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CCIS系统 打造重庆城市文化品牌 程枫凯

利用CCIS系统 打造重庆城市文化品牌 程枫凯
利用CCIS系统 打造重庆城市文化品牌 程枫凯

利用CCIS系统打造重庆城市文化品牌

引言

经济全球化使区域和城市成为全球竞争体系中的主体,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发展模式成为一种新型的城市竞争战略。要在新一轮的城市发展中脱颖而出,除了必要的经济增长外,突出自身特质,以独特的品牌特征向公众传达城市品牌的核心价值更是十分必要。这种核心价值就是城市文化,城市竞争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文化品牌的竞争。塑造、推广和管理城市品牌,推动以文化产业和文化活动为主体的城市文化的创新发展,不断地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路径。

本文通过对CISS(城市文化品牌识别系统)进行解析,并根据重庆当前形式,提出构建CISS的步骤和方法。

一、CCIS系统的基础思路

?城市品牌?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杜克大学商学院的凯文〃莱恩〃凯勒(Kelvin LaneKeller)教授在《战略品牌管理》一书中首次提出:?如同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臵可以品牌化。在这种情况下,品牌是根据某个特定的地理名称确定的,品牌的功能,就是让人们认识和了解这个地方,对它产生一些好的联想?。而城市文化品牌识别系统(City Culture Identity system)是从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

引申而来的,简称CCIS。城市文化品牌识别系统既是对城市文化形象的内在定位和统一包装,也是内外部公众对其的认知、评价,是城市文化内涵的理性再现。

借鉴企业形象对CIS的打造方式,城市文化品牌的建设可从城市精神理念识别、城市文化视觉形象识别和城市文化行为识别、城市文化品牌传播系统四个部分进行设计。城市精神理念识别系统的培育要依托城市文化资源、城市人文风俗,突出本地的特色,力求唯一性。城市文化品牌理念一经确立,就必须通过城市传播系统来具体地再现,通过协调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以统一的目标和一致的城市信息对城市文化品牌要素进行传播,实现与受众的双向传播和沟通,在最大程度上树立、巩固城市文化形象。城市文化行为识别系统包含政府组织文化行为、企业文化行为、社区文化行为、民间文化行为等内容。城市文化视觉形象是对城市精神理念的进一步具体化、可视化的传达方式。城市精神必须通过一定方式把抽象的理念加以形象化、视觉化,以城市标语、口号、图案、城市建筑文化、景观标识或标志性雕塑等浅显易懂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受众对城市精神文化产生直观的印象。

二、打造CCIS系统的必要性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系列,在整个意识形态中,是一个处于最高层次的范畴。美国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

福德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城市同时也是文化进化的容器,城市品牌的文化内涵越丰富,认同性越大,其辐射力、吸引力也就越强,其相应的协调和创新示范功能也就越大。而城市文化品牌以高度凝练的形式,集中了一座城市自然资源和人文创造之精华,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力,更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依托之一。要将重庆臵于当前特殊时期的发展浪尖上,利用文化产出来带动经济发展,利用品牌优势造就竞争动力,就应当发展CCIS系统,保持重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1、城市文化品牌是城市发展的强大推力

文化是一座城市赖以生存的土壤,它不仅可以促进人的发展,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推进其与国际的交流。而城市文化品牌的经济功能更是不能忽略,美国历史学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戴维〃兰德斯在其新著《国家的穷与富》一书中断言:?如果说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文化是举足轻重的因素?。1998年世界银行发布的《文化与持续发展:行动主题》报告,也提出了?文化为当地发展提供新的经济机会,并能加强社会资本和社会凝聚力?的观点。重视文化品牌建设,塑造城市的文化形象,并通过文化氛围来凝聚城市的人心,推动城市的发展应成为重庆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世界最发达的纽约、伦敦、巴黎、维也纳等城市为例,它们非常注重文化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如纽约市政府对文化事务部提出的工作目标之一就是提高文化对于经济活力的?贡献度?。所以我们应该看到,在不断提升文化品牌的背后是市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利用市民素质的提高来带动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同时,先进的文化也将

利于我市城市环境的优化和城市品味的提高,摆脱长久以来重庆给人造成的?码头文化?、?袍哥文化?等俗文化盛行的印象,增强城市的辐射力和吸引力。从这个意义上讲,重庆的文化发展水平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将是未来重庆经济提升的关键点。

2、城市文化品牌是城市竞争力的源泉

城市文化不仅为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可以创造城市经济价值、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和提升城市形象,因此,城市文化也是城市综合实力的核心体现,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力。看一座城市是否有竞争力,重要的是看它的文化品牌力,也就是文化资源、文化氛围、文化品位和文化发展状况。可以这么说,现代城市是以文化来论输赢的,未来城市智慧的因素、知识的力量、人力资源会越来越突出,文化所创造的凝聚力、导向力和所衍生的创新力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显著。在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的是城市的?躯体和硬件?,而城市的?灵魂和软件?需要用文化来创造。可以说,未来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城市,文化也将是重庆竞争力的制胜点。

3、城市文化品牌是城市形象的内核

城市形象包括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外观形象,是城市精神的直接体现。一个城市浅层次的形象是表现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的经济交流上,深层次的是表现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上。城市形象也是外在景观与内在要素的综合体现,其中外在景观包括城市布局、城市建筑、城市道路、节点、城市标志、城市生态等,内在要素包括市

民素质、政府行为、管理制度、服务质量、开拓创新氛围等。在中国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城市对国外城市的模仿非常严重,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失去了幻想的生存空间和生活空间,既无法满足人们不同品味的文化需求,也就不能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导致城市文化的丧失和城市市民精神的失落。做为一个有着悠久开埠历史和优秀近代历史的城市来说,重庆要打造属于自身的独特内核,仅仅克隆国外发达城市的外观并不能有效地塑造文化品牌,必须把脉文化主线,才能拥有丰厚的城市文化品牌内涵,形成鲜明的城市个性和独特的城市魅力。

