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网概论(trawl

拖网概论(trawl
拖网概论(trawl

第七章拖网概论(trawl net general)

第一节概况

一、捕鱼原理

拖网是目前海洋渔业生产中效益较高的渔具之一,属于过滤性的运动渔具。它依靠机器、风力或人力为动力,拖曳具有一囊两翼或仅具有袋形的网具,利用船舶的运动,拖曳渔具在海底或海水中前进,迫使渔具经过水域中的鱼虾蟹等捕捞对象进入网囊,又不刺缠网目,达到捕捞的目的。

二、作业的特点

1、拖网生产主动灵活,积极追捕鱼群,捕捞效率高,作业范围广;

2、拖网的捕捞对象广泛,能捕捞海洋和内陆中比较比较密集的水产经济动

物;如鱼类、甲壳类、头足类、螺、贝类等。

3、拖网类渔具型式多样,规模大小不一,分布也比较广泛;

4、产量高、产值大。

三、世界拖网渔业概况

17世纪:风帆渔船—→19世纪后期:蒸汽机拖网渔船,采用直接式网板拖网(无袖)—→20世纪10年代:双船有袖拖网,采用扩展形网板—→1924年,采用V、D式网板拖网—→1954年,英国建造了第一艘大型冷藏加工单拖船(尾滑道拖网船,具有先进的渔航仪器)。

目前有70多个国家从事拖网渔业生产,大搞拖网生产的有:日本、前苏联、中国、美国、智利、秘鲁、印度等。

拖网所占海洋捕捞总产量的45%以上,有的国家达75%以上。

目前,捕捞出现了过度现象,为此应综合利用资源,进行选择性渔具渔法的研究,同时减少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我国拖网渔业概况

16世纪:浙江渔民采用“大对”作业,—→18世纪:广东用两船拖一网,拖网风渔业,—→1876年广东汕尾出现杵拖网渔业,—→1905年,从德国引进机轮单拖网,—→1925年:日本引进机轮双拖(特点:单一、数量少、马力小、性能差、单产低)—→1950年以后,开始发展,—→60年代以后,发展速度很快。八十年代以后,中国拖网捕捞操作技术逐渐实现了机械化,出现了三大革命:

1、渔探仪的出现:把盲目捕捞转变为瞄准捕捞;

2、合成纤维的出现:改变了三天打鱼,二天晒网的局面,降低了生产成本;

3、动力滑车的出现:减少了渔民的劳动强度。

渔具材料:棉线—→尼龙、乙纶;

渔具工艺:手编—→机编、大网目—→疏目;

作业水域:近海(东、黄、渤海)为主—→远洋:阿拉斯加、鄂霍次克、西非、新西兰、澳大利亚等。

带来的不利因素:

60年代:渔船艘数平均年增长率41.7%,马力37.6%,但总捕捞量平均年增

长0.6—0.8%。因此,单位产量明显下降,每马力产量不到2吨,引发了捕捞过度,资源明显衰竭。

第二节拖网分类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7个型

1、桁杆拖网型:结构特点是由桁杆或桁架撑开网口,由网身、网囊构成,属于无袖拖网型。一般是群众性捕虾类使用。

单船底层桁拖网示意图:书上P60页。

2、单片型拖网:由带状单片网衣构成。如:山东掖县的带网,该种网型总体趋势淘汰,结构简单,形如拖曳刺网,在水库淡水渔业中尚有。

3、单囊型拖网:由网身和单一网囊构成。如中层拖网。

4、有翼单囊拖网型:由网翼、网身和一个网囊构成。大多数拖网属于这种结构。如:

①、二片式拖网型:网具由上、下二大片网衣缝合起来。底拖网、虾拖网。

②、多片式拖网型:由网翼、网盖和四片以上的网身、网囊缝合起来,垂直高度较大。

5、有翼多囊拖网:由网翼、网身和若干网囊构成。在我国很少见。

6、多囊拖网:由网身和若干网囊构成。如:广东的百袋网。

7、框架型拖网:由框架、网身和网囊构成。如山东的桃花虾拖网。

此外,还有新型的拖网:疏目拖网、绳拖网。

二、按作业方式区分(按作业船数和作业水层分):

1、单船表层拖网:利用撑杆、档杆等使网口张开。如广东、福建的浮水缯。

2、单船中层拖网:应用一船渔船拖曳一顶网具,自己放网、拖曳和起网,依靠浮沉力和两块网板扩展力,使网口垂直和水平张开。在中层水平运动,捕捞中层鱼类(大型单船中层拖网)。

3、单船底层拖网:捕捞底层鱼类。

4、双船表层拖网:中上层鱼类游速快,因而要求拖速高、浮力大。(1988年—1991年在东黄海近海表层水域拖曳马鲛鱼)。

5、双船中层拖网:网具结构与单船中层拖网相似,两船作业时保持一定的水平距离(无网板装置),使网具在水层的是层张开,并将各种鱼虾等驱入网内,达到捕捞的目的。如:鳀鱼拖网。

6、双船底层拖网:捕捞底层鱼类(双拖网),近海100米水深左右,比重大。

7、多船式:我国很少见,主要用于淡水。

表层:网具上缘达水水面,下不触底;

中层:网具上不触面,下不触底;

底层:网具下缘触底。

三、典型拖网简介

(一)、双船底层拖网:

主捕:马面鱼、带鱼、大小黄鱼、鲳鱼、鳕鱼、鲆鲽、虾等;

分布国家: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西班牙、波兰等。

(二)、单船底层拖网

1、单船底层拖网:P59,苏联、西欧、日本、我国;

2、单船底层舷拖网:P59;

3、单船底层双撑架拖网:P60,南美、印尼、西非;

4、单船底层桁杆拖网:P60,江苏、浙江;

(三)、单船中层拖网

大型单拖船:前苏联、德国、波兰、日本、中国

第八章拖网结构原理

第一节机轮双船底拖网结构原理

双船拖网由三部分组成:网衣、纲索和浮沉子

一、网衣部分

1、网翼(或称网袖、网腿)leg:分上、下网翼,上下网翼又分前后段。它是由一块或几块有规则的斜梯形网片缝合而成。

作用:用来扩张扫海面积,拦截、引导鱼类进入网身和网囊,保证拖网垂直扩张高度。

我国网翼约占网具全长的20%。

2、网盖(又称天井网):位于网口之上的正梯形网衣,用来保证进入网口鱼类不能向上逃走,并有助于提高网口高度。

我国两片式拖网网盖占全长10%,一般控制有8—12米。

3、网身:是拖网网衣的主要部分。

其作用:①、用来把进入网内的鱼类引入网囊,防止鱼类外逃;

②、保证网具稳定;

③、当渔获物较多时,其后部也兼作网囊用。

网身长,网具的稳定性和导鱼性能也较好,但必将增加网具的阻力和网材料的消耗。因此,在保证稳定性导鱼性的前提下,尽量缩短网身长度。

我国两片式拖网网身约占全长的60%。

六片拖网网身长度约占全长35%(原因:剪裁边多,缩减快)。

4、网囊(英文codn):位于网具的末端,囊袋形,贮纳渔获物,网底或囊底侧是出鱼口,用来倒出渔获物及清除杂物。

特征:网线粗,网目小,常用双线,附加许多辅助力纲以加强网囊。

网囊是全网网目最小,世界上大多数渔业国都规定了最小网目内径。我国规定海洋捕鱼最小网目长度(湿态、内径)为54mm。

5、缘网衣:在上下网翼内侧边,用来补强和防纠缠。

二、纲索部分

1、浮子纲:又称上纲,网翼和网盖上边缘的纲索,上面安装浮子。

其作用:是垂直张开网口,使网具维持一定的形状。

材料:①、软钢丝外缠网线或旧网衣,用于国内拖网;

②、钢丝与维纶制成成混合纲(国外或我国远洋)。

一般分三段,左右对称,上边纲及上中纲。

2、沉子纲:以称下纲,利用重力使网口下缘下降,维持一定网形。

根据底质不同,沉子纲有五种不同的结构形式:

①、缠绕式沉子纲:又称软纲,钢丝缠旧网衣,较组,适用于泥、泥沙和沙泥底质。捕马面鱼。

②、滚柱式沉子纲:又称沉子纲,钢丝上穿塑胶或木制沉子,用于较粗糙底质。捕带鱼、鲐鱼。

③、橡胶片沉子纲:钢丝绳穿旧汽车轮胎冲制的橡胶片、铁球、铁链,用于粗糙、砾石海区,捕贴底鱼。

④、滚球式沉子纲:钢丝绳穿大铁球、大滚轮。用于礁石海区大型底拖网。

⑤、链式沉子纲:铁链直接结缚于缘纲上,用于松软的海底,捕虾仁类和贴底鱼类。

3、空纲:浮沉子延长部分,取代部分网翼,用来驱赶、拦截鱼类逃走。

与浮子纲相连接为上空纲,与沉子纲相连接的为下空纲。

上空纲一般用5分钢丝,即Φ15.5mm,下空纲Φ35—45mm。丙纶绳。

4、力纲:又称网筋,沿网体纵向装配的纲索,起增强网具的作用。

腹力纲还依靠其重量使网腹贴底,稳定网具的作用。

装配有三种方式:即二力纲、三力纲、四力纲,前二种主要用于二片式,后一种主要用于多片式(包括四片式)拖网上。

二片式装配:从中纲、边纲连接处开始,沿网目对角线装配,到达侧边时,沿边缝直到网囊中端;

二片式装四条力纲:背腹力纲分别从浮中纲和沉中纲的中央开始,沿网目对角线装配,到达侧边沿边缝至网身末端或网囊中端。

多片式拖网一般装四根力纲:沿侧网边缘装配,至网身末端或网囊中端。

5、翼端纲(燕尾纲):或称叉纲(双拖网)起着加强翼端网衣(三角网)的作用。

6、网囊束纲:或称卡包纲,安装在囊网后部,其主要作用是当渔获物过多时,若一次吊不起则利用束纲把网囊鱼包分隔开来,分次吊起。

7、引扬纲:在起大网头需分吊时,书束纲通过引索将网囊鱼包分隔开来,并引至船旁或船尾。

8、囊底纲及锁纲(袋底圈及抽带):囊底纲是装置在网囊底部,起加强网囊网衣边缘的强度和穿锁纲之用。

锁纲:是封锁网囊底口之用。

9、曳纲:曳纲是船与网连接的纽带,在拖网作业中,两根曳纲承受整个网具的全部阻力负荷,拉截驱赶鱼类入网,调整捕捞水层。

我国对拖曳纲由两部分组成:与船连接用钢丝;

与网连接用混合纲或缘夹棕。

三、浮沉子部分

浮力:浮子(如:ABS注塑浮子)、浮筒(如:泡沫浮筒)、水动力浮子(如:帆布浮子)、浮升板(如:水流冲击浮升板)等。

沉子:沉子、沉石、沉降器等。

用来产生浮陈力,使网口垂直张开和调整捕捞水层。

第二节、机轮单船拖网结构原理

网衣、纲索、浮沉子、网板、属具

一、网衣部分

二、纲索:手纲、网板叉纲、游纲。

1、手纲:连接网板叉纲和空纲,使网板远离拖网,提高网口垂直和水平扩张,扩大扫海面积。

有单手纲和双手纲之分:

单手纲:空纲与网板用一根手纲,操作简单,一般用于底拖网。

双手纲:空纲与网板用两根手纲,一般用于中层网。

2、网板叉纲:连接手纲和网板,固定网板。

3、游纲:防止网板外倾倒,起网解开网板时,使曳纲和手纲连接,便于直接手

绞网具。

三、网板和属具

1、网板:V.D形、椭圆形、双层、立式等。使网口水平张开,拦截鱼类外逃。

2、铁撑架

3、丁字铁:连接游纲和手纲,作业时使游纲不受力。

4、8字转环

5、中心钩、中心环

第三节、拖网网图绘制、识别和核对

一FAO的《渔具设计图书》拖网网图

1、网衣或网衣部分的宽度是按网衣拉伸的一半绘制,高度或长度则按网衣全部拉直绘制。

2、网线的材料规格,种类及纵向目数在图的左侧标注。虚线上有三行数字,最外一行为MAT. Rtex,表示网线材料规格、种类。

“Rtex”表示每100米长网线重量的克数。第二行为“mm”表示网目的大小,第三行为网衣各段的纵向目数。

3、上下网衣的一半合并绘制的网衣展开图,通常是左边表示上部网衣

“”(背网),右边表示下部网衣“(腹网),标记上的数字分别代表上下纲的总长度。

4、网具规格表示在网图的正上方,各块网衣的横向宽度目数,标明在相应的图形内,而剪裁方法标明在相应网衣的剪裁边上。

5、浮沉子纲,网腹力纲,燕尾纲(叉纲)用粗实线表示,并分别标出其材料种类、尺寸和实际长度。

如:9.75comB/PP,?12 。表示长9.75米,材料为直径12mm的聚丙烯混合纲。

6、网图的右边一般标注剪裁表。

二、我国的拖网网图

1、规格的表示法

第一种:(1959)全国海洋渔具调查报告的表示法

浮子纲长×网口网衣伸直周长/网口目数

如:46.7×100米/1000目

第二种:网口网目数×网口网目尺寸/结网衣部分的浮子纲长度

如:560目×114.3mm/31.4m

第三种:网口网衣拉直周长*网衣纵向拉直总长度

如:80.00m×51.03m

三、拖网网图核对

1、拖网网具规格是否有误:大头目数、小头目数、纵向目数。

2、拖网网衣纵向拉直总长度是否有误。

3、拖网各部分网衣剪裁斜率是否合理。

4、拖网各部分网衣的长度目数与该部分网衣的剪裁斜率是否相符。

从模型试验情况来看:拖网网身各节网衣的递减角度为3-6度之间较为合理。

举例核对:

1、对正梯形网衣的核算

4-3

<||| |||<||| ||| | 375

4-3 100.5

225

(24×3+3)×2=150目

2、斜梯形网衣的核算:

1- 1

< | | -40目 101.5

1-1 41.5 4-3 111.5

< |||<||| | +30目

-40目+30目=-10目 111.5目-10目=101.5目

3、不等腰梯形网衣的核算:

1- 1

<| | -44目 9

1-15-4 45.5目

89

5-4

<||| |||<|||| |||| -36目

-44目-36目=80目 89目-80目=9目

第四节、拖网渔具的装配

一、联合剪裁

条件:1、网高相同并带有0.5目;2网衣规格相同;3有一个相同的剪裁斜率;(一)、上下网袖四块网衣联合剪裁:

1、用料计算:N=N1+N2 + N’1+N’2 +0.5A –0.5B N1 N2 N’1 N’2

M=网袖纵向高度目数

N:所需用料横向宽度目数。

N1 N2:上网袖上段宽窄边网目数。

N’1 N’2:上网袖下段宽窄边网目数。N’1 N’2

A B:分别为剪裁次数和缝合次数。

2、剪裁前的准备工作

(1)选材料:M.N

(2)是否符合要求。

3、剪裁方法:平移法或圆筒法。

(二)、网盖与下网袖下段三块网衣联合剪裁

N=(N1+N2)/2 + N’1+N’2 +0.5A–0.5B

(三)、网身各节背腹二块网衣联合剪裁

N=N1+N2 +0.5A–0.5B

(四)、上下三角网联合剪裁。与(一)相同。

二、拖网网衣的概念

缝合分:编缝、绕缝、三种

1、需绕边的部分有;①上下网袖内侧剪裁边;②上下燕尾内外侧剪裁边;

③上下口门一般不绕边,可采用补强方法。

2、需绕缝的部分有:①上下网袖外侧边;②网盖与下网袖后段外侧边;

③网身各节背腹剪裁边;④网囊背腹纵边。

3、编缝:各网衣之间的缝合(一般采用吃扣缝)。

(一)、缝注意事项:

1、下网袖前、中、后三段网衣编缝时:1-1保持全单脚;4-3斜率边为双边

傍(即单脚牵头);在1-1斜率边与腹网缝合后,网线的终点落在下网袖

上。

2、上网袖编缝时:①应使各斜率边保持原斜率;②在4-3斜率边应是双边傍

(即单脚牵头);③在1-3斜边缝合线的终点在上网袖上。

3、网身各段网衣前后连接时,起点和终点处均为双边傍(即单脚牵头);

