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曹禺笔下的“妥协”女性

编号 0931********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王昭君,曹禺笔下的妥协女性--昭君,于和

亲中探索出生命的别样自由

系(部)初等教育学院

专业初等教育

班级 S09中文与社会方向文一

学号 0931********

学生姓名张静

指导老师尚钊

职称教授

2012 年 5 月

目录

目录 (1)

中文摘要 (1)

Abstract (1)

一、王昭君,曹禺笔下的政治产物 (1)

(一)曹禺的戏剧人生及其写作生涯 (1)

(二)《王昭君》问世的时代背景 (2)

二、昭君,一个摆脱命运禁锢的巾帼女子 (3)

三、传承的历史哀怨,流芳的千古佳人 (4)

(一)英雄人物的历史悲剧 (4)

(二)千古的佳人,万古的流芳 (5)

四、《王昭君》跨越千年的自由之呼唤 (6)

参考文献 (7)

感谢辞 (8)

王昭君,曹禺笔下的“妥协”女性

——昭君于和亲中探索出生命的别样自由

S09文一班 51号张静

【摘要】

王昭君,一位颇具传奇性的和亲女性,曾多次出现在各个时期文人墨客的笔端,但文人墨客下的王昭君无一不是因作者本身及时代的要求而有所扭曲,直到曹禺作品《王昭君》问世,人们才初步正确认识到昭君伟大贡献与传奇性。《王昭君》,看似是曹禺无奈之下的政治产物,实则是作者借这个人物形象来表达自己对自由的另类解释,一种超然于生命的别样自由,一曲尘封了千年的生命之呐喊!

【关键字】

政治产物;巾帼女子;历史怨妇,生命呐喊

Wang Zhaojun, Cao Yu's "Compromise" Women

——In exploring the political point--a life

free of another

【Abstract】

Wang Zhoujun, a has the legendary domestic-market-oriented women, had been repeated in each period of scholars Birdman, but scholars of all for the author Wang Zhoujun not itself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and somewhat distorted, until li work " Wang Zhoujun release of", it was initially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to the great contribution and the legendary Wang Zhoujun. The rice ", look be like is helpless under political product li, actually is the author of the characters borrow to express himself to the free alternative explanation, a detached from the other side of free life, a song of dusty the one thousand the life of the furies!

【Key word】

political products; the women; Historical hatred fu, life battle cry

王昭君,曹禺笔下的“妥协”女性

——昭君于和亲中探索出生命的别样自由

“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以赐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斐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然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

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胡汉边界展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由此可见出塞的王昭君不失为一位巾帼英雄。但事实往往是血淋漓的:近千年来,作为和亲女性的王昭君却是文人墨客,尤其是郁郁不得志的文人墨客借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仕途失意的载体。其实,文人骚客何尝不是在失意中,误解了昭君对自由、对爱情及对生活的热情与向往,抹灭了昭君为维护胡汉两国长久安宁的伟大贡献与一番良苦用心。于是描写昭君悲苦命运的一系列文学作品也相继产生:唐朝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宋朝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卷五十九《昭君怨》,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直至现代曹禺创作的《王昭君》的问世,人们似乎才对昭君作为和亲牺牲品的哀叹、惋惜之上转注到她对胡汉两国近百年安宁所做出的贡献上,才初次聆听到这位流传千古的和亲女性跨越千年的生命之呐喊,自由之呼唤!

一、王昭君,曹禺笔下的政治产物

(一)曹禺的戏剧人生及其写作生涯

曹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父亲万德尊曾任镇守使、都统和黎元洪总统秘书。曹禺生母早逝,继母酷爱戏剧,常携曹禺观看戏曲和文明戏。曹禺没上过小学,

延师在家,诵经读史,但常偷看《红楼梦》、《水浒》、《西厢记》等书。“曹禺”是他在1926年发表小说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听《雷雨》,赏《日出》《北京人》一朝打破旧界限;行《原野》,求《胆剑》,《王昭君》千古名姬绽新颜”。这幅对联也仅仅是我们对曹禺先生部分作品的最浅薄的认识。

从小失去了自己的母亲,曹禺的心灵上是十分孤单而寂寞的!但也正是由于这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孤独的触动,曹禺先生才能用一种人类所共同拥有的心灵语言去讲述人的不幸遭遇,以一种深广的悲悯情怀来看待人的痛苦。他的立足点,他的悲悯情怀,让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民族都能深切理解并产生强烈共鸣。曹禺是“文明戏的观众,爱美剧的业余演员,左翼剧动影响下的剧作家”。这就是曹禺先生的戏剧人生。

曹禺先生的写作生涯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熟悉生活,但不写身边琐事;善于构思,但不墨守成规”的原则来构思的《雷雨》、《日出》、《原野》等一系列作品,无一不透露出“揭露中国社会的封建性和黑暗性”这一主题思想。

