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安德鲁给青年建筑师的信

保罗·安德鲁给青年建筑师的信
保罗·安德鲁给青年建筑师的信

写给青年建筑师的一封信

我想为大家念一封信。这是一封我写给一位年轻建筑师的长信。

一直有人要我谈谈我的想法和我的作品,谈谈我在这一行做了30多年后有些什么收获或发现,谈谈我心里的疑惑和信念。既然这样,我愿意向你——一位年轻的建筑师——说说我的观点。

别担心!我不会对你再添一番说教,或者要你钦佩我的才华。我要说的东西很简单

,对你也不会有什么负担。你们可以很容易的选择将它们铭记在心还是搁置脑后,全都随你。

我要做的一切就是希望对你有点用处,帮助你明白什么时候该取,什么时候该舍,

以及怎样完善自己的思想。单单这一点就足以影响你的职业生涯。或者应该说,还有一个因素将更为关键——那就是你的激情。而说到激情,拒绝往往比接受更为重要。

在谈论自己的建筑思想和建筑实践时,我能做的唯一途径是向你们展示我的作品,

告诉你在面对每一次都各不相同的情况时我的想法是怎么逐渐成形,并且又如何朝着常常是出乎意料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

请你不要误解。我并不抵制建筑理论。我认为对于建筑实践来说,建筑理论是不可

或缺的。但是理论不能也不应该变成一种意识形态,好像放之四海而皆准,成为所有问题的唯一答案。理论是针对昨天和历史进程中已经创造了的东西进行的不断变化发展的思考,集合了个人和集体的智慧;理论是一遍又一遍的将事物放归到某种秩序中去,以便为各种实践、研究和决策做好准备。但是不要以为这种理论能对实践有什么指导作用,它甚至不会给你任何方向性的提示。对于那些以效益和成功为唯一目标的讲究实际的机会主义者来说,情况恰好相反。

在我看来,建筑理论应该以多层面、多样化的形式存在,并且必须不断更新以跟上

时代的步伐;它不应该成为一种制约,而应该成为我们开辟一条自由实践之路——尽管这条路更为复杂艰巨并且常常令人生畏——而这正是创造性活动所必不可少的。

我的第一件建筑作品是30年前设计的巴黎戴高乐机场1号航站楼。那个时候航空业发生了很多重大变化:宽体飞机刚刚投入使用,对超音速航空器的研究也在进行中;那时没有人能预见到我们会在这么短时间内就用上更大更快的飞机。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当时的管理运作和市场营销手段也在改变。概念上说那是建筑师最为活跃的阶段之一。在当时那种紧迫但又非常热衷于技术的氛围下,我们不得不应付无穷无尽的技术难题。从数量和重要性方面来说,最突出的就是交通动线问题:即如何组织和协调车辆、乘客以及行李的动线,此外还有飞机的动线和那些越来越多的必需的服务性交通辆、乘客以及行李的动线,此外还有飞机的动线和那些越来越多的必需的服务性交通工具。怎样才能将这些动线集中到紧凑而有机的建筑结构中,同时又时刻照顾到乘客的舒适感觉呢?也就是说,在组织交通动线时如何缩短旅客的行程、对旅客所担忧和烦恼的问题做出全面周到的回应?

问题之难点和复杂性在于:在当时的法国和任何其他地方,人们都相信这种事情不是建筑设计所能解决的。即便有它一席之地,也不过是到了概念性设计的最后给建筑物来上一点修饰,使其获得一个悦目的外表——比如涂上一层雅致的油漆而已。

与此相反,我当时坚信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建筑设计的大好时机。着手解决、澄清并理解各种复杂的新问题,正是推动建筑设计向前发展的途径之一,也是创造新空间和新造型的途径之一。

戴高乐机场1号航站楼的设计在开始时试图从功能性角度出发,高密度的重叠安排各种动线,以此减少旅客的行进距离。出于这个目的,我们将车道围绕中心大楼设置,将停车位布置在交通层上方,飞机围绕停机岛设置,而停机岛又围绕中心大楼设置。其合乎逻辑的结果是:中心大楼连接停机岛的通道首先在机动车道之间升起,然后下降进入地下,最后重新出现在停机岛的明亮空间中。第一眼看去时会觉得中心大楼的核心空间以及在此交叉的各种动线布局似乎十分复杂,其实这样安排有着功能上的正当理由——也就是说,可以使旅客的行进路线尽可能的直接和便捷,可以避免将各种动线集中在圆心位置而让人容易混淆,也可以直接将阳光引入大楼的核心空间。我可以一直这样说下去,持续不断的描述出绝大部分的建筑特色或技术特色:比如,将支持设备以及服务井道作为整体进行设计,将混凝土暴露在外,或者干脆完全除去那些不是绝对必要的内容——所有这些都以功能为出发点,希望航站楼既便于使用,也易于解读。

但是我和所有那些和我一起做这个项目的人(包括那些比我经验更丰富的人)都很快清楚的发现:就在那些极度苛刻严密的近乎禁欲主义功能要求里面开始有某种东西冒了出来,它属于另一种秩序范畴,不再是简单的说明性条款和术语所能阐释了。在中心空间的交叉布局里,旅客们各走各的,互不交会;在穿越又长又暗的廊道时,你无法同时既看到廊道的这一头,也看到廊道的另一头;旅客们从路网环绕着的主楼被引向那些由飞机包围着的停机岛——所有这些使我们在互相谈论中意识到的这种东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我们或许是在无意中创造出了这个所谓的“某种东西”。这种

东西应该得到理解和尊重,因为它正是这个项目的精神所在,也许具有其最深层的合理性。

我从未忘记过这一课。这不是一个可以用来重复照搬的公式,但是我发现,从建筑所具有的最具情感、同时又最具智慧的诗意的角度来说,甚至最为简单有限的手法也能产生出优秀的设计。我已经学会总是清醒的时刻注意这种突然出现的东西,只要它一露头,我就能认出它并理解它。

我在做这个项目的过程中还很快发现了另一件对我来说十分重要的事情,那是关于真理。真理告诉我要让人看到停车场,但是其他人却都在不停的告诉我这一类服务性设施必须要隐藏在人们的视线之外。真理还告诉我要将混凝土暴露在外,并且赋予它尽可能多的关注,就好像它是高级石料那样。别问我为什么,即便到了今天我完成了那么多项目,阅读了那么多书籍,可是要解释真理还是哲学家才能做到的事情。我甚至不知道怎样解释真理对我有什么意义。我所能说的是:我不相信有那种适用于每一个项目而无视其本质特性及环境条件的绝对真理。但是我似乎觉得在每一个独立的项目中又存在一个相对真理,那就是在设计动机和设计项目之间存在一种联系,也就是

围绕项目出现、发展并最终形成结果的那些概念和想法应该具有一种总体上的连贯性。

这也是我从未忘记过的一点。概念的连贯性一直是我的设计作品中的必要条件之一

在设计戴高乐机场2号航站楼时,我必须面对的又是不同的问题。事后来看,我能发现所有(或者说几乎所有)问题都有关时间、开发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该项目开始于1969年末。其最早两个交通单元于1981年开始启用。后来又有其他单元加入,包括火车站和一座新控制塔。另有一座新的交通单元计划在2003年竣工启用。至少根据今天所能预见的情况来看,整个航站楼项目计划于2008年或2010年完成。尽管时间跨度很大,2 号航站楼项目还是像它的造型所显示的那样,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虽然在

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一直很有信心,但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无法预见到它最终的形态。其最终结果并没有放弃最初的总体原则,而是将这些原则加以进一步发展,并且结合到一个更全面、更综合的方案中去。

有一天,我出于好奇将这座航站楼的功能元素和位于Kansai的另一座完全不同的机

场航站楼进行了比较。后者的建筑概念是我在1987年确定的,而你知道其建筑设计是出自伦佐·皮阿诺(Renzo Piano)之手。两者的布局迥异,但是在性质、规模和交

通等方面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它们之间是否纯粹是形式上的差异?它们都满足同样的功能目的(设施也相仿),为什么却那样的不同?是否其中一个设计得比另一个要好?所有这些问题只有一个答案:这两个航站楼并不是在同一时间内规划和建造的。而时间——和钢铁、木材、混凝土一样——乃是建筑材料之一,思想、工作和金钱也是如此。

当然,那种能够适应并整合各种变化的能力是我们所寻求的东西。它不是偶然见出

现的。但幸运的是,结果却远好于我们的预想。事实上,我们在70年代所追求的东西最主要的是跟上当时交通建筑在使用模块单元方面的发展,这种发展既体现在质量上,也体现在数量上。指导我们的主要是经济上的必要性,以及希望确保建筑内部布局能够便捷的适应运作模式的变化。但是我们当时也还有一些别的愿望——它们后来成为我们的财富源泉。我们不想让旅客们不得不连续好多年忍受施工困扰。出于这个原因,我们没有采纳建设一条贯穿整个地盘的中心道路、并将出口和入口清楚的分设在两侧的方案(当时每个人都觉得这是最佳方案),而是将出入口设置在同一边,这样

就在施工区和运营区之间确立了一条明确的界限,各自都有独立的进入通道。我们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为开放式发展模式(o pen-ended development)创立了条件,

这种模式更类似于生命有机体的成长。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可以对项目进行斟酌和改变;可以在不失去连贯性的同时变得更加综合和复杂;它可以吸纳时间因素,从而在概念和造型上逐渐得到加强和发展。

这又是我学到的一条基本经验:你不得不屈服于时间。你只有接受了这一点,才能

做到在不失连贯性的同时获得复杂性和多样性,使每一个独立的用户都能发现他自己特别想要的东西。我相信这条经验适用于所有大型建筑,对于城市规划项目就更是如此;在规划巴黎东部的法兰西大街(Anvenue de France)时我就注意到这个问题。

