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知识简版

钧瓷知识简版
钧瓷知识简版

钧瓷基础知识

什么是陶?

陶器是指胎体烧结程度差,结构不致密,断面粗糙而无光泽,机械强度较低,吸水率大,敲击时声音沉浊的制品。

什么是瓷?

(2)瓷器的瓷胎已烧结,基本不吸水,胎体致密坚硬,釉层透明有光泽,无剥釉现象。

陶器和瓷器的主要差别

(1)原料不同。陶器:就地获取的易熔黏土,即陶土。瓷器:耐火度较高的黏土,即瓷土。

(2)烧成温度不同。陶器:一般为850°-1150°;瓷器:一般为1250°-1380°。

为什么说钧瓷属青瓷系列?

1、青瓷是母亲瓷。在宋代以前,青瓷是我国陶瓷生产中的主流,各地名窑基本都以烧青瓷为主。所有的釉色瓷都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从钧瓷胎釉所用原料和工艺方法来比较,人们都能看到青瓷的身影。早期的宋钧釉色就是以蛋白石光泽的青釉为基调,以氧化铁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焙烧,呈现出天青、天蓝、月白、葱翠青等色彩。

颜色釉瓷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青瓷的出现,是窑工们在制瓷的原料中发现了铁元素的存在。在相同的烧制气氛下,随着铁元素的增加或减少,就会出现黒釉和白釉。钧窑成功创烧的铜红釉,被认为是中国制瓷史上的里程碑。景德镇至明代逐渐成为闻名全国的制瓷中心,以集大成的方式,将中国的色釉瓷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瓷器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决定瓷器颜色的因素非常复杂,不同的胎、釉原料、烧成温度、烧成时间、烧成气氛等都会影响瓷器的色泽。

钧瓷之名因何而来,为什么是因古钧台而非钧州得名?

从现有可查的资料来看,钧瓷之名最早出现在明代。出自明宣德三年(1428年)吕震等人编撰《宣德鼎彝谱》。钧窑是由明人命名的,明以后沿用此名。钧窑所产之瓷就是钧瓷。禹州夏有古钧台,钧瓷之名由此来。

钧台之名因何而来,其大致位置在哪里?

夏启把庆祝建国的地方叫做钧台,是把钧台看做与钧天(天帝居住的地方,天的中央)相对应的地方,是地的中心。现存的禹州古钧台遗址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在禹州市老城区内,禹州市一高南大门东侧。真正的钧台究竟建在哪里,至今还是个谜。

何谓宋代五大名窑?

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窑一词的出现,最早源自明宣德吕震编撰的《宣德鼎彝谱》一书。

钧窑与其他四大名窑的最大不同点是什么?

最大的不同,是在釉中加入了铜元素,创造性地烧出了五彩斑斓的窑变紫红色釉,开了铜红釉之先河。

何谓民窑?何谓官窑?

民窑是由民间创办并经营的瓷窑,产品多为日常生活用品。采用一般原料,做工粗细不等。

官窑是官办瓷窑,专为皇宫生产御用瓷器。从造型到釉色严格按照宫廷要求进行生产,在工艺上不惜成本,采用优质原料,精益求精。

官窑钧瓷与民窑钧瓷有何区别?

1、器型不同。

2、釉色不同。

3、工艺不同。

4、底部不同

宋钧官窑遗址是何时发现的,其意义是什么?

发现于1964年,于1974年发掘。

意义:不仅证明当年钧窑烧造规模大、产品质量好、艺术水平高,还解决了钧瓷始烧年代、钧瓷因何命名、北宋钧官窑的位置以及钧窑的烧制技术等诸多悬而未决的难题。

就整个陶瓷而言,钧瓷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一是创造性的烧造成功铜红釉;二是具有独特的乳浊效果。

什么是窑变?

瓷器在高温烧制过程中,由于器物的釉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和还原作用,开窑后得到的产品,在釉彩、釉质等方面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既很难说出原因又很难重复其结果的过程,称之为窑变。

造成窑变的原因是什么?

钧瓷之所以会出现窑变现象,与钧瓷使用独有的矿物原料、不同的胎质和造型、釉料的化学组成、釉料的加工、施釉工艺和烧成工艺等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什么是二液分相,其与钧瓷的乳浊效果有什么关系?

钧瓷的二液分相,是指液相中又分离出另一种液相。连续玻璃相(好比水)和球形小液滴孤立相(好比油滴)。孤立相小液滴对入射光有散射作用,故而使钧釉产生乳光。同时,由于钧瓷在烧成时温度和气氛不同,导致连续相中孤立相小液滴的尺寸大小和数量多少也在不断变化,反映在钧釉的外观上就是使钧釉有了多变的窑变效果。

钧瓷的发展经历过哪些重要的阶段?

1.唐五代的创烧时期。

2.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元符三年(1100)的民窑时期。

3.宋徽宗1101-1125年的官窑时期。

4.元代的发展时期。

5.清光绪初年至清末的复苏时期。

6.新中国成立--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恢复和发展时期。

7.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现在的发展和创新时期。

钧瓷是否在清末进入过宫廷,并有过一段短暂的辉煌?

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查阅和当时情况的分析,钧瓷清末进入宫廷一事不存在。一是禹州还不具备烧制精美钧瓷的实力。二是慈禧进行大规模的祝寿活动很不现实。三是故宫博物院没有记载和留存。

什么叫广钧、宜钧和景钧?

蓝和翠毛釉为多,色调浑厚凝重。

宜钧,江苏宜兴窑仿钧釉作品。宋代萌芽,明代逐渐发展,清代的精品开始进入宫廷。釉色精美,产品以花盆、花瓶、水盂为主。

景钧,江西景德镇窑仿钧釉作品。有两种,一种是景钧,另一种炉钧。景钧始于元代,盛于清雍乾年间。器物多系瓶、罐等陈设品,底刷芝麻酱色釉。炉钧始创于清雍正年间,盛行于雍、乾年间,以仿宜钧为旨,多以紫砂为胎,先高温素烧固胎,后在低温炉中第二次烧成。呈色典雅清新,多以红蓝相间,中杂清斑点、红斑点。

什么是炉钧,炉钧和卢钧是否一样?

炉钧,是指用窑炉烧制的钧瓷。最早称炉钧之名的,是景德镇仿烧的钧瓷,始创于清雍正年间,盛行于雍正、乾隆年间。

我们现在所说的炉钧,是神垕卢氏钧瓷世家卢振太、卢振中及振太之子等人创烧的一种釉色独特的钧瓷。在釉料中加入铜的成分,并用焦炭捂火还原的方法,在风箱窑炉中烧制出小件仿宋钧瓷。因创始人是卢氏家族,也称为卢钧。炉钧烧制分素烧和釉烧两次烧成。釉色温润古朴、浑厚内蕴,多以蓝、绿、红色调为主体。

“卢钧”是在继承光大宋钧,“炉钧”是在探索钧瓷的演变。

什么是钧窑大火蓝?

钧瓷的恢复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到了1958年,受大跃进影响,地方国营禹县瓷厂采用100立方米的专烧窑炉,在釉料中加入氧化钴为主要原料,并加入了适量的草兰,使烧釉面无论深浅浓淡均为蓝色,被后人称为大火蓝,也称为大窑蓝。

什么是钧瓷新工艺,为什么现在难以见其踪影?

新工艺是指以硼铅熔块做溶剂,在釉料中加入1%左右的碳化硅作为固定还原剂,用氧化焰高温一次烧成的方法,在隔焰式推板窑内批量生产。

消失的主要原因是后期生产量太大,缺少窑变的自然特征,钧瓷的艺术效果受到一定的限制。

为什么会有要想穷,烧钧红的民谣?

主要是因为钧红难烧。表现在三方面:一是配方的组合;二是烧制的原料;三是转火点的把握。

什么是铜口铁足和芝麻酱底?

1、铜口是指钧瓷产品口部的颜色,由于多呈褐黄色,似黄铜之色而得名。其形成与钧釉的脱口有关。

2、铁足是产品底部无釉处的颜色,由于多成酱褐色,色深似铁色而得名。其形成与钧瓷的胎质和烧成气氛有关。

3、芝麻酱底是指钧瓷产品底部类似芝麻酱色的一种护胎釉,也叫芝麻酱釉。这种釉起始于宋钧官窑,主要是为了掩盖产品底部大面积无釉的状况,使其美观。

什么时候世界上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瓷器?

东汉中晚期,以浙江宁绍平原一带的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釉瓷的烧制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发明瓷器的国家,从此世界上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瓷器。

钧瓷工艺

钧瓷要经过多少工序方可成器?

钧瓷生产从选料到烧成产品,一般需要经过如下八道大的工序:

1.加工:(1)选料。(2)把原材料进行必要的处理。(3)细磨。

2.造型:根据设计意图造出一定形状的模子,然后再用模型制坯,坯制成后和模子呈一样的形状。

3.制模:把造好型的模子翻制成模型。

4.成形:根据产品的种类和不同需要,一般成形有注浆成形、拉坯成形、脱坯成形等几种方法。

5.素烧:把经过成形后的精坯,不上釉先烧一次,温度在900℃~950℃,

6.上釉:把经过素烧后的素胎,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上釉,使素胎表面附着一层具有合适厚度的釉浆。

7.釉烧:经过上釉的釉坯,入窑进行烧成。温度一般在1280℃~1300℃。

8.检选:对烧成后的产品,进行检选和分级。

什么是倒焰窑?

烧窑时火焰燃烧后产生的热烟气喷升至窑顶没有出路,火焰便又转折朝下倒向窑底,并流经坯体间空隙,传热给坯体,然后通过吸火孔、烟道、烟囱排出窑外。这种窑由于火焰走势有一段自上而下的过程,故而称作倒焰窑

窑炉一般分几个部分?

窑炉有许多构造和样式,一般由窑室、燃烧室、排烟通道、窑门等部分组成

钧瓷造型成型有几种方法?

