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文学试卷和答案

唐宋文学试卷和答案
唐宋文学试卷和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历年考研试卷汇编

福建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历年考研试卷汇编 2004年 外国文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 骑士文学、奥林匹斯神统、德廉美修道院、未来主义 二、简答(每题12分,1、2必答,3、4任选一题) 1如何理解古罗马文学是古希腊文学与欧洲近代文学的中介 2如何理解少年维特的烦恼 3如何理解卡夫卡笔下的“弱的英雄” 4简述莎士比亚传奇剧的特征(喜剧、悲剧特征都有) 三、论述题(每题20分,1、2必答,3、4任选一题) 1试述19世纪俄国文学发展的基本概况 2从《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熙德》主题的不同,分析文艺复兴文学与古典主义文学的不同 3“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结合这句话,谈谈对海明威笔下硬汉性格的理解 4以拉斯蒂涅为例,说明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四、分析理解题(30分) 以任何一种文学观点分析以下诗歌,文体不限(诗歌例外),字数在500字以上。 诗歌为华兹华斯的《水仙》 2005年 外国文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黑色幽默、感伤小说、意识流小说、湖畔派、破晓歌、威塞克斯小说 二、简答(每题10分) 1简要说明“荷马史诗”是欧洲叙事文学的典范 2以《熙德》为例,简要说明古典主义戏剧的基本特征 3简要说明《堂吉诃德》对现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4简要说明《麦克白》中人物心理的刻画笔法 三、论述(每题25分,3选2) 1以英国文学为例,说明浪漫主义文学中的异国情调 2以《变形记》为例,说明20世纪西方小说的基本特征 3以《鸟》《巨人传》《乌托邦》等作品为例,说明欧洲古典文学中的理想国主题 四、作品分析(30分) 分析一下作品,字数不得少于1000字(作品略,不知是谁的文章) 2006年 外国文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潘多拉的盒子、温柔的新体诗派、拜伦式英雄、魔幻现实主义、迷惘的一代、音乐小说 二、简答(每题10分) 1简要谈谈你本人对下列作品最深的一点体会(不必面面俱到,仔细集中谈一点体会即可。3题选作2题) (1)《安娜卡列尼娜》 (2)《雪国》 (3)《老人与海》 2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在苏联战争题材文学中有何地位

唐宋文学试题(附答案)

先秦至唐宋文学史试题库 (客观试题) 第一套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0分) 1、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和风诗中最长的一篇是。 3、“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一语出自一书。 4、《春秋》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体史书。 5、“路漫漫其修远兮,”见于屈原的《________》。 6、《阮步兵集》的作者是________。 7、陶渊明《饮酒》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问君何能尔,________。 8、文学史上认为西汉枚乘所作的《七发》是向转 变时期的作品。 9、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 材进行大量诗歌创作的杰出诗人。 10、庾信的诗,初步融合了南北诗风,杜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又说:“庾信平生最萧瑟,。” 11、被誉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___ _。 12、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为历来所公认的主要风格是“_ __ _”。 13、李白诗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小谢”指________。

14、杜甫的《》被称为生平第一快诗”。 15、“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自欧阳修《》。 16、,乱红飞过秋千去。 二、单向选择题(每题1分,计10分) 1、《诗经》中国风的篇数是()。 A一百六十篇B三百零五篇C一百零五篇D四十篇 2、我国历来将“风”、“骚”并称,这里指我国古代的优秀诗歌作品是() A屈原和宋玉的作品B原始歌谣和原始神话 C《诗经》和《楚辞》D《国风》和《离骚》 3、秦代唯一的作家是() A吕不韦B秦始皇C李斯D赵高 4、下列属于《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人物的事() A侯生B高渐离C范增D田蚡 5、标志汉大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是() A司马相如的《子虚赋》B贾谊的《吊屈原赋》 C枚乘的《七发》D杨雄的《羽猎赋》

比较文学四套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16分) 1、英文中的“比较文学”一词是年由在一书中确定并使用的。 2、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最终诞生于世纪年代末至90年代。 3、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是、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问世、和比较文学学位论文与工具书的出现。 5、世界比较文学大致可以分为、和三大学派。 7、当代文类学把文学作品分、和戏剧类三大类。 8、《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10、形象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和 两方面。 12、中国大陆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是1984年卢康华、孙景尧所著 的。 二、简要回答:(30分) 1、什么是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2、什么是“期待视野”? 3、什么是“社会总体想象物”? 三、论述:(54分) 1、试论述跨学科研究。 2、试述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消极作用和积极意义。

一、填空:(16分) 1、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是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进入高等学校的课堂和。 2、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开始得比较早,但是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在 世纪年代。 3、渊源学分为,,, 和集体的渊源。 4、当代文类学把文学作品分抒情类、和三大类。 5、比较文学的可比性由、跨越性和三个条件组成。 6、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各种文学关系大致包括、 和三个方面。 7、《管锥编》的作者是。 二、简要回答:(30分) 1、什么是题材研究? 2、什么是“文学误读”? 3、什么是“套话”? 三、论述:(54分) 1、试从形象学研究的角度谈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人对中国人形象的描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试述比较文学的三大学派及其基本特征。

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英文中的“比较文学”一词是年由在一书中确定并使用的。 2、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开始得比较早,但是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在 世纪年代。 3、世界比较文学大致可以分为、和三大学派。 4、中国大陆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是1984年卢康华、孙景尧所著 的。 5、比较文学的变异研究包 括、、、接受学 和。 6、梵·第根的代表作是。 7、中国大陆第一部以“比较诗学”为名的著作是。 8、《原始文化》的作者是。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什么是比较文学? 2、跨文明阐发研究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3、在文学的他国化过程中,接受国如何以本民族的文化规则和思维方式为主? 4、跨文明对话研究的主要方式有哪些?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 1、试述比较文学的三大学派及其基本特征。 2、试论述诗学与比较诗学的区别和联系。