当前看来,无论是从城市的内涵,抑或城市的外延和品牌特征所产生的具体效应,重庆都可谓零零星星、影响甚微。就最直接的产业输出效应而言,我市2008年旅游总收入刚达到上海2000年的55%,北京2008年的26%,差距甚大,从文化产业来看,2006年我市文化产业总产值110亿元,仅占全市GDP的2.54%,而上海、深圳这些发达地区则早已达到5%,总产值上百亿。同时,我市四大文化产业集团2008年总资产刚过百亿,创造利润仅2.06亿,可以看到,重庆目前文化形象不强,文化行为较差,城市文化影响力较弱等几个主要问题不可忽视,大力建设重庆城市文化品牌,以品牌带动重庆科学发展,与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相呼应极其重要。

三、CCIS应用的具体方法

1、打好五张牌,做好城市精神理念识别

传统历史文化牌重庆是有名的巴文化发源地,巴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商周时代就有关于巴人的记载:?周武王伐纣。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在三千多年中,各族文化交流融合,互相影响,逐渐形成多元文化的融合体,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巴文化。巴文化是指古代巴国、巴地各族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古代地域文化,是巴人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由巴人而衍生出的土家族也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因素。渝东南地区的古镇、摆手舞、花灯、阳戏、哭嫁歌、吊脚楼等文化元素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构成。同时,巴国文化、大足石刻艺术、宋末抗元军事文化、明玉珍大夏文化都是重庆的重要传统文化资源,应充分发觉文化价值,统一进行包装打造巴渝文化长廊。

现代革命文化牌重庆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近现代革命对重庆文化的发展、对中外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影响。薛新力先生主编的《重庆文化史(远古——1949年)》对其分了多章描述,包括?维新改良与重庆文化?、?辛亥革命与重庆文化?、?新文化运动与重庆文化?、?大后方文化中心的形成与演变?、?抗战时期重庆文化的繁荣?等章节。辛亥革命文化中的邹容及其《革命军》、宋育仁办《渝报》和卞小吾办《重庆日报》,陪都文化中的红岩村革命纪念馆、周公馆、桂园、蒋介石官邸、韩国临时政府、歌乐山烈士陵园以及陪都抗战与革命文艺等一系列的革

命活动、革命事迹、革命遗址等,构成了重庆近现代革命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极其宝贵的革命文化资源。但目前对这部分文化的发掘和宣传却远远不够,要打造重庆的现代革命文化牌,就应依托重庆的?陪都?历史进行宣传,以?远东名城?称号进行包装,将重庆塑造为革命名城。

三峡文化牌三峡文化在古代是融合了中国南北儒道文化,东西巴楚文化而成长起来的一种区域性文化,形成了中国南方文化的轴心,具有独特的枢轴性。而三峡库区文化,是古代三峡文化的枢轴性在当前的延伸和发展。它西起重庆奉节,东至湖北宜昌;三峡水利工程的兴建,使三峡工程淹没区,即上至重庆江津,下至湖北宜昌的沿22个区、市、县的632平方公里的淹没地带,成为独特的三峡经济开发区域。自石器时代到当代,这里文化积淀丰厚、绵延久远,其地缘性、民族性、开放性引人注目。可以说,长江三峡文化?是在古代三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峡库区范围内,以自有人类以来的以精神文化为重点并兼及带有精神文化因素的物质文化的发展历史?。其主要包涵大巫山文化(包括龙骨坡文化、大溪文化、魏家梁子文化等原生性文化,有独放异彩的文化景观,如大宁河、大昌古镇等)、鬼文化(丰都特有的宗教文化)、三国文化(包括诸葛亮夔州八阵图、白帝城、三国墓群、张桓侯庙等文化景观)。应充分发挥三峡文化的轴心功能和支柱作用,使其成为人文风俗的独特标志。

山水都市牌重庆地处长江、嘉陵江汇合处,?万里长江龙,自渝临江流?。市内江河纵横,水网密布。同时重庆境内地势高低起伏,群山突兀,多桥跨江而立,尽显?江城?,?山城?,?桥都?的风姿。重庆夜景

集雄浑和磅礴为一体,璀璨灯光的映照加之薄雾的遮掩下更显得都市感十足。世界天际线网甚至将重庆的天际线排为世界第九,更说明重庆做为山水立体都市已经获得世界的认可。但重庆国际化原素仍有欠缺,城市灯饰虽然绚丽夺目但现代感还应增强。着力打造重庆的都市牌,应从城市细节下功夫,从统筹规划下力气,招商引资着手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特色美食牌餐饮做为第三产业的代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和品牌的塑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餐饮品牌通过商业运作在全国各地进行传播,可以让消费者将其做为一种文化符号和城市挂钩;另一方面,由餐饮业进行延伸拓展,可以发展成为一种文化,如现在蜚声中外的火锅俨然已经成为了重庆的文化标识。渝菜虽然出于川菜,但近年流行的众多?江湖菜?已超出了传统川菜的范畴自成一体。这些餐饮对于表达重庆的地域性、历史性都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故对于本地餐饮应采取统一包装和推广,同时对于有实力的本地餐饮企业应该鼓励其?走出去?,早日形成如?麦当劳?、?肯德基?一样带有独特文化符号的餐饮企业。

2、发展四个产业,传播城市文化

巴渝文化为龙头的文化旅游业以巴渝传统文化为主引领三峡文化和现代革命文化,融合重庆的都市山水和特色餐饮,以发挥其具有的轴心作用、支柱作用与纽带作用。打造三条旅游带:一是都市文化带,力图把湖广会馆传统文化街区、洪崖洞传统文化街区、磁器口古镇、江

北嘴特色文化园区、北部新区文化主题公园、九龙坡巴国城等链接起来;二是长江三峡文化带,链接涪陵的白鹤梁、小田溪巴王墓、点易洞、石夹沟、周煌墓等,丰都鬼城,忠县石宝寨、哨棚嘴遗址、忠州故城等以及云阳张飞庙、云安西汉盐场遗址;三是渝西文化走廊,以大足石刻、铜梁龙和钓鱼城为代表的北部文化旅游资源区和以金佛山、四面山、茶山竹海和万盛石林为代表的南部自然旅游资源区。

新闻报刊为龙头的出版发行业重点推进报纸、期刊、图书等出版发行业建设,重点打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出版集团、重庆新华书店集团、电脑报社、当代党员杂志社、商界杂志社的快速良性发展。实施集约化战略,致力于培育在全国有影响的名报、名刊。

