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 (2)

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录)(1982年通过,2004年修正)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节录)(1984年通过,2001年修正)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节录)(1995年)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节录)(1979年通过,1983年修订)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节录)(1979年通过,1996年修正)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节录)(1989年)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节录)(1991年通过,2007年修订)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节录)(2003年通过,2011年修订)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节录)(1982年通过,2001年修正)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节录)(1994年)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节录)(1992年通过,2010年修订)

十二、《地名管理条例》(节录)(1986年)

十三、《扫除文盲工作条例》(节录)(1988年通过,1993年修正)

十四、《幼儿园管理条例》(节录)(1989年)

十五、《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节录)(1992年)

十六、《城市民族工作条例》(节录)(1993年)

十七、《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节录)(1993年)

十八、《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节录)(1997年)

十九、《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节录)(2001年通过,2002年修订)

二十、《出版管理条例》(节录)(2001年通过,2011年修订)

二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节录)(2003年)

二十二、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2005年)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录)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

第四条第四款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第十九条第五款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第一百二十一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

第一百三十四条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

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理;起诉书、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文字。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节录)

(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修正)

第十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第二十一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同时使用几种通用的语言文字执行职务的,可以以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文字为主。

第三十六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依照法律规定,决定本地方的教育规划,各级各类学校的设置、学制、办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用语和招生办法。

第三十七条第三款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小学高年级或者中学设汉文课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第四十七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检察和审理案件。保障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法律文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文字。

第四十九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教育和鼓励各民族的干部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汉族干部要学习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汉文。

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工作人员,能够熟练使用两种以上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应当予以奖励。

第五十三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对本地方内各民族公民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和民族政策的教育。教育各民族的干部和群众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尊重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节录)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第十二条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节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1983年9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决定》修订)

第六条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当事人,应当为他们翻译。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人民法院应

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讯,用当地通用的文字发布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件。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节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正)

第九条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

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讯,用当地通用的文字发布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件。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节录)

(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第八条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行政诉讼的权利。

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人民法院应当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审理和发布法律文书。

人民法院应当对不通晓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节录)

(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正)

第十一条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民事诉讼的权利。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人民法院应当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审理和发布法律文书。人民法院应当对不通晓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节录)

(2003年6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次会议通过,2003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公布;根据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3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决定》修正)

第四条居民身份证使用规范汉字和符合国家标准的数字符号填写。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居民身份证用汉字登记的内容,可以决定同时使用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文字或者选用一种当地通用的文字。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节录)

(1982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根据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第八条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可视性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节录)

(1994年10月2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1994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4号公布)

第十七条农药广告不得有下列内容:

(一)使用无毒、无害等表明安全性的绝对化断言的;

(二)含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的;

(三)含有违反农药安全使用规程的文字、语言或者画面的;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节录)

(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第四十三条少数民族代表执行代表职务时,有关部门应当在语言文字、生活习惯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帮助和照顾。

十二、《地名管理条例》(节录)

(国发[1986]11号)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地名,包括:自然地理实体名称,行政区划名称,居民地名称,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台、站、巷、场等名称。

第四条地名的命名应遵循下列规定:

(一)有利于人民团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尊重当地群众的愿望,与有关各方协商一致

(二)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禁止用国家领导人的名字作地名。

(三)全国范围内的县、市以上名称,一个县、市内的乡、镇名称,一个城镇内的街道名称,一个乡内的村庄名称,不应重名,并避免同音。

(四)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台、站、港、场等名称,一般应与当地地名统一。

(五)避免使用生僻字。

第五条地名的更名应遵循下列规定:

(一)凡有损我国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带有民族歧视性质和防碍民族团结的,带有侮辱劳动人民性质和极端庸俗的,以及其它违背国家方针、政策的地名,必须更名。

(二)不符合本条例第四条第三、四、五款规定的地名,在征得有关方面和当地群众同意后,予以更名。

(三)一地多名、一名多写的,应当确定一个统一的名称和用字。

(四)不明显属于上述范围的、可改可不改的和当地群众不同意改的地名,不要更改。

第七条少数民族语地名的汉字译写,外国地名的汉字译写。应当做到规范化。译写规则,由中国地名委员会制定。

第八条中国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以国家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作为统一规范。拼写细则,由中国地名委员会制定。