(二)、绕缝

遇单脚每边绕进3根网线,遇边傍每边绕进2根网线。

(三)、绕边

与绕缝相似,但绕缝是单片,绕边是上下二片,绕边时有顺目绕边和侧目绕边两种。

①对于边傍和单脚组成的斜率采用顺目绕边;

②对由单脚和宕眼组成的斜边采用倒目绕边。

三、纲索的装配

纲索装配包括浮子纲、沉子纲、力纲、燕尾纲(叉纲)装配。

(一)浮子纲装配;

用钢丝绳制作,外缠旧围网衣或PE绳,一般分三段即二段上边纲。一段上中纲按缩结与上网袖分段数分段,做好MARK,均匀地装配于上纲。

对于目大小于1米的网具,由于上边纲与上中纲连接处网衣斜率变化较大,易破裂,因此留出2—5个宕眼不与浮子纲装配,用4绳穿结(如书上P.74 图8 —17)。

对于目大大于1米的网具,不留宕眼。

(二)沉子的装配

沉子纲主要有缠绕式沉子纲和滚柱式沉子纲。制作好的沉子纲带有缘纲或花扣,装配时应计算好每档应装配的网目数,然后用网线绕缝。

如书上:P.75 图8—18。

(三)力纲的装配

装配时根据网身的分段将力纲分或若干段,以便控制缩结系数。

两片式底拖网多采用二根力纲,然后从中沉纲和边沉纲交界处开始向后装配,四片式、六片式一般装四根力纲,安装自叉纲开始,网袖部分为0.85—0.90,网身部分为0.92—0.94并逐增至0.95—0.96。网囊部分为0.96—0.97。

(四)网囊辅助力纲,网囊束纲和囊底纲

网囊辅助力纲与力纲平行,数量根据网囊尺寸按110目计算。安装8条辅助力纲,其作用是防止网囊暴张,束纲一般离囊底42目—68目处即2.65~4.30m。

囊底纲上装水扣,以便锁纲锁囊底。

(五)空纲

上空纲采用钢丝,下空纲采用夹棕绳。

第九章、拖网设计理论

第一节、拖网渔具的一般设计方法

设计方法:以动力相似原理为基础,根据母型网放大或缩小。在缩放时应根据生产实际和网模试验以及设计网的需要,对网具参数进行适当调整。

具体方法如下:

一、全面了解设计条件

1、渔场环境:水深、底质;

2、捕捞对象及其生物学特性:鱼种、虾、优势体长、栖息水层、游速等;

3、渔船条件:总吨、主机马力、拖力、甲板长度、起网机拉力等。

二、母型网选择

在现用网具捕鱼效果较好的选择,但在选用新网需充分论证。

三、拖力估算

采用查阅渔船螺旋桨拖力曲线或采用公式计算。

四、动力学原理计算设计网的缩放性,确定主尺度。

五、设计和确定网具的各种尺度、参数(网具长度、纲索配各等)。或称方案设计。

六、绘制渔具图,编制渔具材料表。或称技术设计(包括总体概念,施工文件、原始数据、总布置图、线型图、装配图等)。

七、换算或模型网进行网模试验

八、施工设计:决定所有设计对象及其部件的最后尺寸,以及最终的经济、技术指标。

第二节、渔船拖力的估算

一、渔船推进器的功率传递过程

主机功率:

1、机器功率是主机发出的功率:指标功率、制动功率、轴功率。

2、螺旋桨收到的功率:0.95—0.98主机功率。

3、推力功率:推力T×进速V 0.6—0.75主机功率。

4、有效功率:用于克服航行阻力所需功率:0.5—0.7主机功率。

对于网具设计了解总拖曳效率:

ηε=消耗于拖曳网具的功率/标定功率=EHP N/BHP

在拖速为2—5Kn 时ηε=0.18-0.25

二、拖力

拖力是有效功率发出的有效推力T扣除克服船体阻力Rs剩余的力

即:Te=T-Rs

Te:拖力 T:有效功率 Rs:船舶阻力

从表中可看出Te、T、Rs均为V的函数

因为T=K1N Rs=K1NV2/V2Max

则Te=K1N-K1NV2/V2Max= K1N(1-V2/V2Max)

K1:连接运转功率螺旋桨的有效推力系数(与螺旋桨的类型和规格有关)N:渔船的连续运转功率

V:渔船的给定航速(米/秒)

V Max:渔船的最大自由航速(米/秒)

一般在设计渔具时,Te值取80—85﹪左右。

三、估算渔船拖力曲线 (一)、查阅渔船拖力曲线 系柱拖力

4、8154型 441Kw 71.4Kw

3、8104型 661 Kw 91.0 Kw

2

、8160型 735 Kw

96.0 Kw

1

、8160型 1030 Kw

156.0 Kw

在其他拖速下的拖力,如图

、型 2、型3、型 4、型

拖速

(二)采用日本小山武夫的计算公式:

日本小山武夫1964—1967年6艘300—3500总T ,主机1200—4000HP 拖网船

拖力公式:

Te=0.6×75IK/V

Te :拖力(千克) I :渔船主机额定功率(马力)

K :螺旋桨推进效率系数 V :拖速(m/s )

螺旋桨φ:2950mm 时 k=0.22

3040mm k=0.27

3150mm k=0.30

(三)采用系柱估算

1、根据经验公式:

Te=Tw(1-V2/V2Max)

式中:Te:拖力(KN或kg)

Tw:系柱拖力(KN或kg)

V :拖网相对拖速(米/秒)

V Max:渔船的最大自由航速

2、T=Tw-Rs

Rs:船体在给定航速时的阻力。可以在船舶说明书的Rs=f(v)关系曲线中查得。

3、T=nTw n :系数

根据近几年来的实测结果计算:

黄渤海区600HP n=0.65 400HP n=0.72

东黄渤海250HP n=0.78

南海600HP n=0.69~0.70

(四)根据曳纲张力确定网具拖力和阻力

和曳纲倾斜角α、β

根据曳纲张力T

R网=R拖=T曳cosαcosβ(单拖)

R网=2R拖=2T曳cosαcosβ

第三节、母型网的选择

1、当捕捞对象和作业渔场不变化,仅船舶功率改变时,不需改变网型,仅从现

用网中选择优良拖网作为母型网即可;

2、当捕捞对象和作业渔场改变是,即去新渔场开发新的捕捞对象时,需根据已

知条件选择网型。本节时第二节情况进行阐述。

一、我国国有渔业企业渔船所使用的主要网型

1、舷拖型网具(1905—1925),目前西非还有。

2、日本四片式手操网型(1925—1957)。

3、尾拖网型(1957年以后)

4、疏目网型:

5、改进疏目网型:

6、圆筒式绳拖网型(1992年以后)

(一)尾拖网型特点

1、两片式结构:网袖、网盖左右对称;网身、网囊上下左右对称。

2、从腹网下三并口装置两条力纲,直目装配至侧边继续安装至囊网。

3、网具主尺度之间比例关系:

(1)、网具总拉直长/网口直周长为73—80%

(2)、上网袖拉直长/网具拉直长为20—26%

(3)、网盖长/网具总长9—12%

(4)、网身长/网具总长48—63%

(5)、网口高/网口周长7—8% 拖速2—3节

捕捞底层和近底层鱼类

(二)疏目网型特点:

1、两片式结构,左右对称,网腹装两力纲,安装位置始于下网口三角网中部。

2、网目较大,规格较小,网口目大160——240mm。

3、网具主尺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网具总长/网口周长75——80%

上网袖长/网具总长21——24%

网盖长/网具长9——11% 一般8.2——8.5米

网身长/网具总长49——61%

网口高/网口周长4% 拖速3——4节

适合捕捞游速快和分散的低层鱼类,但由于网口低,捕捞效果不太理想。

(三)改进疏目网型特点(1977年以后)

1、两片式结构:力纲数量和结构与尾拖型相同。

2、网目较大200——400mm,上纲接近悬链线状。

3、网具主尺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网具总长/网口周长63-65%

上网袖长/网具总长21-24%

网盖长/网具总长6-10%

网身拉直长/网具总长55-67%

网口高/网口周长9-10%拖速2.5-3.5kmt

适宜于底层鱼类,也适宜于水层较高的鱼类

(四)圆筒式绳拖网(1992年以后)

