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疫情考点透视突破08 高考《病毒》专题习题{带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疫情考点透视突破08 高考《病毒》专题习题{带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疫情考点透视突破08 高考《病毒》专题习题{带解析}

高考《病毒专题》习题精选

1.(2018春?龙海市期末)经研究发现由禽、鸟传给人类的禽流感病毒有三种类型:甲型H5N1、甲型H9N2、甲型H7N7.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禽流感病毒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

B.病毒比细胞小,属于生命系统的最微小层次

C.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为核酸

D.禽流感病毒能直接在培养基上生存

【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病毒的结构、遗传物质和代谢特点等相关知识。

【解析】A、病毒无细胞结构,A错误;

B、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错误;

C、禽流感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其遗传物质为核酸,C正确;

D、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上生存,D错误。

故选C。

【技巧点拨】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2.(2016四川卷生物试题6)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脱水。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

B. 病毒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C. 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D. 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

【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以轮状病毒感染人体及引发的病症为背景,考查考生对水盐平衡调节、体液免疫、RNA的复制、检测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解析】A、吡罗红染液能够将细胞中的RNA染色,而小肠上皮细胞本身就含有RNA,因此不能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A错误;

B、由于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双链RNA中也有氢键,因此病毒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B正确;

C、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C错误;

D、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增多,D错误。

故选B。

【技巧点拨】识记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原理,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识记水平衡调节的过程等知识。

3.(2015届内蒙古赤峰市高三4月)埃博拉病毒(EBV)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EBHF)的烈性病毒。该病毒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与mRNA 互补),有18959 个碱基。吞噬细胞是首先被病毒攻击的靶细胞,病毒在感染细胞的胞质中复制、装配,以出芽方式释放,其增殖过程如下图所示。关于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学家为研究埃博拉病毒,用富含碳源、氮源、无机盐等的培养基培养病毒B.病毒侵入人体后会严重影响机体的体液免疫,但对细胞免疫影响较小

C.一个病毒RNA分子复制形成一个新的病毒RNA至少需要37918 个核苷酸

D.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装配后,以出芽方式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以“埃博拉病毒(EBV)”为素材,结合病毒增殖过程图解,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人类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解析】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因此不能用普通培养基直接培养病毒,应用相应的宿主活细胞培养病毒,A错误;

B、根据图示,EBV一个(-)RNA的复制,需先合成一个mRNA,要消耗18959个核苷酸,再合成一个(-)RNA,又要消耗18959个核苷酸,B正确;

C、吞噬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又参与体液免疫,吞噬细胞被攻击,既影响体液免疫,又影响细胞免疫,C错误;

D、子代病毒从宿主细胞内以出芽形式释放出来,依赖的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属细胞膜的结构特点,而非功能特点,D错误。

故选B。

【技巧点拨】分析题图:图示是埃博拉病毒(EBV)的增殖过程,其中①表示以RNA为模板合成mRNA,该过程需要依赖RNA的RNA聚合酶;②表示翻译过程,该过程合成的是依赖RNA的RNA聚合酶和结构蛋白;③表示RNA的复制过程,该过程需要依赖RNA的RNA聚合酶;④表示蛋白质和RNA组装形成子代病毒。

4.(2016年山东省菏泽市成武一中高考模拟)感染“诺如病毒”会引发人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病人的主要症状有呕吐、腹泻与发热等,下列关于该病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与“诺如病毒”结合可抑制该病毒在体内增殖

B.只需大量饮水就能维持严重腹泻病人的内环境渗透压的平衡

C.感染“诺如病毒”后会引起垂体大量合成抗利尿激素

D.感染“诺如病毒”后会引起下丘脑部分细胞活动加强

【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可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以及病毒的有关知识。

【解析】A、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并使靶细胞裂解。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可以抵制该病毒的增殖,A错误;

B、严重腹泻后丢失了大量水分和无机盐,所以除了饮水还有补充无机盐才能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平衡,B错误;

C、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的,C错误;

D、病人发热,可知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D正确。

故选D。

【技巧点拨】分析题意可知:

(1)诺如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结构不稳定,变异性强,导致体内的记忆细胞不能识别变异后的病原体,因此极易造成反复感染。

(2)病毒的核酸只有一种,DNA或RNA;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单独在培养基中生存。

5.(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某种RNA病毒在增殖过程中,其遗传物质需要经过某种转变后整合到真核宿主的基因组中。物质Y与脱氧核苷酸结构相似,可抑制该病毒的增殖,但不抑制宿主细胞的增殖,那么Y抑制该病毒增殖的机制是

A.抑制该病毒RNA的转录过程

B.抑制该病毒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C.抑制该RNA病毒的反转录过程

D.抑制该病毒RNA的自我复制过程

【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解析】该RNA病毒需要经过某种转变后整合到真核宿主的基因组中,真核细胞的基因是DNA,因此RNA这种病毒的转变过程是逆转录过程;又知物质Y与脱氧核苷酸结构相似,可抑制该病毒的增殖,但不抑制宿主细胞的增殖,因此不抑制DNA分子复制,则该物质抑制是逆转录过程。

故选C。

【技巧点拨】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结合题中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6.(2016届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毕业班联考)世界卫生组织在2016年2月1日称,南美洲新生儿小头症患者数量猛增很大程度上与寨卡病毒有关,已经构成了国际卫生紧急事件。寨卡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下列关于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寨卡病毒的RNA位于其拟核中

B.人体可以通过T细胞产生抗体清除该病毒

C.寨卡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包括核糖、磷酸和碱基

D.为了研究寨卡病毒的致病机理,可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普通培养基大量培养该病毒

【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病毒的代谢特点。

【解析】A、病毒无细胞结构,无拟核,A错误;

B、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B错误;

C、寨卡病毒的核酸只有RNA,故彻底水解的产物包括核糖、磷酸和碱基,C正确;

D、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用培养基培养病毒,D错误。

故选C。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病毒和其它细胞生物的区别以及离开了寄主细胞就无生命活动的特性。7.(2017届广东执信中学高三年级10月月考)病毒对人类健康有着重大的影响。登革热病毒(Dengue virus, DEN)是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的病原体,埃博拉病毒(EBOV)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EBHF)的烈性病毒。肠道病毒EV71是单股正链RNA(+RNA)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下图肠道病毒EV71在宿主肠道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只有+RNA能直接参与翻译)

(1)登革热病毒的结构与EV71相似,则登革热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的合成模板为,合成的场所是

(2)埃博拉病毒为单股负链RNA(-RNA)病毒,则埃博拉病毒-RNA的功能是。埃博拉病毒基因表达的过程为

(3)这些病毒的疫苗研究比一般的DNA病毒疫苗研究难度更大,是因为。

(4)要诊断是否感染相关病毒,可通过抽取患者血液,检查是否含有。

(5)对这些病毒进行研究,能否用合成培养基进行培养?为什么?

