的摩擦阻力,Pa/m λ为摩擦阻力系数,按风量和风速可从风管摩阻线解图查得 v为风管中空气的平均流速,m/s ρ为风管中空气的密度,kg/m3 R s为风管的水力半径,m R s=f/U f为管道中充满空气部分的横断面面积,m2 u为湿周,m 因此,圆形风管每m管长的摩擦阻力为R m =(λ/D)·(0.5·v2·ρ) 2)矩形风管的摩擦阻力计算 可按圆形风管的公式计算,但水力半径和当量直径需按下式确定: 水力半径R s=a·b/2(a+b) 当量直径D=2a·b/(a+b) 式中a 为矩形风管的长边 b 为矩形风管的短边 3)局部阻力计算 局部阻力发生在空气流过弯头、三通和变径管处,计算式为: H d=ξ(0.5·v2·ρ) H d为局部阻力,Pa ξ为局部阻力系数v为管内空气的平均流速,m/s ρ为空气的密度,kg/m3

锅炉风量计算讲课稿

学习资料 仅供学习与参考锅炉风量的计算 1、风机型号与锅炉吨位的对应是按风机的风量、风压对应的,估算的风量: 1吨锅炉对应的鼓风机风量约为1250标准立方米/小时; 1吨锅炉对应的引风机风量约为2500标准立方米/小时。 2、风机的系列型号相对的对应不同的锅炉型号。 1—10T 锅炉目前在国内是很重要的设备,随着锅炉本身设计的改造,对风机的风量、风压要求也产生相应的变化。为此机是部推荐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推荐的公式估算。锅炉风量的计算的主要原则是根据锅炉所需的用煤量、锅炉的漏风系数、过剩余数,以保证煤能完全燃烧(引出产生的燃气)。这里要注意的是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煤种,不同地区的空气含氧量的不同 (由于海拨高度不同所致)要对其进行修正。下面的计算公式是按5000 大卡/公斤煤,1 公斤煤需要 10 立方米标准空气,1 吨蒸汽需要 100 公斤煤,漏风与过剩余数为 1.8—2.2。一吨蒸汽一般需要 2000 标准立方米空气,有如下公式: Q=3600×[1+(T-1)×0.815] Nm 3 /h 其中T 为锅炉吨位。锅炉的风压计算主要原则是在此风压下将锅炉所需的风量通过锅炉本体、附属设备。一般来讲锅炉本体阻力为 600—800Pa,尾部联结压力损失200—300Pa,除尘器损失1200—1800Pa。一般需要2500 —3000Pa(当采用多管旋风除尘器,还要增加300—500Pa)。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在高海拨地区,同一型号的锅炉需的风量要增加,由于风量增加,克服流道的阻力也要增加,所以也要增加风机的风压。此时可由原设计的风压风量求出此台锅炉的阻力系数(是近似的平均值),然后保持阻力系数不变(实际上阻力系数要增加,但可忽略不计)按压力损失P=ζ·ρV 2 /2 的公式计算所增加的压力损失值。在类似的其它通风设备,如加热炉、干燥炉等燃油、燃煤、燃气的系统,都可按上述原则去处理。在处理中要谨慎一些,否则所选用或设计的风机就不可能在高效区工作,或根本达不到设计要求。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实际测量。关于除尘器的阻隔力选择,可查除尘器的手册,目前常用的旋风除尘器所提供的风量—阻力数据,与风机的流量—压力曲线一样,在不同的风量下,阻力不一样,效率也不一样,所以在选择时应加以注意。锅炉配套风机的推荐性能表如下(仅供参考)通风机锅炉吨位 1 2 4 6 8 10 风机全压Pa 1300 1750 2080 2250 2300 2350 流量Nm 3 /h 1700 3180 6140 9100 12500 15000 引风机锅炉吨位 1 2 4 6 8 10 流量Nm 3 /h 3600 6550 12400 18300 24160 30000 配单管除尘器Pa 2160 2500 3000 3100 3200 3200 配多管除尘器Pa 2460 2800 3400 3500 3700 3700 管道内的风速风速与管道阻力成平方关系,选择适当的风速是很重要的,因此确定标准管道内的内的风速,并将此作为大致的指标。在通风及空调用空气配管中,将风速低于15 米/秒的管道称为低速管道,将风速在此以上或静压超过490Pa(50mmH 2 O)的管道称为高速管道。空气输送固体时,空气速度要有充分的余量,以确保固体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当然加大空气速度,则会增加运行费用,然而低速输送,可能引起阻塞使固体颗粒不能被输送,并进而使风机进入喘振区。每平方米地面面积的换气量(米 3 /时·米 2 )

