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政府组织管理_自考复习资料_章节复习重点[1]...

非政府组织管理_自考复习资料_章节复习重点[1]...
非政府组织管理_自考复习资料_章节复习重点[1]...

非政府组织管理 05723章节复习重点汇总

非营利组织管理学

第一章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概述

1.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具备法人资格,以公共服务为使命,享有免税优待,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盈余不分配给内部成员,并具有民间独立性质的组织。

2.非营利组织存在的必要性:一,历史原因;二,市场失灵;三,政府失灵;四,社会的多元需求;五,团结一致。

3.非营利组织的特征:(1)设立目的在于服务大众,促进社会进步,推动改革与创新;(2) 组织资金的来源主要是捐款人的捐助以及部分的服务收费;(3)非营利组织活动以使命为出发点,组织众多具有共同理想的志愿者来实现使命;(4)提供的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的劳务付出。

4.非营利组织区分为四种类型;1 捐赠互助型;2 捐赠创业型;3商业互助型;4 商业创业型。

5.非营利组织进行营销活动的注意事项:第一,提供最好的服务;第二,尊重个人隐私权;第三,合法明确的基金用途;第四,加强与社会大众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五,避免竞争。

6.非营利组织募款管理要重视三个问题:1误用或滥用捐款人的捐款;2侵犯捐款人的隐私; 3募款人员的薪酬制度。

7非营利组织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一,目标衡量问题;二,组织权责问题;三,成本控制问题;四,财政短缺问题;五,职员激励问题;六,服务绩效评估困难。8非营利组织的演进有三种环境因素:①政府预算支出方式的改变;②慈善捐款金额的改变③经济环境的改变。

9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内容:①非营利组织的营销管理;

②非营利组织的募款管理;③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

第二章非营利组织的生成与发展的基础

1 欲求包括经济欲求和社会欲求。

2 交换主体、对象及制度等要素构成一个交换系统。3交换系统的特征:成员在内部整合的基础上,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创建出内外交换关系的秩序,进而依据交换制度进行各种内外交换活动,来满足内部成员的各种欲求。

4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1忽视价值规律;2滞后性;3刚性;4集权性。

5非营利组织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是:一,非营利组织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①非营利组织科缩减市场竞争的风险;②非营利组织可抑制市场的盲目性;③非营利组织可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二,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的互补;三,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互补:①非营利组织弥补政府行为的不足;②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支援;四,市场、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互补共生”6非营利组织的优势:一,创新的优势;二,深入社

会基层,贴近弱势群体的优势;三,承受风险的优势;

四,社会沟通的优势;五,灵活调整的优势。

7市场、企业、社会之间的互补:①作为交换系统的

市场和社会;②市场与社会的互补和背离;③作为市

场和社会的中间系统的企业。

8市场对经济和社会具有两面性:①市场经济通过竞

争实现资源合理配置;②盲目竞争造成资源浪费。

9政府失灵:①凯恩斯主义与“福利国家病”。凯恩斯

主义的核心是有效需求理论。②计划经济的问题。

第三章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管理

1非营利组织使命的特征:使命多元化;使命的筹资

作用;使命的凝聚作用。

2非营利组织使命陈述的要素:一,顾客;二,产品或

服务;三,市场;四,技术;五,对生存或增长的关

切;六,观念;七,自我认识(最主要的);八,对

公共事业的关心;九,对职员的关心。

3非营利组织战略环境分析包括:一,外部分析:一

般环境分析。(PESTN分析)P指政治与法律环境;E

指经济环境;S指社会与文化环境;T指技术环境;N

指自然环境。利益相关者分析:1出资者;2职员;3

服务对象;4社区;5政府。二,内部分析;内部因素

评价矩阵(IFE);行业标准比较法。

4非营利组织的战略分析工具:SWOT矩阵,即优势—

—劣势——机会——威胁矩阵。BCG矩阵。麦克米兰

矩阵:1符合使命;2竞争地位;3吸引潜在资源和加

强现有的方案;4选择范围。

5非营利组织的常用战略:一,借力发展战略;二,

兼并战略;三,联盟战略。

6战略计划体系具备以下属性:1采用文献的程度;2

组织的程度;3标准化程度;4完整程度;5明确程度;

6协调程度。

7战略实施包括:1制定政策;2设置年度目标;3配

置资源。

8配置资源包括:1财力资源;2设施资源;3人力资

源;4技术资源。

9非营利组织战略计划实施的制约条件包括:1非营

利组织的授权更为复杂;2非营利组织更强调对外关

系;3技术权威和业务职业化制约。

10制定政策的作用:①提高战略实施的可能性;②为

管理控制活动提供了基础;③提高效率;④适当分权。

11设置年度目标的重要性:①它是合理有效分配资源

的基础;②是评估管理者的主要尺度;③是控制运作

的过程;④突出组织及各部门的工作重点。

12资源分配包括:①财力资源;②设施资源;③人力

资源;④技术资源。

13非营利组织战略的控制:①检查战略基础;②度量

组织绩效;③采取纠正措施;④非营利组织战略控制

的制约条件A激励机制的局限性;B重在控制投入而

不是产出。

第四章非营利组织领导

1非营利组织领导特点:1价值导向的领导;2弹性化

领导;3全员领导。

2非营利组织领导的趋势:1非营利组织领导的系统

化;2非营利组织的专业化;3非营利组织领导的类

政府。

3非营利组织领导技能:一领导素质:1坚守道德;2

积极进取;3以人为本;4精于工作。二领导角色:

①促进者;②评估者;③预测者;④指导者;⑤最终

帮助者;三领导权力:①奖酬权;②强制权;③法定

权;④专家权;⑤参照权;四领导风格:1任务导向

型领导;2人际关系导向型;3贫乏型领导;4中庸型

领导;5团队型领导。

4适合非营利组织的典型领导模型:一路径——目标

模型:1四项基本任务:设定目标、说明路径、清除

障碍、提供支持。2四种领导风格:指导型、支持型、

分享型、成就导向型领导。3影响领导风格的权变因

素:员工特征、工作特征。4路径——目标理论实践

是:满足——扶助——培养。二转化型领导模型:1

巴斯把转化型领导的主要特征概括为4个I,即理想

化影响力、个别关怀、精神鼓励、智力激发。2转化

型领导的6种行为:提供远见卓识、智力激励、寄予

厚望、树立榜样、促进合作、提供个人支持。3转化

型领导者的特质:愿景塑造、重价值、有道德、关心

相信人、授权赋能、教练、持续学习、变革代理、富

有勇气、适应动荡。三仆从式领导模型:1仆从式领

导的作用:提升整体绩效、促进个体发展、改善领导

关系、有助于建设学习型组织。2仆从式领导的行为

特质:内在感召、倾听、移情、治疗、觉悟、说服、

槪构力、远见、服务员精神、致力于人的成长、创建

共同体。

5非营利组织领导的定义:决定非营利组织使命和目

标,促进组织资源之运作,并引导组织持续、维持、

创造和发展的一种动态历程。

6领导可分为强制性领导和凝聚性领导。

7非营利组织的领导机构:一非营利组织的董事会;

二非营利组织的总裁:①非营利组织总裁的独特性;

②非营利组织总裁的领导功能:A领导力的发挥;B

领导权的分享。

8非营利组织的领导决策:一非营利组织领导决策的

模式:①组织首脑决策;②高层团队决策;③中层团

队决策;④中基层人员参与决策。二非营利组织领导

决策的误区:①学者型的非营利组织专业人员不看重

金钱,易造成非营利组织陷入经济困境;②过分世俗

所熏染的非营利组织领导者会干扰非营利组织使命

的贯彻。三非营利组织决策的多元影响因素。

9领导者的仆从角色主要表现在两方面:①是为所领

导的人服务;②是为组织的目标和使命服务。

第五章非营利组织治理

1非营利组织治理问题:一决策机制的空洞化与失衡性;二信息披露制度和外部监督制度虚化;三低效率;四多头领导弊端;五地区垄断和限制特征;六深度行政干预与寻租行为;七身份错位。