【答案】(16分,每空2分)(1)+RNA 宿主细胞的核糖体

(2)复制的模板、病毒的重要组成成分

(3)RNA为单链结构,比较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

(4)病毒RNA、病毒蛋白质外壳或相应抗体(答对一点给2分)

(5)不能病毒是寄生生物,必有用活细胞培养(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

【命题意图】本题结合肠道病毒EV71在宿主细胞肠道内增殖的过程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等知识。

【解析】(1)由图可知,登革热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的合成模板为+RNA,病毒蛋白质的合成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

(2)由图可知,+RNA的作用是翻译的模板、复制的模板、病毒的重要组成成分。埃博拉病毒为单股负链RNA(-RNA)

病毒,则其基因表达的过程为-RNA→+RNA→蛋白质。

(3)这些病毒为RNA病毒,而RNA为单链结构,比较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因此这些病毒的疫苗研究比一般的DNA病毒疫苗研究难度更大。

(4)可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是否含有病毒RNA、病毒蛋白质外壳或相应抗体来诊断气是否感染相关病毒。

(5)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因此不能用培养基来培养病毒。

【技巧点拨】分析题图:图示表示肠道病毒EV71在宿主细胞肠道内增殖的过程,①、②过程都表示RNA的自我复制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则N表示RNA聚合酶.此外还以EV71的+RNA为模板翻译形成病毒的衣壳蛋白和相应的蛋白酶(催化复制和翻译过程)。

8.(2016?北京)人感染埃博拉病毒(EV)会引起致命的出血热.为了寻找治疗EV病的有效方法,中外科学家进行了系列研究。

(1)EV表面的糖蛋白(EV﹣GP)作为刺激机体产生性免疫反应。

(2)科学家采集了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复的甲、乙两人的血液,检测抗EV﹣GP抗体的水平。据图1,应选取的血液分离记忆B细胞用以制备单克隆抗体(单抗)。

(3)将制备的多种单抗发呢呗与病毒混合,然后检测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根据图2,抑制效果最好的两种单抗是。

(4)EV﹣GP具有多个与抗体结合的位点.为了研究上述两种单抗(分别称为A、B)与EV﹣GP结合的位点是否相同,可按图3所示简要流程进行实

验.

①请将图3中应使用的抗体填入下表i、ii、iii、iv处(填“A”或“B”或“无关抗体”),完成实验方案(一种即可)。抗体组别未标记抗体荧光标记抗体

实验组i ii

对照组1 iii iv

对照组2 同ii 同ii

②若A、B与EV﹣GP结合的位点不同,与对照组1、2分别比较,实验组的荧光值应。(5)中国科学家用分子结构成像技术正式了A、B与EV﹣GP结合的位点不同。基于上述系列研究,请你为治疗EV病毒提供两种思路。

【答案】(1)抗原特异

(2)甲

(3)Ⅲ和Ⅴ

(4)①方案一:i.B ii.A iii.无关抗体iv.A

方案二:i.A ii.B iii.无关抗体iv.B

②与对照组1基本相同,且明显高于对照组2

(5)思路一:单独或共同使用A、B进行治疗

思路二:利用单抗制成靶向药物

思路三:针对EV-GP与抗体结合位点的结构研制新型药物

【命题意图】本题以埃博拉病毒(EV)为素材,结合图示和实验,考查免疫调节和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解析】(1)EV表面的糖蛋白(EV-GP)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2)据图1可知,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复的甲的血液中抗EV-GP抗体水平明显高于乙和对照组,故应选取甲的血液分离记忆B细胞用以制备单克隆抗体。

(3)据图2可知,单克隆抗体和病毒混合,加入单抗Ⅲ、Ⅴ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较低.因此抑制效果最好的两种单抗是Ⅲ、Ⅴ。

(4)①为检测两种单抗(分别称为A、B)与EV-GP结合的位点是否相同,设计实验.注意实验设计时要注意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实验组加未标记抗体A和荧光标记抗体B,对照组1加未标记的无关抗体和荧光标记抗体B,对照组2加未标记抗体B和荧光标记抗体B。

②标记抗体已占据结合位点,当相同的荧光标记抗体在加入时已经没有位点可结合,故对照组2的放射性最低。(5)一个抗原的表面它不只有一个抗体结合位点,可能有多种,目的就是让抗原最终和抗体结合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分解最后病就好了。因此三种思路,思路一:单独或共同使用A、B进行治疗;思路二:利用单抗制成靶向药物;思路三:针对EV-GP与抗体结合位点的结构研制新型药物。

【技巧点拨】分析图1,表示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复的甲、乙两人的血液中抗EV-GP抗体的水平.根据曲线图可知,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复的甲的血液中抗EV-GP抗体水平明显高于乙和对照组。

分析图2,表示单抗与病毒混合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根据柱形图可知,单克隆抗体和病毒混合,加入单抗Ⅲ、Ⅴ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较低。

9.(2019秋?迎泽区校级月考)某科研小组对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活鸡胚,DNA水解酶,RNA水解酶

(1)实验材料选用活鸡胚的理由是:①;②;

③。

(2)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等量的活鸡胚分成A、B、C三组。

第二步:,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溶剂、DNA水解酶、RNA水解酶,处理一段时间后备用。

第三步:用显微注射技术向A组注射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再分别向B、C两组活鸡胚中注射等量的、。

第四步:分别从培养后的活鸡胚中抽取样品,检测是否产生禽流感病毒。

预测实验结果及分析:

A组的样品检测中有禽流病毒。

B组样品检测无禽流感病毒产生,则是遗传物质。

C组样品检测无禽流感毒毒产生,则是遗传物质。

【答案】(1)活鸡胚是培养禽流感病毒的培养基;禽流感病毒是一种专门寄生活鸟类细胞中的病毒;用活鸡胚做实验材料比其他活的鸟类成体或胚胎更方便、更经济。

(2)把禽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分成相同的三组。

DNA水解酶处理后禽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RNA水解酶处理后禽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DNA;RNA。

【命题意图】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概念理解。

【分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

(2)酶具有专一性,如DNA水解酶能催化DNA水解,RNA水解酶能催化RNA水解。

(3)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核酸的种类,因变量是病毒是否能够产生子代,据此答题。

