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

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
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

息肉病

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疾病概述本综合征是以累及结肠为主的多发性息肉病,大部分伴有肠道外表现。按照胃肠道累及的程度、伴随的肠外表现、有无遗传倾向及其不同的遗传方式和息肉的大体与组织学表现而分类。一般可分为腺瘤性与错构瘤性息肉病综合征两大类。

(一)腺瘤性息肉病综合征特点是多发性腺瘤伴有结肠癌的高发率。主要有以下三种:

1.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偶见于无家族史者。全结肠与直肠均可有多发性腺瘤。多数腺瘤有蒂。乳头状较少见。息肉数从100左右到数千个不等。自黄豆大小至直径数厘米。常密集排列,有时成串,其组织结构与一般腺瘤无异。本病息肉并不限于大肠,如22例本病患者中有15例伴有胃息肉,并随访10年发现有9例也伴有十二指肠息肉;同时还发现有半数患者伴有骨骼异常,13%有软组织肿瘤,提示本病与Gardner综合征有相互关系。常在青春期或青年期发病,多数在20~40岁时得到诊断。有高度癌变倾向。据报告,在息肉发生的头5年内癌变率为12%,在15~20年则>50%。

大多数患者可无症状。最早的症状为腹泻,也可有腹绞痛、贫血、体重减轻和肠梗阻。经乙状结肠镜活组织检查一般即可确诊。患者应尽早作全结肠切除与回肠-肛管吻合术或回肠-直肠吻合术。术后仍需定期作直肠镜检查,如发现新的息肉可予电灼治疗。

2.Gardner综合征是一种伴有骨和软组织肿瘤的肠息肉病。一般认为由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引起,其息肉性质和分布与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相似,但息肉数目较少(一般<100),体积较大。也有高度癌变的倾向,但癌变年龄稍晚一些。骨瘤主要见于头颅、上下颌、蝶骨和四肢长骨。软组织肿瘤可为皮脂囊肿、脂肪瘤、纤维肉瘤、平滑肌瘤等。此外这些患者也有甲状腺、肾上腺、十二指肠壶腹部癌变的倾向。

本病的骨和软组织肿瘤常先于肠息肉出现,因此有阳性家族史而体检发现有骨或软组织肿瘤者,应作肠道检查。

本病治疗原则与家族性息肉病相同。

3.Turcot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较少见。其特征是患者有家族性结肠腺瘤病伴有其它脏器的肿瘤,通常是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如脑或脊髓的胶质母细胞瘤或髓母细胞瘤,因此也有胶质瘤息肉病综合征之称。结肠腺瘤的癌变率高,有称常在十几岁时已发生癌变而导致死亡者。

(二)错构瘤息肉综合征包含一组疾病,其特点是某些肠段被一些组织的无规律地混合体所累及,具有非肿瘤性但有肿瘤样增殖的特征。

1.Peutz-Jeghers综合征(黑色素斑-胃肠多发性息肉综合征)本病系伴有粘膜、皮肤色素沉着的全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病。可能通过单个显性多效基因遗传。外显率很高,同一家族罹病者甚多(患者子女中50%发病),常在10岁前起病。息肉最多见于小肠,可引起出血与肠套叠,也可有腹痛、腹泻及蛋白丢失性肠病等。息肉性质为错构瘤,近年来研究发现患者肠息肉有2%的癌变

率。这些癌变者的年龄常<35岁,比一般大肠癌发病年龄早10年以上。由于错构瘤常与腺瘤并存或错构瘤内有腺瘤成分,因此不能肯定癌变是来自错构瘤本身还是腺瘤。肠外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可高达10%~30%。色素沉着多见于口唇及其四周、颊部、面部、手指皮肤,偶见于肠粘膜,但也有色素沉着局限在躯干及四肢者。色素可呈黑、棕褐、灰、蓝等色。极少数病人仅有肠息肉而无色素沉着。由于本病病变广泛,一般予以对症治疗,仅在严重并发症如不能控制的出血或梗阻时才考虑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时尽可能将息肉摘除。

2.幼年性息肉病综合征息肉最常见于直肠,但可发生于整个结肠,偶见于胃和小肠。

可能包括下列三种息肉病:

(1)幼年性结肠息肉病(juvenilepolyposiscoli,JPC):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临床表现是消化道出血,常伴有贫血、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和生长迟缓。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可与腺瘤性息肉同时存在。

(2)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familialjuvenilepolyposiscoli,FJPC):有家族史,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症状以直肠出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大部分病人的息肉呈典型的错构瘤特征,但少数合并存在腺瘤性息肉。有恶变可能。

(3)家族性全身性幼年性息肉病(familialgeneralizedjuvenilepolyposis,FGJP):有遗传性。息肉除大肠外,

还有胃或空肠息肉,单独或与大肠息肉并存,部分病人合并或单独存在胃、十二指肠、胰或结肠癌。有人认为此病与上述FJPC可能是同一疾病。

3.Cronkhite-Canada综合征早先认为属腺瘤息肉病,现认为是错构瘤性的。主要的特点有:①整个胃肠道都有息肉;②外胚层变化,如脱发,指甲营养不良和色素沉着等;③无息肉病家族史;④成年发病。

症状以腹泻最为常见,见于80%以上病例,排便量大,并可含脂肪或肉眼血液,大多数患者有明显体重减轻,其次为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色素沉着。实验室检查有贫血、低白蛋白血症、吸收不良和电解质紊乱。有恶变可能,虽有经治疗存活10年以上的病例报告,但一般说来本病病情重,预后差。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补液,补充营养物质,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少数患者应用皮质激素、同化激素、抗生素和外科大量切除肠段使病情得到缓解。但一般说来外科手术仅适用于严重的并发症,如大量出血、脱垂、肠套叠、肠梗阻和明显恶变者或病变肠段较短者。

Peutz-Jeghers综合征

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s syndrome,下简称为PJS)又称家族性黏膜皮肤色素沉着胃肠道息肉病,简称黑斑息肉综合征。

本征有3大特征:①黏膜、皮肤特定部位色素斑;②胃肠道多发性息肉;

③遗传性。以往认为本病罕见,近年来临床报道病例较多。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

1896年Hutchinson首先报道了1对孪生女孩的上唇有黑色素斑点,1919年其同事Weber报道了两姊妹中的1个在20岁时死于肠套叠。1921年Peutz报道了一家三代人中曾有7人患小肠息肉病,口唇和颊黏膜有黑色素斑点。描述了本病的家族遗传性。1949年Jeghers会同Mckusick和Katz等收集了世界文献22例,并报告了自己的10例,强调了本病的家族遗传性及皮肤、黏膜色素斑的特点,引起了广泛注意。1954年Bruwer等首次使用Peutz-Jeghers综合征这一名称。Vilchis等报道,此综合征全世界每年平均有10例。但1977年Mcallister等收集欧美文献共320例,1987年后藤明彦收集日本文献共355例,孟荣贵等收集1985-1989年国内文献44篇共173例,说明PJS在我国并不少见。

一.病因

PJS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单一多效基因所传递。患者的染色体分纯合子和杂合子2种,由于基因的突变,二者都能发病。纯合子的出现率很低,而往往易致死胎或夭亡。在临床上所见的患者中以杂合子居多。在双亲中的一方正常,另一方为杂合子,其子女中约有1/2可能发病。患者的健康子女如果不是近亲婚配,不会有致病基因传给后代而发病。郭敏等报道了3个家族8例患者中,一家为父女遗传;一家为母子遗传;另一例共生4子,第3、4子则患本病,其

长子仅唇部、口腔黏膜有黑色素斑,并无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可称为不完全的显性遗传。PJS患者约有50%无明显家族史,可能是由于新的基因突变所造成的,但其后代仍有发病的可能。目前还不能通过遗传标志预测本病患者子女中谁可能发病,这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病理

PJS患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黏膜、皮肤色素斑和胃肠道息肉。黏膜、皮肤色素斑为真皮基底内黑色素细胞数量增加,黑色素沉着所形成。本征的息肉为错构瘤性,非肿瘤性息肉。息肉的表面是正常肠或胃上皮细胞所构成的腺管。螘国铮通过对6例PJS患者病理检查认为,本征息肉的最大特征是间质内有平滑肌束,呈树枝状分布,穿插至腺体间,腺体可错位于肠壁肌层及浆膜内,腺上皮杯状细胞往往增多,分泌亢进,腺体增多可呈增生腺体或簇状,也可呈乳头状生长。在该组6例中,有4例伴存腺瘤样结构,大多数腺瘤样结构与息肉同存一体,有的位于息肉顶部或体部,个别腺瘤单独存在。

