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第二章 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第二章 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第二章:植物组培培养快速繁殖

目的要求:

1.掌握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设计;掌握组织培养常用的实验仪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2.掌握培养基的种类、特点;掌握基本培养基的配方;一般掌握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和适宜的剂量;掌握培养基母液和常用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和步骤;熟练掌握培养基的灭菌方法;一般掌握培养基的筛选办法。

3.了解组培快繁的类型,重点掌握无菌培养物的建立。

4.掌握植物组培快繁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难点:基本培养基的配方;培养基母液和常用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和步骤;培养基的灭菌方法;培养基的筛选办法。

第一节植物组培快繁的工厂化生产设施

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工作之前,首先应对工作中需要哪些最基本的设备条件有个全面的了解,以便因地制宜地利用现有房屋,或新建、改建实验室。实验室的大小取决于工作的目的和规模。以工厂化生产为目的,实验室规模太小,则会限制生产,影响效率。在设计组织培养实验室时,应按组织培养程序来设计,避免某些环节倒排,引起日后工作混乱。植物组织培养是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进行的。要做到无菌的条件,首先需要一定的设备、器材和用具。

一个标准的组织培养实验室应当包括:普通实验室(洗涤室、培养基配制室)、无菌接种室、恒温培养室、观察培养情况并作记录的细胞学实验室等。在实际中可结合可行条件,合并一部分。实验室的大小和设置可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和规模自行设计,其中最主要的是无菌操作室和恒温培养室。

一、植物组培快繁场地设计

(一)组培快繁场地的选择

无菌环境,周围安静、无污染,阳光充足,无高大建筑物遮挡,交通便利。

(二)组织快繁厂房的设计

1.药品贮藏间

面积10~15m2,需终年保持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好的通风干燥条件,同时需要遮光。

2.药品配制间

面积15m2左右,需抗盐酸、牢固、平稳,具有较好抗震性的试验台。

3.玻璃器皿洗涤间(cleaning room)

面积20m2左右,本室主要用于组织培养所需玻璃器皿等仪器的清洗、干燥和贮存。室内应配备大型水槽,最好是白瓷水槽。为防止碰坏玻璃器皿,可铺垫橡胶。上下水道要畅通。备有塑料筐,

用于运输培养器皿。备有干燥架,用于放置干燥涮净的培养器皿。

4.培养基制作间

面积3m2培养基配制室则负责培养基的配制、分装、包扎和高压灭菌等工作。为完成培养基的制备工作,该室还应配备以下仪器设备:

1)大型工作台:其高度应方便配制工作。

2)药品柜:用于放置常用药品。

3)普通冰箱:主要用于贮存母液、各种易变质、易分解的化学药品以及植物材料等。

4)电子分析天平和托盘天平电子分析天平:

用于称取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激素等微量药品精确度为0.0001g;托盘天平用于称取用量较大的糖和琼脂等,其精确度为0.1g。天平应放置在干燥、不受震动的天平操作台上。

5)电蒸馏水器

电蒸馏水器,采用硬质玻璃或金属制成。蒸馏水用于配制母液或培养基,配制培养基可用自来水来代替,若实验要求严格的话,则须用蒸馏水。

6)磁力搅拌器

磁力搅拌器用于加速搅拌难溶的物质,如各种化学物质、琼脂粉等。磁力搅拌器还可加热,使之更利于溶解。

7)恒温水浴锅

恒温水浴锅用于难溶药品的溶解、琼脂的溶化等。

8)电炉或电饭锅

电炉的功率为1500或2000W,并配有铝锅。电饭锅的功率1000W,用于琼脂的溶化。

9)酸度计

组织培养中培养基pH值的准确度是十分重要的,应当使用酸度计,若无酸度计,也可使用pH 试纸进行粗测。

首次使用酸度计前,应用标准液调节定位,然后固定。测量pH值时,待测液必须充分搅拌均匀。如果培养基温度过高,测量时要调整pH值计上的温度扭使之和培养基温度相当。注意保护好玻璃电极,用后电极应用蒸馏水冲洗净,盖上电极帽。

10)培养基分装设备

小型操作时可采用烧杯直接分装。大型实验室可采用医用“下口杯”作为分装工具,在“下口杯”的下口管上套一段软胶管,加一弹簧止水夹,使用时非常合适。更大规模或要求更高效率时,可考虑采用液体自动定量灌注设备。

11)烘箱

用于干燥洗净的玻璃器皿,也可用于干热灭菌和测定干物重。用于干燥需保持80-100℃;进行干热灭菌需保持150℃,达1-3h;若测定干物重,则温度应控制在80℃烘干至完全干燥为止。12)盛装器皿

用于药品的溶解、贮备、熔化等,如烧杯、试剂瓶等。

13)计量器皿

母液的配制、药液的分装、吸取等,如10ml、25ml、50ml、100ml、200ml、500ml、1000ml 的量筒,25ml、50ml、100ml、200ml、500ml、1000ml、2000ml的容量瓶,0.1ml、0.2ml、0.5ml、1ml、5ml的移液管。

14)过滤器械

如细菌过滤器,用于不耐高温物质(玉米素、吲哚乙酸、某些维生素等)的过滤。

15)其他器皿

滴瓶、称量瓶、玻璃棒、漏斗、玻璃管、注射器等实验室常备器皿。

5.消毒灭菌操作间

面积在30m2左右,主要仪器有高压灭菌锅,用于进行培养基和器械用具的灭菌。小规模实验室可选用小型手提式高压灭菌锅。如果是连续的大规模生产,应选用大型立式的或卧式的高压灭菌锅。通常以电作能源。

6.试管苗无菌转接操作间(transfering room)

接种室是进行植物材料的分离、消毒、接种及培养物转移的一个重要操作室。其无菌条件的好坏对组织培养成功与否起重要作用。

在工作方便的前提下,接种室宜小不宜大,一般40-50m2,要求地面、天花板及四壁尽可能密闭光滑,易于清洁和消毒。除通风口、入口外,均应密封。配置拉动门,以减少室内外空气的对流,污染室内环境。

接种室要求干爽安静,清洁明亮。在适当位置吊装1-2盏紫外线灭菌灯,用以照射灭菌。最好安装一小型空调,使室温可控,这样可使门窗紧闭,减少与外界空气对流。

接种室应设有缓冲间,面积2m2为宜。室内放置有工作服、工作帽、拖鞋等物品,进入无菌操作室前在此更衣换鞋。缓冲间可使工作人员进入无菌操作室之前有一个过渡,最好安一盏紫外线灭菌灯,用以照射灭菌,,以减少工作人员进出时带人接种室杂菌。

工作前,工作台用2%的新解洁尔灭擦洗,无菌室内的紫外灯要照射20分钟,室内应定时用消毒药品消毒(①每平方米需2毫升与过量的高锰酸钾混合产生的蒸汽消毒;②70%的酒精或0.5%苯酚喷雾降尘、消毒)。

接种室的主要设备及用具有:

1)接种箱

在投资少的情况下,可以用接种箱来代替超净台。接种箱依靠密闭、药剂熏蒸和紫外灯照射来保证内部空间无菌。但操作活动受限制,准备时间长,工作效率低。

2)超净台cleaning table

3)解剖镜

解剖镜种类较多,用于分离微茎尖可采用双筒实体解剖镜。双筒解剖镜在分离茎尖等较小组织时,便于观察、操作,通常放大5-80倍。放大40倍以上操作需要有相当熟练的技术和较好的工具。为进行操作,要有照明装置。解剖镜上带有照相装置,根据需要随时对所需材料进行摄影记录。4)无菌操作用的器具

按单人超净台上用量有:酒精灯1个;20-25cm长的医用镊子1把;4号解剖刀1把,解剖刀片若干;15cm医用剪1把;250ml广口瓶1只,内放酒精,用于浸泡镊子、刀、剪等;用于架放灼烧过的刀、镊子的小架。

7.试管苗无菌培养间(culturing room)

培养室是将接种的材料进行培养生长的场所。培养室的大小可根据需要培养架的大小、数目、及其他附属设备而定。其设计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节省能源为原则。高度比培养架略高为宜,周围墙壁要求有绝热防火的性能。

培养材料放在培养架上培养。培养架大多由金属制成,一般设5层,最低一层离地高约l0cm,其他每层间隔30cm左右,培养架即高1.7m左右。培养架长度都是根据日光灯的长度而设计,如采用40W日光灯,则长1.3m,30W的长lm,宽度一般为60cm。每层上方装有2~4支日光灯管,灯管距上层隔板约4~6厘米,灯管间距20厘米,此时光强度最大可达2000lx~3000lx,能够满足大多数植物的光照需求。

培养室最重要的因子是温度,一般保持在20-27℃左右,室内要备有产热装置、安装窗式或立式空调机,以调节室温。由于热带植物和寒带植物等不同种类要求不同温度,最好不同种类有不同的培养室。室内湿度也要求恒定,相对湿度以保持在70%-80%为好,可安装加湿器。光照是植物生长必需的条件之一。室内必备有光照设备,可安装定时开关钟以控制日光照时间。一般需要每天光照10-16h也有的需要连续照明。短日照植物需要短日照条件,长日照植物需要长日照条件。现代组培实验室大多设计为采用天然太阳光照作为主要能源,,这样不但可以节省能源,而且组培苗接受太阳光生长良好,驯化易成活。在阴雨天可用灯光作补充。

(三)试管苗驯化移植大棚

1.日光温室

2.智能型连栋式温室

二、植物组织快繁应用的设备和仪器

(一)主要仪器设备

1.超净工作台cleaning table

优点是操作方便自如,比较舒适,工作效率高,准备时间短。开机20分钟即可操作,可进行长时间使用。在工厂化生产中,接种工作量很大,需要经常长久地工作时,超净台是很理想的设备。超净台功率在145-260W左右,它装有小型鼓风机,使空气穿过一个前置过滤器,在这里把大部分空气尘埃先过滤掉,然后再使空气穿过一个细致的高效过滤器,它除去了大于0.3um的尘埃、细菌和真菌孢子等,最后以较洁净的气流吹到工作台面。超净空气的流速为每分钟24-30m,这已足够防止附近空气袭扰而引起的污染,这样的流速也不会妨碍采用酒精灯对器械等的灼烧消毒。在这样的无菌条件下操作,就可以保证无菌材料在转移接种过程中不受污染。超净台分水平式和垂直式二种型号。

2.空调机

3.除湿机

4.恒温培养箱

供光照培养所用。多用于外植体的分化培养和试管苗生长之用。有可调湿与不可调湿种。

条件许可的话还可以采用程控全自动调湿调温控光的人工气候培养箱,来进行植物组培和试

管苗繁殖。

5.干燥箱

6.高压蒸汽灭菌锅

用于培养基、蒸馏水和接种器械的灭菌消毒等。其种类有:大型卧式、中型立式、小型手提式、电脑控制型等多种型号,可根据自己的工作规模和经济实力适当选用。一般实验室中常用小型手提式蒸汽灭菌锅。

7.冰箱

8.天平

用于称取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激素等微量药品精确度为0.0001g;托盘天平用于称取用量较大的糖和琼脂等,其精确度为0.1g。天平应放置在干燥、不受震动的天平操作台上。

