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实训答案

管理学基础实训答案
管理学基础实训答案

管理学基础实训答案

第1题: 为了保证组织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纵向看,各个管理层次都要重视控制职能,( )。

第2题: 约法尔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管理的职能有五个,即( ),这五种职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第3题: 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 )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第4题: 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即是目标的( )。

第5题: ( )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点的目标管理制度。

第6题: 按预测时间范围长短不同,可将其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三种。一般地,预测时间范围越短,预测质量越高;反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越低。因此,在进行产品价格决策时,需要做的是( )。

第7题: 用特尔菲法进行预测与决策,对专家人数的确定要视所预测或决策问题的复杂性而定。人数太少会限制学科的代表性和权威性;人数太多则难以组织。一般以( )人为宜。

第8题: 授权时应依被授权者的才能和知识水平的高低而定。这就是授权的( )原则。

第9题: 有一种领导理论,它将领导方式分为四类,即专权命令式、温和命令式、协商式和参与式,这种领导理论即( )。

第10题: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受到激励的职工,其能力可发挥至( )。

第11题: 一个管理人员的职能是“计划、安排和实施各种不同的生产过程”,这是( )中的观点。

第12题: 决定一个组织经济效益大小和资源效率高低的首要条件是( ),其手段都是管理。

第13题: 梅奥等人通过霍桑实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 )。

第14题: 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即目标的( )。

第15题: 组织结构设计的出发点和依据是( )。

第16题: ( )提出协调方式经历了相互调整方式、直接监督方式、标准化方式三个阶段。

第17题: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920年的危机中,发明并最早采用( )组织结构。

第18题: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模拟情景训练法?( )

第19题: 领导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侧重于研究领导人的性格、素质方面的特征。

第20题: 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

第21题: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区别在于,“正式组织”中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

第22题: 彼得·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技能,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是因为他们的智慧不同。

第23题: 麦格雷戈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出由下属人员承担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并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

第24题: 对企业销售收入及其变化趋势的预测就是销售预测。

第25题: 按照预测时间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一般情况下,预测时间范围的长短与预测质量的高低成正比例关系。

第26题: 各级职务和岗位应当按等级来组织,每个下级应当接受上级的控制和监督。这就是韦伯的理想组织模式的基本特征之一——职权等级。

第27题: 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

第28题: 权变理论亦称随机制宜理论,强调领导无固定模式,领导效果因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第29题: 对于规模较小或者必须时刻保持上下一致的组织来说,一般适合采用分层控制的方式。

第30题: 企业文化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

第31题: 人员配备是组织根据目标和任务正确选择、合理使用、科学考评和培训16人员,以合适的人员去完成组织结构中规定的各项任务,从而保证整个组织目标和各项任务完成的职能活动。

第32题: 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使之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通常认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欲望、需要、希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

第33题: 分层控制是指将管理组织分为不同的层级,各个层次在服从整体目标的基础上,相对独立地开展控制活动。

第34题: 用特尔菲法进行预测与决策,对专家人数的确定要视所预测或决策问题的复杂性

而定。人数太少会限制学科的代表性和权威性;人数太多则难以组织。一般以()人为宜。

第35题: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在本世纪早期提出了理想的组织模式,即:所谓的“理想行政组织”。韦伯主要依据()来描述他的理想的组织模式。

第36题: 从企业组织结构的含义可以得出: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

第37题: 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工作中的()原则。

第38题: 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经研究发现,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通常以()较为合适。

第39题: 授权时应依被授权者的才能和知识水平的高低而定。这就是授权的()原则。

第40题: 管理者授权时,必须向被授权人明确所授事项的任务目标及权责范围,亦即授权的()原则。

第41题: 为了充分运用用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和经营,常常采用()部门的方法。

第42题: 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

拔、录用各类人员。这就是人员配备的()原则。

第43题: 行为科学个别差异原则告诉我们,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只有处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才能干得最好。因此,要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而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原则。

第44题: 在选聘管理人员的时候,安排被选者担任某个临时性的“代理”职务,以防止彼得现象的发生。这就是()的培训方法。

第45题: 有一种领导理论,它将领导方式分为四类,即专权命令式、温和命令式、协商式和参与式,这种领导理论即()。

第46题: 领导者的自身影响力取决于领导者本人的素质和修养,主要包括()等因素。

第47题: 领导者只决定目标、任务的方向,对部属在完成任务各个阶段上的日常活动不加干预。这种领导方式被称作“效果管理”。它属于()领导。

第48题: 领导者要科学地用人,需要先识人,即发现人所具有的潜在能力。科学用人的艺术主要表现在()等方面。

第49题: 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去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

第50题: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受到激励的职工,其能力可发挥至()。

第51题: 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由低到高划归为五层次。他认为,一般的人都是按照这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一层一层地去追求并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这就是著名的()。

第52题: 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的控制活动,是控制的最高境界,即()。

第53题: 企业中体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就是()。

第54题: 老张到总公司开会,回来的路上丢失了部分文件,致使总公司的指令不能及时被传达。由此造成的信息沟通障碍源于()。

第55题: 当组织的外部环境变化不大时,企业组织结构可以体现较强的()。

第56题: 小批量生产企业的产品具有差异化的特点,常常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生产,对企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适于采用()组织形式。

第57题: ()提出协调方式经历了相互调整方式、直接监督方式、标准化方式三个阶段。

第58题: 针对组织结构存在的某些缺陷,通过设立临时性或长久性的协调人员或协调组织实现协调,这种协调方式属于()。

第59题: 组织结构设计的主体阶段是()。

第60题: ()即U型结构,又叫“功能型垂直结构”。

第61题: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920年的危机中,发明并最早采用()组织结构。

第62题: 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这就是人员配备的()原则。

第63题: 行为科学个别差异原则告诉我们,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只有处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才能干得最好。因此,要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而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原则。