1 网身第一节以前为圆筒式绳索制作,上下网口的钢索接近悬链线状

2 网口目大超过三米,一般为7——3米

3上下钢缩结较小,一般取0.35-0.38

4网具主尺度之间的比例关系:①网具总长/网口周长35-55%

②上网袖长/网具总长20-30%

③网盖拉直长/网具总长5——8%

④网身长/网具总长55——70%

⑤网口高/网口周经:底拖3-5%

中5-9%

适合于各水层作业,拖速3-5knot

二我国集体渔业机帆船拖网网形

a)拖增网形

1 网形承酒坛形,有手工编结,有几道增减路线(被孔结法)

2 网具规格大,与同功率渔船使用的其他网形相比,网具规格最大

3 网身具有大围增网的特点,网口附近的网筒收缩缓慢,甚至不收缩

或放大

4网囊网目长度小,一般为30mn左右

适合于海底平滑,集群明显栖息水层高,游速低的鱼类,捕捞大小黄

鱼,鲳鱼,带鱼等,坡速为1.5-2.5节

b)蛇口编结网形

1 该网形是我国群众渔业的主要网形,首先应用于广东宝安,蛇口群

众渔业,称为蛇口编结网形

2网目大,网线较细,目大300-400mm,线经1.7mm

3上下钢承悬链线形,不装配力钢

4 网具主尺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网具总长/网口周长62-70%

上网袖长/网具总长 19-26%

网盖长/网具总长 4-10%

网身长/网具总长 46-63%

网口高/网口周经 4-6%拖速一般为4-5节

适合于捕捞坡速快,栖息于中低层鱼类

c)宽网背形

1 网背的宽度大于相对应于网腹13-25%,在黄渤海区捕鱼和拖虾,

后传于南海集体拖网渔具中

2网口部分装置三角网,使浮层钢在拖业中接近悬链线形

该网形适合于捕捞栖息于近底层的鱼类。如马交、带鱼

三、外国拖网渔船使用的有关网形

外国网种种类很多,与我国有关的主要有三种

a)六片式拖网

该网形始于日本,后传至韩国,我国在摩洛哥,毛里塔尼亚也普遍使用

1该网背腹各一片,网侧两片,网背三角网两片,共六片,网囊四片,力纲四条2网具主尺度的比例关系:

网具总长/网口周长90-110%

上网袖/网具总长31-36%

网盖长/网具总长11-13%

网身长/网具总长33-36%

d/a=0.04-0.06

因此强度大,适合捕捞粗糙贴底鱼类,章鱼、枪乌贼、乌贼、鲷等

b)四片式双撑架拖网网形

1该网为单船拖虾网,矩形网板直接与上下空纲上,无力纲,网口较低1.5-2米

2网盖较长,约占全长的13-15%,上纲/下纲为75%

3网目长度小,拖虾网口网目50-65mm,拖鱼100-130mm,横向缩结系数大

0.75-0.80

适合于海底平坦,沙、泥、泥沙底层鱼和虾

c)英国Grangon底层拖网网形

特点:两片式,上网袖比下网袖长

该网形适合在粗糙的底质捕捞鳕鱼

第四节、拖网主尺度的确定

一、利用船、网匹配的经验公式

船、机、桨、网匹配;

捕捞对象生活习性。适当大的网具

使用单位公式适用渔场

1、烟台、青岛C原=10.05N0.4123黄渤海渔场

对虾拖网

2、同上公司C原=7.28N0.4666 东黄海渔场

捕鱼拖网

3、上海、宁波、舟山C原=9.03N0.4283东黄海渔场

捕鱼拖网

4、辽宁、山东C原=13.8N0.3864 黄渤海渔场

机帆船对虾拖网

数据及公式适用条件

1、60——600HP对拖网船

2、拖网网口网目尺寸小于200mm以内

3、式中的N都是一艘对拖网船的主机功率

二、利用新设计拖网与优良母型网相似原理

优良母型网:在同一渔区,作业渔期,捕捞对象中,网次渔获量和年渔获量较好的,其他方面的性能也较好的一种网具。

(1)根据几何相似原理

例1:选用56目×114.3mm/31.4m

网具规格(目) 560 610 672 700 756 844 952 1008

放大% 10% 20% 25% 35% 50% 70% 80%

第七章拖网概论(trawl net general)

第一节概况

一、捕鱼原理

拖网是目前海洋渔业生产中效益较高的渔具之一,属于过滤性的运动渔具。它依靠机器、风力或人力为动力,拖曳具有一囊两翼或仅具有袋形的网具,利用船舶的运动,拖曳渔具在海底或海水中前进,迫使渔具经过水域中的鱼虾蟹等捕捞对象进入网囊,又不刺缠网目,达到捕捞的目的。

二、作业的特点

5、拖网生产主动灵活,积极追捕鱼群,捕捞效率高,作业范围广;

6、拖网的捕捞对象广泛,能捕捞海洋和内陆中比较比较密集的水产经济动

物;如鱼类、甲壳类、头足类、螺、贝类等。

7、拖网类渔具型式多样,规模大小不一,分布也比较广泛;

8、产量高、产值大。

三、世界拖网渔业概况

17世纪:风帆渔船—→19世纪后期:蒸汽机拖网渔船,采用直接式网板拖网(无袖)—→20世纪10年代:双船有袖拖网,采用扩展形网板—→1924年,采用V、D式网板拖网—→1954年,英国建造了第一艘大型冷藏加工单拖船(尾滑道拖网船,具有先进的渔航仪器)。

目前有70多个国家从事拖网渔业生产,大搞拖网生产的有:日本、前苏联、中国、美国、智利、秘鲁、印度等。

拖网所占海洋捕捞总产量的45%以上,有的国家达75%以上。

目前,捕捞出现了过度现象,为此应综合利用资源,进行选择性渔具渔法的研究,同时减少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我国拖网渔业概况

16世纪:浙江渔民采用“大对”作业,—→18世纪:广东用两船拖一网,拖网风渔业,—→1876年广东汕尾出现杵拖网渔业,—→1905年,从德国引进机轮单拖网,—→1925年:日本引进机轮双拖(特点:单一、数量少、马力小、性能差、单产低)—→1950年以后,开始发展,—→60年代以后,发展速度很快。八十年代以后,中国拖网捕捞操作技术逐渐实现了机械化,出现了三大革命:

4、渔探仪的出现:把盲目捕捞转变为瞄准捕捞;

5、合成纤维的出现:改变了三天打鱼,二天晒网的局面,降低了生产成本;

6、动力滑车的出现:减少了渔民的劳动强度。

渔具材料:棉线—→尼龙、乙纶;

渔具工艺:手编—→机编、大网目—→疏目;

作业水域:近海(东、黄、渤海)为主—→远洋:阿拉斯加、鄂霍次克、西非、新西兰、澳大利亚等。

带来的不利因素:

60年代:渔船艘数平均年增长率41.7%,马力37.6%,但总捕捞量平均年增长0.6—0.8%。因此,单位产量明显下降,每马力产量不到2吨,引发了捕捞过度,资源明显衰竭。

第二节拖网分类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7个型

1、桁杆拖网型:结构特点是由桁杆或桁架撑开网口,由网身、网囊构成,属于无袖拖网型。一般是群众性捕虾类使用。

单船底层桁拖网示意图:书上P60页。

2、单片型拖网:由带状单片网衣构成。如:山东掖县的带网,该种网型总体趋势淘汰,结构简单,形如拖曳刺网,在水库淡水渔业中尚有。

3、单囊型拖网:由网身和单一网囊构成。如中层拖网。

4、有翼单囊拖网型:由网翼、网身和一个网囊构成。大多数拖网属于这种结构。如:

①、二片式拖网型:网具由上、下二大片网衣缝合起来。底拖网、虾拖网。

②、多片式拖网型:由网翼、网盖和四片以上的网身、网囊缝合起来,垂直高度较大。

5、有翼多囊拖网:由网翼、网身和若干网囊构成。在我国很少见。

6、多囊拖网:由网身和若干网囊构成。如:广东的百袋网。

7、框架型拖网:由框架、网身和网囊构成。如山东的桃花虾拖网。

此外,还有新型的拖网:疏目拖网、绳拖网。

二、按作业方式区分(按作业船数和作业水层分):