2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特点:1所有者缺位;2出资与受益角色的分离;3更广泛的利害相关者;4治理环境千差万别;

3非营利组织治理机制包括:1协调机制;2决策机制;3监督机制;4激励机制。

4非营利组织理事会职能:1决定组织的宗旨和使命;2选择和评估执行主席;3决定战略规划;4审核和监督;5筹集资金;6协调公众关系;7自我评估。

5理事会类型:1权威型理事会;2咨询型理事会;3管理型理事会;4橡皮章型理事会。

6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的运作要素:一,理事会的规模;二,理事会会议;三,监督职能;四,独立理事;五,理事会与管理层关系。

7信息披露对非营利组织的意义:第一,直接作用于不当行为产生的根源;第二,是其他一切约束机制实施的前提和基础;第三,对于非营利组织的持续资金供给尤为重要;第四,相对于营利组织,信息披露对于非营利组织而言尤为重要。

8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制度框架:1信息生成制度;2信息复核制度;3信息公开制度;4信息使用制度;5违规惩罚制度。

9组织信息披露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法律层面的强制性信息披露,另一种是组织自律性信息披露。

10中国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现状分析:一,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1社会团体强制性信息披露;2基金会强制性信息披露;3事业单位强制性信息披露;4民办非企业单位强制性信息披露。二,自律性信息披露制度。

11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原则:一公开性原则;二层次性原则;三充分性原则;四及时性原则;五,最佳成本原则。

12非营利组织治理的涵义:①从机制角度看,非营利组织治理是其用以设定长期方向并维持组织整合的机制;②从外部治理角度看,非营利组织是自下而上的决策参与过程;③从内部治理角度看,它与目标、基本的组织活动、决策、参与者以及环境有关;④从治理者行为角度看,治理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治理者们负责组织的整个方向;⑤从决策角度看,非营利组织治理中决策需要法律环境的存在。

13非营利组织理事会是非营利组织治理的核心机构。14美国非营利组织治理:美国非营利组织的注册分为联邦和州两个层次,其理事会具有较高的独立性。

15英国非营利组织治理:英国的非营利组织分为注册登记和未登记两大类。16澳大利亚非营利组织治理:澳大利亚非营利组织最

大的特征在于其与政府的关系形成了这一种良性的

合作。

17日本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日本的非营利组织可以分

为如下几种形态:①公益法人;②社会福利法人;③

学校法人;④宗教法人;⑤医疗法人;⑥特殊法人;

⑦公益信托基金;⑧市民社团。日本非营利组织对政

府的政策依赖和资金依赖非常强,自1998年通过的

《非营利组织法》使日本非营利组织面临的外部环境

宽松起来。

18中国不同类型非营利组织治理:①社会团体治理: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②基金会治理:《基金会

管理条例》;③事业单位治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

行条例》、发放《事业单位法人证书》;④民办非企业

单位治理:发放《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合伙、个

体)登记证书。

19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结构:①理事会的规模:主要集

中于10至50人之间不等;②次级委员会的设置:A

执行委员会;B审计委员会;C提名委员会;D筹资委

员会;E财务与投资委员会。

20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制度:是指将反映其运营状况

的主要信息,如所提供服务状况、筹资进展、财务与

投资报告、治理结构变动、年度重大事项等信息,真

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向出资人、政府、受益人及

其他利害相关者予以公开的过程。

第六章非营利组织的财务运作

1国外非营利组织资金来源有:私人付费、公共部门、

民间慈善捐赠。

2非营利组织的财务运作原则:一依法核算与严格监

督原则;二以收度支与量入为出协调原则;三勤俭理

财与厉行节约结合原则;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原则;五国家、非营利组织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

兼顾原则。

3非营利组织资金来源核算与监督:一,非营利组织

交换交易收入的核算与监督:①非营利组织在确认交

换交易收入时,应注意其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A从

性质上看,交换交易收入是非营利组织在专业业务活

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B

交换交易收入是非独立核算单位开展经营活动所取

得的收入。②非营利组织交换交易收入核算与监督要

求:A正确处理主营业务与附营业务的关系;B划清

交换事业收入与交易收入的界限;C交换交易收入要

纳入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D向有关部门申请领取营

业执照;E按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报批手续;二,上

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的核算与

监督:非营利组织的其他收入主要包括:①利息收入;

②捐赠收入;③投资收益;三,募款途径、成功募款

秘诀及捐赠的会计处理;四,捐赠、受托代理业务、

固定资产折旧、文物文化资产的会计处理;五,民间

非营利组织资产减值会计、净资产的分类与列报。

4国外非营利组织募款的常见捐赠方式:1现金捐赠;

2不动产或不动产所有权捐赠;3有形资产捐赠;4增

值证劵捐赠;5延展捐赠;6寿险捐赠;7信托捐赠。

5非营利组织支出及成本费用的核算与监督:一,交

换交易支出的核算与监督;二,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和上缴上级支出的核算与监督;三,非营利组织成本

费用的核算与监督。

6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特点:①关于会计目标;②

关于会计核算基础:引入权责发生制原则;③关于会

计要素: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④关于

会计计量基础:坚持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同时,

对于一些特殊的交易事项,如捐赠、政府补助等,引

入了公允价值等其他计量基础;⑤关于净资产的核算

和列报:分为限定性净资产和非限定性净资产两类;

⑥关于收入的确认:分为交换交易形成的收入和非交

换交易形成的收入;⑦关于费用的确认:严格区分业

务活动成本和期间费用;⑧关于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

及其组成: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表、现金流量表三

张基本表。

第七章非营利组织营销

1非营利组织的营销特点:综合参与性、目标多元化、

营销社会化、注重形象与公关。

2非营利组织的公共关系:一组织形象塑造;二公关

活动;三营销沟通。

3非营利组织的内部营销与外部营销:一内部营销:1

简报;2员工会议;3内部刊物;4员工集体活动;5

座谈会。二外部营销:1产品;2价格;3渠道;4推

广。

4非营利组织的客户定位与市场细分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①非营利组织要进行准确的客户定位,应进行适

当的市场细分;②非营利组织要确定客户的基本特

征,包括客户的人员特征和需求特征等;③非营利组

织要注重客户分类和重要程度排序。

5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三种主要方式获得对组织和服

务的新闻报道:①发送新闻稿给媒体;②召开新闻发

布会;③合作设立特别报道。

第八章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

1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一公共性;二服务

性;三公开性;四复杂性;五稳定性。

2非营利组织的要素构成中的人力资源:服务对象、

财力与物力资源、参与者共同构成非营利组织的三大

基本要素。

3志愿者与受雇的专职人员之间的区别表现在:1工

作动机不同;2待遇不同;3对组织的认同程度;4在

组织内的职业生涯阶梯的“连续性”与“断裂性”。

4志愿者精神指:志愿者精神指一种自愿的、不为报

酬和收入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

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

5自愿服务指:自愿服务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

6自愿者管理机构对自愿人员进行管理主要有四种模式:1赋予自愿者完全的自主权;2建立自愿人员定期报告制度;3对自愿者提供建议的管理模式;4不赋予自愿者自主权的管理模式。

7自愿者的激励需求和满足途径主要有:1认同需求;2控制需求;3工作丰富的需求 4发展的需求;5人际需求;6权力需求。

8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包括:一人力资源规划;二工作分析;三招聘与选用;四培训与开发;五绩效评价;六薪酬与福利管理。

9工作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有:1工作专业化;2工作扩大化;3工作轮换;4工作丰富化。