【解析】(1)实验材料选用活鸡胚的理由是:①禽流感病毒是一种专门寄生活鸟类细胞中的病毒;②用活鸡胚做实验材料比其他活的鸟类成体或胚胎更方便、更经济,③活鸡胚是培养禽流感病毒的培养基。

(2)实验步骤:取等量的活鸡胚分成三组备用,将禽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分成的三组,并分别加入等量RNA水解酶、DNA水解酶、蒸馏水备用;用显微注射技术向A组注射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再分别向B、C两组活鸡胚中注射等量的DNA水解酶处理后禽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和RNA水解酶处理后禽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检测是否产

生禽流感病毒。

预测实验结果及分析:

A组的样品检测中有禽流病毒。

B组样品检测无禽流感病毒产生,则DNA是遗传物质。

C组样品检测无禽流感毒毒产生,则RNA是遗传物质。

【技巧点拨】本题需要考生在理解教材“T2噬菌体感染细菌”的实验基础上,理解禽流感病毒的生活史,注意实验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理学 二级类生物科学类 专业代码071001 英文名称Biological Science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生物科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中学生物学教学的能力,能够在各类中等学校从事生物教学,同时能从事生物资源利用、生物科研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规格 1、知识结构 (1)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相关的数学、化学的学科基础知识,计算机及信息科学基础知识。 (2)具有扎实的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 (3)熟悉生物学及其发展规划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从事生物科学相关领域研究、教学和管理的基本知识。 (4)了解国内外的生物学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对生物科学相关行业的发展动态有一定的了解。 2、能力结构 (1)常见生物资源鉴别和标本制作的能力。包括生物绘图、显微观察、显微装片制作、生物特征描述、检索表的使用及常见动物、植物的识别、标本制作等能力。 (2)实验设计能力、数据统计与分析能力和生物资源初步开发与利用能力。 (3)常规生物实验操作能力。常见仪器设备的操作与维护能力和综合运用生物实验技术的基本能力。 (4)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具备分析教材、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语言、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 (5)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借助相应工具阅读本专业英文资料及检索科技文献的能力。 (7)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具有使用常用办公软件办公的能力。 (8)掌握科技论文写作的基础知识,具备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的基本能力。 (9)具有一定的观察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此基础上初步具备独立开展生物科学教育教学和专业相关研究的工作能力。 3、素质结构 (1)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强烈的公德意识、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甘于吃苦、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等道德素质。 (2)具有良好的民族文化、科学文化、职业文化、技术文化等文化素质。 (3)具有健康的体质和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与技巧,合理的信念追求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评价自己和客观评价他人,正确对待成功和挫折等身心素质。 (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高中生物 病毒专题复习

二轮专题复习 病毒专题 市第五十四中学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简述病毒的结构、种类、生活方式、繁殖和实际应用; 说出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和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的思路和方法。 举例说明各种病毒的遗传信息的传递(中心法则); 概述病毒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能力目标:构建以病毒为中心的知识结构体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关爱艾滋病病人; 形成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尊重生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生物科学思想。 二、学习过程 (一)构建“病毒”相关知识的概念图

课前检测: ①病毒无细胞结构,所以不属于生物。() ②病毒只能寄生在特定细胞中。() ③病毒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分解者。() ④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一定是DNA,无细胞结构的生 物遗传物质一定是RNA。() ⑤噬菌体能利用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箘体的核酸。 ⑥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由5种碱基组成。() ⑦病毒不能独立合成蛋白质,但能独立合成ATP。() ⑧T2噬菌体的蛋白质不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 ⑨T2噬菌体在细菌细胞核内合成DNA。() ⑩HIV的遗传物质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二)科学家证明DNA、RNA是病毒的遗传物质的实验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方法: 思路: 过程: 现象: 结论: 知识拓展:采用下列标记,放射性元素会分别出现在子代的 2.烟草花叶病毒的实验:实验思路(绘图)

知识拓展:烟草花叶病毒重组实验 思维拓展:如何设计实验验证未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还是RNA。 (三)遗传信息的传递及变异类型 1.分别用中心法则表示几种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1)DNA病毒:(如噬菌体) (2)RNA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 (3)逆转录病毒:(如HIV) 2.病毒可发生的变异类型: (四)病毒与人体健康 1. 感染病毒后会对机体产生什么影响呢? 2. 感染病毒后,医生如何准确检测出是什么病毒感染? 3. 为了防止病毒感染,如何预防呢? 4. 一旦确认病毒感染,如何治疗呢? 5. 为什么当今科学技术如此发达,却没有预防艾滋病的特效疫苗呢? 6.病毒在人体健康方面有什么应用价值? 高考在线: 1.赫尔希(A.Hershey)和蔡斯(M.Chase)于1952年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著名实验进一步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这项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体() A.侵染大肠杆菌后会裂解宿主细胞 B.只将其DNA注入大肠杆菌细胞中 C.DNA可用15N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D.蛋白质可用32P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高中生物病毒有关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病毒有关知识点归纳 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结构的生物。由于它的结构与高等动植物及其他生物完全不同,所以生物学家在分类时将它作为特殊的一类,单独列为病毒界。在高中生物学以及高考中也经常涉及有关病毒的知识点及考点。 一、大小 发现史:19世纪,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推想这种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他将患花叶病的烟草榨出汁液,用能将细菌滤去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再用过滤后的汁液去感染正常的烟叶,结果发现正常的烟叶还能患病。 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 设计实验:(加法、减法) 得出结论:这表明烟草花叶病是由比细菌还小的病原体引起的,他把这种病原体叫做"滤过性病毒"。 病毒形体极其微小,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一般可以通过细菌滤器(一般的直径为1-10μm,而多数病毒的直径在100 nm左右)。 二、成分和结构 1、成分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成分仅为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核酸位于病毒粒子的中心,构成了它的核心或基因组,蛋白质包围在核心周围,构成病毒粒子的衣壳。衣壳对核酸有保护作用,是病毒粒子的抗原成分。它们共同称为核衣壳,是任何病毒(指“真病毒”)所必需的基本结构。有些较复杂的病毒,在其核衣壳外还有一层囊膜包被。 2、结构 衣壳:蛋白质 髓部:DNA或RNA 特殊包膜 刺突 每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不是DNA就是RNA,这也是病毒分类的依据之一。如DNA病毒有:噬菌体、疱疹病毒、各种腺病毒等。RNA病毒有:艾滋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车前草病毒等。 三、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 病毒在宿主的活细胞内寄生生活。离开宿主细胞,病毒能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状态存在,并可形成结晶 不同的病毒只能寄生在特定的宿主细胞内,具有专一性,这也是病毒分类的另一个重要依据。如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中的称为动物病毒(艾滋病毒等),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中的称为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中的称为细菌病毒(噬菌体)。 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可分为五个阶段:即吸附一侵入→增殖(复制与生物合成)→成熟(装配)→裂解(释放)。整个过程必须在它的宿主活细胞中完成。 只有核酸进入宿主细胞,换言之,只提供了复制和表达的模板,其他的原料、能量、酶、

大学专业介绍之生物科学类1(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

大学专业介绍之生物科学类1(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 信息学) 1.生物科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生物科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时掌握生物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和应用能力的技术人才,为我国生态建设及植物资源利用和中药资源产业化提供能从事教学、技术研究、生产管理、产品开发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 1. 2.掌握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 3.