注浆成型:将泥浆注入多孔石膏模型内,借助于模型的吸水能力而形成坯体,坯体在模型内形成后,随着其继续脱水收缩硬化,坯体达到一定硬度。打开石膏模型,取出坯体即成毛坯。

手拉胚成型:在转动的轮盘上,用手工将可塑泥拉制成各种形状的坯体的方法。

脱坯成型:又称印坯,是将泥料拍打成泥片紧贴在模型的内壁而形成坯体, 待坯体脱水硬化后,把模型去掉,起出坯体即为毛坯。

徒手捏制成型:不依托模型,完全用手工制坯。有盘泥条、镶泥片、卷泥片、雕塑等多种手法。

钧瓷的造型分类有哪些?

钧瓷造型大致可分为三类:

1、传统器皿类。传统器皿类是自古至今较为正统的造型,它们大多以器皿类出现

2、人物和动物类。人物和动物类是新中国成立后借鉴南方的造型艺术逐步完善起来的。

3、异形钧艺类。上世纪80年代,陶艺家、教授来神垕镇创作时流传下来的一种异于传统的造型。

钧瓷的造型为何多为圆形?

先说使用功能。圆形器皿容量最大,不易碰损,用着非常顺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故造型多是圆形。

其次从制作工艺方面来说。圆形产品制作工艺简单,变形程度小,成品率比较高, 适宜大批量生产。

再次是人的审美观。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认为,圆形象征着圆满、周全、完美、深奥、广博和大度,又有包罗万象之意。

生产钧瓷的坯料主要有哪些?

钧瓷的坯用原料有塑性原料和脊性原料。所谓塑性原料,是指在器物胎体中起塑化和结合作用的一种

钧瓷坯泥所用的原料主要有哪些?

(1)软土。(2)黄矸土,即硬土。(3)碱石。(4)白土。(5)紫木节,也称黑毛土。(6)骨料。

钧瓷拉坯泥料有何特点?

拉坯和脱坯所用泥料称为可塑泥,它要求泥料可塑性好,不易开裂,易于拉坯和脱坯成形。

钧瓷注浆泥料有何特点?

注浆泥是一种悬浮泥浆,它要求有良好的流动性、稳定性和渗透性。

钧瓷不同造型所用泥料有哪些区别?

几种泥的根本区别在于注浆泥中加有电解质,而拉坯泥和脱坯泥没加电解质,钧瓷拉坯泥和脱坯泥用于中小件产品成形时,两者的化学组成相同,用于1米以上的大瓶时,脱坯泥中另外加有颗粒稍粗的骨料,这一点与拉坯泥有所区别。

钧瓷的胎质分几种?

钧瓷胎质细腻,致密坚固,按其断面的颜色,一般可分为灰、灰黑、灰白三种胎质。灰胎是钧瓷的基本胎色。

钧瓷的几种胎质哪种更好?

以灰胎为更好些,因为它最能代表钧瓷的固有特点。

钧瓷为何进行素烧?

钧瓷素烧有以下几种作用:

1、经过素烧,坯体内的有机物被氧化,水分逸出。

2、素烧后的坯体强度增大,利于施釉、装窑及转运操作。

3、素烧后的坯体气孔增加,吸水力增强,提高了吸釉能力,保证施釉的工艺质量要求。

4、素烧后,可对素胎再进行一次挑拣,把一次质量关。

什么是钧釉?

钧釉,是钧瓷制品坯胎表面的具有多种颜色、纹路、开片、乳光、图画等的一种艺术釉,主要特点是釉厚、乳浊、呈色复杂多变。

钧瓷窑变釉有哪些?

钧瓷窑变釉大体上有三类:一是窑变单色釉,二是窑变彩斑釉,三是窑变花釉。以窑变花釉的艺术性为最高,因为它最能代表钧瓷自然窑变的神韵。

钧釉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哪些?

钧釉的基本成分有: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锌、氧化钾、氧化钠、五氧化二磷、二氧化锡等。

钧釉的主要原料有哪些?

所用原料主要是各种天然矿石、人工制备原料和一些化工原料。天然矿石原料主要有长石、方解石、玛瑙石、滑石、铜矿石、铁矿石等,人工制备的原料有草木灰、牛骨灰等,化工原料主要有氧化铜、二氧化锡、氧化锌等。

钧瓷施釉的几种方法

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工艺,施釉方法主要有涮釉、浸釉、浇釉、刷釉和点釉。前四种方法用于钧瓷窑变单色釉和窑变花釉的上釉,后一种方法用于窑变彩斑釉的上釉。

钧瓷施釉的一般顺序

1.检选。把经过素烧需上釉的素胎全部检查一遍,剔除有缺陷的素胎。

2.清灰渣。把素胎内外的灰渣用工具清除干净,以防止釉面上出现渣粒,影响釉面质量。

3.上水。用海绵蘸水抹去素胎上的浮灰,以使上釉后胎釉结合牢固。

4.量浓度。根据上釉的工艺要求,量出釉的合适浓度。浓度是指釉浆的稀稠。

5.上釉。根据素胎器型的不同和上釉的工艺要求,分别用前述的不同方法进行施釉。

6.清足。上完釉后进行清足,把釉坯足底部不需要的釉清除干净。

7.上芝麻酱釉。灰白胎产品在上完釉后,还要在足底部露胎处刷上一层芝麻酱釉。

什么是匣钵?

匣钵俗称“笼盔”,是在气烧钧瓷窑出现以前广泛采用的一种由耐火材料制成的盛装和保护钧瓷产品的容器,其形状一般有圆筒形(装任意产品)、锅底形(装碗类产品)等。多在柴烧、煤烧钧瓷倒焰窑中使用。

匣钵的如何使用?

钧瓷釉坯装入匣钵时,要加垫饼,垫饼两面沾有耐火粉,里边和口部要刷上一层耐火涂料,以防止高温下相互黏结。同时匣钵外底部的中心部位要刷上一层特制涂料,防止底部落渣。釉坯放入匣钵后,还要注意扫净匣钵上的灰尘,作用也是预防产品落渣。

钧瓷釉烧分几个阶段?一共需要多少时间?

钧瓷的釉烧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最高温度一般在1280℃— 1300℃。下面以气烧窑为例进行说明第一阶段:氧化期(窑温至950℃)。用时一般在2—3个小时。

第二阶段:还原期(950℃— l250℃)。用时一般在8—9个小时。

第三阶段:弱还原期(1250℃)。用时一般在2个小时左右。

第四阶段:冷却期(烧成温度降至200℃)。用时2个小时。

综上所述,气烧窑从点火、烧成到开窑,总共约为15个小时。柴烧和煤烧由于升温过程和匣钵降温过程时间相对较长,所需总时间约为20多个小时。

什么是钧瓷烧成气氛?

一般来说,气氛有两种,一种是氧化,一种是还原。

所谓“氧化”就是得到氧,通俗地说,是将窑炉火门打开,有充分的氧气进去。窑内空气供给充分,燃料完全燃烧。

“还原”就是失去氧。将窑炉火门关起,闷火,就叫还原气氛。窑内空气供给不充分,燃料燃烧不完全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气氛。

气氛和焰性

氧化焰是燃料完全燃烧,燃烧气体中有多余氧存在的一种火焰。这种火焰温度高,焰短且热冲击力大。

还原焰是燃料燃烧不充分,燃烧气体中具有一定量的一氧化碳等不完全燃烧产物存在的一种火焰。这种火焰温度低,焰长且热冲击力小。

中性焰,即燃料完全燃烧,燃烧气体中无多余氧气,也无残存可燃物的一种火焰。这种火焰的长短及热冲击力介于氧化焰和还原焰之间,但其温度却是最高的。

为何烧成是钧瓷制作中最关键的环节?

烧成阶段对气氛、温度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气氛过轻、过重都不行,温度过高、过低也不行。加上气候、燃料质量等因素的影响,每窑的烧成结果都难以预料,烧制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造成许多废品。另外,一些产品缺陷在烧成后才能显现出来,还有一些缺陷的形成也与烧成工序密不可分。

什么是窑变?

所谓窑变,是指瓷器在高温烧制过程中,由于器物的釉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开窑后得到的产品,在釉彩等方面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很难说出原因又很难重复其结果者,称之为窑变。

钧瓷窑变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钧瓷之所以会出现窑变现象,与钧瓷使用独有的矿物原料、不同的胎质和造型、釉料的化学组成、釉料的加工、施釉工艺和烧成工艺等均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钧瓷的工艺缺陷有哪些?

按照成品质量来分析,主要缺陷有变形、釉泡、坯泡、熔洞、棕眼、粘足、催青、流足、粘疤、缺釉、落渣、釉渣、生烧等。

为何有“钧不盈尺”一说?

“钧不盈尺”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成型工艺的限制。二是烧成工艺的限制。另外,钧瓷器物在古代多为把玩观赏品,做得太大易粗糙,便失去了精美感。

钧瓷底款处理的几种方式?

钧瓷底款的处理,从宋至今大致有如下几种方式:

1、用尖锐工具直接在坯胎底部刻画,为产品烧成之前刻制,属阴文。

2、在坯体还有一定湿度时,把姓名印章盖在坯体底部,印文压入坯体内,多为阴文,印面有凸凹感,底部无釉。

3、把姓名印章印在泥上,然后再把有印文的泥片粘贴在坯的底部,凸起于坯体之上,使印面有凸凹感。

4、用橡皮章蘸颜料或用颜料贴花纸直接印在坯体底部,烧成后为黑色或蓝色,印面平,没有凸凹感,底部无釉。

5、用橡皮章蘸颜料印在芝麻酱底釉上,烧成后多为黑色,印面平,没有凸凹感,底部有釉(即芝麻酱釉)。

6、成瓷后刻。

钧瓷足部处理的几种方式?

钧瓷的足部处理大致分3种:满釉处理、铁足处理、本色处理。

满釉处理:满釉处理是一种完整的施釉工艺,烧制成成品后,外观整体一致。

铁足处理:通常采用一种酱色釉护足,该釉性质稳定,不流动,不与匣钵黏结,且呈现一种铁黑色,故称铁足处理。

本色处理:即不在圈足部施釉,不施装饰的酱色釉而直接烧成的工艺。

为何开片形成于烧成以后?