十三、《扫除文盲工作条例》(节录)

(1988年2月5日国务院发布,根据1993年8月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决定修正)

第六条扫除文盲教学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在少数民族地区可以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教学,也可以使用当地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十四、《幼儿园管理条例》(节录)

(1989年8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1989年9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4号发布,1990年2月1日起施行)

第十五条幼儿园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为主的幼儿园,可以使用本民族通用的语言。

十五、《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节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19号,1992年3月14日发布)

第二十四条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应当使用普通话。

第二十五条民族自治地方应当按照义务教育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组织实施本地区的义务教育。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学制、办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用语,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有关法律决定。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的学校,应当在小学高年级或者中学开设汉语文课程,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前开设。

十六、《城市民族工作条例》(节录)

(1993年8月29日国务院批准,1993年9月15日国家民委令第2号发布)

第二十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并根据需要和条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少数民族文字的翻译、出版和教学研究。

十七、《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节录)

(1993年8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家民委发布)

第十四条第三款民族乡的中小学可以使用当地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同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十八、《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节录)

(1997年8月11日国务院令第228号发布)

第三十六条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十九、《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节录)

(2001年6月15日国务院令第306号发布,根据2002年12月28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的决定》(修订))

第四条依照专利法和本细则规定提交的各种文件应当使用中文;国家有统一规定的科技术语的,应当采用规范词;外国人名、地名和科技术语没有统一中文译文的,应当注明原文。

二十、《出版管理条例》(节录)

(2001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3号公布根据2011年3月1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出版管理条例〉的决定》修订)

第二十八条第三款出版物使用语言文字必须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和有关标准、规范。

二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节录)

(2003年5月18日国务院令第377号发布)

第十条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说明,应当包括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名称、公布机关、公布日期、立标机关、立标日期等内容。民族自治地区的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说明,应当同时用规范汉字和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文字书写。

二十二、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节录)

(2005年5月19日国务院令第435号发布)

第二十二条国家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扶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处理工作;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鼓励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公民互相学习语言文字。

国家鼓励民族自治地方逐步推行少数民族语文和汉语文授课的“双语教学”,扶持少数民族语文和汉语文教材的研究、开发、编译和出版,支持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教材的编译和审查机构,帮助培养通晓少数民族语文和汉语文的教师。

2020年语言文字工作计划总结4篇

2020年语言文字工作计划4篇 导读:本文是关于2020年语言文字工作计划4篇,希望能帮助到您!XX年是我校巩固各项评估成果,大力推进内涵式建设的重要一年,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省级语言文规范化示范校创建为重点,全面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法》,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加大推普力度,促进我校语言文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工作(一)加强领导队伍和工作网络建设1.加强领导,成立创建语言文规范化示范校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2.建成立体式的工作网络,各学院、各部门都有专人担任语言文工作的联络员,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二)加强语言文工作的制度建设1.进一步贯彻落实省语委的有关文件精神,制订和完善相关制度。2.制订和完善普通话培训和测试的相关制度,不断提高我校教学和管理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尤其是强化教师规范用语用的意识和能力。(三)加大宣传,规范校园语言文环境1.积极参与省语委组织的各种会议和培训,并在全校范围内做好相应的宣传和落实工作。2.利用学校广播、电视台、校报(刊)等媒体,以及在校园内设置语言文宣传栏、宣传横幅、标志牌和宣传标语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宣传活动,增强师生员工讲普通话、写规范的意识和能力。3.在总结前几届推普宣传周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今年推普宣传周活动,力求在形式、内容上有所