9.显微镜

10.水浴锅

11.摇床与转床

在进行液体培养时,培养材料侵入培养液中,会引起氧气供应不足。为改善通气条件

常用摇床或旋转床。前者作每分钟120次的水平往复式振荡,以促进培养液溶解空气,

同时培养材料的上下翻动可以消除植物的相中例行。如在兰花组培时,利用摇床可以

是兰花的原球茎得以快速繁殖。旋转床可以使固定在其转盘上的培养物作每分钟360

度的旋转,使其上下沉浮,以增加其与空气的接触机会。

12.酸度计

(二)小型设备及器皿

1.试管苗培养瓶

在组织培养中配制培养基和进行培养需大量的玻璃器皿。要求由碱性溶解度小的硬质玻璃制成,以保证长期贮存药品及培养的效果;培养用的还要求透光度好,能耐高压高温,能方便放人培养基和培养材料的器皿,根据培养的目的和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种类、规格的玻璃器皿。其中以试管、三角瓶、培养皿等使用较多。

最常使用的是三角瓶,规格有l00ml,250ml,500ml等,一般使用l00ml三角瓶,无论静止或振荡培养皆适用。其培养面积大,利于组织生长,受光也比试管好。由于瓶口较小,亦不易污染。

培养皿常用9、12cm直径等规格,要求上、下能密切吻合。这在游离细胞、原生质体、花粉等的静置培养、看护培养、无菌种子的发芽、植物材料的分离等都需采用。

试管常用18m m×l80mm或20mm×200mm规格。可用于培养较高的试管苗,另外也不易污染。

培养器皿还可就地取材,采用一些代用品。工厂化生产可采用广口的200ml罐头瓶,加盖半透明的塑料盖,由于瓶口大,所以大量繁殖时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也减少了培养材料的损伤。但缺点是易引起污染。

目前,培养容器和制备培养基所需的玻璃器皿逐渐被塑料器皿所代替。塑料容器具有质轻、透明、不易破碎、成本低等优点,如培养容器多为平底方盒形,可提高培养空间利用率的植株数,并能一层层地叠摞起来,从而节约空间。这类塑料制品多是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能耐高温,可进行高压灭菌。有些产品为一次性消耗品,不但可节省洗涤人工,还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一次性塑料容器或带螺丝帽的玻璃瓶,无须另外配盖,使用时比较方便。

瓶口封塞可用多种方法,要具有一定的通气性和密闭性,以防止培养基干燥和杂菌污染。以前封口常用棉塞。但这种封口办法夏季极易污染,且不易保持培养基的湿度。现在多采用聚丙烯塑料薄膜作为封口,以线绳结扎或橡皮圈箍扎。为了增加通气性,可在里面衬一层硫酸纸或牛皮纸。这样经济方便,且通气好。也可采用专用的封口膜。

在组织培养中配制培养基,贮藏母液,材料的消毒等需要各种化学实验用的玻璃器皿,包括100ml、250ml、500mi、1000ml烧杯;l0ml、l00ml、1000ml量筒;l00ml、1000ml试剂瓶(棕色)等等。

2.分注瓶

3.移液管

4.细菌过滤器

溶液中有些生长调节物质以及有机附加物质,如吲哚乙酸等,在高温条件下易被分解破坏,可用细菌过滤器来除菌。在过滤灭菌时需要一套加压(注射器)或减压吸滤设备。

5.玻璃器皿

(三)金属器械用具

1.镊子(forceps)

常应用医疗上的镊子。根据操作需要有各种类型,若用l00ml的三角瓶作为培养瓶,可用20cm 长的镊子。镊子过短.容易使手接触瓶口,造成污染。镊子太长,使用起来不灵活。如在分离茎尖幼叶时,则用钟表镊子。尖头镊子适用于解剖和分离植物叶表皮组织;枪形镊子,由于其腰部弯曲,适合于转移外植体和培养物。

2.剪刀(scissors)

可采用医疗五官科用的中型剪刀,由大、小解剖剪和弯头剪。主要用于切断茎段、叶片等。弯形剪刀的头部弯曲,可以深入到瓶口中进行剪切。

3.解剖刀

有活动的和固定的两种。前者可以更换刀片,适用于分离培养物;后者适用于较大外植体的解剖。切割较小材料和分离茎尖分生组织时,可用解剖刀。刀片要经常调换,使之保持锋利状态,否则切割时会造成挤压,引起周围细胞组织大量死亡,影响培养效果。

4.接种工具

解剖针可深入到培养瓶中,转移细胞或愈伤组织。也可用于分离微茎尖的幼叶,可以自制。5.钻孔器

(四)其他用具

电炉、微波炉、大型塑料桶、搪瓷盘或塑料筐

第二节植物组培快繁的程序

植物组织培养的成功与否,除了培养材料本身的因素以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培养基的选择。培养基(culture medium)是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基质。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不同种植物的组织对营养有不同的要求,甚至同一种植物不同部位的组织对营养的要求也不相同,只有满足了它们各自的特殊要求,它们才能很好地生长。因此,没有一种培养基能够适合一切类型的植物组织或器官,在建立一项新的培养系统时,首先必须找到一合适的培养基,培养才有可能成功。在植物组织培养历史进程中,事实上也紧密地伴随着培养基的研制史。对植物的营养要求的不断认识,对已有培养基的改进,或者将新发现的植物激素、新的有益成分应用于培养基之中,都大大促进了组织培养研究的迅速发展,取得越来越多的成功。

目前,无论是液体培养还是固体培养,大多数植物组培中所用的培养基都是由无机物、碳源和能源物质、维生素、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以及附加物等几大类物质构成。

一、培养基配方及其成分

(一)常用培养基的配方

培养基有许多种类,根据不同的植物和培养部位及不同的培养目的需选用不同的培养基。

培养基的产生最早是Sacks(1680)和Knop(1681),他们对绿色植物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植物从土中主要是吸收无机盐营养,设计出了由无机盐组成的Sacks和Knop溶液,至今仍在作为基本的无机盐培养基得到广泛应用。以后根据不同目的进行改良产生了多种培养基,自1937年White建立第一个植物组织培养基以来,许多研究者报道了各种植物组织培的培养基,其数量可达数十种。White培养基在40年代用得较多,现在还常用。而到60和70年代则大多采用MS等高浓度培养基,可以保证培养材料对营养的需要,并能生长快、分化快,且由于浓度高,在配制、消毒过程中某些成分有些出入,也不致影响培养基的离子平衡。

培养基的名称,一直根据沿用的习惯。多数以发明人的名字来命名,如White培养基,Murashige 和Skoog培养基(简称MS培养基),也有对某些成分进行改良称作改良培养基,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培养基有几十种,常用的培养基及特点如下:

1.MS培养基

它是1962年由Murashige和Skoog为培养烟草细胞而设计的。特点是无机盐和离子浓度较高,为较稳定的平衡溶液。其养分的数量和比例较合适,有加速愈伤组织生长的作用,可满足植物的营养和生理需要。它的硝酸盐和氨盐含量较其他培养基为高,比例也比较合适,也不需要添加更多的有机附加物。因此广泛地用于植物的器官、花药、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效果良好。有些培养基是由它演变而来的,与之相近的还有LS(Linsmaier和Skoog,1965)培养基与RM(田中,1964)培养基。其基本成分与MS培养基相同,前者则去掉了甘氨酸、盐酸吡哆素和烟酸;后者把硝酸铵

的含量提高到了4950mgl/L;把磷酸二氢钾提高到510mg/L。

与MS培养基相比,于1943年设计,1963年作了改良。White改良培养基,提高了MgSO4:的浓度和增加了硼素。其特点是一个无机盐浓度较低的培养基.无论是在生根培养、胚胎培养还是一般的组织培养时都有较好的效果。

2.B5培养基

是1968年由Gamborg等为培养大豆根细胞而设计的。其主要特点是含有较低的铵,该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对不少培养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从实践得知有些植物在B5培养基上生长更适宜,如双子叶植物特别是木本植物。

3.SH培养基

该培养基于1972年由Schenk 和Hidebrandt设计,其营养成分与相似,其中将(NH4)2S04 改用NH4H2P04 。该培养基在不少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的组培中应用效果较好。

4.N6 培养基

是1974年由我国的朱至清等为水稻等禾谷类作物花药培养而设计的。其特点是成分较简单,KNO3和(NH4)2SO4含量高且不含钼。在国内已广泛应用于小麦、水稻及其他植物的花药培养和其他组织培养。

5.KM-8P培养基

它是1974年为原生质体培养而设计的。其特点是有机成分较复杂,它包括了所有的单糖和维生素,广泛用于原生质融合的培养。

6.VW培养基

VW培养基是V acin 和Went 在1949年设计的。该培养基的总离子强度稍低些,适用于气生兰的组培。营养成分—磷是以磷酸钙的形式供给,配制时应先用1mol/L HCl将其溶解后再加入混合液中。

7.马铃薯简化培养基

马铃薯简化培养基是为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村农科站和中学而设计的。每1000ml马铃薯简化培养基的价格只相当于MS培养基的20%左右,既经济又实用材料易得,有利于组培技术的推广与普及。{配方:按配制每升培养基称取马铃薯200g,洗净、削皮,切成小块,加一定量的蒸馏水煮沸半小时,用两层纱布过滤。余下的残渣再煮一次,过滤。两次滤液加在一起不超过培养基总体积的45%,然后加入其它附加成分。培养小麦花药加蔗糖9%,铁盐与培养基相同。2,4-Dmg/L,激动素0.5mg/L。以绵砂糖(40%)替代蔗糖,以食用淀粉(60g)作凝固剂,将PH值调至5.8左右}。也有人按照上述这些培养基的成分和浓度将它们分为以下四个基本类型:

1)含盐量较高的培养基

以MS培养基为代表,其特点是无机盐浓度高,特别是硝酸盐、钾离子和铵根离子含量丰富。元素平衡较好,缓冲性强。微量元素和有机成分齐全且较丰富。与MS培养基相似的还有LS培养基、BL培养基、ER培养基等等。

2)硝酸钾含量较高的培养基

如B5培养基、N6培养基、SH培养基等。其特点是盐分浓度较高,铵态氮含量较低,盐酸硫胺素和硝酸钾含量较高。

3)中等无机盐含量的培养基

如Nitsch培养基、Miller培养基、H培养基等。特点是大量元素的含量约是MS培养基的一半,微量元素种类少但含量较高,维生素种类较多。

4)低无机盐含量的培养基

包括White培养基、WS培养基、HE培养基等。其共同特点是无机盐含量低,约是MS培养基的四分之一,有机成分也较低。

(二)培养基的成分

培养基的成分主要可以分水、无机盐、有机物、天然复合物、培养体的支持材料等五大类。1.无机盐类(inorganicelement)

培养基中的无机营养素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1)大量元素

指浓度大于0.5mmol/L的元素,有C、H、O、N、P、K、Ca、Mg,S、Cl等。其作用是:①氮

N是蛋白质、酶、叶绿素、维生素、核酸、磷脂、生物碱等的组成成分,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在制备培养基时以硝态氮(NO3-N)和氨态氮(NH4-N)两种形式供应。大多数培养基既含有NO3-N又含NH4-N。NH4-N对植物生长较为有利。供应的物质有KNO3、NH4NO3、Ca(NO3)2等。有时硝态氮为主,另外补加(NH4)2SO4以满足酸性植物的需要,该物质也是植物胚胎发生的必需因素之一.一般情况下,营养培养基中至少需要含有各为25mmolL-1的硝酸盐和钾盐,铵盐的含量超过8mmolL-1是对培养物有毒害作用,但对常规的愈伤组织培养和细胞悬浮培养来说,若硝态氮和铵态氮同时存在,则培养基中的总氮量可提高到60mmol L-1。