10招聘与选用包括: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

11与专职人员不同,自愿者招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招聘宣传和信息沟通上要求更高; 2招聘方法和应聘者来源更具社会化;3对前来应聘者的选择标准上,更强调品德操守、基本价值观念取向、富有同情心、以及员工自身情绪的成熟度与稳定等因素。

12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基本内容包括:一,培训需求分析:组织分析、任务分析、人员分析;二,培训方案设计;三,培训过程实施:培训方法有在职培训、工作指导培训、讲授、案例研究、角色扮演、商业游戏、仿真模拟;四,培训效果评价:①反应效标;②学习效标;③行为效标;④结果效标。

13绩效评价的方法按评价的对象分为:1特性评价;2行为评价法;3目标管理法。

14员工利用对公平性的感知评价组织的薪资制度:1外部公平性;2内部公平性;3员工的公平性;4团队公平。

15如何提高我国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一不断完善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宏观环境:1建立和健全自愿者的法律地位;2提高全社会对非营利组织和自愿者的认识、关注程度;3积极参与国际性的自愿者活动。二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开发:1组织开发;2组织成员的职业开发。

16职业开发的内容包括:①组织成员个人职业素养的提高;②组织帮助成员进行职业选择,促进其职业生涯的发展;③组织的职业需求和个人职业需求要相互匹配。

17非营利组织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时,应注意:①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目的在于提高组织成员的能力;

②在非营利组织中,经济效益的提高不是衡量人力资源开发效果的重要标准;③成人的学习特点之一是看重经验,相信能够用自身的经验解决一部分问题;④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要求组织的管理层、受训者和培训

人员都投入其中,需要组织上下的全体合作;⑤管理

层和人力资源部门应该注意到来自社会上的相关培

训机会。

18员工对组织的认同主要表现为:①认同组织的目标

或使命;②信任领导者,相信自己的工作是对组织有

价值的贡献;③为成为组织的一员而自豪,以组织的

目标位基准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④关心组织的荣

誉,为维护和提升组织的荣誉而工作。

19自愿者这一概念的基本要点:①自愿者的行动是个

人行为;②自愿者的行为必须是自愿的;③自愿者所

开展的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④自愿者不是孤立

地开展活动,而是在组织中进行协作;⑤自愿者的活

动动机是利他的和无私的。

20人力资源规划(HRP),也称人力资源计划,是指组

织根据战略发展目标与任务要求,科学地预测、分析

自身在变化的环境中的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情况,

制定必要的政策与措施,以确保组织在需要的时间和

需要的岗位上获得各种需要的合格员工的过程。

21战略人力资源管理(SHRM)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有计

划的管理来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过程,是组织竞争战

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工作分析,也称职务分析,是指一种收集信息的系统

过程,这些信息能够确定和判断组织成员顺利开展工

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其他能力。

22战略执行阶段的关键:对组织进行设计、对资源进

行分配、确保组织获得高技能的雇员,以及建立起能

够促进员工的行为与组织战略目标保持一致的报酬

系统。

第九章非营利组织网络

1非营利组织网络化变革体现在两个方面:1非营利

组织内部网络; 2非营利组织外部网络。

2非营利组织的职能网络包括:1筹资网络;2自愿者

网络;3服务网络。

3非营利组织网络化管理战略实施阶段:1分析非营

利组织内部能力;2进行组织关系网络分析;3制定

组织战略目标:①组织核心能力战略目标和网络化战

略发展目标;4组织网络的节点选择;5网络化管理

过程:其实质是实现知识共享——整合创新——组织

绩效提高;6网络评价和进化。

4非营利组织内部网络变革趋势:一,传统非营利组

织的组织结构;二,网络视角下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结

构:①国际非营利组织的网络化结构A地区分部结构;

B地区办事处结构。②中小型非营利组织的矩阵形网

络化结构;三,非营利组织网络运作。

5非营利组织外部网络:一,社会组织网络;二,非

营利组织外部网络结构;三,非营利组织外部网络运

行。

6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合作模式:1补充关系类型;2

合作互补关系类型;3对抗关系类型。

7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模式:1资金运作型非

营利组织与其他类型非营利组织间合作;2同领域非

营利组织间合作。

8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间合作关系模式:1公益推

广合作;2共同主题营销;3核发许可证方式的营销。

9社会资本的分析维度包括:1结构维度;2关系维度;

3认知维度。

10非营利组织网络化与社会资本累积:①非营利组织

内部社会资本累积;②非营利组织外部社会资本累

积。

11非营利组织的外部网络节点包括:政府组织、营利

组织以及其他非营利组织等。节点间关系的构成包

括: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组织的关系、非营利组织与营

利组织的关系、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关系等。

12非营利组织的筹资理念大致经历了:产品导向阶

段、推销导向阶段、顾客导向阶段。

13非营利组织的筹资对象包括:政府、基金会、联合

劝募组织、企业以及个人等。

14非营利组织筹资网络内部节点是筹资委员会。筹资

委员会包括三个模块:决策模块、执行模块、支持模

块。

15自愿者网络的节点关系包括两类:①同质的志愿

者、潜在自愿者之间的关系;②非营利组织与自愿者、

潜在自愿者之间的关系。

16非营利组织一般可以分为两种:①资金运作型;②

专业型。

17 Intranet,Extranet,Internert联接起来共同构

成了非营利组织的信息网络。

第十章非营利组织评估

1非营利组织具有以下特点:1顾客不是主要的资金

来源;2不存在利润指标;3责、权、利不明确;4所

有权形式特殊。

2非营利组织评估的特点:组织性、民间性、非利润

分配性、自治性、自愿性。

3非营利组织评估指标体系设置原则:1目的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3可比性原则;4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

则;5整体性原则;6可行性原则。

4我国非营利组织表现出强烈的“路径依赖”性,因

此,中国非营利组织评估指标体系的评估框架和评估

指标体系内容是:1非营利组织基本状况;2非营利

组织治理;3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4非营利组织资

金使用;5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6非营利组织筹资

活动。

5非营利组织评估标准:一,公益性标准;二,社会

需要性标准;三,非政治性和非宗教性标准。

6非营利组织评估的主体包括:中国应通过政府、公

众、独立的民间评估机构和媒体等多道防线,构建多

元的非营利组织评估机制,从而确保非营利组织树立

良好的社会公信度。

7非营利组织评估中指标的重要性系数的确定根据多层次评估指标体系的特点,采用了分层处理的方法,并将主观赋值与客观赋值相结合。包括:①主观赋值,德尔菲法以及层次分析法等。②客观赋值,标志变异系数法、加权平方和法、熵权系数法。

8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环境适合采用标志变异系数法。

9世界各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态度及其法规政策体系,一个共同的趋势是:从重视“入口”管理逐步转向重视“过程”监督,在简化和放松对非营利组织登记注册时的必要手续的同时,加强对它们开展活动及其组织运作的动态过程的监督、评估和控制。

10非营利组织治理的评估主要关注理事会治理。理事会治理的评估指标应该包括理事行为、理事会运作、理事薪酬和理事会组织结构四个方面。

第十一章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现状和发展

1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征:一,非政府性:1自上而下的非营利组织;2自下而上的非营利组织。二,非营利性:1规制不严;2自律艰难。三,自愿参与性:1对自愿者缺乏应有的认识与理解;2自愿活动的行政化倾向严重;3自愿力量开发尚不够充分。四,多元性:1分布领域的多元性;2活动内容的多样性;3活动主体的多元性;4发展模式的多元性。

2中国非营利组织自治性的现实意义:一,非营利组织自治性的削弱或丧失将导致其在目标导向方面的偏离;二,非营利组织自主治理水平弱化的状态会严重破坏其募捐机制;三,非营利组织自主治理能力的不足会带来外部监督问责层面上的困难;四,非营利组织自我治理能力的薄弱将对其整体成长造成消极影响。