2、单船表层拖网:利用撑杆、档杆等使网口张开。如广东、福建的浮水缯。

2、单船中层拖网:应用一船渔船拖曳一顶网具,自己放网、拖曳和起网,依靠浮沉力和两块网板扩展力,使网口垂直和水平张开。在中层水平运动,捕捞中层鱼类(大型单船中层拖网)。

3、单船底层拖网:捕捞底层鱼类。

4、双船表层拖网:中上层鱼类游速快,因而要求拖速高、浮力大。(1988年—1991年在东黄海近海表层水域拖曳马鲛鱼)。

5、双船中层拖网:网具结构与单船中层拖网相似,两船作业时保持一定的水平距离(无网板装置),使网具在水层的是层张开,并将各种鱼虾等驱入网内,达到捕捞的目的。如:鳀鱼拖网。

6、双船底层拖网:捕捞底层鱼类(双拖网),近海100米水深左右,比重大。

7、多船式:我国很少见,主要用于淡水。

表层:网具上缘达水水面,下不触底;

中层:网具上不触面,下不触底;

底层:网具下缘触底。

三、典型拖网简介

(一)、双船底层拖网:

主捕:马面鱼、带鱼、大小黄鱼、鲳鱼、鳕鱼、鲆鲽、虾等;

分布国家: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西班牙、波兰等。

(二)、单船底层拖网

5、单船底层拖网:P59,苏联、西欧、日本、我国;

6、单船底层舷拖网:P59;

7、单船底层双撑架拖网:P60,南美、印尼、西非;

8、单船底层桁杆拖网:P60,江苏、浙江;

(三)、单船中层拖网

大型单拖船:前苏联、德国、波兰、日本、中国

第八章拖网结构原理

第一节机轮双船底拖网结构原理

双船拖网由三部分组成:网衣、纲索和浮沉子

一、网衣部分

1、网翼(或称网袖、网腿)leg:分上、下网翼,上下网翼又分前后段。它是由一块或几块有规则的斜梯形网片缝合而成。

作用:用来扩张扫海面积,拦截、引导鱼类进入网身和网囊,保证拖网垂直扩张高度。

我国网翼约占网具全长的20%。

2、网盖(又称天井网):位于网口之上的正梯形网衣,用来保证进入网口鱼类不能向上逃走,并有助于提高网口高度。

我国两片式拖网网盖占全长10%,一般控制有8—12米。

3、网身:是拖网网衣的主要部分。

其作用:①、用来把进入网内的鱼类引入网囊,防止鱼类外逃;

②、保证网具稳定;

③、当渔获物较多时,其后部也兼作网囊用。

网身长,网具的稳定性和导鱼性能也较好,但必将增加网具的阻力和网材料的消耗。因此,在保证稳定性导鱼性的前提下,尽量缩短网身长度。

我国两片式拖网网身约占全长的60%。

六片拖网网身长度约占全长35%(原因:剪裁边多,缩减快)。

4、网囊(英文codn):位于网具的末端,囊袋形,贮纳渔获物,网底或囊底侧是出鱼口,用来倒出渔获物及清除杂物。

特征:网线粗,网目小,常用双线,附加许多辅助力纲以加强网囊。

网囊是全网网目最小,世界上大多数渔业国都规定了最小网目内径。我国规定海洋捕鱼最小网目长度(湿态、内径)为54mm。

5、缘网衣:在上下网翼内侧边,用来补强和防纠缠。

二、纲索部分

1、浮子纲:又称上纲,网翼和网盖上边缘的纲索,上面安装浮子。

其作用:是垂直张开网口,使网具维持一定的形状。

材料:①、软钢丝外缠网线或旧网衣,用于国内拖网;

②、钢丝与维纶制成成混合纲(国外或我国远洋)。

一般分三段,左右对称,上边纲及上中纲。

2、沉子纲:以称下纲,利用重力使网口下缘下降,维持一定网形。

根据底质不同,沉子纲有五种不同的结构形式:

①、缠绕式沉子纲:又称软纲,钢丝缠旧网衣,较组,适用于泥、泥沙和沙泥底质。捕马面鱼。

②、滚柱式沉子纲:又称沉子纲,钢丝上穿塑胶或木制沉子,用于较粗糙底质。捕带鱼、鲐鱼。

③、橡胶片沉子纲:钢丝绳穿旧汽车轮胎冲制的橡胶片、铁球、铁链,用于粗糙、砾石海区,捕贴底鱼。

④、滚球式沉子纲:钢丝绳穿大铁球、大滚轮。用于礁石海区大型底拖网。

⑤、链式沉子纲:铁链直接结缚于缘纲上,用于松软的海底,捕虾仁类和贴底鱼类。

3、空纲:浮沉子延长部分,取代部分网翼,用来驱赶、拦截鱼类逃走。

与浮子纲相连接为上空纲,与沉子纲相连接的为下空纲。

上空纲一般用5分钢丝,即Φ15.5mm,下空纲Φ35—45mm。丙纶绳。

4、力纲:又称网筋,沿网体纵向装配的纲索,起增强网具的作用。

腹力纲还依靠其重量使网腹贴底,稳定网具的作用。

装配有三种方式:即二力纲、三力纲、四力纲,前二种主要用于二片式,后一种主要用于多片式(包括四片式)拖网上。

二片式装配:从中纲、边纲连接处开始,沿网目对角线装配,到达侧边时,沿边缝直到网囊中端;

二片式装四条力纲:背腹力纲分别从浮中纲和沉中纲的中央开始,沿网目对角线装配,到达侧边沿边缝至网身末端或网囊中端。

多片式拖网一般装四根力纲:沿侧网边缘装配,至网身末端或网囊中端。

5、翼端纲(燕尾纲):或称叉纲(双拖网)起着加强翼端网衣(三角网)的作用。

6、网囊束纲:或称卡包纲,安装在囊网后部,其主要作用是当渔获物过多时,若一次吊不起则利用束纲把网囊鱼包分隔开来,分次吊起。

7、引扬纲:在起大网头需分吊时,书束纲通过引索将网囊鱼包分隔开来,并引至船旁或船尾。

8、囊底纲及锁纲(袋底圈及抽带):囊底纲是装置在网囊底部,起加强网囊网衣边缘的强度和穿锁纲之用。

锁纲:是封锁网囊底口之用。

9、曳纲:曳纲是船与网连接的纽带,在拖网作业中,两根曳纲承受整个网具的全部阻力负荷,拉截驱赶鱼类入网,调整捕捞水层。

我国对拖曳纲由两部分组成:与船连接用钢丝;

与网连接用混合纲或缘夹棕。

三、浮沉子部分

浮力:浮子(如:ABS注塑浮子)、浮筒(如:泡沫浮筒)、水动力浮子(如:帆布浮子)、浮升板(如:水流冲击浮升板)等。

沉子:沉子、沉石、沉降器等。

用来产生浮陈力,使网口垂直张开和调整捕捞水层。

第二节、机轮单船拖网结构原理

网衣、纲索、浮沉子、网板、属具

一、网衣部分

二、纲索:手纲、网板叉纲、游纲。

4、手纲:连接网板叉纲和空纲,使网板远离拖网,提高网口垂直和水平扩张,扩大扫海面积。

有单手纲和双手纲之分:

清理整治违规渔具、打击非法捕捞专项行动有关专门用语及概要

关于下发有关清理整治违规渔具、打击非法捕捞专项行动相关材料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所、站):为了扎实开展好我市清理整治违规渔具及打击非法捕捞行为专项行动工作。我处收集整理了部分材料,现印发你们,供参考。 重庆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 二〇一三年八月八日 附件:一、禁用渔具 二、禁用渔法 三、相关法律法规摘录

附件:一、禁用渔具 1、张网(拦河网、籇网) 2、拖网(百袋网、百袋子) 3、空钩延绳钓(定置延绳滚钩耙刺、滚钩、大钩、滑钩、拐子钩、露钩、排钩) 4、武斗竿(拉钓、甩竿) 5、迷魂阵(诱导插网陷阱) 6、抬网(一种大型敷网) 7、扳罾(敷网的一种) 8、密眼网(单层刺网、双层刺网、三层刺网等) 9、地笼网(又叫地笼,有的地方也叫甩笼、虾笼)