在过去15年时间里我所设计的机场项目无一不是“开放式规划(open-ended planning)”

概念的产物。我总是尽一切可能说服所有有关各方面制定一个总体发展计划,明确有关原则和目标,但是又不要使计划过分精确——即试图确定未来的长远需求,或者设定僵化的最终设计结果。说得更过激些:超过某个规模范围和时间跨度后,是优秀的设计造就了优秀的项目计划,而不是相反。正是由于2号航站楼采用了“开放式”概念,我们才能够将最初并非属于计划范围内的火车站以及两个新的交通单元(其规模等于最初两个交通单元的两倍)统一连贯的整合到整体中去,并且将一个原本专门用于本地交通的站点分阶段改造成符合现代交通要求的超级交通枢纽。

这是否就是2号航站楼的本质呢?从理性主义角度来说,它确实是的。但是我还必须说一说其中光线设计的重要性(也是经验之产物),不然我就可能严重地背离了我从

中学到的那些东西。我在这里将再一次谈论某种在意料之外出现的东西。在2 号航站楼规划设计之初,我们花了很大力气想在市政工程结构和建筑物之间找到审美上的连续性——不管是高架道路,还是通向飞机的固定(或活动)装卸桥——以及考虑建筑物的透明性,这样可以使旅客有放心感,因为能够让他们一到航站楼就看到飞机在旁边。这里我们所面对的已不再是像1号航站楼里面那样经过一系列或明亮或黑暗的空间序列中的动线问题,而是屋顶下的整个空间,一个充满了均衡一致的明亮光线和具有绝妙韵律感的弧线造型的坚实体量。我们喜欢它的简约性质,就想人们在经过长时间复杂分析后盼望获得一个简明的结果一样,但是同时它又并未使我们得到完全的满足,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我们并未特意添加无用的装饰,或者试图打破我们一直寻求的简明秩序。但是我们在找另外某种东西。是什么东西呢?我们不知道!我们只是在后来设计戴高乐机场的火车站以及F 厅时才发现我们要找的东西。那就是利用光线来塑造空间的手法:将光线和建筑、轻质钢架结合起来,形成各种模糊的边缘,不再是通过明与暗的简单对立营造效果,而是通过更加微妙的密度变化来塑造空间形象,就好像光线本身也已成为一种建筑材料。

在这两个项目中,我们探究了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厚重的混凝土结构以及

轻盈的钢结构之间找到和谐。我们很好的学会了如何简化大楼结构,让人们用一句话就能说清楚它的本质,比如“这是一座铁房子”或者“这是一座木房子”;我们很清

楚现在已经很难避免只采用一种材料,让其他材料成为纯粹的陪衬;我们也很清楚现在很难找到一种途径来恢复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材料间的那种真正的互动关系。对于穿行在建筑中的人来说,材料间的这些互动影响以及相互关系的变化营造出不同的场景和氛围,空间质素和意境也因此多样和多变。这是难点所在,也是我们想要探索的东西。更大程度上来说,我们对光的理解和感受就是出自于这种探究,尽管这并非我们一开始的目的。在意料之外有所发现,这正是艺术和科学所共有的特点。尽管如此,我总是试图将我们的工作引导到发现和探寻那些被我们忽略过的领域中去,而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这样项目设计就不会变成用形式和技术来表现某种情绪或幻想,而更是一种对某种愿望的探索过程和突然回应,这种愿望并不是哪个人能够在一开始就明确界定的,业主不能,建筑师也不能;它以一种难以把握并且隐藏很深的方式,为我们和建筑的使用者共享。

我已经花了很长篇幅谈论了对我建筑思想的形成曾经起到重大影响的两个项目。它

们都是规模很大的项目,具有相同的功能,位于同一个地方。我认为这些相似之处比其他很多项目都更加清楚的告诉我作为建筑师,我的职业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或者说至少让我了解了我认为最为重要的东西中的一部分。因为就在我经历这些事情的

同时,我还经历着我的职业生涯之初就遇到的另一件同样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在其他国家进行项目设计,而这些国家通常在地理上、文化上或者经济方面都和我自己的国家相距甚远。如果没有这样的经历,我就不会是现在的我。我的意思是,如果没有这些,我在理解“建筑是什么”或者“建筑可以是什么”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了解

的那么多,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清楚什么才是其中重要的东西。

我记得有一天,就在我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就是设计1号航站楼的时候,有人请我给我的作品定义一下其“法国”特色,并解释一下我是以何种方式将这种特色融

入设计中去的。我当时很惊讶,然后就对这个问题暗自窃笑。对我来说这是个毫无意义的问题。那时蓬皮杜中心就将在巴黎市中心建成。我根本就没有想过它的所谓“法国”特色,也不考虑建筑师或工程师的国籍。对我来说,“风格”意味着无趣。建筑

有过哥特时代或罗马时代,但并没有什么哥特风格或罗马风格,除了在1 9世纪令人

可疑的折衷主义想象中有此一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以历史阶段和地理区划等方式给现有的建筑物进行归类,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其实这对建筑师来说并不重要。建筑师是——也必须是——艺术家。我也从来没有想过我们的工作必须和某一种所谓的“现代风格”挂上钩。

不要误解我的意思!一劳永逸的摆脱业已失去生命力的所谓“风格”的概念并不意

味着忽视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世界,更不是藐视或嘲笑单个文化的沿革进程,互相混合和影响,以及它们宝贵而独特的各个层面。

一般而言,尤其就建筑而言,文化到底是什么,其他人要比我说得更清楚。我能告

诉你的只是那些当我在异国他乡工作时出现在脑海里的问题,以及我所发现的答案,还有就是它们如何不断的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以及今天我所深信不疑的东西。

我首次接触到与自己的文化迥异的另一种文化是在阿布扎比,然后是在雅加达。我

花了很多时间四处察看,提出问题。在阿布扎比,很多建筑物都用额外添加的元素进行“装饰”,尤其是那些拱廊,其设计并无当地的古代传统。它更像是各种不相配的

元素混合而成的杂烩,和过去电影厂的摄影棚里搭建的东西差不多。在一幢毫无场所感的建筑物上面,你会发现一种从商店里买来的阿拉伯风格的油漆(店里各种风格的油漆都有,包括印度的、西班牙的、摩纳哥的、蒙古的,等等)。而且这并不妨碍他

们再使用有色玻璃,电镀铝材和其他市场上能够买到的材料。没有什么能比这个更加体现出对建筑设计的无知和漠视了。

我要做的是什么呢?我决定在考虑其他因素前,首先要了解气候、地盘、经济、当

地可以获得的材料和工人,当然,就像我在规划建造戴高乐机场1号航站楼时已经做的那样,还要考虑以简明的形象表现功能,以合理的手法使用材质。我希望以这种方式为最终出现有特色的方案创造条件,它并不一定要体现这个地方及其文化,但是却植根于长久以来将它们结合在一起的那种东西里面,而不是背道而驰。在一片沙漠绿洲的中心,我设计了一座建筑物,它有着土地的颜色。由于那时候大多数旅客都是在欧洲和远东航线之间利用这个地方转机,所以我将飞机围绕一个圆形停机岛布置。内部色彩明快的圆环形建筑物几乎不向外部空间开放。在附近的印度可以找到大量有技术

的廉价劳动力。利用廉价材料和工人就可以将支出控制在预算范围内,这在法国是无法做到的。整个环形拱顶上粘贴的“碎”瓷砖都是由印度工人制作、切割和拼装的。

每当想到这个经历以及我曾有过的其他类似体验,我就常常会对自己说:这也是建筑的一部分——利用可以得到的资源,最终接受技术层面的歪曲和变形,然后利用这种歪曲和变形作为创造的动力(创造才是真理),而且我相信这在经济上和人力使用上

也都合情合理。

雅加达的情况有所不同。我们的预算不大,但是并不想因此设计一座“简陋的”建

筑物。我一直都同意一些建筑师的看法,他们认为建筑设计的质量并不只是依赖于投入金钱的多少,而更要看想法和创意、关注其他方面的因素,并将它调整到可以用适当可行的手段来实现。我当时并没有那些建筑师遇到的情况那么严重——甚至相差很远,但是我依然必须将我的想法付诸行动。我对和该项目有关的各个方面作了一番调查,希望了解除了古建筑外他们还喜欢怎样的建筑类型。但是结果却是各色各样、互相矛盾甚至毫无用处;没有给我指明任何方向。每次参加讨论会回来之后我都觉得筋疲力尽,只有看到那些树木和花园时才让我重新恢复力量(那时市中心尚有一些地块没有真正成为城市的组成部分,有一些树木令人难以置信的零散矗立在这里或那里,成为城区间提供绿荫和连接的场所——不然那些地区就只有肮脏二字可以描述。这些年来我目睹着这些树木一棵一棵的消失掉了)。我最终意识到虽然有些人希望建筑设

计带有一些炫耀财富和成功的浮夸装饰(新加坡人或许会因此而生出嫉妒的目光),

但是大多数人实际上除了对基本设施和使用简便有点要求外,几乎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不过很明显的是他们都喜欢花园,或者更确切的说——这是我很久以后才认识到的——他们长期以来和大自然建立了一种友好关系,也不想毫无必要的对此加以束缚。当时我决定设计一座完全像花园一样的机场,和你在飞机上向下看到的当地村庄差不多,红色的屋瓦掩映在绿色的大地中。尽管困难巨大,我还是设法要实现这个想法。不过这次遇上的“歪曲和变形”问题要严重得多。我采用了当地建筑的屋顶材料和形