3中国非营利组织自主治理的历史成长:一,中国事业单位在单位体制的弱化与改革中逐渐趋于自治;二,体制外的费营利组织的迅速成长加速了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自治进程;

4中国非营利组织自主治理的现实缺陷:1直接干预;2政策限制。

5中国非营利组织自主治理的未来发展:1优化行政环境;2健全法制建设;3加强自理能力。

6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进入规制现状:一,分级登记与双重管理;二,准入严格与法制滞后。

7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必要规制变革:一,为各种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平等的市场体制平台;二,积极鼓励非营利组织的自发性成长与发展;三,实行非营利组织进入规制与税法规制相关联。

8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构想:一,纵向发展模式的阶段性:1填漏补缺式;2合作竞争式; 3独立自治式。二,横向发展模式的区域性:1东南沿海地区的碳链式和二叉树发展模式;2西南内陆地区的树形结构发展模式。

9西南内陆的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重点在于两个领域:①扶贫工作;②民族文化宣传工作。

第十二章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趋势

1环境变化对非营利组织的影响:1预算的缩减;2法律环境也发生了改变;3技术的变化。

2非营利组织运行机制的改变:在新的竞争环境下,非营利组织出现了与营利组织相互渗透的趋势。

3非营利组织市场化机制的主要方式:1实行服务收费制;2商业化的项目合作;3收取会员会费;4发行彩票获取收入。

4非营利组织市场化机制的影响:1对自愿机制的影响;2对筹资机制的影响;3对合作机制的影响。

5政府部门的新角色:1积极引入私营部门;2取得公众支持;3提高监督能力。

6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联盟的基本条件:1营利组织的改革和发展走向健康的道路;2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是否将营利组织的利益考虑进来;3政府的政策法规的完善,也将影响营利组织与非营利组织合作的关系。

7联盟原则:明确合作目的;有和谐一致的使命、战略和价值;共同创造合作的价值观;连续不断的相互学习;伙伴关系的承诺。

8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建立联盟的步骤:一非营利组织对自身实力的评估;二选择战略联盟伙伴;三战略联盟的主要形式:1与交易关联的公益推广活动;2共同主题营销;3核发许可证。四非营利组织战略联盟的运作。

9具有联合国资商地位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包括三类:1一般资商地位;2专门资商地位; 3注册资商地位。10非营利组织国际化的常见问题:1文化差异; 2语言差异;3通信和产品运输问题;4汇率问题。

11非营利组织国际化途径:1招聘国外成员;2出版刊物;3举办会议。

江苏省自考工作分析重点复习资料

江苏省自考06092工作分析重点复习资料 一、单选1*20=20 1. 工作分析最初产生于美国的工业企业中p2 2. 1747年,狄德罗在编纂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实施了一次工作分析,据说他是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实施工作分析的人 3. 系统的工作分析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p2 4. 系统的工作分析是在美国科学管理之父——F.W.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p2 5. 1950年,赛迪.范提出了“职能职业分类计划”理论p4 6. 工作分析被誉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石”p8 7. 职位即岗位,是某一时间内某一主体所担负的一项或数项相互联系的职责集合p1 9 8. 职务是指主要职责在重要性与数量上相当的一组职位的集合或统称p19 9. 职系又被称为工作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组成,是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大小及所需资格条件不同,但工作性质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P19 10. 职组是指若干工作性质相近的所有职系的集合,也叫职群p19 11. 职级是同一职系中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及任职条件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集合p 20 12. 职等是指不同职系之间,职责的繁简、难易、轻重及任职条件要求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p20 13.工作任职者是工作分析的一个最关键主体p21 14.工作岗位的任职者是工作分析中的“天然的”最佳主体p21 15.工作分析内容的确定是进行工作分析的一个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要素p26

16.系统原则: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组织中的每一个职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个组织系统的一部分p30 17. 动态原则:工作分析的结果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加以调整p3 0 18. 参与原则:工作分析一般由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实施,但不能把这项工作看成仅仅是人力资源部的事p30 19. 经济原则:工作分析是一项非常费心费力费钱的工作,它涉及企业组织的各个方面。P31 20. 岗位原则:工作分析的出发点是从岗位出发分析其内容、性质、关系、环境以及任职资格等,即分析完成这个职位工作的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资格与条件,而不是分析在岗的人员如何,否则会产生防御心理等不利于工作分析结果结果的问题p31 21. 访谈法即适用于短时间可以把握的生理特征的分析,又适用于长时间能把握的心理特征的分析p40 22. 除访谈法外,问卷法也是国内目前运用最广泛、效果最好的工作分析方法之一p 48 23. 一般来说,观察法适用于短时间的外显行为特征的分析,适用于比较简单、不断重复,又容易观察的工作分析 24. 工作评价因子是用来评价管理类工作相对价值的纬度,即用来衡量某一管理工作(职位)相对其他工作(职位)而言对组织的贡献度有多大p88 25. 职能工作分析法最早起源于美国培训与职业服务中心的职位分类系统p90 26. 通用技能就是指是人能够将事、人和信息(数据)有机联系在一起,虽然受个人偏好和个人能力的影响,联系的程度存在差异p91

监狱学基础理论复习资料

监狱学基础理论复习资料 NO.1 一、名词解释 1、监狱(基本定义):监狱是凭借封闭的结构,运用隔离的功能,用于监禁罪犯的系统。为了方便应用,也可以仅根据其效用特征,简化为:监狱是用于监禁罪犯的系统。 2、监狱的主流文化:是由监狱官方意识形态主张和贯彻的监狱社会文化。 3、行刑变更制度:是基于服刑人员的悔罪表现而给予减轻原判刑罚,即改变原判刑罚执行的制度。 4、行刑目的:是指国家恶化社会通过行刑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主要有报应刑目的、预防刑目的和恢复刑目的等三大类行刑目的。 5、罪犯人格:罪犯的个性结构与其监狱生存关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现实自我及其行为模式。 二、填空题 1、监狱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并使之成为其全部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一般而言,在监狱史终结以前,监狱结构的(封闭性)是执行自由行的一项无法丧失的特征。 3、监狱作为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其功能是(政治镇压),效用特征是维护统治秩序。 4、我国监狱主要实行(中央、地方)两级管理体制。 5、中国监狱的主流文化非常注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属性)和(政治文化)。 6、“教诲刑”是以(“道德教诲”)为主要内容和方法的一种预防刑理论与实践。 7、罪犯有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的,属于(重大立功表现),应当减刑。 8、(假释)是变更刑罚执行方式的典型形式。 9、(依法行刑)是行刑法治的题中之义。 三、选择题 1、我国的“殖民地监狱”有(ABCD) A、山东青岛德式欧人监狱 B、香港的域多利监狱 C、旅顺日俄监狱 D、上海提篮桥监狱 2、基于政治关系类型及其应用情景的定义,监狱是(ACD) A、国家暴力机器的组成部分 B、监狱是纳税人买单的公共产品 C、监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机关 D、监狱是一个改造罪犯的场所 3、监狱领导组成的决策层,在我国包括(ABCD) A、监狱长、 B、副监狱长 C、政委 D、监狱党委成员

自学考试_00153质量管理学_复习资料全

自考“质量管理学” 名词解释题汇总(1) 1、质量: 根据国家标准GB/T6583—94,质量被定义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2、实体: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它可以是活动和过程,也可以是产品,也可 以是组织、体系、人以及上述各项的任何组合。 3、产品:某一活动和过程的结果。 4、产品质量:反映产品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5、真正质量特性:直接反映顾客对产品期望和要求的质量特性。 6、代用质量特性:企业为了满足顾客期望和要求,相应地制定产品标准、确定产 品参数来间接地反映真正质量特性。 7、过程: 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8、质量环:从最初识别需要到最终满足要求和期望的各阶段中影响质量的相互作 用活动的概念模式。又称为质量螺旋或产品寿命周期。