关于本征的癌变问题,文献讨论颇多。大多数学者认为错构瘤癌变机会少,即便有恶变,也须严格区分是息肉恶变还是合并与息肉无关的肠管原发性癌症。有人发现癌变多发生于有错构瘤及腺瘤同时存在的病例,因此认为癌变很可能是由腺瘤演变而来,不一定来自本征的息肉。有些在癌性溃疡的边缘也密布着息肉,但究竟是伴发还是癌变尚难定论。一般认为本征息肉即使发生癌变,其恶性程度也较低,病变局限,转移也不多见。关于癌变多发部位,学者们的报道不一致。小西等综合日本及欧美文献提

出本征息肉恶变的部位主要在大肠、十二指肠、空肠和胃。有的则认为在胃及小肠。Dozois等收集321例,其中有11例恶变,占3.4%;宇都宫等报告为8.6%;刘汝报告为3.6%。须田等对409例本征的胃肠道息肉进行组织学检查,发现直径在1.Ocm以下者恶变中为0;1.0~3.0cm者为

1.6%;3.Ocm以上者为15%。息肉越大,其恶变率越高。在螘国铮报告的6例PJS患者中,有2例伴发肠癌,从形态学观察,2例均呈隆起型高分化腺癌,其中1例伴淋巴结转移,1例侵及肠壁全层。

三.临床表现

本征临床表现不一,个体差异很大。病情轻者可无自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腹痛、腹泻、黏液便、便血、便秘、呕血等消化道症状。除以上症状外,本征尚有色素沉着、胃肠道息肉2大特征性表现。

1、色素沉着:①部位:色素斑主要发生于面部、口唇周围、颊黏膜、指和趾,以及手掌、足底部皮肤等处;②色泽:多数患者发生在上下唇和颊黏膜的色素斑为黑色,其余部位多为棕色或黑褐色;③出现时间:可出现于任何年龄,斑点多在婴幼儿时发生,至青春期明显,部分患者在30岁后可逐渐减退或消失;④与息肉关系:绝大多数病例为两者同时存在,约5%的患者仅有胃肠道多发性息肉或色素沉着。两者在出现顺序上,临床多为先有色素斑点,然后才发生息肉,但色素斑的数目和深浅与息肉的数目无相关性;⑤色素斑的特征:其外形为圆形、椭圆形、梭形等多种形态,一般界限清楚,以口唇及颊黏膜最明显,下唇尤为突出。色素斑常紧密相连,不高出于皮肤及黏膜表面。

2.胃肠道息肉:常呈多发性,息肉可发生在整个胃肠道,以小肠多见,在胃、大肠、阑尾腔也有生长。这些息肉大小不定,小者仅为针头般大小的隆起,大者直径可达10.0cm,多为0.2~0.5cm,表面光滑,质硬,蒂的长短、粗细不—,也可无蒂。较大息肉可呈菜花样。

此外,胃肠道息肉所引起的长期腹泻和便血可导致贫血;当息肉发展成大型息肉时,可发生肠梗阻;也可因息肉过多或息肉牵拉引起肠套餐,有时还可并发直肠脱垂。肠套叠大多数可自行复位,如不能及时复位,延误较久可引起肠坏死。

四.检查

1.视诊:应检查口唇、口腔黏膜、手掌、足底、指和趾、肛门周围等部位,观察有无色素斑。

2.直肠指诊:在手指可触及的直肠范围内检查无息肉。

3.X线检查:因为本征的息肉可散在地分布整个消化道,所以,对发现皮肤黏膜有色素斑的可疑患者,必须做胃肠钡餐造影和钡剂灌肠双重对比造影,以了解是否有息肉存在。但应说明,如未发现息肉并不能排除本征的存在,其理由是:①息肉的出现多晚于色素斑点;②—些较小的息肉或基底宽且低平的息肉不易直接观察到。所以还须应用内窥镜检查加以证实。

4.内窥镜检查:包括胃镜、直肠镜、乙状结肠镜和纤维结肠镜检查,如发现息肉和可疑组织应取活组织检查。

5.超声波检查:怀疑并发肠套叠和肠梗阻者可做腹部超声波检查。

6.组织学检查:本征所发生的肠息肉在镜下多数显示为正常细胞的排列畸形或错构瘤的结构。黏膜肌有带有上皮成分的树枝样畸形,在息肉内有平滑肌纤维,上皮细胞虽然有异常排列,但亦为分化正常的杯状细胞而无增生。

五.诊断

如发现口唇、口腔黏膜等部位的色素斑,结合X线及内窥镜检查发现有消化道息肉存在并经组织学证实为错构瘤,即可确诊。然而,近年来因不典型患者报道有所增加,故在直肠中发现腺瘤性息肉或绒毛状息肉亦不能排除本征。

大多数患者都有家族史,但必须强调指出,并不是所有患者都有家族史,故有人将具有色素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及家族遗传这3大特征者称为完全性PJS;仅有黑斑及家族史或仅有黑斑及息肉而无家族史者称为不完全性PJS。本征须和其他胃肠道息肉病相鉴别。

六.治疗

本征的治疗,主要是对胃肠道息肉及其并发症的治疗。若患者感到黑斑有碍美容,且要求治疗时,也可对黑斑治疗。

1.胃肠道息肉的治疗:①对息肉较小无症状者,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并定期随访,每隔1~2年做纤维结肠镜检查1次,但应告知患者,胃肠息肉随时有并发出血、肠套叠及肠梗阻的可能,一旦发作,应及时诊治;②有蒂息肉在1.Ocm左右者,可经内窥镜行电凝切除,1次可摘除多个息肉;③息肉较大(2.0cm以上)且有症状者应尽早手术,可行肠切开单纯

息肉摘除术,以免发生肠套叠、肠梗阻;④并发肠套叠、肠梗阻者,应行急诊手术,具体术式应根据当时情况而定;⑤结肠、直肠内息肉较大且密集丛生无法逐个摘除者,可行全结肠切除术,保留部分直肠,行回肠直肠吻合,保存良好的肛门功能。直肠残留息肉,可经内窥镜做电凝或冷冻切除。

华积德报告治疗17例,认为一旦确诊,应根据病情缓急和息肉大小及位置,可手术治疗以除去病因。他们认为本征的手术适应症是:①并发肠套叠者;②癌变或梗阻者;③有腹痛、贫血者;④息肉大于2.Ocm者;⑤位于胃、十二指肠、结肠、直肠等易发生癌变的部位者。孟荣贵等认为本征的治疗主要是摘除息肉,以防止腹痛、腹泻、出血和肠套叠的发生。他们常采用以下3种方法清除肠道息肉。

(1)择期剖腹术加小肠切开,纤维结肠镜经小肠切口插入用PSD(电疗套扎术)清除息肉。肠道准备同一般大肠手术前的肠道准备法。内窥镜可用CF—IBW或(OES)CF—--P101型镜,全镜可浸泡于1:1000的洗必泰溶液中消毒30min。不是防水镜子,只浸泡镜身,操作部及导光束段用酒精擦拭即可。手术方法如下:患者麻醉后仰卧位。进入腹腔后探查,在小肠最大的息肉处(最好在小肠的中段)切开,切除息肉后,肠壁切口不缝合,在切口边缘用4号丝线做荷包缝合后牵出腹壁切口外,在切口周围加盖无菌治疗巾防止污染。内窥镜医师及插镜者将内窥镜从小肠切口插入后,适当收紧荷包缝合线,打结。由1名操作者固定保护切口处肠管。内窥镜先向小肠近端插入,动作要轻柔,边进镜边仔细观察,边抽吸肠内容物,一直插到十二指肠降部,然后退镜。息肉蒂<1.0~1.5cm时,当即用PSD或微波

通过内窥镜摘除。大肠息肉不经内窥镜摘除时,用4号丝线在肠壁缝1针作标记,待镜退出后再行息肉摘除。然后将内窥镜转向小肠切口的远端。镜向远端插入前在距回盲瓣10.0cm的回肠上夹1把肠钳,防止气体进入结肠,寻找和处理息肉的方法同近端小肠息肉处理法。

(2)剖腹术结合纤维结肠镜清除回肠及结肠息肉。肠道及内窥镜准备同前。曾用此法摘除1例回肠末端直径约1.0cm大的息肉6枚,结肠息肉9枚。手术方法如下:患者麻醉成功后取截石位,内窥镜从肛门插入。该法的优点是,进镜速度较快,不污染手术野,对回肠息肉的清除较彻底、安全。缺点是内窥镜进入空肠较困难,故空肠息肉不宜用此法。

(3)经纤维结肠镜圈套摘除大肠息肉。此法勿须在术中进行,是对大肠息肉治疗的一大改进。但应注意摘除息肉前应抽换肠腔内气体3~4次,吸尽粪水。有蒂大息肉行分叶切除,注意每次圈套不宜超过2.0cm,以防圈套丝陷入切割的组织内进退不能。无蒂息肉>2.0cm者多主张手术切除。门诊患者经纤维结肠镜摘除息肉后留观3~7天。一般认为,1次圈套摘除息肉不应超过8枚,但对于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中青年患者,可以适当增加摘除息肉的枚数。