广播影视音像为龙头的影视文化业影视文化产业是整个文化产业中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影视文化产业不仅能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因为影视文化产业的输出,也不断确立着本地区的有利战略地位。目前重庆应着力培育城市电影氛围,振兴传统电影放映业,建设本地影视产业基地,同时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影视行业。形成以重庆广电集团为主做大做强主体影视,民营企业为辅做精做细边缘影视的文化传播趋势。

高科技网络为龙头的信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对于完善重庆城市功能,提升重庆城市品质、不断提高重庆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充分发挥重庆网络信息服务业方面的潜在优势,以天际网、华龙网、当红网、祥瑞为阵地,同时大力推进数码电影、网络视听、在线游戏、网络出版、

电子书、电子报纸等新兴传播媒介的发展,打造长江上游地区的信息强势文化带。

3、培育两个市场、促进各级文化行为

?市内?市场我市从整体上看,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与我国的其他几个大都市相比还比较低。尽管有四川美术学院这样的文化阵地,也有革命时期的先锋文化的传承,但城市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城市文化格调不高,无论是?舶来?剧目还是市外经典文化作品和展览展会,都很少能走进?寻常百姓家?。而文化的群众性决定了文化建设不是少数人的闭门造车,是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所以文化不仅要有利于对群众的教育感化和市民素质的提高,更要让群众乐于参与,有能力参与。由此看来,?走进来?市场要做大并产生实际效果,就必须利用政策手段,让诸多优秀文化展览、优秀文化剧目乐于进、敢于进,让更多的群众乐于看,有实力看。

?市外?市场直辖后,重庆产生了不少影响深远的文化作品,如:川剧《金子》入选首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项目,《红岩魂》形象报告剧展演人选全国十大演出盛事,《三峡移民》、《摆手舞》、《小背篓》等作品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等。但重庆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低,资源分散,效益不高,无论是期刊还是影视、报刊等传媒,在全国有影响的都较少。除此之外,重庆整体文化格调不高,一些媒体过于注重土俗文化,更是极大的损害了重庆本土文化输出的能力。重庆首先应把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转换为具有强大吸引力的优势,努力使对外文化

交流由单一的政府间交流转变为政府和民间交流并举,提供更多适应海外需求特点、制作质量、服务方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其次应建立起进入国际主流文化市场的营销网络,构建跨文化交流机制和文化产业国际交流平台,发展会展业和远程服务业,鼓励支持文化产品出口,扶持外向型文化企业,将文化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最后要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和现代传媒段,提高我市文化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沟通外国消费者了解重庆文化及其产品与服务的渠道,吸引国外的商旅人员来渝消费文化,将我市城市精神理念广泛传播。

4、打好文化根基,丰富城市文化视觉

构建标志性的城市形象体系,是城市精神文化的直接展现。2006年4月,重庆对外发布了?人人重庆?的城市形象标志,预示着重庆在城市形象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重庆要着力建设能代表现代城市文明和建设成就,体现重庆特征和时代气息的文化设施。中国三峡博物馆、奥体心、重庆图书馆、重庆大剧院等文化设施无疑具有标志性意义,还应该加强艺术村落、文化街区、书香一条街等建设。同时要加强城市标志性活动,比如:长沙的金鹰电视艺术节、哈尔滨的冰雪节、香港的新春国际巡游等,这些都能有效地展现重庆的精神内涵和视觉外延,加深受众对重庆城市品牌的认识和理解。

论中国城市文化的现实价值

论中国城市文化的现实价值 【摘要】:城市文化是城市社会成员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量,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为城市发展塑造形象和提高品位,是城市特色形成的条件,为城市发展增强辐射力和整合力,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对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文化文化软实力意义形象特色 【正文】:在不断加快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定位逐渐由经济功能型转变成现代宜居型,城市品位、城市风格、城市质量业已成为都市发展繁荣的新战略基点,这显现了城市文化建设蕴含的深层次价值。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存在的内在支柱和外显标志。通过城市文化建设,可以进一步发展城市经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增强城市凝聚力和影响力,推动社会整体的进步强盛。因此,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内含的基因资源,全力构建独特的城市文化体系,发挥城市文化功能,就成为时下打造精品都市的重要课题,也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什么是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文化是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加深而产生的,是一种比村落文化更为高级的文化形态。城市作为人类适应环境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特的文化现象,反映着它所处的时代、

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伦理道德及宗教信仰等。城市在不断地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不同地域及不同时代特色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与建筑形式,亦即产生了城市文化。就城市的发展史而言,“城市”这一概念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的范畴,它同时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高级形态。城市文化存在于城市的每一个发展阶段中,城市的发展史是一部人类的发展史的记录:从最初的挡风蔽雨的满足基本生理需求的构筑物到今天越来越丰富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钢筋混凝土森林般的建筑群;从安全防御考虑的“城”到“匠人营国,旁三门,方九里”的气魄直至今天绵延几十甚至上千公里的城市群,无一不是随着人类自身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的。 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城市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内容。他们是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它们构成了城市文化管理体系的基本条件和组织架构。由此可见,城市文化处在整个社会前沿最能体现时代特征。 城市能否成为诗意的生活环境,文化成为主要因素。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各种不同层次的需要是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城市文化的本质所在。文化是城市的基因,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形象,是城市的实力。 二、什么是文化软实力