4. 5.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 主干课程:植物生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天然产物化学、药用植物资源学、中药材生产质量控制、中药材加工学、生物制药等。 就业方向与深造: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药用植物和植物生态与资源利用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2.生物技术 本专业是以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应用于现代生物技术产业为特色的理科类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现代生命科学知识、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生物信息及数据分析等技能,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酶工程原理及技术、细胞工程原理与技术、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生物信息学等。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

微生物学考试题(1)

微生物学考试题 A卷(2014-1-16) 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 1.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 2.病毒和朊病毒 3.同型乳酸发酵和异型乳酸发酵 4.F质粒和Ti质粒 5.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 二、判断正误(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划√,错误的请在括号内划×)(10分,每小题1分) ()1.德国著名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巧妙地用曲颈瓶试验证明细菌污染是导致食品腐败的根本原因,提出了有名的“胚种学说”或“生源论”,从而标志着微生物学学科的建立。科赫被誉为“微生物学之父”。 ()2.原核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枝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及真菌等7类。 ()3.G+细菌细胞壁的特点是其肽聚糖层厚,而G-细菌细胞壁的特点是肽聚糖层薄或为单层。 ()4.真菌产生的有性孢子类型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 ()5.除原生动物可通过胞吞作用和胞饮作用摄取营养物质外,其他各大类有细胞的微生物都是通过细胞膜的渗透和选择作用而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

()6.反硝化作用是指好氧微生物利用硝酸盐作为呼吸链的最终氢受体,将其还成亚硝酸、NO、N2O直至N2的过程。 ()7.生物固氮是指大气中的分子氮通过微生物固氮酶的催化而还原成氨的过程,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具有固氮能力。 ()8.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是实验室中常用的高温灭菌方法,这两种方法都可用于金属器械、玻璃器皿及各种培养基的灭菌。 ()9.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因氮、磷等元素含量过高而导致水体表层蓝细菌和酵母菌过度生长繁殖的现象。 ()10.《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和《真菌词典》(The Dictionary of Fungi)是微生物分类学者的常用工具书。 三、填空(请在划线上填上正确答案)(15分,每空0.5分) 1.放线菌是一类呈生长、以繁殖、 生性较强的高级原核生物。 2.真核微生物包括、和 。 3.按对培养基成分的了解情况,可将培养基分成、 和三种类型的培养基。 4.对化能异养微生物而言,葡萄糖等能源物质可通过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简介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始建于1924年华中大学生物系,1953年成立华中师范学院生物系,1995年成立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经过历代师生员工的辛勤耕耘,学院已发展成为生命科学领域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综合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综合型学院。目前,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留学生1400余人,学院与美、英、法、德、俄罗斯、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关系。 学院现办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两个本科专业和“化学—生物学交叉人才培养班”,是国家首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具有生物学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环境科学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植物学和动物学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也可招收培养农药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建有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还拥有生物学湖北省重点学科、遗传调控与整合生物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生态与环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生物科学”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立项,“分子生物学(双语)”获批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中学生物教学设计”获得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立项,“认识生命和疾病的历史——经典事例和启示”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植物学”、“动物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教学论”5 门课程获批湖北省精品课程,“认识生命和疾病的历史”入选湖北省精品视频公开课,“分子生物学”为湖北省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生物化学”为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实验教学中心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103人,其中专业教师80人,教授27人,副教授28人,博士生导师18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北省百人计划入选者、楚天学者、楚天学子、湖北省杰出青年人才、桂苑名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等10 余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超过85%,具有国(境)外学习或研究经历者达到80%以上。学院一直秉承“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校训,始终贯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理念,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生物学师资和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开发的专业人才。 近几年来,学院办学条件不断优化,各类仪器设备总值为 6000 多万元,拥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毛细管电泳仪、膜片钳、近红外扫描成像系统、荧光定量PCR仪等一批先进的生物仪器设备。此外,还建有湖北省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这些优良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为学院教学、科研提供了重要支撑。学院还建有全国一流的生物标本馆,馆藏动植物标本20余万号;学院还是湖北省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培训基地,湖北省和武汉市青少年科普基地。 近5年,学院得到了快速发展,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先后获教学研究项目16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余项,主持或参

高中生物病毒相关知识点讲解和考点梳理

生命科学热点 新型冠状病毒 知识点一:病毒结构 一、知识框架 病毒结构{ 基础知识{ 分类地位: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遗传物质: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 或RNA 分类{ 根据遗传物质{ DNA 病毒:噬菌体、疱疹病毒、各种腺病毒等RNA 病毒有:新型冠状病毒、艾滋病毒(破坏T 淋巴细胞)、烟草花叶病毒等特殊病毒{朊病毒:仅含蛋白质(故不能说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类病毒:仅含RNA 根据寄生对象{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结构:核酸位于病毒的中心,构成它的核心,蛋白质包围在核心周围,构成病毒的衣壳。 生活与繁殖方式:复制增殖。只能寄生在特定的活细胞内,并利用宿主细胞的“装备”和“原料”增殖结晶态:在非寄生时,呈结晶状态,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活动常见病毒 { 命名:2020年2月被世卫组织命名为COVID ?19,2020年2月被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为SARS ?CoV ?2分类地位:属于单股正链RNA 病毒,属于包膜病毒包膜病毒{ 裸露病毒 包膜病毒包膜来源:包膜主要源于宿主细胞膜(磷脂层和膜蛋白),也含一些病毒自身糖蛋白组成{ 核酸:单股正链RNA ,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蛋白质{ 包膜蛋白{刺突糖蛋白(S 蛋白):识别并结合宿主细胞表面受体,并介导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小包膜糖蛋白(E 蛋白)和膜糖蛋白(M 蛋白):参与了病毒包膜的形成与出芽过程血凝素糖蛋白(HE 蛋白)(少量):可引起红细胞的凝集以及对红细胞的吸附核衣壳蛋白(N 蛋白) :①保护遗传物质;②参与感染过程 雒老师汇编