第64题: 在选聘管理人员的时候,安排被选者担任某个临时性的“代理”职务,以防止彼得现象的发生。这就是()的培训方法。

第65题: 人员配备的首要任务是()。

第66题: 在管理人员选聘的测试办法中,考查人员事先不拟订谈话形式和内容的框架,而是以漫谈形式让备选人员自由发挥的方法是()。

第67题: 将考评问题分级分类列表,发放给被调查者并要求填好后送回,由考评小组进行数据综合的考评测试方法是()。

第68题: 有一种领导理论,它将领导方式分为四类,即专权命令式、温和命令式、协商式和参与式,这种领导理论即()。

第69题: 激励过程就是一个由()开始,到()得到满足为止的连锁反应。

第70题: 能够有效发现计划与计划实施之间差距的管理环节是()。

第71题: 依据控制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现场控制、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

第72题: 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质量的含义是指()。

第73题: 零基预算的核心是()。

第74题: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是强调()的重要性。

第75题: 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

第76题: 生产计划、财务成本计划和供应计划等,是属于按()进行分类的。

第77题: 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

第78题: 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来源于()。

第79题: 对企业现在和未来的整体效益活动实行全局性管理,就是()的核心。

第80题: 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

第81题: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引起世界管理界的轰动,这就是()。

第82题: 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第83题: 按照计划内容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目标、策略、政策等多种。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用以指导并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就是(),它指明了组织活动的方向和范围。

第84题: 按计划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

第85题: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通过市场中“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实现(),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第86题: 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次要目标。其中,()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顾客的目标。

第87题: 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

第88题: 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即是目标的()。

第89题: 企业目标的内容和重点是随着外界环境、企业经营思想、自身优势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企业目标的()。

第90题: 目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

第91题: 传统的目标设定过程是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完成的,现代管理学提倡(),企业员工参与企业目标的设立。

第92题: 在目标设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以内。

第93题: 目标管理思想诞生于美国,但最早将目标管理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的国家是()。

第94题: ()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点的目标管理制度。

第95题: 美国对70个目标管理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得出结论:若高层管理者对目标管理高度重视,并亲身参与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生产率的平均改进程度可达到56%;否则,生产管理效率仅提高()。

第96题: 定量预测是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资料,运用数学模型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定量、具体的描述。它需要有充分、有效的()做支持。

第97题: 预测方法很多,不同的预测方法往往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有的方法适用于长期预测,有的则适用于中、短期预测,等等。例如定性方法往往适合于()。

第98题: 如果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作出描述,例如对五年后技术变革方向进行预测,通常采用()的方法。

《管 理 学 基 础》实 训 指 导 书

《管理学基础》实训指导书 目录 第一部分实训目的与方式 一、实训的目的与任务 二、实训的主要方式与方法 第二部分实训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管理系统 第二章管理思想 第三章计划 第四章组织 第五章领导 第六章控制 第七章企业管理与改革 实践教学,特别是实训,是高职课程教学方式的生命线,而以应用性、权变性为特征的管理课程教学,重视实践教学更是具有突出的意义。 第一部分实训目的与方式 一、实训的目的与任务 ㈠课程定位 ●管理学基础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务结合,以管理技能培养为主线。具体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 ●管理学基础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构建体验式、仿真

性和模拟教学的综合实训方法体系。 ㈡实训目标 本课程建立三级能力目标体系: ●一级目标为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 ●二级目标为四大关键能力,即计划与决策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领导与沟通的能力和控制与信息处理能力; ●三级目标为经进一步分解的十二项具体技能: 通过教学与实训,培养学生们的具体管理技能。按照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的总目标分解,主要培养下述能力: ⑴培养现代管理理念与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的能力; ⑵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管理能力; ⑶培养观察环境,配置资源,制定计划的能力; ⑷培养分析界定问题,科学决策的能力; ⑸培养分析组织结构,协调职权关系,制定组织规范的能力; ⑹培养招聘、应聘,管理与考核人的能力; ⑺培养树立权威,有效指挥的能力; ⑻培养有效激励,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能力; ⑼培养协调关系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⑽培养对工作有效控制的能力; ⑾培养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利用网上资源的能力; ⑿总结与评价的能力。 ㈢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进行各种以体验与加深管理理论的理解为目的的实践活动;二是各种培养学生的实际管理技能的实践活动。 对于具体实训项目,可根据专业需要与课时的多少,自主选择与组合训练项目。 二、实训方式与方法 ㈠实践与训练的基本方式 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践与训练的基本方式主要有:

管理学基础案例分析

《管理学基础》案例分析题 案例:学习型组织问题 去年底,分析化验公司的经理们又汇聚一堂,制定年底的重要决策。首席行政总监简祜强照例没有参加她们的讨论。会后,她问大家:“今年,我们打算去哪里呢?”“罗马,”她们回答。 “罗马不错,”简祜强挺高兴今年“学习假期”能如期进行。 这家吉隆坡的环保服务公司每年都要关门九天,让全体员工(共28人)公费集体出游。她们度假时拍的照片贴满了会议室。这边就是她们身穿夏装,在泰国摆的各种姿势;那边就是冬装裹身,在瑞士挤成一团;另一面墙上还有背景各异的许多合影,例如法国艾菲尔铁塔、中国的紫禁城与美国的国会大厦。 除度假支付的费用外,公司关门还造成一笔不少的营业收入损失。这算就是一种管理办法不? 对简祜强而言,这就是唯一的办法。她认为,公司必须留出时间与财力用于学习,费用大约占工资总额的10%到20%。观光能激发人们讨论与思考一国一城的兴衰变化。例如,员工们可以思考,文化上同样富足的威尼斯为何与佛罗伦萨相反,其古老结构并没有促进经济 1 活动的发展。简祜强说:“度假时的学习效果更好。” 学习对分析化验公司促进不少。在过去六年中,它已将业务从生产棕榈油之类的试验性产品转为处理与回收工业废料。这种转变就来自于她们清醒地认识到哪些就是马来西亚的夕阳产业与朝阳产业。简祜强说道:“拥有富有知识的工作人员,可使公司更快、更平稳地改变或实施计划。” 在当今管理界,学习型组织就是一个最为流行而又最受人误解的概念。面对这个智力就是主要经济资源的时代,比竞争对手学得快被视为最根本上的竞争能力。所有的组织理论都要求经理人去学习,并且将新的理论与方法付诸实施。如今,企业日益关注的就是学习与变革之间的关系。要想学习富有成效,企业必须有能力、有意愿进行变革。 问题: 1、学习型组织就是由谁提出来的? 2、建立学习型组织进行的五项修炼技能就是什么? 3、通过本案您认为“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的最根本要点就是什么? 分析: 1、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 2 2、五项修炼技能,即: (1)系统思考。为了瞧见事物的整体。 (2)超越自我。既指组织要超越自我,组织中的个人也要超越自我。 (3)改变心智模式。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瞧法不同,原因就是她们的心智模式不同。 (4)建立共同愿景。愿景就是指对未来的愿望、景象与意象。 (5)团队学习。团队学习就是发展员工与团体的合作关系,使每个人的力量能通过集体得以实现。 3、通过学习,适应变化。企业只有主动学习,才能适应变化迅速的环境。 案例:仓促上阵的新车间主任 张东升就是平山矿业公司露天矿机修车间的一位 维修工,技工学校毕业,今年38岁,正值年富力强。她干劲大,手艺强,肯负责,人缘好,还带了三名徒工,同事与上级都挺喜欢她,车间主任李继明更倚她为骨干,常让 她代表自己去矿上或公司开干部会,大家都说李主任的接班人非她莫属。 今天就是周一,她正赶上白班,忽然听说李主任心脏 3 病犯了,已经住进职工医院。李主任德高望重,深受大 家敬爱,就就是身体不好。这回住院,人人都盼望她早日康复,以为又像入学那样,过几天就出院上班。不料傍晚传来噩耗,李主任病重,抢救无效,已病逝在医院中。大家都很悲痛,纷纷去向李师母表示悼念与慰问。 次日一早,分管人事的周副矿长来电话,要张东升 暂时代理车间主任,行使权力。还特别关注车间正在抢修的一台装载机,问几时能修好,这可就是矿上等着要 用的急活。张师傅答应周四中午前一定修好交用。 周三上午,周副矿长把张师傅召去,正式通知她公 司已任命她继任车间主任,并表示了祝贺与期望,然后 张师傅就匆匆赶回车间,参加突击抢修那台装载机去了。任务很重,她不放心,又跟着夜班工人继续干到晚上九点多,再三叮嘱夜班班长抓紧工作,才回家休息。 周四早上,张师傅上班特别早,发现昨晚矿上又有 四辆自卸式载重卡车送来待修,而那台装载机还未修好。张师傅赶忙把全车间白班职工召到一起,说明了面临的修车任务如何重要,迫切与艰巨,号召大家化悲痛

管理学基础复习题A

《管理学基础》复习题A 一、选择题 1、凡是存在()的地方,就存在管理。 A.人 B.人群 C.组织 D.工作 2、首次提出目标管理概念的管理学家是()。 A.西勒 B.西蒙 C.莱文森 D.德鲁克 3、环境研究对组织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可以提高组织决策的()。 A.有效性、及时性、稳定性 B.前瞻性、有效性、稳定性 C.正确性、及时性、稳定性 D.有效性、正确性、及时性 4、组织结构设计必须与()相匹配。 A.组织目标 B.管理理念 C.组织结构 D.战略计划 5、领导者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个性特征等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是他的()。 A.法定权利 B.奖惩权力 C.组织权力 D.自身影响力 6、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 A.不为法 B.糊涂法 C.缓冲法 D.转移法 7、述职报告是对管理人员进行考评的一种方式,它属于()。 A.上级考评 B.群众考评 C.专家考评 D.自我考评 8、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 A.前馈控制 B.现场控制 C.反馈控制 D.外部控制 9、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他们就在扮演()。 A.人际角色 B.信息角色 C.决策角色 D.咨询角色 10、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客观环境的变化定期修订计划,这种方法是()。 A .定额法 B.比较法 C.整体综合法 D .滚动计划法 11、期望理论的提出者是()。 A.泰罗 B.赫茨伯格 C.弗鲁姆 D.马斯洛 12、下列选项中,属于团队给个人带来的好处是()。 A.促进跨职能的沟通理解 B.对变化更灵活的反应

电大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学基础实训题答案

24、 管理学基础(工商管理)实训练习答案 如果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作出描述,例如对五年后技术变革方向进行预测,通 常采用(定性预测) 。 预测方法很多,不同的预测方法往往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有的方法适用于长期预测,有 的则适用于中、短期预测,等等。例如定性方法往往适合于(长期预测) 。 定量预测是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资料,运用数学模型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定量、 具体的描述。它需要有充分、有效的(数据资料)作支持。 美国对 70 个目标管理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得出结论:若高层管理者对目标管 理高度重视,并亲身参与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生产率的平均改进程度可达到 56%;否 则,生产管理效率仅仅是( 6% )。 (70 年代)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 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点的目标管理制度。 目标管理思想诞生于美国,但 最早将目标管理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的国家是(日本) 。 在目标设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 5 个)以内。 传统的目标设定过程是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完成的,现代管理学提倡(参与制目标设定 法),企业员工参与 目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有效统一) 。 企业目标的内容和重点是随着外界环境、企业经营思想、自身优势的变化而变化的。 这就是企业目标的(变动性) 。 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的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 的体系和网络,即是目标的(层次性) 。 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的实现企业 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权变性)原则。 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次要目标。其中(主要目 标)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顾客的目标。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通过市场中“看不见 的手”的引导,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 ,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按计划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专项计划与综合计划) 。 按照计划内容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目标、策略、政策等多种。在决策或处 理问题时,用以指导并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律就 是(政策) ,它指明了组织活 动的方向和范围。 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生产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 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1990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对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 引起世界管理界的轰动,这就是(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 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就是 (企业文化) 对企业现在和未来的整体效益活动实行全局性管理,就是(战略管理) 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来源于(军队) 。 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 来影响环境的开 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 生产计划、财务成本计划和供应计划等,是属于按(企业管理职能)来进行分类的。 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培 养并充分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管理学基础案例分析参考答案.doc