只有当冷却到200℃以下时,开片才会产生。一方面是由于釉的收缩量超过了胎,另一方面釉已完全硬化,弹性越来越小,釉受的张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并超过釉本身的抗张强度时,釉才产生开裂。

神垕溯源

神垕之名是怎么来的?

神垕镇位于河南省禹州市西南部30公里处,古称神垕店,明代开始称镇,属鸿畅都凌锦里管辖,清又归属文风里,后设神垕镇。《辞海》中的“垕”字只有一种解释:专为地名所设,即中国神垕。神垕之名的相关传说,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神垕历史的厚重和久远。

神垕的“垕”字有哪些有趣的传说?

神垕的“垕”字,流传有四次受到皇封的有趣传说:唐宣宗、宋徽宗、南宋高宗赵构、清朝慈禧太后。皇封的故事多带有演绎和攀附的色彩,但却真实反映了钧瓷在历史长河中的影响力

为什么神垕镇能成为钧瓷生产的母地?

神垕享誉“钧都”美称,并成为钧瓷生产的母地,得益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制瓷历史。神垕艺人创新陶瓷色彩表达形式,率先将铜元素施入釉料,创烧出一种新的窑变万彩的钧瓷

神垕伯灵翁庙敬的窑神是谁?他对钧瓷有什么贡献?

伯灵翁,据说是管工艺的神,被历代神垕制陶者尊为烧炭之祖,窑神庙的建立与神垕钧瓷的烧造历史有关。

神垕标志《火?凤凰》、标志雕塑《浴火凤凰》各有什么寓意?

《火?凤凰》、《浴火凤凰》源于凤凰浴火涅槃、绚丽重生的美丽而吉祥的传说,看到这些图案,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窑火凝奇珍的火红艳丽,丹凤拥宝瓶的壮美场景

神垕古玩城为何被誉为中原潘家园?

建在原钧瓷一厂厂区内的古玩城,位于镇区南部,南依环城路,北接驺虞桥,一其大,二是其多。还有以仿古瓷为主的古玩一条街。

神垕镇的特色定位和发展目标是什么?

既是钧瓷之都,又是千年古镇,这独一无二的资源和财富,是神垕发展的特色和定位。围绕这一定位,当地政府以禹州市跻身全省首批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为契机,提出要将神垕镇打造成媲美“江南周庄”的北方古镇

钧瓷大事件

1、钧瓷最早有记载的走出国门是1914年,美国为庆祝巴拿马运河开航,在旧金山举办万国商品赛会。

2、新中国成立后的钧瓷销往国外是在1956年。1956年,禹县神垕第一瓷窑生产合作社成功烧制了仿宋钧瓷后,销往日本、印度、德国、法国等36个国家和地区,价值10万多元。

3、1993年上半年,研究所根据宋代双火膛窑柴烧钧瓷和当代倒焰窑煤烧钧瓷的原理,建成了24立方米液化气钧瓷窑,于1994年3月烧制成功,这种用液化气烧造钧瓷的工艺称为钧瓷液化气烧造工艺。

意义:钧瓷由液化气烧造成功,是钧瓷烧造史上的一次革命,它结束了柴烧、煤烧钧瓷1000多年的历

低、难出精品等各方面愈来愈显现出较为明显的优势。

4、1996年,11月19日至11月24日,中国钧瓷艺术国际研讨会暨钧瓷珍品展在香港文化中心拉开帷幕。

5、“豫象送宝”是一对高度为1997毫米的钧瓷大花瓶,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为迎接香港回归送给香港特区政府的贺礼。寓意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母亲怀抱。

6、1997年6月17日至6月30日,中国钧窑珍品展在日本东京日中友好会馆美术馆隆重举行是庆祝中日两国政府恢复邦交正常化25周年之际。

7、1999年4月8日,国家邮政局在国内外正式发行一套由王虎鸣设计的《中国陶瓷——钧窑瓷器》邮票,分别为出戟尊(北宋)、紫红釉花盆(北宋)双耳炉(元代)、连座瓶(元代)。

8、2005年中国禹州从11月23日至11月25日召开了为期两天的钧窑学术研讨会”。

9、柴烧技术在2004年由星航钧窑最先恢复,随后晋家钧窑及禹州市钧瓷研究所也恢复成功。

钧瓷鉴赏

为什么说钧瓷始于唐?

由于宋代有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瓷之说,人们一般认为钧瓷是宋代的产物。其实,钧瓷孕育和出生在唐代,是在宋代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度,花釉瓷就是我们泛指的唐钧。唐代花瓷的出现,为钧窑的兴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唐钧的概念,目前在陶瓷界仍有争议。

唐代钧瓷有哪些特征?

唐钧最早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唐墓的发掘,一批窑变花注子、罐等器物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唐钧以黑釉上泼斑、爆彩为显著特点,唐钧造型多为器皿类,以实用功能为主。

宋代钧瓷有哪些特征?

宋代钧瓷的造型官窑以陈设瓷居多,民窑以实用瓷为主,宋代钧釉釉层较厚,釉质莹润,层次感强,釉质较细,呈乳浊状,官钧的工艺成就无论是造型或釉色均高于民窑产品。

金代钧瓷的特征有哪些?

在过去相当一段时期,我们很少提及金代钧瓷,这是由于历史文献有关金代钧瓷的记载相对较少,实物资料所见不多的缘故,金代钧瓷继承了宋代的烧制技术,但为降低成本适应民间日常生活所需,对选料和工艺追求不严,致使大多产品不太精细。除少数精品外,产品整体比宋代逊色。

元代钧瓷有哪些特征?

元代是钧瓷烧制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钧瓷的兴起虽盛于北宋,但以禹州为中心,形成一个庞大的窑系,却是在元代,元代的钧瓷器物多为民间日常用品,以盘、碗、碟、罐之类居多,还有少量的执壶、枕、梅瓶、高足杯、三足炉等,元代属少数民族统治,其粗犷豪放的文化背景,使元钧的造型普遍显得硕大粗犷,胎厚体重,釉色以天蓝、月白居多。

明代禹州钧瓷是否断烧?其原因是什么?

明代禹州钧瓷是否断烧,一直为陶瓷界所关注。因为,此问题颇显得扑朔迷离,明代末年仍有少数工匠在摸索和仿制钧瓷,但和窑变钧釉有较大区别,在北方钧瓷日趋衰退的情况下,南方诸多窑口仿钧之风日盛

清代末年与民国时期的钧瓷有什么特征?

清末至民国时期的现状,使钧瓷的发展举步维艰。因此,釉色和造型都无大的发展,在工艺操作上,仍以手工为主,拉坯、雕刻、捏形,鲜有胎模,整体作品厚重、坚实。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钧瓷是如何恢复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钧瓷恢复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大致分为两段。一是从1955年至1958年,初步揭开了钧瓷窑变的成色机理。二是1962年至1965年,钧瓷新产品的器型、胎质、釉色达到了宋钧标准,并有所创新和发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钧瓷有哪些特征?

当年的造型主要以仿古为主,并有一些创新,釉色因烧成方式不同大致分为三类

为什么说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新中国的钧官窑时期?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钧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有学者称之为是新中国的钧官窑时期,这一时期的钧瓷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工艺较为规范,釉色更富神韵;创新能力增强,造型不断丰富;注重品牌建设,影响日益扩大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钧瓷有哪些特点?

这一时期的钧瓷成型以注浆件为主,全部采用煤烧,产品工艺精细,色泽自然丰富,达到或超过了宋钧官窑水平。

20世纪90年代以后钧瓷的发展呈现什么特点?

经过多年的市场洗礼,钧瓷界逐步形成了以孔家钧窑、荣昌钧瓷坊、金堂钧窑、神州钧窑等为龙头的近百家民营窑口,钧瓷呈现出以液化气烧成方式为主,煤烧、柴烧多种烧成方式并存的格局,随着一波接一波的市场运作,“黄金有价钧无价”这一流传千年的俗语,在市场的热捧中成为现实。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钧瓷有什么特征?

钧瓷呈现出造型丰富新颖、烧成方式多样、釉色异彩纷呈的特点,在造型和釉色不断改进的同时,还出现了专门仿制宋钧、元钧的窑口。

怎样认识钧瓷的开片现象?

对于钧瓷,包括其他艺术陶瓷,开片是审美的一个组成部分,钧瓷釉面产生开片的基本原因是胎与釉不相匹配而造成的。

为什么钧瓷的开片产生于烧成之后?

在烧成时釉都不会产生纹片,这是由于在低温阶段釉层一般不会开裂,即使偶尔产生开裂,也会在烧成后期被具有一定流动性的釉所填平,只有当冷却到200℃以下时,开片才会产生。

常见的钧瓷开片纹路有哪些?

过去,古董商们按裂纹大小、深浅、疏密和形状,给开片取了许多有意思的名字,常见的开片纹路有冰裂纹、百圾碎、鱼子纹、珍珠点、牛毛纹、蜘蛛网纹、袈裟纹、叶脉纹等。

钧瓷的“八美”指的是什么?

一件钧瓷的产生过程,就是钧瓷之美的凸现过程,集难之美、独之美、形之美、玉之美、纹之美、音

鉴赏钧瓷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要读懂钧瓷,需具备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条件,鉴赏钧瓷,在传统鉴赏方法的基础上,还要结合现代的审美观念。

常有“钧汝不分”一说,钧瓷和汝瓷真的不分吗?

