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1. 引言

地质预报是地质工程领域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对地质环境进行预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和保障。然而,传统的地质预报方法存在着诸多限制,例如观测数据的不完备性、误差累积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应运而生。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方法,通过分析和预测地质环境的变化

趋势和规律,提前掌握地质灾害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减灾和防治。本文将介绍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的基本原理、应用案例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2. 超前地质预报的基本原理

超前地质预报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大量的地质数据和现代地学理论,通过对地质

环境的监测和分析,寻找地质灾害风险的预警信号,并根据预警信号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具体而言,超前地质预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地质环境监测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依赖于大量的地质数据和监测设备。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

设备,对地质环境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包括地表位移、地下水位变化、地下应力状态等。监测到的数据将作为预报的基础。

2.2 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建立地质灾害预测的数学模型。模型可以基于

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方法,对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和可能性进行预测。通过不断的迭代和优化,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 预警信号识别与传播

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对预警信号进行识别和分析。一旦监测到预警信号,预

警信息将及时传达给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实时的预警响应和应对措施。

2.4 预防和控制措施

根据预警信号的级别和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人员疏散、工程调整等。同时,还可以通过加强监测、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等手段,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3. 超前地质预报的应用案例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已经在许多地质工程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

3.1 岩土工程案例

在一座大型岩土工程项目中,通过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监测到了地下水位上升的预警信号。根据预警信号,工程团队及时采取了加固措施,保证了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2 地质灾害防治案例

某地区经常发生地质滑坡,通过超前地质预报方案,成功预测到了滑坡的发生时间和范围。根据预测结果,地方政府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及时疏散了周边居民,避免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3 矿山安全案例

一座煤矿采用了超前地质预报方案,成功预测到了瓦斯爆炸的潜在风险。根据预警信号,矿山进行了严格的安全措施,确保了矿工的安全和矿山的正常运营。

4.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的未来发展方向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在地质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 数据集成和分析

随着地质数据的不断积累和监测设备的不断升级,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数据集成和分析的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提高预测模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4.2 模型优化和算法创新

目前的地质预报模型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进行优化和创新。未来的研究将聚焦于模型算法的设计和改进,以提高地质灾害预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3 实时监测和远程预警

随着物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将更加注重实时监测和远程预警。通过远程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地质环境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信号的传递,提高地质灾害的预警效果。

4.4 多学科融合和协同创新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需要多个学科的协同合作和创新。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地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等学科的融合,共同推动超前地质预报的发展。

5. 总结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作为一种现代地质预测方法,为地质工程提供了更加可靠和

准确的预测手段。通过地质环境的实时监测和分析,超前地质预报方案能够预警地质灾害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尽管该方案已经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成功应用,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创新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未来,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将朝着数据集成、模型优化、实时监测和多学科融合等方向发展,为地质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2014年5月31日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3、技术服务内容 (1) 4、超前地质预报的工作目标 (1) 5、地质预报方案 (2) 6、地质雷达预报 (3) 6.1 基本原理 (3) 6.2 测线布置及方法 (4) 6.3 使用仪器 (5) 6.4 现场测试要求 (5) 6.5 数据处理及解释 (6) 6.6 资料整理要求 (6) 7、TSP预报 (7) 7.1 基本原理 (7) 7.2 探测方法 (8) 7.2 测线布置 (8) 7.4 仪器设备 (9) 7.5 现场钻孔注意事项 (9) 7.6 结果分析 (9) 8、红外探测预报 (10) 8.1 基本原理 (10) 8.2 基本方法 (11) 9、超前水平地质钻孔 (12) 10、隧道预报人员安排 (13) 11、超前地质预报安全文明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13) 11.1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3) 11.2 工作质量保证措施 (13) 11.3 工作进度保证措施 (14)

1、编制依据 (1)《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05) (2)《地下铁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99-1999,2003年版) (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04-2008) (4)《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 (5)《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03) (6)《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98) (7)区间内的地质勘查资料,以及设计资料 (8)区间施工组织设计 2、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总体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围岩以石灰岩为主,岩溶发育。在隧道施工中易发生突涌水和突泥。因此准确预报掌子面前方溶蚀带、溶洞和地下水带是本地质预报的重点。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发育溶洞及其导致的突泥、突水和可能的地面沉降问题、隧道稳定性、断层破碎带。 地质预报重点为:地下溶蚀带、溶腔、溶洞、地下水带、高压涌突水、断层破碎带。 预报难点为:溶洞、地下溶蚀带、溶腔、高压涌突水、地下含水带、断层破碎带。 为确保隧道的施工安全,及时了解掌子面前方围岩的不良地质情况,以优化施工方案,指导隧道施工,决定对隧道施工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3、技术服务内容 按合同约定,本项技术服务工程量为地质预报,工作量共约2800米。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部门颁的有关现行标准、规范、规程、定额、办法和示例及有关图纸的规定进行地质预报后处理工作。积极参与施工期间各方工作,安全、高质量地完成工作。 4、超前地质预报的工作目标 根据本工程特点,本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 (1)溶洞、断层破碎带、裂隙密集带的位置、规模和性状预报; (2)突水、突泥可能发生的位置、规模大小及危害程度预报;

