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散货船水尺计量精度的研究[论文+开题+综述]

提高散货船水尺计量精度的研究[论文+开题+综述]
提高散货船水尺计量精度的研究[论文+开题+综述]

开题报告

航海技术

提高散货船水尺计量精度的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背景:海上运输业直接关系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一直以来都受到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对于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的中国,进出口贸易运输的绝大部分都是依赖海上运输。因此,海上运输在国际贸易日趋频繁的今天将体现出不可取代的作用。

水尺计量是散货船运输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计重结果可以作为商品的交接结算、处理索赔、计算运费和通关计税等的依据,为国际贸易和运输部门所乐于采取。随着船舶的不断大型化,各方对于水尺计量精确度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对于如何提高水尺计量精度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

2.意义:长期以来对于散货船水尺计量精度的研究很多,也提出了很多在实际工作中作用很大的方法。本论题旨从其基本原理,实际应用和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出发,在对水尺计量中主要误差原因进行分析和进一步研究,得出相关的结论,以便提高实际工作中的测量的效率和精度,减少因水尺计量误差过大而引起的纠纷。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通过对锚泊船偏荡的运动规律的研究,在现有基础上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型,运用所学知识和查找资料,获得并分析有价值的数据。以上只是对理论方面的研究,有助于对这种运动规律的掌握,然后结合实际状态下的各种因素,比如外界环境、人为作用和船舶状态,得出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结论。

2.拟解决以下问题:锚泊船受流影响引起偏荡的运动规律所具有的特点;运用规律实例分析由偏荡引起走锚的事故,验证其作用性;根据以上两点的结论寻求更安全的锚泊方式并提出防范建议。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1)阅读参考文献和课本知识,深入学习水尺计量的基本原理,并找出影响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应用误差理论,设法减小测量误差。

(2)查阅相关文献和实际案例,明确实际工作中散货船水尺计量的步骤,发现各步骤中可能引起误差的操作行为,结合工作环境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建议,完善论题。

(3)了解关于水尺计量的新技术,如自动化控制,计算机软件应用等,对传统的水尺计量方法进行改进。综合以上三点,总结出有建设性的减小误差的方法。

2.技术路线: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2010年11月16日确定学生与指导教师的对应关系,共同确定论文题目并报到航海系

2010年11月17日系组织教师分组讨论并确定毕业选题。

2010年11月18日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

2010年11月20日学生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并上交两份开题报告打印稿。

2010年12月25日毕业论文开题论证

2011年 1 月 1 日开题报告修改,并将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任务书终稿上交到系里

2011年 1 月15日论文撰写、修改

2011年 2 月21日毕业实习,同时调研、进一步收集资料并修改论文。2011年 4 月28日确定终稿,连同毕业实习相关材料上交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评阅后,由指导教师将签有审核意见的毕业环节所有材料上交系主任处。2011年 4 月29日各答辩小组完成毕业论文评审,评阅教师评阅书答辩日交给所在组秘书

2011年 5 月 5 日确定答辩学生名单并公布

2011年 5 月 8 日毕业论文答辩(和物流错开)

2011年 5 月 9 日答辩委员会审核并确定所有学生毕业论文成绩(第一次答辩不及格人数控制在学院参加答辩学生总人数的10%左右)

2011年 5 月20日毕业论文答辩不及格学生修改论文,并上交修改后的论文

2011年 5 月21日审核初辩不及格学生修改后的毕业论文

2011年 5 月22日二辩(对答辩小组评定成绩在前30%、拟申请优秀的学生应进行二次答辩)

2011年 5 月27日答辩委员会审核二辩,并确定二辩学生成绩(包括二辩不及格学生名单,控制在总人数的1%~3%),系汇总2011届毕业论文成绩并输入教务管理系统。

2011年 6 月17日整理毕业论文所有材料并统一装祯,存档。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蒋维清等,船舶原理,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8年

[2]. 沈玉如等,船舶货运,大学海事大学出版社,2008年

[3]. 赵开华,关于中外船舶静水力参数的应用,航海技术,2010年第1期

[4]. 张斗胜,浅谈散货船运输中水尺计重的关键问题,交通与管理,2007年第10期

[5]. 张刚、崔刚,散装货物运输中水尺计量的原则和方法,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6]. 郭志新、贺益雄,水尺计量误差分析和解决办法,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7]. 孟庆浩,浅谈影响水尺计重精度的几个问题,管理观察,2010年第10期

[8]. 李清林,水尺检量中吃水差和船舶长度适用问题的分析,世界海运,2007年6月

[9]. 周瑞平、胡义,散货船装载仪软件的设计和实现,交通科技2005年第4期

[10]. Donghoon Kang and Kazuhiko Hasegawa , Prediction method of hydrodynamic forces acting on the hall of a blunt—body ship in the even keel condition ,J Mar Sci Technol(2007)

[11] Vincent Wilczynski and william J.Diehl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determine A Vessel’s center Of Gravity :The center of Bouyancy Method ,Elsevier Science ,1995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航海技术

提高散货船水尺计量精度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和材料来源简介:

1.研究背景:水尺计量是散货船运输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计重结果可以作为商品的交接结算、处理索赔、计算运费和通关计税等的依据,为国际贸易和运输部门所乐于采取。随着船舶的不断大型化,各方对于水尺计量精确度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对于如何提高水尺计量精度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

2.材料来源:这次论文资料的准备借鉴了大学课程船舶原理和船舶货运中有关散货船水尺计量的知识,同时在王老师的指导下,阅览了宁波大学图书馆及相关专业网站的一些期刊和论文。例如:《交通与管理》、《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大连海事大学学报》、《世界海运》、《交通科技》《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等。从中抽取了剖析较深刻的论段,认真学习,并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和实践,提出观点,整理成文。

二、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

九十年代中期至今,对于如何提高散货船水尺计量精度的研究较多。各位专业人士分别从水尺计量的基本原理,实际操作都存在的问题和新技术的应用等不同方面入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实践工作效率和测量精度的提高产生了很大的帮助。

水尺计重是根据船舶装卸货后所观测的吃水,分别求得其平均吃水,然后查载重线(表)或静水力曲线图,得出装卸前后船舶载重量或排水量,将这两个载运量或排水量的差值减去或加上在装卸过程中船上油、水等储备品的变动量从而得出船舶装卸货物的重量。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引起其误差的因素很多。

陈吉先生在《船舶水尺计重误差及修正》中简单介绍了水尺计重的原理,并将影响船舶水尺计重精度的因素总结为以下几点:1. 读数不准确产生的计重误差;2. 水的密度变化产生的计重误差;3. 船舶变形产生的计重误差;4. 船舶水尺标注位置及吃水定义不同产生的计重误差;5. 纵倾产生的计重误差;6. 设

计、建造误差产生的计重误差。并针对以上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张钢和崔刚先生在《散装货物运输中水尺计重的原则和方法》中详细介绍了水尺计量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并分析了在各步骤中使用的原理和公式,找出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并求取相关修正值,最后的到准确的船舶排水量。特别针对船舶驾驶员在实际应用中的相关技巧和关键问题给了指导性的建议。同时,文章还从承运人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工作人员在水尺计重中应注意的事项和行动准则,旨在为承运人提供一在水尺计重中的行动依据,以便保证承运人在水尺计重这一普遍性工作中的根本利益。

除上述基本因素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会产生很大的水尺计量误差,例如超大型船舶和纵倾引起的漂心纵向移位等。李清林先生在《水尺检量中吃水差和船舶长度适用的分析》中特别针对纵倾问题和船舶长度适用问题给出了修正公式,并结合实例,将正确的测量计算方法和错误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明确指出的容易出现的问题。赵开华先生在《关于中外船舶静水力参数的应用》中通过对船舶所受静水力和纵倾引起的漂心移位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计算船舶吃水(水尺计量)中静水力参数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同时也对不同国家在水尺计量方面的区别进行了比较。另外,黄昱洪先生在《大纵倾情况下船舶排水量的精确计算》中,论证了在极大纵倾情况下根本氏二次校正公式已不适用,对利用庞勤曲线图进行精确计算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实际比对,提高了水尺计重工作的精度。

随着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和自动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理论被应用到水尺计量中来,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提高了测量的精度。赵开华先生在《谈用电脑的EXCEL进行水尺计量》中介绍了一种利用办公软件Microsoft Excel制作一个水尺计量表格,利用所做的表格进行水尺计量的计算方法。其方法简单且结果准确,思路更加巧妙,非常值得在研究中借鉴。孙国元和毛奇凰先生在《自动检测船舶吃水和稳性参数的方法探讨》介绍了一种利用双压力传感器测定船舷吃水,继而求出船舶排水量的方法。文中对其测量原理、系统结构和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很好的将新的科技产品应用到水尺计量中,对航海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本人观点及该课题的发展动向和趋势:

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主要通过航海运输来完成的,而对于在海上运输中占很大比例的散货船运输,水尺计量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计重结果可以作为商品的交接结算、处理索赔、计算运费和通关计税等的依据,为国际贸易和运输部门所乐于采取。随着船舶的不断大型化和商业合同对测量结果精确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于如何提高水尺计量精度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诸多学者对于提高水尺计量精度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都是从自身从事工作的角度出发进行阐述的。我认为,为了减小散货船水尺计量的误差,必须从多方面考虑,通过减小各个因素的影响,最终的到符合各方利益的结果。具体研究可以从以下思路来展开:首先对散货船水尺计量原理进行分析,确定在计算中可能引起误差的主要因素。然后结合误差理论,在理论上减小误差;其次结合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找出易引起误差的操作行为,提出减小应操作产生的误差的方法;再次结合计算机技术和新型传感技术等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测量精度;最后对以上三点进行综合分析,总结适合散货船水尺计量工作环境的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蒋维清等.船舶原理[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8:8-35.

[2]. 沈玉如等.船舶货运[M].大学海事大学出版社,2008:5-12.

[3]. 赵开华.关于中外船舶静水力参数的应用[J].航海技术,2010,1:37.

[4]. 张斗胜.浅谈散货船运输中水尺计重的关键问题[J].交通与管理,2007,10:17-19.

[5]. 张刚,崔刚.散装货物运输中水尺计量的原则和方法[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5,2:40-43.