状,但是建筑框架不得不使用混凝土和钢材。我选用钢管,将它们简洁的结合在一起,让人隐约联想到竹子的形状。我采用砖块铺设地面。但是航站楼必须使用自动门、电子标牌、行李处理系统。将这些东西混合在一起是否正确?在我做的事情里面是否还是有真理存在?我认为是的,但是当时我从未停止过担心。那时正值后现代主义大获全胜的时候,而说实在的,我痛恨后现代。如果说这套理论(更确切的说是姿态)有权提出真实、严肃的问题,那么在我看来它所得出的答案却全是错误的。后现代主义如此高效的讯息沟通以及如此自恋的自我陶醉(常常是自鸣得意)最终使更有必要

的争论及反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变得混乱不堪、困惑不已。我担心我在雅加达设计的这件作品也会被归入后现代主义那一类东西里面。

这个经历使我更多的思考今天的所谓文化主张之意义所在。我发现自己不断遭到互

相矛盾的想法的折磨,我能想象你也一样。而且我也肯定你会像我一样不停的思考在技术和贸易领域进行全球化的意义。那些乘坐有建筑师的飞机航行在天空,互相擦肩而过:这里面是否有着某种含义?这些建筑师是什么人?他们是否很像过去那些到处周游的建筑师一样(或许者只是虚构的传说)带着他们的技术和知识从一座城市来到另一座城市,从一座房屋到另一座房屋,不断通过和他人签订合同来获得财富,他们这些人讨厌“大师”的称谓,但却毕生从他们所周游的世界里获取学识,从所有不同

的地方和不同的人们那里汲取营养?或者他们是否已经变成了明星、名人或商品,就和其他很多领域那样——包括商业界和艺术界。在这个各种不同教育、不同意识、不

同资源进行不可思议的大融合的时代,我们的文化正在发生什么事情?我们是否正在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宽容,是否正在拓展心智的无限疆界,是否正在萌发不可预料的创造潜力?还是说我们正在走向一个普遍性文明,到处是同样的软饮料,同样的乏味食物,同样的思维方式(它们都是将我们的经历和历史加以“正确的”商业性回收利

用而生产出来的)?这种普遍性文明提防着任何可能最终对它形成干扰的东西,当然尤其是艺术这种东西,因为艺术的功能就是去干扰、去打破常规。

值得注意的是(这么说并非是想将这个问题搅得更乱):我一直在和你谈论的“文

化包装(cultural painting)”经常是出自那些全球化拥趸之手,是他们鼓吹和利

用的对象!我知道我们都在焦虑的向我们自己提出的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这样做是错误的,我们错误的让自己被一种过分简单化的、肤浅而表面化的思维方式蒙骗了。我们是建筑师,我们的工作并不要求我们成为先知先觉者去预言什么或诅咒什么。它要求的东西要远为困难:永远不要接受什么权威性的终极答案,并且保证每天提出新的问题。和任何其他人相比,我们更不应该从一种文化而终,或者去捍卫这种文化。但是我们每天的创造活动将会为今天的各种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过去这些年我经常有机会在亚洲工作,比如日本和中国。这些经历让我进一步坚信

:在新的文脉环境中使用现代技术来重复那些旧形式是毫无意义的。这样做只会阻碍全面的发展,并丧失使所想保护的文化保持活力的机会。日本大阪海运博物馆采用的球体造型意味着它在日本的建筑发展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是过去几十年里杰出进步的一个组成部分。设计这座博物馆不只是为了收藏一些珍贵物品,而是要容纳各种活动,集知识性、教育性和娱乐性于一体,将关注的焦点既着眼于建筑内部,也着眼于建筑外部。因此我们的工作重点在于参观者的行进路线,参观中的探索感,以及景像质量和照明效果。至此为止,在我所有的设计项目中这件作品最为依托各种元素的表述,随着季节和一天中时间的变化而有所不同的体现。在刮风天气里,大海波涛起伏,天空乌云掠过,而在其他时候太阳光会在地面和墙壁上投下不断变幻的阴影图案,到了倾盆大雨的时候,又几乎让人看不见任何东西。所以这个建筑的外观、色彩及其透明程度都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在这个建筑中是否有BoullZe设计作品的影子?在不断变化的光照中是否有Tanizaki所描述的光影元素?或者有,或者没有,这已经不重要了。对于建筑师来说重要的在于创造这件作品,赋予其生命,为其服务并使之最终服务于其他人。我越来越坚信建筑师是他所设计的建筑物的仆人,只有将这一点铭记于心,他或她才能够有力量去抵御,去信仰,去拒绝。说真的,我认为服务于某些为

人服务的美好事物远比只顾及自己个人的利益要更为高尚,也更有乐趣。具有悖论意味的是,我认为正是这种观念使我能够推辞掉某些委托任务,而当我首次开始回应明确的计划要求时,我会特别关注那些将看到和使用到这座建筑物的人所持有的愿望,这些愿望常常并没有被表达出来,而且也难以形容,但是我总是感到我和他们有着同样的愿望,即便我自己也无法将它们明确的述说出来。

这种方式成为我在中国工作的基础:一是浦东国际机场项目,还有就是广州体育场

。几乎难以想象我起先听到的那些关于什么样的设计才能取悦中国人的种种胡言乱语。如果你自己留意看一下那些竞赛文件,你会发现里面留有一丝那一类的垃圾痕迹,幸运的是那些垃圾很快就消失了。那些东西是一种伪文化,比伪钞强不了多少,只有彻底无知的人才会接受。解决问题的关键可以在另外的地方找到——在波浪造型的四个天蓝色天花里,在入口处有道路从上面越过的湖水里,以及在巨大的正方形公园里

(最先两座航站楼将建造在这里)。在这里,观念、符号以及情感交织在一起,不可分离:是这些东西最终得存活;是这些东西随后得到发展、细化和加强;也是这些东西形成了最后的建筑物——作为一件和这个场所紧密相关的独特作品,它一经建成,就立刻扎根于这片土地上,也扎根于那些使用者的精神深处。当然,作为我建筑设计的一个部分,它也是使我万分骄傲的源泉。但是站在更广泛的立场上,出于上述所有原因和理由,它属于一件中国建筑。而这才是更为重要的——我相信你也会赞同这一点。这一经历和冒险体验使我强烈的坚信(我愿意和你分享这个信念):建筑观念永远不会像一件物品那样可以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它们更像是迁移到另一种气候和土壤环境下的植物,以一种不同的方式继续生长。

另外还有一件事情使我感触很深。我会在讲到广州体育场项目时向你解释,这个项目已经在进行详细设计和施工。

很多事情将变得容易很多——只要我们牢记一点:这片土地和这个地球并不属于我们。它们只是在我们活着时租借给我们,我们有着道义上的责任将它们移交给我们的下一代:既不能毁坏它们,也不能使它们变得不适于居住。当我在设计竞赛之初首次勘察体育场的地盘时,我发现自己再一次想到这条简单的真理。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世代敬重四周的山岭。在山脚下建造的任何建筑物也必须向山岭展现出同样的敬意。我们必须找到一条能够更好的衬托出山岭的途径,并且要怀着万分的谦卑姿态来做这些事情。

体育场的建筑造型和山岭、植被以及山谷相呼应。同时,我相信,这些造型又十分新颖而具有冲击力,能够满足经济和功能的需要。我希望在这里生活的人会觉得它们很漂亮,并且很快以一个可爱而熟悉的地标性建筑形象铭记在他们的脑海里。我已经竭尽所能来实现这一点。当我得知广州市政府决定将另一条道路移到别的地方(不然它将进一步扩大体育场和山岭之间原有的间隔),我十分欢迎这个决定,视之为影响我本人的一件事情。

对于我在所有这些重复性的经历中到底有哪些收获,请允许我再说几句。首先,对于一位建筑师来说,过激(provocation)或是畏缩(fear)都不是适当的态度。前者会让你有点名气,有时候甚至使你大出风头,但是它会使你长时间远离创造力。后者会使你堕落为一名工匠,除了抄袭和重复之外别无所长。我和你一样痛恨那种可能形成所谓“国际风格”的国际建筑设计,但是我坚信保护某种文化的唯一途径是把它置

于危险的境地中。我确信:唯有准备好失去你的文化,唯有松开所有那些捆绑住你、使你觉得既安心保险同时又使你麻痹瘫痪的绳索,你才会发现自己的文化将再次充满新生的活力,像喷发的新泉一样不可抵挡。

引用哲学家加斯顿·巴赫拉德(Gaston Bachelard)的话来说:“危急之处方显文

化本色(Culture is to arrive at an emergence)”。不要被愚弄,不要误以为

重复也是文化。重续(resumption)某种东西也许是一种文化,但重复(repetition)就不是。很值得仔细研究一下这个词的含义,并且要带着一种谦卑的姿态去做。“重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今天,它需要你做的不是重新找到问题的答案,

而是要你重新提出其他人以前一直在问的问题,重新感受他们的困惑和怀疑,还有他们的忧虑和焦灼——不管你愿不愿意。

我还能告诉你很多其他东西,但是那样的话或许会把你压垮了。

我向你叙述了我的经历和体验。我想这足够了。

我只想再说一件事。我一直都很幸运。所有这些年来我一直能够同时做两件似乎绝然相反的事情:在同一个地方,从事同一份工作,看着这个领域慢慢的(有时几乎是难以察觉的)变化着;而另一方面,我又奔波于世界各地,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但是这个也许并非是最重要的,至少不是不可或缺的。两方面的经历都给了我同样的、也是我愿意去遵从的教益。要学会取其所予、顺其自然,不要给你的成功设置什么目标。即便你试图那样做,你也有可能出错。你只需考虑建筑本身以及建筑对于你和其他人意味着什么。此外最重要的是要充实你的心智。用科学和文学(特别是诗歌)充实你的心智。说话不要太多,尤其不要匆忙说话。