如何利用城市文化打造城市品牌2

如何利用城市文化打造城市品牌 摘要:面对日趋全球化的城市建设,如何吸收国外文化之精髓,同时保留地区文化特有的品质,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城市文化,打造城市自己的品牌,是一个讨论很热的话题,但真正拥有自己城市文化的城市并不多。如何利用城市文化打造城市品牌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化建设;城市品牌;巴蜀文化 一、引言 城市文化作为城市的精神和灵魂,是城市社会成员在特定的城市区域内所进行物质和精神的活动以及在城市化进程中创造的为该城市社会成员所认同和共有的成果的总和,是以先进的物质文明为基础的精神与物质相统一的情感、观念、价值、审美等意识形态的综合。城市文化是一个复杂的范畴系统,既包括构建城市的物质空间,如规划的物和所有的建筑,更包涵着隐藏于物质世界背后的反映城市精神、城市气质、城市性格的一切观念形态的精神要素。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一个城市积极、健康、稳定的发展,绝不仅仅局限于有形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口的集聚。相反,城市品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文化底蕴及建设力度。无形的、充满丰富内涵的文化建设,才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和魅力所在,也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1。 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首先涉及的是经济发展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文化的发展水平和方向。尽管经济发展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推动力,但它并不会自发生成正常、健康的城市文化体系和发展机制,需要各城市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探索和引导。作为城市社会的两大支柱,经济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经济基础的城市文化是空中楼阁,没有文化的城市经济则是缺少灵魂的畸形产物。然而,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实践却表明,人们所高度重视的往往是“有形”的建设,而城市文化建设这一“无形”层面却被严重地忽视了。 二、文化传统对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性: 所谓文化传统,“一般说来,是特定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它或者表现于物质载体,如建筑、雕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或者表现于语言文字;或者表现于抽象的性格、能力、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标准;或表现于各种知识信息的积累、贮存。文化传统是时代的产物,是历史形成的。”2一座城市,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现实文化都是其价值所在。一个城市若抛开长期积淀的历史文化,就会给人以轻飘浅薄的感觉,其知名度、凝聚力和辐射力也因此会大打折扣;任何一座历史名城,若不注重创新和发展, 1朱锋华:《城市文化自由空间的构建》,载《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2戴逸:《对中国传统文化应抱什么态度》,载《文史知识》1987年第1期。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建设特色文化大市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建设特色文化大市 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是发挥我省文化资源优势的魄力之举,必将开启甘肃文化大省建设的新篇章。天水作为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陇东南文化历史区的核心区域,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要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按照“一带三区十三板块”的总体布局,主打三大特色文化品牌,建设三大文化产业区,打造三条文化旅游长廊,做好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努力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实现大的作为。 主打三大特色文化品牌:天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为代表的五大文化积淀深厚、相映生辉,构成了天水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体系。在这众多的文化品牌中,我们要着力打造提升最为独特、最具优势、最有影响的文化品牌,使之成为天水独具魅力的城市名片。一是主打羲皇故里和伏羲文化品牌。天水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伏羲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画八卦、兴嫁娶、正姓氏,开启了人类文明之源。1992年,江泽民同志视察天水时题词“羲皇故里”。这是天水最宝贵的资源、最有价值的品牌。我们要依托天水伏羲文化研究中心,筹建陇东南始祖文化研究院,加强与海内外始祖文化研究组织的联系交流,

进一步加大对始祖文化的保护传承、研究开发和宣传推介力度,不断扩大以伏羲文化为代表的始祖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力。二是主打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天水古称“秦州”,有史可稽的建置史2700多年,境内历史街区、古建筑、古民居、古树名木星罗棋布,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数量众多,1994年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古城天水的灵魂所在。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名城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利用,在传承中创新发展,探索出一条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开发建设协调推进的有效路子,充分彰显名城古韵特色。三是主打国家5A级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品牌。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人文自然融为一体,南秀北雄兼而有之,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5A级景区。景区内的麦积山石窟素有“东方雕塑馆”之美誉,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我们要坚持科学规划,着眼永续利用,深度开发麦积山景区,加快创建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把天水建成甘肃东翼连接周边省区的旅游集散中心。 建设三大文化产业区:一是规划建设华夏始祖文化区,打造全球华人祭祖圣地。以伏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为主线,将秦州区西关及北山片区和麦积区三阳川卦台山整体规划,联动开发,积极推进华夏始祖文化区建设。伏羲庙片区重点实施北山伏羲祭祖园建设、伏羲祭祀广场拓建、伏羲城保护维修等项目,以开展公祭伏羲大典、伏羲文化研究等活动为主;三阳川卦台山片区重点实施一城(伏羲文化城)、五园(卦台朝圣园、祭祀圣坛园、功绩展示园、姓氏

XX市国土资源网上交易系统数字证书(CA)网上办理流程【模板】

XX市国土资源网上交易系统数字 证书(CA)网上办理流程 一、需要提交的申请资料 (一)法人 1.数字证书申请表; 2.企业证明材料(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或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及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各1份,加盖公章); 3.法定代表人的有效身份证明; 4.申请人委托他人办理的,应提交委托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明和授权委托书、承诺书; 5.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本资料只适用于竞买商住用地或住宅用地)。 (二)自然人 1.数字证书申请表; 2.申请人有效身份证明; 3.申请人委托他人办理的,应提交委托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明和授权委托书、承诺书; 4.申请人需提供工商部门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且申请人的投资比例必须大于50%。其中竞买商住 用地或住宅用地的,还需提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房地产开发资质证明文件》原件、复印件。

(三)其他组织 1.数字证书申请表; 2.表明该组织合法存在的文件或有效证明; 3.表明该组织负责人身份的有效证明; 4.申请人委托他人办理的,应提交委托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明和授权委托书、承诺书; 5.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本资料只适用于竞买商住用地或住宅用地)。 (四)境外申请人 1.数字证书申请表; 2.境外法人、自然人、其他组织的有效身份证明; 3.申请人委托他人办理的,应提交委托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明和授权委托书、承诺书; 4.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本资料只适用于竞买商住用地或住宅用地)。 以上申请人竞得土地后,拟成立新公司进行开发建设的,除提交上述文件外,还应当以书面的方式明确签订《成交确认书》的竞得人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受让人。 以上需提交的资料必须用简体中文(下同)书写,资料可以使用其他语言,但必须附中文译本,所有资料的解释以中文译本为准。复印件需加盖公章。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

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集OA、MIS、GIS技术于一体,整合空间数据库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管理、土地监察等功能,实现土地初始登记、变更登记、证书发放等全部土地权属管理业务的办公自动化,构架国土资源管理日常办公、业务流程审批的规范化、图文传递电子化、管理科学化的综合管理全网络办公系统。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由两大部分构成:满足国土资源业务办公要求的《国土资源管理审批系统》;满足日常办公的《OA办公自动化系统。 一、功能模块 系统功能模块框图如下: 二、技术路线 1、先进的数据结构 (1)、采用先进的B/S数据结构模式,可以实现网上远程报建、审批办公机制。 (2)、系统基于Oracle 9i或SQL Server2000大型数据库平台,运行快速、安全、稳定,具有完善的数据运行、管理、备份、恢复机制。 2、工具化集成 采用模块化设计体系结构,操作简捷,易于掌握。系统提供的维护管理可以完成用户系统自定义的功能,包括增加业务机构、业务人员角色的定义、权限分配、系统使用界面的设计、各种表单及打印表格报表的设计、工作流程的设置定义和修改等。全面实现自制作、自维护、自拓展,使管理工作职能和流程能随着