创新,做出实效。4.继续开展演讲赛、辩论赛等各种促进师生语言文技能的传统活动。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落实《武汉市语言文工作xx规划》和《武汉市语委办工作要点》,根据武汉市全面推进语言文工作“五大行动”(示范创建、培训测试、经典诵读、社会“正”、方言优化)要求,认真开展我校语言文工作,提升师生语言能力,优化学校语言环境,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构建和谐语言生活,为把国家级语言文规范化示范校办好做出新贡献。二、重点目标1.夯实国家级语言文示范校成果,争创市级年度优秀。2.创建武汉市“经典诵读”特色学校。3.开展“阳光朗读”活动。4.对9个“文明用语示范岗”重新评估,新增2个。5.组织第17届全国“推普周”活动,创新推普工作。6.教职工普通话培训达标;一年级学生开设《普通话与口语交际课程》,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测试合格率达到85%。三、主要工作1.召开语言文工作布置会。总结XX年工作,科学研究谋划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将语言文工作融入示范校建设、教育教学、精神文明建设等中心工作,把语言文工作贯穿在日常工作之中。2.继续组织好“阳光朗读”活动。“阳光朗读”活动将在内容、形式上不断创新。一是坚持早自习诵读;二是3月底组织部分学生排练经典诵读节目——《中华之声》参加武汉市中职学校“国学经典诵读”决赛;三是举办“经典文学”系列讲座;四是校园文化艺术节组织全校学生诗文朗诵比赛;五是开展4月23日全国“读书日”活动;。 3. 狠抓教职工、学生语言文达标培训。针对个别专职教师还未达标、学生测试成绩合格率偏低、少部分教职工日常工作用语未能完全使用普通话等

什么是普通话-语言文字法律法规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 《中华大民共和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已宙审华人民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0年10月31日通过,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这部法律规定了:普通话和规范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国家关于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閉的总原则,国家机关在国家语言文字方面的职责,及对社会几儿个主要行业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具体规范等。 普通话、规范字的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我国通用语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二、什么是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对于现代汉语来说,包括经过整理筒化的字和未整理简化的字两部分。经过整理理简化的字是指经国务院或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以字表等形式正式颁布的现代汉字规范。未整理简化的字是指历史流信下来的,沿用至今,未经过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字,如人、川、日、水等字。 “生”和“身”的用法 “生”和“身“在用法上右些纠结不清,很容弄错,石时其至会

间出突话来生”“sheng”,“”念"shen"”,前者右后居的。一船南方人不分该两个字的音,都念成“”的音,于是问出来了,“生”的宰义指“生自、生长、生存、,生计、生命、生平、产生、没没有成(素、加工)、生疏、生硬,学生”等等。“身”的宰义指“身体、生命、自己、人品荐,物体的主体部分”等等,在“生命”成一义项上讲,两个字有诉义的美系,因址,易出现用法不当的现,"生后”与“后生”,“终生"”与“终身”,许多人分不清它们的区别,以至于用错说话,“生后”指“出生以后”,“身后”"指“死了以后”,两者相对,不能程用;“终生”指“一生”,但多献身之事而言,“终身”也指如“奋斗终生”,“一生”,如“终身”,就多指烟婚姻大事,二者的使用场合是有区别的的。 我们学习语文,既要注重读音,又王明辨词义,才会正确的表达思想,明白地交流信息。 你知道有多少个使用汉字的国家吗? 除中国使用汉字外,过去使用过和现在仍在使用汉字的国家有越南、日本、朝鲜,韩国。 越南在公元第一世纪传入汉字。13世纪创造了越南形声字,叫做“字喃”。“字喃”一直与汉字平行使用。19世纪起采用拉丁化新文字。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用新文字扫除文盲,着扫盲工作的开展,新文字在越南普及了。 日本在公元第三世纪传入汉字,不久,日本把汉字当成记音的字母来记录日本语言。后来又把记音字母的汉字察画简化,创适出“假