我一直都很幸运,但是时过境迁。过去我很喜欢科学,但现在我发现已经很难把它弄得明白了。我变得越来越喜欢文学,可惜这个领域浩如烟海,我又几乎没有时间。迟早有一天建筑领域也会变得过于庞大而让我不再适应。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有你呢。

青年建筑师的培养与发展

青年建筑师的培养与发展 一、目前我国设计市场体制发展状况 建筑创作与市场相结合是使建筑设计走向成熟的标志。国内的建筑设计行业目前正处于一个过渡期,国内设计咨询业生 产能力相对过剩、市场供需失衡。同时内部市场又受到外来力量的冲击,在大型项目的招标中, “洋设计” 在大型建筑项目中的中标率高达70 %以上,今天的中国青年建筑师正处在十字路口。 目前我国设计体制分类主要有三种:一是以身份分类,有洋派、海归派、土生派;第二种是以规模分类,大院、小院和事务所;第三种以所有制形式分类,国有和民营,此外还有以地区分南 派和北派等。目前国内对私人建筑师事务所认同程度偏低, 而传统的大院形式也不能适应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尽管有北京院和上海现代集团这样一些设计单位中的佼佼者和京 津沪和深圳这样投资巨大的城市,各大设计院的任务量也只 能满足设计能力的50 %~80 %。面对国外企业的竞争,建筑设计企业深感国内优秀设计人才的缺乏。但是各大建筑设计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与工作积累中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并且其管理能力、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不可估量。如何将企业优势与人才特别是青年建筑师的培养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

二、青年职业建筑师面临的问题 青年建筑师的工作,承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 中国青年建筑师发展正承受着内外市场的重重压力 1. 首先是来自创作。一个建设项目的设计涉及到方方面面,方案从设计到初步成型是一个艰苦创造的过程。现在的建设市场的竞争仍然非常激烈,建筑设计投标风险较大。而集体的利益往往取决于建筑师的方案中标,作为方案主力的青年建筑师备感沉重。加之评标的过程往往偏于简单和缺乏严肃性,导致青年建筑师设计思路和认识的困惑,影响了建筑创作的积极性,在这种环境下很难出现优秀作品。 2. 第二是来自市场的竞争。设计费的低价竞争使得设计师要保证基本的收入,一年内就必须要完成2 万平方米左右的设计量,一级工程的设计费一般是总造价的1. 8 % ,设计师不可能在设计费用低的工程上花大的精力和很长时间。套用工程图纸越多,成本就越低,设计费的低微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设计质量低劣。由于目前行业对这些缺乏自觉约束,最终受损的是国家建设进程与百姓的日常生活。 这种工作现状,对国外设计师来说是难以理解的。 3. 来自内部。近年来随着设计院的改制,民营化设计机构越来越多。目前在国营设计单位,行政人员为技术人员服务的理念并没有获得普遍认同。大型国有建筑设计院企业,青年建筑

给青年人的十封信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译者序 这十封信是莱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在他三十岁左右时写给一个青年诗人的。里尔克除却他诗人的天职外,还是一个永不疲倦的书简家;他一生写过无数比这十封更亲切、更美的信。但是这十封信却浑然天成,无形中自有首尾;向着青年说得最多。里边他论到诗和艺术,论到两性的爱,严肃和冷嘲,悲哀和怀疑,论到生活和职业的艰难——这都是青年人心里时常起伏的问题。 人们爱把青年比作春,这比喻是正确的。可是彼此的相似点与其说是青年人的晴朗有如春阳的明丽,倒不如从另出方面看,青年人的愁苦、青年人的生长,更像那在阴云暗淡的风里、雨里、寒里演变着的春。因为后者比前者更漫长、沉重而更有意义。我时常在任何一个青年的面前,便联想起荷兰画家凡诃(Van Gogh)的一幅题作《春》的画:那幅画背景是几所矮小、狭窄的房屋,中央立着一棵桃树或杏树,杈桠的枝干上寂寞地开着几朵粉红色的花。我想,这棵树是经过了长期的风雨,如今还在忍受着春寒,四围是一个穷乏的世界,在枝干内却流动着生命的汁浆。这是一个真实的、没有夸耀的春天!青年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生命无时不需要生长,而外边却不永远是目光和温暖的风。他们要担当许多的寒冷和无情、淡漠和误解。 他们一切都充满了新鲜的生气,而社会的习俗却是腐旧的,腐旧得像是洗染了许多遍的衣衫。他们觉得内心和外界无法协调,处处受着限制,同时又不能像植物似地那样沉默,他们要向人告诉,——他们寻找能够听取他们的话的人,他们寻找能从他们表现力不很充足的话里体会出他们的本意而给以解答的过来人。在这样的寻找中几乎是一百个青年有一百个失望了。但是有一人,本来是一时的兴会,写出一封抒发自己内心状况的信,寄给一个不相识的诗人,那诗人读完了信有所会心,想起自己的青少年时代,仿佛在抚摸他过去身上的伤痕,随即来一封,回答一封,对于每个问题都给一个精辟的回答和分析。——同时他却一再声明,人人都要自己料理,旁人是很难给以一些帮助的。 可是他告诉我们,入到世上来,是艰难而孤单。一个个的人在世上好似园里的那些并排着的树。枝枝叶叶也许有些呼应吧,但是它们的根,它们盘结在地下摄取营养的根却各不相干,又沉静,又孤单。人每每为了无谓的喧嚣,忘却生命的根蒂,不能在寂寞中、在对于草木鸟兽(它们和我们一样都是生物)的观察中体验一些生的意义,只在人生的表面上永远往下滑过去。这样,自然

[专题范文]给自己的一封信12篇

[专题范文]给自己的一封信12篇 给自己的一封信 给自己的一封信(一): 给自己的一封信 马虎的奇奇: 你好! 我和你是同一个人,我的名字也叫奇奇。每一天清晨,我们一齐上学;课间,我们一齐游戏;傍晚,我们一齐做作业。这天,我给你写信,是因为你最近太粗心,导致好多次机会都与你擦肩而过。 记得三年级时,你每次语文月考几乎都是前三名,数学和英语也名列前茅。但是,最近你一反常态,尽干一些粗心大意的事情。比如期末复习时,数学很好的你总是因为芝麻大小的错误丢掉分数:不是计算错啦、看错数啦,就是公式背乱啦,鬼明白你有多少种错法呢!要明白小升初时,差一分和差十一分已经没有任何区别了,那时你再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再想想今年的期末考试,本来卷子不是很难,由于你答题马马虎虎,竟把默写了千百遍都没有错过的一道题答串了。煮熟的鸭子飞了,结果呢?基础只得了六十三分,总分与九十分无缘。 看到这两个例子,你还不警醒吗!你的疏忽大意,在生活中也闹了不少笑话。那次,你用微波炉热牛奶喝,插上插头就去看电视了,等打开微波炉一看,顿时傻了眼:原先牛奶还没放进去呢!哈哈哈~~~连我都想笑了! 其实,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并不难,只要你有足够的毅力和信心。同时这也反映了一个问题: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如果你能做到这些,我想,成功就离你不远了。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我期望你能早日摆脱马虎的纠缠,更上一层楼。 就说到这儿吧!后会有期,再见! 祝你 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给自己的一封信(二):

亲爱的林诗茗: 你好! 早晨,我看着窗外的玉簪花出神,花儿早以掉落,这是不是意味着以前的一切,都成了过去? 在启文小学,匆匆忙碌了六年,明年,我就要离开学校了,在这最后的一年中,让我们把最完美的自己展现给老师和同学们。 新学期、新气象、新起点、新目标。 在新学期,我要对自己说:“我能行!” 相信自己能够,相信学习是快乐的,相信自己能够学得更好。 有人说:“人生如赛场。”细细回味,是啊!在人生生涯中,到处是岔路口,选取适合自己的路,学会放下一些东西。赛场上,每一步须得稳健,人生不也如此?学习中,每一步都得正确,否则会跌入无度深渊! 在新学期,我要对自己说:“要细心。” 细心对待学习,细心对待生活,细心对待人生。 有人说:“细心将使你一生受益。”想想是啊!细心可让你不犯不必要地错误,能够更改你对人生的态度。“一个好态度是成功关键所在。”其实,细心对自己今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忙。 在新学期,我要对自己说:“要勇敢。” 勇敢应对缺点,勇敢应对误解,勇敢应对一切。 有人说:“成大事者都需要勇气。”是啊,勇气,是一个人成功的根本,只有拥有勇气,才能敢于正视不足,正视缺点,勇气,是信心的源泉。要勇敢,勇气是一个应对挫折,应对困难的调和剂。 一次成功并不意味着你每次成功,一次失败也不代表你每一次失败,进步才是划分一个人成绩的格线。 学习苦中有甜,一个人成功的路上充满荆棘,苦战方能成功。 最后再送自己三名话—— 愿你自信!