[6]. 郭志新,贺益雄.水尺计量误差分析和解决办法[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18-21.

[7]. Draft Survey.https://www.360docs.net/doc/fd12708326.html,/blog/static/759073220102910514646 1/.

[8]. 李清林.水尺检量中吃水差和船舶长度适用问题的分析[J].世界海运,2007,6:41-42.

[9]. 孟庆浩.浅谈影响水尺计重精度的几个问题[J].管理观察,2010,10:17-19.

[10].周瑞平、胡义.散货船装载仪软件的设计和实现[J].交通科技,2005,4:116-118.

[11].Draft Survey guidelines.https://www.360docs.net/doc/fd12708326.html,, 2010.1 .

[12].骆国强、朱汉华等.手持式智能船舶吃水及载重测量仪研制[J].航海工程,2007,36(6):26—29.

[13].孙国元、毛奇凰.自动检测船舶吃水和稳性参数的方法探讨[J].中国航海,2002,2:28—30.

[14] 郭方.基于视频的船舶吃水线检测方法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

本科毕业论文

(20 届)

提高散货船水尺计量精度的研究

目录

0引言 (1)

1散货船水尺计量概述 (1)

1.1基本原理 (1)

1.2实际操作步骤 (2)

1.2.1 测定有关原始数据 (2)

1.2.2 计算船舶最终平均吃水 (2)

1.2.3 求取船舶排水量 (3)

1.2.4 求取船舶排水量和装(卸)货重量 (3)

2误差分类及原因 (4)

2.1分类 (4)

2.2产生原因 (4)

3提高水尺计量精度的具体措施 (4)

3.1正确量取海水密度 (4)

3.2看准水尺 (5)

3.3准确计算压载水量 (6)

3.3.1压载水测定 (6)

3.3.2压载水校正与计算 (6)

3.4 测量结果的修正 (8)

3.4.1中拱或中垂状态的修正 (8)

3.4.2水尺标志偏离的修正 (8)

3.4.3纵倾的修正 (9)

3.5使用常数和数理方法对水尺计量结果进行复核 (9)

4新技术应用及分析 (10)

4.1压力传感器 (10)

4.2电子水尺 (10)

4.3超声波测量 (10)

4.4激光测量 (11)

4.5基于视频的船舶吃水线检测方法 (11)

5结束语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摘要:本文从散货船水尺计量的基本原理着手,结合实际工作中水尺计量的操作步骤,总结出影响水尺计量精度的主要误差,分为粗差,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三种。针对以上误差,对实际的操作提出详细的建议,并通过科学合理的计算公式,计算机的准确运算以及常数和运用数理方法对散货船水尺计量结果的复核,达到提高散货船水尺计量精度的目的。论文同时还会列举几项在水尺计量方面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并阐述笔者从中得到的启示。

关键词:水尺计量;误差;散货船

Abstract: First,this article elaborat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draft survey, and combines steps of draft survey in practical work .The second part of article sums up the main errors of draft survey, and divides them into gross errors, systematic errors and random errors. To reduce the above errors,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calculation and the constant use of mathematical methods must be used to review the results of draft survey. In the third part of article, many practical advices are given to improve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draft survey of bulk carriers. At the end of article, several advanced technologies and methods of draft survey are listed. And the inspirations author derived are described.

Keywords: draft survey; errors; bulk carriers

0引言

水尺计重是根据“阿基米德定律” 原理,求出船舶装(卸)货前后排开水的体积,进而得到装(卸货)重量的一种计量方法。常常被应用于价值较低、不易用衡器计量的大宗海运散装固体货物的计重。它操作简便、节省费用,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计重结果可以作为商品的交接结算、处理索赔、计算运费和通关计税等的依据,为国际贸易和运输部门所乐于采取。因此,水尺计量在船舶大宗散货运输中占有统治地位,随着国际贸易日趋频繁和船舶的不断大型化,各方对水尺计量精确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于如何提高散货船水尺计量精度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长期以来对于散货船水尺计量精度的研究很多,提出了很多在实际工作中作用很大的方法。同时,大量的电子计算、传感技术也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水尺计量精度有利很大提高。系统地控制计量误差应从水尺计量的基本原理出发,采用科学的数学方法进行修正,同时要尽量减小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熟练操作步骤,使用科学的计算方法,才能更快更准确的完成水尺计量工作,减少因此而产生的纠纷,促进散货船运输的繁荣。

1散货船水尺计量概述

1.1基本原理

所谓水尺,即船舶的吃水标志(Draft mark ),它绘在船首、船尾及船中两侧船壳上,俗称六面水尺。船舶水尺标志有公制和英制两种形式,如采用公制,用阿拉伯数字标绘.每个数字的高度为10cm ,上下两字的间距也是10cm ;如采用英制,用罗马数字标绘。每个数字高度为6in ,上下数字间距也是6in 。读取时以数字下缘为准,即如水线刚好达到数字下缘,此数字即为船舶吃水的读数。如图1所示

【1】: 图1船舶水尺标志 在船舶设计中往往根据船舶的型值表计算出静水力曲线,包括排水量曲线和漂心纵向位置曲线等.每一水线高对应一个此水线时的排水量和漂心纵向值等,根据排水量曲线计算出载重表尺。

水尺计重就是根据船舶装卸货前后所观测的吃水,分别求得其平均吃水,然后查载重表尺(实际吃水)或静水力曲线图(型吃水),得出装卸前后船舶载重量或排水量,将这两个

8 6

4

2

1M

10cm 10cm 1.0m

1.1m 1.2m 1.3m 公制

Ⅶ Ⅵ Ⅴ Ⅳ Ⅲ 6in 6in 3ft 0in 3ft 6in 4ft 0in 4ft 6in 英制

载晕量或排水量的差值减去或加上在装卸过程中船上油、水等储备品的变动量,从而得出船舶装卸货物的重量。水尺计量的计算公式为:

()()a a f f Q G G =?--?-∑∑

公式中:Q 为装(卸)或货重量;Δa 、Δf 分别为装(卸)货前、后的船舶排水量;G a 、G f 分别为装(卸)货前、后的油水和其他储备品的重量。

应用此公式和方法计算装卸货重量所需测量数据少,简化手续、省时省力,较高能利用已有的船舶资料,节省工作量、测量计算工作时间且误差相对其他方法较小。

1.2实际操作步骤

1.2.1 测定有关原始数据

根据水尺计量的计算公式,为减小水尺检量的误差,需精确测量以下几项原始数据:①船舶六面吃水;②港内水密度; ③压载水数量及淡水数量;④燃油存量。

1.2.2 计算船舶最终平均吃水

根据上一步测定得到的船舶六面吃水可以求得船舶平均吃水,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① 计算左右舷平均吃水及船舶吃水差【2】

首吃水 ()/2F FP FS d d d =+ 尾吃水 ()/2A AP AS d d d =+

船中吃水 ()/2P S d d d ???=+ 吃水差 F A t d d =-

② 对船舶首尾吃水作垂线修正(当船舶吃水差的绝对值|t | <0.3m 时,可以不做此项修正)

经首尾垂线修正后的首尾吃水d F1和d A1分别为:

F F F C d d +=1 A A A C d d +=1

图2吃水的首尾垂线修正

由图2可知,式中首垂线修正量C F 和尾垂线修正量C A 的求算公式为:

F F BP F A t L

G L L L ?=-- A A BP F A

t L C L L L -?=-- 式中:LF ,LA — 观测首(尾)吃水点至首(尾)垂线的水平距离(m),其值可在船舶总布置图或首尾垂线图上量取;

③ 首尾平均吃水为:111()/2M F A d d d =+

④ 计算经拱垂变形修正后的最终平均吃水

a .计算首尾平均与船中平均的平均吃水:

21()/2M M d d d ?=+

b .船舶的最终平均吃水:

32()/2M M d d d ?=+

此处所述的船舶首尾吃水差修正和拱垂变形修正只适用于一般情况,在大纵倾和拱垂严重情况下需按照本文 3.4中介绍的方法进行修正。如对精度有特殊需要,可完全利用 3.4中的方法进行计算。

1.2.3 求取船舶排水量

由最终吃水d M3 查取载重表尺,得到排水量Δ0,并按以下步骤进行修正:

①求取纵倾修正后的排水量Δ1;

船舶排水量Δ0的纵倾(漂心)修正如图3所示,其修正量δΔ可由下式求得

图3排水量的纵倾修正

210050=f BP F A BP F A t x TPC t dM L L L L L L dZ

δ???+?---- 式中:δΔ — 排水量的纵倾修正量(t),其中等号右边第一项为一次修正,第二项为二

次修正;

d M /d Z — 平均吃水d M3 处每厘米纵倾力矩(MTC)的变化率,可取吃水为(d M3+0.5m)

与(d M3—0.5m)时MTC 的变化值【3】。

于是,纵倾修正后的船舶的排水量为:△1=△0+δΔ

应当注意的是,当船舶吃水差的绝对值t<0.3m 时,不需进行纵倾修正;当0.3m1.Om 时,应同时进行一次修正和二次修正。

②求取港水密度修正后的排水量:

1

1.025ρ???=

ρ为实际测量得到的港内水密度;Δ1为经修正后的船舶排水量。

1.2.4 求取船舶排水量和装(卸)货重量

利用上面几个步骤所测数据,可按以下步骤求得装(卸)货重量。

(1)依次利用前面各步骤算出装(卸)货前排水量△a 和装(卸)货后排水量△f ;

(2)算出装(卸)货前油水等储量G a 和装(卸)货后油水等储量G f ;

(3)利用下公式计算装(卸)货重量Q 。

()()a a f f Q G G =?--?-∑∑

2误差分类及原因

2.1分类

散货船水尺计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由于天气条件,船舶条件,测量工具和人为因素等多方面限制,产生较多的误差,大致分类如表1【4】。

表1 误差分类和分析

2.2产生原因

引起散货船水尺计量误差的因素很多,如船舶拱陷变形、定量备料更动、港水风浪,计

算(包括量取、由于纵横倾修正计算的误差及压载水舱舱容表格不准确)的误差,海水、压载水密度的测定的误差等等。

由于上述原因,根据国际惯例,规定水尺计重的允许误差为±0.5%。为减少误差,要求由于装卸货物而引起船舶吃水线的变化必须在1米以上,或至少装卸货物1000公吨以上,还要求承运船舶必须具备水尺计重的条件:即船舶的艏舯艉水尺标记和载重线标记的字迹必须清晰正规,刻度正确无误;具备船舶正确而有效的图表,包括排水量表或载重量表,静水力曲线图或可供排水量纵倾校正的图表,水油舱计量表及纵倾校正表,船型图或可供船艏艉水尺纵倾校正的有关图表【5】。