推荐-广播电视大学试题开放本科20XX年7月 53 比较文学

试卷编号:5003 座位号 广播电视大学20XX年春季学期开放教育本科期末考试 《比较文学概论》试题 秦皇岛电大试题库(https://www.360docs.net/doc/fc7372344.html,/test)20XX年7月 一、填空题(每个1分,共15分) 诸方面的联系,这种研究叫比较文学的研究。 2.巴登斯贝格是第一个系统地采用严密的考证方法研究外国文学对法国文学影响的学 者。1921年,他创办了法国《》,这份杂志成了法国比较文学的喉舌。 3.从现代意义的比较文学来说,中国比较文学的源头可以上溯到1897年,和 从法国归来的王子仁,合译了法国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一书。 4.所谓“”,简单说来,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 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5. 一般是指世界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基本现象,包括题材、题旨、 主题、意象等等。 6.在接受美学看来,垂直接受和决定了作品的深度和广度。 7.读一部作品,往往有不同的方式,方式不同读出来的意义也就不同。第一种方式是 传统的方式;第二种方式是的方式;第三种方式是结构主义的方式;第 四种方式是叙述学的方式,第五种是心理学的方式。 8.从自我的观点来阐释他者,在从他者的观点来阐释自我,这就是“”。 9.从社会文化背景来看,影响西方文化发展的三大外在因素是、基督 教教义和近代科学,尤其是前两大因素。 10.中国古典戏曲接近文体,欧洲传统戏剧的重心是。 11.1907年,鲁迅在日本写作长篇,系统地追寻了“摩罗”诗人在欧 洲各国的踪迹。 12.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说对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引起了质的变 化,在和文学批评方面也引起了很大的革新。 13.关于各门艺术间的差别,西方艺术理论作了很多探索,最著名的是莱辛 的。 14.跃出”一种艺术载体,要求在另一种载体中得到表现的现象,钱钟书称之为“出位 之思”,叶维廉则称之为“”。 二、判断题。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法后面打“╳”,并简 要说明理由或举例说明。(每个6分,共30分) () 2.“和而不同”是研究比较文学的重要原则。() 3.如果说题旨更依赖于客观的素材,那么,主题则更与作家的主观思想联系在一起。 ()

古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古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一、填空题 1、诗与梅尧臣齐名,并称“苏梅”的是_______. 2、在诗、散文、词、书法、绘画等方面均有杰出的成就,堪称宋代文艺全才的是_______。 3、_________的《窦娥冤》表明,窦娥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统治的腐败。 4、元曲中最有特色的对仗形式是___________ 5、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点醒题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高明的《_____》写的是蔡伯喈、赵五娘的故事。 7、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明代作家是___________。 8、刘基的《__________》是一篇讽刺小品。“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出自于此。 9、王禹偁《待漏院记》里的"漏"指________ 10、"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出自《________》 11、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_______的词句 12、南宋刘克庄称_______是宋诗的开山之祖 13、《书愤》(七言律诗)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_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__________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 14、欧阳修《秋声赋》中与“其容清明”相应的文句是________。 15、周密《观潮》一文选自他所著的《________》 16、《西厢记》里“蜗角虚名”一句,典出《________》 17、《窦娥冤》中,“东海孝妇”的典故出于《_________》 18、明代强调文学应“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流派是__________。 19.宋代第一个提倡"革弊复古",以"韩柳文章李杜诗"为慕效的是______。 20.《牡丹亭》(惊梦)中扮演春香的角色是____________。 2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向林冲通报东京来人情况的是____________。 22.在拟话本中,与作品的主要故事在思想上有关联的可以独立成章的小故事称为_______。 23.___________ 是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 24.关汉卿《窦娥冤》中,窦娥的三桩誓愿除六月飞雪、大旱三年之外,还有一桩是_________。 25.《桃花扇》(余韵)中,唱南曲【秣陵秋】,抨击阮大铖误国的是___________。 26.《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诱骗唐僧,先后化为三种假象。这三种假象依次是_______。 27.《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____________是造成杜十娘悲剧的根本原因。 28.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中___________用了白居易《长恨歌》诗意。 29.__________是书法自成一格,号“六分半书”,且善诗文的清代作家。 30.张养浩《潼关怀古》“山河表里潼关路”中的“山”指______。 31.梁辰鱼《浣纱记》所写的故事发生在_____。 32.蒲松龄《婴宁》中,记述进入深山寻得婴宁,倾诉爱慕之情的人物是______。 33.《快嘴李翠莲记》选自_________。 34.元好问《岐阳》所写战事的交战双方是__________。 35.《朝天子》(咏喇叭)中“喇叭”喻指___________。 36.《群英会蒋干中计》中三个最主要的人物是__________。 37.《西湖七月半》选自张岱的_________。 38.睢景臣套曲《高祖还乡》用来起头的曲牌是__________。