(完整版)《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丰富的安静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这十二封信首先是写给我们的,写给现世的青年。也给前世的先辈,后世的小辈。我向来不以别人的标准来衡量我的为人处世,相应的,也不轻易遵循别人的原则来影响我对待周遭一切的态度。说我顽固也好,执拗也罢,我在信中反复游离,第一次真真切切感受到被人牵制和引导的局促,是意识到迷途知返而方向全无的纠结,是想要改变而难以改变的无奈。让我陷入一场既想有所突破而又无药可救的自我否定之中,别无选择。写下它们之前,我心情沉重,不知为何,情不由衷。这种不安加剧了我的浮躁,我急需寻找能让自己沉得住气,静得下心的某些情愫,来让我安稳,让我安静。十二封信,也带给这个甚嚣尘上的世界一些关于回归安宁的启迪。 书海里的安顿 倘若一个慵懒的午后,斑驳的树影摇曳着零星的温暖的阳光,一炉沉香屑袅袅燃起的时候,那一杯热气腾腾的茗茶便开始引你进入浩浩茫茫的书海,灵魂停歇之处,与古人神交,与今人同游,自是怡然。 总觉得孟实先生似那身披长袍,脑续长辫的满清遗老,站在疮痍满目的金銮殿堂给后世的青年娓娓道来那些沧桑过际辉煌不再的神明历史,无限的怅惘,无穷的忧患,还掺杂着无边的期冀,

无尽的希望。我总在想,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标志:第一封信未必是最为重要的最为核心的,但放在开头,决定是有其存在的理由。朱先生是文人,是学者,不光是在冠以这样的身份和名义之下才有此之举,教育问题的根本从来都被国人摆在固定的高度奉如神明,谈读书,这是一个必经的切入点,也是现今阶段攻克诸多教育流弊的准难点。当然,也是教育问题附属之下永不过时的话题。在此,就勿需赘言。 先生在信中侧重谈及读书兴趣的培养,选择性读书的问题,并推荐了很多书目以供参阅。其实,之前有写过一点关于这方面的心得体会,大概是从林语堂先生的文章里得到的一点启发,在这里有触类旁通的妙处。所以,同而不论,便来说说我一点新的看法。 我并不特别关注读书的精深的内在价值和显性的外在效用,我比较在意的是读书于人身心的调和。为什么有那么多乐意沉溺书中不愿自拔的人?我记得贾平凹先生说过,好读书就得受穷,好读书还得伤身,好读书没当官的好命。好读书不是好丈夫,好读书没有好人缘,读书人性古钻。照此看来,读书真是烂事一桩,读书人真是衰人一个。但是,我就看中一点,读书,调和身心。这不是虚夸,例证之多如牛毛,古今中外,古往今来,在党的,野党的,未亲闻,也耳闻。奔着读书而去的,为着读书而来的,生息不止。 读书真真是好,在这个世界里,你任意驰骋,随意想象,恣

给侄子们的一封信

寄给侄子们的一封信 海水及诸贤侄:主祐平安喜乐,久别未晤念念。 今寄来些圣书报纸和我写的文章。希望你们认真地读读。又写这封信,意在与你们谈谈信仰问题。 “问渠哪得清如洗,为有源头活水来,”信仰如水。对天主的信仰。是我们基督徒精神财富,是生命的源泉,对于我们这种信仰,非常重要,像水、空气食粮一样重要不可缺少。 我们家族历代祖传信奉天主教,是信仰世家。先祖裴裕德因执著信仰,被义和团杀害,直至我大伯他们都是天主的忠实儿女。由于年代社会的影响环境的变化,现在咱们裴家的信仰处于动摇危机和凶险的边缘境地,可以说我们这一代信天主冷淡了,而你们及下一代就更难说了,当然这是我们罪的恶果,在同样的环境中,同样的客观条件下,有的家庭还负起了传承信仰的责任,至今子孙们还虔诚信主热心进堂,践行爱德奉行天主的旨意,遵守诫命,当然同样得到了天主的祝福和恩典,而我们裴家现在子孙多被无神论所束缚,只顾世俗生活,肉身不顾灵魂。 天主创造了万有,人是天主最重要的受造物“造我们肉身,赋我神魂,且先造天地覆载我,日月照临我,发生万物养育我,遣令天神守护我,我有罪恶降生受苦受难救赎我,建立洗解圣体赦宥我。”我们承受如此宏恩却不认识他,看,这不是辜负圣恩不孝的逆子吗? 古今中外,许多伟人科学家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如:培根、牛顿、爱因斯坦、比尔盖茨、徐光启等,这些人不比我们明智吗? 我们现已进入耄耋之年,快要变成一把灰土,灵魂要见天主,现在就该努力谨心准备,救灵魂求永生,多祈祷念经、多看圣书、多感恩、多传递天主的爱、多做天主所喜欢的事,教育后代信天主,依赖天主,做义人弃绝自己背着十字架跟随耶稣走向永生。 世界充满虚幻,虚而又虚,万事皆虚,世福也是短暂的。现代人们都为物财富奔忙,不大顾及灵魂,其实财富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而且它每时都在变动着,并不属于哪一个人。今天在你手里,明天也许又转到他手里,后天又不知道到谁手里,“我拥有财富”实是傻话,真正财富的主人是天主,人只是管家而已,若不善用财富,财是罪人。不要把气球当地球抱着,即便你拥有了全世界,今晚收了你的灵魂,世界又是谁的呢? 信仰是我们的精神源泉,信仰是明灯在彷徨时给我们指路,信仰是一颗明星在消沉绝望时给我们希望,信仰是一双大能者的手,在困难前我们跌倒时将我们扶起给我们力量……天主给了我们无法想象,无法叙述的大爱和种种恩典,能不信有天主吗? 我从小父母早逝,奶奶,大伯,大娘爱我、疼我、抚养我,我十五岁去天津学徒,十七岁只身到无亲无故陌生的山沟里工厂来做工,连双鞋都没带出来一晃六十年,现已八十三岁,我从小身体就瘦弱多病,才来山西时人家都去学习和工作去了,单身宿舍里只有我一人在发病,疟疾临于死亡有谁管呢?若不是天主救援能有今天吗?当工人干机床,干重活,一辈子没出过一点事故,不是天主赐的平安吗?当干部,当领导,二三十年来,在各项运动中,政治上没出过什么问题,以致退休领创国家人事部颁发的国家干部退休证。这不都是天主保佑的嘛,当然我也遭受过苦难,困难时期留下老婆孩子一人去郑州学习,工资只有40多元,那少吃少用的难苦生活不也度过来了吗。出差工作,跑遍大半个中国的城市,乡村还去过北大荒,还被狼围住过,这一切也能闯过来得到了平安。文革中在农场锻炼过五年,烧锅炉,掏大粪,耕地,开拖拉机,苦活累活都干过,没出过问题。就拿这次我得癌症动手术来说吧。我这八十岁,瘦弱的身体动大手术,连医生都有些憷,核磁,CT等筛查需几秒钟就得用液体充满心脏,人家说我受不了,不敢给做特请主治医生亲自在机器旁守着,随时观察抢救,结果平安顺利的闯过了几个难关,如此也度过了手术几个难关,术后十多天滴水未进,也平安顺利的闯过了几个难关。回家后一天吃六七顿饭,想吃啥有啥,身体很快就康复了,其中孩子们都很孝顺,陪侍照顾也很周到。还有神父和众教友为我祈祷和帮助这也是天主赏的呀。现已病愈正常生活两年多了,人常说十个癌症有九个是吓死的,这说明人在得了重病时,心理起很大作用,我就是依赖天主,恳求天主救援,把一切,把生命都交托给天主,随天主圣意安排自己随时准备安于主怀,

朱光潜《给青年的一封信》读后感

朱光潜《给青年的一封信》读后感 朱光潜《给青年的一封信》读后感--成长中的感想朱光潜先生的这十二封信主要是谈了十二个青年长遇问题。 朱先生以朋友的笔调和身份与青年谈读书动静多元宇宙作文情与理谈人生与自己等等。 对于十二篇美文我不能一一评析鉴赏。 就个人能力和喜好就写写《动》和《静》吧。 交响一读《谈动》我很喜欢这篇文章,每当我烦闷时,我都读次文,读后,烦恼被作者说服,顿时轻松了许多。 我之所以被说服不再烦闷,不仅因为作者说的句句是实言,而且作者调理性的点到了我心底,并告诉我一些未知的东西。 作者说哪里有谓哲学与人生观!我觉得这绝不是轻狂,我也曾这样想过,那些人为的名词只是讲道理弄的更加难理解了。 接着作者从自然与生理的条度来讲道理和排除烦恼的方法。 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泻;郁由于静止,求泻的方法在动。 很有道理,将精力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上,哪儿还记得烦恼啊!他以自己的人生感悟忠告青少年如何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但我想,如果朱光潜先生没有忧虑,没有伤感的思考,是不会有这些理论和感慨的。 最后他说明烦恼是没有必要,祝青少年们多做自己爱做的事谈谈笑笑,跑跑跳跳。

但我想朱先生对类似于他的青年未必会做如此忠告,或许劝他忧国忧民,探索人生……二读《谈静》前信谈动,只说出一面真理。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 作者开篇便道出静与动皆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在次文中提到感受力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 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 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 尾声这本《谈美书简》带给了我许多新知和感动。 那些诉说着我曾欲说而不出的令我钦佩的,那些恰如其分的用词令我折服。 记得有个人说过感动是一种养分,我想这是正确的吧!我希望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能有多一些的像这样的书籍,那我们将十分幸福。 多一分渴望,多一分努力,多一分收获,多一分成功!