9、质量管理:国家标准GB/T6583—94 给质量管理下的定义是:“确定质量方 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10、质量管理学: 关于质量的一般规律、理论和方法的知识体系。通俗地说,就是研究产 品质量产生、形成、实现过程客观规律的学科,既涉及经济学、管理学 等社会科学,又涉及数学、数理统计等自然科学,并且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属于“边缘学科”。 11、五方受益者: 顾客、职工、所有者、供方、社会 12、全面质量管理: 国家标准( CB/T6583—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对全面 质量管理的定义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加为基础,目 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 管理途径。”具体地说,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以质量为中心,全体职工以及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使组织、全体成员和社会均能受益,从而使组织获得长期成功和发展。

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1)电子教案

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 (一)管理与管理学 1. 识记: (1)管理的概念:(P5)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管理的基本职能:(P6)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2. 领会: (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蔡P5)管理学的一般规律。 (2)管理二重性:(蔡P15)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关联的社会属性。 (3)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蔡P3) 科学性:A、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B、管理要以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 艺术性:在管理实践中,必须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经验和技巧都很重要。 统一性:在管理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 (4)管理者的角色:(P7) A、人际角色:a代表人 b 领导者c联络者; B、信息角色:b传播者a监督人c发言人; C、决策角色:a企业家b冲突管理者c资源分配者d谈判者 (5)管理者的技能:(P8)a 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 (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 识记: (1)霍桑试(实)验:(P18)是指梅奥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他领导了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 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并于1933年出版。梅奥开创了人际关系学说,并为后续的行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如下: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2)学习型组织:(P22)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彼得圣吉认为,判断一个组织是否是学习型的组织,具有以下四条基本标准:1、人们能不能不断检验自己的经验;2、人们有没有生产知识;3、大家能否分享组织中的知识;4、组织中的学习是否和组织的目标息息相关。 (3)核心资源: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替代的资源,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4)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2. 领会 (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P13)a、工作定额b、标准化c、能力与工作相适应d、差别计件工资制e、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2)亨利?法约尔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要点:(P15) 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六种基本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14条原则:1: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报酬合理8:集权与分权9:等级链与跳板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集体精神。

自考00509机关管理重点复习资料

《机关管理》资料 第一章绪论 1、 机关功能:一是发动功能;二是控制功能(管理功能);三是代表功能;2、 机关构成要素:一、必须以不可或缺的社会管理功能为组构依据;二、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和组织原则构建;三、机关的构建必须取得合法的地位;四、必须由领导人或领导集团与若干相对稳定和精干的机构及工作人员组成。机关就是指国家、政党、团体、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社会组织实体为实现其职能而建立的具有发动、控制、代表功能,按照法定的程序和组织法则构建的具有法定权威和独立活动能力的固定机构。 3、 机关分类:1、根据职权和管理范围分: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地方政府);2、依其工作性质和作用类分:行政中枢机关(首脑机关)、行政职能机关和行政辅助机关;3、按实施任务时间的长短类分:永久性、临时性、常规性和特殊性之分;4、按组织形式类分:独任制、合议制和混合制三种。 4、 机关活动基本原则:目标重合原则(层次原则、权限原则、协调原则和精简原则)、逐级控制原则;信息畅达原则;效率卓著原则。 5、

机关管理特性:综合性和整体性;事务性和程序性;时效性和服务性;技术性和操作性。 6、 机关管理原则性:系统和整体的原则;忠诚和服务的原则;质量和时效的原则;集中统与分工协作的原则;简化与规范的原则;成本控制与追求效益的原则。 7、 机关管理职能:一是决策与计划;二是组织与用人;三是指挥与控制;四是协调与教育。 8、 机关管理的基本任务和作用:就是通过对机关事务活动的构成要素及其流通过程实施科学有效的规划、组织、监督、控制、协调,为机关职能活动的高效展开创造条件,奠定基础,提供保障。1、为事务活动的有效运行提供人力资源保证;2、为机关职能活动提供必须的物质条件;3、为**提供基本的财力保证;4、为**的有效性提供必要的时间资源;为**提供各种信息资源。作用:就在于使机关内部事务及事务活动的功效得到最大限度的放大和发挥,并使这些事务的构成要素及流动过程达到最佳状态。 9、 机关管理理论与管理学的关系:管理学处理整个管理学科的基础地位,发现人类一切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提出一些基本原理,为各种具体的专门的管理学科提供基本理论。机关管理是以机关为对象的管理活动,机关管理理论是以研究机关管理活动规律抽象概括出来的理论,自然应最属

《狱政管理》复习题()

《狱政管理》复习题()

————————————————————————————————作者:————————————————————————————————日期: 2

一、名次解释: 1、狱政管理是指我国监狱依法对在押罪犯直接进行的刑罚执行过程中所实施的刑务和狱内行政事务的管理活动。 2、狱政管理的组织机构是指监狱机关为了实现狱政管理工作内容的宗旨和目标,而将监狱的狱政管理工作按照一定的要求分设为不同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机构,并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形成分工协作的专门工作系统。 3、依法管理原则指狱政管理活动必须严格依照监管法规对罪犯实施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持依法行刑,依法规范管理行为并切实保障罪犯合法权益的基本准则。 4、狱务公开就是监狱将执法的主要依据程序和结果,通过一定的形式,向罪犯及其家属和社会公众公布并接受广泛监督的一种执法制度。 5、严格管理原则是指在狱政管理工作中管理意识、管理行为、管理状态和管理环境等方面,应制定严格的制度和纪律,通过严格有效的方式、方法,并采取严谨的防范措施,实现标准化、规范法、制度化管理目标的基本准则 6、科学管理的原则,是指狱政管理在科学理念指导下,从狱政管理的内在规律出发,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要求,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理论知识、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不断作用于对罪犯的惩罚与改造,促进行刑活动经济和行刑效应的最大化 7、文明管理原则,是指在狱政管理过程中,必须采取文明的管理方式、方法和措施,确实保障罪犯的合法权益,建立文明的人文环境,实施管理文明化的基本准则。 8、直接管理原则,是指在狱政管理工作中,监狱人民警察必须依法对罪犯的学习、劳动和生活上的组织、指挥和领导,必须由监狱的人民警察亲自进行,不允许,罪犯管罪犯的工作准则 9、收监,是指监狱将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缓期2年执行且符合收押条件的服刑人员,依照法律程序收押入监的刑事执行活动 10、服刑人员控告是指服刑人员对于监狱人民警察或者其他国家人员的违法行为,向有关机关进行揭发、控诉,并要求依法处理的活动 11、释放,是指监狱对服刑的服刑人员,在具备法律规定的释放条件时,依法解除监禁,恢复其人身自由及其他相关权利,使之回归社会所进行的活动 12、现场管理是指监狱人民警察依法在罪犯劳动、学习、生活场所,对罪犯行为、语言、表现、态度等直接实施的组织、指挥、监督、控制、激励等具体管理活动。是监狱警察直接管理罪犯的具体体现,是监狱警察积极主动行为 13、狱政管理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技术,结合先进的管理理念对罪犯在监狱改造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信息,如罪犯的基本信息、考核奖惩信息、处遇信息、生活卫生信息及医疗卫生信息等进行采集、处理和管理,实现罪犯改造状况管理的计算机化,从而提高狱政管理效率的过程。 14、狱政管理的执法监督是指由法律授权的机关以及公民和社会组织对监狱人民警察执行狱政管理活动是否合法,以及监狱人民警察所在机关内部对执法活动和遵规守纪情况所进行的监察、督促、检查和纠正的行为 15、涉黑犯罪类罪犯是指参加有组织犯罪集团或者当地的恶霸团伙进行犯罪活动的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成员被法律制裁后在监狱服刑的人员。