比较文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比较文学试题 梁锋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 1、“比较文学”一语中的“文学”一词的含义实际上只是()的意思。 A. 文学作品 B. 文学创作 C.文学研究 2、“诗学”概念起源于() A.古罗马 B.古希腊 C.古埃及 3、我国文学史上将诗歌和科学完美结合的杰作《天问》的作者是()。 A.屈原 B.李白 C.苏轼 4、对中国古代文学影响最大的外来宗教是()。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5、《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A.刘勰 B.钟嵘 C.司空图 6、“五四”时期,我国的文学翻译把哪国文学放在第一位() A.美国 B.俄罗斯 C.英国 7、下列套话中,哪个不是中国人用来描绘日本人的() A.倭寇 B.小日本 C.鹰钩鼻 8、杨贵妃和“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两个文学形象可作()研究 A.阐发 B.接受 C.平行 9、古希腊的悲剧大多属于() A.命运悲剧 B.性格悲剧 C.形而上悲剧 10、《管锥编》的作者是()。 A、钱仲书 B、鲁迅 C、郭沫若 二、多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15分) 11、既从事文学创作,又对佛学有精湛研究的代表性文人包括() A.王维 B.谢灵运 C.李白 D.杜甫 E.白居易 12、古代中国涉及文学分类的着作有() A.《典论论文》 B.《昭明文选》 C.《文章辨体序说》 D.《文体明辨序说》 E.《文章流别论》 13、“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这句话提到的两位词人是() A.辛弃疾 B.柳永 C.李清照 D.苏轼 E.陆游 14、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有() A、开放性 B、综合性 C、跨越性 D、讽刺性 E、赞扬性 15、西方悲剧大致可分为哪几类() A.命运悲剧 B.性格悲剧 C.社会悲剧 D.形而上悲剧 E.悲喜剧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6、形象学17、平行研究18、母题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9、比较文学的三大学派及其基本特征: 20、简述主题与母题的关系。 五、论述题(30分) 21、怎样对待“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矛盾

古代文学唐宋部分期末考试资料

名词解释 初唐四杰:指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他们扩大了诗歌题材,初步摆脱了南朝柔弱绮丽的文风,给诗坛带来清新健康的气息,上承梁陈,下启沈、宋,在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闻一多先生称他们是“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的作家 上官体:唐高宗后期,介于贞观、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新的诗风。上官体风格绮错婉媚,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上官仪对诗歌体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体物图貌的细腻精巧方面,其诗冲淡了齐宋诗风的浮艳雕琢,缺乏慷慨激情和雄杰之气。 山水田园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在陶渊明以来的田园诗和谢灵运以来的山水诗的基础上,偏重于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大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闲适心情,偶尔反映农家现实生活。所作以五言为主,风格多清淡恬静,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和审美价值。代表诗人有储光羲,裴迪,丘为等,而以王维,孟浩然为首,故后世又称王孟诗派。 边塞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其诗长于七言,特别是七言歌行,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表现征人思妇的思想感情,大多具有爱国感情和进取精神,显示浓厚的生活气息,风格多慷慨悲壮。代表诗人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等,而以高适,岑参为首,故后世又称高岑诗派。 新乐府:即“新题乐府”,相对古乐府而言,指的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不再以入乐于否作标准,新乐府诗创始于杜甫,为元结,顾况等继承,又得到白居易,元稹的大力提倡。 新乐府运动: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等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运动,是中唐革新思想在诗坛的反映。李绅对新乐府运动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张籍,王建也创作了不少新乐府诗。 古文运动:广义上是一场以复兴儒学为号召的政治革新运动,狭义上是指中唐贞观年间以韩愈柳宗元为领袖的一场以倡导古文,谋求政治核心的文学革新运动,争取文体挣脱骈文的桎梏,旨在谋求文体文风文学语言等方面实行变革的散文革新,它带来了散文创作的大繁荣,造成了中国古典散文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扭转了六朝至唐初骈文统治文坛的局面,在散文的思想和艺术发展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唐传奇:唐代文人短篇小说的统称,指在前代志怪小说和史传文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言小说,传奇作者更注重作品的审美价值,注重小说愉悦性情的作用,形成作章好奇有意为小说的特点情节完整,生动曲折,注重刻画人物性格,反映更加复杂的社会内容,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阶段。“传奇”一词始于元缜的《莺莺传》。 诗庄词媚:是对诗词总体特征的一种概括,这首先表现在诗词的题材内容上,诗多表达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沉浮为主,词多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其次体现在诗词的风格上,即使同样的题材,在诗词中也会呈现不同的风格。如怀古题材的诗多沉郁苍凉,而词却往往在历史沧桑中插入艳情。再次体现在诗词的语言上,词的语言相比于诗显得更精美典雅、轻灵细巧、纤柔香艳。 花间词派:西蜀词派,以韦庄为首。最推崇晚唐诗人温庭筠。花间词得名于后蜀赵崇祚编的《花间集》,最早的文人词总集,收录唐五代词人、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500首,花间词大多反映的是“花间尊前”的娱宾遣兴之作,在内容上转向闺阁情怀及内心世界,风格上轻柔艳丽,崇尚雕饰,追求婉媚,形成了缛彩轻艳的花间词风。 西昆体:是以《西昆西州唱集》而得名,宋初形成的一种新的诗风,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等。其写诗的目的是历览遗编,研味前作,揖其芳润,发于希慕。更迭唱和,互相切靡。西昆集中的诗雕润密丽,音调铿锵。效仿李商隐诗的诗风,对仗工整,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同时由于专门模仿而徒得其华丽的外表而缺乏内在的气韵,缺乏创新,没有自成一家的气概。 江西诗派:出现在南宋后期,得名于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这些作家在创作上都遵循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主张,用典,借鉴前代文学经典。风格上瘦硬生新,后到杨万里时才提出“活法”,不能拘泥于后人。后期受靖康事变的影响,诗风发生深刻变化,诗人开始出现爱国情怀以及忧国忧时之思。形成“一祖三宗”的门派流程,一祖是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简答和论述 试述陈子昂诗的诗歌革新理论的要点 陈子昂在《修竹篇序》里表达了他的诗歌主张,一、他用“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概括了前代文学的弊