2.黑斑的治疗:对皮肤、黏膜黑斑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也不需治疗,如年轻患者觉得有碍美容,可外用“立得”消斑灵,每日早晚各1次外涂,涂后轻轻按摩,有一定效果;或行整容治疗。

七.预后

宇都宫等随诊102例,在死亡病例中,30岁前有42.9%,死于肠套叠及消化道出血;30岁后约60%,死于恶性肿瘤。刘汶统计168例中死亡8

例,其中2例分别于26岁及27岁死于肠套叠及肠扭转;2例于25岁及40岁时死于呕血;2例于38岁及40岁时死于小肠癌;另2例于34岁时死于消化道以外癌肿。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Cronkhite-Canada’s syndrome Cronkhite-Canada 综合征(Cronkhite-Canada’s syndrome)又名息肉、色素沉着、脱发、爪甲营养不良综合征(polyposispig- mentation- alopecia-onycholrophia syndrome)。其临床特征以腹泻为主,全消化道多发性息肉,伴皮肤色素沉着、毛发脱落、爪甲萎缩等。

1955年Cronkhite和Canada首先报告2例,1966年Jarnum和Jensen 将本征命名为Cronkhite-Canada综合征。其后,文献报道逐渐增多。1982年Danzel报告2例,并总结世界文献共55例。1985年以后,本征发病骤增,1年中有二十余例报告,至1990年底全世界已有224例,其中日本180例。目前我国尚未见报道。

一.流行病学

据1985年石藤统计,日本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北美洲和欧洲。其地理分布与人口密度成正比。发病年龄为26~85岁,平均61岁,约80%患者初发年龄已过50岁。欧美报告男女发病率无差异,但日本报告男女之比为2.3:1。

二.病因

病因迄今未明。大部分患者有发病诱因,如精神刺激、过度劳累、长期服药或手术等,其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诱因有相似之处。??? 全消化道息肉病可能与炎症有关,因小肠内细菌繁殖,缺乏迟发型免疫反应,血浆免疫球蛋白IgM值降低,而免疫球蛋白IgA值正常。免疫荧光检查显示小肠产生IgA的细施减少,而产生IgG的细胞却增多,可能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由于小肠二糖酶(disaccharidase)缺乏,细菌可使肠道内停留较久的碳水化合物转变为短链脂肪酸,并因其渗透压作用而引起腹泻。

三.病理

多数学者认为本征的息肉属于幼年型错构瘤样息肉。息肉有上皮细胞覆盖,腺体增生而呈囊性扩张,分泌亢进,内含蛋白样液或黏液。黏膜固有层血管充血,有慢性炎症水肿和明显的嗜酸性细胞浸润。息肉可分布在从食道到直肠的全消化道中的任何部位。

四.分类

日本学者石藤根据本征的发病经过,将其分为4型。I型:以腹泻为初发症状;Ⅱ型:在全部症状出现之前,先有味觉异常;Ⅲ型:初发症状为毛发脱落、爪甲萎缩;Ⅳ型:先有食欲不振、全身倦怠,继之出现爪甲萎缩、毛发脱落和味觉异常,但无腹泻。五.

临床表现

1.消化道症状:

(1)腹泻:是本征最重要的症状,90%患者可见,多为水样便,每日数次至十余次,少数患者便中带血,大多数伴有腹痛。1/3患者出现食欲不

振、味觉异常、易疲劳,数日或数月后才发生腹泻,但可短暂缓解,易复发。也有少数患者只有软便或无腹泻。???

(2)腹痛:严重程度不一,表现为上腹部或下腹部疼痛。许多患者可出现绞痛,多与腹泻同时发生,亦有仅上腹部不适、胀满者。???

(3)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易疲劳:大多数患者有此表现,且随腹痛、腹泻的加剧而明显。???

(4)味觉异常、口渴、舌麻木等:80%患者可有味觉消失、口渴等症,少数患者可有舌麻木、智力低下、手足搐搦等。???

2.皮肤症状:

(1)毛发脱落:90%患者有毛发脱落,常为泛发性,如头发、眉毛、胡须、腋毛、阴毛、四肢毛发等皆可脱落。多数患者头发呈非常稀疏的状态,甚至可在2~3天内完全脱光,且通常在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加剧后发生。???

(2)爪甲变化:所有患者均有爪甲变化。表现为爪甲颜色变暗,呈棕色、白色、黄色或黑色,表面出现鳞屑,高低不平或变成匙样。爪甲质地脆弱而薄,软而易裂,可从甲床上部分离,甚至完全脱落。脱甲往往从近端开始,远端仍粘着,一段时间后完全脱离,留下脊状甲床。新生甲的远侧部仍然高低不平。???

(3)色素沉着:大多数患者可见此症,表现为小痣样或浅棕色至深棕色斑,大小从数毫米至10cm。好发于手掌、足跖、手背、足背和面部等。斑状色素沉着除上述部位外,亦可见于口唇及其周围、口腔黏膜、会阴等。

六.检查

1.血液检查:88%患者呈现低蛋白血症,血清总蛋白在60.8g/L以下。蛋白漏出试验为1.1%~11%。87%患者为1.6%以上。血清电解质中,钾、钙、磷和镁均低,但钠和氯在正常范围内。少数患者血中微量元素铁、铜、锌低下。多数患者血中免疫球蛋白IgG、IgM均低于正常。

2.消化吸收试验:半数患者右旋木糖吸收试验、57钴、维生素B12的Schlling试验可见吸收障碍。131碘试验、甘油三酸酯的脂肪吸收试验,70%吸收障碍。经空腹组织胺刺激后的胃液分析发现,多数患者有胃酸缺乏或胃酸过少。

3.X线检查:消化道钡餐检查,胃内有多发性结节状或息肉样充盈缺损,大小不等,大者可至3cm。胃黏膜襞影广泛粗大,有时可被误诊为Menetrier病,即巨型肥厚性胃炎;小肠则显示广泛性息肉样充盈缺损或肠黏膜粗厚,其中以十二指肠内最多。钡剂灌肠或气钡双重造影,结肠、直肠内息肉广泛存在。有时息肉密集丛生,使结直肠腔内无正常黏膜可见。

七.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上述检查,可做出诊断。其要点为:①发病多为中老年人;②主要症状为腹泻、爪甲异常、毛发脱落、色素沉着、味觉异常等;③以胃、大肠为主的消化道息肉病为特征;④病理活检示,息肉有上皮细胞覆盖,腺体增生呈囊性扩张,细胞间质水肿并可见炎性细胞浸润;

⑤蛋白漏出试验异常,多有低蛋白血症。

八.治疗

1.内科治疗:一般采取对症疗法、营养疗法,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蛋白同化激素及抗纤维蛋白溶解酶,也可使用血浆制品。近年来有人应用柳氮磺胺吡啶行抗炎治疗。日本学者则采用高能量疗法,取得一定疗效。

2.外科治疗:直肠乙状结肠息肉,可经肛门分次结扎切除或电凝。如发现癌变或全身消耗严重或并发肠套叠时,可做结肠、直肠切除术。

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 EMR ESD术

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EMR/ESD术 操作: 在(镇静/咽部局麻/静脉麻醉/静脉麻醉+气管插管),内镜下进行(高频点凝切除治疗/黏膜切除治疗(EMR)/黏膜下层剥离术治疗(ESD))风险: 1.胃肠道准备所造成的水电解质紊乱、低血糖等并发症。 2.药物不良反应、麻醉意外。 3.局部损伤:咽喉部、胃肠粘膜损伤、食管粘膜撕裂等。 4.消化道出血。 5.消化道穿孔。 6.心脑血管意外。 7.部分患者治疗前因诊断需要需加做超声内镜检查。 8.少数患者由于前次检查活检等原因,病变缩小无须电切治疗或病变已自行脱落而无须治疗。 9.部分病例由于客观原因造成切除标本无法取出送病理检查。 10.因各种原因(如患者疾病原因、解剖异常等)不能完成治疗或一次性完成治疗。 11.术后组织病理为癌,并有浸润性,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12.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或者有吸烟史,以上这些风险可能加大,或者在术中或术后出现相关的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13.其他。

(以上内容为医师所告知患者的病情、所需手术/操作/治疗及其风险。) 相关替代治疗方案: 外科手术治疗。 相关替代治疗方案的风险: 外科手术治疗:优点:可以完整的切除病变组织,部分病例可以根治。缺点:(1)手术创伤大,住院时间长;(2)费用相对要高;(3)并发症相对多。 患者声明: 1.医生已向我解释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EMR/ESD术相关内容。 2.我已了解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EMR/ESD术相关风险,以及这些风险带来的后果。 3.我同意授权操作相关医生根据术中情况选择下一步或其他治疗方案。 4.我了解当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EMR/ESD术过程中出现针刺伤时,可能会抽取患者血样进行特殊化验。 5.我确认所提供之患者信息准确无误并且无所保留。 6.我确认本人具备合法资格签署本同意书。 7.我已了解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EMR/ESD术中所取器官或标本将由院方处理。 8.医生已解释替代治疗方案利弊及其风险。 9.医生已解释患者预后及不进行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EMR/ESD术