各项原因中,在实际工作中影响最大的主要有海水密度测量不够准确,水尺读数不准、压载水测量不够精确、测量结果缺少科学的修正和一些随机误差。只有在测量和计算的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并进行必要修正和核查,才能达到国际大多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水尺计重误差的规定。

3提高水尺计量精度的具体措施

针对上文提及的主要影响散货船水尺计量精度的诸多因素,在实际操作和计算中应从正确量取海水密度,看准水尺,准确计算压载水,测量结果的修正和计量结果的核查这五方面着手。

3.1正确量取海水密度

由于不同港口,同一港口不同时间的水密度都不相同,所以每次进行水尺计量都要对港内水密度进行准确测量,应注意的主要有以下几项:

(1)正确选用密度计。现有两类航海用海水比重计——载重线比重计和水尺比重计,都是比重测量工具,但用途不同。载重线比重计用于决定给定水线船舶的排水量,是否符合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的要求,在少数情况下应进行温度效正。水尺计量比重计用于决定船舶的视重量(空气中重量),由此计算商业上使用的重量或者船上(液体)货物的视密度。这种比重计不需要进行温度改正,不能用作确定载重线是否符合载重线公约的要求。在通常的航海实践中两种比重计的差值约为0.002。忽略温度改正时,通常为水尺检验比重计加上这项改正等于载重线比重计测量的密度。大多数航海比重计都有标志显示其类型,载重线比重计通常标注有RD或S p.G r和两个标准温度T1和T2。水尺计量比重计通常标注有kg/L和温度T。

(2)使用恰当工具取得适当深度的海水样品。应取船中外档吃水1/2深的水样测量,或1/3深的水样和2/3深的水样测量后取平均。特别是对河口港,附近有河流汇入或刚下雨港口,表层水密度和深层水密度有可能相去甚远。如使用从下面进水的海水取样桶结果会更理想些。

(3)读取密度时应平视密度计刻度,并考虑水的表面张力影响,以新月形水面的中间为准。

(4)定期送岸校正来消除比重计器差。假如条件不够,可以考虑在有机会时以上船检验师手中那些有检验证明的密度计作为参考校正。或者使用该密度计测量其上标明的标准温度的淡水来效正【6】。

3.2看准水尺

看准水尺对于提高水尺检验精度很重要。没风没浪时,只要注意分清每个数字不同部位代表的高度就可以了;有风浪时,应长时间尽量平视水尺标志,选择船正浮的那一瞬间看,或波浪上下波动最小时取上下值平均而得。但实际上风浪较大时,还是感到很困难易产生巨大误差。由总平均水尺和六面水尺的关系知道船中水尺最重要,只要船中水尺准确,首尾水尺差不多就不会有太大误差。浪大时总有一舷至少一个船中水尺风浪稍小一点,看起来比较准确。根据这个水尺,加上一些小设备来测量两舷吃水差,就可以得到一个很准确的另一舷船中水尺了。根据船中两舷吃水差,也可按比例求出首尾风浪较大另一舷水尺。

方法一:选一条合适长度的透明塑料管,两头开口,一头系上绳子在水尺上方的舷侧系牢,另一头系上重物。提前十几分钟将其放入水中,保证塑料管一半在水中。这样由于是海水缓慢进入塑料管内,管中的液面高度就反映了滤去波浪影响的海面实际高度。人从引水梯或软梯下去,坐在梯子接近水面横档上,脚蹬船壳将塑料管贴在水尺标志上即可准确读取水尺。在澳大利亚有人将油桶从中破开,去底,用绳子吊半个油桶下水围住船中水尺标志,也能大大将风浪影响减少,道理是一样的。根据塑料管上所标最小刻度,一般为mm。所以精度可达0.1mm。

方法二:利用连通器的原理,铺一根透明塑料软管,中间加水,两头至船中左右两舷水尺上方。管中液面离甲板的高度差就可以反映船体横倾情况。由于船体不绝对对称,管中液面离甲板高度差就不完全等于两舷吃水差。看准两舷水尺算出两舷吃水差△A,记下当时的管中液面离甲板高度差△B,就可以知道船体正浮时两舷管中液面离甲板的高度差△C=△A 一△B。平时工作中只要根据△C和实际的两舷管中液面离甲板的高度差△D,就可以知道两舷吃水差为△D一△C。一般船△C有1到2cm。这种方法较精确,其本身的误差小于1cm。

方法三:根据船上倾斜仪的原理,放大制作一可显示船体横倾多少公分的倾斜仪。在墙上钉一钉子,悬一下挂重物的细线,在钉子正下方船宽B/20的地方,横向放一直尺并固定在墙上。当船体横倾时,细线看上去好像向同侧倾斜,其角度和船体倾斜的角度一致。△d 为船中吃水差,△c为重物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如图4所示【7】。

sinθ=△d/B=△c/(B/20),△d=20△c 即:实际的左右吃水差为2cm 时,尺上细线偏离一毫米。反过来,尺上细线每偏一毫米,左右吃水差为2cm。看准两舷水尺的情况下,找到细线船正浮时在直尺上的位置,并刻记下。知道细线平衡位置之后,根据细线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算出两舷吃水差△d。这种装置可准确知道2cm左右的吃水差。

方法一最为准确,而且能看两舷船中的水尺,但方法二和方法三在大型船舶进出水尺受限的港口时,对于保证船体正平能发挥巨大作用。

图4倾斜仪工作原理

3.3准确计算压载水量

在散货船水尺计量中,压载水的测定、校正和计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是指通过对各舱压载水的深度测量,根据船舶的有关资料进行校正与计算,得出全船压载水的总重量,作为计算船舶常数和所载货物重量的重要依据。压载水的数据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船舶常数测算的准确度以及全船货运交接数据的误差大小。下文将简要介绍其工作步骤。

3.3.1压载水测定

计量人员应会同船方逐舱测定压载水的深度。测定前,首先向船方了解水舱数量及名称,必要时可通过容积图来核实,以防漏测。测量前首先检查船方提供的测量工具(尤其是绳尺)是否标准,船方制作的工具标准与否将直接影响测量结果。如发现有工具不标准的情况,需要立即予以更换。测量时,当尺锤接近舱底时,应减慢放尺速度,当感觉尺锤触及舱底时,应注意绳尺或钢卷尺不能弯曲,以免影响测深的准确性。若尺上水痕不清,应擦干并抹上白粉或试水膏再次观测。测量时应认真细致,逐舱测深,并做好测深记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顶边舱的舱面由于露天甲板形成弧形和倾斜形,其测量管又安装在船体两侧的位量,因此即使舱内的压载水从测量管溢出也不能简单作为满舱处理,仍应按实测深度结合校正计量【8】。

3.3.2压载水校正与计算

当船舶处于纵倾或横倾状态时,压载舱液面与船舶的水线平行,压载水也呈现纵倾或横倾状态,由于水舱的测量管大都不在舱的中间部位,故此时从测量管村所测得的水深并不真实,应根据船舶的压载水资料进行修正,以求得准确的容量。通常船舶的压载水资料有以下3种情况【9】:

3.3.2.1有舱容表且有纵倾修正

对于有纵倾修正的舱容表,根据测得的水深和船舶纵倾值,可直接查表得到各舱的压载水容量。查表方法如下:

①船舶的各种压载水舱都有容量表或计量表,它们表示与每一深度对应的容量或重量。除平浮状态下的容量外,大多数还标制出各种纵倾程度的校正曲线。在计算压载水储存量时,一般是根据所测水深结合当时船舶纵倾程度(前后吃水差),从上述图表中查出相应的容量或重量,尾数可保留一位小数。

②有些船舶没有正规图表,只有自制水舱计量表,应审查其与船舶容积图上的容积是否相符如果相符,可予使用。

③船方提供自制水舱校正表时,可按管线分布图或泵浦图上测量管与舱壁的距离以及舱长进行测算核对;若无管线分布图或泵浦图,可按船图所载水舱的长度,对照舱口、舱壁位置或肋码号码,测定测量管至舱壁的距离(亦可实际测量舱壁与测量管的距离)进行计算核对。

④有些压载舱的容量表上深度为0 时,还标有数值,即压载水的呆存量。如数值不大,可按表上所列数值计算,若数值较大则须向船方查明原因,或下舱查看是否相符。

⑤查看压载水表时,应分清表中数字是容量还是重量,压载水是海水还是淡水。压载水总重量低于500t 时,可按泵进压舱水区域的水密度进行校正,或按海水、淡水的标准密度计算;压载水总重量低于500 t 时,须取样测定实际密度予以校正。校正公式:2(/)c w w ρρ=

式中:W c 为密度校正后的重量;W 为标准密度下的重量;ρ2为压载水的密度;ρ为制表密度。

3.3.2.2有舱容表但无纵倾修正

若舱容表中无纵倾修正数据,主要有以下几种测算方法:

(1)泵满压载水,使所有压载舱满舱,无需校正;

(2)调平吃水,使船舶前后、左右吃水相同,无需校正;

(3)排空压载水;

(4)确保压载水在装卸过程中保持相同状态并施封,把剩余压载水计入常数;

(5)利用几何公式计算,方法如下:

如果只有容量表或计量表而无纵倾校正表,则需先校正水深,再查表计算容量或重量。若测量管在后,校正方法如下:

①经测量水深未超过舱顶,按公式:1cot /BP c L S L T S θ=?=?计算。式中:L 1为舱内水深底边长度;θ为船舶纵倾角;L BP 为两垂线之间船长;T c 为艏艉校正后纵倾值(吃水差);S 为实测水深。

根据L1的数值有压载水盖满舱底或未盖满舱底等3种情况,可按下列3个公式分别计算水深:

a .如L 1+d ≥L ,即压载水盖满舱底,按一般公式校正:M =S±C 1(艏倾时+,艉倾时-),1tan (/2)/(/2)c BP C L d T L L d θ=?-=?-。式中:M 为平均水深;C 1 为水深纵倾校正值;L 为压载舱长;d 为测量管至舱壁之间距离,其余代号同前式。

b .如L 1+d < L ,即压载水未盖满舱底且测量管与舱壁之间的距离在0.5m 以内视为0计

算,压载水按呆存水计算,计算公式:2

/[2()]BP c M S L L T =??。

c .若L 1+

d < L ,即压载水未盖满舱底且测量管与舱壁之间的距离大于0.5m 也以呆存水公式计算:(/)/[2()]c BP BP c M S T d L L L T =+???。

②经测量水深已超过舱顶,按公式2cot ()/()BP c L S H L T S H θ=?-=?-计算。式中,L 2为舱顶水边至测量管距离;H 为舱高。

根据L 2的数值有压载水超过舱顶或未超过舱顶等3种情况,可按下列3个公式分别计算水深:

a .①若L 2+d ≥L 即压载水全部超过舱顶,可以满舱计算。

b .若L 2+d

c c BP M H L L S H T T L L =--?-??。

c .如L 2+d0.5m ,公式:

2{[()/]}/(2)BP c c BP M H L L S H T d T L L =--?-+??