唐宋文学试题

唐宋文学试题 一、填空题 1.被誉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__王昌龄__。 2.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为历来所公认的主要风格是“__现实主义__”。 3.在韩孟诗派中,以瘦硬奇警为诗风特点,直接影响宋代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是_孟郊_。 4.北宋后期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是__李清照__。 5.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题又作《渭城曲》。 6.李白诗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小谢”指_谢朓_。 7.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称为生平第一快诗”。 8.李贺《雁门太守行》表现大兵压境:“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9.欧阳修《醉翁亭记》称“野芳发而幽香”,这是_春末夏初_季景色。 10.秦观《踏莎行》寓有深意的名句是:“郴江幸自绕郴山,__为谁流下潇湘去______。”11.姜夔《扬州慢》:“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杜郎”指_杜牧_。 12.唐代文学的发展,大体上可以_安史之乱__为分界线,前后起了很大的变化。 13. 杜诗的多样风格中,最具特征性的是杜甫自道的“_______________”。 14. 白居易的生平与思想可分前后两期,以四十四岁时被贬__江州司马__为分界线。 15. 五代词有两个创作中心,一为_西蜀_,一为南唐。 16. “苏梅”指的是北宋两位齐名的诗人_苏舜钦_和梅尧臣。 17. 大晟词人中,影响最大的是__周邦彦_。 20.隋代前期,主要是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诗比较好,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四友”是指___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 22.陈子昂在__《修竹篇序》__一文中,正面提出他的诗歌革新主张,这篇文章标志着唐代诗风的__________。 23.王维前期写的自然景物诗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诗中名句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4.张籍代表作为__________,诗中描写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对比的形象。26.李白用“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赞美唐代诗人__孟浩然__。 27.杜甫千古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见于《_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_》一诗。28.白居易的讽谕诗往往“卒章显其志”,如《轻肥》:“_是岁江南旱 __,衢州人食人。”29.晚唐著名的小品文作者有皮日休、陆龟蒙和__羅隱__。 30.花间词派以_李商隐__为楷模。 31.《与高司谏书》、《朋党论》的作者是__欧阳修__。 32.苏轼与父亲_苏洵_、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33.陆游把自己的诗集定名为《_剑南诗稿_》。 36.自居易最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是与《与元九书》。 37.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在诗歌创作中始终豪情满怀,有“诗豪”之誉的唐代诗人是——刘禹锡。 39. 体现陈子昂诗歌革新精神的主要作品是他的《感遇》三十八首。 42.南宋初期,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确立了江西诗派的名称。

比较文学模拟考试试题与答案

比较文学模拟考试试题 与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一、选择题1、下面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比较文学所具有的作用(A)A 比较文学研究创造了“世界文学”的时代。B 比较文学使文学研究的视野和范围更扩大了。C 比较文学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学的共同规律。D 比较文学研究能使各民族增强相互了解。 2、下面哪一项是法国学派的特点( B )A 法国学派重视中西文学的比较研究。B 法国学派重视具有事实联系的影响研究。 C 法国学派认为各民族的文学没有优劣之分。 D 法国学派最早倡导了无事实联系的平行研究。 3、下面哪一项,与美国学派的产生没有关系(C )A 第二次大战后,美国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已经不亚于欧洲。B 在20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在美国兴起了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思潮,名为“新批评”。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国的强大,美国人认为美国的比较文学已经处于世 界的领先地位。 D 美国学派不满意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欧洲中心论” 4、下面哪一项属于文类学研究的问题( C )A 《西游记》在个别情节上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相似之处。B 孙悟空与神猴形象的关系。 C 《西游记》与《罗摩衍那》在叙述方式和体裁形式上的不同。 D 《西游记》中人物形象的变异问题。 5、下面关于媒介学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媒介学研究接受国在接受过程中所受的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 媒介学研究文学影响的传播过程。 C 媒介学研究以翻译为主的传播手段。 D 媒介学主要研究媒介者、媒介工具和媒介过程。 6、形象学十分强调对“主观性”的分析,下面对这种主观性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A 形象学十分注重对主观性进行分析,因此,形象学就没有什么客观依据可言。B 在形象学研究中,我们必须把握当时民众的社会心理。C 一个国家之所以对某一个国家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想象,它的文化传统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D在形象学的研究中,一定要兼顾对历史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只有这样,形象学的“主观性”才不至于走向极端。 7. “乌托邦想象”产生的动因是( C )A 认为只有本民族的文化才是最优秀的文化。B 无意识地通过贬低别民族的文化而赞美本民族的文化。 C 对本民族的制度和文化感到不满意,而向往更美好的社会。 D 这样的向往满足了人们的一些梦想。 8、佛教对中国文学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下面哪一项属于文类方面的影响( C )A 佛教里包含着很多神异的故事,这些神异故事有很多被《搜神记》等志怪小说所收罗进去。B 佛教进入中国以后,大大刺激了一部分中国诗人的宗 教意识,因此,在诗歌中,很多带有佛教意味的诗出现了。 C 佛经变文不仅直接导致了民间说唱形式的出现,而且影响了后来话本、词话等说唱形式的文学的出现。 D 《西游记》中的很多神魔形象都有佛教故事中类似形象的影响。 9、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主题学研究的范围( D )A 具可比性的不同民族的作品之间所包含的人物形象。B 诗歌中间所包含的意象的相似。 C 相似的故事情节。 D 大致相似的体裁类型。 10、下面有关比较文学的“译介学”的研究对象的说明中,哪一项是正确的。(C)A 译介学就是研究文学翻译和其他翻译作品。B 译介学就是研究文学翻译中出现的各种变异现象。C 译介学主要研究一个作品从一种语言转变为另一种语言,从一种文化环境中进入另一种文化环境时所产生的种种变异现象。D 译介学主要研究文学翻译的语言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原作语言的蕴含。 11、下面所列举的在文学翻译中的词的文化意义不同的几种现象中,哪一种是文化意义增加的例子。( C )A 象“阴阳”、“道”、“气”这样一些词,很难在西方语言中找到等价的词。B 西方人把银河系叫做“Milky Way”,而中国则把它叫做“银河”。C 美国的小说《麦迪逊县的桥》,被翻译成中文后,成了《廊桥遗梦》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D “狗”在中国往往被用在贬义词当中,而西方通常不带有这样的贬义。 12、比较诗学的出现时期是( D )A 比较诗学在亚里士多德以后就有了。B 比较诗学在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出 现以后就有了。 C 比较诗学在中西比较诗学出现以后才出现。 D 比较诗学在美国学派出现以后才出现。