人教版课时练Book6 Unit2Period1

Unit 2 Warming-up & Reading 命题人: 班级:姓名: 1.The carpenter wanted to cut off the branches and t____________ of the tree to make a bed. 2.The poverty line is the m_______________ income that people need for an acceptable standard of living. 3.The students put the books on the library desk, and the l______________ checked them in. 4.Greatly to her ____________(悲伤), more than ten of her relatives lost their lives in the disaster. 5.These _________(诗) fully express the author's love for the ordinary people and hatred for the ruling class. II.选出与句子中划线部分意思相近或相同的答案。 1.Smoking is likely to damage your health permanently. A. forever B. temporary C. apparently D. considerably 2. She couldn’t forget the dreadful night when a murder had taken place just before her very eyes. A.unpleasant B. fearful C. delightful D. sad 3. No such young man likes to be made fun of. A. laughed B. amused C.ignored D. teased 4. Stand up where you fall down, and I'm sure you'll succeed in time. A.meantime B. timely C. eventually D. later 5. In only 20 years the country has been transformed into an advanced industrial power. A.performed B. informed C. changed D. exchanged 6. When I returned home, I tried to convey the wonder of this machine to my husband. A.contact B. express C. survey D. provide 7.The flexible time for classes and interesting lessons are the attraction of the English training classes. A.reliable B. changeable C. fixed D. mixed 8.We are faced with two apparently contradictory statements.A.different B. conflicting C. convincing D. similar III.单句填空。(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内容(1个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1.The dog may bite you if you keep ____________ (tease) him. 2.If Jack _____________(score) that goal, we would have won that football match. 3.Do whatever it takes _____________(convey) your ideas to readers in your writing. . 4.He wrote a lot of novels, only both of which ______________ (translate) into a foreign language. 5.The water in the Dead Sea is so__________(salt) that you can’t sink when you are in the water. 6.___________(finish) his morning work, the manager stood up behind his chair, stretching himself. 7.Nowadays teenagers seem to spend ___________(end) hours on smart phones, computers and tablets. 8.With so many different forms of poetry__(choose) from, students may have a try of writing poems of their own. 9.With10 years’ experience, I provide high quality _____ (translate) that are tailored to meet your specific needs. 10.It is with a heavy and broken heart that I brought this ________(sorrow) news to everyone today that my best friend committed suicide. 1.All the supplies _______________ after the battle. 2.--I’m sorry I m ade a mistake! ---______________. Nobody is perfect! 3.Prisoners were kept in a very tiny room with ___________________ furniture. 4.She is keen on writing poetry, and on English romantic poems _____________. 5.We can ___________ electric energy __________ light energy as well as into heat energy. 6.At first, the earth’s surface lay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 huge blocks of hard, solid rocks. 7.The nightclub, opened last month, __________________ the college students near it. 8.The boo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irty languages since it came on the market in 1973. 9.With pressure from life and work increasing ________, there should be something for people to have fun with. 10.I think it ______________ to set aside some of your money each month just in case, since nobody knows what will happen in the future. - 1 - Attitude determines altitude. 态度决定高度

最新年度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阳信县第二高级中学2016-2017年度语言文字规范工 作计划 为了配合国家教育的改革,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我们学校制定了2016-2017年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精神,深入宣传、实 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在教育教学和各项活 动中,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 高师生语言文字意识,提升尚德文化品位。 二、工作目标: 以争创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活动为契机,积极宣传语言文字 工作的重要性,扎实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带动工作。学校力求 通过开展语言文字示范校创建活动,强化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 提高语言文字应用水平,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向全社会推广辐射, 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再上 新台阶。 三、主要工作安排: 1、学校根据区教育局要求开展推广普通话系列活动。 (1)每班设“每日一拼”专栏(黑板报)。 (2)作一次国旗下讲话,号召全校师生以推广普通话周为契机,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 (3)组织一次读报比赛, 2、继续营造校园推普环境,加大语言文字宣传力度。 继续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全校 师生进一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落实国家对学校语言文 字规范化要求,更好地发挥学校在促进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中的基础作用,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和巩固多方配合、齐抓 共管的工作局面。并运用以下多种媒介进行语言文字的宣传:校园广播:广播站不定期地设立推普专栏,介绍推普知识;主 持人必须使用正确流利的普通话,充分发挥学校广播台的宣传示范 作用。 校园:学校在校门口醒目位置设置推普工作的标语牌,主干道、教学楼、食堂等地方设置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的永久性标语牌。 学校的校门口配备黑板用于学校的“每日一拼”,每班统一在黑板 的左上角书写“每日一拼”内容,便于学生每天认读。 走廊:宣传栏、学习园地等及时更新内容,并且做到文字规范、字迹端正,图文并茂,充分发挥辐射作用,使其成为向师生提供咨 询和信息服务的平台。 教室:各班的推普员负责班级的语言文字工作。教室里坚持“每日一拼”的读写,每期黑板报都辟有“拼音角”。充分利用早读、午读时间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活动。监督小组的同学带领同学们 进行课内外诗文朗读活动,并随时检查各班规范用字情况。 3、精心组织第“推普周”活动。 今年九月份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我校将以此 为契机,在市语委的统一部署下,围绕争创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目标,从学校实际出发,认真筹划,精心组织,开展具有我校特色 的各类活动,通过“中华经典诵读”、“我爱祖国语言美”等师生 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扎实开展第十二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以此进一步推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顺利开展。 4、要提高教师工作要求,做到说写规范化。 5、少先队大队部每月进行一次黑板报评比,要求美观大方,写规范汉字。

