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的测度与比较_李雪松

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的测度与比较_李雪松
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的测度与比较_李雪松

 第22卷第8期

2013年8月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Vol.22No.8

Aug.2013

 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的测度与比较

李雪松1,2,孙博文1

(1.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2.武汉大学水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 要:实现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区域一体化,既能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也能够向西部传递发展势能,缩小西部

与中东部的差距。参照了世界银行从密度、距离与分割3个维度对区域一体化的界定,构建了区域一体化评价体

系;采用2000~2010年数据,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对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内部区域一体化进行测度与比较分析。研究

显示:(1)长株潭城市圈区域一体化水平最高,武汉城市圈次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最低,但三大城市群一体化水

平都呈现逐渐增长趋势;(2)三大城市群在市场一体化、行政一体化及社会一体化变化水平差异明显但总体差距逐

渐缩小;(3)武汉城市圈在“两型”社会建设推动下一体化水平稳步提升,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水平进程最快,环鄱

阳湖生态经济区后发优势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经济发展联动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一体化;测度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227(2013)08-0996-08

收稿日期:2012-10-18;修回日期:2013-01-2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JY06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9YJA790159);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研究专项“‘两圈一带’战略下江汉平原地区跨越式发展研究”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作者简介:李雪松(1974~ ),男,湖北省襄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环境经济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E-mail:xuesong7401@263.net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合作机制的构建促进了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一方面,区域一体化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贸易壁垒,促进了区域内及区际贸易制度成本的降低;另一方面,一体化过程中的制度完善、技术进步以及效率改善的外溢作用为区域发展结构的调整提供动力支撑。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三大城市集群是区域合作以及区域一体化水平不断推进的典范。资料显示,2010年其三大城市集群对中国的GDP贡献已经接近50%。与此同时,位于长江中游的鄂湘赣3省的经济发展逐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2011年其经济产值逼近珠三角,约占全国的14%,是现实中中国经济的“第四极”;2012年,湘鄂赣3省在武汉签订《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始将3省合力打造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培育中国经济“第四极”的构想转化为实际行动。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一体化水平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是由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以及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3个经济区域内众多大中小型城市组成的以武汉为核心,长沙与南昌为主要副城市的城市群(具体地理范围见图1,图2,

图3,图4)。以武汉为龙头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自古就是九省通衢,在全国经济地理格局中处于承南起北、连接东西的重要地位,如果该地区通过区域一体化成为我国生产力布局中的第四极,不仅有利于自身经济社会的发展,更有利于中原城市群的崛起和进一步向西传递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势能,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因此,测度和比较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正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市场分割化倾向明显,本研究将重点关注武汉城市圈、环鄱阳湖经济带以及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内部的一体化程度的研究,并进行量化测度,为进一步对三大城市群区际一体化程度的研究打下基础。

1 文献综述

当今世界,以区域一体化的经济区和城市群(Urban Cluster)为单位的竞争是区域竞争的主要形式,一体化水平是地区竞争力及国家竞争力重要评价指标。区域一体化的概念出现在1950年,被定义为“多国区域经济整合的状态及过程,在其中贸易

图4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理图示Fig.4 Geographic Graphical Rep

resentations of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壁垒被削弱或消除,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从概念中不难发现,

区域一体化自诞生之日起便烙上了经济的印痕。为明晰其中的内涵,吕典玮等[1]

对区域一

体化及经济一体化进行了详细的对比,指出:区域经济一体化体现在生产要素及商品流动制度成本的削弱,进而促进区域经济规模效应及效率改善;而区域一体化水平则是一个更加广泛的概念,

呈现出区域发展的复杂性及综合性,包含了市场一体化、产业分工一体化、

空间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环境投资开发与保护一体化5个维度,深刻表达了区域一体化的内涵及外延;此外,其他学者如王德忠

等[2]、吕永刚等[3]、高松峰等[4]

分别从大都市圈一体

化、长三角一体化实证及一体化的行政障碍角度对一体化的内涵进行阐述。

从既有的关于三大城市群一体化水平的研究来看,其主要从区域内产业或者行业水平进行分析与比较。很多学者运用GIS技术、SWOT方法对其进

行定性分析[

5~11]

。部分学者分别从区域协调机制的构建、旅游一体化、产业一体化角度对武汉城市圈

一体化水平进行分析[5~8];此外张静等[9~15]

以长株

潭为例从城市化的角度对长株潭城市集群一体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发展瓶颈进行分析与比较。区域一体

化的测度的方法中,贸易流量法[16

]对中国省际贸易的分析以及生产法[17,18];价值指数法[19,20

],综合评价体系评价法[21,22

]等应用均比较广泛。总之,从既有研

99 第8期

李雪松,等: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的测度与比较

究来看,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以及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区域一体化的研究一般局限在动力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区间协作机制的构建之上,还没有相关研究对其各自具体的一体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鉴于此,结合实际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一体化评价体系并进行测度十分必要。

2 评价体系构建与数据处理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区域内部的一体化以及区域之间一体化水平是两个不同的维度,分别表达了区域内部一体化成熟水平以及大区域间区域合作机制的情况。本文参照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23]中关于密度、距离与分割的相关论述,结合武汉城市圈“五个一体化”政策以及国内学者对于区域一体化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的研究,综合考量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及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区位优势、特色产业以及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因素,构建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一体化评价体系,包括市场一体化、行政一体化以及社会一体化3个层次及24个二级指标的区域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区域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

Tab.1 Evaluation System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Index Weights

目标变量

一级变量

内容权重

二级变量

内容权重

二级变量选用指标

区域一体化市场一体化0.48

劳动力流动0.105区域内人口流动(万人)

物流0.113货运周转率(103t/a)

资金流0.124银行信贷总额(GDP)

信息流0.096信息产业投资额(万元)

经济发展水平0.085人均GDP(元)

经济结构0.064单位GDP工业总产值(万元)

财政支出份额0.086单位GDP财政支出(元)

贸易依存度0.113贸易总额(GDP)

投资利润率0.078投资利润比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0.136CPI指数

行政一体化0.37

政府战略规划0.134区域合作协议成效[主观]

产业发展规划0.106产业政策协调性[主观]

财政政策0.094税负一致性

高速路网建设0.086高速公路总长度(×103km)

铁路网建设0.112铁路基建投资(万元)

机场设施建设0.100机场建设投资(万元)

对话沟通机制0.124政府相关部门协作性[主观]

政策环境协调机制0.056政策方案可行性[主观]

利益协调机制0.078利益分配合理性[主观]

政府工作效率0.110政策透明度水平[主观]

社会一体化0.15

公共教育事业0.210基础教育总投入(万元)

文化协调发展0.270文化政策融合性[主观]

生态环境可持续性0.340生态环境保护总投入(万元)

医疗卫生保障事业0.170城市与非城市医疗机构比

 

2.2 指标权重的量化

鉴于评价体系涉及到的指标数量以及指标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我们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指标的权重值进行综合测量。层次分析法[24](AnalyticHierarchy Process)主要应用于经济决策的制定以及规划的选择等问题。研究思路为基于底层指标的重要性以及其对总指标的影响程度来归总各个指标的权重,并且基于原始数据进一步计算出目标变量的加权量值。根据层次分析法的相关要求以及专家咨询法咨询到的相关数据,运用层次分析软件YAAHP5.2,本文对具体指标的权重进行了综合值估测(如表1所示)。

