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双套管负压引流护理

腹腔双套管负压引流护理
腹腔双套管负压引流护理

腹腔双套管负压引流护理

【概述】

腹腔双套管负压引流广泛应用于腹部外科各种手术。对手术创面的渗液起到良好的引流作用,局限消化道瘘并促进窦道形成,避免腹腔感染和腹腔脓肿。在腹部外科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护理目标】

1.患者及家属理解留置管道的目的并积极配合。

2.保持引流通畅及维持有效负压,达到以下目的:引流腹腔内渗液、渗血、脓液;为胃肠道瘘、胆瘘、胰瘘患者进行持续吸引,减少其对周围组织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3.及时发现及处理病情变化,最大限度的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将不适感降到最低。

【护理重点步骤】

1.告知患者及家属留置管道的目的及重要性、留置时间及置管期间的注意事项。

2.正确放置双套管位置,近端应置于引流最低位。

3.妥善固定双套管,防止意外拔管或脱出。除缝线固定于腹壁外,还应用胶布将其外固定。

4.保持引流通畅,保持引流有效性。维持适宜负压,按医嘱调整负压,一般不超过4kpa,以免损伤内脏组织及血管。双套管的通气管应与大气相通。患者取半坐卧位,以利充分引流。若有阻塞,先离心方向挤压或用注射器回抽,无法疏通时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5.监测引流液的性质、量、颜色、黏稠度等。因引流目的不同而流出的液体及量均不同,动态分析引流情况,观察有无并发出血、感染、胆瘘、胰瘘、胃肠瘘等并发症,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观察腹部体征以及全身症状,有无低钾或低钠等。

7.检测腹腔感染情况。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引流袋,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8.做好腹腔双套管灌洗的护理。部分患者需要进行持续腹腔灌洗,根据医嘱可在0.9%氯化钠溶液内加抗生素,以维持20~30滴/min为宜,冲洗液现配现用。9.做好拔管后护理。若引流量逐渐减少,患者全身及腹部情况较好,可考虑拔管。在医生拔管后注意观察伤口渗液情况,渗出液较多应通知医生处理。严密观察全身及腹部体征等变化,观察有无感染、出血、慢性窦道等并发症。

10.及时准确地做好相关记录。

肠外瘘利用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的护理

肠外瘘利用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6-07-13T13:27:28.107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7期作者:金玉萍杨晓燕杨爱慧 [导读] 肠瘘是指胃肠与其他空腔脏器、体腔或体腔外有异常的通道,肠瘘穿破腹壁与外界相通的称为肠外漏。 山东省安丘市兴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62100 肠瘘是指胃肠与其他空腔脏器、体腔或体腔外有异常的通道,肠瘘穿破腹壁与外界相通的称为肠外漏。肠外瘘一但发生,如何有效引流漏出物是控制感染、防治腹腔脓毒症,并进而治愈肠瘘的重要环节⑵。以往应用的乳胶管引流和烟卷引流都属被动引流,引流效果不佳,自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中心收治肠外瘘患者8例,经采用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方法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后效果满意。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8例,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15—80岁,平均47岁。其中小肠瘘3例,结肠瘘4例,回盲部瘘1例。 1.2 方法经临床诊断为肠外瘘后应尽早采取充分的引流措施。即在距瘘口1-2cm处放置多孔腹腔双套引流管,妥善固定于腹壁,内管连接负压吸引器后,双套管的滴水管再接上输液管,用生理盐水通过输液管持续冲洗,冲洗滴速以40-50滴/min为宜,也可根据瘘出液的性质和量适当调整滴数,同时打开负压开关,将负压恒定在10-20kpa,这样边冲洗边应用负压吸引器恒力吸引,将瘘出的肠液及时清除,达到控制感染,促进瘘口自愈或达稳定状态。 2 结果 应用腹腔双套管充分冲洗并吸引,及时引出肠液,未发生肠液漏入腹腔引起感染,同时避免了漏出液对瘘口周围组织的腐蚀和皮肤的刺激,本组4例病人达到瘘口自愈,2例病人瘘口达稳定状态,经确定性手术后治愈,2例病人瘘口未愈,未出现皮肤问题,但因年龄较大,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家属主动要求放弃治疗。 3 护理 3.1 正确固定双套管双套管的内管与滴水管用胶布缠紧,并留有一定的活动度,避免内管滑脱。外接的引流管长度适当,用粘和扣固定于床边,以防病人翻身、活动时压迫、扭曲和移动管道。 3.2 注意保持双套管的有效负压在持续负压吸引过程中,根据引流液的量,引流物的粘稠度进行负压的调整。一般负压为10- 20kpa,以能顺利吸引出引流物为宜,但引流液粘稠时负压可稍大些,同时加大滴入水的速度,以稀释稠厚的液体。负压过大,容易吸附导管周围组织导致吸引管堵塞,造成无效引流及损伤周围组织或出血等情况;负压过小,会使引流不畅导致引流无效,肠液将会外漏,损害皮肤及污染床单元。 3.3 调节冲洗速度根据不同的引流目的,引流液的不同性质调整冲洗液的滴速。一般24h的冲洗液总量为3000~5000ml(即滴速40-50滴/min),不可过快过慢,过快则滴入的液体来不及吸出,聚集在腹腔内反而增加感染的机会;过慢,会造成干吸而导致出血和引流不畅。 3.4 及时清除内管的堵塞及溢出的肠液,保持引流的通畅双套管虽有液体持续冲洗以稀释肠内容物与清洗吸引管道,但有时仍会有引流管堵塞的现象,护理中一定要经常巡视、检查管道,使管道保持通畅,做到:①冲洗液滴完后及时补充,保持冲洗液的连续性,使管道能得到随时冲洗;②保持有效的负压吸引力;③听吸引声,通过听双套管的吸引声可判断引流管的引流量和导管位置是否正常。正常的吸引声为流水声与负压吸引声交织在一起的“呼呼”声,当发出细而尖的“鸣笛”声或听不到吸引声,可能是吸入了管周组织,形成堵塞或半堵塞,可先将双套管的内管取出用一块无菌纱布包住内管挤出堵塞物,若仍不通可松动外套管,将外套管作缓慢的顺时钟方向旋转360°,经以上处理无效时,应及时通知主管医生进行处理。 3.5 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的变化因引流管与窦道组织摩擦或负压吸引力过大时,容易造成组织出血。护士应经常巡视并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颜色和性状的变化,并准确记录冲洗量和吸出量,统计每天漏出液的量,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3.6 保护引流管周围皮肤敷料潮湿及时更换;引流管周围皮肤被侵蚀可用氧化锌软膏涂抹,以防引流液对皮肤造成腐蚀;如瘘口周围皮肤已经糜烂,可完全敞露瘘口,不加敷料包扎,有肠液瘘出时及时吸尽肠液并用水洗,亦可用红外线灯照射使其干燥。 4 讨论 肠外瘘发生后瘘口部肠液外溢,如在早期未能将漏出的肠液引流出腹腔外,可致肠液侵蚀瘘周组织或在腹腔内聚集、扩散,形成弥漫性腹膜炎、腹腔脓肿等严重后果;还可侵蚀腹壁瘘口周围的皮肤,导致皮肤糜烂和疼痛。因此,及时、合理的引流是控制感染、保护皮肤完整性的重要措施。以往采用单腔被动引流,引流管容易被脓血块、坏死组织、粪渣等物堵塞,导致引流量小,引流不彻底。而我们采用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主动引流措施,早期有效地将漏出的肠液及时清除,使肠外瘘成为“被控制的瘘”,避免了腹腔内感染和由此引起的全身感染,促进了肠外瘘的自愈率,有效地保护了肠外瘘周围的皮肤,大大的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易行,安全而有效,值得推广。