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

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录)(1982年通过,2004年修正)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节录)(1984年通过,2001年修正)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节录)(1995年)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节录)(1979年通过,1983年修订)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节录)(1979年通过,1996年修正)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节录)(1989年)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节录)(1991年通过,2007年修订)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节录)(2003年通过,2011年修订)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节录)(1982年通过,2001年修正)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节录)(1994年)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节录) (1992年通过,2010年修订) 十二、《地名管理条例》(节录)(1986年) 十三、《扫除文盲工作条例》(节录)(1988年通过,1993年修正)

十四、《幼儿园管理条例》(节录)(1989年) 十五、《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节录)(1992年) 十六、《城市民族工作条例》(节录)(1993年) 十七、《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节录)(1993年) 十八、《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节录)(1997年) 十九、《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节录)(2001年通过, 2002年修订) 二十、《出版管理条例》(节录)(2001年通过,2011年修订) 二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节录)(2003年) 二十二、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2005年)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录)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04年3月14日

高二英语同步学案第14讲选修6unit2上

广州卓越教育机构一对一 高二英语同步学案(1期) 第十四讲【上半讲unit 2,Book 6(上)】 一.入门一测(Quiz) (一)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I don’t have much money. If I _______________(do), I _________________(buy) a house of my own. 2.I wish I ________________(can) fly one day. 3.It is requested that Professor Li ______________(give) us a speech. 4.Mother has ordered that no one ______________(leave) the house without her permission. 5.--I would rather that you ________________(tell) him my secret. --I’m really sorry. (二)完成句子 6.这个英语晚会的主要目的是要为学生提供用英语交流的平台。 The __________ aim of the English evening is _________________(provide) a platform for the students to communicate in English. 7.我坚信只有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建设和谐社会。 I am fully ________________ that only with combined efforts _______ _________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8.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______________ and _______________ is primary productive force. 9.那天我碰巧忘记带雨伞。 That day, I forgot to bring my umbrella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0.要获得幸福,我们应当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艰难。 To get happiness, we are supposed to __________ a positive ___________ ________. 二.词汇银行(V ocabulary Bank)

2020学年度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汤河学校2015-2016学年度 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围绕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继续大力宣传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2015年语言文字工作要点,我校本着“用普通话交流,用规范字书写”的宗旨,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开展多样活动,创建规范、健康的校园语言文字应用环境,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进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切实提高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使语言文字工作与学校各项教育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使普通话、规范汉字真正成为教学工具、交际工具、校园工具。 二、工作目标 继续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深入、细致、有序地推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努力将语言文字工作与学校的各项事业结合起来,纳入到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常规检查与评比活动中,渗透于各个层面、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使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有所创新,以取得长久实际的效果,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 1.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管理。学校领导及全体教师要进一步增强对语言文字工作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的

