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损坏的原因分析

沥青路面损坏的原因分析
沥青路面损坏的原因分析

沥青路面损坏的原因分析

摘要随着城市交通量日益增大,城市道路路面面临严峻的考验,很多道路沥青路面均呈现出一定的破坏,如裂缝、车辙等现象;有的城市道路甚至当年通车即发生病害,正常维修期大大提前,直接影响车辆的运行,也增大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对此,就其原因作出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沥青路面;破损;分析

路面破损已成为沥青路面的主要危害之一,各级交通管理部门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根据其成因从路面设计,原材料进场到具体施工,有针对性采取一系列预防和改善措施。同时,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从管理部门、设计部门到施工部门,层层重视、层层控制、层层落实。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全面细致地对沥青路面损坏进行分析论述。

1 路面结构分析

根据道路设计图纸,路面结构为:4cm抗滑沥青混合料AK-13;5cm中粒式沥青混合料AC-20;6cm粗粒式沥青混合料AC-30;40cm粉煤灰三渣;15cm砾石砂。此种路面结构为新区市政道路中较常采用的方案,故具很强的代表性。

调查过程中分别在设计桩号K2+080、K4+725及K8+960处钻孔取芯。其结果如下:K2+080处为正常沥青路面,但本段路面破损较多,沥青厚度为13.7cm;K4+725处为桥头,曾大修过,上层沥青厚度为17.7cm,下层沥青厚度为18.5cm,总厚度达36.2cm;K8+960处为正常沥青路面,路面较好,沥青厚度为13.0cm。

2 路面病害分析

1)路面裂缝主要表现为横向裂缝,极少数路段出现轻微纵向裂缝。横向裂缝(见图1)全路段普遍存在,且贯穿整个横断面,裂缝较宽(个别裂缝伴随有网裂),裂缝间距较有规律。对裂缝处进行钻孔,发现基层—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板结状况良好。纵向裂缝(见图2)主要分布在局部路段的个别车道上,裂缝长度短,宽度较窄。

图1 横向裂缝

图2 纵向裂缝

2)部分路段存在沉陷。沉陷横向贯通整个单幅路面,沉陷量在3-7cm。主要是路基局部沉陷引起,但沥青路面未发现有裂缝发生。

3)部分路段已出现明显车辙。由于大型拖车及施工车辆严重超载,所以在平交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碾压推移的原因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碾压推移的原因 通过多年的施工经验,分析了施工过程中造成沥青混凝土推移的原因,主要讨论了粉量过高、沥青用量过高及温度过高对推移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碾压推移是影响沥青混凝土面层工程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经过多年观察与分析研究发现,产生推移主要由混合料中含粉量过高、沥青用量过大、碾压温度过高、级配不好等多种原因造成。本文对引起碾压推移的含粉量过高、沥青用量过大、碾压温度过高这3种原因分别进行论述。 1 沥青混合料中含粉量过高 研究发现,如果混合料中含粉量过高,在强碾压力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的流动性,引起推移。例如,2005年汾柳高速下面层AC-20目标配合比矿粉用量是5.0%,用3000型拌和站拌料,初始做生产配合比时由于出的热料比较少没有代表性,检测热料中0.075 mm以下含量不到2%,此时矿粉采用目标配合中的5.0%掺量。试验段铺筑时未见推移现象,但在随后大量出料正式摊铺时却出现了大面积推移。当时分析推移可能是由于在强碾压力作用下混合料产生一定的流动性的原因所致,主要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就是液态沥青、粉料、0.075颗粒、0.15颗粒、0.3颗粒等,用排除法推断出粉料的影响可能性最大,抽提试验中检测出0.075 mm以下含量达到7.4%,已超过上限。因此将矿粉掺量调整到4.0%,施工现场不再出现大面积推移现象,只有局部推移现象。当把矿粉掺量调整到3.5%,推移现象基本消失。最终把矿粉掺量控制2.5%-3.0%,热料中的0.075 mm通过量也比较合理。在随后的中面层AC-16和上面层AC-13中,矿粉掺量控制在 3.0%-3.5%未发生推移,且满足路面平整度、厚度、高程要求。 2006年西安三环摊铺时同样采用这些措施效果良好。但在同年309国道路面改造工程中,由于工程量比较小,大多使用1000型拌和站,特别是使用煤做燃料时又出现了大面积推移现象。当时发现煤经过燃烧后并非都是粉沫,还有大量没有燃烧彻底的小颗粒状煤,这些小颗粒质量较大,除尘设备很难将其除走,经过集料磨耗进入热料仓后呈现粉状。1000型烧煤拌和站热料检测发现0.075mm通过量竟达到6%以上。在同监理和专家协商后将矿粉掺量调整到2.0%左右,情况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经过长期检测、分析发现混合料中含粉量过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拌和站除尘设备不能很好地把粉尘清除干净,二是在加热、提升、二次振动筛分整个运行过程中粗集料和设备对细集料的高温磨耗作用,致使在热料仓中大量的粉料存在。刚开始做生产配合比时,常常等不到拌和站系统运行正常就进行取样,此时所取热料的0.075 rflrfl通过量还不是很大,因此检测不出这一问题。有时施工方发现了这一问题却心理没底将其进行掩盖,有时是因为监理和业主不同意扣减太多的矿粉用量,还有是出于保守考虑人为加大沥青用量,矿粉用量也相应加大。以AC一16为例,在2005年汾柳高速3000型拌和站检测发现热料中0.075 mm以下含量达3.6%,2006年西安三环4000型拌合站为3.4%,3000型拌和站为、3.8%,309国道1000型拌和站为5.7%,2007年山西省道临么线2000型拌和站为4.9%。以上这些都是烧燃油的拌和站,若烧煤比例还会增大。2006年309国道1000型烧煤拌和站检测时达6.4%,2007年山西省道沁洪线1000型烧煤拌和站为6.9%。在这种条件下即使不加矿粉0.075 mm通过量都能满足要求。实际中各拌和站的含粉量差异较大,拌和站越小除尘效果越差,含粉量就越大。实际中如果忽视这一问题往往会造成混合料中含粉量过高,0.075 mm通过量过大。由于碾压推移和混合料中的含粉量有直接关系,在以后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严密监控热料中的含粉量大小,并根据其含量将矿粉用量做出相应扣减,把它控制在预期范围,以免造成重大损失。 2 沥青用量过大 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监理制度的不断完善,现代施工中沥青用量是经过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严格确定的。沥青用量不宜过大。在实际中拌和站由于事先未进行计量标定造成的损