历年自考质量管理真题与答案(打印版)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质量管理(一)试题课程代码:0015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大质量”观把质量视为( C ) A.技术问题 B.经济问题 C.经营问题 D.管理问题 2.下列费用中属于预防成本的是( D ) A.进货测试费 B.质量等级的评审费 C.对测试设备的评价费 D.试制产品质量的评审费 3.著名质量管理大师戴明的主要贡献是(B ) A.开发出了因果图 B.提出了组织的管理者必须关注的14个要点 C.提出了质量改进三步曲 D.开创了统计质量控制的新领域 4.产品质量的最终裁判者是( D ) A.产品质量监督部门 B.公司领导 C.产品设计人员 D.顾客 5.企业经营的逻辑起点是( A ) A.识别和细分顾客 B.产品的开发设计 C.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 D.销售产品 6.将顾客的需要描述为“金字塔”式层次结构的学者是() A.马斯洛 B.朱兰 C.石川馨 D.狩野纪昭 7.构成标高分析活动的基本阶段是标高和() A.超越 B.质量 C.规划 D.控制 8.在海克曼-欧德汉姆的工作设计模型中,决定对工作结果责任的职位特性是() A.技能多样性 B.任务重要性 C.职位反馈 D.自主性 9.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A.工资 B.责任 C.晋升 D.赏识 10.给核心过程提供基础保证的活动过程称为() A.设计过程 B.生产提供过程 C.支持过程 D.供应和合作过程 11.目的主要是考验工艺的阶段是() A.初步设计阶段 B.详细设计阶段 C.小批试生产阶段 D.小批生产阶段 12.提出质量改进的14步程序的专家是() A.克劳斯比 B.朱兰 C.费根堡姆 D.休哈特 13.发动质量改进的第一步是() A.质量改进的制度化 B.高层管理者的参与 C.克服质量改进的阻力 D.建立质量委员会 14.日常运营绩效信息如产量、生产周期、生产率等,属于绩效测量指标的() A.执行层面 B.过程层面 C.组织层面 D.计划层面 15.与传统的采购观点相比,现代的战略采购观点对于质量保证的要求是() A.验收检查 B.不需要进厂检验 C.符合规格 D.适用性 16.在供应策略模型中,考虑外包的主要对象是() A.低重要性/低费用象限 B.低重要性/高费用象限 C.高重要性/低费用象限 D.高重要性/高费用象限

自考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 简答汇总

管理学原理 名词解释 管理突破:指通过解决组织的慢性问题,增强组织素质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 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人才生命周期:人才的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划分为引入阶段、成长阶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主管人员培训应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霍桑实验: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间,美国有关研究人员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 决策: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强化:指通过不断改变环境的刺激因素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的过程。 零期预算:在每个预算年度开始时,将所有还在进行的管理活动都看作重新开始。 管理道德:指规定行为是非的惯例或原则。 战略: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为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直线职权:指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包括作出决策,发布命令等的权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指挥权。 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管理人员和涡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沟通:指将某一信息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相应反应效果的过程。 社会责任: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义务。系统: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控制工作:指管理者通过事先确定的标准,或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和组织的发展,拟订标准,对下发工作成交进行测量、评价和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过程。 预算:就是用数字编制未来某一个时期的计划,也就是用财务数字或非财务数字来表明预期结果。 1.战略性计划: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五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战略性计划的首要内容是愿景和使命陈述,第二项内容是战略环境分析,即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第三项内容是战略选择,选择企业合适的发展途径。最后通过制定一系列战术性计划将战略计划付诸实施。 2.平衡积分卡是由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构成的衡量企业、部门和人员的卡片,它的目的在于平衡,兼顾战略与战术.长期和短期目标.财务和非财务衡量方法.滞后和先行指标。 3.标杆管理标杆管理的概念可概括为:不断寻找和研究同行一流公司的最佳实践,并以此为基准与本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从而使自己企业得到不断改进,进入或赶超一流公司,创造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其核心是向业内或业外的最优秀的企业学习。通过学习,企业重新思考和改进经营实践,创造自己的最佳实践,这实际上是模仿创新的过程。 4.风险型决策:如果决策问题涉及的条件中有些是随机因素,它虽然不是确定型的,但我们知道它们的概率分布,这类决策被称风险性决策。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不能预先确知环境条件,各种决策方案未来的若干种状态是随机的。 5.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管理是指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下,管理主体有效整合组织资源,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过程。

自考会计制度设计重点复习资料解析

会计制度自考重点复习资料 会计制度设计概述 一、名词解析 会计制度:是由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对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程序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会计制度设计:是以会计法律、法规为依据,用系统控制的理论和技术,把单位的会计组织机构、会计核算与监督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等加以具体化、规范化、文件化,以便具体指导和处理会计工作的过程。08年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或组织内部各能部门、各有关工作人员之间,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管理制度。08年 预算会计制度:是规范各级政府、使用预算资金的各级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位收入、分配、使用和报告情况的会计制度。它包括:行政总预算(政府)会计制度、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09年 会计核算制度:是指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单位对会计对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各种规范。 会计分析制度:是指如何利息现有会计信息对相关会计对象进行分析和考核,以比较不同实际或不同单位之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规范。 会计控制:是按照既定的会计目标,对会计行为和企业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制约。 二、简答题 1、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 合规性、真实性、科学性、针对性、内部控制性、效益型、适应性。 2、会计制度设计的方法? 实地调查法,包括实地观察、岗位访问、开座谈会、问卷测试、所要文档。 分析研究方法,包括文字说明法、表格法、流程图法。 3、内部控制的目标与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 目标:维护财产物资的完整性、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保证财务活动的合法性、保证经营决策的贯彻执行、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型、效率性和效果性、保证国家法律法规的遵守执行。 方法: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 4、会计制度设计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关系? 会计制度与内部控制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会计制度设计的哥哥环节都必须贯彻内部控制精神,因为内部控制制度既是企业各种规章制度控制手段的总称,又是有限的执行会计制度的保护性措施。 内部控制范围极广,内容及其丰富,其中包括内部开机控制,内部管理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包裹8个主要方法: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和电子信息技术控制。这些方法与会计制度设计紧密相关,也是企业进行会计制度设计必须把握的核心内容。09年 5、按会计制度本身内容:分综合性会计制度,业务性会计制度、会计人员方面的制度 按设计权限分:统一会计制度、企业内部会计制度 按工作内容分:会计核算制度、会计分析制度、会计监督制度 按适用部门分:企业会计制度、预算会计制度 第二章企业会计制度的总体设计 一、名词解释 设计方案:是指根据企业会计涉及的范围,所形成的系统、框架和规划。具体分为全面设计