③此外,横倾校正的方法如下:若测量管左右对称,无须校正,或测量管在舱的中间位置也不用校正。当测量管不对称时,产生横倾,则有必要校正,公式与纵倾校正相同。公式:

221/(/2)C T B b d =- 或 212(2)/(2)C b d T B =-?

式中,C 2为水深横倾校正值;B 为船宽;b 为柜宽;T 2为左右吃水差;d 1为测量管至纵向分舱壁的距离。以上公式中校正值的加减,须按实际纵、横倾及测量管的位置而定。水深校正完后查表计算出各压载舱压载水的数量。

3.3.2.3没有舱容表的校正

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排空压载水,使压载舱空舱;

(2)确保压载水在装卸过程中保持相同状态并施封,把剩余压载水计入常数。

3.4 测量结果的修正

由于船舶本身或装卸货后不能达到理论要求的平吃水状态,或者船体结构变化会对测量结果有一定影响,需要利用数学和船舶静水力学进行修正,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3.4.1中拱或中垂状态的修正

如果船舶装卸后成中拱或中垂状态,那么就要对吃水和排水量加以修正【9】:

2

A F M d d d +-

吃水修正值= =100()()22

A F A F M d d d d d TPC MTC ++?-?-?排水量修正值 或者 3=8M A F d d d ?--吃水修正值(2) =37.5M A F TPC d d d ??--排水量修正值(2)

散货船水尺计重效能提升对策研究

散货船水尺计重效能提升对策研究 文章分析水尺计重的难点,总结散货轮计重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影响水尺计重效能的关键因素,然后提出效能提升的相应对策。 标签:散货轮;水尺计重;重量鉴定;对策 1 水尺计重难点分析 水尺计重又称水尺计量、固体公估,水尺计重在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上,以船本身为计量工具,通过测定船舶吃水、压载舱水量等求得船体相应排水量,经过修正后计算出船舶所载货物重量的一种计重方法。水尺计重一般适用于大宗散装固体商品的计重,具有计重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为国际贸易和运输部门所乐于采用,水尺计重有其自难点。 1.1 计重环境不可控 由于船舶到港时间的不可控性,水尺计重工作的作业时间也就无法确定,船舶到港办好手续后水尺计重需要立即展开。另外,船舶到港时天气状况无法确定,可能风平浪静,也可能风大浪急,但作业依然需要正常进行。不可控的环境对水尺计重的准确性构成很大的挑战。 1.2 计重现场可再现性差 水尺计重现场具有一次性有限呈现的特点。船舶靠港后,水尺计重的工作时间非常有限。计重工作完成后,装卸工作一旦开始就会改变船舶吃水状况,即便承运人或收货人对计重结果提出异议,也无法变更装卸前的计重结果。因此,相比其他產品品质检验,水尺计重现场是不可恢复的。 1.3 计重误差因素多 水尺计重误差产生主要有几个方面因素:一是水尺读取环节。船舶吃水深度由目测读取,遇到风浪较大时,很难准确读取。二是测定、计算与校正环节。在对港水密度、淡水与压载水、燃油及污水等测定、计算与校正时,测量器具和测量方法都会影响结果准确性。三是船舶自身的状况。在水尺计重过程中,一些船舶水尺标志不清晰、船舶图表不规范、压载水测量管堵塞、船舶常数异常变化等都将直接影响水尺计重结果的准确度。 2 水尺计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计重能力有待提高 水尺计重多年来沿用传统的做法操作方法,即:目测吃水,测量压载水、查

大船水尺测量

浅谈影响水尺计重精确度的几个问题 摘要:通过研究船舶状态和水尺测量对水尺计重的影响,以便提高水尺计量精度。 关键词:散货船水尺计重船舶状态船舶常数误差 水尺计重原称固体公估,中外航运业,除油船外,散货船计量通常使 用水尺计重。对承运的船舶通过观测船舶吃水, 求得船舶的实际排水量和船用物料重量,以计算所载货物的重量。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 准确性,已为国际上公认。同时水尺计重可以将同一计重器具在不同 港口计算误差减小到最低限度。其计重结果可作为商品的交接结算、处理索赔、计算运费和通关计税等的依据。为国际贸易和运输部门所乐于采用。按照国际惯例,为了保护贸易各方的利益,对于装运大宗散 装货物的船舶的水尺计重工作均由享有良好信誉的非利益当事人,公 证的第三方开展水尺计重业务,这样有效保证了计重数据公证性和准 确性。 水尺计重具体操作是通过在装(卸)船前和装(卸)船后,分别测定前 后两次水尺,并前后两次测定船舶淡水,压舱水及燃油的呆存量,同时 前后二次测定船边港水密度,然后根据船方提供的排水量表以及有关 静水力曲线图表、水油舱计量表和校正表等图表计算出船舶载运货物的重量。其结果与船舶吃水测量、海水密度、压载舱、淡水舱的测定和船舶常数以及测量人员的专业素质、船舶结构的变化有很大关系, 所以影响水尺计重精度的因素较多。 水尺计重精确度是指装运货物实际重量与水尺计重的差别。在船 舶抵港靠泊,装卸货物过程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会影响水尺计重精确度。 1. 水尺计重基本要求 1.1 船舶的水尺、载重线标记字迹要清晰、正规、分度正确。 1.2 具备本船有效、正规的下列图表: a. 容积图或可供艏艉水尺纵倾校正的有关图表; b.排水量或载重量表;

船舶水尺公估中压载水的测算和校正

船舶水尺公估中压载水的测算和校正 发布日期:2007-3-29 8:45:07本文作者:苏冲,张守生本文来源:本站浏览次数: 压载水的测定、校正和计算是水尺公估程序中最繁琐、工作量最大的一项工作,下文简要介绍其工作步骤。 1压载水测定 计量人员应会同船方逐舱测定压载水的深度。测定前,首先向船方了解水舱数量及名称,必要时可通过容积图来核实,以防漏测。 测量前首先检查船方提供的测量工具(尤其是绳尺)是否标准,船方制作的工具标准与否将直接影响测量结果。如发现有工具不标准的情况,需要 立即予以更换。 测量时,当尺锤接近舱底时,应减慢放尺速度,当感觉尺锤触及舱底时,应注意绳尺或钢卷尺不能弯曲,以免影响测深的准确性。若尺上水痕不清,应擦干并抹上白粉或试水膏再次观测。有时船方以部分压水舱是空的为由提出不予测量,应对其耐心说理,以防有呆存水或渗漏水漏测。测量时应认真细致,逐舱测深,并做好测深记录。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顶边舱的舱面由于露天甲板形成弧形和倾斜形,其测量管又安装在船体两侧的位置,因此即使舱内的压载水从测量管溢出也不能简单作为满舱处理,仍应按实测深度结合校正计量。 2压载水校正与计算 当船舶处于纵倾或横倾状态时,压载舱液面与船舶的水线平行,压 载水也呈现纵倾或横倾状态,由于水舱的测量管大都不在舱的中间部位,故此时从测量管内所测得的水深并不真实,应根据船舶的压载水资料进行修正,以求得准确的容量。通常船舶的压载水资料有以下3种情况: 有舱容表且有纵倾修正 对于有纵倾修正的舱容表,根据测得的水深和船舶纵倾值,可直接查表得到各舱的压载水容量。查表方法如下: (1)船舶的各种压载水舱都有容量表或计量表,它们表示每一深度对应的容积或重量。除平浮状态下的容量外,大多数还标制出各种纵倾程度的校正曲线。在

析船舶在水尺计量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析船舶在水尺计量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为了缩短船舶在港口停留时间,保护贸易各方的利益,对于装运大宗散装货物的船舶,在对货物计量时,可以采用水尺计量。水尺计量是利用船舶装卸货物前后水尺变化来计算载货重量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方法简便,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因此广泛适用于煤炭、生铁、废钢、矿石、盐、化肥等散货的计重。 水尺计量对船舶的基本要求是:船舶六面水尺标记准确清晰,船舶的排水量资料图表和压载水表尺完整无误,船体没有严重变形,水舱可以进行准确测量,船方提供的燃油数量和船舶常数真实可靠,港口水域的海水密度准确等,这样才能准确计算出船舶所运载货物的重量。在水尺计量时,船舶的六面吃水和港水密度的数据以及水舱测量的数据是根据现场观察与测量来确定。在确定这些数据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观测船舶六面吃水时应注意的事项 船舶装卸货前后,船方会同鉴定人员,共同查看船舶六面吃水。在作业时常利用吊板、绳梯使观测者与水尺的观测位置尽可能接近,观测者视线与水面的角度应尽可能减小,才有利于读取水线的确切位置。而实际上船尾外档的吃水由于船尾结构的原因,在船上利用吊板、绳梯很难观测到,在有些港口习惯上把船尾外档的吃水与里档的吃水相同来处理。但若船舶存在倾斜时,在计量过程中就会产生误差。 ): 港口习惯上用于计量的平均吃水(dm 1 dm =(df+6d?+das)/8 1 实际的船舶平均吃水(dm): dm=[df+6d?+(das+dap)/2]/8 两者之间的差别为(△d): -dm=(df+6d?+das)/8-[df+6d?+(das+dap)/2]/8=(das-dap)/16 △d=dm 1 在计量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P =TPC×△d=TPC×(das-dap)/16 1 其中:矽为船首平均吃水;d?为船中平均吃水;das为船尾右舷吃水;dap为船尾左舷吃水。 例如:某船在一次装货后,发现内倾0.3°,船宽B 38m,船尾满载吃水线 =13.90m,那么:处的宽度H为26m,TPC=61t/cm,经观测到里档船尾吃水d A1