唐宋文学复习题及答案

唐宋文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初唐四杰:指初唐著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王勃明确反对当时“上官体”,“思革其弊”,得到卢照邻等人的支持。他们的诗歌,从宫廷走向人生,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骈文也在词采赡富中寓有灵活生动之气。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 2、汉魏风骨:即建安风骨。唐初由陈子昂提出,用以反对没有风骨兴寄的文风作品,而提倡一种多悲凉慷慨之气、寄托济世功业理想和人生意气的文风理想。 3、上官体指初唐诗人上官仪诗歌创作所形成的风格。他的诗多应制奉和、与宴咏物之作,内容贫乏,而富丽精工,以“绮错婉媚”为其特色。 4、初唐宫体诗指初唐时期由于李世民提倡而存在数十年的宫体诗现象。其代表为虞世南、上官仪、文章四友、沈佺期、宋之问等。特征是延续六朝宫体诗题材,多写宫廷,应和唱答,颂圣饰世。对文学史影响是使得格律诗进一步成熟。 5、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是唐代很能代表盛唐气象的一个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为王维孟浩然。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该流派艺术上特征是多大力描写山水田园的

秀美,追求恬静平淡清远的情调。 6、沉郁顿挫:杜甫诗的主要艺术风格名称。沉郁和顿挫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般而论,沉郁是指作品中意境的深远和情调的浑厚,顿挫本来是指一种舞蹈动作,在诗歌创作上则是形容一种有节奏的思想感情的震荡。沉郁一般与作品的主题内容有关,而顿挫则与作品的谋篇、结构、遣字造句的技巧有关。清人吴瞻泰《杜诗提要》云:“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但无论内容或技巧,都是和作品的风格分不开的。 7、郊寒岛瘦语出苏轼,主要指孟郊诗歌幽僻清冷苦涩意象及峭硬风格,和贾岛诗歌那种类乎僧诗的清寂禅境风格。 8、元和体: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开始流行的诗体专称。有广狭二义:广义指唐宪宗元和以来各种新体诗文。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元和以后,为文笔则学奇诡于韩愈,学苦涩于樊宗师;歌行则学流荡于张籍;诗章则学矫激于孟郊,学浅切于白居易,学淫靡于元稹,俱名为元和体。”认为元和以后流行的新的文风、诗风,是由韩愈等元和时的著名作家开创的,所以总称之为元和体。狭义是指元稹、白居易诗中的次韵相酬的长篇排律和包括艳体在内的流连光景的中短篇杂体诗。 9、大历十才子:指以钱起卢纶为代表的大历初年在长安参加重要唱和活动而为世人瞩目的十位诗人,由于风格比较一致,故称。他们不象盛唐诗人那样充满兼济理想,而是集情趣于山水,寄心绪于景物。写日常细事,抒发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

比较文学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比较文学》练习测试题库 一、填空题: 1、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一是;二是 2、真正意义上的比较文学产生于世纪末。它的出现与当时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3、从比较文学的眼光看,我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与世界各国文学、、、的历史。 4、法国学者基亚认为比较文学实际上是史。 5、季羡林先生说过,从全世界文学艺术的历史来看,文艺理论真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确有创见而又能自成体系的只有三个地方,一个是,一个是,一个是从古代希腊、罗马一直到今天欧洲国家所在的广大地区。 6、在《长篇诗在中国何以不发达》一文中以一种宏观的视野,从传统文化、民族性格等方面探讨了缺类问题。 7、比较文学就是要突破各种学术研究的界限,“打通”整个文化领域,使文学研究进入了性研究的新阶段。 8、从积极的意义上看,东西方文化的沟通常常是在中实现的。 9、置身于接受者的立场,探讨作家作品的源流,分析它们所受到的各国文学的影响,这一研究被称为。 10、比较诗学是一门从跨文化的角度对、的比较研究。 11、比较文学是一门跨越民族,,文化和的文学研究。 12、比较文学要求在研究中国文学时,应以为背景,以为参照系统,认识和评价自己。 13、丹纳《艺术哲学》中提出的制约文学发展的三大要素中与达尔文进化论的“外界条件”相对应的是和。 14、文学理论对音乐的借鉴体现在对音乐和的吸收上。 15、在西方历史上,古希腊哲学家首创的哲学专题论文引起了哲学和文学的分化。 16、钱钟书先生曾倡导法,它不仅表现在文学范围内地域、时代、文类诸界限的打破,而且推向整个文化领域,体现为各个学科门类的汇通。 17、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18、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一书中使用了“世界文学”这个概念。 19、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初叶席卷全欧的文学思潮为比较文学的诞生准备了文学土壤。