脑室引流的护理(内容清晰)

脑室引流的护理 1.摘要 脑室引流是颅脑术后常见且重要的治疗措施,本文就脑室引流的定义,目的,禁忌症,护理等进行综述。 2.关键词脑室引流感染护理 3.正文 脑室引流是神经外科最常用的一种治疗和急救措施,使颅内压降低,减少并发症,尤其脑室出血不仅梗阻了脑脊液通道,而且继发脑室出血患者同时有脑内血肿的急性占位,使颅内压急剧升高,脑水肿压迫脑干而昏迷,并刺激丘脑下部而出现中枢性高热,消化道出血,肺水肿,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及血压急剧升高而诱发再出血,并且极易发生脑疝。因此有必要迅速清除颅内占位血肿及脑室内积血,解除压迫,通畅脑脊液循环,以减少并发症,挽救生命。 (1)定义 脑室持续引流术是经颅骨钻孔行脑室穿刺后或在开颅手术中,将带有数个侧孔的引流管前端置于脑室内,末端外接一无菌引流袋,将脑脊液引出体外的一项技术。它是神经外科常用的急救手段。尤其对于高颅压的危重患者,实施脑室引流术可以避免或减缓脑疝的发生,挽救其生命。 (2)脑室引流的目的 ①抢救因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状态;

②通过引流管注入造影剂进行脑室系统的检查,注入放射性核素进行放射性核素扫描,明确诊断和定位,注入抗生素可控制感染; ③引流出血性脑脊液,降低伤口脑脊液漏,减轻脑膜刺激征,术 后早期控制颅内压; ④急性颅压增高时降颅压。 (3)脑室引流禁忌证 ①硬脑膜下积脓或脑脓肿者,如行脑室穿刺可使脓肿向脑室扩散或使脓肿破溃; ②弥漫性脑水肿,因脑室受压缩小,穿刺困难,引流难以奏效; ③脑血管畸形,特别是巨大型,高流量型,或位于侧脑室的血管 畸形,穿刺时可能会引起脑出血; ④严重颅压增高,视力低于1.0 者,穿刺需谨慎,因突然降颅压 可能会有失明危险; ⑤脑室内的巨大占位,因脑室受压或移位,若行键侧穿刺,有可 能加重脑移位。 (4)护理 ①严密观察和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 注意是否有意识障碍、瞳孔异常、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意识、瞳孔的变化往往早于生命体征的变化,意识障碍加重说明颅内压增高明显,头痛为颅内压增高最早期最常见的症状,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常在体位改变时出现典型的喷射状呕吐。持续心电、血压监

腹腔双套管两种不同连接方式引流效果的比较.