水尺计重操作规程

水尺计重操作规程 政策法规加入时间:2011-2-22 10:56:42 来源:访问量:866 水尺计重操作规程 一、水尺计重服务准备 第一条公司业务部门接受客户的申请或委托,向客户或相关方索取有关水尺计重资料,交给现场理货机构。 第二条现场理货机构根据公司业务部门或港方船舶作业计划,编制“理货船舶动态表”,提出水尺计重要求及注意事项,并将有关水尺计重资料和设备交给指派的水尺计重人员。 第三条水尺计重人员接受工作任务后,检查水尺计重设备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备齐计重资料和设备,在预定时间内到达作业船舶。水尺计重人员进入现场,必须统一着装,佩带好安全帽。 第四条登轮后,水尺计重人员应及时与船方取得联系,并做好以下工作: 1.检查船舶有关水尺计重图表,确认其规范与否。不具备有关纵倾校正图表者,应要求船方把吃水差调整或保持在0.3米以内。2.了解各项图表上的计算单位、比例倍数、公英制、海淡水、容量和重量等,以及装(卸)港有关情况。 3.了解淡水、压载水、燃油等舱位的分布情况和贮存量以及压载水密度。 4.了解船舶近期修船、清淤及污水储存情况。 5.了解燃油、淡水的每日消耗量和装卸期间的变化。 第五条水尺计重服务实施前,要求船方停止开关舱、调吊具、压排水、加油水、上下物料,保持缆绳锚链放松等工作,以确保船舶相对静浮。 二、水尺计重服务实施 第六条货物装卸前,水尺计重人员与船方对船舶进行首检,测定船舶吃水、港水密度、淡水和压载水、污水、燃油等相关数据。数据测定方法 1.船舶吃水测定:用目力观测或用量具实测艏、艉、舯的左右吃水数,如船舶无舯水尺标记或不能直接观测舯吃水读数者,可由以下方法确定:舯左(右)吃水等于法定干弦加夏季载重线高度减左(右)舷实测干舷高度,或者舯左(右)吃水等于夏季载重线高度减左(右)舷实测干舷高度。 2.港水密度测定:观测水尺的同时,用港水取样器,从船中舷外吃水深度一半处,取得港水样品,用密度计测定其密度。3.淡水、压载水测定:用量水尺逐舱测量淡水和压载水的液深、测量管总深度,要注意左右两舱的测量管总深度应基本一致。4.污水测定:货舱污水沟、尾轴隧道和隔离柜等处存有较多污水且在装卸货期间有所变动,可按其实际形状进行测定。 5.燃油测定:用量油尺逐舱测量燃油的油深,每日消耗量在3t以下,亦可由船方自行测定,并提供贮油量。 第七条水尺计重人员根据测定数据和船舶有关水尺计重图表进行必要的计算与校正,或将首检测定数据和船舶有关水尺计重图表数据输入水尺计重软件系统,编制首检水尺计重记录单,取得船方确认。 (一)水尺计算 1.计算公式(单位:m或ft): FPS=1/2·(FP+FS) Fps-艏平均吃水;FP-艏左吃水数;FS-艏右吃水数。 APS=1/2·(AP+AS) APS-艉平均吃水;AP-艉左吃水数;AS-艉右吃水数。 T= APS-FPS

水尺总结

对水尺的一点 水尺计重是通过观测船舶的吃水所获得的船舶排水量,,计算所装载货物的重量的一种方法。由于水尺计重有公估性质,影响准确性的因素比较多,经过这几年对水尺的学习和了解,再加上对华能南京电厂、明洲码头、三公司等散货船舶接触,对影响水尺计重的准确性有以下几点认识和肤浅的见解: 一、吃水的准确度问题 1、刻度数字的高度问题。船舶的吃水不管是英制还是公制都是靠数字来确定的,我们现在接触的船舶都是以公制为准的,以公制为例,一般刻度数字的高度和间隔都是10CM,由于我们现在主要是接触沙滩船,我们在观看水尺时一定要注意刻度数字的高度和间隔,按照国际标准一般是一格2CM,但是有的船舶是2.5CM,所以这个一定在看水尺时先看清楚,以防出现误差。 2、刻度线的上缘下缘问题。在实际情况中,不能听信大副的一面之词,因为在船舶设计时,船舶的刻度线是按龙骨的上缘还是下缘算起在船舶设计图纸上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在看完水尺查阅资料时一定要看船舶资料。 3、船舶吃水点的前后问题。这一点对于船舶吃水校正正负号的问题有直接的联系,也对水尺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关系。 4、船舶的变形问题。有的船舶由于钢板的原因或者是经过不正当的配载造成的船体变形,对水尺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新海洲26船舶中部就有明显的变形,实践操作过程中严重影响了水尺的准确性。 5、缆绳的松紧问题。对于在水尺最后由于误差大导致没法签单时,各个对水尺的因素都要考虑到,其中缆绳的松紧也必须要考虑到,虽然对水尺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在签单时有必要考虑到这一点。 6、水尺刻度线的左右对称问题。有的船舶左右水尺刻度焊接的不对称,在船舶误差较大时必须要考虑到这一点,尤其是沙滩船。如09年12月3日华能电厂码头靠泊的“瑞11”就是这个问题,左舷是正确的,而右舷5M以下的吃水是正确的,从干舷高度7M至5M 之间与左舷的误差达12CM。虽然这个现象很少但是也需要警惕。 7、在观看六面水尺时,要注意影响水尺准确度的一些细节,为了保证水尺的准确性,所以要排除码头急于开工等外界的干扰,在看水尺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允许船方有移动船吊或开舱关舱等现象的发生。还有一点就是在看水尺前如果看到有排水孔排水,必须向船方问清楚是机舱的冷确水还是压载水,如是压载水必须让船方关掉排水阀后再看水尺。 8、天气的问题。这一点没必要详细的说,大家都知道这一点。 二、压载水的问题 1.在量船舶的压载水之前,最好是看一下船舶的总布置图,确定有各个压载水舱的位置 与数量,以防止漏量错量。 2.压载水管的量水孔是前置还是后置,由于现在我们现在接触的船舶基本上是沙滩船资 料不是那么完善,这就对于压载水的量水位置与船舶的吃水差有很大的关联。 3.船舶测量管的问题,舱内的淤泥和测量管的堵塞也对压载水的准确度有很大的影响。 4.在量水过程中木匠所实施的动作对于量水尺的刻度也会有影响,是小心翼翼的放下 去还是快速的放到舱底,这些需要自己在实践中体会。 5.压载水舱的准确性。压载水舱的高度与资料的不符合。水舱明显与资料不符随着测深 的变化而压载水的重量也不断变化。再就是二手船把水舱的构造改变所造成的与资料不符,如华能自备码头的“宏泰118”就是这一问题,而我们以前接触的“远大之星” 也是随着吃水差的变化而压载水的重量也是不断变化的。 6.量水工具的准确性。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量水工具主要是三种,一种是尼龙绳的一种是

船舶水尺公估

船舶水尺公估 船舶水尺公估适用于价值较低、不易用衡器计量的大宗海运散装固体货物的计重,它根据阿基米德定律,通过检测承运船舶的吃水求得船体的相应排水量,计算所装卸货物的重量,是操作简便并节省费用的一种计重方法。在水尺公估中,压载水的测定、校正和计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是指通过对各舱压载水的深度测量,根据船舶的有关资料进行校正与计算,得出全船压载水的总重量,作为计算船舶常数和所载货物重量的重要依据。压载水的数据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船舶常数测算的准确度以及全船货运交接数据的误差大小。 压载水的测定、校正和计算是水尺公估中程序最繁琐、工作量最大的一项工作,下文简要介绍其工作步骤。 1 压载水测定 计量人员应会同船方逐舱测定压载水的深度。测定前,首先向船方了解水舱数量及名称,必要时可通过容积图来核实,以防漏测。 测量前首先检查船方提供的测量工具(尤其是绳尺)是否标准,船方制作的工具标准与否将直接影响测量结果。如发现有工具不标准的情况,需要立即予以更换。 测量时,当尺锤接近舱底时,应减慢放尺速度,当感觉尺锤触及舱底时,应注意绳尺或钢卷尺不能弯曲,以免影响测深的准确性。若尺上水痕不清,应擦干并抹上白粉或试水膏再次观测。有时船方以部分压水舱是空的为由提出不予测量,应对其耐心说理,以防有呆存水或渗漏水漏测。测量时应认真细致,逐舱测深,并做好测深记录。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顶边舱的舱面由于露天甲板形成弧形和倾斜形,其测量管又安装在船体两侧的位量,因此即使舱内的压载水从测量管溢出也不能简单作为满舱处理,仍应按实测深度结合校正计量。 2 压载水校正与计算 当船舶处于纵倾或横倾状态时,压载舱液面与船舶的水线平行,压载水也呈现纵倾或横倾状态,由于水舱的测量管大都不在舱的中间部位,故此时从测量管村所测得的水深并不真实,应根据船舶的压载水资料进行修正,以求得准确的容量。通常船舶的压载水资料有以下3种情况: 2.1 有舱容表且有纵倾修正 对于有纵倾修正的舱容表,根据测得的水深和船拍纵倾值,可直接查表得到各舱的压载水容量。查表方法如下: (1) 船舶的各种压载水舱都有容量表或计量表,它们表示与每一深度对应的容量或重量。除平浮状态下的容量外,大多数还标制出各种纵倾程度的校正曲线。在计算压载水储存量时,一般是根据所测水深结合当时船舶纵倾程度(前后吃水差),从上述图表中查出相应的容量或重量,尾数可保留一位小数。 (2)有些船舶没有正规图表,只有自制水舱计量表,应审查其与船舶容积图上的 容积是否相符,如果相符,可予使用。 (3)船方提供自制水舱校正表时,可按管线分布图或泵浦图上测量管与舱壁的距 离以及舱长进行测算核对;若无管线分布图或泵浦图,可按船图所载水舱的长度,对照舱口、舱壁位置或肋码号码,测定测量管至舱壁的距离(亦可实际测量舱壁 与测量管的距离)进行计算核对。