作用,做到分工合作,齐抓共管,使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和校园语言。修改、健全学校推普网络,进一步完善学校、年级组教研组、班级三级管理网络体系,进一步规范推普工作,要求校内外各项活动说普通话,写规范字。 2.继续营造校园推普环境,加大语言文字宣传力度。 继续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全校师生进一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落实国家对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更好地发挥学校在促进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和巩固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并运用多种媒介进行语言文字的宣传,如宣传栏、学习园地、校园网、教室、校园广播等。 (二)精心组织“推普周”活动。 我校将在县语委的统一领导下,从学校实际出发,认真筹划,精心组织,开展各类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以此进一步推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语言文字活动,提升语言文字规范化运用能力。 教师活动: 要求教师与学生交谈、教学中、集体活动、会议时必须使用普通话。教学时板书用字规范;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用字字体规范;将普通话作为教学用语、教育用语。今年,将在教师层面主要开展以下几项活动。

2017年小学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2017年小学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第1篇】2017年小学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力推广普通话,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使之更好地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我校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入宣传与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推普参与意识,紧紧围绕有关语言文字工作要点,结合我校实际,加强宣传力度,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以创建语言文字示范校为努力方向,使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主要工作 (一)学校工作 在学校工作中,继续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教育活动,以争创长春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为契机,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组织全校师生进一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多方配合、齐抓共管,使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1.定期召开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市语办的领导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2.在学科教学和学校一切集体活动中,师生都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谈必须使用普通话。 3.学校校牌及其它标牌、宣传栏、黑板报以及校园网等要严格遵循文字的规范,严禁使用不规范汉字。 4.加强教师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方面的培训,鼓励并帮助教师提高普通话水平,从而为争创语言文字示范校奠定基础.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语言文字活动,有针对性地提高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性和运用能力,营造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教育氛围,本学期拟开展以下活动。 教师活动: 1.要求每位教师只要进到校园,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无论是跟学生交谈还是教师之间的谈话,必须使用普通话,并把使用普通话纳入到年终考核。 2.在教师队伍中开展演讲、朗读等多种形式的普通话实践活动,以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3.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提高全体教师的推普意识、写规范字意识。 4.邀请有关语言文字的专家到校对教师进行语言文字培训,以切实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字水平。 5.加强全体教师推普意识,积极投入推普活动,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普通话素质。教师结合备课、板书练习钢笔字、毛笔字。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知识 1.什么时候普通话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推广全国通用普通话”。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从哪年开始颁布实施的? 答:2000年10月31日颁布,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3.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是什么? 答: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哪些情形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答:①文物古迹;②姓氏中的异体字;③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④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⑤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⑥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5.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是什么? 答: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6.什么是普通话? 答: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7.什么是规范汉字?

答: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 体字、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8.国务院规定从哪年起什么时间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答:从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9.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形象代言人是谁? 答:央视节目主持人王小丫和着名演员王刚。 11.哪些岗位人员应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 答:教师、公务员、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 12.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等级标准是怎样的? 答:普通话水平分为3级。每一级别内部再划分为甲、乙两个等次,共三级六等。 13.推广普通话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 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育法》等多部法律都提出要推广、使用普通话。更重要的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1年1月l日起施行。这 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律,规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并对国家机关、学校、新闻媒 体和公共服务行业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出了明确规定。 14.新时期我国推广普通话工作的12字方针是什么? 答: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年语言文字工作计划总结

穆棱市第三中学 2007年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的意见》精神,以上级的统一要求和部署为目标,以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强化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巩固语言文字工作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各部门日常工作,领导重视,加强督查,建设良好的校园语言环境,把语言文字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总体要求 加强校园文化和两个文明建设,积极稳妥,深入有序地推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争创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 三、主要工作 (一)以争创示范校为契机,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 1.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教育活动。 组织全校师生进一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和巩固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使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取得长久效果。 2.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宣传力度,通过广播,黑板报等多种形式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高潮,营造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氛围。

(1)校领导作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国旗下讲话; (2)悬挂大型宣传标语,教学楼道设立永久性宣传牌; (3)每班办一期以语言文字为主题的黑板报; (4)各班设立语言文字监督员,负责检查班级黑板报、班刊及宣传栏的语言文字规范,做好督促和检查工作。 (5)开辟学校网站语言文字工作专栏,加强内容的建设和创新,实现语言文字工作管理、指导和应用研究的网络化,使其成为向师生提供咨询和信息服务的平台。 (二)发挥语文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素养。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为了充分发挥语文课在普及普通话和规范用字中的主渠道作用,学校对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提出如下要求:1.语文教学中切实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 2.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除在语文课中加强语言文字规范的教学和口头说话训练外,还要结合教学开展诗歌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口头作文及演讲比赛等活动,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学科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语言文字活动,提升语言文字规范化运用能力。 有针对性地开展提高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性和运用能力的活动,打造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教育氛围,拟开展以下活动: 1.教工活动:

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

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录)(1982年通过,2004年修正)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节录)(1984年通过,2001年修正)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节录)(1995年)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节录)(1979年通过,1983年修订)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节录)(1979年通过,1996年修正)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节录)(1989年)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节录)(1991年通过,2007年修订)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节录)(2003年通过,2011年修订)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节录)(1982年通过,2001年修正)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节录)(1994年)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节录)(1992年通过,2010年修订) 十二、《地名管理条例》(节录)(1986年)

十三、《扫除文盲工作条例》(节录)(1988年通过,1993年修正) 十四、《幼儿园管理条例》(节录)(1989年) 十五、《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节录)(1992年) 十六、《城市民族工作条例》(节录)(1993年) 十七、《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节录)(1993年) 十八、《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节录)(1997年) 十九、《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节录)(2001年通过,2002年修订) 二十、《出版管理条例》(节录)(2001年通过,2011年修订) 二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节录)(2003年) 二十二、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2005年)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录)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Book7Unit2导学案

六年级英语导学案(教师版) 送评单位:恩城一小六年级英语组 一、课题:Unit 2 I usually look for cookies. (第一课时) 二、课型:口语交际课(Vocabulary,Target , Practice2)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本单元所有单词。 2、能正确拼读本单元重点词汇。 3、能运用句型谈论交通工具和交通方式。 4、能在语境中正确运用本单元重点词汇和词组。 注: 重点词汇:never, sometimes ,usually, always, subway, bus, taxi, bike 重点句型: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I usually take the bus. Do you ever take a taxi to school? No! I never take a taxi to school. 四、学与教的方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讲解相结合。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学习内容及程序: (一)课内学习内容及程序 1、语音练习:音标操 2、知识回顾: Activity1: 你还记得这些单词吗? 汽车飞机火车摩托车 自行车公共汽车船走路 3、学习V ocabulary Activity2: 你能根据音标写出以下的单词吗? 1.[a:] f m f mer(农民)nt (姨妈) 2.[?] b g f t(胖)t xi (出租车)

3.[?]s n ncle(叔叔)s bway (地铁) 4.[I ] sixt wind (有风的)usuall (通常) (学法指导:要求学生根据音标,填上所缺字母→教师点拨语音难点→学生齐读→打开课本第10页,听录音跟读→学生齐读→小组内自由读→检查个别学生朗读情况) 4、学习Target Activity3: 听录音,填上所缺的单词。 Gogo: How do you get to ? Jenny: I usually a taxi to________. Gogo: How does Ben go to ? Tony: He always subway. (学法指导:听录音,学生自主完成Activity3的练习→小组交流答案→打开课本第10页,小组内自由朗读Target→教师检查个别小组朗读情况→教师带读,正确读音→全班学生齐读→检查个别学生朗读情况) 5、学习Practice2 (学法指导:教师与个别学生示范对话→学生小组内自由对话,完成课本第11页的表格→检查个别学生对话情况) 6、练习与提高 A、根据句子意思,填入正确的单词。 1)My uncle’s school is near his home so he __________to school. 2)My mother went to Canada by __________. 3) I __________ take a taxi to school.. 4) Lisa’s sister __________a car to work every day. 5) He is a doctor. He works in a __________. B、在句子的错处下画一横线,在后面的横线上把正确的答案写出来。 1. Tony takes the bus to school yesterda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I will got a bag of chips at the store tonight.