管理学基础导学案例分析 第一章案例分析 案例1:升任公司总裁后的思考 郭宁最近被一家生产机电产品的公司聘为总裁。在他就任此职位的前一天晚上,他回忆起自己在该公司工作二十多年的情况。 郭宁在大学里学的是工业管理专业,大学毕业后就到该公司工作,最初担任液压装配部门的助理监督。刚开始时他每天手忙脚乱,经过努力学习和监督长的帮助,最后胜任了此项工作。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他已有能力担任液压装配部的监督长工作。可是,当时公司没有提升他为监督长,而是直接提升他为装配部经理,负责包括液压装配在内的四个装配单位的领导工作。 在他担任助理监督时,主要关心的是每天的作业管理,技术性很强。他担任装配部经理后,要求自己不仅要关心当天装配工作状况,还要作出此后数周乃至数月的规划,同时还要完成许多报告和参与很多很多会议,因而没有时间去从事技术工作。在他担任装配部经历后不久,就发现原有的装配工作手册应经过时,于是他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去修订工作手册。由于该公司的生产工艺频繁发生变化,工作手册页不得不经常修订,郭宁对此都完成得很出色。几年后,他将工作手册交给助手,自己出更多的时间用于规划工作和帮助他的下属工作得更好,花更多的时间去参加会议、批阅报告和完成自己向上级的工作汇报。 在他担任装配部经理6年之后,公司负责规划工作的副总裁辞职,郭宁便主动申请担任这一职务。在同时另外5名竞争者较量之后,郭宁被正式提升为规划工作副总裁。他自信拥有担任着一职务的能力,但由于此职务工作的复杂性,仍给刚到任的他带来不少麻烦。经过努力,他逐渐适应了新职位,并获取了很好的成绩。之后,他又被提升为负责生产工作的副总裁,这一职位通常是有该公司资历最深、辈分最高的副总裁担任的。现在,郭宁又被提升为公司的总裁。他知道,一个当上公司最高主管的人应该相信自己有处理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的才能,但他也明白尚未达到这样的水平。想到自己明天就要上任了,今后数月的情况会是怎么样?他不免为此而担忧。 问题: 1、你认为郭宁当上公司总裁后,他的管理责任与过去相比有了哪些变化?他应当如何去适应这些变化? 2、你认为郭宁主要成功地胜任公司总裁的工作,哪些管理技能是最重要的?你觉得他具有这些技能么?试加以分析。 3、如果你是郭宁,你认为当上公司总裁后自己应该补上哪些欠缺,才能使公司取得更好地绩效? 案例分析要点: 因为郭宁职位上升到了最高层,所以工作性质由原来的专业性到现在的综合性;由原来的技术性工作到现在的见识、判断、战略、用人;由原来的单一性到现在的广泛性、复杂性(生产、技术、人才、市场……),所以应该学习新知识、适应新角色,锻炼自己的综合、谋划、用人、组织、财务、资源分配等能力。 郭宁要成功地胜任公司总裁的工作,见识、判断、综合、谋划、用人、组织、财务、市场分析、资源分配等能力是最重要的。他由于原来主要从事专业性、技术性管理,所以不具有这些技能。

《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训大纲

《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训大纲 一、实训目的与任务 (一)课程定位与实训目标 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管理技能培养为主线。 实训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 具体管理技能包括: 1.培养扫描环境,配置资源,制定计划的能力; 2.培养分析界定问题,科学决策的能力; 3.培养分析组织结构,协调职权关系,制定组织规范的能力; 4.培养树立权威,有效指挥的能力; 5.培养有效激励,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能力; 6.培养协调关系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7.培养对工作有效控制的能力; 8.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管理能力; 9.培养现代管理理念与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的能力 10.培养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利用网上资源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一是进行各种以体验与加深管理理论的理解为目的的实践活动; 二是各种培养学生的实际管理技能的实践活动。 对于具体实训项目,可根据专业需要与课时的多少,自主选择与组合训练项目。 二、实训方式与方法 (一)实践与训练的基本方式 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践与训练的基本方式主要有: 1.通过参与式、互动式教学,构筑课堂内实践教学体系。 在本门课程中,至少拿出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进行各种形式的参与式、交互式教学。这是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参与式、互动式课堂教学是指结合课堂上教师讲授,发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是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上台发言、管理游戏、自我评估、学生模拟等形式。 2.校内课外模拟实践活动。 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进程,通过一系列的实训活动,系统模拟一家公司从组建到营运的全过程,以使学生对实际管理过程有更深的体验。 3.深入企业的管理调研与岗位见习。 组织学生到有先进管理理念、企业绩效显著的知名企业进行参观访问,聘请企业的管理者为本门课程的客座教师,为学生做专题演讲。到专业实训基地企业参加岗位见习等。 (二)实训的具体方法 1.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管理学教学联系实际的特色形式,应引起教师高度重视。本课程所选案例,均是较为典型的、具有学生讨论与研究余地的案例。进行案例分析时,既可以采用由学生独立分析,再以书面作业完成的分散方式;又可以采用先分小组讨论,后到课堂上全班讨论这种