沥青路面破损分类分级

公路沥青路面破损分类分级及换算系数 注:路面综合破损率(DR )100/100/??= ?=∑∑A K D A D DR ij ij 路面状况指数(PCI ) 412 .015100DR PCI -=(水泥混凝土路面,;砂石路面,) 路面破损状况评价标准

一、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质量标准 1.沥青路面养护质量标准 (1)沥青路面平整度、抗滑性能及路面状况的养护质量标准应符合表4-1 的规定。 平整度、抗滑性能及破损状况的养护质量标准表4-1 注:(1)对于其他等级公路的平整度方差б:沥青碎石、贯入式应取低值,沥青表面处治取中值,碎砾石及其它粒料类路面取高值; (2)对于其他等级公路的平整度三米直尺指标:沥青碎石、贯入式应取低值10,沥青表面处治取中值12,碎砾石及其它粒料类路面取高值15; (3)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可参照高速,一级公路的质量标准。 (2)沥青路面强度的养护质量标准应符合表4-2 的规定。 沥青路面强度的养护质量标准表4-2 (3)沥青路面车辙养护质量标准应符合表4-3 的规定。 沥青路面车辙养护质量标准表4-3 注:对于其他等级公路不对车辙深度作要求。 (4)沥青路面应保持横坡适度,以利排水,各种路面类型的路拱坡度宜符合表4-4 的规定。 沥青路面横坡度表4-4 注:对于高速、一级公路路拱横坡的养护标准可视情况比表列值低% ,其他等级公路的路拱横坡可视公路等级的情况比《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中相应得设计值低% 作为养护标准。 2.大修、中修、改建、专项工程的质量标准 (1)对沥青路面采取大修补强、中修罩面、改建及实施专项养护工程时,除参照本技术规定外,还应参照《公路工程质量检查评定标准》(JTJ071)规定执行。

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

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 1. 沥青路面常见水损害现象 ①唧浆 水透过沥青面层滞留在半刚性基层顶面,在大量高速行车作用下,自由水产生很大的压力并冲刷基层和面层的沥青混合料,造成集料和沥青膜剥离,发生松散,从而使得沥青混合料不再成为一个整体,集料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对基层表面产生撞击,基层中的粉质部分如水泥、石灰、粉煤灰以及土质部分便形成稀浆,通过路面的缝隙向上挤出,这样就会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看到白色的唧浆。 ②坑凼 当自由水侵入并滞留在沥青混凝土的孔隙中,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特别是在降雨过程 中和雨后),行车道上的局部网状裂缝会逐渐松散,松散的石料被车轮甩出而形成坑洞。由于沥青混凝土的不均匀性,坑洞总是首先在局部混凝土孔隙率较大处产生。 ③坑槽 由于出现了唧浆现象使得沥青混凝土整体强度下降。在车辆车轮的作用下,使得松散的沥青混合料向两侧(特别是向外侧)挤出,使轮迹带下陷,同时使其两侧鼓起,形成严重的车辙槽。 2. 沥青路面水损害破坏机理 水损害的机理主要是沥青混凝土路面自身结构破坏。开始由于降雨、路面排水不畅、 地下水毛细上升以及沥青混凝土路面自身的空隙率等因素导致水侵入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以水膜或水气的形式存在,影响了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大大削弱了粘结力。随后在车辆等交通荷载的反复作用下,沥青膜与集料开始产生剥离,进而影响了沥青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导致沥青混凝土开始出现松散,久而久之出现了唧浆、坑凼、坑槽等破坏形式。 3. 影响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的各种因素 ①降水量 降水次数多和降水量大,特别是长时间的降水,空隙率大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自由水进入的机会就会增多,渗透进的量就会增大,容易在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上以水膜或水气的形式存在,进而产生水损害。交通量大小及重车和超重车的比例车辆通过时,面层沥青混凝土的孔隙中或面层与基层交界面上滞留有自由水时都会产生相当大的水压力和抽吸力。车轮经过时产生压挤力,车轮驶离时又产生抽吸力,这两种力的瞬时先后作用能将

沥青路面水损害分析处理

沥青路面水损害分析处理 摘要:本文论述了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原因,并对其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防治沥青路面水损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水损害沥青路面空隙率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ause of the water damage of asphalt pavement, and the factor analy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sphalt pavement water damag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water damage the asphalt pavement air void 1 概述 公路交通在社会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大交通战线的建设者倾全力保障着公路的畅通,为社会营造着舒适畅通的公路交通环境。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公路交通量日渐增多,特种车辆层出不穷,加之气候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各种不同类型的公路路面病害也屡见不鲜。而一些高等级公路的某些路段出现了泛油现象,开始时颜色较浅,并拌有轻微沉陷。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长期下雨后,路面的颜色愈来愈黑,并出现轮迹处路面向两边推挤而隆起,轮迹处继续沉陷,再发展,靠近轮迹的隆起部分破损,很快就出现松散、坑洞。松散的集料表面光溜溜的,沥青膜已剥落贻尽。这些都是典型水损害现象。下面就个人在沥青路面水损害的研究及水损害处理的经验上,谈谈自己的见解。 2沥青路面水损害原因及因素分析 2.1 我国现行规范关于沥青混合料水损害的技术指标 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中规定:按水煮法试验所有的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大于4级;按马歇尔试验所有的沥青混合料残留稳定度大于80%。以及最近,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中已增加了使用简化的洛特曼法间接抗拉强度比TSR不小于70%,存在一些缺陷,还控制不了水损害。如规范本身的关于粘附性指标以及混合料残留马歇尔稳定度的指标,与路面水损害并没有建立起很好的关系。水损害主要是发生在我国南方多雨潮湿地区,而气温低于-21.5℃的北方,降雨量较少,水损害不应是一个严重问题,倒是南方多雨潮湿地区再加上冰冻的地区,十分需要一个更能反映混合料水损害特性的技术指标。 2.2路面压实度不足