2.3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各主要城市,包括以武汉为中心城市的武汉城市圈(武汉、黄冈、黄石、鄂州、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湖南的长株潭城市群(长沙、株洲、湘潭、岳阳、益阳、常德、娄底、衡阳)和江西的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南昌、景德镇、

9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第22卷 

鹰潭、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场一体化的数据来源于2000~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各城市城市统计年鉴,GDP及工业产值,财政收支额度以2000为基准剔除物价变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分别采用区域内人口流动、货运周转率、银行信贷总额/GDP、信息产业投资额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均GDP表示,经济结构用工业产值比重表示等;行政一体化以及社会一体化指标数据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设计得到,基于行政一体化以及社会一体化的指标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向三大地区分发500份问卷,返回有效问卷146份,其中武汉城市圈72份,长株潭城市群38份,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6份,

调查对象主要面向各大高校研究机构、政府工作人员以及部分企业家。2.4 数据处理

鉴于收集到的数据单位的差异性,尤其是定性数据,

首先要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对于主观数据,将满意度等主观指标权重划分为最满意、次满意、一般认同、不认同、很不认同5个层次,采用主观数据的加权平均值,作如下定义:0.9×最满意比例+0.7×次满意比例+0.5×一般认同比例+0.3×不认同比例+0.1×很不认同比例;然后我们采用标注差值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θ=(Vij-Aj)/Sj

(1

)Sj=

∑(

Vij

-Aj)2

/槡N(2

)式中:θ代表标准差值;Vij是指某一个地区i在第j个指标下的观测值;Aj是这个指标的平均值;Sj是标准差;

N为观察区中的地区总数。本研究将首先将数据进行标准化,然后结合评价体系的各指

标权重归总各区域的一体化量值大小。2.5 评价模型

在确定各指标权重以及数据无量纲化处理之后,

根据各城市群的区域特点以及参照各指标间独立性,我们采用线性加权法计算实际综合评价值的大小。具体来看,若评价体系有N个评价指标,第j个评价指标的权重为Wj,此评价指标的标准量化值是rj,

则第i个对象的综合评价值可表示为:Si=

∑n

wjrj

(j=1,2,…,n)(3

)从而根据模型中各指标权重值以及标准量化值进行加权求和得到评价体系指标综合值大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研究基于标准差值法所计算出来的武汉城市圈、

长株潭城市群以及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指标量化值是标准差大小,反映的是差异程度的大小。定量指标的值越大,则说明该地区内各个城市经济一体化的差异程度越大,该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越低;反之,则说明该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为了方便观察,我们对其加总标准差值进行倒数处理,规定一体化值等于标准差值的倒数,亦即:

Intergration=1/Si

(4)从而最终的方差的倒数值也就是区域的一体化水平的大小量化值。

3 三大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的测度与比较

根据上述评价体系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三大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的总体及市场一体化,行政一体化和社会一体化的具体结果见表2、表3、表4和表5。

表2 区域一体化总体比较(2000~2010

)Tab.2 Comparison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

ration(2000-2010)年份武汉城市圈增长率(%)

长株潭城市群增长率(%)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增长率(%)

2000 1.733 102—1.980 198—1.582 278—2001 1.706 485-1.535 840 1.953 125-1.367 190 1.562 500-1.250 0002002 1.845 018 8.118 081 1.908 397-2.290 080 1.773 050 13.475 1802003 1.923 077 4.230 769 1.945 525 1.945 525 1.879 699 6.015 0382004 1.930 502 0.386 100 2.049 180 5.327 869 2.016 129 7.258 0652005 1.923 077-0.384 620 2.100 840 2.521 008 1.992 032-1.195 2202006 2.016 129 4.838 710 2.066 116-1.652 890 1.945 525-2.334 6302007 2.155 172 6.896 552 2.212 389 7.079 646 2.092 050 7.531 3812008 2.189 180 1.577 927 2.057 613-6.995 880 2.083 333-0.416 6702009 2.252 196 2.878 521 2.309 469 12.240 180 2.202 643 5.726 8722010 2.397 802 6.465 068 2.439 024 5.609 756 2.347 418 6.572 770均值

2.006 522 

2.995 345 

2.092 898 

2.105 880 

1.952 423 

4.023 

329注:资料来源于相关数据计算整理.

 

99 第8期

李雪松,等: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的测度与比较

3.1 三大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的总体比较

从表2中我们可以得到三大城市群的区域一体化水平的值,总体来看长株潭城市群区域一体化水平最高,

武汉城市圈次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最低,2000~2010年三大城市集群一体化水平均值分别为2.09、1.96及1.95;从一体化的演进来看,三大城市群在区域一体化的演进过程中偶有波动,但总体上经济之间的联系有趋同趋势,其中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一体化平均增长速度最高为2.4%,武汉城市圈最低为2.1%,反映三大城市群经济一体化水平的差异性以及未来演进趋势。

具体来看,长株潭城市群的一体化水平在三大城市群中一直处于最高的水平,但总体上一体化水平的增长率相对较低;

武汉城市圈一体化水平在稳步推进,在武汉市的辐射作用之下逐渐呈现出集团发展的优势;尤其是在2008年,长株潭城市群与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一体化水平均有下降,

下降水平分别约为7%与0.4%,武汉城市圈表现一枝独秀,增幅为2.1%;但总体来看长株潭一体化水平依然处于最高水平。

三大城市集群的区域一体化水平差异原因很多,一方面是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以及产业结构等历史发展的基础水平不同,而更重要是体现在各地区在区域一体化战略实施在时间上积累程度的差异性,

以及对城市集群集团式发展的资源投入存在差别。作为中部最早上升为区域发展战略的城市集群,长株潭地区在实现一体化的过程中,其提出的包括“交通同环、电力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同享、环境

同治”的五同项目的实施等,为改善经济结构与促进区域整合提供政策支持,进而一体化水平最高;武汉城市圈最早在2002由湖北省政府提出并逐渐成型,成为促进城市规模结构合理化和区域一体化、推动湖北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其在产业结构优化、交通信息网建设以及区域协调沟通机制完善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其一体化水平逐渐增大。2007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这两个城市群进一步推进区域一体化提供了政策支持。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战略规划在2008年正式才被确定,

以生态经济作为自身发展的亮点,在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模式创新、生态产业体系的构建稳步推进,

但在落实与武汉城市圈以及长株潭的区域合作机制的构建上实际举措匮乏。3.2 市场一体化的比较分析

市场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的基础与核心,反映了经济发展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的程度。

从表3中我们可以发现三大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水平的状态,表中反映武汉城市圈的市场一体化水平最高为2.74,长株潭最低为2.47,但从2000~2010年来看,三大区域市场一体化程度大小顺序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以及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从一体化的增长水平来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8之后呈现出迅猛发展势头,增速处于三大区域之首。3.3 行政一体化的比较分析

行政一体化是区域发展规划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区域合作机制的完善程度的综合。

表3 区域市场一体化比较(2000~2010年)

Tab.3 Comparison of Regional Market Integ

ration(2000-2010)年份武汉城市圈增长率(%)

长株潭城市群增长率(%)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增长率(%)

2000 2.224 942—1.947 306—1.844 000—2001 2.194 522-1.367 190 1.917 398-1.535 840 1.755 618-1.250 0002002 2.144 266-2.290 080 2.073 054 8.118 081 1.992 191 13.475 1802003 2.185 983 1.945 525 2.160 761 4.230 769 2.112 022 6.015 0382004 2.302 450 5.327 869 2.169 103 0.386 100 2.265 314 7.258 0652005 2.360 495 2.521 008 2.160 761-0.384 620 2.238 238-1.195 2202006 2.321 478-1.652 890 2.265 314 4.838 710 2.185 983-2.334 6302007 2.485 831 7.079 646 2.421 542 6.896 552 2.350 618 7.531 3812008 2.311 925-6.995 880 2.302 450-4.918 030 2.340 824-0.416 6702009 2.594 909 12.240 180 2.395 726 4.051 173 2.474 880 5.726 8722010 2.740 477 5.609 756 2.469 441 3.076 923 2.637 548 6.572 770均值

2.351 571 

2.105 880 

2.207 532 

2.403 887 

2.193 734 

3.643 

948注:资料来源于相关数据计算整理.