病毒结构{ 图解{ 说明:pp1a 和pp2a 编码16个左右复制相关的酶图解{ 来源{ 与SARS 来源同一物种:经基因组全序列检测,关键区域与SARS 有94.6%的一致性 可能与中华菊头蝠有关:与提取自中华菊头蝠的蝙蝠冠状病毒同源性最高,达到了96.2%图解{ 说明:从生物进化角度,属于生物化学证据;从生物多样性角度,体现遗传多样性 ★感染分子机制:通过S 蛋白与人ACE Ⅱ相互作用完成感染 雒老师 汇编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论文编写指南 一、栏目设置与文体风格 本刊设置固定栏目和随机栏目。固定栏目常设研究论文(Articles)和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发表最新的原始研究成果。随机栏目根据稿源可能设研究资源(Resources)、数据分析(Analysis)、技术主题(Technology feature)和评述与展望(Reviews and Progress)等栏目,还可能设置刊登有关科学新闻、科技简讯、专利、短评和书评等方面的栏目。本刊在栏目设置和文体格式上参照国际著名周刊《自然》及《自然生物技术》的刊发形式。以下就研究论文(Articles)、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评述与展望(Reviews and Progress)和研究资源(Resources)的文体格式做出说明,其它类型的详细的文体格式及其定义请向编辑部索取或从本刊网站下载。 1研究论文(An Article) 报道相对比较完整、全面的原始研究工作,其结论代表着一个重要问题的认识上有了实质性进展,并且具有及时而深远的影响。论文篇幅要求在8个印刷页面以上,由作者自由投稿,同行评审。 2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简洁报道有重要结果的原始研究工作,其重要性意味着本研究结果使其它领域的科学家也有兴趣。论文篇幅要求在6个印刷页面左右,由作者自由投稿,同行评审。 3评述与展望(Review and Progress) 对某一研究领域中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权威的、公平的、学术上的回顾、鉴定和评述。论文篇幅要求在8个印刷页面以上,由作者自由投稿,同行评审。 4研究资源(A Resource) 对现有数据(如由各种阵列技术或者高通量研究平台所提供的基因组学, 转录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数据包)进行新分析,或描述由比较分析技术得出引起广大读者注意的重要新结论而获得的新数据。论文篇幅要求在6个印刷页面左右,由作者自由投稿,同行评审。 二、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题目与标题 论文题目要紧扣主题。务求简明、新颖,有足够的信息,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不用副标题,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或英文单词。中英文题目应对应一致,顶格书写。避免在题目中使用不常用的缩写词。 2作者与单位 署名应限于参加本工作并能解答论文中有关问题者,必须注明通讯作者及其电子邮箱。中国作者英文名用汉语拼音,姓和名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不用连字号隔开;外国作者按其习惯书写,名用缩写,字母间加缩略点。作者下面一行书写作者的工作单位、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工作单位的英文翻译应按照所在单位官方公布的为准。

高中生物学中有关病毒知识的整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f4919050.html, 高中生物学中有关病毒知识的整合 作者:陈国 来源:《中学生物学》2012年第01期 病毒因其结构的特殊性,生物学家在分类上将它单独列为病毒界。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有关病毒的知识在不同模块和章节中均有零散的表述,而高考试题也经常涉及相关知识的考查。将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与归纳,建构新的知识网络,是高三复习的有效策略。下面结合教学实践,以病毒为“锚”,来归纳高中生物学中有关病毒的应用价值。 1运载目的基因 运载体是基因工程的重要工具。在基因工程操作过程中使用运载体有2个目的: ①用来做运载工具,把目的基因送到受体细胞中; ②利用它在受体细胞内对目的基因进行大量复制(克隆)。 目前使用的运载体有以下2类:一类是细菌的质粒,它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独立于染色体DNA之外的环状的DNA(一般在1~200kb左右);另一类是噬菌体或病毒。随着病毒 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日益深入,人们对病毒的结构与功能也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并能运用DNA的体外操纵技术,把病毒改造成不同外源基因的优良载体,通过它们,可以把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的目的基因导入到合适的受体系统中,从而获得具有新性状的“工程细胞”或“工程菌”。 这里还要说明的是:最常用的噬菌体载体是大肠杆菌的λ噬菌体。λ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双链DNA,大小在50kb左右。λ噬菌体作为基因工程载体时具有很多优点,如载有外源基因的重组λ噬菌体可整合到宿主核基因组上,进而同步复制。λ噬菌体感染率几乎达100%,且宿主范围窄,使用安全。如果将λDNA上的cos基因接λpBR322质粒的抗氨苄青霉素基因 上,就会形成一种新的载体,把这种载体叫做,装配型质粒,它的优点是能够容纳极大的外源DNA(可以达到35~40kb)。还有一种运载体需要提及的是噬菌体M13,因为它是单链比较适 合于单链DNA的运载,如果进行单链DNA的克隆,就必须使用噬菌体M13。噬菌体M13在Sanger法测定DNA序列中被广泛应用。 2促进动物细胞的融合 在动物细胞工程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是动物细胞的融合技术。目前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有: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物理的方法主要是利用震动、离心、电刺激等手段来处理细胞;化学方法是利用聚乙二醇(PEG)等化学物质来诱导细胞融合;而生物的方法是指利用灭活的病毒来促使细胞融合。那么病毒为什么能起到促融作用,目前的解释是:病毒表面含有的糖蛋白和一些酶能够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发生作用,使得细胞之间相互凝集,使细胞膜上的

大一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格式3000字

大一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格 式3000字 一、自我分析 1、个性特点 2、swot分析 二、主要目标职业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 1、公务员: 2、研发人员: 3、翻译 三、职业选项 1、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国家机关 2、从事科学教研工作 3、翻译 四、决策因素 五、行动计划 六、风险、危机预测与应对方案结语 从我们走入大学校门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想起自己走过岁月中的点点滴滴,我不禁有些惭愧。我对自己以往在文体和社团活动中的表现不是很满意。另外,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于职业生涯又有了新的理解,所以大一时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上,我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对于现在就有些不适用了,倘若不及时调整,这很可能会导致我最终庸碌无为。 一个不能靠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的人,是不幸的,也是可怜的,