沥青路面损坏的处理措施及养护

沥青路面损坏的处理措施及养护 中国沥青网https://www.360docs.net/doc/fe17352699.html, 2011年8月1日 由于高速公路车速快、车流量大、超重车多,加上受外界气候(日光照射、雨雪)等因素的影响,路面病害比一般道路来得快、发展迅速、治理难度大,并随着时间的延长日趋严重,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如何对高速公路路面病害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整治,已成为公路行业新的研究课题,本文就近几年在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病害整治中遇到的病害及其整治措施予以介绍。 一、病害的种类在常见的沥青砼路面病害中,按病害的破损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裂缝类病害龟裂、网裂、各类纵横向裂缝;变形类病害车辙、沉陷、拥包、搓板、波浪;松散类病害松散、剥落、脱皮、坑槽、啃边;其他病害唧浆、泛油、磨光等。 二、病害的成因 裂缝类1.施工因素(1)纵、横裂缝①纵、横裂缝其病症在面层,而病因多数都在基层或土基,桥头填土不佳,桥、涵台与路面接缝也会造成横裂甚至错台。②面层引起的纵、横裂缝,有的是在面层修补时,新旧面层的接合处处理不当,粘结不好,造成边缘裂缝。 ③施工时的填挖交界处,填土压实度不够,或填挖交界处的挖方原地面未挖错台,挖方表面堆积的粘土未翻走,致使填方土基与挖方地面边缘结合处的变形引起面层的纵、横裂缝。 ④路基施工中在路基范围内利用了原有老路,或施工便道等与新填筑的土基接合处,压不实或压实度不一致,在行车使用时,土基变形不一致造成纵、横向裂缝。⑤桥、涵台背填土压不实,或土基填土虽达到路基填土的压实度,而桥、涵的水泥砼部分与土基的接合处出现的不均匀变形或收缩,造成桥、涵台端的横缝或错台。⑥路基压实度不够,引起路基的不均匀变形,也会导致路面的纵向裂缝。2.车辆荷载因素 由于行车荷载的作用而产生的结构性破坏裂缝,称之为荷载型裂缝。3.气候因素主要是由于沥青面层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温度裂缝,包括低温收缩裂缝和温度疲劳裂缝,极端最低温度、降温速率、低温持续时间、降温循环次数是气候条件影响沥青路面温缩裂缝的四大因素。4.路面材料因素沥青和沥青结合料的性质是影响沥青路面温度开裂的最主要原因,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劲度是决定沥青路面是否开裂的最根本因素,沥青劲度又是决定沥青混合料劲度的关键。 变形类1.车辙(1)面层与基层面有不稳定的夹层会形成车辙。(2)车道表面因车辆行驶推移,会产生纵、横向车辙,一般不深,但易积水、破坏路面。(3)基层强度不够,水稳性差,使基层局部下沉而造成车辙。(4)面层压实度不够,空隙率大,车辆行驶或在弯道部分,特别是超重车的行驶产生推移造成车辙。(5)沥青砼的热稳性差,如沥青