2019年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蒙城二中2019学年度 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学校全体师生普通话和汉字规范化的意识和水平为目的,扎实做好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工作,努力提高学校校语言文字工作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语言文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二、目标要求: 做好校园普通话推广工作;做好汉字规范化推广工作;抓好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抓好学校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语文教师为语言文字工作骨干的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总体负责学校语言文字工作; 2.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根据上级要求及学校工作部署全面负责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宣传、开展、落实,妥善处理校园语言文字应用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3. 各班语文教师负责班级全体学生的语言文字的培训与检查。 (二)制度严格规范 1、学校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并加以实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整体规划、组织、宣传。 2.将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纳入学校管理常规。

将教学用语用字规范纳入学校管理常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教育中使用普通话。在板书、批改作业、备课中使用规范字,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中用语用字规范化。 (三)加大宣传力度 校园内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在校园内教学楼、办公室及其它公共场所设固定宣传牌、固定宣传栏,在校园广播、班级黑板上进行专题宣传,增强规范意识。 充分发挥语文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切实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和培训,根据不同年级段制定相应的符合学生实际的语言文字能力培训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常规化。 将语言文字规范教育渗透进各科教学。鼓励各学科教师通力合作,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积极探讨,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 (四)以活动促师生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高 1.定期开展师生硬笔书法、诵读比赛。 2.积极开展语言规范化的行动,组织各班同学互查普通话用语和作业用字规范化,并检查校园内的名称牌、标志牌、标语等凡有文字的地方是否用字规范,还要求每位学生担任小小推普员,向自己的父母推广普通话,让推普活动走入家庭、走进社会。 蒙城二中语言文字办公室 2018年12月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有关规定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有关 规定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下简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公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这部法律确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科学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语言文字工作的经验。它的颁布,有利于促进现代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工作已经走过了四十多年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1986年以来,语言文字工作进入了新的时期,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推动了语言文字健康地向前发展。但是,在语言文字的应用中,还存在着许多混乱的现象,如有的地方方言盛行,社会上乱写不规范字的现象比比皆是,语言文字工作无法可依的状况亟待改变。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正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标志着我国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将全面走上法制的轨道。这对于进一步普及文化教育特别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将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由什么部门起草的由谁公布的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科文卫委员会起草的。起草工作于1997年二月正式启动,2000年4月完成。 这部法律是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江泽民主席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七号)”正式公布的。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何时公布的自何时起施行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0年10月31日公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4.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指导思想是: (1)与宪法等有关法律保持一致; (2)坚持新时期语言文字的方针、政策,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使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3)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中,要体现主权意识,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原则。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的什么?

2018-2019年度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巢湖市团结路小学2018 —2019年度 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管理工作,提高文字工作规范化水平,我校结合实际,以素质教育为载体,把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贯穿于学校的教学、管理及考评、考核等各个环节,弥补我校语言文字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力争在普及普通话和汉字语言文字使用规范化方面取得较大成效。 二、工作要点: 1.继续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根据区语委会的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各项工作与活动落实到实处,为学校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 2.健全学校监督、奖惩制度,不断调整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各尽其职,不断深化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 3.围绕语言文字工作,在校园内集思广益,各班各年级开展丰富多彩的推普活动,并积累好有关的资料。 4.认真贯彻巢湖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各项工作,以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逐步提升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层次,努力达标。 5.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各项管理条理,加强督促、

考查、考核、评估。以促进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6.注意有关语言文字资料的积累和整理,认真迎接上级部门对我校语言文字评估工作,通过此项工作,是我校的推普工作更上一层楼。 7.鼓励普通话等级测试尚未达标的老师继续参加测试,争取取得好成绩。 三、管理职责: 1.由教导处须强老师分管领导,做好指导工作,贯彻上级及学校的各项工作及要求。 2.推普组长抓好学校语言文字的日常工作,按上级要求组织好各项工作和活动。制定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佳话,作好工作记录和工作总结。 3.学校语言文字领导小组成员互相协作,认真贯彻实施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少先队大队部积极配合,团支部做好传、帮、带,努力搞好各项工作及活动。 4.各年级组长、班主任密切合作,各班落实推普员并做好日常工作。 5.全体师生认真落实并努力达到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要求。在校内坚持讲普通话;板书、书写作业写字正确、规范。 四、抓好日常推普工作: 1.晨读时间,要求用普通话朗读和背诵课文、古诗、词语、注释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