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1.工程概况 宣峰岭隧道位于江西省袁州区湖田乡平田村易家坊组宣峰岭山体内,隧道全长2191.12m,隧道进出口的里程分别为:DK755+453.88、DK757.645。明暗分界里程分别为:DK755+468.88 、 DK757+608,暗挖段全长为2139.12。其中III级围岩385.12m,IV级围岩1308米、V级围岩446米。 2.工程地质情况 进口段丘坡基岩出露,出露基岩为震旦纪晚世老虎塘组(Z2Ih1)千枚岩,夹片岩,褐灰色、褐色、灰白色,表层为全~强风化,局部地表覆盖第四系残坡积(Q4di+el)粉质粘土,厚0~3m.隧道进口段处于小型背斜的核部,岩体极为破碎,洞顶及洞壁易坍塌。 隧道出口端位于第四系残坡积(Q4di+el)粉质粘土夹细角砾地层,褐黄色,厚8~10m。隧道洞身位于石炭纪早世(C1Z)千枚岩、粉砂岩夹灰岩底层中,全~弱风化。千枚岩,全~弱风化,全分化,褐黄色,风化后,岩体呈砂土状;强~弱风化,灰青色,岩体较完整;岩层产状;30°∠76°。物探EH-4反应,DK757+500~+610为低阻异常区,千枚岩夹灰岩地层,可能岩体破碎,岩溶发育。隧道出口位于第四系粉质粘土夹细角砾土地层中,洞顶及洞身易坍塌。 3.编制依据 (1)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 (2)铁路隧道设计规范、施工规范、施工指南和验收标准; (3)沪昆高速铁路江西段HKJX-7标九工区隧道施工图纸。 4.实施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 进一步查清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指导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和危害程度;为优化工程设计提

TBM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适于TBM施工HSP法预报技术实施方案 1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及内容 1.1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 (1)进一步查清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指导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和危害程度。 (3)为优化工程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4)为编制竣工文件提供地质资料。 1.2超前地质预报的内容 (1)地层岩性,特别是对软弱夹层、破碎地层的预测预报。 (2)地质构造,特别是对断层、节理密集带、褶皱轴等影响岩体完整性的构造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2编制依据 (一)《铁路隧道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法技术指南》(铁建设【2007】106号); (二)《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Q/CR 9217-2015); (三)《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10); (四)《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3TBM施工地质预报方法的技术要求及本工程方案设计 3.1TBM施工地质预报方法的技术要求 在TBM施工隧道地质预报中,由于TBM掘进机独特空间结构,其对地质预报探测适应性要求较高,通常造成一些常规探测方法探测成本高昂、探测复杂、探测具有破坏性等问题,其对信号源、探测空间、布极可行性等均有限制,因此限制了这些预报方法的应用。主要表现在: 1、掌子面无法直接布置测线;

2、空间狭小,需钻探测孔地质预报方法(如TSP、TGP等),操作不便、且 费时; 3、如采用炸药震源激发的预报方法,应采用特殊处理,费时,且存在安全风险; 4、如选择在TBM后方进行探测,探测距离与精度无法保证; 5、预报方法应布极简单、影响施工时间短等; 6、TBM在遭遇不良地质体时常常耗费大量时间进行处理,对较大不良地质体时探查精度要求较高; 7、TBM掘进速度较快,短距离预报法无法较好的指导TBM掘进,实现预期效果。 因此,在选择TBM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探测方法时,应充分考虑其适应性,选 择高效且适应的探测方法,必将事半功倍。 3.2本隧洞工程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方案设计 主要采用HSP法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系统,该系统不仅适用于钻爆法施工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也适于TBM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其创新性提出了利用掘进机冲击振动信号作为激发震源的不良地质体预报方法,并先后应用于多个TBM施工隧道地质预报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于2010年被授予发明专利(一种适合于TBM施工的地质超前预报方法,专利号:ZL 2008 1 0044256.7)。 1、前期地质调查分析工作 针对隧道工程,我们将在前期收集的等资料,主要着重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勘查、分析,确定双护盾TBM施工主要地质问题和划分预报重点。 (1)收集相关资料,如项目建议书、勘察资料、区域地质资料、各级主管单位相关批文、隧道所在区域类似工程的设计资料和施工情况,掌握隧道基本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2)确定隧道超前预报重点段,划分预报等级。 2、施工过程中的地质超前预报工作 根据前期地质调查分析工作确定的预报等级划分,开展针对性的地质预报测试工作。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铁程管-04a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二) 工程名称:新建拉萨至日喀则铁路工程施工合同段:拉日铁路TJ4标编号:

新建拉萨至日喀则铁路工程TJ4标段 吉沃希嘎隧道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中铁十二局集团拉日铁路工程指挥部二项目部 二0一一年四月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监测与警报,是隧道施工地质工作的核心任务和落脚点,因此在隧道施工中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必须作为一道独立的工序进行,将隧道施工前方的围岩状况了解得清清楚楚,确保施工安全。为次我项目部成立了超前预报工作小组负责次项工作。 一、地质状况: 吉沃希嘎隧道穿越区的岩性主要为沉积岩类(包括粉砂岩、石英 砂岩),隧道出口位置偏压、进口及隧道洞身局部位置埋深较浅,碎石土堆积层为主,隧道穿越区域存在三条断裂带,分别为: ①F4-3断层:与隧道洞身位置交于IIIDK117+520-IIIDK118+005, 断层产状N32°W/78°S,为压扭性断层,破碎带内物质主要为的 断层泥砾及压碎闪长岩,宽度为320-340m。在雅鲁藏布江右岸 断层通过处,山体坡面不完整,为不稳定斜坡,深切冲沟沟岸两 侧坡面破碎。在雅鲁藏布江左岸既有公路318国道边山道可见明

显断层破碎带物质,青灰色为主,夹有锈黄色、灰绿色,主要由 断层角砾组成,在318国道边可见有明显的断层角砾物质,含有 少量压碎岩及断层泥砾等,断层西界为闪长岩,东界被第四系地 层覆盖,迹象不明显。断裂断层两侧均为燕山期中期粗粒闪长岩 体。表层已被覆盖第四系块石土。 ②f2-6断层:与隧道洞身位置交于 IIIDK118+586.7-IIIDK118+686,断层产状N25°E/70°S,为逆 冲性断层,破碎带内物质主要为压碎闪长岩和少量的断层泥砾物 质,宽度约为100米。在雅鲁藏布江右岸断层东侧发育一错落体, 洞身范围内表面被第四系地层覆盖,迹象不明显。 ③f1-1断层:与隧道洞身位置交于IIIDK120+950.7-IIIDK121+340,断层产状N19°W/20°/30°S,为压扭性断层,破碎带内物质主要为断层泥砾及压碎闪长岩,宽度约为300-380m。在雅鲁藏布江左岸既有公路318国道边山坡坡面陡坎下,西界为闪长岩,东界被第四系地层覆盖,

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方案

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方案 1、超前地质预报的原则 本着〃地表和洞内相结合、构造探测和水探测相结合、长中短期分阶段预报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有疑必探、先探后掘,把超前地质预报纳入工序中;充分利用综合探测手段,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对不良地质段施工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2、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案根据现有的地质勘测资料,对隧道不良地质段进行补充地质探查。在隧道工作面按照〃由远至近,逐步加密〃的方法进行探测。 (1)地面物探 施工前期有条件时拟与设计单位或其它有资质的勘测单位对地表重点区段进行补充探查,从宏观上查明隧道通过的地层分布、构造及范围较大的不良地质体的空间位置,进一步掌握地表水的活动规律和分析与地下工程的相关性。 ⑵洞内超前地质预报 根据《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采用地质方法、钻探方法、物探方法相结合,长距离、中长距离、短距离预报相结合的综合预测预报手段。 ①长距离地质预报主要采用地质分析法,根据设计提供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围岩级别、储水构造、富水规模、岩溶发育规律及特征、其它不良地质及特殊地质发育情况进行宏观预测预报预报距离一般在掌子面前方200m以上,并根据揭示情况进行不断的修正。 ②中长距离预报是在长距离预报的基础上采用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深孔水平钻探等对掌子面前方30~200m范围内的地质情况作进一步的预报, 如对不良地质体的位置、规模、性质作较为详细的预报,粗略的预报围岩级别和地下水情况等。

③短距离预报是在中长距离预报的基础上采用掌子面素描、红外探测、地质雷达和超前钻孔等方法进行预报,探明掌子面前方30m范围内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及地下水出露情况等,对可能有突泥、突水和其它不良地质情况的地段应进行钻孑般正。 3、超前地质预报信息处理 (1)根据综合地质预报手段获得的地质信息,经综合分析,及时提出地质预报资料,作为制定或修改施工方案的依据。 (2)超前地质预报的结果应体现出及时性,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通知决策部门和设计单位,及时采取措施,使不良地质体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在预报前方地质情况正常的情况下,亦应将预报结果及时通知决策部门和施工单位,使其安排正常施工工序,组织正常施工生产。 (3)地质预报结论应有书面报告,并及时交由决策部门和施工单位,对所有预报资料应存档备查。 (4)施工过程中应将实际开挖的地质情况与预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及时总 结经验,指导和改进地质预报工作。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1. 简介 超前地质预报是一种经验丰富的预测地质灾害的方法,通过对地质环境的仔细观察和 分析,能够提前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给相关部门提供有关应对措施的建议。本文将 介绍一种基于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案,以便更好地预测和防范地质灾害。 2. 方案流程 2.1 数据收集 在开始超前地质预报之前,首先需要收集大量的地质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包括地 质勘察报告、地质灾害历史记录、地质监测数据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质环境,为地质预报提供依据。 2.2 地质环境分析 在数据收集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对地质环境进行详细的分析。这包括地质构造、岩性、地下水位等因素的综合分析。通过分析地质环境,我们可以找出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 生的因素,为后续的预报提供基础。 2.3 地质灾害特征提取