1. 张网 定义:将袋形网具固定在水域中,利用水流或者其他方式迫使捕捞对象进入网内,达到捕捞目的的一种网渔具。 特点:该网具对捕捞鱼类无选择性。不受水深浅的限制,一年四季都可捕捞。对鱼类资源的破坏性较大,被列为禁用渔具。 种类:我市有双桩单片张网(拦河网)和双锚框架张网(籇网)2种。 双锚框架张网(籇网)

2. 拖网 定义:使用机动渔船在水中拖曳袋形网具,达到捕捞目的的一种网渔具。 特点:拖网渔具是一种过滤性主动渔具。依靠动力,风力或人力,拖拽一个或多个囊袋形网具所组成的网列在水中前进,迫使在网口作业范围内的鱼、虾等水产动物进入网内,从而达到捕捞的目的。该网具对捕捞鱼类无选择性。不受水深浅的限制,一年四季都可捕捞。对鱼类资源的破坏性较大,被列为禁用渔具。 种类:我市主要有双船多囊拖网(百袋网、百袋子)1种。 双船多囊拖网(百袋网)

国内外拖网减少副渔获物的研究进展_陈晓雪

第29卷第3期 海洋渔业Vol .29,No .3 2007年08月 M arine Fisheries Aug ., 2007文章编号:1004-2490(2007)03-0263-08 ?综述?国内外拖网减少副渔获物的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7-04-30 资助项目:科技部社会公益专项项目(2005D I B 3J029);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9A05) 作者简介:陈晓雪(1981-),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渔具渔法及渔具选择性研究。E 2mail:angel_chenxiaoxue@hot m ail .com 通讯作者:陈雪忠.E 2mail:xuezhong@eastfishery .ac .cn 陈晓雪1,2,黄洪亮2,陈雪忠2 (1.大连水产学院,大连 116023;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 200090) 摘 要:拖网渔业的兼捕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每年因兼捕而产生的渔获物抛弃对渔业资源的持续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目前世界各国针对本国拖网渔业的特点、主捕对象开展了卓有成效的选择性研究,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但在推广及应用过程中反映出较多的实际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笔者综合了国内外在开展拖网渔具选择性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功经验,表明单纯的网囊网目很难对副渔获复杂的拖网产生理想的选择效果;选择性装置及其与网片的组合是解决拖网渔具兼捕的有效手段之一。 关键词:拖网渔具;副渔获物;装置;选择性 中图分类号:S972.13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progress on by 2catch reducti on i n the trawl fishery abroad CHEN Xiao 2xue 1,2,HUANG Hong 2liang 2,CHE N Xue 2zhong 2 (1.D alian Fisheries U niversity,D alian 116023,China; 2.East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 cade m y of Fishery Sciences,Key and O pen L aboratory of M arine and Estuarine F isheries,M inistry of A griculture,Shanghai 200090,China ) Abstract:The by 2catch in the tra wl fishery is a world wide p r oble m ,and l ots of discards have a greater i m pact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 opment of fishery res ources .A t p resent,many countries have researched on the selectivity of tra wl gear on the basis of the features and the main catch targets of their own,and have achieved good results .Some p r oble m s,however,need t o be further s olved f or the extensi on and app licati on .This paper summed up the rep resentatively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ra wl gear selectivity research,and pointed out that si m p le mesh size is very difficult t o have ideal selective effect on the comp licated by 2catch in the tra wl,while selective device with the asse mbly of mesh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thods t o s olve by 2catch in the trawl gear .Key words:Tra wl gear;by 2catch;device;selectivity 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世界范围内过度捕捞的趋势未能得到根本扭转。据F AO 对世界渔业资源的评估,世界渔业资源中约50%已得到充分利用,约25%属过度开发,还有约25%的资源尚有一定 的潜力。同时指出,世界上每年约有20×106t 副渔获物被抛弃。在世界主要渔具中,根据重量和尾数

渔具实习部分报告

第一部分渔具部分 本部分实习采取以下方式: (1)调查渔村常用的渔具,并且对相关渔具进行测量; (2)学习渔具的装配技术并进行相关的测试。 首先,对澳头村做一下简单的概况,厦门市澳头村是临近同安湾出口及内的海域的一个小村庄,属于东海域,根据2011年的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该村庄常驻人口只有1266人左右。该村盛产紫菜、牡蛎等海产品,其渔业发展经历了一个鼎盛的时期,以张网为例,渔业发展前期平均一艘渔船大概有十张网左右,四个渔民协同合作。当时的渔业资源丰富,渔民获利很多,于是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转入渔业生产,船只数量随之增加,导致渔业资源逐渐衰退。到80年代90年代左右,村庄里百分之七十左右的人靠捕鱼维持生计,整个村庄大概有100多艘船只,平均每网可以捕到70斤左右的渔获物。随着科技的发展,渔民开始使用电鱼炸鱼等非法途径进行捕捞,破坏海洋生态环境,渔业资源急剧下降。自从2006年厦门大幅度实施退渔政策后,大部分年轻人已经走出村庄到外面去谋求生计,但是中年渔民缺乏技能,接受知识比较慢,再加上多年来从事渔业生产,根本无法适应外面的企业工厂等工作时间制度,所以这部分人仍然留在村庄继续从事退渔过渡期的渔业生产。现在该村庄渔船数量只有30艘左右,每网的渔获物也只剩30斤左右,虽然渔业资源越来越少,但渔民每年的收入还是比较可观。 本部分实习具体包括渔具调查、渔具装配工艺两部分内容,现分述如下。1、渔具调查 根据调查渔村的实际情况,本次实习重点调查了刺网类渔具、拖网类渔具和张网类渔具。 刺网类渔具 刺网类渔具是将由若干片长方形的网片连接而成的长带型网具垂直敷设于鱼

类的洄游通道上,捕捞对象在洄游或受惊吓时窜入网目上而被捕获。 刺网类渔具结构在网渔具中最简单,却是设计其他 渔具的基础;机动灵活,操作方便,是捕获分散鱼类的 良好渔具;渔具设计与捕捞对象大小、渔获率相关密切, 可捕获留小,有利于资源保护,但太多也会影响到资源。 单层刺网 一般的单层刺网由主网衣、缘网衣、纲索、上、下 缘纲、侧纲、属具(浮子、沉子、浮筒和浮标、浮 筒绳和浮标绳、沉石、锚等)组成。主网衣为单层,而 且网目尺寸相同。 表1 单层刺网网具调查表 名称数量材料名称及规格 网目数缩结系数装配后尺寸 纲索长 (cm)水平垂直 水 平 垂直 高 (cm ) 长 (cm) 网衣1PA 2a=2207906661 上纲1 PA/2×6 d= 906691上缘纲1 PA/1×4 d= 下纲1PA d=9084608500下缘纲1PA d= 浮子246 圆柱体木头d= h=间距=22cm 沉子452铅制 /间距=