肠息肉护理常规

肠息肉的护理 【定义】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多见。以结肠和直肠息肉为最多,小肠息肉较少。息肉主要分为是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 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腺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有恶变倾向。检出息肉和确定其病变性质的最有效措施是定期进行全结肠镜(包括病理)检查并在肠镜下进行干预治疗。 【临床表现】 根据息肉生长的部位、大小、数量多少,临床表现不同。 1.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带血,多为鲜红色;继发炎症感染可伴多量黏液或黏液血便;可有里急后重;便秘或便次增多。长蒂息肉较大时可引致肠套叠;息肉巨大或多发者可发生肠梗阻;长蒂且位置近肛门者息肉可脱出肛门。 2.少数患者可有腹部闷胀不适,隐痛或腹痛症状。 3.伴发出血者可出现贫血,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休克状态。 【禁忌症】 1、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休克及精神病患者; 2、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腔脏器穿孔、多次腹腔手术、腹内广泛粘连及大量腹水者; 3、肛门、直肠严重狭窄者; 4、急性重症结肠炎; 5、妊娠妇女; 6、极度虚弱,不能支持术前肠道准备者。 【护理】 一:术前护理 1、向病人详细讲解检查目的、方法、注意事项,解除其顾虑,取得配合。 2、嘱病人治疗前3天进食无渣或少渣半流质饮食,检查前1天进流质饮食,禁食牛奶及乳制品,术前1日禁烟。 3、做好肠道准备:3盒恒康正清+3000ml水,常规2小时内喝完,直至大便拉至清水样。 4、术前用药:阿托品、地西泮、丁溴、力蒙新、NS(遵医嘱)。 5、穿合适病号服,家属陪同 二:术后护理 1 、心理护理 术后积极关心病人及家属,消除紧张情绪。 2、饮食护理 手术日常规禁食禁饮。24小时后进食流质,观察有无腹痛、黑便情况,再逐渐过渡至半流质。 3、观察病情变化

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

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息肉(ICD-10:K31.7/D13.1)。 行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ICD-9-CM-3:43.41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内科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9月,第12版)、《消化内镜学》(李益农、陆星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2版)等国内、外临床、内镜诊断及治疗指南。 1.胃镜发现胃息肉。 2.钡餐造影检查发现充盈缺损,提示胃息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内科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9月,第12版)、《消化内镜学》(李益农、陆星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2版)等国内、外临床、内镜诊断及治疗指南。 1.内科基本治疗(包括生活方式、饮食等)。 2.内镜下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31.7/D13.1胃息肉疾病编码。 2.符合胃息肉内镜下切除适应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及Rh因子; (2)尿常规; (3)大便常规+潜血; (4)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5)感染指标筛查(乙型、丙型肝炎病毒、HIV、梅毒); (6)凝血功能; (7)心电图、腹部超声、胸片。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消化道肿瘤指标筛查(CA199、CA242、CEA等); (2)超声内镜; (3)结肠镜检查。 (七)内镜下治疗为住院后第3天。

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

息肉病 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疾病概述本综合征是以累及结肠为主的多发性息肉病,大部分伴有肠道外表现。按照胃肠道累及的程度、伴随的肠外表现、有无遗传倾向及其不同的遗传方式和息肉的大体与组织学表现而分类。一般可分为腺瘤性与错构瘤性息肉病综合征两大类。 (一)腺瘤性息肉病综合征特点是多发性腺瘤伴有结肠癌的高发率。主要有以下三种: 1.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偶见于无家族史者。全结肠与直肠均可有多发性腺瘤。多数腺瘤有蒂。乳头状较少见。息肉数从100左右到数千个不等。自黄豆大小至直径数厘米。常密集排列,有时成串,其组织结构与一般腺瘤无异。本病息肉并不限于大肠,如22例本病患者中有15例伴有胃息肉,并随访10年发现有9例也伴有十二指肠息肉;同时还发现有半数患者伴有骨骼异常,13%有软组织肿瘤,提示本病与Gardner综合征有相互关系。常在青春期或青年期发病,多数在20~40岁时得到诊断。有高度癌变倾向。据报告,在息肉发生的头5年内癌变率为12%,在15~20年则>50%。 大多数患者可无症状。最早的症状为腹泻,也可有腹绞痛、贫血、体重减轻和肠梗阻。经乙状结肠镜活组织检查一般即可确诊。患者应尽早作全结肠切除与回肠-肛管吻合术或回肠-直肠吻合术。术后仍需定期作直肠镜检查,如发现新的息肉可予电灼治疗。 2.Gardner综合征是一种伴有骨和软组织肿瘤的肠息肉病。一般认为由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引起,其息肉性质和分布与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相似,但息肉数目较少(一般<100),体积较大。也有高度癌变的倾向,但癌变年龄稍晚一些。骨瘤主要见于头颅、上下颌、蝶骨和四肢长骨。软组织肿瘤可为皮脂囊肿、脂肪瘤、纤维肉瘤、平滑肌瘤等。此外这些患者也有甲状腺、肾上腺、十二指肠壶腹部癌变的倾向。 本病的骨和软组织肿瘤常先于肠息肉出现,因此有阳性家族史而体检发现有骨或软组织肿瘤者,应作肠道检查。 本病治疗原则与家族性息肉病相同。

消化道息肉切除术护理常规完整版

消化道息肉切除术护理 常规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内镜下胃肠息肉摘除术的护理 一、术前准备 1、术前应详细了解病情,询问有无出血性疾病病史,常规测定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计数。年龄大于60岁或原有心脏病患者应作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行心电监护。 2、按常规做好胃肠道的清洁准备,禁食禁饮8~12h。胃息肉治疗者,前一日晚进清淡饮食,行肠息肉治疗者,术前3天进无渣半流质,术前1天进流质;术日晨口服芒硝。肠道准备充分无粪水残留可使视野清晰,利于操作的成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进行腹部检查,向病人说明操作过程,消除顾虑,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4、仔细查看患者上次检查报告,根据息肉类型,具体情况做好仪器及附件的准备,选用合适的胃(肠)镜,高频电发生器、微波手术器,圈套器及氩离子凝固器导管等。术前妥善连接各导线,测试性能完好。 5、术前用药。胃息肉者,口服达克罗宁胶浆10ML,肠息肉者,术前30min肌肉注射杜冷丁50mg、654-2 10mg,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术前针的应用、咽部充分麻醉可使胃肠蠕动减慢,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二、术中配合 1、术中配合要默契,特别是收圈时要慢慢收紧,用力均匀,切忌用力过猛、速度过快而引起机械切割导致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的高低除与息肉的大小、形态,选择的治疗方法是否得当、还与操作者熟练程度密切相关。 2、按常规行内镜检查,发现息肉后,根据息肉的形态、大小和蒂的长短采用不同的摘除方法。有蒂、亚蒂和分叶状息肉宜用圈套器电凝电切。在合适的时机、部位放圈、收圈,和医生密切配合。在收圈过程中要逐步收紧,切忌用暴力和操之过急,同时要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和反应。 3、息肉摘除后,对残蒂观察数分钟,若出血,找准出血点,从血管侧面以肽夹夹住阻断血管以彻底止血,。宽蒂的息肉宜采取微波灼除。将微波探头先行预热,再接触到息肉组织,通电使表层组织发生凝固坏死。创面观察直到无出血为止,对于广基无蒂,直径小于者,经内镜活检孔插入氩离子凝固器导管,使导管头端距离病灶上方~,启动脚踏开关进行氩离子凝固治疗,每次1~3s。效果较好。密切观察患者一般情况,若息肉数量多,可分次进行治疗。必要时可开放静脉通道补液支持。 三、术后护理 1、术后密切观察病人情况,有无呕血、便血、腹痛等症状,对于一般情况好,创伤小的患者平稳后方可离开,必要时留院观察1~3天。注意观察术后并发症如出血和穿孔。如有发生,应进行对症处理。 2、胃肠道息肉套切后,患者术后24小时应卧床休息,年老体弱及创伤较大者,卧床休息时间应保持2天~3天,一月内避免长时间用力下蹲或做屏气动作。不做重体力劳动。 3、饮食与休息:术后合理的饮食与休息是预防迟发出血的关键。息肉切除后一般先禁食24小时,其后24小时内给予温凉流质,随后根据大便情况逐渐改为半流质或少渣饮食,肠息肉套切后无渣饮食1周,以后过渡到普食。少量多餐,3周内患者饮食仍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同时,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用缓泻剂,并避免剧烈活动。