关于大副水尺计量的控制

关于大副水尺计量的控制 水尺计量(DRAUGHT SURVEY)是利用装卸前后水尺的变化计算。它是散货计量最常见的方法。 水尺计量的过程虽不算复杂,可影响结果的因素诸多。其计算公式、方法及各修正比较简单,一般也不会出错。主要是那些多有争议而又无法举证的不定因素的影响,通过对这些不定因素的有利控制,顺利完成有利船方的水尺计量。 要完成一次有利船方的水尺计量,要控制好其中的四大环节:水尺观测、水密度测量、压载水量取、做好必要的批注和适时递交LOP。 第一环节:水尺读取的控制 一、做好观测前的准备工作,利用有利条件,减少各干扰因素。 1、平时,水尺标志要保持清晰可见。抓住空载锚泊的有利时机,对水尺标志进行保养、刷新,确保其清晰,有利于水尺的准确读取 2、在夜间,应加强照明。如在夜间进行水尺观测时,应在水尺附近安装货灯,加强照明; 3、如港水比较清澈,水面难以观测时,特别在夜间,可在水尺附近的水面撒些残货或灰尘,以便容易观测水面; 4、如水面比较平静无法看清水线时,可检块石头或土块扔到水尺标志附近水中,使该水面出现荡漾,则便于观测; 5、如港内涌浪较大时,特别是在敞开式泊位或锚地,观测时请随身带个计算器,可利用计算器将多次读取的上下数值进行平均,从概率学上说,该值也比较接近实际值; 6、可适当调整缆绳松紧,稍控制有利船方的水尺数据。如抵港时,保持缆绳不太受力,使船舶完全正常上浮;完货离港时,收紧各缆绳,特别是出缆位置比码头缆桩位置高时,使船舶受缆绳向下的拉力而水尺减少。 7、观测前,船上停止一切可能影响水尺观测的操作。如压载水的排注、吊杆的移动、抛锚、舱盖的开关(特别舱盖的开关是向船首尾方向开关的)等作业。 8、观测前,可根据提单上的货量和船上的油水存量,自己先计算一下,平均水尺多少时才不会出现货差,以便观测时,心中有数。

水尺计重及答案

水尺计重练习题 第二节水尺计重 一、判断题: 1、水尺计重主要依据“菲尔索夫”原理:“凡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量。”(熟悉)(╳) 2、水尺计重就是应用漂浮在水中的船舶重量和其所排开水的重量之间的关系这一基本原理,来计算船舶所载货物重量的。(熟悉)(√) 3、水尺标记只有公制一种标记方法。(掌握)(╳) 4、船舶总长度用于理论计算,故亦称作计算长度。(掌握)(╳ ) 5、船艉垂线指通过船艉柱后缘和夏季满载水线交点的垂线。如没有船艉柱的船舶,则以舵杆中心为船艉垂线。(掌握)(√) 6、型吃水系指船舯处由龙骨上缘(基线)量至夏季满载水线的垂直距离。型吃水亦称作设计吃水。(掌握)(√) 7、最大吃水是指船舯处自龙骨下缘至夏季满载水线的垂直距离。(掌握)(√) 8、船舶水尺系指船舶的吃水深度。船舶在正浮状态下其实际吃水为船舯处自龙骨上缘至实际水线间的垂直距离。(掌握)(╳) 9、如果水尺数字下缘有横线者,则应以横线的下缘为基准线。(掌握)(√) 10、从甲板线上缘向下量至有关载重线的上缘之垂直距离称为法定干舷。(掌握)(√) 11、甲板线是一条上缘与主甲板上沿相切的(有些散装船的船舷与主甲板衔接处呈抛物 线形状时,其甲板线在主甲板下1m左右)、长300mm或12in.、宽25mm或1in.的水 平线,刻绘在船舯的两舷。(掌握)(√) 12、载重线系与自载重线圈中心向船艏方向的540mm或21in.处刻绘的一条垂直线段成直角的一组水平线段(长230mm或9in.、宽25mm或1in.)。各线段的上缘分别代表船舶在不同区带、区域和季节期所允许的最大水尺限定线。(掌握)(√) 13、满载排水量系指船舶满载后,吃水达到载重线(通常指冬季载重线)时的排水量。 (掌握)(╳) 14、轻载排水量系指船舶空载时的排水量,即空船重量。(掌握)(√) 15、总载重量系指船舶满载时,船舶所装载的最大重量。一般指吃水达到夏季载重线时,船舶所载的客、货重量及所需淡水、燃油和其他消耗品等重量之总和。实际上就是从满载排水量中减去轻载排水量后的重量。(掌握)(√) 16、载重线标记系指甲板线、载重线圈、横线及各种载重线的标记之总和。(掌握) (√) 17、船舶吨位通常包括登记吨位、排水量吨位及货载容积吨位三类。(掌握)(√) 18、排水量吨位系根据船舶实际排开水的体积计算求得的重量,即当时其全部重量,以吨为单位。淡水排水量吨位(t)=船舶排开水体积(m3)×1(t/m3);海水排水量吨位(t)=船舶排开水体积(m3)× 1.025(t/m3)。(掌握)(√) 19、净载重量系指船舶所能装载的最大限度的货物重量。即从总载重量中扣除燃油、淡水、粮食、供应品、船用备品、船员、行李、压载物料、铺垫物料、船舶常数及不明重量(包括船体附着物如海草、贝壳类物体、临时添设机件、修船时附加水泥、钢材及其它重量)等后的重量。在水尺计重中,除燃油、淡水和压载水外,其余均可作为船舶常数处理。 (掌握)(√) 20、艏尖舱亦称前尖舱,是自船艏柱起,至第一道舱壁止的一个前部尖、后部宽、顶阔底尖的舱位。(掌握)(√)

水尺计量英文表

水尺计量英文表

PS d f----------d d∝--------- d a---------d t=d a-d f d f_____d m_____d a_____C f=(t×L f)÷(L bp-L f-L a)= -C f+C a C a=(t×L a)÷(L bp-L f-L a)= d f1d a1L f= L a= d m1=(d f1+d a1)÷2L bp-L f-L a= d m2=(d∝+d m1)÷2t1=d a1-d f1 d m3=(d∝+d m2)÷2or d m3=(d m×6+d a1+d f1)÷8 =△0=由d m3查表得 +δ1=δ1=(t1×100TPC×)÷L pp +δ2=== △1L pp= ξ=d M÷d Z=MTC+- ε=空船+常数+油+水= =4254+128+油水= =δ2=50t1÷Lpp×ξ △=△1(ρ÷)-ε=

Q== DefinitionsoftermsonDraftSurvey TermDefinitionHowtocalculate PortLeftsideship StbdRight AppTrimFWDMEAN–AFTMEAN TrueTrimFWDCORRMEAN–AFTCORRMEAN Getthesefromthe hydrostatictable(withshell andALLAppendages)Use TPC,LCF,MTCDraught(Ext)thenlook undertheacronym CORRForwardCorrectionFPFDM×APPTRIM FDMADM AftCorrectionAPADM×APPTRIM FDMADM LBPLengthofshipfromAFTPerpendiculartoForwardPerpendicular TPC LCF

船舶横倾的水尺计重

船舶横倾·水尺计重 船舶在正浮状态下,由于货物配载或水油压载的关系,使得船舶左右倾斜,两舷的吃水产生不同,这就是船舶横倾。左右舷横倾值以T1表示,数值上等于船舶型宽B M与横倾角θ的正切函数tgθ的乘积。即: T1=B M·tgθ 由于船舶型宽B M是定值,所以就可以由横倾角推算出船中横倾值(左右吃水差);或有船中横倾值推出横倾角。 我们在实际水尺计重工作中,由于外档水尺往往不容易看到(或看准)。理论上可以根据观测船舶倾斜仪的横倾角和船中一面水尺,用这个公式推算另一面水尺。但实际上准确度是较差的!首先观测船舶倾斜仪的不确定度大,就算能读 出0.1°的准确度,而如果船舶型宽B M是20米,那么推算另一面水尺的不确定 度为0.035米;拱陷校正平均水尺不确定度为0.013米!这个数字是在水尺计重中不能接受的。但作为对所看到的外档水尺数进行验证还是可以的。 多年来各地同行纷纷拿出“根据船舶倾斜推算外档水尺”的科研论文,有使用高精度倾斜仪(水平仪)的;有使用连通管的。都让我一一否定!理由很简单,船上不容易找出“相对左右水尺平行的平面”。 比如:你把“高精度倾斜仪”放在哪里测量?放在驾驶台上应该相对水平了吧。我说,没有测量过,不能过早下结论!眼前的办公桌,你说水平吗?如果在一边的办公桌脚下垫上两元硬币,你能看得出办公桌还处在水平状态吗?其实肉眼是根本不易看出来的!我们不妨设办公桌长1.20米;一元硬币厚0.001米。 这样如果船舶型宽B M是20米,那么推算另一面水尺的不确定度为0.033米;拱陷校正平均水尺不确定度为0.012米,同样也是不能接受的! 连通管也有类似问题!大家可以想想看,连通管的不确定度大不大,为什么不能实际应用? 当然,根据公式由船中左右吃水,推出横倾角度,准确度是很高的。由于观测吃水的不确定度是0.01米,取船舶型宽B M是20米。推出横倾角θ的不确定度为0.057°,这个结果是相当可以的。