《管理学基础》电大职业实训答案

《管理学基础》实训参考答案 1题: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错误) 2题:“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区别在于,“正式组织”中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错误) 3题:彼得·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技能,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是因为他们的智慧不同。错误) 4题:麦格雷戈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出由下属人员承担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并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错误) 5题:对企业销售收入及其变化趋势的预测就是销售预测。(错误) 6题:按照预测时间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一般情况下,预测时间范围的长短与预测质量的高低成正比例关系。(错误) 7题:各级职务和岗位应当按等级来组织,每个下级应当接受上级的控制和监督。这就是韦伯的理想组织模式的基本特征之一——职权等级。(正确) 8题: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错误) 9题:权变理论亦称随机制宜理论,强调领导无固定模式,领导效果因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不同。(正确) 10题:对于规模较小或者必须时刻保持上下一致的组织来说,一般适合采用分层控制的方式。(错误) 11题:企业文化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错误) 12题:人员配备是组织根据目标和任务正确选择、合理使用、科学考评和培训16人员,以合适的人员去完成组织结构中规定的各项任务,从而保证整个组织目标和各项任务完成的职能活动(错误) 13题: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使之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通常认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欲望、需要、希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错误) 14题:分层控制是指将管理组织分为不同的层级,各个层次在服从整体目标的基础上,相对独立地开展控制活动。(错误) 1题:为了保证组织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纵向看,各个管理层次都要重视控制职能,(愈是基层的管理者,控制要求的时效愈长,综合性愈强 )。 2题:约法尔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管理的职能有五个,即( ),这五种职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 3题: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生产流程 )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4题: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即是目标的(层次性 )。 5题:( 70年代)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点的目标管理制度 6题:按预测时间范围长短不同,可将其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三种。一般地,预测时间范围越短,预测质量越高;反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越低。因此,在进行产品价格决策时,需(短期预测)7题:用特尔菲法进行预测与决策,对专家人数的确定要视所预测或决策问题的复杂性而定。人数太少会限制学科的代表性和权威性;人数太多则难以组织。一般以(10-15 )人为宜。 8题:授权时应依被授权者的才能和知识水平的高低而定。这就是授权的(因事设人,视能授权 )原则 9题:有一种领导理论,它将领导方式分为四类,即专权命令式、温和命令式、协商式和参与式(管理系统理论) 10题: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受到激励的职工,其能力可发挥至( 80%-90%)。 11题:一个管理人员的职能是“计划、安排和实施各种不同的生产过程”,这是(塞缪尔.纽曼在1935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的观点。 12题:决定一个组织经济效益大小和资源效率高低的首要条件是(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优利用),其手段都是管理。

管理学基础案例答案

●案例1:升任公司总裁后的思考 1.你认为郭宁当上公司总裁后,他的管理责任与过去相比有了哪些变化?他应当如何去适应这些变化?因为郭宁职位上升到了最高层,所以工作性质由原来的专业性到现在的综合性;由原来的技术性工作到现在的见识、判断、战略、用人;由原来的单一性到现在的广泛性、复杂性(生产、技术、人才、市场……),所以应该学习新知识、适应新角色,锻炼自己的综合、谋划、用人、组织、财务、资源分配等能力。 2.你认为郭宁主要成功地胜任公司总裁的工作,哪些管理技能是最重要的?你觉得他具有这些技能么?试加以分析。郭宁要成功地胜任公司总裁的工作,见识、判断、综合、谋划、用人、组织、财务、市场分析、资源分配等能力是最重要的。他由于原来主要从事专业性、技术性管理,所以不具有这些技能。 3.如果你是郭宁,你认为当上公司总裁后自己应该补上哪些欠缺,才能使公司取得更好地绩效?所以郭宁当上公司总裁后自己应该补上战略你、决策、财务、市场、营销等知识和分析、见识、判断、综合、谋划、用人、组织、资源分配等能力才能使公司取得更好地绩效。 案例2:工厂经理比尔德工作 试从管理职能的角度分析比尔的工作。由于事物缠身,比尔每天的工作是监督、检查、控

案例3:管理理论真能解决实际问题吗 1、你同意哪个人的意见?他们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本案中的四个人物,海伦、汗克、齐、萨利由于处在不同的管理岗位,所担负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不同,所以他们都从各自岗位出发来认识管理问题,因而观点与结论迥然不同。 乔从事销售管理工作,可能更关注产品的信誉,、质量、价格等问题,因而他力图从系统理论中的内外因素相互联系与作用的观点来考虑销售。 萨利从事生产管理工作,可能更注重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规范性、程序性、纪律性,因而更同意权变理论,即根据不同的产品设计、工艺、时间、批量等要求来合理安排人员、任务以及生产过程、使生产过程管理能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海伦从事的是销售工作中的推销工作,直接与各种顾客打交道,因而她认为权变理论更为实用,即根据不同顾客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促销方式。

管理学基础实训练习

管理学基础实训练习 1(单选题)按照计划内容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目标、策略、政策等多种。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用以指导并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就是( B ),它指明了组织活动的方向和范围。 [A]策略;[B]政策;[C]规则。 2(单选题)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次要目标。其中,( A)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顾客的目标。 [A]主要目标;[B]并行目标;[C]次要目标。 3(单选题)企业目标的内容和重点是随着外界环境、企业经营思想、自身优势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企业目标的(C)。 [A]层次性;[B]多重性;[C]变动性。 4(单选题)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即是目标的(A)。 [A]层次性;[B]多重性;[C]变动性。 5(单选题)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B)原则。 [A]关键性;[B]权变性;[C]现实性。 6(单选题)按计划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 C )。 [A]生产计划和财务计划;[B]政策和策略;[C]专项计划和综合计划。 7(单选题)对企业现在和未来的整体效益活动实行全局性管理,就是(B )的核心。 [A]经营管理;[B]战略管理;[C]企业战略。 8(单选题)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来源于( C )。 [A]科研部门;[B]学校;[C]军队。 9(单选题)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 C )。 [A]企业精神;[B]企业价值观;[C]企业文化。 10(单选题)如果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作出描述,例如对五年后技术变革方向进行预测,通常采用(B)的方法。 [A]市场预测;[B]定性预测;[C]定量预测。 11(单选题)预测方法很多,不同的预测方法往往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有的方法适用于长期预测,有的则适用于中、短期预测,等等。例如定性方法往往适合于( A )。 [A]长期预测;[B]中、短期预测;[C]技术预测。 12(单选题)定量预测是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资料,运用数学模型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定量、具体的描述。它需要有充分、有效的( A )做支持。 [A]数据资料;[B]科学技术;[C]信息。