业务的变化而进行即时调整。 3、OA、MIS、GIS一体化 已建立的OA 、MIS具模块有开放式的程序接口,模块间即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为未来地籍管理等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完整的数据接口。图形在MIS业务办公系统中直接调用GIS系统数据库。 GIS系统采用最适用的AutoCAD Map软件平台,不需数据转换就可以直接调用CAD图形,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土资源业务管理与地籍图形管理一体化,MIS、GIS、CAD一体化,图、文、表、管一体化。 三、功能简述 (一)、OA办公自动化系统 1、公文管理 收文管理:完成单位外来公文的登记、拟办、批阅、主办、阅办、归档、查询等处理。发文管理:完成单位内部或对外公文的起草、审批、核稿、签发、发布、存档、查询等管理。 公文管理操作界面: 2、事务管理 包括待办事宜、日程安排、电子邮件、通讯录管理、规范查询等模块。

关于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城市与文化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我省在大力推进特色城镇化的实践中,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搞好城市文化建设。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城市与文化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我省在大力推进特色城镇化的实践中,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搞好城市文化建设。 树立文化城市理念 城市价值何在?城市如何建设?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是随着城市发展的历史演进而不断深化和丰富的。 从“功能城市”上升到“文化城市”,“文化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理念的最高境界。在西方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历史阶段,为适应加快扩大城镇承载能力的迫切需要,1933 年国际建协发布以“功能城市”为主题的《雅典宪章》,以物质空间为主体的功能主义的城镇建设主流思想随之长期控制世界。功能主义忽视人的生活的复杂性和人的需求的多样性,没有解决好城市发展中的诸多问题。随着“城市病”的不断蔓延、加剧和扩散,人们逐渐把视角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对城市建设形成了注重人文生态和文化空间的社会文化理念;1938年L·芒福德出版《城市文化》引发了人们对城市如何发展的深思;1985年欧盟提出“文化城市”概念,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理念形成潮流;1999年的《北京宪章》、2007年的《城市文化北京宣言》,都强调“塑造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城市空间”。“文化城市”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最先进理念。 从“物质家园”上升到“精神家园”,“文化城市”已经成为城市价值追求的基本趋势。什么样的城市能让生活更美好?归结起来,就是既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又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城市;就是既能为人们身体的幸福栖居提供物质空间,又能为人们心灵的幸福栖息提供文化空间的城市。确立“文化城市”目标、提升城市文化水平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国际潮流,“文化变成城市发展战略的轴心”。我国也大力促进“文化城市”和城市文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城市对发展作出“文化定位”或者提出“文化城市”目标,城市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出保存城市记忆、体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展示城市风貌、塑造城市精神、支撑城市发展的巨大作用,已经成为一些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从注重物质建设上升到注重文化建设,以“文化城市”理念引领我省城镇化发展。我省已经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期,城镇化不应仅仅是“量”的扩大,更应该是“质”的飞跃。应积极学习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先进理论,认真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

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建设

展望篇 第三章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建设 在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市场竞争、区域竞争已从产品竞争走向品牌竞争,从经济硬实力竞争走向文化软实力竞争。一座城市是否拥有鲜明的个性形象与国内外驰名品牌,已成为该城市综合竞争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象征和标志。无锡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城市,要在新的更高层次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实力,就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着眼于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更高目标,大力加强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建设。 第一节加强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建设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早在20世纪中期,国外的一些学者就提出了“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建设”这一新的城市竞争战略。例如20世纪50年代末,刚刚获得独立的新加坡既无自然资源、又无劳动力素质优势,为解决这一发展困境,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提出首先要彻底改变了新加坡的城市形象,将它由原来四处沼泽的不毛之地改造为花园城市国家。经多年努力,新加坡以全新的城市形象吸引外资,使这个资源匮乏的岛国成为亚洲仅次于日本的富国。 城市形象是指城市内部诸要素,经过长期综合发展给人形成的一种潜在的和直观的反映和评价。城市形象代表着城市的身份和个性,它反映着城市自然地理形态、历史文化的“文脉延伸”、产业结构特点、城市功能和整体视觉的特色。一座城市,当它依据自身的自然地理状况、经济基础、文化内涵文脉发展,就会形成自身的个性与特色。这样的个性与特色才能给人们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在现代社会中,城市形象的优劣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之间人才、资金、市场的竞争,说到底,可以看作是城市形象的竞争。特别是在当今的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城市形象本身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注意力资源”,它不仅本身就是生产力,而且是新城市经济资源的整合器。在崇尚个性化的时代,任何一个城市如果不能塑造自己的独特形象,就不可能引起世人的关注与青睐,城市的发展必然会受到限制。 要提升城市形象的知名度、美誉度,就要大力打造高品位、广影响的城市品牌。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在推广自身城市形象的过程中,根据城市的发展战略定位所传递给社会大众并得到社会认可的核心概念。具体是指地理名称在某一空间区域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所传递信息的总和,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感知、认知与联想,是城市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人及城市所提供的产品、服务等品牌的综合。美国杜克大学富奎商学院evin Lane Keller教授在他所著的《战略品牌管理》一书中是这样说的:像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城市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了解和知道某一区域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联系在一起,让它的精神融人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之中,让竞争与生命和这个城市共存。城市品牌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力,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挂牌出让竞买须知 .doc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挂牌出让竞买须知 (2019年8号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39号)和《滨州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交易规则》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经滨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滨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决定以网上挂牌方式出让2幅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一、本次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挂牌出让人为滨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委托滨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组织实施。 二、本次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挂牌出让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 三、挂牌出让地块基本情况 宗地编号:2019-G004 出让面积15794平方米 宗地坐落高新区新三路以南、高十三路以东 竞得人交纳出让 金时间所交竞买保证金531万元转作出让金,作为第一期交款;其余价款在成交之日起30日内全部交齐。 土地交付时间付清土地出让金后60日内土地情况说明按土地现状出让。