导致船舶水尺计重结果偏差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排除建议-删减

导致船舶水尺计重结果偏差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排除建议 摘要:本文笔者根据总结多年来的船舶水尺计重实践经验,分享了导致船舶水尺计重结果偏差的常见原因、并分别提出相应的排除建议。 关键词:检验鉴定,水尺计重,结果偏差,原因分析,偏差排除建议 水尺计重系通过对承运船舶的吃水及船用物料(包括压载水等)的测定,根据船舶有关图表,测算船舶之排水量和有关物料重量,以计算载运货物重量的一种方式;它简便、迅速、免除装卸货物损耗计算、鉴定费用较低,具有底成本、高效率、加速船舶周转和港口疏运的优势,在实施水尺计重过程中承运人、收货人、各方等都可到现场参与见证,故其结果容易为各方所接受,广泛应用于煤炭、矿石、化肥等的大宗散货的计重。 影响水尺计重准确度的因素较多,实践中常见的有:船舶图表的误差;观测水尺的偏差;海水密度测量准确性;压载水、燃料油、淡水测算偏差;其他货物变动及船舶常数差异等。 1 正规有效的船舶图表,是水尺计重的前提条件。 鉴定人登轮后首要工作是检查船舶资料数据、静水力图表和水舱舱容图表是否齐整有效。 1.1 常见的不具备水尺计重条件的船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航运业的复苏,沿海“合伙式”私营的海运企业井喷、甚至有些还是“家庭式”的“作坊”,其所拥有船舶质量可谓良莠不齐;这直接导致鉴定工作中,不具备水尺计重条件的船舶占有相当比率的,主要有以下两大类: 1.1.1 “高龄”散装货轮或二手杂货船当散货船用等 有资料显示,建造于80年代前的散装货轮:一方面在造船实际放样时允许误差很大(据说达5%);另一方面一套造船设计图纸要用上好多年,同类船舶造二三十艘,而在造船期间即便改动设计也不会在新船图表上显示;另外,为降低购买成本,部分船主购买国内远洋淘汰船或日本内海营运淘汰船再到船厂加长改造,某些船主甚至通过非法手段改小船龄、使得实际船龄要比申报船龄高,超期服役船舶也是屡见不鲜。由于这些高龄船舶船体及设备状况差,维修成本高,一些海运公司为了节约开支,船舶和设备长期得不到维修保养,使得一些船舶的水尺标记模糊不清,部分船舶的压载水舱测量管堵塞、测量管盖锈化无法打开,船舶扭曲变形严重,船舶常数无法准确核实,船舶资料完整性较差。 1.1.2 内贸低载重吨位散装货轮,如“沙滩船”、水泥船等 一些海运公司或船主为了节约成本、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选择购置简易船,这些船舶俗称“沙滩船”,有该行业人士形象地称此类船舶为“山寨船”;此类船舶存在钢板厚度薄、易扭曲变形,拱垂值惊人,水尺标记不标准,船舶图表资料不齐或不符合实际,甚至存在“多船一表”乃至“一船多表”;国内运营的水泥船大多没有随船静水力表。 1.2. 偏差排除建议 1.2.1 建议收发货人在和海运公司签定运输合同时,应考虑将船舶是否具备水尺计重基本条件列入合同正式条款,内容主要包括:船舶应具备完整的六面水尺标记,刻度绘制清晰、完整;船舶压载水舱的测量管应能保证正常的测量、应具备有效的排水量表、水油舱表等;如果收发货人因运输成本需长期选择图表资料严重缺乏的船舶,建议约定采用汽车衡重的方法计重。 1.2.2 即便此类船舶图表资料齐整,其有效周期值得商榷,建议大副记录各航次装卸船水尺计重结果与码头地磅数据整理成《船舶经验系数》并形成有效文件,经鉴定人验证并定期核实、记录,可作为该轮船舶水尺计重的调整因子,以减少一定的偏差。 2 水尺观测

水尺记重行标

进出口商品重量鉴定规程-水尺计重(SN/T0187-93)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水尺计重的基本要求,船舶吃水及船用物料的测定方法和计算步骤。 本规程适用于大批量(相对于受载船舶之载重量)的散装及其他衡重方法不易确定重量1)的海运货物的重量鉴定。 注:1)凡涉及重量系指法定计量单位质量而言。 2. 术语 水尺计重 测定承运船舶的吃水及船用物料(包括压载水)。依据船舶设计部门以完工图制作的、或船舶检验部门审定的船舶的正规图表,计算载运货物重量的鉴定工作。 3. 计重准确度 水尺计重过程中,影响其计算准确度的因素很多。如果船舶制表准确度在1‰,其水尺计重准确度可以在5‰之内。 4. 水尺计重基本要求 4.1 船舶的水尺、载重线标记字迹要清晰、正规、分度正确。 4.2 具备本船有效、正规的下列图表: a.容积图或可供艏艉水尺纵倾校正的有关图表; b.排水量或载重量表; c.静水力曲线图表或可供排水量纵倾校正的有关图表; d.水油舱计量表及水油舱液深纵倾校正表,或可供纵倾校正的有关图表。 4.3 不具备有关纵倾校正图表者,吃水差应调整或保持在此期间0.3 m(或1 ft)以内。 4.4 备妥、检查下列器具 a.经检定准确度为万分之五的铅锤密度计; b.容量大于500 mL 的港水取样器和玻璃量筒; c.电子计算器、钢直尺、钢卷尺、干舷尺、直角尺、量水尺、量油尺、以及分规等测算器具。 4.5 查明下列实际情况 a.各项图表上的计算单位、比例倍数、公英制、海淡水、容量和重量等; b.淡水、压载水、燃油等舱位的分布情况和储存量,以及压载水的密度; c.燃油、淡水的每日消耗量和装卸期间的变化; d.货舱污水沟(或井)、尾轴隧道和隔离柜等处的污水; e.铺垫物料和其他货物重量,以及装卸货期间的变动。 5. 测定 5.1 船舶吃水 5.1.1 用目力观测或测看或实测艏、艉、舯的左右吃水数。 5.1.2 船舶无舯水尺标记或不能直接观测舯水尺读数者,可从船舶左右舷甲板线或夏季载重线上缘测至水面的距离,同时核对法定干舷高度。

水尺计重计算规程

水尺计重操作规程样例 时间:2011-04-01 18:17来源:未知作者:李瑞 一、水尺计重服务准备 第一条公司业务部门接受客户的申请或委托,向客户或相关方索取有关水尺计重资料,交给现场理货机构。 第二条现场理货机构根据公司业务部门或港方船舶作业计划,编制―理货船舶动态表‖,提出水尺计重要求及注意事项,并将有关水尺计重资料和设备交给指派的水尺计重人员。 第三条水尺计重人员接受工作任务后,检查水尺计重设备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备齐计重资料和设备,在预定时间内到达作业船舶。水尺计重人员进入现场,必须统一着装,佩带好安全帽。 第四条登轮后,水尺计重人员应及时与船方取得联系,并做好以下工作:1.检查船舶有关水尺计重图表,确认其规范与否。不具备有关纵倾校正图表者,应要求船方把吃水差调整或保持在0.3米以内。 2.了解各项图表上的计算单位、比例倍数、公英制、海淡水、容量和重量等,以及装(卸)港有关情况。 3.了解淡水、压载水、燃油等舱位的分布情况和贮存量以及压载水密度。4.了解船舶近期修船、清淤及污水储存情况。 5.了解燃油、淡水的每日消耗量和装卸期间的变化。 第五条水尺计重服务实施前,要求船方停止开关舱、调吊具、压排水、加油水、上下物料,保持缆绳锚链放松等工作,以确保船舶相对静浮。

二、水尺计重服务实施 第六条货物装卸前,水尺计重人员与船方对船舶进行首检,测定船舶吃水、港水密度、淡水和压载水、污水、燃油等相关数据。 数据测定方法 1.船舶吃水测定:用目力观测或用量具实测艏、艉、舯的左右吃水数,如船舶无舯水尺标记或不能直接观测舯吃水读数者,可由以下方法确定:舯左(右)吃水等于法定干弦加夏季载重线高度减左(右)舷实测干舷高度,或者舯左(右)吃水等于夏季载重线高度减左(右)舷实测干舷高度。 2.港水密度测定:观测水尺的同时,用港水取样器,从船中舷外吃水深度一半处,取得港水样品,用密度计测定其密度。 3.淡水、压载水测定:用量水尺逐舱测量淡水和压载水的液深、测量管总深度,要注意左右两舱的测量管总深度应基本一致。 4.污水测定:货舱污水沟、尾轴隧道和隔离柜等处存有较多污水且在装卸货期间有所变动,可按其实际形状进行测定。 5.燃油测定:用量油尺逐舱测量燃油的油深,每日消耗量在3t以下,亦可由船方自行测定,并提供贮油量。 第七条水尺计重人员根据测定数据和船舶有关水尺计重图表进行必要的计算与校正,或将首检测定数据和船舶有关水尺计重图表数据输入水尺计重软件系统,编制首检水尺计重记录单,取得船方确认。 (一)水尺计算 1.计算公式(单位:m或ft):