因为这些人没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反而成为命运的奴隶。而人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个春秋,有多少事是值得回忆和纪念的。生命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我们去描绘,去谱写。 而如今,一直就存在的就业压力似乎更加突出而如今,经济因素也将对就业产生影响。“大学生就业冬天”已经在社会上喊了很多年,更可怕的是这个“冬天”每年都在过。表面上看是与扩招有关,但问题是大学生就业思路有根本性问题。就业已经不再是大四才考虑的问题,大一就应该对职业有一些规划了。 我希望通过这篇职业规划能够更好的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然后有针对性地加强自己的职业能力培训,化“被动就业”为“主动择业”,让自己一开始就赢在职场起跑线,成为抢手的职场新人。 根据学校的职业测评、网上比较有权威性的相关测试和家长朋友以及自己的一些分析,我得出以下结论: 1、学校、学院内有资深的就业指导老师做指导 2、生物知识涉及面广,就业灵活 3、生物医药专业是北京生源本科毕业生紧缺的专业 t(制约) 1、考研存在一定风险 2、比赛竞争激烈,自己的最后排名是未知数 3、专业学习与课余实践的冲突,课余时间参加各种活动对于学习肯定有影响

牛津大学生物科学专业

https://www.360docs.net/doc/ff4919050.html, 牛津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本科包括了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方向,这些专业学科主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生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进而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立思辰留学360介绍说,其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了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普通生态学等学科;必修课程则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学、生物统计学、发育生物学、生物技术概论、进化生物学等。 牛津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申请学术条件 ·A-levels: A*AA - The A* must be in a science or Mathematics ·Advanced Highers: AA/AAB ·IB: 39 (including core points) with 7 in HL Mathematics or a science ·或其他同等学历 在可能的情况下,您的成绩也会被特殊考虑。 申请人需要具有生物学(或人类生物学)IB级别高级,或同等级学历。我们希望您在所选的科学课程中,已经取得并通过了以上要求。 高中毕业文凭、中国大学入学考试或高考成绩对考生申请来说是不够的。

https://www.360docs.net/doc/ff4919050.html, 牛津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申请英语要求 立思辰留学360介绍说,牛津大学的所有教学都是用英语进行的(除了一些特定语言的教学),教师必须确信你有足够流利的书面和口语来应付你的课程。因此,所有非英语母语申请者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雅思成绩:总分为7.0分(每个单项至少有7.0分)。 托福(纸质):总分为600分,写作成绩为5.5分。 托福(互联网):总分为110,听力22,阅读24,口语25,写作24。 剑桥英语:高级,也被称为高级英语证书(CAE),A级,如果在2015年1月之前获得,至少185分。 剑桥英语:熟练,也被称为英语水平证书(CPE),B级,如果在2015年1月之前获得,至少185分。 英语O-level:B级 国际学士学位标准(SL):英文5分(A或B语言)。 欧洲文凭课程:英语成绩70%。

高考应用生物科学专业未来就业前景分析与就业方向解读.doc

2019年高考应用生物科学专业未来就业前 景分析与就业方向解读 高考应用生物科学专业未来就业前景分析与就业方向解读 更新:2018-12-25 10:18:27 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一方面,好的科研、企业单位是理想的择业对象,可是其要求自然也比较高,本科生的竞争优势不是很强,各个方面的能力都需要提高;另一方面,基层单位就业容易,可是条件差,发展也不太理想。对于求职来说,文凭其实只是一小方面,招聘单位对文凭作出规定,无非也是希望应聘者有更高的专业能力。所以说,专业知识、能力过硬才是最重要的条件,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的锻炼、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也是增强竞争优势的方法。 从事不同的工作不仅要看自身的专业能力,还应该注意自己的性格因素,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从事技术研究需要沉稳、细致的性格,内向的人更适合;从事相关的管理工作,不仅要细致耐心,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这更加适合开朗外乡的人;而从事教育工作则最好两者兼备,既可以安静、仔细的研究专业课程,又能够调动别人的情绪和积极性。所以,毕业生在选择职

业的时候,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 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注意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否则求职很难有突破。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自然无需多说,包括了基础的数学、物理、化学和相关的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同时还应该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了解国家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了解生物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还要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外语和计算机等必备知识技能应达到规定的等级水平。 专业能力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比学历更加实用,应该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有针对性的锻炼能力。从事生产管理,就要在专业技能过硬的基础上,加强管理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的拓展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

高中生物“病毒”专题教学设计

高三生物“病毒”专题复习公开教案

引导学生进行学科内知识整合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直观教学,突破重难点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知识迁移能力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吸附→注入核酸→合成核酸和蛋白质→装配→释放 小结:HIV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HIV病毒以及前面提到的SARS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等病毒进 入人细胞后,能以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 并整合于人的基因组中。整合后它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 复制,又能以DNA为模板合成mRNA,并进而通过翻译的过程合 成病毒蛋白质。 所以病毒在增殖过程中,其遗传信息的流动遵循中心法则: 投影: 三、病毒与人体免疫 免疫是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病原性物质的侵害所形 成的特殊防御机制。通过免疫,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非 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与稳定。 投影:巩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知识 课件演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复习比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析二者关系。 在特异性免疫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既各自 有其独特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四、病毒的治疗与预防 投影: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措施) 预防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 接种疫苗 (有效措施)基因疫苗 (基因工程、发酵工程) 抗体 治疗淋巴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 五、病毒的价值 1、生物多样性 2、科研价值、社会价值 问:有人认为,病毒对人类的危害很大,我们应该把它们都消 灭。你的看法呢? 课堂总结:进一步完善知识网络,明确本节复习重点 观察、知识再 现 回归课本,分 析、应用 思考、回答 观察、比较、 分析 总结、归纳 各抒己见

医学微生物学-病毒重点归纳整理

呼吸道病毒

冠状病毒: ①非分节段的单正链RNA ②普通感冒和咽喉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③无疫苗 肠道病毒 肝炎病毒 肝炎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这些病毒分别属于不同病毒科,性状显著不同,但均以肝细胞为唯一复制