基于对地质环境的分析,我们可以提取出地质灾害的特征。这包括地形变化、地下水 位波动、岩石位移等指标的监测和分析。通过对这些特征的提取,我们可以更加准确 地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 2.4 数据模型构建 在提取地质灾害特征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构建数据模型来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数据 模型可以基于统计学方法、机器学习算法等构建。通过对历史地质灾害数据和实时监 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训练数据模型,并通过模型来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2.5 预报结果输出 最后,根据数据模型的预测结果,我们可以输出地质灾害的预报结果。预报结果可以 包括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时间范围和可能影响范围等信息。这些结果可以为相关部 门提供决策依据,以便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救灾措施。 3. 方案优势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相较于传统的地质预测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 **及时性**: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和数据模型的预测,可以提前预警地质灾害的发生,给相关部门留出更充足的处理时间。 - **准确性**:基于大量的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数据模型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 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 **综合性**:超前地质预报不仅仅考虑地质因素,还可以综合考虑其它相关因素, 如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从而对地质灾害进行全面预测。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1. 简介 隧道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地 质条件。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质灾害往往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会对工程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工程措施。 2. 预报技术选择 隧道工程中常用的地质预报技术有: - 地质勘探:通过地 质勘探手段获取地质信息,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断层情况等。 - 钻孔探测:通过地质钻孔采样和取芯,获取地质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 - 地质雷达:利用地质雷达探测地下的岩层和水位,获取地下地质信息。 - 地下水位监测:通过设置地下水位监测点,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 - 监测仪器:设置各类地质监测仪器,如振动仪、位移计等,实时监测地下岩体的变化情况。

3. 预报方案实施步骤 步骤一:地质勘探 在隧道工程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断层情况等方面的调查。其中,地层岩性的勘探可以通过地质钻探和取芯的方式来获取。 步骤二:钻孔探测 在勘探完成后,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当地点进行钻孔探测。通过钻孔探测,获取地下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并分析地下岩层的稳定性。 步骤三:地质雷达探测 根据已有的地质信息,选取适当地点进行地质雷达探测。 地质雷达可以探测地下的岩层和水位,获取地下地质信息。 步骤四:地下水位监测 通过设置地下水位监测点,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地 下水位的变化会对隧道工程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地下水位的监测非常重要。

步骤五:安装监测仪器 根据已有的地质信息和监测需求,设置各类地质监测仪器,如振动仪、位移计等,实时监测地下岩体的变化情况。监测数据可以帮助工程师及时了解地下岩体的变化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4. 数据分析与评估 通过以上的地质勘探和监测工作,获取到大量的数据。这 些数据需要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地质灾害的风险等级,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5. 问题处理与反馈 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地下水位变化、 地质构造异常等。这些问题需要及时处理,并进行反馈,以便进一步优化预报和监测方案。 6. 结论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隧道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工程措施。通 过地质勘探、钻孔探测、地质雷达探测、地下水位监测以及安装监测仪器等工作,可以获取地下地质信息,并及时预警地质

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一、超前地质预报系统 超前地质预报流程图 掌子面超前探测 地质观测、编录、分析 信号处理 目标识别与地质解释 提交报告 有无不良地质 有 无 根据需要布设探孔按原设计文件施工 必要时采取工程技术措施或调整支护参数 二、地质分析方法 地质调查:对地貌、地质进行调查与地质推理相结合的方法有针对性的补充地质资料。补充地质资料的主要内容包括:不同岩性、地层在隧道地表的出露及接触关系,岩层产状及变化情况;构造在隧道地表的出露、分布、性质、变化规律及产状变化;地表岩溶发育情况和分布规律。 地质调查方法:地质预报组人员根据建立的标准地层剖面,结合沉积规律,确定各岩层层序、厚度、位置。对地质构造进行跟踪调查后,展开有针对性的地质调会,详尽地核对细化勘察设计资料,为地质预报做好基础工作。 隧道开挖面地质素描:地质预报人员对隧道开挖面的地质状况作如实的调查和编录,采集必要的数据,具体包括:开挖面地层、岩性、节理发育程度、受构造影响程度、围岩稳定状态等进行编录。地质素描方法和预报成果见表。 地质素描方法和预报成果表