收藏界在釉色上针对古瓷而言,如今在釉料成分上、施釉的薄厚上,烧制工艺、温度上有明显区别。

钧瓷收藏

当代钧瓷价格如何评估:

决定下六个方面:一、生产时期、二、质量品相、三、作者名气、四、作品背景、五、尺寸大小、六、烧制难易。

投资钧瓷升值空间大的原因:

①、钧瓷出身高贵,具有皇家血统;

②、钧瓷变幻莫测,神秘难以复制;

③、钧瓷烧制复杂,精品极为难得;

④、目前大师的作品价格普遍偏低,未来升值空间大;

⑤、大师们初步开始进行市场运作,未来提价空间高;

⑥、大师团队正在逐步形成,目前介入时机恰当。

购买钧瓷的挑选步骤:

一、看工艺质量、二、看作品的釉面变化。三、听作品的声音。四、市场价格心中有数。五、慎重选择购买名家作品。

有关钧瓷记载的文献资料:

第一部介绍钧瓷的专著由晋佩章大师编著的《钧窑史话》,以苗锡锦主编的《钧瓷志》标志着钧瓷知识的普及。李争鸣主编的《当代钧瓷名家》及《追根求源话钧瓷》可谓学习钧瓷、了解钧瓷大师的教科书。

柴烧、煤烧及气烧的主要特点:

柴烧和煤烧工艺复杂,劳动量大且要求烧成工经验丰富。柴烧釉面温润柔和、煤烧釉面厚重深沉,气烧火焰气氛容易掌控,釉色艳丽丰富。

刘富安和晋佩章两位大师作品特点:

刘富安是钧瓷界第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造型规整,简洁大气(以古典造型为多),手拉坯线条流畅,大气而修长、仿古,有灵气。釉色浑厚、色彩丰富,很有层次感和流动感。

晋佩章是钧瓷界第一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作品造型古朴、精练粗犷、典雅端庄,线条流畅,崇尚自然。釉彩风格独树一帜,研究出多种釉方:如钧瓷新花釉、炉钧釉等。

“寒鸦归林”挂盘的由来:

1983年9月钧瓷二厂参加中美术馆钧瓷展览,姚雪垠为该厂挂盘题名、并题诗:“出窑一幅元人画,

古今钧瓷的分界及鉴定:

以1911年划界,即1911年以前烧制的钧瓷谓古钧瓷,1911年以后的为现代钧瓷。、古钧瓷鉴定的方法包括科学鉴定(热释光鉴定法)和经验鉴定(看造型、看工艺、看釉色、看底足)。

热释光鉴定:

指的是某件物体在一定情况下,被加热到100℃—500℃而变得红热后,所能发出的可见光。烧制的年代越久远,积聚的热释光就越多。缺陷:一是这种方法要在器物上钻孔以取出少量标本,极易损害器物,二是对那些受到过暴晒、加热等干扰的器物不太适用,三是该项鉴定还存在一些测试误差(10%)。

钧瓷款式起始时间及类型:

钧瓷的款识在宋代就开始出现,大致有以下几个类型:一是表明同类器型的大小、年代和钧瓷存放的地点。二是表明制瓷的艺人和烧造的窑口。三是表明某类作品记录的某个事件。

宋钧官窑址博物馆

是目前国内最大,以钧瓷收藏、展示为主的专业类博物馆。主要以介绍钧瓷从远古到现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史。

钧瓷鉴赏

钧瓷的鉴赏 钧瓷的外观:外六相 一般来说,对于钧瓷价格最具影响的是钧瓷的品相,它包括质量等级标准和对钧瓷艺术鉴赏。 人们鉴赏钧瓷,首先是从外相(即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清的有形器物)开始的,“外六相”是指钧瓷外部的型、质、声、色、纹、境六个方面。现简述如下,作为钧瓷爱好者鉴赏和挑选钧瓷的参考。而且钧瓷的内涵我们可以用“内六品”来概括,“内六品”指的是钧瓷的内涵,即钧瓷的意境,这是引导人们欣赏钧瓷的另一种方式。对钧瓷意境的理解需要人们用心去领会,这与个人对美的理解、对钧瓷的感悟的深浅密切相关。 外六相: 型:即钧瓷的造型。型就是样式,是钧瓷“外六相”的第一相,也是钧瓷艺术品的基础相,钧瓷艺术品的所有品相都以型为载体进行表现,它就象人的身体一样,没有身体就没有生命。所以,鉴赏钧瓷艺术第一就是鉴赏它的造型。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造型准确、不变形;二是造型独特,有一定的寓意。 质:即钧瓷的体质。钧瓷体质包括胎质和釉质,胎质分粗胎、细胎、泥胎、石胎、土胎、砂胎、白胎、黑胎、灰胎(深灰、浅灰)、红胎、油胎等。釉质则有乳光釉、亮光釉、亚光釉、无光釉、厚釉、薄釉、玻璃釉、毛孔釉、蜡光釉、石光釉、纹片釉、开片釉、橘皮釉等。 音:即轻叩柔击钧瓷发出的声音和钧瓷开片的声音。陶瓷的声音美古已有之,古代的陶甑、陶磬都是作为乐器使用的。优质钧瓷由于胎质坚硬,轻叩柔击会发出悦耳之声。再有钧瓷釉面的开片之声历来都作为钧瓷的审美因素之一。 色:即钧瓷的色泽。钧瓷的色泽包括色彩和光泽,就是通常说的色泽。钧瓷震撼人的美感效应,赏玩效应,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钧瓷千变万化的窑变釉色与光泽。钧瓷发展至今,其比较典型的釉色有青、蓝、紫、红、黄、绿、黑、白八色。青有天青、豆青、梨青、粉青、靛青、玉翠青、葱翠青、梅子青;蓝有天蓝、湖蓝、粉蓝、宝石蓝、孔雀蓝;紫有玫瑰紫、葡萄紫、乳紫、丁香紫;红有鸡血红、朱砂红、玫瑰红、海棠红、柿叶红、石榴红、粉红、桃红、胭脂红、枣红、橘红、矾红;黄有铜黄、米黄、甘草黄、麦芽黄、鱼子黄、象牙黄、淡黄、茶叶末黄、褐黄;绿有鹦哥绿、瓜皮绿、果绿、铜绿、孔雀绿;黑有墨彩、黑彩、乌金、古铜、墨褐、铁棕;白有月白、鱼肚白、牙白、玉白等。 纹:即钧瓷的釉面所产生的纹理。钧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釉面易形成奇美的纹理,也叫纹路。钧瓷特殊的釉料和独特的烧造工艺,促成釉面

小说鉴赏的基本常识

小说的基本常识 (一)小说的基本常识 1、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2、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包括:语言描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3、小说中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4、小说的叙述方式包括顺叙、倒叙、插叙等。 (二)小说的特点 1、完整的故事情节 2、鲜明的人物形象 3、典型的环境 4、深刻的主题 5、精巧的构思 (三)高考命题要点 1.把握故事情节 2.揣摩人物形象 3.注意环境描写 4.概括主题内容 5.品味语言特色 6.分析写作技巧 一、小说情节的把握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一)高考中有关小说情节的命题指向 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或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2、对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进行分析; 3、对情节的高潮部分或结尾部分作用的理解; 4、小说在叙述故事情节过程中顺叙、倒叙、插叙等方法的使用; 5、哪一个情节最吸引你; 6、情节的合理性探究。(二)小说中情节的作用 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4、照应前文; 5、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6、刻画人物性格; 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三)情节安排的方式及作用 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3、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4、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5、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小说因素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故乡》中的“我”等。 (四)分析小说情节的入手方式: 1、抓住场面; 2、寻找线索; 3、理清小说的结构。 (五)分析小说情节时的注意事项 1、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2、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六)情节安排的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美术鉴赏常识知识点汇总NO.10

美术专业理论知识 (1)透视 最初研究透视是采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将所见景物准确描画在这块平面上,即成该景物的透视图。后遂将在平面画幅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学称为透视学。这里所说的透视指的是西方绘画中的“焦点透视”,而中国绘画则使用“散点透视”的方法。中国画的画家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特定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凡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这种透视方法,叫做散点透视,也叫移动视点。中国山水画能够表现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正是运用这种独特的透视法的结果。 焦点透视大体上又可分为平行透视和成交透视。以一个六面体的位置为参照,如果画面中立方体有一个面与纸面平行,这种透视方式就叫做平行透视,由于透视法遵循近大远小的原则,延长平行透视画面中立方体倾斜的线条后,会有一个消失点(灭点),因此,平行透视又叫做一点透视;如果画面中的立方体的六个面中,每个面都是与纸面成夹角的,这种透视方式叫做成角透视,延长成角透视画面中立方体倾斜的线条后,会有两个消失点(灭点),因此,成角透视又叫做两点透视。 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代表画者眼睛所在的高度。在透视图中,通过消失点画一条水平的直线,即为该作品的视平线。 (2)色彩 色相:色彩所呈现的质的面貌,是色彩彼此之间相互区别的标志 明度:颜色的亮度,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明度,例如黄色就比蓝色的明度高。 纯度:通常是指色彩的鲜艳度,也称饱和度。 (3)构图 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称为构图。 构图根据视点的高低不同,可分为:仰视构图、平视构图、俯视构图。 构图根据画面的总体构架可分为:三角形(金字塔形)构图、S形构图、倒三角形(V