一、基因结构、功能 HBV的DNA为不完全双链环状DNA 短链——正链(S+) 长链——负链(L-): 【负链为模板,编码病毒蛋白,至少含有4个开放读码框架(ORF)】 ■S区:S基因、PreS1、PreS2基因 →HBsAg、Pre-S1 Ag、Pre-S2 Ag ■C区:前C、C基因 C基因→核心蛋白HBcAg Pre-C与C基因→Pre-C蛋白 Pre-C蛋白经切割加工后形成HBeAg ,入血。 HBeAg为非结构蛋白,一般不出现HBV颗粒 ■P区:→DNA多聚酶。最长。有RNA酶H和逆转录酶活性 ■X区:→HBxAg,可反式激活细胞内的原癌基因及HBV基因, 与肝癌的发生有关。 二、HBV的复制P272 虫媒病毒 虫媒病毒出血热病毒逆转录病毒P306 备注指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叮咬易感的脊椎动物而 传播疾病的病毒。 ①病毒能在节肢动物体内增殖,并可经卵传 代。因此节肢动物既是病毒的传播媒介,又 是储存宿主。 ②大多数是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人畜共患 病。 ③明显的地方性和季节性。 出血热:是一大类疾病的 统称。具有“3H”症状 ①高热(hyperpyrexia) ②出血(hemorrhage) ③低血压(hypotension) 休克及不同脏器的损 害。 含有逆转录酶的RNA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汉坦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生物学性状单正链RNA,20面体,有包膜。单负链RNA,分L、M、S 三个片段。分别编码RNA 聚合酶、包膜糖蛋白G1、 G2和核壳蛋白NP ■刺突 →gp120:病毒的表面糖蛋 白,与病毒吸附有关,有 中和抗原位位点,能刺激 机体产生中和抗体,易发 生变异,有利于病毒逃避 免疫清除。 →gp41:为跨膜蛋白,介 导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 的融合。 传染源主要是带毒的家畜和鸟类,如猪、牛、马等。幼 猪是最重要的传染源和中间宿主。新生的幼猪缺 乏免疫力,具有高感染率和高滴度的病毒血症。 蝙蝠亦可。病人血中病毒滴度不高,不是主要传 染源。 多宿主性,主要为啮齿动 物。我国主要是黑线姬鼠 和褐家鼠 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 传播三节吻库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 乳鼠是最易感动物。 我国是乙脑主要流行区。流行季节与蚊子密度的 高峰期一致。 尚未完全明确①性传播:是HIV的主要 传播方式。 ②血液传播:静脉毒品成 瘾者是高危人群。 ③母婴传播:胎儿经胎盘 感染最多见。

高中生物高三高考“病毒”专题复习公开课表格式教案

高三生物“病毒”专题复习公开课教案 课题
课型 考点 分析 与 设计 思路 复习课
“病毒”专题复习
授课班级 高三(7)班
人类健康的问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本专题以病毒为核心,在复习时关键是 抓住与本学科相联系的内容,如生物的基本特征、细胞癌变、噬菌体侵染细 菌的实验、中心法则、免疫、免疫缺陷病、生物工程和微生物的类群等知识。 也就是说要立足热点的核心知识,并且将热点所反映的核心知识,联系到高 中生物学的全部内容中,进行梳理联系。通过联系对其种类、结构、习性、 培养与繁殖、预防与冶疗等方面,加深对病毒的了解和相类知识的掌握。 1、举例说出病毒的种类和遗传物质,简述病毒的结构 2、概述病毒的增殖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3、概述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比较体液免疫与细胞 免疫过程; 4、举例说出病毒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1、 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加强学科内知识整合, 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知识迁移能力。 1、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 热爱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
1、构建以病毒为中心的知识网络;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讨论法、启发法、问题反馈法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设计目的
引入 引入
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关病毒的知识涉及多个章 节,又联系传染病等人类健康的热点问题。因此,以 病毒为交叉点的学科内综合试题频繁出现在近年的各 类高考试卷中。 请以病毒为核心,小组讨论对涉及到的相关知识进行整
学生活动
培养学生自
合,构建知识网络。 构建知识网络(板书)
围绕核心概

生活中及生产中生物技术的应用

生物技术应用 生物技术应用(Biotechnology applications)是指生物技术在各方面的应用。生物技术是应用生物的领域。生物技术是利用有机体和生物过程在工程,技术,医药和其它要求生物产品的领域制成产品。 生物技术需要纯生物科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动物细胞培植,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以及生物学外的领域(化学工程,生物加工工程,信息技术,生物机器人)的知识。相反,现代的生物科学(包括分子生态学概念)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现代的生物技术还包括遗传工程和细胞及组积培植技术。 中文名:生物技术应用,英文名:Biotechnology applications,含义:生物技术在各方面的应用,应用领域:农业、医药、轻工食品、海洋开发等。 应用: 生物技术在四个主要工业领域应用;包括医疗保健,谷物生产和农业,谷物非食品利用和其它产品(生物所能分解的塑料,植物油,生物燃料)及环境的使用。例如,生物技术的一种应用是直接用有机体生产有机产品(例,包括蜜蜂和牛奶的生产)。另外的例是生物浸矿采矿工业用已有的细菌。生物技术还用到回收,废品处理,清理污物(生物处理法)和生产武器。 一系列发展产生了生物技术的一些分支,例如: 生物信息学是利用计算技术处理生物问题的多学科领域。使很快组织和分析生物数据成为可能。它可称为计算生物学。 生物信息学在各领域内起作关键的作用;如功能基因组学,结构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并在生物技术和制药方面形成了关键成份。

兰色生物技术是一项用到海里和水生应用的生物技术,但较少用。 绿色生物技术是一项用到农业生产的技术。一个例子是通过微细菌增殖,选择和驯化植物。另一例子是设计转基因植物在有或无化学药品特别环境中生长。希望绿色生物技术可产生比传统工业和农业更好的效果。 红色生物技术是应用医药方面的技术。一些例子是设计生产抗菌素,以及改变基因治疗疾病的基因工程。 白色生物技术,也称工业生物技术,是应用到工业生产的技术。例子是设计一个有机体去产生有用的化学医药。 现代生物技术可在医药的下列方面应用: 遗传药理学 遗传药理学研究个体遗传如何影晌他/她的身体对药物的反应。遗传药理学的着眼点在能设计和生产适合每个个体遗传特性的药物。 制药产品 大多数传统制药用简单分子;这些是由经验处理疾病的痛症而得来。生物制药用生物大分子,如蛋白和从疾病产生的机理有针对性地选用。这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工业。 小分子用化学制造,但大分子要用在人体内的活细胞:如细菌细胞,动物或植物细胞。小细胞的药可制成药片;但大分子的药则要注射。 基因测试 基因测试可直接试验DNA 分子本身。可测出它是否有变异。 基因疗法 可用正常基因补充或替换有缺陷的基因治病。 克隆