1、TSP203超前地质预报 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采用TSP203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系统,预测掌子面前方100m至200m范围不良地质,包括断层、特殊软岩、煤系地层中的煤层、富水砂岩层和煤系地层与其它地层的界线,TSP203系统工作示意如下图: TSP探测布置与原理平面示意图 掌子面不良地质体 爆炸点 接收仪 测量操作方法和要求: 在隧道边墙上布置爆破孔和接收器孔:在内轨顶面上1m高的一侧边墙同一水平线上,按间距1.5m、孔深1.5~2.0m、孔径35~38mm,下倾15~20°的参数钻24个炮孔,最后一个炮孔距掌子面0.5 m左右。在距第一个炮孔15~20m 处,按孔深2.0m、孔径42~45mm,上倾5~10°的标准在边墙两侧对称钻两个接收孔。将传感器套管借助风钻安置在接收孔中。每开挖100m预报一次,预报作业安排在交接班期间完成,每次预报时间不超过2小时。 安装接收器,然后逐孔爆破,同时接收地震波信号。为保证预报准确,采集数据时隧道掌子面停止作业。传感器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宽频带的相应特征,能采集不同方向的地震波信号,以便判断发射界面的三维几何形态。传感器可同时

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方案知识讲解

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方 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3) 三、施工方案 (4) 四、资源配置 (5) 五、施工方法 (5) 六、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注意事项 (8) 七、质量要求 (9) 八、安全措施 (9)

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新建哈尔滨至牡丹江铁路客运专线SG-3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文件、清单和补遗(答疑)书、澄清函等。 (2)招标单位提供的由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的设计图纸、设计文件和设计资料。 (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3—2010)(4)《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9604—2015) (5)《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9217—2015) (6)《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 (7)《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办法》(铁建设【2010】162号) (8)《铁道部建设管理司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设计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建技【2010】352号文 二、工程概况 1、工程范围 本标段共有7座隧道,总长7030m,约占正线长度的16.5%,其中新立隧道为本标段最长隧道,长度为3345m。本标段隧道较多,且隧道施工标准要求高以及本标段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不同程度地存在断层、偏压、

顺层等不良地质。隧道存在边坡滑塌、坍塌冒顶、坍塌掉块、突水突泥等风险。详见“隧道主要工程概况表”。 隧道主要工程概况表 三、施工方案 隧道工程属于隐蔽性工程,设计施工中的不可预见性较其他工程大。施工中对可能存在不良地质体的地段必须做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根据设计要求及隧道地质情况,本隧道工程采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施工中充分利用TRT法、Ф110钻探孔等预报方法。TRT一般结合隧道掘进过程的地质情况进行探测,来判明隧道前方不良地质存在的位置。当可能出现涌突水吋,结合红外探测法及Ф110超前地质钻探孔进行进一步的精查来探明,并根据各探孔的探测和出水情况,综合判别是否进行提前预注桨堵水加固及预支护等方式处理。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引水隧洞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实施方案 一、概述 该施工方案根据《金元水电站引水隧洞下段及调压室(JY/C3标)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金元水电站引水隧洞下段及调压室设计文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预报方案。超前预报主要是加强施工期间的地质工作,是在开挖之前,除根据开挖时揭露出来的实际地质情况,校正补充地勘时未能查到的资料外,还要根据这些成果资料,分析推断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是否存在前期勘察时没有查到的不良地质体,以便预先采取措施。 二、工程简介 1、工程概况 金元水电站引水隧洞下段(引11+000.000~管0+030.000)全长4518.226m,为马蹄型有压隧洞,隧洞开挖直径为4.7~5.3m。 引水隧洞⑥施工支洞总长为546.0m,⑦施工支洞现总长为370.000m,两支洞断面均为马蹄形,但开挖尺寸不同。 调压室上室与⑦支洞相接,长度180m,断面为马蹄型;调压室下室联通调压室上室和引水隧洞主洞,断面为圆形,开挖直径6.4m。 2、水文气象条件 本工地气候属高原温带川西山地气候,主要特点是气温较低,冬季较长,日照充足,干湿季分明,立体气候特征明显。控制该区的降水系统主要是太平洋东南气流,降水量自大渡河河谷地带向干支流上源随高程逐步递增。本工地多年平均气温7.1℃,极端最高气温28.9℃,极端最低气温-14.7℃;多年平均降水量1014.7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3%;月平均水温3.3℃~10.3℃,最低月平均水温1.2℃,河流没有出现结冰或冰封现象;多年平均年蒸发量1285.5mm;多年平均风速3.1m/s,历年最大风速20.0 m/s,相应风向E;多年平均日照时间1738h,年平均霜日84.9