公务员监狱系统考试练习题练习题

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判断题 1.监狱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 ( ) 2.监狱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必然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决定性影响。同时,由于社会、政治、历史、文化、法律等因素的影响,监狱现象又表现出巨大的差异 性。() 3.封建制国家的监狱的本质是掌握国家政权的封建主阶级用来镇压奴隶阶级的 反抗,维护封建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实行封建主阶级专政的国家暴力机器。 ( ) 4.资本主义国家监狱的本质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但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其外在表现是不同的。( ) 5.社会主义国家的监狱在改造罪犯的过程中,坚持人道主义、区别对待、给出路等各项政策。() 6.以《监狱法》的颁布为标志,我国监狱工作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历史重任,监 狱工作进入了改革发展的新时期。() 7.社会主义国家监狱既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又体现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既 实现了社会正义的要求,又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进步文明。 () 8.统治阶级运用监狱镇压敌对阶级、敌对分子的反抗,打击各种破坏社会秩序的违法活动。() 9.人类社会进入19世纪以后,监狱行刑理论和监狱管理制度又有了飞速的发展,教育刑、改造刑理论占据了监狱行刑理论的主导地位。 ( ) 10.惩罚所体现的是国家法律对罪犯的否定性评价和对罪犯的“正义报应”。 ( ) 1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监狱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领导下,负责对本地区监狱工作的管理。() 12.未成年犯管教所对未成年犯执行刑罚应当以教育改造为主。 () 13.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但并不是所有的刑罚都由监狱负责执行。 () 14. 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我国监狱的人民民主专政机关的性质是不会随着阶 级斗争形势的变化、罪犯构成的变化而改变的。 () 15. 监狱是保障社会稳定的最有力工具,但也可能对社会稳定构成不利的影响。 () 16.监狱工作方针不仅是针对监狱工作整体确定的,有些是针对个别问题确定的。 ( ) 17.《关于组织全国犯人劳动改造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监狱工作的“两个结合”的方针。 ( )

自考复习题-项目质量管理新版

一、单选题 1.项目质量控制与项目质量保证的关系是( C )。 A.截然分开的B.有不同的目标C.互相交叉、相互重叠的D.采用相同的方法 2.戴明环的四个过程是PDCA (D )。 A.计划—处理—执行—检查B.计划—执行—处理—检查 C.计划—检查—执行—处理D.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3.在项目质量控制中,关于质量检查表的表述错误的是( D )。 A.质量检查表可以作为项目质量控制的依据B.完善后的质量检查表记录了项目质量有关信息 C.完善后的质量检查表为下一步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基础D.质量检查表作为编制项目质量计划的依据,不能作为项目质量控制的依据 4.下列方法中,能描述由不同的原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潜在问题的方法是( B )。 A.趋势分析B.因果分析图C.控制图D.帕累托图 5.项目质量保证包括( A )。A.项目内部和外部质量保证B.项目内部质量保证C.项目外部质量保证D.项目各项质量保证 6.下列方法中,能找出发生次数少,但对项目质量影响程度大的方法是( D )。 A.趋势分析B.质量检查表C.控制图D.帕累托图 7.在成本/收益分析中,项目质量收益是指( B )。 A.项目质量的提高所增加的收益B.满足了质量要求而减少返工所获得的好处C.项目质量要求的降低所减少的成本D.项目质量的提高所增加的收益与增加的成本之差 8.下列方法中,能确定影响项目质量的因素是由随机事件还是由突发事件引起的方法是( C )。 A.流程图法B.试验设计C.控制图D.帕累托图 9.项目质量审计发生在项目质量管理的( B )阶段。 A.质量计划B.质量保证C.质量控制D.质量改进 10.当检查质量成本时,培训成本属于( A )。 A.质量保证成本B.质量纠正成本C.内部故障成本D.外部故障成本14.下列方法中,能描述由不同的原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潜在问题的方法是( B )。 A.趋势分析B.因果分析图C.控制图D.帕累托图 15.下列方法中,能找出发生次数少,但对项目质量影响程度大的方法是( D )。 A.趋势分析B.质量检查表C.控制图D.帕累托图 22.下列方法中,能描述由不同的原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潜在问题的方法是( B )。 A.趋势分析B.因果分析图C.控制图D.帕累托图 24.下列方法中,能找出发生次数少,但对项目质量影响程度大的方法是( D )。 A.趋势分析B.质量检查表C.控制图D.帕累托图 27.下列方法中,能确定影响项目质量的因素是由随机事件还是由突发事件引起的方法是( C )。 A.流程图法B.试验设计C.控制图D.帕累托图 36.下列方法中,能找出发生次数少,但对项目质量影响程度大的方法是( D )。 A.趋势分析B.质量检查表C.控制图D.帕累托图 37.下列方法中,能确定影响项目质量的因素是由随机事件还是由突发事件引起的方法是( C )。 A.流程图法B.试验设计C.控制图D.帕累托图 二、多选题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C )。A.项目保证成本越大,项目纠正成本就越小 B.项目保证成本越大,项目纠正成本也就越大 C.项目纠正成本越大,项目保证成本 就越小 D.项目纠正成本越大,项目保证成本 也就越大 2.质量计划编制的方法包括 (BCD )。 A.帕累托分析B.因果分析 C.流程图法D.成本/收益分析 3.质量控制中常用的工具有(BD)。 A.因果分析图B.控制图 C.质量检查表D.帕累托图 4.质量计划编制的依据包括 ( ABCD )。 A.范围说明书B.成果说明 C.标准和规范D.采购时的物 料标准 5.下列有关流程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BCD )。 A.流程图描述项目各活动之间的相互 关系 B.流程图有助于发现可能产生质量问 题的工作环节 C.流程图有助于明确项目质量管理的 责任 D.流程图有助于找出解决质量问题的 方法 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 CD )。 A.质量检查表可以核实项目质量计划 的执行是否得到实施 B.质量检查表通常以工作分解结构为 基础 C.质量检查表由详细的条目组成 D.质量检查表可以包括某项目工作是 否已经完成的信息 7.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B )。 A.控制图法是通过描述各样本的质量 特征所在的区域来进行质量控制的方 法 B.上控制界限和下控制界限范围是根 据项目质量规定的标准制定的 C.项目质量特征在上控制界限和下控 制界限范围外时说明它处于受控状态 D.项目质量特征在上控制界限和下控 制界限范围内时说明它处于失控状态 8.质量管理计划描述了( ABC )。 A.实施质量政策的方法 B.项目质量系统 C.项目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 进计划 D.用来进行成本、进度和质量之间权 衡平衡分析的程序 9.项目质量策划概念可理解为 ( ABCD )。 A.项目质量策划是项目管理的一部分 B.质量策划致力于设定质量目标 C.应规定必要的作业过程和相关资源 D.质量策划形成了质量计划 10.进行项目质量目标策划时应作的 是( ABCD )。 A.项目质量目标的来源 B.项目质量目标策划的基础 C.项目质量目标策划的输入 D.项目质量目标策划的基本程序 11.质量计划编制的依据包括 (ABCD )。 A.范围说明书B.成果说明 C.标准和规范D.采购时的物 料标准 12.质量控制中常用的工具有 ( BD )。 A.因果分析图B.控制图 C.质量检查表D.帕累托图 13.质量管理计划描述了( ABC )。 A.实施质量政策的方法B.项目质量 系统C.项目质量控制、质量保证、 质量改进计划 D.用来进行成本、进度和质量之间权 衡平衡分析的程序 14.进行项目质量目标策划时应作的 是( ABCD )。 A.项目质量目标的来源B.项目质量 目标策划的基础C.项目质量目标策 划的输入D.项目质量目标策划的基 本程序 1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BCD )。 A.质量检查表可以核实项目质量计划 的执行是否得到实施B.质量检查表 通常以工作分解结构为基础C.质量 检查表由详细的条目组成D.质量检 查表可以包括某项目工作是否已经完 成的信息 16.下列有关流程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BCD )。 A.流程图描述项目各活动之间的相互 关系B.流程图有助于发现可能产生 质量问题的工作环节C.流程图有助 于明确项目质量管理的责任D.流程 图有助于找出解决质量问题的方法 17.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C )。 A.项目保证成本越大,项目纠正成本 就越小B.项目保证成本越大,项目 纠正成本也就越大C.项目纠正成本 越大,项目保证成本就越小D.项目 纠正成本越大,项目保证成本也就越 大 18.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 )。 A.控制图法是通过描述各样本的质量 特征所在的区域来进行质量控制的方 法B.上控制界限和下控制界限范围 是根据项目质量规定的标准制定的 C.项目质量特征在上控制界限和下控 制界限范围外时说明它处于受控状态 D.项目质量特征在上控制界限和下控 制界限范围内时说明它处于失控状态 19.项目质量策划概念可理解为 ( ABCD )。 A.项目质量策划是项目管理的一部分 B.质量策划致力于庙宇质量目标 C.应规定必要的作业过程和相关资源 D.质量策划形成了质量计划 20.质量计划编制的方法包括 ( BCD )。 A.帕累托分析B.因果分析 C.流程图法D.成本/收益分析 21.质量控制中常用的工具有 ( BD )。 A.因果分析图B.控制图 C.质量检查表D.?帕累托图? 40.质量计划编制的依据包括 ( ABCD )。 A.范围说明书B.成果说明 C.标准和规范D.采购时的物 料标准 4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CD )。 A.质量检查表可以核实项目质量计划 的执行是否得到实施B.质量检查表 通常以工作分解结构为基础C.质量 检查表由详细的条目组成D.质量检 查表可以包括某项目工作是否已经完 成的信息 48.质量管理计划描述了(ABC )。 A.实施质量政策的方法B.项目质量 系统C.项目质量控制、质量保证、 质量改进计划D.用来进行成本、进 度和质量之间权衡平衡分析的程序 三、名词解释 1.质量方针:项目组织的最高管理者 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2.质量目标:在质量方面追求的目的 3.项目质量:项目的固有特性满足项 目相关方要求的程度。 4.项目质量管理:为保证项目质量, 进行的指挥、协调和控制活动。 5.项目质量策划: 6.项目质量环影响项目质量:的各个 环节。 7.项目质量预控:分析影响项目质量 的各个因素8.质量控制点 9.质量功能展开技术10.项目质量 计划 11.项目质量策划12.质量目标13.项 目质量管理 14.项目质量环15.质量功能 展开技术16.项目质量预控 17.项目质量18.质量控制点19.项 目质量成本20.质量方针 21.质量目标22.项目质量23.项目 质量成本24.质量方针 25.项目质量控制26.项目质量管理 27.质量功能展开技术 28.项目质量环29.项目质量 经济分析30.质量控制点 31.项目质量控制32.项目质量保证 33.质量目标34.项目质量成本 35.质量方针36.质量控制点37.项 目质量38.项目质量经济分析 39.项目质量管理40.质量功能展开 技术 41.项目质量42.项目质量成本43.项 目质量保证 44.项目质量管理45.质量目标46.质 量方针47.项目质量设 48.质量功能展开技术49.质 量控制点50.项目质量经济分析 四、分析计算题 1.已知某产品的某项质量指标服从正 2 ~(33,4) X N规定下限为 30,求不合格品率。 ((0.75)0.23 Φ-=2.某工 程项目以每平方米混凝土喷射面为一 个单位,今测得36个厚度如下,单位 (mm) 54, 56, 58, 60, 65, 65, 66, 67, 67 67, 70, 74, 75, 76, 76, 76, 76, 77 78, 78, 79, 79, 80,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3, 94, 95, 97 (1)求出中位数(2)将上述数据分 成5组,第一组下限为50,组距为10, 编写频数、频率分布表 3.某路面宽度的质量要求为:下限 3940cm,上限4100cm,从30个测试 点中测得样平均值x=4020cm。样 本标准差S=32cm,求工序能力指数C P 4.一家宾馆要对是否装修进行决策, 装修后经营成功的概率为0.6,失败 的概率为0.4,如成功可获利10万元, 失败则亏损8万元,要求采用决策树 法,按最大期望收益原则,对项目是 否上马进行决策 5.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某河底隧道项 目,在开挖中规定超挖不得超过 150mm,欠挖不得超过50mm,从100 个测点中测得样本标准差S=30mm, x=50mm,求可能出现的不合格品 率?提示( 3.33)0.034 Φ-= 6.某车床生产的零件直径 2 ~(9,0.03) X N单位cm,规 定公差范围为90.05 ±,在该规 定下,求合格品率?提示 (1.67)0.9525 Φ= 8.某公司研制出一种新药,持有专利 权。如果自己生产销售,销售好的话, 可获利80万,销路一般可获利20万, 销路差则亏损10万,三种情况发生的 概率分别为0.2, 0.5, 0.3。如卖掉 专利在三种同样市场前景下,依靠提 成可分别获利40万,10万和5万。 该公司应如何决策? 9.一家宾馆要对是否装修进行决策, 装修后经营成功的概率为0.6,失败 的概率为0.4,如成功可获利10万元, 失败则亏损8万元,要求采用决策树 法,按最大期望收益原则,对项目是 否上马进行决策 10.某车床生产的零件直径 2 ~(9,0.03) X N单位cm,规 定公差范围为90.05 ±,在该规 定下,求合格品率?提示 (1.67)0.9525 Φ= 五、简答题 1.项目质量管理的八项基本原则是什 么? 2.何为项目质量策划? 3.何为项目质量控制? 4.何为工序质量控制点? 5.项目质量管理的六个基本原理是什 么? 6.什么叫项目质量目标? 7.什么叫项目的质量保证 8.什么叫项目质量成本? 9.何谓项目质量控制图? 10.什么是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11.在进行项目质量目标策划时,需 要事先掌握哪些已知条件? 12.项目质量目标策划的基本程序是 什么? 13.何为工序质量控制点? 14.什么叫项目质量成本? 15.项目质量目标策划的基本程序是 什么? 16.项目质量管理的八项基本原则是 什么? 17.何为项目质量策划? 18.什么叫项目质量目标? 19.在进行项目质量目标策划时,需 要事先掌握哪些已知条件? 20.项目质量目标策划的基本程序是 什么? 六、论述题: 1、论述影响项目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2、论述项目质量管理中的PDCA循环 原理。 3、论述题 试述质量功能展开技术QFD所经历的 基本环节。 4、论述题 试述项目生命期的第二阶段质量管理 的工作要点。 5、论述项目实施阶段质量管理工作的 重点。