风压计算公式

根据“天气在线”上介绍的计算方法,先算出迎风面积,考虑当地可能达到的风速v,就可计算支架所承受风的压力。 将风速v代入公式 wp=v2/1600[kN/m2] 得到标准状态下(气压为1013 hPa, 温度为15°C), 空气重度r=0.01225 [kN/m3]。重力加速度g=9.8[m/s2]时每平方米所受压力,再算出整个支架所受压力。 公式推导见下: 风压就是垂直于气流方向的平面所受到的风的压力。根据伯努利方程得出的风-压关系,风的动压为 wp=0.5·ro·v2(1) 其中wp为风压[kN/m2],ro为空气密度[kg/m3],v为风速[m/s]。 由于空气密度(ro)和重度(r)的关系为r=ro·g, 因此有ro=r/g。在(1)中使用这一关系,得到 wp=0.5·r·v2/g (2) 此式为标准风压公式。在标准状态下(气压为1013 hPa, 温度为15°C), 空气重度r=0.01225 [kN/m3]。纬度为45°处的重力加速度g=9.8[m/s2], 我们得到 wp=v2/1600 (3) 此式为用风速估计风压的通用公式。应当指出的是,空气重度和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和海拔高度而变。一般来说,r/g 在高原上要比在平原地区小,也就是说同样的风速在相同的温度下,其产生的风压在高原上比在平原地区小。 现在我们将风速代入(3), 10 级大风相当于24.5-28.4m/s, 取风速上限28.4m/s, 得到风压wp=0.5 [kN/m2], 相当于每平方米广告牌承受约51千克力。 等级与风速(米/秒) 0 级0.0~0.2 0 1 级0.3~1.5 1 2 级1.6~3. 3 2 3 级3.4~5. 4 4 4 级5.5~7.9 7 5 级8.0~10.7 9 6 级10.8~13.8 12 7 级13.9~17.1 16 8 级17.2~20.7 19 9 级20.8~24.4 23 10 级24.5~28.4 26 11 级28.5~32.6 31 12 级>32.6 >31 在自然界,风力有时是会超过12级。象强台风中心的风力,或龙卷风的风力,都可能比12级大得多,只是12级以上的大风比较少见,一般就不具体规定级数了。 测定风速用风速仪就可以了。 回答:2008-02-20

门窗抗风压计算书分解

门窗(MLC1524门扇) 设计计算书 设计: 校对: 审核: 批准: 洛阳豪美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二〇一六年五月十七日

目录 1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1) 1.1 门窗及相关设计规范: (1) 1.2 建筑设计规范: (1) 1.3 铝材规范: (1) 1.4 玻璃规范: (2) 1.5 钢材规范: (2) 1.6 胶类及密封材料规范: (2) 1.7 门窗及五金件规范: (2) 1.8 相关物理性能等级测试方法: (3) 1.9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 (4) 1.10 土建图纸: (4) 2 基本参数 (4) 2.1 门窗所在地区 (4) 2.2 地面粗糙度分类等级 (4) 2.3 抗震设防 (4) 3 门窗承受荷载计算 (4) 3.1 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方法 (4) 3.2 计算支撑结构时的风荷载标准值 (6) 3.3 计算面板材料时的风荷载标准值 (6) 3.4 垂直于门窗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6) 3.5 平行于门窗平面的集中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6) 3.6 作用效应组合 (6) 4 门窗竖中梃计算 (7) 4.1 竖中梃受荷单元分析 (7) 4.2 选用竖中梃型材的截面特性 (9) 4.3 竖中梃的抗弯强度计算 (9) 4.4 竖中梃的挠度计算 (9) 4.5 竖中梃的抗剪计算 (10) 5 玻璃板块的选用与校核 (10) 5.1 玻璃板块荷载计算: (11) 5.2 玻璃的强度计算: (12) 5.3 玻璃最大挠度校核: (12)