给自己的一封信作文400字

给自己的一封信作文400字 导读:本文是关于给自己的一封信作文400字,希望能帮助到您! 给自己的一封信作文400字 篇一: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 10年后的潘硕 你好! 潘硕,现在的你已经是一名21岁的大学生了,不是小时候那个爱耍脾气、任性的你了,你是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大学生,你是一朵在祖国开放的花朵,你是一名在社会竞争激烈面对随时准备淘汰的年轻人,对于10年后的你,我要向你提出几项建议。 潘硕,你是否已经考上了你梦寐以求的大学,你是否过上了你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话,我相信你一定会大笑吧!现在的你,虽然成绩平平,但是,如果继续努力,我相信你的成绩一定会赶上去的。第一项建议:不要任何事情都依赖父母,要学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现在的你,虽然父母可以养活你,但是在以后的生活里呢,是你照顾父母,不要任何事情都找父母,不要任何事情都求助于别人,这样的你永远不会成功。第二项建议:不要一条路行不通就轻言放弃。现在的你,还没学会什么是珍贵,什么是宝贵。现在的社会竞争又残酷又激烈,如果不学会珍惜珍贵的东西,如果不珍惜宝贵的资源,那么你将会被这个社会的残酷所打倒。

潘硕,10年后的你是否会像现在一样快乐、自由、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呢? 祝 万事如意 11年前的你 2013年12月3日 篇二:给未来的自己的一封信 未来的自己,你好! 这是一封来自从前的你的一封信,情在脑海中回忆我,我无法想象你现在变成了什么模样,也无法预测你过得是好还是不好,我只能凭借自己的想象力,米哦啊会出衣服也许与显示并不符合的图画。 你是否还记得,从前的你是一个任性而又软弱的小孩,现在的你学会宽容和忍让了吗?你是否已经变得坚强,在我的脑海里,我认为你也应该成熟了吧!再也不是那个整天嘻嘻哈哈只知道显摆的小孩子了吧!你也许已经学会了为人处事吧!和周围的人关系还算融洽吗?愿你好好的! 如果你过得不如我想象中那样好!这一切全都怪我,因为我的不认真,导致你的落魄,这是我最不想看到的事情,我想我要好好开始努力了,为了你我,为了我自己及我的将来。 我知道现在的你学习并不努力,暑假开学这么长时间,这么多次过关我几乎回回都不过,我也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心总是放不到学习上。但是我现在决定了,就算天大的事我也要放一

朱光潜致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朱光潜致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朱光潜致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一) 全书是朱光潜先生以朋友名义写给全国青年的十二封信,话题宽泛随意,生活气息浓厚,亲切自然。 “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作者对于现代青年的毛病,曾这样慨乎言之。 "Where my heart lies, let my brain lies also." --R. Browning: One Word More 一、谈读书 朱先生希望青年早早养成读书的习惯,才能永生受用。因为读书“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用不会寻出的。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 但是年青人有个好处,他知道自己的兴趣指向,可以在兴趣这条路上或跋涉或飞奔,慨然向前。 二、谈动 “烦恼究竟是一种暮气,是一种病态,你还是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就这样颓唐沮丧,我实在替你担忧。”“我只觉得忧来无方,不担人莫之知,连我自己也莫名其妙,哪里有所谓哲学与人生观!”“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 当然,愁源多种多样,像现在许多同龄人那种没愁楞喊愁,事事

都称愁的态度,纯属扯淡了。像屈原那种愁,虽不能说是应该鼓励的,却只叫人怜悯,继而产生爱国和做人的力量了。 三、谈静 “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是的,像小孩子那样,用一双无知幻想的眼睛看待周围的人、物和事,也会生出无穷乐趣,纵然这种乐趣在成年人严重极其无聊,然而独慰己心不已足够了吗!昨晚,一同学误把闪盘认作打火机,另一同学说:“你把闪盘插到电脑上,盘后面就会冒火,成打火机了。”我就说:“然后,电脑就轰地飞到天上了,‘神七’就发射了。”后来,想到一首歌《星星点灯》,想必是星星的一角上挂着一个喷火的电脑,成所谓的“星星点灯”了。自己想,自己笑,心里觉得很有趣。 “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世喧嚷中,你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这就是忙中静趣。” 四、谈十字街头 在这个社会,你是一个20来岁的青年,你的同学有30来岁的老同志,又有比你小两岁的比较年轻的同学,然而现实却是这样:“围着你的全是肤浅顽劣虚伪酷毒,你只有两种应付办法:你只有和它冲突,要不然,就和它妥洽。在现时这种状况之下,冲突就是烦恼,妥洽就是堕落。无论走哪一条路,结果都是悲剧。”

李开复给中国青年的一封信

李开复给中国青年的一封信 此前,我和中国学生的多次交流都是围绕如何达到优秀和卓越,如何成为领导人才而展开的。最近,在新浪网的聊天室和我收到的许多电子邮件中,我发现更多的中国学生需要知道的不是如何从优秀到卓越,而是如何从迷茫到积极、从失败到成功、从自卑到自信、从惆怅到快乐、从恐惧到乐观。 一个极端的例子是2004年2月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马加爵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4名同学。但从马家爵被捕后与心理学家的对话内容看来,他应该不是一个邪恶的人,而是一个迷失方向、缺乏自信、性格封闭的孩子。他和很多大学生一样,迫切希望知道如何才能获得成功、自信和快乐。 我这一封信是写给那些渴望成功但又觉得成功遥不可及,渴望自信却又总是自怨自艾,渴望快乐但又不知快乐为何物的学生看的。希望这封信能够带给读者一个关于成功的崭新定义,鼓励读者认识和肯定自己,做一个快乐的人。 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说过:“不要竭尽全力去和你的同僚竞争。你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你强。” 中国社会有个通病,就是希望每个人都照一个模式发展,衡量每个人是否“成功”采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标准:在学校看成绩,进入社会看名利。尤其是在今天的中国,人们对一个人的成功的评价,更多地以个人财富为指标。但是,有了最好的成绩就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吗?有名利就一定能快乐吗? 真正的成功应是多元化的。成功可能是你创造了新的财富或技术,可能是你为他人带来了快乐,可能是你在工作岗位上得到了别人的信任,也可能是你找到了回归自我、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 成功的第一步:把握人生目标,做一个主动的人 在新浪聊天室里,当网友问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时,我是这么回答的:“人生只有一次,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最大的影响力(impact),能够帮助自己、帮助家庭、帮助国家、帮助世界、帮助后人,能够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更好、更有效率,能够为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 对我来说,人生目标不是一个口号,而是我最好的智囊,它曾多次帮我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我当初放弃在美国的工作,只身来到中国创立微软中国研究院,就是因为我觉得后一项工作有更大的影响力。当我收到一封封迷茫学生的来信,给他们写回信时,我也会想:“如何让回信有更大的影响力?” 马加爵也悟出了他的人生目标,只可惜他是在案发被捕后才悟出的。他说:“姐,现在我对你讲一次真心话,我这个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出在我觉得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为了什么……

致中国青年的一封信

致中国青年的一封信 所有的青年同胞: 你们好! 我,作为最有前途的社会成员——青年中的一员,深明我们肩上所承载的使命,近些时候勤心思考,有所感悟,故作此信,望与大家共勉。 团活时听了一段“罗刚事件”的材料与录音,关于一个日本留学生的谩骂与鄙视。很奇怪,并没有像从前或像其他同学那样义愤填膺,只是觉得有些可笑。 我们大家都知道,日本,这个曾发动过侵华战争的国家,一直以来,都认为中国人为世界上最为低劣的人种。说实话,与日本相比,中国的国力尚弱,国民素质尚低,但与亚洲大多数国家,以及非洲、拉美的国家相比,我国的国民素质却要高得多。为何日本单单对中国人“情有独钟”、以其为“最低劣”呢?究其根本,在于他们的民族性格,而“忌妒”的因素占了很大一部分。 日本是一个岛国,自然资源匮乏,要什么没什么。而与其互邻的中国,却地大物博。开始时,尤其是唐朝的时候,日本仰慕钦佩中国的富饶与强大,以其作为“模范”,虚心求教。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其资源上的制约作用日趋明显。旁邻的中国即是一聚宝盆,而中国人却不能充分利用。于是,仰慕逐渐变为嫉妒,嫉妒上天对中国人的恩赐。而嫉妒深了,也变为一种莫名的仇恨:“为何不如我们发达的中国能拥有这么好的国土?”地理上的劣势,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极度心理不平衡、求生的欲望与现实的矛盾等历史性问题,造就了日本民族扭曲的民族性格。 在经济构成上,很容易发现他们侵略的本质原因:不扩张则不能发展。天生劣势逼得日本人发奋,逼得日本人扭曲变态,逼得日本人侵略扩张,他们的资源条件与民族性格已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气定神闲、大度雍容地去发展文化。文化的内核是思想,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是不象科技那样容易学习、可以模仿的。纵观日本历史,几乎一直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下。幕府时期的统治远不如中国封建社会有秩序。虽说这对他们比中国提前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做出了贡献,但这种动荡的社会存在却不是产生伟大文化的土壤。比如茶道,日本人从我们这里学去,模仿、发展。但发展的只是形式与技艺,真正的茶文化仍深深地植根于中华大地! 日本流行于世的动漫、游戏、偶像剧、流行歌曲,无一不显现出他们思想性的简单低下。其主要思想,大多仅止步于对人性论的较浮浅的认识,而听这个日本留学生的言论,却丝毫没意识到文化对一个国家的作用,空夸其大学比重80%,竟以此作为国民素质高低的衡量标准,岂不可笑!知识不等于文化,没有文化就不会有创造力。中国与日本的差距,若干年后定会缩短,甚至消失。而日本与中国的的差距,也许,永远没有消失的可能了。 所以,面对日本,我们无须仰视,更不必自卑。但令我们痛心的是,现在,很多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竟以为在文化上我们也比不上日本,对那些浮华、庸俗的东西顶礼膜拜,真无异于“舍文轩而弃蔽舆”。我们承认,与欧洲的黑格尔、尼采、萨特等伟大的思想家相比,

写给自己的一封信_给自己写信400字

写给自己的一封信_给自己写信400字给自己写信400字篇一_写给未来的我 未来的我,你好呀!你是否因为自己太多事而烦恼?你是否因为自己做事太马虎而被公司老板批评?没关系啦!当你觉得自己太多烦恼时,你就和以前的老朋友白毅谈谈心。 未来的我,你现在的身体还好吗?你除了紧张的工作之余之外,也要经常照顾自己的身体,不要为了挣钱而生病。医生梁启超曾经说过;健康才是人生中最大的财富。还有,人不能总是想着贪婪,而是要凭自己的能力去做好每一件事,去解决每一个难题。你还记得吗?为了梦想,我曾经和你并肩作战,努力奋斗过。 我给你说的这些话,你一定要记住,即使我成为了你心中很多诗似的碎片,但希望你也可以以此为心中的目标。你一定要珍惜时间,处处留心。古人说过: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呀! 我是一个粗心的人,希望你可以改正过来,我期待你能带给我一个惊喜。 我希望你能看到这封信有所收获,也可以为你在以后的道路上为你指明路线。 给自己写信400字篇二_给未来的我