沥青混凝土路面推移成因及防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推移成因及防治措施 来源:《中国公路》2005年第15期作者:山西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总公司郝志佩 2005年8月26日9:29 2002年以来,北京顺义区京沈路、滨河路左堤、光明北街、顺平路及部分高速路相继 出现了沥青路面推移的病害,影响道路的使用。经对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推移的原因进行分 析、探讨,发现造成这种推移的主要原因有两个:(1)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强度不够,内部 抵抗外力的作用不强,当受外界干扰应力作用时,形成裂缝,造成部分路面与整体路面分开:(2)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层与层之间粘结不好,相互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不大,当受水平推力 时,沥青混凝土面层能在下层滑动,形成位移。下面笔者结合实际工作体会,从设计、施工 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一下沥青混凝土路面推移的成因及防范措施,以供同行商榷。 设计方面的因素 1.路面下承层(基层)结构设计 路面投入使用后,交通量和超载车辆的增加是影响公路使用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要求下承层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现今路面下承层设计一般采用无机结合粒料基层,无机结合粒料有水泥稳定类和石灰稳定类两大类。相比较而言,水泥稳定类有早期强度形成快、 强度高和稳定性好的特点,能够防止在高轴载交通压力下造成的路面早期沉陷、开裂及引发的路面推移。石灰稳:定类混合料则极易造成路面早期破坏、路面推移等病害。 2.混合料设计 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应通过高温稳定性(车辙试验)、水稳定性(冻融劈裂试验)、低温抗裂性(劈裂试验)这三方面来综合体现,但现阶段路面设计中对混和料的要求往往仅强调其高温 稳定性,对水稳定性(尤其是北方地区)和低温抗裂性却不做具体要求,而水损坏正是造成路 面早期破坏形成推移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3.面层偏薄 在进行县乡道路设计时,由于投资低和道路等级要求不高,在路面厚度设计上往往偏薄, 而目前实际上县、乡道路却承担着非常繁重的交通任务,路面早期推移现象严重,影响正常行车和道路寿命。 4.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研究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7-10-19T17:47:14.14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5期作者:李永川 [导读] 摘要:水损害是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最严重的早期损坏原因之一。文章主要以高速公路为实体依托,对其进行了水损害调查,通过调查分析,拟提出解决水损害的处治措施和实施方案,以期消除或降低水损害对路面结构稳定产生的不利影响。 (天津市辰兴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水损害是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最严重的早期损坏原因之一。文章主要以高速公路为实体依托,对其进行了水损害调查,通过调查分析,拟提出解决水损害的处治措施和实施方案,以期消除或降低水损害对路面结构稳定产生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沥青路面;病害;措施 在对路面早期破坏现象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各国道路科研工作者发现,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现象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的都与水有关,即水的破坏作用是关键因素之一。为此,加强沥青路面水损害问题的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1、道路常见病害分析 1.1沥青路面的裂缝 沥青路面建成后,都会产生各种形式的裂缝。初期产生的裂缝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基本上没有影响,但随着表面雨水的侵入,导致路面强度下降,在大量行车荷载作用下,使沥青路面产生结构性破坏。沥青路面裂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裂缝从表现形式可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三种。 1.2沥青路面的车辙 车辙是路面结构层及土基在行车重复荷载作用下的补充压实,以致结构层材料的侧向位移所产生的累积永久变形。影响沥青路面车辙深度的主要因素是沥青路面结构和沥青混凝土本身的内在因素,以及气候和交通量及交通组成等的外界因素。 1.3沥青路面的水损害 沥青路面在存在水分的条件下,经受交通荷载和温度涨缩的反复作用,一方面水分逐步侵入到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上,同时由于水动力的作用。沥青膜渐渐地从集料表面剥离,并导致集料之间的粘结力丧失而发生路面破坏。 2、沥青路面水损害分析 2.1裂缝 裂缝病害有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网裂三种形式,以下将分别介绍。 (1)纵向裂缝:纵向裂缝一般有两种:一种主要发生在紧急停车带或路肩部位,其形状是沿路肩边缘向内逐步扩大,呈月牙形,这种裂缝容易使路基发生滑移,危险性很大;另一种是发生在行车道部位,多为纵向条带状,裂缝两端未延伸到路堤边缘。 (2)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是与路面中线近于垂直的裂缝,裂缝起初大多出现于路面两侧的硬路肩,逐渐发展而贯通全路幅。贯通裂缝沿路面大致呈均匀分布。横向裂缝通常不是由于荷载作用引起的。 2.2网裂 网裂主要是由于路面的整体强度不足而引起的。一个原因可能是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路基路面压实度不足,路面材料配合不当或未拌和均匀等使沥青与石料粘结性差;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路面出现横向或纵向裂缝后未及时封填,致使水分渗入下层,使基层表面被泡软,在汽车荷载反复作用下,粉浆通过面层裂缝及空隙被压到表面产生唧浆,基层表面被逐步淘空,产生网裂。 2.3坑槽 在开始阶段,雨水由沥青路面大空隙或破损处渗入,停留在基层表面上,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动水冲刷半刚性基层的细料并逐渐形成灰浆,使沥青面层与基层脱开,灰浆被行车荷载挤压,通过面层裂缝或面层混合料中的空隙唧到表面。在产生唧浆的位置,沥青面层产生网裂,接着一些碎裂的小块面层或基层材料被车轮带走,而逐步形成坑洞,并不断的扩大,最后形成坑槽。 3、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处治 3.1路面裂缝的处治方法 对于路面裂缝面积比较集中,但无明显变形,可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或热沥青封层罩面,当然裂缝较严重时可先铺设土工布,再在其上进行热沥青封层罩面。 对于路面基层或路基强度不足而引起的裂缝,一般根据基层的破坏和路基的实际情况,采用挖补法先治理基层、路基的病害,密实稳定后,再处治面层。 3.2路面松散处治方法 对于由沥青结合料散失或脱落,集料之间失去粘结力而出现松散、掉粒等现象,当松散的面积较小时,可以考虑采用喷洒沥青撒料压入的方法;而当面积较大时,应考虑进行乳化沥青封层,或者铣刨一定厚度的面层,重新铺筑热拌沥青混凝土面层。 (2)对于由路面基层强度不足,在行车荷载和雨水的共同作用下导致路面形成较大的坑槽或者大片相互连接的坑槽,先将原有的破损基层挖除,清除干净基层底面上存在的软弱夹层,并超挖5-10cm,再用与原有基层相同的材料或强度和水稳性更好的材料对基层进行修补。 3.3路面变形处治方法 针对此类病害,应结合调查数据及现场取芯分析,采取有效的维修对策;维修的宗旨是把破损的路面从上到下,从面层到基层逐层修理,使面层和基层的强度达到原有设计标准,彻底根治病害,恢复路面正常行驶功能。 3.4沥青路面车撒的治理措施 如果路面受横向推挤形成的横向波形车辙,如果已经稳定,可将凸出的部分削除,在波谷部分喷洒或涂刷粘结沥青并填补沥青混合料并找平、压实。如果由于基层强度不足、水稳性能不好,使基层局部下沉而造成的车辙,应先处治基层。将面层和基层完全挖除。 4、结论 作为沥青路面而言,在世界各国推广采用近百年,从科研设计到方式均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作指导。然而,由于各国气候条件各异、施工手段各异、采用材料各异。因此,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的工程应该采取不同的设计和施工工艺以适应各种变化的情况,从而保证沥青路

沥青路面损坏的处理措施及养护

沥青路面损坏的处理措施及养护 由于高速公路车速快、车流量大、超重车多,加上受外界气候(日光照射、雨雪)等因素的影响,路面病害比一般道路来得快、发展迅速、治理难度大,并随着时间的延长日趋严重,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如何对高速公路路面病害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整治,已成为公路行业新的研究课题,本文就近几年在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病害整治中遇到的病害及其整治措施予以介绍。 一、病害的种类在常见的沥青砼路面病害中,按病害的破损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裂缝类病害龟裂、网裂、各类纵横向裂缝;变形类病害车辙、沉陷、拥包、搓板、波浪;松散类病害松散、剥落、脱皮、坑槽、啃边;其他病害唧浆、泛油、磨光等。 二、病害的成因 裂缝类1.施工因素(1)纵、横裂缝①纵、横裂缝其病症在面层,而病因多数都在基层或土基,桥头填土不佳,桥、涵台与路面接缝也会造成横裂甚至错台。②面层引起的纵、横裂缝,有的是在面层修补时,新旧面层的接合处处理不当,粘结不好,造成边缘裂缝。 ③施工时的填挖交界处,填土压实度不够,或填挖交界处的挖方原地面未挖错台,挖方表面堆积的粘土未翻走,致使填方土基与挖方地面边缘结合处的变形引起面层的纵、横裂缝。④路基施工中在路基范围内利用了原有老路,或施工便道等与新填筑的土基接合处,压不实或压实度不一致,在行车使用时,土基变形不一致造成纵、横向裂缝。 ⑤桥、涵台背填土压不实,或土基填土虽达到路基填土的压实度,而