宗地编号:2019-G005 出让面积4303平方米 宗地坐落高新区广青路以北、高七路以西 竞得人交纳出让 金时间所交竞买保证金173万元转作出让金,作为第一期交款;其余价款在成交之日起30日内全部交齐。 土地交付时间付清土地出让金后60日内 土地情况说明按土地现状出让。 四、竞买资格及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法律另有规定者及已购买滨州市区土地而未交清土地出让金或未按土地出让合同约定开发的除外),符合网上出让公告或竞买须知中明确的资格条件,均可申请参加本次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挂牌出让活动。竞买申请人可以单独申请,也可以联合申请。 五、挂牌交易及竞买保证金缴纳时间 (一)本次挂牌交易定于:2019年5月30日8时30分至2019年6月12日9时05分。在滨州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交易系统(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ff2780732.html,)(以下简称网上交易系统)进行。(二)竞买保证金到账截止时间为:2019年6月10日16时30分。 温馨提示:为避免因竞买保证金到账时间延误,影响您顺利获取网上交易竞买资格,建议您在保证金到账截止时间前1至2天缴纳竞买保证金。 六、竞买申请

(档案管理)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方案

、 XX市国土资源局 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方案 (V4)

§1. 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档案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信息管理数字化进程的日益发展,国土资源系统将面临越来越多信息资料管理问题。因而,如何将成千上万的文档信息归档保存,如何使办事人员、相关单位、个人快捷地查询到所需资料等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 国土资源系统肩负着国土资源规划、管理、开发等重任,拥有大量的国土资料,以往国土资料的存贮介质主要是纸张,辅助的存储介质有磁带、影像带,黑白照片、彩色照片和部分电子文档资料。这样管理手段落后,占用大量库房面积,管理成本高,保管查阅时易损坏,档案管理难度很大,而且查询和利用很不方便,从而大大制约了这些国土资料的社会化利用程度,与当前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是不相适应的。 现在,人们将电子影像技术、海量存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成功地解决了上述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首先,通过先进的高速文档扫描仪或者数码照相机将纸张文档转换成电子影像;然后根据一定的归档机制,建立影像文件的索引数据库,形成一个方便可靠而又完整的电子档案库;最后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对档案进行查询、调阅、打印等操作。 采用磁盘阵列、光盘库等存储技术,原纸张档案可以塑封起来集中保管,不必采用柜橱保存方式,避免了档案受潮、虫蛀情况的发生,从而大大减少了档案的占用面积,降低了档案对环境的要求,节省大量管理成本。档案的查询和利用完全基于档案的电子影像。用户通过计算机可以从电子档案库中智能地检索到某一档案的详细信息,并且可以多人同时访问相同档案,顺利地解决了档案查询速度、档案共享、人为毁损档案原件等问题。查询系统的应用更将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扩展到无限的空间。 总之,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质量,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系统,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手工作业方式所带来的诸多问题,而且能更好的促进我市国土资源局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保障土地档案信息的有效管理利用。

城市文化建设现状分析(初稿)

武威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研究小组组长:张蓉 研究小组成员:张倩李志兴田颖田泰山单美娟赵建岗 研究指导教师:马国文 【引文】城市是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和信息中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城市化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世纪之交,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必然对城市管理工作工作带来重大影响。城市管理既面临着经济实力增强、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新机遇,也面临着经济利益多元化和体制转轨带来的新挑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提高城市社会管理水平,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城市政府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现实问题。 【正文】 一、城市文化建设与管理在经济社会中的价值定位 1.城市文化与经济。现代社会的竞争,除了经济实力的竞争之外,更重要的是文化竞争。而城市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资源整合和文化创新。城市文化资源的整合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纵向的文化传承,即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任何文化都是“源”与“流”的结合,富有地方色彩的文化传统是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基点。二是横向的文化借取,即城市文化的开放、兼容。文化碰撞与融合是文化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城市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演进以至变革的过程,通过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型、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以及新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化创造,体现出文化不断进化、不断优化的发展趋势。城市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就自然显得重要而必要。 2.文化建设与管理。城市文化建设往往是阶段性的任务,而文化管理工作,则是长期性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文明、秩序的要求越来越高,某些管理部门应提高对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城市文化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城市管理是一项反复性的工作,城市文化管理更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要长期保持和维护好城市良好的市容、井然的秩序,打造城市文化品牌,需要严谨而科学的管理,更需要长效的管理机制,尤其是对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重点、难点,特别是一些带倾向性的疑点问题,采取集中整治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城市文化管理也是城市政府的首要职能。城市文化管理在城市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作用是由市场经济发展对城市管理的要求所决定的,也是由城市自身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