②磷

P是植物必需的元素之一,是磷脂的主要成分。而磷脂又是原生质、细胞核的重要组成部分。磷也是A TP、ADP等的组成成分。在植物的生理过程中参与核酸、蛋白质的合成、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能量的贮存、转化与释放等。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向培养基内添加磷,不仅增加养分、提供能量,而且也促进对N的吸收,增加蛋白质在植物体中的积累。常用的物质有KH2PO4

或NaH2PO4等。

③钾

K对碳水化合物合成、转移、以及氮素代谢等有密切关系。K增加时,蛋白质合成增加,维管束、纤维组织发达,对胚的分化有促进作用。但浓度不易过大,一般为1-3mg/L为好。制备培养基时,常以KCl、KNO3等盐类提供。

④镁、硫、钙

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又是激酶的活化剂;S是含S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成分。它们常以MgSO4·7H2O提供。用量为1-3mg/L较为适宜;Ca是构成细胞壁的一种成分,Ca对细胞分裂、保护质膜不受破坏有显著作用,常以CaCl2·2H2O提供。

(2)微量元素

指小于0.5mmol/L的元素,包括Fe、B、Mn、Cu、Mo、Co、Zn等。对于此类元素而言,一般需要量在10ˉ5~10ˉ7mol/L,稍多则产生危害。铁是一些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的组成成分。同时,它又是叶绿素形成的必要条件。培养基中的铁对胚的形成、芽的分化和幼苗转绿有促进作用。在制做培养基时不用Fe2(S04)3和FeCl3 (因其在pH值5.2以上,易形成Fe(OH)3的不溶性沉淀),而用FeSO4·7H2O和Na2-EDTA结合成螯合物使用。B、Mn、Zn、Cu、Mo、Co 等,也是植物组织培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缺少这些物质会导致生长,发育异常现象。

总之,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可组成结构物质,也可是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如酶、辅酶以及作为酶的活化剂,参与活跃的新陈代谢。此外,在维持离子浓度平衡、胶体稳定、电荷平衡等电化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某些营养元素供应不足时,愈伤组织表现出一定的缺素症状。如缺氮,会表现出一种花色素苷的颜色,不能形成导管;缺铁,细胞停止分裂;缺硫,表现出非常明显的褪绿;缺锰或钼,则影响细胞的伸长。

2.氨基酸(aminoacide)

氨基酸是很好的有机氮源,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利用。培养基中最常用的氨基酸是甘氨酸Gly,其他的如精氨酸、酪氨酸Tyr、谷氨酸、谷酰胺Gln、天冬氨酸、天冬酰胺Asn、丙氨酸等也常用。它们是培养基中重要的有机氮源。甘氨酸能促进离体根的生长,对其他组织培养物的生长也有较好的促进效果,一般用量是2~ 3mg/L;丝氨酸和谷氨酰胺有利于花药胚状体或不定芽的分化。有时应用水解乳蛋白或水解酪蛋白,它们是牛乳用酶法等加工的水解产物,是含有约20种氨基酸的混合物,对胚状体、不定芽或多胚的分化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用量在10-1000mg/之间。由于它们营养丰富,极易引起污染。如在培养中无特别需要,以不用为宜。

3.有机附加物(organic compound)

培养基中若只含有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常称为基本培养基。为实现不同的培养目的,往往要

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一些有机物以利于外植体的快速生长。常加入的有机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类:此类物质成分比较复杂,大多含氨基酸、激素、酶等一些复杂化合物。它对细胞和组织的增殖与分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器官的分化作用不明显。它的成分大多不清楚,很难保证重复抑制,所以一般应尽量避免使用。

①椰乳:

是椰子的液体胚乳。它是使用最多、效果最大的一种天然复合物。一般使用浓度在10%-20%,或者是100 ~150ml/L。使用浓度的大小与其果实成熟度及产地关系也很大。它在愈伤组织和细胞培养中有促进作用。在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和草莓微茎尖培养中起明显的促进作用,但茎尖组织的大小若超过1mm时,椰乳就不发生作用。

②香蕉:

用量为150-200 ml/L。用黄熟的小香蕉,加入培养基后变为紫色。其作用是提供一些必要的微量元素、生理活性物质和生长激素等;此外,香蕉泥对培养基的pH值缓冲作用较大。主要在兰花的组织培养中应用,对幼苗发育有促进作用。

③马铃薯(potato):

去掉皮和芽后,加水煮30min,再经过过滤,取其滤液使用。用量为150-200g/L。对pH值缓冲作用也大。添加后可得到健壮的植株。

④水解酪蛋白:

为蛋白质的水解物,主要成分为氨基酸,使用浓度为100-200mg/L。受酸和酶的作用易分解,使用时要注意。

⑤其他

酵母提取液(YE)(0.01%-0.05%):主要成分为氨基酸和维生素类;

麦芽提取液(0.01%-0.5%)、苹果和番茄的果汁、黄瓜的果实、未熟玉米的胚乳等。遇热较稳定,大多在培养困难时使用,有时有效。

4.维生素类(vitamin)

这类化合物在植物细胞里主要是以各种辅酶的形式参与多种代谢活动,对生长、分化等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虽然大多数的植物细胞在培养中都能合成所必需的维生素,但在数量上还明显不足,通常需加入一至数种维生素,以便获得最良好的生长。主要有VB l(盐酸硫胺素)、VB6(盐酸吡哆醇)、Vpp(烟酸)、VC(抗坏血酸)、有时还使用生物素、叶酸、VB2等。一般用量为0.1-1.0mg/L。有时用量较高。Vm对愈伤组织的产生和生活力有重要作用,VB6、Vpp能促进根的生长,Vpp与植物代谢和胚的发育有一定关系。Vc有防止组织变褐的作用。

5.糖类

最常用的碳源有蔗糖、葡萄糖和果糖。他们可支持许多组织很好的生长。麦芽糖、半乳糖、甘露糖和乳糖在植物体细胞培养中也有应用,麦芽糖在花药培养时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糖类在培养基中除了作为碳源和能源物质外,还具有维持培养基一定渗透压的作用,大多数植物细胞对蔗糖的要求是:浓度在1%-5%(可维持的渗透压为-152~ 415KPa),常用3%,即配制1L培养基称取30g 蔗糖,有时可用2.5%,但在胚培养时采用4%-15%的高浓度,因蔗糖对胚状体的发育起重要作用。不同糖类对生长的影响不同。从各种糖对水稻根培养的影响来看,以葡萄糖效果最好,果糖和蔗糖相当,麦芽糖差一些。不同植物不同组织的糖类需要量也不同,实验时要根据配方规定按量称取,不能任意取量。高压灭菌时一部分糖发生分解、制定配方时要给予考虑。在大规模生产时,可用食用的绵白糖代替。一般来说,蔗糖作为碳源和渗透剂的比例约为3∶1 ~ 3∶2,即约有1/4~ 2/5的蔗糖用于维持培养基的渗透压。

6.水

水是植物原生质体的组成成分,也是一切代谢过程的介质和溶媒。它是生命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配制培养基母液时要用蒸馏水,以保持母液及培养基成分的精确性,防止贮藏过程发霉变质'大规模生产时可用自来水。但在少量研究上尽量用蒸馏水,以防成分的变化引起不良效果。7.琼脂(agar)

琼脂是一种由海藻中提取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本身并不提供任何营养。在固体培养时琼脂是最好的固化剂——在常温下使培养基呈凝固状态,不参与植物细胞的任何代谢过程。因此,琼脂在组培中一直被作为首选固体培养基质而广泛应用。琼脂能溶解在热水中,成为溶胶,冷却至40℃即凝固为固体状凝胶。通常所说的“煮化”培养基,就是使琼脂溶解于90℃以上的热水。琼脂的用量在6-10g/L之间,若浓度太高,培养基就会变得很硬,营养物质难以扩散到培养的组织中去。若浓度过低,凝固性不好。新买来的琼脂最好先试一下它的凝固力。一般琼脂以颜色浅、透明度好、洁净的为上品。对于质量较差的琼脂(如色黄、杂质多),在使用前最好用蒸馏水洗涤以减少其中的无机盐和可溶性有机物的含量。为了获得比较干净的琼脂,可将干琼脂450g放在6L的大瓶中,加蒸馏水5L和吡啶0.5g,2h后过滤,再用蒸馏水清洗三遍,放入酒精中浸泡过夜后取出晾干备用。琼脂的凝固能力除与原料、厂家的加工方式有关外,还与高压灭菌时的温度、时间、pH值等因素有关,长时间的高温会使凝固能力下降,过酸过碱加之高温会使琼脂发生水解,丧失凝固能力。时间过久,琼脂变褐,也会逐渐丧失凝固能力。

加入琼脂的固体培养基与液体培养基相比优点在于操作简便,通气问题易于解决,便于经常观察研究等,但它也有不少缺点,如培养物与培养基的接触(即吸收)面积小,各种养分在琼脂中扩散较慢,影响养分的充分利用,同时培养物排出的一些代谢废物,聚集在吸收表面,对组织产生毒害作用。市售的各种琼脂几乎都含有杂质,特别是Ca、Mg及其他微量元素。因此在研究植物组织或细

胞的营养问题时,则应避免使用琼脂。可在液体培养基表面安放一个无菌滤纸制成的滤纸桥,然后在滤纸桥上进行愈伤组织培养。

8.植物激素(hormone)

植物激素是植物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天然化合物,它能以极微小的量影响到植物的细胞分化、分裂、发育,影响到植物的形态建成、开花、结实、成熟、脱落、衰老和休眠以及萌发等许许多多的生理生化活动,在培养基的各成分中,植物激素是培养基的关键物质,对植物组织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以生长素类和细胞分裂素类最为常用。

①生长素类(auxin):

在组织培养中,生长素主要被用于诱导愈伤组织形成,诱导根的分化和促进细胞分裂、伸长生长产生胚状体。在促进生长方面,根对生长素最敏感。在极低的浓度下,(10-5-10-8mg/L)就可促进生长,其次是茎和芽。生长素类物质配合一定比例的细胞分裂素可以诱导芽和不定芽的产生。天然的生长素热稳定性差,高温高压或受光条件易被破坏。在植物体内也易受到体内酶的分解。组织培养中常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物质。

IAA(indoaceticacid吲哚乙酸)是天然存在的生长素,亦可人工合成,其活力较低,是生长素中活力最弱的激素,对器官形成的副作用小,高温高压易被破坏,也易被细胞中的IAA分解酶降解,受光也易分解。使用浓度为:10ˉ5~10ˉ10mol/L ,以1 ~ 10mg/L最常用。

NAA(naphthaleneaceticacid萘乙酸)在组织培养中的起动能力要比IAA高出3-4倍,且由于可大批量人工合成,耐高温高压,不易被分解破坏,所以应用较普遍。NAA和IBA广泛用于生根,并与细胞分裂素互作促进芽的增殖和生长。NAA有利于单子叶植物的分化。

IBA(indolebutyric acid吲哚丁酸)是促进发根能力较强的生长调节物质。

2,4-D(2,4-二氯苯氧乙酸)起动能力比IAA高10倍,特别在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上活力最高,低浓度的2,4-D有利于胚状体的分化。但它强烈抑制芽的形成,影响组培幼苗形态发生,故一般在诱导在分化就很少使用(但在禾本科及某些单子叶植物的培养中,2,4-D却能对器官的分化有较好的促进效果)。2,4-D适宜的用量范围较狭窄,一般为:10ˉ5~10ˉ7mol/L,过量常有毒效应。