肠道息肉病Chang Dao Xi Rou Bing

肠道息肉病Chang Dao Xi Rou Bing 一概述 大肠息肉是所有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总称,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肿瘤性息肉是大肠黏膜上皮细胞增生的真性肿瘤,其单发者统称为腺瘤,根据其组织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的不同又可分为腺管状、绒毛状和混合性3类;它们与癌发生关系密切,存在不同程度的恶变率,是癌前期病变或状态。而非肿瘤性息肉与癌发生关系较少。由于这两种息肉在临床上并不容易区分,临床上所谓的大肠息肉并没有说明息肉的病理性质,通常临床医生所说的息肉多为非肿瘤性息肉,因此常以息肉作为初步诊断,待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后再进一步分类,对腺瘤的诊断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病因 国内报告以腺瘤性息肉最为常见,而国外有人报道增生性息肉最常见,其发病率高达25%~80%;在成年人增生性息肉的发病率起码比腺瘤高10倍,但有学者在肠镜检查中则发现腺瘤的发生率是增生性息肉的3倍。 1.机械损伤和大便刺激 大便中粗渣和异物及其他因素可造成肠黏膜损伤或长期刺激肠黏膜上皮。 2.饮食因素 饮食因素与直肠息肉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细菌与胆酸的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 研究表明,大便中总胆酸和胆酸的万分变化可能与结、直肠息肉的体积和上皮组织转化的严重程度相关。此外,高纤维饮食,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较低。 3、炎性刺激 直肠黏膜的长期慢性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肠结核、非特异性直肠炎、晚期血吸虫性肠炎等,可以引起肠黏膜上的息肉状肉芽肿。 4.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情况表明,腺瘤性息肉的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例如,肠腺瘤性息肉基因(APC)是一种抑癌基因,基因突变会引起家族性腺瘤息肉病变和结肠、直肠癌变。 三分类 大肠息肉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息肉数目可分为单发和多发,但目前国内外较广泛应用的是以Morson的组织学分类法为基础,即将大肠息肉分成肿瘤性、错构瘤性、炎症性和增生性(表1)。此分类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将大肠息肉统称为腺瘤,而其他非肿瘤性息肉则统称为息肉。演变为腺瘤。这种分类能明确区分大肠息肉的病理性质,对治疗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四临床表现 多数大肠腺瘤性息肉起病隐匿,无任何临床症状,少数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带血和黏液,稀便,次数增多,还有不同程度的腹部不适,偶有腹痛、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极少数大便时有肿物自肛门脱出。有家族史的病例往往对息肉的诊断有提示作用。有些典型的肠道外症状常提示有息肉病的可能,一些患者常因肠道外症状就诊,切不可忽视。由于本病临床症状少,容易忽视或漏诊,因此,结肠息肉的诊断首先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凡原因未明的便血或消化道症状者,尤其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应注意作进一步检查,以提高大

解读肠息肉病理报告单临床意义

解读肠息肉病理报告单临床意义

可伴各种先天异常; 可伴有异型增生和腺瘤,10%发生恶变; 每1-2年复查肠镜,内镜切除新生息肉,必要时手术。Cronkhite-Canada综合征 多见于中老年人,无息肉家族史; 息肉分布全消化道,多发性,大小形态不一; 病理错构瘤样息肉,腺体囊样扩张; 伴有腹泻、脱发、指甲异常、低蛋白血症等; 有恶变可能,病情较重,预后较差; Cowden综合征 少见,发病率二十万分之一;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PTEN抑癌基因突变; 胃肠道多发息肉,病理错构瘤样息肉 年龄13-65岁,确诊在25岁左右; 伴面部皮疹、肢端角化病、口腔粘膜乳突样变; 40%伴发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等; 定期复查肠镜胃镜切除息肉,必要时手术。 增生性息肉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s ,HPs 息肉中最常见类型,60岁以上人群50%可检出; 多无明显特定临床症状; 多见于左半结肠和直肠;有蒂或扁平,色泽正常; 多发性,多小于0.5cm,注气后伸展良好; 无异型增生,恶变率低; 每1-5年复查肠镜一次,切除大于0.5cm息肉。 锯齿状腺瘤广基型锯齿状腺瘤 /息肉 Sessile serrated adenoma/polyps, SSA/P 较常见,多见于高龄女性 80%分布右半结肠的皱襞隆起处,不易被发现; 多无蒂或扁平、大于5mm,色泽淡; 有粘液帽; 具有增生息肉和腺瘤特征;可伴异型增生; 15-30%恶变,突然恶变; BRAF基因表达异常,锯齿样通道癌变; 术后1-2年复查,超过0.5cm以上及时切除。 传统锯齿状腺瘤TSA 相对少见; 左半结肠直肠多见;多大于5mm,多有蒂,色泽红;具有增生息肉和腺瘤特征;有异型增生; 有恶变可能,KRAS基因表达异常 术后1-2年复查,发现超过0.5cm以上及时切除。管状腺瘤 Tubular adenoma 占腺瘤65-85%,绒毛状结构占0-25%; 息肉见于结肠任何部位,较小,多有蒂; 可伴有轻度异型增生,癌变率较低,约5% 术后1-3年复查肠镜,肠镜下切除新的息肉。

结肠息肉病概述

结肠息肉病概述 1 结肠息肉的概念 结肠息肉系指生长自结肠粘膜而隆起于粘膜表面的病变。通常源于上皮细胞的过度生长并从粘膜表面向腔内扩展。无论其呈广基、亚蒂或长蒂等状,均仅表示肉眼外观形态,而不表明病理性质,故临床上在病理性质未明之前,对于炎症、感染性肉芽肿、组织增生和癌肿有隆起性病变者,通常用。息肉。来描述。结肠息肉自然病程较长,症状不甚典型,位于不同部位的息肉,可导致不同的临床症状。幼年型息肉可自行脱落,成年型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逐渐上升。部分可以发生癌变或与癌肿关系密切,被公认为癌前病变。有些具有遗传性或伴随全身疾病。 2 结肠息肉流行病学及发病情况 世界各地区的不同结肠息肉的发病率亦不同,在结、直肠癌高度危险的国家中,结肠腺瘤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在美国年龄超过60岁者40%~50%发现有结肠腺瘤性息肉,西欧同样多见。而在大肠癌发病率低的地区,结肠腺瘤性息肉少见,南部非洲黑人中几乎为零,在日本、哥伦比亚地区则可达10%,南亚地区较少见。低纤维、低蔬菜、高脂肪餐与息肉的发生及结肠癌的出现有密切关系:因为饱合脂肪酸增多,粪便形成减少,使致癌物质等有害成分在肠腔内存留时间延长,结果导致息肉及结肠癌的发病率增高。行毕氏式手术及迷走神经切断术者,因为改变了生理状态下的排泄过程,延长了排泄时间,使胆酸含量增加,高浓度胆酸作用于胃肠粘膜可使息肉及癌的发病率增高。长期大量饮酒,免疫功能低下及冠心病患者息肉发病率高。加强体育锻炼,可增加迷走神经的兴奋性,使肠蠕动加快,有害物质对肠粘膜的作用时间减少,息肉发病率随之降低。因此大肠息肉的发生原因,主要与环境、饮食结构及结肠运动等诸多因素有关。 年龄的增长与息肉的发生呈正相关,>30岁结肠息肉的发病率增加,55~80岁发病率最高,病理尸检及结肠镜检证实男性多于女性,笔者20余年经结肠镜检发现2561例结肠息肉中,男性1842例,女性719例,男女之比为2.6:1。息肉的好发部位依次是直、乙状结肠→降结肠→盲肠,近年来右半结肠息肉有增多趋势,50~65岁腺瘤性息肉癌变多发生在乙状结肠和直肠,>65岁多发生在右半结肠。有人报道直、乙状结肠息肉30%患者同时伴有右半结肠息肉。所以在直、乙状结肠发现有息肉,必须行全结肠镜检,避免遗漏其它部位息肉。另外有人认为31%结肠息肉患者只限右半结肠有息肉,而乙状结肠、直肠无息肉。3 结肠息肉的检出率除幼年性息肉外,大多数息肉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41%患者可无症状。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其次是腹泻及腹痛。>2.0cm的息肉尤易出血,如用结肠镜对40岁以上人群进行普查,其息肉检出率为5.8%~21%,<60岁者如有便血、腹泻等症状进行结肠镜检查,息肉检出率为34%,>60岁者息肉检出率更高。其检出的息肉中约60%为管状腺瘤,20%~30%为绒毛管状腺瘤(或称混合性管状腺瘤),10%为绒毛状腺瘤。从粪便隐血试验和粪便血红素隐血试验及免疫隐血对比法看,后两者检出率较前者明显提高,且可以判断出血部位和出血量,隐血试验阳性,结肠镜检查阴性者,气钡双重造影的检出率高,可使漏诊率下降到13%~15%,但单纯钡灌肠的误诊率可达33%;经单对比和双重对比钡灌肠发现息肉诊断的概率分别为3.6%(86/997)和15%(142/947),显然后者优于前者。普通CT对息肉诊断没有临床意义。目前公认的是全结肠镜检为最佳方法,其对结肠息肉的诊断准确率达92%~100%,可以明确病变的部位、大小及对于息肉的性质做出初步的诊断,同时可做活检和进行内镜下的治疗。笔者经结肠镜检诊断治疗结、直肠息肉2561例中,增生性息肉185例(7.2%),炎症性息肉565例(22.1%),淋巴性息肉31例(1.2%),腺瘤性息肉775例(30.3%),幼年性息肉1005例(40.2%)。 4 结肠息肉病理学特征 起源于结肠上皮的息肉有三种类型,增生性(化生性)、炎症性、肿瘤性(腺瘤性)。 411 增生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较小,其直径90%以上小于1.0cm,常为多发、无症状,约占全部结肠息肉的1/5,但占直肠和乙状结肠息肉的大多数。这种息肉只是正常粘膜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非肿瘤性,属良性病变。 412 炎症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出现在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也不属于肿瘤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溃疡愈合之后形成的假性息肉,呈岛状、丝状、柱状突起或粘膜桥形成,这种炎性息肉与小腺瘤样息肉难于区别。另外,淋巴性息肉和类脂性肉芽肿均属炎症性息肉范畴。 413 腺瘤性息肉腺瘤可分为管状、绒毛状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绒毛管状腺瘤三型。可发生于结肠、直肠的各个部位,可单发亦可多发,有带蒂、无蒂、亚蒂。有的乳头状或分叶状,形成桑椹样外观。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大。典型的管状腺瘤较小,球型,有蒂,其表面可呈分叶状;绒毛状腺瘤大,无蒂或短蒂,表面绒毛状。混合型腺瘤由两种形态混合组成。所有腺瘤均为异型增生,其增生程度分轻中重三级。大多数学者认为,结肠癌一般需经过腺瘤期,然后再癌变。Kuzulea 等研究表明不典型增生性腺瘤演变成早期癌需3~5年。故腺瘤性息肉被明确为癌前病变。经组织学检测证明,腺瘤性息肉的癌变与息肉的大小、不典型增生程度及绒毛成分含量有关。息肉越大,绒毛成分越多,癌变率越高。绒毛状腺