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制定超前地质预 报实施方案是非常必要的。超前地质预报是指在地质灾害发生前,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对地质灾害进行预测和预报,以便采取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地质监测网络。地质监测网络是超前地质预报的基础,只有建立了完善的监测网络,才能对地质灾害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和预报。监测网络应该包括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地表位移、地震活动等多个方面的监测点,以全面了解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性。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地质灾害预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预警技术是超前地质预 报的核心,只有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才能对地质灾害进行准确的预警。目前,地质灾害预警技术主要包括遥感监测、地震预警、地质雷达等多种技术手段,需要不断加强研究和应用,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救援体系。一旦发生地质灾害, 需要有快速、有效的应急预案和救援体系,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应急预案应该包括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措施、救援流程、资源调配等内容,救援体系需要有专业的救援人员和设备,以保障灾害发生时的快速响应和救援。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通过开展地质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公众了解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和防范知识,增强公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从而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影响。 总之,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加强预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救援体系、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1. 引言 地质预报是地质工程领域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对地质环境进行预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和保障。然而,传统的地质预报方法存在着诸多限制,例如观测数据的不完备性、误差累积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应运而生。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方法,通过分析和预测地质环境的变化 趋势和规律,提前掌握地质灾害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减灾和防治。本文将介绍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的基本原理、应用案例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2. 超前地质预报的基本原理 超前地质预报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大量的地质数据和现代地学理论,通过对地质 环境的监测和分析,寻找地质灾害风险的预警信号,并根据预警信号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具体而言,超前地质预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地质环境监测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依赖于大量的地质数据和监测设备。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 设备,对地质环境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包括地表位移、地下水位变化、地下应力状态等。监测到的数据将作为预报的基础。 2.2 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建立地质灾害预测的数学模型。模型可以基于 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方法,对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和可能性进行预测。通过不断的迭代和优化,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 预警信号识别与传播 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对预警信号进行识别和分析。一旦监测到预警信号,预 警信息将及时传达给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实时的预警响应和应对措施。 2.4 预防和控制措施 根据预警信号的级别和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人员疏散、工程调整等。同时,还可以通过加强监测、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等手段,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方案

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方案 1 编制依据、范围 1.1 编制依据 (1)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2)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3)设计文件、图纸和现场调查的相关地质资料。 1.2 编制范围 编制范围为ZNTI-12标DK547+200~DK578+880段内的所有隧道。 2 工程概况 2.1 项目概况 本段主要隧道工程有7座总长23375m,分别为:南山隧道1590m、立家长隧道4668m、红岭隧道4852m、吾沿河隧道9100m(含斜井一座,长度880m)、青草凹隧道920m、老申峧隧道1325m、克昌隧道920m(含燕尾段)。 2.2 地质概况 主要隧道工程自然条件见表1~表7。

3.1 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 ①可及早探明掌子面前方的围岩特性以及涌水量,为隧道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法提供有力的依据; ②可为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提供参考; ③可为突发异常(如结构失稳或破坏的现象)提供有效的参考。 3.2 超前地质预报的内容 ①地层岩性,特别是对软弱夹层、破碎地层及特殊岩土的预测预报。

②地质构造,特别是对断层、节理密集带、褶皱轴等影响岩体完整性的构造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③不良地质,特别是溶洞、暗河、放射性、有害气体及高地应力等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④地下水及富水断层、地层等的预测预报。 3.3 超前地质预报总体方案 管段内的各个隧道集断层破碎带、滑坡、顺层、岩溶、湿陷性黄土、膨胀岩土于一体,地质条件复杂,地质因素可能严重危及施工安全,制约工期,超前地质预报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优化施工设计、实现施工信息化的基础。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设计文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预报方案,针对不同地段的工程地质情况进行地质预报分级,不同的地段采取不同的预报手段,以达到既预报准确又能节省有效资源的目的。 地质复杂的隧道的地质预报采用长距离预报与短距离准确预报相结合,隧道洞内探测与洞外地面地质调查相结合、地质方法与物探方法相结合,开展多层次、多手段的综合地质预报。 根据不同的地质灾害等级,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问题,选择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开展超前地质预报: 4 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 图1 超前地质预报步骤框图 4.1 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 长距离地质预报主要采用隧洞内长距离TSP仪器探测,应用TSP预测预报系统在主要的断层破碎带、岩溶等不良地质带的前方30米左右、地下水变化处进行长距离测试,连续探测不少于2次,每次探测距离不小于100m。 ①长距离地质预报实施步骤见图2。 TSP隧洞地震探测仪工作原理见图3、TSP系统的预报测孔布置见图4。

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施工方案 (3) 四、资源配置 (3) 五、施工方法 (4) 六、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注意事项 (6) 七、质量要求 (7) 八、安全措施 (8)