生长素配制时可先用少量95%酒精助溶。2,4-D可用0.1mol/L的NaOH或KOH助溶。生长素常配成1mg/ml的溶液贮于冰箱中备用。

以上生长素作用能力的强弱顺序为:2,4-D >NAA>IBA>IAA。

②GA(gibberellicacid赤霉素):

有20多种,生理活性及作用的种类、部位、效应等各有不同、培养基中添加的是GA3,主要用于促进幼苗茎的伸长生长,促进不定胚发育成小植株;赤霉素和生长素协同作用,对形成层的分

化有影响,当生长素/赤霉素比值高时有利于木质部分化,比值低时有利于韧皮部分化;此外,赤霉素还用于打破休眠,促进种子、块茎、鳞茎等提前萌发。一般在器官形成后,添加赤霉素可促进器官或胚状体的生长。

赤霉素溶于酒精,配制时可用少量95%酒精助溶。赤霉素不耐热,高压灭菌后将有70%-100%失效,应当采用过滤灭菌法加入。

③细胞分裂素类(cytokinin):

这类激素是腺嘌呤的衍生物,包括6-BA(6-苄基氨基嘌呤)、KT(kinetin激动素)、ZT(zeatin 玉米素)、2-iP(2-异戊烯腺嘌呤)、吡效隆(4PU,CPPU)噻重氮苯基脲(TDZ)等。这些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与分化、延缓组织衰老、增强蛋白质的合成、抑制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以及显著改变其他激素的作用。就发挥同一生理效应的处理浓度比较,它们作用的强弱顺序是:TDZ >4PU>ZT>2-iP>6-BA>KT,常用的是人工合成的、性能稳定的、价格适中的KT和6-BA,二者最适宜的浓度为:10ˉ6~10ˉ7mol/L

在培养基中添加细胞分裂素有三个作用:

①诱导芽的分化促进侧芽萌发生长,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相互作用,当组织内细胞分裂素/生

长素的比值高时,诱导愈伤组织或器官分化出不定芽。

②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

③抑制根的分化。因此,细胞分裂素多用于诱导不定芽的分化、茎、苗的增殖,而避免在生根

培养时使用。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决定着发育的方向,是愈伤组织、是长根还是长芽。如为了促进芽器官的分化,应除去或降低生长素的浓度,或者调整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

生长调节物质的使用甚微,一般用mg/L表示浓度。在组织培养中生长调节物质的使用浓度,因植物的种类、部位、时期、内源激素等的不同而异,一般生长素浓度的使用为0.05-5mg/L,细胞分裂素0.05-10mg/L。

9.活性炭(active carbon)

活性炭为木炭粉碎经加工形成的粉沫结构,它结构疏松,孔隙大,吸水力强,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在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就是利用其吸附能力来吸附培养基中的一些有害物质以减轻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活性炭颗粒大小决定着吸附能力、粒度越小,吸附能力越大。温度低吸附力强,温度高吸附力减弱,甚至解吸附。通常使用浓度为0.5-108mg/L(0.02% ~ 0.1%,尤其以0.1% ~ 0.5%更常用)。它可以吸附非极性物质和色素等大分子物质,包括琼脂中所含的杂质,培养物分泌的酚、醌类物质以及蔗糖在高压消毒时产生的5-羟甲基糖醛及激素等。茎尖初代培养,加入适量活性炭,可以吸附外植体产生的致死性褐化物;其效力优于Vc和半胱氨酸;在新梢增殖阶段,活性炭可明显促进新

梢的形成和伸长,但其作用有一个阀值,一般为0.1%-0.2%,不能超过0.2%。

活性炭在生根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机理一般认为与活性碳减弱光照有关,可能是由于根顶端产生促进根生长的IAA,但IAA易受可见光的光氧化而破坏,因此活性炭的主要作用就在于通过减弱光照保护了IAA,从而间接促进了根的生长,由于根的生长加快,吸收能力增强,反过来又促进了茎、叶的生长。因此说活性炭对植物形态的发生和器官的形成有良好的效应。

此外,在培养基中加入0.3%活性炭,还可降低玻璃苗的产生频率,对防止产生玻璃苗有良好作用。

活性炭在胚胎培养中也有一定作用,如在葡萄胚珠培养时向培养基加入0.1%的活性炭,可减少组织变褐和培养基变色,产生较少的愈伤组织。

但是,活性炭具有副作用,因为它的吸附作用是没有选择性的。也就是说,它既可以吸附有害物质,有可以吸附有利物质。研究表示,每毫克的活性炭能吸附100ng左右的生长调节物质,这说明只需要极少量的活性炭就可以完全吸附培养基中的调节物质。大量的活性炭加入会削弱琼脂的凝固能力,因此要多加一些琼脂。很细的活性炭也易沉淀,通常在琼脂凝固之前,要轻轻摇动培养瓶。总之,那种随意抓一撮活性碳放入培养基,会带来不良的后果。因此,在使用时要有其量的意识,要慎重使用,以做到使活性炭发挥其积极作用。

10.抗生素(antibiotic)

抗生物质有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用量在5-20mg/L之间。添加抗生物质可防止菌类污染,减少培养中材料的损失,尤其是快速繁殖中,常因污染而丢弃成百上千瓶的培养物,采用适当的抗生素便可节约人力、物力和时间。尤其对大量通气长期培养,效果更好。对于刚感染的组织材料,可向培养基中注入5%-10%的抗菌素。抗生素各有其抑菌谱,要加以选择试用,也可两种抗生素混用。但是应当注意抗生素对植物组织的生长也有抑制作用,可能某些植物适宜用青霉素,而另一些植物却不大适应。值得提醒的是,在工作中不能以为有了抗菌素,而放松灭菌措施。此外,在停止抗生素使用后,往往污染率显著上升,这可能是原来受抑制的菌类又滋生起来造成的。11.抗氧化物(antioxide)

植物组织在切割时会溢泌一些酚类物质,接触空气中的氧气后,自动氧化或由酶类催化氧化为相应的醌类,产生可见的茶色、褐色以致黑色,这就是酚污染。这些物质渗出细胞外就造成自身中毒,使培养的材料生长停顿,失去分化能力,最终变褐死亡。在木本,尤其是热带木本及少数草本植物中较为严重。目前还没有彻底完善的办法,只能按不同的实际情况,加用一些药物,并适当降低培养温度、及时转移到新鲜培养基上等办法,使之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当然像严格选择外植体部位、加大接种数量等也应一并考虑。

抗酚类氧化常用的药剂有半胱氨酸及Vc,可用50-200mg/L的浓度洗涤刚切割的外植体伤口表

面,或过滤灭菌后加入固体培养基的表层。其他抗氧化剂有二硫苏糖醇、谷胱甘肽、硫乙醇、及二乙基二硫氨基甲酸酯等。

12.肌醇(myo-inosit0l)

又叫环己六醇,肌醇在糖类的相互转化中起重要作用。通常可由磷酸葡萄糖转化而成,还可进一步生成果胶物质,用于构建细胞壁。肌醇与6分子磷酸残基相结合形成植酸,植酸与钙、镁等阳离子结合成植酸钙镁,植酸可进一步形成磷脂,参与细胞膜的构建。使用浓度一般为50~ l00 mg/L,适当使用肌醇,能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以及胚状体和芽的形成。对组织和细胞的繁殖、分化有促进作用,对细胞壁的形成也有作用。

二、培养基母液的配制

(一)母液(stocks01ution)的配制

在植物组织培养工作中,配制培养基是日常必备的工作。为简便起见,通常先配制一系列培养基母液,即贮备液。

所谓母液是欲配制液的浓缩液,这样不但可以保证各物质成分的准确性及配制时的快速移取,而且还便于低温保藏(2~4°C)。一般母液配成比所需浓度高10-100倍。母液配制时可分别配成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有机物和激素类等。

母液的配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配制成单一化合物的母液;另一种是配制成几种不同化合物的混合液。前者适用于配制多种培养基都需要的同一种溶液,后者适用于大量配制同种培养基。配好的母液最好用容量瓶贮存。配制时注意一些离子之间易发生沉淀,如Ca2+和S042-,Ca2+、Mg2+和PO43-一起溶解后,会产生沉淀。因此,配制母液时各种药品先以少量水让其充分溶解,然后再把已溶解好的各种溶液按一定的次序缓慢混合,力求将易产生沉淀的离子错开。一般配成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维生素等母液,其中维生素氨基酸类可以分别配制,也可以混在一起。母液配好后放入冰箱内低温保存,用时再按比例稀释。下面以MS培养基制备为例,概述其制备方法见表2-2(P 25)。

表2-2说明:

1.大量元素母液

可配成浓度10倍母液。用分析天平按表称2-2取药品,分别加100ml左右蒸馏水溶解后,再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促进溶解。注意Ca2+ 和阳PO43-易发生沉淀。然后倒人1000ml定容瓶中,再加水定容至刻度,成为10倍母液。

2.微量元素母液

可配成浓度配成比100倍的母液。用分析天平按表准确称取药品后,分别溶解,混合后加水

定容至1000ml。

3.铁盐母液

可配成100倍的母液,按表称取药品,可加热溶解,混合后加水定容至1000ml。

注:铁盐母液的配制方法:称取5.57g FeS04·7H20 和5.45g Na2-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1升水中,振荡、摇匀保存。

4.有机物母液

可配成100倍的母液。按表分别称取药品,溶解,混合后加水定容至500ml。

5.激素母液的配制

每种激素必须单独配成母液,浓度一般配成1mg/ml。用时根据需要取用。因为激素用量较少,一次可配成50ml或100ml。另外,多数激素难溶于水,要先溶于可溶物质,然后才能加水定容。它们的的配法如下:

①将IAA、IBA、GA等先溶于少量的95%的酒精中。再加水定容-定浓度。

②NAA可先溶于热水或少量95%的酒精中,再加水定容到一定浓度。

③2,4-D可用少量1mol NaOH溶解后,再加水定容到一定浓度。

④将Kt和BA先溶于少量1mol的HCI中再加水定容。

⑤将玉米素先溶于少量95%的酒精中,再加热水到一定浓度。

(二)母液的保存

配制好的母液瓶上应分别贴上标签,注明母液名称、配制倍数、日期及配1L培养基时应取的量,并低温贮藏。贮藏期间如发现有霉菌污染或有沉淀结晶产生,就必须丢弃不用。

用于配制培养基的水最好是用玻璃容器蒸馏过的去矿质离子的蒸馏水。所用药品尽可能采用分析纯或化学纯级别的试剂,以免杂质对培养物造成不利影响。生长调节物质在使用前一般要进行重结晶或选用纯度更高的。蛋白质最好用酶水解的,这样可以使氨基酸更好地在自然状态中保存。药品的称量和定容要准确,不同的化学药品称取时要使用不同的药匙,以避免药品的交叉污染和混杂。每一次称量药品都做好记录(包括品名、重量),以免重复称量与分析。

三、培养基的制作

1.准备工作

将各种玻璃器皿(量筒、烧杯、移液管、玻璃板、漏斗等)放置在指定位置。

称量好所需要的琼脂、蔗糖,配好所需要的生长调节物质。

准备好蒸馏水、棉花塞、牛皮纸和包装线等物品。

由于琼脂胶难以溶解,要及早加热溶解。

2.配制培制作

配制培养基时要先在烧杯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以免加入药液时溅出。按一定的顺序,根据不

同母液的不同倍数取规定量的液体。在加入母液或生长调节物质时,应事先检查这些液体是否变色、沉淀、结晶,已失效的应弃之不用。各种母液混合后一并倒入已溶化的琼脂中,然后放入一定量的蔗糖,定容到所需体积,继续加温并不断搅拌,待琼脂被煮透后,熄火。