案例分析题3:管理学基础

24、科宁玻璃公司的经营决策 科宁是美国一家创建虽早的公司,主要经营玻璃制品。18日。年,科宁公司成功地制造了第一个灯泡。科宁公司—直是由其创始人科宁家族掌管,并一直以制造和加工玻璃为其业务重点。 然而,科宁的这种经营战略也给它带来了许多问题:它的骨干部门——灯泡生产在30年前曾占领1/3的美国灯泡市场,而今天却丧失了大部分市场;电视显像管的生产也因面临剧烈的竞争而陷入困境。这两条主要产品线都无法再为公司获取利润。面对这种情况,公司既希望开辟新的市场,但又不愿意放弃其传统的玻璃生产和加工:。从而,公司最高层领导制定了一个新的发展计划。计划包括三个上要方面:第一,决定缩小类似灯泡和电视显像管这样低效的部门;第二,决定减少囚市场周期性急剧变化而浮动的产品生产;第三.开辟既有挑战性又具巨大潜在市场的产品。 第三方面又包括三个新的领域:一是开辟光波导器生产——用于电话和电缆电视方面的光波导器和网络系统以及高级而复杂的医疗设备等,希望这方面的年销售量能达到40亿美元。二是开辟生物工艺技术,这种技术在食品行业方面大有前途。三是利用原来的优势,继续制造医疗用玻璃杯和试管等,并开拓电子医疗诊断设备,希望在这方面能达到全国同行业中第一或第二的地位。 科宁公司还有它次—级的目标。例如,目前这个公司正在搞一条较复杂的玻璃用具生产线,并想向不发达国家扩展业务。很明显,科宁在进行着一个雄心勃勃的发展汁划。公司希望通过提高技术,提高效率,以获得更大的利润。 但是,在进行新的冒险计划中,科宁也碰到了许多问题。例如,如果科宁真要从光波导器和生物控制等方面获得成功的话,就必须扩大其经营领域。另一方面,科宁给人的印象是要保持其原来的基础,而不是在于获得利润。 问题:1.什么足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请指出科宁公司的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的主要内容。 2.依据计划涉及的时间长短不同,请划分科宁公司的十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答案要点:(此答案仅供参考,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战略决策指事关企业兴衰成败,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规划。 战术决策指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作出的带有局部性的具体决策。 科宁公司的战略决策: 既开辟新市场,又保持传统的玻璃生产和加工业。 科宁公司的战术决策:

管理学基础案例分析2

管理学基础案例分析2 第七、八章组织管理 主要内容: 1、组织的含义 组织的含义可以分为直观的含义和管理学的含义。 管理学的含义: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来理解。静态方面:是指组织结构,即组织是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动态方面:是指维持与变革组织结构,以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正是从组织的动态方面理解,组织被作为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 2、组织的类型 组织可以分为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3、组织工作原则 (1)目标任务原则; (2)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3)分工协作原则和精干高效原则; (4)管理幅度原则; (5)统一指挥的原则和权力制衡原则 (6)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4、组织结构的形式 企业组织结构的形式主要有: 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多维立体制。 5、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 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6、集权与分权 衡量一个组织集权或分权的标志 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 7、授权

案例分析1 陷于困境的经理 王先生作为一名有能力的工程师,开创了一个小型生产企业。他的朋友帮他得到了一些印刷电路板的订货。 这个公司位于一个平房厂房之中,员工大约有50个左右。公司是一人管理制,王先生几乎处理他公司的所有业务,包括从计划、采购、市场、人事到生产监督的每一项工作。 由于已经完全投入企业,王先生自然想全盘掌握他的公司。 王先生制定所有的决策,向他汇报工作的人们执行每天的日常工作。王先生要处理以下问题:企业计划;建立和保持与现有和潜在顾客的联系;安排财务筹资并处理日常的财务问题;招募新员工;解决生产中的问题;监管库存、货物接受和发运;在秘书的帮助下管理日常的办公事务。 他在工厂投入相当多的时间,指导工人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一旦看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他就会叫附近的任何职工来改变它。 最近在进行体检时,他的医生告诉他:“王先生,如果你一再消瘦下去的话,你的心脏病将可能很快发作。” 王先生现在正在考虑他的健康和公司的生存。 思考题: 1、请对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形式作简单分析。 2、王先生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能得到解决? 分析思路: 1、该组织结构是最简单的直线型组织结构,权力集中,指挥统一,但管理者的工作内容较多,压力大。可结合直线型组织结构的特点进行分析。 2、王先生需要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以此来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可建议设置职能部门,但要处理好职能部门的职权范围。

管理学基础案例分析

案例1:升任公司总裁后的思考 问题: 1、你认为郭宁当上公司总裁后,他的管理责任与过去相比有了哪些变化?他应当如何去适应这些变化? 2、你认为郭宁主要成功地胜任公司总裁的工作,哪些管理技能是最重要的?你觉得他具有这些技能么?试加以分析。 3、如果你是郭宁,你认为当上公司总裁后自己应该补上哪些欠缺,才能使公司取得更好地绩效?案例分析要点: 因为郭宁职位上升到了最高层,所以工作性质由原来的专业性到现在的综合性;由原来的技术性工作到现在的见识、判断、战略、用人;由原来的单一性到现在的广泛性、复杂性(生产、技术、人才、市场??),所以应该学习新知识、适应新角色,锻炼自己的综合、谋划、用人、组织、财务、资源分配等能力。 郭宁要成功地胜任公司总裁的工作,见识、判断、综合、谋划、用人、组织、财务、市场分析、资源分配等能力是最重要的。他由于原来主要从事专业性、技术性管理,所以不具有这些技能。 所以郭宁当上公司总裁后自己应该补上战略你、决策、财务、市场、营销等知识和分析、见识、判断、综合、谋划、用人、组织、资源分配等能力才能使公司取得更好地绩效。 案例2:工厂经理比尔德工作 问题: 1、试从管理职能的角度分析比尔的工作。 2、试运用管理者角色理论来描述比尔的工作,并完成表1—2的各项内容。案例分析要点: 由于事物缠身,比尔每天的工作是监督、检查、控制和沟通(可用材料说明),从本案看比尔在计划、激励、组织等方面做的还比较欠缺。运用管理者角色理论来描述比尔的工作,并完成表1-2的各项内容。 案例1:管理理论真能解决实际问题吗 问题:

1你同意哪个人的意见?他们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2如果你是海伦,你如何使汉克信服权变理论? 3你认为汉克关于激励问题的看法怎样?他的观点属于哪一种管理理论的 观点?案例分析要点 1.本案中的四个人物,海伦、汗克、齐、萨利由于处在不同的管理岗位,所担负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不同,所以他们都从各自岗位出发来认识管理问题,因而观点与结论迥然不同。 乔从事销售管理工作,可能更关注产品的信誉,、质量、价格等问题,因而他力图从系统理论中的内外因素相互联系与作用的观点来考虑销售。 萨利从事生产管理工作,可能更注重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规范性、程序性、纪律性,因而更同意权变理论,即根据不同的产品设计、工艺、时间、批量等要求来合理安排人员、任务以及生产过程、使生产过程管理能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海伦从事的是销售工作中的推销工作,直接与各种顾客打交道,因而她认为权变理论更为实用,即根据不同顾客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促销方式。而汗克则是从事基层生产管理工作的,因而更多的关心激励问题,由于管理对象是第一线的工人,因此许克更赞成X理论观点,即认为工人只为金钱而工作,管理方式上采取奖勤罚懒。 2.要说服别人信服系统理论,主要应从系统的特性,即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动态性、环境适应性等并结合企业情况来说明。 例如:生产过程包括工序、工艺、质量、设备、人员、时间、库存、成本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相互联系的,同时与企业其他部分如营销、计划、财务、考勤、设计开发部都存在着相互关系,所以应以全局优化的系统观点来从事管理工作。 案例 2:文化到位找到感觉 问题: 1银华公司是怎样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的? 2银华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做了哪些工作? 3怎样认识企业文化的本质和作用? 案例分析要点:

电大工商管理专业 管理学基础实训题答案

管理学基础(工商管理)实训练习答案 1、如果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作出描述,例如对五年后技术变革方向进行预测,通 常采用(定性预测)。 2、预测方法很多,不同的预测方法往往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有的方法适用于长期预测,有 的则适用于中、短期预测,等等。例如定性方法往往适合于(长期预测)。 3、定量预测是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资料,运用数学模型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定量、 具体的描述。它需要有充分、有效的(数据资料)作支持。 4、美国对70个目标管理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得出结论:若高层管理者对目标管 理高度重视,并亲身参与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生产率的平均改进程度可达到56%;否则,生产管理效率仅仅是(6%)。 5、(70年代)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 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点的目标管理制度。 6、目标管理思想诞生于美国,但最早将目标管理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的国家是(日本)。 7、在目标设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5个)以内。 8、传统的目标设定过程是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完成的,现代管理学提倡(参与制目标设定 法),企业员工参与…… 9、目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有效统一)。 10、企业目标的内容和重点是随着外界环境、企业经营思想、自身优势的变化而变化的。 这就是企业目标的(变动性)。 11、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的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 的体系和网络,即是目标的(层次性)。 12、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的实现企业 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权变性)原则。 13、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次要目标。其中(主要目 标)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顾客的目标。 14、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通过市场中“看不见 的手”的引导,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15、按计划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专项计划与综合计划)。 16、按照计划内容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目标、策略、政策等多种。在决策或处 理问题时,用以指导并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律就是(政策),它指明了组织活动的方向和范围。 17、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生产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 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18、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对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 引起世界管理界的轰动,这就是(《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19、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就是 (企业文化) 20、对企业现在和未来的整体效益活动实行全局性管理,就是(战略管理) 21、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来源于(军队)。 22、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 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23、生产计划、财务成本计划和供应计划等,是属于按(企业管理职能)来进行分类的。 24、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培 养并充分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管理学基础案例-2-环境分析

案例1 公司内部环境 某建筑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地知名的建筑龙头企业。总结企业成功的经验,许多管理人员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如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当地政府、银行的良好关系,几十年形成的固定客户和良好的信誉,良好的员工素质等等。在2008年北京奥运景气鼓舞下,公司确立了打破地区界限,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建筑企业的远景和使命。当企业树立这样的远景和使命并为之努力时,发现曾经作为优势的“天时、地利、人和”似乎不在。例如,就在前不久,日本一家建筑企业在与公司谈判时,让公司在两天内给出一个项目的报价。由于公司没有既懂建筑专业又精通日语的人员,没有能够及时报价,很遗憾地没有抓住公司项目。 【问题】 请分析该公司的内外部环境,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案例分析】 1.天、地、人是对公司内外部环境的概括描述。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公司过去的成功来自天时、地利、人和,构成了公司的竞争优势。当公司重新确立了“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建筑企业”时,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在政府、银行关系方面、在地理方面、在人员素质要求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所谓的天、地、人已经不再成为优势。 2.因此公司要真正认清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确定公司的使命和愿景,并围绕天、地、人等制定相应措施。具体措施应围绕培育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具有建立电子商务网络和系统的技能;迅速把新产品投入市场的能力;更好的售后服务能力;生产制造高质量产品的技能;开发产品特性方面的创新能力;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准确迅速满足顾客定单的系统;整和各种技术创造新产品的技能等方面. 案例2 10分钟提高效率 美国某钢铁公司总裁舒瓦普向一位效率专家利请教:“如何更好地执行计划的方法?”。利声称可以给舒瓦普一样东西,在10分钟内能把他公司业绩提高50%。接着,利递给舒瓦普一张白纸,说:“请在这张纸上写下你明天要做的6件最重要的事。” 舒瓦普用了约5分钟时间写完。利接着说:“现在用数字标明每件事情对于你和公司的重要性次序。” 舒瓦普又花了约5分钟做完。利说:“好了,现在这张纸就是我要给你的。明天早上第一件事是把纸条拿出来,做第一项最重要的。不看其它的,只做第一项,直到完成为止。然后用同样办法对待第2项、第3项……直到下班为止。即使只做完一件事,那也不要紧,因为你总在做最重要的事。你可以试着每天这样做,直到你相信这个方法有价值时,请将你认为的价值给我寄支票。” 一个月后,舒瓦普给利寄去一张2.5万美元的支票,并在他的员工中普及这种方法。5年后,当年这个不为人知的小钢铁公司成为世界最大钢铁公司之一。 【教学功能】 无论组织或个人,若想走上成功之路,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并集中全部精力去实现之。本案例涉及计划的重要性、内容、制定计划的原则等知识点。