金枪鱼围网渔业

金枪鱼围网渔业 发布时间:2011-10-31信息来源:《中国渔业资讯网》 围网是一种捕捞集群鱼类、规模大、产量高的渔具,它具有积极追踪。包围鱼群的特点,因此,在进行作业时需具备的条件是:捕捞对象集群范围比较小,密度比较高;鱼群需要在表层游动,游速较慢,行动较迟缓;对鱼群动向的判断无误。同时要求作业渔船性能具有快速、回转快,能安置大量网具并能迅速收绞网具的设备等。围网渔具是捕捞鱼群密集的中上层鱼类,如鳀、沙丁鱼、鲱、鲐、鲹等,有着很高的效率。根据金枪鱼的生物学特性,应用围网渔具捕捞的效果开始并不理想。因此,围网捕捞历史虽较久,但长期处于以捕捞近海金枪鱼的历史过程。特别是美国,虽然很早就使用单船围网捕捞近海金枪鱼类,但其规模有限,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成功地发展了大洋金枪鱼围网渔业,这是与渔船、渔具材料、捕捞设备等的重大革新直接有关。 1970年美国建造了世界第一艘1800吨级大型围网渔船“阿波罗”号,围捕大洋金枪鱼类取得成功后,引起世界远洋渔业国家和地区巨大反响,并掀起了争相建造大型围网渔船的高潮,使世界金枪鱼类的捕获量有了很大的增长。目前世界上有大型金枪鱼围渔船400余艘,主要从事金枪鱼围网作业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省、韩国、西班牙、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墨西哥等。世界主要金枪鱼的产量,其中约有70%左右围网类渔具捕获。目前金枪鱼围网渔场主要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西非海域(见图5-14)。图5-14为世界围网作业渔场示意。目前金枪鱼围网的主要捕捞对象为:鲣和低龄的黄鳍金枪鱼,因为它们的聚群等状况,更适宜于围网捕捞,促使这两类鱼的年渔获量均超过100万吨,特别是鲣已达197.64万吨(1999年),这是与金枪鱼围网渔业的发展有关。由此看出,金枪鱼类的其他作业方式,如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等,仍将有着广阔的前景。 金枪鱼围网操作技术 金枪鱼围网是以捕捞鱼群比较密集的一种方法,根据金枪鱼集群鱼群的不同,分为自由游泳鱼群(简称自由群)和人造流木等的集鱼鱼群(简称流木群)两种,因流木群集群需要相当长时间,一般每天清晨前后只能作业一次,而自由群则不受限制,但鱼群侦察要求高。虽然大部分金枪鱼类都有集群洄游的习性,但是集群的大小范围,是否符合围网捕捞作业的要求,并不是非常普遍和容易,有时虽有较小群体出现,也不能作为金枪鱼围网的捕捞对象。现将金枪鱼围网捕捞操作技术简述如下: (一)鱼群侦察技术 鱼群侦察方式通常分两大类:一类是渔场资源调查和预报,属远景侦察;另一类是生产现场探索,属作业侦察。前者是在渔汛前期的大范围侦察,着重于渔场水文要素。饵料组成和分布,以及捕捞对象的生物学特性的调查,结合有关历史资料,分析渔场海况、捕捞对象群体组成等。后者是作业过程寻找捕捞鱼群的小范围侦察。两者有内在联系,不可分隔。 目前金枪鱼围网生产中常用的作业侦察方式有:目视侦察、仪器侦察和生物学侦察、飞机侦

第一章 渔具分类和渔具图

第一章渔具分类和渔具图 第一节渔具分类 从广义上讲,凡在水域(包括内陆和海洋)中直接捕捞水产经济动物的工具统称为渔具。由于结构、捕捞对象、作业方式等不同,渔具的种类和型式繁多。又由于地区、习惯等关系,性质相同或相似的渔具,其名称也各异,无疑对渔具、渔法的科学研究,政策的制订和执行,以及技术交流和改革,存在着很多不利因素,理应有统一的渔具分类和命名。过去也有些学者,提出了各自的分类方法,但迄今为止尚未有统一的国际标准,我国已于1985年颁布了《渔具分类、命名及代号》国家标准。 一、国内外研究渔具分类概述 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渔业最早的国家之一。在《易经》、《诗经》、《尔雅》等古代文献中,已有关于捕鱼工具的记载。唐朝陆龟蒙(公元736年)的《渔具诗并序》,系统地描述和区分了当时的渔具、渔法,其中包含了网具、钓具、投刺渔具、定置渔具和药渔法等我国渔具分类的最早文献。宋朝邵雍(公元1122年)在其《渔樵问对》文中,对竿钓渔具作了完整的叙述。至于灯火诱鱼、音响驱鱼等渔法,也散见于历代文献中。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渔业生产和科技进展缓慢,渔具分类研究工作尚未开展。通常在渔业专业书籍中,将渔具分为镭(銛)猎、钓具、拖具、爬具、网具5类。其中钓具又分竿钓、手钓、延绳钓、曳绳约4小类、网具又分为抄网、掩网、刺网、敷网、旋网、建网、拖曳网7小类。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部门先后在沿海省市的重点渔区作了调查,1958~1959年,对全国海洋渔船渔具进行了普查,1962年以后又对内陆水域的渔具和渔法进行了调查。先后出版了《中国海洋渔具调查报告》和《长江流域渔具渔法调查报告》,把我国的海洋渔具分为部—类—小类—种,即网渔具、钓渔具、猎捕渔具和杂渔具4个部,网渔具和钓渔具中,分别列出8个网具“类”和4个钓具“类”,大多数类分若干“小类”,最后是“种”,这个分类系统统一了我国的渔具分类,并延续至1985年新的《渔具分类、命名及代号》标准的颁布。最近数十年间有关国家的学者,对渔具分类各自提出了研究报告,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德国的A. V. 勃拉思特(Brandt)渔具分类法,和苏联学者A. H. 脱莱晓夫(Толэншов)渔具分类法。勃拉思特认为渔具分类的主要依据是捕鱼原理和历史发展,把欧洲渔具分为13类,即无渔具捕鱼、投刺渔具,麻痹式渔具、钓渔具、陷阱、框张网、拖曳渔具、旋曳网、围网、敷网、掩网、刺网、流网。脱莱晓夫主要根据渔具的结构和作用原理,将现有渔具分为5大类,即自动捕鱼渔具、滤过性渔具、陷阱类渔具、刺缠类渔具和伤害性渔具。联合国粮农组织曾建议采用由大西洋渔业统计局(AFS)协调工作组(CWP)提出的国际渔具标准统计分类方法,根据捕鱼方式将渔具分为12大类,即围网、地拉网、拖网、耙网、敷网、掩罩、刺缠、陷阱、钓具、刺杀渔具、取鱼机械设备(鱼泵、耙犁等)和其他捕鱼工具(驱赶设备、麻醉剂、爆炸和训练的动物等)。每一大类还可分为若干小类。由于它是FAO的建议,而不是一项决定,同时一些国家均有自成体系的分类系统等原因,因此,上述分类系统未能被广泛采用。 二、我国的渔具分类、命名及代号 我国于1985年5月8日发布了GB5147—85国家标准《渔具分类、命名及代号》,并于1985年12月实施。主要内容如下: (一)渔具分类的原则渔具分类依据捕鱼原理、结构特征和作业方式,划分为类、型、式三级。第一级为“类”,以捕捞原理作为划分“类”的依据。第二级为“型”,在同类渔具中,以其结构特征为划分“型”的依据。第三级为“式”,在同一类、型渔具中,以其作业方式为划分“式”的依据。 (二)渔具分类的命名即类、型、式的名称,根据分类原则命名。渔具分类的名称书写顺序为: 式的名称+型的名称+类的名称——渔具分类名称 (三)渔具的分类及其名称按分类原则,我国渔具分为刺网、围网、拖网、地拉网、张网、敷网、抄网、掩罩、陷阱、钓具、耙刺和笼壶12类。

渔具销售工作总结

渔具销售工作总结 篇一:渔具实习部分报告 第一部分渔具部分 本部分实习采取以下方式: (1)调查渔村常用的渔具,并且对相关渔具进行测量;(2)学习渔具的装配技术并进行相关的测试。 首先,对澳头村做一下简单的概况,厦门市澳头村是临近同安湾出口及内的海域的一个小村庄,属于东海域,根据XX年的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该村庄常驻人口只有1266人左右。该村盛产紫菜、牡蛎等海产品,其渔业发展经历了一个鼎盛的时期,以张网为例,渔业发展前期平均一艘渔船大概有十张网左右,四个渔民协同合作。当时的渔业资源丰富,渔民获利很多,于是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转入渔业生产,船只数量随之增加,导致渔业资源逐渐衰退。到80年代90年代左右,村庄里百分之七十左右的人靠捕鱼维持生计,整个村庄大概有100多艘船只,平均每网可以捕到70斤左右的渔获物。随着科技的发展,渔民开始使用电鱼炸鱼等非法途径进行捕捞,破坏海洋生态环境,渔业资源急剧下降。自从XX 年厦门大幅度实施退渔政策后,大部分年轻人已经走出村庄到外面去谋求生计,但是中年渔民缺乏技能,接受知识比较