 

001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第22卷 

从表4来看,长株潭地区的行政一体化水平明显高于武汉城市圈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0~2010年均值分别为1.67、1.61及1.55;并且从平均增长速度来看,长株潭地区也是最高。反映了长株潭在区域一体化规划及基础配套设施完善的巨大成效以及另外两大区域在区域协调机制的建立和规划的相对不足。

表4 区域行政一体化比较(2000~2010)

Tab.4 Comparison of Regional Administration Integration(2000-2010)年份武汉城市圈增长率(%)长株潭城市群增长率(%)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增长率(%)2000 1.436 782—1.422 475—1.350 000—2001 1.453 488 1.162 791 1.461 988 2.777 778 1.364 814 1.097 3022002 1.428 735-1.703 050 1.485 884 1.634 473 1.387 121 1.634 4732003 1.465 760 2.591 463 1.524 390 2.591 463 1.423 068 2.591 4632004 1.350 475-7.865 170 1.404 494-7.865 170 1.311 141-7.865 1702005 1.741 918 28.985 510 1.811 594 28.985 510 1.691 182 28.985 5102006 1.761 059 1.098 901 1.831 502 1.098 901 1.709 766 1.098 9012007 1.754 632-0.364 960 1.824 818-0.364 960 1.703 526-0.364 9602008 1.764 291 0.550 459 1.834 862 0.550 459 1.712 904 0.550 4592009 1.787 246 1.301 115 1.858 736 1.301 115 1.735 190 1.301 1152010 1.807 403 1.127 820 1.879 699 1.127 820 1.754 760 1.127 820均值1.613 799 2.321 389 1.667 313 2.826 340 1.546 500 2.656 961注:资料来源于根关数据计算整理.

 

3.4 社会一体化的比较分析

社会一体化是一个地区重要的民生指数,反映了地区内包括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等方面的可获得性程度,以及在城乡二元体制之下,普通居民在社会保障资源获取方面的机会成本的大小。

从表5来看,武汉城市圈的社会一体化水平一直处于较高的领先优势;2010年武汉城市圈的社会一体化水平达到了2.28,高于长株潭的2.05及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2.19;从增长速度来看,长株潭地区的最高,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平均增速最慢,以上反映了各区域在社会民生事业的重视程度以及投入力度及成效的差异。

表5 区域社会一体化比较(2000~2010年)

Tab.5 Comparison of Regional Social Integration(2000-2010)年份武汉城市圈增长率(%)长株潭城市群增长率(%)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增长率(%)2000 1.850 652—1.619 722—1.478 765—1.955 979 2.105 880 1.836 172 2.403 887 1.824 695 1.472 5452001 1.825 350-1.367 190 1.594 845-1.535 840 1.560 280-1.250 0002002 1.783 549-2.290 080 1.724 316 8.118 081 1.657 056 13.475 1802003 1.818 248 1.945 525 1.797 268 4.230 769 1.756 728 6.015 0382004 1.915 122 5.327 869 1.804 207 0.386 100 1.884 233 7.258 0652005 1.963 402 2.521 008 1.797 268-0.384 620 1.861 712-1.195 2202006 1.930 949-1.652 890 1.884 233 4.838 710 1.818 248-2.334 6302007 2.067 654 7.079 646 2.014 180 6.896 552 1.955 187 7.531 3812009 1.923 003-6.995 880 1.915 122-4.918 030 1.947 040-0.416 6702010 2.158 382 12.240 180 1.992 707 4.051 173 2.058 545 5.726 872均值2.279 462 5.609 756 2.054 021 3.076 923 2.193 848 6.572 770注:资料来源于相关数据计算整理.

 

4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基本结论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基本结论:第一,总体来看,在三大城市群中,长株潭城市群区域一体化水平最高,武汉城市圈次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最低。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大区域的一体化的政策效应逐渐凸显,各城市群均开始从不同的角度,结合发展实际明确了自身发展的思路,未来一体化水平的提高依然具有较大的潜力。第二,武汉城市圈市场一体化水平最高,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最低。与其他两大城市群相比,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之间产品的价格水平更加趋同,经济发展内聚性以及同质性更加明显,市场机制更加完善。第三,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总体一体化水平较低,缺乏合理的协调机制,区域内重复投资与无序竞争状况严重影响了区域一体化发展。第四,长株潭城市群行政

 第8期 李雪松,等: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的测度与比较

一体化水平最高,社会一体化也处于较高水平,反映了其区域规划与城市群内部区际利益协调机制构建的优势,凸显出较早时期“五同”规划的作用,为区域一体化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2 政策建议

在三大城市群内部一体化基础上,构建三大城市群区际之间的联动机制,是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成为我国继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第四极”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革创新,构建区际一体化发展平台。

(1)加强区间合作,建立大市场的发展观念,努力促进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发展成为国家战略。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发展能够担当其承接产业转移的重任,并且能够将发展势能向西部传导。既能够充分享受长三角地区的优势资源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外溢作用,不断深化城市集群内部产业结构调整,也能够与成渝经济带协调配合,将中东部地区先进的发展理念以及优势资源转移到西部,缩小东中西部差距。

(2)建立城市集群内部行政、交通、规划及污染防控的联动机制。打破区间行政壁垒,清除具有地域歧视性条款,降低交易成本,完善交通网以及建立现代物流体系,促进产品以及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在政府联动发展的大背景下,构建跨行政区域的政府管理体制,形成以“武汉-长株潭-昌九”为核心的经济区;在发展战略规划以及产业政策制定上不断加强融合,形成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格局,通过不断提升内部经济耦合性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强各城市群间的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合作,建立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状况进行层级布局,实现“两型社会”建设目标。

(3)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作用。政府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尽量减少对区域经济的简单粗暴的干预行为,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引导和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鼓励投融资多元化,建立有效的政府考核评价体系,推进依法执政,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形成精简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参考文献:

[1] 吕典玮,张 琦.京津地区区域一体化程度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3):162-167.

[2] 马彦琳,郝寿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研究的若千趋

势[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6(4):75-79.

[3] 王德忠,吴晓曦,高小青.大都市圈的形成与区域一体化的关系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3):27-30.

[4] 高松峰,刘春国,陈 旭,等.亚圈层多核联动———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空间组织的新模式[J].经济纵横,2007(23):123-

126.

[5] 刘 春,朱俊林.武汉城市圈的经济一体化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175-178.

[6] 张金霞.基于三合论的武汉城市圈旅游一体化探讨[J].中国商贸,2010(20):206-207.

[7] 李 伟,夏卫红.基于SWOT模型的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1(7):109-112.