门窗设计计算书1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1.1 门窗及相关设计规范: 《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50429-2007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 《建筑幕墙》GB/T21086-2007 《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214-2010 《铝合金门窗》GB/T8478-2008 《未增塑聚乙烯(PVC-U)塑料窗》JGT/140-2005 《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2008 《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范》DGJ08-56-2012 1.2 建筑设计规范: 《地震震级的规定》GB/T17740-1999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高处作业吊蓝》GB19155-2003 《工程抗震术语标准》JGJ/T97-20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型建筑锚栓》JG160-2004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10 《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CECS154:2003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规程》CECS180:200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3 铝材规范: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份》GB/T3190-2008 《建筑用隔热铝合金型材》JG175-2011 《建筑用铝型材、铝板氟碳涂层》JG/T133-2000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GB5237.1-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2部分阳极氧化、着色型材》GB5237.2-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3部分电泳涂漆型材》GB5237.3-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4部分粉末喷涂型材》GB5237.4-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5部分氟碳漆喷涂型材》GB5237.5-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6部分隔热型材》GB5237.6-2012 《铝及铝合金彩色涂层板、带材》YS/T431-2009 《铝型材截面几何参数算法及计算机程序要求》YS/T437-2009 《有色电泳涂漆铝合金建筑型材》YS/T459-2003

风量风压计算公式

风量风压计算公式 该帖被浏览了2690次| 回复了4次 风量风压计算公式 风量计算 风量(Q):所谓风量(又称体积流率)指的是风管之截面积所通过气流之流速,一般在使用上以下式来表示: Q=60VA Q(风量)=m3/min V(风速)=m/sec A(截面积)=m2 压力常用换算公式 1Pa=0.102mmAq 1mbar=10.197mmAq 1mmHg=13.6mmAq 1psi=703mmAq 1Torr=133.3pa 1Torr=1.333mbar 常用单位换算表-风量 1m3/min(CMM)=1000 l/min = 35.31 ft3/min(CFM) 常用名词说明 (1)标准状态:为20℃,绝对压力760mmHg,相对湿度 65%。此状态简称为STP,一般在此状态下1m3之空气重量为1.2kg。

(2)空气之绝对压力:为当地大气压计所显示的大气压力再加上表压力之和,一般用kgf/m2或mmaq来表示。 (3)基准状态:为0℃,绝对压力760mmHg,相对湿度0%。此状态简称为NTP,一般在此状态下1m3之空气重量为1.293kg。 压力 (1)静压(Ps):所谓静压就是流体施加於器具表面且与表面垂直的力,在风机中一般是由於重力与风扇之推动所造成,在使用上常以kgf/m2或mmaq来表示,且可以直接经过量测取得。而在风机之风管中,任何方向之静压值皆为定值且也有正负之分,若静压值为正则表示风管目前正被胀大,若静压值为负则表示风管目前正受挤压。(2)动压(Pv):所谓动压就是流体在风管内流动之速度所形成之压力,在使用上常以kgf/m2或mmaq来表示. (3)全压(PT):所谓全压就是静压与动压之和,在使用上常以kgf/m2或mmaq来表示。在风机中全压值是属固定,并不会因风管缩管而产生变化. 风压与温度 温度变化会影响空气之密度。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变化时,其风压必须依下面之关系加以校正,以获得标准情况下之风压值: P = P’[(273 + t)/293] (mm Aq) 同样,当空气密度变更时,其风压值可作如下之修正:

风量风压计算公式

风量风压计算公式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风量风压计算公式 该帖被浏览了2690次|回复了4次 风量风压计算公式 风量计算 风量(Q):所谓风量(又称体积流率)指的是风管之截面积所通过气流之流速,一般在使用上以下式来表示: Q=60VA Q(风量)=m3/min V(风速)=m/sec A(截面积)=m2 压力常用换算公式 1Pa= 1mbar= 1mmHg= 1psi=703mmAq 1Torr= 1Torr= 常用单位换算表-风量 1m3/min(CMM)=1000 l/min = ft3/min(CFM) 常用名词说明 (1)标准状态:为20℃,绝对压力760mmHg,相对湿度 65%。此状态简称为STP,一般在此状态下1m3之空气重量为。 (2)空气之绝对压力:为当地大气压计所显示的大气压力再加上表压力之和,一般用kgf/m2或mmaq来表示。

(3)基准状态:为0℃,绝对压力760mmHg,相对湿度0%。此状态简称为NTP,一般在此状态下1m3之空气重量为。 压力 (1)静压(Ps):所谓静压就是流体施加於器具表面且与表面垂直的力,在风机中一般是由於重力与风扇之推动所造成,在使用上常以kgf/m2或mmaq来表示,且可以直接经过量测取得。而在风机之风管中,任何方向之静压值皆为定值且也有正负之分,若静压值为正则表示风管目前正被胀大,若静压值为负则表示风管目前正受挤压。 (2)动压(Pv):所谓动压就是流体在风管内流动之速度所形成之压力,在使用上常以kgf/m2或mmaq来表示. (3)全压(PT):所谓全压就是静压与动压之和,在使用上常以kgf/m2或mmaq来表示。在风机中全压值是属固定,并不会因风管缩管而产生变化.风压与温度 温度变化会影响空气之密度。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变化时,其风压必须依下面之关系加以校正,以获得标准情况下之风压值: P = P’[(273 + t)/293] (mm Aq) 同样,当空气密度变更时,其风压值可作如下之修正: P = P’(γ) (mm Aq) 式中,等号右侧之值如P’、t、γ等之实测压力、温度与空气密度。 压力与速度的关系

排风量计算公式

排风量计算公式 风量的计算方法,风压和风速的关系 1、假设在直径300mm的风管中风速为0.5m/m,它的风压是多少帕?怎么计算?(要求有公式,并说明公式中符号的意思,举例) 2、假如一台风机它的风量为100003/h,分别给10个房间抽风,就是有10个抽风口,风管的主管道是直径400mm,靠近风机的第一个抽风口的风压和抽风量肯定大于后面的抽风口,要怎么样配管才能使所有的抽风口的抽风量一样?要怎么计算? 3、如何快速的根据电机的转速、风机叶片的角度、面积来来计算出这台风机的风量和风压.(要求有公式,并说明公式中符号的意思,举例) 4、风管的阻力怎么计算,矩形和圆形,每米的阻力是多少帕,一台风压为200帕的抽风机,管道50m,它的进风口的风压是多少帕?(要求有公式,并说明公式中符号的意思,举例) 方式一: 按房间换气次数计算:(适用于有分割的,多个小房间) Q排风量=N ×V N—房间换气次数 V—房间体积

方式二: 按排风量取新风量的80~90%计算 Q排风量= Q新风量× 80~90% 案例:某KTV娱乐场所,房间吊顶高2.8m,有50个房间,每个房间的面积为28m2。计算总新、排风量,并选择相应的新、排风机。 计算如下: Q新=20×50×50m3/h=50000m3/h Q排=28×2.8×50×15m3/h=58800m3/h

新风机用5台BFP-10D 排风机用6台10000m3/h的风机。 2、某商场总空调面积为10000m2,单位负荷为150w/m2。计算总新、排风量,并选择相应的新、排风机。 用第二种计算方法: 1、要先计算出整个商场的空调冷负荷,选定变风量空调机组; 2、由选定的变风量空调机组计算出总送风量; 3、根据总送风量计算新风量; 4、按排风和新风的百分比计算排风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