内镜下息肉电凝电切术操作规范(仅限借鉴)

内镜下息肉电凝电切术操作规范 1、目的: 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消化道息肉 2、适应症: 经内镜下确诊为消化道息肉; 禁忌症: 严重的心脏病患者; 已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3、仪器: 日本产Olympus-70型电子胃镜. Olympus-V70型电子肠 镜ERBEIcc80高频电发生器、电凝切圈套器、活检钳、内镜注射针等. 4、术前准备 所有病例术前检查血Rt ,肝功、凝血酶原时间、ECG、胃息肉常规胃镜检查,肠息肉使用硫酸镁清洁肠道(禁用甘露醇)。 5、操作方法 插入内镜找到息肉后,根据息肉大小以及有无蒂来决定手术方法,由助手协助插入圈套器或活检钳,对直径小于0.5厘米的息肉,一般采用活检钳咬除或电凝灼除,使息肉发白,电凝指数为1.2、通电时间为3-4秒即可。直径小于2厘米的亚蒂或无蒂息肉,多采用圈套+电凝切除法;

圈套器钢丝在息肉基底稍上方为息肉切除的最佳部位,或在基底部注射盐水,使形成蒂,再切除;有蒂息肉采用圈套器+电凝切除法,尽可能保留残蒂 1厘米左右长;直径大于2厘米的无蒂息肉可采用圈套器法,但需先将高渗盐水或1:10000肾上腺素溶液在息肉基底部粘膜下注射2-4 点,每点0.5-1毫升,然后再行圈套电凝切除;凝切指数均为30-35,先行电凝再行电切,每次凝切时间均为3-4秒。大的息肉也可分块分期切除,2-3周后行第二次切除。切除的息肉用异物钳或经活检孔负压吸引连同内镜一块拔出后送病理检查。 6、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一、消化道息肉出血 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迟发性出血是指发生于术后24小时的出血,文献报道迟发性出血的发生率为1%-2%,常见原因由于操作者的经验不足有关,迟发性出血的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1)、电凝不充分,电凝指数过小或电凝时间不足;(2)、电凝过度,电凝指数过高或电凝时间过长使创面过大过深,结痂脱落后出血;(3)、套切不彻底,残蒂过长;(4)、套切面位于大血管处;(5)、患者血管弹性差,PT 减少;(6)、创面继发感染;(7)、术后患者饮食运动未严格控制。一旦发现出血,需进行适当处理,即在内镜下行各种措施止血,及药物喷洒,硬化药注射,电凝、激光、微波等。 二、穿孔

直肠息肉病历

第 1 次入院过敏史:无住院号:021 主诉:便血3年,加重1月。 现病史:患者肛门不适5年,便血3年,加重1月。门诊以‘直肠息肉',收住我科,发病以来,大便稀,睡眠差,体重减轻。 既往史:有便血史。 个人史:生于本地,长期外出。 家族史:无传染病史。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 T37 ℃ P 70 次/分 R 18 次/分 BP 110 / 60mmHg 一般检查: 发育:发育正常,营养:营养一般,神志:神志清,体位:自动体位,面容与表情:面容与表情,慢性病荣。

对检查是否合作。合作。 皮肤、粘膜:无黄染。 淋巴结:无肿大。 头颅:无畸形。 口腔:无异常。 颈部: 头部检查体征,无肝静脉回流征,无颈动脉异常搏动,无颈静脉怒张,气管位置。 胸部:胸部对称,无局部隆起、塌陷、压痛、无胸壁下皮下气肿、静脉曲张。 肺部: 听诊:肺部听诊结果,无语音传导(语音传导)、干湿性啰音、胸膜摩擦音。 心: 视诊:无心前区有隆起,心尖搏动或心脏搏动位置、部位,范围,正常。 触诊:心尖搏动的性质,震颤,心包摩擦感。均正常。 叩诊:

听诊:心率: 70 次/秒,心律:心律,齐,无杂音,A2比较P2强。 周围血管征:毛细血管搏动,射枪音,水冲脉,动脉波动。 腹部: 视诊:形状,呼吸运动,增强。 触诊:腹肌紧张,压痛,无反跳痛,无液波震颤、肿块。 肝脏:无结点、压痛、搏动。 胆囊:,murphy征。《-》 脾脏:大小,正常。 肾脏:压痛。 膀胱:无膨胀、肾及输尿管压痛点,无压痛。 叩诊:无肝区叩击痛,无高度鼓音,无肝区叩击痛。 听诊:肠鸣音强,无震水音,血管杂音、。 肛门直肠:视病情需要检查。视诊:有肿块,裂痕,创面,糜烂。直肠指检括约肌紧张度,紧张,指诊:狭窄、疼痛、指套染血。 男性:无异常。 脊柱与四肢: 脊柱:无压痛、击痛, 四肢:无畸形。 专科情况:内镜下可见乳头状肿物,表面糜烂。有血性分泌物。直肠1.3.11点触及质软包块达粘膜区,指套染血。肛门口松弛,脱出物长圆而大,有环状沟纹,多呈锥体形,表面附有黏液。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血常规、血凝:正常。心电图、胸透:未见异常。