微生物学各章重点

绪论.ppt 1.微生物的分类及原核细胞型与真核细胞型的区别? 2.近年微生物学得到了迅速地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医学微生物学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第0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ppt 1.细菌有哪3种形态? 2.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有哪些?特殊结构各有何作用? 3.G+菌和G-菌细胞壁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4.青霉素和溶菌酶为什么不能杀灭革兰阴性菌? 5.简述革兰染色法操作步骤 第02章细菌的生理.ppt 1.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是什么? 2.细菌生长曲线分哪4个阶段? 3.细菌根据对氧的需要程度分为哪几种类型? 4.细菌合成代谢产物有哪几种? 第0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ppt 1.常用的消毒剂有哪些种类? 2.简述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 3.湿热灭菌有哪些方法? 各有何用途? 4.筒述紫外线杀菌的作用机制和注意事项。 5.在温度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湿热灭菌法的效果比干热法好? 6.当从事病原生物学安全实验室工作时,应考虑哪些与生物安全相关的问题?第04章噬菌体.ppt 1.噬菌体的概念及其特征。 2.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前噬菌体、溶原性细菌、溶原性转换的概念及特征。 3.溶菌性周期与溶原性周期的区别。 第05章细菌的遗传变异.ppt 1.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类型及其主要差异? 2.何谓BCG、transposon、R质粒、Hfr、lysogenic conversion和Ames试验? 3.影印试验验证何种理论?突变型细菌有哪些? 第06章细菌耐药性.ppt 1.简述抗菌药物类型 2.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又几种? 3.简述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 4.控制细菌耐药性策略? 第07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ppt 1.病原菌对宿主的致病性,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2.试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3.细菌的侵袭力,由哪些因素组成? 4.请陈述机体抗细菌感染的特点? 5.当机体感染病原菌后,感染的发展及其结果可能在机体有哪些方面的表现? 6.试述医院感染的基本特点?从医学微生物学角度,怎样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第08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ppt 1. 试述检测病原菌的基本程序和原则?

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所属类别:农学> 植物生产类学年:4年授予学位:农学学士专业代码:090109T 就业前景分析(按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相关职位统计) 据统计,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区是:江苏 该专业需求地区排行Top 10 1北京8个职位2上海6个职位3广州6个职位4杭州3个职位5深圳3个职位 6珠海3个职位7成都2个职位8武汉2个职位9沈阳2个职位10石家庄2个职位该专业相关职位薪酬地区排行Top 10 1江苏¥117932 无锡¥89993 北京¥84474 上海¥69205 深圳¥6800 6杭州¥64537 厦门¥62218 广东¥61419 苏州¥601710 武汉¥5209 薪酬概况(按应用生物科学相关的职位薪酬进行统计)¥5610 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食品生产、流通与行业监管领域从事规划管理、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技术管理、安全性与品质控制等方面工作 以下是相关招聘职位 市场研究员行业研究员临床协调员crc 应用生物科学专业介绍 主要课程 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概论食品分析现代食品装备与自动化食品工厂设计。 应用生物科学开设院校按照高校热度排序 安徽农业大学塔里木大学浙江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沈阳农大 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就业排名: (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在农学类中排名第14) 1. 园林 2. 园艺 3. 农学 4. 水产养殖学 5. 动物医学 6. 动物科学 7. 烟草 8. 茶学 9. 植物保护10. 林学11. 动物药学12. 农业资源与环境13. 植物科学与技术14. 应用生物科学15. 草业科学16. 蜂学17. 种子科学与工程18.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19. 水族科学与技术20. 蚕学说明:应用生物科学属于农学类,农学类共20个本科专业,其中,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就业排名第14 市场需求量变化曲线,就业形势、就业前景分析(按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相关职位统计) 说明:以下图表反应近一年市场招聘量变化。曲线越向上代表该段时间招聘量越大,就业情况越好。该数据由各地招聘网站统计而来,可能因抓取系统稳定性等因素而致使数据偏离客观实情,仅供参考。 网友点评:26592 人关注,63%很好,12%一般,17%很差

高中生物中有关病毒的知识点

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结构的生物。由于它的结构与高等动植物及其他生物完全不同,所以生物学家在分类时将它作为特殊的一类,单独列为病毒界。在高中生物学以及高考中也经常涉及有关病毒的知识点及考点。 1 高中生物学涉及的有关病毒的基本知识 病毒形体极其微小,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一般可以通过细菌滤器(一般的直径为1-10μm,而多数病毒的直径在100 nm左右)。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成分仅为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核酸位于病毒粒子的中心,构成了它的核心或基因组,蛋白质包围在核心周围,构成病毒粒子的衣壳。衣壳对核酸有保护作用,是病毒粒子的抗原成分。它们共同称为核衣壳,是任何病毒(指“真病毒”)所必需的基本结构。有些较复杂的病毒,在其核衣壳外还有一层囊膜包被。 每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不是DNA就是RNA,这也是病毒分类的依据之一。如DNA病毒有:噬菌体、疱疹病毒、各种腺病毒等。RNA病毒有:艾滋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车前草病毒等。 病毒在宿主的活细胞内寄生生活。不同的病毒只能寄生在特定的宿主细胞内,具有专一性,这也是病毒分类的另一个重要依据。如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中的称为动物病毒(艾滋病毒等),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中的称为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中的称为细菌病毒(噬菌体)。 病毒在宿主细胞的协助下,以核酸的复制和核酸蛋白装配的形式进行增殖,不存在个体的生长和均等分裂等细胞繁殖方式。病毒的增殖必须在宿主细胞中完成。离开宿主细胞,病毒能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状态存在,并可形成结晶。 以高中生物学中最常见的噬菌体为例: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可分为五个阶段:

即吸附一侵入→增殖(复制与生物合成)→成熟(装配)→裂解(释放)。整个过程必须在它的宿主活细胞中完成。病毒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所以人体在平常生活如果因感染了由病毒而引起疾病,使用抗生素治疗是没有效果的。 2 高中生物学中有关病毒知识的应用 2.1 部分病毒能诱发人的细胞癌变,是三大类致癌因子之一 病毒的致癌性主要是因为它们含有病毒癌基因以及与致癌有关的核酸系列。它们通过感染人体细胞后,将其基因组整合进入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体的细胞癌变,如Rous肉瘤病毒等。据英国流行病学家对癌症诱因的统计分析,病毒感染占10%-15%。 2.2 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1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新技术充分证明了亲代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遗传给后代的,从而说明了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2.3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 HIV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的RNA,单链RNA结构很不稳定,易变异。这也是艾滋病药物难以研制的原因所在。 2.4 有关病毒的免疫问题 由于病毒都是营寄生生活。所以在病毒的感染过程中,人体往往是先通过体液免疫的作用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扩散,再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来裂解靶细胞,使病毒没有藏身之所而被抗体消灭。 2.5 病毒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随着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日益深入,人们对病毒的结构与功能也有了越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