钧瓷的价值观

“官钧”年代之争并未影响收藏行情 以鼓钉洗、花盆、出戟尊等为代表的“官钧”陈设瓷,究竟是宋代还是金元,或者是元末明初、明早期烧造,引发了研究人士的广泛讨论。 上海博物馆利用“前剂量饱和指数法测定瓷器热释光年代技术”测试的结果表明,这类瓷器烧制年代距今约660年至630年,也就是大致在1340年至1370年左右,其时在元末明初。热释光测定年代误差一般为5%,也就是说这批标本烧制的下限最晚可能到15世纪初。 陈设类“官钧”瓷器烧制年代为“元末明初”或“明早期”之说,逐渐被拍卖界人士接受。2008年4月香港苏富比上拍乐山堂收藏钧窑天青釉仰钟式花盆,被定为15世纪初即明代产品。这件高22、口径28.2厘米的陈设类“官钧”瓷器精品底刻“二”字款,意味着其尺寸仅次于“一”字款器物,最终拍得3952.75万港币。花盆原为戴福保收藏,1985年由香港苏富比春拍以121万港币释出。 今年3月8日,苏富比中国瓷器及工艺部国际主管仇国仕接受本刊专访时指出,“学者对陈设类钧窑瓷器标本的年代界定,的确影响了苏富比对这类瓷器的断代。以前被认为是宋代的钧瓷,现在多数定为明早期。但是,年代的界定并未影响到这类瓷器的价格,行情没有因此而波动。原因是宋代钧瓷精品数量稀少,品质较高、传承有绪者珍罕。明早期是中国瓷器生产的黄金时代,不乏艺术精品,艺术性和价格都不会低于宋代制品。” 3月10日,据江西省博物馆彭明瀚先生介绍,江西境内曾经发现一座南宋淳熙二年的文人纪年墓,出土砚台、小型瓷香炉,以及一件钧窑小碗。很显然这件小碗也是墓主的生前玩赏物,并非日用器。 钧窑是宋代至明早期北方重要窑系,延续时间长,必定会受到各时代其他窑系,特别河南境内窑系的影响,不可能在宋代只烧造盘、碗类的圆器,而无陈设器。学者将以花瓶、花盆、盆托为代表的形体较大的钧瓷归为陈设器、花器,认为多数被用于陈设玩赏、种植菖蒲等奇花异草。事实是否如此,尚有等更多的考古发掘资料证明。 钧瓷欧美市场存量大 据文献记载,最晚到明代嘉靖万历时期,钧瓷已经流行于文人阶层。张应文《清秘藏》记载:“均州窑,红若胭脂为最,青若葱翠色,紫若墨色者次之,纯而底有一、二数目字号者佳,其杂色者无足取。”文震亨《长物志》也推“均州窑,色如胭脂为上,青若葱翠,紫若墨色者次之,杂色者不贵。”显然,这一时期的文人更推重钧红釉瓷器。 清宫广收传世钧瓷名品,但乾隆帝难辨钧瓷、汝瓷、柴窑瓷器(早期确实有钧汝不分之说),指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钧窑天蓝长方枕为紫窑瓷器,1764年在枕底刻《咏紫窑枕》御制诗;指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钧天青釉紫斑釉如意枕为汝窑瓷,1776年在枕底刻《咏汝窑瓷枕》御制诗。两件瓷枕原收藏于清宫重华宫,台北故宫专家将两件瓷枕的时代定为金元产品(台北故宫博物院《得佳趣——乾隆皇帝的陶瓷品味》,2012年版,第140-143页)。至少到乾隆时期,人们对钧瓷的认知、断代都非常模糊。

钧瓷题记

钧瓷题记 根据现有资料记载共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大”、“奉华”、“圣符”、“省符”、“元祐七年(1029)高天顺制”、“绍圣二年(1095)五月□命望道□敬造社长刘造于钧州高天祥题”等。 “一”到“十”的数字码题记分为后刻和先刻,后刻者多为清代。大部分为1974年(今钧瓷研究所院)和2004年(原制药厂院)钧台窑范围内出土,从“一”至“十”代表着同类器物中器型的由大到小。1974年出土的器物题记大多刻于器底,2004年出土的器物题记大都刻于足子内侧。 “大”字款题记为2004年出土(原制药厂院),刻于器物底部和足子内侧的都有。 “奉华”款题记,多为传闻,仅供参考。相关钧瓷书籍中虽有记载,据考证为相互引用,均没有实物为证,需进一步商榷。另据考证“奉华”是南宋时期宫廷堂名。 “圣符”款题记,在1964年政府组织的钧瓷史调查中确有其事,当时因“圣”字歪草,调查组成员和禹州古董商王梦兰共同商议推测为“祥符”之误。 “省符”款题记书载亦出自王梦兰之述,这些资料有待进一步考证。笔者于2007年7月在钧台窑范围内的文家拐工地收集到肩部书有“省符”款的白釉梅瓶标本两块,似乎可以从中映证此说,但不能确定前者之存在。目前“省符”款被考证为元代款记的材料相对较科学。 “元祐七年(1092)高天顺制”,为1962年地方国营禹县神后瓷厂建电厂时出土,后佚失。 “绍圣二年(1095)五月□命望道□敬造社长刘造于钧州高天祥题”款记是1946年11月8日著名历史学家付振伦先生同李鸿庆游于北京古玩店所见,实为可靠。但绍圣二年(1905)时禹州行政地名应为“阳翟”,“钧州”是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始称,这样似乎前后矛盾。如果此款记和器物没有疑问的前提下,“钧州”应为当时阳翟的区域名,相当于今天的乡、镇或地方上习惯的俗称,只有这样推测更为合理。 另外与宋代钧瓷题记相关的文字款记有“宣和元宝”和“崇宁四年”钱范两例。一为1974年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发掘,背面有“祟宁年制”字样;二为民国十五年禹州魏姓挖得,来于民间提供资料,上有“祟宁四年”字样。另有来自王梦兰所述,为民国十一年所捡,亦没有记载钱范内容是什么?从古泉收藏研究“祟宁四年”决不为钱范内容,另需考证。

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

展,各地争相仿制,风靡一时,钧窑播火全国。元末明初,因战乱和灾荒,钧窑生产渐衰。明、清时期,制瓷中心南移,北方诸名 窑衰退,钧窑也基本停烧。清朝晚期,钧瓷复苏。到光绪三十年( 1904 年),神垕镇烧制钧瓷者已有 10 余家。民国年间,因战乱、灾荒频繁,钧瓷生产举步维艰。至民国三十一年( 1942 年)后,因大旱和政局混乱,艺人外流,钧瓷生产趋于停产状态。在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被做为国礼,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起源 钧瓷起源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那里地处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有“ 南山煤,西山釉,东山瓷土处处有” 之传说。据实践,生产钧瓷如果离开这些条件,在任何国家都不会成功。 特点 形式特点 钧窑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为“国之瑰宝”,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它 创造性地使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焰中烧出窑变铜红釉,并衍生出茄皮紫、海棠红、丁香紫、朱砂红、玫瑰紫、鸡血红等多种窑变色彩,宛如蔚蓝色的天空出现一片彩霞,五彩渗化,相映交辉。釉中的流纹更是形如流云,变化莫测,意境无穷。 钧窑瓷器釉色丰富多彩,彻底改变了以往青釉类瓷器的单调格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天然效果,恰似“月夜望星空,晖晕自然成”,这种丰富多彩的特点,为后来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尤其是钧红釉的烧制成功为元代的釉里红,明清时期著名的宝石红、祭红、郎窑红以及美人醉等新品种的烧成,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钧瓷以釉色美妙而著称,而它的完美造型更为钧瓷增光添彩,端庄浑厚的造型,简洁明朗的线条,更适于釉子的溢彩流动,经过高温还原气氛,使厚釉出现拉丝、沉积、结晶等变 化,呈现出类似兔毛的色线或蚯蚓走泥的痕迹,还有立体感的色点或针尖状的星点,纵横流淌的釉色组成各种奇异的画面,鬼斧神工又自然天成,随着人们丰富的想象而成为各种绝妙的自然景观,如高山云雾、峡谷飞瀑、星辰满天、翠竹生烟、节日礼花、浪激飞舟,令人叹为观止,拍案称奇,堪称国宝。 钧瓷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尤其北宋后期官钧瓷的制作,无论从造型设计、烧造工艺或品种、釉色、艺术风格、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

2019八年级美术上册 第16课《中原名瓷》教案1 人美版

中原名瓷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原名瓷的起源与发展、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掌握鉴赏瓷器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对比的直观教学法,层层推进的启发学生自己总结出本课的知识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乐于与同伴交流、探讨,并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欣赏,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在绘画能力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思维活跃,富有想象力、创造力,向往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表现出自己的个性。所以,本课作业:分析欣赏一件中原瓷器,设计绘制一件瓷器图样。学生基本上能完成,教师把重点放在对中原瓷器文化的了解、陶瓷基础知识的学习。 3重点难点 了解中原瓷器的艺术特点,掌握鉴赏瓷器的基本方法。 培养珍视艺术的思想情感,提高鉴赏瓷器作品的能力。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4.1.2学时重点 4.1.3学时难点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展示瓷器的图片,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出示课题) 1、以英文单词“China”汉语意思——中国、瓷器、陶器、陶瓷。 2、让学生了解中国是陶瓷的故乡,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活动2【讲授】新课展开 瓷器,是我国古代伟大发明之一,宋唐以后广泛流传于海外。瓷器独特的工艺,优美的造型,丰富的色彩,使它逐渐成为一种代表我国文化特色的标志。中原,是我国古代政治,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中原地区的瓷器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上 ,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北宋时期最负盛名的五大名窑有: 汝窑(河南宝丰) 钧窑(河南禹县) 哥窑(浙江龙泉) 官窑(河南开封) 定窑(河北曲阳) 其中三个在河南境内。 活动3【讲授】新课讲授 1、汝瓷欣赏

历代钧窑欣赏

“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历代钧窑欣赏 博山美术馆2018-06-12 16:18:12 唐均釉 冯先铭《中国陶瓷》一书中提到:“均瓷的烧制更可以追溯到唐代……”。但是唐代均窑在何处?唐均又是什么样?无人知晓。唐玄宗李隆基“赏其精美、喻起峻险、示其独秀、惊起易变”到底是不是指的是唐均釉,也有人质疑。现代有人收藏有“唐均釉”,描述其特征为“唐均皆为蓝色釉,同样是以釉面有蚯蚓走泥纹为特征。胎色深褐,胎体厚,饼式底,全裸釉,四周上部和下部各有怪兽贴在器壁上。这些器物大多为祭祀用品。”这种说法也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唐均釉还是一个迷。

在大英博物馆Room33,陈列着世界上收集最全、最精美、展览最丰富的中国瓷器,总共有1700多件展品,时间垮度从公元3世纪到20世纪,一些展品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件,它包括中国五大名窑中的全部:汝窑、官窑、钧窑、定窑和哥窑。 大英博物馆藏品中有不少钧窑、钧釉器物,逐步上一些供大家鉴赏学习。 北宋:

宋官钧烧造时间很短,大约在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年)。烧造品种丰富多样,但是烧造数量不是很多。 宋官钧器型基本上仿自古代青铜礼器,所以造型古朴典雅。宋官钧的胎质并不精细,通常泛出灰色,甚至褐色,但是胎质坚硬,叩之有金属声。施釉一般及底足,很少露胎。宋官钧为多次施釉,釉层较厚并且平静肥腻,有些情况下有流淌现象。宋官钧有五大特征:(1)蚯蚓走泥纹。宋官钧在上釉前为了避免瓷坯在高温烧造成破裂或变形,只用较低温度素烧坯体,以便于挂厚釉。釉层在干燥时或烧成初期发生干裂,后来在高温阶段又被粘度较低的部分釉质流入孔隙填补裂痕,出现不规则流动状的细线隐纹,如象蚯蚓在泥中游走,因此称为蚯蚓走泥纹。传世器形较大的器物无一例外有这种现象。

篆刻的基本常识

篆刻的基本常识 印章的内容很广,特征也因不同的印材而异,刻法也有种种术语,了解这些知识对于收藏和鉴赏都有很大用处。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些常识。 1.阴(白)文印、阳(朱)文印、阴阳间文印。印章上文字或图像有凹凸两种形体,四下的称阴文(又称雌字),反之称阳文。但古代的称法和现在正相反,因为古人是按照印章印在封泥上的印记来称阴阳文的,在封泥上呈现的阴文,在印章上却是阳文;在封泥上是阳文的,在印章上却是阴文。因此,为了避免误会,就把阴文称为白文,阳文称为朱文。有的印章中杂有白文朱文,就称“朱白间文印”。一般说来,古印中多为白大印,字体幽雅有古意,笔势壮健,转折处宜一气呵成。白文印字体一般肥而不失之于臃肿,瘦而不失之于枯槁,得心应手,妙在自然,最忌矫揉造作。朱文印始于六朝,盛行于唐宋,字体清雅,笔锋尽露,但笔迹不能粗、粗则显俗气。 2.铸印、凿印。金属印章,不论官私,一般是先雕泥范,然后用翻砂法或拔蜡法冶铸而成,这就称为“铸印”。古代印章大多是连印文一起铸成的。非金属印如玉石等,不能冶铸,只能用刀凿刻。也有金属印章先铸成形,然后凿刻印文的,一般称这种印为“凿印”。凿印有工整和粗劣之分,有官印因急于封拜,不待范铸而匆匆凿成应用、因而被称为“急就章”。 3.两面印、多面印、子母印。一面刻字,另一面刻姓名,或一面刻姓名,另一面刻职位称号,或一面刻姓名,另一面刻吉语、图像等,凡两面都刻有印文的则称为两面印。多面印即类推。两面印、多面印一般不能有印钮,只在中间凿一小孔以便穿带,所以又称“穿带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印章套在一起以便携带的称为“子母印”或“套印”。 4.名印、字印、名字合印、总印。古人认为印章是作为信用的象征,故把名印作为正印,字印作为闲印杂用。名印就是只刻姓名,一般只在名下加“印”、“印信”、“印章”、“之印”。“私印”等字样,而“氏”字与其他的闲字杂字都不用,用之则表示不敬。字印亦称表字印。汉晋时代的字印必连姓,后代或连或不连。字印一般只加“印”字或姓字,如“赵氏子昂”。姓名、字并刻为一印的称为“名字合印”。也有将籍贯、姓、名、字、号、官职等并刻一印的称为“总印”。

《钧瓷梅瓶》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钧瓷梅瓶 王吴军 柳随风在豫中地区的一个古镇上看到了一只钧瓷梅瓶,还附有一份鉴定证书,证明是北宋时期的钧瓷珍品。 这是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时,柳随风结婚才两年,女儿刚刚出生。现在,柳随风的女儿已经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了。柳随风因为单位里的一桩公事,出差到那个古镇。在这个古镇的一条小巷里,柳随风意外发现了一家古董商店,在这家古董商店不太整洁的橱窗里,他发现了这只淡红色的钧瓷梅瓶,感到异常惊奇,心想,要是能亲手拿着抚摸、欣赏一下,那该是一件多美的事情呀! 进去问这个钧瓷梅瓶的价钱,回答是五千元。 五千元!对于每月工资只有几百元的柳随风来说,这价钱实在是太高了。 “要是五百元嘛,倒是还可以……” “您别说玩笑话了。它可是非常古老的东西,是我们家一代代传下来的传家宝啊!” 柳随风一眼便看出来了,这位四十多岁的古董商店的店主人脾气很是执拗,即使让他在这个钧瓷梅瓶的价钱上减一分钱,他也是不会答应的。 说起来也许有点儿夸张吧,自从在那个古镇上见到那个钧瓷梅瓶

以后,直到如今,十年的时间里,柳随风简直像被那钧瓷梅瓶迷了心窍一般。他曾经先后十次借口单位里有公事跑到那个古镇,站在一旁尽情欣赏这个钧瓷梅瓶。他越看越是想买,然而,对于工资微薄的他来说,那个钧瓷梅瓶真的像是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一朵美丽的鲜花,只能看着,却很难拿到手里。 最近一次去古镇,那是在去年夏天,也是柳随风第十次看到那只钧瓷梅瓶。不管时间怎样流逝,那瓶依旧装饰在古董商店里的那个不太干净的橱窗里面,只是十年前五千元的价钱如今竟然涨到了十万元。店主说,这十年,这里遭到过一次非常剧烈的狂风暴雨的袭击,商店附近还发生了一次严重的火灾,即便在这样危险重重的时候,最先被抢救出来的总是这个钧瓷梅瓶。在狂风暴雨最激烈的时候,古董商店的店主说,他还专门把这个钧瓷梅瓶放在一座水泥防空洞里,在那里守着它过了三天三夜呢! 从去年夏天到现在的整整一年中,柳随风在生活中一直节衣缩食,还在业余时间找了两份工作去做,连旁人都觉得他实在是辛苦而可怜。这是由于柳随风已经暗暗下定了决心,他说什么也要从本来就非常拮据的生活开支中挤出十万元钱来。 为了古镇上的这只钧瓷梅瓶,柳随风的妻子连最便宜的雪花膏都舍不得买一瓶。他的女儿竟然连学校组织的郊游都不能去了。他自己也戒掉了烟酒,和同事之间的交际应酬之类的一切活动都给免掉了,为了能得到魂牵梦萦的钧瓷梅瓶,他什么都愿意牺牲。 柳随风好不容易凑了八万元钱,他又找亲戚朋友借了两万元,便

古陶瓷鉴赏与收藏定稿版

古陶瓷鉴赏与收藏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中国古陶瓷鉴赏与收藏 读书报告 专业:人力0801 学号:3080809012 姓名:丁雯云出自《陶瓷》中国文联出版社作者:王先岳主编:白庚胜陶瓷的发明点燃了人类的文明之光,标志着人类从此告别了蒙昧时代。我国原始社会的陶器分布非常广泛,最为集中的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陶器可分为灰陶,红陶,彩陶,黑陶,白陶,印纹硬陶等。陶艺的发展到明朝时,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时人描写其盛况曰“昼间白烟掩空,夜间红焰烧天”。清朝康,雍,乾三代是我国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 我国新时期时代陶器分布相当广泛,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北方地区急东南沿海等区域。其中,黄河,长江中上游等区域以彩陶闻名,下游地区以工艺精致的白陶和黑陶着称,东南沿海地区以印纹硬陶为代表,北方地区则以富有名族特色的造型称奇。 原始瓷是在制陶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考古证明,商代时就已经制成了瓷器。瓷器成熟于东汉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余年的历史,从我国陶瓷发展历史来说,两汉时期正值原始青瓷向成熟青瓷过渡的时期,至两晋时,原始瓷已经基本淘汰而完成了历史性的转变。 我国陶瓷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造型十分丰富,鲜明的体现出生产时代的制造技术,社会习俗,审美风尚以及名族文化的深厚底蕴。新石器时代陶器造型古朴简练,拙稚率真;夏商周时代的陶器造型稳健凝练,端庄大方;隋唐时期的陶瓷造型丰腴饱满,雍容华贵;宋代陶瓷造型清丽秀雅,蕴藉隽永,形制多样。元代瓷器造型雄浑凝重,粗犷大气;明代前期,瓷器造型比较注重比例关系,强调整体感,造型厚重端庄,中后期瓷器风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钧瓷之美》.doc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钧瓷之美》 禹州的钧瓷,是我国五大名瓷之一,河南禹州可谓是“钧瓷之都”。因此,《钧瓷之美》在本土课程里是一个非常有生命力的内容,在幼儿日常生活中,钧瓷到处可见,可孩子们却很少与之互动。因此,我将家乡的传承文化---钧瓷作为教材,让幼儿在欣赏,探索,感受,创作等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家乡钧瓷,了解钧瓷的艺术特点,培养孩子喜爱钧瓷,热爱家乡的情感。我特设计了这节美术欣赏活动——《钧瓷之美》。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欣赏观音瓶,认识并了解钧瓷的特点,初步感受钧瓷作品的艺术美。 2.通过课件欣赏,了解钧瓷的种类和意义,萌发幼儿喜爱钧瓷、热爱家乡的情感。 3. 简单了解钧瓷的制作过程,幼儿尝试运用橡皮泥大胆制作钧瓷模型,发展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动手创作的能力。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在欣赏,探索,感受,创作等活动中了解家乡钧瓷。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从钧瓷的造型,釉色,图案,纹理等四方面感受钧瓷之美。 活动准备: 1.《观音瓶》钧瓷一件 2.《钧瓷之美》课件 3.幼儿人手一盒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实物观音瓶,幼儿欣赏并感知钧瓷的特点。 (一)、通过欣赏,让幼儿感知钧瓷的造型美。 师:孩子们,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件非常珍贵的礼物,你们瞧,它是什么? 师:孩子们,它的形状象个瓶子,造型很美观,但是老师呀告诉你,这可不是个普通的瓶子,它呀,是一件我们的国宝——钧瓷。钧瓷是我们国家的传统工艺,是个绝活,只有我们中国才有的。今天,我们就和钧瓷来交个朋友,认识钧瓷,你们高兴吗? (二)、通过观察让幼儿感知钧瓷釉色的千变万化。 师:下面,我请小朋友来摸一摸这件观音瓶,说一说摸起来感觉怎么样?(特点——光滑) 师:小朋友说的真好,钧瓷的表面呀很光滑,也非常的漂亮。 师:来,孩子们,我们再来看看它的颜色,你们猜一猜,它上面的颜色是怎么制作上去的呢?(釉色) 师:对,它上面的颜色不是画上去的,也不是涂上去的,是用大火高温烧制自然形成的,象这种在火中烧制出来的颜色叫釉色。你们知道吗?每一件钧瓷的釉色都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世界上绝对不会有两件釉色完全相同的钧瓷作品,这就是钧瓷与众不同的地方。 (三)、通过观察,让幼儿感知钧瓷图案的似真似幻。 师:孩子们你们看,瓶子上面的图案看起来像什么呢?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钧瓷的表面,在高温烧制的过程会产生自然