[8] 张秀生,杨刚强.武汉城市圈一体化的功能与路径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2):58-61.

[9] 张 静.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共建联动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8(9):77-79.

[10] 刘联辉.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协同物流体系的构建[J].物流技术,2008(1):5-8.

[11] 雷文亮,马 骥,彭正亮.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15):145-148.

[12] 马跃龙.论长株潭区域一体化———从提升产业竞争力角度[J].财务与金融,2009(5):78-80.

[13] 李筱青.区域一体化对长株潭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1(5):12-124.

[14] 江 涌.人才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对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思考[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853-

855.

[15] 龚昌微,赵 敬.推进城市化促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7):115-117.

[16] BARRY N.How much can regional integration do to unifyChina s markets?[C].Conference for research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cy,Stanford University,1999:18-20.[17] XU X P.Have the Chinese provinces become integrated under re-form[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2(13):116-133.

[18] 郑毓盛,李崇高.中国地方分割的效率损失[J].中国社会科学,2003(1):64-721.

[19] 喻 闻,黄季焜.从大米市场整合程度看我国的粮食市场改革[J].经济研究,1998(3):50-57.

[20] 桂琦寒,陈 敏,陆 铭.中国国内商品市场趋于分割还是整合———基于相对价格法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6(2):20-30.[21] 周立群,夏良科.区域一体化的测度与比较:来自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证据[J].江海学刊,2010(4):81-97.

[22] 陈辉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水平的测度研究[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1(4):129-131.

[23] THE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9:Reshaping economic geography[M].Washington DC,2010.[24] SAATY T L.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NewYork:McGraw-Hill,1988.

1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第22卷 

REGIONAL INTEGRATION OF THE 

YANGTZERIVER MIDDLE REACHES URBAN 

AGGLOMERATIONS:MEASURING AND 

COMPARISONLI Xue-song1,

2,

SUN Bo-wen1

(1.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China;2.Wat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China)Abstract:Since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entral China was carried out,three urban agglomerations asWuhan City Circle,Changsha-Zhuzhou-Xiangtan City Cluster and 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have been formed along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It is the basic and strategic direction forthe Yangtze River Middle Reaches Urban Agglomerations to carry forward the integration process,promotethe regional updat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forge the fourth pole of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Apparently,the accelerating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Middle Reaches UrbanAgglomerations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carry on the competitive industry transferring 

to promote locativeindustry 

development,but also is beneficial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Henan UrbanAgglomeration and deliver the developing potential energy of eastern areas toward the western areas,thusnarrowing the development gap 

between western areas and eastern ones,which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Inthis paper,we adopted the threes dimensions of density,distance and segmentation to evaluate the regionalintegration level and built the evaluation systems in reference to the report of“World Development Rep

ort2009:Reshaping Economic Geography”by the World Bank in 2010.In addition,we adopted certain datafrom 2000to 2010and made practical investigation in the respective city cluster areas.What is more,wemade analysis of the date through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method of AHP and Standard Deviation tomeasure the specific integration level of Wuhan City Circle,Changsha-Zhuzhou-Xiangtan City Cluster and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and finally 

made a comparison.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1)The integration level of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City Cluster showed best,Wuhan City Circle followedand the 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was the lowest,and the three urban agglomerationsintegration levels showed a growing trend.(2)The difference in market integration,administrativeintegration and social integration were obvious of the three urban agglomerations as Wuhan City Circle,Changsha-Zhuzhou-Xiangtan City Cluster and 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however,thedifference were narrowing.(3)Wuhan City Circle integration level were improving steadily 

under thepromotion of strategy of“energy-saving,environment-protective”construction;Changsha-Zhuzhou-Xiangtan City Cluster showed unique advantage as the earliest experiment site;Poyang 

Lake EcologicalEconomic Zone showed obvious later-mover advantage.Finally,we tried to sweep away the obstacles ofregional integration of the urban clusters,and put forwards certain suggestions to build the linkagemechanism of regional develop

ment.Key 

words:Yangtze River Middle Reaches Urban Agglomerations;Wuhan City Circle;Changsha-Zhuzhou-XiangtanCityCluster;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regional integration;measuring;comparison3

001 第8期

李雪松,等: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的测度与比较

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构想及湖北的对策

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构想及湖北的对策 [内容提要] 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共识已成、合作步伐加快,湖北应当乘势而上,积极谋划长江中游城市群未来10年战略构想和湖北推进策略,努力打造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先行区”,将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引领区”,把武汉打造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引爆区”,并做好积极推动四省协作共建的促进者。 2012年湘鄂赣共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以来,各省在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上务实合作,取得初步成效。面对党的十八大之后新一轮发展大潮,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怎样定位、如何推进,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近期,省委政研室组成课题组,专门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当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共识已成、合作步伐加快,应当乘势而上,积极谋划长江中游城市群未来10年战略构想和湖北推进策略,深入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一、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进展随着安徽的加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由原来的28个城市扩容至40个城市,区域面积40.1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53亿,分别占全国的4.18%和11.16%。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262.52亿元,分别占中部的51.73%、全国的11.6%;固定资产投资43622.22亿元,分别占中部的51.04%、全国的1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943.85亿元,分别占中部的49.93%、全国的9.9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60.65亿元,分别占中部的49.04%、全国的4.32%。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宏观大势正在形成。从经济发展梯度推进规律来看,我国宏观区域发展的纵轴正从东部沿海发展带向中西部发展带推展,横轴正由新欧亚大陆桥北部发展带和珠江沿线南部发展带向长江沿线隆起,长江中游承东接西、贯通南北的地理区位,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的战略地位作用、经济板块效应开始凸显。从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打造大城市,发展城市群,培育增长极,是国家推动经济增长的成功实践。30多年来,国家几乎是每隔十年培育一个新的核心增长极,第一个是上世纪80年代以深圳特区为平台打造的珠三角经济区,第二个是上世纪90年代以浦东新区为平台打造的长三角经济区,第三个是本世纪初以滨海新区为平台打造的环渤海经济区。未来10年,从内需拉动战略考量,国家极有可能在中部地区培植新的增长极。从国家战略布局来看,国家相继出台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地区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等都提出,鼓励和支持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开展战略合作,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从党的十八之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施政方略来看,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推动长江中游经济区形成,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符合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执政思路。可以说,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宏观大势已成。我们应当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性,积极促成这一趋势的快速到来。 (二)空间结构日渐清晰。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的四个组团城市群环长江沿线分布,呈“一心三角、两轴环状、四核四圈”格局。“一心三角”,即:从地理区位来看,武汉分别距南昌258公里、距长沙287公里、距合肥323公里,均在3小时车程范围内,表现出典型的以武汉为外心,以长沙、南昌、合肥为顶点的“三角形”空间结构特征(因之,长江中游城市群又称“中三角”)。“二轴环状”,即:沿长江通道横轴,沿京广通道纵轴,武汉—岳阳—长沙—南昌—九江—合肥—武汉之间通过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长江内河航道形成的“环状”交通路网。“四圈四核”,即: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分别为武汉城市圈(本文的武汉城市圈除包括原来的“1+8”以外,还包括长江沿线的宜昌、荆州、荆门三市)、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等四大城市群的龙头城市和核心增长极(见表1)。(三)发展共识逐步达成。近年来,经湘鄂赣皖四省合力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逐步形成共识。一是高层共识。2012年12月28日,李克强同志在江西九江主持召开长江沿线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全文完整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6 年 6 月 目录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下简称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为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特制定本规划,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性、约束性文件。 长三角城市群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范围内,由以上海为核心、联系紧密的多个城市组成,主要分布于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格局的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 市,国土面积21.17 万平方公里,2014 年地区生产总值12.67 万亿元,总人口1.5 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 2.2%、18.5%、11.0%。 规划期为2016—2020 年,远期展望到2030 年。 图 1 长三角城市群范围图 第一章规划背景 长三角城市群正处于转型提升、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立足现有基础,针对突出矛盾和问题,紧紧抓住重大机遇,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实现更大跨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 第一节重大意义 以改革创新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和中西部地区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 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是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由之路。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全面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 达4.8—6.7公里。平原上共有湖泊200多个。长江三角洲河川纵横,湖荡棋布,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在全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号称中国的“金三角”。传统意义的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南京,东到海滨,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面积约为九万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这里岸线平直,海水黄浑,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这个都市群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上意义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泛指镇江、扬州以东长江泥沙积成的冲积平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长江三角洲顶点在仪征市真州镇附近,以扬州、江都、泰州、姜堰、海安、栟茶一线为其北界,镇江、宁镇山脉、茅山东麓、天目山北麓至杭州湾北岸一线为西界和南界,东止黄海和东海。 按照国务院2008年关于进一步发展长三角的指导意见,正式确定将长三角扩大到两省一市,即江苏浙江全省,上海市。这个战略性规划兼顾了区域平衡和互补,将苏北和浙西南纳入长三角范围,在土地、资源、人才等层次上明显提升了长三角的实力和发展潜力,长三角占中国经济总量也由不足1/5提升到接近1/4,尤其是苏北和浙西南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对拉动整个地区经济增长、促进长三角核心地区产业配置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长江三角洲