根据培养基配方及培养基体积加入所需要的生长调节物质。

由于培养基的PH值直接影响到培养物对离子的吸收,因而培养基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到外植体的培养;此外培养基的PH值还影响到培养基的凝固。所以,当培养基配制好后应立即进行PH 值的调整(培养基的PH值测定方法:酸度计测定法;PH试纸测定法,试纸应是精密PH试纸,最好用多种不同类型的试纸同时测定,以避免误差太大而影响外植体的生长)。培养基偏酸使用1mol/LNaOH来调节,偏碱时用1mol/LHCl来调节。培养基的PH值一般是5.0~ 6.0,当高于6.0时,培养基会变硬;低于5.0时,琼脂就不能很好的凝固。培养基的PH值对不同植物的影响也有差别,如玉米胚乳愈伤组织在PH值是7.0时鲜重增加最快,在PH值是6.1时干重增加最快。

具体制作过程:

按表用量筒移取大量元素母液100ml,用专一对应的移液管分别吸取微量元素母液10ml、铁盐母液10ml、有机物母液先将贮存母液按顺序放好10ml,均置人1000ml定容瓶中,若不加任何激素,则为MS培养基;若需加激素按配方移取激素母液即可。

将已装母液的定容瓶用蒸馏水或自来水定容到1000ml,取1/3左右倒人小铝锅中加热。同时,称好30g蔗糖,称琼脂丝7g(或琼脂粉),也倾人小铝锅中,边加热边搅拌,防止糊底。旺火煮开,再用文火加热,直至琼脂全部融化即清澈见底为度。(若用琼脂粉,应加入100ml左右的液体培养基,并搅拌均匀)。

培养基配好后,要调整pH值。用0.1M的NaOH或HCl液调成5.8pH值左右。在培养基配方不大变动的情况下可用经验法。可以将连续三次测定所加入的酸或碱液的平均值作为以后调整的用量值。调后注意一定要摇动均匀,还要注意酸或碱液不要放置时间太久。

3.培养基的分装

培养基合成后要趁热分装,100ml的容器约装入30-40ml培养基,即1L培养基约装35瓶左右。太多则浪费培养基,太少不易接种和影响生长。但要根据培养对象来决定。如果培养时间较长时,应适当多装培养基,生根等短期培养时,可适当少加培养基。分装时不要把培养基弄到管壁上,以免日后污染。装后用封口材料包上瓶口,扎口后,写上培养基种类,准备灭菌。

未经灭菌处理的培养基可能带有某些杂菌,同时又是各种杂菌良好的繁殖场所,因此培养基分装后应立即将其置于灭菌锅内进行灭菌处理。若不能及时灭菌,最好将其放在冰箱或冰柜中,但必须24h内完成灭菌工作。

4.培养基的灭菌

培养基一般用高压蒸汽锅灭菌。

培养基在制备后的24h内完成灭菌工序。高压灭菌的原理是:在密闭的蒸锅内,其中的蒸气不能外溢,压力不断上升,使水的沸点不断提高,从而锅内温度也随之增加。在0.1MPa的压力下,锅内温度达121℃。在此蒸气温度下,可以很快杀死各种细菌及其高度耐热的芽孢。

注意完全排除锅内空气,使锅内全部是水蒸气,灭菌才能彻底。高压灭菌放气有几种不同的做法,但目的都是要排净空气,使锅内均匀升温,保证灭菌彻底。常用方法是:关闭放气阀,通电后,待压力上升到0.05MPa时,打开放气阀,放出空气,待压力表指针归零后,再关闭放气阀。关阀再通电后,压力表上升达到0.1MPa时,开始计时,维持压力0.1~0.15MPa,20min。

到达保压时间后,即可切断电源,在压力降到0.05MPa,可缓慢放出蒸气,应注意不要使压力降低太快,以致引起激烈的减压沸腾,使容器中的液体四溢。当压力降到零后,才能开盖,取出培养基,摆在平台上,以待冷凝。不可久不放气,引起培养基成分变化,以至培养基无法摆斜面。一旦放置过久,由于锅炉内有负压,盖子打不开,只要将放气阀打开,大气压入,内外压力平衡,盖子便易开了。对高压灭菌后不变质的物品,如无菌水、栽培介质、接种用具,可以延长灭菌时间或提高压力。而培养基要严格遵守保压时间,既要保压彻底,又要防止培养基中的成分变质或效力降低,不能随意延长时间.对于一些布制品,如实验服、口罩等也可用高压灭菌。洗净晾干后用耐高压塑料袋装好,高压灭菌20-30min。

高压灭菌前后的培养基,其pH值下降0.2-0.3单位。高压后培养基pH值的变化方向和幅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在高压灭菌前用碱调高pH值至预定值的则相反。培养基中成分单一时和培养基中含有高或较高浓度物质时,高压灭菌后的pH值变化幅度较大,甚至可大于2个pH值单位。环境pH值的变化大于0.5单位就有可能产生明显的生理影响。

高压灭菌通常会使培养基中的蔗糖水解为单糖,从而改变培养基的渗透压。在8%-20%蔗糖范围内,高压灭菌后的培养基约升高0.43倍。

培养基中的铁在高压灭菌时会催化蔗糖水解,可使15%-25%的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培养基值小于5.5,其水解量更多,培养基中添加0.1%活性炭时,高压下蔗糖水解大大增强,添加1%活性炭,蔗糖水解率可达5%。

为防止高压灭菌产生的上述一些变化可用下列方法:

a经常注意搜集有关高压灭菌影响培养基成分的资料,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b设计培养基配方时尽量采用效果类似的稳定试剂并准确掌握剂量。如避免使用果糖和山梨醇而用甘露醇,以IBA代替IAA,控制活性炭的用量(在0.1%以下)注意pH值对高压灭菌下培养基中成分的影响等。

c配制培养基时应注意成分的适当分组与加入的顺序。如将磷、钙和铁放在最后加入。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 成熟细胞离体——(脱分化)——分生细胞——(分裂)——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态建成————完整植株。 培养基的主要成分 【水分】 【无机盐】1.大量元素:N,P,K,Ca,Mg,S(由相关的无机盐提供) 2.微量元素:Fe,B,Cu,Mn,Mn,Zn,Co 【有机营养成分】1.糖类 2.维生素 3.氨基酸 4.肌醇 5.天然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1.生长素 2.细胞分裂素 3.其他生长调节剂 【凝固剂】琼脂 【其他物质】1.活性炭 2.抗生素 3.抗氧化物质 4.硝酸银 培养基和组织培养用具的灭菌方式 【培养基,无菌水】高压蒸汽灭菌,0.105MPa灭菌15~30分钟 【移栽基质】曝晒,甲醛熏蒸或高压蒸汽灭菌0.14MMPa灭菌1~2h 【接种室,缓冲室】紫外线灯照射30min,或气雾消毒剂 【超净工作台】紫外线灯30min,之后打开风机过滤除菌 【外植体】不同的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 【接种工具】70%乙醇浸泡或擦拭,之后用火焰灼烧灭菌 【培养室】3%来苏尔喷雾,或甲醛,气雾消毒熏蒸 【皮肤】先用肥皂洗手,接种前用70%乙醇擦拭 【瓶口,管口】70%乙醇擦拭,用火焰封口

【培养瓶表面】70%乙醇擦拭 【台面,桌面】70%乙醇擦拭或喷雾消毒 植物外植体的灭菌方式 【茎尖,茎段,叶片】1. 用70%乙醇浸泡30秒,再用无菌水冲洗1次。 2.用2%次氯酸钠浸泡15min或0.1%升汞浸泡5~10min。 3.若材料有绒毛,最好在消毒液中加入几滴吐温。 4.消毒时要不断震荡,使植物材料与消毒剂充分接触。 5.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 【果实】1.用乙醇迅速漂洗一下,再用无菌水冲。 2.用2%次氯酸钠浸泡10min,用无菌水冲洗2~3次。 【种子】用10%次氯酸钠浸泡20~30min,或0.1%升汞消毒5~10min,然后再用无菌水冲洗3~5次。 【花蕾】1.用70%乙醇浸泡10~15秒,无菌水冲洗一次。 2.在漂白粉中浸泡10min,用无菌水冲洗2~3次。 【根及地下部器官】用0.1%升汞浸泡5~10min 或用次氯酸钠浸泡10~15min,再用无菌水冲洗3~5次。 【消毒后的外植体应及时按照无菌操作技术接种在适宜的培养基上】

植物组织培养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报告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大蒜茎尖的组织培养 谢婷婷江宋青万嫣文吕凌宇一、实验目的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并完成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使大蒜茎尖经过脱分化作用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为有结构的组织和器官,最终增殖培育出大量品质优良的大蒜试管苗。二、实验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在无菌环境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以至单个细胞,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培养,使其能够继续生长,甚至分化发育成一完整植株的过程。植物的组织在培养条件下,原来已经分化停止生长的细胞,又能重新分裂,形成没有组织结构的细胞团,即愈伤组织。这一过程称为“脱分化”。已经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又能重新分化形成输导系统以及根和芽等组织和器官,这一过程称“再分化”。 三、实验材料、试剂和器材 1 供试材料 以购于府前菜场的大蒜为实验材料,实验在丽水学院生态学院组培实验室进行。 2 仪器与设备 超净工作台、培养事、电子天平、烧杯、容量瓶、玻璃棒、量筒、移液

管。 3 试剂 70%酒精、95%酒精、0.1%升汞、蔗糖、琼脂条、6-BA(1.5 mg/L;2.0 mg/L)、2,4-D(2.0 mg/L)、NAA(1.0 mg/L;)、IBA(2.0 mg/L)、10倍的大量元素、100倍的微量元素、100倍的铁盐、100倍的有机物。 四、实验步骤 1.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 诱导培养基:MS+6-BA 2.0 mg/L+2,4-D 2.0 mg/L 出芽培养基:MS+6-BA 1.5 mg/L+NAA 1.0 mg/L 生根培养基:MS+IBA 2.0 mg/L (1)将MS母液(10倍的大量元素、100倍的微量元素、100倍的铁盐、100倍的有机物)按顺序排列、检查是否失效。 (2)在装有3/4蒸馏水的容器中加入0.7%琼脂和3%蔗糖,加热溶化。(3)依次吸取适量各种母液移到容器中。 (4)用蒸馏水定容到相应体积。 (5)调节pH值(用0.1M的NaOH或HCl调节)至5.8-6.0。 (6)向培养基中加入适量激素。 (7)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分装(20-30ml/瓶)。 (8)用两层称量纸包扎瓶口,并用橡皮筋扎牢,然后在高压灭菌锅中121 ℃下灭菌 20 min 。取出三角烧瓶放在台子上,冷却后备用。接种操作所需的一切用具(烧杯、培养皿、灭菌水等),需同时灭菌。 (9)将灭菌后的培养基于常温下放置一星期,观察有无污染。