作者:孙新华孔月华董卫红 【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腹腔双套管连接方式在肝胆胰手术后腹腔引流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肝胆胰术后放置双套管引流患者随机分A、B 两组,A组外套管接负压引流瓶,内套管接0.9%氯化钠冲洗,B组与A组相反,观察两组的引流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者双套管引流通畅,堵管机率降低。[结论]A组引流效果优于B组。 【关键词】引流效果双套管引流急性胰腺炎胰腺脓肿 本文拟比较本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中60例腹腔双套管两种不同连接方式的引流效果,为双套管的正确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51岁,其中右肝叶切除18例,左肝叶切除22例,左肝外侧叶切除8例,急性胰腺炎,胰腺脓肿切开引流术12例。双套管制作:本组所放置的双套引流管在术中制作,制作方法与周敏[3]、贺健[2]等报导的方法基本相同。取事先已灭菌处理普通橡胶引流管(直径0.8~1.0cm)作为外套管,长度30~40cm,内套管选用输液器(直径0.3cm),长度60cm,分别在前端的管壁修剪2~3个侧孔,用丝线将内外套管固定。 1.2 方法用抽签方法随机将60例患者分成两组,A组(n=30)患者回病房安置好体位后,按无菌要求将腹腔双套管的外套管接负压吸引器,持续负压吸引引流积血积液,内套管接0.9%生理盐水持续冲洗。B组(n=30)患者采用外套管接0.9%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内套管接负压吸引器,持续负压吸引引流积血积液。两组患者护理方法基本一致。 2 结果 A组患者没有发生术后引流管阻塞,2例引流不畅经挤管后通畅,平均拔管时间5.5天,1例拔管后B超发现肝区积液自行吸收。B组9例患者发生术后引流管引流不畅多次,1例经挤管后通畅,3例经50ml注射器冲管后通畅,5例更换内套管,平均拔管时间6.5天,拔管后B超发现肝区积液3例,1例自行吸收,2例肝区积液经B超引导下抽液后自愈。 3 护理 术前对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双套管的冲洗引流的目的、意义和术后配合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配合,避免计划外拔管。固定:应妥善固定引流管,并预留活动余地。术后及时连接引流导管与吸引、冲洗装置,冲洗管、引流管标志清晰,并将冲洗装置与输液通路分开放置,采用醒目标志加以区别。麻醉恢复期患者适当约束,防止双套管脱出或意外拔管。有效引流:为有利于引流和减轻腹部伤口张力,患者在病情稳定后通常取半卧位。引流管保持通畅和持续有效负压吸引,压力一般维持在0.03MP。定时巡视,避免管道受压、扭曲、打折。每2小时挤压引流管1次。冲洗:冲洗液一般选择0.9%生理盐水,手术当天持续冲洗量为3000ml,以后根据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逐渐减少,冲洗持续时间为3天。观察与判断: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进出量,同时根据患者的神志、血压、脉搏、末梢循环、尿量以及腹部体征判断病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1、术前常规备皮,除紧急情况外,术前需禁食6小时,术前半小时肌注苯巴比妥0.1g。 2、脑室引流袋的固定 术后早期,引流袋先置于颅骨钻孔水平,后期再放置予床头的下面,引流管的最高点仍应高于脑室15~20cm。保持颅内压在200~250mmH2O。防止过度引流,颅内压骤降引起硬膜下血肿。 3、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四肢活动、瞳孔对光反射变化及生命体征,有无剧烈头痛、频繁呕吐, 以判断颅内压情况。 4、观察引流装置 ⑴病人头部活动应适应受限,保持引流管通畅,无扭曲、打折、脱出。 ⑵控制脑脊液引流量,以每日不超过500ml为宜。如有颅内感染,引流量可相应增加,但应该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⑶观察脑脊液的性质、颜色。如脑脊液中有大量鲜血,或血性脑脊液由浅变深,提示有脑室内出血。如引流液由清亮变浑浊,伴体温升高,可能发生颅内感染,及时报告医生。 ⑷每日定时更换引流袋,并记录24小时引流量。 5、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⑴脑室内感染:①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对暴露在头皮外端的导管及接头,每天用75%乙醇消毒3次,并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敷料若有渗湿,应立即更换;②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③搬动病人时,应先夹闭引流管,防止颅内压急剧波动。防止脑室外引流管与引流袋接头处脱落。若有脱落者,应严格消毒后再连接;④定期行脑脊液检查,做细菌培养。 ⑵出血和移位:①限制头部活动,翻身和操作时,避免牵拉引流管;②对躁动者用约束带约束四肢; ③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或癫痫发生,立即行CT检查;④必要时需手术重置导管。 6、拔管 ⑴拔管指征:脑室引流时间为3~7日。拔管前应先抬高引流袋或夹闭引流管24小时,观察无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时,可予拔管。如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应立即放低引流袋或开放引流管继续引流,并告知医生。 ⑵拔管方法:先夹闭引流管,防止管内液体逆流入脑室而引起感染。注意切口处有无脑脊液漏出,要挤出皮下积液,待引流管完全拔除后,立即缝合伤口,最后用消毒敷料覆盖。 7、拔管后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及体温的变化。伤口处按时换药,并保持头部敷料干燥及床单、 枕套的清洁。

脑室引流护理流程

脑室引流护理流程

————————————————————————————————作者: ————————————————————————————————日期:

脑室引流护理 (一)操作目的 1.保持脑室引流管通畅,维持正常颅内压。 2.防止逆行感染。 3.便于观察脑室引流液性状、颜色、量。 (二)适应症 梗阻性脑积水,脑室内出血,颅内感染,脑脊液漏者,高颅压或脑疝患者的急救 (三) 操作流程(脑室引流技术临床规范化操作流程,附表1) 脑室引流的护理流程 1. 核对医嘱 2. 评估病人病情及合作程度 3. 评估病室环境是否适宜进行该项操作 1. 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2. 用物准备:治疗车,无菌治疗盘,新引流袋,换药碗2个纱布多张,棉球多个,无菌治疗巾2张,棉签,安尔碘,量尺,弯盘,无齿血管钳,无菌手套 3. 环境准备:环境清洁、安静、安全、舒适、减少人员走动,必要时屏风遮挡 4. 病人准备:协助患者采取便于操作的合适体位 1. 解释,讲解配合方法 2.床位准备:移床位,取下床头。 3. 消毒引流管:用无齿血管钳夹住引流管近端,消毒引流管 接口(向上和向下消毒),打开包住引流管接口处的无菌纱布,戴无菌手套,铺治疗巾于管下。 4. 消毒接口,由近到远,断开,再次消毒引流管接口周围, 接新引流袋 5. 用无菌纱布包住接头处,胶布固定 6. 脱手套,取下治疗巾,再铺巾于头下方,测量引流管最高点 位置,距侧脑室平面上约15cm 左右,做好标识,固定,松开止血钳,观察引流情况,在引流袋上注明更换时间 7. 再次查对,协助取舒适体位,交待注意事项 1. 妥善安置病人 2. 整理床单位,用物处理符合院感要求 3. 洗手,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四) 操作要点 1.评估 (1)核对医嘱 操作前核对医嘱、治疗卡、患者姓名,床号,操作目的。 (2)患者评估 : 整 理 操作 操作前准备 评估

脑室引流管护理常规

脑室引流管护理常规 脑室引流:是经过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 1、部位:常选择半球额角或枕角进行穿刺。 2、目的:①抢救因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危急状态的病人,如枕骨大孔疝;②自引流管注入造影剂进行脑室系统的检查,注入同位素核素检查,以明确诊断及定位;注入抗生素控制感染;③脑室内手术后安放引流管,引流血性脑脊液,减轻脑膜刺激症状,预防脑膜脑粘连和蛛网膜粘连,以保持日后脑脊液正常循环及吸收功能;此外,引流术后早期还可起到控制颅内压的作用。 3、护理要点: ①引流管的位置:待病人回病房后,立即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连接引流袋,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引流袋,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②引流速度及量:术后早期尤因注意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可使颅内压骤然降低,导致意外发生。因此,术后早期应适当将引流袋挂高,以减低流速度,待颅内压力平衡后再放低。此外,因正常脑脊液每日分泌400-500ml,故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ml为宜;颅内感染病人因脑脊液分泌增多,引流量可适当增加,但同时应注意补液,以避免水电解质平衡。 ③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折叠,应适当限制病人头部活动范围,活动及翻身时应避免牵拉引流管。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若引流管内不断有脑脊液流出、管内的液面随病人呼吸、脉搏等上下波动多表明引流管通畅;若引流管内无脑脊液流出,应查明原因并通知医生处理。 ④观察并记录脑脊液的颜色、量及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天脑脊液可略呈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若脑脊液中有大量血液,或血性脑脊液的颜色逐渐加深,常提示有脑室内出血。一旦脑室内大量出血,需紧急手术止血。脑室引流时间一般不宜超过5-7日,时间过长有可能发生颅内感染。感染后的脑脊液混浊,呈毛玻璃或有絮状物,病人有颅内感染的全身及局部表现。 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每日定时更换引流袋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脑脊液逆流入脑室,注意保持整个装置无菌,必要时作脑脊液常规检查或细菌培养。 ⑥拔管:开颅术后脑室引流管一般放置3-4日,此时脑水肿期已过,颅内压开始逐渐降低。拔管前一天应试行抬高引流袋或夹闭引流管24小时,以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通畅,有否颅内压再升高的表现。若病人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应立即放低引流袋或开放夹闭的引流管,并告知医师。拔管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液体逆流入脑室引起感染。拔管后,切口处若有脑脊液漏出,也应告知医师妥善处理,以免引起颅内感染。

腹腔双套管两种不同连接方式引流效果的比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d7022745.html, 腹腔双套管两种不同连接方式引流效果的比较 作者:聂凤妹黎少芳黎凤凡黄俊慧 来源:《中外医疗》2013年第18期 [摘要] 目的腹腔双套管两种连接方式在腹腔大手术或腹腔严重感染手术后腹腔引流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腹腔手术术后放置双套管引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外套管接负压引流瓶,内套管接生理盐水冲洗,对照组外套管接生理盐水冲洗,内套管接负压引流瓶,观察两组患者的引流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双套管引流相对通畅,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短。结论观察组引流效果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 引流效果;双套管;腹腔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6(c)-0054-02 Two Different Connections Drainage effect Comparison Of The Celiac Double Casing NIE Feimei LI Shaofang LI Fengfan HUANG Junhui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Foshan City,Guangdong Province, Foshan 528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effect of peritoneal drainage peritoneal double cannula two connection celiac major surgery or severe intraperitoneal infection after surgery. Methods 120 patients after abdominal surgery to place dual-tube drainag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jacket tube then suction drainage bottle inside the casing saline irrigation control group jacket tube connected to saline irrigation, within the casing suction drainage bottle observe th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drainage. Results The patients double tube drainage is relatively unobstructed, Extubation time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is shorter. Conclus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drainage effect. [Key words] The effect of drainage; Dual casing; Intraperitoneal 腹部大手术或腹腔感染手术后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吸引是外科常用的治疗技术之一,其目的是充分吸引、引流腹腔积血、渗液、感染渗液或脓液,防止感染并减轻全身症状,使病人尽快痊愈。保持有效的引流是普外科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的一种重要措施[1]。在使用时 双套管有两种连接方式,为了探讨腹腔双套管两种连接方式在腹腔大手术或腹腔严重感染手术后腹腔引流的效果,该研究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该院收治120名腹腔大手术及腹腔严重感染手术后置入腹腔双套管,比较腹腔双套管两种连接方式引流效果的差别,现报道如下。