延伸为今三角洲北界,地面高程6~8米。

浅水海湾不断淤浅,逐渐演变为湖荡罗布、河道交错的低平原。南岸沙嘴外侧滨海地区不断淤积成滨海平原。 三角洲上散布着一系列海拔100~300米的残丘,大部由泥盆系砂岩和石炭、二迭系灰岩构成,少数由燕山期花岗岩和粗面岩构成。 编辑本段气候 过去47年和25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年均气温、年均最高和最低气温都显著增加,增温率都是冬季和春季 长江三角洲 较高,夏季最低。大城市站增温率明显高于小城镇和中等城市站,城市化效应对大城市气温基本上都是增温作用,其中对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率及贡献率最大,对平均最高气温都最小。长江三角洲气温变化趋势和增温率、城市化效应的增温率及增温贡献率与其他地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编辑本段历史 长江三角洲形成初期,人类就在这里从事渔猎和农耕。 经公元4~6世纪东晋、南北朝和12~13世纪南宋两次大移民,以及10世纪以来的河网建设,三角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 近代工业兴起较早,内河航运发达,沪宁、沪杭铁路相继建成,上海和江苏省苏州、以及浙江省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等地先后发展为工业城市。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分析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分析 秦尊文,汤鹏飞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武汉430077) 摘要:湘鄂赣皖四省在中部崛起的背景下联合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本文基于实践和理论测度两个角度考察长从交通、产业、市场和区域等不同角度,总结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所开展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实践方面, 的实践。理论测度方面,选择中心职能模型、城市流模型和引力模型考察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的情况,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主要存在以下特征:城市中心职能度的“金字塔”结构;重点城市的沿长江、京广、京九重点轴线分布特征明显;长江中游城市群传统外向服务部门具备优势;城市外向服务功能的空间分布表现出圈层结构;经济联系强的区域集中在城市群西部和南部城市。 关键词: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中心性;城市流;引力强度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3)1003-847710-0052-05 长江中游城市群,最初由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三圈融合”而成。2013年初,安徽皖江城市带要求加入,由此范围涉及到四省。研究所涉及城市间的经推济联系,并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测度,对于优化空间策略、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长江中游城市群推进经济联系的实践分析 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在交通、产业、市场等方面的“一扎实推进,整体联动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体化” (一)交通一体化方面。 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交通运输厅负2012年2月, 责人达成共同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示范区共识,并建立协调机制推进航空、高速公路、铁路、水运整体联动的大交通体系一体化进程。2012年7月,四省建立了长江中游水运规划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设在长江水系航运规划办公室),定期分析四省水运建设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规划实施情况,研究解决水运规划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 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中,四省率先进行交通联合,也率先取得成效。以九江大桥区域为例,过去,由于受江西九江大桥设计通行能力的硬限制,鄂赣皖省际高速公路的畅通受到严重制约,九江大桥区域成为中国南北第一“堵点”。鄂赣皖高速公路黄梅区域省际联动应急机制应运而生,2012年 实现了跨省多部门分工负责、协调联动。实施省际联动后的春运、清明、五一等特殊时段,鄂赣皖省际未发生长时间、长距离、大面积的车辆滞留情况,呈现出“堵点不再堵、高峰不集中无滞留”的全新局面。见峰、 (二)产业一体化方面。 2012年,湘鄂赣三省有关产业主管部门分别签署了一湘鄂赣三省科技体化战略合作协议或发展共识。3月31日, 《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厅在武汉签订4月12日,湘鄂赣三省经信部门负责人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5月4日,三省农业部门共同签署了《湘鄂赣三省农业合作协议》。2月10日,三省旅游局局长签署了旅游业合作协议。4月18日,中三角旅游发展会商会议在汉举行,达成了《中三角旅游合作发展2012年行动计划》和一揽子工作方案。同日,中国中部“中三角”演艺联盟在武汉剧院正式挂牌成立。 目前,产业合作也从三省扩大到四省。2013年5月12日,“2013年中国酒类行业湘鄂赣皖

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协调发展规划(核心摘要)

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协调发展规划(核心摘要) 2015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国家相关部委和相关省、市也积极着手推进相关深化落实工作。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省会城市交通、发改和规划部门联合筹划开展《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并正在争取国家交通部支持;国土资源部积极推进《长江经济带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资源与重大地质问题图集》绘制工作,并拟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土地空间管控规划研究,助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 在新型城镇化与空间统筹发展方面,长江中游城市群缺乏全面、深入,并与主要城市规划充分对接的规划研究。为贯彻落实国家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战略决策,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规划交流与合作,武汉、长沙、南昌三兄弟城市规划部门提前谋划开展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工作,并于2014年底正式启动《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协调发展规划研究》。规划研究为武汉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做好区域发展研判。 一、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阶段特征 (一)经济发展阶段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在GDP总量、人均GDP 和地均GDP方面,与国内外城市群存在巨大差距,区域的经济质量与水平还有待提升。 长江中游城市群制造业基础扎实,整体仍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以工业化快速发展为主。三大核心城市群均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

表1-1 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发展阶段判读 城市群内各城市的产业发展阶段也有所差异,武汉、长沙、南昌三城市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多数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处于工业化中期,若干城市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 表1-2 各城市产业发展阶段 (二)城镇体系发展阶段

心得体会: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心得体会: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指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这对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长三角区域合作已经走过了区域的布局合作和要素合作阶段,深化至体制机制的创新,长三角一体化进入了深层次阶段。在长三角一体化向纵深推进的同时,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如城市功能定位与分工不明晰,同质竞争仍较普遍,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现实与隐形的壁垒,城际交通互联互通和一体化管理仍有较大差距,区域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长效联动机制尚未建立等。 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通过设立更高层级的协调发展机构,建立多领域、多层次的协调发展机制。通过开展长三角城市功能协同发展研究,形成有序的城市职能分工体系。通过完善快速交通和同城化网络,构筑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体系。通过设立环境监管治理制度和生态建设专项基金,构建长三角生态协同治理机制。同时,要加