植物组培培养基的成分

植物组培培养基的成分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满足不同材料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物质。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不同种类植物对营养的要求不同,甚至同一种植物不同部位的组织以及不同培养阶段对营养要求也不相同。筛选合适的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极其重要的内容,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大多数植物组织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是无机营养物质(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碳源、有机添加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凝胶剂。一些组织可以生长在简单的培养基上,这些培养基只含无机盐和可利用的碳源(蔗糖),但大多数组织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氨基酸和生长物质,而且经常还将一些复合的营养物质加入到培养基中,这种由“化学定义”的化合物组成的培养基称为“合成”培养基。 人们已设计了许多培养基用于特殊组织和器官的培养。 怀特培养基是最早的植物组织培养基之一,最初作为根培养的培养基。为了诱导培养组织器官发生和再生植株,广泛使用含有大量无机盐成分的MS(Murashige和Skoog,1962)和LS(Linsmaier 和Skoog,1965)培养基。原本为细胞悬液或愈伤组织培养而设计的B5培养基,经过改良后,被证实有利于原生质体培养。同时,B5培养基也被用于诱导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尽管Nitshch(1969)为花药培养设计的培养基仍然使用频繁,但另一个称为N6的培养基,专门用于禾谷类花药培养和其他组织培养。类似的,N6培养基越来越多地

用于大豆、红三叶草和其他豆科植物的培养。该培养基营养成分促进胚性细胞和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快速生长。使用这些培养基成功的原因很可能是营养元素的比例和浓度基本上满足不同培养体系中细胞或组织生长和分化的最适需要。 植物组织培养基中无机和有机成分的浓度用质量浓度(mg/L 或ppm,但现在习惯用mg/L)或物质的量浓度(mol/L)表示。按照国际植物生理学协会的推荐,应该用mol/L表示大量营养元素和有机营养成分浓度,用μmol/L表示微量营养元素、激素、维生素和有机成分浓度。用物质的量浓度的优点是,每一种化合物每一摩尔的分子数是常数,所以按照特定培养基配方配制培养基时,无论无机盐化合物的水分子数为多少,原物质的量浓度都可以使用。但是,用质量浓度来表示浓度的话,就不能不考虑无机盐化合物的水分子数目了。 1、水分 水分是植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切代谢过程的介质和溶媒,在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配制培养基母液时要用蒸馏水或纯水,以保持母液及培养基成分的精确性,防止储藏过程中发霉变质。研究培养基配方时尽量用蒸馏水,以防成分的变化引起不良效果。而在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常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如自来水中含有大量的钙、镁、氯和其他离子,最好将自来水煮沸,经过冷却沉淀后再使用。

植物组织培养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第一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第一节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及类型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和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的学习,使同学们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有大概的了解和认识,让同学们建立起对该学科学习兴趣。 二、教学效果目标: 1、理解、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 2、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 三、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 2、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 四、教学难点: 1、理解、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 2、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 五、教学效果评价: 1、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宜采用百分制的方法进行评价,而是采用A、B、C、D四个评价等级进行评价。 2、评价标准: A、能用自己的语言对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和类型等几个基本概念进行正确的描述,能熟练的判断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能按时按量甚至超量完成

作业,并且无误。 B、能基本用自己的语言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和类型等几个基本概念进行正确的描述,能基本会判断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能按时按量完成作业,基本无误。 C、在老师的指引下或参照课本基本用自己的语言对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和类型等几个基本概念进行正确的描述,能基本判断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能按时按量完成作业,但错误较多。 D、基本不认真听课,课堂很随意,基本不听老师教导,对所学内容基本不懂,很少作作业。 六、采用理论教学。 七、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约(10分钟) 以同学们感兴趣的动物克隆技术人手,向同学讲述克隆技术基础技术,然后转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上来。 二、新课:(约80分钟) 板书: 第一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docx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简述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含义。 2. 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程序。 3. 说出植物克隆成功所需的条件 4. 简述植物细胞培养和髀官培养的方法和意义 5. 简述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操作过稈和应用。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 植物组织培养稈序和植物细胞过稈。 2. 教学难点 植物纽?织培养程序。 三、 教学策略 讲练结合,用典型例题对相关知识巩尚,再用变式训练加强对 四:教学过稈 (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基础知识梳理:见学案 典例1 [2012 -石家庄一质检】下列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的生物学过程是 A. 玉米种子荫发长成新植株 B. 小鼠骨髓造血T ?细胞形成务种血?细胞 C. 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疗成单倍体植 株 D. 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冇 成新植株 (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基础知识梳理:见学案 典例2、(09 ±海36改编)?回答下列有关 植物组织培养的问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织培养屮的细胞,从分化状态转变为未分化状态的过稈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 在再分化阶段所用的培养基中,含有植物激素X 和植物激素Y,逐渐改变培养基屮 这两种植物激素的浓度比,未分化细胞群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据图指出两种激素的不 同浓度比与形成芽、根、愈伤组织的关系: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植物激素X 与植物激素Y 的浓度比等于1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植物激素Y 是生 f 丹用?唏 o W 傭唏氓丹 匸0|?。啪诵唏唏吃 Lx —I ___ I _ I __ I 0 0 册 0.1 03 1 剜HUM ao)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

农业生物技术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60) 1.植物组织培养是() A.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培育成愈伤组织B.愈伤组织培育成植株 C.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培养成完整植物体 D.愈伤组织形成高度液泡化组织 2.由于培养物脱离母株在试管内培养,故将植物组织培养又叫() C.器官培养 D.离体培养 A.初代培养 B.继代培养 3.细胞形态和功能发生永久性变化过程称为() A.分生 B.分化 C.脱分化 D.再分化 4.对外植体进行的第一次培养称为() A.初次培养 B.器官培养 C.初代培养 D.继代培养 5.在人工培养基上通过诱导外植体而形成的一团无序的薄壁细胞团叫() A.分生组织 B.保护组织 C.同化组织 D.愈伤组织 6.大量生产实践证明,通过()可以有效地去除植物体内的病毒,获得无毒种苗. A.茎段培养技术 B.茎尖脱毒技术 C.组织快繁技术 D.转基因技术 7.植物体因受伤或生理上分离而失掉组织或器官后,恢复或复制失去的部分,形成新的完整植株的能力,称为() A.植物细胞全能性 B.植物的极性现象 C.植物的再生功能 D.细胞的分化 8.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生物体内的所有细胞具有相同的功能 B.生物体内任何一个细胞可完成该生物体全部功能 C.生物体每一个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D.生物体每个细胞都经过产生、分裂、生长、衰老、死亡的全过程 9.构成胚的所有细胞几乎都保持着未分化的状态和旺盛的分裂能力,称为() A.脱分化细胞 B.成熟细胞 C.胚性细胞 D.再分化细胞 10.愈伤组织表面和内部形成很多胚状体,称为() B.胚泡C.体细胞胚D.合子胚 A.胚囊 11.植物再生功能的产生是由于植物受伤组织产生了() A.细胞分裂素 B.赤霉素 C.创伤激素 D.生长素 12.草莓茎尖在4℃黑暗条件下,可以保持生活力达()年之久 A.4 B.5 C.6 D.8 13.脱毒培养指的是() A.种苗消毒后的培养 B.种苗及土壤消毒后的培养 D.无毒茎尖的培养技术 C.外植体消毒后的培养

2010-2014植物组织培养高考题汇编(含详解)汇总

1.(2014广东卷)(16分)铁皮石斛是我国名贵中药,生物碱是其有效成分之一,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培养铁皮石斛拟原球茎(简称PLBs,类似愈伤组织)生产生物碱的实验流程如下: 在固体培养基上,PLBs的重量、生物碱含量随增殖培养时间的变化如图17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选用新生营养芽为外植体的原因是,诱导外植体形成PLBs的过程称。 ⑵与黑暗条件下相比,PLBs在光照条件下生长的优势体现在,,。 ⑶脱落酸(ABA)能提高生物碱含量,但会抑制PLBs的生长。若采用液体培养,推测添加适量的ABA可提高生物碱产量。同学们拟开展探究实验验证该推测,在设计实验方案是探讨了以下问题: ①ABA的浓度梯度设置和添加方式:设4个ABA处理组,1个空白对照组,3次重复。因ABA受热易分解,故一定浓度的无菌ABA母液应在各组液体培养基后按比例加入。②实验进程和取样:实验50天完成,每10天取样,将样品(PLBs)称重(g/瓶)后再测定生物碱含量。如初始(第0天)数据已知,实验过程中还需测定的样品数为。 ③依所测定数据确定适宜的ABA浓度和培养时间:当某3个样品(重复样)的时,其对应的ABA浓度为适宜浓度,对应的培养时间是适宜培养时间。

【答案】(1)细胞分化程度低,容易诱导形成PLBs(2分);细胞的脱分化(2分)(2)生长起始快(2分),快速生长时间较长(2分);PLBs产量较高(2分);(3)①灭菌、冷却(2分);②75(2分);③PLBs重量和生物碱含量乘积的平均值最大(3分) 【解析】(1)新生营养芽分裂能力强,全能性容易表达;根据题干可知,PLBs类似愈伤组织,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是脱分化。(2)据图分析,光照下PLBs的重量高于黑暗条件下,原因可能是光照有利于细胞增殖、叶绿体的形成和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3)①由于ABA受热易分解,所以各种液体培养基灭菌后,冷却,再加入不同浓度的ABA ②根据题干可知,实验50天完成,每10天取样,需要取样5次,4个ABA处理组,1个空白对照组,3次重复,因此每次取样需要记录15个样品中的数据,共需要测定样品数75 ③适量的ABA可提高生物碱产量,当样品的平均值最大时,所对应的ABA浓度和时间为最适。 2.(2014江苏卷)(9分)为了获得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先用植物外植体获得愈伤组织,然后在液体培养基中悬浮培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外植体经诱导后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 (2)在愈伤组织悬浮培养时,细胞干重、蔗糖浓度和pH的变化如右图所示。细胞干重在12d后下降的原因有;培养液中蔗糖的作用是、。 (3)多倍体愈伤组织细胞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量常高于二倍体。二倍体愈伤组织细胞经处理,会产生染色体加倍的细胞。为检测愈伤组织细胞染色体数目,压片前常采用纤维素酶和酶解离愈伤组织。若愈伤组织细胞(2n)经诱导处理后,观察到染色体数为8n的细胞,合理的解释是、。 (4)为了更好地获得次生代谢产物,生产中采用植物细胞的固定化技术,其原理与酵母细胞固定化类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填序号)。 ①选取旺盛生长的愈伤组织细胞包埋②必须在光照条件下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归纳教学提纲

第一章 1、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离体条件下,利用人工培养基对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原 生质体等进行培养,使其长成完整植株 2、外植体: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由活体(in vivo)植物上提取下来的、接种在培养基上的 无菌细胞、组织、器官等均称为外植体。 3、愈伤组织:指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长出来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 4、应用 一、农业上的应用 1. 种苗快速繁殖(rapid propagation) 2.无病毒苗(virus free)的培养 3.在育种上的应用(breeding) (1)倍性育种,缩短育种年限,杂种优势明显; (2)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合性和不孕性(胚培养); (3)保存种质 (4)创造变异 二、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学、胚胎学、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应用。用于基因工程技术创造植物新种质。用于植物生长发育理论研究,包括生理学、病理学、胚胎学和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等。 三、利用组织培养材料作为植物生物反应器 第二章 1、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指任何具有完整的细胞核的植物细胞都拥有形成一个完整植 株所必须的全部遗传信息和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2、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指导致细胞形成不同结构,引起功能或潜在的发育方式 改变的过程。 3、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指离体条件下生长的细胞、组织或器官逐渐失去原来的结构 和功能而恢复分生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 的过程。 4、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指脱分化的细胞重新恢复分化能力,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 能的细胞、组织、器官甚至植株的过程。 5、植物组织培养中常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一、污染及防治: 1、真菌污染后,如果已形成孢子,则必须经高压灭菌后扔掉。但若是细菌污染,只 要及时发现,将材料上部未感菌的部分剪下转接,材料仍可使用。 2、用抗生素等杀菌药剂的处理,会影响植物材料正常生长。 二、褐变及防止 (1)选择合适的外植体 (2)合适的培养条件 (3)使用抗氧化剂 (4)连续转移 三、玻璃化问题及其防止