水尺计量中的控制

大副水尺计量中的控制 水尺计量(DRAUGHT SURVEY)是利用装卸前后水尺的变化计算。它是散货计量最常见的方法。 水尺计量的过程虽不算复杂,可影响结果的因素诸多。其计算公式、方法及各修正比较简单,一般也不会出错。主要是那些多有争议而又无法举证的不定因素的影响,通过对这些不定因素的有利控制,顺利完成有利船方的水尺计量。 要完成一次有利船方的水尺计量,要控制好其中的四大环节:水尺观测、水密度测量、压载水量取、做好必要的批注和适时递交LOP。 第一环节:水尺读取的控制 一、做好观测前的准备工作,利用有利条件,减少各干扰因素。 1、平时,水尺标志要保持清晰可见。抓住空载锚泊的有利时机,对水尺标志进行保养、刷新,确保其清晰,有利于水尺的准确读取 2、在夜间,应加强照明。如在夜间进行水尺观测时,应在水尺附近安装货灯,加强照明; 3、如港水比较清澈,水面难以观测时,特别在夜间,可在水尺附近的水面撒些残货或灰尘,以便容易观测水面; 4、如水面比较平静无法看清水线时,可检块石头或土块扔到水尺标志附近水中,使该水面出现荡漾,则便于观测; 5、如港内涌浪较大时,特别是在敞开式泊位或锚地,观测时请随身带个计算器,可利用计算器将多次读取的上下数值进行平均,从概率学上说,该值也比较接近实际值; 6、可适当调整缆绳松紧,稍控制有利船方的水尺数据。如抵港时,保持缆绳不太受力,使船舶完全正常上浮;完货离港时,收紧各缆绳,特别是出缆位置比码头缆桩位置高时,使船舶受缆绳向下的拉力而水尺减少。 7、观测前,船上停止一切可能影响水尺观测的操作。如压载水的排注、吊杆的移动、抛锚、舱盖的开关(特别舱盖的开关是向船首尾方向开关的)等作业。 8、观测前,可根据提单上的货量和船上的油水存量,自己先计算一下,平均水尺多少时才不会出现货差,以便观测时,心中有数。 9、如果在冬季,码头内档被冰封,水尺标志被冻住或被雪覆盖,可安装一条皮龙,保持出水冲着水尺标志,以防其被冻住,待要读取水尺时再将水龙移开。 二、牢记水尺读取原则,学会讨价还价,注意节省船期。 水尺的读取是水尺检量的关键环节。六面水尺数值是水尺检量计算的基础,观测时,大副必须亲自陪同鉴定人员。在读取的过程中,大副要明白读取原则,在掌握这原则的基础上,尽量发挥自己良好的协调能力,保持在较和谐的气氛中和鉴定人员讨价还价,同时要注意节省时间,不要影响船期。 当你和鉴定人员走在一起观测水尺的那一刻,你必须清楚本次水尺的数值是偏大还是偏小,才对船方有利,则大副请务必牢记此原则:无论在装卸货港,初次水尺检量时,水尺应读大些;完货后,做水尺检量时,水尺应读小些,特别是船中水尺。 正常情况,鉴定人员和大副读取水尺数值会有差别,那大副又如何把水尺统一在有利船方的数据上呢?一般鉴定人员上船后,和他们缓解紧张气氛,让他们感觉到你好像无关紧要似的。当然,这要求平时在英语口语上得下点功夫。 当观测第一个水尺时,尽量让鉴定人员先开口,因从第一个数据,便可看出来者的意图

解读水尺计重标准

水尺计重是应用“阿基米德定律”的典型范例 最近,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检验鉴定业务量大幅下降。这样也好,我能有时间把我上世纪80年代起草,1993-11-4发布,1994-01-01实施的《进出口商品重量鉴定规程水尺计重》进行全面解读。逐条分析编写思路,结合具体问题,谈谈《规程》的指导意义。在这里,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当然,所谈及内容均未正式发表,请勿转载或引用。 解读《进出口商品重量鉴定规程水尺计重》共分十个部分,题目分别为: 一、水尺计重是应用“阿基米德定律”的典型范例 二、具备正规的船舶图表,是水尺计重的必要条件 三、水尺计重准确度5?由“误差分析”推导所得 四、船舶水尺标记、图表及测量器具的基本要求 五、水尺计重中一些船舶与航运的术语和重要知识 六、水尺计重基本计算公式及所包含物理量的定义 七、船上技术数据的计算都源于原设计图的坐标系 八、根本氏排水量纵倾校正是水尺计重公式的核心 九、压载水正确测量、计算是水尺计重最重要环节 十、水尺计重是一项综合许多学科内容的科学技术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水尺计重的基本要求,船舶吃水及船用物料的测定方法和计算步骤。 本规程适用于大批量(相对于受载船舶之载重量)的散装及其他衡重方法不易确定重量1)的海运货物的重量鉴定。 水尺计重方法主要依据“阿基米德定律”,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日本工程师根本广太郎创立的。而现在有些培训教材中讲述水尺计重原理的文章,却把船舶当成为一大型“衡器”。我们知道“阿基米德定律”和“衡器”原理是截然不同的。“衡器”是计重工具,计重的工具不一定都是“衡器”! 《规程》中适用范围所述“大批量”是指相对大的量,比如:5000吨货物,对于载重量是5-6万吨的船来说是小批量;对于载重量为5-6千吨的船来说就是大批量。以前曾有规定:水尺计重的最少量是——吃水改变量大于一米,且装卸货期间不允许泵压载水。

澳大利亚装载水尺计算说明

澳大利亚装载水尺计算说明 浪迹天涯 (天顺海轮船长苑增国) 本文原写于2006年12月 长期以来,船舶在澳大利亚装货,主要是以水尺计重的大量散货(如矿砂)中,细心的船长们,大付们,还有公司的主管人员,会发现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使用同一载重线区(夏季或热带载线),在满载重线装载的情况下,在实际装货中,往往总是达不到船方要求的宣载水尺,实际装货量也达不到船方预先计算的宣载装货量。这个问题长时间以来一直困惑着中澳航线上的船长们和大付们。注:港口要求的允许最大开航水尺小于船舶当时载重线限制时情况除外,例如:港口允许最大开航水尺是16米。而当时船舶载重线限制却为17米。在此条件下不会出现上述情况。 解开这个困惑的答案是在澳大利亚政府1988年第六号航海通告中,即FEDERAL DEPARTMENT OF TRANSPORT AND COMMUNICATIONS MARINE NITICE NUMBER: 6/1988 本人就此问题曾与多个澳大利亚装矿港口的DRAFT SURVEYOR进行过讨论。 一、问题产生的原因 根据该通告中的解释,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澳大利亚港口 SURVEYOR在进行水尺计重时与船方在计算 宣载装货量时,使用了不同的载重线计算标准。 船上使用载重线计算宣载装货量时,使用的是船舶检验部门为船舶勘测的法定载重线。此载重线的勘测是被普遍认 为以海水比重1.025为基点. 而澳大利亚港口SURVEYOR在水尺计算中,使用的船舶载重线,却是以海水比重1.023来确定,并对当时读取的船舶 吃水进行修正。 这样,在确定船舶载重线限制时,港口SURVEYOR使用的船舶载重线,就小于船方使用的船舶检验部门勘测的法定载重

解读汇报水尺计重实用标准

水尺计重是应用“阿基米德定律”的典型例 最近,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检验鉴定业务量大幅下降。这样也好,我能有时间把我上世纪80年代起草,1993-11-4发布,1994-01-01实施的《进出口商品重量鉴定规程水尺计重》进行全面解读。逐条分析编写思路,结合具体问题,谈谈《规程》的指导意义。在这里,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当然,所谈及容均未正式发表,请勿或引用。 解读《进出口商品重量鉴定规程水尺计重》共分十个部分,题目分别为: 一、水尺计重是应用“阿基米德定律”的典型例 二、具备正规的船舶图表,是水尺计重的必要条件 三、水尺计重准确度5‰由“误差分析”推导所得 四、船舶水尺标记、图表及测量器具的基本要求 五、水尺计重中一些船舶与航运的术语和重要知识 六、水尺计重基本计算公式及所包含物理量的定义 七、船上技术数据的计算都源于原设计图的坐标系 八、根本氏排水量纵倾校正是水尺计重公式的核心 九、压载水正确测量、计算是水尺计重最重要环节 十、水尺计重是一项综合许多学科容的科学技术 1.主题容与适用围 本规程规定了水尺计重的基本要求,船舶吃水及船用物料的测定方法和计算步骤。 本规程适用于大批量(相对于受载船舶之载重量)的散装及其他衡重方法不易确定重量1)的海运货物的重量鉴定。 水尺计重方法主要依据“阿基米德定律”,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日本工程师根本广太郎创立的。而现在有些培训教材中讲述水尺计重原理的文章,却把船舶当成为一大型“衡器”。我们知道“阿基米德定律”和“衡器”原理是截然不同的。“衡器”是计重工具,计重的工具不一定都是“衡器”! 《规程》中适用围所述“大批量”是指相对大的量,比如:5000吨货物,对于载重量是5-6万吨的船来说是小批量;对于载重量为5-6千吨的船来说就是大批量。以前曾有规定:水尺计重的最少量是——吃水改变量大于一米,且装卸货期间不允许泵压载水。

商检重量鉴定水尺规程

商检重量鉴定水尺规程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水尺计重的基本要求,船舶吃水及船用物料的测定方法和计算步骤。 本规程适用于大批量(相对于受载船舶之载重量)的散装及其他衡重方法不易确定重量1)的海运货物的重量鉴定。 注:1)凡涉及重量系指法定计量单位质量而言。 2. 术语 水尺计重 测定承运船舶的吃水及船用物料(包括压载水)。依据船舶设计部门以完工图制作的、或船舶检验部门审定的船舶的正规图表,计算载运货物重量的鉴定工作。 3. 计重准确度 水尺计重过程中,影响其计算准确度的因素很多。如果船舶制表准确度在1‰ ,其水尺计重准确度可以在5‰ 之内。 4. 水尺计重基本要求 4.1 船舶的水尺、载重线标记字迹要清晰、正规、分度正确。 4.2 具备本船有效、正规的下列图表: a.容积图或可供艏艉水尺纵倾校正的有关图表; b.排水量或载重量表; c.静水力曲线图表或可供排水量纵倾校正的有关图表; d.水油舱计量表及水油舱液深纵倾校正表,或可供纵倾校正的有关图表。 4.3 不具备有关纵倾校正图表者,吃水差应调整或保持在此期间0.3 m(或1 ft)以内。 4.4 备妥、检查下列器具 a.经检定准确度为万分之五的铅锤密度计; b.容量大于500 mL 的港水取样器和玻璃量筒; c.电子计算器、钢直尺、钢卷尺、干舷尺、直角尺、量水尺、量油尺、以及分规等测算器具。 4.5 查明下列实际情况 a.各项图表上的计算单位、比例倍数、公英制、海淡水、容量和重量等; b.淡水、压载水、燃油等舱位的分布情况和储存量,以及压载水的密度; c.燃油、淡水的每日消耗量和装卸期间的变化; d.货舱污水沟(或井)、尾轴隧道和隔离柜等处的污水; e.铺垫物料和其他货物重量,以及装卸货期间的变动。 5. 测定 5.1 船舶吃水 5.1.1 用目力观测或测看或实测艏、艉、舯的左右吃水数。 5.1.2 船舶无舯水尺标记或不能直接观测舯水尺读数者,可从船舶左右舷甲板线或夏季载重线上缘测至水面的距离,同时核对法定干舷高度。 5.2 港水密度 测看水尺的同时,用港水取样器,从船中舷外吃水深度一半处,取得港水样品,用密度计测定其密度。 5.3 淡水、压载水 用量水尺逐舱测量淡水和压载水的深度,测量管总深度,要注意左右两舱的测量管总深度应基本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