腹腔双套管负压引流护理

【概述】 腹腔双套管负压引流广泛应用于腹部外科各种手术。对手术创面的渗液起到良好的引流作用,局限消化道瘘并促进窦道形成,避免腹腔感染和腹腔脓肿。在腹部外科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护理目标】 1.患者及家属理解留置管道的目的并积极配合。 2.保持引流通畅及维持有效负压,达到以下目的: 引流腹腔内渗液、渗血、脓液;为胃肠道瘘、胆瘘、胰瘘患者进行持续吸引,减少其对周围组织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3.及时发现及处理病情变化,最大限度的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将不适感降到最低。 【护理重点步骤】 1.告知患者及家属留置管道的目的及重要性、留置时间及置管期间的注意事项。 2.正确放置双套管位置,近端应置于引流最低位。 3.妥善固定双套管,防止意外拔管或脱出。除缝线固定于腹壁外,还应用胶布将其外固定。 4.保持引流通畅,保持引流有效性。维持适宜负压,按医嘱调整负压,一般不超过4kpa,以免损伤内脏组织及血管。双套管的通气管应与大气相通。患者取半坐卧位,以利充分引流。若有阻塞,先离心方向挤压或用注射器回抽,无法疏通时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5.监测引流液的性质、量、颜色、黏稠度等。因引流目的不同而流出的液体及量均不同,动态分析引流情况,观察有无并发出血、感染、胆瘘、胰瘘、胃肠瘘等并发症,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观察腹部体征以及全身症状,有无低钾或低钠等。 7.检测腹腔感染情况。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引流袋,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8.做好腹腔双套管灌洗的护理。部分患者需要进行持续腹腔灌洗,根据医嘱可在 0.9%氯化钠溶液内加抗生素,以维持20~30滴/min为宜,冲洗液现配现用。 9.做好拔管后护理。若引流量逐渐减少,患者全身及腹部情况较好,可考虑拔管。 在医生拔管后注意观察伤口渗液情况,渗出液较多应通知医生处理。严密观察全身及腹部体征等变化,观察有无感染、出血、慢性窦道等并发症。 10.及时准确地做好相关记录。

腹腔冲洗

+-腹腔冲洗 腹腔双套管黎氏管 目的充分稀释瘘出液,保持引流通畅;减轻瘘出液对周围组织的刺激;促进局部炎症消散,肉芽组织生长; 适应症1,吻合口瘘:引流液中的淀粉酶含量﹥1000U/L 2,腹腔引流管造影 3,引流液和引流液颜色、形状、气味等 黎氏引流管为三腔管,是多孔的引流管封闭其顶端,固定一根红色导尿管,为进水管;内置输血器管,前段离黎氏引流管0.5cm,并于距顶端2cm处剪1-2个侧孔,外接持续负压吸引装置。 用物准备负压瓶一次性连接管一次性引流袋冲洗液输血皮条玻璃接头铁架子腹腔冲洗标识安尔碘 S形钩 腹腔冲洗标识 护理 1,体位:生命体征平稳后,取斜坡卧位(30°~45°)或半坐卧位,每1- 1.5h变换体位,以利于引流。根据腹腔双套管放置的不同部位,外