桥、涵的水泥砼部分与土基的接合处出现的不均匀变形或收缩,造成桥、涵台端的横缝或错台。⑥路基压实度不够,引起路基的不均匀变形,也会导致路面的纵向裂缝。2.车辆荷载因素 由于行车荷载的作用而产生的结构性破坏裂缝,称之为荷载型裂缝。3.气候因素主要是由于沥青面层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温度裂缝,包括低温收缩裂缝和温度疲劳裂缝,极端最低温度、降温速率、低温持续时间、降温循环次数是气候条件影响沥青路面温缩裂缝的四大因素。4.路面材料因素沥青和沥青结合料的性质是影响沥青路面温度开裂的最主要原因,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劲度是决定沥青路面是否开裂的最根本因素,沥青劲度又是决定沥青混合料劲度的关键。 变形类1.车辙(1)面层与基层面有不稳定的夹层会形成车辙。(2)车道表面因车辆行驶推移,会产生纵、横向车辙,一般不深,但易积水、破坏路面。(3)基层强度不够,水稳性差,使基层局部下沉而造成车辙。(4)面层压实度不够,空隙率大,车辆行驶或在弯道部分,特别是超重车的行驶产生推移造成车辙。(5)沥青砼的热稳性差,如沥青的软化点低,60℃的粘度差,沥青混合料的级配不佳,沥青用量过多等,在夏季路面温度高,易形成车辙。2.沉陷。 沉陷是一种表面现象,一般病因都在基层、土基:(1)含水量和空隙比均较大的软基,或含有有机物质的粘性土层,施工时处理不当或未作处理,会造成沉陷。(2)填方路基位于稻田、水网区,地下水位较高,施工时处理不当,造成路基持续下沉,或填料中含有淤泥,大块石填料无法压实,高填方路基分层的压实度不够,短期内难

沥青混凝土路面推移现象的分析与对策

沥青混凝土路面推移现象的分析与对策 1青混凝土路面推移现象产生原因 推移现象的产生一般与基层施工质量、透油层洒布质量、超载车辆比重加大、沥青混合料性能不良等因素有关。在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前,由于基层表面清扫不干净、透层油洒布不均等都会容易造成沥青面层和基层粘结不良。沥青面层建成运营后在大量行车荷载(超载车辆)作用下,由于与基层粘结不良特别在沥青面层施工接缝处开始产生推移,随着时间增长,轮迹带两侧会产生拥包,甚至会出现由于推移而造成的严重裂缝。在基层平整度较差、面层厚度较薄的地段往往由于施工质量等原因,基层不平整会反映到沥青路面上,车辆荷载作用下面层不平整会愈加明显,形成波浪。推移、拥包、波浪往往产生在行车道上,特别是沥青面层只有一层时,由于长期荷载作用下,因基层与沥青面层粘结力较差而产生推移,推移严重时会产生拥包、波浪等破坏。 1.1路面材料 细集料。为了节约建设成本,尽可能就地取材,在沥青混合料拌和施工中采用了当地的风积砂,而这种砂属于细砂,如果混合料级配设计不合理,可能造成风积砂用量过大,使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毯定性严重降低,在高温、重载作用下,易引起路面高温剪切破坏。沥青。由于某些地区经济相对比较落后,公路建设受投资的制约和形响较为严重,在施工中通常采用中轻交通沥青(相当于现标准的C级沥青),标号低,且很少用改性沥青。 1.2污染影响 沥青路面之间或沥青路面与下承层之间由于未能及时施工或交叉施工而造成下承层表面受污染,在铺筑上层时也未能清扫干净,这样在两层之间就形成一个夹层,阻碍了两层之间的结合,导致接合不好产生碾压推移。或者在沥青面层施工时遇雨,未等到下承层彻底干透就进行沥青路面摊铺,使水气存于层间造成上下层之间不能很好粘接,造成碾压推移。 1.3沥青层过薄 沥青层铺筑厚度过薄,特别是当铺筑厚度小于两倍的混合料最大粒径,混合料中的粗集料在碾压过程中就容易发生滚动,从而造成碾压推移。 1.4铺、碾压方式方法的影响 在摊铺过程中,如果摊铺机的夯锤、夯板频率开动过小,致使路面初压功不足,混合料松铺系数过大,摊铺的沥青混合料内摩阻力就会小于压路机碾压的水平推力,造成碾压推移。另外在碾压过程中,压路机行进速度过快、或在未成型路面上急停、速起也会造成碾压推移。为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使成型路面

沥青路面水损害及其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水损害及其防治措施 摘要:当前我国公路建设发展速度迅速,极大提高国内公路运输能力。但是随着车辆超载和公路本身存在的缺陷,沥青路面存在很多破坏,但是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水的作用导致路面产生松散、掉粒、网裂等损害。本文分析了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保证公路质量和使用寿命。 关键词:沥青路面水损害影响因素防治措施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建设发展日新月异。但是由于我国道路运价结构的不合理和高等级道路的管理体系不完善,以及道路设计、施工工艺等多方面因素,车辆超载和渠化交通日益严重,沥青路面耐久性和路面结构的早期破坏问题也日益突出。调查表明,许多高速公路通车一至两年以后,甚至不到一年,其沥青面层就产生了大量麻面、松散、掉粒、卿浆、坑洞、网裂等破坏现象,结构内部剥蚀程度相当严重。这一切都严重削弱了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大大缩短了其使用寿命,阻碍了沥青路面结构及其应用技术的进一步推广。 研究表明,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70%-80%与路面的水稳性有关,即是由水损坏引起的。由于其直接影响路面平整度,降低了路面使用性能和服务质量。因此,水损坏已成为我国沥青路面最严重的破坏形式之一。无论是在湿热的南方,还是寒冷的东北,即使在干旱的西北,在通车后不久,都不同程度出现水损害问题。因此研究如何防止和解决沥青路面水损害问题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和重大的经济意义。 1 沥青路面水损害 沥青路面水损害,是指沥青路面在有孔隙水的工作条件下,由于交通动荷载和温湿胀缩的反复作用,进入路面孔隙的水不断产生动水压力或真空负压抽吸的循环作用,致使水分逐渐侵入沥青与集料的界面,造成沥青膜从集料表面剥落、沥青混合料内部逐渐丧失粘结力、路面结构使用性能下降,并伴随麻面、松散、掉粒、坑洞或唧浆、网裂、辙槽等病害发生,同时诱发其他路面病害的损坏现象。 2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主要类型 (1)水损害破坏发生在雨季,也可能是黄梅季节,也可能是冰雪融化的季节,有时一场大雨就导致路面大面积严重破坏。 (2)行车道破坏严重,超车道一般没有破坏,显然破坏与荷载有关,尤其与重车、超载交通有关。 (3)路面破坏之初一般都先有小块网裂、冒白泡,然后松散成坑槽。