管理学基础案例选

管理学基础案例选 第一章 郭宁最近被一家生产机电产品的公司聘为总裁。在他准备去接任此职位的前一天晚上,浮想联翩,回忆起他在该公司工作二十多年的情况。 他学的是工业管理,大学毕业获得学位后就到该公司工作,最初担任液压装配单位的助理监督。开始他每天手忙脚乱,经过努力学习和监督长的帮助,最后胜任了工作。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努力,他已有能力独担液压装配的监督长工作。可是,当时公司没有提升他为监督长,而是直接提升他为装配部经理,负责包括液压装配在内的四个装配单位的领导工作。 在他当助理监督时,主要关心的是每日的作业管理,技术性很强。而当他担任装配部经理时,他发现自己不能只关心当天的装配工作状况,还得做出此后数周乃至数月的规划,还要完成许多报告和参加许多会议,而没有多少时间去从事技术工作。当上装配部经理不久,他就发现原有的装配工作手册已基本过时,于是他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去修订工作手册。由于该公司的生产工艺频繁发生变化,工作手册也不得不经常修订,郭宁对此都完成得很出色。几年后,他将这些工作交给助手。自己可以腾出更多时间用于规划工作和帮助他的下属工作得更好,花更多的时间去参加会议、批阅报告和完成自己向上级的工作汇报。 当他担任装配部经理6年之后,公司负责规划工作的副总裁辞职,郭宁便主动申请担任这一职务。在同另外5名竞争者较量之后,郭宁被正式提升为规划工作副总裁。他自信拥有担任这一新职位的能力,但由于此高级职务工作的复杂性,仍使他在刚接任时碰到了不少麻烦。但是,经过努力,他还是渐渐适应了,做出了成绩。又被提升为负责生产工作的副总裁,而这一职位通常是由该公司资历最深的、辈分最高的副总裁担任的。到了现在,郭宁又被提升为总裁。他知道,一个人当上公司最高主管之时,他应该自信自己有处理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的才能,但他也明白自己尚未达到这样的水平。因此,他不禁想到自己明天就要上任了,今后数月的情况会是怎么样?他不免为此而担忧! 案例描述了郭宁从一名大学生晋升为公司总裁的成长历程。郭宁的成长道路对每一个管理者都有启发。请你结合案例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请你结合案例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管理?管理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管理学基础实训教程

管理学基础实训教程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管理系统 【学习目标】 ●知识点: 1.掌握管理的涵义; 2.理解管理的属性,了解管理系统的构成; 3.掌握管理者的素质要求; 4.理解管理者的基本职能; 5.理解管理对象的构成与环境分类; 6.了解管理方法的分类,掌握管理机制的机理与类型。 ●技能点: 1.理解并能解释说明管理的基本概念; 2.认知并能有意识培养自己的管理素质; 3.理解并能运用管理机制分析与解决实际管理问题。 第一节管理与管理系统 【走进管理】 海尔的腾飞 崛起与发展:从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成为知名的跨国企业 创立于1984年崛起于改革大潮之中的海尔集团,是在原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名牌战略”思想的引领下,海尔经过十八年的艰苦奋斗和卓越创新,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跨国企业。 2002年海尔实现全球营业额711亿元,是84年的20000多倍;2002年,海尔跃居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之首。18年前,工厂职工不足800人;2002年,海尔不仅职工发展到了3万人,而且拉动就业人数30多万人。1984年只有一个型号的冰箱产品,目前已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家居集成在内的86大门类130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群。在全球,很多家庭都是海尔产品的用户。 “名牌战略”:中国第一品牌 用户的忠诚度是与海尔产品的美誉度紧紧联系在一起的,18年间,海尔的无形资产从无到有,2002年海尔品牌价值评估为489亿元,跃居中国第一品牌。 海尔产品依靠高质量和个性化设计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2003年,在国内市场,海尔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四大主导产品均拥有30%左右的市场份额。在海外市场,据全球权威消费市场调查与分析机构EUROMONITOR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海尔集团目前在全球白色电器制造商中排名第五,海尔冰箱在全球冰箱品牌市场占有率排序中跃居第一。其小型冰箱占据了美国40%的市场份额。海尔产品已进入欧洲15家大连锁店的12家、美国10家大连锁店的9家。在美国、欧洲初步实现了设计、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本土化布局。2002年海尔实现海外营业额10亿美元,是中国家电业出口创汇最多的企业。 海尔发展战略创新的三个阶段 海尔十八年来的高速发展,最主要的就是靠战略创新。 1. 名牌战略阶段——在1984年到1991年名牌战略期间,别的企业上产量,而海尔扑下身子抓质量,7年时间只做一个冰箱产品,磨出了一套海尔管理之剑:“OEC管理法”,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管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