未来的我: 你还好吗?我不能估计你在看到这封信时,你有多大了?是有老公陪在身边?还是独自一人在小小的教师宿舍楼里备课、学习。但是我以成过去了,当你在看到这封信,就当是在自己的心里留下一点回忆。 我在2012年5月6号给在未来的我写这封信,只是想证实你在未来是否快乐、是否幸福,如果在未来看到这封信,肯定很高兴。因为那时我很年轻。 未来的我,应该是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吧!有亲和力、温柔又严谨、和孩子们相处的很不错吧! 未来的我,是个很孝顺的娃,让爸爸妈妈和我一起住,或者带着爸妈到一些景点游玩,如果自己有能力,找一些轻松的活儿,让爸妈做。这也不会让他们在我家呆不下去。还有弟弟,应该是一个懂事的大学生了吧,虽然现在很调皮懒惰,但是我坚信他会改变的。 未来的我,还是一个好老婆吧,体贴、平等、理解自己的老公,又有一个幸福稳定的家。(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未来的我,是一个好媳妇吧,忍让、懂事、关心爸妈,成为家中的顶梁柱。

给青年的12封信

作为读者的一个朋友,以友好而又富有劝诫的笔触娓娓写来,以宽广的胸襟包容一切, 深远地作出指导,这是朱光潜先生以孟实的署名给青年的一种思想引领,从不同的方面感悟 人生,让青年更好地规划未来。虽然朱光潜先生好像与我们这些追逐时尚的年轻人很是遥远, 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的许多看法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这些信里折射出了一代美学大师对青 年的关怀,以及那丰富的涵养。  朱光潜用独特的方式与视角对生活与现实做出了种种发人深省的回答。为那个时代的青 年们指出了一条新的思考方式,也为我们现代读者的思维中注入了一股新的清泉。他以“谈” 的方式一步一步的让我们体会到在现实中、在生活中,应有的态度与处事的方式。  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朱光潜先生首先给我们谈到读书。读书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只是看你读到如何的水平罢了。往往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或是听从父母的安排,或是出 于一种社会习惯,或是为了以后的名誉……这种种的动机没有一个是发自内心的“想读” ,所以这样的“读书”难免会感到枯燥、迷茫、无趣、乏味。然而朱光潜先生在谈读书中提 到“读书最重要的是兴趣”,有了兴趣才会对读书产生热情,在读书的过程中才会有思维的 灵感。这样的一种读书态度自会让我们爱上读书,这样的读书态度让我们不仅是在读书,而是在学习,从书中学习做人、做事的方法与技巧。朱光潜先生用他略带风趣的语言给我们诠 释了一种单纯的读书方式,让我们对读书有了新的认识。  谈完读书,朱光潜先生又给我们解答了关于内心情绪的一些问题。那就是“谈动”与“谈静”。首先,谈动为我们解决了如何排解烦恼的问题,朱先生说“烦恼来自抑郁,而郁在于 泄,泄在于动”,排解烦恼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动”,而何为“动”,“动”可以是打羽毛球、慢跑、游泳等运动,也可以单纯的肢体的动作。不管怎样就是不要忘记“谈谈笑笑,跑跑跳跳”。而谈到“静”,朱光潜先生又说“静主要是来自于感受,感受来自于领略”,只要我们 用心去真诚的感受、领略这个世界就会从中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与世界的宁静。朱光潜先生就 是用这种浅显平淡的文字,让我们领悟到内心的情感宣泄与沉淀的方式。这实在是让我们在 平淡中感觉到了一种深刻的感动。  在每个有学生的时代不得不谈到的就是学生运动,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反日游行”,虽是爱国青年的满腔的热血,但是它确实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在此,我们看看朱光潜先生是 怎样“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的。他认为一个人若是要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有所为、 有所献。首先考虑的应该的自己的精神世界,要端正好自己的思想,丰富自己的知识。再去考虑社会运动,我们不能单单的靠自己的满腔热血与一时的冲动,不能只注意到物质的表象,重要的是要注重精神的磨练与进步。  然而,要怎样才能端正自己的思想与磨练精神呢?为此朱光潜先生又为我们谈到了“十字街头”,十字街头是面临抉择的一个路口,它自然就可以为我们解决关于“如何”的问题。在十字的街头,大家聚在其中随波逐流,渐渐的难免会趋于流俗化。朱光潜先生认为在这种 流俗化的潮水中,我们应该打破偶像,做一个“十字街头的众多矮小之人中的大汉”,我们要自由伸张自我,不要淹没在十字街头的影响里去。这样的见地不是每个学者或者读书人都 能感悟到的,而朱光潜先生却能用他一贯的平实、浅淡的语言给我们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于是我又一次的被他平淡真诚的语言给感动得一塌糊涂。  在谈到关于人生的话题时,朱光潜先生依旧是用他独特、平淡的文字给我们谈到了“多元宇宙”,“多元宇宙”这个词语给人一种艰深、僻远的感觉。但是朱光潜先生却把它拿来与“人生”联系起来,给我们一种全新的认知。朱光潜先生说“人生是多方面的”就如一个多 元宇宙,有它的方方面面,我们不能单纯的凭借一方面的东西去判定它的对错、美丑、善恶、信义、真伪。在不同的宇宙中有不同的判定方式与标准,因此在人生中也应随机应变,在适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汉宝德语录

1.如果你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最好把建筑当作一种认识生活进而欣赏生活的经验,不要把它当作一种职业,这是享受建筑的不二法门。 2.建筑是一种心灵习惯,不是一种职业。 3.上学,抱着通识的心情去学专业才是正确的态度,这样说,并不是要你不重视专业,而是自专业的学习中,注意通识的精神。何谓通识精神?就是置之四海而皆准的一些原则、原理。我们知道,不论是哪一种专业,要学好,都要把人群与事理放在心中,都要把握事物的逻辑关系,了解其中的前因后果,都要能使他人理解这种关系,接受此一事理。这也就是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那个" 理"。 4.其实在任何行业中,雄辩与说服都是很重要的,只是为专业判断的需要,他必须使用图面或其他的工具来加强其效果而已!牢记学画图的目的是表达,你就受用不尽。不要以为透视图就是表达,或电脑动画就是表达。那只是辅助的工具。重要的是如何充分沟通观念,如何使决策者或社会大众信服而采用。你学习这些,你就不只是学建筑,你学的是在社会上争取机会的能力。 5. 所以学设计,只是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不是要学些具体的建筑的设计。年轻的朋友,你从事设计练习,当然应该用功把该题目的空间需求,动线关系认真地加以了解。可是你要学的并不是某种固定的知识,而是学习如何按照问题去推演空间需求,动线关系的方法,建筑是一门活的学问,它没有对与错的标准答案,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法,而是因时、因地、因社会环境的需要而改变的。 6.在上世纪现代主义流行的时候,明晰(clarity)是沟通的基本准则.建筑被视为一种视觉艺术,它所传达的意思要很明确地表现出来,才能产生共识与共鸣。可是自上世纪后现代来临,明晰为含糊(ambiguity)所取代。建筑不用眼睛看,而变成一种观念了。眼睛人人都有,观念却不相同。因此由视觉接受并欣赏的艺术是可以大众化的,由观念接受的艺术只能有这种脑筋与思维的少数人欣赏。小众艺术或分众艺术的时代来临,而建筑却矗立在大众的眼前。 7.群众运动与政治家一样,对人世的态度要走中道。在创意中蕴涵着不偏不倚的普世精神。 8.一件艺术品只考虑雅,会排斥大众,是他们无缘近雅,只考虑俗,一味地只顾吸引大众,则会使他们沦为庸俗。 9.建筑的社会责任就是在满足大众的期待中,提升大众的精神生活品质。那么我们就要深究,大众的期待是什么?怎样去寻找有格调的大众需求?我觉得建筑的学者们在学术研究课题上没有向这个方向发展是很可惜的,也令我十分不解。 10.要在建筑师这行业里成功,必须具备很多条件。首要的条件就是结交朋友的天性与推销自己的能力。道理是很简单的。建筑是一种以创造的能力服务社会的行业。要怎样让他人知道你是有创造力,又值得信赖的人,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所以建筑师必须同时具备艺术家与商人的性格。可惜的是这两种性格极少在同一人身上出现。 11.如果你是一个认真的建筑师,会在比图中花上极大的心力,多方面思考,希望得到评审者的青睐。可是在评审的过程极少有机会深入了解设计的内涵,只能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以表现的技术、建筑的造型、个人的偏好作成选择。然后几个评审人员的意见平均得到比图结果。所以比图在建筑师的选拔上,只有程序上的正义,并不能保证真正的公平,也不能选出最优秀、最适当的作品。平凡的作品反而容易入选。12.年轻的朋友,你听到这里是不是会感到沮丧呢?不用怕,你要相信机运和努力总有一天会成全你的梦想。人生本来就是一出难以推测的戏剧,你要学者勇敢地做梦,但却豁达地接受一切遭遇。如有这样的态度,你会觉得建筑仍然是很好的行业,它使你睁开眼睛,看到这个世界的美丽,它使你知道怎么享受精神生活,悠游人生。