文化特性与城市建筑――以杭州为例

文化特性与城市建筑——杭州案例研究 现代城市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文化、城市形象等软实力的竞争。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三千多年的城市建设史,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因为飞速的经济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面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多数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失去了可识别的身份,众多城市的历史街区和古老建筑在现代化进程的滚滚潮流中轰然倒地。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在城市营造者的眼中沦丧。而城市居民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危机感与日俱增,缺乏地域文化的城市也使得居民缺乏城市认同感。如何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保持和发扬建筑的文化特性,是值得城市居民和城市营造者深思的。 一、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缺失 1.1传统建筑文化的缺失 任何建筑都和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紧密相关。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精神的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物我一体的自然观以及阴阳有序的环境观一直作为基本的建筑理念影响和制约着中国建筑的发展,使中国建筑表现出强烈的人文意识和理性精神。 这种精神在当代建筑中理应得到继承与发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西方文化思想的强势冲击,加上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精神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没有正确的应对策略,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一种截然相反的文化冲击下变为了弱势。中国当下建筑,大都沿袭西方建筑的模式,摩天大楼、欧陆风情随处可见,一些标志性建筑以其新颖和现代的造型刺激着人们的眼球,然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却缺失了。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浩瀚如海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国城市建筑的文化遗产资源也极为丰富,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生命历程,它不但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城市文明的现实载体。如何保存城市的历史面貌,延续城市的历史生命,对当下城市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现有的城市建设中,这方面的工作却做得不够。当年梁思成谈北京城的规划与建筑时,曾感叹“伟大的北京城墙”被人们所忽视,他说,北京城墙的产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以黄石市为例 09资环胡伟 0914021031 一、引言 在当今经济日益发展、科技日益发达的社会,什么竞争力越来越引起我们的注意力呢? 是文化!作为软实力的文化,日益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而什么又是国家区别于国家,城市区别于城市的重要标志呢?是品牌!随着时代的发展,品牌日益成为国家和地区的 象征,成为最好的宣传手段。作为国家部分的城市,为了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又应该怎 样打造自己的城市品牌文化呢?于是,我们又引出了一系列问题,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品牌?如何打造城市文化品牌?这是我们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所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说明 黄石城市品牌文化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对比黄石市的品牌文化建设和其他类品牌文化的建设,希望对黄石市的品牌文化建设有所帮助。 二、摘要 从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地区发展 和民族进步振兴的强大力量。而品牌是用来识别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与竞争对手区分的用文字、符号、标识、图案、颜色等要素构成的事物或是他们的组合体。从广义上说,品牌是住、智慧与精神的载体,大到一个国家、民族,小到个人或一件普通的商品,在各自的活动领域 中都有他们的主张,品牌就是用来区别和展示这些主张的特有的名称和标记。以城市为载体,将文化寓于品牌打造和宣传之中,于是就构成了城市品牌文化。城市品牌文化是一个城市内 在历史底蕴和外在品味特征的综合体现,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黄石素有“矿冶之乡”“青铜古都”的美誉,青铜文化发展历史悠久,有一辉煌的过去,但在今天的城市文化 品牌打造上令人堪忧,如何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问题。 三、关键字:文化品牌城市文化品牌黄石 四、正文 黄石市,地处我国东南部,矿冶资源丰富,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黄石依托其丰富的 矿冶资源禀赋而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矿冶文化。这种矿冶文化不仅像一根红线贯穿了黄石数 千年产业发展的历史,也为黄石今天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然而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这一矿产资源城市的生存与发展也面临挑战。 大冶铜绿山古矿遗址,位于大冶市区西南的大冶湖边,北距长江不远,并且又水道相通。它是我国已发现的时代最早(最早可以早到西周以前)、延续时间最长(到战国以后)、规模 最大(仅炼渣就有50万吨)的一处最古老的矿冶遗址。其最古老的矿井距今已有三千一百 多年。大冶是世界著名的铜铁产地,我国目前最大的粗铜基地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就在这里,铜绿山是他的主要矿区。夏商青铜文化与大冶铜有着密切的关系。曾有史记载“帝孜孜以求 江南铜矿”。公元前2070年,禹之子启建立夏朝,手工业有很大发展,最重要的是青铜工业。从铜绿山的古矿遗址的发掘考古资料来看,远在殷小乙时期,中华先民就致力于铜矿的采掘 及冶炼。从殷商、西周、春秋、战国到西汉,前后延续千余年的时间,大冶地区的劳动人民 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大冶,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置青山院,北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南唐置县,区“大兴冶炉”之意,得名大冶。大冶铁矿,露天开采含铁富集品质优良。据史书记载,公元226年,孙权在鄂州大兴冶炉,开采铜铁制刀剑,并将采铁之山定名 为“铁山”。南宋朝廷于1180年在铁山设置铁山寨。1374年,朱元璋置兴国冶,铁山成为

国土资源信息化软件

北京安图公司作为资深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服务商,为客户提供从整体解决方案到各类国土资源数据的建库,以及开发各类专业软件系统等全方位的信息化建设服务。 城镇地籍管理系统功能特点如下: 1、系统采用B/S与C/S相结合的结构模式,图形和属性数据采用一体化存储,存储在Oracle数据库中; 2、GIS系统可支持Arc/Info、GeoMedia、Geographics等多种平台; 3、空间和属性数据的录入建库主要基于C/S结构完成,系统提供了权属数据库录入、各类地籍图形数据的转换及扫描矢量化录入系统; 4、基于地籍数据库的各类业务办公采用B/S结构,系统可完成土地初始、变更登记 、抵押登记等各类业务办公自动化的处理,这些业务均可实现图文一体化的浏览和处理,并均在客户端浏览器上完成; 5、系统可打印输出各类标准的地籍业务所需要的表、卡、证; 6、系统还可进行各类图形和属性的相互查询、基于各项属性数据的统计、以及各类空间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息系统: 1、采用C/S和B/S相结合的模式实现数据的编辑入库及联网工作 2、提供多源空间数据采集、编辑功能,通过FME实现各类通用GIS数据的转换 3、提供属性数据的录入模块 4、采用大型商用数据库ORACLE实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一体化及图形和属性数据的互访 5、提供现状数据库入库编辑的17个功能步骤: 线状地物打断处理、要素所属图幅处理、要素拓扑结构检查、田坎系数计算、线状地物所属图斑处理、面积平差、图斑净面积计算等,严格满足现状数据入库需求 6、提供任意组合查询,辖区及缓冲区查询、任意范围的条件查询 7、任意辖区、图幅的图形输出,专题图形的输出 8、提供按土地利用类别、权属性质、辖区范围的面积查询、统计和输出 9、土地统计台帐、各类土地统计簿的生成与输出 10、提供图斑合并、分割、图斑岛合成与打散、线分割图斑、面分割图斑等丰富的图斑数据变更操作 11、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变更作业方式基础上,能够实现多个乡镇的日常联网变更并可实现全市范围的联网上报数据 12、提供变更操作历史回溯功能,将所有的修改动作和原始数据做完全记录 13、提供数据字典、权属代码、数据库、城市区县控制表等的编辑和维护,用户权限的维护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