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新建哈尔滨至牡丹江铁路客运专线SG-3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文件、清单和补遗(答疑)书、澄清函等。 (2)招标单位提供的由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的设计图纸、设计文件和设计资料。 (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3—2010) (4)《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9604—2015) (5)《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9217—2015) (6)《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7)《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办法》(铁建设【2010】162号)(8)《铁道部建设管理司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设计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建技【2010】352号文 二、工程概况 1、工程范围 本标段共有7座隧道,总长7030m,约占正线长度的16.5%,其中新立隧道为本标段最长隧道,长度为3345m。本标段隧道较多,且隧道施工标准要求高以及本标段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不同程度地存在断层、偏压、顺层等不良地质。隧道存在边坡滑塌、坍塌冒顶、坍塌掉块、突水突泥等风险。详见“隧道主要工程概况表”。

隧道主要工程概况表 三、施工方案 隧道工程属于隐蔽性工程,设计施工中的不可预见性较其他工程大。施工中对可能存在不良地质体的地段必须做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根据设计要求及隧道地质情况,本隧道工程采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施工中充分利用TRT法、Ф110钻探孔等预报方法。TRT一般结合隧道掘进过程的地质情况进行探测,来判明隧道前方不良地质存在的位置。当可能出现涌突水吋,结合红外探测法及Ф110超前地质钻探孔进行进一步的精查来探明,并根据各探孔的探测和出水情况,综合判别是否进行提前预注桨堵水加固及预支护等方式处理。 四、资源配置 1、人员安排 项目部成立超前预小组,项目部总工程师任组长,组员为:工程部部长和专业工程师

地质超前预报技术

地质超前预报技术方案 一、使用条件及目的 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是隧道信息化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隧道施工中一道重要的施工工序。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的目的是采用各种地质分析、物探、超前钻探等手段在隧道施工当中探明前方围岩地质情况,并根据前方地质、水文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从而编制竣工文件提供地质资料。 二、超前地质预报的内容 针对本隧道工程的特点和施工技术要求,隧道施工期地质预测、预报应包括以下内容: 1)断层及断层影响带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 2)软弱夹层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 3)隧道受岩溶地下水影响程度及岩溶形态的类型、位置、大小等。 4)隧道内围岩级别变化趋势。 三、地质预测预报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1、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是隧道信息化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阶段应将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纳入施工工序进行组织管理。 2、地质预测预报坚持隧道洞内探测与洞外地质勘探相结合、地质方法与物探方法相结合、多种物探方法相结合,开展多层次、多手段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并贯穿于施工全过称。 3、超前地质预报的结果应体现及时性,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通知决策部门和施工单位,及时采取措施,使不良地质体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在预报前方地质情况正常的情况下,亦应将预报结果及时通知决策部门和施工单位,使其安排正常施工工序,组织正常施工生产。

4、地质预报结论应有书面报告,并及时交由决策部门和施工单位,队所有预报资料应存档备案。 5、施工过程中应将实际开挖的地质情况与预报情况与预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指导和改进地质预报工作。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是一门挣在发展中的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将逐步得到提高和完善。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工作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四、地质预报的方法和手段 1、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应坚持常规地质法、物理勘探法、钻探法等多种预报手段综合运用,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和印证的原则。并结合和隧道工程特点,以及局项目部安排,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的方法如下表: 2、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实施方法 1)地质分析法,本隧道采用地质素描法进行地质分析。地质素描指正洞洞壁及掌子面素描,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1. 工程的地质条件 我工区管段1座隧道1700m (大回山隧道共计3403m我工区管段1700m),其所在位置均属丘陵地貌,地形有起伏,岩层多为花岗岩,花岗岩残积层及全、强风化具有遇水软化、崩解,强度急剧降低的特点。 2、超前地质预报工作要达到的目的 预报隧道不良地质的岩溶、断层破碎带等可能出现位置位置及带来的灾害程度;提供必要的地质参数;提供施工掌子面前方地质信息,进一步确定保证围岩稳定性的工程措施及合理的施工方法;为优化施工方案提供依据,指导施工顺利进行,确保施工安全。 3、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技术方案 施工过程中必须将超前地质预报纳入施工工序管理,做到先探测、后施工,不探测不施工。 采用长期预报和短期预报相结合,采用TSP及地质雷达进行长距离宏 观控制;利用工作面地质描述法进行短距离超前预报。加强常规地质综合分析,坚决实施超前预报,多管齐下,力争把发生地质灾害的机率降至最低。 4、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主要项目 超前地质预报主要项目见超前地质预报主要项目表

超前地质预报主要项目表 5、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机构 本工区管段隧道地下水比较发育,地质条件均较复杂,隧道施工中地 质预报工作尤为重要。为了更好的完成施工阶段的地质工作,工区项目部成立专业的地质预报施作小组,具体地质预报组织机构见下图。预报小组根据隧道开挖地质情况的需要及时联络预报专业单位人员展开工作同时配备有经验的地质工程师值班,确保地质预报工作的及时性。