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

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 1.沥青路面常见水损害现象 ①唧浆 水透过沥青面层滞留在半刚性基层顶面, 在大量高速行车作用下, 自由水产生很大的压力并冲刷基层和面层的沥青混合料,造成集料和沥青膜剥离,发生松散,从而使得沥青混合料不再成为一个整体,集料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对基层表面产生撞击, 基层中的粉质部分如水泥、石灰、粉煤灰以及土质部分便形成稀浆,通过路面的缝隙向上挤出,这样就会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看到白色的唧浆。 ②坑凼 当自由水侵入并滞留在沥青混凝土的孔隙中, 在车辆荷载作用下( 特别是在降雨过程中和雨后), 行车道上的局部网状裂缝会逐渐松散, 松散的石料被车轮甩出而形成坑洞。由于沥青混凝土的不均匀性, 坑洞总是首先在局部混凝土孔隙率较大处产生。 ③坑槽 由于出现了唧浆现象使得沥青混凝土整体强度下降。在车辆车轮的作用下, 使得松散的沥青混合料向两侧( 特别是向外侧) 挤出,使轮迹带下陷,同时使其两侧鼓起,形成严重的车辙槽。

2.沥青路面水损害破坏机理 水损害的机理主要是沥青混凝土路面自身结构破坏。开始由于降雨、路面排水不畅、地下水毛细上升以及沥青混凝土路面自身的空隙率等因素导致水侵入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以水膜或水气的形式存在,影响了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 大大削弱了粘结力。随后在车辆等交通荷载的反复作用下,沥青膜与集料开始产生剥离, 进而影响了沥青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导致沥青混凝土开始出现松散,久而久之出现了唧浆、坑凼、坑槽等破坏形式。 3.影响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的各种因素 ①降水量 降水次数多和降水量大, 特别是长时间的降水,空隙率大的沥青混凝土路面, 自由水进入的机会就会增多,渗透进的量就会增大,容易在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上以水膜或水气的形式存在, 进而产生水损害。交通量大小及重车和超重车的比例车辆通过时,面层沥青混凝土的孔隙中或面层与基层交界面上滞留有自由水时都会产生相当大的水压力和抽吸力。车轮经过时产生压挤力,车轮驶离时又产生抽吸力, 这两种力的瞬时先后作用能将滞留在基层顶面以及面层空隙中的水唧出表面, 并促使沥青膜从较大颗粒的集料上剥落, 逐渐使沥青混凝土强度大幅下降直至路面局部松散并形成唧浆、坑洞或车辙。交通量大、重车和超重车在交通流量中的比例高,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水损害严重。 ②原材料性质 沥青的性质:由于在粘性大的沥青中存在较公路工程与运输多的极性物质,并对集料具有良好的浸润性,所以粘性大的沥青与集料粘附性能好,其抗剥落能力较粘性小的沥青强,所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具有更好的水稳定性。