消化道微小息肉的内镜下诊治

消化道微小息肉的内镜下诊治 发表时间:2012-10-29T16:15:53.9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0期供稿作者:熊艳艳祝志太吴细明[导读] 对消化道小息肉内镜下的治疗各种方法疗效、并发症等的比较,探讨对无蒂小息肉的微创治疗。熊艳艳祝志太吴细明(鹰潭市人民医院江西鹰潭 335000)【摘要】目的对消化道小息肉内镜下的治疗各种方法疗效、并发症等的比较,探讨对无蒂小息肉的微创治疗。方法基于本院临床病例 128例,根据其大小、生长位置、表面形态等分别行活检钳钳除、热活检钳烧灼后钳除、圈套器高频烧灼等方法,并将活检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胃镜下发现微小息肉者36例,结肠小息肉患者88例,其中97例予以热活检钳钳除,22例予以活检钳钳除,9例予以高频电圈套器烧灼。术后有8例出血,无穿孔。【关键词】微小息肉高频电切热活检钳消化道息肉的病理诊断及内镜下的早期处理对消化道肿瘤的二级预防有重大意义。内镜下对于息肉的处理方法较多,但我们发现小于5mm的微小息肉因基底宽、体积小,操作后出血、穿孔的副作用较大。我院对暴露充分的息肉采取热活检钳钳夹送检效果较好,现总结近4年微小息肉的内镜下治疗经验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128例患者均因腹部不适、便血或体检等原因至我院内镜中心行胃镜或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有消化道息肉,其中男性76例,女性52例。年龄22-82岁,平均53岁。 1.2 胃肠镜前检查准备患者行胃镜前空腹12小时。行电子结肠镜前1天少渣半流,检查当天提前6小时按说明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2盒,后口服2000ml糖盐水,直至肛门排清水。 1.3 检查仪器 OLYM-PUS CF260电子结肠镜及电子胃镜检查,UES型高频电发生器及FV-IL热活检钳。 1.4 操作方法胃肠镜检查均为退镜观察,对微小息肉,根据其位置采取不同方法。位于胃底、肠道皱襞间,暴露欠佳的粘膜光滑的微小息肉,予以高频电电凝:功率调为25V,镜头对准息肉,将圈套器由活检孔插入,对准息肉伸出1cm左右钢丝,电凝至息肉变白。如位置欠佳的息肉表面见少量糜烂,予以活检钳钳除并送病理。对于暴露良好的微小息肉均采用热活检钳烧灼后钳除。将热活检钳钳夹息肉,提拉至离开肠壁至其基底部形成以天幕状“人工假蒂”,将高频电发生器调为25W后予以电凝至息肉组织变白后钳除组织,并送病理活检。治疗后如出现渗血可予以去甲肾上腺素喷洒止血,或电凝止血。治疗后退镜抽气,病理示腺瘤性息肉患者半年后复查内镜,示炎症、增生等非肿瘤性息肉患者1年后内镜复查。 2 结果 本组患者128例,共发现微小息肉273个,其中有胃息肉48枚,结肠小息肉225枚。因位置、暴露欠佳,表面见少许糜烂予以活检钳钳除患者35枚息肉,钳除后有6例出血,予以去甲肾上腺素喷洒止血后未见活动性出血。有13枚息肉予以高频电凝,术后无一例出血、穿孔。有225枚小息肉予以热活检钳电凝后钳除并送活检,术后有2例患者钳除后出现渗血,予以电凝后出血停止。本组患者无一例出现术后出血、穿孔。共送检260例标本,其中腺瘤性息肉142例(54.5%),增生性息肉9例(3.5%),炎症性息肉85例(32.8%),低-中度上皮瘤内病变21例(8.1%),高级别上皮瘤内病变3人(1.1%)。随访1年,未见原位息肉复发及癌变。 3 讨论 内镜下对所发现的息肉进行活检及内镜下处理是鉴别息肉病例性质的内镜室常规操作。肿瘤性息肉包括腺瘤性息肉、不典型增生性息肉,癌性息肉。据文献报道腺瘤性息肉的癌变率为29%-9.4%[2]。Khder等。据报道,腺瘤性息肉的发生率最高(76.5%),本组资料中为54.5%,较之比例降低(可能是本组均选取小息肉有关),仍高于其他病理分型比例。 消化道息肉内镜下治疗方法较多,如:高频电切、电凝、微波、活检钳钳除、热活检钳等。而对于微小息肉有其特殊性,因体积较小,多为宽基,圈套器不易套取,且结肠息肉因大肠壁较薄,对其烧灼后有肠穿孔等并发症发病率增加。我院对暴露位置欠佳、表面粘膜光滑的息肉采用高频电凝。高频电凝对息肉的处理较彻底,但因不能取标本活检。如位置欠佳,暴露不充分的表面采取活检钳钳除并送检。活检钳钳除能将组织送病理,明确息肉性质,但对息肉组织的处理不彻底。对于暴露位置良好息肉,我们采取热活检钳烧灼后送检。将息肉钳夹后提高,使息肉下粘膜形成天幕状“人工假蒂”,并间断烧灼至息肉发白后钳除,高频电流通过假蒂局部电凝后组织变性坏死,热效应不会作用消化道全层,避免消化道穿孔。且电凝后创口组织变性,出血减少。内镜下通过热活检钳治疗消化道微小息肉操作简单、疗效较好,并发症少。操作时注意将息肉提拉离开胃、肠壁,并注意充气勿触及周围组织,电凝烧灼时短时间间断烧灼,避免热效应引起透壁损伤致迟发性穿孔,拔镜回抽空气,减少患者腹胀不适,降低胃肠道压力。 微小息肉的随访时间根据活检病理组织类型决定:病理发现腺瘤及上皮内瘤变患者半年随访,非肿瘤性息肉癌变率较低,本组一般1年随访,发现有残留或再发需反复活检,以期早期发现、处理癌变组织,改善患者预后。参考文献 [1] Morson B C. Genesis of corlrectal cancer. Clin Gastroenterol, 1976, 5:505-525. [2] Cov erlizza S, R is io M, F errai A, et al Colorectal adeom as conttaining invasive carcin om a pathologic assessment of lymph node metastatic potential [J].Cancer,1989,64(9):1973-1947. [3] Khder S A, Trifan A, Danciu M, et al. Colorectal polyps:clinical, endoscopic, and histopathologic features. Rev M ed Chir Soc M ed Nat Iasi,2008,112:59-65.

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EMRESD术之欧阳光明创编

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EMR/ESD术 欧阳光明(2021.03.07) 操作: 在(镇静/咽部局麻/静脉麻醉/静脉麻醉+气管插管),内镜下进行(高频点凝切除治疗/黏膜切除治疗(EMR)/黏膜下层剥离术治疗(ESD)) 风险: 1.胃肠道准备所造成的水电解质紊乱、低血糖等并发症。 2.药物不良反应、麻醉意外。 3.局部损伤:咽喉部、胃肠粘膜损伤、食管粘膜撕裂等。 4.消化道出血。 5.消化道穿孔。 6.心脑血管意外。 7.部分患者治疗前因诊断需要需加做超声内镜检查。 8.少数患者由于前次检查活检等原因,病变缩小无须电切治疗或病变已自行脱落而无须治疗。 9.部分病例由于客观原因造成切除标本无法取出送病理检查。 10.因各种原因(如患者疾病原因、解剖异常等)不能完成治疗或一次性完成治疗。 11.术后组织病理为癌,并有浸润性,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12.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或者有吸烟史,以上这些风险可能加大,或者在术中或术后出现相关的病情加

重,甚至死亡。 13.其他。 (以上内容为医师所告知患者的病情、所需手术/操作/治疗及其风险。) 相关替代治疗方案: 外科手术治疗。 相关替代治疗方案的风险: 外科手术治疗:优点:可以完整的切除病变组织,部分病例可以根治。缺点:(1)手术创伤大,住院时间长;(2)费用相对要高;(3)并发症相对多。 患者声明: 1.医生已向我解释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EMR/ESD术相关内容。 2.我已了解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EMR/ESD术相关风险,以及这些风险带来的后果。 3.我同意授权操作相关医生根据术中情况选择下一步或其他治疗方案。 4.我了解当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EMR/ESD术过程中出现针刺伤时,可能会抽取患者血样进行特殊化验。 5.我确认所提供之患者信息准确无误并且无所保留。 6.我确认本人具备合法资格签署本同意书。 7.我已了解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EMR/ESD术中所取器官或标本将由院方处理。 8.医生已解释替代治疗方案利弊及其风险。

肠道息肉病

疾病名:肠道息肉病 英文名:polyp of intestinal tract 缩写: 别名:polyposis intestinalis;肠息肉病 ICD号:K51.4 分类:消化科 概述:大肠息肉(polyp of intestinal tract)是所有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总称,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肿瘤性息肉(Tumorous Polyp)是大肠黏膜上皮细胞增生的真性肿瘤,其单发者统称为腺瘤,根据其组织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的不同又可分为腺管状、绒毛状和混合性3类;它们与癌发生关系密切,存在不同程度的恶变率,是癌前期病变或状态。而非肿瘤性息肉与癌发生关系较少。由于这两种息肉在临床上并不容易区分,临床上所谓的大肠息肉并没有说明息肉的病理性质,通常临床医生所说的息肉多为非肿瘤性息肉,因此常以息肉作为初步诊断,待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后再进一步分类,对腺瘤的诊断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流行病学:息肉多无症状,其发生率与受检对象、年龄、性别、地理环境及检查方法不同而异,文献报道的发生率差异较大,在10%~66%不等。除家族性和幼年性息肉常出现在少年期外,一般见于中年后,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60岁以上老年人约占75%。男性高于女性,约为2∶1。病因:大肠息肉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息肉数目可分为单发和多发,但目前国内外较广泛应用的是以Morson的组织学分类法为基础,即将大肠息肉分成肿瘤性、错构瘤性、炎症性和增生性(表1)。此分类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将大肠息肉统称为腺瘤,而其他非肿瘤性息肉则统称为息肉。演变为腺瘤。这种分类能明确区分大肠息肉的病 理性质,对治疗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国内报告以腺瘤性息肉最为常见,而国外有人报道增生性息肉最常见,其发病率高达25%~80%;在成年人增生性息肉的发病率起码比腺瘤高10倍,但有学者在肠镜检查中则发现腺瘤的发生率是增生性息肉的3倍。据研究资料提示息肉的发生可能一开始主要见于远端结肠,这一点可从尸检材料中左侧息肉往往较右侧为多而得以验证。随年龄增加息肉逐渐由左侧向右侧发展。C D D C D D C D D C D D