强区域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联动实施推进创新体系建设等重大战略,协同推进上海“四个中心”、全球科创中心、自由贸易区等重要功能区建设。在此过程中,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一员,需紧紧围绕顶层规划体系、产业分工协作、创新要素培育、区域交通一体、生态协同治理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积极主动对接和支持上海长三角龙头作用的发挥,加速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积极融入长三角顶层规划体系 首先,瞄准长三角区域顶层规划设计。注重立足需求,统筹全局,突出重点,有序实施,积极深化实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呼应《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促进空间体系一体化发展。其次,加强与周边区域的无缝衔接。在涉及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维护时,要重视与上海及长三角其它地区的无缝衔接,为融合发展提供具有前瞻性、统一性、可操作性的发展蓝图。再次,提升内部功能板块的能级。为积极呼应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要继续提升城市群内部的发展层次和水平。加快落实“1+3”重点功能区战略,着力打造扬子江城市群经济增长极,推动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荆州机遇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荆州机遇 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确定长江中游城市群包括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共31个市。荆州跻身其中。 城市群是由不同等级城市及其腹地通过空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城市联合体。城市群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生产要素逐步优化组合的产物,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高级形态,也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之一。 长江中游城市群山水相连、人文相亲,自古以来就有着特殊的文化渊源,经贸往来密切。长江中游城市群将是我国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交通发达、产业具有相当基础、科技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群之一,在我国未来空间开发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和意义。通过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可以尽快培育形成长江经济带,打造成全国经济“第四极”。跻身长江中游城市群,对荆州构建内通外联的综合运输体系,更好更快融入全国经济发展版图意义重大。 解读长江中游城市群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确定长江中游城市群包括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共31个市。作为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涉及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生态文明共建、公共服务共享、深化开放合作等多个方面。4月5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复实施。这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首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

优势何在 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五大合作基础 长江中游城市群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城市之间历史渊源深厚,具有发展成为跨区域特大型城市群的深厚基础;交通条件优越,基本形成了密集的立体化交通网络;经济实力较强,粮食生产优势明显,工业门类较为齐全;城镇化基础良好,2014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5%;合作交流密切,区域内跨省交流合作平台已达30多个。 如何发展 四大战略定位、两大发展目标 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定位:中国经济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发展目标:到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经济实

关于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的优劣势分析

关于xx城市群建设的优劣势分析 张大亚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同城化建设问题,在经过我们所探究和调研过后,确实存在许多相关措施和影响,在此我仅对其自身和周边环境所带来的优势和相对需要面对的挑战方面给出我组的相关分析和结论。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方面所拥有的一些优势。 第一、xx的自身优势: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该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区位条件优越。位于亚太经济区、太平洋西岸的中间地带,处于西太平洋航线要冲,具有成为亚太地区重要门户的优越条件。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拥有面向国际、连接南北、辐射中西部的密集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港口群,经济腹地广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2自然禀赋优良。属于我国东部亚热带湿润地区,四季分明,水系发达,淡水资源丰沛,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港口岸线及沿海滩涂资源丰富,具有适宜发展的自然条件。 3经济基础雄厚。农业基础良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发达,服务业发展较快,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4体制比较完善。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试验地。已率先建立起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 5城镇体系完整。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目标明确,在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地位突出。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特大城市在区域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

全文发布《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

全文发布版《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

————————————————————————————————作者:————————————————————————————————日期: 2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5年4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发展背景 (2) 第一节合作发展基础 (2) 第二节机遇与挑战 (3) 第三节重要意义 (3) 第二章总体思路 (4) 第一节指导思想 (4) 第二节基本原则 (4) 第三节战略定位 (5) 第四节发展目标 (6) 第三章城乡统筹发展 (7) 第一节构建多中心协调发展格局 (8) 第二节强化发展轴线功能 (9) 第三节促进省际毗邻城市组团发展 (11) 第四节扎实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 (12) 第四章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14) 第一节构筑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14) 第二节共建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17)

第三节加强能源保障体系建设 (19) 第四节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共享 (20) 第五章产业协同发展 (20) 第一节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21) 第二节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3) 第三节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基地 (25) 第四节推进跨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 (27) 第五节建立产业协同发展机制 (28) 第六章生态文明共建 (29) 第一节共同构筑生态屏障 (29) 第二节共促城市群绿色发展 (31) 第三节共建跨区域环保机制 (32) 第七章公共服务共享 (34) 第一节加强教育科技合作交流 (34) 第二节推进医疗卫生合作 (34) 第三节共同推动文化繁荣 (35) 第四节联合开发人力资源 (36) 第五节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37) 第八章深化开放合作 (38) 第一节共建开放通道和平台 (38)

长三角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趋势分析(一)

长三角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趋势分析(一) 编者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长江三角洲新型工业化和接受国际先进制造业转移的有效方式。剖析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趋势是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规律的基础。长江三角洲由于独特的区位优势、人力资本优势及城市群的比较优势,正在迅速形成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成长的地区竞争优势。这是推动长江三角洲产业升级和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力量。研究长江三角洲先进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对构造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优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趋势。 吸引有技术竞争力的世界跨国公司及其研发机构区域集聚是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传统产业集群不同,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对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研发机构的区域集聚具有特别的依赖性。这在长江三角洲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其一,高新技术供给能力是影响高新技术产品集群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高新技术、新知识的生产与供给能力即研发能力直接关系到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水平。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及其研发机构的集中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作用不可低估。其二,形成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扩散的制度安排是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规模效应和溢出效应迅速形成的核心。这离不开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其三,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要求形成分工与合作的新技术、新知识供求机制。通过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研发机构的集群进入,能促进区域高新技术研发的竞争合作新机制的形成,并能促进国内研发机构的集聚,形成研发活动的合作机制和学习机制。其四,在对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研发机构的区域集群有效学习示范下,能促进本土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的迅速成长,形成本土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集群供给优势,进而进_步放大基于国际直接投资(FDI)的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溢出效应。吸引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区域集聚是长江三角洲先进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迅速形成的直接动因。这方面上海、苏州和无锡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上海园区集聚的跨国公司是该行业享有一定地位和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上海化工区总投资金额超过了80亿美元,30家企业几乎全是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世界三大化工巨头英国石油、德国拜耳和巴斯夫公司在该园区集聚投资。而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的浦东微电子产业带,国际知名芯片公司集聚效应也十分明显,目前该园区建成或在建的微电子项目达到66个。其中,8家投资额过亿美元的企业,均以境外投资为主。包括:中芯国际30亿美元、宏力16.3亿美元、华虹NEC12亿美元、泰隆10亿美元、英特尔5亿美元、IBM3亿美元、威宇2亿美元、贝岭1.3亿美元。到2003年底,苏州吸引世界500强的91家企业投资了240多个项目,超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超过100个。到2003年底,苏州吸引世界500强的91家企业投资了240多个项目,超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超过100个。全市出口对外资的依存度接近100%,投资和就业的依存度均超过了40%。外商投资企业成为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体力量。苏州高新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占了45%。苏州沿苏沪高速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效应蓄势待发。无锡沿高速公路沿线IT产业集群和江阴港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很好,小天鹅、申达、华晶、威孚等重点企业集团,成为利用外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导企业。华晶集团加盟香港华润集团,以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等为主业,成为无锡IC产业集群的重要微观主体。无锡沿高速公路沿线IT产业集群和江阴港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很好,小天鹅、申达、华晶、威孚等重点企业集团,成为利用外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导企业。 吸引世界﹁流跨国公司参与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微观基础再造,在无锡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取得了的重要进展,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已成为无锡IC产业集群的重要微观主体,成为无锡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微观基础再造的主要对象。目前无锡拥有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企业52家。无锡希捷集中了国际领先的研发技术和生产能力,硬盘驱动器的技术每三月更新一次。无锡电子、机械、化工、医药四大重点特色产业集群经济效应开始产生。通用电气、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产业协同集聚自身的原因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产业协同集聚自身的原因 1.长江中游产业优势明显 农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长江中游地处中国的鱼米之乡,农业发达,产业化水平较高,农业特色和优势突出。201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实现农业增加值3754.69亿元,占全国的9.3%,远高于长三角城市群的5.7%、珠三角城市群的2.0%和京津冀城市群的5.4%。同事具有颇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长江中游城市群拥有武汉、南昌、长沙、合肥和株洲 5 个国家级高新区。其中,武汉东湖高新区为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0 年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468 家,从业人员 32.88 万人,分别居全国第三、第四位。长株潭城市群是国家级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带,拥有 2 个国家级和 1 个省级高新区,10 多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形成了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与医药、航空航天、生产性服务业等优势领域。 2.长江中游的文化与教育资源优势明显 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教和智力资源密集。2010年,长江中游武汉、长株潭、环鄱阳湖三个城市群拥有普通高等学校260所,在校学生数达到277.54万人,为全国重要的科教和智力资源密集区。其中,武汉市是全国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科技教育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普通高校 78 所,在校本专科学生88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多万名。安徽合肥也是全国的科教重镇,科技、人才和智力资源较为密集。