中国钧瓷

中国钧瓷 内容摘要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是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独有的国宝瓷器,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钧瓷的恢复烧制工作开始,钧瓷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钧瓷生产工艺与水平都得到了划时代的提升,不断的作为国礼现身世界。 关键词钧瓷;钧窑;禹州市;釉色;文化艺术 历史 钧瓷始创唐代,兴盛于宋代,宋徽宗时被定为御用珍品,因朝廷命民间优秀工匠在禹州城内“古钧台”附近设官窑烧造宫廷用瓷,故名“钧瓷”。唐代,禹州城北门里建禹王庙,庙前立山门台基,命名“钧台”,此后附近相继设窑烧造瓷器,因地名“钧台窑”,或谓其产品曰“钧瓷”。 宋以后,禹州渐成钧瓷的中心,在发现的百余处钧瓷窑址中,无论是烧造规模或产品质量,钧台窑均为禹州诸窑之冠。钧瓷至宋代达到鼎盛阶段,成为当时的五大名窑之一,与汝、官、哥、定窑并驾齐驱。由于钧瓷盛名一时,宋室南迁后,钧瓷又得以复苏。金元时期,北方各窑仍竞相仿制。元代,北方钧瓷逐渐趋于衰落,而江南地区仿 钧瓷又悄然兴起,蔚然成风。特别是一些著名的产瓷区,如浙江金华铁店窑、江西吉安吉州窑,在南宋至元代就烧制出了光彩夺目的窑变釉,江西景德镇烧制的铜红釉,其呈色原理显然与宋钧铜红釉一脉相承,甚至成为明清时期宝石红、霁红、郎窑红、美人醉等釉色品种的滥觞。明清时期,江苏宜兴、广东石湾和江西景德镇等地烧制低温釉艺术陶瓷,都是在

美术教学基本常识

1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第四学段“欣赏评述”的阶段目标是什么? 答: 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传,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2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第四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的评价建议是什么? 答:是否对学习美术有兴趣。 能否结合所学透视知识表现物体的空间关系。 是否知道以线造型的基本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描绘。 能否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综合地运用色彩。 能否运用多种材料、工具进行造型表现活动,表现自己的想法、情感。 能否运用雕塑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制作浮雕和圆雕作品。 3 、简答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的评价建议 答:1. 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2. 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 3.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4. 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4 、什么是美术教育? 答: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基本的美术素养应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1、能解读身边的美术现象 2、能运用美术形式表达自己的 3、能自主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有自己的审美趣味 6、美术课程有哪些基本理念? 答:1、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4、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8、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对美术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答:1、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2、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 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 9、美术:艺术的种类之一。“美术”在历史上是一个语义多变的概念。在现代,人们更倾向于称美术为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具体包括绘画、雕塑、工艺、摄影、计算机美术、广告设计、产品设计、建筑和环境艺术等。10、美术教育: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1、审美:对具体事物和艺术作品中美的因素和形象进行非功利的直觉和观照,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 12、美术史:研究美术发展过程的学问,包括有关美术作品、美术家、流派和风格的信息、阐释和评价。 13、美术语言: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 14、形式感:在美术中,指作品的存在方式和物质外观以及结构关系所形成的整体特征。 15、美术媒材:构成美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黏土、画布、电影胶片、录像带、木材和塑胶等。 16、感知:通过感官对事物进行感受、辨认、识别,并与情感和认知相联系的一种过程。 17、体验:身临具体情境或亲身实践,感受事物、环境的丰富和微妙,并产生独特的情绪和认识。 18、美术创作:通过感受、体验和构思,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的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达思想和情感。 19、美术表现:通过美术创作传递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 20、美术批评:在直观或思考的基础上对美术作品的价值、意义、艺术成就等进行评论和判断。 21、艺术风格: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 22、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美术流派之一,1907年产生于法国。该派要求从画家的主观意念中,打破物象的自然形态,再进行重新的组合、装配。代表人物有毕加索、勃拉克等。 23、美术创作:美术创作是指通过感受、体验和构思,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的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达思想和情感。 24、审美:审美是指对具体事物和艺术作品中美的因素和形象进行非功利的直觉和观照,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 25、美术批评:在直观或思考的基础上对美术作品的价值、意义、艺术成就等进行评论和判断。 26、标志:是一种视觉识别的图形符号,一种信息传递形式。标志有是一种视觉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27、什么是绘画? 绘画是造型艺术的基本种类,它以笔、墨、砚、颜料、画刀、调色板等工具材料和形体、明暗、色彩、构图等基本手段,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表现物象的形状、体积、质

国宝钧瓷鉴赏

“国宝钧瓷”品赏 宇宙万物先有气,后有石,有石才有土,有土才有木,有木才有火,火土相合才有钧瓷。钧瓷者:气之所凝、石之所炼、水土之所塑、工匠之所雕、火之所成、天地万相之所结也。—阎夫立钧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钧瓷是我国陶瓷中的珍奇瑰宝。它以色彩斑斓、古朴典雅、风格独特而闻名遐迩,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北宋徽宗时期(1101-1125年)成为御用珍品,并在禹州市东北隅“古钧台”附近设置官窑,烧造宫廷用瓷,故窑名“钧窑”,瓷命“钧瓷”。钧瓷贵在窑变,钧釉的的成色机理是二液分相釉。—《钧瓷志》由于钧瓷窑变的艺术魅力,对其产生和发展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自画圣吴道之弃官闲居故乡鸿畅时,用他那神奇灵智发现神垕境内大龙山(龙),凤翅山(凤)秉天地之灵气,得自然之造化,自成五色瓷土,十色釉药,帮助民间艺人芦青、芦红兄弟二人创烧了胎质纯美、坚实细腻、釉色浑然天成、乳光晶莹、绚丽多彩、相印生辉、极富诗情画意、五光十色、堪为世间一绝的钧瓷。 在封建帝王中,虽然“明君”无几,但是懂得欣赏艺术的君王却不少。那位“梨园庄主”、“霓裳羽衣”、“拂槛浓”的唐玄宗李隆基亲书立令“钧不随葬”;崇尚婉约,开书画之蔚然的宋徽宗赵佶因梦见一对红似朱砂、鲜似鸡血、晶莹透亮的花瓶。于是,他下令命禹州的窑工为其烧制。可是谁都没能烧出只在皇上梦中出现过的宝瓶。皇上一怒杀了一个又一个窑工。这时,一位美丽的姑娘挺身而出,投入到熊熊的炉火中,至此一对鲜红瓷瓶终于烧了出来。皇上得到宝物,自然满心欢喜,又想让窑工烧出同样美丽的花瓶来。窑建好后,在这座窑里烧果然又出了“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钧瓷。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姑娘,把她尊称为“金火圣母”。 今逢盛世,钧瓷原产地神垕钧窑林立,钧瓷艺术大师辈出,柴煤气窑争奇斗艳,无论大窑小窑和名窑作坊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名作珍品层出不穷,市场繁荣。钧瓷珍品既登上国服殿堂会馆,又作为国礼行遍天下;既受国内外收藏家青睐,又进入寻常百姓人家。钧业呈现空前繁荣昌盛之景象。钧瓷传承人—任星航的正式确定、大宋官窑(荣昌)荣登中国现代十大名窑之宝座、钧窑博物馆和各家钧艺博物馆的建立等重大成就,牢固的树立了钧瓷在现代陶瓷艺术界的崇高地位和无上荣誉。 今有人把钧瓷繁荣昌盛之景象和大量作品涌现称之为“泛滥”,把钧价下跌归罪于“多”而“滥”,实为逐利之吠也。因钧瓷是窑变“意玄”的艺术,再多的作品面市,而每一件都是唯一的,不会有泛滥之嫌。有的只是创作品和工艺品、珍品与劣品、成品与废品、以及等级之分。即时如此,具备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艺术修养,不同思维方式的人,对钧瓷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对其有不同的感悟遐想和品评。当年“寒鸦归林”盘和“别有洞天”丰胸淑女瓶就是当着残品、废品被扔掉,而被慧眼识珠者发现,通过点评批评而捧为珍品的,至今传为佳话,此例不胜枚举。 受此启发,有的钧瓷玩者在有严重瑕疵、脱釉、流足、窑粘的残废品中寻求美的享受,搜集自己的所爱,并发现其釉色比正品乳化的更充分、流淌的更有力、窑变的更丰富。呈现出意向不到的意境。阎夫立携弟子创烧的立体釉,就是利用釉料在高温下的流淌、聚结和脱釉而形成丰富多彩的纹理,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美感,成为人为追求残缺美的一种新的艺术瓷种。 至于钧瓷作品的价格,是不能用工艺品定价标准来衡量的,而是由每件作品的作者、窑口、烧造方式及年代、釉色、品质、品相、意境、收藏者的审美观、搜求心理、经济水平以及成交过程决定的。而不是由其作品多少,更不是由什么管理部门所规定的。其规律与其他的艺术瓷种和艺术品种的交易是相通的,从而体现其经济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历史的发展其经济价值也不断的变化。 我们要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审美态度,来继承和发扬、品评和鉴赏中华瓷坛上这一“国之瑰宝”。领略其玄妙,感悟其道、德、真、善、美、文、化之禅意,而不要为利所驱使尔。