消化道息肉内镜下治疗

消化道息肉内镜下治疗 消化道息肉内镜下治疗方法较多,包括内镜直视下金属圈套切断息肉,息肉蒂部注射 无水乙醇等药物或冷冻治疗,电凝电切术,电热活检钳术,微波和激光凝固术等。 本节重点介绍高频电凝电切术。该法是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主要方法。可将息肉整 体切除以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达到治疗息肉、预防恶变、解除临床症状(如出血、梗阻等)的目的。 [适应证] 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息肉大小、形态、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全面考虑。 1.无严重慢性疾病,能耐受内镜检查及治疗者; 2.消化道单发或多发性息肉,息肉大小能被不同口径的电凝电切圈套器套取者,息肉 直径一般应〈2cm; 3.病理组织学证实为非浸润型者; 4.多发性息肉数目在30个以内; 5.局限于黏膜层的早期癌可适用于内镜下摘除。 [禁忌证] 1.患者体质差,有严重心、肺疾病,无法耐受内镜检查、治疗者; 2.有出血倾向,出、凝血时间延长,血小板减少或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经治疗无法纠 正者; 3.息肉基底部过大,一般指胃息肉基底>2 cm或肠息肉>1.5cm者; 4.息肉型癌已浸润恶化者; 5.已安装心脏起搏器或置入金属瓣膜者(相对禁忌); 6.患者及家属不合作者。 [术前准备] 1.患者准备 (1)检查出血凝血时间、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肝功能试验;心电图描记;有条件者术前应用3止血药物。 (2)胃及十二指肠息肉患者术前禁食12h。 (3)大肠息肉患者术前3d进无渣半流质饮食,手术当天早晨禁饮食,中午可进干食,少饮水,下午操作;术前1d晚饭后服用清肠剂以清洁肠道;忌用甘露醇导泻, 以免肠道内有易燃气体产生,导致通电时爆炸。 2.器械准备 (1)高频电流发生器 (2)各型治疗用内镜均可选用,以双活检钳管道更适宜,便于抓取息肉,协助操作。 这类内镜前端均为非金属,具有绝缘性,安全度高。 (3)电凝电切圈套器及其附件(三爪钳、圈套器、异物网篮等)最好用前端绝缘的圈套器。 检查高频电流发生器,确认功能正常,将电切圈套器与高频电流发生器连接,脚踩通电踏板,再将电切圈套器与电极板上的湿肥皂短暂接触,见有火花放电现象,即说明性能正常,可以进行操作。 严格按高频电流电凝电切等安全使用规定,将高频电源、内镜、电切圈套器按要求连接起来备用。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患者通常取左侧卧位。根据息肉位置、大小、外形等情况,可酌情改变体位, 但应以息肉不倒卧于胃肠壁、不下垂至与对侧胃肠壁贴近和易于观察为原则。

肠息肉内镜下切除348例病理分型

肠息肉内镜下切除348例病理分型 【摘要】目的研究肠息肉内镜下的病理分型。方法对348例肠息肉患者采用内镜下切除,并行病理检测。结果本组348例患者,共切除息肉987个,其中多发性息肉140例,779枚;息肉分布情况:直肠355枚,占36.0%,乙状结肠236枚,占24.0%,降结肠121枚,占12.2%,横结肠104枚,占10.6%,升结肠99枚,占10.0,盲肠50枚,占5.0%,回盲部22枚,占2.2%。其中直肠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乙状结肠和横结肠,回盲部所占比例最小。结论部分肠息肉有恶变的可能,术后需要定期随访。 【关键词】肠息肉内窥镜病理检查 大肠息肉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大肠表面隆起病变的总称,以大肠腺瘤最为常见,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被患者忽视[1]。研究表明大肠息肉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因此研究大肠息肉的分布、临床症状、病理类型有重要意义。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大肠息肉的诊断、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院采用肠息肉内镜下切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4年2月—2009年3月在我院采用内镜切除的肠息肉患者34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27例,女121例;年龄19~84岁,平均年龄(42±23)岁;病程6个月~3年;临床表现为便血、腹痛、便秘、消瘦等;其中多发性息肉84例,包括结肠多发性息肉36例,结直肠多发性息肉30例,直肠多发性息肉18例;单发性

息肉264例,包括直肠123例,乙状结肠71例,横结肠和回盲部各18例,升降结肠各17例。息肉多表现为半球形、球形、乳头状和扁平状。

1.2方法 1.2.1采用OlympusEVIS200系列电子肠镜及ERBEICC200型高频电发生仪。如果息肉的直径≤0.5cm,用活检钳钳除整个息肉送病理检查;直径>0.5cm采用高频电发生仪(PSD)套切完整息肉送病理检查,根据息肉大小选择功率,每次通电35s直至息肉被切除,回收息肉送病理检查;直径>2.0cm的巨大息肉,不能一次性切除的,采用分块、分次套切送病理检查。 1.2.2观察不同年龄(19~40岁,>40岁)肠息肉的分布和病理类型。 2结果 本组348例患者,共切除息肉987个,其中多发性息肉140例,779枚;息肉分布情况:直肠355枚,占36.0%,乙状结肠236枚,占24.0%,降结肠121枚,占12.2%,横结肠104枚,占10.6%,升结肠99枚,占10.0,盲肠50枚,占5.0%,回盲部22枚,占2.2%。其中直肠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乙状结肠和横结肠,回盲部所占比例最小。 3讨论 大肠息肉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约占肠道疾病的16.4%~42.6%,并有随年龄增加,发病率增高的趋势[2]。大肠息肉分为非肿瘤性和肿瘤性,其中非肿瘤性息肉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等,这些非肿瘤性息肉无恶变的可能;肿瘤性息肉包括腺瘤和家族性结肠腺瘤样息肉病,上述两种属于癌前病变,与其组织学类型有关;炎性息肉是慢性炎症所导致的黏膜增生性反应;而增生性息是

消化道息肉切除术护理常规

内镜下胃肠息肉摘除术的护理 一、术前准备 1、术前应详细了解病情,询问有无出血性疾病病史,常规测定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计数。年龄大于60岁或原有心脏病患者应作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行心电监护。 2、按常规做好胃肠道的清洁准备,禁食禁饮8~12h。胃息肉治疗者,前一日晚进清淡饮食,行肠息肉治疗者,术前3天进无渣半流质,术前1天进流质;术日晨口服芒硝。肠道准备充分无粪水残留可使视野清晰,利于操作的成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进行腹部检查,向病人说明操作过程,消除顾虑,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4、仔细查看患者上次检查报告,根据息肉类型,具体情况做好仪器及附件的准备,选用合适的胃(肠)镜,高频电发生器、微波手术器,圈套器及氩离子凝固器导管等。术前妥善连接各导线,测试性能完好。 5、术前用药。胃息肉者,口服达克罗宁胶浆10ML,肠息肉者,术前30min肌肉注射杜冷丁50mg、654-2 10mg,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术前针的应用、咽部充分麻醉可使胃肠蠕动减慢,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二、术中配合 1、术中配合要默契,特别是收圈时要慢慢收紧,用力均匀,切忌用力过猛、速度过快而引起机械切割导致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的高低除与息肉的大小、形态,选择的治疗方法是否得当、还与操作者熟练程度密切相关。 2、按常规行内镜检查,发现息肉后,根据息肉的形态、大小和蒂的长短采用不同的摘除方法。有蒂、亚蒂和分叶状息肉宜用圈套器电凝电切。在合适的时机、部位放圈、收圈,和医生密切配合。在收圈过程中要逐步收紧,切忌用暴力和操之过急,同时要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和反应。 3、息肉摘除后,对残蒂观察数分钟,若出血,找准出血点,从血管侧面以肽夹夹住阻断血管以彻底止血,。宽蒂的息肉宜采取微波灼除。将微波探头先行预热,再接触到息肉组织,通电使表层组织发生凝固坏死。创面观察直到无出血为止,对于广基无蒂,直径小于1.5cm者,经内镜活检孔插入氩离子凝固器导管,使导管头端距离病灶上方0.3~0.5cm,启动脚踏开关进行氩离子凝固治疗,每次1~3s。效果较好。密切观察患者一般情况,若息肉数量多,可分次进行治疗。必要时可开放静脉通道补液支持。 三、术后护理 1、术后密切观察病人情况,有无呕血、便血、腹痛等症状,对于一般情况好,创伤小的患者平稳后方可离开,必要时留院观察1~3天。注意观察术后并发症如出血和穿孔。如有发生,应进行对症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