植物组织培养MS培养基配方

植物组织培养MS培养基配方 (一)母液配制与保存 配制培养基时,如果每次配制都要按着杨成分表依次称量,既费时,又增加了多次称量误差。为了提高配制培养基的工作效率,一般将常用的基本培养基配制成10~200倍,甚至1000倍的浓缩贮备液,即母液。母液贮存于冰箱中,使用时,将它们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稀释混合,可多次使用,并在配制较多数量的培养基时,降低工作强度,也提高试验的精度。 基本培养基的母液有四种:大量元素(浓缩20倍),微量元素(浓缩100倍),铁盐(浓缩200倍),除蔗糖之外的有机物质(浓缩100倍) 1大量元素 配制大量元素母液时要分别称量,分别溶解,在定容时按表1中的序号依次加入容量瓶中,以防出现沉淀。倒入磨口试剂瓶中,贴好标签和做好记录后,可常温保存或放入冰箱内保存。 表1大量元素母液(配1L20倍的母液) 序号成分配方浓度/(mg.L-1)称取量/mg 配1mL培养基吸取 量/mL 1 硝酸铵NH4NO3 1650 33000 50 2 硝酸钾KNO 3 1900 38000 3 磷酸二氢钾KH2PO 4 170 3400 4 七水合硫酸镁MgSO4.7H2O 370 7400 5 氯化钙无水CaCl2 440 6644 2微量元素母液 在配制微量元素母液时,也应分别称量和分别溶解,定溶时不分先后次序,可随意加入溶量瓶中定容(表2),一般不会出现沉淀现象。倒入磨口试剂瓶中,贴好标签和做好记录后,可常温保存或放入冰箱内保有存。 表2微量元素母液(配制1L100倍母液) 成分配方浓度/(mg.L-1) 称取量/mg 配制1L培养基吸取 量/mL 碘化钾KI 0.83 83 10 硫酸锰MnSO4.H2O 22.3 2230 硼酸H3BO3 6.2 620 硫酸锌ZnSO4.7H2O 8.6 860 钼酸钠Na2MoO4.2H2O 0.25 25 硫酸铜CuSO4.5H2O 0.025 2.5 氯化钴CoCl2.6H2O 0.025 2.5 3铁盐母液 由于铁盐无机化合物不易被植物吸收利用,只有基螯合物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因此需要单独配成螯合物母液表3)。 配制方法:称取5.56g硫酸亚铁和7.46g乙二胺乙酸二钠,分别用450ml的去离子水溶解,分别适当加热不停搅拌,分别溶解后将硫酸亚铁溶液缓缓加入到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中,将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最后用去离子水定溶于1000mL,倒入棕色贮液瓶中,贴好标签和做好记录后放入冰箱内保存。

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

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需要添加糖类作为碳源物质,因此糖类是影响植物组织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高中生物教材中明确指出,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添加的糖类是蔗糖。那么为什么不添加葡萄糖呢?很多资料上解释为蔗糖较葡萄糖便宜,易被植物细胞吸收。其实并非如此。之所以以蔗糖作为碳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同样作为碳源为植物细胞提供能量来源,蔗糖较葡萄糖能更好地调节培养基内的渗透压。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培养基,蔗糖形成的渗透压要明显低于葡萄糖,因此若采用葡萄糖作为碳源,易使植物细胞脱水而生长不良。同时,植物细胞吸收蔗糖的速率要明显慢于吸收葡萄糖的速率,所以蔗糖形成的渗透压可相对长期的保持稳定。 (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防止培养基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源最常用的是葡萄糖,一般很少利用蔗糖。因此,采用蔗糖作为培养基的碳源,可一定程度上减少微生物的污染。 (3)诱导作用。在培养基成分中,增加生长素的浓度,导致木质部形成,增加蔗糖浓度则导致韧皮部形成。当生长素水平恒定时,2%蔗糖使分化出的全部是木质部,4%蔗糖使分化出的几乎全部是韧皮部,3%蔗糖则可以分化出两者。所以,生长素和蔗糖浓度决定愈伤组织中维管束的类型与数量。因此,在植物组培中要选用蔗糖而不选用葡萄糖。 通过细胞膜内外的液体的浓度差来调节 当细胞膜内的浓度小于细胞膜外的时候蔗糖救能进入细胞中了 植物细胞培养中最常用的培养基的碳源是蔗糖,已知葡萄糖和果糖也能使某些植物生长得很好。植物细胞可以分解蔗糖,蔗糖是由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组成的,蔗糖是可以直接进入细胞的,蔗糖跨质膜从质外体进入细胞是由载体介导并需要消耗能量的质子-蔗糖共运输机制进行的,另外,植物能够利用的某些其他形式的碳源有麦芽糖、半乳糖、甘露糖和乳糖等。葡萄糖更不稳定,培养基需添加葡萄糖一般都在灭菌后再兑换。实在要添加葡萄糖那么灭菌温度一般控制在108~110左右,120度灭出来的就有一定程度的碳化了。所以用蔗糖更简单 动物细胞只能吸收葡萄糖,二糖蔗糖是无法吸收的。 以蔗糖为植物培养基碳源有两个原因: 1.抑制杂菌生长.细菌等不能直接以蔗糖为碳源,故可起抑制其生长的作用 2.蔗糖被植物细胞利用机理目还无定论.主要有以下两个学说(1)植物细胞先以次级主动运输的方式在细胞内外形成质子梯度,然后蔗糖就会利用这个梯度被吸收进细胞. (2).植物的细胞壁中含有能分解蔗糖的相关酶,蔗糖先在细胞膜外被分解为单糖,然后这些单糖再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从而被细胞利用.

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操作

教学目的: 了解植物组织培养培养的培养基种类、成分及其特点,学习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操作,了解离体培养环境条件,以及炼苗移栽基本方法。 职业技能教学点: 具有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操作程序的认知。能够识别各类培养基特点,熟悉MS培养基成分;具有制作培养基能力,具有选择外植体、表面灭菌、无菌接种等基本能力;具有植物组织培养条件控制基本能力;有进行组培苗驯化练苗的基本能力。 教学时间: 10学时 教学重点: 各类培养基特点,固体培养基制作,外植体的选择及表面灭菌,外植体培养条件,组培苗驯化原则及常规移栽方法。 教学难点: 各类培养基特点,培养基制作及高压灭菌操作,外植体的表面灭菌,外植体培养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试管苗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培养基成分、种类及特点 植物生长必需16种基本元素:N、P、K、Ca、Mg、S、Fe、Mn、B、Cu、Zn、Mo、Cl、C、H、O。离体培养条件下,各种元素主要从培养基中获得:H 和O来源于水,C来源于添加的糖类,其它矿质元素来源于组成培养基的无机盐。 培养基是根据植物生长所需营养成分,配制成的供植物生长的人工制作的营养物质。 一、培养基的成分 不同植物组织器官所需要的营养条件不完全一样,培养基营养成分也有差异,但总的来说,培养基一般包括无机盐、有机化合物和生长调节剂三大基本组

成成分。 1、无机盐类离体组织生长发育的基本成分,根据植物对必需元素需要的量,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大量元素—植物所需元素的使用量一般在每升几十-几千毫克,有C、H、O、N、P、K、Ca、Mg、S。 微量元素—植物所需元素的浓度小于10-5~10-7mol/L,Fe、Cu、Zn、Mn、Mo、B、Cl。 除C、H、O外,其它矿质元素通常以一定浓度的无机化合物形式,按一定比例配 制而成,溶于水中以离子态被吸收,N有硝态氮KNO 3和铵态氮(NH 4 ) 2 SO 4 两类提 供。 2、有机化合物 培养基中只有无机盐叫做基本培养基,为使培养物更好的生长,还需添加有机成分,常用有糖类、维生素、醇类、嘌呤、氨基酸等。 ⑴糖类离体培养物生长与发育不可缺少的有机成分,即作为碳源,又维持培养基的渗透压在1.5-4.1MPa。多使用蔗糖,试管苗生长与繁殖浓度2-3%,幼胚培养4-6%,某些特殊培养中用8-10%。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还用麦芽糖、葡萄糖、果糖。 ⑵维生素类参与酶的形成、蛋白质、脂肪代谢,明显的促进离体培养物 的生长。盐酸硫胺素-VB 1、盐酸吡哆醇-VB 6 、烟酸-Vpp、生物素-VH、维生素C-Vc。 ⑶肌醇促进糖的转化、维生素和激素的利用,对胚状体和芽的形成有良好影响。用量一般50-100mg/L。 ⑷腺嘌呤合成各种细胞分裂素的前体物质之一,利于细胞分裂,促进芽的形成和生长。 ⑸氨基酸蛋白质的成分,是有机氮化合物,常用甘氨酸和多种氨基酸混合物如水解酪蛋白、水解乳蛋白。 ⑹其它复合成分成分尚不清楚的天然提取物,如椰乳、香蕉汁、酵母提取液、番茄汁、麦芽糖等。3、生长调节物质组织培养中常用: ⑴生长素类-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分裂的生长,促进细胞脱分化,有利于诱导愈伤组织的产生,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同时使用有协调作用,在离体培养分化

实验一 植物组织培养基母液配制的若干关键环节

实验一、植物组织培养基母液配制的若干关键环节目的与要求: 熟悉MS培养基的组成,掌握贮备液的配制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是指植物的任何器官、组织或细胞,在人工预知的控制条件下,放在含有营养物质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等组成的培养基中,使其生长、分化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植物组织培养具有取材少,培养材料经济;人为控制培养条件,不受自然条件影响;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管理方便,利于自动化控制等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植物的快速繁殖之中. 为了避免每次配制培养基都要对几十种化学药品进行称量,应该将培养基中的各种成分,按原量10倍、100倍或1000倍称量,配成浓缩液,这种浓缩液叫做母液。这样,每次配制培养基时,取其总量的1/10、1/100、1/1000,加以稀释,即成培养液。现将培养液中各类物质制备母液的方法说明如下。 以MS培养基为例,其母液的配制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维生素、氨基酸、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和有机附加物等种类.(见表1) 表1 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 成分规定用量 /mg.L-1 扩大倍 数 称取量/ mg 母液定溶 体积/ml 配1LMS培 养基吸取量 /ml 大量元素 KNO3 NH4NO3 MgSO4·7H2O KH2PO4 CaCl2·2H2O 微量元数 MnSO4·4H2O ZnSO4·7H2O 1900 1650 370 170 440 22.3 8.6 20 20 20 20 20 1000 1000 38000 33000 7400 3400 8800 22300 86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50 50 50 50 50 1 1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课题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悉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2、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及离体植物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3、通过联系农业生产实际,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来源:学|科|网] (二)过程与方法 归纳MS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并设计表格比较微生物培养基与MS培养基的配方的异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史,课下查阅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资料,关注学生科学态度的教育,拓展学生视野,感受科学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价值。 ★课题重点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课题难点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探讨学习了如何从土壤中分离出尿素分解菌和纤维素分解微生物及其计数方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研究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二)进行新课 1.基础知识 知识回顾:联系“植物细胞工程”,回答下列问题: 1.1具有某种生物全套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即每个生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但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并不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构成不同组织和器官。 1.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有:实现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培育脱毒作物;制作人工种子;培育作物新品种以及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等。 活动1:阅读“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讨论并完成以下问题: 1.3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出现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思考1〗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有什么生理意义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总结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总结第一、二章 1植物组织培养概念、分类、应用、创始人、奠基人 2实验室各分室名称、主要设备、主要功能 3无菌操作技术流程 4表面消毒剂种类及作用效果 5培养基成分及各成分的作用 6植物组织培养三大难题 7那些成分要抽滤灭菌 第三、四章 8植物细胞全能性原理 9名词解释:愈伤组织、脱分化、体细胞胚、人工种子 10体细胞胚的特点 11愈伤组织形成发育的三个时期,两种类型,良好愈伤组织的特点 12植物离体微繁,一般过程,各阶段注意事项 13褐变,影响褐变的因素,克服褐变的措施;玻璃化,无糖培养技术第五、六、七章 14植物脱毒方法、原理 15脱毒率包括两种方面含义 16人工诱导单倍体的三种途径 17花药培养得到的再生植株倍性如何,为什么 18花药培养的应用,花药培养力,一般培养过程。 19离体幼胚培养,胚发育有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 20离体授粉离体受精 21简述胚乳培养的意义