接的引流管长度适当,以防病人翻身,活动时压迫扭曲管道。选择左侧或右侧不同卧位,并经常更换卧位,以利于充分引流。 2,冲洗压力:在负压引流过程中,根据引流液量、引流物的黏稠度进行负压的调整。一般负压为10-20KPa,以能顺利吸出引流物为宜。 负压过大,容易吸扁内吸管引起双套管堵塞。负压过小会使引流不畅导致引流无效。 3,保持引流通畅,注意听双套管的吸引声,发出流水声与负压声交织在一起的“呼呼”声为正常。保持腹腔持续负压,冲洗的频率和量根据引流液的颜色性状调节。一般每隔1h冲洗一次,少量,确定通畅即可。如有胰瘘,吻合口瘘等情况,可增加冲洗频率和量。 4,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准确记录出入量,发现堵塞通知医生处理。 5,拔管指征:如吸出颜色变清,冲入量与吸出量基本平衡,生命体征稳,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引流液淀粉酶测定值正常,无腹痛,无腹胀,可停止冲洗压吸引,改为单腔引流管接普通引流袋。 6,黎氏管冲洗为持续负压冲洗,冲洗速度以80-100ml/h为宜,其他护理同上。 注意事项 1,定期更换连接管,连接病人的连接管每日更换,连接负压器的连接管每周一周四更换 2,负压引流袋每日更换一次,如引流量较多,及时更换,并将出量记录在每组的护理记录单上。 3,监测体温、血压,脉搏、呼吸 4,保持腹腔冲洗通畅,维持一定的负压 5,更换连接管及引流袋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6,保护切口及瘘口周围皮肤护理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1、术前常规备皮,除紧急情况外,术前需禁食6小时,术前半小时肌注苯巴比 妥0.1g。 2、脑室引流袋的固定 术后早期,引流袋先置于颅骨钻孔水平,后期再放置予床头的下面,引流管 O。防止过度引的最高点仍应高于脑室15~20cm。保持颅内压在200~250mmH 2 流,颅内压骤降引起硬膜下血肿。 3、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四肢活动、瞳孔对光反射变化及生命体征,有无剧烈 头痛、频繁呕吐,以判断颅内压情况。 4、观察引流装置 ⑴病人头部活动应适应受限,保持引流管通畅,无扭曲、打折、脱出。 ⑵控制脑脊液引流量,以每日不超过500ml为宜。如有颅内感染,引流量可相应增加,但应该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⑶观察脑脊液的性质、颜色。如脑脊液中有大量鲜血,或血性脑脊液由浅变深,提示有脑室内出血。如引流液由清亮变浑浊,伴体温升高,可能发生颅内感染,及时报告医生。 ⑷每日定时更换引流袋,并记录24小时引流量。 5、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⑴脑室内感染:①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对暴露在头皮外端的导管及接头,每天用75%乙醇消毒3次,并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敷料若有渗湿,应立即更换;②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③搬动病人时,应先夹闭引流管,防止颅内压急剧波动。防

止脑室外引流管与引流袋接头处脱落。若有脱落者,应严格消毒后再连接;④定期行脑脊液检查,做细菌培养。 ⑵出血和移位:①限制头部活动,翻身和操作时,避免牵拉引流管;②对躁动者用约束带约束四肢;③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或癫痫发生,立即行CT检查;④必要时需手术重置导管。 6、拔管 ⑴拔管指征:脑室引流时间为3~7日。拔管前应先抬高引流袋或夹闭引流管24小时,观察无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时,可予拔管。如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应立即放低引流袋或开放引流管继续引流,并告知医生。 ⑵拔管方法:先夹闭引流管,防止管内液体逆流入脑室而引起感染。注意切口处有无脑脊液漏出,要挤出皮下积液,待引流管完全拔除后,立即缝合伤口,最后用消毒敷料覆盖。 7、拔管后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及体温的变化。伤口处按时换药,并保持头部 敷料干燥及床单、枕套的清洁。

腹腔双套管负压引流护理

腹腔双套管负压引流护理 【概述】 腹腔双套管负压引流广泛应用于腹部外科各种手术。对手术创面的渗液起到良好的引流作用,局限消化道瘘并促进窦道形成,避免腹腔感染和腹腔脓肿。在腹部外科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护理目标】 1.患者及家属理解留置管道的目的并积极配合。 2.保持引流通畅及维持有效负压,达到以下目的:引流腹腔内渗液、渗血、脓液;为胃肠道瘘、胆瘘、胰瘘患者进行持续吸引,减少其对周围组织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3.及时发现及处理病情变化,最大限度的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将不适感降到最低。 【护理重点步骤】 1.告知患者及家属留置管道的目的及重要性、留置时间及置管期间的注意事项。 2.正确放置双套管位置,近端应置于引流最低位。 3.妥善固定双套管,防止意外拔管或脱出。除缝线固定于腹壁外,还应用胶布将其外固定。 4.保持引流通畅,保持引流有效性。维持适宜负压,按医嘱调整负压,一般不超过4kpa,以免损伤内脏组织及血管。双套管的通气管应与大气相通。患者取半坐卧位,以利充分引流。若有阻塞,先离心方向挤压或用注射器回抽,无法疏通时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5.监测引流液的性质、量、颜色、黏稠度等。因引流目的不同而流出的液体及量均不同,动态分析引流情况,观察有无并发出血、感染、胆瘘、胰瘘、胃肠瘘等并发症,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观察腹部体征以及全身症状,有无低钾或低钠等。 7.检测腹腔感染情况。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引流袋,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8.做好腹腔双套管灌洗的护理。部分患者需要进行持续腹腔灌洗,根据医嘱可在0.9%氯化钠溶液内加抗生素,以维持20~30滴/min为宜,冲洗液现配现用。9.做好拔管后护理。若引流量逐渐减少,患者全身及腹部情况较好,可考虑拔管。在医生拔管后注意观察伤口渗液情况,渗出液较多应通知医生处理。严密观察全身及腹部体征等变化,观察有无感染、出血、慢性窦道等并发症。 10.及时准确地做好相关记录。