第二阶段无论是直接以抗战的现实为题材而创作的《全民总动员》、《蜕变》和《桥》,还是以反封建为主题编撰的《北京人》和《家》,无一不是这个阶段的优秀作品。两种题材的选择与编撰皆体现了先生对社会现实认识的逐步加强。

然而,第三阶段产生的文学作品似乎逊色许多,《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几乎无一不是应政治需求而产生的。这类作品受直接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创作主流思潮的影响,相较于前两个阶段的作品,终究没能有所超越。

(二)《王昭君》问世的时代背景

20世纪初的中国处于王纲解纽、众声喧哗的时期,又历经了五四时期,人们呼唤反封建枷锁,启蒙民众。曹禺的《王昭君》恰恰是构思于这样一个呼唤自由却又思想混乱的年代。据史料记载,《王昭君》是曹禺先生于1962年8月,在北戴河度假期间开始创作。文革期间曹禺先生曾先后被纠斗、在北京人艺剧团和宿舍看守传达室。1973年经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过问,被安排在北京

话剧团工作。1975年参加第四届人大。1978年北京话剧团恢复原名"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再次任院长。同年8月,为创作《王昭君》去新疆,并完成初稿,载《人民文学》当年第11期。

而《王昭君》创作的最直接的动力是来源于周恩来总理的“要提倡汉族妇女嫁给少数民族,不要大汉族主义”的政治要求。[1]这样的昭君,作为一个文学形象的生成似乎就成了曹禺先生笔下一个应政治要求而产生的“傀儡”。

那么,很显然王昭君这个人物形象相较于极具“魔性”的繁漪、被破碎的梦想逼得无路可走的陈白露、妖冶的“原野之花”花金子似乎有所干瘪。[2]

昭君,一个摆脱命运禁锢的巾帼女子

但我在曹禺先生的《王昭君》里看到的却并不是一个干瘪而僵硬的红粉骷髅。相反,我看到的是一个在宫廷女子倾轧下仍保持自己童真的“山野女子”。即使被埋没于冷宫数年,几乎将女子最美的青春耗费在一个几乎虚幻的梦影——汉元帝身上,她也没有忘记自己对生命的追求,她积极弹奏着她对生活的向往、对爱情的渴望、对自由的追求!终于,呼韩邪单于的到来使得她找到了自己命运的归属。她的自由观、她的爱情观源自于她对英雄式人物的崇拜与敬仰。曾经,天真的昭君以为坐拥天下的那个男子会是自己的英雄与归宿,但数年里源自掖庭宫的失望与后宫的倾轧,使得她早已开始思考: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豪华牢笼难道真的是自己的命定的归宿吗?那个温文儒雅却无法处理自己家中之事——后宫的男子,会是自己的良人吗?那个永远高高在上,有心无力的帝王会成为自己的归属吗?带着一连串的疑问昭君彻夜难眠。

竟宁元年,一个昭君永远也无法忘怀的年头,这是她名垂千古的年间,是她走出命运禁锢的年间,更是她迎来新生的年间!这一年的昭君,终于在呼韩邪的进京求亲中寻找到了自己的生之所在。数年的禁锢,数年的思考,数年间对这位大漠英豪的丰功伟绩的赞叹与崇敬,昭君毅然做出了令所有人为之“惋惜”的举动:自愿请求和亲匈奴,以保胡汉之安宁。于是朝堂上,在所有人惊艳的目光中,

昭君走上了自己选择的、未知的幸福之路。宁胡阏氏,就这样,昭君带着异常沉重的责任踏上了属于自己的艰难却又充实的“回归”之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然即使美丽到“沉雁”昭君的出嫁也没能轻易的化解两国累积多年的矛盾坚冰,相反人们常以审判的眼光来监视着这位来自异国的美人。或许是养自于山野之中的豪气和生来对自由的向往,来到草原的昭君摆脱了宫廷争斗对一个花样女子的灵魂的禁锢,同时使这里的人们很快喜欢上这位别样灵动的阏氏。昭君灵活而生动,端庄而容忍,到匈奴之后更是牢记汉族和亲使者和匈奴贤明阏氏的双重身份,克己忍让、宽以待人、访贫问苦,更能在龙廷的权力之争中从容镇定,识大体顾大局,赢得了单于的信任和草原人民的爱戴,也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家庭。

据史书记载: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

曹禺先生笔下的王昭君,实际上是这样一位灵活生动,丰满形象的巾帼形象。异国他乡的昭君秉持着“宁胡”的责任,积极努力着,凭借着自己的坚强与温柔融化了胡汉边境凝结多年的坚冰,竟使得胡汉边境在自己及后世子孙的努力下维持了近百年的和平与繁荣。

元代诗人赵介认为“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昭君的故事,应称得上是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