第八、九章 22原生质体概念,两种分离方法,纯化方法。 23酶法分离植物原生质体的酶液组成及作用 24简述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基的特点 25原生质体融合,融合的主要方法 26体细胞杂交过程 27融合产物的种类及特点 28植物细胞无性系变异,特点 29提高植物细胞无性系变异频率的方法 30细胞突变体的类型及对应的筛选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总结 第一、二章 1植物组织培养概念、分类、应用、创始人、奠基人 概念:是一种将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在适当的培养基上进行无菌培养,并重新再生细胞或植株的技术。 分类:(1)按外植体来源和特性分:植株培养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组织或愈伤组织培养细胞或原生质体培养;(2)按培养方法分:固体培养液体培养固体液体两相培养 应用:(1)克服远缘杂交中杂种不育性,种子无活力或配发育不全的植物获得后代,一年多代育种(2)培育三倍体(3)单倍体育种(4)提高突变频率,筛选变异类型(5)经过细胞融合得到体细胞杂种(6)种质资源保存 2实验室各分室名称、主要设备、主要功能 化学实验室(准备室)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学设计 (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学设计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魏风景 【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和过程. (2).尝试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2.能力目标 尝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2.教学难点: 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 【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结合学生探论的方法(本节教材内容学生已在必修一中学习了一些相关知识,但仍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植物组织培养”视频 【教学过程】 1、课前预习,布置预习作业 (1).请分别理出细胞全能性和植物组织培养的知识结构和层次。

(2).对高一必修课中与上述两知识点有关的内容进行全面、充分地复习。 (3).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并呈现细胞工程的概念 【屏幕显示】科学家的一个梦想:番茄与马铃薯同属茄科植物,但不是同属的植物。番茄的果实和马铃薯的块茎是我们经常食用的蔬菜。马铃薯的块茎生长在土壤中。人们曾经有这样一个幻想:让一株植株地上部分结番茄,地下部分长土豆。这个幻想可能实现吗?(借此引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细胞工程的科技领域,引导学生总结细胞工程的概念) 生: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的操作,在细胞整体水平或细胞器水平,按照人们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两大领域。 师:细胞工程的概念也比较长,我们采取基因工程概念的记忆方法---化整为零,把它分隔成几个小点来记忆(记忆方法) 【屏幕显示】 细胞工程的概念: 1.应用原理和方法: 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 2.研究的水平:细胞整体水平或细胞器水平 3.研究的目的:按照人们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

植物组织培养的一些注意事项

植物组织培养的一些注意事项 一、常用培养基主要特性 1、高盐成分培养基包括MS、LS、BL、BM、ER 等培养基。其中MS 培养基应用最广泛,其钾盐、铵盐及硝酸盐含量均较高, 微量元素种类齐全, 其养分数量及比例均比较合适, 广泛用于植物的器官、花药、细胞及原生质体的培养。LS、BM、ER 培养基由MS 培养基演变而来。 2 、硝酸钾含量较高的培养基包括B5 、N6 、LH、GS 等培养基。 ①B5 培养基B5 培养基除含有较高的钾盐外, 还含有较低的铵态氮和较高的盐 酸硫胺素, 较适合南洋杉、葡萄及豆科与十字花科植物等的培养。 ②N6 培养基N6 培养基( 朱至清等1975 ) 系我国学者创造, 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适用于单子叶植物花药培养, 柑橘花药培养也适合, 在楸树、针叶树等的组织培养中使用效果也好。 ③SH 培养基是矿盐浓度较高的一种培养基, 其中铵与磷酸是由磷酸二氢铵 ( NH4 H2 PO4 ) 提供的, 这种培养基适合于某些单子叶及双子叶植物的培养。 3 、中等无机盐含量的培养基 ①H 培养基本培养基大量元素约为MS 培养基的一半, 仅磷酸二氢钾及氯化钙稍低, 微量元素种类减少, 而含量较MS 为高, 维生素种类比MS 多。适于花药培养。 ②尼奇培养基(Niotsch 1969 ) 此培养基与H 培养基成分基本相同, 仅生物素比 H 培养基高10 倍。也适合于花药培养。 ③米勒培养基(Miller 1963 ) 此培养基和Blaydes(1966) 培养基二者成分完全相同。适合大豆愈伤组织培养和花药等培养用。 4 、低无机盐培养基大多情况下用于生根培养基。有以下几种: ①改良怀特培养基(White 1963 ) ②WS 培养基(Wolter & Skoog 1966) ③克诺普液( Knop 1965 ) 花卉培养上用得多。 ④贝尔什劳特液(Berthelot 1934) ⑤HB 培养基( Holley & Baker 1963) 此培养基在花卉脱毒培养和木本植物的茎尖培养中效果良好。其成分是大量元素比1/ 2 克诺普( Knop ) 液稍多, 微量元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说明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课题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悉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2、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及离体植物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3、通过联系农业生产实际,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来源:学|科|网] (二)过程与方法 归纳MS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并设计表格比较微生物培养基与MS培养基的配方的异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史,课下查阅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资料,关注学生科学态度的教育,拓展学生视野,感受科学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价值。★课题重点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课题难点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探讨学习了如何从土壤中分离出尿素分解菌和纤维素分解微生物及其计数方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研究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二)进行新课 1.基础知识 知识回顾:联系“植物细胞工程”,回答下列问题: 1.1具有某种生物全套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即每个生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但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并不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构成不同组织和器官。 1.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有:实现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培育脱毒作物;制作人工种子;培育作物新品种以及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等。 活动1:阅读“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讨论并完成以下问题: 1.3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出现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思考1〗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有什么生理意义? 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结构和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1.4愈伤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形成的,其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思考2〗填表比较根尖分生组织和愈伤组织的异同: 1.5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可简单表示为: 活动2:阅读“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讨论并完成以下问题: 1.6材料:植物的种类、材料的年龄和保存时间的长短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菊花组织培养一般选择未开化植物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作材料。

27《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2013级生物科学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授课学时:36 学分:2 总纲 课程的性质: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为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之一本课主要向学生传授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设计,培养基制备,灭菌以及各种植物器官、无毒苗、原生质体等的无菌接种及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和驯化栽培的基本技能。 课程基本任务: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操作原理和操作规范,并能较比较熟练地操作组织培养的相关技能,最后达到掌握系统的组织培养技术,为未来从事生物技术及相关工作奠定牢固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课程内容概要: 课程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组织培养实验室设计、培养基制备、灭菌以及各种植物器官的无菌接种及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和驯化栽培等。 课程教学形式: 课程教学形式分理论和实验两部分,其中理论课18学时,实验课18学时。课程学时分配:

课程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 考查成绩由平时表现、作业、提问和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技能考核等组成,平时表现考核占10%、实验报告占60%、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占30%,考查时间可随堂进行或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考查成绩采用总分百分制或五级制计分方式。 1、平时表现:由学生到课情况决定,缺课一次扣2分,8次不到,取消该课程考核资格。 2、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完整,有原始数据记录、结果正确,在课后整理完成。 3、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在培养基制做、灭菌、接种、培养检查等基本方法中选择1-2个常规的操作技能,分数评定主要依据操作规范程度和污染率及成活结果等来决定。 选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植物组织培养》李胜,中国林业出版社2015.7。 参考书: 1、《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谭文澄、戴策刚主编,1997年中国林业出版社。 2、《植物组织培养教程》李浚明中国林业出版社 3、《植物组织培养手册》颜昌敬,上海科技出版社,1990.1 4、《林花果菜组织培养快速育苗技术》李云,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6 5、《花卉组织培养》韦三立,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8 6、《组织培养技术》沈海龙,中国林业出版社

第二章植物的组织.docx

第二章植物的组织 习题 一、选择题 1?基本分生组织从其性质上看属于() A.原生之组织 B.出生分生组织 C.次生分生组织 D.侧生分生组织 E.居间分生组织 2?位于成熟组织之间,分裂时间有限的分生组织是() A.顶端分生组织 B.侧生分生组织 C.次生分生组织 D.原分生组织 E.居间分生组织 3. 单子叶植物一般不能增粗是因为其没有() A.原形成层 B.原分生组织 C.原表皮层 D.顶端分升组织 E.侧生分生组织 4?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料的组织是() A.基本薄壁组织 B.同化薄壁组织 C.贮藏薄壁组织 D.吸收薄壁组织 E.通气薄壁组织 5. 甘蔗茎、葡萄果实表面的白粉状物是() A.角质 B.毛聋 C.晶体 D.腊被 E.淀粉 6?薄荷等唇形科植物叶上腺鳞的细胞数通常为() A.8个 B. 6个 C.4个 D.2个 E.1个 7.气孔轴式是指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和副卫细胞的() A.大小 B.数目 C.来源 D.排列关系 E.特化程度 8?茶叶上的气孔多为() A.直轴式 B.平轴式 C.不等式 D.不定式 E.环式 9?茎的栓内层细胞常含有叶绿体,又称为() A.复表皮 B.绿皮层 C.初生皮层 D.次生皮层 E.落皮层 10. 具有不均匀加厚的初生壁的细胞是() A.厚角细胞 B.厚壁细胞 C.薄壁细胞 D.导管细胞 E.导管 11. 厚角组织细胞多直接位于植物体幼嫩器官的() A.表皮下方 B.周皮中 C.皮层中 D.维管束中 E.髓中 12. 纤维次生壁外层有草酸钙结晶的称() A.韧性纤维 B.晶纤维 C.晶鞘纤维 D.嵌晶纤维 E.硬纤维 13. 纺织用麻类植物的纤维属于() A.木纤维 B.韧皮纤维 C.髓纤维 D.纤维管胞 E.韧型纤维 14. 常含叶绿体的是() A.纤维 B.石细胞 C.导管 D.管胞 E.厚角细胞 15. 石细胞壁上的孔纹是() A.单纹孔 B.具2个同心圆的具缘纹孔 C.具3个同心圆的具缘纹孔 D.半具缘纹孔 E.以上都不是 16. 蜜腺一般位于萼片、花瓣、子房或花柱的() A.顶部 B.上部 C.中部 D.中下部 E.基部 17. 不属于分泌组织的是() A.腺毛 B.蜜腺 C.乳管 D.油室 E.角质层 18. 不纤维仅存在于() A.体内的木质部中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裸子植物 E.被子植物 F.隐花植物 19. 成熟后为无核生活细胞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