文化底蕴深厚。自东晋衣冠南渡以来,中国的文化重心就在长江流域,长江中游是楚文化区,汇聚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如武汉、长沙、南昌、岳阳、九江、景德镇、安庆、池州、鹰潭等都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3.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协同效应明显 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在交通、产业、市场等方面“一体化”扎实推进,整体联动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对中部四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更好的研究产业协同效应,在此对长江中游城市中四省在协同发展前后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2012年前,个省份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且增幅差不多,就在2012年各省签订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各省经济发展增幅明显提高,课件协同发展对各省总的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表1可以看到,四省第一产业在协同发展后的增幅都有一定的下降,这很可能由于协同发展后,交通的便利化以及政府的产业一体化使得个省份的从事工业的劳动者进入其他省份的其他产业,同样各省份的第二产业增幅也有一定的下降,但各省份第三产业都有着一定

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分析报告

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 分析报告 2018年6月

目录 一、过去:历史发展 (6) 1、第一阶段:上海经济区阶段 (6) 2、第二阶段:浦东开发开放时期 (6) 3、第三阶段:经济全球化时期 (7) 二、现在:整体实力、区域结构与禀赋优势 (7) 1、长三角区域概况与整体实力 (8) 2、区域内的静态结构与动态交互 (10) (1)区域内静态结构 (10) (2)区域内的动态联系 (13) 3、长三角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 (14) (1)基建优势 (14) (2)资本与产业优势 (16) (3)人口资源优势 (17) 三、未来:从国际经验与本土战略看未来方向 (19) 1、国际发展经验启示 (19) (1)城市群规划的思路演进与重要关注点:以纽约为例 (19) (2)从国际经验看科技创新与知识经济的重要性 (20) 2、长三角的战略方向:创新与开放 (22) 四、未来:投资机遇 (24) 1、长三角与新经济的碰撞 (25) (1)长三角正受到资本追捧的行业 (25) ①私募投资动向 (25) ②政府的引导方向 (25) (2)长三角可以得到更好科研支持的行业 (27) ①中科院在长三角地区的布局 (27) ②高校的精专领域分布 (28)

③张江科技园的产业布局 (29) (3)长三角具有产业聚集的领域 (31) (4)阿里巴巴与新经济 (32) (5)总结 (33) 2、楼市投资机会 (34) (1)上海市:限价令导致的“低价”新房还有多大的潜在规模 (34) (2)二线城市吸引人才流入,长三角城市有望切实受益 (38) (3)长三角二线最受主流房企青睐的城市 (40) (4)环沪城市面面观 (41) (5)总结 (44)

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发展条件以及一些特征

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发展条件: (一)产业特征 农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长江中游地处中国的鱼米之乡,农业发达,产业化水平较高,农业特色和优势突出。2010 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实现农业增加值3754.69亿元,占全国的9.3%,远高于长三角城市群的5.7%、珠三角城市群的2.0%和京津冀城市群的5.4%。 拥有一大批有影响的制造业集群。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已经形成了汽车、电子信息、钢铁、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并在光电子、重型机械、重大成套设备制造、汽车、轨道交通设备制造、船舶等行业拥有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其中,武汉城市圈的钢铁、汽车、光电子信息、石油和盐化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行业已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支柱行业;长株潭城市群在工程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设备、电子信息、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行业具有明显的规模和技术优势;环鄱阳湖城市群新型制造业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业颇具特色和实力。长江中游城市群拥有武汉、南昌、长沙、合肥和株洲5个国家级高新区。其中,武汉东湖高新区为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0年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468家,从业人员32.88万人,分别居全国第三、第四位。长株潭城市群是国家级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带,拥有2个国家级和1个省级高新区,10多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形成了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与医药、航空航天、生产性服务业等优势领域。 主要优势产品各有特色。比较2010年鄂湘赣三省工业产品在全国的比重,可以发现在前十位主导产品中,鄂湘有5种不同类产品,鄂赣有6种不同类产品,湘赣有4种不同类产品。湖北占全国比重5%以上的工业产品有农业氨磷钾化肥、硫酸、化学农药原药、汽车、纯碱、平板玻璃、房间空气调节器、纱、布、卷烟共10种;湖南占全国比重5%以上的工业产品有:卷烟、化学农药原药、农业氨磷钾化肥3种;江西工业产品占全国比重均在5%以下,占比较高的工业产品有水泥、硫酸、粗钢、生铁、原盐等。三地虽然共有一些主导产品,但仍存在结构性差异,湖北在汽车、平板玻璃、房间空气调节器等产品上有明显优势,湖南、江西在原材料生产方面有较大优势。 (二)长江中游的文化与教育资源优势明显 科教和智力资源密集。2010年,长江中游武汉、长株潭、环鄱阳湖三个城市群拥有普通高等学校260所,在校学生数达到277.54万人,为全国重要的科教和智力资源密集区。其中,武汉市是全国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科技教育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普通高校78所,在校本专科学生88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多万名。安徽合肥也是全国的科教重镇,科技、人才和智力资源较为密集。 文化底蕴深厚。自东晋衣冠南渡以来,中国的文化重心就在长江流域,长江中游是楚文化区,汇聚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如武汉、长沙、南昌、岳阳、九江、景德镇、安庆、池州、鹰潭等都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存在的问题 (一)单个城市群的经济总量还较低,其经济密度远低于沿海三大城市群 与东部相比,武汉、长株潭、环鄱阳湖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单个经济总量均较低,2010年四者相加的GDP为4.3万亿元,刚刚超过京津冀、珠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武汉、长株潭、环鄱阳湖城市群平均经济密度只有1081万元/平方公里,仅相当于长三角的16.9%、珠三角的15.7%和京津冀的50.2%。2010年武汉天河机场(1264万人)、长沙黄花机场(1381万人)、南昌机场(534万人)、合肥骆岗国际机场(440万人)客流量远低于广州新白云机场(4523万人)、上海浦东机场(4144万人)、上海虹桥机场(3311万人)和北京首都机场(7867万人)。