陶瓷鉴赏期末答案

一、名词解释(30分),共6题,每题5分。 1、陶:用黏土烧制的器物。 瓷:用高岭土烧成的一种质料,所做器物比陶器细致而坚硬。 陶瓷:陶瓷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人们把一种陶土制作成的在专门的窑炉中高温烧制的物品叫陶瓷,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2、唐三彩瓷: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 3、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以钴矿作为颜料绘于生胎表面,施以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蓝色彩饰的釉下彩瓷器。 釉里红瓷:釉里红瓷是元代中期景德镇的重要发明之一。制作工序与同时代的青花瓷大体相同。它是以氧化铜作着色剂,于胎上绘画纹饰后,罩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气氛中烧成。因红色花纹在釉下,故称釉里红瓷。 4、五彩:五彩是瓷器釉上彩绘方法的一种。它不一定五彩皆备,但画面中红、绿、黄三色是必不可少的。始于明代宣德年间的五彩,以嘉靖、万历时的产品为代表。由于当时尚无釉上蓝彩,在需用蓝色时,都以釉下青花代之,所以又称其为“青花五彩”。 斗彩:斗彩也称豆彩,斗彩创烧于明成化时期,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先在胎上画好图案的青花部分,罩上透明釉,入窑焙烧;烧成后,在留出的空白处用低温彩料填绘,再入烘炉中烘烤,取得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绘斗艳争奇的艺术效果,即成斗彩。 珐琅彩:釉上彩品种之一,将金属胎画珐琅的珐琅彩料,移植到瓷胎上,是一种瓷器装饰技法,是非常名贵的釉上彩。色泽鲜艳明丽,画工精致。 粉彩:粉彩也叫“软彩”,是釉上彩的一个品种。一种线条纤秀、画面工整、色彩柔和、绚丽粉润、形象逼真的传统陶瓷釉上彩装饰。

钧瓷鉴赏

钧瓷鉴赏 钧窑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俱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钧瓷色彩十分丰富,有海棠红、丁香紫、朱砂红、玫瑰紫等多种窑变色彩,红里有紫,紫中有蓝,蓝里泛青,青中透红,青蓝错杂,红紫相映,宛如蔚蓝的天空中出现的一片彩霞,五彩渗化,交相辉映。当前,世界各地的瓷器种类繁多,窑囗庞杂。但,最具神秘 色彩又最引人嘱目的当数中国钧瓷。它使用还原火烧制出光怪陆离、神秘莫测的高温窑变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由于窑变的不确定性,自然就决定了它的稀缺性和唯一性,有些窑变出现景观、物象、有意境,有神韵,有的釉色艳美,热烈奔放,有的釉色内敛、优雅、含蓄这些窑变都是稀有品、孤品,是让人心跳的高端艺术品!窑变是钧瓷的魂,是钧瓷的生命。

古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等诗句来形容钧瓷釉色灵活,变化微妙之美。钧窑瓷器不但釉色绚丽多彩,周身还布满珍珠点、兔丝纹、鱼子纹、蟹爪痕和曲折迂回的蚯蚓走泥纹等生动美妙的窑变流纹。加之其釉质乳光晶莹、肥厚玉润,达到了‘类翠似玉赛玛瑙’的美丽程度,形成了钧釉无可比拟的独有特色,确有巧夺天工之美,在我国陶瓷工艺美术发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钧窑瓷器丰富多彩的铜红窑变釉的成功烧制,彻底改变了以往青釉类瓷器一览无余的单色格局,极大地丰富了陶瓷装饰的内容,并为以后中国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在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上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钧窑瓷器以其蕴润雅致,五彩斑斓的釉色著称于世,同时它也是釉和造型完美结合的产物。钧瓷造型既要讲究实用功能,符合生活的客观规律,还要考虑到艺术美,钧窑瓷器的釉层丰满且有流动性,为了适应钧釉的这种特点,在造型上除了注意圆、扁、方、长、曲、直、缩、张

钧瓷文化发展现状及思考

钧瓷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许昌工商管理学校孙慧菊 461000 一、钧瓷文化的发源地 钧瓷起源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那里地处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有“南山煤,西山釉,东山瓷土处处有”之传说。 “垕”字可以说是一个传奇,自它诞生之日起,就被禹州的千年古镇——神垕所独有。《新华字典》这样解释:“垕,神垕,地名,在河南省。” 神垕镇位于禹州市西南30公里处,是驰名中外的钧瓷文化发祥地,是具有典型区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名镇,因窑火千年不衰而被誉为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历史上,神垕曾因陶瓷而兴盛、钧瓷御用的同时,垕字也被古代帝王四次皇封。 小故事:神垕四次受皇封 唐玄宗时期,有次出游路过肖河南岸,只见烟火冲天,尘雾弥漫,烟尘向北吹至一座神庙,神像也被薰黑了,于是问地方官:“烟火薰到神前,侵犯神灵,为何不把窑搬至神后呢?”皇上金口玉言,于是地方官就将窑迁到了肖河北岸,自此就有了“神后(垕)”地名。这是“垕”字首次受皇封。 宋徽宗时期,有钧瓷贡品进朝,徽宗爱不释手,连夸“绝妙珍品”,当即提御笔在“后”字上加了一个“土”字,并称“神后出此珍宝,应以土为上”。这是“垕”字第二次受皇封。 到了南宋高宗皇帝登基,又有钧瓷贡品进朝。高宗皇帝看

到“神后(上土下后)”两字,极为不悦,心说:“怎麽能把土压在头上呢?”于是提笔划去“后(上土下后)”上的土,又在后字下面添上一个土字,这就变成如今的“神垕”了。这是“垕”字第三次受皇封。 到了清朝,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又有神垕钧瓷贡品进朝。李莲英为讨好主子,在一旁述说了历代关于“垕”字的演变。太后评曰:“把土托在头上,以土压人不妥;能烧制如此珍宝的土踩在脚下也太可惜,还是象我这样,把它拿在手里为好。”李莲英拍手称妙,连忙照着慈禧手持宝瓷的姿势写出一个“垢”字,慈禧一见神会其意,喜笑颜开。于是“神垢”也就成为第四次皇封懿旨了。只是,光绪皇帝得知此事后,觉的无聊之至。圬垢的“垢”字怎能应用于此呢?由于光绪皇帝的抵制,辞海上的“垕”字才没有修改。 神者,神灵也;垕者,后土也。“神垕”即神灵佑护之地。 神垕是钧瓷的产地,钧瓷是神垕的符号。 钧瓷因神垕而神奇妙绝,神垕因钧瓷而享誉世界。 神垕自然资源蕴藏丰富,有“南山煤,西山釉,东山瓷土处处有”之说。生产实践证明,如果离开这些条件,钧瓷在任何地方都不会真正烧制成功。历史上,神垕就因钧陶瓷生产而兴盛了上千年。明清时民谣曰:“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住天,客商遍地走,日进斗金钱。”就是当时繁华盛景的真实写照。

瓷器在线--那些赞美钧瓷的诗歌欣赏

那些赞美钧瓷的诗歌,欣赏!/瓷器在线 摘要:诗言志,歌咏钧瓷者可谓作者众多。是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的钧瓷窑变艺术给了文人诗客的创作灵感,而诗人们又用生花的妙笔,锦绣的诗篇使钧瓷艺术得以升华,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诗因瓷成,瓷借诗美。 钧瓷艺术,为历代文人雅士所喜爱,众多的诗人墨客用他们传神的笔墨,吟咏钧瓷,创作了浩如烟海的华丽诗篇,流传于世,成了光辉灿烂的钧瓷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 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 ——乾隆《赏钧红》 平心而论,乾隆的诗才实在不敢恭维,但作为一国之君,他那种对钧瓷艺术的热爱,溢于言表,让人感动。 午后的阳光映入,照亮陈列钧瓷工艺奇迹。 眼见一件件珍品,想起瓷工, 满怀热情,心手并用,使宋代的荣耀再生。 钧瓷的精臻善,令人叹为观止。 ——新西兰人路易.艾黎《钧瓷展览》

一个外国人,对中国民族传统钧瓷文化的那种痴迷,那种一往情深,用诗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人动容。 出窑一幅元人画,落叶寒林返暮鸦。 晚霭微茫谭影静,残阳一抹淡流霞。 ——姚雪垠《寒鸦归林》,歌咏钧瓷挂盘山水小品 文笔意境俱佳,与钧盘相映生辉,相得益彰,在钧瓷界有很大影响。 中华精魂瓷为先,国之瑰宝见钧窑, 历经唐宋元明清,千年流韵窑变妙, 神山垕土孕金堂,世代能工夺天巧, 华夏文化星璀璨,民族经典领风骚。 ——人大教授李海彬《金堂钧窑赋》 千古绝唱星航钧,中华瑰宝民族魂, 窑变艺术瓷中冠,浑然天成万象新。 ——老书法家沈鹏《为星航钧窑题》 老书法家直抒胸臆,把对钧瓷艺术的热爱、倾慕,寄情于这首七言绝句之中,不愧是大家手笔。 神垕钧窑真奇异,巧匠陶钧尤精致, 开窑光彩惊奇器,铜色如朱青如玉。 ——画家许麟庐 文笔质朴无华,亦不失清新秀丽,可见丹青的才情意趣。 咏钧瓷的诗歌比比皆是,将钧与其它瓷种相比者亦有之: 越瓷自古如冰玉,更喜钧窑夺化工; 绝色争夸玫瑰紫,嘉名偏爱海棠红。 ——邓白《为钧瓷题诗四首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