沥青路面损坏病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沥青路面损坏病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发表时间:2010-08-17T15:06:42.153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6月上旬刊供稿作者:吴玉华1 徐海超2 [导读] 空隙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沥青砼实际空隙率小于7%时,沥青砼中孔隙基本不连通,沥青砼基本不渗水 吴玉华1 徐海超2 (1.上饶市公路管理局德兴分局;2.江西省现代路桥总公司) 摘要:结合施工经验,针对沥青路面损坏的类型与特征,从水的侵蚀作用、空隙率、沥青用量、石料质量、冻融、重车与高温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病因,并从改善级配、调整厚度、提高压实度、降低空隙率、控制沥青用量和石料压碎、加强质量检测等方面对沥青路面的损坏进行防治。 关键词:公路透层沥青病情分析防治对策 0 引言 因沥青路面相对于砼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适宜分期修建等优点,故获得广泛应用。施工中,不仅需要完善的施工技术规范,而且要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健全的质保体系,要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及用量。 1 沥青路面损坏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1.1 由于基层强度不足或不均匀产生的沥青路面损坏。这种损坏的主要特征是沥青路面产生网裂或沥青路面发生裂缝后产生的先冒白浆(唧浆),后成坑槽,成片破坏现象。水进入基层起了加快损坏的“催化”作用。 1.2 由于沥青与石料失去粘结力产生的沥青路面损坏。其主要损坏是沥青与石料完全失去粘结力,沥青砼从黑色转化为黄色,砼中已看不到沥青的存在,只有胶泥和石料,弯沉明显增大,车辙加速发展,继而出现连片坑槽,大面积损坏。 1.3 由于超限重车作用产生的加速损坏。沥青路面破坏都有以下共同特点:行车道破坏比超车道严重;流量多的路段比流量少的路段损坏严重。这说明超限重车交通仍是公路受到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1.4 由于沥青砼热稳定性不足产生的损坏。这种损坏主要表现为沥青路面的车辙、泛油、推挤、拥包等。以上损坏类型往往是多种损坏同时产生,相互作用,加速损坏的发展。 2 病因分析 2.1 空隙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沥青砼实际空隙率小于7%时,沥青砼中孔隙基本不连通,沥青砼基本不渗水。因此,要减少水损害,沥青砼实际空隙率应控制在7%以下。然而,由于马歇尔设计空隙率一般控制在4%左右,而规范允许最小压实度为96%,所以事实上按规范要求控制的沥青路面空隙率仍有相当一部分将大于7%,沥青路面处于渗水状态,尤其是当路面压实摊铺厚度与石料最大粒径不匹配时,或铺筑桥面沥青砼时,或沥青混合料摊铺产生离析时,实际空隙率将远远大于7%。另外,试验表明,层间结合处,特别是桥面沥青砼与桥面水泥砼铺装层结合处的空隙率要比摊铺中间的空隙率大得多,如此大的空隙率形成了层间含水层,但又没有真正形成一个是以透水的结构层。道路路面施工和营运过程中渗入空隙中的水往往含有泥砂杂物,泥砂杂物不断沉积在空隙中,导致空隙堵塞,层间不仅不能成为排水层,反而成为吸水层。有些人认为,渗入路面空隙中的水,可以通过设置纵向盲沟,通过横向渗透排出路基之外,但事实上,这是一个误区,首先是路面渗入水的空隙被泥土堵塞的情况下,垂直渗透的速度将比横向渗透速度大得多,渗水路面的水一般处于“吸附”状态,而不是流动状态,尤其是空隙被泥土堵塞时,路面水更是易进难出,在降雨量较大的地区,沥青路面长期处于“饱水”状态。实践证明,施工现场被铲除废弃的压实度不足、空隙率超过7%的路段的泥土,即使在阳光下暴晒多日铲除后,其下卧层仍是潮湿的。全幅铲除的断面,难以有层间排水的可能。水对沥青砼的侵害作用可以从沥青砼的残留稳定度试验得到验证。国外的研究表明,水的长期作用除使沥青砼的稳定度下降之外,还将使包裹在石料表面的沥青产生一定的乳化作用,导致沥青老化加剧。乳化沥青是“水包油”,而这一乳化作用的“油包水”,将使沥青与石料的粘结力下降,沥青砼失去强度。离析问题的最大害处是局部空隙率很大,强度低,由于离析周围的沥青砼可能不渗水,使离析处成为“积水窝”,往往降雨后在离析处仍有“水渍”的现象,说明该处长期受水侵蚀,这也是离析处沥青路面破坏的主要原因。 2.2 沥青用量的影响有的承包商往往为了节省工程费用,采用规范沥青用量±0.3%的低限值-0.3%,现代化的拌和设备要进行这样的控制是比较容易的,殊不知当沥青混合料的级配不稳定时,特别是当混合料中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偏大时,采用这一低限沥青含量将使沥青砼“贫油”。经验表明,小于0.075mm颗粒含量每增加1%,沥青用量至少要增加0.1%。“贫油”的沥青砼除严重影响沥青砼强度和疲劳性能外,最主要的问题是将导致压实困难,水易于渗入结构,从而将大大降低沥青砼的抗水损害能力。 2.3 石料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沥青与石料的粘结性不仅与石料的酸碱性有关,而且与石料表面的微观结构(粗糙度)有关。一般而言,碱性石料比酸性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强,但也有例外,如石灰岩夹杂的方解石与沥青的粘附性只能达到2级,而部分酸性石料,由于有比较粗糙的微观表面,与沥青的粘附性也达到4-5级,显然选择与沥青粘附性强的石料,有利于提高沥青砼的抗水损害能力。方解石含量规范许用值为不大于5%,显得较宽,拟从紧控制,有利于提高沥青砼总体质量。沥青砼在摊铺和碾压过程中石料的压碎程度除与碾压功能和碾压工艺有关外,一般还与石料的压碎值有关。规范规定,沥青路面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8,经验表明当石料压碎值接近28时,在进行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时往往易于压碎。对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调查资料表明,相当一部分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与石料的压碎有关,这可以从钻孔取芯芯样表面石料的破碎情况以及碾压前和碾压后沥青混合料级配的变化反映出来。沥青砼中石料压碎后,某种意义上讲比“花白料”更糟,水易于沿着破裂面进入石料内部,并从石料内部进入沥青与石料的界面,使沥青与石料产生分离,加速了沥青路面的破坏。近年来还多次发现,某些石料在常温和高温作用下以及在干燥和潮湿状态下的压碎值不一样。曾经出现过沥青路面尚未通车,沥青与石料在水的作用下与沥青完全分离而失去强度的情况。 石料的含泥量对沥青路面的质量至关重要,规范规定沥青路面用石料的含泥量应该小于1%。在这里,含泥量往往指小于0.075mm颗粒的含量,而且主要是针对1#-3#料,而对于4#料规范规定0.075mm颗粒的含量应小于15%,问题是要弄清楚这小于0.075mm含量到底是石粉还是泥土。对于1#-3#料,这1%的允许含泥量如果主要是石粉,可能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影响不大,但如果是泥的话,将裹覆于石料的表面,大大降低沥青与石料的粘结性能,使本来与沥青粘附性达到4-5级的石料实际粘附性可能小于2级,从而使沥青砼抗水损害能力下降。特别是对于1#料,以1%的含泥量控制,如果这1%是泥浆的话,这样的石料看起来已很脏了。对了4#料,如果石料场不采用吸尘装置,即使是15%的允许量,要不超过已是很不容易了,加之集料在拌和场又极易受“二次污染”,很难说不超标,沥青路面施工承包商往往会有这样的想法,即4#料中小于0.075mm颗粒含量多一些没关系,可以通过拌和楼的吸尘装置把粉尘吸出来,甚至把回收粉料当矿粉使用,而事实上,吸尘装置并不能把粉尘吸干净,一般约有1%-2%,甚至更多的粉尘吸不干净,裹覆于石料表面的泥浆更是无法吸出,当保留在

沥青路面推移拥包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推移拥包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简介:沥青路面具有行车舒适、振动小和噪音低等优点,在我国的公路路面中占绝对的比例。但就已建公路而言,有的路面第一年建成,当年或第二年就出现部分推移和拥包,严重影响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本文就其原因做了分析。 ?关键字:沥青路面,推移,拥包,形成原因,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属柔性路面,它具有行车舒适、振动小和噪音低等优点,在我国的公路路面中占绝对的比例。但就已建公路而言,有相当部分没有达到预期的使用功能,存在使用期达不到设计使用年限的问题。有的路面第一年建成,当年或第二年就出现部分推移和拥包,严重影响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在社会和经济上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和影响。 1、沥青路面推移拥包的现象 沥青路面的破坏有很明显的阶段性。从现象上看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平整度有很小的变化,需仔细观察才能发现,路面出现波浪式皱纹;第二阶段平整度明显变差,路面出现一个挨一个的直径5cm~20cm的小疙瘩;第三阶段是开裂、推移拥包阶段,路面上出现与路中心线成20°~50°夹角的裂缝,锐角方向与行车方向一致,路面边缘出现一隆起带,隆起带内混合料粘结性差,呈松散状。 2、沥青路面推移拥包的原因分析 沥青路面产生推移拥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交通量的大小、车辆超载情况温度、路线线型、路面设计、路面材料、路面施工工艺及施工机械水平等。笔者经过多年的观察和思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2.1超限超载车辆对路面的影响 有资料表明:超载30%时.换算系数为满载的3.131倍超载60%时换算系数为7.725倍,超载100%,时换算系数为20.393倍。在沥青路面运行早期,沥青混合料中的颗粒构成尚不稳定,处于微移动阶段,沥青路面结构层的抗弯拉强度及抗冲击强度均没有达到最佳值。而早期重型车的通行使结构层的拉应力远远大于沥青面层的抗弯拉强度.经车轮重复碾压,