关于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的优劣势分析

关于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的优劣势分析张大亚 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同城化建设问题,在经过我们所探究和调研过后,确实存在许多相关措施和影响,在此我仅对其自身和周边环境所带来的优势和相对需要面对的挑战方面给出我组的相关分析和结论。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方面所拥有的一些优势。 第一、长三角的自身优势: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该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区位条件优越。位于亚太经济区、太平洋西岸的中间地带,处于西太平洋航线要冲,具有成为亚太地区重要门户的优越条件。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拥有面向国际、连接南北、辐射中西部的密集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港口群,经济腹地广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2自然禀赋优良。属于我国东部亚热带湿润地区,四季分明,水系发达,淡水资源丰沛,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港口岸线及沿海滩涂资源丰富,具有适宜发展的自然条件。 3经济基础雄厚。农业基础良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发达,服务业发展较快,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4体制比较完善。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试验地。已率先建立起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 5城镇体系完整。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目标明确,在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地位突出。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特大城市在区域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区域内城镇密集,一批各具特色的城市具有很强的发展活力。目前,核心区城镇化水平超过60%,具备了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 6科教文化发达。区域内集中了大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拥有上海、南京、杭州等科教名城和南京、苏州、镇江、扬州、南通、徐州、淮安、杭州、宁波、绍兴、金华、衢州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人力资源优势显著,文化底蕴深厚,具有率先建成创新型区域的坚实基础。 7一体化发展基础较好。地域相邻,文化相融,人员交流和经济往来密切,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机制,具备了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条件。 第二、长三角的外界环境优势 1国家的相对重视和政策支持,使得长三角各地区可以更好的吸引外资和内投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2杭州湾跨海大桥,沪宁城际高铁的建设等等加速长三角地区同城化更好更快发展。 3国内外资金和人才的良好引进,是的长三角地区成为国内领先的经济中心。 4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向亚太地区转移方兴未艾,亚太区域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我国仍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不断深入,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加快实施,这都给长三角地区提供极大机遇。

全文发布版《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5年4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发展背景 (2) 第一节合作发展基础 (2) 第二节机遇与挑战 (3) 第三节重要意义 (3) 第二章总体思路 (4) 第一节指导思想 (4) 第二节基本原则 (4) 第三节战略定位 (5) 第四节发展目标 (6) 第三章城乡统筹发展 (7) 第一节构建多中心协调发展格局 (8) 第二节强化发展轴线功能 (9) 第三节促进省际毗邻城市组团发展 (11) 第四节扎实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 (12) 第四章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14) 第一节构筑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14) 第二节共建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17)

第三节加强能源保障体系建设 (19) 第四节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共享 (20) 第五章产业协同发展 (20) 第一节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21) 第二节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3) 第三节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基地 (25) 第四节推进跨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 (27) 第五节建立产业协同发展机制 (28) 第六章生态文明共建 (29) 第一节共同构筑生态屏障 (29) 第二节共促城市群绿色发展 (31) 第三节共建跨区域环保机制 (32) 第七章公共服务共享 (34) 第一节加强教育科技合作交流 (34) 第二节推进医疗卫生合作 (34) 第三节共同推动文化繁荣 (35) 第四节联合开发人力资源 (36) 第五节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37) 第八章深化开放合作 (38) 第一节共建开放通道和平台 (38)

第二节完善国内区域合作 (39) 第三节大力推进国际合作 (40) 第九章规划组织实施 (41) 第一节加强组织协调 (41) 第二节强化督促检查 (41)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及发展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及发展

一、长江三角洲及城市群的概述 ?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 海、沿江发达地带,长江三角 洲城市群交汇部,区位优势突 出,经济实力雄厚,其核心城 市上海是世界最大城市之一。 其总面积约为5万平方公里。这 里是我国河网密度最高的地区, 平均每平方公里河网长度达4.8- 6.7公里。平原上总共有湖泊200 多个。长江三角洲河川纵横, 湖荡棋布,农业发达,人口密, 城市众多。在全国经济中占有 重要地位,号称中国的“金三 角”。其主要城市有上海、南 京和杭州等。长江三角洲既是 地理区域又是经济区域。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领先区域 ?近年来,长三角以其良好的基础 设施、发达的科技教育和日趋完善 的投资环境,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 注的“热土”。2004年上半年,这 一地区以占全国2%的陆地面积和约 占10%的人口数量,创造了全国 26%的GDP,完成了全国37%的外贸 出口额,吸引了全国52%的实收外 资,其经济总量领先于我国另外两 大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 地区。 ?近年来长三角占中国经济总量也 由不足1/5提升到接近1/4,尤其是 苏北和浙西南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 的地区,对拉动整个地区经济增长、 促进长三角核心地区产业配置有极 其重要的作用。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区域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根据城市发展理论 和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趋 势与走向的分析,目前长江三 角洲城市群的发展已进入城市 带发展规律的第二阶段。即着 重发展中心城市城郊地区,加 强城市功能定位,加快整个城 市带城市网络高级化。

1.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策略 ·区域内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核心城,上海。 ·区域内新兴的中心城市,如苏州、无锡。 ·区域内重要功能型城市,如旅游与加工产业中心苏州、无锡,行政文化和商业中心南京、杭州,港口集散中心宁波、舟山、大小洋山等。 ·区域内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如上海的崇明、苏北的扬州、南通,浙北的嘉兴、湖州。 ·区域内中心城市的郊区城镇;如上海的松江,杭州的萧山等。

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分析

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分析 ---------分析背景----------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城市,涵盖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国土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区域城市群支撑之一,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优势分析(Strength analysis) 1.区位条件优势: 1)自然地理优势: 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处长江中游地区,涵盖“一江两湖”。(长江、洞庭湖、鄱阳湖),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水资源、矿产资源丰富。 2)交通优势: 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处长江中游地区,沿长江两岸相连,京九京广连通南北,黄金水道和沪昆高速贯穿东西,形成了”井”字型的交通网络,全方位地立体地形成了大交通网络格局。从武汉出发,沿线经过22座县以上城市,平均不到五十公里一座。京港澳,大广二广,福银,济广,沪昆,沪蓉,沪渝,杭瑞等高速国道穿境而过,再加上随岳高速,长张高速,长株高速,衡邵高速,漳吉高速等交通通道,长江中游地区已经成为全国高速公路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为汉长昌核心城市扩大经济辐射范围提供了有利条件。而武广高速和在建设的沪昆客运专线以及即将建设的武九专线使三大城市圈形成城际交通圈。 3)科技水平优势: 首先,现代农业优势突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处中国的鱼米之乡,现代农业发达,产业化水平较高,农业特色和优势突出。其次,制造业优势明显。长江中游城市群拥有一大批老工业基地,如武汉、黄石、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等,制造业基础雄厚,特色和优势突出。第三,高新技术优势凸显。。长江中游城市群拥有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