自考00054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

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 第一篇:绪论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定义 1管理;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两重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管理是由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它是有效组宽心丸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增,因此它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3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二、问答 1管理基本特征? 答:①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 ②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③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 ④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2掌握管理两重性意义? 答:①认真总结我国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②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对我们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③要结合实际,随机制宜地学习与运用。

3管理学特点? 答:一般性、多科性、历史性、实践性 4管理学内容? 答: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上层建筑 5学习管理学意义及方法? 答:意义:①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疲惫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②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③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方法:唯物辩证法、系统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6什么是系统及系统特点? 答;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份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特点:整体性、目的性、开放性、交换性、相互依存性、控制性。 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定义 1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宽心丸长期稳定的发展。 2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二、问答 1科学管理理论要点? ①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箅“第一流的工作” ③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1 双簧戏:1、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2、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2 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青、冰心等。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3 创造社: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4 新月社: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 5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鲁迅说《语丝》的基本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6 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文学革命批评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个性,以白话代替文言。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7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奠定了新文学的现实主义基础。现代最早、成员最广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其文学思想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理论上对文坛发生了重要影响;创作方面,创作了许多现实主义小说,有反映社会问题的“问题小说”和反映现实人生的“乡土文学”。除文学研究会外,当时影响较大的语丝社,基本倾向也是现实主义。欧美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在这时期得到大量翻译。 8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异军突起的创作社,拥有一批创作力旺盛的作家,主干人物有郭沫若、郁达夫等。在创作方面有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歌集《女神》、郁达夫的《沉沦》。当时最重要的新诗流派之一的新月诗派,就诗歌的主要倾向而言,是浪漫主义的。徐志摩《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欧美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这时期也被大量翻译。 9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中国作家的大多数,选择和接受的主要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但又常吸收现代主义的某些因素于其创作中。象征诗人首推李金发,象征诗的特点:朦胧、含蓄、暗示。无产阶级文学: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