脑室引流护理

脑室引流的护理新进展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脑外科蔡琼 脑室引流为颅脑术后常用的治疗措施之一,它不仅能迅速降低颅内压,排除脑室内积血,还可减少伤口脑脊液漏等。此外还可以用于治疗重症脑室出血、外伤性脑室内出血、高血压脑出血等。脑室引流是经颅骨钻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1]。 一、脑室引流管的主要目的 (1)抢救因脑脊液循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危急状态,如枕骨大孔疝;(2)进行脑室系统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方位;(3)脑室内手术后安放引流管,引流血性脑脊液,减少脑膜刺激症状及蛛网膜粘连,术后早期还可以起到控制颅内压症状;(4)颅内感染经脑室注药冲洗,消除颅内感染等;(5)颅内肿瘤合并颅内高压症状患者,术前可进行脑室引流术,以降低颅内压,防止开颅术中颅压骤然降低,而引发脑疝[2]。 二、护理体会 1、术前护理 (1)生命体征的观察:严密观察意识障碍程度及其发展趋势,持续心电监护,观察意识瞳孔,定时测量T、P、R、BP及血氧饱和度。监测时,为避免患者躁动影响准确性,应先测呼吸,再测脉搏,最后测血压[3]。观察心率和心律等的变化,如体温、血压的骤升或骤降,心率过快或过缓,呼吸过深或过浅,有脑疝迹象应及时报告医生加强监护和做好有关急救准备,其变化过程是决定手术的重要指标。 (2)术前准备: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应用脱水剂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入或速尿静脉推注,降低颅内压。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3-5L/ 分。留置导尿管,观察血压和尿量变化,记录24 小时液体出入量,预防颅内高压和脑水肿的发生。争取在15-20 分钟内剃除头发,备好头皮,禁食4-6 小时。常规备血并遵医嘱做好相应的抗生素皮试。(3)心理护理:神志清醒者做好解释安抚工作,消除患者焦虑、恐惧情绪,使患者安静,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向家属交待病情的危害性及此次手术的目的、方法和必要性,消除家属心理负担,以取得家属的配合。 2、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给予正确的卧位,昏迷病人按昏迷常规护理,减少搬动和刺激,尽可能避免搬动患者和不必要的操作,防止加重脑出血和再次出血的发生,保持环境安静。将头部抬高15-30 度,头部应置冰袋或戴冰帽,以降低脑部耗氧量,防止脑水肿。(2)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头侧向一边,持续吸氧3L/ 分;气管切开的患者,咳嗽排痰困难,应及时清除气道中的痰液。吸痰是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无菌操作;吸痰前后,高浓度吸氧2-3 分钟后快速、准确、轻柔的用吸痰管抽吸分泌物。气管切开后行气管内滴药能充分湿化气道,有利于痰液的排除。也可以间断使用超声雾化器做湿化。3-4 次/天,15-20 分钟/次。 (3)脑室引流管护理:①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每日定时倾倒引流液,准确记录引流量,在倾倒引流液前后要对引流袋口进行严格的消毒。倾倒引流液或者更换引流袋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的脑脊液逆流回脑室。在我科并不是每天都更换引流袋,以减少人为操作而并发感染,必要时由医生更换引流袋。②引流袋高度。引流袋的位置很重要,过高引起排流不畅,起不到降低颅内压的作用。过低可引起排流过多,造成颅内压

脑室引流管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脑室引流管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一)操作要点与评价标准

无缺项,级表示评估准确,操作熟练、规范、I[注释]评分等级:与患者沟通自然,语言通俗易懂;Ⅱ级表示评估不够准确,操作欠熟处缺项,与患者沟通不够自然;Ⅲ级表示评估不~练、规范,有12 3

准确,操作不熟练、不规范,有处以上缺项,与患者沟通少。 (二应掌握的知识点) 1.脑室引流管护理的目的 (1)保持引流通畅。防止逆行感染。(2). (3)便于观察脑室引流液性状、颜色、量。 2.注意事项 (1)患者须头枕无菌治疗巾,以保持清洁,避免感染。 (2)翻身时避免引流管牵拉、滑脱、扭曲、受压。 (3)搬动患者时先夹闭引流管,待患者安置稳定后再打开引流管。 (4)双侧脑室引流时,两侧引流管不可同时打开,应采用交替开放的办法以避免形成气 颅。 (5)精神症状、意识障碍者应适当约束。 (6)引流过程中注意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液、局部有无炎症反应、引流是否通畅,如有 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7)引流时间一般为3~5d,不大于1周。 3.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 (1)肉眼观察在引流通畅状况下,脑室引流调节瓶内玻璃管中的液面可随患者的心跳和 呼吸上下波动,波动不明显时,可嘱患者咳嗽或按压双侧颈静脉使颅内压力暂时升高,液面即可上升,解除压迫后液面随即下降,证明引流通畅。

(2)仪器监测脑室引流,连接颅内压监测仪,应测定观察监测仪上颅内压力的波长和参 0.04个脉搏波组成,振幅为3数,正常的波形是一个心动周期内由.—0.07kPa(3—5mmHg),并随心跳与呼吸上下波动,若波形近于直线,证明引流管腔已阻塞,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4.观察引流量 正常情况下脑脊液每3min分泌1ml,每小时分泌20ml,每日400~500ml,引流量以不 超过500ml为宜,如引流速度过快(其早期>20ml/h)或引流量过大(>500ml/24h)时,应及时通知医师。 5.观察引流液性状 (1)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d可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 (2)如大量鲜血或血性脑脊液逐渐加深为脑室内出血。 (3)如脑脊液混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提示颅内感染。