**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 (2014年7月10日)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文化**的战略部署,市委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对加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实施了一大批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加强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丰富和活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全市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通过实施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一批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文化惠民工程,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全市有市、县(市、区)级艺术馆(文化馆)8个,从业人员68人;有县(市、区)级公共图书馆 7个,公共图书馆藏书183万余册,从业人员72人,阅览室座位近2000个;有市、县(市、区)级博物馆、纪念馆14个,从业人员292人,年均举办展览50多次,举办培训90多次;有演出场馆9个,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2个,从业人员331人,年均服务观众44万人次,其中服务基层观众35万人次;有乡镇综合文化站134个,总藏书50多万册,从业人员184人;已完成全市1783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工程全面覆盖的建设任务;全市1900个行政村(含居委会)实现了有线广播村村响;建成7个县级、134个乡镇街道办共141个广播室;建成了57个激情广场文化活动示范点。 (二)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一是成功举办各类大型文化活动。自2007年以来,我市承办了海峡客家高峰论坛、海峡客家歌曲创作演唱大赛、第五届福建艺术节、红旗颂等大型文化活动近20场次,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二是积极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以来,全市共送书下乡50多万册书,各种歌舞、汉剧专场等下乡演出近300多场次,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2万多场次,三是每年开展的书香八**全民阅读活动富有特色。每年开展优惠售书活动,开展每周推荐一本好书的电视专题论坛,举办中国梦.劳动美、阅读与人生、与快乐、与成长等全市职工读书征文活动。四是激情广场活动如火如荼。各活动点均按照要求添置了灯光、音响、乐器等演出器材,已建成具有健全的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具备必要的水电、卫生、安全保卫等基础条件,每个点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都有固定的大家唱、大家舞、大家乐的队伍,各项活动有序开展。五是群众性文化活动向品牌化发展。近年来,先后举办了红土地歌曲比赛、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首届海峡客家歌曲创作演唱大赛、首届海峡客家山歌大赛、海峡客家书画展、首届海峡客家风情节暨定光佛文化节和被誉为天下第一龙的连城县姑田镇游大龙、被誉为乡村狂欢节的连城县罗坊乡走古事等传统文娱活动,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品牌性农村文化活动。 (三)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结构逐步趋向合理。据不完全统计,博物馆、群众文化艺术馆、图书馆、电台、电视台和乡镇文化站、乡镇广电站等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现有文化类专业技术人员531人,其中群文博137人(高级职称17人、中级60人、初级60人),图书资料的47人(高级3人、中级23人、初级21人),艺术专业118人(高级13人、中级51人、初级54人),播音主持35人(高级3人、中级13人、初级19人),记者编辑122人(高级18人、中级36人、初级68人),其他类72人。 (四)公共文化服务投入逐年增长。十一五以来,我市文化文物事业财政投入逐年增长。2007年--2013年,我市文化、文物事业费分别为3484.8万元、3144万元、13385.4万元、13582万元、15076万元、20631万元、3156万元。为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推进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市委、市政府设立了2012年至2016年**市农村文化建设补助资金。第一批**市农村文化建设补助资

城市品牌建设Microsoft

论城市品牌建设 陈柳钦 (天津社会科学城市经济研究所,天津,300191) 【内容提要】城市品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从商品品牌、企业品牌延伸出来的概念。如何理解城市品牌?目前并没有权威、公认的定义。城市品牌建设,也就是城市品牌化的过程,它与一般的企业品牌建设的过程类似,都是包括品牌定位、品牌选择、品牌开发、品牌传播等具体过程。城市品牌的定位是城市品牌建设的核心,城市品牌的选择是城市品牌定位的延续,城市品牌的开发着眼于凸显城市品牌的价值,城市品牌通过传播塑造出城市品牌独有的魅力。城市品牌追求的是长期的存续和发展,是持续的竞争力。 纽约象征着财富,自然会有花旗、摩根斯坦利;底特律是汽车城,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就齐聚于此;硅谷象征高科技,惠普就在这里的一间车库里创建了IT帝国;巴黎化身为时尚与浪漫,欧莱雅与香奈尔则芬芳弥漫;法兰克福掌握着顶尖的机械制造技术,奔驰则选择在这里下线……。一个企业需要品牌,一个城市同样需要名片,没有好名声、好信誉的城市就不可能吸引好的企业。相反,城市有了自己的知名度,有了品牌,就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投资,形成更大的竞争力。当今地球已经形成了一个由无数城市节点组成的城市网络,我们凭借着一种有效的工具在城市网络中有目的地前行,这就是城市品牌。清晰的城市品牌系统不仅使人们能够方便迅速地迁移,更是资金、技术等资源流动与分配的最重要指引。城市品牌不仅为单个城市自身提供了一种标识,对于“网络”中的其它城市来说,它还提供了一种参照系,使得整个“网络”更具层次性和方向性。品牌是城市竞争力的制高点。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系统概念,它涵盖城市生产、生活贸易、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建立在城市形象的质量和可达性上。世界范围内,城市竞争已经逐渐聚焦在城市的品牌之争,城市品牌越来越受到城市管理者的关注,因为城市品牌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不管这座城市愿不愿意, 商业化社会的进程必然将城市带入一个开放后的市场交易平台之中, 如果这座城市不想被淘汰,就必须像营销产品一样营销这座城市, 并把城市做出品牌,进而继续保持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周文辉,2004)。城市品牌是21世纪城市建设、规划和发展的新概念、新理论、新动力。进入21世纪之后,各级城市对此更是深有感悟,城市品牌化的进程正在加速。 一、城市品牌的内涵

:城市品牌与文化建设(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齐勇锋城市品牌与文化建设 城市化的机遇和挑战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城市化过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提高到2009年的46.59%,进入持续、高速发展阶段。据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预测,中国城市化率2015年为52.28%,2020年为57.67%,2030年将达67.81%。年均提高约一个百分点,年均转移农业人口1000万人,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给我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正如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所说:中国的城市化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是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的两大关键性因素。如果说,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抓住了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发达国家产业向新兴工业国家转移的机遇,主要依靠外需拉动的话,那么,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外需减少,以及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决定了今后30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将来自城市化所带动的内需大幅度提升的历史性机遇。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也给我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

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城市边缘人口和贫民窟问题、住房问题、交通拥堵问题、环境问题、文化冲突等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城市病”问题。作为发展中的转型国家,我国在城市化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城市形象“千孔一面”,缺乏特色的问题;重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轻社会、文化设施和文化内涵的“软件”建设问题;重城市户籍人口的公共服务,轻非户籍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的公共服务等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为此,应当把探索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加强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和软实力建设。 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结构和内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国与国、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从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范畴向创新能力即知识生产能力方面转移,因而,建设创新型城市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目标。与此同时,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空间载体,不仅要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服务业,具备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经济辐射功能,同时还要加强文化和社会建设,以建设和谐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为目标,体现以人为本,为人服务,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幸福的更深层次的价值目标。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化的价值观和影响力作为人的思想和行为导向渗透到经济、社会和政治等

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 见 1

2

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 施意见 (鲁办发[]33号12月6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1号)精神,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 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任务,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省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的新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全 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全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 3

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充分认识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问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重点、有步骤地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 富多彩,真正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二、进一步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 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富有山东特色的先进文化,推动我省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坚持城乡、区域文 化协调发展,坚持把建设重心放在基层和农村,统筹规划、加大投入、 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着力改进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 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为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二)目标任务。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相适应,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看电影、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努力建设以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