唐宋文学试卷及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感遇》三十八首的作者是陈子昂。 2、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盛唐诗人是王维。 3、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中唐诗人是白居易。 4、晚唐合称“小李杜”的诗人是李商隐、杜牧。 5、南唐二主指李璟、李煜。 6、被称为“张三影”的宋代词人是张先。 7、《小山词》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词集。 8、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的中“一祖”指杜甫,“三宗”是指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二)名句填空: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8、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9、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不属于“初唐四杰”的诗人是A。 A 陈子昂 B 王勃 C 杨炯 D 卢照邻 2、被殷璠《河岳英灵集》称为“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的诗人B。 A 孟浩然 B 高适 C 岑参 D 李益 3、下列不属于“永州八记”的文章是A。 A 《游黄溪记》 B 《小石潭记》 C 《始得西山宴游记》 D 《钴鉧潭记》 4、《笠泽丛书》的作者是C。 A 皮日休 B 罗隐 C 陆龟蒙 D 李群玉 5、宋初三体诗中“西昆体”学习的唐代诗人是D。 A 李白 B 白居易 C 杜牧 D 李商隐 6、提倡“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宋代诗人是A。 A 黄庭坚 B 陆游 C 苏轼 D 杨万里 7、“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这是A中的名句。

比较文学考试题

比较文学考试题 填空: 1、“比较文学是一种以寻求人类文学共通规律和民族特色为宗旨的文学研究。它是以世界文学的眼光,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各种文学关系进行的跨文化的研究。” 2、 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即“三种关系”叉关系。 3、比较文学研究的性质即“四个跨越”: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 4、 比较文学的“三个特性” 5 67的中国渊源(如日本和歌集《万叶集》与中国文学);研究方式有印象渊源、口 传渊源、笔述渊源、孤立的渊源、集体的渊源。 8 9主题与题材。 10、主题学的一般分类:题材研究、母题研究、情境研究、意象研究、典型的人物形 象研究 名词解释: 1、可比性:在跨国家、跨学科和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寻求同的学理依据,是比 较文学研究赖以存在的逻辑上的可能性和前提。在比较文学发展的不同时期,这种学理依 据不断拓展。可比性是一种客观存在。 2、影响:指一国作家从外国作家、作品中获得一些新的思想与艺术因素,并有机地 融入到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去的现象。 3、流传学:又称誉舆学,传统影响研究的模式之一。研究放送者在他国的际遇、影 响及被接受的情况。 4、渊源学:从接受者的立场,探讨作家作品的来源,分析他们所受到的各国、各民族、各语种文学的影响。 5、媒介学:主要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之间产生影响联系的具体途径、方法手 段及其原因与规律。即,研究一国文学是怎样传播到另一国去的。 6、形象学:是20世纪60、70年代诞生的一门比较文学的分支学科。它研究“他者”的形象,即对一部作品、一种文学现象中异国形象的研究。如,“晚清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伏尔泰笔下的中国形象”。 7、平行研究:指将那些有“可比性”而没有直接联系的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加以 比较,研究其异同,并导出有益的结论。 8、“缺类”现象:指一种文体在某国或某民族 文学中存在但在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中却没有,或者,即使有,其实质或表现形式又相 差甚远的现象。 9、情境研究:探讨情境怎样从一个国家(民族)传入另一个国家(民

中国古代文学史(隋唐宋文学)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隋唐宋文学)试题(一) 一、填空(每空1分,共7分): 1 、白居易把自己的诗歌分为讽喻、感伤、闲适、杂律四类,《卖炭翁》属于其中的 ___ 类,《长恨歌》属于其中的____ 类。 2 、唐诗有古体、近体的分类,杜甫的《丽人行》属于____ 体诗,李商隐的《无题》(相见 时难别亦难)属于_____ 体诗。 3 、宋代新鲜活泼的“诚斋体”诗风是由诗人_____ 创立的。 4 、柳永描写城市风貌的词作名篇是_____ ,苏轼登临怀古的词作名篇是_____ 。 二、指出下列语句所自篇目或作者(每小题 1分,共7分): 1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2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3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4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5 、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6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7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5分,共10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 5分,共40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 12分,共36分) 答案: 一:1 、讽谕;感伤。 2 、古体;近体。 3 、杨万里。 4 、《望海潮·东南形胜》。 二:1 、杜甫(《丽人行》) 2 、白居易(《长恨歌》) 3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4 、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 5 、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6 、黄庭坚(《题竹石牧牛》) 7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三、名词解释:

1、易安体: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种词风,因她号易安而得名。其具体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情感真实动人。真实地袒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大胆而又真切。第二,语言浅显自然,却又韵味无穷。第三,情感表现形象具体而富有美感。 2、辛派词人:这是南宋受辛弃疾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词派。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他们在辛弃疾的影响下,用词来抒发爱国情感,豪放慷慨如辛弃疾,但题材不如辛词广,风格不如辛词多样。多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过于直率,不如辛词蕴藉。 四、简答题 1、宋词繁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宋词的繁荣与宋代特殊的时代背景和词的文体特点有密切的关系。词产生于民间,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娱乐色彩。宋代由于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文官享受的待遇非常优厚。宋太祖在“杯酒释兵权”时,就公开鼓励大臣们“多买歌儿舞女”。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整个社会形成了竞相追求享乐的风气。又由于宋代(特别是北宋)社会相对安定,政局相对稳定。词这种带着浓厚的娱乐色彩,几乎没有传统的政治、道德负荷的文学形式,在宋代终于找到了最为适宜的生长环境,所以便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发展起来了。 2、宋词发展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宋词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时期。北宋初中期的词沿袭了唐五代词的特点,在形式上以小令为主,内容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艺术上多用白描手法。代表词人主要有柳永、张先、欧阳修、晏殊、晏几道等,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柳永。北宋后期的词,最大的特色是词的诗化,主要词人有苏轼、秦观、周邦彦、贺铸等。南宋前期的词强烈地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主要词人有李清照、张孝祥、张元干等。南宋后期的词分为两派:一派以辛弃疾及其追随者为代表,多表现爱国精神;一派以姜夔、吴文英等为代表,主要在艺术上精雕细刻。 3、柳永词在内容上主要有哪几类?其主要的代表作是什么? 参考答案: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主要表现男女爱情、离愁别恨。代表作是《雨霖铃》。第二类着重表现羁旅行役之苦。这一类可以《八声甘州》为代表。第三类是描写城市风光。《望海潮》(东南形胜)是这一类的代表作。 4、柳永词从风格上分为哪几类?其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从风格来说,柳永的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雅词,一类为俗词。近代著名学者夏敬观说:“耆卿词当分雅俚二类。雅词用六朝小文赋作法,层层铺叙,情景交融,一笔到底,始终不懈。俚词袭五代淫波之风,开金元曲子之先声,比于里巷歌谣,亦复自成一格。”(《手评乐章集》)指出了柳永词两种不同风格的词的特点。所谓雅词,主要是内容多写男女恋情,但语言比较典雅,表现含蓄,表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所谓俗词,主要是语言通俗,内容多写男女恋情,但为了迎合下层市民的审美趣味,往往写得大胆直露,体现了下层市民的审美要求。

比较文学模拟考试试题 与答案

一、选择题1、下面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比较文学所具有的作用(A)A 比较文学研究创造了“世界文学”的时代。B 比较文学使文学研究的视野和范围更扩大了。C 比较文学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学的共同规律。D 比较文学研究能使各民族增强相互了解。 2、下面哪一项是法国学派的特点( B )A 法国学派重视中西文学的比较研究。B 法国学派重视具有事实联系的影响研究。 C 法国学派认为各民族的文学没有优劣之分。 D 法国学派最早倡导了无事实联系的平行研究。 3、下面哪一项,与美国学派的产生没有关系(C )A 第二次大战后,美国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已经不亚于欧洲。B 在20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在美国兴起了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思潮,名为“新批评”。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国的强大,美国人认为美国的比较文学已经处于世 界的领先地位。 D 美国学派不满意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欧洲中心论” 4、下面哪一项属于文类学研究的问题( C )A 《西游记》在个别情节上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相似之处。B 孙悟空与神猴形象的关系。 C 《西游记》与《罗摩衍那》在叙述方式和体裁形式上的不同。 D 《西游记》中人物形象的变异问题。 5、下面关于媒介学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媒介学研究接受国在接受过程中所受的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 媒介学研究文学影响的传播过程。 C 媒介学研究以翻译为主的传播手段。 D 媒介学主要研究媒介者、媒介工具和媒介过程。 6、形象学十分强调对“主观性”的分析,下面对这种主观性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A 形象学十分注重对主观性进行分析,因此,形象学就没有什么客观依据可言。B 在形象学研究中,我们必须把握当时民众的社会心理。C 一个国家之所以对某一个国家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想象,它的文化传统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D在形象学的研究中,一定要兼顾对历史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只有这样,形象学的“主观性”才不至于走向极端。 7. “乌托邦想象”产生的动因是( C )A 认为只有本民族的文化才是最优秀的文化。B 无意识地通过贬低别民族的文化而赞美本民族的文化。 C 对本民族的制度和文化感到不满意,而向往更美好的社会。 D 这样的向往满足了人们的一些梦想。 8、佛教对中国文学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下面哪一项属于文类方面的影响?( C )A 佛教里包含着很多神异的故事,这些神异故事有很多被《搜神记》等志怪小说所收罗进去。B 佛教进入中国以后,大大刺激了一部分中国诗人的宗教意识,因此,在诗歌中,很多带有佛教意味的诗出现了。 C 佛经变文不仅直接导致了民间说唱形式的出现,而且影响了后来话本、词话等说唱形式的文学的出现。 D 《西游记》中的很多神魔形象都有佛教故事中类似形象的影响。 9、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主题学研究的范围?( D )A 具可比性的不同民族的作品之间所包含的人物形象。B 诗歌中间所包含的意象的相似。 C 相似的故事情节。 D 大致相似的体裁类型。 10、下面有关比较文学的“译介学”的研究对象的说明中,哪一项是正确的。(C)A 译介学就是研究文学翻译和其他翻译作品。B 译介学就是研究文学翻译中出现的各种变异现象。C 译介学主要研究一个作品从一种语言转变为另一种语言,从一种文化环境中进入另一种文化环境时所产生的种种变异现象。D 译介学主要研究文学翻译的语言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原作语言的蕴含。 11、下面所列举的在文学翻译中的词的文化意义不同的几种现象中,哪一种是文化意义增加的例子。( C )A 象“阴阳”、“道”、“气”这样一些词,很难在西方语言中找到等价的词。B 西方人把银河系叫做“Milky Way”,而中国则把它叫做“银河”。C 美国的小说《麦迪逊县的桥》,被翻译成中文后,成了《廊桥遗梦》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 D “狗”在中国往往被用在贬义词当中,而西方通常不带有这样的贬义。 12、比较诗学的出现时期是( D )A 比较诗学在亚里士多德以后就有了。B 比较诗学在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出现以后就有了。 C 比较诗学在中西比较诗学出现以后才出现。 D 比较诗学在美国学派出现以后才出现。