脑室引流护理操作技术评分标准

脑室引流护理操作技术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得分: 项目内容分 值 感染预防要点得分 目的 5分保持脑室引流管通畅,防止逆行感染,便于观察脑室引流液性状、颜色、量。5 可在与病人解释沟 通时告知目的即可 评估及准备20分1、核对医嘱核对治疗卡、病历查医嘱、床号、姓名了解操作目的(每项1) 4 1、要求操作者穿 工作服、带工作帽、 口罩、洗手,符合无 菌操作原则。 2、自身评估:着装整齐规范、戴口罩,洗手(每项0.5') 2 3、用物评估 (1)用物齐全:治疗车、治疗盘、弯盘、无菌巾、一次性引流套装、无菌换药包、 无菌手套、消毒瓶、量尺、棉签、笔、纸、医疗垃圾袋、洗手消毒液等均符合要 求。(每项0.5) 3 4、环境评估:清洁、安静、光线充足(前项得0.5 ) 2 5、患者评估 (1)核对床头卡、腕带查看患者床号、姓名,告知患者需要进行脑室引流护理的 目的(每项1) (2)评估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脑室引流情况。(每项1) (4)心理状态:有无焦虑、恐惧的心理,配合程度。(每项1) 9 操作流程60分1、推治疗车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床头卡和腕带上姓名、床号,告知患者在实 施过程中的配合要求(每项1) 6 1、正确挤压引流管 2、高度符合要求 3、严格遵守无菌原 则,不用手接触引流 管接头,用无菌纱布 包裹。 4、每日更换引流管 或遵医嘱。 5、隔离消毒原则, 络合碘消毒引流袋 接头处,先内后外。 2、实施 (1)正确挤压引流管,判断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的色、性状、量,检查伤口敷 料有无渗湿,清理床头(每项2) 8 (2)取体位、暴露引流管,戴手套(3分)头下铺无菌治疗巾,用血管钳在接口 近端5CM夹闭引流管(4分); 7 (3)、取无菌纱布包裹接口处分离引流管、引流袋(4分); 4 (4)、取引流袋弃于医疗垃圾袋中(2分); 2 (5)、正确消毒引流管接口端的内壁、横断面、外壁(每项2); 6 (6)、取无菌纱布包盖已消毒的引流管管端(2分) 2 (7)、取出一次性引流袋,关紧下端活塞,套接引流袋接头于脑室引流管上(2分); 2 (8)、正确固定引流袋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颅内压(5分); 5 (9)、松开血管钳,观察引流是否通畅(每项2) 4 (10)、撤治疗巾,脱手套,洗手,整理患者衣物及床单位(每项1);记录引流情 况于护理记录单上(2分);按规定处置用物(1分) 8 (11)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按要求卧位保持引流的通畅;引流袋位置不能随意 移动;保持伤口敷料清洁,不可绕抓伤口。 6 评价15分1.用物是否摆放有序,质量合格,符合患者需要。 2 1、操作符合无菌操 作原则。 2、垃圾分类正确。 3、病人不因为引流 管护理不当,而发生 感染。 2.操作方法正确:挤压引流管方法、测量引流管高度方法正确 2 3.操作熟练、流畅(不流畅扣1',顺序颠倒、影响效果扣2') 2 4.无菌观念强, 引流通畅、护理到位,未出现感染,(每污染一次扣5分) 5 5.操作过程中:与患者交流,观察患者反应及病情变化,体现人性化关怀(得 0.5分) 2

脑室引流护理常规

脑室引流护理常规 1.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接上引流管、引流瓶,各接头部位用消毒纱布包裹。 2.保持引流瓶通畅,防止受压、扭曲、折角或脱出。 3.注意引流量不超过500ml为宜。 4.观察脑脊液的性状。 5.每天更换引流瓶,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 6.拔管前一天试行夹管,观察生命征、瞳孔,有头痛、呕吐、血压升高时,应重新放开引流管。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1.病人取半坐卧位或半卧位。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各类物品均要严格消毒灭菌,预防感染。 3.正确连接各管道,水封瓶用护架保护置于床旁,连接胸腔引流管的长玻璃管必须在水平面下3—4cm。 4.牢固固定引流管,防止脱落。常挤压引流管,保持通畅。避免因胶管扭曲,受压而造成阻塞。引流瓶的液面应低于胸腔60cm。 5.密切观察记录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及气体排出、水柱波动等情况,并详细记录。如有两条引流管,应分别记录。如每小时引流量达100毫升以上,应报告医生。 6.每日更换一次引流瓶及连接管。更换时注意无菌操作。先用两把血管钳夹闭引流管,然后换管。防止气体进入胸腔。每1—2小时更换胸壁引流口的敷料1次。 7.嘱病人离床活动时,防止引流管移位脱出或打破引流瓶,勿使引流瓶和连接管高于胸壁引流口水平,以防引流液逆流进入胸腔。 T管引流的护理常规 1.妥善固定:术后除用缝线将T管固定于腹壁外,还应用胶布将其固定于腹壁皮肤,但不可固定于床上,以防因翻身、活动、搬动时牵拉而脱出。对躁动不安的病人应有专人守护或适当加以约束,避免将T管拔出。 2.保持有效引流:平卧时引流管的高度不能高于腋中线,站立或活动时应低于腹部切口,以防止胆汁逆流引起感染。若引流袋的位置太低,可使胆汁流出过量,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T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经常予以挤捏,保持引流通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