沥青路面水破坏原因分析与设计探讨

沥青路面水破坏原因分析与设计探讨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沥青路面水破坏原因分析与设计探讨原因分析: 1、造成水破坏的因素。沥青路面产生深刻会破坏的外因主要有交通量、交通组成、降雨量以及不尽完善的路面排水系统。进十年来,重载车辆特别是大幅度超载车辆日益显着增加,其后轴载从额定的100KN增加到180KN以上;轮胎冲气压力从额定的0.7Mpa增加到0.9Mpa以上。其作用的直接结果是路面裂缝的产生和扩展,路面开裂破损后,雨水下渗,产生冻涨、翻浆等水破坏,如果不及时养护维修,其破损面积会逐年增大。沥青路面产生水破坏的内因可以归纳为排水设施不完善、沥青混和料空隙率过大、路面渗水、路面压实度不足、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能力不足、厚度偏薄等。我国的沥青路面设计方法一般不考虑路面结构层的排水问题。 2、水进入路面层不可避免。汽车行驶在沙地中,随着汽车向前行进轮胎下的沙子也在动,使一部分沙子被理轮胎挤到两侧,少部分沙子被轮胎压在下面。同样的道理,路面上的水大部分被高速行驶的汽车的轮胎溅到路边(从波型梁护栏上的水滴即可知),还有很少一部分水被挤压而进入路面沥青层中。即使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凝土面层,如果沥青混合料的不均匀性较大、局部面积的实际空隙率较大、施工质量控制不好也会造成局部路段的水破坏。我国早期建成的沈大、京石、京塘等高速

公路都采用沥青路面技术规范中的I型沥青混凝土面层,但都未能避免水破坏的产生。只要水侵入并滞留在沥青混凝土的空隙中,不管是传统的纯立即请混凝土还是改性沥青或加抗剥落剂的SMA,在大量行车的作用下,都会立场声沥青剥落现象,并产生水破坏。 3、半刚性基层强度高,容易开裂,反射到路面会加速水破坏。我国的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基本上采用半刚性基础结构,其干缩性和温缩性相对较大,故其施工碾压、养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裂缝。在冬季突然降温时基层的裂缝会因为温度收缩而继续拉裂,将给同样产生温度收缩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一个附加拉应力,两个拉应力叠加一旦超过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沥青混凝土将产生温度型反射裂缝。下雨时,雨水沿裂缝进入,滞留在半刚性基层与面层之间,很难排走,加之车辆的高速行驶与压迫,路面结构层的受力情况一定会发生变化。过的高速公路重交通路面大多采用柔性结构,虽然沥青用量较大,造价相对较高,但很少出现路面早期破坏现象。 设计探讨:防止路面水下渗的办法,一是封(堵),二是排。现在的问题是沥青面层本身封不住水,基层又不透水,透层油或下封层也不能完全进入沥青层内部。而我们的路面设计一般不考虑结构层内部的排水,相反在设计中埋置路缘石、现浇混凝土坡形护肩、更阻碍了路面渗水的排出(桥面上路面破坏尤为严重)。高速公路沉降严重的路段开挖湖,水多集中在路面边缘,排水不畅通,而且养护部门对边坡采用浆砌

沥青路面损坏类型及原因分析

1 沥青路面损坏类型及原因分析 (1)裂缝。沥青作为一种感温性非弹性材料,如遇到气候或温度变化,就会产生热胀冷缩的现象,如沥青收缩强度与路面抗拉强度存在较大差异时,则会引起裂缝。当路面的承受力下降,不能够承担车辆的反复荷载,从而导致路面疲劳产生裂缝,或由于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而形成。沥青路面一旦出现裂缝,就意味着路面已经被损坏,且损害程度将不断加剧。如图一、二所示。 (2)车辙。车辙是车辆长期行驶形成的车轮压痕,车辙可以反应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和路面安全及使用周期。车辙对沥青路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路面变形、破坏路面整体强度、影响车辆稳定性。沥青路面的车辙是由于路面基层及路基因荷载超过路面各层的强度,在沥青面层以下的各结构层间发生永久性变形。如图三所示。 (3)松散剥落。其产生原因,一是由于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偏少,油石比偏低,导致沥青与集料间的粘结性差:二是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混合料加热温度过高,导致沥青老化失去粘性,进而发生松散剥落,如图四所示。三是集料颗粒被足够厚的粉尘包裹,导致沥青模粘结在粉尘上:四是沥青混合料拌合时沥青温度过高,形成沥青老化、松散:与此同时,基层强度松软、骨料选择错误、水损害均能导致沥青路面出现松散剥落。 (4)表面磨光。沥青路面的表面磨光及其导致的路面抗滑性能下降是道路交通安全领域密切关注的路面质量问题,其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沥青路面使用时间过久,在车辆的反复碾压摩擦下导致沥青面层表面磨光;另一方面是混合材料的质量不达标,质地软弱,矿料级配不合理,沥青用料偏多等等。 2 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 1 施工人员素质 市政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主导因素之一就是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因为施工人员的疏忽和操作失误,很可能导致沥青出面出现裂缝、剥落等质量问题。某些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施工人员管理松散、缺少系统规范管理体系,这一问题已经屡见不鲜。使得施工现场出现责任落实不到位,施工监管不严密,施工人员不能严格按照质量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均可能对沥青路面摊铺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2. 2 设备配置不合理 施工设备的管理主要是设备的选择、配置、使用及养护等方面的管理,设备配置不合理会直接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外观。例如,摊铺机与运输车辆不协调,导致摊铺过程中,出现时铺时停的现象。沥青路面施工要求摊铺机以均匀速度运行,摊铺过程应避免和运输车辆发生激烈碰撞,影响摊铺机的摊铺质量。同时,如果摊铺机运行速度如未进行严格控制,也会导致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使沥青路面平整度受到影响,路面密度与施工标准也会存在一定差异。沥青路面压路机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钢轮压路机,一种是胶轮压路机,在实施碾压时必须对两种压路机进行合理应用与配置,确保压路机速度的适宜控制,防止紧急停止现象的发生,避免因压路机运行速度导致材料破碎现象的发生,更好的保证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压路机配置不合适,分工不清,在不同碾压阶段应用同类型压路机进行施工,会对沥青路面的整体质量产生影响。 2. 3 材料管理不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