期末总结:给自己的一封信

亲爱的于xx: 你好! 匆匆间又度过了一个学期,这一个学期中发生了很多事情,你也有很多成长,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现在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吧。 进过一个学期心理状态及其他方面都会有些变化,那这种变化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呢?让我们一起做一下对比吧。 一.内务卫生方面 1.床铺 开学前一个月大部分你早上起床后会不叠被子,或者是等到早上九点十点左右再叠。经过老师和同学的提醒后现在会在每天早上打扫卫生的时候把被子叠好。 如果叠被子的时间比较晚可能床铺比较乱,其他同学进入房间时看到床上很乱可能会对她的心情造成影响,自己的床铺不整理干净看着也比较烦躁,这样把床铺整理干净也能够给别人和自己带来更愉悦的心情所以我就养成了每天早上早早收拾床铺的习惯。 2.衣柜 本学期开学时天气已经比较热了,开学的时候已经把一些冬天不穿的衣服都收拾好带回去了,学堂只留下了一些春天和夏天的衣服,所以第一个月衣柜还是比较整洁清爽的。 第二个月和第三个月前一周左右由于天气变化比较没有规律所以衣柜里多了一些比较厚的衣服,平常收衣服也是只随便的挂在衣柜里,有很多衣服放在你床铺上面。这一段时间的衣柜和衣物的摆放还是比较乱的。 第三个月阅读了细节决定成败后就比较在意衣柜的整理了,一般衣柜都比较整齐,干的衣服有时也会叠起来,整整齐齐的放好,不过也有没放好的时候,没放好的情况还是很少的。 看着衣柜整整齐齐你的心情也会比较舒畅,而且每天保持整洁也不用话太多时间整理。 3.物品摆放 宿舍的物品柜一直都是比较乱的,很多东西都是你随手放上去的,也没有经常收拾柜子,一般是一周收拾整理一次,有时候会更长。物品的摆放也能够体现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混乱的物品就能够体现出我是个思维比较混乱的人。现在离学期末还有五天时间,我要先从这五天时间做起,每天保证柜子的整齐、干净。 教室里也有属于你放东西的格子,不过相对于宿舍来说教室的柜子要整洁的多。因为东西比较少,所以柜子一直都是比较整洁的,特别是看了《细节决定成败》之后你把你的柜子又重新整理了一遍,东西更加精简,空出来的地方也更大。 4.打扫卫生 明德班的卫生区域是三楼及图书馆。开学时把卫生区域分为了五份,每人一份。刚开始你负责打扫的是走廊,每天大约15分钟就能打扫完。到了后面每天打扫的也比较快,大约15-20分钟就打扫完了,每天能够节省一部分时间做自己的事。 到了最近负责的就是打扫教室。打扫的时间比较长,大约25分钟才能打扫完,有时候墙边也没有擦干净。今天用了王老师教的方法后把教室抹的非常干净,以后如果需要抹地也可以用这个方法。 二.体育运动 学期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在家里面锻炼较少,所以身体比较僵硬,各项运动做起来不是那么自如。过了一个周左右这种情况有所缓解,在做每一项运动时都比较积极。

王明道写给青年人的第三封信-名誉

亲爱的青年基督徒们,我以前曾劝戒你们防备情欲和金钱的试探,今日我再告诉你们青年基督徒所应当防备的另一样大的试探,这种试探就是名誉。我说这话也许要引起你们的惊异。你们要对我说:“名誉不是好东西么?西谚不是说:…名誉为人生之第二生命?么?不是说…无名誉之人犹劣于死?么?我国的圣人不也曾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么?一个人如果不要名誉,岂不成了一个卑劣没有人格的人了么?你怎么说名誉是一种试探呢?” - - 我现在要回答你们的这些问题。名誉不是坏东西,正如金钱不是坏东西一样。如果一个人因为他在信仰、德行、学识、事工方面有所成就,有所建树,因而得着好名誉,这确实是一件值得尊敬的事。但如果一个人存了求名誉的心去生活、去服务,不但他的存心已经错误,而且因着他这种存心,他要陷在许多的罪恶中,正如一个人为贪财而陷入许多罪恶中一样。- - 当我们谈论这件事的时候,我请你们不要忘记我们是属神的人,我们一切的思想意志都必须以神的旨意为准则,都必须存神要我们存的心。我们必舍弃一切世人所看为好的,只追求神所看为好的。我们必须知道我们生活在世上最大的任务就是“遵行神的旨意,作成他的工。”并不是孜孜求利,也不是汲汲求名。世上的人不认识神,他们的人生没有目标,没有轨道,而且他们生活在世界上根本没有倚靠,没有指望。因此他们一定要求得一些暂时的满足。那些庸庸碌碌的人们便去设法发财,好藉着大量的金钱去享受、去宴乐、去吃喝穿戴、去嬉戏游玩。少数比较有思想的人感觉到这些东西不值得追求,也不能使人得着满足,因此他们走上求名誉的道路。他们知道他们迟早要死, 他们对于将来没一点盼望,他们不甘心让自己这几十年的岁月白白过去,因此他们想趁着自己还活着的时候立下一些功劳,得着一些名誉,好使他们在死去以后还受许多人的称赞誉扬。就是这种心理使晋朝的桓温抚着枕头叹息着说:“既不能流芳百世,还不能遗臭万年么?”就是这种心理使许多人作了小官还想作大官,作了大官还想作帝王。就是这种心理使许多人称兵黩武,杀人如麻,希望在千万人的骨头枯干了以后,自己得着“大将”的威名。就是这种心理使世上极少数狡诈能干的人得了大名,大多数庸庸碌碌的人们却遭了灾祸。我们不恨这些人,也不咒骂他们。我们只觉得他们可怜。-- 从另外一方面说,求名誉的心理也能帮助人作好人,帮助人追求“立德”、“立功”、“立言”。帮助人作君子,作圣贤,帮助人敦品励行。一个不肯要好的人存了求名誉的心,可以因此向上进步,但一个要好的人再存求名誉的心,便要受损害了。先哲有话说:“好名是学者病,却是不学者药”,便是这个意思。基督徒已经有了新的生命,这个生命使他愿意学好,使他渴慕上进,在这种情形中,他再不可存求名誉的心。如果他存这样的心,他将要因此远离神,因此陷入魔鬼的网罗,因此犯许多罪恶。一个人存了求名誉的心,便很容易因此说谎欺骗,因此嫉贤妒能,因此损人利己,因此骄傲自夸。一个圣徒存了求名誉的心,不但能犯以上说的这些罪,他还能因此欺骗神,背叛神,甚至能因此出卖他的主,不是为三十块银钱,乃是为他自己的尊荣名誉。一个人怎样因为贪

王澍 一个建筑师的理想与现实

王澍:一个建筑师的理想与现实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这里是杭州的一个普通住宅小区,叫做钱江时代,他的设计师给他的名字叫做垂直的院宅,而当地人给他的名字叫做钱塘江边的那几栋怪房子,这个小区在开盘的时候销售的状况并不好,因为设计师独特的理念还有它不一样的长相,它的设计师名字叫王澍,最近刚刚得了国际建筑界的最高奖普利兹克奖,由于这样的一个奖项,使得人们对于王澍和他设计的这一堆古怪的房子刮目相看。 导语:这里是杭州的一个普通住宅小区,叫做钱江时代,它的设计师给它起的名字叫做垂直的院宅,而当地人给了它一个更加有趣的名字,叫钱塘江边的那几栋怪房子,这个小区在刚刚开盘的时候卖得并不好,因为设计师独特的理念,还有它不一样的长相。它的设计师名字叫王澍,最近刚刚得了国际建筑界的最高奖,普利兹克建筑奖,由于这样的一个奖项,使得人们对于王澍和他设计的这一堆古怪的房子刮目相看。 人物介绍:王澍,49岁,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 【解说1】2012年2月28日,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正式宣布,49岁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这一代表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的颁奖典礼将于2012年5月25日在北京举行。普利兹克建筑奖每年度授予一位做出杰出贡献的、在世的建筑师,被誉为全球建筑界“诺贝尔奖”。在历届获奖者中,有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丹麦设计师约翰·伍重,鸟巢的设计者瑞士设计师皮尔·德·梅隆,以及卢浮宫金字塔的设计者美籍华裔设计师贝聿铭等等。作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王澍引来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记者:您好像一直走过来是比较,用别人给您的评价是比较狂妄,比较清高的,但既然这样的话,为什么还要去参加一系列的国际的评奖? 王澍:我从来没参加过评奖,我觉得比较高兴的是我从来不参加中国国内的评奖,那才叫评奖,每次评的时候会要求你提交资料,层层地让你填东西,完了之后有人要审你,评奖。国外的奖都很简单,都是某一天某人给我电话,说你拿这个奖,事先我不知道任何事情。 记者:就是说按照我们的逻辑,你没有参评。 王澍:从来没有。 记者:人家就给你。 王澍:到现在为止我从来没有参评过任何奖。 记者:你这次得奖是用什么得的这个奖? 王澍:两块吧我觉得,一块儿可能是大家讲的代表作,当然他们有国外的评委那种角度,他们会认为我的这么大面积的整体设计在全世界都罕见的项目,剩下我做的宁波的博物馆,在公众的心目当中用大量的旧的回收材料来建造,既包含了对历史的讨论,也包含了对这种生态或者可持续发展的讨论,这是代表作。另外一个就是他们讲给我的是在足够长的时间内坚持自己的理想,不动摇不妥协,保持高质量的设计。 【解说2】在此之前,王澍的名字并不被人们所熟知,那么他是何许人物,为什么一位青年设计师能够走上最高荣誉的领奖台。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杭州市首先找到了王澍设计过的唯一一个商业住宅项目“钱江时代”,开始了对他的采访。 【钱江时代小区动态采访】 记者:咱们上几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