传承的历史哀怨,流芳的千古佳人

(一)英雄人物的历史悲剧

不知道是我们善于“忘记”英雄人物的伟大贡献,还是历史善于“铭记”英雄式人物的悲剧?总之,本该流传千古的佳话似乎特别青睐于这类“不幸”的英雄人物!自昭君逝世以来,人们似乎总想做点什么来“铭记”这位奇伟的女子。唐代的杜甫一句“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似乎道尽了昭君的哀怨之

情。“一去”二字,点明的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更是道尽了怨的终结。元代的马致远似乎也不愿落人之后,一幕《汉宫秋》更是缠绵悱恻,倾诉了汉元帝的无奈与懦弱,也表明了昭君的哀怨与坚贞,极尽缠绵的表明了帝妃之间的凄美爱情,似乎不亚于唐明皇与杨贵妃之恋。雪樵主人的《昭君传》(又名《双凤奇缘》)似乎觉得马致远的故事过于凄凉,也过于平淡,便不甘寂寞地续写了一曲昭君之妹赛昭君应其姐之遗愿入宫为后,借助仙法先后诛灭南北匈奴,帮助汉朝一统天下的奇人异事 (3)

就这样,随着历史的演变,一桩本属于两国人民乐见其成的美满姻缘,似乎成了罪恶的源头,而原本为了自己的自由与幸福做出了别样选择的昭君,似乎也随着历史演变成为了历史怨妇的“杰出代表”,更成了文人墨客玩弄文字游戏的载体,背负着文人千秋的哀怨,承载着墨客万世的坎坷。

(二)千古的佳人,万古的流芳

但昭君的传奇与典故,却在曹禺先生的笔下有了初步的还原。曹先生笔下的昭君是一个纯洁、美丽、善良的形象。虽然相较于前两个阶段创作的个性人物,昭君的形象已然不是那么的极具魔性,因此,一旦与曹禺笔下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乱伦者-繁漪、交际花-陈白露、偷情者-花金子、第三者-愫芳[4]等极具反抗精神但最终被时代所吞噬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相比,昭君就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巾帼英雄,有完美的外部形体,有金子般的内心灵魂,有孔明一样的智慧,更有赵子龙般勇敢的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但如果不是因为昭君拥有如此多美好的特质,她又怎能在传承千古的史书上留下最精彩的一笔?有诗赞曰:大漠狼烟长,胡儿弓马强。卫霍生其时,万骑卷平岗。干戈化玉帛,天赐玉娇娘。世人叹青冢,一女定边疆。由此可见,曹禺先生所做的只是把本该属于昭君的东西还原给我们看而已。

新中国创建者之一的国家副主席董必武,更是为王昭君题写了一首七绝,此诗对历史的昭君作了总结性的评价,也对昭君的思想、见识、行动作了拔乱反正

的赞颂。诗为:“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从此,王昭君一抹满脸的泪水和愁云,以一个愉悦的民族的和睦使者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的愿望。

《王昭君》跨越千年的自由之呼唤

作家笔下的文学形象应该是作家人生理念的载体,更多的是散发着作为人的生命气息!曹先生笔下的的王昭君,在面对命运的作弄时选择了迎面直击,通过对自由别样的理解与诠释,展示了昭君——作为一个和亲女人的独特生命体验:在逆境中重生,于绝境中探索生命的别样真谛!让人们聆听到了中国女性被压抑、尘封了千年的生命之呐喊!

我们不能说历代的文人墨客对昭君解读有着怎样的亵渎,只能说:昭君作为一个历史形象,在不同的时代记录着不同的历史事实,承载着不同的时代使命。现在我们无法去追究历史的真伪,但昭君的这种对自由的追求,对命运的别样反抗将带领我们对生活有了更好的认识与抗争;当生活无法改变,当命运无法抗拒时,那么我们就借助命运之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昭君,作为历史上抗争命运,赢得自由美好生活的另类巾帼英雄形象,将永远歌唱着属于所有与命运抗争的女性的生命之歌,在历史的舞台上翻飞、飘荡!

参考文献:

[1]刘传霞.20世纪中国文学叙事中的王昭君[J].湖北社会科学[M].湖北社会科学杂志社,2004: 10

[2]王华玲.命运的悲歌——曹禺笔下女性命运悲剧探析[J].安徽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M].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2010

[3]雪樵主人.昭君传[A].春风文艺出版社

[4]宋建军.男权世界的女性悲剧——试论曹禺作品的女性形象[J] .现代语文[M] .现代语文杂志社,2008

感谢辞

这篇论文是我在指导老师尚钊教授的多次指导与批评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到结构安排,再到句子的通达、文章的整体运作,都凝聚了她大量的心血。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尚老师不辞辛劳,多次与我就论文中许多核心问题作深入细致地探讨与点评,给我提出许多切实可行的指导性建议,并细心全面地修改了我的论文。尚老师这种一丝不苟的负责精神,使我深受感动与启发。

在此,请允许我向尊敬的尚老师表示真挚的谢意!同时还要感谢宿舍好友在我完成论文期间,对我的真切关心和帮助,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