6、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及工艺流程 (1)超前地质预报时间安排 超前地质预报是隧道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应作为一项工序纳入隧 道施工进行管理,该项工序在每循环中安排见超前地质预报循环安排示意 图 超前地质预报循环安排示意图 (2)探测方法及频率 根据管段内的工程地质特点,为保障施工安全,全隧道施工期间采用 综合物探手段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具体探测方法见下表。 探测方法及频率 探测方法 项目 频率方法及频率 探测目的 地质描述 洞顶及洞壁 3处/1m ,左右侧洞壁、洞顶 地质构造 掌子面 1 张/10m 地质构造 物探 TSP 地质预报 围岩断裂破碎带、地下水发育段及放射 性元素 地质构造、断层等 不良地质探测段及 放射性兀素 在TSP203预报有异常时 断层、富水带等 超前水平钻探 单孔水平钻探 断层破碎带及影响带、地下水发育段采 用超前水品钻探(0 50孔,每断面3孔) 地质构造、涌水量 (3) 地质预报流程及信息反馈 简 易台架钻 孔打眼

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及地质概况 (1) 三、实施超前地质预报目的及地质复杂程度分级 (2) 四、地质超前预测预报方案及原则 (4) 五、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组织机构和人员设备配置 (7) 六、施工地质超前预报的内容和方法 (9) 七、超前地质预报与测试技术要求 (13) 八、其它要求 (21)

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一、编制依据 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2、《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 3、巴达线站前技术交底。 4、巴达线补充初步设计说明书 5、已到的隧道施工图及参考图 6、达州建设指挥部制定下发的相关管理办法。 二、工程概况及地质概况 新建巴中至达州铁路北起乐巴铁路终点巴中车站,向东南经巴中市巴州区的兴文、卢山,平昌县的兰草、金宝、岳家、涵水,进入达州市达县的石桥、石梯,通过渠县的文崇后又经过达县的龙会、渡市过州河,分方向接入襄渝线,向北接入覃家坝站重庆端,向南接入渡市站重庆端。巴达铁路站前Ⅱ标共计有隧道16座,全长11752m。其中正线有3座隧道,共计2092m;联络线有13座隧道,共计9660m。 本标段岩层主要为砂泥岩地层,只有鸭子岩、太阳湾1#、2#三座短隧道局部遇到灰岩地层。本标段地层有白垩系(K)厚层状中细粒砂岩夹泥岩、粉砂质泥岩,侏罗系(J)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粉砂质泥岩,部分段夹介壳灰岩、结晶生物碎屑灰岩、炭质页岩、煤线及薄层硬石膏,三叠系(T)砂岩、泥岩、灰岩及可采煤层,可采煤层厚一般0.5m左右,第四系地层主要为粉质黏土,广泛分布于沿线地表,局部为碎石土、块石土,河床及阶地分布厚度较薄的卵石土。 本标段隧道主要不良地质表现为岩体破碎、煤窑采空区(鸭子岩

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施工方案

四川省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C10合同段 超前地质预报 专项施工方案 中国中铁 编制: 年月日 审核: 年月日 批准: 年月日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汶马高速公路C10合同段项目部 二零一五年六月八日 目录 1、编制依据、目的及适用范围 (1) 1.1 编制依据 (1) 1。2 编制目的 (1) 1.3 适用范围及预报内容 (1) 2、工程概况 (3) 2.1 工程位置及数量 (3) 2.2工程地质 (4) 2.2.1地质构造 (4) 2。2。2地质岩性 (6)

2.3气象特征 (11) 3、超前地质预报施工工艺及方法 (11) 3。1 工艺流程 (11) 3。2 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14) 3。2.1 地质调查 (15) 3。2。2 地质素描 (16) 3.2.3 TSP203+超前地质预报 (17) 3。2。4 红外线探水 (21) 3.2.5 地质雷达探测 (23) 3。2。6 超前地质钻孔 (24) 3。2。7 综合地质分析 (27) 3。2。8 成果资料签认、信息反馈及处理 (28) 4、质量及安全管理 (30) 4.1 质量保证措施 (30) 4.2 安全管理 (30) 5、设备及人员组成 (32) 5。1 主要设备 (32) 5。2 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32) 6、超前地质预报结论 (34)

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目的及适用范围 1.1 编制依据 《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 《岩土工程勘查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F90—2015) 《汶马高速C10合同段项目部编排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汶马高速公路其他有关地质勘测资料》 1。2 编制目的 (1)进一步查清因前期地质勘察工作的局限而难以探查的、隐伏的重大地质问题,进而指导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率和危害程度,尤其是复杂地区隧道施工风险. (3)为优化工程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4)为编制竣工文件提供地质资料。 1.3 适用范围及预报内容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C10合同段内所有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 (2)本标段超前地质预报原则及手段 将超前地质预报纳入工序进行管理。按照“以工程地质类型划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