慢,再加上多年来从事渔业生产,根本无法适应外面的企业工厂等工作时间制度,所以这部分人仍然留在村庄继续从事退渔过渡期的渔业生产。现在该村庄渔船数量只有30艘左右,每网的渔获物也只剩30斤左右,虽然渔业资源越来越少,但渔民每年的收入还是比较可观。 本部分实习具体包括渔具调查、渔具装配工艺两部分内容,现分述如下。 1、渔具调查 根据调查渔村的实际情况,本次实习重点调查了刺网类渔具、拖网类渔具和张网类渔具。 1.1刺网类渔具 刺网类渔具是将由若干片长方形的网片连接而成的长带型网具垂直敷设于鱼类的洄游通道上,捕捞对象在洄游或受惊吓时窜入网目上而被捕获。 刺网类渔具结构在网渔具中最简单,却是设计其他渔具的基础;机动灵活,操作方便,是捕获分散鱼类的良好渔具;渔具设计与捕捞对象大小、渔获率相关密切,可捕获留小,有利于资源保护,但太多也会影响到资源。 1.1.1单层刺网

渔具基本知识附英文

第一篇渔具 2 渔具fishing gear 海洋和内陆水域中,直接捕捞水生经济动物的工具。 2.1 刺网类gill nets 以网目刺挂或网衣缠络作业的网具。 2.1.1 定置刺网set gillnet 用桩、锚等固定敷设的刺网。 2.1.2 漂流刺网(流刺网、流网)drift net 随水流漂移作业的刺网。 2.1.3 包围刺网(围刺网)surrounding gillnet 以包围方式作业的刺网。 2.1.4 拖曳刺网(拖刺网)dragging gillnet 以拖曳方式作业的刺网。 2.1.5 无下纲刺网(散腿刺网)drift net 网衣下缘不装纲索的刺网。 2.1.6 三重刺网trammel net 由两片大网目网衣夹一片小网目网衣组成的刺网。2.1.7 框格刺网(框刺网)frame gillnet 网衣被细绳索分隔成若干框格的刺网。 2.2 围网类surrounding nets 用渔船进行包围作业的网具。 2.2.1 光诱围网light-purse seine 用灯光诱集捕捞对象后进行包围作业的围网。

2.2.2 荫凉围网shade-purse seine 用物体造成的阴影诱集捕捞对象后进行包围作业的围网。 2.2.3 无囊围网purse seine 由取鱼部和网翼组成的围网。 2.2. 3.1 有环围网have ring purse seine 下纲有底环装置的无囊围网。 2.2. 3.2 无环围网haven't ring purse seine 下纲无底环装置的无囊围网。 2.2.4 有囊围网bag seine 由网囊和网翼组成的围网。 2.3 拖网类trawl 用渔船拖曳作业,迫使捕捞对象进入网囊的网具。 2.3.1 两片式拖网two-panel trawl 网身由背、腹两片网衣构成的拖网。 2.3.2 多片式拖网multi-panel trawl 网身由背、腹、侧等网衣构成的拖网。如四片式拖网,六片拖网等。 2.3.3 网板拖网otter trawl 用网板使网口获得横向扩张的拖网。 2.3.4 桁杆拖网(桁拖网)beam trawl 用桁杆使网口获得横向扩张的拖网。 2.3.5 底层拖网(底拖网)bottom trawl 网具下方结构接触水域底部作业的拖网。

渔具实习部分报告

本部分实习采取以下方式: (1)调查渔村常用的渔具,并且对相关渔具进行测量; (2)学习渔具的装配技术并进行相关的测试。 首先,对澳头村做一下简单的概况,厦门市澳头村是临近同安湾出口及内的海域的一个小村庄,属于东海域,根据2011年的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该村庄常驻人口只有1266人左右。该村盛产紫菜、牡蛎等海产品,其渔业发展经历了一个鼎盛的时期,以张网为例,渔业发展前期平均一艘渔船大概有十张网左右,四个渔民协同合作。当时的渔业资源丰富,渔民获利很多,于是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转入渔业生产,船只数量随之增加,导致渔业资源逐渐衰退。到80年代90年代左右,村庄里百分之七十左右的人靠捕鱼维持生计,整个村庄大概有100多艘船只,平均每网可以捕到70斤左右的渔获物。随着科技的发展,渔民开始使用电鱼炸鱼等非法途径进行捕捞,破坏海洋生态环境,渔业资源急剧下降。自从2006年厦门大幅度实施退渔政策后,大部分年轻人已经走出村庄到外面去谋求生计,但是中年渔民缺乏技能,接受知识比较慢,再加上多年来从事渔业生产,根本无法适应外面的企业工厂等工作时间制度,所以这部分人仍然留在村庄继续从事退渔过渡期的渔业生产。现在该村庄渔船数量只有30艘左右,每网的渔获物也只剩30斤左右,虽然渔业资源越来越少,但渔民每年的收入还是比较可观。 本部分实习具体包括渔具调查、渔具装配工艺两部分内容,现分述如下。1、渔具调查 根据调查渔村的实际情况,本次实习重点调查了刺网类渔具、拖网类渔具和张网类渔具。 刺网类渔具 刺网类渔具是将由若干片长方形的网片连接而成的长带型网具垂直敷设于鱼类的洄游通道上,捕捞对象在洄游或受惊吓时窜入网目上而被捕获。 刺网类渔具结构在网渔具中最简单,却是设计其他渔具的基础;机动灵活,操作方便,是捕获分散鱼类的良好渔具;渔具设计与捕捞对象大小、渔获率相关密切,可捕获留小,有利于资源保护,但太多也会影响到资源。 单层刺网 一般的单层刺网由主网衣、缘网衣、纲索、上、下缘纲、侧纲、属具(浮子、沉子、浮筒和浮标、浮 筒绳和浮标绳、沉石、锚等)组成。主网衣为单层,而 且网目尺寸相同。 表1 单层刺网网具调查表

一 渔具材料与工艺

一渔具材料与工艺 1 网线 网线原料;网线的结构 2 网片 网片的结构和种类;二网片用量计算 3 绳索 绳索的种类和结构;绳索的粗度;绳索的使用和保养 4 浮子和沉子 浮子和沉子 5 网片的剪裁 网片剪裁基本知识;网片的剪裁方法;网片的剪裁斜率和剪裁循环;网片的对称剪裁;网片的剪裁计划 6 网片的缩结 7 网片的缝合 编缝、绕缝、绕边 8 网衣的修补 编补法;嵌补法;网衣大破的修补方法 二刺网 1 刺网分类 2 刺网的结构和装配 刺网的结构;刺网的装配 三拖网 1 拖网的分类 2 拖网的结构和装配 拖网的结构;拖网的装配 3 拖网网图的识别和制作 拖网网图的识别;拖网的制作 4 拖网的操作技术 单拖网操作技术;双拖网操作技术;拖网渔具的调整;主要事故及其处理和防止的方法 四围网 1 围网的分类 2 结构和装配 无囊围网的图识;无囊围网结构与装配;有囊围网的结构和装配 3 围网的操作技术

围网渔船性能及渔捞设备;放网前的准备;放网操作;起网操作;渔捞事故及其处理方法五钓渔具 1 钓渔具的分类 2 饵料 饵料种类;鱼类的感觉技能与饵料选择 3 我国主要钓渔业 鱿鱼钓渔业;金枪鱼延绳钓渔业 六其他类渔具 1 笼壶渔具 作业原理;渔具分类及结构;渔法 2 陷阱渔具 作业原理、分类及结构 3 敷网、抄网、掩罩、耙刺渔具 敷网渔具;抄网渔具;掩罩渔具;耙刺渔具 七捕捞 1 所在国渔业法规的有关规定和法律责任。 2 捕捞作业时的船舶操纵和其对船舶安全的影响,以及采取的措施。 3 对捕捞事故采取的措施。 八渔业资源与渔场 1 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特点 2 鱼类的洄游 洄游的类型及影响鱼类洄游的因素 3 我国海洋渔场 形成渔场的主要因素;我国的主要渔期与渔场 4 我国主要鱼类的洄游分布马面鱼、带鱼、鲐鱼 5 捕捞限额的概念和控制措施。 九渔航仪器 1 垂直渔探仪 2 水平渔探仪 3 网位仪 4 探鱼仪的使用。 5《渔捞日志》填写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