古代文学(唐宋部分)试题整理

古代文学(唐宋部分) 名词解释 : 1、 初唐四杰 他们是王勃,杨烱,卢照邻,骆宾王。四杰大都生于唐贞观年间,他们都属于一般士人中确有文才而自负很高的诗人,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其创作活动集中在高宗至武后时期,他们具有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有一种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他们的诗风代表了与宫廷诗风不同的一般士人的诗风。其代表作有卢照邻的《行路难》,骆宾王的《帝京篇》,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杨炯的《从军行》。 2、 沈宋 初唐诗人沈佺期同宋之问的并称。二人之所以著名,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律诗形式方面所做的贡献。他们的五七言近体诗歌作品标志着五七言律体的定型。沈宋都曾为宫廷诗人,所作律诗多为应制奉和之作,内容虽无甚可取,但词采精丽,且数量较多,又大都合律,使律诗的粘对规律逐渐为一般诗人所遵守,影响甚大,为近体诗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代表作宋之问的《度大庾岭》、《渡汉江》。 3、 山水田园诗派 山水田园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为作品主要内容的一个诗派。田园诗起源于东晋陶渊明,山水诗始于南朝宋谢灵运,至盛唐朝时王维、孟浩然诸人,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艺术技巧较高。王维是该派艺术成就最高的诗人,名篇有《山居秋暝》《鸟鸣涧》等,孟浩然和王维齐名,名篇有《过故人庄》《宿建德江》等。 4、 边塞诗派 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盛唐边塞诗全面成熟。该派诗人大都有边塞生活体验,描绘了壮阔苍凉、绚丽多彩的边塞风光,而且抒写了请缨投笔的豪情壮志以及征人离妇的思想感情。其诗作情辞慷慨、气氛浓郁、意境雄浑,多采用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的形式。杰出诗人及作品高适《燕歌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 5、 诗史 “诗史”是后人对杜甫诗的评价。杜甫用他的诗,反映了他所生活时代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其中所提供的史实,甚至可以补充历史记载的不足,具有史的认识价值。不仅如此,他的诗还提供了比事件更为广阔、更为具体也更为生动的生活画面。代表作 《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总称“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总称“三别”。 6、大历诗风 大历时期的诗人司空曙、李端、卢纶等的创作风格,集情趣于山水,寄心绪于景物,写日常生活细事,自然风物和羁旅愁思,抒发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外的隐逸风调。但这时期的诗歌题材风格比较单调,偏重诗歌形式技巧,格律规整,字句精工,大多是五言近体。 7、韩孟诗派 韩孟诗派是指中唐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诗歌流派,这个 诗派创作的特点是通过抒写个人的不幸遭遇来揭示社会的弊病,他们主张“不平则鸣”和“笔补造化”,苦吟以抒愤,并互相切磋酬唱。他们诗风尚奇求险,韩愈奇而雄,孟郊奇而古。 他们具有独特的审美品味,他们在艺术上力求避熟就生,标新立异,注重苦吟和锤炼功夫,力矫大历诗风的平弱纤巧。代表作韩愈的《晚春》 、孟郊的《游子吟》。 8、不平则鸣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不平则鸣”理论。他的“不平则鸣”,包括抒发各种类型的情志。因此,从本质上看,“不平则鸣”应是和司马迁提出的“发愤著书”说一脉相承,进而更进一步发展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理论。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也指对不公平的事表示不满。 9、元白诗派 中唐元和时期诗歌流派。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他们重写实、尚通俗,与韩孟诗派是完全不同的创作道路。在诗歌内容上,他们打起衰时济世的旗帜,着力揭露社会现实 生活的各种弊端,表现人民生活的疾苦,力求用诗歌干预社会现实,因而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在艺术上,他们力求平易、通俗、浅显,形成了尚实、尚俗的美学特征。在这一诗歌通俗化的过程中,还自觉地向民歌学习,写下了不少颇具民歌风味的诗歌。代表作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等。 10、小李杜 “小李杜”指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自从孟郊、韩愈等这批中唐诗人相继去世以后,元和诗坛上的那种活泼与锐气的诗风也逐渐消失。直到杜牧、李商隐等一批青年诗人的崛起,才使晚唐诗风摆脱一种没落的风气,重新出现生机。杜牧尤其长于七言律诗和绝句且杜牧身上那种贵族气质、世家遗风使他的诗充满了高朗明快的理性精神,而李商隐心中的那种浪漫情调与自卑心理使他的诗郁积了感情的缠绵情结。代表作李商隐的《无题诗》和杜牧的《山行》、《清明》等。 11、江西诗派 北宋后期,黄庭坚在诗坛上影响很大,追随和效法黄庭坚的诗人颇多,逐渐形成以黄庭坚为中心的诗歌流派。由宋徽宗时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得名。诗派成员多数学杜甫,宋末方回又把杜甫和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称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强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追求字字有出处。在创作实践中,诗派“以故为新”,重要作家的诗作风格迥异,自成一体,成为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歌流派。代表作黄庭坚的 《登快阁》,陈师道的《田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